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农业培训心得体会范例6篇

高素质农业培训心得体会

高素质农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

[关键词]农民工;高职院校;综合素质;培训;就业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183-02

农民工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伴随我国改革开放进程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伴随着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实体产业的关停、倒闭,导致大批农民工失业。针对这种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积极部署,全面启动包括促进农民工就业在内的种种措施。在稳定劳动力需求、改善公共就业服务的同时,强调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提升再就业能力。同时,面对生存困境和就业压力,许多农民工特别是198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也意识到并迫切要求通过参加相关培训,提高包括职业技能素质和非职业技能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为在城市中立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势在必行的高等教育改革,在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促进就业方面,高职院校能否有所作为?本文主要就该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 当代农民工综合素质现状

刘传江等人的研究显示,目前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多数为餐饮、酒店、保洁等服务性行业,比例占到了67.5%。这些岗位工资待遇低而且不稳定,说明农民工缺乏就业竞争力。分析原因主要是综合素质较低,具体表现为:与同年龄就业群体相比,平均受教育水平较低,文化积淀与人文素质需要提高,同时,也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培训。上述原因导致其很难获得并胜任管理与专业技术岗位等高端职位,收入普遍较低。因此,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是应对就业压力,改善该群体生存状态的根本途径。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也是保证国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2 当前农民工培训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目前的农民工培训主要集中在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对于非职业技能素质的培训,如: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等还缺乏足够的重视。第二,师资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很多培训机构由于中标或在政府的授权下直接获取了政府各部门的培训项目,培训任务繁重,不肯花钱聘请专业培训教师,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有时临时聘请专业教师。在这种没有稳定和高质量培训教师队伍作保障的情况下,培训机构很难保证其培训质量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第三,培训模式呆板,缺乏灵活性。农民工群体具有分散且流动性大、教育层次不齐、教育时间不定、约束力不强等特点。多数针对农民工的培训没有注重解决上述特点,而是采取单一的办班教学模式,使得培训在时间、地点等方面均不能满足农民工的实际需要,培训力度大打折扣。第四,培训缺乏实效性,而且尚未建立有效的农民工教育培训评价体系。专业设置上缺乏前瞻性战略眼光,主要集中在面向第三产业的初级培训,而针对现代化大工业、制造业的高级技能培训则较少。培训缺乏针对性,不能有效地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结合。没有建立有效的农民工教育培训评价体系,对于教材编写、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师授课水平和教学效果等没有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使得教学过程各环节无法科学规划、有序进行,阻碍了农民工教育培训水平的提高和培训体系的完善。第五,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不足。有些基层部门由于财力紧张,基本无专门的经费投入,培训资金缺乏保障,相关职能部门和培训机构心有余而力不足,培训单位积极性不高。

3 构建较为完善的农民工终身教育体系,高职院校必须有所作为

3.1 高职院校在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中应承担起肩负的社会职责

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每一个人都有全面发展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高等学校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资源之一,应该负起自己的社会职责,发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比如:北京大学已经于2005年率先创建了“平民学校”,由本校师生对校内的农民工进行外语、计算机、法律常识等的免费义务教育。虽然由于教育资源有限,目前还仅限于本校的农民工,但是这种模式值得高职院校学习和推广。

3.2 高职院校参与农民工综合素质培训符合世界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2009年,在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讨论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引起众多讨论和思考。众多专家认为,当前教育改革面临人口众多、贫富差距大的基本国情,又要应对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需要统筹考虑、科学规划。面临世界变化未知的经济形势与国内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高职院校应该抓住机遇、贴近社会现实并与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际相结合,从学历教育的一元化体制中挣脱出来,打破条条框框向多元化、多层次教育转化,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潮流完成华丽转身。从世界范围看,当今许多国家都积极致力于这方面的改革实践,把大学作为主要依托,建立以大学为轴心的教学、科研和生产联合体。美国在波士顿地区和加州地区形成的高教、科研和生产结合体系,就是两个成功的例子。其中波士顿地区,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的帮助下,从一个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地区一跃成为“科学工业综合体”地区;我国的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成功模式,将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与企业的用工需要相结合,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吸收并使用政府和企业提供的资金,为不断提高我国产业工人的综合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3.3 高职院校参与农民工综合素质培训,完善农民工培训体系的举措

(1)改变多头管理格局,简化中间环节,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高职院校为主体,企业需求为引导的长效培训机制。目前,农民工教育培训资源应该是比较充足的,如:教育、农业、劳动、建设、科技等部门都有各自的培训机构。但这种政出多门,分散式的培训模式,使得各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缺乏必要的统一、协调和衔接,无法充分整合资源优势,很难形成合力,导致农民工培训体系运作效率较低以及培训资源的较大浪费。其实,无论上层的行政管理机构多还是少,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培训主体来完成对农民工的培训任务,而培训主体的教育培训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工培训的实效,关系到国家专项培训资金的利用效率。因此,有必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高职院校为主体,企业需求为引导的长效培训机制,由政府牵头进行宏观调控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运作效率,为最终构建较为完善的农民工终身教育体系,打下良好基础。对于那些缺乏师资和教育资源的培训机构以及部分缺乏基本教育资源的培训单位应该进行整顿,经过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协调,可以将其纳入到高职院校的农民工培训机制中,以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提高运作效率。

(2)拓宽培训资金来源、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提高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率。对农民工进行全面的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为了国民经济的持续长远发展,应以政府为主,加大国家财政的教育培训资金投入。同时吸纳高职院校与用工企业的参与。其中,高职院校主要利用自身教育资源担当培训方的职责,用工企业则可以对高职院校培训提出具体要求,双方以订单式培训与联合培养的方式进行合作,企业为人才培养支付必要的经费。由此,在国家、高职院校、企业以及社会资助的模式下将农民工培训的资金管理使用环节进行简化,既能提高运作效率又减少培训资金在使用和分配过程中的违规和腐败问题。

(3)作为培训主体,高职院校可发挥自身的综合学科优势,在提高农民工技能素质的同时注重提高农民工的非职业技能素质。高职院校可以发挥在政治、法律、管理、心理等人文学科方面的师资和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对农民工的非职业技能素质进行培训,加强农民工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塑造良好和稳定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帮助他们适应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避免该群体游离于主流城市生活以外,处于边缘化状态及由此引起的消极心理、消极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4)作为培训主体,高职院校可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管理资源,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民工教育培训评价体系,保证培训和教育质量。作为具备一定办学经验的高职院校来说已经建立了相对稳定和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如果将高职院校纳入到农民工培训构成体系中,完全可以利用高职院校成熟的教育管理经验和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根据农民工培训的实际情况逐渐建立起有效的教育培训评价体系,以教学为中心,合理分配高职院校师资与教学服务资源,随时对培训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并按照农民工需要及时优化培训内容、调整教学方法,从根本上保证农民工培训质量。

(5)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联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满足农民工的不同需要,注重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并最大限度降低培训费用。根据农民工的工作特点,可以外派教师到农民工身边去,采取集中授课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把课堂开在生产车间、施工工地、田间地头,既能帮助农民工及时解决技术难题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培训内容上,应将传授技能和培养人文素质并重,摆脱程式化课堂教学模式,根据环境和教学对象对内容进行灵活取舍,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通过校企的紧密合作,将培训和用工需求相结合、与用工推荐聘用相结合,可充分调动企业、农民工和高职院校三方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培训效率。

4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积极引导并促进农民工就业

由高职院校与政府有关部门协作,在农民工中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通过财政补贴,降低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费用,使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经过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单项职业能力证书,提高农民工培训水平。同时,加大政府的政策引导,逐步实现农民工培训、考核、认定、就业一条龙的服务体系,使经过培训具有一定技能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农民工能够迅速在国内甚至国外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企业和社会的效益资本。例如:山东省武城县的800多名农民在经过培训获得技能等级证书后,经过应聘在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建筑、餐饮、远洋捕鱼等十几个不同行业,每年可增收 8000多万元,既增加了农民工收入,又提高了更多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总之,农民工培训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只有我国1亿多农民工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保证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保证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高职院校积极参与农民工培训,是社会对农村进行反哺的有力体现。以高职院校为培训主体,以政府为引导,通过加强校企联合,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培训格局,有利于加快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化,加快我国产业工人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及时解决潜在的社会矛盾,促进高职院校、政府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简新华,黄锟.中国农民工最新情况调查报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6(17):1-6.

[2] 刘传江,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J].人口研究,2008,5(32):48-57.

[3]何蓉蓉,付亚萍.浅析第二代农民工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J].市场与技术,2009,7(16):72-73.

高素质农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吉林省;农民素质;提升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0.008

1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自然素质现状

据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自然情况调查数据可知,2013年,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为805.7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3.9 %。其中,男性农村劳动力为438.49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54.4%,女性农村劳动力为367.27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45.6%。

从文化程度构成上看,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总体来看素质不高。2014年初全省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为230.7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28.6%;初中文化程度为431.2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53.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17.8%。其中,高中文化程度为120.3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14.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为23.6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2.9%。

全省种植业从业人数达到369.6万人,养殖业从业人数为71.7万人,农机使用与维修人员从业人数为50.9万人,农业社会化服务从业人数为13.1万人。从职业技能培训情况上看,接受过技能培训的为127.8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15.9%;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为32.8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4.1%,占技能培训总人数的25.7%。2013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企业员工和农民工85%是初中毕业,10%是高中、大专、技校、中专,5%是小学。

2 吉林省农民素质提升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受教育水平偏低

目前,吉林省农村劳动力以具有小学和初中教育水平的劳动者为主体,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82.1%,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绝大多数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接收能力较差,使得吉林省农业中传统的生产要素和技术手段仍然占绝对主体。虽然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劳动力都是相对年轻的和具有较高文化的劳动力,并且男性劳动力在转移中占了较大的比例,但由于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对外出就业市场所具备的要求认识不足,劳动力在就业前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数较少,大多数进城务工农民没有接受过任何正式职业技能培训,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制约了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就业竞争力不强,限制了农村劳动生产力的转移数量。

2.2 农民对培训认识不足

部分农民对培训认识不足。一些以种植业为生存依托的农民,对土地有着依恋感情,且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对有一定文化要求、一定技术含量、时间长的技能培训项目有着畏难情绪,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有些企业送员工培训的意愿不强,缺乏对员工培训的主动性,特别是从事农产品初级加工企业,由于加工技术的科技含量不高,有的企业担心农民员工学到技术后会跳槽,怕耽误生产,对送农民员工培训的工作不主动,把大部分员工需要掌握的工作技能简单定位为能满足基本生产需求的单一熟练工,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2.3 培训和就业的关联度偏低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较弱的原因,主要是存在着培训专业与实际就业工种间相脱节的情况。一是培训面较窄。目前,农村劳动力学技能的项目过于集中,学技能的面不够广阔,往往停留在知识普及和进行操作上,培训专业选择随意性较大,相当多的人员没有认识到掌握不同的职业技能在就业中的重要性,对自身发展缺乏远见,缺乏对农民学习不同技能的积极性和专业选择性的进一步引导,培训面有待进一步拓宽;二是缺乏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培训机构应加强同用工单位的沟通和对就业市场需求的了解,以用工单位和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确定培训方向和培训内容,以输出带培训,形成“订单”、“定向”、“储备”等培训模式,进而形成招生―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在此方面应做更为深入细致的工作。

2.4 培训体系不健全

在培训制度建设、培训日常管理、培训考核机制以及加强对农民培训机构的监管等培训体系建设方面不完善。亟需整合培训教育资源和优化培训师资队伍,缺少对农民素质提升进行培训的专用教材。同时,要建立对农民培训的质量衡量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培训长效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创新教育培训方法,避免“多头管理、重复培训”,促进农民培训常态化、制度化、终身化。

3 促进吉林省农民素质提升的对策建议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及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工作的中心任务。目前,吉林省新增劳动力、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等五流汇集,就业形势严峻。帮助农民认清就业形势,增强自身技能素养,树立切合实际的择业观,是实现转移就业的根本保障。因此,建议采取如下对策建议。

3.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各级领导责任制

应成立农民素质提高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农民素质提高工程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应负责整个素质提高工程的政策制定、综合协调、指导推动和考核督查。发挥全省各相关部门的组织与行业优势,分工协作,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服务保障,进而建立和完善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同时,为确保农民素质提高工程有序、高效实施,要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坚持产业服务提升农民素质工程,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优势,加强项目指导和行业服务,采取人员培训、银企对接、市场拓展、专家研讨等多种方式,培育产业主体。健全产业组织,完善运行机制,促进实现就业或提升就业能力,突出培养创业型人才。加大宣传力度,依托阳光工程项目,认真研究并组织实施农民实用人才培养,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发展需要,努力培养一批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技术作用的高素质农民。进一步办好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在对农民进行培训中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突出组织实施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加快培养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生产经营性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

3.2 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健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

一要强化农民教育培训公共平台建设。统筹整合社会各方面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农民远程教育平台、区县职成教中心、乡(镇)及村(居)化技术学校、广播电视大学等教育培训体系优势和农口各行业人才优势,以吉林省阳光办公室为龙头,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围绕农民素质提升的新要求,不断拓宽和创新培训内容。提高现有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服务功能,使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延伸到企业、到村、到户,为农民就近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服务;二要积极培育以农民教育培训为主业的市场主体。在推进全省农民教育培训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培育出一批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培训企业,满足农民对各类教育培训的需要;三要完善培训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和奖励激励机制,加强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各类培训机构的考核评价;四要创新农民教育培训制度。通过深入总结经验和认真调研,积极推进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法制化进程,为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制度保证;五要强化教师业务培训,尽快编发培训专用教材。

3.3 加大经费投入,规范培训经费管理

农民素质提升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培训资金的筹集应坚持以政府补贴(相关部门各自分担)为主、社会资助为辅和农民少量分担的原则,根据省阳光培训办公室对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年度计划安排,省市和有关区县应将农民教育培训专项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中。财政资金应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切实把提高农民素质当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支持农民素质提高工程的顺利实施,并加强对培训资金的实施监管。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民教育培训。

3.4 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农村劳动力参训积极性

在全省现有农村劳动力中,大多数人有外出打工经商经历,但因其缺乏技术,多是半工半农,相当一部分人没能在二、三产业稳定就业,所以,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稳定性,就要着眼于提高劳动者技能,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舆论工具,大力宣传“农民免费培训”政策,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农民参训的积极性。要采取多渠道培训方式,发挥县职校和各类培训中心基地以及各乡(镇)、街道和社区学习点的作用,把培训的触角向街道和社区延伸,教育农民破除“故土难离”的狭隘思想和怕苦怕累的消极意识,用身边一些务工致富的实际例子,引导农民树立“打工能致富”的理念,推动农民进城务工、自主创业。同时,要强化劳动用工监察力度,加强用人单位的诚信度,让农民打消从业疑虑,使其更为直观地了解企业和参与到企业生产中来。通过教育,引导农村劳动力摆脱“非公不去”、“认大否小”的择业观,强化“无论在哪里干,都有前途和出息”的观念。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5 注重培训实效,提升就业技能

高素质农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 农民 培训 实训基地 做法 经验

[中图分类号] S2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235-01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没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根本支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实训基地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甘州区社会服务培训中心立足新农村建设需求,以农民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着眼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训实效性,增强培训吸引力,走出了一条助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实训新路。

一、问题的提出

甘州区下辖7个乡,1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50.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5.11万人,占总人口69.52%。农业始终是全区经济的重要支柱,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赋予了农耕时代“金张掖”的辉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的甘州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落后。传统农业已经无法承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加强农民技能素质的培训提高,成为农业发展由传统必须向现代升级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说:

1.农民从业技能素质急待提高

从调查看,甘州区农村人口35.11万人,平均受教育程度不足8年,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0.71万人,占农村总劳力的7.8%;初中文化程度的有5.91万人,占农村总劳力的65.1%;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有2.46万人,占农村总劳力的27.1%。有技术技能的占33.5%,无技术技能的占66.5%。一部分人从未上过学,还有一大部分人接受基础教育后,直接走向务农岗位,从未接受过任何农科专业技术培训。

事实证明,专业户、小康户等收入和生活水平较高的家庭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并长期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的占绝大多数,贫困户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这说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与低与农民收入程度成正相关关系。城市对干部职工有上岗就业培训、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而在农村,农民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呢?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2.农民技术技能培训薄弱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村劳动力通过正规培训、普及培训和其它培训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据统计,全区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约4.1万人,加上农口各部门和相关单位通过以会代训、现场会、科技下乡等形式普及农业科普知识约5万人次,但是与农村劳动力总量比,占比仍然很低。加之培训时间短、内容单一,针对性、实用性不够强。要以农民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把提高农民技能素质作为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首要任务。

二、甘州区农民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做法

1.以特色农业为背景,先期调查,做好构建农民实训基地建设的发展规划.

甘州区位于河西走廊腹地、古“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和“居延古道”交汇点上,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龙首二山,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横穿全境,形成了闻名遐迩的张掖绿洲,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近年来,甘州区围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大力实施玉米制种、百万头肉牛、现代农业示范、优质蔬菜基地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强壮大龙头企业规模,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把面向市场,瞄准农村,跟踪农业,服务农民作为基地建设的目标方向,形成了“办学形式多样性,专业设置职业性,培养目标应用性,教学方法实践性”的办学思路。

2.以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增强实训基地建设的系统

甘州区农民实训基地建设,没有过分地把兴奋点、着眼点集中到外观实施上,而是把研究的聚集点定位在基地持续发展能力上,并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比较宽广的视野,全方位、综合性地构建农业示范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3.讲求实训的实效性,因地制宜,灵活设置实训场所

在培训基地确定上,致力于把培训课堂设在田间地头,根据区域特点,选择有一定规模、且相对集中的产业基地建立实训基地,围绕生产开展培训,让群众在干中学、学中干,既降低了培训成本,又方便了群众参加培训。同时,根据培训对象素质层次差别,采取分层、分类办班、因人施教的模式,使培训与生产紧密联系,把生产过程转化为培训过程。并采取“以民教民”的方法,组织“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传授技能,指导生产,帮助群众现场处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解决遇到的困难,有效解决学用脱节的问题,提高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三、经验与启示

甘州区农民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为农民实训基地建设的持续发展积累了一定经验:

一是实训基地培育农民技能,必须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择业能力为核心。建立政府牵头,部门相互配合,社会各方参与的实训机制,采取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单项专门技能培训与法规政策培训相结合,订单培训与一般培训相结合及长短结合、灵活多样、贴近群众的培训方式,立足农民致富本领的增强,遵循“农民有用,农民能用,用了见效”的实训原则,提高培训质量,使农民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真知,取得实效。

高素质农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农民工 培训 必要性 基本体系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各劳务输入城市的农民工受其影响,大量失业返乡。很多农民工在经历传统春节长假后继续外出务工,但他们面对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在农民工“就业难”的同时,我国东南沿海不少企业却仍存在“民工荒”,没有知识、技能的农民工找不到工作,有知识、技能的农民工供不应求,这种结构性的矛盾在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更显突出。因此,加强农民工培训和开发,完善农民工培训体系,是目前缓解农民工就业压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之一。

1 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的必要性

目前,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文化素质较前一代农民工高。他们外出务工的目的已不仅仅是为了赚钱糊口,更期望自己能够长期留在城市,成为城市居民。此次的金融危机使他们更清楚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劳动力的需求趋势。新形势下的他们需要与时俱进地接受培训,为自己“充电”。

1.1 满足农村工作开展的需要

(1)农民工培训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对现有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二是对潜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是大幅度地提高农村人群的素质。当前,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构建农民工培训体系是关键的一环。大力开展农民工培训,有助于全面提高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综合素质,把我国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2)农民工培训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培训是提升农民工素质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促进农村落后地区农民增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民工培训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1.2 满足农民工群体变化的需要

(1)农民工有接受培训的意愿和动力。现阶段农民工年龄较轻,思想活跃,改变生存现状的愿望十分强烈,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意愿。再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是其接受培训的动力。因此,为了实现长期稳定的就业,农民工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将越来越高,这为农民工培训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文化素质是制约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关键因素。首先,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导致农民工教育培训起点低,短期内培训效果不高。其次,大多数以技能培训为主的农民工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但却不能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不能使其融入城市生活。当前,农民工教育重心还停留在劳动技能层面的单一“生存”教育,很少或未涉及文化知识层面的“生活”教育。

1.3 满足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

(1)企业用工减少,农民工徘徊城市引致人力资源浪费。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用工减少,而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形成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一方面给流入地政府增加了就业、社会治安等多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农村处于劳动力流失境地,新农村建设缺乏知识型、技能型、力量型农民。劳动力城乡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形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2)国家积极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工接受培训。针对金融危机对企业用工需求带来的冲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失业返乡农民工和尚在城镇继续找工作的农民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补贴。一些农民工输出省份和输入省份也已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工接受培训。

2 构建新形势下完善的农民工培训体系

农民工培训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单凭任何一个企业、社会机构、教育部门难以完成,因此要建立以政府为龙头的农民工培训体系,只有政府、企业、培训机构以及其它社会力量等各司其职,形成网络联动,才能实现农民工培训整体实效的提升,共同做好这一巨大的工程。

2.1 政府

(1)政府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的定位:政府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政府不直接参与农民工的培训事业,主要从对政策法规的制定、完善、执行、检查,对农民工培训管理相关机构的关系调整和职责重新分配,对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制度的规范,运用官方新闻媒体进行舆论引导,以及财政投入与配置这五个方面着手,对农民工培训工作进行引导扶持和宏观调控。

(2)政府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的具体职能:首先,政府提供农民工职业培训市场发展的基础结构。政府为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运作提供必需的制度、规则以及框架,如培训的制度环境、发放培训经费、编制整体的培训计划等。其次,政府要保障农民工的利益。农民工在培训中总是处于弱势,形形的问题阻碍培训的顺利进行。政府的职责在于解决问题,最大限度保障农民工的利益。如取缔非法的培训机构、惩戒逃避责任的企业等。最后,政府应对培训工作进行调控和监督,维持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要防止在培训过程中因某些资格认证权利的垄断而造成的非法竞争,尽力维持正当、有效竞争,保证培训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保证培训的质量。

2.2 用人企业

(1)用人企业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的定位:企业是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的重要载体。用人企业根据企业的产业性质和生产特点,提供不同工种的岗位技能培训,以满足企业扩大生产对技术和员工的需求,提高外来务工农民岗位所需的劳动技能水平,使之胜任较高技术等级的职业工种,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2)用人企业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的具体职能:首先,协助政府工作。政府制定的各种培训政策,都需要企业贯彻落实,并主动接受政府的监督。其次,主导完成在职农民工的培训。农民工上岗前,企业要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对已上岗的农民工,企业要对其进行在职培训等。最后,提供农民工培训的企业环境。企业要合理安排农民工工作与培训时间、分担培训经费等。

2.3 培训机构

(1)培训机构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的定位:各类培训机构是对农民工实施培训的重要平台。培训机构主要包括两大类:学校类教育培训系统和企业类教育培训系统。学校类教育培训系统主要是指各种培训中心、社会性专职培训机构以及不直接与生产岗位联系的培训活动。企业类教育培训系统主要是指各种直接与生产活动或工作岗位联系的职业教育培训活动。

(2)培训机构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的具体职能:首先,按政府或企业要求创造培训条件。根据市场需求、政府规划以及农民工自身的需求开设课程,编写适合农民工的教学大纲。并对培训的师资、设备、场地合理配置,达到培训质量的最优化。其次,对培训需求进行调查。配合政府制定培训计划,随时调整培训方案。最后,业内互相监督,形成良性竞争,利用市场机制调整培训市场的状态,对不法培训机构进行监督。

2.4 其它社会力量

社会公众、新闻媒介等其它社会力量是农民工培训中的重要监督者和协助者,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能够监督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协助相关部门,营造培训的环境等。

3 新形势下加强农民工培训的几点建议

(1)要激发农民工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农民工培训只有通过农民工直接参与、亲身体验、充分感受,方可有效。因此,充分激发农民工的主体意识,真正发挥农民工在培训体系中的主体作用,是保证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

(2)要使培训具有针对性。首先对农民工能力现状进行剖析,然后结合新形势下社会和企业实际,提出农民工能力期望,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别形成农民工能力缺口,只有针对农民工能力缺口开展适当的培训工作,才能保证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的有效性。

(3)要有丰富多彩和实用的培训内容。

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的课程结构应该涉及以下多方面内容:一是应提高农民工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二是应培养农民工的基本学习能力。三是应注重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次金融危机,对一些农民工造成了一定的心理伤害,对农民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其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对待失业,以积极的心态实现再就业。除以上几种培训内容外,还应该开设职业探索、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设置丰富多彩和实用的培训内容,最终目的是帮助农民工提高技能的同时,增强其知识基础,促进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帮助其从劳动力市场的边缘走向中心。

(4)要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职业学校以及各种培训机构,可以遵照劳动力追寻就业机会原则,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以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和农民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新的、更高级的技能传授给农民工。目前,农民工渴望改变生存现状的动力与当前就业压力并存,加上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内外因相结合培训效果将更加突出。

(5)要建立有效的质量考核体系,合理使用培训经费。质量考核体系要以实现高质量的就业目标为导向,制定评价标准,定期对开展农民工培训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专业设置、培训内容、课程安排、收费标准、就业率、满意度等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及时地公布。对高质量的农民工培训机构予以资金扶持,从而使培训经费得到合理使用,这样不但减轻了培训机构和农民工的负担,而且使那些质量较差的培训机构失去竞争力,最终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培训质量的整体提高。

在新形势下,不仅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且农民工群体自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应该看到,培训是实现农民工长远发展的根本措施。农民工培训不仅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更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那么,政府以及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应认识到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的必要性,在政府主导下,构建新形势下完善的农民工培训体系。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财政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d].2003.

高素质农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农民工 培训 必要性 基本体系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各劳务输入城市的农民工受其影响,大量失业返乡。很多农民工在经历传统春节长假后继续外出务工,但他们面对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在农民工“就业难”的同时,我国东南沿海不少企业却仍存在“民工荒”,没有知识、技能的农民工找不到工作,有知识、技能的农民工供不应求,这种结构性的矛盾在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更显突出。因此,加强农民工培训和开发,完善农民工培训体系,是目前缓解农民工就业压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之一。

1 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的必要性

目前,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文化素质较前一代农民工高。他们外出务工的目的已不仅仅是为了赚钱糊口,更期望自己能够长期留在城市,成为城市居民。此次的金融危机使他们更清楚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劳动力的需求趋势。新形势下的他们需要与时俱进地接受培训,为自己“充电”。

1.1 满足农村工作开展的需要

(1)农民工培训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对现有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二是对潜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是大幅度地提高农村人群的素质。当前,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构建农民工培训体系是关键的一环。大力开展农民工培训,有助于全面提高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综合素质,把我国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2)农民工培训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培训是提升农民工素质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促进农村落后地区农民增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民工培训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1.2 满足农民工群体变化的需要

(1)农民工有接受培训的意愿和动力。现阶段农民工年龄较轻,思想活跃,改变生存现状的愿望十分强烈,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意愿。再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是其接受培训的动力。因此,为了实现长期稳定的就业,农民工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将越来越高,这为农民工培训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文化素质是制约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关键因素。首先,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导致农民工教育培训起点低,短期内培训效果不高。其次,大多数以技能培训为主的农民工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但却不能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不能使其融入城市生活。当前,农民工教育重心还停留在劳动技能层面的单一“生存”教育,很少或未涉及文化知识层面的“生活”教育。

1.3 满足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

(1)企业用工减少,农民工徘徊城市引致人力资源浪费。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用工减少,而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形成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一方面给流入地政府增加了就业、社会治安等多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农村处于劳动力流失境地,新农村建设缺乏知识型、技能型、力量型农民。劳动力城乡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形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2)国家积极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工接受培训。针对金融危机对企业用工需求带来的冲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失业返乡农民工和尚在城镇继续找工作的农民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补贴。一些农民工输出省份和输入省份也已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工接受培训。

2 构建新形势下完善的农民工培训体系

农民工培训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单凭任何一个企业、社会机构、教育部门难以完成,因此要建立以政府为龙头的农民工培训体系,只有政府、企业、培训机构以及其它社会力量等各司其职,形成网络联动,才能实现农民工培训整体实效的提升,共同做好这一巨大的工程。

2.1 政府

(1)政府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的定位:政府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政府不直接参与农民工的培训事业,主要从对政策法规的制定、完善、执行、检查,对农民工培训管理相关机构的关系调整和职责重新分配,对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制度的规范,运用官方新闻媒体进行舆论引导,以及财政投入与配置这五个方面着手,对农民工培训工作进行引导扶持和宏观调控。

(2)政府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的具体职能:首先,政府提供农民工职业培训市场发展的基础结构。政府为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运作提供必需的制度、规则以及框架,如培训的制度环境、发放培训经费、编制整体的培训计划等。其次,政府要保障农民工的利益。农民工在培训中总是处于弱势,形形色色的问题阻碍培训的顺利进行。政府的职责在于解决问题,最大限度保障农民工的利益。如取缔非法的培训机构、惩戒逃避责任的企业等。最后,政府应对培训工作进行调控和监督,维持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要防止在培训过程中因某些资格认证权利的垄断而造成的非法竞争,尽力维持正当、有效竞争,保证培训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保证培训的质量。

2.2 用人企业

(1)用人企业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的定位:企业是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的重要载体。用人企业根据企业的产业性质和生产特点,提供不同工种的岗位技能培训,以满足企业扩大生产对技术和员工的需求,提高外来务工农民岗位所需的劳动技能水平,使之胜任较高技术等级的职业工种,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2)用人企业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的具体职能:首先,协助政府工作。政府制定的各种培训政策,都需要企业贯彻落实,并主动接受政府的监督。其次,主导完成在职农民工的培训。农民工上岗前,企业要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对已上岗的农民工,企业要对其进行在职培训等。最后,提供农民工培训的企业环境。企业要合理安排农民工工作与培训时间、分担培训经费等。

2.3 培训机构

(1)培训机构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的定位:各类培训机构是对农民工实施培训的重要平台。培训机构主要包括两大类:学校类教育培训系统和企业类教育培训系统。学校类教育培训系统主要是指各种培训中心、社会性专职培训机构以及不直接与生产岗位联系的培训活动。企业类教育培训系统主要是指各种直接与生产活动或工作岗位联系的职业教育培训活动。

(2)培训机构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的具体职能:首先,按政府或企业要求创造培训条件。根据市场需求、政府规划以及农民工自身的需求开设课程,编写适合农民工的教学大纲。并对培训的师资、设备、场地合理配置,达到培训质量的最优化。其次,对培训需求进行调查。配合政府制定培训计划,随时调整培训方案。最后,业内互相监督,形成良性竞争,利用市场机制调整培训市场的状态,对不法培训机构进行监督。

2.4 其它社会力量

社会公众、新闻媒介等其它社会力量是农民工培训中的重要监督者和协助者,在农民工培训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能够监督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协助相关部门,营造培训的环境等。

3 新形势下加强农民工培训的几点建议

(1)要激发农民工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农民工培训只有通过农民工直接参与、亲身体验、充分感受,方可有效。因此,充分激发农民工的主体意识,真正发挥农民工在培训体系中的主体作用,是保证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

(2)要使培训具有针对性。首先对农民工能力现状进行剖析,然后结合新形势下社会和企业实际,提出农民工能力期望,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别形成农民工能力缺口,只有针对农民工能力缺口开展适当的培训工作,才能保证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的有效性。

(3)要有丰富多彩和实用的培训内容。

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的课程结构应该涉及以下多方面内容:一是应提高农民工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二是应培养农民工的基本学习能力。三是应注重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次金融危机,对一些农民工造成了一定的心理伤害,对农民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其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对待失业,以积极的心态实现再就业。除以上几种培训内容外,还应该开设职业探索、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设置丰富多彩和实用的培训内容,最终目的是帮助农民工提高技能的同时,增强其知识基础,促进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帮助其从劳动力市场的边缘走向中心。

(4)要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职业学校以及各种培训机构,可以遵照劳动力追寻就业机会原则,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以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和农民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新的、更高级的技能传授给农民工。目前,农民工渴望改变生存现状的动力与当前就业压力并存,加上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内外因相结合培训效果将更加突出。

(5)要建立有效的质量考核体系,合理使用培训经费。质量考核体系要以实现高质量的就业目标为导向,制定评价标准,定期对开展农民工培训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专业设置、培训内容、课程安排、收费标准、就业率、满意度等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及时地公布。对高质量的农民工培训机构予以资金扶持,从而使培训经费得到合理使用,这样不但减轻了培训机构和农民工的负担,而且使那些质量较差的培训机构失去竞争力,最终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培训质量的整体提高。

在新形势下,不仅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且农民工群体自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应该看到,培训是实现农民工长远发展的根本措施。农民工培训不仅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更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那么,政府以及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应认识到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的必要性,在政府主导下,构建新形势下完善的农民工培训体系。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财政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d].2003.

高素质农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建筑业 农民工 岗位技能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04-02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其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2012年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6261 万人,其中将近6000万人从事建筑业。农民工进入建筑业,虽然为建筑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但是农民工队伍庞大松散,无序流动,农民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人数严重不足,进而导致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给工程建设质量带来隐患。如何尽快培养出一大批适应产业转型和发展的有理想、懂技术、会操作、出业绩的新一代建筑产业工人,是建筑业面临的难题之一。

一、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现状及原因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民工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10.7%,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25.6%,既没有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也没有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69.2%(见表1)。具体到建筑行业,目前在岗农民工接受过短期技能培训的不足10%,接受初级岗位技术培训的占3.4%,接受中等技术培训的仅占0.13%,没有接受过技能提升培训的高达86.4%。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表1 2012年不同年龄组农民工参加培训情况(单位:%)

参加过农业

技术培训 参加过非农

职业技能培训 两项培训

都没有参加过

16-20岁 4.0 22.3 76.0

21-30岁 6.2 31.6 66.0

31-40岁 11.0 26.7 68.0

41-50岁 14.9 23.1 69.5

50岁以上 14.5 16.9 74.5

(一)劳务分包制度不完善

2001年,《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设置了“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三个层次,首次提出了劳务分包用工方式,原来固定的劳动用工方式逐渐被多元化的用工方式所取代。但十余年过去了,规范的劳务分包制度尚未建立,明确的、强制性的法规政策依据依旧缺乏,国家对劳务分包管理还仅停留在劳务分包企业的资质层面,同时现行法律法规对肢解发包、转包、挂靠等行为的界定也不够明确,缺乏具体的界定标准。由此导致建筑市场上劳务分包复杂、混乱,劳务分包企业自身建设与发展大多流于形式,“包工头”带队组织农民工成为建筑劳务的主流群体。包工头组织农民工,聚散相对自由,培训与鉴定难以规范与要求。

(二)政府管理和职能转变不到位

实际生产中,就业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落实不到位、人证不符现象严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偏重经济增长的干部考核体系,使人们更多的看重GDP而忽视劳动力技能培养,农民工岗位培训更是问津者甚少。一些地方政府对持证上岗、农民工继续教育等公共管理和服务严重缺位,公共财政预算也未得到充分体现。

(三)培训经费短缺,培训方式单一

尽管近年来农民工教育培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由于建筑业农民工教育培训制度缺乏有效的资金保障,管理部门培训力量有限,上岗作业人员无法普遍得到培训;很多培训只是走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如培训教材滞后,培训只是下发一些培训资料,没有进行理论讲解和时间操作等,无法满足农民工群体的实际需求,从而导致农民工素质无法得到实际提高,技能也无法得到加强。劳务分包企业获得施工资质的条件之一,是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要达到100%,但目前全国仅有800多个技能培训机构和700多个鉴定机构,全国累计培训和鉴定的建筑劳务人员仅300万人左右,总持证率还不到一线操作工人总数的9%。农民工频繁的岗位流动使企业花费在其身上的培训投入与收益不对称;农民工一旦“跳槽”,企业投资即变成“为他人作嫁衣”。鉴于此,多数企业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时,较少考虑农民工;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时,没有农民工的份。农民工没有被当做稳定的产业工人看待,生产中仅有的组织培训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和申报资质,“人证不符”现象十分普遍。

二、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对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劳务企业规范化发展

1.政府部门要完善建筑劳务分包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明确建筑劳务分包的法律地位,使得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在交易时有章可循,行业主管部门在执法监督时有法可依。简化建筑劳务分包企业资质审批程序,多渠道建立和发展劳务分包企业。加强对劳务带头人、召集人、包工头等的政策培训和分类指导,对具备条件的队伍,引导他们合资入股成立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引导建筑业企业进行内部机制创新,通过参股、入股等方式,对信誉良好但不具备建立企业条件的劳务队伍进行收编,促使“包工头”转为合法的企业职工或股东。

2.严格落实劳务企业资质条件,创新开展劳务企业农民工培训。劳务输出基地应从源头上重点开展建筑业务工人员的初级培训,做到“先培训,后输出”。运用信息化手段实行务工人员身份管理,大力推广建筑务工人员“实名制”管理,不折不扣落实“企业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条件。创新机制,设立和规范劳务分包企业、培训单位、技术鉴定单位、用人单位、农民工等各方的行为准则和权利义务关系,就农民工职后培训提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内容与要求,提高劳务企业重视农民工培训的程度。

3.加强劳务企业管理投入,转变劳务企业管理模式。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及市场化手段,促进劳务企业管理水平快速提高,促进建筑劳务企业尽快从粗放的无序管理模式向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广泛开展农民工培训

政府作为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协调者,当把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作为战略决策来抓时,应加大职业培训资金投入,提高对职业培训教材开发、师资培训等基础工作的支持,加大整合用于职业培训的各项补贴资金的力度,统筹使用,提高效益。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在按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同时,应将农民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纳入正常职工培训范畴。对于承包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应加强使用监管;对于劳务作业分包的工程项目,要求承包企业必须将“职工教育经费”单独计列,专项支出,确保农民工技能培训经费足额提取和使用。借鉴德国“建筑社会银行”(SOKA-BAU)做法,建立农民工培训提升共享制度,即根据地区建筑业发展情况和当地建筑企业聚集程度,由政府和当地所有建筑企业按比例共同出资建立培训提升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师资由企业岗位能手和建筑类职业院校教师组成;中心经费由企业提交的职工教育经费、国家职业培训补贴及社会捐赠等组成;中心根据国家培训规划与计划,结合当地企业培训需求,分年度公布自己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标准,全年滚动式反复进行;农民工无论在哪个企业,均可根据自己和企业的时间,合理安排培训与提升;培训达到相应标准时,即可进行技能鉴定,同时颁发国家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必须在建筑现场进行时,可委托有培训能力的企业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并就培训工作给予经费补偿或其他方面的优惠。共享制度可以消除为他人做嫁衣的担心,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利益同分、效益最大化。

(三)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建筑行业受建筑技术、工期及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除歇工期外,正常施工期间职工技能培训不能像其他行业那样集中脱产进行。鉴于此,正常施工期间,应充分发挥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作用,推动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道德法律意识等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动员引导建筑业农民工技能成才、岗位建功。其次要充分利用建筑现场班组组织特点,将课堂搬进工地,通过师傅带徒弟、岗位大练兵等方式,激发农民工学习知识、提高技艺的兴趣和爱好,解决农民工培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在一线建筑业农民工中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技能提升、技术创新活动,扩大小发明、小改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活动在建筑业农民工中的参与程度。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发挥农民工业余学校平台作用,立足工地现场,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积极推进“政府主导、企业主办、工地建校、社会参与”的农民工业余学校建设管理模式,丰富农民工业余学校内涵,将农民工培训发展与企业战略发展相结合,形成农民工培训战略规划。

歇工期,除前文述及的培训提升中心模式外,还应积极鼓励职业院校参与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建立以职业院校、企业和培训提升中心为载体的职业培训体系,贯通技能劳动者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成长通道。职业院校参与农民工培训,教学内容应以施工现场面临的问题为中心,以施工现场需求为主导,简化高深理论,强化一线应用;教学方法应强调学做结合、理实一体。即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受教育者以理解为中心;借助已知知识教未知知识;先掌握整体(概要),再消化细节。学校培训需注意:在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同时,还应加强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同时得以提高。

建筑行业是安全事故高发领域,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建筑领域农民工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更加匮乏。为此,本着“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原则,建立“上岗就业培训―技能素质提升―安全生产达标”的就业、成才“一条龙”服务模式,是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技能素质和生存能力的根本。同时,农民工岗位技能提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在制度上保证、政策上支持、形式上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民工岗位技能的提升,才能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才能统筹城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杨连江,蒙定明.国外企业职工教育[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1983

[2] 刁慧颖.素质教育工程是提升农民工素质的有效途径[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院报, 2007(22)

[3] 李银.论实施农民工继续教育工程[J].中国成人教育,2007(4)

[4] 陆启光. 农民工继续教育政策支持系统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0(2)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三批立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