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来源范例6篇

中医药文化来源

中医药文化来源范文1

关键词:中医药;发展现状;对策;亳州市

一、亳州概况

亳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面积8374平方公里,人口576万。亳州是部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华佗故里,全国闻名的“中华药都”,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明清时期就成为中国“四大药都”之首。亳州的医药是亳州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防病治病的经验积累和总结,是宝贵的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亳州市坐拥丰富的中医药资源,所以这是亳州市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有利因素。亳州市目前的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如何把丰富的这些中医药文化资源好好利用起来,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医药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2013年1月,首届中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论坛在太原市隆重举行。这次大会与会者有300多名国内著名的各界专家: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医药大师、著名养生健康专家及传统文化学者等,他们就传统中医药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医药行业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因为这次论坛的有效开展,为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可行的意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亳州市对中医药文化的重视也加大了力度。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也就是全国中药材交易会,因亳州独特的优势,连续七年亳州在举办中医药博览会。在国内外中医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并成为亳州加快发展、顽强崛起的支柱产业和强大动力。所以,做好中医药文化的相关调查和研究对亳州市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二、亳州中医药概况

每当想到从小就能背诵的“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这首诗,就可以想象清代文学家刘开看到的景象。我们不难知道在当时中药材的种植已经是很普遍的一件事。从史料中,也可以作证我们的猜测,我们知道自神医华佗开辟第一块“药圃”开始,亳州人便开始从事中药材的种植、生产、使用和经营了,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亳州在安徽省的西北部,亳州处在暖温带南缘,属于暖温带半温润气候区,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因为亳州的气候比较适合药材的生长,所以种植的中药材的质量也就比较好。在中国药典里以“亳”冠名的中药材就有亳芍、亳菊、亳花粉和亳桑皮。目前亳州已发展为中国四大药都之首,亳州市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中药材集散地,中药材的生产与销售早已闻名中外。中药资源普查发现亳州现有中药171科410种,经常种植的品种约有230个。比如白芍、牡丹、红花、桑皮、板蓝根、、白芷、紫苑、桔梗、丹参、地黄、乌头、防风、薄荷、菘蓝、怀牛膝、何首乌等药材。

中国的四大药都分别是:河北的安国市、河南的禹州市、江西的樟树市、安徽的亳州市。亳州市很荣幸的位居中国四大药都之首。创建于1995年的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简称亳州中药材市场),从相关的负责人了解到相关的信息,经过他的介绍我对亳州市中药材交易中心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比如亳州市中药材交易中心中药材销售摊位也有6000个:占地387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交易大厅的占地面积为3.2万平方米。现在到亳州市中药材交易中心的卖家和买家来自全国各地,但还是以亳州市当地的人居多。亳州市中药材交易市场,被康美药业在2010年4月收购以后,规模有了很大的改观,随着中药材种类的日渐丰富,每年的客商都会云集于此,这就为亳州市中药材和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中医在亳州的发展,现在亳州建有华佗中医院,亳州市华佗中医院集医疗、科研、养生等为一体,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做大做强中医药品牌,华佗中医院聚国医精粹,在2008年开设了“国医堂”。“国医堂”以新型的服务模式为人们提供一个温馨的诊疗环境。众多中医界名老专家以祖国传统医学、传统疗法为根本,以全新“治未病”的医疗服务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养生、康复、医疗、保健等服务。

笔者在2015年对华佗中医院的20多名中医生(如杨从鑫、张道光、蒋玉清、崔绍华、胡秋伟等医生)进行了访谈,杨医生说现在亳州市对中医的发展还是很重视的,但现在中医人才有所欠缺,我们要培养中医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中医这行,一定要有自己的兴趣,一定要努力的学习,多与同行交流心得,这样才能有所进步和创新。经过和这些中医家的访谈,初步了解目前中医在亳州的状况。

三、亳州市中医药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一)亳州市中医药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

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对亳州市的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有了了解,亳州市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都有什么因素呢?

S(优势):亳州市是神医华佗的故乡,中医文化已经有进2000年的历史、亳州市的药材种植的历史也是悠久中药材的种类丰富、有全国中药材交易市场、是中华四大药都之首。亳州市是“中华药都,养生亳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身体的健康,人们愈来愈重视健身与养生,亳州市的华佗五禽戏、亳州药膳等无疑是人们的兴趣所在,把这些与养生旅游相结合,发展前景一定很广阔。通过全国华佗学术讨论会,越来越多的人会投入到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方向上来,毋庸置疑,这也会对亳州市的中医药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W(劣势):亳州市的中医药文化现在还没被充分发掘、中医的传承机制还不完善、中药材种植的集约化程度不高、中药材种植的成本太高、中药材的质量难以把控有造假现象出现、没有形成自己的中药材品牌。对中医药文化的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中医的待遇不高,不利于调动中医的积极性。

O(机遇):现在国家对中医药文化的重视力度在加大、有了政策的支持,顺势前进。“中华药都,养生亳州”的理念符合时展的潮流,是大势所趋。

T(威胁):中国的其他三大药都,对药都之首的亳州存在一定的竞争、亳州市的交通相对比较闭塞、造假现象使亳州市的药都形象受损。

(二)亳州市中医药文化发展的对策

从上面的论述中,经过对亳州市中医药文化进行的swot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知道我们亳州市中医药文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我们就要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政府部门做好发展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工作。针对亳州市的中医药文化还没有被充分的挖掘出来,相关的文化部门要做好中医和中药这方面资料的收集工作,做好文献的整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市场运作,中医药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我们应该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动态化,焕发其活力,我们亳州市在条件成熟时,可以把我们的中医药文化与亳州市的旅游文化相结合,开发出适合时展的养生资源。

2、加大对中医药文化的资金投入。经过假期的田野调查,发现了中医的发展没有兴盛,虽然是华佗故里,但我们亳州市的中医仍然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西医的强势冲击,所以我们要发扬我们的中医药文化,首先就要把我们的中医做大做强。不管是在医院还是在其他地方,我们要把中医的发展放在一个突出地位,各项配套资金应一应俱全,不会让有的部门因为资金问题而对这个伟大的事业望而却步。和其他的项目开发一样,中医药文化的开发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因为中医药文化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而文化产业是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如果没有充裕的可用资金,中医药文化相关开发将难以为继。所以,亳州市政府应该加大对中医药文化开发的财政扶持和政策倾斜力度。与此同时,各个相关的部门也不要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资助,也应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有效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这两大资本,进行多方融资,以便可以为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奠定充足的资金基础。在拥有资金的基础上,关键要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要用刀用到刀刃上。

3、提高中医待遇和降低药农的种植中药材的风险。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中医资源和中药材资源这两部分的有力支撑。所以针对中医,要提高中医的待遇,让他们能在中医的这条道路上坚定的走下去,而不用考虑经济负担。针对药农,要有相关的种植补贴或者保价收购,因为中药材的种植相对于其他的经济作物,成本较高,药农为了降低风险,就放弃药材的种植。给药农发放中药材种植补贴或保价收购,可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4、完善中药材的质量监督体系。央视曝光中国药都安徽亳州假药泛滥,这无疑是对亳州药都形象的一个致命打击。这个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所以我们一定要健全和完善中药材的质量监督体系,把造假售假的行为扼杀在摇篮之中,提高药都美誉度。

5、提升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我们要有意识的提升我们亳州中医药文化的品牌效应。因为我们是“华佗故里,药材之乡”,我们具有发展品牌的资本,不要让一些假药流向市场,那样我们就是自毁门路。我们需要以自己的诚信、我们药材的好的品质来做我们的通行证。

6、大力提倡中医药养生文化。亳州是“中华药都,养生亳州”,亳州市拥有丰富的中医药旅游资源,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深度的挖掘与利用。我们应该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起来,不应局限在单一的开发模式中,自然资源我们可以在芍花盛开的季节,举办芍花节,以提高亳州市中医药文化的知名度。对于人文景观我们应该利用好花戏楼、华祖庵等景区,把我们的中医药文化做大做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来愈重视健身与养生,亳州的华佗五禽戏、亳州药膳等无疑是人们的兴趣所在,把这些与养生旅游相结合,发展前景一定很广阔,也要办好每届的亳州市中药材交易博览会。

7、中医传承的方式需要改观。工资待遇提高的同时,以师带徒的方式传承。

四、结语

亳州市的文化底蕴丰厚,中医药文化资源充足,虽然目前亳州市的中医药文化开发和利用还不是那么的让人满意,但在国家大力提倡中医药文化的政策支持下,凭借我们的资源和发展的决心,相信我们的亳州中医药文化一定会发展的很好。亳州中医药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要把“中华药都,养生亳州”、“华佗故里,药材之乡”的名片推而广之,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作者单位: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院)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医药管理局.安徽省医药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4(1).

[2] 金光明,王飞,姜云立等.皖北中药材种植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20(1).

[3] 韩路宾,胡倩,王茹侠.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科技创业,2008(8).

[4] 陈旭华,齐鹏飞,余晓庆.中医药文化发展现状――以亳州市为例[J].理论探讨,2011(6).

中医药文化来源范文2

关键词:健康旅游;中医药资源;政策

一、中医药健康旅游相关概念

(一)健康旅游的概念[1]。健康旅游的概念起源于西方,提出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指的是以追求健康为目标而进行的度假活动,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提供相关健康服务、保健设施和保健场所使人们在观光之余,还能提高健康水平,健康旅游可分为保健旅游、美容旅游和医疗旅游,保健旅游又被称作健康养生旅游,具体形式包括中医药膳、温泉药浴、气功教室, SPA瑜伽会所等以维护和增进旅游者健康为目的而展开的旅游形式。医疗旅游(含美容旅游):指人们为了治疗自身相关疾病而有目的选择旅游地点进行的旅游活动。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也不断增长,健康旅游作为三项旅游资源中的一个,以提供健康咨询、药膳调养、养生会所等服务来满足人们对长寿的渴望,依托中医药资源优势来提高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

(二)中医药健康旅游的概念[2]。中医药是华夏五千年传承和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在其广阔的疆域上,中医药依托历代名医大家,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已经成为养生保健的一种特色资源,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中医药健康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概念,在我国旅游行业才处于起步阶段,众所周知我国地域广阔,物种繁多,资源丰富,尤其是中药材资源和特殊地区的地理环境为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中医药健康旅游是将中医药这种名族特色资源跟健康旅游这种新兴概念相结合,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创新,同时也是发展产业经济和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相关政策

(一)《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合作协议》。2014年2月21日,国家旅游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签署了《协议》,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突出各自领域优势,建立协调合作机制,推动中医药领域和全国各级旅游机构的全面合作,齐心协力促进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二)《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2015年4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了2015年到2020年这五年的中医药服务发展规划,在《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依托中国中医药传统文化元素突出的中医医院、中药公司企业、老字号药店以及中药材种植基地、药膳食疗养生馆等资源,自主开发出中医药特色旅游专线。建设出一批具有中医药特色影响力的度假休闲区、文化广场、主题餐厅、旅游城镇等旅游景点,建立一批和中医药科技、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休闲旅游结合的养生体验基地,开发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旅游商品,打造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规划》同时提出要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要发挥我国特有的中药资源优势,整合区域内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医疗机构、养生产品生产企业等资源,鼓励社会力量的加入,打造以中医健康养生保健服务为核心,融中药材种植、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三)《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2015年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为了促进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的稳步发展,必须加强各地区的中医药文化交流,推出一系列以中医药健康理疗服务、中医药保健养生、中医药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特色产品。《意见》还指出,根据不同地域的中医药文化特点,在恰当的地域建立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示范区,促进中医药服务产业和旅游市场相结合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的规范化,制定中医药健康旅游的标准,加强行业服务质量的监督和管理。积极向国外宣传中医药健康旅游,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走向国际,让更多的西方国家接受中国的传统中医药文化。

三、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中医药健康养生与旅游业尚未完全融合。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一种新兴产业,目前其发展才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产业链,也并未形成独特的旅游品牌特色。旅游行业与中医药管理部门联动不够紧密, 目前已经开发出的中医药旅游资源太少,还有大部分有价值的中医药资源亟待发掘形成新的旅游点。中医健康旅游服务项目太过单一,目前的服务项目只是发挥中医、中药的基本功能,未将中医药文化进行创新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健康旅游产业缺乏掌握中医药知识的旅游服务人员,规范的中医健康旅游服务需要专业的服务人员,游客很难获得良好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体验

(二)缺乏标准化的行业准则。中医药健康旅游是发展中医药的一个契机国家在宏观政策上促进中医健康旅游发展,但在这些政策实施过程中相关具体的标准和细则,或是基层地区为了发展经济而忽视卫生问题,这些都是中医健康旅游业向前发展的绊脚石。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产业,中医健康旅游在行业服务人员资格准入和旅游景点认定上没有较为系统的判定标准,这就使得部分地区出现不规范的健康旅游服务,如以提供养生保健服务为噱头进行不合理收费,劣质或无效的保健品堂而皇之的在这些地方销售,以温泉为例,温泉作为中医健康旅游产业中的一项特色资源,近年来温泉地数量不断增长,然而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矿物质污染问题,在当前情况下部分地区为经济利益而盲目开设新的温泉地,这是对人们健康的不负责,也必将一起连锁反应,严重影响中医健康旅游的信誉和发展。

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中医药管理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的深层次联动。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旅游局为发展中医药旅游事业于2014年联合《协议》,双方部门需在该政策的基础上,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力度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根据双方的部门优势,中医药管理部门积极探索新型中医药旅游服务形式,培养专业的健康旅游服务中医药卫生人才。旅游管理部门加大中医健康旅游项目的宣传推广,鼓励新的健康旅游产业景点的建设,以多项政策优惠推动新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制定健康旅游行业的发展规划和行业准则。中医药健康旅游作为新兴旅游产业,应制定严格的行业准入和安全监测机制,严格筛选健康服务从业人员,加强旅游景点的安全监测,杜绝以谋求经济利益而任意开设健康旅游景点,相关部门应建立系统的监测机制,定期对各旅游景点的环境进行测评并将监测报告及时向社会公布,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参考文献:

[1] 白鸥. 健康旅游研究综述[J]. 旅游研究,2010,03:44-49

中医药文化来源范文3

一、前言

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与亚健康现象的日渐普遍,关注自己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成为继温饱需求之后的又一市场主流趋势和时展热点。中医药养生旅游是以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载体,与中医药产业、旅游产业等有机融合,以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为目标,集旅游、度假、养生、保健、疗养、购物为一体的创意性新旅游产品。讲求“天人合一”的中医药养生理论,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契合时尚潮流。

我国养生文化历史悠久,养生旅游近来已成为国内旅游发展的热点。旅游,靠中医药养生吸引人气;中医药养生,借旅游发展推广,成为一种新的共赢模式。贵州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生态环境国内绝无仅有,为全国四大中药产区之一,中药资源极其丰富,自古享誉“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素有“天然药物宝库”之称。贵州铜仁市不仅旅游资源丰富,且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将会成为特色旅游项目,发展前景广阔。

二、铜仁市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养生旅游资源丰富,自然养生资源突出。铜仁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山清水秀,有2个部级自然保护区,3个部级风景名胜区,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1处文物古迹,69处红色旅游景点,尤其是武陵主峰――梵净山,拥有500多平方公里原始森林,5 000多种生物物种,是地球同纬度上唯一的绿洲和地球上黔金丝猴、梵净山冷杉等珍稀物种的唯一栖息地,拥有“部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天冠弥勒道场、中国傩文化发源地、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五大桂冠,素有“梵天净土,桃园铜仁”的美誉。

2.中药材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各种动植物种类繁多,素有“西南中药材宝库”之称。梵净山为“联合国人与生物保护圈”“国家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药材资源库”和“中药材生物基因库”。据1985年中药材资源普查结果显示,铜仁有野生中药品种资源1 824种,其中药用植物1 623种、药用动物175种、药用矿物26种。

3.政府的支持为其提供了强大有力的保障。贵州省政府印发的《贵州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明确,贵州省健康养生产业依托贵州绝佳的气候资源、优良空气质量、纯净山水文化、生态绿色保健食品等资源优势,将着力发展四大健康养生业态。贵阳中医学院已被批准成立苗医药医学院和中医养生学院,并于2015年9月正式对外招生。

4.养生文化源远流长,人文资源丰富。铜仁地区文化底蕴深厚,农耕文化、傩文化、民族文化、佛教文化、水文化等休闲养生文化源远流长。铜仁民族节庆活动浓郁丰富,有苗族的“四月八”节、土家族的“摆手舞”节和各族群众的“龙舟节”等20余个民族节日;民俗文化村寨独具特色,有松桃“苗王城”和江口云舍土家族村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丰富,截至2014年,全市共有7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8项41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70项。

(二)劣势

1.养生平台建设滞后,旅行社网络营销意识差。总体经济实力不强、养生设施条件不足、招商引资困难等因素影响,铜仁休闲养生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亟需推进大型休闲养生平台的建设,带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快速发展。

2.休闲养生品牌号召力缺乏,产品结构单一。虽然休闲养生资源众多,但相关项目整合力度不够,也缺乏必要的包装与推广,铜仁对外宣传力度不够,休闲养生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资源优势目前尚未转化为经济效益。

3.人才队伍不足。中医养生,包含中医中药、针灸推拿、康复治疗等相关专业知识理论和技术。目前,大多数医疗保健养生机构或场所,其从业人员基本上没有经过院校教育培养,掌握中医药养生旅游的人就更少了。懂中医药的不懂旅游发展,懂旅游开发的不懂中医药。中医药养生产业需要的学科类别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中并没有开设,导致健康养生产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供不应求,教育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的发展。

(三)机遇

1.“休闲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按照业界的标准,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以上,旅游产业就将进入一个升级的阶段,由观光式的旅游迈向休闲度假,休闲旅游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当前,我国人均GDP早已超过3 000美元,跨过了休闲时代的门槛。根据国家旅游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的《休闲绿皮书》,我国将迎来旅游、体育、文娱消费等休闲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城乡将开始逐步进入现代休闲社会。

2.“银发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随着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显著,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在未来几十年内将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了养老服务的旺盛需求,给我国养老、养生产业带来巨大机遇。根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3.26%,而目前全国仅7 000亿元产值的银发产业。近年来,旅游中的中老年市场占了较大比例,之前多是观光为主,但现在亦有不少老年人开始重视养生。中老年人多数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对养生旅游有浓厚的兴趣,期望通过旅游养生,在旅游过程中达到获取养生知识、健身延寿的目标。为此,这种人口老龄化趋势,为铜仁市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3.交通状况改善,旅游可进入性增强。铜仁旅游业受制于交通不便而发展缓慢。近年来,交通劣势逐步扭转。2001年,铜仁机场经过改扩建后复航,2013年,铜仁凤凰机场已在实施改扩建工程。2006年,渝怀铁路建成通车,铜仁市有了火车;2012年,铜仁至大龙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14年,杭瑞高速铜仁段全线通车。2015年6月18日,沪昆高铁铜仁南站正式开通迎客,迈入了高铁时代。铜仁立体交通网络初步显现,对外实现了大联通,旅游可进入性大大增强。

(四)威胁

1.同类产品竞争激烈。近年来,随着养生旅游热潮的兴起,全国许多省市竞相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对铜仁中医药养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构成一定的威胁。同时,养生市场混乱,市场发育不成熟。由于养生市场一直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行业门槛低,一些人经过简单培训甚至没有培训就上岗,出现一批“伪专家”。他们大肆敛财的,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也使人们对养生丧失信心。

2.区域竞争激烈。邻省湖南旅游品牌竞争力强,相邻铜仁市53公里的凤凰古城及周边众多的古镇或仿古街区,引发游客对古建筑游览产生审美疲劳。同质化倾向使客源分流,增加了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的难度。“农家乐”乡村旅游和生态休闲度假已遍地开花,本地苗族民族风情特色不及黔东南州,区域的激烈竞争在所难免,这就要求开发者须进一步在特色、创新和宣传等方面狠下功夫,打造生态、人文、体验于一体的示范精品旅游线路,迎接挑战。

三、铜仁市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对策

(一)制定中医药养生旅游相关的系统性政策,积极引导市场发展

充分发挥铜仁市中医药养生旅游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生及旅游资源,开创中医药养生旅游新模式,积极开展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软实力建设。加强中医院文化建设,引导市场开设特色中医馆。加强旅游生态园区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努力打造一批集科技农业、名贵中药材种植、田园风情生态休闲旅游体验的养生观赏基地,开展集养生授课、名医问诊、苗医药体验、养生旅游产品和药膳养生餐的开发,将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体验性完美结合,使游客在旅游休闲之中得到养生保健,形成基地示范效应。将中医药养生贯彻到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的各个环节,突出中医药养生旅游主题的特色。

(二)突出产品特色,培育中医养生旅游精品

铜仁市中医药养生旅游资源富集,优势明显。培育以梵净山为龙头的中医药养生旅游精品,将生态环境、佛教文化、中药材资源等有机融合,深度开发,提升档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在于特色化发展,深挖中医药文化内涵,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影响力,着力带动培育一批中医药养生旅游精品。

(三)建立市场营销机制,树立中医药养生旅游品牌

铜仁市在中医药养生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建立市场营销宣传机制。紧紧围绕“中医药养生”主题,结合资源优势进行产品设计,综合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充分发挥网络、电视、报刊、节庆活动等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加大宣传力度,针对细分客源市场凸显其与众不同的养生特色,逐步树立铜仁中医药养生旅游的品牌。遵照统一部署,积极协作方针政策,全方位保障营销宣传有序推进,提高铜仁中医药养生旅游的国内知名度。

(四)加大基础建设,完善养生专门设施

加强行业标准化服务建设,构建度假宾馆、疗养公寓、青年旅馆、汽车露营地、极富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客栈等一系列不同需要的接待设施体系,并根据各住宿设施的自身特点,提供不同种类不同级别的养生服务,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如星级酒店提供香薰、药浴等服务;疗养公寓提供针刺、艾灸、推拿、拔罐、足底按摩、气功等;紧靠温泉地的度假宾馆,开设温泉养生设施;乡村客栈提供空气浴、药膳食补等。除养生附属设施的建设外,还应加大诸如中医药养生体验馆、食疗食补饭店及药膳食材等中医药文化特色商店的建设。

(五)加强中医药养生旅游人才队伍的建设

中医药文化来源范文4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教研室,湖南长沙410208

【摘要】湘西民族医药不仅是自然科学遗产,也具有鲜明的文化性。人类学方法在研究民族医药文化中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总结了人类学的特点及其在民族文化研究中的作用,研究民族医药文化常用的人类学方法,以及人类学方法研究湘西民族医药文化取得的成果,探讨湘西民族医药文化的人类学研究可拓展的方向。

关键词 民族医药;湘西;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5-0034-02

湖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等为主,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湖南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0.13%。其聚居区主要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怀化市、张家界市、邵阳市等所辖县乡地区。湘西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医药文化,虽然没有文字,但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口耳相传,延续至今。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医药文化近三十年来研究者较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民族医药属于古代留存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但是由于民族医从业人员较少,游离于规范化医疗体系之外,后继乏人,没有得到大力的扶持,因而湘西民族医药面临着传承的危机与困境。我们认为,湘西民族医药应该从文化研究、政策扶持、资源保护、制度建设等多个角度入手,制定战略性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全方位地挖掘、保护,才能使民族医药这种珍贵的文化遗产不至于在医药现代化的今天销声匿迹。在文化保护方面,利用人类学的方法和理论加强对湘西民族医药的研究是最合适也最行之有效的研究手段。

1人类学方法研究民族医药的优势和特色

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是研究人的起源与发展,包括人的体质与文化变迁的学问。它在西方兴起之初曾大量研究世界各地的所谓原始文化或野蛮人文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类学学会成立,人类学开始复兴。期间我国人类学者进行了大量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1.1人类学的特点及其在民族文化研究中的作用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说,人类学这门学科通过研究人类的生活方式,研究全球不同的文化,揭示文化的多样性,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学科特点。人类学的基本理念是文化相对论、文化整体观和文化比较观[1]。文化相对论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和个性,任何文化在价值上是平等的。文化整体观强调人类社会的不同部分是相互整合的,只有对某种习俗生存的广泛背景进行了解,才能真正认识这种习俗的意义。人类学有比较的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比较,比较可以发现文化的差异性,也可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端正我们的文化观,自觉摒弃民族中心主义,去除文化自卑感。

因而,人类方法适合进行民族文化的研究。人类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是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又有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三个分支。文化人类学注重对异文化进行共时性研究,狭义的文化人类学在欧洲一些国家被称为“民族学”,因而不同族群文化的描述、分析和研究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热点。

1.2研究民族医药文化常用的人类学方法进行民族文化研究的主要是文化人类学者,他们最本质的研究方法是田野调查,研究者需要深入各民族生活,参与、体验、观察、访谈,从而获得真实客观的第一手资料。文化资料的调查需注重整体性,即对族群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风俗等进行全方位调查,在分析资料时重视定性分析,通过跨文化比较,寻求文化的普通性或差异性。

另外,也有医学人类学者进行民族医学的研究。医学人类学研究健康、疾病、苦痛、医药与治疗的关系。重视民间疗法,生物与文化的交互作用[2]。是健康与疾病的跨文化研究。民族医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生物医学的概念,民族医学取向的医学人类学,研究疾病与病征的社会文化脉络及意涵。民族医疗牵涉到信仰、风俗和特殊的技术,它不同于现代医疗体系。医学人类学对民族医药的研究可以提供一系列文化比较和批判思维,从而提高我们的现代医疗理念。

2人类学方法研究湘西民族医药文化取得的成果

2.1各民族医药文化起源问题研究田华咏从苗族原始神话中探寻远古苗族医药文化,认为苗族医药具有“巫医一家,神药两解”的特殊形态,其医药起源可追溯到“神农尝百草”、蚩尤传神药、祝融传熟食、药王传医方等神话阶段[3]。田华咏在侗族医学史考察过程中重视侗族神话故事《玛麻妹与贯贡》,萨岁的故事,蜥婶的故事等[4]。这些研究都表明,湘西民族医药起源源远流长,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民族文化融合交汇的痕迹明显。

2.2民族医药神话、歌谣研究田华咏在苗族医药学发展中通过神农、蚩尤、祝融、欢兜、药王神话故事分析苗药文化特征,包括巫医一家,冷热两因,三生万物等[5]。田华咏对土家族“梯玛神歌”的意义与价值、梯玛神歌对土家族医药文化的贡献进行了阐述,认为梯玛神歌渗透了土家族保健学意识,消灾除疾,体现“神药两解”现象[6]。人类学重视族群中口传神话故事的研究,认为它们反应了早期人类历史文化的诸多方面,可以填补文献记载的空白。湘西的医药神话与歌谣体现了先民积极的保健防病意识,并且深受先秦巫医文化影响。

2.3医药民俗研究李芸等人从文化人类学视角研究湘西苗族赶秋节,对赶秋节源流嬗变、结构组成、和谐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赶秋节是人神共娱的大型活动,极具聚合功能,同时也有娱神和驱邪作用[7]。萧成纹对湘西侗族医药民俗文化和养生保健进行了阐述,认为侗族医药深受冲傩文化影响,巫术祭祀在祛病除邪中起重要作用[8]。湘西少数民族多没有文字,民俗礼仪是研究文化的重要载体。

2.4民族养生保健理念研究刘超祥对土家族卫生保健习俗进行了医学人类学探析,分析了土家族保健习俗的特点,如注重环境卫生,顺和自然环境,讲究生活规律,劳动文体健身,饮食定量均衡,注意食疗等。这些习俗对土家人的健康长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有良莠并存现象[9]。莫代山总结了医学人类学方法研究土家族疾病处置的成果,认为医学人类学的本土化尚处于初期阶段,田野工作有待加强[10]。萧成纹认为侗族人民饮食文化中喜吃糯米、酸食、油茶、苦酒,居住防潮吊脚楼,饮水清洁,有月令驱魔习俗,都是养生保健的措施[11]。湘西民族地区长寿现象得益于世代传承的强烈卫生保健意识,生活习俗、保健礼俗的研究具有历史和现实双重意义。

2.5疾病理论研究目前对湘西民族医药的疾病理论整理初具规模,土家族、苗族等都有自己独特的疾病诊疗体系,不同于汉族传统医学。比较有特色的是土家毒气学说等。彭芳胜对毒气的病因病机,毒气病症候和毒气疗法进行了研究[12],总结了土家医治毒药物的分类整理研究成果[13]。这些研究对我们认识民族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具有一定价值。

3湘西民族医药文化的人类学研究方向拓展

人类学方法在湘西民族医药研究领域的开展只是近十年才开始的,尽管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民族医药文化的整体性考察和分析的深度都有待加强。相关的人类学研究方向拓展可考虑以下几点:

3.1湘西巫医文化的深层次解读湘西处于古代巴、楚、苗蛮之地,深受巴文化、楚文化“巫鬼”习俗影响。土家族、苗族、侗族医药都带有深刻的巫医文化色彩。应该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来看待此类文化,只有深层次解读巫医文化形成的源流、心理内涵、医疗效果,广泛运用田野调查法、历史梳理法、跨文化比较法等,才能客观公正地认识湘西医药文化的灵魂。

3.2“神药两解”文化现象研究神药两解是大多数湘西民族医药中的常见现象,指在疾病的治疗中既有祭祀除邪等神巫手段,也有医药使用方法,两者杂糅混合,共同发挥治疗效果。这类现象较为复杂,既有迷信之处,也有心理疗法等合理因素,必须结合医学心理学、医学人类学进行“文化——心理——生理”的综合分析。这方面的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

3.3湘西少数民族生命与疾病观念研究湘西各民族医药文化中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与传统中医和西方医学有一定的差异性,民族医药由于脱胎于自然哲学时代,注重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疾病调治方面土家族重视服侍技术,苗族、侗族都有独特养生调理观念。在这些方面进行跨文化研究可以更深挖掘民族医药的合理内核,为现代医疗提供有益的补充。

3.4民族医药的哲学观念研究近三十年来学者对湘西民族医药的研究在文献收集整理方面做出了卓越成效,《湖南世居少数民族医药宝典》、《土家医方剂学》、《苗家实用药方》、《苗家养生秘录》、《湘西土家族医药调查与临床研究》等民族医药专著陆续出版,为保存、研究湘西民族医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目前的文献研究以梳理总结民族医药的理论体系为主,保护传承的侧重点在医疗技术方面。对各民族医药文化的哲学观念研究较少,湘西民族医药形成历史较早,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地域封闭,医药理论变化小,还普遍带有早期自然哲学的观念。如苗族医药三界学说、土家族医药三元理论等。哲学思维是民族医药理论的核心基础,只有理解民族医药的哲学内核,才能更好从根基和整体上把握其特色。

3.5民俗医药文化尚需大力挖掘湘西的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其文化精神是通过一定的仪式、习俗等传承下来的,因此民俗礼仪节日非常多。虽然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但总体来说还是极少数。湘西五溪地区的盘瓠文化,祭祀时的“椎牛”、“接龙”等仪式,苗族的催生仪式,击猪祭祝融等仪式都值得深度挖掘,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解读,还原文化核心精神,更好地再现民族医药的精神源流。

总之,经过三十年的研究发展,湘西民族医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断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但是目前民族医药的发展还没有走出低谷,急需加大在文化、资源、制度等方面的保护和建设。湘西民族医药不仅是湖湘医学文化的重要分支,也是植根民间的医药宝库,值得有识之士积极努力,将其妥善保护、传承,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6.

[2]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333.

[3]田华咏. 从苗族原始神话探寻远古苗族医药文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15(80):127.

[4]田华咏.侗族医学史略[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5(7):8.

[5]田华咏.略论中国苗医特征及其对人类医学的贡献[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9):2.

[6]田华咏.“梯玛神歌”中的土家族医药文化解读[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6):10.

[7]李芸,麻没垠.苗族和谐理念的墟场展演——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湘西苗族赶秋节[J].三峡论坛,2014,3(274):62.

[8]萧成纹.论侗族医药民俗文化与养生保健[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 13(11):60.

[9]刘超祥.土家族卫生保健习俗的医学人类学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5(112):163.

[10]莫代山.医学人类学与土家族疾病处置的文化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5):59.

[11]萧成纹.论侗族医药民俗文化与养生保健[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11):60.

[12]彭芳胜.土家医毒气病因病机及证治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3,9(1):1.

中医药文化来源范文5

一、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特点

要发展民族医药,首先必须把政策落到实处,跳出思想的局限,独立自主地进行发展。至于为何要把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从现在的中医学范畴中提取出来独立发展,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和中医学的重大区别所决定的。

1、文化背景不同。根据其文化源流或特殊的地域文化背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学科可分为若干类系:

(1)受佛教文化影响,特别是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结合青藏高原的疾病防治经验和药物资源,逐渐发展形成了藏医学、蒙医学。而傣医学则具有南传上座部小乘佛教文化的背景。

(2)受阿拉伯文化影响,特别是受阿维森纳《医典》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的医学实践而发展出了维吾尔医药、回回医药、哈萨克医药等。

(3)受朝鲜古典医学影响,并融合中朝古代医学特点,发展出朝鲜族医药。

(4)受汉文化影响,但又具有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从南方地区医疗实践中发展出苗、壮、瑶、彝、侗、土家、黎等医药知识体系。从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所植根的文化背景而言,其与中医药并非源和流、主干和分支的关系,而是一个不同于中医药的多元的、复杂的、独立的文化体系。

2、理论体系不同。文化背景、哲学理念的不同,必然导致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和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大差异。中医学以天人相应和阴阳学说为哲理观,以脏腑、气血、经络为生理观,以四气五味为药理观,以四诊八纲为诊疗观,从而构成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它的理论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天人相应”为一般规律的整体衡动观;二是以脏腑、经络、气血为构架的功能生理学;三是以阴阳为基础的矛盾平衡说;四是以四诊、八纲为内容的诊断学;五是以天然药物和方剂为主的治疗学。而蒙医基础理论主要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治疗方法等,对临床各科具有指导意义的一门学科。

蒙医学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它不仅仅是医疗经验的积累,而且具有从实践中升华出来的一套学术理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接受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吸收了印度医学、藏医学、中医学的部分基础理论,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和提高。蒙药学是对蒙药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主要研究每味蒙药的来源、形态、产地、品种和真伪的鉴别、性味、功效以及采收、加工、炮制、贮藏等。蒙药学还总结出了一整套用药规律,应用于临床,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健身目的。方剂学是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为防病、治病而研究配制、药物应用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蒙药的配置原则、配方规则、配方剂型、配制工艺、方剂功能、主治、用法与用量等。蒙医临床各科包括内科、外科、温病科、妇科、儿科、传统疗术科、骨伤科、五官科、皮肤科等。都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对疾病进行辩证分析、诊断和治疗的具有独具特色的学科。

二、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加强对民族医药学理论的整理、加工,继承发扬,形成疾病诊疗的理论支撑;少数民族群体疾病表达谱的建立,利于更好的防病、治病。另一方面,采用现代研究技术,加强民族医药的研究开发力度和深度。例如;对民族药材资源分布、生态环境、同功品种、易混品种以及种植加工、特性鉴别、质量标准等系列专项研究;对新开发的药品中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及药理毒理进行规范研究;对少数民族的单方或复方制剂进行作用机理的基础研究、剂型研究、制备工艺技术研究、质量标准研究、临床实验研究等等,为民族医药的开发提供科学严谨的数据,改变过去经验性的标准和手工作坊式的药品生产方式,推进资源转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大民族药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优势,从而推动学科的飞跃。

三、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应用前景

中医药文化来源范文6

关键词: 中医药膳文化; 对外传播; 策略;

一、引言

中医药膳指基于传统中医药学理论,在“药食同源”思想的指导下,利用中华民族中医传统中“亦药亦食”的天然药物与不同食物组合配伍,利用食品烹饪技术或其他食品加工技术,进行加工制作,成为色、香、味、形、效俱佳的美味佳肴,使膳食品具有食、养、医兼具的饮食养生保健效果[1](1)。中医药膳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是中国传统中医药宝库中的一块瑰丽的宝石,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枝独秀。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膳融合了中医药学、营养学、烹饪学、民俗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特色鲜明,独树一帜,是中医药文化及中国饮食文化的完美结合,可谓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代表,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一个蹊径。

二、中医药膳文化的特点

中医药膳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成熟于唐宋时期。《后汉书·列女传》即有“药膳”一说。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就有药膳组方方法的详细论述,为中医药膳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神农本草经》《备急千金要方》《食疗本草》《太平圣惠方》《本草纲目》等中医典籍都对中医药膳不吝笔墨,归整各类“亦药亦食”的中药,记载多种药膳方剂,为中医药膳学的发展与完善做出巨大贡献。中医药膳既是中药又是食品,可谓药食兼具,寓医于食,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药食同源。

《黄帝内经·太素》有云:“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中国传统中医自古便有“药食同源”的思想理念。“药食同源”认为,许多食物不仅是美食,而且可作为药用;许多天然药物同时可以作为食品食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界限并非楚河汉界,而是同一来源,如山楂消食健胃,生姜疏解外邪,人参补养气血等。中医药膳基于这一思想,将天然药物与食物同置,通过烹饪或其他食品加工方法,加工成色、香、味、形、效俱全的膳食,满足日常饮食需求的同时,亦可实现食养或食疗的功效,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一举多得。

(二)四性五味。

四性五味为中医理论。中医认为,不同的中药具有不同的药性及味道。“四性”又称之为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杏林自古便有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于食物的传统。根据这一理论,果蔬肉类等食物亦有四性五味。如猪肝、红枣等为温性食物,具有补气祛寒之功效;冬瓜、西瓜属寒性食物,具有清热降燥之功效;葱、桃属辛味食物,可活血行气、发散风寒;山楂、芝麻属酸味食物,可生津开胃、帮助消化。亦药亦食的食物,根据其四性五味进行组方配伍,成为满足不同体质或需求的人们品尝美食、强身健体、养生美容、防病治病的膳食。

(三)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指治疗疾病时应根据季节、地理环境及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三因制宜既是中医学的治病原则,又是中医药膳选药择食的原则。中医药膳中的因人制宜指根据人的性别、年龄、体质等选择药膳。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种类型[2](73-75)。依据中医三因制宜原则,需根据个人体质辩证施膳。如气虚质宜食用性平偏温、健脾益气的药膳,如山药、大枣、莲子等组合搭配的膳食。同理,因地、因时制宜是指施膳还需考虑地理地域、气候水土、生活习惯、时令气节等差异。如北方地势较高且空气干燥,宜食用温热性补阳药膳,如含当归、生姜等羹汤类;夏季气候炎热,阳气生发,宜食用绿豆、赤豆、乌梅等健脾开胃、清热化湿的药膳。

(四)呈现多样。

中医药膳有别于普通膳食。中医药膳在烹饪或其他方式的食品加工过程中,需兼顾“药”与“食”两大方面,不仅要注重中药的组方配伍,遵循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的中医诊治原则,对药物、食物进行合理性效组合,关注中药及食物的四性五味,还要讲究药膳作为膳食应具备的特点,注重药膳的色、香、味、形,真正将药隐于食,保证食用者感觉是在“用膳”而不是在“用药”。为真正实现“隐药于食”,中医药膳从古至今发展出多样化的呈现形式。根据性状可分为菜肴、糕点、面点、粥品、汤羹、饮品、糖果、蜜饯、罐头等。如当归鸡、十全大补汤、酸枣仁粥、茯苓夹饼等。根据制作方法可分为炖、焖、煨、蒸、烩、氽、煮、熬、卤、熘、炒、烧、炸等。根据功效可分为养生保健、美容美发、祛邪治病、疾病康复类。根据滋补方式又可分为平补、清补、温补、峻补等。

三、中医药膳文化对外传播的有利因素

中医药膳历史源远流长,是炎黄子孙几千年智慧及经验的结晶,是中医药文化重要的且颇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是中医药文化与饮食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通过中医药膳的推广与发展,促进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在现今社会可谓独具优势且正当时。

(一)中医药膳恰好满足现代人饮食养生的强烈需求。

中医药膳既是中药又是美食。中医药膳是中药与食物、调料等组合配伍,通过烹饪等食品加工手段制成的膳食。具有美食的基本特征,色香味形俱全,美味诱人。同时,又具有强身健体、美容养生、防病治病的功效。在养生保健需求日渐强烈的现代社会,人们尤其关注饮食健康。中医药膳可谓饮食养生文化中的一枝独秀。

(二)中医药膳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历史悠久。

中医药膳在公元五世纪便经由《黄帝内经》《备急千金要方》《神农黄帝食禁》《黄帝杂饮食忌》等中医典籍传入日本,并获得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3](1357-1358)。至今仍流行于欧美的不少保健食品据考证是意大利马可·波罗于七百多年前从中国传播出去的[4](60-62)。中医药膳也随着下南洋的华侨、华裔而在东南亚广为流传,使药膳养生成为当地民众的风俗习惯。

(三)中医药膳是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一大捷径。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困难颇多,包括中医药的国际标准化问题、文化认同问题、语言转换障碍等。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最容易获得文化认同并广受欢迎的,自然是中国美食。中餐已然成为辨识度最高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中医药膳隐药于食,取“亦药亦食”的天然药物与食品搭配,制成各种样式的美食。基于“药食同源”思想的中医药膳可谓是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一大捷径。

四、中医药膳文化对外传播的困境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及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中独具特色的诊断及治疗疾病的方法。中医药膳同样讲究辨证论治,三因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食配膳。中医药膳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传播方面面临着与中医药对外传播相似的困境。

(一)中西方养生文化差异大。

中西方文化差异巨大,在养生方面也有明显体现。中国五千年文化崇尚修身养性,讲求自身的修行,可谓内修养生;西方文化注重“外练”,更倾向于通过信仰寻求内心的良善与宁静。中国文化推崇整体观。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相互依存制衡,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养生亦应遵循整体观进行整体调养以恢复阴阳平衡。西方文化更倾向于局部观,强调有针对性地局部调整与锻炼。中国文化喜静。养生文化倡导养气,即以气养生。西方文化则好动,强调运动的强身健体作用[5](180)。中西方文化尤其是养生文化方面的差异,使中医药膳在海外的推广与发展面临文化认同与文化融入等方面的困境。

(二)对中医及中药认可度不高。

中医与西医分属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偏重于经验,属传统医学,西医的特点是靶向定位及切割化验,偏重于实验,属现代医学。在西医主导的现代医学大环境下,中医在西方世界的认可度不高。相应的,中药的作用及疗效因缺乏现代医学认可的标准化、规范化,导致西方对其心存疑虑甚至排斥,质疑其科学性。中医药标准化的推进可增强中医话语权,促进中医走向世界。虽然我国中医药领域现已认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并致力于推进中医药标准化事业,但由于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再加上中医药具有鲜明的经验性、地域性特点,以及科研人才、科研经费缺乏等诸多因素,导致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举步维艰、进展缓慢。

(三)中医药膳推广力度不大。

在大健康产业方兴未艾的今日,人们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讲究饮食健康,强调饮食养生。可谓中医药膳再度兴起的一大契机。国内各地政府或企业也在尝试通过将中医药膳学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饮食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扩宽中医药膳市场,活跃地方经济,传播中医药文化。但中医药膳的海外市场依然有待开发。如今的中医药膳对外传播与推广的主要力量是当地华侨华裔。中医药膳国际贸易及服务依然存在形式单一、人才缺乏、品牌力量薄弱等问题,发展困难重重。语言转换障碍也是中医药膳在海外推广的一大困局。此外,中医药膳对外传播体系急需系统化、信息化,跟上时展的步伐。

五、中医药膳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饮食需求随之提高,对养生保健的追求日渐强烈。中医药膳的对外传播迎来了发展的契机。在科技迅猛发展,互联网不断创新的今天,中医药膳对外传播应采取多渠道、多元化、信息化的策略推进。

(一)以“中医药膳+”形式,拓宽渠道加快文化认同。

中西方文化差异明显。若想提高中医药膳在西方的接受度,实现中医药膳的广泛传播,可以通过“中医药膳+”的形式,与多产业相结合,扩大知名度,打开市场,融入当地饮食文化,为当地民众健康事业做贡献。如“中医药膳+养生旅游”的形式,通过跨国养生游,向国外游客介绍中医药膳,将“药食同源”“隐药于食”“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等传统中医的经典原则、理论、思想传播出去。也可以采用“中医药膳+文化活动”的形式,通过采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推介、文化演出、文化交流、文化宣传等活动,以官方或民间组织的形式,多方合力,丰富中医药膳的传播与推广活动。“中医药膳+媒体”的形式也是一个推广的强有力加持。可以通过当地有影响力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广泛的线上线下宣传。在国外进行中医药膳的传播,还需扎根华人华侨这一现成的肥沃土壤,通过华人华侨的力量,再加上官方的支持,顶层设计,提高传播的公信力及影响力,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加快中医药膳在当地的文化认同及文化融入。

(二)教育与科研合力,多管齐下加快中医药标准化建设。

自从2015年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及《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来,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借此改革契机,初步形成了标准化体系。在我国已的中医药标准中,国内标准数量649项(包括国家标准36项、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613项);国际标准20项[6](221-222)。虽说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初有成效,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要想与国际标准接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当务之急是以教育、科研为抓手,多途径多手段加快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在教育上加大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的力度,培养出既懂中医药,又了解标准,熟练英语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大科研投入,通过科研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标准在中医药产业中的导向作用。此外,中医药标准化的推广与应用同样需要官方及民间携手,通过中医药产业合作、教学科研合作、学术交流、贸易合作等方式,建立起完善的中医药质量标准体系和服务贸易体系,打破西方政策及技术壁垒,大力推进中医药标准国际化进程。

(三)加速信息化,利用互联网创新中医药膳传播体系。

随着全民信息素养的整体提升,以及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的蒸蒸日上,作为我国文化瑰宝的中医药紧跟时代步伐,致力于加快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6年制定了《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进一步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创新大数据应用,推进……养生保健、康复疗养、科普文化等健康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7]。中医药膳的对外传播与推广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创新成果,整合现有资源,以“云中医”“网络中医院”“智慧中药房”等中医药信息新业态为基础,进一步扩大到新媒体等信息化渠道,普及与传播中医药膳学。同时,利用影视节目等渠道传播中医药膳。如古装剧《女医明妃传》《大中医》等,就是中医题材的电视剧,将中医药及药膳等中医学知识融入故事中,可谓寓教于乐。爱奇艺播出的《药膳宝典》《药膳新食》等系列短片,每片时长约两到五分钟,短小精炼,实时操作展示中医药膳的制作方法,也是实用又有趣的一种推广方式。丰富及创新传播体系,可以让中医药膳以更亲民更迅速更广泛的方式传播。

六、结语

复兴之路,文化先行。中医药走出国门,需要加速推进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中医药膳作为中医药学及中医药文化的一大特色,可乘如今饮食养生文化的东风,融入西方各国当地饮食文化,以膳食之形,隐药于食,借色、香、味、形兼具的美食传递中国中医传统文化之精髓。我们应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以“中医药膳+”的形式,多形式、多渠道加速文化认同及文化融入,以助力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中医药膳学这一中医药文化的宝贵财富继续散发出新的生命力,为人类健康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谭兴贵.中医药膳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6.

[2] 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

[3]徐睿瑶,梁子钰,李俊德.中医药膳食疗在日本的发展概况[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12).

[4]翁维健.中国“药膳”在国外[J].北京中医杂志,1990(2).

[5]董珍.基于价值取向理论浅析中西养生观差异[J].新西部,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