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的优缺点范例6篇

新高考改革的优缺点

新高考改革的优缺点范文1

关键词农村初级中学;历史学科;课程改革

历史是对过去的事件和行动的记录,更是对过去人类文明活动精华的积淀,学习历史知识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学习把握,构架学生文化体系,与当下提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三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历史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科,加强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辅助语文教学,有力促进其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近年来,历史学科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使得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一是教学体系得以完善。按照现有学制,三年初中教学均编制历史学科课程。课程内容横向涵盖了人类文明发展、政治政权、科技发展、中西交流等,纵向设置从史前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国家政权更替、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等,覆盖了历史学基础知识各个点。二是与素质教育契合,改革教学形式。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是当前中国对教育界提出的整体要求,历史课程与构建初中生完备知识结构相契合。三是课程安排更加合理。历史学科向来不是升入考试的主科,在以升学率为唯一衡量标准的应试教育时期,历史学科课程编排为主科让路现象屡见不鲜。同时,部分农村学校无专业教师,用其他学科教师顶替,上自习为主。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历史学科课程安排更为合理,历史学的热度有所增加。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一)学科学习社会氛围问题

一是从升学角度。在重庆市初中毕业生计入中考成绩仅有50分,部分学生重点语、数、外等主要学科上的狠抓狠补,削弱对历史等副科的重视。同时,高考改革刚推进,普遍停留在分文、理科阶段,部分同学打定深入高中学理科,对历史学科从根本上不重视;二是学习兴趣角度。初中生毕业普遍在14岁左右,多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心,对过去的事物不太感兴趣,从人的成长经历来看,叛逆心里全面爆发,对需要牢记历史知识的学习方式呈现反叛心理。

(二)课程改革的问题

按照专题形式编订历史教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果,将知识点集中起来让学生学习,符合历史学研究的规律。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历史跨度太长,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缺乏串联各个时期重要内容的能力,专题知识学习了,历史了解的少了。二是后续学校教育重视性不够。目前,初中、高中历史学科学习纳入教学计划,大学及其职业技术院校基本上就历史学专业才开设历史课程教育。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历史教育还存在空白,基本上未开设历史课程,对历史学习与否并无要求。(三)教育理念问题科学类学科已形成教师指导、学生动手的基本教学模式,如物理、化学、生物都在实验室有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教与学的程序。人文类学科教育基本以灌输为主,以教师讲、学生记为基本教学模式,教师教学缺激情,学生学的枯燥。

(四)队伍建设问题

一是历史学科教师队伍不稳定性。尤其是农村中学,面向社会招聘很难招聘到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学校花费多年培养的优秀教师资源,纷纷让条件更加优遇的城区学校挖走,留给农村中学资源不够。二是缺乏研究主动性。目前,多数教师以完成教学目标为最好追求,对历史学教学研究的缺乏主动性,经验主义指导教学现象普遍存在。三是培养深造平台不够。历史学科教师培养体系不够健全,网络继续教育监管效果未全面体现,部分教师知识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

二、几点对策思考

(一)抓课程改革

根据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优化各个教学历史课程的编排。一是政策层面。将历史教育纳入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提高社会整体氛围。深化中、高考制度改革,加强人文类学科比例。二是宣传层面。健全历史学教育、研究平台,从一线培养一批名师、培育一批精品课堂。三是课程设置方面。转变重主科、轻副科现状,结合学生生理特点编排课程。

(二)抓课堂改革

一是创新历史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历史人物、历史典故,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二是改变单一传授教学模式,培养互动课堂,鼓励学生自学历史、讲历史,开展历史知识讨论课,培养自学能力、打开思维界限、提高学习兴趣。三是主动倾听学生意见、学会利用学生语言讲历史知识,活跃课堂氛围,针对性的开展历史课堂改革。

(三)抓队伍建设

新高考改革的优缺点范文2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课程考核 人才培养 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研究与探索建立与时代特色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考核形式,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不仅有利于推进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还可以引导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加快课程体系的建设,促进学科和专业结构的不断完善,保障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 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课程考核现状及成因分析

(1)考核形式单一。高等学校中常用的考核方式采用闭卷、开卷的方式,虽然一些课程的考核已加入了如社会调查报告、论文等考核方式,但大多数课程的考核仍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形式,平时成绩主要是学生出勤、课堂纪律、作业等方面记录的量化;笔试试卷则是统一命题、统一标准答案。这样的考核方式既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缺乏积极参与教学的热情,又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很难实现。

(2)考核内容僵化。高校课程考核试题往往是由任课教师命题,大多局限于所讲授的内容,缺乏对知识体系的全面考虑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目前课程考核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学生死记硬背即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挥空间很小。受传统“知识本位”观念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操作”现象。有的教师片面地将“能力本位”理解为“技能本位”,只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却忽略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的综合考核。

(3)评价主体局限。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高校课程考核的评价主体为本课程任课教师,教师自我把关,这样欠缺科学性和全面性。一卷定终身式的课程考核,容易造成“死读书、读死书”,应试者缺乏应用意识,忽略或偏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考试以区分优差生为前提,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误导了教师的教学目的,常常是填鸭式教学,不符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和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新三中心论”原则,导致教育水平整体下降。

(4)考核目的功利化。很多学生为了考出高分,往往临考前搞突击,考核的功利性得到强化,“依考促学”的正面效应淡化了,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以及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学生考试只不过是为了取得课程的学分,以取得毕业文凭。这就使得某些学生不重视平时上课的学习积累,只是为“考”而“学”,为了及格或取得高分以获得奖学金等荣誉,甚至铤而走险在考试中作弊,造成不良的考试风气。

(5)重理论轻实践能力。在考核过程中,往往对理论知识考试较多,对实践能力考核过少。笔试成分过多,考试模式单一,很多学生采取搞题海战术的方法应对,忽略了对技能学习和训练要求。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师往往在考试中很难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行具体考核,加之没有切实可行的实践能力考核模式,很容易造成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发生。

传统的高校课程考核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原因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是意识层面的问题。例如在人才培养和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精神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校内与校外的关系没有理顺,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二是教育教学理念方面的问题。广大高校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待更新,部分教师责任心、敬业精神欠缺,主动改革意识不强和自觉性不够。三是对课程考核的功能、目的等认识方面的问题。考核是发现问题并进行偏差调控的一个过程,但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对考试的作用、目的认识不清。

2 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考核改革的主要内容

传统的高校课程考核方式,重结果性评价、轻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未能对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评判标准做出正确的反应,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风建设产生负面影响,既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又不利于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并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必须全方位系统地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考核改革进行研究与实践。

2.1 课程考核改革的理念及要素研究

一是动态调查研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评价标准。依据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计划的变化,调整、改革课程考核的内容及方法方面的研究。二是课程考核改革的原则研究。主要包括考核方式多样化及简便性原则、考核内容全面性和应用化原则、评价方式和主体多元化原则、考核评价信息公开化和评价过程公平化原则、考核结果导向性原则等。三是课程考核改革的要素研究。包括考核对象、考核内容(知识能力素质)、考核环节、考核标准(依据)、考核主体多样化、考核形式多样化等基本要素研究。

2.2 课程考核方式方法研究

课程考核方式和方法很多,不同类型的课程、同一类型的不同课程的课程考核方式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因此需要系统地对不同的课程考核方式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包括: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小组讨论式考核、小论文、综述、读书笔记、课后作业、实验实训操作考核、学生自主命题、口试、随堂测验、设计小课题、半开卷考试(一页开卷考试)、学生自主命题、论文答辩、“闭卷考活题”、“一页小抄进考场”、无卷考试、无标准答案考试、免考(抽题面试或论文、发明创造等即可获取免考资格)、无人监考、研究主导型考核模式、分专题分模块式考核、学习档案考核等。

2.3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分类研究课程考核改革

基于相关理论对课程考核的要求、课程考核方式方法研究以及考核改革的理念及要素等,分类研究课程考核改革,为不同类型课程考核改革实践奠定理论研究基础,从而科学构建不同类型课程考核体系,主要包括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考核改革的研究、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考核改革的研究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考核改革的研究。

2.4 以课程考核为载体,进行全方位教学改革

通过课程考核改革,全方位进行教学改革,主要包括理念更新、课程体系优化、课堂教学改革、成绩评定改革、考试及教学管理改革、制度建设和保障机制等。

(1)全面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通过课程考核改革,全面更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考核理念,提高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认识,结合企业行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在实践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全面优化。

(2)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强化以学生、学习和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新三中心论”指导思想,积极探索运用讨论式、专题式教学法、知识拓展教学法、研究性教学等,同时强化实践实训环节和学生自主动手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竞赛牵引等教学模式。

(3)细化教学过程管理及考试改革。改革考试管理体制,优化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教学工作规范,强化教师责任意识,加强高校课程考核的过程管理,主要包括严格把好出题关、推进考试评价主体多元化、拓宽试卷评析及反馈渠道等,推进考试评价的科学化。

(4)积极探索科学全面的学习综合评价。提倡课程考核评价综合化,主要包括学习过程考核与课程总体考核结合、基础知识与理论水平考核综合、课内与课外考核结合、日常考核和期末考核并重等,探索采用平均学分绩点衡量学生学习质量,使学生学习综合评价更科学合理。

(5)健全课程考核制度和保障机制。一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已有的课程管理规定、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出卷管理规定、考试管理制度、成绩评定及管理制度等进行全面优化,从制度上保障课程考核改革;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制度,健全相关机制,对课程考核改革及相关试点改革立项项目管理给予制度保障、经费保障等。

3 结语

课程考核改革需要广大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等全面参与,单门课程考核改革持续时间往往较长,同时课程考核改革涉及面广,包括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工效等薪酬制度改革等。因此,在进行改革探究中,应结合国内外高校课程考核相关理论和经验,在文献理论研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理论研究成果后,选择相关高校部分课程进行立项试点改革实践,通过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紧密结合,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考核改革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应用型人才要求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综合实践能力,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职业素养,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企业行业,传统以闭卷笔试为主的课程考核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更新,对不同类型课程的考核进行研究和改革实践,必将促进教育教学全方位改革,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水平。

L芑鹣钅浚罕疚氖枪愣?012-2014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考核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负责人:李望国)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甘文田等.考试方式与改革刍议[J].高等理科教育,2000(2).

[2] 刘国钦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 史蕾.新建地主本科院校课程考试管理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4] 翁礼成.“一次考试定专业终身”的弊端及出路[J].高等农业教育,2002(2).

新高考改革的优缺点范文3

摘 要:针对供给结构失衡问题,国家提出“进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一时间“供给侧改革”成为当前经济界关注的热点。我国高等教育也存在相似的供给结构失衡问题。为有效解决该问题,高等教育领域也应进行“供给侧改革”,如: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建设模式、着力提高普通高校科研成果的产出量,构建供需匹配的新型教育结构,实现高等教育的“精准供给”。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等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5-0073-03

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一次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指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体系质量和效率。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称: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出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11月18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再次强调“供给侧改革”,要求必须努力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随之,“供给侧改革”成为经济政策领域的高频词。

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应进行“供给侧改革”。传统的需求侧改革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因此,必须从供给端发力,进行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

一、从供给侧视角看高等教育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教育结构出现诸多问题,从供给侧视角来看,主要包括:高校所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专业人才结构性失衡、科研成果少。

(一)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主体受创新意识的驱使,根据具体需求,利用现有的思维模式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加工组合,使之形成新的思想、观点或理论,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的能力[1]。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不断发展进步的原动力。通过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最终形成创新能力,这是高校的基本职责之一。而我国高校所供给的人才大多“千人一面”,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差,在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上发挥的作用有限,无法满足国家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这是供给侧视角下,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专业人才结构性失衡

专业人才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热门专业人才过剩,新专业人才短缺。在招聘现场,很容易看到多名毕业生竞争一个岗位,同时,企业招不到人的现象也十分常见。如:据“2014年不同城市应届毕业生岗位竞争指数”显示,哈尔滨“48名毕业生竞聘一个岗位”、长春“54名毕业生竞聘一个岗位”、沈阳“51名毕业生竞聘一个岗位”;2015年7月,浙江省企业需要招聘的总人数为60.3万人,而同一时期求职应聘的总人数仅有35.4万人,用工缺口高达25万人[2]。这种毕业生就业难、企业用工荒的社会现象是专业人才结构性失衡的一个具体体现,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与市场供给矛盾的一个重要表现。

(三)地方本科高校科研产出少

科研成果是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产出和结果,它不仅能够反映出高校的教师水平,同时也对促进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虽已建立较为系统的科研工作体系,但地方本科高校科研成果的产出量仍无法满足国家迅速发展的需求。

量是科研成果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2016年从1月到6月的任何1个月份,各类高校数量、星级论文数量及三星级论文数量排行榜中,前50名都集中在985和211高校,且985高校占据半数以上,211高校虽然相对较少,但也明显高于地方本科高校。这表明,地方本科高校在科研产出量上明显处于劣势。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地方本科高校的科研成果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这是供给侧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高等教育供需结构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原因

第一,通识教育的理念尚未得到有效落实。知识结构“博”、“专”相融(“博”即广度,“专”即深度)是创新型人才的典型特征之一[3]。随着对通识教育作用认识的加深,我国高校在进行课程安排时,除开设专业课程之外也相应开设了必要的通选课程。然而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在实践中,高校往往更倾向于重专业课程而轻通选课程,导致学生对选修课程知识的了解相浅显,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课时安排上,专业知识占绝大部分课时,而相关知识的课时所占比例非常小,无法保证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学生对知识只能泛泛了解,无法形成严谨的思考能力与宽阔的视野。由于缺乏敦实的基础知识,学生很难将相关知识进行有效转化,从而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在培养模式上,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我国高校的课程结构大多以理论知识为起点,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之前没有实践背景,对实践缺乏相关了解,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现成的知识,导致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往往不够深刻,缺乏发现新问题的敏锐性,并且这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呆板地认为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是绝对正确的,不敢提出质疑和自己的观点,缺乏批判性思维,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带来消极影响。其次,在学习形式上重视课堂学习轻实践学习。课堂学习便于实施,节约时间,实践学习实施起来相对困难,需要场地、器材等设备。但就效果来讲,课堂学习侧重教师讲解,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实践学习为学生经验的积累提供条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形式。我国高校重课堂轻实践的现象也是造成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在师生关系上,教师是主体,学生被动适应。目前,我国众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讲授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在此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这种缺乏互动与交流的师生关系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将绝大部分课堂时间用于被动地听课,无法形成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的习惯,造成其对知识盲目地接受,而缺乏应有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形成,最终影响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专业人才结构性失衡的原因

不同时期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高校如果不能根据时代变化而对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及规模进行适时调整,很容易造成专业人才结构性失衡。

首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动的,科技更新速度快,许多高校在专业建设时对学术、科研成果考虑较多,而对社会经济状况及当地产业需求缺乏深入分析,且没有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使新专业人才的供应跟不上新产业涌现的步伐,导致新产业人才短缺。

其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缺乏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对市场所需的各种专业人才规模了解不够,对已设定的专业没有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理调整,致使其专业规模越来越大,这种专业建设与职业需求相脱节的状况,造成高校专业建设的盲目性,导致不同专业人才规模的结构性失衡,出现许多热门专业人才过剩的现象。

(三)地方本科高校科研产出少的原因

占有一定的优质教育资源是科研产出的重要物质保障,学术自由是进行科研活动的理想环境状态。地方高校优质资源占有量的不足及过度的行政干涉,必然会对其科研产出产生不利影响。

第一,地方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首先,科研投入不均衡。研究表明,科研投入的增加能有效带动高校科研成果的产出[4]。国家对211高校和985高校的集中投入,使其在教育资源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从而导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局面,地方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占有量极少。从表2中可以看出2016年1―6月份985高校占有优秀学者及论著栏目学者35人,211高校占有14人,地方高校只占有1人。其次,高校之间缺乏交流。我国高校大多“各自为政”,彼此之间相对孤立,缺乏交流。这种故步自封的状态阻碍了高校间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加大了地方高校享用重点高校所占有的优质教育资的难度。科研投入极不均衡的局面及各高校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必然会造成地方本科高校科研产出困难,这是导致高校与社会发展之间供给矛盾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高校内部管理行政化。高校是典型的学术性组织,高校在内部治理及学术活动中行政人员职权过大,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教育和学术的客观规律,对学术人员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带来消极影响,最终不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

三、供给侧视角下改革高等教育结构的对策

要建立供需匹配的新教育结构,就必须从供给端发力,进行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解决供给侧视角下高等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

(一)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应切实做到以下几点:贯彻落实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第一,贯彻落实通识教育。要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达到“博”、“专”相融,为其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敦厚的基础,就必须改变高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现状。首先,增加通选课程的课时。美国高校的一门通选课程往往连续开设三个学期,这为学生深入学习该课程提供了时间保障[5]。相比之下,我国一门通选课程通常只开设一个学期,是学生对通选课程内容掌握不够深刻、全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我国高校可在立足具体国情的基本条件之下,借鉴美国通识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适度调整通选课程学时,为学生能够深入学习通选课程创造条件。其次,除专业课之外,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对至少一门通选课进行深入研究,以保证学习通选课程的深度,同时,可采用“文理互选”的方式选择自己的通选课程,以拓展知识面。

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所需要的是既懂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综合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当高校所培养人才缺乏创新能力,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时,高校与企业间便会出现供需矛盾。要有效解决这种矛盾,就必须从供给端发力,贯彻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线:在培养模式上除了最基本的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增强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相应地开展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将课堂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在深刻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提出质疑,培养其发现问题的能力,使之具有批判性思维,为他们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奠定基础。

第三,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互动的师生关系既可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6],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主动地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而且其发现问题的敏锐性也会不断提高。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必要前提。同时,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更容易发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

要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不同的情境中随机应变,这对教师在知识积累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应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目前,已有不少学者提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是一个良好的借鉴。

(二)推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建设模式

走出象牙塔为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责,而高校新旧专业人才供需失衡是高等教育与社会供需矛盾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造成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要使@种情况得以改善,就必须构建供需匹配的新教育结构,树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建设理念,进行教育供给侧改革。首先,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及其产业发展需求,建立高校和产业间的互惠互利合作机制;其次,高校专业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避免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形成特色专业;最后,从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情况出发,在专业设置时,树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并对已开设课程进行合理调整。这样,高校为解决产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人才及科研支持,企业为高校提供先进设备和实习基地,这在缓解毕业生就业问题及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都有益处。

(三)着力提高地方高校科研成果的产出量

第一,优化资源配置。首先,缩小差距,合理分配资源。缩小重点高校与地方院校之间、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高校之间的差距,进行资源整合。例如,淡化“985”、“211”的概念,打破资源集中分配于重点高校的格局,对地方院校的发展给予充分考虑;缩小中西部地区与“北上广”地区高校的差距,提高中西部地区高校吸收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等。其次,促进校内及各校间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应将校内各院系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资源要相互开放,实现共享。同时也应加强各校之间的交流,允许优秀教师跨校授课,实现优势互补,充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改善校际间相对孤立的状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第二,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在学术活动中应弱化行政人员的职能,加强学术人员的话语权。高校行政人员做好监督与检查的工作,而不要对学术活动进行过分干涉。可采取“教授治校”的方法,鼓励教授积极参与学术活动的各项决策,为提高科研产出量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

总之,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承担人才供给的任务,与经济发展结合紧密。经济上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端发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相应地,在供给侧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面对诸多问题,也应该进行供给侧改革,通过提升高等教育供o质量和效益、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建设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并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高等教育“精准供给”。

参考文献:

[1]白霜,杨晓,崔月等.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浅析[J].才智,2015,(35).

[2]柳友荣.也应重视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5-12-14.

[3]吴志华,廖志豪.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2010,(5).

[4]刘长颖,傅利斌,章国泉.高校科研投入和成果产出相关性分析及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5]王彦月.突破大学通识教育的瓶颈[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9,(3).

[6]毕宏州,杨红霞.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J].学周刊,2016,(7).

新高考改革的优缺点范文4

一、近五年我校发展情况回顾:

(一)主要成绩:

1、办学水准显著提高。几年来,学校在骨干教师大批流失的情况下,背水一战,大兴教改、教研之风。通过几年努力,中考质量稳步提高,培养锻炼了一批新的教学骨干,很大程度上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为培养新型的政治人才、经济人才奠定了基础。

2、学校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已逐步造就了一个团结、协作、勇于奉献、勇于开拓、明确职责、勤抓勤管的领导班子。

3、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已逐步形成了一个布局较合理,环境优美、整洁,设施基本完善,管理措施基本到位的文明校园。

(二)现状分析

进入“十五”期间,我校加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有许多有利条件,也存在许多实际的困难和问题。

1、发展有利条件:

(1)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

(2)校内外认识的统一,教师队伍不断强大,教育素质日益提高。

(3)学生宿舍楼的新建,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创建市级达标初中校提供了办学基础。

(4)教师队伍的日趋稳定,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人力资源。

2、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总体办学实力不强,竞争实力从总体上看还没有根本形成,缺乏优质资源,教育实验与研究的课题空白,缺乏竞赛性教育活动资源。

(2)学校品牌尚未真正形成,办学特色不明显,发展后劲不足。

(3)教育信息化水平低,硬件设施差,信息化教育尚未真正起步。

(4)办学经费十分紧张,政府的投入相对不足。

(5)骨干教师的大批流失,严重影响了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使我校面临三年的困难时期。

(6)随着“普九”的实施,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入学的实行,直接影响了初中生源的质量,成为阻碍初中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直接原因。

(7)随着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办学条件相对不足,教室、师生宿舍远远不足。图书资料缺乏,实验仪器欠缺,电化教室一片空白,体育运动器材十分欠缺。学生缺乏运动场所。

(8)教学质量急待提高,教学信息资料一片空白,几年来,由于缺乏中考信息,使毕业班总复习事倍功半。

二、20*—20*年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三个面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立足春美乡实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合格+特长人才,以发展为主题,以教育、教学改革及内部管理改革为动力,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以创建市级达标初中校及市级文明学校为办学目标,努力培植优质资源,提高办学水准和办学品牌,把我校办成面向大田的文明窗口学校及德化西半片的花园式学校。

(二)发展目标

1、办学条件

(1)、20*年春季,完成旧楼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兴建一千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总投资70万元。

(2)、20*年5月份,建计算机教室一间,配置电脑30台,总投资12万元。

(3)、20*年5月份,发动全校师生开展为创建市级达标初中校捐献图书活动。计划捐书5000册。

(4)、20*年6月份,添置配齐理化生实验仪器,总投资2万元。

(5)、20*年9月份,重新建立物理、化学实验室。20*年7月份,建立生物实验室,总投资15万元。

(6)、20*年10月份,建立音乐、美术、劳技专用教室及器材室,总投资约5万元。

(7)、20*年11月份,创建泉州市达标初中学校。

①力争在20*年春季使软件部分全部按市级达标初中校的标准进行整改。入学三年按时毕业率、毕业考试及格率、升学考试优秀率、史、地、生、劳技结业考及格率、学生操行评定优良率、在校生体育合格率、学生眼力保持良好率均达到指标要求。

②20*年春季充实图书5000册,使之达标。总投资2.5万元。

③20*年8月份,建师生阅览室各一间,总投资1.5万元。建多媒体教室一间,总投资4万元。

④3月份对校园绿化区进行重新规划,把新建学生宿舍楼前的空地进行硬化,修筑花坛,加强绿化区的管理,培养师生植绿、护绿意识,扩大绿化面积,美化校园环境,生均绿化面积达到指标要求。总投资3万元。

⑤到20*年9月份,学校将利用一切资金,并多方筹集,设立卫生保健室,充实体育器材,力争在20*年11月份通过市级达标初中校验收。总投资2万元。

(8)、到20*年,建成市文明学校。

①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中考优秀率居县农村中学前列水平。

②努力培养合格+特长人才,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学会发展”为学生发展目标,注重三风建设(校风:尊师守纪,真教实学,教风:为人师表,勇于创新,学风:勤学苦练,多思善问)。

③进一步绿化校园,扩大生均绿化面积,争取建成花园式的初中校。

④加大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从20*年秋季开始,全校各年段都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到20*年6月份,全校教师都要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并采用K12软件应用于教学中。能够筹到资金的法,计划于20*年3月份再建计算机教室一间,配备电脑20台,主要用于教师课件制作。

⑤争取各级政府及华侨投资,在校园西侧征地兴建运动场,建250米的环形跑道。

⑥语音专用教室、学生膳厅的建设,待20*年之后添置建设。

2、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着眼点,以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中心,培养新型的校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建设一支适应二十一世纪教育、教学需求的教师骨干队伍。

3、学校管理: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和奖励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建设进程,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教育教学: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拓宽德育工作途径,构建全方位、立体的德育工作体系。完善教学管理体系,改进教学管理办法,形成有特色的教学管理方式,有效地调控和指导教学工作。

5、特色建设:充分发挥优势,挖掘资源,扬长避短,在办学模式和学校管理上形成特色项目。

三、主要措施:

1、加强学科科研、教研制度建设,努力培养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行骨干教师的鉴定制定,由原来的骨干教师分配制向骨干教师的选拔制转变,从而形成人人争当骨干教师的良性机制,为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

2、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向改革要动力,靠改革促发展。通过改革,规范各项工作管理,提高管理效能;通过改革,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创造性;通过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通过改革,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

新高考改革的优缺点范文5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改革;问题;解决策略

引 言

高等院校作为主要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为国家输送应用型人才的重担。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持续向前发展。经济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发展,同时也对我国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面对新的经济形势,高等院校应该深刻地意识到如今的艺术设计教育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因此,实行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刻不容缓。正因为此,笔者主要分析目前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和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状况,提出教育改革策略,以提高我国整体艺术设计教育水平。

一 目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虽然在开展这类教育中也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不断的反思,才能有所改善。目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艺术设计课程体系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很多高校的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更新性,很多只是单纯的沿用程式化体系,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首先,课程设置停留在传统层面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第二,艺术相关课程的设置衔接性不强。很多高校只是开设艺术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但在教学中,两者一般处于独立教学状态,缺乏衔接性。教师只是单纯的讲授知识,并没有渗透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相关性。最后,艺术设计课程缺乏更新性。社会这个大环境每天都处于变化之中,但是很多高校并未抓住这一点,只是沿用以前的教材进行教学,并未考虑现代科技与课程相结合,导致学生获取的知识比较陈旧,应用性不强,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1.艺术设计师资队伍建设落后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艺术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很多教师缺乏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侧重理论教学,且教授的内容不符合现展实际状况。这与我国设计教育起步较晚相关联。此外,很多高校缺乏艺术设计骨干教师,很多教师也不懂得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资源进行教学,只是沿用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比较沉闷,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使整个艺术设计教育处于滞后状态。因此,必须加强艺术设计师资队伍建设。

2. 忽视对学生创新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其中包括艺术设计领域。一些教师虽然采用多媒体进行艺术设计教学,但是很多只是呈现别人的作品,忽视对学生创新力的培养和实践操作,导致很多学生过分依赖电脑,认为电脑是设计的主要来源。此外,很多教师侧重课堂讲授,多数灌输纯理论知识,并未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导致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

二 如何进行艺术设计教育改革

针对上述中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高校实际状况提出改革策略,希望能切实提高艺术设计教育水平。

(一)优化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体系是艺术设计改革的重要环节。高校在设置课程时,必须把设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紧密联系,要求教师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性。此外,高校应该依据本校艺术设计专业特色,结合社会最新发展状况,把相关信息引用到教学中来,做到与时俱进,并增强课程内容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将来能学以致用。最后,恰当处理主修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关系,培养综合性人才,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只有不断依据本校艺术设计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进行优化课程体系,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到有价值的知识,为国家输送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

(二)加强艺术设计师资队伍建设

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有所提高,教学质量才会有所保证。针对我国艺术设计师资缺乏的现象,高校必须加强本校艺术设计教师的培训,可以通过定期举行培训,强化教师理论知识和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引导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此外,还可以展开电脑技术培训,引导一些缺乏电脑技术的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艺术教学,尽快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教学变得更加直观。最后,高校还应该注重培养骨干教师,选出学科带头人,引领艺术设计师资队伍不断前进,并储备相关艺术人才,以促进整体师资队伍的提高。

(三)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艺术设计本身具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只有经过不断实践,才会有所提高。此外,艺术设计讲究创新,其本质特点也要求设计者必须具备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创新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课外实践基地捕捉灵感,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和尝试,给学生思维空间,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行艺术创作。此外,高校还应该加强与艺术设计相关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努力给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实践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反复实践,学生才会深刻明白艺术设计专业与目前与设计相关行业的最新发展状态和趋势,以便学生调整自我提升目标和方向。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在进行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时,必须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并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此外,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涉及的问题比较多,高校还需要找出侧重点,明确改革方向,以加快教育改革进程。最后,高校还必须应对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及时调整改革策略,努力寻找出一条符合高校自身发展实际的艺术设计改革教育道路,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新高考改革的优缺点范文6

一、创新政工工作的重要性

在供电企业“三集五大”体制改革日益深化、优质服务意识贯穿于整个供电企业的新形势下,创新政工工作新方法,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是供电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新思路、新举措。政工工作创新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具体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同志在向大会作报告之前开宗明义地表示,只集中讲要点,不念全文。这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务实”的新作风,更体现了我们党对政工工作创新的力量之源。不念全文,只集中讲要点是报告形式的创新,同时也是工作作风的创新。这无疑是我们党不断改革创新成果的一次耀目体现,对供电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具有新的启示和启迪作用。

二、供电企业政工工作的现状分析

供电企业的政工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凝聚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优异的成效和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1.供电企业政工工作管理方法缺乏创新

自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推行“三集五大”体制改革以来,供电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改革以来快节奏、高效率的生产管理方式,缺乏明确的针对性和紧迫感。党组织开展的活动多是走形式,缺乏新思路和创新,不能有效调动职工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很多活动缺乏与时俱进的新活力,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要求而开展活动,与职工工作、学习的需求脱节。供电企业党组织急需创新政工工作管理方法,与时俱进的开展各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政工活动。

2.供电企业政工工作内容缺乏创新

时代在进步,体制在改革,供电企业政工工作干部的思想观念也要与时俱进,政工工作方法更要积极创新。多年以来,供电企业政工工作一直是“换汤不换药”,统一采用“填鸭式”学习来开展政工思想教育,党支部活动创新乏力,政工活动明显不能有效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缺乏活力和生命力,难以达到凝心聚力的效果。

三、供电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探索

创新是供电企业政工工作助推企业改革发展的源动力。国家电网公司推行“三集五大”体制改革,加快了企业的发展步伐,要实现供电企业高速科学发展,必须不断创新供电企业政工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把供电企业党组织多年来凝聚的成果和经验优势转化为供电企业科学高速发展的优势。

1.创新政工工作理念

提出“不能既想当官,又想发财”的理念对供电企业政工工作有着新的指导作用。供电企业作为老国企,在政工工作理念方面理应突出“服务”二字,在服务中应努力创造“优质”。坚持把创新理念贯穿于供电企业政工工作的方方面面,牢固树立和强化“四个理念”,即政工工作服务于供电企业生产经营中心任务的理念,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的理念,党组织服务党员的理念,党组织和党员服务职工群众的理念。

2.创新政工工作方法

针对国家电网公司推行“三集五大”体制改革给供电企业政工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问题,供电企业政工工作应以各类政研会为载体和平台,积极加强政工工作理论学习研讨,全力打造供电企业思想政治保障工作体系,助推供电企业体制改革和发展。供电企业创新政工工作方法要勇于出新,借鉴先进企业政工工作好经验、好方法,采用突出亮点、先行试点、而后整体跟进的方法,注重调查、分析、探索,坚持求实效、求创新,提高供电企业政工工作助推企业改革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依托供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积极推进供电企业政工工作信息化建设,逐步改革传统的工作方式,运用新的文化传播媒介,使员工成为供电企业文化的传播者,增强供电企业政工活动群体参与的效果,不断提高供电企业政工工作成效。

3.创新政工工作载体

创新供电企业政工工作载体,要把握住供电企业政工工作的中心工作,找准开展政工工作的着力点,充分开展调研,精心设计,创新思维,建立政工工作新平台,促进供电企业政工工作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由空洞说教向助推企业改革发展转变,使政工工作融入“三集五大”体制改革的整个过程,促进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起到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显著效果。

四、结语

政工工作创新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广大政工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得以发展。随着供电企业“三集五大”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强和创新政工工作新方法,营造党组织的核心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保持供电企业职工队伍稳定,促进供电企业高速、高效发展,是供电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参考文献:

[1]周广辉、马姗.做好供电企业政工工作的思考[J].中国供电教育,2012,(3)

[2]乔雅丽.供电企业政工工作的探索与思考分析 [J]. 东方供电企业文化 ,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