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美术范例6篇

乡土美术

乡土美术范文1

【关键词】中学美术;乡土美术;教学意义;有效措施

Talk about the combination of art and local art middle school

Wu Yong

【Abstract】Art comes from life, but higher than life, the creation inspiration of the artist is not groundless imagination, but the feeling of life, behind every painting has its real prototype. Art teaching is not the fine arts creation, but they have similarities, as well as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shall prevail, also want to teach from art in our life. The local art establish the fine arts, can not only make students easier to understand the art textbook knowledge, and to enrich the learning content.

【Key words】High school of fine arts; Native art; The teaching significance; Effective measures

乡土特色美术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十分鲜明的地域特色。一般而言,乡土特色美术是各地历史的见证,乡土特色美术是一个地方乡土文化的标志和代表。乡土特色美术能够给中学美术的教学提供很多丰富的素材,为中学生的审美教育打下十分坚实的基础。乡土特色美术能够让中学生的心灵回归大自然,感受到最初的泥土的气息。乡土特色美术是广大劳动人民进行集体活动的自然产物,它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精神。乡土特色美术在中学美术中的运用使得中学美术课程更加具有多样化,在很大程度上充实了美术学习的内容。

1 乡土特色美术在中学美术中的教学意义

将乡土特色美术引入到中学美术的教学中来,不仅对于乡土特色美术的发展与传承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是因为中学美术教学中有乡土特色美术这一教学内容,才让乡土特色美术没有走向绝迹,反而能够不断地发扬与传承。中学美术教学中因为有乡土特色美术这一教学内容,为其注入了很多新鲜的文化血液,使得课堂教学增加了新的活力,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引入乡土特色美术。能够让中学生了解人与美术之间的关系、美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之问的关系,为中学美术教学体系的完善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一,乡土特色美术大大丰富了中学美术的课内外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灵活运用乡土特色美术资源,能够帮助学校开发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例如,中学美术教师可以经常带学生参观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自然景观,或者带学生参与当地的一些民俗活动和重大的传统节日,让学生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将写生课、创作课、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美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剪纸、泥塑等手工活动,这样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二,乡土特色美术为中学美术教学提供了非常生动且贴近生活的教材。美术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恩生活的情感。乡土特色美术教学教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在生活中感受美。乡土特色美术实际上就是普通百姓朴素生活的一种体现。现如今人们在博物馆看到的艺术品,大部分便是很久以前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些日常用品,这样便可以看出,艺术其实就在人们的生活中。乡土特色美术为初中美术增添了更多的审美素材,促进了初中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2 将中学美术教学嫁接在乡土美术的措施

2.1 更新教育观念:

打破美术教材作为唯一美术课程资源的局限,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地方美术资源。因为乡土美术从生活中来,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动人;还原到生活中去,虽然经过加工,但却又让人感觉真实。这样的内容更贴近生活,更具有亲和力,完全可以将生活引入美术教学。由于我们学校周边很多村寨都有少数民族,受其影响,这一带的居民以家纺生产为主。鉴于这些特点将原先比较枯燥的图案知识融人到家纺用品中来,例如《美丽的图案》,首先用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家纺生产过程让学生观看,让其体会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家纺设计。然后浏览一些家纺作品,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作品并说说其中图形排列的规律,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图案的基本知识。将这些学生平时生活中常见但又不太了解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学生特别感兴趣,教学效果也很好。这样用地方文化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使得学习的知识更加生动和实用。

2.2 筛选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的范围非常广泛,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内容也是相当繁杂。这就要求作为施教的我们要因地制宜地筛选、开发、利用各种乡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根据中学生的特点,选择和他们生活更为贴近的素材,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乡土文化之一的布依文化,位于贵定县西部约20公里处,在此发现了大量的布依族的民风民俗,其珍贵程度无以价计。乡土文化之二的苗族刺绣艺术历史悠久。这两种乡土文化都非常有代表性,但是综合中学美术教学的特征和中学生“玩”性未减的特点,选择带学生参观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自然景观,或者带学生参与当地的一些民俗活动和重大的传统节日,让学生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具吸引力,能让学生在玩耍中既了解到南通当地的乡土文化,又能从中学习美术知识。贵定的乡土文化资源比较充足,我们只有学会选择取舍,才能达到更佳的效果。

人类学家基辛指出:“文化的歧异多端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人类资源,一旦去除了文化间的差异,出现了一个一致的世界文化,可能会剥夺人类一切智慧与理想的泉源,以及充满分歧和选择的各种可能性。我们迫切需要了解人类的多样性,研究世界各地人类的生活方式,他们最后获得的智慧就是多样的智慧。”乡土特色美术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意义重大。它不仅为中学美术教学注入了很多活力,也为中学美术教学提供了很多素材,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取舍地将乡土教材进行发掘和发扬,是每个美术教师应尽的责任,也是对乡土美术的一种保护,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因此广大的美术教师要把开发乡土教材作为己任,希望把更多的乡土手工艺得到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樊春芳,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乡土教材发掘的思考[j]新课程(中学版),2009,(10)

[2] 田斌奇,让乡土资源走进美术课堂[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7,(01)

乡土美术范文2

关键词:乡土美术现代教育意义

乡土美术是广大劳动群众集体创作活动的产物,具有本土特征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历史、民族对自然和社会的感知;蕴含着一个民族宗教情感和哲学的思考,是民族、族群的精神、思想和审美的共同结晶;它结合着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因而具有典型的人文学科特征。

美术教育的现代化,必然要求知识积累的多样化,知识积累的多样化,主要依靠课程结构合理化来体现。因而,具有典型人文学科特征的民间美术教育,充实了学校现代美术教育的内容。

乡土美术教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就个人而言,全面发展意味着一个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意味着他的人格的健全和完善”。①通俗地说,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德、智、体、美的高度统一,是符合人性的教育思想,也是人类最美好的教育理想。在经济高度发达、物质资料日趋丰富的现代或未来社会,人们有更多自由时间和选择的机会来从事科学、艺术、社交等非物质活动,人们必需具备健全的大脑、健康的身心、完善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而美术教育则能实现促进人的个体发展价值。

美术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教育为手段,延续和发展美术文化。美术文化是由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构成的;或曰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它们互相联系、互为补充、互相渗透、共同发展。乡土美术带有典型的原发性特征,它传承了原始艺术,同时作为团体艺术而成为其他阶层艺术的基础和渊源。因此,美术教育的全面发展与民间美术教育是不可分离的,同时,民间美术与其他美术教育共同构筑了美育思想体系,也符合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思想。

乡土美术教育补偿了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失衡

经济信息时代,现代美术教育运用先进的科学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如电子计算机、幻灯机、录像机、多媒体、因特网等等,增加了电脑绘画、计算机制图以及各种各样的电脑设计软件等教学内容,传统美术教育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向现代化教学迈进。不可否认,现代化教学设施及手段的运用,丰富了美术教学方法,充实了美术教学内容,体现了现代社会美术教育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现代科技引发的人情淡薄、人性沉沦的负面影响带来的冰冷的、唯美的审美哲学思想却不同程度地滋生。学生整日面对冰冷的机械设备、模式化的绘图软件、单调的数据符号,精神需求难免失去平衡。

美国作家约翰·莱思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曾说:“我们的社会高科技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容量的环境,民间艺术恰好与电脑社会相平衡,难怪手工做的被单那么受欢迎,就连乡村音乐的流行也是对电子音乐的一种反映。”的确如此,精神需求很大程度地体现了一种对现实的补偿和对理想的追求。

乡土美术历来注重人情化表现,具有手工制作的亲切感和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回归感,强调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通过乡土美术课程教学,例如制作陶艺、编织手工艺品等,让学生体念人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在工艺制作中倾注情感容量和个性,感受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崇高境界,调节并补偿了现代生活引发的精神需求失衡。

乡土美术教育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有着积极作用

上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指出:“注重发展教育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转变,是在国际国内教育变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随着艺术价值观的变化,也必然导致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20世纪100年来,中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方式,结合西方的美术教育特别是法国和前苏联的美术教育体系,给我们带来辉煌也带来局限,特别是后现代艺术滥觞以来,当代艺术从‘视觉革命’到‘观念革命’‘惊世骇俗’的流派和风格层出不穷,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国的美术教育方式和体制。”②世界教育趋势的转变,必然对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注重教育的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是对文化教育多元文化的保护,也是对各民族国家文化资源的源本化开发和利用。人类是各民族在不同地域衍生成的各种社会组合体,进而人类的文化也表现出特殊知识系统的多重性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为文化的优化与知识的创新创造了极大可能,从而体现了现代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多元文化的特征。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体现在经济、科技、国防等方面,也包括了文化方面的竞争,我们应当适应时代教育特点和结合实践要求,既要弘扬中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注重教育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也要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美术教育体系。

总之,乡土美术教育,是完成学校美术教育现代化行之有效的手段,是顺应世界教育发展大趋势的,也为现代社会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美术文化体系和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起着重大而积极的作用。

注释:

乡土美术范文3

我是一名长期在临海学校工作的美术教师,一直以来致力探索让学生走进社会,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汲取美学元素,陶冶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怀。多年的探索,也收获了一些果实,下面我就以我多年来对乡土美术的教学的体会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乡土美术拓展教材,丰富课堂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美术课程应根据本土文化的特点建设适合本土学生的课程资源,应充分运用可利用的资源结合本地学校的特点确立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个性鲜明的地域特色的美术教学。而云霄历史悠久,文化浓厚,风光秀丽,物阜民丰。素有“六地”之称,即开漳圣地、天地会发源地、闽南(乌山)革命根据地、女革命家秋谨出生地、国际重要湿地、温泉旅游休闲胜地。境内有丰富的淡水、海水温泉资源,威惠庙、将军山、云山书院、开漳历史文化纪念馆等名胜古迹众多,还有仿唐风格山水园林公园、漳江口红树林部级自然保护区、乌山风景区、七星山风景区等自然生态资源。而这些资源就是学生最直观最真实的贴近生活的活教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教材,丰富了课堂。

1.利用云霄民间的民俗活动,庆祝活动的服饰资料、祭拜天地的祭品纹样、门神、对联、彩旗、灯笼以及民间的各种吹拉弹唱等乐器的造型,通过学生的观察、收集图案资料进行拓展教学,吸收民俗文化的营养,开拓学生的视野,寻求创新的境界。例如,在《与米罗游戏》教学中,我就一部分应用了大量的云霄潮剧剧服的审美特色,吸收其鲜艳饱满的色彩;一部分引用了祭品纹样的简单、直观、概况的特点,融合到讲解创作的教学中,学生在进行创作时,构图、造型、色彩的运用上由于已经收集了大量的民间优秀的图案资料,加上教材的知识材料,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作起来就得心应手了,一节课下来,一幅幅充满想象,融合了民间艺术元素的创作诞生了,其作品的造型、色彩、设计理念不仅传承了民间艺术大胆、概况、色彩浓烈、对比强烈,其内容也生活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也是我们教学创作中多年来力求突破而难以突破的教学难点。学生在创作中得心应手,自然对于美术课程就更加感兴趣了,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下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了。

2.利用周边的建筑拓展教学,大家都知道美术教育的目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而这些蕴涵着云霄人祖祖辈辈的人文思想和传统艺术观念,能更加形象生动的让学生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关系。例如我在《宗教建筑》一课教学中对于古建筑的欣赏、评述中,我就从了解云霄的威惠庙建筑的形态特征入手,大家都知道,宗教和美术是密切联系的,是人类发展史上多个民族共有的现象,是构成美术现象和美术作品非常重要的典型表现形式,但宗教是复杂的,要学生全面的理解是很困难的,如何让学生在了解宗教同时,使学生站在美术的角度去理解宗教美术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我想,让学生自身去感悟是最重要的。而云霄威惠庙是纪念陈政陈元光将军的丰功伟绩而建造的,由于有着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及涉台渊源,而闻名海外,以此为点展开教学,相信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瞧!庙宇的单檐歇山顶,造型优美,梁架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上的木构雕刻精细繁复,都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平。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古代建筑艺术的核心理论。庙宇的照壁、门厅、两廊、大殿的圆雕、浮雕,都体现出艺术家的别出心裁、耐人寻味的杰出创造,照壁的麒麟造型气势轩昂,色彩秀丽淡雅,不管是造型还是色彩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而大殿的前廊、石鼓的融合圆雕、浮雕和线刻等手法,以自由流动的线条融合一体,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和美的感受,使人产生了对悠久历史的追忆和当时庙宇雕刻设计意匠的丰富联系。感受了宗教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正确的对待宗教艺术,尊重宗教文化,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随着对知识的贯通,学生对于教材的理解就不会那么抽象了,学起来自然就有趣多了,学生有兴趣,那么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目的自然就水到渠成了。不仅达到教学目的,也拓展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乡土美术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丰富的艺术感知与体验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感知与体验是艺术活动展开的基本环节,而传统的艺术教育往往在学生对艺术作品与情感生活无任何感知与体验的情况下,直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过分注重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感受的过程,学生没有发自内心的真切的感受,而是东拼西凑的东西,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往往毫无生气,而乡土美术活动则带领我们跳出书本,走出课程,在社会、大自然中去发现、去寻找我们的资源,例如,在《多彩的风景》的一课中,我带领学生外出写生,去欣赏乌山的山山水水、自然风光,以激发学生的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瞧!巍峨高大,挺拔隽秀,陡峭盘行,丛崖险隘的乌山在同学们笔下栩栩如生,天然石洞;高耸入云直冲苍穹的“笋石”;以及蜿蜒数里乃至数十里的深邃的天然石隧道。无不成为学生们笔下的绚丽多彩的风景,而乌山的奇花异草,清山绿水交相辉映,丛崖、幽谷、深洞、巨壑,加上云雾缭绕,连月不开,构成学生们一幅幅奇特的自然风景画。而乌山神奇的传说,奇妙的景观和悲壮的经历吸引了学生们对当年革命先辈们在这样险要复杂的地方,高举革命旗帜,传播革命火种,坚持武装斗争的无线联想,及对革命烈士的深深动容和追思,同时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她的光辉历史,接受了一次很好的革命理想教育。我们在收获写生作品的同时,学生们还带回野花、野草、小山石、藤蔓等,于是以“美化家园”为主题的插花艺术在激情昂扬中展开了。没想到普普通通的野花野草在学生手中竟然能创作出一件件如此传神的插花作品,瞧!“爱之花篮”“满天星”“蓝色妖姬”“盛开的雪莲”……,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主动性、积极性充分的发挥出来,不仅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而且对美术课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乡土美术为美术教学提供借鉴和启示,能较快的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力和表现力

乡土美术以其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形象闻名,人们常常以乐观积极的态度,以敏锐的视觉捕捉身边的事物通过优美的形象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其作品朴实、色彩鲜明浓烈、造型独具一格,又是集供玩赏用为一体的造型艺术,这些不仅为我们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也为我们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例如,云霄捏面,一把塑刀,一团面就可任意发挥想像力,树木花草,虫鸟人物及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通过创意构思,栩栩如生的表现到作品上。这种以形象传承文化,把生活融入艺术,集儒、释、道合为一体的艺术魅力正是我们教学的极大借鉴,而以糖液作墨的云霄糖画更是活灵活现,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神话人物惟妙惟肖,糖画的抖、提、顿、放、收技巧不正是我们国画技巧的精髓吗?而我们典型的民俗活动中供桌上的蝉联,桌上罗列青瓷花缸、供案的以面粉、糯米粉及蔬菜类捏塑而成的飞禽、海产品形状工艺供品,其热烈的色彩,奇特的造型不正是我们要借鉴的艺术形象吗?民间剧团剧服,器乐、潮州大锣鼓其造型、色彩、花纹等各具特色的艺术内涵,都是我们拓宽视野,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而我举例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独具慧眼的,善于发现,并应用其丰富的资源为我所用了。

四、乡土美术为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注入新源泉

乡土美术范文4

    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达,西方出现了渴望远离工业城市回归自然的思想倾向,在艺术上也提出回归大自然。中国的艺术家们在短暂的追慕西方现代艺术的余晖后,认识到割裂民族传统、逃避社会现实的作品已经失去了读者,只有找到本土艺术的根基,才能培植出民族艺术的参天大树。于是,他们在艺术领域展开了回归深广厚重的民族文化土壤的寻根之旅。再次踏上生我养我的这块乡土,我们定能探寻到它不同寻常的意义与价值。

    一、乡土美术的内涵

    1.乡土美术与民间美术的区别与联系

    提起乡土美术,我们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民间美术,它们都含有指代那些具有清新、质朴、稚拙特色的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的意思,因为它们既有概念上的差异,又有着内容上的相同或联系。

乡土美术范文5

(一)乡土美术的性质

美术作为艺术类型之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的乡土美术是在地域性族群中传承了悠久历史的美术文化现象或者是实物载体,更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集体活动的产物,因其漫长的历史沉淀和发展,具有较强的审美教育意义。主要的乡土美术实物载体包括保留和蕴藏完好的族群绘画、工艺、建筑、雕塑、面塑、面具、剪纸、刺绣印染、木版画以及皮影等。受地域性和种群差异影响,乡土美术特点呈现出明显的零散性。

(二)乡土美术的发展“乡土美术”

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易英认为,乡土美术的真正起点应以1980年陈丹青《组画》和罗中立《父亲》的展出为标志,是中国现代美术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潮和现象,与其他艺术及文化形式参与了中国社会的文艺变迁和变革。作为思潮的“乡土美术”与“都市美术”相对应产生。虽然乡土美术的概念出现时间并不长,但它作为广大劳动群众集体创造活动的产物,是具有本土特征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历史。随着美术教育的现代化,将美术学科从技能学科提升到具有人文性质的独立学科,拓展了美术学科的内容和范畴,为美术适应现代化教育增添新元素,必然要求知识积累的多样化,而知识积累的多样化主要是通过美术学科结构合理化来体现的。乡土美术作为具有典型人文学科特征的美术内容,是构建美术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首先,民间美术是一种生活的艺术,“艺术来源于民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格言,艺术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的发展基础是漫长的社会生活变迁,根植于中国深远历史民俗文化变迁中,原生艺术和社会生活的一体化,创造出使用价值和审美功能并存的现代美术形式。美术教育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密切联系。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地方的民俗文化各不相同,乡土美术在不断被重构中,也有了与20世纪80年代全然不同的文化含义。总之,乡土美术的发展是顺应现代美术的发展,对于美术作品的创作不应该拘泥于传统的纸笔工具。

二、乡土美术教育的兴起

“生活即教育”。丰富多样的生活为各项教育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美术教育形式自此开始有了与传统师徒传授制不同的学校美术教育。自我国美术教育产生以来,美术课程的目标设置、内容和要求都是由中央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的。也就是说,学校美术教育课程标准和课程教学大纲都是按照统一的美术教育标准制定的。乡土美术教育最早在美术教育中的形态是手工,就是手工艺、民间工艺,也是美术教育课程中的第一个乡土美术内容。自此以后,地方学校就鼓励教师积极、大胆地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乡土美术文化资源也逐渐成为现代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同时,乡土美术教育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也让学生对中华民族具有一定的认同感,让学生自觉产生对中华文化的保护意识,有利于加强我国历史文化的保护与抢救;通过乡土美术教育,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也能让乡土美术与市场经济发展相结合。在乡土美术走出乡村、进入市场后,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能促进乡土美术教育的发展,也能提高乡土美术创作者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乡土美术教育的兴起,是乡土文化发展的开始。

三、乡土美术课程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美术课程作为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取合适的素材,在原有美术教育基础上,其教育价值逐渐得以凸显,挖掘更多的教育资源,丰富现代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促进我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任务。乡土美术本身就具有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将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入到美术教育中,对丰富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为学生美术学习创造有利条件,成就现代美术教育的一道风景线。乡土美术课程出现在现代美术教学中,除了丰富现代美术教学之外,还为我国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资源。从客观的现象来看,无论是学习美术还是学术性的知识,学生对西方的、现代的、新潮的东西学习速度比较快,需要的时间也比较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非常的浓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要重新回归与传统文化中。尤其对于美术艺术而言,更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比如中国画、油画、版画以及艺术设计的各个专业等,都需要充分吸收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越是深入民族的文化,越能在国际中体现其价值。而乡土美术是我国民族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乡土美术课程出现在现代美术教育中,为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参考价值。

(一)乡土美术课程可以丰富地方院校美术教学资源

乡土美术包括的内容丰富多彩,将乡土美术引入到现代美术教育中,可以有效地改善地方院校美术教育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原有的教学方式,让传统美术教学变得精彩纷呈。举例而言,将皮影、剪纸以及雕刻等乡土美术艺术代入到美术教学课堂中,可以有效地改善传统美术课堂中以绘画为中心的美术教学内容,打破固有的美术课程标准,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现代美术,增加美术教学的趣味性,使得美术教学氛围变得浓厚,培养学生美的感悟力和创造力。或者在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里,教师带队让学生以写生的方式去感受少数民族的生活,亲身体验乡土美术文化,感悟独有的民族艺术内涵,增加学生学习现代美术的乐趣,为地方院校普及素质教育创造有利条件,也能有力地推动地方乡土美术教育发展。

(二)乡土美术课程是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艾纳斯说:“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和教育的总目的相一致,而且具有着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美术教育是美术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现代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鉴赏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综合性人才。也就是说,现代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需要综合化和多样化,将乡土美术融入到现代美术教育中,让浓厚乡土气息和鲜明地域特色的乡土美术促进美术学科的发展,并源源不断地发展出更具有特色的美术教育教学内容。乡土美术课程是现代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课程内容有所差异的是乡土美术所选取的素材都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元素,而这些常见的生活元素也都体现了当地独有的人文精神和地域特点,可以通过这些原色传播现代美术思想,让原有的美术技能技巧更得以精进。通过乡土美术课程的学习,对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艺术也有着重要意义。

(三)乡土美术课程有利于培养美术专业学生的审

美观念美术课程是发展的课程,是在实践中不断捕捉灵感与创作激情的艺术课程,融合社会和自然环境特色为一体的。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正视精神文化形成,并持续从群体劳动中源源不断地改进精神文化,不断地创新,让乡土美术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例如,著名的绘画大师毕加索正是受到非洲当地黑人的原始艺术的启发,才成功创立了“立体派”绘画。通过此例,可以明显看出民间劳作对美术内容发展的影响,美术理念的创新发展与民间艺术密不可分。在现代美术教育中加入乡土美术课程,有助于学生突破美术思维局限性,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打破传统美术束缚,以变形、夸张的形式塑造更多的美术形象,创造出新时期美术之美,多个角度展现现代美术的魅力。对培养美术专业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并通过多种多样的美术之美的展示表达情感,在作品中蕴含情感,借作品传递情感,让美术成为展现其情感的重要方法。

(四)乡土美术课程是顺应现代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美术教学相对来说,启发性与灵活性比较强,乡土美术课程正是符合这一教育标准,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现代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美术教育还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艺术的责任,对学生进行乡土美术知识教育,将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等典型表现添加进教材中,是顺应现代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乡土美术经过历史积淀,门类和内涵已经十分丰富。按照其艺术形式和艺术特点进行乡土美术课程分类,可以让学生在课程领域中,亲身体验到乡土美术内涵,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底蕴,让每个美术专业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更深更广。再加上现代美术教育要求教育内容的多样化和综合化,乡土美术课程正是符合这一教育标准,将乡土美术课程加入到美术教育中,有利于美术改革重点的推广和普及,让美术课程设置达到美术教育的目标,顺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五)乡土美术课程可以充实现代美术教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资源

课程标准提出“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一理念,学校美术教育是一种设计人类生活各个层次面的综合性学科,乡土美术课程体现了极强的人文学科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民族宗教情感和哲学思考,因此将其作为美术学科课程设置,是适应学校美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在经济信息时代下,重拾乡土文化,与素质教育相适应,在乡土美术课程中为学生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体验,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生活,将美术作品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气息和特色文化,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推动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进步。

四、针对乡土美术课程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选用合适的乡土美术教材

乡土美术课程是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实践课程中,要应用相应的教材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选用的乡土美术教材上要多加注意。最好选择能够为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教材,其中,不仅要体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还要体现地方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所选教材必须适应时代需求、适合本土需要以及适合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关于教材的内容,在选择时至少要包括:当地书画名家、民间工艺大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乡土艺术作品(剪纸、农民画、启东版画等);综合类艺术作品欣赏(民居、园林、书法篆刻、摄影等)。另外,所选的教材中,其编排以单元式、单课式和单元、单课组合式为主,这样教学活动才能更加灵活地进行。此外,所选教材内容应该涉及当地的历史、地理、人文、宗教、经济等多方面,以此有利于从情感、价值观、审美观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二)灵活选用教学形式和教学资源

乡土美术课程属于美术学科,但同时它需要与其他学科结合、与社会现实结合,才能真正地引导学生体验、理解乡土美术。教师在讲授乡土美术课中要开拓思路,利用乡土自然资源材料,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活动。同时,注重设计教学方案,以主题单元教学的方式或整合内容,让学生一步一步、稳步扎实地学习乡土文化和美术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实践教学互动,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纠正教学中的错误。

(三)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乡土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是通过教学评价来体现的。由于单一的评价,致使学生的作品大多没有突破性,更展现不出自己的特色。仿效、临摹、抄袭作品,让乡土美术课程的继续进行变得更加艰难。一直以来,透过作品进行评价,是乡土美术课程的主要评价模式。但是这种评价模式带来的弊端,影响深远。为了改善这种形式主义的局面,应该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模式。针对一些泥塑、蓝印花布、编织等乡土民间美术,学生一时之间难以做成作品供教师判断优劣。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设置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评价方式。最好的做法是将课程评价一分为二,第一,以单元式结构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创作作品,再对作品进行评价。作品评价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选取平均分值。第二,将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指标。具体而言,包括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并对此一一打分。在现代美术教育中,因地制宜地利用现有的美术媒材,加强对乡土美术的重视,整理出其中可用于教学的有效资源,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还能通过对学生民族文化艺术普及,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对提高学生精神境界和艺术素质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同时,在现代美术教育中加入乡土美术课程后,对学生进行乡土美术教育,让学生通过乡土美术课程的学习,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深切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在艺术与美的追求中,重塑艺术鉴赏标准和美术审美观念,为我国现代社会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砖添瓦。

作者:林博 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何祥.论民间美术课程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意义[J].品牌,2015(4):264.

乡土美术范文6

一、乡土美术教材的编写理念

第一,价值引领。和其他课程一样,主导美术课程设计与编制的首先是其价值取向和引领。体现在乡土美术教材的编写中,则要求美术教材能体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体现地方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些需求既是教材编写的显性价值取向,又是教材对学生的隐性价值引领。教材编写者应自觉把握、遵循这些主导价值并努力体现在教材编写的过程及其结果中。

第二,资源整合。乡土美术教材的编写过程,也是对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的过程。参与编写的教师,不仅要有乡土美术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还要具有对乡土美术资源整合的能力。这里的整合,一是指“美即生活”的客观性整合。因为,隐藏在乡土美术资源深处的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乡人”对美的整体性认识。基于这种整体性认识,才可能真正把握乡土美术资源的特有内涵,从而体现在教材中。二是指“人即资源”的主观性整合。因为对于乡土美术资源的开发、利用来说,美术教师不仅决定着这些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而且他们自身就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实施首要和基本的条件资源。这样,客观性整合与主观性整合的有机互动、融为一体,就达成了对乡土美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整合。

第三,全面适切。乡土美术教材的编写,必须体现适时、适地、适人的适切性原则。适时,即适应时代需求,做到与时俱进;适地,即适合本土需要,做到本土化;适人,即适合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做到以人为本。

上述三个理念,价值引领是核心,资源整合是关键,全面适切是目标,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只有真正把握了这些理念,才能编写出深受师生喜欢的乡土美术教材。

二、乡土美术教材的编写方式

我国目前的学科课程一般分为国家、地方、校本三级。其中,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则在于展示自己学校的办学宗旨与办学特色。由此,在编撰乡土美术教材时应该注意充分体现乡土美术文化的特色并以地方美术教材的定位来思考,将其作为国家课标教材(省编中小学美术教材)的补充。

第一,编写内容的选择主要围绕以下三个基本专题展开:(1)当地书画名家、民间工艺大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如南通地区的王个移、赵无极、赵丹、高冠华、范曾、袁氏兄弟及张謇等;(2)乡土艺术作品传承:如南通地区的蓝印花布、扎染、板鹞风筝、剪纸、农民画、启东版画等;(3)综合类艺术作品欣赏:如当地的建筑(民居、园林)、书法篆刻、摄影等。编写内容的安排不仅要考虑与时令、节气相对吻合,更应注意学生的不同年龄段、生理发展与兴趣爱好等特点,同时在把握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的同时注意体现乡土美术教材的特色。例如:南通乡土美术教材根据年级、内容共分为四册。第一册,小学低年级(一至二年级);第二册,小学中年级(三至四年级);第三册,小学高年级(五至六年级);第四册,初中(一至三年级)。第一册至第三册的教学内容,以民间工艺大师的作品、民间艺术为主。第四册的教学内容,以书画名家的生平和作品、综合类艺术作品为主。

第二,对于编排结构,宜采用单元式、单课式和单元、单课组合式编排结构。这种编排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较之传统的直线式与螺旋式(圆周式)排列方式更为开放、灵活,更有利于教材的弹性发挥。其编排方式是将课程资源中确定的知识点组合成一个个单元或单课,每个单元或单课既是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又相对完整和开放,好比一个个“集成块”,每一块都是一个整体,既可以单独拿来使用,也能够组合起来达到更高层次的效能。教材只有在结构上具有了灵活性与开放性,在使用时才会更具优越性。

第三,编写体例较多采用综合课程这一课程模式。因为在挖掘地方美术文化时,必然会涉及到当地的历史、地理、人文、宗教、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单靠美术学科是很难展开的。许多时候,“美术综合课程就美术本位来讲,它不是雕塑、绘画、设计、欣赏四个独立的领域,而是相互融合的一个整体;就美术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来讲,它应该与其他学科教育(包括社会生活实践)协同起来,进行多元知识的揉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乡土美术教材编写中要把握的几点

教材的主体是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必须将学习内容与能力要求按照一定的科学逻辑组合而成,乡土美术教材也不例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把握。

第一,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学科知识与基本技能。要灵活设置乡土美术教材的学习内容,如在南通乡土美术教材的编写中,就注重充分挖掘并引导学生关注民间艺术,通过“扎染布饰设计”、“有趣的编织”、“别致的窗花”、“蓝印花布”等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承中学习和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

第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有效联系。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可以互相转换,探究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这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着力点。鼓励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项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及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乡土美术活动的乐趣。在组织学习活动时,以提示、设疑、选择、资料提供、方法指导、讨论和解释等方式,展示学习过程。如在南通乡土美术教材的编写中,设置了南通风筝、南通民居、南通盆景等内容,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生活中的美术元素。

第三,帮助学生实现知与情的整合,即要达到人格的整体发展。态度、情感、价值观是学生学习美术的最终落足点,好的乡土美术教材,不仅对提升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确立良好的审美观有帮助,还要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乡土美术教材在解决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与方法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陶冶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如在南通乡土美术教材《过大年》一课的设计中,通过剪窗花、写春联、贴门神等相关风俗,让学生感受本区域“年文化”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情感。

美术教育的独特性在于不是采用抽象的说教,而是通过生动直观的艺术品来完成这一重要的教育使命。美术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努力整理与开发丰富的乡土美术文化资源,并通过学习其审美与道德意义,最终使乡土美术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上一篇和谐教育

下一篇新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