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农民培育范例

高素质农民培育

高素质农民培育范文1

关键词:高职扩招百万;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现实问题;应对策略

新型职业农民供给侧是农村职业教育,自2012至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其培育进行部署,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基本确立[1]。2020年既是《“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的节点,也是新的历史起点,因此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可见,对农民的培育已经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基础上步入高素质农民阶段。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破解人才制约农村发展瓶颈,2019年国务院宣布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成为高职专科全日制学习主体[2]。党的报告指出,农村是我国当前发展最不充分和最不平衡的地方,结合扩招政策,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有关工作的通知》,宣布启动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学历提升计划”)。该计划从总体目标、培养对象、目标及方式、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对高素质农民培育进行了部署。高职扩招百万,特别是单列高素质农民的“学历提升计划”,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高瞻远瞩做出的战略决策,是着眼于我国农村高素质人才短缺问题的战略举措。本文基于2019年高职扩招后的农民教学,对其培育的路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度剖析,从高职院校视域,系统提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路径,为有关高职院校对农民培育提供有益参考,同时,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一、高职院校高素质农民教学培训现实问题与挑战

农民教育培训始于2005年国务院提出要大力培养农村实用型和技能人才,首次提出培养“职业农民”的要求。2012年伊始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职业农民培育,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主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农民队伍,2017年农业部提出“发展规划”。截至2018年年末,高素质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占55.51%[3]。高素质农民的培育以新型职业农民为突破口,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我国农民学历和综合素质整体偏低,培育工作将是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高职扩招百万以及“学历提升计划”提出后,高素质农民培育机构将转变为以高职院校为主,高职院校成为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主战场。由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面对高中和中职升高职的应届生,已构建形成了稳定运行的教育生态,在面对农民需求多样性、生源背景复杂性、学历参差不齐以及知识“断层”等学情现状,需要构建新的农民教育培训机制及教学模式,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实施农民教学培训过程中出现了缺少调查研究就“仓促上阵”组织教学,线下集中组织教学困难且成本高、学生出勤率持续走低、教学与学习效果差、教学效果与学生培养质量评价缺失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一)缺乏系统调研和学情分析,致使农民发展诉求无法满足

自高职扩招百万政策伊始,高职院校明确作为该政策落地的“主阵地”。面对新政策、新要求、新教育群体,高职院校对农民培育工作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大多数高校在农民入学前后,尚未开展系统调研以获取学情分析报告,由于农民的教育背景、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需求与传统生源相比有很大差异,出现知识“断层”[4]。而高职院校立足于已塑造成型且运行稳定的教育生态,面对新的教育群体教什么、怎么教和如何评令高职院校“束手无策”,无法满足农民的发展诉求。

(二)农民分散性致使教学组织困难且成本高

新扩招农民生源及其培养可以简单描述为继续教育的生源结构、全日制的培养标准。“学历提升计划”明确规定,确保总学时数不低于2600学时,集中学习每学年不低于360学时,实践实习每学年不低于400学时,理论和实践教学比例不低于1∶1。即使均分一学年集中学时则为180学时,但是由于农民生源分布的分散性,与传统的在校应届生不同,现职农村“两委”班子成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农业技术人员、乡村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作为求学的主体,要寻找交集时间以期组织集中教学,这是极为困难的,而且高校为了方便组织集中教学,需要设置除了本校以外的更可能多的分散教学点,实施以及组织成本与传统的在校生相比较高。

(三)传统的教学模式致使学习效果差

高职院校培育应届生源的教学模式是以校内教学为主,以实习实训为辅,以认知规律为序的线性化教学体系结构,大部分职业院校已然成型这样的“流水线”教学运行模式。生源趋向多样要求教学模式精准灵活、柔性且多元,传统的教学模式致使学习效果差,背离了职业农民培育的初衷。

(四)单一的人才培养方案致使集中教学出勤率持续走低

面对多元的生源结构,其发展诉求与求学需求不尽相同,职业农民从结构上分为生产型经营、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其技能与知识需求不同,若从产业结构类型分类,则类型众多,职业需求更是不同。高职扩招至实施教学任务,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大多院校只是修改在校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即实施培育,这对农民已不再具有吸引力,培育方案针对性、有效性差,因此组织集中教学就出现出勤率持续走低,后续集中教学更会出现“无人问津”的窘境。

(五)教师实践能力弱成为差异化人才质量的关键性制约因素

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关键是师资,在扩招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农业人才培育质量的关键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5]:1.教师数量与质量的滞后性。国家百万扩招政策,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也是学习的主体,据数据分析测算扩招后每学院需增加39名教师,当前师资数量与实际出现了滞后性。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教师专业素养特别是实践技能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实践教学时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师资在质量上出现了滞后性。2.教学方式方法的不适应性。农民队伍文化知识基础参差不齐、职业技能相去甚远,其职业需求也大相径庭,高职教师已构建的知识体系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知识“断层”的农民会对逻辑思维为主的理论知识表现出“乏味”。在新形势新要求新群体下教师出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生源类型多样性表现为发展诉求多元、需求个性化,教学方式单一无法量身定制。因此其制约性表现为高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不适应性。其他因素也制约农民培育质量,例如,学院配套政策及措施跟不上培育步伐要求、组织机构协调性不够、培育基础条件不完善以及农民运用信息化手段落后等。

二、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应对策略

(一)激活改革发展动力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该方案明确了职教改革发展方向,高职院校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抓住发展机遇,主动冷静应对挑战,求新应变,强化农民培育主体地位,准确把握高职扩招百万以“学历提升计划”作为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的契机、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不但“扩容”,而且重在提质,让农民职业教育改革在高职院校落地生根,甚至开花结果,职业院校要主动创新发展理念,构建农民培育新生态,做好顶层设计,激活改革发展动力。

(二)强化组织领导与落实保障措施

高职扩招体现了国家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心,单列对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现了国家势必解决农业人才短板的“狠心”,教育部明确要求各职业院校要将教育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的“一把手”工程,学校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院(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农业农村部也提出对于职业农民的培育,“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明确责任人、制定路线图、确定时间表,层层抓好落实。高职院校要主动充分认识到农民培育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及其重要意义,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强化部门协同与明确责任分工,狠抓贯彻落实,从制度、财政上配套保障措施并予以落实。

(三)系统开展社会调查与学情分析

调研作为决策的基本依据,必须开展系统的学情分析与需求调研,该工作需要明确调研对象和三个需求。调研对象包括现职农村“两委”班子成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农业技术人员、乡村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开展社会调查要明确三个需求[6]:一是明确省域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系统全面调研区域产业特别是重点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即产业结构比例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量与职业需求与对高职农民教育期望。二是明确农民对高职求学目标与发展需求。产业结构类型决定了农民受教育目标的多样性,如学历文凭、获取职业证书、职业技能、学历提升以期升职加薪、自主创业等。三是明确农民个人情况和学习需求。深度调研个人情况和学习需求,如年龄阶段、教育背景、学习方式、认知特点、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需求、工作经历、经济条件、职业兴趣、就业方向等,以获取学情分析报告,为后续教学组织开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四)创新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及教学模式

在高职百万扩招政策及“学历提升计划”中,均明确了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原则,采取全日制学习形式。创新培育模式[7]是指坚持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线上线下虚实相结合、集中培养和分散精准教学相结合,采取“一点两线、全程分段”“农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培育模式,分阶段组织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在教学模式上,创新教学组织形式,送教下乡、送教上门,教学中心向农村下移。在高素质农民培育方面,应借鉴成人教育规律,针对农民特点,为农民提供就近就地学习的便利,农闲季节则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农忙季节以生产实践教学为主,按季节规律循环和产业周期组织教学与实践,使培育环节与生产环节无缝对接。

(五)分类分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学历提升计划”确定了高素质农民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较高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先进知识、先进技术,能从事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依据社会调查和学情分析报告,按照既定目标重塑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程序制定和审定人才培养方案分产业、分类型、分层级和分模块[8]。科学、合理设置培训内容,着眼高素质农民培训目标,从综合素质、生产技能、经营管理能力、农民职业教育等方面综合设计针对性强、效果好的培训内容,分类型、分产业、分等级制定培训标准,设置培训模块和培训课程,结合农民结构类型分类与个性化需求设置扩展模块课程。

(六)打造适应扩招新要求的教师队伍

扩招对高职教师的新要求概括为数量保障、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教学能力强和技能技术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遵循“引、培、聘”并举打造教师团队[9]。一是多渠道引进。打破传统人事编制藩篱,从农业企业引入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从行业协会以及学会引入产业前沿高精尖人员,组建由学校教师和农业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组成的教师团队。二是多方式培养。打造胜任面向多元生源实施教学的师资队伍,重点立足于本校师资。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从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学历提升、深入一线为社会服务等三个方面着手。三是多类别聘用。为满足扩招后生源结构的变化,需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重点充实职业道德、经营管理、创业指导、品牌建设、质量安全、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师资。

(七)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

面对新的教育群体需要逐步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探索路径可在学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与诊断改进的基础上,加强行政监督管理以及引入第三方评估。在评价体系层次构建上可形成“行政管理部门—社会(第三方)—学校(教师)—学生”的全方位、多维度的质量评价体系。在评价手段与评价方法方式层面,综合运用线上与线下考试相结合、素质评价、实践技能测试等多种方式对农民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对教学效果的质量评价,不但要加强师资考核评价,完善教师的选聘管理制度,建立开放共享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库,而且要建立培育对象对授课教师直接评价机制。对农民参与的从业经历、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学习培训等,按有关规定进行认定兑换学分,免修相应课程。探索职业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无缝对接,鼓励农民学生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获取证书,并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制度。

(八)强化培育基地建设,盘活教育资源

高素质农民培育范文2

关键词: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0引言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关键变量,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截至2018年底,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超过2200万人,从受教育程度看,高素质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占55.51%[1]。在全部接受学历教育的高素质农民中,68.48%选择了中等职业教育,25.20%选择了高等职业教育,而在年龄构成上,35岁及以下的农民6023万人,年龄55岁及以上的农民超过1亿人[2]。由此可见,高素质农民整体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且高龄化严重。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农村“空心化”,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日趋明显,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进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人才振兴,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办好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开展学历教育和培训并举。

1国内外研究概况

1.1国外研究现状

欧美等发达国家最早开始对农民教育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在构建农民职业教育培育体系上,面对现实困难、窘境,其教育培训模式和应对路径的探索研究,有诸多可供我国借鉴之处[3]。日本存在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大,耕地资源少等劣势,面对自然条件的困境,提出了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层次、立体化农民职业教育体系,使其成为世界上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日本应对策略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此外日本针对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这也是其一大亮点,其法律政策体系如表1所示。美国的农民教育已有150多年历史,农民职业教育制度的发展伴随着《莫里尔法案》《哈奇法案》,以及《斯密斯—利费农业推广法》《斯密斯—休斯法案》和《职业教育法》等一系列的后续制度措施颁布而逐渐形成了农业教育、研究与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教体系。其经验做法是:健全的农业法律体系、完善的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公私结合的培训模式和多渠道支持职业农民培育。英法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模式经验: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线上+线下相补充的培训体系、层次分明的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和重视农民综合素质的培养。培育职业农民的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大学的农业院系、地区农学院、县农学院共同组织的正规职业培训;另一类是由各种农业培训中心提供的非正规农业技术培训,此外高、中、初级证书式教育的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着学位证、毕业证、技术证三个不同的培训。德国十分重视农民的培育工作,培育模式以“双元制”最为著名,一元为学校,一元为企业,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新技术的培训。德国的农民培训采用初级、专业等形式,不同形式的培训时间和内容不同。此外,要求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必须进行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在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前必须经过不少于3年的正规职业教育。大多数发达国家在职业化农民培育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共性。第一是在国家层面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第二是多渠道引导农民参与教育培训;第三是通过市场机制保证农民培训机构的质量;第四是在对农民教育培育内容层面上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五是严格培训教师准入制度以保障培训质量。

1.2国内研究现状

自2005年国务院提出“要大力培养农村实用和技能型人才”,首次提出培养职业农民的要求,2012年起连续9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做出部署,其演变过程从教育培训工程启动,到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是百万扩招政策在农业领域的延伸,培育对象主要针对农业领域从业人员。自“职业农民”提出伊始,国内学者借鉴国外经验就对教育培训路径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研究领域聚焦于农村职业教育,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提出了许多有效模式与探索。丁萃华[4]提出培育好新型职业农民,从顶层设计、精准化培育、创新培训模式三维角度出发,形成了一主多元的培训体系。景琴玲[5]从农民职业教育满意度视角出发,以期解决农民对职业教育总体评价偏低,提出加强政策导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增加财政投入,建立多元筹资机制;明确主体需求,提高培训供给效能。吕莉敏[6]指出农村职业教育存在培育目标不明、资源分散、保障不力、内容不实、形式不活等问题。认为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分工协作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明确培育对象、改革内容与方法、创新培育模式等应对策略。通过对现有国内外职业农民培育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和归纳发现:国外农民培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的培训需求评估、农业技术推广教育模式、农民教育或培训产生的作用及影响3个方面;国内农民培育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特征及形成、培育意义、培育模式、国外培育经验、培育中存在的问题5个方面。纵观国内外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的研究现状,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构建上已经趋于完善且发展成熟。而我国农民教育启动时间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在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已经开始探索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在国家高职扩招百万政策的背景下,2019年6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有关工作的通知》,启动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该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利用5年时间培养100万名接受学历职业教育的高素质农民,打造100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就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的主体———高职院校,特别是农业类院校,如何面对现实挑战和抓住机遇,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新生态,使有效解决试点问题的相关结论提升为农民职业教育模式改革的实施策略,切实发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新时代职业院校高素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7-8]。

1.3贵州省农村人才现状

截至2013年,贵州省农村实用人才资源总体为63.521万人[9-10],其中,学历程度以初中学历最多,为45.757万人,工作类型以生产型最多,为20.762万人,技术水平结构中,未取证技能人员最多,为60.893万人,这说明贵州省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偏低。高素质农民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贵州省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占全国比重仅为2.1%,占贵州乡村人口数比重仅为1.2%。自启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以来,截至2018年,贵州省新型职业农民达30.49万人,占全国的比重仅为2.2%,比2013年提高0.1个百分点,学历结构方面,初中占72.5%,比全国高14.5个百分点,学历普遍偏低,随着劳动力转移向第二第三产业,新型职业农民整体年龄偏大。以2016年为例,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从产业上分,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粮食产业4.2%,生态畜牧业16.7%,茶叶9.8%,蔬菜25.4%,精品水果32.3%,其他占11.6%。服务贵州省优势特色产业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初具雏形,但与适应贵州省12个重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实际不完全匹配,难以满足部分区域发展产业的精准需求。因此,无论从产业需求分析,还是农业实用人才分析,贵州省高素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任重而道远,其教育培训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

2未来发展趋势

贵州省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模式的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培育主体多元化、培训内容实用化、培育形式多样化。培训主体以学校、企业和技术推广站等为核心力量;培训内容以围绕生产和作业过程技术展开;培育形式以线上、线下以及混合式培育为主。在技术媒介上借助互联网传播、处理加工速度快的优势下,构建教育培训模式朝着系统化、数字化发展。校企合作实现校园与企业联动,教育机构与企业协同合作共同推进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这种方式未来将作为农民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路径。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未来发展趋势为:培训规划合理化,形成科学的顶层设计;培育主体多元化,实现联合、协同培育;培育对象多元化,实现分类、分层发展;培育环境完善化,保障培育效果。

3总结

高素质农民培育范文3

关键词: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江苏昆山

高素质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各类农村带头人,是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素质农民超过1500万人,成为发展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发展壮大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过程中,昆山市通过完善政策制度、健全培训体系、探索培育模式、优化扶持政策,培养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1培育高素质农民的迫切性

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昆山市农村劳动力也逐渐向城市聚集。据统计显示,昆山近20万农业从业者陆续转向乡镇企业等二、三产业。因此,和全国许多地区一样,昆山务农人口正在逐年减少并日渐老龄化。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16年末,昆山市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总量为4.99万人,男性、女性分别占48.9%、51.5%。昆山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91.1%,接受过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的农民仅占2.9%;劳动人口老龄化也日趋严重,55周岁以上的占比63.1%,35周岁以下的仅占2.9%。农业发展面临严峻的人力资本问题,只有通过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才能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优质的劳动力资源[1]。

2昆山市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实践

2.1针对农民需求制定培训方案

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的本质是“成人教育”。因此,在制定培训方案方面,应适应成人教育的特点。通过深入农村基层,了解农民的教育状况和实际水平,掌握农民的实际需求,根据农民学员的特点和培训内容制定适用性教育培训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传统的种植技能、养殖技能培训已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他们迫切想学习操作、加工、销售和其他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创业致富[2]。因此,在制定培训方案时要能够切实对农民的生产经营有帮助,同时灵活授课形式,将课堂授课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实用技术培训与创新创业培训相结合,在培训中增加实践操作示范、学员案例分析、分组交流讨论等环节,提高学习培训效果。

2.2满足培训要求打造师资队伍

由于农民群体工作的特殊性,高素质农民培训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昆山市针对高素质农民培训打造了以高校教授、农技专家和乡土专家为核心的师资团。高校教授掌握最前沿的农业生产技术;农技专家长期服务在生产一线,是农业生产技术能不能得到有效推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3];乡土专家作为种养殖能手,能在农业生产经营中起到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通过“科研院所+推广机构+乡土专家”的有效整合,推进了产、学、研结合,通过开展“1+1+N”模式,即1名专家教授指导1位乡土专家,1名乡土专家与多名农民结对子的帮扶指导关系。昆山市首批10名种养殖领域乡土专家,根据产业特点,每月平均开展2~3次以现场为主的指导服务,为农户提供技术示范和生产指导。

2.3创新培训形式开展学历教育

自2018年起,昆山市结合实际情况,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和南京农业大学加强合作,开设涉农成人学历教育大专班和本科班,培养熟悉农业、热爱农村,具备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基本理论和技能,适合农业生产经营、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实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农业人才。大专本科学制各3年,2018年本科班招生37人,大专班招生55人。农民成人教育的培养模式不同于普通教育模式,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方面,既有普通学历教育规定的基本内容,又有农业、农村特色;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取半农半读、农学交替方式实现工学结合。在政策扶持上,符合相关政策的农民在取得毕业证书之后,将一次性获得全额学费补助。

2.4发挥示范作用建设实训基地

根据实用、实效、便民的原则,依托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创建工作。通过结合昆山市农业特色和中央省市农业部门对农民培育实训基地的要求,昆山市城区农副产品实业有限公司获评部级农民培育实训基地,3家单位获评苏州市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同时,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六有”标准,在花桥天福生态园和巴城高标准粮油基地建设2所农民田间学校。通过建设农民实训基地与田间学校,为高素质农民培育提供实践基地,为农技推广搭建舞台。将农民培训由封闭式教学向答疑式培训转变,突出培训实用性;将授课老师灌输式授课向互动式交流转变,突出学员参与性。

2.5保障农民利益制定扶持政策

政策扶持是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的根本保障,昆山市构建了以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政策扶持体系。一是加大培训资助力度。对各类培训班和学历教育班实行免费吃住、免费技术培训、免费科普资料。二是全面落实社会保障补贴,出台了《昆山市新型职业农民社保补贴细则》,为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和用人单位提供社会保障补贴。2018年,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社会保险补助金129.9万元。三是突出奖励典型人才。制定了《乡土人才评选实施细则》,将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市级人才体系,首批评选了农业实用型人才19名,包括新型职业农民标兵、种养殖能手、优秀农产品经纪人等。四是重点扶持产业转型。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扶持政策》,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创业支持力度,对参加各级农产品展示展销会、获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园区、申报创建各级商标及名牌产品给予奖励补贴。出台《城乡居民创业小额贷款和种养业贷款发放工作操作办法》,加强对农民的金融信贷支持,采取财政贴息、融资担保、扩大抵押物范围等综合措施,努力解决农民发展融资难问题[5-6]。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大农民是主力军。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是一个系统的长期项目。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应有利于农业发展,在满足农民需求的前提下,深入农村研究,了解农民需求,才能够长期开展这项工作。昆山市还将继续促进传统农民向优质农民的转化,提升农民技能,建设美丽家园。

参考文献

[1]吴振利.论新形势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J].农业经济,2018(4):67-69.

[2]纳雪曼.开远市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及思考[J].云南农业科技,2018(4):62-64.

[3]梁福生.新形势下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工作的思考[J].山西农经,2018(19):48-49.

[4]韦永立.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1):296-300.

[5]周应恒.新型职业农民现状及培育途径[J].农民科技培训,2012(5):15.

高素质农民培育范文4

一、组织到位,建立师资队伍

学校成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培育规划、组织实施、部门协调、质量监管和考核评比等相关工作。学校同时充实自身能量,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人力保障。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民培育工作,学校建立“校县合作,三级联动”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培训之前,配备专业人才到相关县区召开座谈会,走访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针对性的培育方案,并报请淮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论证方案。学校按照农民教育培训项目管理要求和实施方案,完善师资选聘管理制度,建立开放共享的培育师资库。以学校农科教师为主,吸纳农业科研院所专家、农机推广部门技术骨干、农广校教学能手、农业企业负责人、创业成功人士、乡土人才等作为兼职教师,组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百人讲师团。围绕相关县区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紧贴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农民增收致富项目,把讲师团成员按县域分成若干产业指导小组,开展学员跟踪指导、帮扶服务工作,采取“请上来、走下去”形式,助推高素质农民创业兴业。通过举办师资培训、开展教科研和产教研、评教督导和评选优秀讲师、优秀教学培训资源等活动,提高讲师团成员为农服务能力,同时也增加农民教育培训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二、制度健全,培育效果明显

良好的管理制度是加强培训效果的有力保障。在学校财务制度、招投标管理办法等总框架内,学校制定完善了从培训准备、学员入学、培训过程、教学相辅、跟班听课、参观考察、跟踪指导、台账收集和装订等全链条全环节的培育系列管理制度。以制度为准则,学校制定培育流程图和任务清单,与淮安市县乡三级农业主管部门和农业推广单位合作,做好学员遴选工作。在集中培训工程中,实行双班主任制,选派跟班管理人员,共同做好学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纪律、外出学习组织、培训资料收集、培训评价等管理工作。培训按照课程模块化、内容多元化、生产经营一体化制定培训菜单。集中培训结束后,组织师资共同做好学员的跟踪服务指导、典型选树、培育宣传以及培训档案完善整理工作。做好网上信息填报和培训评价,按照时间节点和培育程序积极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为使培训达到组织高效、务实管用、农民欢迎的效果,学校教师总结以往培训经验,积极探索新的培育模式,采用了“五个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即专题讲座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经验交流与专家点评相结合,院地合作与校企联办相结合,本地培训与异地培训相结合,小组讨论与分组跟踪指导相结合。通过这样一种新的培训形式,充分调动学员感官,在训中学、在学中看、在看中思、在思中议、在议中评、在评中导、在导中育、在育中训,让学员接受生产管理技术、产业经营理念、农村政策法规、创业技巧能力建设等内容模块。这样有效破解了学员难组织、课程难设置、内容枯燥无味、培训时间较长等问题。学校始终把学员是否满意、是否需要、是否接受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问卷调查显示,学员满意度高达99%,教师优课率超过98%。同时,学校积极推动农民培训与中高职教育相衔接,择优选送50名参训农民参加江苏农牧科技学院专科段函授学习,提升农民队伍学历结构。同时学校将百余例生产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青年农场主学用典型汇编成册,并对外广泛宣传。通过风采展示,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业创业的激情,助推农业创业掀起浓烈氛围。

三、跟踪指导,培育绩效增强

高素质农民培育范文5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农民;德育教育

新型职业农民是加快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微观主体和关键力量。2019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院校大规模招生100万人。5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对高职扩招进行系统设计,并明确提出今年将安排两次高职扩招的补报名工作。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高职扩招转向工作实施方案》,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启动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随着2019年国家的职业教育扩招100万的政策实施,职业教育参与到新职业农民培养体系队伍中是势在必行的事情,尤其涉农类高职院校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教育机构和力量,为现代化农业建设培育人才责无旁贷。2019年高职扩招的政策实施,虽然落实确定了以高职院校为新职业农民培养的教育机构,但是高职院校关于培养农民群体的课程体系、专业分类、课程标准等几方面还没有健全的、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符合三种农民群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农民群体需求的课程内容,是我们职业院校当今需要积极探索重点。

1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途径及人才培养模式

1.1培养对象及专业分类。根据国家政策,重点培养现职农村“两委”班子成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农业技术人员、乡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等,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先进知识、先进技术,能从事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经过调研,将农民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分为三类,即创业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种农民群体。职业农民在培养教育中根据个体情况分类,坚持以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需求为目标建立专业分类:职业农民高等职业教育分为种植、养殖产业、花卉、蔬菜和果品五个专业类,每个专业类包含若干专业方向。

1.2多元化培养方式方法。职业农民培养课程体系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差异化问题。通过学生对象的分类,建立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才能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提高职业农民教育的高效性。1)充分考虑三种农民群体(特别是务农农民)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实施弹性化授课,有效学习时间为2-3年。2)针对高素质农民和乡村干部的实际现状,遵循农民特点和成人教育规律,农闲季节以专业理论教学为主,农忙季节与教学环节相结合,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分阶段完成学业。3)网络化教学与指导模式,长期建立互助机制,随时通过网络解决农民技术问题。4)模式多元化,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线上线下授课模式,在肺炎特殊背景下,高职院校展开了全面覆盖性的线上教学,在线上教学手段提升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可以灵活运用的职业农民培训教学上,解决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的空间、时间、地域限制。5)将新职业农民课程体系与现代化农业产业紧密联系,实现“产教一体化”。对于社会服务型农民学生,主要进行综合知识培训,技能、服务、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培训。肺炎疫情背景下,医护人员、基层工作人员,还有很多很多逆行的背影,他们向我们展示了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有着爱党爱国家的情怀、有着胸怀天下的忘我精神,这些都是多年的文化熏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基石塑造的。所以,除了培养技能知识,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是职业农民培训中重要一环,我们不仅仅是提高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文化素养,培养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新时代职业农民。对于专业技能型农民学生,主要进行专业技能以及文化素养培训,专业方向要根据市场需求设定,符合现下职业农民求职需要。实现“校企联合”,当地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全面衔接,为专业技能型农民提供实践就业机会。对于创业型农民学生,主要是从参加前两类培训的学员中,选拔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优秀学员,通过政策、信息化、技术、贷款资金等支持,帮助他们发现商机、开拓市场。肺炎的背景下,线下全部转型,产销模式得到了突变,更加体现出科学务农、科学经营、多元化经销的好处。所以,职业农民培训针对“产教一体化”、“互联网+”的营销以及职业农民的文化素质培养要重点规划。6)授课内容,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农业种植、养殖有地域性和季节性,结合实际需求,从种植、养殖到生产,从生产到销售,形成产销一条龙,科学的种植、养殖、科学的经营、科学的销售会带来高效的、高能的变化。

2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课程体系

设置根据农民学生特点,将课程划分为三个部分,即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技术课模块、实训实践模块。将三个模块有机的联合起来,实现“产教一体化”模式。

2.1公共基础课模块。公共基础课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根据情况不同按课时量完成。公共基础注重三个方面的建设:第一、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方面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学习课程,课程中加入德育教育,“立德树人”作为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第二、法律+农业方面的培养,重点培养乡村带头人、产业带头人、两委班子带头人等,将法律意识全面覆盖农村建设,建立“点——线——面”的覆盖网,实现依法务农、依法生产、依法经营;第三、职业价值观+农业方面的培养,所谓职业价值观,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工作中,与社会环境在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对于这一职业的工作状态、职业价值和发展趋向的认可与肯定。

2.2专业技术模块。专业技能课,根据三种农民群体的不同需求进行设置,并且分为初、中、高三个类别。初级重点学习职业素养、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服务技能、经营管理等知识,侧重精神文化和服务技能的提升;中级重点学习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点和关键技术,种植、养殖产业、花卉、蔬菜和果品专业等课程内容,针对专业技能的提升;高级重点学习创业知识、市场经营管理、经济法规、时事政治等知识,针对创业能力、创业意识提升。

2.3实训实践模块。实训实践课是必修课程,学生必须按课时量完成。实训实践课是为巩固加深职业农民所学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技能,提升工作能力和生产效益而设置的课程。课程内容必须与农业生产实际项目链接,分为技能实训、实验实习、岗位实践三个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三个方面相结合进行。

3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外部环境

1)政府要加大力度建立完善的政策制度和经济基础,引领、支持、配合高职院校完成对职业农民培养机制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2)广泛宣传职业农民的意义,广泛的宣传当代职业农民的特点和优势,宣传新时代职业农民会在哪些方面带来经济的变化、生活质量的提升,大量宣传积极的实际案例,让青年农民能够看到真实的事例,吸引高素质的农民在农业建设上发展。3)宣传新时代农村建设的意义,将文化素质培养普及到每一个农民,实现“点——线——面”的覆盖,改变农村的不良风气,提高每个人的基本素质,这将会对职业农民的培养在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

4结语

针对传统的全日制教育无法完成的在岗农民职业教育,培养不出新型职业农民的事实,无法更好的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现状,高职院校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探索一条可发展可持续的培养机制。2019年,我院从第一批农民入学开始,我们全面认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特点和发展方向,确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创业型三种农民群体的教育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组织管理,明确三种群体分别对应的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设置、核心教学内容、教育培训计划、师资遴选、教学方式、教学组织与管理等,并结吉林省四平市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与特点,找到一条确实可行的道路,坚决执行国家政策,利用高职院校足够的教学设备、教学人员,以及完整的管理制度和规章,把高职院校的资源作为构建农民技能培训长效机制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沈柳.高职院校应成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力量[J].江苏农村经济,2011(1):64-65.

[2]何晓琼,钟祝.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支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78-83.

高素质农民培育范文6

作为教育社会化的成人教育,具有启智明德、发展潜能、充实新知、提升素养、充实精神内涵、导引发展、改变观念、改进技术、增进工作技能和扩展生活领域的功能;同时还具有教育方式多样、学习内容丰富、学习时间灵活、学习自主化的特点。它既能对农民予以多维知识传授、技能教育、职业素养提升和引导发展,又能最经济地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所以,成人教育是一种最贴近基层群众的教育形式,是一种顺应社会发展需求与变革极具应变机制和能力的教育形式,也是一种最紧密贴近新型城镇化核心内在要求的教育形式,更是一种学习型社会建设、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主体教育形式。其地位具有战略性,其功能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一)成人教育助推农业人口向人力资源转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体现为城乡人口分布在空间上的转换,农业人口不断转移至城镇,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必将发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要与其他生产要素实现更好结合,就必须具有能在城镇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否则就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而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5年,文化科技素质偏低,非农劳动技能不高,就业能力差,就业观念落后,这些制约着农民脱离土地,进入第二、三产业就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要“以农民培训为重点开展农村成人教育,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普遍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民超过1亿人次。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培训2000万人次以上,使他们初步掌握在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必需的技能,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培训证书。”因此,通过成人教育,对农民开展知识、技能的多样化教育与培训,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就业、择业与创业能力,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在城乡间的无障碍流动,实现农民向城镇的有序转移,助推农民向人力资源转化,从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二)成人教育促进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转化变迁过程。而产业结构转化过程则是第一产业比重逐歩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歩提高的过程。第一产业比重虽然下降,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内外市场流通的需要,更需要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成人教育能顺应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要求,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重环保、讲文明、知法纪、懂消费、会生活”的新型农民。第二产业比重提高,就业岗位和机会虽然增多,但对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人教育则能顺应第二产业的要求,实现劳动生产率和工人素质的整体提高,并形成浓厚的企业文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如文化、医疗、金融、商业、维修、娱乐、餐饮等第三产业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成人教育能满足农民接受市场意识、经营理念培育和经营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教育,从而增强农民在第三产业中的择业和创业能力,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三)成人教育促使农民非农化和市民化的转变

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是农民非农化和市民化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要实现农民外在资格的市民化,还要实现内在素质的市民化。由于社会、历史及个人的原因,大部分失地农民在价值观念、思维习惯、职业道德、生产生活方式、谋生手段和技能等方面与市民化要求存在一定距离,难以适应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因此,政府应该对失地农民进行成人教育,培育其市民观念,弥补其素质结构普遍偏低的不足,增强其就业能力,使之进入高层次技能市场,加快其市民社会的融入,使其安居乐业,从而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二、基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成人教育推进策略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发展必将带来城镇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必然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必定对成人教育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基于成人教育所禀具的开放性、全纳性、覆盖性、庶民性、公平性的功能属性,当前的成人教育要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优化发展策略,提高发展水平,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一)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多元同步多教并重培育新人

1.新型农民和新市民培育同步

成人教育一方面要立足于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新型农民培育,围绕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重环保、讲文明、知法纪、懂消费、会生活”的新型农民。另一方面,还要致力于农民新市民意识、现代行为方式的养成,开展现代公民、依法办事、环境、人口、健康等教育,帮助农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完成从传统农民向现代新市民的转变。

2.经营管理型人才与科技型人才培育同步

在新型城镇化的形势下,成人教育要以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为目的,以增值人力资源为手段,以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为主要目标,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科技型人才支持。与之同时,新型城镇化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对人才提出了一专多能的要求。由此,成人教育的目标还应包括培养既能担负技术工艺的科技型人才,又具市场参与意识和经营理念,能参与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专多能的经营管理型人才,提升农民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促进城镇产业结构升级。

3.农民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举

成人教育要致力于农民职业教育,要对接二、三产业和企业,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要求开展农民职业教育。专业设计要从本地的产业特色出发,围绕产业开设专业,围绕产业培养人才;要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多内容地开展职业技能、岗位技能、职业道德培训。与之同时,成人教育还要对农民开展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明素养、精神风貌、生活方式、行为准则、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4.农民文化教育与农技教育并举

成人教育还要立足开展农民文化知识教育和高雅文明的文化休闲教育,引导农民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使农民在审美情趣、休闲娱乐、生活艺术等方面得到普遍的、多样化的提高。与之同时,成人教育还要致力于现代农业知识、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业原料多层次转化技术、绿色食品开发生产技术、农业废料开发利用技术、农副产品利用技术、农产品储藏、运输、销售技术、养殖种植、防虫治病等农业技能教育,培养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二)三教统筹优化配置,实现成人教育资源城乡一体化

成人教育既要以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为基础,又要在二者基础上进行继续教育。在当前教育资源有限的现实背景下,只有优化成人教育资源配置,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资源共享,才能为成人教育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才能增强成人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功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1.办学网络的统筹

要立足于满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要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主导,形成省、市、县、乡镇四级成人教育办学网络,打通广播电视大学、社区大学(学院)、职教中心、农村中小学校、乡镇农技校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丰沛的教育资源,构建起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社区教育和网络教育“四大”体系,建立和完善四级成人教育办学网络的横向联合、纵向沟通、互动互利、相互促进的协作机制,实现成人教育资源城乡一体化。

2.师资的统筹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辖域内的教师资源要予以统筹,鼓励基教、职教和成教之间教师的互借、互聘:成人教育院校与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可以到普通学校任教劳技课、活动课;高等成人教育院校与普通学校的基础课教师也可以到职业学校任教;当地厂矿、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经济师、律师、会计师、营销师等专业人才可受聘于成人教育院校与培训机构。这样,一方面实现了师资共享、教育结构优化和教育成本节约;另一方面,通过互借和互聘、沟通交流、教法和手段的相互借鉴,达到办学质量的提高。

3.经费的统筹

各级政府要把成人教育纳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落实投入责任,在保证满足基础教育经费需要的前提下,加大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经费投入。要设立成人教育专项发展基金,建立政府拨一点,科技开发资金、农业部门的项目资金、农业基本建设资金、扶贫开发资金安排一点,按人口标准每年筹集一点,企业和个人捐一点的筹措机制,并把专项发展资金的筹措、管理和使用制度化、规范化,加强管理,合理使用,推动成人教育健康发展。

(三)多方合力多措并举,建设高素质的成人教育师资队伍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过程,是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农民非农化与市民化的转变过程。要实现这一发展过程,需要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产业工人,经营管理人才、现代服务人才和新市民。成人教育要在这一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建立一支良好素养、一专多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成人教育师资队伍。

1.建立以专职教师为骨干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要采取培养和引进相结合、聘任和自愿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专职教师是专门从事成人教育,保证教学质量,办学效率的骨干力量,应在自主培养的同时,由政府牵头,组织、人事、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齐心协力,坚持高标准、严把关原则,将一批事业心强、热心教育、年富力强又经过培训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引进到成人教育队伍中来,形成一支专业化、高素质,具有一定规模的成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同时,要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聘请专家、教授,从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知识和经验,具备教学能力,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壮大成人教育师资队伍。

2.加强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要在农林类、科技类高等院校以及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设置成人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或基地,鼓励教师参加进修、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要鼓励教师深入到工厂、企业、农村一线,增强实践指导能力。对于因办学方向转变而专业适用面偏窄的教师,要给予政策,支持他们再学习和充电,攻读相关专业更高层次的学历与学位,进行专业拓展。3.建立成人教育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要积极引导和帮助成人教育教师根据专业发展目标和个人实际,科学规划职业生涯;要完善岗位竞聘制度,强化岗位聘任;要完善岗位考核制度,规划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要建立以绩效为依据的分配制度,体现“收入靠贡献”和“多劳多得”的原则,提高奖励占教职工收入的比重,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从事成人教育工作。

(四)整合拓展更新完善,促进成人教育教学体系的优化

1.优化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

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除了基础课、专业课之外,应更多设置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的新学科,新课程。要把人文知识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农业经济知识教育、农业技术教育与市场经济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生态意识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信息技术等非农业技术教育相结合,使农民通过教育与培训,在思想品德、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等方面得到整体提升,增强其就业的竞争力和适应力。同时,成人教育课程的设置还要多样化,不仅要有传授农业新技术成果的课程,还要有培训技能技巧的职业技术课程,更要有一些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生活情趣及民主法制知识的课程,以满足新型农民和新市民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2.拓展与完善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

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要根据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和不同的教育种类与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课堂教学与基地教学相结合,灵活采用。既可以采用“技能订单”培养模式、“学习合作组织型”教育模式和“多媒体网络平台”教学模式,也可以采用“学校+基地+农户”教学模式、“学校+企业+农户”教学模式和“学校+产业协会+农户”教学模式,还可以采用“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把教育培训和农民经营致富有机嫁接起来,把教育培训和农民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城镇产业结构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双赢,使农民真正感受到实惠,尝到甜头,激发农民参加成人教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结语

高素质农民培育范文7

首先,职业教育计划有利于提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增强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工群体整体教育程度较低,其中接受过职业教育的比例很低,在劳动力市场中不具备竞争优势,就业领域多为收入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或餐饮服务行业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产业升级直接导致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需求减少,结构性失业也将不可避免。应对这种失业风险的最直接办法就是通过职业教育提升农民工的专业技术水平,以不断积累的人力资本适应中国乃至全球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农民工群体内部的少数“精英人士”还可以通过职业教育突破职业瓶颈,实现职业地位的提升和向上的社会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其次,职业教育计划有利于增强农民工职业稳定性、产业人才的培育和产业发展。多个区域的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性较强,而且教育程度越低,职业流动性越强,其职业满意度和职业投入度较低。短期来看,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很多是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能够通过职业流动提高个人收入;长期来看,这既不利于个人技能获得、职业积累和实现定居城镇的意愿,也不利于产业人才梯队的培育和产业发展。职业教育能为农民工提供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有利于提升其职业自信和职业投入,也有利于其真正融入所在城镇,以城镇居民的身份定居其中。拥有稳定的员工,有利于企业师徒制的培养,对农民工个人技能获得和企业长远规划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最后,职业教育计划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要把“乡村振兴”这盘大棋走好,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乡村振兴不能依赖外来者,必须依靠“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人,这种乡土情感能够避免乡村发展中只追求经济发展、不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弊端。现在乡村“空心化”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源于乡村人才的流失,即乡村走出去的“农二代”大学生有意愿返乡创业和建设村庄的比例较低,一些返乡大学生也在实践层面遭遇到资金、创业环境和个人创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阻碍;另一方面源于乡村在地农民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欠缺。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村庄带头人不仅要具备现代化的管理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专业的技术能力。除了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广泛需求外,乡村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业态,也在民俗旅游、电子商务、生态保护等方面对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

高素质农民培育范文8

关键词:乡村振兴;“三农”工作队伍;队伍培育

在社会建设水平日渐提升的当今时代,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重心的重要转移过程。党的报告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战略以来,“四个优先”也为“三农”队伍建设提供了明确方向。在培育“三农”队伍过程中,需要以实践要求为依据,使三农队伍中的人才机制得以有效建立,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迅速发展。

一、“三农”工作队伍现存的问题

推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立足河北省农村发展实际,我省“三农”工作队伍的建设仍需进一步加以完善,其中现存的问题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造成了严重的制约[1]。

(一)城镇化的推进导致农村人才匮乏

2019至2021年,我国城镇化率连续突破60%。新时期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乡村工匠等人才短缺,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大规模的向城市转移输出,农村贫困地区“空心化”、房田闲置现象日益严峻,造成农业人才支撑后备力量不足,此现象导致农村劳动力布局的不平衡,无形中使农业与非农业的差距日渐加大,同时也使城乡之间的差距扩大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进程[2]。

(二)“三农”工作队伍面临的任务较为艰巨

乡村振兴战略针对农村的产业发展与生态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目标是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需要具备高素质人才队伍,从智慧保障上打赢乡村脱贫攻坚战。在此情况下,农业农村现代化促使新产业新业态迈上新台阶,“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科技+农业”等以高科技手段为基础的新型农业发展手段的出现,使“三农”工作队伍肩负了更为艰巨的历史使命。现阶段农民追求更为美好的生活,其前提是完成乡村的有效治理。在对乡村进行治理的过程中,传统的治理模式与观念已越发落后于社会发展步伐,因此亟待对其进行有效更新。纵观全局,“三农”工作队伍现状仍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瓶颈制约。

二、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的着眼点

要做好“三农”工作队伍建设,需要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四方面开展人才建设,在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要不断提高村民自治组织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建设及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只有夯实人才基础建设,才能推动“三农”工作队伍人才建设落实落地。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动农村改革、脱贫攻坚、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重大任务落实中党直接联系群众的枢纽,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乡镇领导干部是乡村发展的带头人,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因此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对于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择,可从退伍军人与致富能人等群体中重点选拔,并对其进行后续培养,使其能够有效对软弱涣散的村党支部加以整改,将组织中的“村霸”与涉黑涉恶成员予以剔除[3]。

(二)村民自治组织建设村民自治

在我国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此制度的运行过程中,应当对村级各类农村自治组织中的人才加以选拔,并实现对此类人才的扶持。建设人才队伍时,需要以公开公正的方式对村民依赖的村委人员进行选举,其选举标准除具备村民依赖外,也应当具备公正正直的品质与令人信服的能力,将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凝聚起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智慧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对乡村进行有效治理是最重要的环节,而这一环节中,农村基层各类组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村两委会难以顾全的工作中,新乡贤扮演了补充工作的角色。第十三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上,“新乡贤”首次获得了自身定义,使心系乡土、有公益心的社会贤达在农村发展道路中具备了一定的归属感。就目前情况而言,活跃在农村发展道路上的新乡贤有成功的经商人士与学有所成的专家学者、有威望的退休公职人员等各个群体,共同为淳化乡风与发展经济、排解纠纷等工作贡献了自身力量[4]。在新乡贤的辅助之余,完善乡村治理也需要对社团与理事会等自治组织进行人才队伍建设。在农村基层工作中,各类矛盾与纠纷的产生在所难免,解决此类矛盾纠纷时使用法律与行政力量成本较高,且不一定能够有效解决此类微小矛盾。在此情况下,创新加强村民自治组织管理能力,可通过调动各村协会与理事会党群力量,利用“拉家常”议事协商机制,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往往能够以自身独具一格的特色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助力社会文明进步[5]。

(三)农村专业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涉农领域人才与科技人才主要由乡村教师与乡村医生、农业服务经营人员、农业科技人员、互联网人才等各类人才组成,其中乡村教师与乡村医生对于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与农村民生问题的解决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民生问题正是农村发展建设的基础。与此同时,“互联网+”也能够将农村与外界进行有效连接,使农村建设中较为关键的地域问题得以突破,从而有效推进了农村物流与农村产品经济的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新途径。在农业现代化已取得长足发展的现阶段,科技兴农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获得了更为广泛的认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们要有效识别并选用专业、科学、精准的农村科技人才,抓住农村改革、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为促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提供支撑保障。

(四)新型职业农民建设

立足我国农村发展实际,作为基本单元的小农户在未来较长时间里仍是家庭承包经营中的主要经营模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就要对小农户加以扶持,使其更有能力投入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中,仍是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有机结合,可将小农户进行连接,以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以此为基础,对新型职业农民加大培育力度。例如可实施种粮大户或家庭农场主等新形式的经营主体,使农民在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得以有效发挥,农民的内在潜力得以有效激发,从而为农业与农村发展奠定良好基础[7]。除此之外,服务“三农”工作的涉农领域志愿者、社会各界“爱农”“兴农”人士与涉农企业管理者及相关人员都应予以充分重视,将各方人才与各方力量进行汇集,从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三、培育“三农”工作队伍的策略

(一)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培育策略

在加强建设基层党组织的进程中,首先要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使农村带头人的队伍得以有效优化。尤其对村党支部书记需要实施选优配强策略,同时对选派第一书记长效机制加以健全。与此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农村优秀青年队伍与经历过急难险重考验的青年队伍,优中选优择取部分优秀人士作为发展对象,壮大农村党组织力量,为储备农村基层党员提供强而有力的基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基层工作需要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人才选拔尤为重要,对于基层党组织队伍中现存的队伍老化与素质不高的问题,应当着力进行解决,以提升基层党组织人才队伍的实力,使其更好地引领乡村振兴。

(二)针对村民自治组织的培育策略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因其具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效能,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在此环节中,需要对村务监督委员会进行优先健全,使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得以顺利推行。在此基础上,对于村民所起到的监督作用也不能忽视,应当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与建议,使自身工作得以不断进步。与此同时,对于村规民约与村民自治章程也应当加以完善,使农民能够实现自己“说事”,自己“议事”,从而自己“主事”,在此环节中,也需要对新乡贤加以重视,使其在村民自治组织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使乡村治理的重心有效下移,真正将资源与服务、管理等内容分享到基层中[8]。

(三)针对促进人才向乡村流动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