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方案范例6篇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方案范文1

具体表示为前旱后雨。当前,今年我县气候变化异常。虽然已进入秋季,但防讯形势依然严峻,各乡镇不能厌战,掉以轻心,地质灾害正呈现多发频发趋势,每位参训同志对本次培训务必高度重视、提高认识,认真学习、严守纪律,学以致用,防治到位。通过培训,认清防灾形势,增强防灾意识,掌握更多的防灾知识,将地灾防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掌握好各个环节,做好每个细节,切实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推动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下面,就如何抓好全县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工作,强调三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深刻认识此次宣传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度重视,各乡镇要提高认识。从思想上绷紧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这根弦,认识到这次培训活动的重要意义,认真搞好这次宣传培训,为下步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奠定基础。要把本次“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政府、地区行署地质灾害防治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之一,作为全面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进一步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富平安的一项重要举措,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行动上狠抓落实。五到位”工作:一是对辖区内居民建房,地质灾害隐患简要评估到位;二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员联系到位;三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巡查到位;四是对地质灾害防治宣传资料发送到位;五是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预案和人员到位。五到位中人员到位是基础、评估到位是源头控制、巡查到位是过程控制、预案到位是末端控制、宣传到位贯穿于地灾防治工作的始终。各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基层机构,做好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工作,对切实加强全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及时掌握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反应能力和水平,以及有效防止居民建房可能引发或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上来,统一到省政府的具体布置上来,要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思路方法,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工作,努力推进我县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切实开展好“五到位”培训工作。

(一)村民建房地质灾害隐患简要评估制度要到位

充分调动激发村民的防灾、防患意识。对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的居民建房点,各乡镇国土资源所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宣传开展“村民建房地质灾害隐患简要评估”必要性。乡镇国土资源所要在其料理宅基地申请手续时,提出“请有关资质单位或专家对其地质灾害隐患开展简要评估”建议,对评估结果危险性大、适宜性差的地区要劝阻房主另行择址建房。

(二)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员联系要到位

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内容。各乡、镇要落实好以下三项措施:一是要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点档案,为进一步完善群策群防网络、确保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员联系到位。并根据全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进行进一步完善,有条件的要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数据库。地质灾害隐患点档案或数据库要及时更新、逐级上报,确保县地灾办对本县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数目、各隐患点具置和隐患水平等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进一步复查、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措施。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档案基础上,各乡镇要对各隐患点群测群防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各隐患点“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两卡发放到位、防治责任人到位、防治预案到位、汛期值班到位等“四到位”三是要将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责任人、联络员联系方式编制成“地质灾害防治通讯录”发放给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责任人、联络员,并上报县应急办、县地灾办。通讯录要及时更新、及时调整,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联系到位。

(三)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排查要到位

要在全县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基础上,一是各乡镇要根据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明电[2010]21号)文件精神。结合汛情变化、气象预报等因素,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再一次全面再巡查、排查。要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巡查、排查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对各隐患点要做到直接到点,组织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档案登录的各隐患点进行逐一排查,落实各隐患点两卡发放、防治预案、值班等到位情况。并对巡查情况建立巡查日志,巡查日志要有群测群防员和责任人的签字,对巡查日志要建立档案并做到妥善保管。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县应急办、县地灾办。

查清楚地质灾害点的发展变化情况、各搬迁躲避点的搬迁进展情况、搬而不离的情况、搬迁后返住情况、搬迁新点的住房情况和地质灾害情况等。具体要求为:1凡属地质灾害搬迁农户住房已修建好的必需限时无条件搬出;2地质灾害搬迁住房还未修建完善的要抓紧修建完善,二是要及时对历年来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的搬迁躲避农户进行摸底排查。并安排好临时搬迁躲避;3对搬迁到新居后又返受地质灾害威胁地的老房内居住的必需做好工作,责令限期搬迁到新居住地;4对搬出后的受威胁农户,必需将房屋、圈舍等彻底拆除,并将土地复垦。各乡镇人民政府于2010年9月1日前将清理检查情况专题书面上报县地灾办。

(四)对地质灾害防治宣传资料发送要到位

同时主动做好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宣传画、墙壁板报、宣传页、两卡等形式,各乡镇人民政府对各类地质灾害防治宣传资料要做到发放到位、宣传到位。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危险性、避险方法、联系方式、防治措施等宣传到位、讲解到位,确保当地居民知道何处危险、何时避险、怎么避险。

(五)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预案和人员要到位

对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都要编制防治预案,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对依据有关文件。制定隐患发生时的具体巡查、避险、救险措施,并将措施落实到人,确保预案到位、人员到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公布于众、发放到相关责任人手中,并集中相关人员开展预案学习、培训,重点隐患点应急开展预案演习,确保每个相关人员都熟悉掌握险情发生时自己的位置、责任和应采取的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方案范文2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具体措施

为保障“安全生产活动月”工作顺利实施,切实“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成立“安全生产活动月”工作领导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具体负责活动实施。制定《2020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细化工作安排,落实相关单位职责,形成主要领导总体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站所相互配合的工作体系,为“安全生产活动月”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大宣传合力,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开展线上地质灾害防治培训会。受今年疫情影响,以网上培训方式,对全市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及地质灾害网格员开展网格化管理和防治知识培训视频会,邀请地质专家就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行授课,指导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全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安全顺利完成。本次视频会议共培训人员100余人次。二是结合“6.25”土地日宣传安全生产知识。组织志愿者在市区广场发放土地管理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手册、森林防火警示语、居家安全小常识等材料,引导居民重视安全工作,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宣传现场悬挂横幅3幅,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多份。

三、强化巡查执法,确保活动实效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方案范文3

一、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要求.

我镇地灾害防治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整治、规划、警示”的工作要求,扎实实施地质灾害防治“一百千万”工程,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

二、年地质灾害防治主要工作

(一)编制好《村(居)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各村(居)要积极配合镇人民政府、国土所组织编制《村(居)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尤其是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云庄村群众转移预案,其他新发现易发生地质灾害的村居也要做好群众的转移预案,内容包括: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范围和转移对象;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应急响应:转移工作的实施,包括应急信号、转移路线及临时安置场所或安全地带;保障措施:包括生活安置及供给、医疗防疫,治安保卫等;其他相关内容。。

(二)认真组织屋后高徒边坡和新老地质灾害调查。

各村(居)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屋后高徒边坡和新老地质灾害进行全面调查,并填报“地质灾害灾情调查表》,该表请于8月底前送镇国土资源所,以提高地质灾害防御能力,以避免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三)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范警示

在汛期来临前,各村(居)要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检查,发现险情,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各村(居)要于8月中旬前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发放到有关单位、责任人和受灾害威胁的群众中,使各责任人了解灾情、明确任务、监测到位、负起责任。同时,要在8月中旬前完成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危险点、隐患点的警示标志牌设立工作。

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汛期防灾工作

1、认真开展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工作,按照《市区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行动实施方案》,由国土所、政务办组织各村(居)协管员、易发地质灾害的监测人、责任人培训行动。确保本辖区的地灾知识普及,减少人民群众的损失。

2、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汛期值班、灾点监测、汛前检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灾险性报告等制度。国土所、各村(居)要实行24小时电话值班,若逢台风、暴雨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期间,应按照防台、防灾工作部署,实行办公室24小时双人值班、领导带班制度,务必在岗在位,保持信恩畅通,处置迅速,报告及时。

3、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处置。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由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气象局负责,在电视台等媒体上及时预报预警信息。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Ⅲ一V级时,要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巡查和防范,一旦发现地质灾害险情;要及时采取防灾避险措施,并组织转移受威胁的群众。台风和强降雨过后,在确认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内岩土体处于稳定、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稳妥地组织已转移群众的适时回迁。

4、开展年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各村(居)应认真组织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查;迎接上级国土部门检查。检查内容: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情况:年地质灾害方案编制情况;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措施和办法;各地“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等;各村(居)汛期地质灾害群众转移预案落实情况。

(五)继续抓好“一百千万”工程的实施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方案范文4

(一)高度重视,周密安排

全面排查,分类监控。____乡的地质灾害历年来都是党委政府的汛期工作重点,摸清情况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我乡再次全面排查全乡的地质灾害情况,全乡共地质灾害隐患点13个。

(二)及早动员,周密安排

乡党委政府根据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本乡实际,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____乡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____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并于每周召开地质灾害防治专题会议,周密安排2016 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每月召开地质灾害防治业务培训会,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进一步的细化和安排。要求各村委会、各地质灾害点监测人员做到“十个要”:一是方案要细化。二是责任要明确。三是宣传要到位。四是情况要清楚。五是巡查要有力。六是监控要有效。七是信息要畅通。八是台帐要完善。九是应急要及时。十是处置要联动。

(三)完善措施,全力防范

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力度。组织13个隐患点村组负责人33 人、国土资源管理员1 人、具体监测人员 13人对《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行宣传培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保护地质环境的法律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及防灾抗灾能力。13 个隐患点共发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白卡”、“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1000余份,公告防治措施和避险方案、设置固定地质灾害危险标志牌13块。发放宣传材料2000 余份、张贴宣传标语10余条,对地质灾害知识进行宣传,切实让广大干部群众识别地质灾害、监测地质灾害、躲避地质灾害,尽可能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伤。

(四)实行地质灾害防治包村负责制。

每两名乡干部负责联系一个地灾点,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督促检查,督促5 个村委会和13个监测点人员认真履职,定时不定时的对各隐患点的监测人员进行抽查,对所在地灾点进行监测

(五)完善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在认真巡查排查和监测监控的基础上,13个隐患点由各地灾点监测人员每天向乡政府电话报告一次本村隐患监测情况,每月书面报告一次隐患监测情况。

(六)全力抓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

我乡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的要求落实汛期安全责任到第一线。分别与5个村委会签定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于13个监测员分别签署了目标责任书,明确具体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

(七)做好应急准备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方案范文5

一、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我县地质环境条件、气候条件、人类经济活动情况,以及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综合分析预测:2008年我县地质灾害仍以河湖(水库)灾害即路桥堤坝水利工程地质灾害为主,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汛期(一般在5一9月份,具体灾害发生情况将受降雨量影响),主要地质灾害发生地点为淮河干、支流沿岸,部分危险区段与历年发生水害区段基本相同,灾害类型以路桥堤坝边坡失稳为主。其次是特殊岩土体灾害、地质环境污染(地下水污染)以及由于不合理开采地下水形成降落漏斗,产生地面沉降等缓性地质灾害,随着城市发展和经济活动的深入,此类灾害的危害性也将随之加大。各类矿山企业,尤其是采石场应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操作,防患于未然,防止滑坡、地面塌陷和危岩崩坍灾害的发生。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防范重点和防范期

淮河以南重点防范区域是马城镇(大杨家、禹庙北官山),荆涂风景区上洪村,灾害类型以山体滑坡、崩塌、地面塌陷(采空塌陷)、不稳定斜坡为主。淮河沿岸重点防范区域是淮河干流及支流水系堤坝,灾害类型以渗漏、崩塌为主。

地质灾害的威胁对象为上述区域内重要交通干线以及行人、住户、农田等。

重点防范期为5一9月份。

三、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责任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有关乡镇政府要将本行政区域内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防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并注明联系方式。对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工程建设单位将监测、预防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当地政府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各乡镇要切实按照《2008年度蚌埠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要求,一是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主要负责同志对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具体负责。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做好有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二是要根据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经费,用于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应急和治理工作。三要认真开展汛前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组织制定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抓好落实。要制定每个危险区(段)和隐患点的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出现险情,相应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预案做好相应的抢险救灾工作。四是加强宣传培训,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群众的防灾水平和自救能力。要加强地质灾害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监测和预防的水平。要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体系,落实地质灾害监测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五、突出重点,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开展地质灾害巡查和督查工作。在重点防范期内,各有关部门、乡镇要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居民点、交通干线、旅游景区、重要工程等进行巡查,特别是对中小学校址要作为重点区域加强巡查,因地制宜,采取避让或应急治理等有效措施。对于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及时划定危险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予以公告。要将“地质灾害防治明白卡”发放到每个受威胁的群众手中,并组织防灾常识宣传普及,增强防灾意识和救灾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方案范文6

一、主要做法

1、健全管理机构。市、县、乡三级政府都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政府办、国土资源局领导任副组长,财政、民政、气象等18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指挥、部署协调和巡查指导,并将职责任务分配到成员单位,实行防灾减灾领导责任制。

2、编制防灾预案。市、县两级每年在汛前都认真组织编制了《防灾预案》,经同级政府批准后,下发到有关单位、乡镇执行。对全市已发现的各类地质灾害危险点,填制“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发放到防灾责任单位和负责人,填制“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到受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让他们明白面对险情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和撤离转移路线。

3、开展科普宣传。每年利用“4·22地球日”、“6·25土地日”、“12·4法制日”宣传,通过组织咨询服务队伍上街提供咨询服务,到乡村农户家中发送科普资料,出动宣传车到乡镇、村组进行巡回宣传,悬挂、张贴、刷写大型宣传标语和宣传图画等,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让群众掌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减少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几率。

4、加强业务培训。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每年都分别举办两次以上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学习班。市国土资源局以召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形式,侧重培训县、乡政府分管领导,县、乡国土资源部门分管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县国土资源局以举办学习班形式,侧重培训县、乡地质灾害领导小组成员和地质灾害危险点监测人员。

5、构建群防体系。以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人员为骨干、基层党员干部为主体,按照市设中心、县设总站、乡设站、村设组的组织机构格局,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监测网络,具体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工作。全市已建立群测群防监测网1529处,设立基层地质灾害监测点135处,在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备案的监测人员达539人。

6、加强巡查排查。每年汛前,组织工作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排查。对发现的灾害危险点加强监控,聘请专家到现场勘察,提出隐患点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并根据地质灾害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进入汛期后,市、县、乡监测点24小时有人值班,并组织地质灾害巡查组和应急抢险小组,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防治指导和抢险救灾。

7、健全规章制度。先后拟制定实施八项制度,即:地质灾害防治汛期值班制度、地质灾害险情速报制度、汛期危险点巡查制度、异变危险点应急调查制度、监测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监测资料汇编上报制度、地质灾害预防预报、预警告示制度,地质灾害防治奖罚制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职责明确、奖罚分明。

二、存在问题

1、地质灾害防治认识不足。地质灾害防治时间较长,即使是汛期结束,山体内还涵养着大量水分,容易造成已经开裂失稳的山体继续下滑的可能。由于一般群众主观上认为,汛期过后不会发生什么地质灾害。正是这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2、农民建房缺乏科学知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民认为建房背靠“大山”是有靠山之说。加上国家严格土地管理,为了减少宅基地占用耕地,一些农民便往山边建房,而在清基时处理不当,切坡角度过大,留下了地质灾害隐患。

3、地质灾害治理资金不足。我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涉及范围大,所需投入的治理资金比较多。一方面我市地质灾害以小型规模为主,很难争取到国家立项治理防治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地方财力有限,难于筹集治理资金。造成全面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资金严重不足。

4、人为因素诱发地质灾害。从已发生的地质灾害来看,许多与人为因素有关。如有的些方随着采矿的延伸,长期抽排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容易发生大面积的塌陷。有的地方因公路建设的大面积开挖,很容易形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

三、防治对策

1、普及地灾防治知识。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采取板报标语、橱窗专栏、宣传图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努力提高群众的防灾治灾意识。

2、引导农民科学建房。在农村民居选址时,国土资源部门要把好用地审批关,充分考虑综合防灾和应急疏散的要求,使农民建房避开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农民切坡建房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