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教育的总结范例6篇

入学教育的总结

入学教育的总结范文1

内容摘要:教育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投入对于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我国近年高等教育投入状况进行了纵向分析,发现我国高等教育投入总量持续增加,财政支出在高等教育投资中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而高校生均事业经费却呈现明显负增长。这一事实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总量需求增加与总投入严重不足存在矛盾,高等教育经费存在短缺状况。然后采用国际横截面数据,与部分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教育投入在相对量上仍维持在较低水平。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政府加大高等教育投入的对策建议:拓宽高等教育投入渠道;优化高等教育投入结构;加强高等教育投入管理。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育投入 财政收入 GDP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法规及文件,明确提出了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把“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基本国策。然而,教育资源短缺,教育投资不足是长期以来面临的问题,高等教育投入不足同样也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我国有着巨大的教育需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教育是一项需要巨大资金投入的事业,随着高等教育在我国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连年扩招需要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量,尤其从1999年起,我国高等学校连续超常规扩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这就需要大量的教育经费投入,但严重短缺的高等教育经费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给国家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极大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状况

一直以来我国用有限的教育经费支撑了大规模的教育,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1 年发表的《世界教育报告》中所指出,我国用占世界1.18% 的教育经费培养占世界18.45% 的学生。然而,目前我国的教育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从教育规模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在2007年已达到23%,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仅为3.32%,与教育发达、较发达,甚至中等发展国家水平相比差距明显。另一方面,从教育投入角度而言,到目前为止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仍未达到4%,不仅与世界平均水平相距甚远,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4.1%的平均水平。很显然,我国的教育从总体上说仍是“贫困教育”。

(一)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水平

教育事业费在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可以反映教育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到,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0世纪末达到4%,各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八五”期间逐步提高到全国平均不低于15%。然而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偏低,除个别年份外,该指标一直在3.3%以下(见表1),其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发达国家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一般为5%-7%,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一般为4%左右,用于高等教育的财政性经费占总财政性教育经费的20%左右。而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远没达到4%的目标,相比之下,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还很低。图1显示了我国教育投入的大致情况。虽然2002年的比例曾达到16年来的最高值,但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明确公布的此指标相比可以发现, 1998年经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已经达到5.3%,世界平均水平为5.1%,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已达4.1%。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不但低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我国1992-2007年教育投入与经济水平及财政支出增长情况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1992-2007年我国经济以较快速度增长,而且增长幅度由缓和逐渐加快。财政性教育经费也呈现增长趋势,在经济发展、财政支持能力增强的同时,我国教育投入量有所增加,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速在1992年至2007年一直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投入的比例在下降,这主要因为我国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性教育拨款,虽然国家对教育投入的相对力度在减弱,但教育经费中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快速增长,这些教育经费的投入不仅弥补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速相对较慢的状况,而且极大地拉动了教育经费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供需矛盾

1999年我国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指出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达到适龄青年的15%,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实际上,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扩招(见表2),2002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已达16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200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19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表2中的数据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向了大众化教育阶段。

从表2可以看出,相对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扩张的速度,1998-2007年十年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非但未稳定增长,反而从2001年开始出现了负增长,我国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从2000年的7309.58元一直连续下降,在2005年为5375.94元,直到2006年才开始回升。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对高等教育财政性拨款的增长速度远远不及高校扩招的速度。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经达到了2700万人,毛入学率为2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增长及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各类人才。同时,这也要求高校增加相应的校舍、师资及其他教育资源。现在,许多高校为了满足扩招与自身发展的需要,纷纷征地或由政府划拨土地进行大学新区的建设,这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政府投入不足,使得由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增加引发的经费总需求增加与总投入严重不足之间产生矛盾。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与OECD国家公共教育经费比较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主要依赖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总体投入水平低下,经费严重不足。世界银行在《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发达国家为5.7%,中等国家为4.4%,世界平均水平为3.6%,低收入国家为2.6%。而我国教育投入则长期落后于国际教育投入平均水平,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水平。以2001年的经费投入为例: 2001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只占GDP的3.19%,低于美国1997年2.7个百分点,也低于1998年巴西、马来西亚、泰国等发展中国家4.63%、4.49%、4.27%的水平;从高等教育社会筹资力度来看,我国非财政性筹资制度尚不健全,2001年,我国非财政教育投入占高等教育经费的比例为46.62%,分别比美国、日本、韩国低7、12、37个百分点。其他国家教育投入情况如表3、表4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1980-1997年,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以及落后国家的教育投资比例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发达国家的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基本维持在5.0%左右,欠发达国家维持在3.8%-3.9%,落后国家低于2.8%。表4中给出了1998年部分OECD国家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表中可以看出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超过6%,甚至达到7%,而我国教育经费总量占GDP比重为4.83%,远低于OECD国家在1998年5.8%的平均水平。

结论及加大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的变化趋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及在校生总规模,以及与世界部分OECD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状况及其在GNP中所占比例的比较,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增长速度和总量需求虽不断增加,但是在需求增长和投入不足之间仍存在严重矛盾;与部分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相比,我国教育投入仍处在较低水平。

我国政府可通过以下途径改善目前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局面,即拓宽高等教育投入渠道;优化高等教育投入结构;加强高等教育投入管理。

教育经费短缺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障碍,中国有庞大的学龄人口,经费问题不解决,高等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拓宽高等教育投入渠道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单靠政府的力量发展高等教育将面临极大的财政困难,如果不能尽早解决此问题,将严重阻碍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而阻碍国家经济及各方面的发展进步。虽然高等教育发展中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但应保持一定的投入比例,同时需从社会各界获得支持,高等教育投资来源多元化是解决高等教育投资和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体制、更好地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措施和保障。除了政府拨款、学生学费外,还可以以内部办学的形式增加院系收入;通过捐赠收入增加高校经费收入;通过竞争从研究机构、基金会以及企业获取科研经费;通过将所获得的历史捐款沉淀资金投向专业的投资银行,获取固定的投资收益。

(二)优化高等教育投入结构

就教育投入而言,必须按照教育结构的需求,合理配置和优化高等教育投入结构,使高等教育投入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相适应,使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相一致,实现高级专门人才的供需平衡。为此,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并增加对高学历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强专业职业技术教育投资、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培养实用型人才。根据不同院校和不同学科的特色,培养各类专门人才,而不是根据社会热门改变自己培养的重点,满足一时的需要而忽视长远的发展。加大对成人教育的政府投入力度,促进成人高校发展和质量提高,确保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加大远程教育力度,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建设,解决中小城市、乡镇、农村的高等教育问题,提高整个国民的人口素质。

(三)加强高等教育投入管理

我国高等教育在近几年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虽然投入不足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但现实中也存在一些对高等教育投入资金严重浪费及利用效率低的现象。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高等教育投资合理的管理和控制,并组建专门机构对高等教育投资的使用进行定期评估,优化高等教育投入结构,促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善迈.我国教育投资比例的历史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5)

入学教育的总结范文2

【关键词】 LMDI方法;教育经费投入;GDP增长;关系

一、引言

较早涉及到教育经济的是亚当・斯密和马歇尔。亚当・斯密在1776年在《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研究》一书中提出劳动力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劳动率的提高可以有效的降低劳动力的消耗,劳动率的提高又依赖于教育的助推。马歇尔1890年在《经济学原理》中鼓励人们学习知识,并指出用于人的教育的投资,是最有效的投资。教育经费投入作为教育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必定对当地经济增长具有驱动能力。因此,本文拟对华东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华东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驱动中的影响规律。

二、模型构建

Ang首先提出了LMDI方法,此法的最大优点在于不会产生分解剩余项,且允许数据中包含零。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应用LMDI法在能源领域,而其它领域问题的分析尚未涉及。鉴于此,选用LMDI方法对华东地区GDP增长进行因素分解,定量分析教育经费投入规模、投入结构和投入效率对GDP变化的影响程度。

(1)

其中,G代表华东经济增长(GDP),J代表华东地区教育经费总投入量,Ji代表第i个省的教育经费投入量,Fi(=Ji/J)代表第i个省的教育经费投入额在华东地区总教育经费中所占的份额,Xi(=Gi/Ji)表示第i省的教育经费产出率。

基期(T-1)和报告期(T)的GDP差异加法公式为:

(2)

(2)式中,分别代表活动效应、结构效应、效率效应。

根据LMDI分解法,在加法分解模式下可得如下式子:

(3)

(4)

(5)

其中,表示各影响因素在教育经费对驱动GDP的贡献率。

三、实证分析

1、指标的选择及数据的取得

本文模型数据主要取自于2003年到201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以上数据均转换为以2002年为基准的实际数据。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和便于因素分解,我们选用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山东的GDP总和来代替华东GDP总量,同时选用各省年度教育经费投入视为年度教育经费投入总量。

2、数据描述

根据对华东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与GDP产出的数据统计显示:华东地区在2002 -2011年间,GDP从42649.68亿元上升到178847.4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5.42%;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从1693.86亿元上升到6330.2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4.09%,数据反映出经济增长趋势跟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同向相关。但是14.09%小于15.42%,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率低于同期GDP的增长率,单位投入的GDP产出由2002年的25.17元上升到2011年的28.25元,说明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的支持效率在上升。由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2002―2011年间GDP产出与教育经费投入都在持续增长。由图1可知,总效应在2007―2009年间大幅度下降,2007/2008、2009年间华东地区GDP总量分别为99289.66亿元、116267.02亿元及128690.10亿元,环比下降1.67%及6.41%;教育经费分别为3346.62、3879.16及4265.36亿元,环比下降了4.10%及5.96%。2009―2011年间总效应又大幅度上升,因为2010、2011年GDP总量分别为152580.14亿元和178847.49亿元,环比增长率分别为7.88%和1.35%;教育经费分别为5108.25亿元和6330.26亿元,环比增长了9.86%及6.16%。原始数据分析表明华东五省GDP总量下降幅度大于教育经费幅度,增长也小于教育经费增长幅度。

3、效应实证分析

根据(3)―(5)式可以分别计算出2002―2011年间华东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三大效应结果,基于以上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1)活动效应。由图1知,活动效应值均大于零,反应出其对地方经济增长起到持续正向推动作用;2002至2011年间总体活动效应是133756.81亿元,对地方GDP驱动贡献率为98.14%,其年均贡献值是14861.87亿元,年均GDP贡献率是10.90%。上述分析表明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驱动的最主要构成因素是活动效应。

(2)结构效应。由图1知,2002至2011年间结构效应呈水平线;其总体贡献值是80.93亿元,且对华东地区经济增长的驱动贡献率为0.06%;其年均贡献值是8.99亿元,对地方经济增长驱动贡献率为0.00007%。上述分析表明华东五省教育经费投入的结构调整几乎不会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3)效率效应。由图1知,2002至2011年间效率效应呈现较小的浮动, 此9年间,其总体贡献值为2451.00亿元,对地方经济增长驱动贡献率是1.80%;其年均贡献值是272.33亿元,对地方经济增长的驱动年均贡献率是0.20%。而在2009―2011年间,效率效应略显下降趋势。上述分析表明对于华东目前而言,单位教育经费投入对GDP增长于平稳中略显下降趋势。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华东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具备持续性的推动力。活动效应对GDP增长贡献最大,可以认为是教育经费投入影响GDP增长的主要方面;省际结构效应分析得出结论认为,教育经费投入与省际区间的变化对GDP增长产生影响较小。更需引起注意的是,反映单位教育经费投入对GDP增长驱动力的效率效应并对以GDP为代表的经济增长率呈现负面影响趋势。基于以上结论,结合当前教育体制现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华东地区各级政府为巩固科教兴国战略,需要将教育经费投入保持在一定规模水平,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教育质量与数量不下降。

第二,从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华东地区的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空间非常之大,不存在会影响到经济效率的问题。显然,教育作为百年大计的战略性事业,其发展不仅事关一地、一地区经济目标的实现,更事关一地、一地区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进而构成该区域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社会生活具体方面的全面发展。

第三,华东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的效率效应不明显,个别年份甚至为负的现实说明,该地区教育经费单位货币投入所带来的效益并不明显。华东地区教育经费投入效率效应不彰凸显华东地区在教育机构做大过程中,急需强化内部质量管理,提高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亚当q斯密.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M].唐日松译.2005.P525.

[2] 毛盛勇.中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 严建国.人力资本理论下的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浅析.科教导刊,2011.

[4] 陈彬.关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关系认识的历史回顾[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高等教育),1996.4.17-21.

入学教育的总结范文3

关键词:教育;绩效指标;绩效评估

一、进入新世纪后山西省教育政策历史进程及主要成果

在这20年间,我们国家从第十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当中,对教育的关注度逐渐上升。总体上来讲,从2000年到2019年间,虽然政府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使得在校生人数数量上呈现下降趋势,学生的平均入学率逐年上升。与此同时,学校总量也逐渐减少,专任教师数量也逐渐下降,但是下降幅度没有比学生数量下降幅度大,这样使得平均每个老师对应教授的学生数量减少,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质量。基础教育:在省政府教育财政投入不断增长的趋势下,对农村基础教育逐步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调整优化中小学的布局,在2006年,普九教育工作的建设工作得到验收,“十一五”计划期间连续五年初中小学入学率达到99%,并且逐步加强对农村学校教学设施的完善,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在硬件上的差别,逐渐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在“十一五”期间第一次将高中教育单独划出,开始作为我省教育关注重点,进一步加强我省高中阶段教育,优化高中教育结构,鼓励普通高中发展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的升学机会。2019年高中学生毕业数是2000年的三倍。高等教育:在“十五”期间,太原理工大学作为全省唯一一所“211工程”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山西大学也成为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大学。在此之后,省教育厅分三期加强建设两校的创新体系。之后逐步推行大众化高等教育,截止2019年底,山西省普通高校研究生在校生人数为3.86万人,普通本专科生在校人数为80.20万人,是2000年研究生数量的14倍,普通本专科生数量的6倍,高等教育建设效果显著。中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后,中等职业教育建设得到不断发展。在2000年至2005年间,我省加大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经费的投入力度,建设部级重点、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紧密结合我省支柱产业的需求建设示范专业与实训基地,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当中,并鼓励加快技能实用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我省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和素质。2011年我省中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最大值61.94万人,截止到2019年底,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为38.41万人,相比2011年下降幅度达到38%,但是整体上看,我省教学覆盖率却得到显著提升。

二、山西省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与绩效评估结果

为了能够客观地、公平地体现山西教育财政政策的效果,可以通过构建反映总量和结果两大类的绩效指标体系来合理评估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的情况。

(一)反映总量的绩效指标反映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总量的指标分为两大类: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绝对规模是用每年山西省投入的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来确定。相对规模是指,在考虑每年财政教育支出时也要对应考虑当年全省的经济发展情况,对教育支出做出更为客观地衡量。在实际生活中可以选用全省GDP来反映当年山西省的经济状况。1.绝对规模从绝对规模上来看,山西省在对教育方面的投入规模总体上是呈现上升趋势的。2007-2019年间,山西省的教育名义财政支出从181.22亿元增长至696.28亿元,12年间增长了2.84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数据上来看,平均增幅为12.6%,我省财政教育支出虽然总量上有所增加,但是增长缓慢。2.相对规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到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要占比GDP达到4%,山西省以此为目标,在2012年该比重达到4.78%,首次突破4%。该比重相比之前年份增幅较大,并且之后虽然该比重有所波动,但是一直稳定在4%以上。但是通过分析各年比重变化幅度可以发现,该比重增长速度呈现周期性变化,甚至增长幅度会出现负值,说明山西省在教育支出方面波动较大。总体上来看,该2007-2019年的平均增长幅度仅仅为3.25%。对于山西来讲,财政教育支出不管是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平均增幅均较小。

(二)反映结构的绩效指标选取反映结构的绩效指标本文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层级间、城乡间教育支出。1.层级间的教育支出2019年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总和为696.28亿元,可以得出普通小学占比34.54%,普通初中占比23.79%,普通高中占比14.06%,中等职业学校占比9.14%,普通高等学校占比18.33%。通过数据比较可以看出,教育经费当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小学占用,小学教育社会效益是相当明显的,所以山西省在该部分的投入比重较大可以理解。但是整体上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对高等教育的支出并没有跟上初等教育的投入规模。根据经合组织之前的《OECD教育概览摘要》中的要求经合组织国家高等教育生均成本应该是小学的2.4倍,而山西省的高等教育生均成本是小学教育生均成本投入的1.5倍,相比要求的数值来讲是偏低的。2.城乡间的教育支出中高等院校在山西省主要分布在城市,所以对比分析城乡间教育支出的差异就集中到了初等教育之上,通过比较2019年初等教育的资源分布来分析城乡教育支出的差距。2005年—2019年随着城镇小学学生数量的增加,城镇小学中的专任教师也在逐年增长,表现为生师比变化不大;反观农村小学学生数量却在逐年下降,农村小学专任教师数量也在逐年下降,但是教师的下降幅度小于学生的下降幅度,表现为生师比下降明显,城镇小学与农村小学的生师比在2005-2019年间均小于规定的标准。山西省在小学师资力量配置方面成效不错,一直低于规定比例。除此之外,随着农村人口进城求学现象的出现,虽然小学学生与小学教师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山西省政府在逐年增加城镇小学教师的数量的同时也没有忽略农村小学教师数量减少的问题,通过控制农村专任教师的流失使得城镇与农村的生师比都呈现下降趋势。城镇中学生在校生人数在2005年—2019年间先增后减,在2011年城镇中学在校生规模达到最大,与此同时,城镇中学专任教师数量没有随着学生数量的减少而减少,山西省政府反而扩大了城镇中学专任教师的规模,表现为从2011年开始,山西省的生师比逐年下降,城镇中学生师比在2011年往后开始低于规定标准。反观农村,一方面来讲,农村中学生师比一直控制在规定比例之下。另一方面,中学在校生和专任教师数量都是是逐年下降的,但是二者从2017年开始数量趋于稳定,山西省在农村中学生源流失的情况下,控制农村中学教师规模的下降幅度,使得农村中学教师的下降规模小于学生的下降规模。

(三)评估结果一方面,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在总量上表现尚可。山西省财政教育投入的绝对规模表现为上升趋势,并且投入的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在3%-5%之间,比较稳定。另一方面,在结构上即使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投入较少,但是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结构总体上表现较好。

三、提高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绩效的建议

(一)提高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的投入数量。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教育的投入程度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地方经济的发展,正外部效应远大于负外部效应。基于这样的特点,山西省应当继续增加对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控制在要求的4%的基础上,不仅要不断扩大财政教育支出的总体规模,使得省级教育支出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相结合,更适合山西省教育事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山西省与其他教育强省相比,教育财政支出规模和教育资源都存在着较大差距。中央政府应当在合理确定生均教育经费的基础上,加大对山西省的转移支付,尽可能的缩小不同省份之间教育的差距,体现着财政支出的公平性原则。

入学教育的总结范文4

x月__日至__日,学校对各基层党组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一专题开展情况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展开全面督查。

此次督查旨在进一步了解掌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展情况,推动学习教育深入扎实开展。督查工作覆盖全校__个党总支(直属党支部)、__个教工党支部、__个学生党支部,__名教工党员、__名学生党员,分校院两个层面进行。其中,学校督查组负责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的督查,成员由纪委、党办、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等职能部门人员组成,下设3个工作小组,主要采取查阅资料、现场询问、个别访问等方式进行;各二级学院党总支负责学生党支部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的督查。督查结果表明,各基层党组织在认真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内容外,还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将学习教育与服务社会、实践教学、媒体运营结合起来,创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载体,丰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内容,营造了浓厚氛围。

各基层党组织成立了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内容较完整、操作性较强的学习教育方案,积极动员部署、营造学习氛围。在第一专题中,各党的基层组织均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了“重温入党志愿、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爱党之情,进一步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心与决心。围绕“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开展专题学习讨论,党员同志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实际,踊跃发言,自觉学习党规、系列讲话,绝大多数党员能够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在第一专题,各党的基层组织认真记录活动开展情况,积极宣传报道“两学一做”有关活动内容,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教育氛围,不断夯实“学”的基础。

x月__日之前,学校全体领导以身作则,率先示范,分别为所分管部门和联系二级学院的党员开展了讲专题党课的活动。多数党的基层组织书记也积极开展讲党课。激发了全校师生党员坚定理想、牢记责任、终身践行党员职责,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学习教育第一专题,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了系列特色创新活动。

(一)结合专业特色,注重服务社会。x学院、__学院党总支、__学院党总支、__学院党总支发挥专业特长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紧密结合,组建了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基地;美术学院党总支组织学生党员志愿者为我校精准帮扶对象——__县__镇__村义务绘制文化墙;__学院总支通过组织学生党员开展“走进农村、体验农村”“义务维修、情暖内师”等活动;生科学院党总支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技术服务队”,深入农村开展养殖、种植技术帮扶。

(二)开展实地考察,接受现场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通过组织岗位练兵、到红色爱国主义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将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果融入课堂教学等方式,促进全体党员教师立足岗位作贡献;文新学院党总支、教科学院党总支全体党员到范长江故居组织开展了“重温入党志愿、重温入党誓词”活动,以场景教育的形式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效果明显;地资学院党总支、数信学院党总支、学报学科发展中心大千中心支部党员赴重庆红岩、故居等地接受现场红色革命教育,提升了党员精神境界。

(三)运用新型媒介,实现全员覆盖。除运用横幅、宣传橱窗、网站等传统方式,有的支部还积极运用新型媒介,开展学习教育。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张大千美术学院党总支、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等充分利用新媒体,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平台、QQ群等方式,推送和“两学一做”教育学习资料,解决毕业生党员相对分散、不易集中等问题;体育学院积极组织开展微故事、微体会等活动,师生党员踊跃参与,确保学习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四)创新工作模式,注重教育效果。__学院党总支通过打造学习、教育、实践、服务四大平台,延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地资学院党总支通过修订完善“”制度、组织党务干部进行学习培训等措施,促进了党内学习教育管理的常态化

和规范化;计科学院党总支建立“三建三进三突出”工作模式,积极引领学生党员在实践中争做合格共产党员。体育学院、生科学院党总支开展以赛促学的《》《条列》的知识竞赛、知识抢答活动,强化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成效;音乐学院党总支注重结合专业促进教风学风,学院的精神面貌得到极大改观,在专业竞赛、考研录取率上取得历史性突破;体育学院党总支以简报的方式进行梳理总结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确保学习教育扎实推进。 在督查过程中,学校督查组还就各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整改意见,并对各基层党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督导工作组要求各基层党组组织下一步在继续抓好“学”的基础上,重点要在“做”上下功夫,结合本单位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既要提出问题,更要解决问题,使全体党员干部学在深处、干在实处。

入学教育的总结范文5

【关键词】教育 支出结构 分析

教育支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合理、有效地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政府财政分配和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公共教育投入不断增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不断上升,表明了财政支出对公共教育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但教育经费短缺的呼声仍然强烈,其原因之一就是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结构在不同层次教育之间存在不合理因素。因此,在继续增加教育支出的同时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教育支出效益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教育支出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对教育的战略地位的认识已经提高到了相当的高度。各级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也在逐年递增,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94年以来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我国教育仍然存在着支出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1、政府教育资源相对短缺,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偏低,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亦偏低。从表1中看出,近段时期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在1991年617.8亿的基础上翻了两番多,到2001年,达到了3000个亿以上。但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比重较低,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4%”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未能达到1995年发展中国家4.1%的平均水平,更低于4.9%的世界平均水平。预算内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也偏低,如果把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税费、企业办学校教育经费和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计算在内,财政性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也仅仅能提升近4个百分点,低于韩国(1997年)20.5%、泰国(2000年)22.44%和墨西哥(1999年)25.54%的水平。近几年来,预算内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增还减,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的走势逆向而行。财政性教育支出未能与经济同步增长或优于经济增长,使得政府教育经费对学校运转的支撑力度没有得到增强,而教育接受者的家庭或个人直接负担的教育成本较大。

2、教育支出的区域结构不合理,东、中、西部差异明显。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着较大差异,各地区的财力状况也有较大差异,加之各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要程度认识不一致,使各地区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差异较大。另外,在我国目前以行政分权和分税制为特征的财政管理体制下,中央设立一部分专款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则负担着几乎全部的基础教育拔款和占高等教育总投资近一半的地方属高等院校拔款,因而地方政府可用财力的多少直接影响了该地区公共教育支出的水平。从表2可以看出:2000年,预算内教育经费拔款占本级财政支出比重最高的省份是江苏省,达24.25%,其次是湖北省,达22.78%;最低的省份是自治区,仅4.61%,再次是甘肃省,仅有6%;全国平均水平为11.73%。2004年,全国人均预算内财政性教育支出为309.86元。全国各省区市人均预算内财政性教育支出存在较大差距,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市13个,占41.94%。2004年,北京市人均预算内财政性教育支出1146.65元,排在第1位;当年四川省人均预算内财政性教育支出181.58元,排在第31位。2007年北京市人均预算内财政性教育支出是当年四川省的6.31倍。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受历史和现实各种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急剧扩大,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了教育投入水平间的差距,东部地区投入最多,并从东至西呈梯级递减分布,且级距日益扩大。据统计,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速度、人均教育投入水平、生均投入等各个地区的差距都显而易见。中西部地区经济的不发达,既不能满足发展教育所需的基本资金,也不能吸引优秀的教育人才,从而导致一些地区连九年制义务教育都没有得到普及。教育水平低下,普遍提高中西部地区人口素质就成为空话,更无法满足发展经济的需要。经济难以发展反过来又导致教育投入的进一步减少,形成恶性循环,最终结果只能是进一步扩大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这不仅威胁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从长远看还将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3、我国财政性三级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资料表明,各国教育资源在各级教育中的分配情况是随着本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初期,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比重极大,三级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比重,将按初、中、高的顺序呈递减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扩大,这时在整个教育结构中,初等教育的比重将有所下降,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比重将有所上升,其中,中等教育的比重上升幅度会更大一些。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比重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初等、中等教育的比重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各级教育各自所占比重间的差异将大大缩小,教育的结构形式趋于均衡。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费研究小组对50多个不同发展水平国家教育结构的统计研究结果,人均GDP在600到2000美元之间时,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投资比例应为40.5%:29%:17.9%。而2002年我国的人均GDP值为988.4美元,其财政性三级教育投资比例却为33.34%:34.88%:22.56%,此外,2002年我国普通高校、中学与小学的在校学生年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例为11.84:1.46:1。由此可知,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政府教育支出应向初等教育倾斜,但是,我国当前的财政性三级教育支出结构呈现出高等教育投资比例明显偏高,而初、中等教育投资比例较低的状况,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4、教育支出内部结构存在问题。教育支出内部结构,按照支出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两部分:(1)教育基本建设支出,指用于购买房地产、校舍建筑、大型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支出。这部分支出是发展教育的基础,属于教育资本支出。(2)教育事业费,指用于学校的日常运行所需的教职工薪金、学校图书设备、福利服务、校舍维修、校园绿化等方面的支出。这部分支出关系着教育质量的改善,属于教育现期支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费支出占预算内教育支出的比例一直较为稳定,基本保持在80%左右。而教育基本建设支出则变化幅度较大,且基本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固然与教师待遇的改善而导致的人员经费大幅增加有关,但也与教育部门的一系列相关管理及改革措施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改进措施及政策性建议

1、加大财政教育支出在教育投入中的比重。目前财政性教育支出约占我国教育投入总量的80%左右,这一比例与国际相比是比较高的,但由于我国当前还不能很好地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教育领域,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成为增加教育投入总量和解决社会对教育过度需求的关键。为此,首先需要确保现在预算内教育支出的稳定增长,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教育法》,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提高,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在预算安排时,应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拔款的增长要快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教师工资、公用经费要逐步增长的标准安排教育支出。其次,在财政部决定从中央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的前提下,地方财政的超收部分也应更多地用于教育投入。此外,要研究增设教育专项资金的新渠道,考虑开征教育税以取代现在的教育费附加,并且将中外各类企业都纳入征税范围,从而拓宽税基,稳定税源,专款专用,使财政教育支出具有更加可靠的收入来源。

2、调整教育经费在各级教育中的分配结构。针对我国目前适龄入学人口数量多、基础教育普及率尚待提高,以及小学和中学教育经费投入相对偏低的状况,应当适当地提高基础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经费支出比重,并相对降低财政性教育经费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比重。另外,在教育经费总体向基础教育倾斜的前提下,注意使各类学校教育经费的分配比例日趋合理。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直接而密切的学校、专业等,要适当加大投资力度,而其他类型的学校和专业也要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给与适当的投资分配比例。

3、进一步调整大、中、小学的规模与布局。近年来,各级政府在这方面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为此,可以对中、小学采取合并的办法,即将生源严重不足的中小学并入邻近的学校,或通过评估后,将没有多大发展前途的学校的师生及设备分配给邻近几所学校等所谓瓜分的办法,来对中小学重新布局,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布局网点点尽可能地加以重新规划和调整,而对于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那些大、中专院校,可以采取“关、停、并、转”的方法,促使学校之间的联合,并裁撤、合并或重新调整一些系别和专业的设置,逐步使我国高校规模趋于适度,专业结构趋于合理。

4、努力改善教育支出地区不平衡的现状。当今,我国东西部地区教育投资不平衡的现状对我国教育乃至经济发展都极为不利,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为此,在教育投资的地区分布上,国家应当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投资政策的倾斜力度,努力改善中西部,尤其是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现状。“希望工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学校和学生的困难,但绝非主流,可以通过完善和实行学生教育贷款制度、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以及特困生补助或差别学费制度等,来帮助贫困地区尽早改变其教育和经济发展落后的面貌,从而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

5、调整教育事业费与基建支出比例。目前,我国教育事业费在全部教育经费中的比例偏大,而基建支出相对偏小,为此,一方面应当通过加大各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力度,裁撤冗员,并适度提高生师比等措施,节约教育事业费的开支;另一方面,要相对的提高学校基建投资的比重,改造教学建筑和设施,改善教师居住条件,购置和更新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使得教育事业费与基建比例趋于合理,从而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2] 刘玲玲:公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入学教育的总结范文6

一、教师招聘办法

(一)为保障教师队伍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县教育局每年向县政府提出一次招聘教师申请。

(二)县政府批准后,县教育局向县编办函请用编指标。县编办核准后函复编制使用通知单。县教育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共同研究制定教师招聘方案,报县政府、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审批后组织实施。

(三)招聘高中教师、农村中小学及幼儿教师由县教育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共同制定招聘方案,并组织实施。高中教师招聘采取直聘的办法直接招录,每年到一本院校参加高校毕业生洽谈会,通过面试答辩等方式,现场招聘并签订就业协议。农村中小学及幼儿教师招聘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的形式进行。

(四)招聘工作由县监察局全程监督。

(五)新招录教师实行聘用制度,合同管理。原则上5年不得调离基层学校,3年不得调离报考校点。

二、教师调动管理办法

每年秋季开学前20天,县教育局根据全县教师和学生增减情况,向县编办提出调编计划,县编办应本着有减有增、因校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全县各校应配备教师人数出台指导性意见,并及时完成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编制(新学期应配教师)核定工作。县教育局根据意见和核定结果,在秋季开学前完成对各校教师的调整。相关调动办法如下:

(一)乡镇总校内教师调动

乡镇总校内部小学教师要求调入初中的,须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具有初中教师任职资格、在小学任教满3年以上、近3年考核均在合格及以上。由教师本人向所在总校提出书面申请,总校根据接收学校的编制数、学科配备等情况,由班子立会研究决定。总校内部初中教师向小学流动,可依据量化考核成绩针对学科岗位超编情况适当进行调整。

新招录的校点教师必须在本岗位工作满3年以上方可申请调出校点。总校内的教师调整由总校下发调令。调整完毕后,总校必须将本单位人事调整结果报县教育局备案。

(二)乡镇总校间、直属校间教师调动

教师本人提出书面申请,调出总校(含农村直属校)校长签字盖章报县教育局审查,县教育局根据工作需要及编制情况综合考虑提出调整方案,经县教育局班子会议通过后,由县教育局下发人事调令进行调整。公开招聘的教师必须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历、新招录的校点教师必须在教学点工作满3年以上才能在总校、直属校间调动。对确因工作需要调动而教师本人无申请的,县教育局征求学校意见后提出调整方案,经县教育局班子会议通过后,由县教育局下发人事调令进行调整。

(三)农村中小学教师调入普通高中

农村中学教师要求调入农村高中(木头凳高中、双山子高中、肖营子高中)的,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高中教师资格、近3年年度考核均在合格及以上、在初级中学具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历、校级以上骨干教师。由教师本人提出书面申请,调出学校校长签字盖章报县教育局审查。县教育局根据工作需要及编制情况综合考虑提出调整方案,经县教育局班子会议通过后,由县教育局下发人事调令进行调整。

(四)农村教师调入县城学校

1.原则。工作需要的原则;基层工作表现优秀的原则;按编设岗的原则;符合任职资格及基层任职年限(原则上基层工作满5年)要求的原则;生活确有困难需要照顾的原则。

2.对象。调入县城高中学校的教师,主要从基层普通高中选拔调入。调入县城其他学校的教师,一是根据工作需要,从基层工作实绩突出的优秀教师中考核或考试调入;二是根据业绩考核,从县城周边严重超编的总校或中学中择优调入;三是从基层学校中教师本人提出申请,生活确有困难的人员中择优调入。

3.程序。一是考试调入。县城新成立学校或县城学校扩大规模需调入大量教师时,由县教育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共同拟定招考方案,通过招考方式调入。二是布局调整调入。因中小学布局调整并入县城的学校,县教育局与调整学校单独制定考核或考试方案,依据考核或考试结果择优调入。三是考察调入。教师本人提出书面申请,调出总校(含农村直属校)班子立会研究后,调出总校校长签字盖章报县教育局审查。县教育局根据工作需要及编制情况综合考虑提出调整方案,经县教育局班子会议通过并报县政府审批后,由县教育局下发人事调令。

(五)县城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调整

采取考核交流或支教交流两种方式。

1.考核交流。对县城学校教师(一线教师、后勤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或年度考核连续2年考核不合格的,或办有偿家教的,或吃空饷的,或受警告及以上处分的教师原则上向农村学校分流。向下调整由各校对教师据实考核,班子会议研究后提出调整意见上报县教育局,县教育局根据工作需要及编制情况综合考虑提出调整方案,经县教育局班子会议通过后,由县教育局下发人事调令。

2.支教交流。一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任教经历,才可聘为高级教师职务”,可依据职称评聘政策有序分批安排县城教师去农村学校支教交流。二是制定支援农村偏远学校帮扶计划(每年30—50人),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一年,每年将县城教师或农村高中教师派到基层农村初中、小学及幼儿园支教,县财政每年给予一定费用鼓励交流教师。

(六)教师向教育系统外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