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例6篇

政策对金融的影响

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金融创新;货币政策;影响;策略;措施

金融创新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主要旨在金融领域实现各要素的优化配置或者通过创造性变革引进或创造新事物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初期,金融创新初具雏形,70年代得到较大发展,80年代兴盛,90年代以后,金融创新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得到传播和运用。纵观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的发展历程,金融创新在本质上来说即在金融领域内部变革市场资金交易机制、经营管理体制以及金融商品的组织结构等。金融创新实现了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商品的重新组合,能切实改变金融体系结构和货币供求机制,潜移默化的影响国家的货币政策。

1.金融创新与货币供求

货币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和中心内涵即货币的供求问题,而且货币供求还是国家制定货币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金融创新会对货币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能在较大范围内引起货币供求总量、结构以及机制的变化,而且对宏观调控和金融运作的影响极为重大。由此可见,积极探索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的影响,清晰洞察货币供求机制的变化及调整,有助于科学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推动金融创新业务的进步和发展。

1.1 减少货币需求,逐渐改变货币内涵及需求

货币需求绝对量的增加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包括通货膨胀影响下物价水平的提升、商品货币化程度的加深、交易规模的扩大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金融创新的发展还引起了金融工具多样化和金融电子化的发展,一方面削弱了民众的实际货币需求,相应降低了广义货币在金融资产中的实际比重;另一方面,拓宽了货币的内涵。货币与其它各类金融资产之间有着替代效应,除了对经济发生作用外,还可能影响财富、产出、利率以及货币供应总量。

1.2 进一步削弱货币需求的稳定性

首先,金融创新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掌握货币的动机,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货币需求构成的变化。凯恩斯将这一现象总结为预防性动机和交易性动机的减弱。投机性动机的增强,降低了商务交易和媒介商品的商业性货币需求,但是金融性货币需求却呈现出上升趋势。商业性货币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规模变量的影响,但是规模变量在一定时期内会相对稳定,所以商业性货币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具备稳定性和可预测性。金融性货币需求的变化主要受个人预期和机会成本的影响,人们的预期心理具备无理性,而市场利率具备多变性,这都导致了金融性货币需求的上升和金融货币需求比重的下降,从而降低了货币需求的有序性、稳定性。

2.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2.1 货币供应主体不断增加

在金融创新体系中,除了存款货币银行和中央银行以外,非存款银行也成为了货币的供应者。金融创新实现了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同质化和综合化,进一步消除了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界限,逐步消除了这两类金融机构在创造存贷款货币功能上的区别。

2.2 货币供应的内生性趋势逐步加强

货币供应的内生性作为一种评价标准,它是指受经济体系内部因素调控的程度,与中央银行存在着此消彼长的联系。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是间接形式的,它主要被应用于控制外生性货币,金融创新一方面能改变货币供应的相对量,加快货币的流通速度、减少货币需求;另一方面能拓宽货币供应渠道和主体,加大货币供应乘数,从而切实改变货币的供应,使货币供应从某种程度上摆脱中央银行的束缚,而逐渐受制于经济体系内部各要素。由此可见,货币供应量受金融机构、居民行为、企业以及经济变量等内生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强[1]。

3.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它是国家货币当局采取的一种经济政策,主要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有效

节和改善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稳定就业、平衡国际收支、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稳定物价等。

3.1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3.1.1金融创新切实降低了中介指标的可测性。金融创新的运用逐渐降低了中央银行对其它商业银行的检测、观察和分析,渐渐模糊了金融变量等中介机构的定义,其中突出的例子就是货币总量缺乏严谨科学的定义。

3.1.2金融创新降低了中介指标的可控性。金融创新增强了金融变量等中介机构的内生性,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与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联系日益松散。以中介指标货币供应量为例,在创新过程中能拓宽货币供应渠道,增加货币供应主体数量,加大货币乘数,实现货币供应量内生性的增强,同时还能切实降低和缩小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逐步削弱再贴现率的主动型,但是相应的作用范围却呈减少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3.2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影响

3.2.1逐步削弱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推动力。金融创新加快了金融证券化趋势,大量的流动资金从银行流入金融市场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逐渐摆脱了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束缚;同时,金融创新实现了金融机构负债比例的变化,存款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负债中所占的比例逐渐缩小。以上种种均导致银行体系存款的削减,由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范围也相应减小。

3.2.2削减了再贴现政策的效果。第一,金融创新导致再贴现条件朝着自由化和合理化方向发展。当前,大部分国家的央行不再严格限制和规定再贴现条件,金融创新逐渐削弱了“真实票据说”的影响力,工具创新使得新型票据逐渐合理化和必然化。同时,金融创新逐渐加大了金融机构对中央银行的依赖,它们以债券抵押的形式向中央银行借入了大量准备金,这逐渐突破了再贴现条件的限制,削弱了合格票据贴现的种种规定。除此之外,金融创新使得中央银行在再贴现率操作中的主动性日益降低[2]。

3.2.3增强了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金融创新的发展为政府融资证券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其发展指明了道路,逐步增强了政府债券市场的活力;同时,金融创新有效满足了政府的融资需求,为公开业务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而且提高了中央银行的运作效率,使得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金融创新还改变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结构形式,政府债券因其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而成为广受关注的对象,逐渐成为各类金融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金融创新包括市场创新和工具创新两种,它使证券成为合法的资产形式,正日益被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所接受,政府债券作为其中的领头羊,是最标准的债权形式,它的价格和收益率是整个金融市场中其它证券收益率的有效价格参数,而且保持着合理的动态距离。由此可见,中央银行在发展公开市场业务的过程中能适时变动价格和收益率,从而改变一般证券价格和收益率,导致金融机构和公众对经济预期的变化,从而切实加强了公开开市场业务的“告示效应”。

4.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革新

4.1 逐渐改变了单一的规则性货币政策

混合操作规则性货币以权衡性和规则性为主要特征,它发展的前提条件是通过市场调节实现货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它要求中央银行始终将货币政策保持在合理的增长比率基础上,使货币供应量更加稳定。但是金融创新的发展逐渐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作用,单一的规则性货币政策难以适应错综复杂的市场经济形势。所以中央银行要坚持实事求是,及时掌握最新金融市场动态,从经济运行状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动态性权衡政策,切实反映实时的经济运行周期,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的暂时性波动,缓解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3]。

4.2 应逐步拓宽货币政策的调控范围,实现从活期存款、商业银行到整个金融机构和全部社会资产的调节

从金融创新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央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只注重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约束,忽视了非金融机构的作用,最终导致信用和金融失控的现象屡次发生,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由此可见,中央银行要积极转变思想,逐步扩大货币政策的作用和调节范围,将商业银行体系以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纳入其控制的范围和方向,同时还要保证政策的均衡性和有效性,尤其要注意的是,妥善解决好公债管理和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协调

发展。

5.总结

总而言之,在金融创新条件下,中央银行要适时调整金融政策,拓宽货币政策工具的适用范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灵活掌握和运用各种创新手段,例如窗口指导和直接信用控制等。中央银行要把握金融创新的契机,保证货币政策工具的科学化、合理化,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晓红,王静.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冲击与变革[j].上海金融,2002,(7):14-17.

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文2

金融脱媒起源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在利率管制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当市场利率高于存款利率时,原本流向银行存款的资金将转而流向收益率更高的证券[2]。即资金绕开银行中介直接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或者资本市场进行融通和配置的现象。上个世纪末,随着利率管制的逐步放松和互联网金融的到来,我国金融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金融创新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使得金融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金融创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挑战了传统的金融机构,新的技术方式使得市场上的金融产品信息更加充分,消费者能够更加主动的运用自有资金,减少相应的储蓄存款,选择收益率更高的投资理财产品。由此消费者对于银行的依赖性下降,出现了金融脱媒的现象。2006年以前,我国的社会融资体系一直以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信贷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例较高。而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生产对多元化的其他融资方式越来越青睐,对银行信贷依的赖度逐渐降低。从中折射出的我国金融脱媒现象,正是资本市场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

2我国金融脱媒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银行地位相对下降,非银行金融机构占比不断上升,随着金融脱媒这一表现不断突出,我国金融机构的内部结构正在逐渐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金融部门几乎完全被银行占据,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经济体系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我国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资产发生了改变,呈现逐日崛起的现象。此外,对于资产方而言,银行资产层面的脱媒趋势十分显著,直接融资在宏观融资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于负债方,非银行金融部门资产配置则更加多元化。综上,金融脱媒的态势已相当清晰。究其出现及发展的原因,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是金融脱媒的前提基础,市场主体的逐利性是金融脱媒的内在动力,而居民投资理念的变化则是金融脱媒的外在推力。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积极引进的外资及技术、自由流动的劳动力、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都为金融脱媒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伴随着债券市场的恢复,股票市场的建立,一个更加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开始在宽松的金融监管环境中成熟起来。在资本市场培育壮大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等科技水平的进步大大降低了信息交换的成本。非银行金融中介凭借更低的融资成本不断挤压银行信贷融资的空间,同时市场本身的逐利性会使得融资主体更倾向于成本低廉的非银行融资方式,由此便出现了金融脱媒。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投资方向也由原先单一的银行存款向证券、基金、保险等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项目转变,进一步加快了金融脱媒的脚步。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绕开银行的离柜交易成为可能,更因其便捷的程序和低廉的成本不断推动金融脱媒的衍变。

3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

3.1金融脱媒对利率渠道的影响

产出缺口对实际利率的弹性变化是衡量货币政策利率渠道有效性的指标之一,但有时这种弹性变化的结果却难以确定。一方面,金融摩擦的存在使得资产交易的难度增加,企业的外部融资受到限制。但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状态和金融监管的宽松环境,金融脱媒的不断深化有效地降低了金融摩擦的程度。企业在获取信贷方面的约束更小,对当前或预期经济条件变化的敏感性下降,产出也就趋于相对稳定。因此,金融脱媒降低了产出缺口对实际利率的弹性,使产出对利率变化的反应减弱。另一方面,以关系为基础的银行贷款相较于融资市场具有更低的利率敏感性。随着金融脱媒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住户部门将持有更多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在直接利率的影响下,数量更多的债权债务人会使产出缺口对利率变化更加敏感。因此,金融脱媒又强化了利率渠道的传导效果。综上,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具体影响情况需结合实际进一步分析判断。

3.2金融脱媒对银行信贷渠道的影响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补充完善,市场主体的资产配置将呈现更加多元的趋势,于信贷渠道而言,银行会将更多的资产运用于有价证券等投资方向,而不再单纯地在贷款方面投入资本。因此,如果央行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银行为缓解贷款供给的压力,便可能出售有价证券来调整资产结构,从而使紧缩的货币政策大打折扣。同样,多元化融资渠道的出现也使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降低。一旦央行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银行贷款供给下降,企业可以更加迅速有效地寻求其他融资渠道,由此弱化了紧缩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4关于加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关对策建议

4.1完善经济体制建设,强化利率渠道作用

利率的变化能够迅速影响金融市场中的资产价格,畅通的利率渠道有利于市场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功能,完成资金的优化配置。我国从放开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但是对于最重要的存款利率至今仍没有开放。为此,央行还应该逐步完善我国利率体系,更加灵活的使用利率工具来引导市场的资金流量,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4.2协调使用政策工具,发挥银行信贷渠道效用

公开市场业务、调节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是我国现今影响中介目标的主要手段。但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往往效果过于剧烈,给市场上的资产价格带来巨大的波动。而公开市场业务在改变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的同时也对市场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所以央行在选择政策工具时要加强其协调作用,更好的发挥出银行信贷渠道的效用。

4.3注重货币政策时效,具备前瞻视角

金融脱媒虽然一定程度上疏通了传递渠道,加速了货币政策传递的速度,但是也加大了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的不可控性。金融脱媒的深化使市场经济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当央行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时,宏观经济环境可能已经发生改变,使货币政策的效果与预定目标相差甚远。因此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的时候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注重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时间效应。

4.4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机构间相互作用

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调控;MVRM模型;累计异常回报率

一、房地产金融调控的进程描述及事件日的确定

(一)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介绍

自从商品房改革以后,国内的房地产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为限制房地产业的过快发展,防止泡沫发生,同时为了保护国内商业银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希望过快发展的房地产业能够软着陆。在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中,2003年6月央行的121号令、2005年3月、6月国务院及七部委出台的新旧“国八条”、2006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国六条”和“九部委十五条”是其核心事件。除以上三项措施外,我国自2002年4月至2007年10月相继出台了30余项措施来调控房地产市场,而其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三个核心事件展开的。

(二)事件日以及虚拟假设的确定

1.事件日的确定。本文选择的10个事件及其发生日期见表1。

2.虚拟假设的确定。

H01:在某一个事件发生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平均异常回报率为0。

H02:一系列金融调控事件对房地产上市公司平均的异常回报率为0。

H03:一系列金融调控事件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系统风险的改变量为0。

假设中主要是从证券市场的角度分析行业调控的影响。第一个假设单独考虑每一次事件的影响。第二个假设则将所有的行业调控政策和事件看作一个事件,来衡量房地产上市公司股东财富,即公司价值变化。第三个假设是从房地产上市公司系统风险的角度进行考察,以检验房地产金融调控是否带来投资风险的变化。

二、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产生的经济效应的计量分析

(一)实证方法与样本选择

1.包含风险因素的MVILM模型。John J.Binder在比较事件研究法中运用的几种基准模型中提出,当样本公司是非相关行业,或者各个样本所经历的事件窗非完全重合时,简单的单因素市场模型是首选。而本文研究金融调控政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经济效应,不仅违背了样本公司是非相关行业的假设,而且各个样本公司又经历完全相同的事件窗。由于行业的相关性以及事件窗的重合,各个样本间异常回报率的协方差将不再为零,因此联合异常回报率的分布结果将不再可信,这种情况被称为“聚类性”(clustering)。“聚类性”问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解决。第一种方式是利用组合的方式,经过加权的组合的回报率,计算行业水平的平均异常回报率;第二种方法是分解上述方程到每一个证券,即对每一个独立的证券做如上方程的回归分析,形成一个系统模型。综合以上所有因素,本文将采用如下MVRM模型:

其中:R1t,R2t…RNt分别为N只股票在t日的回报率;β11,β21,…βN1分别为N只股票关于市场回报率的系统风险系数;Rmt为t日经过加权的市场组合回报率;β12,β22,…βN2分别为发生事件时,N只股票关于市场回报率的系统风险的变化量;Dyear为一个虚拟变量,在一系列事件发生的一整段时期内为1,否则为0;Da为一个虚拟变量,在第a件事发生时为1,否则为0;γ1a,γ2a,…γNa分别为N只股票在发生第a次事件时的财富效应;μ1t,μ2t,…μNt分别为N只股票在t日内的误差项。

以上模型是为了检验假设1,为了检验假设2,本文还建立如下模型:

Rit=αi+βi1Rmt+βi2DyearRmt+γiD+μit,i=1…N (2)

其中:D为一个虚拟变量,在所有的10个事件窗内为1,否则为0。其余变量与模型(1)相同,该模型意为将所有金融调控政策看作是一个事件。同样,对所有的样本公司进行拟合估计,形成一个MVRM模型。

2.样本选择以及数据的获得。本文选取所有中国A股上市房地产公司在2002年1月1日到2007年9月30日的交易数据以及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华夏证券交易软件,同时参考证券之星等软件对上市公司的分类,筛选出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共有51家。由于其中一些公司存在数据缺失,另有一些公司是在样本期间完成上市的,故对这些股票进行了剔除。最终确定的样本房地产上市公司为43家,其中深圳22家,上海21家。本文所选用的个股回报率数据分两阶段收集。在2002年1月1日到2003年12月31日的所有数据,均来自深圳市国泰安公司设计和开发的“中国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CSMAR)”。而从2004年1月1日到2007年9月30日,作者按照CSMAR定义的公式进行计算,得到每个个股和市场指数的日回报率。

在确定个股以及市场的日回报率后,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事件窗的确定。在目前为止的讨论中,一直假设事件发生的当日,MVRM模型中值取1,其余为0,由此来衡量事件的影响。但取值成立的前提需满足两个条件:(1)事件日能够准确的确定,即事件为市场所知的日期;(2)市场达到半强有效,即对突发的事件股市能做出迅速的反应。因而,综合以上考虑,针对我国市场的特性,并参考陈汉文、陈向民的研究方法,本文将事件窗定义为事件日前5天以及事件日后5天,共11天。在这11天中,模型中取值均为1,其他情况下为0。在衡量各个股票系统风险的变化时,对于发生一系列政策事件的整段时期内,即从2002年5月28日一直到2007年9月30日,虚拟变量均取值为1,其他时期内为0,由此来衡量在政策事件发生后,房地产行业股票系统风险的变化。

(二)房地产金融调控产生的行业内经济效应

1.事件窗选择正确性的考察。在用计量方法分析政策事件造成的累计异常收益率前,本文先从直观上:分析样本公司的平均月回报率与市场指数回报率的变

动趋势,以考察前文事件窗选择的正确性。首先计算43个样本公司的日回报率的截面日平均值,随后计算出其相应的月平均回报率,用以表示房地产公司的平均月回报率。

运用Eviews3.1软件对数列进行分析,在沪市房地产公司平均月回报率与沪市A股指数的数据描述图中可发现,在2003年6月、2005年3月、5月以及2006年5月底,房地产公司的截面月平均回报率均有明显负的CAR,而在2007年9月底有正的CAR。参照表1,说明事件3、5、6、7、8和事件10均对沪市房地产上市公司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深市房地产公司平均月回报率与深市A股指数的数据描述图中可发现!沪市的情况略有不同。2002年5月、2003年6月、2005年3月、5月以及2006年5月有较明显负的CAR,2007年9月有正的CAR。同样参照表1,说明事件1、3、5、6、7、8、10均对深市房地产上市公司产生了明显影响。针对以上情况,如下表格做了详细比较:

2.异常回报率CAR的计量分析。Schwart指出,在相同的时间里,同一行业各公司的股票回报率是同时相关。因此,在研究行业政策变化时,各公司回报率的残差将不再是独立同分布的。在误差项同时相关但不同时刻协方差为零时,似无关回归模型将比OLS估计产生更有效的估计结果。因此,本文运用MVRM模型,用数据对上文提出的两个模型进行拟合:

在模型1中,将本文所考察的所有政策事件视为一个事件,在10个事件窗口中,事件变量取值为1,其余时间取值为0。在模型2中,即上文提到的MVRM系统模型,可以单独衡量每个事件的影响。由此,将分别检验前文提出的前两个虚拟假设。利用Eviews软件做数据的SUR估计,得到的实证结果如表4。模型1中,事件窗用一个单一的虚拟变量来表示。衡量股票系统风险的值在事件发生的整段时间内可以改变。由表4所示,事件窗虚拟变量系数为负(-0.001619)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由此,拒绝了本文第二个虚拟假设H02,即在政府对房地产一系列金融调控后,房地产上市企业平均的累计异常回报率(CAR)显著为负。

同时,在政策事件发生期间,系统风险的改变量为正(0.024072)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拒绝了本文第三个虚拟假设H03。因此,当将所有的政策事件作为一个事件来考察时,平均而言,房地产上市公司股票价值有明显下降,而投资房地产业的系统风险显著增大。结果证明,以央行和国务院为主导的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颁布对房地产行业确实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应,一方面减少了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股东财富,进而减少公司价值,另一方面增加了投资者投资房地产公司股票的系统风险。

虽然计量模型的结果较好地反应了调控政策对于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影响,但是如果将此结论用于整个房地产行业,还必须考虑以下两个关键问题:(1)国内股票市场的弱有效性。由于股市并未达到半强有效,所以在运用事件研究的方法时,可能股市并不能迅速的做出反应,本文选取的事件窗的长度可能无法包含事件所产生的所有影响。(2)国内目前有房地产企业上万家,单凭43家上市公司,无法准确得到事件对于全部房地产公司的影响。因此,考虑到以上两个主要因素,本文接下来将利用一些宏观数据,来简要考察金融调控政策对于房地产全行业的影响,以作为本文实证分析的补充。

3.金融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全行业的影响。本文结合事件发生期间的经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房景气指数(表5),以全面考察调控政策事件对我国房地产业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数据来源是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的国房景气统计数据。

首先,考察代表总体景气的国房景气指数和资金来源指数。由表5所示,国房景气指数与资金来源指数的走势大体一致。对于从2002年5月政府开始的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2002年的2次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并不明显,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房地产业是周期非常长的产业,所受到的影响不会在短期内出现。而在2003年6月,资金来源指数分别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同时国房景气指数也开始下调。随后在2003年8月间,资金来源指数出现明显的回升,恰好吻合了此间国务院出台的对房地产行业的利好消息。然而,从2005年5月开始,两指数双双下滑,而资金来源指数的跌幅尤为明显。直到2007年9月才稍有回升。以上的分析证明了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的显著影响,从资金来源方面看,政府的调控意图及结果将更为明显。

其次,考察房地产业新开工面积指数和竣工面积指数。表5显示了两指数的基本走势。竣工面积指数从2003年6月开始大幅下调,而新开工面积在2005年3月开始出现急剧下滑。两个指数之间的时间差,可以用国内房地产开发的现状来解释。在开发商动工时,大部分资金可以由建筑施工单位垫资解决,故有一个缓冲期。而房地产即将竣工时,由于以前靠期房按揭贷款的资金来源也随着121文件、新旧“国八条”、“国六条”及“九部委十五条”的颁布而截断,故出现了竣工面积指数的大幅度下降。

最后,考察商品房价格指数和商品房空置面积。商品房价格由商品房的供求状况决定。表5显示,经历金融调控后,商品房价格逐步走高,证实了商品房供给的减少大于住房需求的减少,从而出现市场上供不应求。因此,商品房空置面积也将逐步减少。由此一来,政府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结果是,商品房的空置面积虽然逐步减少,但是商品房价格却不断攀升。因此,宏观政策除了对房地产公司价值产生负面影响外,对社会公众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结论与建议

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财政金融政策;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298(2020)12(a)-168-02

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大环境中,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但同时也需要面对、解决不少的挑战和困难。在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为了能够在经济市场中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民族地区经济在发展期间需要对自身有正确认识,明确自身的发展优势和条件限制,着重深化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由此,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要实现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转变。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本文对财政金融政策在民族地区产业机构升级中的作用和表现展开归纳,立足于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探索符合民族地区实际需求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1财政金融政策影响民族产业结构升级的体现

1.1财政政策对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基于民族地区近几年经济发展的情况,国家财政政策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可主要归纳为以下三个历史性时期,即新中国成立以后至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前、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到新税法以前、新税法以来[1]。虽然在各个时期中财政政策存在区别,但其实财政政策存在本质上的相通,比如民族地区的财政补贴、税收政策、财政支出等政策。财政政策对民族地区经济首先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得民族地区适应社会化生产的经济应对能力明显提升;另外就是深化了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交流,由此,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会反向影响到其他地区。

1.2金融政策对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为了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了多项金融政策,在此基础上,民族地区金融市场发展走向得以明确。首先低息贷款政策的提出,缓解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压力,为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建立起到实质性帮助;其次是信贷扶贫政策的提出,在西部建设规划中,能源建设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被放在核心位置,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保证自己的正常供给并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着重培育极具当地特色的民族區域产业;再次,为民族地区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上市提供金融政策的扶持,推动了民族地区资本市场的发展;最后,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进行民族地区的金融创新发展,与发达地区相互依存、互帮互助、协调发展,以此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打下了牢靠的基础。

1.3财政金融政策联动对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都是国家进行经济活动时的重要政策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可以发挥联动作用,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活动的发展走向[2]。财政政策的落实需要有金融政策的配合,而金融政策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突出自身影响效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协同联动,可以使这两种制度的有效性得到激发,金融政策的指导性作用得到凸显,以双管齐下的方式来为民族地区产业升级提供更大的支持。

2财政金融政策影响民族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

2.1财政政策在民族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发挥正向效应

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期间,财政政策发挥了明显的正向效应,从而也可以体现国家宏观调控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可以说,地区经济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的效果主要是基于当地农业、工业、高新技术业、低碳产业、服务业的GDP变化情况来进行判断,财政政策以各种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财政支出的形式来促进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3]。以免征农业税来说,该政策主要面向的是民族地区的农牧业,除了免收农业税之外,还会向部分符合要求的企业发放相应的财政补贴,在此基础上,农民真正享受到了财政政策为自己带来的实惠,从而很好地缓解了农民的生活压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营改增”税收制度来说,该政策有利于民族地区服务业的发展,结构性减税扩展了企业的业务范围、细化了产业分工、增加了企业间的更多合作、增强了服务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推动了产业的升级。事实上,对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还施行了很多其他财政政策,以期强化民族经济治理的有效性,帮助当地产业结构快速、科学地转型升级。

2.2金融政策在民族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发挥的正向效应

由于区域差异的存在,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支柱产业规模及人口密度等同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对比财政政策来说,在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金融政策的正向效应不够明显[4]。两者之间的最大不同也是由金融政策的特殊性质决定的,财政政策是政府直接和规定实施的政策,该类政策成效明显、效率高;金融政策通常是由金融机构牵头制定的,在民族地区金融机构少、产品单一、金融创新弱、资源配置低,再加上宣讲不到位等原因,多数民族地区的群体对这一政策都不够了解,导致金融政策的颁布实行较为被动,并且具体的实施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和民族地区群众的觉悟、重视度相关,可以说,金融政策是否有效要看民众的金融观念与意识处于何种程度。但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2.3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交叉联动对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的双向效应

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双向作用主要和两者的属性与关系相关,由于两者作用机制和效果不尽相同,在两者的交叉联动时,往往是相互策应、协同作用的,金融服务离不开政府的指引和扶助,财政服务也需要金融力量的团结协作[5]。从联动的角度看,一方面,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需要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既能同时发挥效应又不相互干扰,以此维持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并通过联合投资和服务的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是不同的经济调控手段与工具,为防止相互干扰,民族地区产业在转变结构模式时需要对两种政策的侧重点有正确认识,从而发挥政策优势,并有效规避风险,基于特定区域的现实条件来科学保证政策的有序落实。

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文5

(中原工学院,郑州 450000)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 450000,China)

摘要: 随着金融工具的丰富发展,金融组织体系的不断完善,货币政策的实施环境和传导途径就变得更加复杂。本文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指出,我国政府应根据我国金融环境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和中介目标,健全完善金融市场环境,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tools and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financial organization system, the implementation environment and pathways of monetary policy become more complicated. Throug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timely adjust monetary policy tools and intermediary goal according to China’s financial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financial market environment, and accelerate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process.

http://

关键词 : 金融创新;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

Key words: financial innovation;monetary policy effectiveness;impact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5-0057-03

作者简介:王坤(1992-),女,河南南阳人,中原工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实务;武昱含(1988-),女,河南平顶山人,中原工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投资决策;张玲玲(1992-),女,河南周口人,中原工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1 金融创新与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1.1 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1.1.1 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①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构成进行了改变,交易性货币需求下降,投资性货币需求上升。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使得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增加非货币性的金融资产的持有量。此外,金融创新改革了支付结算系统,削弱了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导致交易性货币需求的下降。

②金融创新对传统的货币需求动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得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下降。在短期内国民收入具有稳定性,这就说明了由收入决定的交易性货币需求是可以预测并且相对稳定的,而受市场利率、机会成本、投资预期等不稳定因素影响的投资性货币需求则相对不稳定。此外,金融创新引起利率、汇率、股价变化无常,以及人们心理预期是无规律的,因此,随着投机性货币需求比重的上升,货币需求稳定性必然遭到削弱。

1.1.2 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金融创新的发展使得控制基础货币变得异常困难。一方面,金融创新的发展使得高能货币不再只有存款准备金和现金;另一方面,货币乘数的通货存款比例、非交易存款比率以及超额存款准备金率都因金融创新的发展而变得不稳定,也因此降低了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

1.2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1.2.1 减弱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力

①缩小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范围。随着金融创新,同业拆借、回购协议等非存款工具使得大量资金从银行流入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这样商业银行既能确保自己应有的负债规模,又能逃避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约束。

②降低了实际提缴的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持续更新负债业务种类和方式来规避无息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从而降低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扩大利润空间。

③增强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弹性。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或减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成倍地收缩或扩张货币创造能力。金融创新为银行调整超额准备金提供了丰富而便利的条件,增加了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弹性。

1.2.2 削弱了再贴现政策的效果

①金融创新减弱了规定再贴现条件的约束力。金融创新削弱了“真实票据说”理论的影响力,使得新型票据都能满足货币当局的规定,金融机构符合再贴现的条件。

②金融创新使调整再贴现率丧失作用力。货币政策目标调整再贴现率,其作用的大小与金融机构对中央银行再贴现的依赖程度成正比。金融创新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灵活便利的融资方式,且降低了成本。

1.2.3 强化了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

①金融工具的创新为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多种工具。一方面,金融工具的创新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条件;另一方面,金融交易方式的创新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更为灵活的买卖方式。

②金融创新改变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结构。在各金融机构中,政府债券都是举足轻重的二级准备和流动性资产,因此,在补充流动性资产或调整资产组合中金融机构越来越离不开公开市场,积极参与市场交易,不仅客观地与货币当局合作,而且对加强政策效果也起到有利作用。

③金融创新使公开市场操作的“告示效应”得到增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影响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和价格来调整一般证券的收益率和价格,增减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总量,指引公众和金融机构对经济前景的判断,进一步扩大了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范围。

1.3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1.3.1 破坏了中介目标的可测性

金融创新以后,新工具的不断涌现使得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金融变量的越来越难定义,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货币的定义与计量日益复杂化,加之表外业务的多元化,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遭到了破坏。

1.3.2 降低了中介目标的可控性

一方面,金融创新使货币供应量的构成变得难以界定,加大了货币乘数的不确定性,中央银行对于准确地控制货币供应量更是难以判断;另一方面,金融创新缩小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的作用范围并减弱了其执行力度,这使中央银行很难通过政策工具控制货币供应量。

1.3.3 影响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相关性

①金融创新破坏了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随着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工具多元化趋势不断发展,金融交易规模明显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流向日益分散,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变得异常艰难。

②金融创新相对加强了利率的相关性。作为各种金融资产价格的直接体现,利率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通过变动利率指导各经济主体对未来经济前景的预期以及投资、消费等经济活动,可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2 金融创新与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2.1 实证目的与数据说明

对金融创新指标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之间进行实证检验,主要为说明金融创新是否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如果金融创新指标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那么说明金融创新的因素已渗透到货币政策传导的过程当中,通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影响最终目标的实现程度。本文的实证分析采用2008年9月至2014年的9月的数据,全部数据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并根据其整理而成。数据处理和模型估计皆通过Eviews5.0获得。

2.2 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并进行检验

2.2.1 变量的选取

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M2、M1、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主要因素。所以,我们可以考虑二元回归模型。通过实际经济分析,可以选取M2作为被解释变量Y,M1作为X1i,交易性金融资产作为X2i。样本区间取2008年9月到2014年9月来检验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系。见表1。

2.2.2 建立回归模型

用Eviews5.0软件建立样本区间为2006-2012年的时间序列文件,利用散点图可知Y与X1,X2之间均呈线性关系,故选择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i=β0+β1X1i+β2X2i+μi (1)

2.2.3 估计回归方程

在打开的Eviews5.0软件的工作文件中,选择菜单“Quick”,点击“Estimate Equation”,在打开的新窗口的空白栏中输入简化的估计方程式:

YC X1X2 执行命令:

因此,所估计的回归方程为

Yi=-112966.0+3.40X1i+26.28X2i

其中,=3.40,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M2每增加1亿元,M1平均增加3.40亿元;=26.28,说明假定其他因素不变,M2每增加1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平均增加26.28亿元;=-112966.0,表示在M2、M1、交易性金融资产为零的情况下,M2平均减少112966,没有实际意义。

①拟合优度:R2=0.977,修正的可决系数为R2=0.966这说明模型对样本拟合的很好。R2=0.977拟合度接近于1,说明回归直线对样本点模拟的很好。M2变异中的97.70%可以用M1,交易性金融资产这两个变量的变化来解释。

②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统计量的值为86.8477>F0.05(2,4)=4.76,因此回归方程的总体线性关系显著成立。

③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变量X1,X2的t统计量的值分别为:t^β1=11.63,t^β2=0.41,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查表得临界值t0.025(4)=2.776,显然变量X1的t统计量值大于临界值,而X2的t统计量值小于临界值。因此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M1对M2有显著性影响。但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对M2的影响不显著。但在0.3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

3 结论与建议

目前看来,我国货币政策并不十分有效,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中国金融创新需要实施新的政策措施来引导,从而减弱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在政策主体方面,由于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商业银行的重要性不断减弱,因此,应使中央银行的地位不断增强,确保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政策体系方面,根据金融创新灵活性的特点,创建货币政策体系静态的创新机制和动态的自我调整机制,实施不同的政策措施,运用不同的金融工具,进行灵活调控。在政策操作方面,金融创新工具的多样性为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提供了条件,因此,应更多关注货币政策操作的指引性影响,通过引导社会公众的预期,实现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在政策环境改革方面,务必适当加快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并要严格控制改革转轨的风险,按部就班,有步骤有重心地推动。

http://

参考文献:

[1]徐进前.金融创新[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35-54.

[2]黄达.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53-495.

[3]杨伟,林海.金融创新对货币的影响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6(4):21-28.

[4]尹继志.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和货币政策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7(10):48-52.

[5]梁大鹏,齐中英.金融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研究[J].经济科学,2004(2):25-30.

[6]杨向阳.论金融创新形势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商业研究,2004(6):35-37.

[7]刘明志.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用性[J].金融研究,2006(1):56-61.

[8]钱小安.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中国金融,2000(3):21-25.

[9]王航,汪洋溢,马亮.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J].上海金融,2003(8):45-49.

[10]雷存俊.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11-14.

政策对金融的影响范文6

关键词:货币政策 市场 调控

宏观调控是我国市场经济调节经济的方式,货币政策作为干预和调节宏观经济最为重要的手段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中是必要的,而不是以逆市场经济的行为。每个国家的市场制度有所不同,因此实施的货币政策也不同。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可以总结为以货币数量调控为主、利率调控为辅的方式进行操作。宏观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因为其内生变量具有流动性和顺周期性,所以会出现周期性波动的特点。货币政策可以积极有效的调节金融失衡,确保金融和宏观经济的稳定,让中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地健康发展。

一、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根据本国的货币政策环境,可以从国内外环境进行分析,也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的分析。在最近10年里,货币政策环境不断地变化,中国的货币政策也在不断的修改和制定适应当前的货币政策环境。中国当前实行的货币政策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是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利率、流动性创新管理工具、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等;二是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包括利率和基础货币;三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包括新增人民币贷款和货币供应量;四是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的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构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在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充分就业、维持币值稳定和平衡国际收支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调控作用及影响

(一)货币政策对货币市场的调控作用及影响

货币市场是货币政策调控能够最直接体现的金融市场,这是因为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反应最直接明显,反应更迅速。货币市场的走势可以根据其货币市场利率这一指标来反映同时也是对资金面的反映。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较为强烈就会出现大量的钱涌入国内,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资产价格和通货膨胀也会大幅度上升。为了控制资产价格和通货膨胀,则需要通过货币政策的工具利率,就是加息,大量的资金又会进入银行,也会影响到中央银行对冲基础货币投放。

(二)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调控作用及影响

在货币政策中,货币调控政策的常用工具又可分为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型工具,而这两种类型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方式也大不相同。价格型工具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从以下两种理论理解:一是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认为影响途的机制是:代替和积累效应,如果银行的利率下降,则从安全资产收益方面来说则减小,为了自身的利益和收益目标,就会出现投资者购买高风险收益的资产,用来弥补安全收益减少的这部分,股票的价格也将会随之上升;二是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给出了相反的影响途径,他认为如果银行当前利率下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相信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利率还是会涨的,如果现在抛售股票将资金准备好等待再买进股票,在这种情况下,股票的价格肯定会下降。

数量型工具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可以理解为:按照资产组合理论来说,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如果投资者手中持有的货币比原来大,而增加的这部分是没有任何风险的。这就使得安全资产增加,在总资产中占得比例较大。为了平衡这种资产组合比例,投资者则会拿出来一部分投资于风险性投资。但是如果风险资产不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则会导致风险资产价格上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期如果货币的供给量增加,其股票的价格也会随之增加。可以通过以下的一个例子说明,中央银行如果上调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银行的一部分资金就会被锁定,然后通过货币乘数,这样就会导致货币的供给量减少股票的价格也会随之下跌。从中央银行的政策导向和股市的现状,利率调控作为将会直接影响国债和货币存款等安全资产的利率,从资产组合理论来说会对资金造成分流,进一步影响股票价格。中央银行利率上调后,股市作为风险性投资就会有资金流入安全性投资,企业的运营成本也会随之增加,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在短时间内会对股市产生不利的影响。利率可以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标志,如果中央银行利率下调则证明当前经济不景气,风险性的投资风险会更大,更多的人则会选择观望,另一方面可能会令投资人的收入减少,大大减弱了投资意愿,导致股票价格下降。

(三)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的调控作用及影响

债券市场可以体现货币政策调控措施的先导性。债券市场不仅能逐渐消化货币调控政策,而且还能对未来如何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控有一定的预测性。从过去几年的经济数字表明,货币政策的数量型工具比价格型工具较对债券市场影响较小,换句话说中央银行数量型工具对债券市场的影响程度要低于价格型工具的影响程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货币政策是干预和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在金融市场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的地位。货币政策的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反应迅速、直接、明显,而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有限,不会立即表现出来,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是逐渐的缓慢的。货币政策促进着金融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经济繁荣。

参考文献:

[1]李方,段福印.新货币政策环境下的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完善[J].经济学家,2013(10):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