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教育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保教育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保教育教学设计

环保教育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

在环境艺术教育及其实施过程中,人们对相关教育的信念、价值及教育活动规范会形成基本的认知与思想,这些针对环境艺术学科教育教学所形成的主张与意识就是环境艺术的教育观念。环境艺术教育观念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也在不断地变革与创新。特别是当下的环境艺术教育观念通过对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扬弃与现实教育改革实践的总结,提炼出了符合时代精神需要的新环境艺术教育观念。这些新的环境艺术教育观念具有内在的特色与规律,既是当下现实教育改革的需要,也代表着未来环境艺术教育观念与实践教育的发展方向,对其特色观念的研究与总结具有重要的学科发展指导意义。

一、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观念

从教育理论层面看,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观念包含两个主要内容。一是促进环境艺术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协调发展,另一个是形成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化机制。现代环境艺术教育特色化的过程正是由这两个主要内容互相作用紧密联系而形成的。其中促进环境艺术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协调发展是环境艺术教育特色化的最终目标,而形成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化机制是形成环境艺术教育特色化的方法。没有目标就失去了意义,没有方法就不能保障目标的实现,方法为目标服务,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的实质就是实现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协调发展。从教育实践层面看,要实现环境艺术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协调发展需要着重做好两个教育环节。首要环节是改变受教育对象一贯被动学习的状态,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艺术课程的教与学之中,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真正的自我表现与发展。只有这样环境艺术的教育内容才能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学生真正获得自己需要的、向往的、思索探求的,使受教育者在环境艺术的学习中获得归属感,在学习及运用环境艺术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个性思维。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艺术的学习之中并形成独特的个性思维呢?这就需要做好另外一个实践环节,形成系统而形式多样的特色化环境艺术教育教学模式,以实现学生积极接受环境艺术教育教学。在实际环境艺术教学实践中,由于传统程式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与教学形式,使得很多学生只对环境艺术课程中具有实用性、操作性等的感性实践类课程保持兴趣,而排斥理论、思维等抽象理论课程。由此证明在实践教学中,特色化环境艺术教育教学模式的形成是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实现个性发展的保障。因此如何使受教育者不断自觉地加强提升自身理论文化与综合修养是环境艺术特色教育实践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中的民族文化观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在自己的历史长河里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与精神特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大多数成员尊崇的最高生活准则,环境艺术教育观念首先应将受教育者的基本精神生活规范涵盖在本民族精神特色之下。环境艺术教育应当承担弘扬极具个性精神化的民族特色教育责任,注重环境艺术设计本土民族化的引导。特别是在我国需要建立一套适应中华民族特性,适应本国国情的环境艺术教育体系,以本民族独特的面貌培养本土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师。不同的民族与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把从传统中汲取的营养与时代需求相融合就会孕育产生符合民族与国家时代精神的新的极具个性化特色的艺术设计形态。经过历史检验与完善的这种艺术设计形态,终将发展成为这个国家与民族未来的传统成分。一个国家或民族独特的环境艺术设计风格也将在这种循环中变化发展。因此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由此衍生的传统设计风格的继承发扬,应融汇于当今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之中。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明与厚重传统文化的国家,绵延发展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烙上了鲜明的民族传统特色,现代环境艺术教育同样需要保持足够的民族特色,从而培养出蕴含中国文化特质的环境艺术设计师。我国当下的环境艺术教育要实现教育的本土民族化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求。一是注重环境艺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成分。教育学生学习与环境艺术学科有密切关系的文、史、哲等承载着丰富传统文化内容的人文学科内容,以保持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二是要对立统一地看待环境艺术教育中民族化与国际化发展的关系。如今文化信息全球化,环境艺术教育要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辅相成的结合发展,才能获得教育体系中本学科独特的地位与特色。具体来讲,在我国的环境艺术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改变以往只注重环境艺术专业技能教授而轻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态度倾向。比如,可以通过逐年提高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入学文化分数线的方式来提高入学生源的文化素养水平;在教育教学模块中增加与专业相关的传统文化课程比重来强化传统文化教育;通过选修或第二专业等形式强化学生的学科交叉学习能力;增强外语学习与信息处理能力;增强新技术新材料的获取与运用能力等。其次,在环境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规划中增加具有中国民族艺术特色的课程。比如,让传统工艺美术课程回归到环境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之中。通过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民间工艺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传统设计符号表达,在设计中自发继承传统设计精神理念,培养对民族优秀传统的自豪情感。最后,努力转变现有环境艺术教育中“重技巧轻理论”的教学态度。理论指导实践,只有不断丰富的理论素养才能使得设计之路走得更远,因此在环境艺术教育课程规划体系中需要强化相关设计理论课程的教育。这些理论课程包括与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密切相关的设计史类、方法论类、工程管理类、法律法规类等丰富内容。

三、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中的地域差异观

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正视环境教育的地域性差异,保留并培养各地区不同的环境艺术教育特点。比如,我们国家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区环境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这就要求各地区的环境艺术教育立足本地实际,保留各地方性传统文化特色在环境艺术教育中的体现,尊重强调各民族文化传统在环境艺术教育中的继承发展。同时还要正视由于各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所要求的各个地区学校环境艺术教育目标的差异性。教育真正做到立足本地为地方服务,实事求是地为本地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专业培养作出努力。环境艺术教育的地域差异特色还体现在合理布局各地区不同层次不同培养类型的环境艺术教育体系建设上。实事求是地分析本地环境艺术人才市场需要,明晰自己的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准确定位本地本学校的层次与类型,按照各自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只有扎根地区实际,挖掘区域特点,明确层次教育,专注自己的培养目标,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才能让自己的环境艺术毕业生被市场认可,才能教育出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师。

四、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中的校园文化观

谈教育就离不开学校,学校不同的教育环境会影响受教育者不同的个性发展。现代环境艺术教育同样注重营造自己独特的学校教育环境,抓好学科优势突出环境艺术教育的个性化特点,这也就是如今环境艺术教育观念中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是学校对各专业办学理念的尊重与支持,它直接影响着各专业在学校中的办学发展方向与方式,制约着学科的整体教育教学活动。良好的学校文化建设,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即可成为学校特有的文化风范。独特的校园文化风范,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与特色学风的形成。由于环境艺术教育的独特性,拥有环境艺术教育学科的学校,在建立自己的独特校园文化时,应针对环境艺术教与学的特征支持帮助环艺院系建立独立的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方法体系,营造具有环境艺术教育独特氛围的院系文化。这些都将融合涵盖在整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体系之内,以实现各系科各专业文化既独立又互相交融影响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讲,可以丰富环境艺术专业及其相关学科的公共阅览图书量;设立专门的环境艺术图书媒体资料室;定期举办环境艺术学术交流会;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规模的环境艺术设计比赛与作品展;积极主动联合环境艺术设计市场企业,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实际工程设计实践;建设具有专业文化特点的教学与生活环境等,以此来营造浓厚的环境艺术教育教学氛围,突显学校特色教育的文化特征。综上所述,形成环境艺术教育个性化的过程就是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观念。各个国家与区域的环境艺术教育要承担继承和创新本民族与地域文化的社会功能责任,就需要在特色教育观念下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各种层次的环境艺术教育体系要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满足设计市场需要,也需要在特色教育观念下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各个拥有环境艺术教育学科的学校要保障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同样需要在特色教育观念下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艺术教育中弥足珍贵的就是保持艺术本身的特色,在环境艺术教育中秉承特色教育观念,实践特色培养教育方式是环境艺术教育的重中之重。国外许多著名的设计大师们正是在学校或自我多种方式的特色教育理念下,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坚持自己的信念与理论,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设计实践,才创造出了那么多举世经典的设计作品。相信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指导下的中国环境艺术教育,必将不断培养出更多世界级的设计大师。

参考文献:

[1]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陈太明.美术教育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3]王受之.扫描与透析——世界著名美术院校教育丛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4]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环保教育教学设计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指导,以“绿色学校”为载体,推进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奋斗目标:

(一)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主体教育网络。 培养一支合格的具有一定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的教师队伍。 全面动员,充分参与活动,力求活动具体化,务实化。

(二)教育工作优质化 充分利用先进电教媒体、网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环保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环保教育融于各学科教育之中。

(三)创建活动多样化 以活动为手段,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发展,使之主动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于“绿色学校”活动。

三、总体要求:

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规范学生的环保行为。如校内外不吸烟、不乱丢、不乱倒、不乱吐、不乱写乱画,不高声喧哗,不损坏树木花草,自觉节约资源等。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机构

1.组织建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专设环境教育办公室,并具体分管环保工作。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抓,政教处、教务处和总务处紧密配合,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

学校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名单为:

组 长:田 淼

副组长:曹卫国 严国章

成 员:王德胜 魏方平 谯延春 邱小春 陈文杰 王家勇

程兴全 陈旭东 韩贵华 李昌林等

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社会、自然、思品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教管机制。

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教育活动。

4.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校环保工作。

(二)完善环保队伍建设

1、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环保教育的学习活动,增强教师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3、发挥外聘环保领导的指导作用,利用培训讲座等方式促进环保意识发展,同时外聘市环保局领导指导环保教育工作,切实落实工作。

(三)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

1、绿化校园。整体规划校园建设,计划在校内加植各类树木1000株,并对学校的花草树木布局进行调整,使植物群落布局合理,校园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

2、美化校园。加强校园环境整治,美化校园环境。设立环保标语牌,悬挂环保主题的图片或美术作品.增设环保宣传栏,学校宣传媒体定期刊出或播放环保内容的文稿,努力营造环保氛围。

3、净化校园。继续做好“无烟学校”工作,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建设,做到校园净化,课室整洁,宿舍卫生,厕所清洁,饭堂卫生符合标准。

4、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加强“生态植物园”建设,增设地理室,完善化学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建设

(四)多层面、全方位,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1、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中。挖掘各科教材中环保教育因素,结合环保的热点和敏感话题创造性地开展环保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各学科都要将环境教育列入科组计划,要有措施,有总结,培养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2、大力开展宣传,促进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设立宣传栏,在各班级设立宣传墙报,校园内张贴宣传标语,充分利用板报、广播、图书室、电教多媒体设备、闭路电视系统介绍、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动态,并抓住各个环保宣传节,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组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

3、发动学生,组织“绿色卫队”,自编节目走上街头宣传环保知识,并积极投入到实际活动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环保活动。

环保教育教学设计范文3

然而,小学生们的环境保护知识太少。对于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环境污染是如何造成的;对我们有哪些危害;环境污染和我们切身利益有哪些关联;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等问题;环境保护为什么对人类具有那么重要的意义等问题,同学们就一知半解或不知所云了。这一切反映了同学们环境保护知识的匮乏,这说明学校对环境保护教育的安排和设计太少,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知识、接受环保教育的渠道太窄。为此,我们学校在环境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上作了一些探索。

“开展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把环境教育与班队活动课相结合,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学生的家庭、社会教育活动相结合。以少年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育形式,寓环境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

一、对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的认识

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就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参与下,开展与科目相关内容与班级学生存在问题为内容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充分地发展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增强自我管理,服务于社会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参与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并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充分地获得自己道德发展动力和道德发展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适应社会发展对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求。

二、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我们把小学生环境教育同班会、队会、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等有机结合。采取提前安排内容,设计活动程序,有序地按照教材的内容结合实际开展活动。

环境教育活动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个案法,调查、访问法,测试统计法等。活动采取听、看、读、评、议、演、记等多种方法以“读本”和“成长册”为依托,依据环境教育教材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确定内容和方法。活动的组织,以教师指导设计,逐步形成学生共同设计、组织到学生自行设计,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

环境教育活动课的开设,采取结合“德育读本”和“成长册”并行使用。结合班队活动隔周一节的安排课时。活动课的开设,旨在“动”字上,课中充分体现自动、互动。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合作活动,培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索能力有所发展,德育活动富有实际效果。

三、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课的实施策略

1.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课的实践模式

我们通过一年来所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环境教育系列活动,如:“我和家长谈环保”、“环保小卫士在行动”、“环保小监督员的述职”、“小小环保员”、“我的节水宣言”等系列活动,每个系列在不同时期都在其不同内容活动中形成和丰富,初步地形成综合性的操作模式。

2.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课

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课作为一种具有自主性、合作性、探索性的活动课,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德育实践活动课。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生、学校与社会进行情感交流提供了宽松的环境,融洽了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而为学生创造了多理解别人,认识自己,相互尊重,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独立、创造与合作的精神品质。

探究体验式活动课充分体现民主、集中的原则。活动课内容的提出与活动系列的形成都是在学生共同参与、集体讨论而定。

整个活动过程是学生正确地认识评价自我;合理地设计提高自我;适时地控制完善自我的教育过程。活动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四、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课的效果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我们通过“小学生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已逐步养成,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一)在环境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经过对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方面的调查表明,各年级学生均能在不同时期分别提出自己对活动内容的个人见解。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他们大都能依据自己观察、感触的事物,提出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的设想。

(二)在环境教育活动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断增强

我们通过“开展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系列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师生的环境道德意识不断增强。

2.师生的环境道德行为得以规范。

3.环境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养成,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首先,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参与学生环境保护能力大大提升,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里,让学生深入社会、领略自然,引导少年儿童参与社会生活,关心社会上一切人和事,培养其适应能力,学会生存,学会服务,树立主人翁态度。

环保教育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绿色环保理念;高校;设计学教学

一、前言

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党的十八大以后,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号召全社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特别是近几年人们对绿色环保理念的认识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高校设计学科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渗透与传播绿色环保理念,教会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坚持绿色环保设计,成为迫切要探讨的问题。

二、将绿色环保理念植根到设计伦理之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渗透

设计师不负责任的设计行为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已经摆在了我们的眼前。当人们还在为当代设计的进步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而自豪时,也要看到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一次性产品的开发,使得人类对于资源的消耗超出正常标准,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环境。设计师要合理地使用材料和资源,考虑设计是否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等。要求高校设计学科在人才培养阶段加入绿色环保理念教育,要将绿色环保设计相关的内容列入课程设置。

笔者通过随机抽查方式调研了国内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院校设计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绝大多数院校的设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缺少设计伦理方面的课程,而在研究生阶段开设这门课程。也有部分学校将绿色环保设计抽离出来放在某门课程里面进行讲解,例如,绿色包装设计、绿色产品设计、可再生设计等。只有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设计中,成为每个设计师的设计意识中的一部分,把绿色环保理念作为一种设计态度、设计思想,并在其指导下,设计出优质的产品,才有可能在以后的设计中杜绝那种不负责任的设计,才有可能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健康、美好,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三、将绿色环保设计理念当作重要原则体现在教学实践中设计的作品或产品上

绿色环保设计理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的著作《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一书中。他在这本书里强调:设计应该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为保护地球的环境而服务。当时提出来后并不被社会所认同,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绿色环保设计理念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理念开始深入人心。设计类院校作为培养设计师的摇篮,要培养学生绿色环保设计理念,并运用到教学实践过程中,体现在学生的练习作品里。

(一)基于綠色环保理念的简约设计

简约设计源于西方的现代主义。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大师MiesVanderRohe的名言“Lessismore”被认为是简约主义的核心思想。简约设计将设计元素或原材料简化到最低程度,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契合了绿色环保设计理念,同样实现了对自然资源最大程度的节约和保护。现在社会上很多产品的外包装都太过花哨,如口香糖的包装过多,包装成本占了该产品成本的三分之一,甚至超过产品成本的一半,又如月饼包装设计,外包装的经济价值远远超过了包装物的经济价值,浪费了大量的木材。而近几年绿色环保设计理念回归,大多数月饼包装设计日渐趋于理性,摒弃了奢华的外包装设计。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掌握简约设计,强调使用材料的经济性,摒弃无用的功能和装饰样式,让学生们设计的作品回归简洁。

(二)基于绿色环保理念的设计材料应用

设计材料应用是判断设计产品最终表现是否基于绿色环保理念的关键要素,也是我们评判的主要标准。基于绿色环保理念的设计材料应用,首先考虑的是天然可再生材料在设计产品中的运用。运用天然可再生材料,可以为人类反复利用,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其次,基于绿色环保理念的设计材料应用要考虑是否可回收循环。使用可回收循环材料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使用过程,一方面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成本,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对资源的浪费,起到了绿色环保作用。设计中优先选择使用天然可再生材料或者可回收循环材料的关键是要考虑设计产品的功能技术要求、材料的利用率、材料的生命周期。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根据材料的特性使用适合的材料,设计出既环保又性能与功能优秀的产品或作品。

四、课程教学内容关注绿色环保课题,渗透绿色环保理念,将其植入学生内心

当代高校设计专业学生要有宽广的全球视野,放眼未来,关注人类共同面对的环境保护问题,例如,水污染、能源危机、土地沙漠化、海平面上升、气候恶化等问题。《京都协定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都已经为我们敲响警钟,我们应该加入保护这颗人类居住的唯一的星球的活动来。保护水资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森林的砍伐、节约纸张等课题都是我们在设计中的选题,例如,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相关的有教育意义的公益海报、影片等。通过课程教学内容关注绿色环保课题来达到教育学生形成环保设计理念、传播环保设计理念的目的。

渗透绿色环保设计理念,将其植入学生内心。绿色环保设计理念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渐渗透,才能使其植入每个学生的内心,在设计的细微之处体现。我们所倡导的绿色环保设计,运用人性化设计、生态设计、可循环回收利用设计等手段,并且在设计中使用新能源、新材料。这些设计都是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产生,都是现在人们重视绿色环保理念的体现。

五、结语

总之,践行环保理念、切实保护身边环境、自觉节约资源与能源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而对于以后从事设计工作的高校大学生来说,更应牢固树立绿色环保理念,以身作则、争当表率,更要在今后从事的工作中以实际行动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许平,刘青青.设计的伦理——设计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97(3). 

[2]朱锷,王罕历.当我们谈论极简时,我们在谈论什么?[J].装饰,2014(10). 

环保教育教学设计范文5

申奥成功、《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正式公布、“绿色奥运”理念的确立,为北京的城市建设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构筑良好的首都生态环境,将北京建成拥有青山、碧水、绿地、蓝天的一流生态城市,已成为风景园林界共同的历史使命,而生态教育作为基础性工作日益受到更多关注。

一、生态教育与绿色奥运

1、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是以生态学为依据,传播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及生态素养、塑造生态文明的教育。它体现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各个方面。生态教育的目标是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调整人的行为,建立环境伦理规范和环境道德观念,教育人正确认识自然环境的规律及其价值,提高人对自然环境的情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为每个人提供机会获得保护和促进生态环境的知识、价值观、态度、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环境行为的新模式。为实现人口增长的节制稳定、资源的综合永续利用、环境资源价值的量化,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城市建设的生态化打下基础。

2、绿色奥运

1999年10月,国际奥委会在巴西召开的环境保护会议上通过了《奥林匹克21世纪议程》,把“体育、文化、环境保护”作为奥运会的三大支柱,要求所有奥运会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举办。2000年的第27届奥运会,悉尼据此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中,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要求,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借鉴悉尼经验,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确定为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主题。

《北京奥运行动规划》将绿色奥运定义为:“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首要条件,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标准和系统的保障制度;广泛采用环保技术和手段,大规模多方位地推进环境治理、城乡绿化美化和环保产业发展;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鼓励公众自觉选择绿色消费,积极参与各项改善生态环境的活动,大幅度提高首都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城市。

北京绿色奥运的总目标是实施国际奥委会指定的《奥林匹克21世纪议程》,在以生态建设保障绿色奥运的同时,以绿色奥运促进人、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北京绿色奥运的国际目标是通过绿色奥运,促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团结,激励拼搏竞争的生态奥运精神,将东方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人文生态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融入21世纪的新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以体育运动为先导的国际技术和文化领域的合作以及人类从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型。北京绿色奥运的国内目标是通过绿色奥运促进人的观念改变,全民生理、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市环境的快速改善、城市生态资本的快速积累和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快速加强;激励城市产业的生态转型、城市经济的健康运行和社会的可持续能力的培育[1]。

体会生态教育和绿色奥运的含义不难看出:绿色奥运的定义决定了实现绿色奥运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以人们具有高水准的生态素养为保障,这进一步加剧了生态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绿色奥运目标清晰地体现了生态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因此可以说:生态教育就是绿色奥运的一部分,也是实现绿色奥运的基本保障。然而,生态教育的现状,却远远满足不了绿色奥运的要求。

二、生态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1、生态教育现状

目前,生态教育主要有四种主体在做:国家政府部门、风景园林系统、学校、社会团体和民间环保组织。国家政府部门主要是利用大众媒体进行生态理念和基本概念宣传;风景园林系统主要是依托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公共绿地等特有资源,进行物种识别、自然体验的教育;学校主要是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知识和理念,个别学校利用公园、植物园进行体验性和实践性的生态教育;社会团体和民间环保组织大多是利用讲座、媒体宣传以及到实地体验自然的方式做科普宣传。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生态教育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普及范围小;生态教育中介绍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多,讲解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途径少;教育方法偏于简单、粗放,理性说教多、情感体验少。实际上很多人未得到应有的生态教育,少数得到生态教育的人,又大多停留在对零星地认知生态知识的层面上,由知识到行动的转化率很低。参照德国相关的研究数据,学校传授的生态环境知识,大约只有10%可以转化成环境意识,而生态环境意识又只有大约10%转化为对环境友好的行为。同时,由知识到行动的转化率因学习方法不同而大有差异:阅读可以转化10%,听可以转化20%,边听边看可以转化30%,讨论可以转化50%-60%,动手去做可以转化75%,向别人讲述可以转化90%[2]。

风景园林系统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力军和群众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在生态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不可多得的优势。生态健全的风景园林绿地,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师和教具。大量接受过规划设计、植物繁育养护、风景园林绿地管理等不同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构成了具备较高生态素养和良好知识结构的团队,为开展综合性的生态教育,准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现有生态教育后果分析

目前,我国生态教育还存在很多欠缺和不足,致使整个社会生态知识贫乏、生态意识淡薄,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

1) 与生态建设相关的法规、政策、技术标准体系和生态城市的规划方案不健全。城市建设中不能实施生态优先原则,常常是建筑优先、绿地填空,甚至出现各类建筑活动蚕食绿地的情况。

2)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不完善。园林绿地系统作为城市中惟一具有自净能力的系统,没有得到足够的建设。现有的人均绿地率低、绿地结构趋向简单化、“绿量”不足、植物种类单一、避灾的广场绿地不够、园林风景区人满为患。

3) 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设计采用少。设计常常过分强调外部形式美,忽视形式与内容、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不能很好地满足公众需求和发挥绿地的生态作用。

4) 公众的生态素养较低。与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公众大多不具备参与生态城市建设方案决策、监督生态建设进程及保护生态建设成果的能力,甚至缺乏参与生态建设的意愿。对城市绿化及其生态效益了解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弱,为满足个人需求而损坏绿地的行为仍然存在。

5) 城市未来的主人生态素养亟待提高。青少年作为城市未来的主人,面对生态问题,缺乏足够的危机感和责任感,缺乏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已经构成未来生态环境最大的潜在威胁。

总之,生态教育不到位,人的观念偏差和行为不当,逐级引发了一系列具体问题,最终综合体现于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如:风沙天气增多,沙尘暴肆虐,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资源严重缺乏,热岛效应显著等等,以至于现在的北京,与绿色奥运的要求相区较远,开展生态教育、把生态理念贯穿到每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动中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三、加强生态教育的几点建议

生态教育涉及的内容广泛、对象众多、方法灵活,在宣传生态形势、普及生态知识、提高生态意识、加强生态素养、建设生态文明的共同目标下,应该针对不同的教育侧面,设计教育内容和方法。其中应该重点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1、普及生态基础理论,增强政策控制力度

普及生态学基本理论、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理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则,宣传风景园林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法规、政策及技术标准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从根本上保障规划建绿、依法治绿的实施。

2、更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推广生态设计

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组织风景园林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宣讲当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任务、规划原则及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结构功能。帮助规划设计人员在工作中作到“理解人、尊重人、规划人的体验;理解自然、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尊重自然过程;理解景观规划设计的社会环境,尊重人类文化,提高景观设计的认同感[3]”,进一步完善首都绿地系统规划。

贯彻和普及生态设计原理及生态建设原则,在生态设计中遵循“强调地方性、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让自然做功、显露自然的原理[4]”,使生态建设符合“保护原则、自然环境修复原则、生态绿地系统格局原则[5]”,提升设计人员生态素养,促成生态设计的实施。借助生态设计作品帮助人们看见和关注人类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迹,让复杂的自然过程可见并可以理解,把被隐藏的看不见的系统和过程显露出来,强调人与自然尚未被认识的联系[4],以实物教育民众。

提倡和推广公众参与设计。如果没有公众参与,规划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只有通过生态环境教育,才能使公众“自然地”关心环境,才能使普通民众把地球当成人类的家园[5]。公众参与设计是生态教育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3、利用风景园林系统优势,开展全民生态教育

生态城市的建设只靠政府和专家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公众共同参与和支持才能完成,公民生态意识已经成为生态环境状况的决定因素之一。为此,风景园林系统可以依托自身优势做很多工作,包括:

健全风景园林绿地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加设各种生态说明牌、标牌、警示牌,播放生态科教广播及影像、举办生态展览、报告会、咨询会,通过实物和宣传工具,介绍生态形势、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文化,培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设计并带动公众参与各种实践性和体验性的教育活动,提升教育效果。通过有专业人员辅导的参观、生态旅游、种植实践、绿化设计及家庭养花实习等活动,帮助人们丰富自然体验、建立热爱自然和关怀生态的态度、学习改善生态环境的基本技能;在有条件的地方组建生态教育中心、生态博物馆、儿童园艺活动中心、爱好者俱乐部,配置生态宣传车,开展各种综合性教育活动。

发挥专业优势参与社会生态科普工作。承担各种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医院、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商店建设活动的专业指导;配合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组办生态教育专栏及网站,开办“绿色论坛”和绿色咨询服务等等。广泛地开展国民生态教育。

4、加强对下一代的生态教育,保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

孩子是未来的主人也是家庭的核心,他们的生态素养水平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形态、影响着每个家庭的生态行为模式,因此,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已经成为生态教育的重点。风景园林单位,可以在广泛科普的同时,重点联合就近的学校、幼儿园,分享教育资源,组织多种形式的生态教育项目。如:在风景园林绿地内给学生提供活动和实际参与的场所,让孩子来参加实践、观看实物、动手操作,千方百计地让孩子们更好的观察、触摸和感知动植物;邀请学生做生态教育志愿者,创造一些学生能承担的生态宣传或生态保护活动;向高年级学生介绍生态建设原则及原理,请他们参与一些风景园林绿地的建设或改造方案的讨论工作;还可以派人到学校,帮助学校进行绿色校园建设,帮助学生了解本地生态问题,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小生态环境并自己动手去改进它,等等。通过多种方式带领孩子们欣赏自然、认识自然环境的规律和价值,帮助他们建立与自然为友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教给他们保护及改善生态环境的技能,全方位地培养下一代的生态素养。

总之,生态教育是实现绿色奥运的基石,绿色奥运为生态教育搭建了巨型讲坛,也为风景园林事业创造了绝佳的契机,让我们一起为把首都建成一流的生态城市和成功地举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而耕耘吧!

[参考文献]

[1]王如松,王丰年.北京绿色奥运的生态学研究.生态环境与保护,2001.8

[2]马桂新.欧洲环境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环境教育2001.6

[3]刘玉杰.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诠释——由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谈起.中国风景园林2002-1

环保教育教学设计范文6

   环境卫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加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学校的卫生工作,切实抓好健康教育,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切实抓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改善师生的学习、工作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三、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提高卫生工作的认识

   认真贯彻上级爱国卫生工作的批示精神,组织教师和学校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充分认识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学校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只有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才能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2、加强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全员管理的作用

   加强卫生工作的组织管理,实行学校书记亲自抓,各处室负责人分头抓,全体教师一齐抓的管理模式,实行环境卫生、健康教育、食品卫生工作的分块负责制度,定期检查考核,确保学校卫生工作达标。

   3、加强环境卫生,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配合双创工作,积极开展绿化、净化、美化学校环境活动。积极开展全国爱国卫生月活动,推进学校的整体卫生水平,努力创设整洁、文明、优美的学习环境,陶冶师生的情操。

   (一)环境卫生实行三制:

   1、卫生包干制:学校的环境卫生实行划区分班包干,明确职责,坚持每天打扫,做到室内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有序,校园清洁区内无杂草,无卫生死角。

   2、检查评比制:学校德育处一日常规检查人员对各教室及清洁区的卫生情况每天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公示,月底汇总记入班务考核,促进各班的卫生工作到位。

   3、考核奖惩制:把卫生检查评比的结果作为班级考核内容之一,作为文明班重要条件之一。

   (二)抓好个人卫生,提高师生健康水平

   (1)教育学生爱清洁、讲卫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争做文明学生,做到六个不要:

   A、不吃不洁食物;

   B、不乱扔果皮纸屑;

   C、不随地吐痰;

   D、不乱涂墙壁、课桌;

   E、不破坏绿化及设施;

   F、不损坏公物。

   (2)注意用眼卫生,认真做好二操,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3)教育学生要保持仪表整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力争做到“穿着整洁,勤洗手脚,勤剪指甲,勤洗头,住宿学生至少每月换洗一次床单,每周换洗23次衣物,不留长发”,学校每月第一周周一例行仪容仪表检查。

   (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健教质量

   (1)开设健康教育课,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做到有课时、有教材、有教师、有规范的教学管理。教师可以有科学性的、实用性的、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2)定期出好黑板报、宣传栏展版,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3)每学期进行两次卫生专题板报,传授季节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

   (四)加强防治工作,增强学生体质

   (1)切实抓好二课二操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的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

   (2)注意用眼卫生,做好视力检查和防近工作,严格控制近视率。

   (3)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进一步做好以霍乱、肝炎、伤寒为重点的疾病防治工作,认真落实防治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接种,发现传染病,马上严格进行隔离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避免疾病的蔓延。对一些突发性、传染性强的流行性疾病,备有预案。

   (4)继续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做好近视率、龋齿防治率、营养不良率、贫血患病率、沙眼患病率、蛔虫感染率的达标工作。

   (5)接上级要求,做好除四害工作,做到定期消杀和突击消杀相结合,食堂和厕所定时喷洒灭蝇和灭蟑螂药水,投入灭鼠诱饵,消灭四害孳生地,严格控制“四害”密度在国家标准以内。

   环境卫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保护强调以教育为本,环境教育作为贯彻党和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环境教育作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抓手,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围绕以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培养为核心,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进行环境教育渗透,课外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音乐教育成为渗透环境教育的有利手段,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

   1.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与环境知识,找出其中的联系与相通之处。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程实施标准。

   2.坚持学科渗透,深化环保教育。

   三、日程安排

   九月份

   1、了解学生暑假里学习的环保知识和环保歌曲,并做交流。

   2、组织青年老师环保课的进行。

   十月份

   1、环保专题:怎样看演出与比赛

   2、学科渗透环保教育。

   十一月份

   1、组织竖笛争霸赛的举行。

   2、参与市音乐老师教研活动。

   十二月份

   1、环保专题:冬天的歌

   2、结合综合实践课题:雪花的故事

   一月份

   1、学期工作总结、整理、上交资料。

   2、学校音乐练兵课展示活动。

   三月份

   1、参加市、区教材分析,制定环境教育计划

   2、学生回忆、演唱寒假里学习的环抱知识和环抱歌曲。

   3、布置植树节里同学注意的环抱事项。

   四月份

   1、合音乐基础知识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2、结合教学内容的实践去具体化、形象化的教育

   3、是结合组织教法和条件作业去设计情趣,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五月份

   1、布置国庆节旅游的环保事宜。

   2、以外出参加区、市大型比赛为契机,大力宣传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支持环保行动。

   六月份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落实绿色行动。音乐活动中,不随便乱仍杂物;爱护花草树木。

   七月份

   1、总结本学期学科环保教育情况

   2、整理上交资料

   环境卫生工作计划

   校园绿化是校园建设和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全面提高校园绿化建设管理的总体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以"爱护环境,绿化校园"活动为载体,结合我校实际,因地制宜,搞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提升学校品位,美化育人环境。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年度绿化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着学校绿化与学校建设相结合,学校绿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绿化与学校精细化管理相结合,学校绿化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加快学校绿化建设步伐,努力构建绿色、优美的学校生态环境,从而形成和谐、舒适的育人环境。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工作目标

   1、借鉴园林绿化先进学校经验,加快学校绿化建设步伐。

   2、校园绿化品种应乔、灌、滕、果合理搭配,校园绿化应同庭院种植经济相结合,既能达到绿化、净化的目的,又能取得经济效益。

   3、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师生具有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

   4、力争在本年度争创乡级“花园式”单位。

   三、学校绿化现状分析

   我校目前先后投入3万元左右进行校园绿化及环境设施改造,总绿化面积达到450㎡。绿化覆盖率为25%以上。现在,花园式校园已成格局,草坪、绿树相衬益彰,花色布局协调,绚丽而生气的花朵,把低学年活动场地和大门到教学楼的走到各分东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新的一年,我校将在校园绿化方面,准备更上一个台阶,并且达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绿化要求。

   四、绿化措施

   1、加强领导,做好规划设计

   为确保校园绿化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根据上级要求,由校长任组长,成立了绿化领导小组,使绿化工作做到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在加强学校绿化建设,搞好校园环境硬件建设的基础上,今后学校每学年的工作计划,都要把学校的绿化美化工作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学校绿化覆盖率要达到26%以上,绿地率要达到30%以上。校院内所有闲置地都要进行绿化。

   本学期总务处将请市园林规划专业技术人员对我校校园环境进行整体设计,确保校园树木、花草品种精良、抗风寒,成活率高。提高校园品位。

   2、加强环保,提高植树护绿意识

   以提高师生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结合班主任工作会议,先后传达学习了教育局有关绿化美化环境建设的文件精神,及我校绿化方案内容。认识到开展义务植树和搞好校园绿化,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把植树和育人结合起来,激发师生责任感和积极性,师生爱绿护绿蔚然成风,环境意识有较大增强,无严重占绿毁绿现象。

   3、创造条件,扩大绿化规模

   生态型的校园、教室更适合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根据学校占地面积小,又要给学生以充分的室外活动场地的特殊情况,全校师生动起来,人人都争当"小花农",自己种一盆花,大力开展室内盆景栽植。为班级、校园的美丽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同时与花木单位保持联系,保证能在重大活动、节日有花木的整体造型。

   4、强化护管,做好平时管理工作

   (1)绿化管理人员加大管理力度,重视绿地养护管理。

   (2)做到无毁绿、占绿、破坏绿化设施现象,定期对现有树木、花草进行维护、修剪,除草、打药、浇水、无病虫害。

   (3)注重资料的收集,补充完善绿化档案。

   5、开展活动,加大教育宣传力度

   (1)广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学校小广播、手抄报、班队会等多种宣传形式,做好护绿工作的宣传,宣传党和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三月十二日植树节,四月二十二日的世界地球日,六月五日的世界环境日以及世界人口日,世界粮食日,进行知识讲座等,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受到教育,人人提高环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