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的对策范例6篇

粮食安全的对策

粮食安全的对策范文1

一、完善粮食收购机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农民的“收入安全”与“粮食安全”互相制约,没有农民的“收入安全”就不可能达到“粮食安全”。现在很多农民种粮没有什么积极性,关键在种粮的效益不高。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支出达到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农业投入252.5亿元,直接补贴给农民,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家三次提高农资综合直补标准,两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但是大部分散户农民甚至连自己的补贴是怎样算出来的都不知道,很多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粮农种粮积极性下降,导致技术推广不畅,种粮效益难以提高,所以有关部门还要在制定政策的基础上,扎实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如何落实国家惠农政策,保证粮食补贴落实到每个农民手中。

有的人认为:按农民向国家交售粮食的数量对农民进行补贴,更有利于调动那些真正种植粮食的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让国家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也有人认为:改成了按交粮量来发放补贴,腐败的空间会猛增,有粮的农民可能一斤粮都交不上去,反倒是那些有关系的粮贩子与有关部门官员,勾结起来狼狈为奸大食其利。农民可能连现在仅有的一点粮食补贴都拿不到,种粮意愿必然更加下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还是得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与农民签订能体现保护农民利益的收购订单。只有这样才能免除粮农的后顾之忧,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这是搞好粮食收购的前提。

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惠农政策的宣传、贯彻实施及监督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杜绝坑害农民利益的腐败现象的发生,确保农民多种粮多收入,从而真正得到政策补贴的实惠。

二是如何稳定农资价格,使大多数农民得益。

稳定农资价格,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完善化肥、种子、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调控机制。

第二方面:强化农资成本监审工作,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

第三方面:完善并落实农业生产用电、用油的优惠政策,降低农民种粮成本。

第四方面: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农资经营中的牟取暴利及价格欺诈行为,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二、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储备粮是政策性的计划管理物资,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安全的重要物质保证。储备粮在国家需要时,必须要从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确保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不发生任何问题。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国家拥有充足储备量

丁声俊说:按照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我国粮食储备数量应该在8500万吨~9000万吨之间,而我国粮食储备数量的安全警戒线应高于国际粮农组织确定的17%~18%的标准线,以相当于全年粮食总消费量的25%~30%为宜。我国粮食年总消费量大体为5亿吨,按此标准计算,国家粮食储备量应保持在1.25亿吨~1.5亿吨。国务院总理在今年两会时指出,我国目前的粮食储备在1.5亿~2亿吨之间。我国经受住了今年汶川大地震和南方雪灾等多次特大自然灾害的考验,就是充足的粮食储备在粮食流通和宏观调控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2.进一步加大绿色储粮力度,最大程度地减少储粮损耗和污染,延缓粮食的陈化速度,保证储备粮的品质。

进一步加大绿色储粮力度,不仅可以使国家储备粮在储藏过程中的数量损失和质量安全风险降低至最低限度,而且能在国内外粮食市场较为顺利地实现轮换更新和保值增值。

加大绿色储粮力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建立真正的无公害粮食生产基地,实施粮食标准化生产,切实从源头上确保国家储备粮收购的原粮质量安全。

第二方面:进一步研究开发和推广绿色储粮技术,限制使用各种杀虫剂。

第三方面:确保粮仓及配套机械设备和材料不污染粮食

第四方面:重视研究有毒有害物质和有毒有害生物的检测技术,特别是快速检测技术。

三、减少农户储粮损失,开发无形粮田

据统计:全国60%的粮食储存在农户。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忽视了农户粮食储藏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相对于粮食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农村粮食的储藏技术落后,农户储粮状况令人堪忧。据调查,每年仅农户储粮损失达1500万吨至万吨,造成经济损失180亿至240亿元。因此,做好农户储粮工作,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相当于开发了无形粮田,增加了粮食产量,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

四、加强市场宏观调控,确保粮食流通的良性循环

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合理调整储备粮品种结构,拓宽轮换粮源市场,增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手段,提高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发挥储备体系宏观调控载体作用,保证市场供给,确保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抑制通货膨胀,确保粮食流通的良性循环。

五、阻断粮食能源化道路,保证粮食供求平衡

以玉米为例:最近几年,为了提升其附加值,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予以扶植,一时间号称东北万吨级乙醇生产企业达百家之多。这加速了玉米等粮食的工业性消耗,刺激了玉米价格的飙升,不仅如此,现在的玉米加工产品已由淀粉、酒精等初加工向发酵、精细化工产品过渡,目前由玉米生产的产品已有200多种,这些产品被广泛用于食品、纺织、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因此,可以说玉米价格的微小变化就可能在商品市场上造成“蝴蝶效应”。由于能源紧缺,中国必须大力发展生物能源,但应把重点放在发展以木薯、甘薯、甜高粱等为原料的燃料乙醇技术,以及以小桐子、黄连木、油桐、棉籽等油料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并积极发展以纤维素等物质为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技术,而尽快阻断粮食能源化之路。可以说这是保证粮食供求平衡,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个有效对策手段。

六、保证原粮及粮油食品卫生安全

近年来,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视,颁布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三绿工程”、“放心粮油工程”以及“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等保障粮油食品安全的一系列施,逐步构建了“从土地到餐桌”的技术、质量、认证全过程质量监督标准体系,使得粮油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声誉不断提高。但是随着新技术和化学品的广泛使用,粮油食品在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粮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为了保证原粮及粮油食品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建康,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粮油食品市场管理和监督体系,不仅要在粮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全面、严格、高质量地实施haccp质量管理体系,而且在储藏、运输及经营过程也要注意存在的或潜在的危害因素。

2.坚决打击不法生产和销售食品的黑窝点和商贩,进一步开展“放心粮油工程”。

3.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大力培养食品安全领域专门人才以适应科技的进步和检验技术的发展。

4.提高粮油食品安全科技水平,优先研究可靠、快速、精确的粮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并积极推行食品安全的控制技术。

5.大力加强粮油食品生产企业iso9001、iso9002、is014000、haccp体系和gmp、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

6.积极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工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技术的研究,确保粮油食品安全。

粮食安全的对策范文2

按照我国传统解释,粮食是谷物类、豆类、薯类和其他杂粮及其加工产品的统称。目前粮食安全形成了较丰富的内容,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粮食数量安全、粮食质量安全和粮食来源的可持续安全。粮食数量安全是从数量的角度要求粮食的供应、需求和购买力三者平衡,强调的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权利;粮食质量安全则要求粮食的营养结构合理、优、质卫生健康安全,强调的是人类维持健康生活的权利;粮食来源的可持续性要求粮食的获得要注重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强调的是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可持续性,是更高层次的安全问题。粮食质量安全是指一个单位范畴国家、地区或家庭从生产或提供的食品中获得营养充足、卫生安全的食品消费以满足其正常生理和心理需要。粮食质量安全包括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卫生指标、感官品质和储藏品质等方面。

二、影响粮食质量安全的因素

影响粮食质量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按照性质可分为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和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是指粮食作物在种植中滥用农药、化肥、催熟剂等,粮食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是当使用添加剂以及食品包装容器和工业废弃物的污染;物理性危害指粮食在生长、收割、晾晒、加工、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混入物理杂质,如杂草的种子、麦秆、泥土、沙石、金属碎屑等而影响粮食的品质和质量安全;生物性危害指粮食在从农田到餐桌过程中造成的微生物污染,如食源性细菌病原体、食源性病毒、食源性寄生虫等。按照产生的途径,影响粮食质量安全的因素类型包括生产环节、加工环节、储藏环节、运输环节、销售环节和监管环节等。在每个环节,每个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或生物性危害。

一生产环节。一是品种的选用。在诸多粮食生产要素中,品种的选用是最为重要的,这是因为农业是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劳动对象的产业,其他投人要素质量的改进,必须以动植物品种质量改良为中心来展开的。品种是质量的内因,在同等条件下,品种的优劣决定粮食质量的高低,如果没有高质量的品种,即使外部条件再好,也难以生产出优质的粮食。二是土壤污染。土壤本身的危害元素是砷、镉、铬、汞、锌等8种重金属元素。另外,外来污染物进入农田加重了土壤的污染程度。土壤污染的发生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田施用的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二是生活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三是污灌。当有害物质随污染进Ai壤,如果数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在土壤里累积,使土壤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作物,并使有害物质在作物内残留或累积。三是水污染。水污染物主要有三类:一是无机有毒物,包括各类重金属和氰化物、氟化物等;二是有机有毒物,主要是苯酚、多环芳烃和各种人工合成的具有积累性的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如多氯联苯和有机农药等;三是病原体,主要是指生活污水,禽兽饲养场、医院等排放废水中的病毒、病菌和寄生虫等。水污染严重的农田或利用污染严重的水体灌溉种植的农作物,不仅使农作物体内的有害物质含量增加,而且收获的产品带来异味,品质下降。四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其理化性质非常复杂,毒性也各不相同,主要来源为矿物如煤和石油等燃烧和工业生产。大气污染对农作物危害比较大的污染物是SO2、NOX、CL、HCL、氧化剂、氟化物、汽车尾气、粉尘等。粮食作物若长期暴露在污染空气中,污染物在作物体内积累,动物再摄入这样的作物后,发生病害或使污染物进入食物链并得到富集,最终危害人类。

二加工环节。一是生物性危害。由于原料不合格或者在加工过程中由于企业的生产环境车间、设备;人员等卫生条件较差,原辅料杀菌不彻底,生熟材料混放,加工工艺有缺陷或配方不合理等造成的微生物污染和大量繁殖,例如大米、玉米、大豆、花生中的黄曲霉素等污染,小麦中的赤霉病害。二是化学性危害。粮食加工企业为迎合消费者对食物色、香、味等的要求,在加工过程中过量使用化学添加剂色素、香精、抗氧化剂等或使用未经批准的非法添加剂吊白块、硫磺、工业用盐、矿物油等造成的化学危害,如在小麦加工中用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增白剂,消费者不易辨认,误认为是上乘的面粉;一些米粉制品的经营者,为把陈化、劣质的大米加工成雪白的米粉,竟使用国家早已明令禁用的工业用的漂白剂,即吊白块,吊白块在加工过程中分解产生的甲醛属于致癌物质。三是物理性危害。原粮中混入不同程度的杂质,包括泥土、沙石、金属碎屑、杂草的种子等无机和有机杂质,如果加工企业缺乏筛选、磁选、分化、去石等清理过程,或者这些设备除杂效果差,这些杂质就会混入成品粮中造成物理性污染。

三储藏和运输环节。粮食要安全储藏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要有好的粮质,只有干、饱、净、无虫的粮食才有利于储藏;二是要有好的仓库,仓库应具有坚固、通风、密闭、防热、防潮性能,才有利于储藏;三是要有切实可行的储藏管理制度。

四销售环节。一是粮食产销脱节严重,粮食来源难以得到保障。我国农户生产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小,分散生产,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很低,生产操作管理很难规范统一,产品的质量不容易控制。绝大部分农户生产的粮食都以原始初级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既没有加工、分级包装,也没有品牌商标、产地、品种、品质等特点无法体现。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没有形成固定的供求合作关系,产销脱节,质量得不到保证,责任无法追溯。二是体制不川页,监管不力。粮食市场放开后,经营主体已经从单一的国有转变为国有、私营和混合等多种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局面,参与购销活动者多且成分复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鱼龙混杂现象,加之制度不健全,少数经营者唯利是图等因素,势必对流通渠道的粮食质量形成隐患。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粮食实行板块型多头管理,即农业、卫生、质检、工商等部门都分担了一部分权力和职责,这样的管理有它的好处,但也有弱点,即管理重复错位,同时又造成管理的缺位,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不明确,责任主体难以落实。三是消费者安全意识较弱。由于粮食本身的特性,单由外观无法一时鉴别粮食质量的好坏,或者消费者没有留意食品标签、保质期限、有关部门的质量安全体系的认证以及生产许可证、市场准入标志等,都有可能使饮食风险提高。在少数经济并不富裕、文化水平偏低的人群中,“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陈旧观念依然尘封不变。

三、提高粮食质量安全的对策

一加强农业环境保护,从源头上确保粮食质量安全。近年来由于“三废”、城镇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农业生产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从而在源头上给粮食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为了能够提供更多的无污染、安全的粮食产品,应坚持以下对策:第一,对工矿企业必须实行无公害化排放,建立严格排放标准。在治理三废的同时,对城市生活污水、污泥、生活垃圾等污染物也要制定相应的排放规定。第二,科学施肥。要帮助督促农民在粮食生产管理过程中,科学施肥用药,避免过量使用化肥。第三,倡导粮食生产农药的生物化、低毒化。广泛采取物理办法灭虫,研究开发“灯光诱虫”、

“振频杀虫”等技术:发扬传统的做法,沿用田埂除草,施草木灰,保护鸟类、青蛙等办法,从而生产出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原粮。第四,构建粮食产地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定期开展粮食产地环境的监测、调查和评价,及时发现粮食产地环境中有害物质残留情况,公布检验结果,指导粮食的安全生产。二是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按标准化进行生产。我国农民生产经营规模分散狭小,在这种情况下对食品安全的控制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从我国情况看,

“公司+农户”的方式非常有效。“公司+农产”龙头企业能够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主体组织起来,将标准化生产的装备、技术、观念、意识导入农业和农民之中,并对种植、加工、包装乃至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上进行严格控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规模和质量。三是加快立法进程,理顺执法监督体制。粮食管理需要法律来保障,要重视粮食立法工作,加大粮食立法力度,尽快制定出台粮食流通、储备等法律、法规,用于规范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管理者的行为,为依法管粮、依法行政提供依据。虽然《质量法》已经出台,但《质量法》只能保证产品的生产、制作和销售的质量,对于农民出售原粮的质量,就超出了《质量法》的管理范围。因此应尽快出台《粮食法》及相关法规,明确粮食质量工作的地位,质量管理和检验机构的职能、权力和义务,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质量保障体系和制度。

二推行市场准入制度。第一,完善标准体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一步统一市场准入的质量标准,保证市场准入标准的统一性、科学性。同时可以根据实际将分散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标准进行综合规范,制定地方标准。第二,完善认证体系。以与国际接轨为目标,结合国情建立统一、规范的认证体系。对粮食认证培训机构、粮食认证人员实施注册、备案制度,并进一步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第三,完善标识制度。对进入市场的粮食除了要标明商标、名称、等级、出厂日期,还要明确标明产地、农药肥料名称用量和次数、收获日期及重金属含量等。转基因粮食产品必须按规定标明,供消费者选择。第四,完善监测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粮食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粮食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测,确保上市粮食质量安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第五,试行追溯和承诺制度。目前中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在于市场诚信的缺失。应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可相互追查的原则,建立粮食生产、经营记录制度,实现粮食质量安全的可追溯并建立承诺制度。

粮食安全的对策范文3

[关键词]植物保护 粮食安全 思考与对策

一、基本情况

临夏县位于甘肃省中西部,地处陇中黄土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交汇地带,是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贫困大县,全县总面积1212.4平方公里,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具有大陆性、季风性山地气候特点,海拔1735-4636米之间,年平均气温6.8℃,无霜期150d左右,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在625mm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属一年一熟农作区。全县现辖19个乡、6个镇,219个行政村,2101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3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06万人;全县耕地37.55万亩,耕地多为山旱地,有效灌溉面积达19.5万亩。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洋芋、蚕豆、油菜、蔬菜六大类,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45万亩左右,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8万亩。

二、植物保护与粮食安全生产现状

植物保护(简称植保)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科学和经济的方法,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免受有害生物的危害,提高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作为农业技术措施,它是根据人类社会的需要,按照有害生物(病、虫、草、鼠)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和技术及管理的可能性,所进行的农事管理活动的一部分。随着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植物保护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粮食安全是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植物保护与粮食安全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关系。由于临夏县自然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病虫草鼠害等有害生物的危害是临夏县粮食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近年来,尤其2012年,在临夏县境内小麦锈病、玉米粘虫、蚕豆象、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危害中度偏重发生,表现出了生物灾害具有种类多,发生较重,危害较大的特点,对临夏县粮食生产安全带来了很大威胁。对此,县委、县政府对植保和粮食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植保部门把加强以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为主的植物保护作为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措施来抓,同时通过狠抓良种供应、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大力实施良种补贴项目、IFAD农村综合发展项目、旱作农业项目、高产创建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高效农田节水灌溉项目、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植保工程项目等一批农业项目,开展人工高炮防雹和开小麦锈病、玉米粘虫、马铃薯晚疫病、蚕豆象等为主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为主防灾减灾等各项有效措施的落实,有效减轻了病虫草鼠害等有害生物对粮食安全生产的危害,确保了粮食安全,使全县粮食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全县完成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50.3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9.7万亩,全县粮食总产达到14.4万吨,比上年粮食总产13.48万吨增加0.92万吨,增长幅度达6.8%。

三、植物保护与粮食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县在植物保护和粮食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不足,一是对植物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重防治轻预防的现象。二是植保专业人才缺乏,激励机制不健全,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三是植物保护检测体系不健全,缺乏及时有效的检测和预报。四是植保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植保工作的正常顺利进行。五是在粮食安全生产中灾害性天气发生比较频繁,抗灾减灾能力不强。六是粮食安全生产中农资价格上涨过快、长幅较大,导致粮食生产投入高、产出低、加之粮食价格低,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粮食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七是近年来,由于农民工外出务工工资增长幅度较大,存在一些农民因外出搞劳务而弃耕的现象。

四、思路与对策

植物保护与粮食安全生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加强植物保护来促进粮食安全生产,达到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为此,今后在植物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通过多种方法,加强国家关于粮食安全政策的宣传,提高农民对政策的知晓度,进一步提高农民对粮食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让广大种粮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2.加强管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严格控制化肥、农膜、柴油等农资价格,努力解决农资价格上涨过快、涨幅较大而导致粮食生产中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继续实行国家粮食保护价制度,切实解决部分商贩对粮食实行的低价收购、高价出售和欺行霸市的问题,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3.加强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管理

引导广大农民合理流转土地,走集约化生产的道路,尽快解决部分农民因外出务工而弃耕的问题。

4.调整结构,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定粮播面积;积极引进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使良种良法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新品种、新技术的增产作用,提高粮食产量和效益。

5.健全和完善植物保护体系

加强植物保护,强化病虫草鼠害对粮食作物等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及防控工作;认真开展人工高炮防雹等灾害性天气的应对工作和抗旱工作,努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粮食安全生产。

6.加大投入

上级业务部门要加大对植保工作的扶持力度,在项目、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切实解决植物保护专项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确保植物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粮食安全的对策范文4

关键词:财政补贴政策;国家粮食安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8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1-0110-02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粮食生产实行财政补贴政策,这种财政补贴政策是以价格支持为主的间接性财政补贴。截止到目前,我国实行粮食直接财政补贴政策已有13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城乡建设用地制度并轨等方案的不断实施,耕地面积特别是粮食种植面积受到影响,农村粮食生产规模、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新的大背景下,粮食财政补贴政策对粮食安全保障的效果是否能有效达到政策的预期效果值得探讨。

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指标体系与粮食财政补贴基本范畴

(一)国家粮食安全指标体系构建

国家粮食安全的测度是一个基于对国家粮食安全内涵的本质理解、系统特征的选择及其观察数据的可用性,遵循指标设定原则而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本文是从国家的角度探讨粮食安全,即为了实现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保持粮食供求结构以及总量基本的平衡,满足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能以正常、合理的价格获得足够安全的粮食这一目标,国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包括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对粮食生产、流通与消费进行有效、适当的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其内涵可以概括为“充足的数量,适当的粮价,合理的储备、放心的质量、安全的生态”。由于国家粮食安全的整体性和复杂性,评价其安全状况的指标也应当体现层次性、整体性、系统性。因此,在设计国家粮食安全指标时应遵循全面性、代表性以及可操作性原则,本文将国家粮食安全指标体系分为宏观指标和微观指标两个层次共10个指标,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

鉴于目前我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财政补贴政策主要是针对粮食数量安全,而关于保障粮食质量安全和粮食生态安全财政补贴政策至今还没有具体的规定,即便有所提及也只是作为保障粮食数量安全的辅助政策。因此,本文以粮食数量安全为切入点,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财政补贴政策效果展开研究。

(二)粮食财政补贴的基本范畴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间接性财政补贴政策到2004年推行的粮食直接财政补贴,经过多年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收入性补贴与生产性补贴相结合,综合性补贴与专项性补贴相配套以及以粮食最低收购价为保障的粮食财政补贴政策体系。

综合性收入粮食财政补贴政策包括粮食财政直接补贴政策和粮食农资综合补贴政策。之所以说这两项补贴政策是综合性收入粮食财政补贴是因为国家财政按一定的补贴标准和耕地种植面积,通过“一卡通”或者“一折通”或者直接发放现金的方式,把补贴金直接发给种粮农民手中,直接增加了种粮农民的收入。因此,这两项粮食财政补贴政策属于综合性收入补贴。

生产性专项财政补贴政策包括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两类。该项政策实施的目的是提高我国粮食生产的质量和粮食生产效率,从而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

二、粮食财政补贴政策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效果的灰色关联分析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

1.研究方法

针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财政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行为因子序列的微观或宏观几何接近,以分析和确定因子间的影响程度或因子对主行为的贡献测度而进行的一种分析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弥补了其他数理统计分析法的不足。它对样本量多少、样本有无分布规律的要求不大,简单方便,易计算,其计算步骤如下。第一,根据研究的对象和评价目的,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即确定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母序列和影响系统行为相关因素的子序列Xi。第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初值像。第三,求母序列与子序列的绝对差序列,确定两极最大、最小差。第四,计算关联系数。

2.数据来源与指标的选取

本文研究的时间跨度为2002-2013年,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2002-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农业部、财政部等官方网站以及其他相关网站搜集到数据。以反映国家粮食数量安全的粮食总产量X01,粮食人均占有量X0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X03,粮食自给率X04四个指标为参考序列,比较序列分别是X1“粮食直接补贴额”、X2农资综合补贴额、X3良种补贴额、X4农机具购置补贴额。

(二)粮食财政补贴政策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效果的灰色关联分析

1.关联度计算

根据无量纲化数据处理结果求出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之间的关联系数roi(k),继而计算出Xoj与Xi的关联度rji,其中j=1,2,…,4,i=1,2,…,4,得到关联矩阵如下。

2.实证结果分析

粮食安全的对策范文5

一、通过财政政策确保粮食的数量安全

1.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财政补贴

财政政策应当进一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于农民来说,只有种粮补贴达到或者超过社会平均工资时,才会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才能起到补贴的激励作用。但是从当前来看,财政给予农民的种粮补贴不能使种粮劳动得到社会平均工资,相比之下,越来越多的农民更愿意进城务工。同时,随着物价上涨,种粮资本投入较大,利润率却不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不高。对此,必须加大财政对种粮的补贴,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2.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

首先,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上要做好转移支付的安排,要使得地方获得与其事务管理相匹配的财权,要尽量减少地方政府由于财政压力而卖地的举措。其次,推进土地财政政策的调整,要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金并全部收归中央财政,将此资金专项用于改造耕地,提高耕地的粮食产能,同时也能起到限制地方政府出卖土地行为的作用。最后还要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财政上要确立基本农田保护的专项费用支出,并拨付该款项用于基本农田的保护活动,要坚守耕地亩数的底线,尤其是要对农村宅基地的建设管理的严格控制。

3.加强农业水资源的保护,支持节能减排

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资源,因此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对水资源的保护十分关键。从财政政策来看,保护农业水资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财政投入,通过财政支持不断在各地扩建更多的高标准的旱涝保收的农田水利,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责,扩大农田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支出,并结合各地水利状况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从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增产和粮食安全,水利建设对于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二是加强对城市水污染处理的支持,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提高城市污水的处理能力,减少对环境的扩大污染,也是对水资源的一种保护。

二、通过财政政策确保粮食的质量安全

粮食安全中的质量安全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财政政策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也要重视对粮食质量安全的关注和支持。确保粮食质量安全,财政政策要从多方面着手实施:一是加强对食品质量主管部门的财政支持,促进食品主管部门对粮食质量的监管职责能够有效的发挥,与此同时也要支持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创新,为高水平的食品质量监管体系建立提供支持;二是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加工、质量监督等部门协调和配合的支持,通过财政支持的办法来积极促进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完善;三是由财政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促进食品质量监测信息平台的构建,要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积极的建立起覆盖面广的统一化食品质量监测信息平台。

三、通过财政政策加强扶贫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通过财政政策加大扶贫力度的方式,来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获取食品的能力,降低粮食负担也是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财政措施。对于地处环境恶劣地区的贫困人群,要加大财政扶贫的力度来采取搬迁的方式,改善其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获得能力。财政政策在扶贫中还具有经济杠杆的作用,通过财政来为农业生产贫困地区提供担保,向农村金融机构担保发放贷款,为农户进行农业生产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不断的扩大农业生产,不但能够帮助贫困人口提高获取粮食的能力,还能够扩大粮食生产和提高粮食产能。此外,通过财政政策加强扶贫还要不断的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困难群众加强救助,保证其能够获得基本生活所需的安全的食品。

粮食安全的对策范文6

关键词:直接补贴公平效率

受WTO农业协议的约束,直接补贴政策已经成为农业保护政策通行做法。从2004年起,我国农业保护政策重大突破就是在广泛试点的基础上实施直接补贴政策。我国直接补贴政策的预期目标是提高农户种粮收入、维护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护农业资源和生态安全,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拟从实践的角度对直接补贴政策实施中的公平与效率进行尝试性探索。

直接补贴政策实践中公平与效率表现

直接补贴政策公平与效率的含义

直接补贴政策的公平一是指一个生产年度内,凡是符合直接补贴范围的粮食生产都应该获得相应的补贴;二是指地方政府负担的直接补贴资金与其辖区所需要的粮食安全程度成同方向关系。直接补贴政策的效率则是指直接补贴资金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化、提高国家粮食安全程度和推动农业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直接补贴政策实践中公平与效率表现

直接补贴政策实践中公平与效率之间关系表现之一是补贴资金发放公平有利于直接补贴政策预期目标的实现。即政策实施公平能够促进政策效率的提高。如果补贴政策实施公平,农户的生产项目只要是符合直接补贴范围,都可以获得相应的补贴收入,不符合直接补贴范围的生产项目就不能够获得补贴收入,为了获得直接补贴收入,农户的生产活动就必须与直接补贴范围高度一致。这样,农户生产项目选择与直接补贴政策的初衷就紧密地结合起来了。农户的生产项目选择与直接补贴范围的一致性首先是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和生产量。生产粮食越多,获得的补贴收入也越多。其次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深化粮食的“清洁生产”。农户生产的优质品越多,获得的补贴也多。为了获得优质品补贴,农户不仅会自觉地增加优质品生产,减少劣质品生产,而且还会自觉地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实施“清洁生产”。由此可见,直接补贴实施公平,能够提高直接补贴政策的效率,从而有助于直接补贴政策预期目标的实现。如何实现直接补贴政策实施的公平性要引起特别重视。

直接补贴政策中公平与效率关系表现之二是直接补贴政策实施的非公平性,会极大降低直接补贴政策应有的效率,阻碍直接补贴政策预期目标的实现。即政策实施非公平导致政策效率下降。直接补贴政策实践中的非公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地方政府承担的补贴资金负担与其辖区的粮食安全保证需要“背离”。直接补贴资金来于粮食风险基金。从1994年起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必须建立粮食风险基金。从1999年起,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粮食风险基金负担比例是1:1.5,缺口部分按1:1分担。在这样的直接补贴资金负担体制下,地方政府辖区内生产的粮食越多,其承担的补贴资金也越多,地方政府辖区生产的粮食越少,其承担的补贴基金也越少。生产粮食多、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大的地方政府也是其承担国家粮食安全负担越重的地方政府。生产粮食少、负担补贴资金少的地方政府却享受着与生产粮食多、承担补贴资金也多的地方政府同样程度的粮食安全系数。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补贴资金效益外溢到了非主产区。根据经济学一般原理,如果地方政府补贴资金的外溢性不能获得补偿,那么,地方政府的理是补贴资金不到位或尽量地减少补贴资金支出。在比较利益下,生产粮食农户收入因缺乏补贴收入下降后,农户会自觉地减少粮食生产。最终结果就是国家的粮食数量安全受到威胁。直接补贴的初衷——稳定粮食生产目标难以实现。

二是种植粮食的农户不得补贴,不种植粮食的农户得补贴。直接补贴运行一般是在生产开始前发放给农户。在具体发放补贴办法上,安徽、吉林所代表的模式是或者按照农户申报的粮食种植面积或农户计税土地面积发放、或者是按照农户以往几年交售的粮食数量或计税常产发放,不与农户即期粮食生产数量挂钩的方法。如果按照农户申报种植面积补贴,一种情况是一部分农户的种植面积并没有严格地按照所获得的补贴资金数量种植相应的粮食数量,更有一些农户是获得申报补贴后,根本没有按照补贴范围种植粮食。另一种情况是有的农户由于各种原因,尽管在开始生产前没有申报,在实际生产上种植了符合补贴范围粮食产品没有获得补贴。这样,获得补贴的农户没有完成应该种植的产品,没有获得补贴的农户却种植了符合补贴的产品。补贴并没有补贴给真正应该获得的农户。如果按照计税面积补贴,无论是种植什么项目,农户都可以凭借其使用耕地数量获得相当的补贴。有多少地能获得多少补贴,不管耕地是否种植了粮食作物。补贴获得量完全取决于耕地量,与粮食生产与否、多少无任何关系。

直接补贴的范围是粮食生产。种粮食有补贴,不种粮食就没有补贴。上述补贴模式所选择的补贴方式实施的结果就是补贴发放了,但没有按照直接补贴政策所设定的补贴范围补贴给应该补贴者。补贴并没有让真正的粮食生产农户收入提高。补贴政策的运行对粮食生产农户不公平,也低效率。这时,无论是种粮农户收入的提高、国家的粮食安全、农业结构调整深化,还是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等预期目标都难以实现。

三是农户的“亲环境”粮食生产补贴缺失。实施“清洁生产”是提高我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特别重要措施,也是我国粮食安全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质量安全。而粮食“清洁生产”的实现一般是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为前提的。农户减少使用化肥、农药自然要减少产量,降低收入。如果农户因“清洁生产”而减少的收入没有获得相应补贴,农户就会终止“清洁生产”。到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可能提高,农业生产环境不可能改善。

直接补贴政策实践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整和

直接补贴政策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非公平性对直接补贴政策目标实现的效率有相当显着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克服直接补贴政策设计和运行中所出现的非公平性,力求公平,并尽可能地提高政策运行效率是直接补贴政策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改革直接补贴基金制度

粮食安全是国家整体概念,而不是局部性地方概念。所以,粮食风险基金就要按照国家整体性原则统一筹集和使用。首先是中央政府把我国的粮食安全总量按照各地方政府辖区人口数量分解到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按照其辖区粮食安全数量所决定的直接补贴资金上交到中央政府。然后,中央政府下拨直接补贴资金到直接补贴政策执行机构,由执行机构根据各地区的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率实际具体地发放补贴资金。生产粮食多的主产区多发放,生产粮食少的非主产区少发放。直接补贴资金制度这样设计,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地方政府粮食风险基金缺口问题,保证粮食风险基金数量安全,并进而彻底地克服直接补贴资金安全问题;也克服了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直接补贴资金负担不公平问题,充分地体现粮食生产中的公平与效率统一原则,从根本上克服粮食安全贡献率与补贴资金负担责任的不对称性。

完善直接补贴政策组织系统,提高直接补贴政策效率

直接补贴政策组织系统是直接补贴政策实施以及效率的重要组织保障。一般而言,直接补贴政策组织系统包括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从2002年以来直接补贴政策实践过程看,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直接补贴政策组织系统尚处于不完善状态。直接补贴政策组织系统不完善最突出表现是执行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二个方面。执行系统具体地操作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直接补贴政策的效率高低。信息反馈系统负责直接补贴政策实施的效率和所存在问题的及时监测,以便于提高直接补贴决策系统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所以,执行系统的不完善对直接补贴政策效率的影响尤为突出。目前,各地区直接补贴政策的执行系统基本上都是由财政、税收、物价(计划)、农业和粮食等多部门联合、县乡村三级干部全体出动模式。虽然这些部门确实都涉及到直接补贴政策,但涉及到并不一定都要参加。有一些部门是不适合承担直接补贴主体资格的。在具体实践上,由于各参加部门更多地是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因此,这种模式运行效率偏低,运行成本十分不经济。所以,建立科学、高效的执行系统是直接补贴政策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鉴于直接补贴资金的特殊性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建立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主体,由农村信用社为依托的直接补贴政策执行系统是比较可行而又经济的。信息反馈系统则由目前的统计机构执行则是比较合适的。

范围应该扩大到农户“亲环境”粮食生产项目

直接补贴范围的大小既取决于直接补贴政策的预期目标,也取决于补贴能力。就我国直接补贴政策预期目标而言,直接补贴范围是比较广泛的,但就我国直接补贴能力而言,直接补贴的范围又不可能太大。在这二方面条件约束下,结合我国直接补贴政策预期目标,直接补贴范围还是有扩大空间的。在可扩大的直接补贴范围中,农户“亲环境”粮食生产是应该首先选择的。理由有五:一是对农户“亲环境”粮食生产补贴有利于国家的粮食质量安全和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等直接补贴目标的实现。二是直接原因就是农户实施“亲环境”粮食生产必须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农户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后,粮食产量也随之减少,农户粮食生产收入因此而降低。如果不对农户“亲环境”粮食生产所减少的收入予以适当补贴,农户就不会继续粮食的清洁生产,国内居民日益增长的粮食质量安全需求就不能满足。三是对农户的粮食清洁生产补贴是国际上直接补贴最新趋势。四是对农户的粮食清洁生产补贴符合农业多功能理论的要求。五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土壤资源污染已经相当严重。我国耕地中因工业和化肥农药污染的比重已占全国耕地的20%多。在粮食生产的土壤资源污染中,农业生产自身污染已经占35%-40%。在国际绿色壁垒日益趋升的形式下,粮食继续污染生产,别说是难以提高我国粮食的国际竞争力,就是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难以维持。对农户“亲环境”生产补贴,从即期看既给农户增加了收入,又有助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从远期看则有助于保持农业生产潜力,防止未来农产品生产能力和农户收入的下降。

选择体现农户即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实际贡献率的模式

直接补贴方式的选择对补贴政策的公平和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实施的直接补贴方式概括起来基本上是二种模式:一种模式是与农户即期粮食生产量挂钩的补贴,一种是不与农户即期粮食生产量挂钩的补贴。比较这二种补贴模式的结论是:不与农户即期粮食生产量挂钩的补贴方式在实践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非公平现象。按农户计税面积补贴的结果是不管耕地是否种植粮食都可以获得补贴。按照只有粮食生产农户才可以获得直接补贴原则,这对粮食生产农户不公平。而按种植面积补贴时,农户即期实际种植粮食面积与所得补贴的面积不一定完全一致。得补贴的不种植粮食,不得补贴的反而种植粮食。这对真正种植粮食的农户也不公平。按以往几年交售粮食量补贴时,农户即期交售的粮食量大于补贴数量得不到直接补贴。补贴获得量与其粮食生产数量不对称,真正生产粮食的农户收入不能提高。这些农户因应得而得不到补贴收入会减少未来的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效率也因此而受到了冲击。而与农户即期粮食生产挂钩的补贴则比较好地实现了直接补贴政策运行中的公平与效率。至于补贴是按农户即期的粮食生产面积,还是按农户实际交售粮食数量则可以视具体情况确定。所以,应该本着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尽量选择与农户即期的粮食生产挂钩的直接补贴模式,以便于最大限度地发挥直接补贴政策应有的作用。

在可能的空间内增加直接补贴投入,减少农民

直接补贴改善粮食生产农户比较收入的程度取决于补贴力度的大小。补贴力度越大,粮食生产农户比较收入改善程度也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补贴力度越大对提高粮食生产农户收入越有利。如果按照1998-2001年我国粮棉油价格补贴平均数605.3775亿元为补贴资金。设补贴效率为100%。根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我国乡村人口78241万计算。这些直接补贴资金能够使农民人均收入增加77.37元。直接补贴收入占该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如果把“九五”期间农民收入平均增长和直接补贴收入加一起也不如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8.5%的增长率。事实上我国每年的直接补贴资金并没有达到605.3775亿元。要实现城乡收入均衡增长,就直接补贴而言,还需要加大直接补贴投入,提高补贴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例。从我国财政负担能力和财政支出结构看,适度提高直接补贴力度可行也可能。但提高直接补贴的收入效率的根本还在于减少农民。不从根本上减少农民,增加直接补贴支出的收入效率也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已有或增加的补贴支出都要适应直接补贴范围变化新趋势,尽量地提高农户“亲环境”粮食生产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王来保.我国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目标模式探讨[J]..宏观经济研究,2004

2.卢良恕,孙君茂.从食物安全高度审视粮食问题[N]..农业经济导刊,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