盈利能力的目的意义范例6篇

盈利能力的目的意义

盈利能力的目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盈余管理;审计意见;审计质量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选择会计政策使其对外披露的会计盈余或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可以从两个角度看,一是契约角度,在合同刚性或不完全时,盈余管理是一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方法,从而使公司避免遭受到不可预知情况的影响。二是财务报告角度,管理当局通过盈余管理的手段来调节公司的市场价值。例如,上市公司想要营造一种会计盈余是平滑且持续增长的假象。因此,盈余管理可看作是管理人员向信息使用者传递公司内部会计信息的一种机制,从公司经营角度来看,在合理范围内的适度盈余管理应该是有益的。然而,一部分管理人员可能会过度使用盈余管理。从契约角度看,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存在投机性地运用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其直接后果是牺牲其他契约参与方的利益。从财务报告角度看,管理人员提早或推迟收入的确认,或者可能低估费用来预计盈余。总之,过度进行盈余操纵会牺牲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被喻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披露的审计报告到底有没有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揭露出来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选取2014年和2015年在沪上市的制造业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利用截面修正的琼斯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我国审计意见的有效性即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能力进行实证检验。

一、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对于盈余管理的概念和研究国内外学者将它大体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Scott(1997)指出公司管理层在公认的会计准则可容忍的范围内,通过自由选择会计政策,优先选择那些使公司市场价值或经营者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会计政策的行为,这就是公司的盈余管理。这个定义被认为是最经典的狭义盈余管理的定义。广义的盈余管理,由KatherineSchipper(1989)提出,他认为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层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盈利的预期,或为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通过对公司经营业务的记录进行有目的性地进行干预,在对外部信息使用者外进行披露财务报告时,有意地对其进行控制的过程。本文在研究盈余管理时采用的是狭义的定义。注册会计师以独立第三方的形式对证券市场行使经济检察功能,自身具有专业的会计、审计和税务知识以及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故理论上认为能够对公司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和监察,有能力用自己的专业判断来识别出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体现在审计报告中,从而形成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当然,不排除出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或追逐自身利益而放弃审计准则,甚至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但随着注册会计师行业各方面制度日趋完善,同时较高的犯罪成本使得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时更为谨慎。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H1: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能被审计意见在相应程度上所揭示,即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非标准审计意见”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呈正相关关系。公司的盈余,即净利润是由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和应计利润组成的。经营性净现金流量是来自于现金流量表的,具有刚性,不易纵。而应计利润是会计方法的选择、运用以及会计估计的变动的结果,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容易纵。进一步将会计政策和估计的选择分成两类,虽然这个划分没有很严格的界限。例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是选择平均年限法还是加速折旧法,或者对发出存货计价是选择先进先出法还是加权平均,这都是第一类会计政策选择。在这里我们把第一类会计政策选择理论上称为非操纵性应计项目。其他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被认为是操纵性应计项目,例如,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存货价值的备抵项目。而管理当局在使用第二类政策选择来进行盈余管理时更易被注册会计师发现。杨秀艳、郑少峰(2007)在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时采用反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操纵性应计项目占总利润的比例这个指标进行实证研究,证实了审计意见和盈余管理存在相关的关系,并且审计意见的类型会随着盈余管理程度的增高发生相应变化的假说。徐浩萍(2004)将盈余管理方向和审计意见类型对样本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发现盈余管理方向的不同会对审计意见类型造成的差异。结论是注册会计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以操控可操纵性应计项目为手段的盈余管理行为中表现了较高的审计质量。基于此,提出本文第二个假设。H2:非标意见和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二、研究样本和变量

(一)样本的选取

本文选取2014-2015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部分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共有236个研究样本,其中2014年有53家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2015年有65家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共得到非标样本118个。另外,随机选取的118个配对样本来自于相同行业、相同资产规模且在相同期间被发表了标准意见的上市公司。本文抽样公司的审计报告来自于中国证监会网站,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AMAR数据库,上市公司年报等信息来源于巨潮资讯网。统计软件使用SPSS19.0。

(二)模型的选取和变量的选择

1.选取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分离应计项目法是在研究盈余管理时最常用的计量方法,它是将应计项目通过回归的方法分离成操控性应计项目和非操控性应计项目,在衡量盈余管理程度时采用操控性应计项目的大小。在盈余管理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通常采用的计量模型有:(1)希利模型(1985)、(2)迪安龙模型(1986)、(3)行业模型(1991)、(4)琼斯模型(1991)。将琼斯模型进行改进,衍生出截面琼斯模型和截面修正的琼斯模型。2.变量的选择(1)因变量将审计意见类型OP设定为因变量,它是一个虚拟变量。进一步将审计意见类型划分为“非标准意见”和“标准意见”。在模型赋值时,若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意见”时,取值为1,反之取值为0。(2)自变量在研究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是采用操纵性应计利润(DA),将其设为自变量一,用来检验盈余管理程度和审计意见类型的关系。杨秀艳、郑少峰(2007)在构建回归模型时,采用的指标是非经营性收益占总利润的比例,证明了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李维安、王兴汉等(2004)的研究表明,通过操控非经营性应计利润来进行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常用的手段。因此,本文选取非经营性应计利润比净利润(EM)作为自变量二,用来检验以操纵非经营性应计利润为手段的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的关系。(3)控制变量在选取控制变量时根据国内外相关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选取6个用以控制其他因素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将其作为控制变量。SIZE表示为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值,用以衡量公司的规模。净资产收益率ROE及每股收益EPS作为体现盈利能力的指标用来衡量公司的业绩,经营业绩好的企业更易被出具标准意见。DR为资产负债率,代表公司的偿债能力,认为资产负债率越高的企业越易被出具非标准意见。上期的审计意见类型PREOP也会对本期的审计意见产生影响,例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会额外关注那些上一年度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上市公司,因为这些公司本年度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可能性会上升。DIV是虚拟变量,代表年度的配股预案,如果公司本年度内披露了配股预案,则取值为1,反之为0,该指标体现了配股政策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会对审计意见类型产生影响。以上提出的这些控制变量从公司的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特殊监管政策四个方面来反映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3.回归模型的选择在分析审计意见类型与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关系时,采用BinaryLogistic回归的方法,建立模型如下:OP=β0+β1DA+β2EM+β3SIZE+β4ROE+β5EPS+β6DR+β7PREOP+β8DIV。

三、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一)单变量分析

首先按照审计意见类型对样本进行分组,分为非标准意见组(OP=1)和标准意见组(OP=0)。然后利用截面修正的琼斯模型,计量两个年度盈余管理水平,接着对模型中的自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单变量分析。表1列示了分析结果:通过表1可以看出,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类型样本公司的可控性应计利润的均值大于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类型的样本公司的均值,显著性水平在1.5%,即审计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从而验证了H1。对于非标意见样本公司的非经营性收益占总利润这个指标的均值,非标意见组大于被出具标准意见样本公司的均值。这说明非标准意见样本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高于标准意见组,初步验证了H2。盈余能力和资产规模方面,标准无保留意见类型的样本公司的均值均大于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类型的样本公司的均值,这说明基于风险导向审计原则,注册会计师更倾向于对盈利能力强,资产规模大的上市公司出具标准意见。从偿债能力看,标准无保留意见类型的样本公司的均值小于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类型的样本公司的均值,说明收到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更易陷入财务困境。另外,本期的审计意见类型会受上期的审计意见类型和年度配股预案的影响。

(二)Logistic回归分析

上述是利用单变量分析的方法初步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初步的验证。接下来为了控制其他因素对检验的影响,对假设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进一步检验的,分析结果如表2:回归结果显示,替代盈余管理水平的变量操纵性应计利润(DA)的系数符号为正,并且在5%的水平下统计显著,说明审计意见的类型会受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即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越易被出具非标准意见。因此可以认为,审计意见有一定的有效信息含量,能在相应程度上揭示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即盈余管理行为和非标准意见呈正相关关系,从而H1得到了进一步验证。非经营性收益占比总利润EM这个变量虽然在单变量分析时非标意见组高于标准意见组,但在回归检验中没有通过验证,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这说明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手段比较复杂,有待进一步进行个案研究。即H2没通过验证。进一步研究审计意见类型与其他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发现EPS在5%的水平下统计显著,说明审计师更倾向对盈利能力好的公司出具标准意见。在回归分析中意外地发现,代表公司偿债能力的变量DR在5%的水平下统计显著,说明当公司面临财务危机时,审计师更易出具非标准意见,这是基于风险导向性的审计原则。上期的审计意见类型PREOP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与非标准意见正相关,这说明上期的审计意见类型会对本期产生影响。

四、研究结论和不足

本文通过对我国2014-2015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部分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类型和盈余管理活动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审计意见能在相应程度上揭露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有效信息含量。非标意见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呈正相关关系,即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的公司更易被出具非标准意见。本文的研究不足在于未能对非标准无保留意见进一步分类,未能进一步深入的实证分析不同类型的非标准意见与盈余管理行为的关系。另外在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时未能引入审计收费这个变量。因为审计收费也是影响审计意见类型的因素,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我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Y201432388)的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WilliamR.Scott,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thirdedition).

[2]Schipper,K.,“CommentaryonEarningsManagement,”Ac-countingHorizons(121989).

[3]杨秀艳,郑少峰.审计意见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4]徐浩萍.会计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J].会计研究,2004,(1).

[5]彭景颂,杨诗炜.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研究[J].会计之友,2014,(3).

[6]李维安,王新汉,王威.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非经营性收益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4,(11).

盈利能力的目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盈余管理;审计收费;影响因素

引言

审计收费(audit fee)是审计服务供需双方就审计服务供求所达成的价格,是客户与注册会计师之间重要的经济联系,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收入来源,并日益成为事务所之间进行竞争的主要手段。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比较多,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上市公司规模、经济业务复杂程度、事务所规模、上市公司所在地、审计任期、审计风险等。在资本市场与会计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盈余管理现象,关于盈余管理,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其是一种欺诈性(fraud)行为(goel and thakor,2003),是一种不道德(immoral)行为(brown,1999);但也有人对其持肯定态度,认为盈余管理则是企业灵活运用法规准则所赋予的会计选择权利对账面盈余进行调整,是不会在会计法禁止行为之列(宁亚平,2005)。那么,国内外学者究竟对盈余管理持怎样的态度,其与审计收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辨析

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认识,仍处于进一步探索中,但总体上来说,国外比较通用和流行的定义主要有如下三种:

(一)美国会计学家william r scott(1992)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把盈余管理定义为,“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管理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wWw.133229.COM”该观点认为,盈余管理是通过弹性地运用会计准则来操纵会计数据,本身并没有公然违反会计准则,其中隐含之意,盈余管理是正当的。该定义的基础是“理性经济人”假设,即企业管理者为了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便自然产生了盈余管理的动机。此观点的不足之处,即忽略了“人的非理性”。

(二)healy and wahlen(1999)指出,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安排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会计数字为基础的合约的结果。该定义从管理层对盈余管理的目的或动机出发,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了给企业或自己谋取私利而实施的一种欺诈行为,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行为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后果。

(三)schi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是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disclosure management),该观点是基于信息观的,因而被称为“信息观”下的盈余管理。此定义把盈余管理限定在对外报告领域,实质上是对所披露信息的操纵。

国内学者围绕这三个观点,从不同角度、不同研究目的给出过盈余管理的定义。孙铮(1999)指出不管是通过什么手段,只要是生成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都叫盈余管理或盈余操纵,他认为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同属一个概念。魏明海(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件以改变财务报告时作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宁亚平(2004)认为,盈余操纵包括盈余管理和盈余造假两个内容,两者既为互斥关系,又是盈余操纵的全部形式,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盈余管理利用合法手段使公司价值最大化,盈余造假属于违法并损害公司价值的行为。

根据以上分析,学者们对盈余管理的认识虽然存在差异,但其均体现出了: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目的是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手段是选择性行为,即主观选择的结果。而且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盈余管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只要诸如分红、上市、配股、融资等与会计信息有关,只要存在信息不对称,盈余管理就会存在。

二、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之关系分析

独立审计作为一种市场活动,其收费标准必然受到审计市场环境的影响。从经济学角度来考虑,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用于销售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完全由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自发调节决定,而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产品和服务的价格除了受市场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其他因素如政府管制等的影响。根据中国特殊的国情及制度背景,目前,中国的会计、审计市场尚处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阶段,因此,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往往会受到政府管制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1998年后中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中介机构,其承接业务时不得不考虑成本效益问题。但是,过于降低审计收费,减少审计成本的投入,提供低质量的审计报告,一旦被资本市场和理性投资获取了相关信息,不仅妨碍事务所自身的发展,而且会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因此,为了防止会计师事务所的过于压低价格招揽客户,降低审计质量,财政、物价部门对审计收费制定最低标准,实行价格管制制度。而且,为了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2001年12月24日,中国证监会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就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披露有关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报酬的内容进行了规定,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将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作为重要事项加以披露。可见,在市场经济中,作为独立审计的收费问题已引起高度重视。

在资本市场中,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成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尤其是其中的会计盈余信息及其质量正受到投资者的空前关注,因为会计盈余是企业制定各种契约的重要参数。如果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低于投资者的预期,公司的股票价格可能下跌;当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报酬与公司盈余业绩挂钩时,还可能影响公司管理人员的报酬。基于此,公司管理层会不会与审计师合谋人为地修改会计盈余,即实施盈余管理行为呢?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一种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必然会参与市场竞争,虽然其收费受到政府管制的影响,但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特征决定了事务所提供服务的价格必然受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我们不禁要问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之间是否密切相关呢?下面分别站在上市公司及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角度分析两者的关系,为此,本文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审计风险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基于盈余管理概念角度分析两者间的关系

本文在研究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关系时,倾向认同上面谈到的有关盈余管理的第二种定义,即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与审计师进行合谋,报告虚假或者不真实信息,以误导利益相关者的契约过程。这种契约过程,双方各有目的,比如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行为以高额审计费用购买审计意见,获得财务信息,或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为了获取配股资格、或为了保牌、或为了再融资,当然还可能为了某种政治目的等,在我国特有的监管制度下,保牌、配股等契约使经理人员进行盈余管理有着强烈的动机。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审计收费是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基本动力,因此,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获取收入等目的,通常难以抵制以低质量审计获取高额报酬的诱惑,于是违心认可,与之合谋。这种审计合谋是社会审计独立性丧失的表现,此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必然受到较大干扰,从而极大地影响到审计独立性。正常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业务的收费应当能够真实地反映其所提供的专业服务的价值,过高或过低的收费都可能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和审计的质量,这种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的降低往往正是审计师与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结果。因此,反过来可以推测,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的上市公司很可能给予会计师事务所更高的审计收费。

(二)基于审计风险角度分析两者间的关系

盈余管理受到人的主观意识的影响,容易被人为地操纵,在财务报表中盈余管理比其他要素更具有不确定性,注册会计师对该项目较难审计。通常在国外,盈余管理被视为高固有风险。固有风险包括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行业所处环境、业务性质、容易产生错报的会计报表项目、容易受到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等导致的风险,在中国,盈余管理也被视为固有风险;而且,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中,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等现象普遍存在,这样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会过高地评估固有风险和内部控制风险。在某一风险水平下,注册会计师要把审计风险降低到某个合理的水平就必须增加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时间,以降低检查风险,这样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就会付出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耗费更多的资源,搜集更多的审计证据,来识别公司管理层实施的盈余管理行为。导致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时间和审计成本增加,从而就要求其收取较高的审计费用来补偿所花费的审计成本。

另外,国内外学者已通过大量实证研究,验证了盈余管理行为与审计收费之间具有相关性。defond和subramanyam(1998)通过分析盈余管理度量因素之一可操控应计项目金额(discretionary items),结果发现,可操控应计项目金额越高,审计师面临的诉讼风险越大,为此会相应增加审计收费。王振林(2002)、李爽和吴溪(2004)从非主营业务利润比重的角度计量盈余管理,发现客户盈余管理迹象与审计收费负相关。孟焰(2003)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亏损年度有多报非经常性亏损以“透支亏损”现象,注册会计师面临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意图,必然会在非经常性损益的审计上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导致审计收费的增加。

参考文献:

[1]张祥建.大股东控制下的配股融资与盈余管理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j].会计研究,2004,(9).

盈利能力的目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盈余管理涵义目的防范措施

EarningsManagementinListedCompanies

QIAN-Heying

(WanbangAccountantOffice,Lishui,Zhejiang324000,China)

Abstract:Earningsmanagementmeanstocontroloradjusttheinformationofthefinancialincomeinthereportinordertomaximizetheinterest.Theaimsaretoobtaintheprivatebenefit,collectcapitals,escapetaxes,obtainpoliticalcapitalsandevadetheobligationsofcontracts.Earningsmanagementhasvarioustype,anditcanbekeptawaythroughperfectingtheaccountingregulations,enhancingtheauditingandcontrolandsoon.

KeyWords:EarningsManagementMeaningAimMeasures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根据以上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收益)。在雪珀的定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收益以外的财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如果将其纳入盈余管理的范畴反而会影响对盈余管理本质的把握。第三,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综上所述,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目的

对盈余管理目的的剖析可以从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与其具体目的两个层次来了解。

1.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

毫无疑问,企业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即获取私人利益。一般认为,通过盈余管理获取私人利益的主体是掌握企业管理权的高级雇员,包括总经理、部门经理和其他高级主管。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是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基础的,公司的大股东可能并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真正掌握管理权的往往是公司的高级雇员。由于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都有各自的小算盘。因此,委托--关系一经建立,"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为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委托方(股东)通常采用业绩--报酬激励的方式来促使管理者尽最大努力工作。

管理激励机制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它使管理者的管理活动迅速向股东的目标靠拢;另一方面,它又使管理者更积极地谋求任期内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包括报酬最大化、更多晋升机会等。为此,管理者就有动因采用盈余管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净利润低于奖金方案的下限,管理者就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净利润。这样,下一年度得到奖金的概率就会增加。相反,如果净利润高于奖金方案的上限,管理者在计算报告利润时就会尽量去除超过上限的部分,因为这部分利润得不到奖金。只有当净利润在奖金方案的上限和下限之间时,管理这才会有增加报告利润的动机。此外,管理者在卸任之前通常会选择有利的会计政策调增报告利润,以获取最后一次高额奖金。同样,业绩较差的企业管理者在任期将到时,为防止或推迟被解雇,也会利用盈余管理来粉饰真实业绩。但是,一旦管理者的变动得到确定,管理者便可能降低当期利润,以增加未来盈利的可能性。在实行承包制的企业中,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获取个人利益的目的的可能性更大。

管理者报酬与会计利润挂钩的制度原本是用来消除股东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信任危机",但实施的结果却是事与愿违,非但没有消除危机,反而加深了危机。最终的结果是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获取了巨大的私人利益,而股东、底层雇员却成了名副其实的受害者。

2.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

管理当局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目的,在实施盈余管理过程中又会有一些具体目的。与其终极目的不同的是,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是以促进企业发展为中介,以达到公司规模扩张之后管理者报酬的增加、在职消费层次的提高以及政治前途的发展等终极目的的实现。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筹资目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筹资,当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时。《公司法》对企业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达到目的,企业便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合规合法地"骗"得上市资格。同时,经过盈余粉饰的报表还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再如上市公司准备配股的时候。中国证监会的有关文件规定,公司"最近三年内净资产收益率每年都必须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略低于9%"。为了达到配股及格线,上司公司便会积极利用盈余管理调整净资产收益率以达到配股的目的。

二是避税目的。公司盈余管理的避税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合理避税"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又规定了两档照顾性税率,对企业管理者而言,税法的规定便为其开展盈余管理提供了弹性空间。管理者会通过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有资格按照顾性税率缴纳所得税。

三是获取政治成本的目的。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企业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会设法降低报告盈余,以非垄断等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如微软公司就曾通过递延确认实际所得收入来下调盈利,以逃避美国反垄断机构的指控。

四是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的目的。债权人与企业签订债务契约是为了限制管理者用债权人的资产为企业获利但却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包含一些保证条款以保护债权人利益,如不能过度发放股利、不进行超额贷款、计提一定比例的偿债准备金等等。有些商业银行甚至规定不得向亏损企业贷款。这些都使得企业不敢轻易违反有关条款,否则会招致很高的违约成本。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接近于违反债务契约,管理者就有可能调增报告利润,以减少违约风险。盈余管理就成为企业减少违约风险的一个工具。

三、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与防范

1.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

一是多种形式的"利润储存器"。有些企业用不切实际的假设去估计诸如退货、贷款损失、保修费用等或有事项的准备,这样,企业就可在业绩良好时多计提准备,在业绩不佳时少计提准备,以调节利润。

二是操纵收入的确认时间。如为了虚增利润,在销售完成之前、货物起运之前,或在客户还有权取消定货或推迟购货之前,就确认收入。当为了少计利润时就做相反的操作。

三是滥用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认为,对微不足道的项目则不值得对其进行精确计量和报告。有些企业以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为借口,编造会计数据,从而达到粉饰财务业绩的目的。

四是巨额冲销。有些企业为了保证未来盈利水平,采取巨额冲销的手法。例如,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夸大重组费用,以隐瞒利润。而当重组企业未来盈利不足时,这些虚列的费用,即隐瞒的利润,就会变成重组企业的收入。有些兼并公司,尤其是那些通过发行股票实施兼并的公司,在兼并时确认一大笔研究开发费用,或预提大量经营费用,形成巨额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就可以调节利润。2.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

一是完善会计规范。首先要求公司在改变会计方法和原则时,应尽可能详细地披露其改变对利润的影响,包括增加财务报表附表,详细列示所有调整项目。其次坚决反对以重要性为借口,为故意虚报业绩开脱责任。再次对收入确认提出严格要求,特别要避免收入的提前确认。

二是加强审计监控。注册会计师行业应明确对被兼并公司研究开发费的审计原则,对公司兼并中有关巨额冲销、资产重组以及收入确认等事项的规则应加以补充、完善。外部审计师必须把信息的完整性放在首位,不允许以追求效率而忽视效果的审计方法取代完整的审计程序。

三是加大监管力度。监管机构应将那些重组过程中预提费用、进行巨额冲销的公司,列入重点核查范围。发现问题应进行严厉的处理,加大惩罚力度。同时,监管机构还应加强正确引导,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建立起公允、合法、一贯地进行会计盈余报告的理念。

参考文献:

[1]PatriciaM.DechowandDonglasJ.Skinner.EarningsManagement:ReconcilingtheViewsofAccountingAcademics,Practioners,andRegulators[J].AccountingHorizons,2000,14,(2)

[2]PaulM.HealyandJamesM.Wahlen:《盈余管理研究回顾及其对会计准则建设的启示》[J],北京:《会计研究》,2000,(11)

[3]贾剑锋,李淑花:《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的差异》(J),武汉:《财会月刊》,2001(14),25-26

盈利能力的目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 盈余管理;盈余操纵;盈余质量

盈余质量是目前会计信息质量系统中的研究热点,对投资者、债权人而言是最具相关性的会计信息。但是目前的研究多是从盈余管理、盈余操纵的角度来阐述盈余质量问题,学术界对其评价标准和测度变量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以往的研究多是从应计项目的操纵性来研究盈余管理的幅度,本文提出的以质量得分为技术手段的定量方法为盈余管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一、盈余管理,盈余操纵与会计作假

盈余管理的结果影响了盈余质量,而会计质量的要求就是为了控制会计作假行为,所以在理清盈余质量与会计质量区别之前,先要明确盈余管理,盈余操纵与盈余作假的关系。无论是盈余管理还是盈余操纵,简单地说,都是指管理层使用会计手段(如在会计选择中使用个人的判断和观点)或通过采取实际行动努力将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这种谋求私人利益是与对外财务报告过程的中立性相对立的。但是学术界认为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契约成本和成本,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表明投资者认为盈余是比现金流量具有更多信息含量的数据。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管理当局采取一些盈余管理的措施,可以给企业带来正面效应,增加公司的价值。因此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有交集,但不能等同。

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是以不超过会计有关的法律法规为区分点的。如大量的研究所证实的,管理当局或为了迎合资本市场监管的要求而进行盈余管理,误导了投资者,造成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弱化;或意图谋求更多报酬分红而进行的盈余管理,损害了公司的价值;或由于双重问题而进行的盈余管理,侵害了小股东的利益。当局者盈余操纵的手段按照方式分有会计政策选择盈余管理和实际交易盈余管理;按具体方法分有操控应计项目、线下项目和关联交易。这些貌似合法却不道德的行为,在允许会计政策自由选择、会计准则可操作性较低,以及新兴经济交易事项确认计量不确定的情况下,钻了准则和法律的空子,是一种投机行为,也是在盈余管理研究中难以把握的灰色地带。

盈余操纵真正包含的是投机性的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会计造假是企业管理当局采用编造、变造、伪造等手法编制会计报表,掩盖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操纵利润的行为。这种失真的财务信息不仅误导投资人债权人,更给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信用基础带来严重危害。它是会计各种法律法规严格禁止的行为。

据此,以A代表盈余管理,B代表盈余操纵,C为A与B的交集,代表投机性盈余管理,那么A-C是合理的盈余管理,B-C即为会计造假,如图1所示。

图1盈余管理、盈余操纵、盈余造假的关系图

图1中A=盈余管理;B=盈余操纵;C=A∩B=投机性盈余管理;A-C=合理的盈余管理;B-C=盈余造假

二、盈余质量的度量和评价

辨析盈余管理、盈余操纵、盈余造假这三个概念,有助于我们看清会计信息质量的层次关系,即从合理有效,到不合理不道德,不合法。盈余质量为会计信息中最敏感、相关性较强的一部分,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和评价标准。具有代表性的有:利奥波德?A.伯恩斯坦和约翰?J.维欧德(1999)指出的“盈余质量是指盈余和评价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彭曼和张小军(2001)从目前盈余预测未来盈余的角度,将盈余质量定义为“当期盈余作为预测未来盈余指示器的能力。从这两个定义来看,盈余质量是指当前盈余的可靠性以及预测未来盈余的相关性。作为盈余管理的直接影响结果,盈余质量区别于会计信息质量在于经历盈余管理之后,这种报告盈余与经济盈余的吻合程度。通常情况下,两者之间存在着差距。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盈余质量越低;反之差距越小,盈余管理程度越小,盈余质量越高。结合上述集合描述,笔者认为,如果把A与B的并集作为整体的会计质量,不妨将盈余质量描述性地定义为集合C在集合A中的比重,即投机性盈余管理质量在总体盈余管理质量中的比重。比重越大,即投机性盈余管理越多,报告的盈余质量越差;比重降低,盈余质量提高。

在盈余管理的研究中,目前多是用琼斯的应计项目作为操纵的替代变量。然而盈余质量作为盈余管理的直接影响对象,能更综合全面地反映质量状况,从而更准确反映盈余管理程度。盈余质量得分可以作为有效的替代变量,但如何得到这一得分?一般需要高度相关的评价指标和精确的得分计量过程(如常用的主成份分析、神经网络模型等)。本文给出盈余质量的评价体系,为得分测度提供了现实指标。

(一)盈余质量的可靠性评价

集合C即投机性盈余管理质量是盈余质量的核心部分,它是盈余管理的“灰色地带”,钻了现有会计法律法规的空子。所以这部分质量的真实性、可信性就成为评价的第一要义。一般而言,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主要从四个层次来分析——企业交易和性质分析;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会计估计与判断;会计信息披露。结合盈余管理的特点,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就是滥用会计政策、应计项目,或安排实际交易、关联方往来交易操纵盈余。所以,笔者认为,盈余质量的可靠性分析应突出企业交易事项的性质与质量分析,即交易是否具有有效的经济实质;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持续、稳定,是否存在平滑收益现象; 收入与费用的确认时点是否遵循一贯的会计估计与判断。应从经济业务的披露中分析企业核心能力的驱动因素,从会计方法的解释分析中考察企业会计准则的应用质量。

具体的分析指标有:关联方交易率,以关联方交易销售收入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表示,该比率越高,则说明公司的盈余质量越低。资产减值准备率,以八项资产减值准备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如果该比率降低,则说明公司改变了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盈余的可靠性较差。应计额比率,以应计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其中,应计额=(期末应收款-期初应收款)+(期末存货-期初存货)+(期末预付款-期初预付款)-(期末应付款-期初应付款)-(期末应计费用-期初应计费用)-(期末预收款-期初预收款)-(期末应付税金-期初应付税金)-折旧和摊销,如果该比率较高,则说明公司利用应计项目进行了利润操纵,公司的盈余质量不高。

(二)盈余质量的现金支持度评价

盈余质量第二层次的控制标准是它的现金支持度。基于权责发生制下的应计项目为管理当局提供了很大的会计选择空间,从而为提高账面盈利提供了便利。类似ROA,ROE等财务指标通过操纵可以较容易得出高盈利能力的评价,但并不能说明它的盈余质量高。评价盈余质量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现金流量表所列示的各项财务数据为基本计算依据,对公司盈利水平进一步检验从而反映公司获取利润的“品质”如何;否则,没有现金的支持,依靠盈余管理、不良应收支撑,资产浮肿,盈利能力指标泡沫严重,必然出现盈利能力与盈利质量指标的严重脱离。

具体的指标可以有:收益变现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取得投资收益收现-利息付现-筹资费用)/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得的股利或利润收现+债券利息收现-利息付现-筹资费用付现)/平均股东权益;总资产收益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得的股利或利润收现+债券利息收现-利息付现-筹资费用付现)/平均总资产。这些指标越高,说明盈余质量有流动性很强的资产支持,盈余质量较高。

(三)盈余质量的持续性和可预测性评价

盈余质量评价的第三个层次是质量的持续性和可预测性。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操纵线下项目——营业外收支、投资收益、补贴收益。那些偶发的、非持续的收益使得盈余缺乏持续性,对未来收益也无预测价值;而经常的主营业务则能够使盈余具有持续性、稳定性、预测性。经验研究中,科门迪和利普(1987)指出,当期盈余的持续性越高,市场反应越强烈,即盈余反应系数越高,反之就越低。费森和奥尔森(1995)的“干净盈余”理论也表明,由于盈余各组成项目在稳定性、风险性和可预测性方面的差异,因而对使用者估计企业价值具有不同的重要性。盈余的预测性可通过会计盈余的反转性来研究(李刚,2006[5]),即未来盈余的变化与当前盈余质量状况正相关。

在重组购并浪潮中,劣质企业在本质没有好转的情况下由于获得了巨额的重组利得而扭亏为盈;为到达资本市场增发配股的要求,上市公司操纵ROE净资产收益率的行为就立刻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证监发[2002]55号第一条规定,申请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按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这一规定也使以操纵线下项目的盈余管理不得不转向关联交易。但无论是线下项目还是关联交易在特殊动机下“创造”出的利润,都很难对未来企业的盈利提供相关的预测信息。

这一层次要求的具体指标有:主营业务利润比重=主营业务/利润总额;非经常性损益比重=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净利润=(净利润-非经常性损益)/普通股股份;关联交易比重=关联交易应收应付净额 / 应收应付净额。

综上所述,盈余质量评价体系如图2:

三、结论与启示

盈余质量管理中,投机性盈余管理的比重可用盈余质量的可信度、现金支持度、主营业务的支持度等来衡量测度。这就从定性、定量的角度描述了盈余质量这一概念。盈利质量作为盈余管理的直接影响者,虽与会计质量一样对应于权责发生制下的一般财务报告体系,但其评价还依赖于收付实现制的现金流量表;盈余质量属于会计质量的子系统,集中体现着报告质量的相关性,盈利能力是盈余质量的一个方面,其可信度,现金流支持度,持续性等都有待于对盈余质量的评价。本文提供了盈余质量现实的评价指标,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通过测度盈余质量给出质量得分来研究盈余管理。以往的研究多是从应计项目的操纵性来研究盈余管理的幅度,本文提出的质量得分的定量方法可以使得盈余管理从横向的企业间、行业间,纵向的时间差异中比较分析,拓宽其研究思路和视野。

【参考文献】

[1] 宁亚平. 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J].会计研究,2004,(9).

[2] 邓凤娇 邓凤兰. 盈余管理基本涵义的再探讨[J].财会通讯,2003,(1):(273).

[3] 郦玉敏.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的现实方法[J].商业研究,2005,(15),总第323.

[4] 张兰萍. 介绍几种衡量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指标[J].财会月刊(会计),2006,(5).

[5] 李刚. 盈余持续性、盈余信息含量和投资组合回报[J].

盈利能力的目的意义范文5

¥建&施工企业中提出理论假说和有关的假设条件是最主 要也是最复杂的一步,从一定抽象程度上的合理简化是这一步 骤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理论模型并得出主要结论。理论 模型的意义在于能较具体地描述出一定条件下建筑施工企业经 济运行的状况,明确表示各种主要变量同时发生作用时的相互 关系,并能由此度量单个的或综合的变量相互影响的大小和方 向,从而加强研究的分析力度,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企业的成 本管理。模型的建立,是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际经验数据 的反复验算达到的。理论假设和理论模型的提出并非研究的终 结,对其作出检验是一项更为复杂的工作。

一、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如何有效应用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的本质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 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 可以看出,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第一,盈余管理的 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这就要求建 筑施工企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 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 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第二,盈 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收益)。在雪 珀的定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 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收益以外的财 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 而言要小得多。如果建筑施工企业将其纳人盈余管理的范畴反 而会影响对盈余管理本质的把握。那么。建筑施工企业实施盈 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包 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二.建筑施工企业实施盈余管理的目的剖析

1.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建筑施工企业盈余管理的终极目 的是十分明确的,即获取综合利益。一般认为,通过盈余管理 获取私人利益的主体是掌握企业管理权的高级雇员,包括总经 理、部门经理和其他高级主管。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是 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基础的,公可的大股东可能并不参 与日常经营管理,真正掌握管理权的往往是公司的高级雇员。 由于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都有各自的小算 盘。因此,委托——关系一经建立,“道德风险”、“信任 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为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委托 方(股东)通常采用业绩——报酬激励的方式来促使管理者尽最 大努力工作。

管理激励机制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它使管理者的管 理活动迅速向股东的目标靠拢;另一方面,它又使管理者更积极 地谋求任期内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包括报酬最大化、更多晋升 机会等。为此,管理者就有动因采用盈余管理来达到自己的目 的。如果净利润低于奖金方案的下限,管理者就有可能进一步 降低净利润。这样,下一年度得到奖金的概率就会增加。相反, 如果净利润高于奖金方案的上限,管理者在计算报告利润时就 会尽量去除超过上限的部分,因为这部分利润得不到奖金。只 有当净利润在奖金方案的上限和下限之间时,管理这才会有增 加报告利润的动机。管理者报酬与会计利润挂钩的制度原本是 用来消除股东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信任危机”,但实施的结 果却是事与愿违,非但没有消除危机,反而加深了危机。最终的 结果是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获取了巨大的私人利益,而股东、 底层雇员却成了名副其实的受害者。

2.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管理当局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 大化的最终目的,在实施盈余管理过程中又会有一些具体目 的。与其终极目的不同的是,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是以促 进企业发展为中介,以达到公司规模扩张之后管理者报酬的增 加、在职消费层次的提高以及政治前途的发展等终极目的的实 现。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表现为四个方面:

首先,筹资目的。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盈余管理的直接目的 就是筹资,当公司首次面对社会进行集资时,《公司法》对企业 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合法集 资。为达到目的,企业便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合规合 法地获得集资资格。同时,经过盈余粉饰的报表还有助于企业 获得较高的资质定价。再如建筑施工企业准备配股的时候。中 国证监会的有关文件规定,公司“最近三年内净资产收益率每 年都必须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 可略低于9%”。为了达到配股及格线,建筑施工企业便会积极 利用盈余管理调整净资产收益率以达到配股的目的。

盈利能力的目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盈余管理 委托——理论 囚徒困境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诸多研究和事实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乃至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与我国经济增长、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是顺应国际形势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也日渐突出,对盈余进行人为的操纵导致报表的失真,对利益相关者而言是对其权利的损害,即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损害,由此发现,盈余管理与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两个紧密相关的问题。研究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完善资本市场秩序显然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国外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形式取决与企业使用的盈余管理模式。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没有盈余平滑行为,对盈余损失和减少的反应不敏感,但有盈余虚增的倾向。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很少从事利润操纵等机会主义行为,不仅如此,企业社会责任在减少管理者成本方面存在内在激励。在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对关系有重要影响,可以降低股东对人实施监督的努力,提高人的努力水平,进而提升企业利润。国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和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国内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如沈洪涛设计了相关利益者业绩指标体系,以这套指标为基础,经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不同行业的公司社会责任表现存在显著的差异。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概念界定

(一)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点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看不见的手”。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一个社会通过市场能够最好地确定其需要,如果企业尽可能高效率地使用资源以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销售,企业就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其后,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在西方掀起了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浪潮。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Oliver Sheldon)在其著作“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中就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从可查阅的资料获知这是迄今为止对“公司社会责任”的最早描述。他把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公司因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然而直到1953年,被称为“企业社会责任之父”的伯文(Howard R. Bowen)发表了划时代的著作——《商人的社会责任》,伯文在文中对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商人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向有关政策靠拢、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的义务。企业效益与社会目标的执行程度紧密相关,社会目标和要求执行的越彻底、越到位,企业所获得的直接经济利益和间接社会效益就越多。伯文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虽然得到了后来许多学者的赞同,但是并没有一统天下,相反,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现代辩论才真正被开启。1967年,Keith Davis提出了著名的“责任铁律(Iron of Law )”,认为权力与责任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他将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扩大到了机构和企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考虑或回应超出狭窄的经济、技术和立法要求之外的议题,实现企业追求的传统经济目标和社会利益”。直到1979年,卡罗尔提出了一个全面的公司表现的三维概念模型,其中的第一维度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至今仍被广为引用,即“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了在特定时期内,社会对经济组织经济上的、法律上的、伦理上的和自行裁量的期望”。虽然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早在20世纪初已产生并不断的发展传播,但由于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差异影响,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本身的广泛性,直到如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笔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这种契约联合体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满足缔结各种显性与隐性契约者的需要、执行社会目标、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并不矛盾的一系列行动。虽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没有上升到法律强制性层面,但它是现代企业所必须承担的一项道德义务。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企业承担的某些社会责任可能并不会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却有很强的社会效益,从长远来看,这种社会效益势必会转化为对企业发展有利的方面,所以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形成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目前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社会责任。传统企业都是以股东利益为出发点,在利益相关者概念提出后,企业如何寻求一个既满足股东利益又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要求的最佳平衡点,成为企业社会责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2)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否会有助于公司的治理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如何落实到实践中是个难点问题,需要学者们进一步研究出更贴合实际的战略实施方法。(3)财务绩效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目前半数以上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是正相关,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价值,也有部分研究表明二者之间负相关甚至是无关。

(二)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首先从美国兴起的实证会计研究的重要领域,与企业的财务状况密切相关,同时影响着公司的未来发展。对于盈余管理(Earns Management)的概念界定尚未达成共识,目前学术界存在着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1)盈余管理是“在GAAP许可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公司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Scott,2000);(2)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获取某些私人利益(而非仅仅为了中立地处理经营活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的‘披露管理’”(Schipper,1989);(3)盈余管理是指“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构建经济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据为基础的契约结果的目的。”(Healy and Whalen,1999)。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的财务报告,它是一种欺诈行为,损害财务报表的可信度;盈余管理的手段是利用会计政策空降交易或者粉饰报表。吴联生等(2007)研究了我国公司财务管理,发现从1998年到2004年期间,上市公司具有盈余管理行为的比例为15.87%,盈余管理幅度为提高净资产收益率1.22%,而同期的非上市公司中具有盈余管理行为的比例只有5.49%,幅度为提高净资产收益率0.09%。由此可见,盈余管理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手段来“美化”公司的财务业绩,损害了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也就是损害的企业社会责任。

三、契约理论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

(一)契约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 20世纪30年代开始,契约理论被经济学界广泛运用于企业理论研究。1937年,科斯发表了其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提出了企业契约理论,开创了企业契约理论研究的先河。科斯之后,契约理论已经成为主流的解释框架。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可以用一系列契约来描述,与股东、与债权人、与供应商、与职工等等,因此企业是一个“契约联合体”。詹森和麦考林(1976)认为,企业只是一种“法律虚构”,其职能不过是为资本、劳动等各种要素的个人所有者之间、产品的供求者之间的契约关系提供一个联结点。在企业中每一个契约参与者都向企业提供了特定资源,并期望通过企业的各种经营行为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满足,这被称为契约参与者的“契约要求权”。“契约要求权”的存在使得企业行为必须按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做出反应,即按照公平互利原则执行契约,而这一执行契约的行为就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雏形。因此,根据等量代换原则,企业社会责任等价于对与各个利益相关者缔结的契约的履行。问题出现在企业为什么要履行契约?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第一,就企业履行契约的主动性讲这源于契约的功利性,因为就达成契约的双方来说,他们都认为契约满足了自己的利益,对自己是最有利得,否则也不可能达成一致,即形成零和博弈。既然对企业是有利的,企业就有履行契约的主动性。第二,企业履行契约也有其被动的一面,这主要由于契约的交易成本问题。如果企业不履约,要付出昂贵的违约成本。同样是履行契约,也会存在履约效果与效率的不同。如企业通过盈余管理手段粉饰会计收益,避免了与债权人违约,虚假的履行了契约,但是这种通过付出低廉交易成本规避债权人批判与惩罚的手段无疑损害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无论从主动还是被动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无时无刻不与契约发生着关系: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企业与顾客订立了契约,顾客为产品或服务支付报酬,企业提供与顾客的期望相一致的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企业雇用有技能和经验的员工,意味着应为他们的劳动支付酬劳并保证他们的安全;企业与供应商订立契约,他们之间存在着供货与付款的关系……这些互惠的契约是显性契约,订立契约的基础是基于资产的专用性,他们是主要的、显性的利益相关者。而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契约关系不明显,属于隐性的契约,其订立的契约是基于外部的影响,他们属于潜在利益相关者。通过这些显性或隐性契约,建立起了企业与社会各团体之间的承诺和信任关系,即企业履行契约就是承担了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

(二)契约理论与盈余管理 契约理论的分支之一委托——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这三个分支中最能解释盈余管理的也是委托——理论。委托——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人。当今的公司制企业是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基础的,公司的大股东并不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委托职业经理人作为公司大股东的人来负责公司的运营,由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不同资本或能力优势(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供给能力)才使他们走向合作,决定了他们之间在合作中有着不同的企业控制权安排,这一企业控制权或决策权的安排必然带来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关于管理层经营行动的信息不对称,这源于管理层行动不具有可观察性。会计语言是企业管理当局与股东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交流的最主要工具,而会计语言是由企业的管理者负责编制并对外,于是管理者就享有信息优势,知道很多其他利益相关者不知道的信息,所以这种委托——关系一旦建立起来其结果难免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于是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凭借不对称的信息优势,操纵盈余,以满足私人经济利益。所以,从企业的契约角度来看,盈余管理的实质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利益冲突的结果。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可能会被有些利益相关者作为达成契约的交易基础,也可能会被有些利益相关者作为投资决策的信息基础,,不论其具体目的如何,站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角度,都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损害,应该制约管理当局的这种盈余管理行为。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博弈分析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以及在缔结契约的过程中的人的自利行为原则,会导致最优契约难以实现,但是最终还会达成契约是因为双方都认为满足了对自己最有利的条件,实质上只是形成了帕累托最优。因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交易者会利用信息不对称尽量逃避风险,把交易成本转移到他方身上。据此由于企业管理层不是企业所有者而是契约下的者这样一个事实,当他们通过盈余管理产生额外收益并消费额外收益时,管理者们将得到全部额外好处而只需承担一小部分交易成本。根据威廉姆森(1985)的“人的有限理性”和“一有机会就不惜损人利己的机会主义行为”观点,以及契约的不完备性和信息的不对称,管理者总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通过非正常手段来谋取自身的最大利益。在此背景下,盈余管理应被认为是一种成本,因为管理层通过财务报告维护自己的利益,使得财务报告未能精确地报告企业经济状况,这样就导致了股东可能做出非最佳投资决策而承担损失(成本)。所以管理者的这种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行为,损害了企业社会责任。基于此,管理者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具有非合作博弈的特征。非合作博弈是指一种各参与者之间不可能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的博弈类型,研究的是人们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如何进行策略选择以使自己的收益最大的问题。该理论是在Nash提出纳什均衡的概念后发展起来的,因其更加符合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所以在实践中该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模型的基本假设:假设有两个人,一个是管理当局A,一个是利益相关者B,他们都是“理性经济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于A管理当局,他们可能实施机会主义行为即歪曲呈报财务状况,可能不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真实呈报财务状况。对于利益相关者B,也有两种战略选择,信任企业进行合作,不信任企业实施机会主义。对于不同的行为分别有不同的收益R1,R2,R3,R4,其中R1 > R2 > R3>R4, 如果管理者真实呈报,利益相关者选择信任合作的效用R2会比拒绝合作的效用R3大,因此可以排除掉(R4,R1)战略组合。如果管理者选择歪曲呈报,利益相关者选择机会主义的效用会比选择信任合作的效用大,因此又可以排除掉(R1,R4)战略组合。当利益相关者选择信任,管理者选择歪曲呈报更明智,因为选择盈余管理产生的效应比不进行盈余管理的效应高,所以(R2,R2)战略组合也不会出现。惟一不受影响的战略组合是(R3,R3),如果利益相关者实施机会主义,管理者也更倾向于选择进行盈余管理。此组合是惟一的能使双方都得到满意的战略组合。这种战略组合称为“纳什均衡”。

依据上文的分析,从表面看管理当局应该履行自己的责任真实披露报表不做盈余管理,而且利益相关者也应该根据合同信任管理者达成合作,则二者会收获较高收益(R2,R2)。但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存在机会主义倾向,以及囚徒困境模型中囚徒的两难境地确实抓住了不信任和需要相互防范背叛这种真实的一面,于是实质上对双方都最有利的结果会逐渐被释放,最终大家都选择(R3,R3),结果最终就形成了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使双方都难以获得对自己最好的收益,达成了一次性博弈。因此,从短期来看,企业出于机会主义倾向进行盈余管理,会损害企业的社会责任。然而这种盈余操纵的结果经过长期积累效果被放大,其行为一旦暴露,就会受到利益相关者的惩罚。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博弈论,人的蓄意盈余管理会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其他利益相关者也会对管理者滥用权力进行回应,给予他们一定的惩罚。盈余管理发生的可能性及被监督的概率取决于管理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不断博弈。所以,实质上企业的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都知道在合作的一开始双方就进入了重复博弈。也就是说企业的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时而合作(不坦白)时而背叛(坦白)的策略来获得对双方更好结果,形成了二者间不断的重复博弈。从企业的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操纵利润,再到管理者为了防止遭受惩罚使利益相关者满意,并建立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友好关系的不断博弈。因此企业需要一个工具来掩饰其盈余操纵行为,分散利益相关者的注意力,同时向外界传递一种信号——企业没有不符合契约的行为。即管理者相信通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这个手段可以使利益相关者基于表象而心满意足,从而减少因为盈余管理而对其产生的批评与审查。这其中也涉及成本的问题,因为企业会推行的企业社会责任付出的代价远小于进行盈余管理带来的直接利益。所以实质上管理者会把企业社会责任当做从事盈余管理的堑壕机制,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其社会责任推广越深入。

四、结语

由于企业社会责任和盈余管理都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研究二者的关系对于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完善企业外部的治理环境。立法方面,我国还没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专门法,因此要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使社会责任的履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要加强社会监督,发挥证监会等部门的监管作用,要求企业进行第三方审计,出具可靠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保证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与推广也不是虚假编制的。(2)优化企业内部治理机制。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激励约束制度,有合理的管理层工资与绩效挂钩机制,降低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其次成立社会责任特设机构,保证企业社会责任实施有章可循并且实施的结果有监督控制。(3)要完善企业会计制准则,提高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要不定期的聘请审计水平高的人员审查企业财务记录,防止管理者钻会计准则的空子进行盈余管理。

参考文献:

[1]刘艺龙:《我国契约关系中的盈余管理行为分析》,《财会研究》2010年第7期。

[2]李增福等:《债务契约、控制人性质与盈余管理》,《经济评论》2011年第6期。

[3]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业绩关系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4]戴小洋:《盈余管理视角下的成本分析》,《财会通讯》2012年第1期。

[5]许波:《公司治理模式与盈余管理的互动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