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价格走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色金属价格走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色金属价格走势

有色金属价格走势范文1

【关键词】世界大宗商品 价格走势 分析 2014年

在经历了2013年各国几轮量化宽松刺激政策后,2014年对于发达经济体来说,其货币政策已经接近了流动性陷阱,财政支出几近达到上限;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尤以中国为代表,虽然财政、货币政策空间相对充裕,但是同样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特别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决定我国在世界经济放缓与复苏并存的复杂趋势下很难做到独善其身。笔者欲在大胆分析2014年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基础上,就世界大宗商品走势问题作详细探讨。

一、2014年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一)欧债危机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大变数

欧债危机在2013年曾一度引发“欧元倒下”的危险,为此德国总理默克尔说:“若欧元倒下,那么欧洲也将倒下;欧洲必须以更强大的姿态来面对这场危机并走出危机,进一步发展欧盟架构。”为了解决欧债危机问题,欧盟就加强成员国财政纪律和整合经济问题形成了一项协议,这是欧债危机解决的一小步,为问题的未来解决增强了信心,也使2014年的欧债危机形势看似大大好转。但是这份协议也面临诸多的变数,比如英国明确表态拒绝参加,协议在各成员国内部可能难以得到批准、认可与实施。

(二)美国经济复苏逐渐表现出乏力

2014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复苏形势还将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导致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第一,高负债、低利率以及之前的货币量化宽松等问题,导致经济复苏效率低下,很难在短期内看到明显的复苏效果,也不可能再次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刺激经济复苏。第二,房地产市场难以回暖,这也就限制住了美国家庭,特别是限制了中产阶级的消费增长,也成为美国经济复苏与增长的拖累。第三,国内多党政治对经济政策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对提升内需很有利的薪资税减税措施的难出台。

(三)中国经济进入到长期调整期

目前,虽然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有较大空间,对于稳定经济增长还有足够的砝码,但我国经济的未来增长却面临巨大压力。为了有效应对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我国推出了“四万亿”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所积累的产能2014年还将进一步释放,发生产能过剩问题。我国为了有效避免产能过剩给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减速已成定局,特别是下半年除特殊基建领域外其他领域投资较上半年还会进一步缩减。

二、2014年下半年世界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析

(一)贵金属走势

受到避险、保值位投机需求以及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对金条、首饰等贵重金属需求增加的影响,世界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价格出现了一段时期的走高,但是在创下历史新高也出现了大幅的回落,贵金属价格剧烈变化。之前的价格走高,主要是受到墨西哥、韩国国家央行大量购入黄金等贵金属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黄金等贵金属价格的上涨。但受到欧债危机问题有望解决、地区局势持续动荡风险减小的影响,特别是美国等主要国家货币升值的影响,可供投资者选择避险保值的工具开始增多,对黄金等贵金属的避险、保值需求下降,加之贵金属的市场流动性在之前的价格走高情况下表现得极为充裕,2014年黄金等贵金属的价格将进一步走低。对于白银的避险、保值功能与黄金较为类似,但其明显要弱于黄金,相比于黄金来说白银的价格将会剧烈走低,如果有大量需求拉动的话也只能是工业用银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拉升白银价格。

(二)原油走势

2014年全年的原油供求应该能够保持稳定,但是也存在着不确定性的因素。首先从供给方面看,中东地区的大部分油田在战火下受损并不严重,石油产量正在逐渐地恢复,世界原油产量不但不会减少,相反下半年应该还会出现上升,加速原油商品供给。伴随世界政治局势好转的影响,伊朗、伊拉克、利比亚等石油生产大国的石油产量也会持续的增加。在不发生危机的情况下,OPEC也有足够的能力通过减产或启用闲置产能等措施调节石油产量,保持世界石油供给稳定。其次,从市场需求方面看,2014年的原油需求将持平或者略低于2013年,需求不会有较大的上升变化。特别是在欧债危机可能恶化、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等影响下,原油需求量可能会降低,2014年下半年原油价格存在下行压力。

(三)有色金属走势

受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我国大规模保障房建设计划以及美元之前持续走低的影响,世界有色金属价格始终在高位震荡。但是受到2014年美国QE政策逐步退出、我国保障房建设力度有所减小,特别是美元升值预期的影响,有色金属价格将总体呈震荡下行趋势。虽然有色金属价格有下行的基本趋势,但其避险、保值、投机等需求可能在短时间内影响价格的走势,出现价格上升现象,笔者分析由于缺少实际需求支持,有色金属价格走低是必然;即使部世界新兴经济体在2014年下半年面临经济“硬着陆”下滑风险再次推出进入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对世界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影响空间也不会太大,因为美元的持续走强直接对世界有色金属价格形成打压态势,有色金属价格必将走低,但对于个别有色金属不排除价格走高的可能。从有色金融的具体品种来说,有色金属铜供给可能偏紧,但同样面临需求下滑的影响,价格虽有波动但也只是小幅的不会影响其总体平稳趋势。

参考文献

[1]杨柳晗.中国需求增速放缓,大宗商品市场式微[J].第一财经日报,2014,04,11.

有色金属价格走势范文2

美元流动性增加及贬值预期成了推动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资本市场上战略性能源和资源板块表现十分强劲,纷纷受到市场投资的追捧,A股市场也由此掀起波澜。

国元证券研究中心副总经理 刘 勘

近期,资本市场上战略性能源和资源板块表现十分强劲,纷纷受到市场投资的追捧,A股市场也由此掀起波澜。这缘于3月18日,联储决定在未来6个月内购买3000亿美元2至10年期美国国债(相当于2008年外国购买量的总和),75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1000亿美元机构债券,使购买总额扩大到1.45万亿美元,并增加短期融资工具担保品范围,以刺激住房市场和消费信贷市场。

随后,美国财政部宣布成立“公共-私人投资项目”的“消毒”计划,利用政府和私人部门750亿至1000亿美元,购买5000亿美元银行不良资产,甚至该计划规模有可能扩大到1万亿美元,旨在剥离银行有毒资产,改善银行资产负债表状况,清楚银行体系内的坏资产,恢复金融市场信心和信贷资金流动性,促进美国经济回到正常轨道。

其核心措施就是:美联储开动印钞机进行救市,通过印钞票方式购买美国国债,实行债务货币化,在未来时间内多印1万多亿美元钞票,实际是向金融市场注入大量基础货币,再经过货币乘数作用,放出的美元流动性就更多。

加之4月份,英国、日本先后宣布在二级市场上大量购买本国国债,这样一来,意味着世界主要经济体开始奉行的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基本确立,那么,这些国家货币展开“货币贬值竞赛”,必将激活全球货币流动性,能够弥补“去杠杆化”带来的流动性不足,导致美元短期贬值预期增加。以美元作为支付结算货币的标的物――黄金、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些上游行业的资产和资本价格上涨,必然折射到国内股票市场上来。

美元贬值预期正在侵蚀全球既有的资产价值体系,全球通货膨胀预期强烈,原油期货于年内首次回到50美元上方。股票市场中有色金属、煤炭、石油化工等资源类股票价格迅即爆发井喷行情。那么,业已沸腾的资产价格能否再度形成我们一度十分熟悉、迷恋的泡沫大潮呢?

国际市场有色金属、原油价格强劲上扬,带动了国内A股市场资源类股票价格上涨,美元贬值推动大宗商品上涨。国际方面,LME金属期货价格平均涨幅为4.48%,其中铝上涨8.34%,铜上涨7.77%,铅上涨7.69%,一月以来,铜累计上涨25.56%,铅累计上涨30.58%,6种金属中只有锡下跌,跌幅为3.81%;国内方面,SHFE金属期货价格平均涨幅为6.34%,铝上涨5.22%,铜上涨9.70%;黄金价格也随大宗商品上涨,涨幅为3.40%。在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带领下,A股有色金属股指数也上涨23.03%,大大高于A股平均水平以及有色金属价格涨幅,同时,该板块涨幅大大超过国际、H股有色金属股指数涨幅,再次出现国内市场强于H股及国际市场的背离。资源类股票市场价格上涨完全是受美元因素影响,在全球资源有限无法再生而美钞可以无限印刷发行的情形下,以美元定价的国际商品、原材料价格必然会上涨。

美元流动性增加及贬值预期成了推动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美元贬值持续与否,则依赖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而该政策既与美国国内经济有关,也与其他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相联系。

因此,短期应该密切关注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长期看美联储不断注入流动性本身也表明宏观经济情况不容过于乐观,需求变化分析仍需对主要国家代表性数据加以观察。

有色金属板块的股价走势将会随着经济形势明朗出现分化,若经济数据好转、经济信心恢复,那么,铜、铝等基础金属价格会延续上涨走势,而黄金等贵重金属则会因避险功能的弱化,失去价格上涨动力。

有色金属价格走势范文3

金属价格于2015年四季度仍处于下行通道。除了碳酸锂涨势强劲,同比环比均呈现下滑趋势。全球市场环境在四季度的持续动荡导致风险偏好一再下调,风险资产走势堪忧。且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下游需求持续疲软,导致金属价格承压。全球市场方面, 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巨大,整体需求仍不见起色。

在中国宽松政策加码、全球流动性宽裕背景下,基本金属在连续降息周期后期会有较优异的表现。经济复苏、下游需求回暖预期以及持续宽松的货币环境均能支撑基本金属价格反弹。贵金属由于美联储加息落地,利空出尽,金价有望展开反弹。小金属方面,仍看好碳酸锂价格,下游需求持续增长,价格有望提高。

当前对金属价格的核心影响因子包括美国加息、供给端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SDR),分别属于短、中、长期影响。

美元走弱预计成为大宗反弹的导火索。20世纪70年代以来,历往5次美国加息周期出现背景分为两类:美国经济在长期低利率水平下复苏以及通胀高企阶段,大宗商品价格表现截然不同。后者显然对大宗商品是扼杀剂,而前者更多意味着美国经济企稳,商品的供需属性决定了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

部分品种在2016-2017年将出现供给短缺情况,其他大部分品种在未来两年均处于弱供给过剩局面,一旦需求好转,边际弹性明显。2015年12月美联储宣布加息,美国经济回暖本身支撑金属价格,而美元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受加息预期影响已经持续走高,靴子落地后,美元很可能受利好兑现下行,金价、基本金属有望因此提振。

看好加息后金属价格反弹,主要得益于美国经济坚挺以及美元走低。具体品种选择下跌空间最大的镍、锌、铝和稀土,对应标的吉恩镍业(600432.SH)、华泽钴镍(600693.SH)、驰宏锌锗(600497.SH)、中金岭南(000060.SZ)、罗平锌电(002114.SZ)、云铝股份(000807.SZ)和五矿稀土(000831.SZ)。

碳酸锂价格继续上涨,需求端持续向好属于大概率事件,因此核心聚焦在供给端的产能释放进度。按照我们统计,截至2016年中,新建产能释放有限,因此原材料行业景气将持续。首选龙头天齐锂业(002466.SZ)、赣锋锂业(002460.SZ)。关注城投(600773.SH)、矿业(000762.SZ)。

当今时代明显遇到一个困境:一方面人口红利下降导致传统需求疲弱,另一方面, 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污染积累导致供给端的运载成本高企。追求环保的、个性化的、轻便的、高性能的新材料是新时代的必经之路。石墨烯、3D打印、军工以及工业4.0是核心四大新兴产业。

关注领域:3D打印,作为分布式制造业的关键,未来发展不可限量,推荐金运激光(300220.SZ)。传感器奠定物联网时代万物互联基础,预计2015年全球传感器市值1500亿美元以上,国内传感器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推荐汉威电子(300007.SZ)。碳家族材料作为新材料市场的宠儿,产业逐渐成熟,碳产业链关注烯碳新材(000511.SZ)、方大炭素(600516.SH)、东旭光电(000413.SZ)。军工材料主推红宇新材(300345.SZ)、楚江新材(002171.SZ),关注炼石有色(000697.SZ)。高端装备新增推荐太原刚玉(000795.SZ)。

美联储加息后,压制金价反弹的最大因素已经消失。而美元受利好兑现影响,下行的可能性较大,金价有望大幅反弹。

有色金属价格走势范文4

从2002年开始至2008年上半年期间,国际市场主要商品价格一路上行,并在2008年7月达到 历史 性高峰。2008年9月15日,美国投资银行莱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宣告破产,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全面升级到世界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陷入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之中,国际市场主要商品价格一路暴跌,2008年12月跌至低谷。2009年,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主要商品价格持续性走高,尤其是期货价格上涨明显,2009年年底,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上升了约28%和58%,总体水平基本回升至2007年4月的水平。

一、2009年国际市场商品价格运行总体情况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在半年内跌去了过去四年多的持续上涨。从2009年开始,世界主要国家相继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经济复苏形势逐步明朗,加之全球经济刺激计划导致流动性过剩,无论是实体市场还是投机市场,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开始增加,影响全年初级产品价格逐步回升。尤其是第二季度以来,在石油、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回升幅度明显加大。

2009年年初,在主要经济体经济刺激计划预期的影响下,主要商品价格出现4%的上升,2月和3月持稳后,第二季度出现一轮连续上攻行情,8月达到阶段性高位后,9月小幅下跌,10月和11月连续两个月保持近2%的上涨,12月在原油价格回落的影响下,带动其他商品价格小幅下降。从全年来看,主要商品现货、期货价格水平分别累计上涨28.4%和58.4%,期货价格涨幅大大高于或领先于现货市场,但和危机爆发前的2008年7月相比,仍下跌了35%和32%。

 

从不同类别商品来看,农产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小于 工业 品。从2009年全年来看,尽管原油、有色金属等生产资料价格走势领先于油脂油料类、食糖、纺织原料等类别商品,但后者走势表现得更为稳健,全年涨幅还高于生产资料。2009年农产品价格累计上涨了29%,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23%。这一年里,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均有五个月环比出现了下降,但其中农产品价格有三个月降幅微弱,比较而言,而生产资料价格仍体现为较大的涨跌。

2009年两大类商品均不乏亮点,部分品种走势出人意料。农产品类商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食糖类,2009年全年累计上涨约90%,比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价格高近60%。其次是纺织原料类价格,上涨36%,也高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价格水平。2009年年底前,国际市场大豆、食用油价格出现一轮上涨行情,引发了市场极大的关注,全年油料油脂类价格累计上涨23%。2009年,除玉米价格受国际油价飙升而出现12%的上涨外,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总体呈较为稳定走势,全年累计上涨约4%,大大低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价格水平。在生产资料市场中,原油、成品油价格持续上升一直是全年市场各方持续关注的热点。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从年初的每桶40美元最高涨到81.37美元,按月平均价格 计算 ,全年累计上涨约83%,但和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价格水平相比,仍低40%左右。2009年汽油、柴油价格也分别上涨了103%和40%。在原油价格的带动下,贵金属价格屡次创造新高,全年黄金价格上涨约37%,白银价格上涨72%。2009年,天然橡胶价格累计上涨达到92%,化工产品价格上涨49%。在有色金属市场中,铜、铅、锌价格涨势突出,分别上涨了95%、138%和98%。而钢材类价格在产能过剩的影响下。2009年表现低迷,整体下降约23%。

二、2009年主要商品价格变化情况

2009年,国际市场商品价格运行的主要特点是上涨面广,部分商品涨幅大,在统计的近50个商品中,除小麦、钢材类价格略有下降(比2008年12月,下同),铁矿石价格下跌近12%外,其余商品均出现明显上升。

(一)原油价格大幅上扬

2008年金融危机后,原油期价已经滑落到2004年的水平。2009年,尽管全球供略大于求,2009年前两个月基本围绕40美元窄幅波动。但3月中旬以来,美国实施多重刺激经济举措,经济复苏、美国金融市场逐渐恢复、投机资金也有所活跃,国际油价在6月初突破每桶70美元后,原油期价连续创出年内高点,最高时10月21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达到81.37美元/桶,11月基本在80美元范围内波动,12月波动中略有回落,降至每桶70美元水平。12月,原油现货、期货价格分别累计上涨了82%和73%。

在原油价格的带动下,2009年国际市场汽油、柴油价格也出现较大上涨,12月价格分别比上年12月累计上涨了103%和40%。

(二)有色金属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以铜、铅、锌为最

由于市场对全球经济信心持续恢复,投机资金大举进入市场,金属的需求步入高峰。2009年,除2月出现短暂下调外,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呈现持续大幅上升走势,尤其是4月和8月上涨突出,涨幅达到15%。全年,铜、铝、铅、锌、锡、镍期货价格分别上涨97%、27%、140%、98%、35%和74%。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最高时在12月初达到7094美元/吨,铅、锌价格也达到一年来的高点,均比金融危机爆发前高20%左右。

受需求增长持续不振影响,2009年钢材价格出现震荡下行走势,全年黑色金属价格水平累计下降25%,其中冷轧薄钢板、热镀锌薄板价格分别下降了5%和42%。

(三)大豆、食用油价格高位上升

2009年以来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呈波动上升态势,6月11日现货、期货价格一度涨至每吨436美元和466美元的当年最高价,此后价格大幅下降。10月和11月大豆价格再次出现明显上升,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从10月初的每吨304美元和325美元升至11月30日的367美元和390美元,涨幅分别为20.72%和20%。12月价格走势较为平稳,年底美国大豆现货、期货价格比年初分别上升7%和8%。豆油价格走势与大豆基本一致。年底美 国市场豆油现货、期货价格与年初相比分别上升12%、18%。

上一年度南美大豆减产,本年度期初结转库存下降是影响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2008/09年度阿根廷、巴西两国大豆产量分别比2007/08年度减少1420万吨和400万吨,降幅分别为30.74%和6.56%;本年度期初库存与上年度相比分别减少573万吨和723万吨,降幅分别为26.33%、38.25%。美国农业部预计2009/10年度世界大豆产量大幅增加18.68%,当年产量高于消费量1650万吨,期末库存大幅增加34.61%。

(四)粮食价格低位震荡

由于上年国际粮价大幅走高刺激了各国扩大粮食播种面积,致使上年度全球粮食产量快速增加,而2009年粮食市场实体需求仍未出现明显增长,且粮食品种 金融 投资属性较弱,导致2009年国际粮价走势远弱于原油、金属、油脂等商品。2009年国际粮食市场每月价格变化不大,在4、5月及年底分别出现了一轮小幅上升,但总体呈弱势运行。截至2009年底,粮食价格累计上涨了4%。其中,小麦价格下降5%,玉米、大米价格分别上涨了15.5%和7%。原油价格高位上升,美元延续下跌走势,市场对大宗商品价格维持乐观情绪,带动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上行。而泰国政府公布稻谷收购政策以及在印度、菲律宾出现天气灾害等因素的刺激下,稻谷市场出现较大上涨。由于天气干旱,本年度印度稻米和玉米等谷物减产严重,印度联邦政府预计2009/10年度夏播谷物总产量可能比上年减少18%,印度将由出口大米转为进口大米,推动大米价格上行。

(五)金银等贵金属价格创新高

2009年上半年,金价走势平稳,多数时间还一直在900-1000美元/盎司区间宽幅震荡。但进入下半年后,由于市场担心世界 经济 可能陷入高通胀、各央行购金增储、投资性需求激增以及美元长时间大幅贬值,因此行情明显加速,尤其是进入第四季度后涨势更加凌厉,不断刷新 历史 高点,最高时12月2日纽约市场黄金、白银期货价格分别达到1212美元/盎司和1929.5美分/盎司。12月黄金、白银价格比上年底分别上涨了37%和73%,创下了黄金自商品化以来的年度最大涨幅,而黄金价格比金融危机爆发前高了13%。

(六)棉花、食糖、天胶价格均出现大幅度上升

2009年全球棉花产量、期末库存下降,消费量增加,当年产量低于消费量。据估算,2009年全球棉花产量为2237万吨,比上年度减少4.5%;全球棉花消费量为2472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18%;期末库存为117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13.37%。棉花价格在第一季度持续走低后,4月开始出现加速上涨态势。全年棉花累计涨幅达到42%。

有色金属价格走势范文5

影响未来市场的四大因素

全球经济走出低谷、市场信心逐步建立

2012年世界经济呈U型走势,虽然全年经济增长放慢,但年底已显现触底回升迹象。中国经济4季度在稳增长政策的推动下,投资、消费、出口均有所改善,工业生产逐步加速,制造业PMI重回荣枯线以上;美国房地产和就业市场在年底回暖迹象也较为明显,11月失业率降至7.7%,创4年来新低,新屋开工和二手房销售数据持续好转;欧元区目前已渡过最困难时期,随着欧央行推出无限量OMT债券购买计划以及希腊再次获得援助,欧债危机的系统性风险大大降低,国债收益率普遍回落,部分银行开始还贷,经济数据也逐步转好。

2013年1月欧元区综合PMI指数从2012年12月的47.2升至48.6,创10个月以来新高,美国2013年1月的制造业PMI也明显高于去年12月,创下10个月来最高水平。所有这些都向市场发出积极信号,提升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信心,对2013年国际商品价格将形成正面的支撑力量。

宽松货币政策仍对商品价格起助推作用

进入2013年,尽管世界经济呈现逐步改善迹象,但世界主要经济体仍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

1月份召开的美联储议息决定维持0~0.25%的基准利率不变,并继续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直至就业市场明显改善;欧央行也继续延续宽松货币政策,行长德拉吉称虽然欧洲金融市场有了很大改善,但经济恢复尚不稳定,仍需要通过货币政策进一步刺激;日本则加大宽松货币政策力度,决定实行无限量债券购买计划以应对通缩。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在财政政策空间日益受限的形势下,只有通过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但是在实体经济缺乏投资热点的今天,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资金很大部分将流入金融、房地产与大宗商品市场投机炒作牟利,这种过剩的流动性以及市场对未来的通胀预期也将助长商品价格上涨。

中东乱局继续扰动市场

2012年中东持续动荡且呈现复杂化趋势,叙利亚烽烟日炽,巴以冲突再起,伊拉克爆炸不断,伊朗战云密布,恐怖活动在叙利亚、也门、利比亚和伊拉克等国均有所抬头。由于2011年爆发的西亚北非动荡深刻影响和改变了阿拉伯世界的地区格局,旧的体系被打破,新秩序尚未建立,新旧交替之际,内部种族、教派和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地缘政治冲突和大国利益博弈加剧,使这一地区由乱及治之路充满坎坷。2013年中东矛盾依然存在,巴以冲突难寻解决办法,伊拉克、也门和利比亚的内部冲突很难平息,而美国则继续推行大中东战略,力图拔掉伊朗、叙利亚这两颗眼中钉,一方面加大对伊朗制裁的力度,另一方面加紧叙利亚的政权更迭,这便使该地区随时存在引爆危机的潜在可能。而无论舆论战、经济战还是军事战争,都将加重人们的恐慌心理,扰动石油市场,推高国际石油价格。

美元高位震荡对商品价格有所抑制

2012年欧债危机加深、美元呈现强势表现。进入2013年,尽管欧央行直接货币交易计划改善了欧元区的融资环境,但欧洲经济前景依然脆弱、诸多结构性改革见效尚需时日,欧元对美元仍会长期承压。美元对日元汇率也会继续走强,日本新上任首相安倍晋三一直反对通货紧缩和日元强势,再三向日本央行施压推出更多刺激措施压低日元汇率,以增强日本出口的竞争力。在此形势下,美元很可能成为2013年表现最好的主要货币。据IMF预计,2013年美国经济将增长2%,而欧元区、英国、日本经济则继续可能维持疲弱状态或以微弱势头增长。此外,全球大型银行正在经历去杠杆化阶段,需要用美元偿还债务,对美元的需求依然强劲,这也构成了2013年美元继续坚挺的基础,而美元的这种走势对国际商品价格上涨将会有抑制作用。

主要商品发展趋势

石油价格高位震荡

2013年国际石油市场供求基本面总体比较宽松。一方面,世界经济弱势复苏,石油需求增长前景不容乐观,国际能源机构(IEA)预计,2013年世界石油消费量为9080万桶/日,比前一年增长93万桶/日,增幅仅为1.1%;另一方面,世界石油供应增长潜力较大,伊拉克、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将继续维持高产,非欧佩克产量增长也将大大高于2012年的增幅(预计2013年非欧佩克将增产约100万桶/日),供需层面并不支持价格上涨。但是,未来一年伊朗、叙利亚、巴以问题引发的局部动荡仍会扰乱市场,成为推动油价走高的重要因素,各国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也将为油价提供支撑,所以这一年国际石油价格可能会形成高位震荡的走势,价格总水平与2012年大体相当。

贵金属受到压制

进入2013年,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有所改善,欧债危机的风险程度降低,美国、中国经济回暖,市场风险偏好情绪上升,部分避险资金可能会流出黄金市场。2013年全球实物黄金的供求基本面也可能会发生转变,中国黄金购买需求将有所减弱,人们不会再像一两年前那样激进购买,印度因两次提高进口关税,黄金需求也将受到抑制。因此,2013年世界黄金价格走势可能会弱于2012年,价格维持震荡盘整、重心略偏向下的概率较大。白银价格则可能略好于2012年,随着全球经济逐步走出阴霾,工业需求逐步恢复,白银市场的低迷状态将会有所改善。

有色金属震荡偏强运行

2013年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市场信心逐步转变,国际有色金属市场将面临相对良性的发展环境。中国加快基础设施投资,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出台,都将刺激金属需求,进一步加大进口,美国房地产的稳步复苏和制造业投资的改善,也将催生金属市场需求增长,全球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流动性过剩,更会为炒作需求前景提供另一份推动力量,这些都将有利于今年有色金属价格上涨。

但在另一方面,世界有色金属行业也背负着产能过剩和库存过高的压力。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预计,2013年全球铜矿产能的增速将达到5%,这些新增产能在下半年的集中释放,将使铜市场逐步转为过剩的状态。根据国际铅锌研究小组的(ILZSG)预测,全球铅、锌产量的增长速度也会略高于需求增速。因此,2013年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上行将受到来自供应方面的压制,在多空交织的市场环境下,很可能走出高位震荡的形态,但价格总体水平会好于2012年。

有色金属价格走势范文6

从2002年开始至2008年上半年期间,国际市场主要商品价格一路上行,并在2008年7月达到历史性高峰。2008年9月15日,美国投资银行莱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宣告破产,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全面升级到世界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陷入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之中,国际市场主要商品价格一路暴跌,2008年12月跌至低谷。2009年,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主要商品价格持续性走高,尤其是期货价格上涨明显,2009年年底,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上升了约28%和58%,总体水平基本回升至2007年4月的水平。

一、2009年国际市场商品价格运行总体情况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在半年内跌去了过去四年多的持续上涨。从2009年开始,世界主要国家相继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经济复苏形势逐步明朗,加之全球经济刺激计划导致流动性过剩,无论是实体市场还是投机市场,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开始增加,影响全年初级产品价格逐步回升。尤其是第二季度以来,在石油、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回升幅度明显加大。

2009年年初,在主要经济体经济刺激计划预期的影响下,主要商品价格出现4%的上升,2月和3月持稳后,第二季度出现一轮连续上攻行情,8月达到阶段性高位后,9月小幅下跌,10月和11月连续两个月保持近2%的上涨,12月在原油价格回落的影响下,带动其他商品价格小幅下降。从全年来看,主要商品现货、期货价格水平分别累计上涨28.4%和58.4%,期货价格涨幅大大高于或领先于现货市场,但和危机爆发前的2008年7月相比,仍下跌了35%和32%。

从不同类别商品来看,农产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小于工业品。从2009年全年来看,尽管原油、有色金属等生产资料价格走势领先于油脂油料类、食糖、纺织原料等类别商品,但后者走势表现得更为稳健,全年涨幅还高于生产资料。2009年农产品价格累计上涨了29%,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23%。这一年里,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均有五个月环比出现了下降,但其中农产品价格有三个月降幅微弱,比较而言,而生产资料价格仍体现为较大的涨跌。

2009年两大类商品均不乏亮点,部分品种走势出人意料。农产品类商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食糖类,2009年全年累计上涨约90%,比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价格高近60%。其次是纺织原料类价格,上涨36%,也高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价格水平。2009年年底前,国际市场大豆、食用油价格出现一轮上涨行情,引发了市场极大的关注,全年油料油脂类价格累计上涨23%。2009年,除玉米价格受国际油价飙升而出现12%的上涨外,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总体呈较为稳定走势,全年累计上涨约4%,大大低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价格水平。在生产资料市场中,原油、成品油价格持续上升一直是全年市场各方持续关注的热点。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从年初的每桶40美元最高涨到81.37美元,按月平均价格计算,全年累计上涨约83%,但和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价格水平相比,仍低40%左右。2009年汽油、柴油价格也分别上涨了103%和40%。在原油价格的带动下,贵金属价格屡次创造新高,全年黄金价格上涨约37%,白银价格上涨72%。2009年,天然橡胶价格累计上涨达到92%,化工产品价格上涨49%。在有色金属市场中,铜、铅、锌价格涨势突出,分别上涨了95%、138%和98%。而钢材类价格在产能过剩的影响下。2009年表现低迷,整体下降约23%。

二、2009年主要商品价格变化情况

2009年,国际市场商品价格运行的主要特点是上涨面广,部分商品涨幅大,在统计的近50个商品中,除小麦、钢材类价格略有下降(比2008年12月,下同),铁矿石价格下跌近12%外,其余商品均出现明显上升。

(一)原油价格大幅上扬

2008年金融危机后,原油期价已经滑落到2004年的水平。2009年,尽管全球供略大于求,2009年前两个月基本围绕40美元窄幅波动。但3月中旬以来,美国实施多重刺激经济举措,经济复苏、美国金融市场逐渐恢复、投机资金也有所活跃,国际油价在6月初突破每桶70美元后,原油期价连续创出年内高点,最高时10月21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达到81.37美元/桶,11月基本在80美元范围内波动,12月波动中略有回落,降至每桶70美元水平。12月,原油现货、期货价格分别累计上涨了82%和73%。

在原油价格的带动下,2009年国际市场汽油、柴油价格也出现较大上涨,12月价格分别比上年12月累计上涨了103%和40%。

(二)有色金属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以铜、铅、锌为最

由于市场对全球经济信心持续恢复,投机资金大举进入市场,金属的需求步入高峰。2009年,除2月出现短暂下调外,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呈现持续大幅上升走势,尤其是4月和8月上涨突出,涨幅达到15%。全年,铜、铝、铅、锌、锡、镍期货价格分别上涨97%、27%、140%、98%、35%和74%。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最高时在12月初达到7094美元/吨,铅、锌价格也达到一年来的高点,均比金融危机爆发前高20%左右。

受需求增长持续不振影响,2009年钢材价格出现震荡下行走势,全年黑色金属价格水平累计下降25%,其中冷轧薄钢板、热镀锌薄板价格分别下降了5%和42%。

(三)大豆、食用油价格高位上升

2009年以来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呈波动上升态势,6月11日现货、期货价格一度涨至每吨436美元和466美元的当年最高价,此后价格大幅下降。10月和11月大豆价格再次出现明显上升,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从10月初的每吨304美元和325美元升至11月30日的367美元和390美元,涨幅分别为20.72%和20%。12月价格走势较为平稳,年底美国大豆现货、期货价格比年初分别上升7%和8%。豆油价格走势与大豆基本一致。年底美

国市场豆油现货、期货价格与年初相比分别上升12%、18%。

上一年度南美大豆减产,本年度期初结转库存下降是影响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2008/09年度阿根廷、巴西两国大豆产量分别比2007/08年度减少1420万吨和400万吨,降幅分别为30.74%和6.56%;本年度期初库存与上年度相比分别减少573万吨和723万吨,降幅分别为26.33%、38.25%。美国农业部预计2009/10年度世界大豆产量大幅增加18.68%,当年产量高于消费量1650万吨,期末库存大幅增加34.61%。

(四)粮食价格低位震荡

由于上年国际粮价大幅走高刺激了各国扩大粮食播种面积,致使上年度全球粮食产量快速增加,而2009年粮食市场实体需求仍未出现明显增长,且粮食品种金融投资属性较弱,导致2009年国际粮价走势远弱于原油、金属、油脂等商品。2009年国际粮食市场每月价格变化不大,在4、5月及年底分别出现了一轮小幅上升,但总体呈弱势运行。截至2009年底,粮食价格累计上涨了4%。其中,小麦价格下降5%,玉米、大米价格分别上涨了15.5%和7%。原油价格高位上升,美元延续下跌走势,市场对大宗商品价格维持乐观情绪,带动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上行。而泰国政府公布稻谷收购政策以及在印度、菲律宾出现天气灾害等因素的刺激下,稻谷市场出现较大上涨。由于天气干旱,本年度印度稻米和玉米等谷物减产严重,印度联邦政府预计2009/10年度夏播谷物总产量可能比上年减少18%,印度将由出口大米转为进口大米,推动大米价格上行。

(五)金银等贵金属价格创新高

2009年上半年,金价走势平稳,多数时间还一直在900-1000美元/盎司区间宽幅震荡。但进入下半年后,由于市场担心世界经济可能陷入高通胀、各央行购金增储、投资性需求激增以及美元长时间大幅贬值,因此行情明显加速,尤其是进入第四季度后涨势更加凌厉,不断刷新历史高点,最高时12月2日纽约市场黄金、白银期货价格分别达到1212美元/盎司和1929.5美分/盎司。12月黄金、白银价格比上年底分别上涨了37%和73%,创下了黄金自商品化以来的年度最大涨幅,而黄金价格比金融危机爆发前高了13%。

(六)棉花、食糖、天胶价格均出现大幅度上升

2009年全球棉花产量、期末库存下降,消费量增加,当年产量低于消费量。据估算,2009年全球棉花产量为2237万吨,比上年度减少4.5%;全球棉花消费量为2472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18%;期末库存为117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13.37%。棉花价格在第一季度持续走低后,4月开始出现加速上涨态势。全年棉花累计涨幅达到42%。

食糖是2009年全球商品市场中最为突出的品种。截至2009年底,洲际交易所(ICE)的原糖3月合约价格已超出26美分/磅,刷新二十八年来历史最高。糖价的飙涨与巴西糖产出的缩减有一定关联。作为全球最大产糖国,巴西2009年的湿润天气延迟了甘蔗的收割,糖产量因而受到影响,并进一步限制了国际供应。同时,金融市场的回暖似乎也助推糖市,使得基金多头择机进入市场。

天胶价格主要受国际油价上升的带动,同时,全球天胶主产区东南亚的天胶生产旺季产量仍然没有放大,欧洲和日本的汽车销售仍然保持上年同期水平。美国汽车销量创一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中国车市在政策刺激和行业复苏的双重推动下,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40%,带动橡胶需求快速增加,全年天胶价格累计上涨近90%。

三、2009年国际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的原因

推动2009年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各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低利率释放的流动性、大宗产品的投机属性和美元贬值,而2008年下半年的恐慌性暴跌也为反弹提供了较大的空间。2009年,在世界各经济体持续采取经济刺激政策,拉动消费需求,世界经济逐渐摆脱衰退并出现复苏势头。3月美国金融市场逐渐恢复功能,金融市场开始了一波较大幅度的反弹。自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主要经济体公布的一系列向好的经济数据也反映了全球经济开始走向复苏,市场预期衰退的幅度减少,这不仅拉动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也从心理预期上调整了对全球经济的预测判断。而在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下,流动性过剩等因素凸显,推动了期货市场价格的高涨。

此外,从一年来美元汇率走势来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投资者选择抛售欧元及其他货币,转而买进美元寻求避险,促使美元从2008年9月迅速攀升,2009年3月涨至高位,此后美国金融市场开始恢复,股市和期货市场从低位反弹,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抛售美元,美元汇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走势。目前反映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美汇指数(DXY)比2009年3月初的高点下降了近15%。美元汇率持续贬值,也是推高2009年初级产品价格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后危机时代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发展方向

2010年,世界经济将步入后危机时代。2009年10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1%,12月联合国报告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2.4%,而欧佩克(OPEC)预期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2.9%。因此,尽管复苏过程曲折,但是世界经济实现低速增长,世界贸易稳步回升,在2010年将逐步明朗。经济走好将为商品市场价格上升提供有利的经济环境。同时,美联储在2009年11月会议上决定仍坚持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超低利率,这也成为欧盟、日本等国的共同政策。不过,有分析认为,尽管2009年底美元出现小幅上升的势头,但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将迫使美元在2010年上半年前继续贬值,这些因素都为后期产品价格上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但是应该看到,2009年底,绝大部分商品均达到年内高点,部分商品价格甚至已经达到历史性高位,在全球经济尚未完全走稳的情况下,仅靠流动性、低利率、美元连续贬值及因此带来的通胀预期推动的上升行情并不能够持续,实体经济的回暖才是拉升价格的根本。综合各方面因素,上涨形式将主要表现为阶段性上攻。预计,2010年上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出现先降――后涨――再稳的走势,在实体需求提升后,商品价格将可能达到新的水平。从下半年开始,预计主要经济体将逐步退出经济刺激计划,对国际商品价格产生下行影响。

五、2010年国际市场主要品种价格走势

最近,主要发达国家相继表示将继续延续已经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目前各国经济货币政策虽有微调,但货币政策并未出现大幅紧缩。可以预计,2010年上半年以前,经济刺激政策并不会退出。而这一政策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将推动大宗商品进一步金融化,推动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上行,主要表现为石油、有色金属等投资属性较强的品种领涨,使得在2010年上半年全球通胀压力持续加大。

(一)粮食

从2010年全球粮食市场的产需变化来看,尽管粮食产量仍可能高于需求,但产量有减少趋势,需求量呈现增长态势,2010年将处于粮食市场产需关系改善的时期,对粮食价格产生提升作用。根据美国农业部最新的报告,2009/10年度世界谷物产量预计比上年度下降1.52%,达到21.97亿吨,需求量比上年度提高1.73%,达到21.84亿吨,当年谷物产量仅略比需求量高0.59%,而上年度产量比需求量高3.9%。

但高库存仍是粮食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将是抑制粮价上涨速度的主要因素。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最新预测,2009/10年度粮食期末库存量预计达到4.57亿吨,是八年以来的最高位,比上年度增加2.87%。从对粮价变化有重要参考作用的库存消费比看,目前全球粮食库存消费比为20.9%,大大高于17%的安全水平,不利于粮价大幅度上涨。

从粮食价格周期波动特性来看,国际粮价底部运行期即将完成,预计2010年前期将继续低位运行,后期有可能步入缓慢上升周期。

同时,2009年国际投机资金主要集中在能源、金属、油脂类商品中,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2010年有可能借机转投前期涨幅较小、目前价位较低的粮食品种,粮食产品的金融属性有可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推高粮价。

综合来看,2010年前期国际粮价将延续目前的低位小幅波动走势,后期借机回升的可能性较大,但在高库存、低贸易的影响下,价格涨幅受限。

(二)原油

2009年,纽约原油期货平均价格约62美元/桶,比2008年的平均100美元/桶下跌了38%,但从全年走势来看,油价已经处于稳步回升的通道之中。从2010年的供需情况看,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认为,2010年全球原油日需求将达到8610万桶,较2009年增加1.7%,全球原油市场基本面仍处于供大于求的格局,但原油供应受OPEC影响极大,而OPEC的油价心理价位在70-90美元,如果长期低于该水平,OPEC将减少低成本油田产量。但目前美国的馏分油库存仍然维持在五年来的较高水平,抑制价格上升速度。总体来看,2010年国际油价将呈现温和升值态势。预计第一季度将在每桶72美元上下波动,第四季度达到85美元,期间将突破百元大关,全年石油均价预计为每桶80至90美元。

(三)金属类

中国需求是世界金属消费的主要动力,2010年中国消费将保持稳定增长,而发达国家复苏也将带动需求,预计2010年金属消费需求会迅速回升。尽管2010年前期存在下调的可能,但预计第二季度国际铜价将达到每吨8000美元,年中有可能创造历史新高,但从第三季度开始,正常情况下的消费需求将出现季节性放缓,而且后期可能面临美联储升息及全球调息升温的情况,价格出现震荡。预计2010年铜均价约为7000至7500美元。

(四)纺织原料类

目前国际棉花的供需处在失衡状态,面临着库存下降,库存消费比走低的问题。据估算,2010年全球棉花产量比上年度减少4.5%,棉花消费量比上年度增加2.18%;期末库存大幅下降13%,在2010年9月新季棉花上市前,棉花的供需难有较大改观。而后期随着纺织服装的复苏,新季棉花的产量亦不容乐观,对价格构成持续拉升。

(五)食糖

2009年,在巴西产量下调及投机基金的积极介入影响下,国际糖价翻番。2009/10年度全球食糖产量预计为1.535亿吨,消费量预计为1.538亿吨,仍呈供求偏紧状态,糖价有继续冲高可能。但2010年新榨季开始前,2010/11年度全球甘蔗种植面积很可能因糖价的高企而大幅增长,投机基金也将退出糖类市场,导致糖价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