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的缺点范例6篇

商品经济的缺点

商品经济的缺点范文1

要素市场建设是北京之急

简单来说,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等。根据北京市的区位优势,要素市场的交易对象主要包括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发展要素市场可有效活跃商品和产权交易,形成权威定价,并服务于相关产业发展。而这正是北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依仗和中国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北京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不缺信心缺规划、不缺人才缺机制、不缺硬件缺软件、不缺业态缺主体,不缺规模缺效益。”著名流通专家黄国雄一语道破北京流通业目前的短板。北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如何构建、如何发展?从要素市场做起、从生产型服务业做起、从大宗商品市场做起,从产权市场做起,是其重要的突破口。

近年来,北京市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并对功能定位有了新的调整,尤其是在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下,北京市还实施了“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的金融业布局规划。随着各主要园区相继开发,场的建设取得累累硕果,金融街、CBD、东二环交通商务区与丰台丽泽商务区等相继崛起,成为各大金融机构与企业总部的所在地。但在高端商务会议频频举行的背后,仍然隐藏着缺乏维系各企业资源常态合作机制的弊端,市场建设并不均衡。“场”代表着有形资源建设,“市”代表着市场交易行为。近年来北京市主要着力于“场”的建设,CBD、金融街、总部基地高楼林立、金碧辉煌、举世瞩目。但我们不能满足于市场空间布局的有场无市的“房东经济”、“瓦片经济”。市场的鲜活生命力在于流动性,北京市在要素市场建设上,“市”的发展落后于“场”的建设,其发展潜力有待于深度挖掘。“场”与“市”的矛盾一方面不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各园区间的差异化竞争。“市”的缺位使得各大央企各自为战,金融机构则独立拓展市场,各类产权则头疼于市场化的障碍。因此,在未来金融业区位发展中,“市”的建设应取得更高的优先权,尤其是以大宗商品和产权为代表的要素市场要成为北京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要素市场建设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之需

随着2010年的钟声落下的不仅是频创纪录的大雪,还有纷至沓来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声浪。商务部前期投放的“中国制造”广告显然并没能消除一些国家的戒心。在后危机时代,各国迎来的“无就业复苏”尚不稳定,“中国制造”还要面临大宗商品价格重新飙升带来的成本压力。各方不利局面下,我国的产业升级需要迅速找到正确方向,重新获得持续发展动力。我们认为,无论从产业升级还是经济结构调整角度,我国都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以此带动“中国制造”由初级产品代工升级到自有品牌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群体的“中国创造”。中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自身发展就有一个经济梯度转移模式,具体战略可将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逐步转移至内陆省份,北京则云集了中央部委、央企总部、金融机构和世界500强,具有特有的区位优势和总部集群效应,大力发展金融、贸易、会展、物流、咨询等生产型服务业,服务于实体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及品牌塑造。

而发展生产型服务业除去要有正确的政策导向外,还需要市场力量来激发经济活力,这个市场就是要素市场。一方面大宗商品市场可以节约企业的交易成本,并加深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同时有助于我国掌握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另一方面,产权交易市场则有助于加快知识产权市场化,鼓励技术创新,并且有助于企业寻求新的市场热点和机会。因此,要素市场建设是北京乃至我国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实现产业升级的突破口。

北京要素市场建设集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

近年来,随着北京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加速,第一产业逐渐退出舞台,第二产业随着重化工业迁出,占比也逐渐下降,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北京市GDP的主力军。作为我国的首善之区,随着城市规划不断调整,首都的功能定位逐步明确。近年来,北京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目前,北京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在全国稳居第一,第三产业在GDP中的贡献路也持续上升。2008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3.25%,位居全国首位,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也史无前例的达到了92.1%的高位。其中,金融服务业、物流业和信息产业都是北京市的特色产业,这为北京市要素市场建设提供了充分支持。

同时,北京市独有的政策优势、信息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及企业资源优势都是要素市场建设的沃土。北京是主要的政策制定地和地,政策优势全国独有;北京地区出版的图书占全国的1/2、音像制品占1/3,期刊占1/4,报纸占1/5,如此全面的信息来源和信息传播渠道形成北京市的信息优势;28%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3%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5%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30%的国家重点学科设在北京,尤其是中关村科技园区中的IT技术企业实力雄厚,北京的科技优势明显;同时,作为中国的教育中心,北京更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人才竞争力居全国第一。

尤为重要的是,北京市的优质企业资源优势其他地区难以企及,已经形成了大型央企与中小创新型企业,金融、贸易、物流、会展、信息咨询等服务型企业与实体企业总部相结合的良好态势。其中,大型央企、大型金融机构、世界500强企业等纷纷将总部设在北京,总部经济的优势是北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商品经济的缺点范文2

2007年,是我旅游业发展的丰收年。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申报成功,*机场建成通航,第二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成功召开,把我县旅游业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与平台;如何实现和推进旅游强县、旅游富县、旅游热县的发展战略,建设更加和谐富裕文明的新*。旅游商品的开发与相关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亟待思考与解决的课题。我就*旅游商品开发的相关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一、现状。辉煌历史遭遇尴尬处境,现实机遇面临严竣挑战,旅游商品该何去何从。

旅游产业是由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组成的综合性产业,其中旅游购物不仅是消费支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旅游国家和地区创汇、收入的重要来源。目前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旅游购物已占到旅游总花费的40%—60%,我国旅游购物的消费已达到了旅游总消费的20%,而我县却因旅游商品匮乏,旅游购物消费不足旅游总消费的3%,造成游客大饱眼福却两手空空的尴尬局面。

我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县,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旅游商品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许多具有传统工艺的商品久负盛名,曾经远销海外;洞塘凉席清道光年间就已畅销东南亚,*风猪清朝时期就已成为皇室贡品,以及布依族土花布、瑶族蜡染、苗族刺绣、水族马尾绣、银饰、剪纸等,都是民间工艺的精品,也曾是我县传统旅游商品的代表,近几年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县旅游商品的发展却非常缓慢,甚至衰退,原有的民间工艺厂,银饰厂纷纷倒闭,部分民间工艺甚至面临失传的威胁(如洞塘凉席的编织工艺、*风猪的配方等),现有的旅游商品企业也是举步为艰、前途渺茫。

纵观我县旅游商品市场,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种类单一,没有文化内涵。目前市面商品基本上停留在干笋、香菇、苦丁茶、土花布等品种,没有很强的纪念性,实用性,更没有收藏性;2、缺乏精品设计和精美包装,产品附加值低。多数产品仍采用低档的普通塑料袋包装,很多商品甚至没有任何包装,属于粗放型的商品;3、缺乏旅游商品的专业开发和市场调研,没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多数商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没有经过全面的市场调研,导致商品销量打不开;4、缺乏专业设计力量,设计、生产、销售严重脱节。目前没有一支专业的旅游商品设计队伍,商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缺乏配合,导致设计不上档次、生产不上规模、销售没有市场的现象;5、缺乏行业指导和市场培育,不能规范化和规模化经营。目前多数商品仍保持地摊式经营方式,没有固定的市场和销售网络,导致商家找不到客户,游客找不到商品。在省委、省政府实施旅游精战略的今天,“两赛一会”已搭建了旅游商品经济的基础平台;世界遗产的申报成功,*机场的建成通航和第二届旅发大会的成功召开,迅速发展的旅游业为我们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现状却让人堪忧,如果不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及时解决旅游商品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问题,将会影响我县旅游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县旅游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定位。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艺术品味还是经济实用、市场定位是发展前提。

我县由于长期处于旅游商品匮乏状态,少数商家为了弥补市场空缺从外地引进一些制作低劣的旅游纪念品;旅游商品除干笋、香菇外,全是安顺蜡染、云南小工艺、黔东南刺绣等,于是形成了高档产品曲高和寡,低端产品又毫无特色、滥竽充数的局面。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一条不足300米的街上,卖着各种各样的“小尿人”旅游纪念品,单是这一商品,它一年的销售收入就达7000万欧元,而在我省,最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旅游商品安顺蜡染却象卖蔬菜一样的满布地摊而无人问津。旅游市场需要的到底是“阳春白雪”式的高档商品,还是“下里巴人”式的大众消费呢?关键是找准市场定位和产品特色,特色就是出路,没有特色的产品是很难有市场空间的。我县旅游商品基础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广阔。可从以下几方面重点开发和突破。

1、注入文化内涵,提高商品档次。加大对布依族土花布、鞋垫、扎(蜡)染,水族马尾绣、银饰品、牛角雕、剪纸,苗族刺绣,瑶族花腰带、背牌等民间工艺品的文化内涵注入和精包装设计开发,提高其商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让生活用品变成工艺品,工艺品变成艺术品,艺术品变成收藏品,使其欣赏价值超过实用价值、工艺价值超过欣赏价值,收藏价值超过工艺价值。

2、加大以布依族土花布、蜡染(扎染)为原材料的日用品及装饰品设计,以水族水书、马尾绣、剪纸为基础素材的装饰品设计,以家庭用品,装饰品,壁挂艺术品等为突破口,丰富商品类型。

3、加大对香菇、干笋、茶叶、青梅系列食品,甲良辣椒,阳凤香米、*风猪、瑶山鸡、樟江蜜柚、*血桃、九阡李等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力度,提高商品包装档次,使特色农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型。

4、在以上产品逐步形成市场的基础上,拓展对独山竹编工艺、平塘牙洲陶瓷,以及本土竹木土陶等特色工艺品的设计开发力度,逐步丰富旅游商品种类,扩大市场辐射范围,满足各类市场需求,带动周边经济同步发展。三、产品。加大力度扶持地方企业,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本土产品支撑基础市场。

几年来,我县为了鼓励和扶持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但由于市场等诸多因素,许多优惠政策与帮扶措施无法落到实处,建设用地、税收、贷款资金等问题一直困扰企业发展,导致本地企业无法做大做强,外来企业无法筑巢安家。旅游商品经济是一项涉及面广、覆盖面宽的链条状产业,包含设计、生产、销售、消费等环节,形成规模与市场需要一定的周期。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与措施,对本地及外来投资企业给予资金、用地、税收、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做大做强本地企业,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设备和技术,本地产品形成规模后才会形成市场,形成市场后才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市场。农户加工配合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支撑规模经营,培育市场完善产业链条。

如今,旅游商品的概念已不同于以往,旅游商品的概念已涵盖到旅行生活中的必需品,旅行者购买的一切商品包括具有当地特色,能够唤起旅游者美好回忆的旅游纪念品等。如何利用旅游商品经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实现多种经济相互促进的目的。

1、农户粗加工为企业供应产品雏形,企业深加工精包装提高产品附加值,企业按市场需求为农户提品生产导向。

2、通过市场开发与产品包装,把民族民间手工艺品、艺术品、特色农产品等推向旅游商品市场,扩大旅游商品市场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同步发展。

商品经济的缺点范文3

关键词:乡镇市场 零售业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乡镇零售业发展迅猛,2003年乡镇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消费品零售额的26.2%。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乡镇的人口(包括农村人口)占了60%以上,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镇市场蕴藏着巨大地潜力,商业的发展空间也非常广阔。

从零售业态来看,目前乡镇市场的零售业态主要有: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卖店、商品零售市场。

从经济成份来看,乡镇市场上主要有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外商投资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和集体经济在乡镇市场上已越来越少,外商投资及港、澳、台投资经济仅在沿海发达的一些乡镇存在,而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占绝大多数。

我国乡镇零售业发展现状

在计划经济的情况下,乡镇商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建立了以供销社为主体的商业体系。但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乡镇商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供销社已被专卖店、超市、综合性市场等商业业态形式所取代。国有经营为主已转变为以个体经营为主。乡镇商业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乡镇市场发育不平衡

从全国乡镇市场来看,区域间乡镇市场发育不平衡,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零售网点多、发展快、所占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大。据国家统计局普查资料显示,东部地区零售企业单位数占据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达61.8%,从业人数占59.1%,而中、西部地区零售企业单位数分别占22.6%和15.6%,从业人数为26.5%和14.4%。

零售业布局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

由于很多的乡镇发展的较早,在商业的布局上没有统一的规划,所以乡镇商业的网点普遍零乱,随意性较大,各种商业网点交叉分布,整体上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一些小商铺任其开设,只要是临街门面就开设小商店

零售业经营理念落后,缺乏竞争意识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乡镇零售业的经营理念较为落后,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的坐店式经营,没有竞争意识,顾客上门我就做生意,你不来就不来,好象与己无关一样。尽管能够感觉到同行竞争激烈,但基本上没有经营者会因为竞争采取应对做法和措施,主动研究市场、研究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更少。能够真正地树立为顾客着想,为顾客提供方便的商业更是凤毛麟角。

零售业规模偏小,管理水平落后

乡镇商业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经营方式落后,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单体分散经营的零售主体所占比重较高。在全国1300多万个流通主体中,单体经营的个体商户在全部零售主体中的比重高达93%。目前在城市零售业中发展较快的连锁超市在乡镇也有所发展,但还是新生事物,数量还不是很多,占乡镇商业的比例还比较低,经营规模也小,经营的商品品种、规格等也不齐全。零售业从设施到管理手段都比较落后,流通现代化总体水平较低且进展缓慢。由于长期投入不足,目前我国乡镇流通产业的核心技术、物流和信息设备都远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零售业经营大众化,缺乏经营特色

纵观我国乡镇零售业的经营情况,从经营的商品品种、经营方式、经营手段和经营策略等方面都趋于大众化,缺乏经营特色。不能够根据当地乡镇的特点和乡镇居民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开发特色商品,开展有效地价格策略、促销活动规划、商品陈列技术及卖场气氛的营造等营销策略。尽管有些零售业经常开展各种促销活动,但由于促销手段单一,少有变化和缺乏对促销活动的有效整合,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乡镇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普遍偏高

由于乡镇零售业进货渠道基本上是从县城或中小城市的批发商或商进货,加上运费后进货成本增加,使得投放到乡镇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普遍偏高,越偏僻的乡镇价格就越高。在我们调查的5省85个乡镇中,发现乡镇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普遍高于县城。

发展我国乡镇零售业的对策

发展适合乡镇的零售业态

建立农产品零售市场 乡镇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纽带,乡镇的零售业主要任务不仅是把工业品送下乡,而且要通过它的渠道把农副产品送到城市,因此乡镇零售业在经营日常工业品的同时,更要提高农产品的经营规模,力争使其销售份额占全部零售额的三分之一。加大力度规范和整合乡镇农产品集贸市场,在条件成熟的乡镇,有条件地进行“农改超”试点。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主体直接向乡镇零售终端配送,同时鼓励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以稳定零售终端的农产品货源和质量。

发展乡镇连锁超市 连锁超市是一种新型的零售业态,以自助的销售形式向消费者提供低廉、优良的产品和服务,在我国城市市场已经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可。而在乡镇市场上却并不多见,从我国乡镇当前的需求情况、消费特点及消费水平上来看,在乡镇发展连锁超市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不仅能够为乡镇消费者提供价廉的商品,而且能够杜绝假冒伪劣商品。

当地政府要高度重视

发展乡镇商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商业企业积极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满足乡镇消费者的需求,而且更需要地方政府在宏观上以切实提高乡镇居民及农民收入,改善乡镇基础设施和规范市场为中心,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支持、引导与规范,财政有限的乡镇可以制定优惠的政策吸引投资商投资建店,促进流通市场的繁荣,使乡镇商业健康发展。

乡镇零售业的辐射范围不仅仅是乡镇居民,还包括了广大的农村消费者,由于农村的零售业不发达,无法满足农民的消费需求,在闲暇之余,农民往往愿意到乡镇一次性购买大量的日常用品和农机用品。这部分的消费者也是乡镇商业的主要目标群体,因此,地方政府应该进行政策上、资金上的支持和引导,帮助农民增收,同时通过信息指导、市场拓展等方式让农民致富。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乡镇零售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重视零售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由于收入、市场的繁荣程度等多方面的原因,很多人不愿意到乡镇工作,人才缺乏已经成为乡镇零售业发展的瓶颈,2004年11月我们在对和田乡镇连锁超市的调研过程中发现,他们不缺商品、不缺市场需求,缺乏的却是商业人才,特别是店长一类的人才严重缺乏,正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人才管理分店,使得连锁店铺的扩张速度放慢,这不仅影响连锁的规模,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整个企业的效益和发展。解决的办法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对现有的员工进行培训,可以自己企业培训,也可以送出去培训。另一方面积极引进,用待遇吸引人,用环境留住人,这样企业才能够迅速发展。

零售企业要学会运用正确的营销策略

加强市场调研和预测,提供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在乡镇经商,最难的就是要找到适合乡镇市场的商品。作为乡镇连锁店要为自己的消费群体提供合适的商品,就必须要加强市场的调研和预测,了解消费者的适时需求。对于乡镇的本身居民,连锁超市应不断地了解他们的收入水平、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等各方面的情况,从不断了解他们的需求变化中,不断地调整商品结构。

商品经济的缺点范文4

【关键词】临沂;旅游商品;现状;对策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商品已经成为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己与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设施、旅游交通共同构成旅游业的四大支柱。开发旅游商品不仅是推动旅游业发展和繁荣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发达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要实现临沂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加快旅游商品发展势在必行。

1.临沂市旅游商品开发现状

临沂素称沂蒙,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随着临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临沂旅游商品开发也有了较快发展,旅游商品种类繁多,既有传统工艺品,又有地方土特产,还有当地名小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据统计,临沂现有200余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生产和销售各类旅游商品达480余种,其中旅游食品300余种,主要以孙武宴系列食品、三益系列食品、绿润系列食品、龙润食品、鹰窝峰系列食品、兰陵酒业、沂蒙红嫂、沂蒙小调等土特产食品为代表;旅游纪念品150种,主要以王羲之系列仿古工艺品、竹简仿古工艺品、精品砚台、板泉木梳、多种民间手工艺品等为代表;此外还有旅游装备品20种,旅游一般用品9种,已初步形成了以旅游纪念品、旅游食品、旅游装备品和旅游一般用品四大类为主的旅游商品系列。目前,全市已发展省级旅游商品金牌购物店7家,居全省第二位;旅游休闲购物街区3个,数量居全省第一位;旅游商品专柜5个,沂蒙优质农产品专卖店17家(全市4A级旅游景区内),定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9家。此外还有63家非定点生产企业和农副产品生产企业参与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旅游商品研发单位19家,初步形成了以旅游商品专卖店、旅游商品专柜、休闲购物街区及景点附近的旅游商品零售摊位为主的销售体系。

2.临沂旅游商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临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购物收入也逐年增长,并已成为旅游总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但与旅游商品发达地区比较,临沂旅游商品的开发还比较落后,旅游商品的品种还比较单调,其销售收入远远底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30%)。从旅游业的发展要求和横向比较来看,临沂旅游商品的发展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旅游商品品种单调,文化内涵不足,缺乏特色和名牌产品

目前临沂市旅游商品偏重于各类旅游食品和纪念品的生产,旅游装备和其他类型商品不足,供应品种太少,而且缺乏文化个性和地方特色,高知名度、高附加值的名牌产品更少。各景区景点的旅游商品销售点也大都以出售大众化旅游小商品为主,缺乏地方特色,产品系列化的生产和销售严重不足。同时旅游商品品牌意识淡薄,临沂旅游商品生产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只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没有看到品牌效应带来的长期竞争优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游客能熟知的临沂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少,能叫上名字的品牌更是少之又少”的不良局面。

2.2旅游商品开发人才队伍缺乏,研究设计力量薄弱,生产能力小

临沂旅游商品设计人才短缺,还没有自己的旅游商品开发设计人才培养渠道,从业人员素质低,得不到相应的咨询、指导和培训服务。目前临沂还没有旅游商品开发研究设计机构,研究设计人才缺乏,懂市场、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更加缺乏,几乎都是传承原来的旅游商品进行重复生产,因此难出系列产品,难出精品和名牌产品。临沂旅游商品开发生产起步较晚,生产企业规模小,大部分企业尚属于“小、散、弱”,家庭作坊式经营方式还很普遍,生产工艺落后,企业员工人数少,更谈不上拥有非常专业资质的生产设计开发人员了,而且生产企业缺乏相互间的联合,经营分散,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弱。

2.3旅游商品市场市场不规范,管理不完善,价格不合理

目前临沂旅游商品销售市场发育较差,缺乏统一协调管理,经销网点布局没有完善的规划,摊点、商店分布散乱,无序竞争、管理混乱的状况较为突出,既影响了旅游景观,也影响了其经营效益。临沂旅游商品的销售既有正规的旅游商品经销商,也还有很多的私人销售小贩。正是因为没有建立旅游商品销售进入标准,使得很多并不具备销售资格的私人小贩也在旅游景点和旅游购物点附近销售旅游商品,假冒伪劣商品难以根除,价格欺诈、尾随游客兜售和强买强卖现象不时发生,既破坏了游客的游览情趣,又影响游客的购物欲望。

2.4旅游商品市场开发、宣传促销力度低,知名度不高

近些年,临沂市非常重视旅游景点的宣传促销,但对旅游购物品的市场开拓、宣传促销的力度却远远不够,严重制约了旅游购物品的开发。缺乏对旅游购物品市场的调查研究,不了解旅游者的购物动机、心理和需求特点,从业人员素质低,得不到相应的咨询、指导和培训服务,这就难免造成旅游购物品市场营销的盲目性和低效性。实际上,旅游商品的纪念性、具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对宣传、塑造旅游地整体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

2.5对旅游商品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

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把旅游商品当作一种旅游资源,只是简单地把其当作可以增加收入的一种手段,重景点、旅行社、宾馆建设,轻旅游商品的生产与销售;在增加旅游收入的途径上,把精力过多的投到了旅游者人数的增加上,在努力扩大旅游者的消费上下工夫不够。而在旅游消费方面,又主要着眼于旅游者的基本消费,而忽视了弹性最大的“活消费”。全市大多数景区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门票收入,占到了80%以上,而旅游商品收入所占比例太少。全市缺乏有效的旅游商品开发规划,政府也缺少行之有效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投入严重不足,不利于旅游商品产业的做大、做强。

商品经济的缺点范文5

近年来,按照国家有关部委和省政府的相关要求,大力开发名优地产商品,努力搞好品牌建设,依托我省自然优势,培育了一大批品牌商品。广大流通企业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已任,按照“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的理念,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地方名优产品流通,为地方名优商品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地产名优产品”的资源情况

我省地方名优产品主要有两部份。一是依托农业大省自然资源形成了一批农产品及衍生产品;二是依托长白山资源形成了一批山珍系列产品。主要涵盖:酒水、山野菜、肉食加工、干调、副食品等门类。如酒水类,有白城的洮南香、洮儿河系列、榆树的榆树钱、吉酒王系列、辽源的龙泉春系列、葡萄酒有长白山系列、通化系列、啤酒有金士百、冰川系列。牧业加工产品有华正猪肉、正业猪肉、德大鸡肉、皓月牛肉。医药类有通化东宝牌人工胰岛素、镇脑宁胶囊、山雄牌万通筋骨片、修正牌斯达舒胶囊等我省独具特色的人参制品、梅花鹿相关产品、林蛙制品。大米及小杂粮类产品有:延边大米、梅河大米、九台大米、白城燕麦、油葵、绿豆等产品。山野菜品种非富,加工企业众多。

(二)“地产名优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初步形成。

目前我省“地方名优产品”形成了一批生产基地。粮食“初加工、粗加工”、绿色有机大米主要分布在吉林、松源、梅河、延边;小杂粮主要分布在白城、松源、延边;白酒、葡萄酒主要分布在吉林、白城、通化、肉禽蛋奶制品主要分布在长春、辽源、长白特色产品主要分布在延边、通化,对我省特色地方名优产品生产起到了较强的支持。

(三)“地产名优商品”加工企业初具规模。

我省的粮食初加工企业以吉林粮食集团梅河口谷物有限公司、松源二马泡绿色米业有限公司、扶余县增盛农副产品绿色食品加工厂、延边众鑫、艾利特、吉林绿孚、宏粮米业、白城鹤香米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中型企业,总数达到20家。酿制白酒的企业主要以洮南香、洮儿河、龙泉春、榆树钱为代表的4大系列大型企业,总数达到37家。葡萄酒生产企业7家。啤酒生产企业2家(雪花、金士百)。长白系列产品主要以生产人参、林蛙油、松籽、鹿茸、木耳、蘑菇、蜂蜜等中小型生产企业遍地开花。

二、地产名优产品销售中存在的问题

(一)门槛高、进门难。

一方面,国际市场门槛越来越高,虽然去年我省农副产品出口总额同比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世界各国都在以提高食品安全标准为由设置绿色技术壁垒,如菠菜的检测指标已由2项扩大到46项,大米的农药检测项目已增加到123项,豆类的农残限量项目多达225项,造成农产品出口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进入世贸组织规定的“后过渡期”,农产品关税配额数量将达到最高点,其中玉米的关税配额量达到国内生产量的6%,国外更多优质农产品的大量涌入,将对我国相关产品和产业带来更大的冲击。同时,国内各大中城市也纷纷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对我省农产品的质量和营销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产品的发展在未来几年几十年站稳国际国内市场必须达到“标准化”生产。

(二)品质低,产销模式落后。

一方面要建立深加工、精加工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体系,另一方面要注重优化地产品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化经营,应以龙头主,围绕一项或多项产品形成农户+基地+公司的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龙头企业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是产业化组织的加工中心、营运中心、服务中心和信息中心,通过龙头企业支撑,实现规模经营,如松源老醋、增盛永的小杂粮、洮南市万丝粉丝、二马泡的大米等产品在质量和数量都量有一定规模,但在我省流通企业上柜销售较少,消费者缺少一个认识的渠道。

(三)规模小,低子薄。

我省“地产品”加工、生产企业大部份是中小型的生产规模,他们既有自身的优点也有明显的缺点。企业常处在被政府和协会忽视的地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一直处于强势品牌的包围之中,已成为突破企业的发展瓶颈。“地产品”企业本身具有先天发展的劣势,后天又极易被忽视,对企业来说,既要发挥自身灵活性的一面,又要吸取教训,向现代化管理过度。大船抗风浪的能力很强,但不灵活;小船灵活,好转向,但抗风浪的能力弱。所以企业一定要找准自己的生存领域并制定对应的生存策略。纵观世界各地的企业无论是什么原因,绝大多数都是由小做大的。对我省企业来讲,竞争虽然残酷,但并不是没有机会。

(四)管理粗放、品牌意识不强。

地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基本上处在“家长式管理模式中”,凡事一个人说了算,缺乏来自内、外有效的监控、反馈和制约,使得决策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容易导致严重倾向的独裁和集权化,短期投机行为严重,只注重眼前不注重长远。地产品的销售量在本地商贸流通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不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大部份企业依然是走出去找不到门,摸不到路。在塑造品牌并不只是那些大企业的专利,中小企业品牌塑造更有利于做大做强。所以,无论是企业大小,都要塑造自己的品牌,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与众不同。品牌体现品质和文化,带来附加值,是市场竞争力的核心。

(五)经营模式缺乏创新,地产品深加工发展滞后。

由于大部分地产品生产企业经营者经营观念陈旧,大多数固守传统的小打小闹的经营模式,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的管理与服务手段,创新发展的意识不够强,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在我省象德大、皓月这样规模的企业少之又少,“地产品”综合性加工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所涉猎的品种还很少。基础设施建设有规模,但生产方式较为落后,还摆脱不了作坊式的加工模式,还达不到规模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政策扶持和引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虽然各市、州都制定了一些支持流通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条件等因素制约,一些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在地产名优企业的引导上缺乏长效工作机制,我省地产品的加工生产具备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但在地产品的销售、推广还有所欠缺,地产品的生产企业还处于自筹资金、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找市场的初级阶段。致使多数地产品的生产企业在流通的环节中困难重重,规模不大,速度不快。

(七)流通渠道不顺畅.

连锁超市和其它大型零售场所是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场所。地产名优产品应大规模进场销售,但实际上,地产商品在超市的比例很小,具调查,大型超市经销地产品的比例5%,小型超市的经营比例例也不过10%。究其原因,一是生产企业缺乏市场意识,参与竞争意愿不强,就地就近通过集贸市场进行销售。二是流通企业服务意识不强,经营地产商品积极性不高,入场费相对较高,使生产企业望而却步,就省分而言,更不尽人意,只有个别品种能够进入省外销售系统。主要问题,一是产量小,经常断货,不能常年供应。二是质量不稳定,不同批次商品质量不一样,影响了商品的销售。

三、推广促销地产名优产品的有利因素

(一)金融危机使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成为经济发展的首选政策。目前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有可能进一步演化成经济危机,资金短缺,贸易额下降。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对出口商品的依赖度较高。我国出口贸易对国发经济的贡献率达60%多,面最终消费率为30%多,横向看,国际最低,纵向看为历史最低值,国民经济运行安全受到极大威协,在当前形式下扩大内需,成为对外贸易的依赖度已成为必然,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刺激内需的力度,而推广促销名优地产商品,正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有力措施,是克服金融危机,促进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促进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地方名优商品快速发展。党的17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支援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理顺农产品价格的要求,随之而来国家必将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这对提高农民收入和购买力、加强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必然会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地产名优商品在数量上将会增长,质量将会提高,企业规模将会扩大。大量商品涌向市场,提高了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满足了人民的物质需求,这就要求商贸企业加强服务,树立新的经营理念,大力经销地产名优商品。在推广促销地方名优产品任务加重的同时,极大丰富的地产名优产品也为推广促销提供了有力条件。

(三)各级政府对地产商品推销工作日益重视,是推动工作取得进展的保障。发展地方经济是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地方名优产品多是依托本地资源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同时也构成了当地产业发展的基础。各地政府对此类企业均非常重视,出台了土地、税收、资金等方面一系列政策,并将其列为招商引资的重点,还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推销产品。省政府决定利用几年时间,推广促销地方产品,打造一批地产商品销售平台,提高地产商品市场占有率,就最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在省政府的推动和号召下,各市州,各县市区也将会积极行动起来,在全省形成一个买吉林名品,促吉林经济发展的良好工作环境、舆论环境、政策环境。

商品经济的缺点范文6

[关键词]旅游商品;深度开发;路径;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3-0108-03

一、深度开发旅游商品是河南省旅游产业链发展的必然选择

旅游商品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旅游商品是提高旅游经济效益、激活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游客对旅游商品的需求属于非基本需求,是弹性最大的一项需求,旅游部门从中获得的收入是“无限度”的;其次,旅游商品本身也是一种旅游资源,它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客源市场;第三,旅游商品是旅游产品中可携带回家的有形产品的主要部分,它不仅可以强化旅游地的形象,延长游客的旅游经历,而且还能成为旅游地的义务宣传员。

河南省旅游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产业,给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增添了一支生力军。目前,河南景区旅游基本空间格局已经形成,几个知名景区的影响力不断加强,形成了颇具竞争力的品牌,例如,少林寺、龙门、白马寺、殷墟、清明上河园、红旗渠、云台山、洛阳牡丹花会、开封会、重渡沟等,正在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说河南省旅游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是,如果考察旅游对河南省经济的拉动情况,可以说并不理想。旅游收入主要依靠门票、住宿和交通,而且旅游交通收入的大头还在航空和铁路方面,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有限。旅游与区域内其他产业之间应有的关联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还有很大的空间去发展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讲,河南省旅游的发展应该迈出新的一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各种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阶段。这样才能发挥旅游的联动效应,才能拉长旅游产业链。

伴随个人购买力的增强,表现在旅游活动方面是对旅游购物需求的日益增加,一些地区的旅游商品收入已达旅游总收入的40%~60%。而河南省只占大约10%,旅游商品发展状况已明显滞后。这不仅影响到全省旅游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制约着旅游业对相关产业带动效应的有效发挥。因此,在考虑加大旅游产业的关联度,拉长旅游产业链,增强旅游对其他产业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时,选择旅游商品开发作为突破口是最合适不过的。

二、河南省旅游商品现状

(一)旅游商品开发市场潜力巨大

中原文化灿烂悠久,举世文明的文物古迹、引人入胜的山水风情、浓厚地方气息的土特产和传统历史文化的工艺美术制品是河南旅游商品开发的资源宝藏。

1.弘扬传统工艺,以汴绣、钧瓷、汝瓷、唐三彩、玉雕、天坛砚、黄河澄泥砚、麦秆画、梅花玉、木版年画、棠溪宝剑等为重点产品,形成具有丰富中原文化底韵的传统工艺品系列。

2.充分发挥河南气候适宜,具有种植牡丹、等多种名花的传统优势,运用现代生物基因技术,发展易于携带保存、能随季开放的名花卉系列。

3.利用河南省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发新郑大枣、灵宝苹果、鄢陵花卉、淮阳黄花菜、信阳毛尖、焦作四大怀药等知名度较高的土特产品。

4.根据普通观光旅游和体育旅游、探险旅游的不同特点,发展功能性强的旅游运动产品系列。

5.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产品需求,围绕“娱”字做文章,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书法、美术等艺术精品系列,丰富中外游客晚间文化生活。

(二)旅游收入持续增长,但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收入的比重较小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河南省旅游业已呈现继续高速发展态势。2009年河南省旅游总人数为2.3亿,总收入达1985亿元,在全国分别排在第6位和第8位,尽管如此,河南省旅游商品开发却发展缓慢。旅游购物在欧美国家占到旅游业收入的50%~60%,在亚洲发达国家占40%以上,而我国仅停留在28%左右,河南省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重只有10%左右,明显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河南省旅游还处在传统效益阶段,主要效益来源是门票,而国际、国内的一些知名景点已经取消了门票,这说明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内部结构水平低,结构不合理。同时河南省的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着观念落后、体制不顺、缺乏龙头企业、市场宣传推介不够、监管不力、配套消费设施不齐全、游客停留时间过短等问题。这些不仅影响到旅游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制约着旅游业对相关产业带动效应的有效发挥。因此,必须加快河南省旅游商品的发展,把旅游商品培育成全省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三)旅游商品有一定的地方文化特色,但缺乏主导精品旅游商品

河南省旅游资源有浓重的地方、民族、山水、文化历史特色,但在旅游商品开发过程中,却反映得不明显,商品大多和全国的旅游商品雷同,“人有我有,我有人也有”,没有发掘出自身地域特色,文化内涵也挖掘得不够,并且大多数旅游商品只限于对原材料的简单加工,缺乏深厚的民族性、地方性,对商品的质量不能保障,对商品的形象设计及包装缺乏个性化和现代化理念,从而不能形成主导的精品旅游商品。

吕保利:旅游商品深度开发的路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三、河南省旅游商品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只注重门票收入,对旅游商品重视不够

当前河南旅游产业仍是“门票经济”,景点只是在门票方面做文章,而未来旅游产业将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旅游有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其中“住、行、游”是旅游产业内自身直接经营的要素,“食、娱”是旅游涉及的第三产业中其他行业经营的旅游要素,而惟有“购”不仅与商业服务业发生直接关联,而且还与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都发生关联。旅游商品的生产既有由工厂和作坊完成的,还有由农业、种植业完成的。如旅游纪念品、旅游食品、旅游生活用品、旅游文化消费品是由工厂和作坊制作,地方土特产、无公害果品和粮食由农业生产出来。由“购”引发的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在所有旅游要素中牵扯面最广,牵动的行业和产业最多,对促进地方经济和就业机会增加的作用最大。因而,不能只重眼前的“门票经济”,要放长眼光,大力开发旅游特色商品,扶持一批集旅游商品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重点企业,策划开发融艺术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商品,真正促进地方旅游业及经济的发展。

(二)旅游商品结构不合理,缺乏正确的市场导向

河南省大多数地区的旅游商品开发缺乏“大市场、大旅游”观念,对旅游商品的开发不是依据市场需求状况和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规划,而是以单一的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盲目地开发,一味地相互照搬硬套,逐步丧失自己的特色,造成河南省旅游商品数十年不变样,缺乏创新,品种单一,各地旅游商品雷同。

(三)对传统工艺美术缺乏保护和扶持

河南省原有一些工艺美术生产企业,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一些人才和传统工艺流失。还有一些可以形成工业化生产的企业缺少与旅游的联动,商品的创意、设计与旅游市场脱节,销售不畅,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还有一些掌握传统工艺技术的民间人才由于自身条件所限,没有资金,没有传承人,没有市场推广能力,使那些如今很受市场欢迎的传统工艺品深藏民间,得不到开发,有些甚至后继无人,面临失传。这些都需要加以保护、扶持和引导。

(四)品种同质化,旅游商品深加工不足

目前河南省无地方特色、无景点特色的旅游商品较多,不能充分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河南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最丰富的旅游大省之一,理应在旅游商品开发方面有充分的表现。很多旅游者都喜欢那些能够体现河南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如浚县大侄山的泥人、开封的汴绣、清明上河图仿制品等。还有一些游客希望在景点买到有景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而河南很多景区(点)销售的旅游商品反映本景区内容的并不多,不能充分满足旅游者这种非常明显的需要,使得很多旅游者放弃购物消费。一些虽然能够体现本景区(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由于款式不多、选择余地太小,以及保留价值和纪念意义不高,缺少新意,也使得游客放弃购买计划。

(五)销售环节的管理以及诚信偏弱

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各自为政,销售以小商店、小摊床为主,缺乏大型旅游商品购物中心,质量粗劣,造成的事实是旅游商品的可信度降低、市场竞争力削弱。旅游商品的生产企业涉及到旅游、文化、外贸、商业、林牧业、医药卫生等行业,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又以地方政府、行业、个人为主导,对市场信息的了解掌握程度不同,形成各自为政,盲目生产、销售的局面;同时,销售网点不统一,销售点以小商店、小摊销售为主,许多大城市缺乏大型旅游商品购物中心,品牌旅游商品缺少网络分销渠道,造成的事实是旅游商品的可信度降低、市场竞争力削弱,成本增加、产品积压。

河南省很多地方都有名闻全国的旅游商品,还有很多生态环境优良的景区出产的野生山珍,都是游客希望购买的旅游商品。但在销售环节中仍然存在以次充好、短斤少两、假冒名牌的现象,不仅损害游客利益,而且严重影响河南省的旅游形象。

四、河南省旅游商品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强化旅游商品法规建设,规范旅游商品行业管理

1.加强政府导向宣传,全力打造、推介高文化、高品位、高质量的优秀产品。

2.加大对旅游商品科研技术力量和科研经费的投入,设立旅游商品开发专项基金,设立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奖及旅游商品成果奖,对优秀的旅游商品设计予以奖励,对优秀的旅游商品品牌深度研发和推广投入。同时调整对旅游定点生产企业的税收政策,鼓励地方企业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3.加强和完善旅游法规,建立健全旅游商品知识产权的法律保障体系。

4.规范旅游商品行业管理,强化对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经营、销售环节的宏观调控,防止各自为政、资源浪费的现象,同时监督旅游商品质量、协调制定旅游商品价格和行业内部运行,规范市场。

5.可以在各旅游点建立生产、销售一体化的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大型旅游商品购物中心、旅游商品免税商场等。

(二)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商品

要了解和掌握旅游者的需求,进行目标市场定位分析,将大众旅游商品与地方、民族特色商品相结合,正确把握河南旅游商品的市场动态。因此在旅游商品的开发中,首先要进行系统的市场调查和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分析,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旅游者的需求、心理、消费水平,要进行目标市场定位分析、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竞争因素分析、价格定位分析、成本收支及投资回报分析等;其次,要充分了解旅游者的审美情趣、文化欣赏价值观,要对自己的目标市场进行个性化分析,将大众旅游商品与地方、民族特色商品相结合,对外销旅游商品还要熟悉异域的爱好和禁忌。

(三)建立和规范旅游商品市场,加快旅游商品流通

销售是旅游商品开发的关键。开发旅游商品,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为重点,以商业诚信理念为指导,使旅游消费者的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为了使旅游商品货畅其流,必须建立和健全旅游商品市场,首先是要在流动人口多、商店林立的地区包括市区商业中心和旅游集散地的服务中心建立专营旅游商品的专柜或品牌连锁店;其次是要重点扶持旅游商品产、供、销一体化的公司,在商业中心和景区设立本公司的联营店或连锁店,在这些店里能做到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服务规范;第三是在河南省建立一到两个旅游商品交易市场;第四在郑、汴、洛等旅游城市修建“旅游购物一条街”,专门销售地方特色商品。与此同时,必须规范与整顿已有的旅游商品市场,要规范景区的旅游商品市场,对景区中商业摊点过多过滥的问题予以整顿。

(四)挖掘民族和地方文化,打造特色旅游商品

在对旅游商品设计、制造时除了把握旅游商品的基本特征,即实用性、轻便性、流行性、纪念性、收藏性、艺术性等,更应挖掘旅游商品的文化性、民族性、地方性。在设计和生产旅游商品时应立足于自己的地方、民族文化背景,追溯历史文化渊源,设计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事实证明,民族、地方文化特征越明显,文化品格越高,其艺术价值、纪念价值就越高,也最容易受到市场的青睐。在设计和生产旅游商品时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知名旅游资源,既经济、方便,又不浪费旅游资源,并能打造知名的旅游商品品牌。

(五)调整旅游商品定位,构建合理、科学的旅游商品结构

在旅游商品的定位方面,要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充分、合理地利用旅游资源,特别要适应市场动态变化及时调整旅游商品开发方向,优化产品结构。旅游商品的定位应做到高、中、低档有机结合;突出地方、民族特色;巩固传统产品,重点打造知名旅游商品;多样性和精品性相结合。对特色知名旅游商品要上档次、上规模、上质量,一定要突出特色,培育名牌。

(六)积极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确保旅游商品创新发展

技术力量薄弱、生产设备落后、资金投入不够是制约我国旅游商品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与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地区进行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或者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在不影响旅游商品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生产、经营方式相结合,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

对旅游商品的开发设计,要有前瞻性、时尚性,不能拘泥于现状,要创新,要充分发挥高校和工艺美术研究所的科研作用,加大科研经费、技术力量的投入并不断挖掘能工巧匠在传统文化工艺方面的拓展。

(七)注重诚信管理,充分采用现代营销策略,加快建立旅游业投融资机制

通过电子商务网络销售可以扩大客源,减少销售环节、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为旅游商品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同时,必须规范与整顿已有的旅游商品市场,实行诚信经营。

进一步加大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改变河南省旅游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不破坏生态资源和文物的前提下,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集体、个人通过各种形式投资旅游业。选择好的旅游项目对外招商,广泛吸引外商共同开发,形成多元化投入新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向旅游业,推动非公有制旅游经济的发展,并且积极争取和努力创造条件,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上市融资,用于更好地建设和发展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汪永太.中部地区旅游商品开发与中部城市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3).

[2]付寅琦.山东聊城旅游商品开发的初步探讨[J].中国商贸,2010(14).

[3]张伟,张建春.生态旅游商品开发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

[4]朱江.浅谈区域旅游商品开发体系的建立[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