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设计范例6篇

融合教育设计

融合教育设计范文1

人文精神以广阔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艺术素养,帮助人们提高审美感受。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塑造应该是设计教育的主题之一。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设计师要有目的地强化设计文化的创造主体意识,主动地将文化根植于艺术设计中。在当代各种设计作品里我们可看出其历史、人文思想、传统文化等在作品背后的文化特点。例如当代中国香港设计大师靳埭强,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非常注重延续中华人文精神的文脉,他将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的运用于现代设计中,将中国传统水墨与现代几何纹形互组形成独特的韵律,创造出了极具中国精神和现代感的优秀作品,并成功的推向国际。

一、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艺术设计教育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发展迅速。各类院校纷纷开办设计专业,同时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一方面,设计艺术与社会密切相关,能创造生产、生活之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自然需要大量的设计人才。另一方面,我国设计艺术起步晚,且长期处于一种模仿和拿来主义状态,人才积淀非常薄弱。

同时,我国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也是跳跃式的、超常规的。对于高等教育自身改革来说,必须调整和把握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式和途径,努力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那么关键就是在注重对学生个性张扬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的同时,努力提高其艺术修养。艺术修养包括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深厚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生活积累、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等。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为了培养更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造性的设计人才,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更应充分重视和加强对学生中国人文精神,尤其是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努力建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

二、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体现,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

1、人文精神的概念

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己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体现人的价值蕴涵和追求理想的最高境界。艺术设计教育本身固然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但是知识与能力、为学与做人、情感与理性的割裂,都是现代设计教育模式的薄弱方面。人文精神不是先天生成的,只有通过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才能使人进入人文精神的殿堂。

简要言之,人文精神是众多文化要素的复合体。例如认知方式、语言文字、审美情趣、价值观等等,都是构成一个民族人文精神系统的重要因素。?

2、人文精神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人文精神能够引领我们提升设计理念,提高设计作品的文化艺术质量。好的设计需要人文精神的注入使其作品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而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注重人文精神则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人文涵养及作品创造力。

3、设计艺术教育中忽视人文精神的现象

当前部分大学生人文基础素养的缺失和对计算机技术的过分依赖,导致思维缺乏创新,思想上缺乏深度。从近几年的学生作品看来,对计算机的依赖超出想象,不善于挖掘设计作品的内涵,机械的从素材库里东拼西揍的完成设计作业,或按照书本生搬硬套,自己的思想创意越来越少。这种现况个人认为根本原因是缺乏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加强。  4、解决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欠缺的对策

转变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观念。要从思想观念上彻底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现象,在按照市场需求设置培人才培养的同时,明确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进而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教师是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主要实施者。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宣传引导、政策激励等手段,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使其具备较高的文化品味、高雅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心理素质、丰富的精神世界,并在言传身教中完成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创新教学方法,培养人文精神。例如课堂教学人性化,每一位学生都有潜在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艺术设计教育过程的重点。要营造好的学习环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教学方法上多用采用启发、对话、讨论的方式去鼓励学生,不仅仅是“授之于鱼”,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具备研究探索的学习精神。

要把人文学科纳入培养目标,要有计划地开设人文社科类的必修课、选修课,从学生接受并喜爱的角度

[1] [2] 

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建议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及攻读第二学位,并在专业课等课程里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有关内容,在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人文精神。学校要积极挖掘本校的文化资源,美化环境、更新文体教学设施、加强人文景观建设,并发挥校报、广播、宣传栏、等作用,在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味和人文素质。

我们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有技术的素养,还要有人文的涵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哲学、书画篆刻、民间艺术、汉字、园林、陶瓷、以及音乐、诗词、、武术、围棋、茶道……这些都是现代设计的宝贵文化资源。因此我们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要积极倡导设计的人文精神,注重设计对文化的再创造。用自己的设计语言去表达人文思想,在创造中体现设计的人文精神。

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塑造应该是设计教育的主题之一,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要更积极稳固的发展必需要人文精神作为基础支撑力。

[1]袁熙?D.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3]陈汉民.艺术设计教育展望.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葛剑雄,朱永刚.人文精神

[5]李太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人民出版社

[6]纪明泽.学校人文精神的弘扬.山东教育出版社

融合教育设计范文2

关键词:科学素养;人文素养;高师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6-0051-05

国外一流大学的实践表明,学生通过通识教育所形成的眼界、胸怀、责任感、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与其毕业后的个人发展与工作业绩都有着密切联系。芝加哥大学原校长赫钦斯曾指出:“如果没有通识教育,我们就决不能办好一所大学。”但从高质量通识教育标准看,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通识课程存在课程目标模糊、课程设置随意、课程内容杂乱等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因之一是通识课程设计缺乏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主线和方向不够明晰。

通识教育的核心是课程,通识课程设计科学合理与否是影响通识教育深入开展的最重要因素。通识课程设计一定要有明确的主线和方向。而把握主线和方向必须以先进教育理念为基本遵循。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理念因其正确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了教育前进的方向,应当成为师范院校通识课程设计需要遵循的基本理念。以科学与人文融合理念为引领,以追求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为价值取向,探索科学领域、人文社会领域、艺术领域各学科相互衔接与整合的策略,科学构建有助于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全面提升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对于培养优秀教师,造就未来教育家,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科学与人文融合:高师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应遵循的基本理念

科学与人文融合理念的核心是科学与人文并重。它要求教育教学应能够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创造更好的联系,重视科学与人文知识领域的整合与融会贯通,把二者整合为一种“以科学和人文学科为基础又不削弱任何一方的广泛的人文主义”。科学与人文融合,就是要避免将科学和人文的因素简单配置在相应的科学教育或人文教育之中。也不能采取简单地“配比”科学与人文比例的办法,而是力求科学与人文的均衡与整合,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提升并举。构建有助于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全面提升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体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基本载体。

“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素养的培养比数理能力的培养更基础。”从这个意义上看。师范院校学生在更高水平上受到人文熏陶的意义深远而重大。大量的教育实践已经表明,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提升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正因为如此,师范院校学生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后备力量。未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他们的人文素养要求应该是高层次、高水平的。因此,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应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置于核心地位。

事实上,人文素养的缺失已成为制约教师成长的最大制约因素。一般认为,教师的人文素养可根据如下四个方面的标准来衡量:一是是否具备较为广博的人文知识,如文学知识、历史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等;二是是否理解以基本的文化理念为核心的人文思想;三是是否掌握和体验人文方法;四是是否能够在教育教学行为中遵循人文精神,如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虽然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已取得广泛共识,但由于基础教育过早的文理分科,大学教育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色彩和工具意识,人文素养的培养更多地停留在只有专家呼吁而缺少实效的窘境当中,在课程层面上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关注很不充分。由于人文素养教育未真正落到实处,学生人文素养状况不容乐观。人文素养的缺乏,使他们在走上教师工作岗位之后缺乏应有的教学创造性和想象力,同情心、道德感、审美感得不到启迪。缺乏人文素养的教师不可能真正成长为优秀教师,更遑论成为教育家!

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建立在各种各样的影响基础之上的。其中,加强人文素质素养方面的课程建设,是施加有效影响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必须考虑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重要命题。其中,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为基础,合理选择和配置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的相关内容,形成相应的通识课程体系是一条可行的路径。这种课程体系应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以增强其人文底蕴,进行人文思想的渗透以使其思维更加灵动,引导体悟人文方法以增强其对问题的洞察力,进行人文精神的教化以促使其人格臻美为取向。

基于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理念构建通识课程体系,另一条主线就是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去设置课程和实施教学。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科学的思考方式正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广泛影响着人类活动。用科学和科学的思考方式给予教育教学以积极的影响,应当是高质量教育的题中之意。

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肩负着启迪科学兴趣、传播科学知识、引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职责,其科学素养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质量。应当看到,由于基础教育阶段过早的文理分科,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的科学思维的训练、科学精神的熏陶、科学态度的培育、科学世界观的养成受到极大地局限。极大地影响到大学生特别是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这需要高水准的本科通识教育加以矫正和弥补。

在注重人文素养的同时,还应注意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但着眼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通识课程设计,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把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的知识都配置到课程中。只能是有所侧重、“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我们认为,抓住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这两个核心要素设计通识课程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二、构建核心课程:高师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现实选择

通识课程设计,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选择何种通识课程模式更能满足培养规格要求的问题。采用核心课程模式,选择若干反映某领域精华和思维方式的主题组织核心课程内容,是高师院校通识课程设计可行和现实的选择。

核心课程模式是将课程规划为不同知识领域,每个领域中开设相关的数门不同主题的课程,学生在这些课程中必修或选修若干科目或学分的一种通识课程模式。这些“核心课程”都经过严格设计,有严格要求,体现这些大学的精华和风格。采用核心课程模式,符合目前国内外大学通识教育发展趋势。美国大约有10%的高校实施此类通识课程。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大学等都采用这种模式。我国大学在通识教育模式的选择上也大都采用或倾向于采用美国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模式。

核心课程模式有许多优点:一是核心课程模式有利于突出科学与人文融合这一主线,能够融合科学或人文领域的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获得整体性的知识与感悟;二是核心课程模式有利于突破专业本位与褊狭的学术思维的局限,增进学科间的沟通,对于适应学科综合的时代趋势,具有积极意义。三是采用核心课程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避免目前以“导论”、“概论”为主要通识课程形态的重心不突出的局限。

师范院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建设,在遵循科学与人文融合理念的前提下,应坚持三个“立足”,即立足于体现通识教育的宗旨和目标,立足于正确把握通识教育内容“宽度”与“深度”,立足于为培养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这一时代要求。

体现通识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即是要在课程设计时,在对通识教育的性质正确理解和把握、明确通识课程目标定位的基础上进行。唯有如此。才能保证通识课程的真正承担起通识教育载体的使命。对于通识教育的性质,尽管不同论者有所差异,但对如下各点是存在共识的:通识教育不是没有重心和主线的“什么都知道一点儿”的通泛教育,不能将其简单等同于通才教育;通识教育不是从学科出发的导论、概论之类的知识介绍;不是专业教育以外的“小甜点”。通识教育是要将学生培养成“有能力有理性的人”的教育,是培养社会精英理性和心智的教育,是人格的教育,是关心人发展的教育,是融入了品格的修养,同时亦注入知识的元素的教育。我们认为,这些共识应当成为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基本遵循。

综观国际一流大学以及港台地区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大都强调培养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和“全人”;注重让学生学习组织知识、分析材料、认识世界的各种不同的方法、途径;培养大学生高雅的情趣和完善的人格结构,使其具有完美的人性:强调合理知识结构的构建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普及。这样的目标定位,在通识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环节,都应着力加以体现。

正确把握通识教育内容“宽度”与“深度”。如果仅从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角度考量,通识课程具有一定的“宽度”是有合理性的。例如,要使学生熟悉社会科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和方法,认识社会行动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熟悉科学探究人类个体行为的方法,这涉及社会科学的众多学科,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要使学生能够体会历史的博大精深,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现在,体会哲学的深邃,探究人生的理想与意义,使学生具有继承人类优秀文化与交流思想的能力,这涉及人文科学领域的学科如文学、历史学、哲学等;要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方法,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这涉及自然科学领域的诸多学科:要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艺术鉴赏能力,形成一定的审美素养,这又涉及艺术领域的学科。但是,仅仅从关注“宽度”的角度考量,将降低了要求、删减了较深层次内容的不同学科直接设成通识课程。就会使课程内容过于宽泛与驳杂,甚至浅尝辄止,成为“蜻蜓点水”的拼盘式课程。实际上,我国大学的通识课程这种状况是相当普遍的。因此,在处理通识教育内容“宽度”与“深度”关系时,选择若干反映某领域精华和思维方式的主题来设计课程,将课程的重心置于发展学生的洞察力和智慧。这就必然要适当控制“宽度”,以少而精为原则,设计“共同核心课程”,体现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

师范院校的一个重要使命是为培养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通识课程设计应着眼使学生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建立在较为坚实的人文情怀和人格根基的基础之上,建立在较高审美趣味与审美能力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全球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幽默风趣和谦和儒雅风度的基础之上,建立在诚实谦逊和诲人不倦的态度的基础之上,建立在更能引发学生的理性怀疑和实证精神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通识课程的领域划分、课程内容组织、课程教学与评价都要认真斟酌如何适应这些培养规格的要求。

一般认为,核心课程应有深刻意蕴与价值取向。基于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理念,所设置的课程应力求体现人文社会与艺术领域的课程所具有的陶冶性情、启迪智慧、丰富思想、健全人格的价值,科学领域课程所具有的追求真理、理性思维、科学精神方面的价值。同时基于如上“三个立足”方面的考虑,并借鉴国际知名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的有益经验,建议设置如下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第一,哲学经典阅读。本领域课程以直接阅读经典哲学著作为基本教学要求。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先哲们对人、对人性、对人生的睿智思考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深刻的哲理,从先哲们的智慧中获得创造新智慧的灵感;开阔学生的心胸与视野,提升人生情感境界和奠定人格的根基。相关课程包括中国哲学经典和西方哲学经典。

第二,文学与艺术。本课程模块着重发挥文学与艺术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和审美作用,通过小说、诗词、散文、名著、音乐、美术等作品的欣赏与解读,达到启迪学生人生智慧、深化审美体验、提升艺术水平、陶冶气质,增进人文素养的目的。相关课程包括中国文学选读(如唐诗宋词、红楼梦欣赏、古文选读等)、外国文学选读、艺术欣赏与评析等。

第三,历史意识与历史思维。本课程模块重视优选相关史料、透过分析重大历史事件,使学生体会历史的博大精深,丰富历史知识,启发学生的历史意识,提升以古鉴今的思维能力。相关课程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等。

第四,公民与社会。本课程模块重视整合有关道德、法律、心理、宗教、社会科学知识,以相关主题为主线索组织课程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应有的公民素质,使其成为健全的现代公民;引导学生建立法治理念,认识社会行动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熟悉科学探究人类个体行为的方法,透过想象力和系统分析,探索社会生活的本质。

第五,逻辑与量化分析。本课程模块使学生通过学习逻辑、量化推理与数学的思考方法,形成严谨的思维方式。以作为各种学科的学习基础。相关课程如逻辑学、演绎与归纳、数学精神与方法等。

第六,科学。本课程模块旨在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方法,体验科学探索过程。学习各种不同的科学观察、推理方法,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三、健全的教学管理措施:学生接受高质量通识教育的保障

在完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这一中心任务的同时,还必须建立严格、科学、配套的通识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国外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表明,严格、科学的配套教学管理是高质量通识教育的保障。

1 制定通识教育课程的课程标准

制定能够严格规范、引领通识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课程教学、学习评价的通识课程标准,十分重要而迫切。当前大学通识课程设置重量不重质,内容浅尝辄止,课程教学放任无为,教学评价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广泛存在,都与缺乏课程标准的科学规范与引领有着密切关系。如能由教务管理部门或通识教育机构来整体规划,把握核心,吸收国外大学有益的经验,科学研制体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理念的通识课程性质与目标、涵盖人类文明的基本要素的课程内容、明晰具体的教学要求、科学可行的评价标准,提升当前大学通识教育的水平与绩效才会有保障。

2 加强通修课与核心课程的整合

在我国课程体系中,通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文科)、健康与体育、国防教育、写作、第一外语、高等数学、信息技术等课程。我国大学通识课程中公共必修课程所占比重很大(约占全部通识教育总学分的70%左右),其余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所占比重很小(约占全部通识教育总学分的30%左右)。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必须加强融通与整合,防止重复、宽泛与驳杂等问题的出现。在通识课程领域划分及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必须与通识课程中公共必修课程所占比重很大的实际相适应,要在“继承与稳定中求变革”,本着少而精的原则设计核心课程。

3 配备优秀教师承担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

我国大学通识课程在师资配备上往往采取各院系申报,由教务管理部门选择安排的方式配备通识课程的师资,不太注意教师学养、知识底蕴能否驾驭通识课程的教学。而国外高校则由资深教授或知名教授、专家开设核心课程,通常认为这是国际一流大学通识课程成功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与教学,需要有学科与师资的保障,应当用较大的精力通盘考虑通识教育的师资配备。聘请知名教授、专家讲授核心课程,着力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4 文理专业学生选修的通识课程应区别要求

其基本着眼点在于,通过优化通识课程的设计与规划,使理科学生在更高水平上接触当代科学技术之时,能够在更高水平上受到人文的熏陶:使文科学生在更高水平上接触人类文化精髓之时。能在更高水平上使自身的科学素养得到提升。面向理科专业学生的通识课程应注重规划和设计人文类课程。甘阳教授认为,我国理科学生在数理自然科学方面,其课程数量及训练要求上应该说已经达到了通识自然科学要求,其通选课实没有必要再安排“数理自然科学”等方面课程,而应将通选课的有限学分集中于发展高质量的人文社会科学核心课程。这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面向文科专业学生的通识课程的规划和设计相对复杂一些。不同类别的文科专业学生既要选择本专业以外的其他人文类课程,更要选择逻辑与量化分析和科学方面的课程。

融合教育设计范文3

关键词:产教融合;数字媒体设计;高校

0 前言

在人类不断变革与发展的历史上,艺术创新与技术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数字媒体设计专业就是技术和艺术相融合的教学专业。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全新教学理念探索市场导向型的数字媒体设计专业发展方向,创建同市场相联合的教学模式,必须以“产教融合”为着力点。针对此探索基于产教融合的数媒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十分必要。

1 我国高校数字媒体设计专业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在我国,高校数媒设计专业开设较晚,经验较少,依然处在专业建设的探索和学习时期,在硬件设施和资源配备上受到很大限制,导致人才培育条件受到约束、教学方式单调、学生缺乏实践机会的现象出现,这是由于教学中存在下列几个问题所致。

1.1 教学中技艺教学失衡

培育人才的教学中,通常并不是平衡培育技术和艺术理念,而是有的以培育技术手段为主,有的则以培育艺术理念为主,学科间就好像是两道永远不能相交的平行线,无法相互融合。各大工科高校所开设的数字媒体课程,通常是以技术操作的教授为重点,轻视在技术中应当应用的设计理念和文化,过度地探索数媒技术,轻视设计教育的主体设计创新,导致轻设计重技术的现象产生。然而,在艺术高校中也暴露出轻技术撑持、重艺术表达的情况。进而得出,各大高校在尽最大努力培育复合型人才的过程中,并未在教学中平衡数媒设计专业的技术和艺术理念。这是造成大学生想要采取技术手段完成艺术构思时,无法找到恰当衔接点的根本原因。

1.2 没有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理论知识,而这些众多的理论知识学到手后,通常不知道怎样运用它们来处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当前各大高校都高举培育应用型人才的大旗,所以要加大力度展开实践性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产教融合”。同时,操作实践案例的教学,是有效确保学生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的环节,而正是因为缺少该环节,教学活动只是停留在理论与实践断层的阶段。

1.3 没有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各大高校的教学模式通常滞后于有关数媒企业的工作模式,教学活动只是在学校内展开的一种教学活动,这就无法与数媒行业的生产相挂钩。因此,在大学生毕业迈进社会时,无法在自己工作岗位上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而得出教学模式问题是培养数媒专业人才的一大重要难点。

2 探索基于“产教融合”的数媒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

2.1 拟定满足于行业需求的培育人才方向

高校的数媒艺术专业应与周边的数媒企业就人才培育上展开深层次合作,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制定出新的培育人才计划。同时,由于高校学生具有个体化差异,所以学校与企业展开合作时,应当以学生自身的特张和兴趣为依据划分出各个方向和层次,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培养行列中。例如,第一个方向是拍摄3D影像与后期制作。学校教学队伍分析搜集的院线电影数据后得出,3D电影是深受广大观众青睐并蓬勃发展的行业,该走势为培育数媒人才开辟了新路径,在3D影像设备逐步成熟以及众多3D电影上线的大背景下,拍摄3D影像以及后期制作人才的需求量必然大增,这时学校积极与影视公司展开合作,共同培育相关人才。第二个方向-移动媒体交互设计。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普及的大背景下,学校抓住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与多媒体公司展开合作,致力于创新性移动终端设计人才的培育。

2.2 基于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架构

在“产教融合”基础上设置的课程体系,要具备系统性和动态性两大要求,紧跟产业结构的步伐动态,恰当、科学地调整有关课程结构,达到与市场行业、产业不断进步相同步的目的。在分析专业岗位需求后,确定岗位的基本技能和素质需求,以此为据,架构课程体系。同时,基础、专业、专业基础和项目综合是当前专业课程体系划分的模块,通过对课程体系进行从浅入深、逐层递进、互相交织融合的学习,学生就可以掌握与专业岗位相符的素质和技能。还是以影像设计类专业培育3D摄像师作为案例,一年级主要是使学生掌握概括、提炼色彩和塑造形体能力这些基础课;二年级则是开设能够培育他们创意和沟通基本能力的专业基础课;紧随其后则是立体影视原理与制作、拍摄影视与制作等专业模块课,培育学生专业摄像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最终在项目综合模块中,将企业提供的实际项目完成,并且在与团队紧密合作和交流中将实际中出现的数码摄像难题解决。

2.3 构建优势互补的教师团队

人是专业建设的首要元素,所以高校应当以提升教师实力和引进行业、企业专家为培养团队的基础,将骨干、核心教师、兼职教师以及专家建设指导咨询委员会组织起来组成教师团队。其中,核心教师以核心专业技能提升为立足点,有目的性地展开核心教师的行业、企业专项技能培训并进行考核,确保能够展开有核心优势的教学;骨干教师则是以教学、行业、院校有关要求为依据,展开教育和有关专业培训;然后联合多个媒体设计类公司的设计师与总监,使行业兼职教师群成型,将优秀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引进本专业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是将知名行业专家队伍邀请到高校本专业教学中,利用有关行业、企业将长久合作关系达成,使专业建设指导咨询委员会建成。同时,诚聘专业顶尖人士指导专业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建成三合一的专业师资团队,以师资力量的雄厚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培育实力过硬的专业人才创造条件。

3 结语

为了能够促进大学生就业,应以地区经济发展诉求为着力点,促使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形成,使“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深化和拓宽。不过,校企联合进行人才培养,需要政府建立起保障产教融合长久发展的机制,要求高校将企业需要的科研、岗位的专业人才或资源提供给企业,使企业投入到教学或指导教学的主动性提升,并迫切需要专业实力强劲的教学团队,为建立起长期的“产教融合”合作机制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会,迟俭辉.产教融合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反思――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6):21-23.

[2] 贾云鹏,郭宁.数字媒体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技术手段在创作中的应用与融合[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107-112.

融合教育设计范文4

关 键 词:金融人才;应用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6-0066-05

通过十余年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我们逐步探索了适用于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1234模式:明确一条教学主线,即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教学主线;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两大教学体系, 即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体系安排上,重点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 把实践教学环节上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明确人才培养的三个教育阶段,即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专业强化教育阶段、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四项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 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实践证明,1234模式是一条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人才的有效模式。

一、一条教学主线: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

为了把学校办成让学生、 家长、 社会满意的学校,我们把“应用为本、学以致用”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 并将其贯穿于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因此,金融学专业从招生伊始,就开始探索如何培养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金融职业素质的养成。

金融学专业涵盖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银行、保险、证券这三个方向的专业知识是其三大支柱 [1] 。因此,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金融学专业都是不分方向的,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内容多而杂, 最终培养出的是一批批“样样通、样样松”的人才。虽有个别学校作了一定的改革,如将金融学专业改为保险专业、国际金融等若干专业, 这样做的结果虽然使学生对某一个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有了深入了解, 但又导致专业口径太窄,使学生就业时面临困难。针对这种状况,我校金融系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本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动手能力强, 基础扎实的金融领域第一线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的目标,就金融学专业的建设提出了如下的改革方案:在大金融的平台上,将符合市场需要的银行、保险、证券行业某些岗位作为专业方向,构建出“一个专业多个方向”的金融学专业,最终把金融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市场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 。经过多年的市场调研和专业论证, 我们认为在大金融学的平台上开设投资理财方向、证券期货方向、保险营销方向是比较适时的,可作为目前首选的三个方向。

在这一大背景下, 我们进一步提炼了金融学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认为金融学专业学生通过4年大学生活, 应该在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大应用能力和思想道德、专业业务、文化素质、身体心理四大综合素质方面有较大提高。详见表1、表2。当然,从专业的角度来看, 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业务的养成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的重中之重,而且,应该根据学生所选专业方向,有所侧重。

二、两大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在课程体系安排上, 我们重点突出了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 把实践教学环节上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建立起了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体系。从理论教学体系来看,要把握好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学时比例,可以各占三分之一,也可以有所侧重。同时,必须加大选修课比重,这既包括公共基础课, 也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如前所述,金融领域宽泛,涵盖知识较多,因此,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其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从实践教学体系来看,要改变“重课堂、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 [3] ,所以,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实践学时比重, 保证实践学时至少占到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具体说来,除采取课内实验、上机等形式外,还采取了课外学时和专用周的形式。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这类课程需要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进行实际操作, 可以采取课内实验、上机等形式,加大实践学时比重;而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市场营销学、金融英语这类课程安排一定的课外学时,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效果更佳。但仅仅这样还不够,还应该采取专业周的形式加大实践学时,如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等课程可以通过开设证券投资模拟实训、 外汇模拟交易实训等实践课程。部分实践课程安排如表3所示。

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方向实践技能, 我们增加了专业方向综合实践周, 如根据前面提到的专业方向,我们让学生在理财规划综合实训、信贷管理综合实训、保险营销综合实训中选择一个。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增设了创新实践周。创新实践包括参加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学术讲座、实验室开放研究项目、专业课题研究、学术论文、创新能力培训等,该项学分由学生在校期间取得。 学校可集中开设社会实践与调查、 学年论文、创业专用周等实践课程,使学生可以获得部分创新实践学分。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自己参加其他创新实践, 并根据上报的材料获得一定的创新学分。如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公开发表专业性论文;参加证券协会、信贷协会、保险协会等表现突出; 在各个层次的点钞技能比赛、 证券模拟交易大赛、外汇模拟交易大赛等专业性比赛中获奖;取得理财规划师、证券、银行、保险从业资格证,等等,都可以获得创新学分,并且,规定学生大学期间至少要取得创新实践学分10个, 多出部分可以抵扣其他实践环节学分。见表4。

三、三个教育阶段:专业基础、专业强化和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可以分为三个教育阶段:专业基础教育阶段、 专业强化教育阶段和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 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可以这样说:没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这8门全国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支撑,金融学专业就如同“无水之源,无木之本”。所以,在这个阶段打好基础是后续强化、提高专业技能的关键。在专业强化教育阶段,国际金融、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证券投资学等专业课程是学习的重点。在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专业方向的理论课程、专业方向的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等。

如理财规划方向理论课程我们设置了财务分析、投资分析与组合管理、理财规划原理、理财规划实务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投资经理实训、理财规划综合实训课程等; 信贷管理方向理论课程设置了银行会计学、个人理财、风险管理、银行信贷管理学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银行前台实训、信贷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等; 保险营销方向理论课程设置了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再保险学、保险营销学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保单设计与销售、 保险营销综合实训课程等。最后,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实现金融学专业人才素质的综合提高。需要注意的是:金融学专业还应该加强毕业实习前的职业入门指导,所以,我们还增设了学科前沿专题讲座、创业指导、应用文写作、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阶段学习成效的一个综合考核, 所以最好将其贯穿于整个大学三个教育阶段中。建议采取课题驱动项目教学模式,即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形式来驱使学生分阶段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4] 。张五常教授认为,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带着明确的要解决的问题去学。所以,如果让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 带着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课题)去学,分阶段地解决各个阶段性小问题,并分阶段检验其学习效果,要比单纯地靠毕业设计(论文) 检验更具有现实意义。 课题驱动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提出的。它也可以分三步实施:第一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论证阶段,可设在大二第二学期期末实施, 因为这时学生有了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 能够较好地完成课题的论证,同时, 也有利于下一步带着问题开始专业课的学习。 第二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中期检查阶段,可设在大三第二学期末完成。经过大三的学习,学生的专业理论课基本学完(有些院校在大四也安排专业课),具备了专业基础知识, 且经过长达一年的资料收集和思考,可以掌握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这同时也是对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综合检验。 但由于这一年学生还没有经过实习,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还不强,所以还不适宜让所有的学生在大三期间直接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在大三第二学期,必须开展课题中期检查,我们主要采取学年论文的形式。学年论文的撰写内容为学生所做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综述, 这对于提升学生毕业时的竞争力很重要。 第三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结题阶段。经过大三的充分准备,学生应该在大四一年时间里,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结题报告。通过结题的学生除可以得到毕业设计(论文)学分外,还可以得到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课题结项证书,证明其本人(或所在团队)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成功完成了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研究工作。

四、四项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加强四项结合是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 即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1. 理论与实践结合。陆游曾在《冬夜读书示子律》一诗中告诫自己的孩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学中干”、“干中学”,是实现金融学专业素质提升的必要路径。这也正是我们一直强调实践教学体系要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主要原因。 除设置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外, 为了保证学生关注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我们还创办了《金融快讯》刊物。该期刊每周发行一期,由指定教师负责指导、终审,由学生证券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证券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由学生信贷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银行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由学生保险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保险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这样,既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也使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得到了提升。

2. 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重要保证。从目前来看,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都有较强的与高校合作的意愿。高校要抓住有利时机,建立起与金融企业深度合作的双赢机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产学研合作,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我校除了经常与金融企业合作开展各种活动之外, 还成立了一个以教师指导为辅、学生自己管理为主的金融服务公司。该公司按行业(也可以是按专业方向)设置服务中心,如设证券服务中心、银行服务中心、保险服务中心等。其中,证券服务中心可以帮助证券公司进行股票开户等服务,银行服务中心可以帮助银行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第三方存管等,保险服务中心可以进行保单推销、讲师培训等。

3. 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金融行业既要与钱打交道,也要与人打交道。金融从业人员如果没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就很难发展起来;如果没有很强的自律性,就很容易步入歧途。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金融企业的从业要求,我们特别开设了礼仪实训、演讲与口才、团队拓展训练、职业教育等课程。此外,每个学期还安排专业性的辩论比赛、点钞技能大赛、证券交易模拟大赛、外汇交易模拟大赛。这些比赛,由学生负责筹划、组织、主持,老师负责指导、评判,较好地促进了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结合。

第四,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结合。金融学专业方向的设置与就业岗位相关性很强, 且在入职时往往要求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所以,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一定要强调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通过设置相关课程和专业指导使学生适时拿到职业资格证。如理财规划师、银行从业资格证、保险从业资格证、证券职业资格证等。以证券职业资格证为例,该证有效期为两年,所以,可以在三年级时组织学生考证,相应地,证券投资学等相关课程就应该在此之前开设。在考证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发挥学生团体的传、帮、带作用,并专门组织辅导。

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我们的实践证明,“明确一条教学主线、建立两大教学体系、 强调三个教育阶段、 加强四项结合”的1234模式是一条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都红雯,金月华,高国庆.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J].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4):12-14.

[2]吴云勇,陈凌白. 金融学专业投资理财方向建设方案[J]. 浙江金融,2008(1):41-64.

融合教育设计范文5

在此背景下,课程组进行了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高职模具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力图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课程内容教学中,建立更为合理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2]。

2课程改革的目标

模具综合实训课程涵盖知识、技能和实践的综合型实践课程,其涵盖了模具专业学生两个主要方向注塑模具设计及制造和冷冲模具设计及制造的实践课程。在课程改革的研究中将工匠精神培育与实践知识点相融合,有利于实现专业知识技能、岗位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育人目标,具体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的目标如下:(1)结合模具企业岗位需求、高职模具专业特点以及模具综合实训课程课程内容,按照企业实际生产过程,选取企业实际典型塑件,完成塑件工艺分析、模具结构的设计及模具主要零件制造3个方面的课程实践,同时将工匠精神培育和实训课程深入融合,积极探索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施路径。(2)开发适用于工匠精神培育的《模具综合实训》课程标准、项目化教学设计方案以及课程评价考核内容。(3)通过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课程改革的实践,促进《模具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3课程改革的实施路径

3.1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课程路径

模具综合实训课程按照企业生产流程,选取企业实际塑件作为载体,采用项目教学法。选取注塑模具设计及制造部分为例,实践内容分为塑件工艺分析、注塑模具结构设计和注塑模具主要零件制造三大模块。具体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元素如下:(1)工艺分析环节融入元素。模具工艺艺分析部分包含有塑件材料的分析、塑件结构的分析以及成型工艺的分析,针对这个部分课程培养目标,融入的工匠培育元素为严谨细致的职业态度、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2)模具结构设计环节融入元素。模具结构设计部分是模具设计的重点,需要完成模具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推出机构的设计、侧向抽芯机构的设计、温控系统的设计以及其他结构的设计,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很高,针对这个部分课程培养目标,融入的工匠培育元素为精益求精探索钻研的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以及敬业专注的职业态度等。(3)模具制造环节融入元素。模具制造部分需要学生完成模具主要零件加工的工艺编制之后完成零件的加工,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针对这个部分课程培养目标,融入的工匠培育元素为牢固的规范意识、牢固的质量意识、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依据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工匠精神培育目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实现课程内容和工匠精神培育的融合。表1为节选项目任务与工匠精神培育目标的对照表[3]。

3.2课程实施过程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以及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以完成典型零件模具设计及制造项目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将课程整体设计分为课前认知、课堂学做和课后拓展3个环节。(1)课前认知。课前教师通过课程平台下发预习任务,学生完成先导教学内容的自学并完成相关测试,同时预习任务还涵盖大国工匠相关视频,通过视频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职业自豪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的目的。(2)课堂学做。教师讲解设计理论、步骤和规范后,学生按照分组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小组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注重培养学生敬业、精益、专注及创新的工匠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同时邀请企业导师现场指导,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助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规范和职业素养。(3)课后拓展。课后拓展任务选取企业真实的模具设计及制造案例,要求学生完成中等复杂难度的项目任务,进一步培养学生敬业、精益、专注及创新的工匠精神,同时也更进一步强化模具设计及制造专业学生的质量意识与规范意识。

4课程评价

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模具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评价围绕课程培养目标,评价指标涵盖了课前预习、课中学做、课后扩展的全过程,包括了授课教师、企业导师、学生互评等多元评价环节,利用课程平台的强大数据分析能力,构建“全程、多元、及时、精准”的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

5结语

融合教育设计范文6

Abstract: Taiwan Southea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oth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een exploring the philosophy identity,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eaching practice and other aspects of general education for a long time and have obtained remarkable result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can be summed up from the macro and micro levels: ①top-level system security, leading evaluation, funding support; ②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et up general education special institutions, emphasis on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integrate general education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highlight the role of students. Mainl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learn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Taiwan universities and implement infiltration teaching to promot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through macroscopically strengthening top-level design and microscopically setting up special institu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ractice of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and improving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关键词:台湾;通识教育;启示

Key words: Taiwan;general education;enlightenment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6-0170-03

0 引言

随着海峡两岸高校交流的日渐频繁,大陆师生普遍感到台湾地区民众待人热情、友善,整体素质颇高。显然这与台湾高校重视学生的通识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识教育就是让人成“人”的一个教育过程,是培养人的主体性、整合性的教育。这种对“人”的教育涉及到知识、价值和行为三个层面,让受教育者不仅具有整合知识的能力,同时视野开阔、目光长远、能够独立思考、对事务具有一定的批判能力,学会自觉、自查、自省、自处,找到人生的意义。文章以台湾东南科技大学为例,介绍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实践,归纳其成功经验,分析其对大陆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启示。

1 东南科技大学通识教育

1.1 通识教育理念 台湾东南科技大学以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施行要点》、《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为指导,一贯秉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通识教育理念。其中“因材施教”是指在学生适性发展当中,针对相应的职场伦理与态度,配合专业课程采取融渗教学及生活体验的方式进行培养;“有教无类”则属于台湾东南科技大学核心通识职涯能力,由学校通识教育中心通过课程规划呈现优质公民素养以为最高目的。

1.2 通识教育目标 ①培育学生具有独立自主的思维、团队合作与运用科技的能力。②透过各种通识教育课程,使学生在友善的校园环境下,以学生之生涯规划为导向,培育其新的创意,并建立杰出的能力与素养。③培育学生专业与通识整合之能力,并使其具有全球观,达成终身学习的生活习惯。

1.3 通识教育组织架构 东南科技大学设有校通识教育中心,由通识教育中心统筹全校各院系通识课程的组织、规划与管理。通识教育中心下设若干功能不同的组:

①课程与教学组。负责通识教育课程的整体性规划;负责规划协调本校语言文学领域、人文社会领域、科学与艺能领域等三大领域有关教师,通识教育课程之申请、排课及通识教育课程与本校各系所专业课程相容、衔接之协调等工作。②图书仪器设备组。负责采购核销与维护管理图书仪器设备;维护与管理文山文史工作室;管理及维护和平楼所有电化教室与乡土文化馆、艺文情境教室(含安排以上教室之申请使用及分配事宜)等。③研究发展组。针对台北县深坑乡、台北市文山区之初步文史研究成果为基础,从事社区研究、乡土教育之推广,培养学生珍爱乡土之情操,善尽学术单位之社会责任;充实乡土文化馆及艺文中心;与附近各文史研究室合作等。④产学合作推广组。办理通识教育定期演讲、研讨会及各项学术活动;配合本校进修部,办理推广教育;配合本校研究发展处,办理相关产学合作计划;配合本校研究发展处,办理相关创新育成工作。⑤师生活动与辅导组。兼任各院系所之班级导师,充分了解班内学生之性向、兴趣、特长、学习态度及家庭环境等各项基本资料;适时协助或指导学生之思想、行为、学业及身心健康,落实全人教育等。⑥学生学习成效组。以学生就业力为目标,研订学习成效指标;规划达成学生学习成效指标之整体性机制;整合相关资源推动上述机制以有效促进学生之学习成效;评量并管控学生学习成效;收集、汇总并建立学生学习成效佐证资料库。

1.4 通识教育实施方式

1.4.1 推行职涯导向课程设计 设计一套循序渐进、符合“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精神的通识课程,是全校课程的一环,也是全校课程的核心。通识课程的发展是由“公民素养”到“表达能力”再到“职涯能力(包含生活适应)”并与各院系专业课程接轨。通识课程在全校课程之地位及通识课程设计的发展精神与层次分别如图1所示。

1.4.2 实施融渗式教学 所谓融渗式教学是将一些重要的观念或价值观,通过化整为零的办法,融入基础及核心学科教育教学过程,经由课程贯穿,以渗透方式传输给学生。通识教育中心一方面建置毕业生职涯能力指标;另一方面提供各教学单位编拟融渗式课程教学规范,实施融渗式教学,将学生毕业后、职涯上一些主要的观念或价值,藉由化整为零的过程,融入基础及核心学科之中,经由课程贯穿,以渗透方式传输给学生,达到整体教育的目的。

1.4.3 统合通识教育正式、非正式及潜在课程,营造人文素养校园文化 为落实全人教育环境之塑造与达成学生职涯高度发展之目标,通识教育中心将结合全校资源,透过正式、非正式、潜在课程,以及完善的情境教室设施进行通识课程提升工作。表1为正式、非正式、潜在课程的关联对应关系。

2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成功经验

2.1 宏观层面

2.1.1 制定政策和法规,给予通识教育制度保障 1986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施行要点》,促使通识教育成为台湾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制订了《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对台湾的通识教育进行奖励和补助,推动了台湾通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1.2 主导评鉴,同时实施补助与奖励,给予通识教育经费支撑 公正公开的评鉴制度以及基于评鉴报告的奖优惩劣制度,能够增加院校的紧迫感,有助于推进通识教育制度改革。根据台湾《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的精神,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制订《以通识教育为核心之全校课程革新计划》、《全国杰出通识教育教师奖遴选与奖励计划》、《优质通识教育课程计划》、《绩优计划》等,促进了台湾通识教育的发展。

2.2 微观层面

2.2.1 设立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 台湾主要大学均设立了“通识教育中心”作为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通识教育中心提供学生多元化的认知视野和人文体验,提供人文与科技间的交流对话等,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

2.2.2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效果评估,将通识教育融渗到专业教学全过程 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并且学校重视抓好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到教学效果评估的全过程,鼓励教师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课程,鼓励专业教师和通识教师进行搭配,协同式开展融渗式教学,共同设计教案、共时授课。在融渗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反馈并进行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估,不断提高融渗式教学成效。

3 启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陆高校在落实“全会”精神,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中,可适当借鉴台湾通识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

3.1 加强顶层设计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须由教育主管部门站在顶层设计的高度,构建“核心价值体系”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渗式教育体系、评鉴和反馈机制、补助与奖励机制。

3.2 设立专门机构 “核心价值体系”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常规性、系统性和发展性的教育教学工作,为确保其顺利运行并发挥最大效能,应由高校设立专门机构,统筹行政与教学工作,包括课程整体规划设置,课程考核标准、管理细则,课程申请、内容审定,课程相容、衔接的协调、联系,协调与督导各项教学质量评鉴及改进事项。

3.3 实施融渗式教学 一方面,高校应明确融渗方式,分层分类,推动“核心价值体系”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通过专业课主渠道、学校管理活动、课外体验实践等方式融入教育教学、融入社会实践、融入校园文化,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融渗渠道;另一方面,高校应以教研计划、科研立项为抓手,引导全体教师参与融渗式教学,感悟融渗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共识。

4 结束语

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中,大陆高校可以适当借鉴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通过宏观上加强顶层设计、微观上高校设立专门机构,大力实施融渗式教学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超.台湾通识教育对高职院校品牌树立及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启示――以台湾龙华科技大学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品牌(下半月),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