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校教师范例6篇

新高校教师

新高校教师范文1

关键词: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我国政府提出了由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转轨的战略决策。这对高师院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此,高师院校必须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合理定位改革目标,实施以建构新的教师教育体制,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策略,提出教师教育改革的保障措施,以确保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教师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首先,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教师为本,人才强教和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其次,必须坚持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重新调整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的结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在体制上,由封闭、单一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分离的体制转变为开放、多元的、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体制,实现体制创新;在培养模式上,由定向培养转变为多模式、多层次培养;在管理上,由师范教育管理制度转变为现代教师管理制度,推动教师教育管理创新;在内容上,突破传统师范专业“老三门”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上的局限,形成现代教师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新体系;在方法手段上,由传统的方法手段转向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形成高师院校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提高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上的竞争力,最终实现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顺利转型。

二、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策略

(一)构建教师教育新体制

教师教育体制的构建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首要环节,它包括围绕教师教育任务和活动进行的组织建构、权利配置、岗位设置、人员调配以及制度安排等。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体制呈现如下三种基本形态。

1、学科教育与教师教育混合的模式。该模式基本保持传统的师范院校的教师培养模式,学科教育与教师教育不相分离,学科系同时设有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各专业系科在承担专业学科教育任务的同时,还须独立承担部分教师教育的任务。其弊端是教师教育被普遍弱化。

2、虚拟联盟形态的模式。在该模式中,学校成立专门的教师教育管理机构,统一协调和管理学校的教师教育活动,而学校教师教育资源并没有进行实质性整合,教师教育资源仍然保持原有的相对分离状态,包括学校师范类学生的培养活动、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等,具体的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由学校中的多个教学组织机构来实施。该模式主要优点在于学校有专门的教师教育机构,可以有效协调全校的教师教育资源,将教师教育活动从学校其它教学活动中分离出来,自成系统,使教师继续教育和职前教师教育纳入统一的管理轨道。该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清晰的划定教师教育管理机构的权利和职责范围,如何协调教师教育管理机构与教务处、继续教育管理部门以及教师教育教学实体之间的关系。

3、“大教育学院”模式。在该模式下,学校整合全校教师教育资源,归并相关机构、人员以及权利和责任,成立实体性的大教育学院。大教育学院负责学校全部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职前教师教育和教师继续教育。该模式的优势首先是将学校分散的教师教育资源和教师教育职能进行有效整合,提升学校整体的教师教育能力。学科教学教师与教育理论学科教师归并于统一组织,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彼此间可以生成更加有效的互相学习、彼此合作和共同进步的效应。其次,大教育学院对全校教师教育职能的整合,有利于提升学校教师教育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但实行该种模式至少面临三个问题:一是会深刻地触及到各院系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各方面的关系阻力不小;二是教师的职后培训质量难以保证。由于不是对等整合,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就很难保证不被削弱;三是隐含着教师教育队伍流失的危险,部分教师教育的教师会转向学科专业教育。

由于历史的原因,绝大多数高师院校实行的是定向培养、职前职后分离的教师教育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完成了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任务。同时也造成了办学模式封闭和教师来源单一、培养任务专一和培养口径过窄、职后教育水平偏低、教育经费重复投入、教育资源难于优化等弊端,直接影响了教师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因此,高师院校在构建新教师教育体制时应采取分步推进的策略,主要方式是先构建虚拟且虚中有实的教育学院进行教师教育资源整合、教师教育新模式的研究与实验等改革探索,在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建立既符合国家教师教育改革方向,又切合各师范院校实情的教师教育新体制和新模式。

(二)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体制的重建必然引起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调整。在确立新的教师教育体制的过程中,必须相应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和设计,使其与新的教师教育体制相适应。高师院校在未来办学过程中,打破师范和非师范专业界限,按大类进行招生,收费并轨,对职前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必须进行多元化重新建构,推行“4+X”多种模式并存的改革措施,以提高学科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的质量。

1、“4+0”模式。该模式采取大类招生方式,取消师范非师范和界限,报读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四年期间修完学科专业课程并获得毕业文凭的同时,必须同时修完教师教育课程,方能获得教师教育资格。在该模式中,学生管理主要由其所在学科系负责,教师教育课程管理和教学则由教师教育学院直接管理并通过学校教务处进行协调。该模式的主要问题:

(1)学生修读教师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如何不会影响其学科专业学习的质量。但从目前一般学校教师教育课程学分设置数量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够利用学科专业教育之外的时间修完教师教育的学分。

(2)教育实习活动如何组织和管理。教育实习活动由教师教育学院独立设置的教师教育实习管理部门统一管理,而实习指导活动则由学科系和教师教育学院合作进行。对报读教师教育的学生在第四年给予一定的实习时间。

2、“3+1.5”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当前尚存部分师范专科学校,这部分毕业生由于学科知识不扎实,教师教育专业知识不完整,难以适应基础教育需要,就业率偏低。因此,可以考虑专门为这部分学生开设此种模式,用半年时间补充学科知识,用一年时间进行教师教育专业训练,然后发给本科毕业文凭和教师资格证书,就业的主要方向是小学、初中。

3、“4+1”模式。该模式的教学对象主要为已取得学科专业学士学位并希望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教学对象可以从本校学生扩展至外校学生。无论是本校学生,还是外校学生,只要继续报读为时一年的教师教育学习,修完教师教育课程并通过教师教育实习,可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并获得教师资格证。该模式的运行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

4、“4+2”模式。在该模式中,前4年进行本科段学科专业教育,修完专业学科课程获得本科毕业文凭和学士学位,然后根据个人选择并通过一定的选拔进入后两年的教育硕士阶段的学习。该模式在一些重点师范大学中已进行了多年的实践。由于该模式是教师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统一于一体的,因此,其吸引力比较大。但是由于政策原因,所以其规模受到约束。该模式运行的前提是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

(三)构建教师教育新课程体系

重建课程体系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传统师范教育将学历教育和教师教育统一于一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其课程体系呈现为混编状态,教师教育课程由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老三门构成,课时数量少,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因此,在学校教师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重新确立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并合理调整课程实施的方案。

首先,要改变教师教育"老三门"的局面,调整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以“三模块”取代“老三门”,三模块为教育理论研究模块、教育技术与技能模块、教育实践模块。教育理论模块由教育原理、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心理、教育科学研究等课程构成。教育技术与技能模块由教育技术、学科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训练等课程构成。教育实践由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活动构成。

其次,要合理分配教师教育课程学分。根据许多学校的经验,教师教育学分控制在25学分左右比较合理。在教师教育总学分确定的基础上,分别按模块和具体课程进行二次和三次学分分配。尽管在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式中,教师教育的课程数量有了显著增加,但由于其学分总数被控制在某一比例中,因此,并不会对诸如学科专业教育或通识性教育课程形成冲击。

三、教师教育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抓紧教师教育改革机遇,将教师教育工作纳入高师院校的战略要务。

1、加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学习,把其作为干部素质教育学习的重要内容,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使全校师生认识到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召开教师教育专题研讨会,商讨教师教育的发展与规划。

3、加强学科建设,特别要加强教育学科建设。高师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重点建设一批学科和专业,提高学术水平;加大教育学科改造力度,增加教育专业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加强和改革教育实践环节,实现学术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同步提升。

(二)坚持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争取获得政府政策支持

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改革不能超越于国家的政策,但高师院校可以利用他们的专业信息优势去影响政策,争取政府在政策上提供变革的支持,如取消师范与非师范招生的界限、实行大类招生的政策支持,实行“4+1”、“4+2”模式所需要的政策支持等。

教师教育改革是高师院校综合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高师院校新的战略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方面,高师院校必须在充分把握政策趋势的前提下,审时度势,未雨绸缪,抓住机遇,适时而上;另一方面,高师院校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师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仍需要走很长的路子,他们的战略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须慎重地选择实现目标的策略。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在全国教师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陈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韩清林.21世纪初中国教师教育的基本走向及对策建议-第三篇:建立发展型教师教育体系,积极推动师范教育转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5).

[4]周冬祥.试论教师教育改革的战略意义及行动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3(11).

新高校教师范文2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高素质

中图分类号:G45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209-02

师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和教师职业道德情操的总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增强高等学校自身凝聚力,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重要性及紧迫性

(一)加强师德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重要任务。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意见》和会议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导师。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大学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教师面对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高校教师的一言一行和道德面貌,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人生、学习做人的一面镜子,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今天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决定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直接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为此,必须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思想政治觉悟,树立献身教育、爱岗敬业的师德风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二)加强师德建设是促进学校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增强学校凝聚力、向心力的需要。一所充满生机和巨大发展潜力的大学,必然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理念,让学生在学校的熏陶、教化、养成之中成才,在学习、思考和实践中学会做人,成为高素质、高品位、高尚灵魂、高度负责的人。而这一切的关键在教师,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仅仅依靠说教的道德教育必然是苍白的,培养一大批具有深刻知识内涵和文化品格,广博知识和学科视野,真正有师德魅力的一流教师,道德教育才具有感召力,才能形成一所学校优秀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使教师以在本校工作为荣,使学生以在本校学习为荣。

(三)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素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迫切要求。教师的劳动是特殊的生产,它不是以物的存在形式投入生产,而是通过自己的学识、才能、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质影响和教育未来的劳动者。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知识性、专业性和艰苦性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最重要。

当前,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市场条件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及功利主义影响,部分教师中出现了一些与教师职业不和谐的现象。主要表现为:1.认识不到位,教书不育人。对师德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自身缺乏远大理想抱负和对职业理想的执着追求、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敬业精神不强;片面理解教书育人,认为只要把书本知识教好,就是育人;对于课堂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不闻不问;对课外学生违纪现象视而不见,放任自流;利用课堂或课后随意发泄对现实的不满和个人私愤等。2.在岗不敬业,治学不严谨。对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投入的精力少,备课不认真,对教材钻研、知识更新不够,不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教学信息量少,深度不够;精力外流,忙于一些来钱快的第二职业,主辅倒置,使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下降。

因此,加强师德建设不仅是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且是创建一流高校,解决当前部分教师师德素质问题的迫切需要。

二、新时期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因此,师德建设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技能等方面。

(一)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教师要自觉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要认真学习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学术研究无、课堂讲授有纪律、严格教育教学纪律。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培养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热爱党的学生,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理想。高校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要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成为为人民服务的践履笃行的典范。

(三)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高校教师要自觉遵守公民道德,同时,教师还要模范遵守比公民道德要求更高更宽的职业道德,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有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团结合作、协力攻关、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模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潜心钻研,实事求是,严谨笃学,成为热爱学习和锐意创新的楷模。

(四)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教师的职业技能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必备素质,作为高校教师仅具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高校教师要树立先进教育理念,加强教育规律的研究,探索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加强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深处的交流与沟通,有效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三、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师德建设要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对于过去形成了优秀的、行之有效师德建设方法要坚持,同时,对于新形势下师德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

(一)坚持集中教育与自我修养相结合。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教育理论思想学习,不断完善学习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得到提高,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对自身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同时,增强教师加强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二)加强师德规范制度,运用制度塑造良好师德。加强师德教育制度建设更具有根本性,学校要不断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条例、教育育人条例和教学工作规范等制度,把师德规范的要求贯穿其中,注意在育人的实践中,培养和强化教师的师德意识。

(三)完善师德建设的考核、监督制度和激励机制,督促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

高校应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考核。要把师德考评结果与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结果结合起来。对师德和教书育人成绩显著者,要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职务评聘、进修和学术梯队选拔等方面优先考虑,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给予特殊津贴。

(四)典型引路,大力宣传师德力度。要注意发现我们身边涌现的治学严谨、爱岗敬业优秀教师,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

(五)将师德建设与解决教师困难结合起来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广大教师的收入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由于他们进入学校的时间短、资历浅、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还存在一定困难,学校要一方面帮助他们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教师职业修养;另一方面,也要关心他们的个人生活,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心情愉快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构建起宽松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从而增加学校的凝聚力。

(六)加强领导,形成师德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新高校教师范文3

【关键词】雷锋精神;师德师风;教师素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首要的是培养现代化人才,人是推动历史发展、创造价值的主体。我国早就提出科教兴国的人才强国战略,而培养人才的重任落到教师肩上。高校教师对教育的敬畏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前提。正如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所说:“对教师来说,如对教育有一分敬畏感,自然会有神圣的责任感。教育者应该把教育学生看成培养生命一般,教育的过程就是对生命的礼赞”。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用雷锋精神塑师德师风的重要性

约翰・杜威在道德教育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直接的道德教育理论认为,道德观念(moral ideal)是真正的道德价值观念,即人们在内心真正掌握或具备的道德认识与道德品性,也就是指导人的行为方向的观念。道德观念并非“道德的观念”(ideal about morality),杜威尖锐的批判传统的空洞无效的道德教育,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是灌输一些关于道德观念方面的知识,这样的做法对人的道德行为是徒劳无益的。雷锋堪称人们的精神楷模,师德师风建设中将雷锋精神贯穿其中,对提升教师的道德素质是大有裨益的。教师应在平凡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践行雷锋精神,使雷锋精神在新的时代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

师德师风的建设是高校教风的灵魂。“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其中职业道德是师德建设的重点,是教师思想和行动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和准则规范。师风,就是教师的行为作风,主要体现在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1]高校师德师风是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行为,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近年来通过对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的建设,取得可喜成绩,涌现了许多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名师,他们用真情传播着智慧的火种,就象那春蚕献出一生的忠诚,就象那冬梅吟唱着早春的歌声。他们的辛勤耕耘;换来了满园的芬芳,他们的无私和奉献,影响着一代又一代。

综观当前师德师风情况,大多数教师的师德师风总体上是好的,敬业爱生,甘为人梯;严谨治学,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等。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引发我们不断的思考,迫切需要改进和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意识淡化,思想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教师忽视政治学习,理想观念淡化,政治观念模糊,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不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重视,育人意识淡簿。”[2]有些教师没有很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片面地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传授知识,对学生缺少关爱,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不能做出正面的批评和及时的教导,还有的教师个人主义观念浓厚,渲染社会阴暗面,还有的少数教师不注意自身言行,在授课时发表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言语,对学生成长起到影响的作用。

2.敬业精神不强,教师工作责任感淡薄

热爱教育是师德规范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有些的教师不热爱教师职业,没有职业的神圣感和自豪感,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仅把“教师”作为谋生手段。有的教师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不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满足现状,墨守成规;有的教师备课不充分,工作敷衍了事,观念和思维跟不上时展的新形势,没有系统的知识理论,用落后的教学方式授课,上课没有激情,教学方法单调乏味,照本宣科,没有师生互动,不注重教学质量,只注重课时数量。

3.道德观念淡薄,缺乏师表作用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学高为师”是对教师的概括和基本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表现在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上。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对教师要求更高、更全面、更自觉;专业素质上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对教师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要求更高。但是,少数教师把教书与育人截然分裂,只注重“教书”而不主动“育人”。

三、以雷锋精神塑高校师德师风

针对新形势下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杜绝教师道德缺失,全面提高教师道德素质,使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赫尔巴特说:“道德本来只是意志的一种属性,意志的一种决定。” [3]他认为影响人的道德性格形成的因素有,内部经验、思想的积累、身心健康、生活方式等。因此,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首先要有道德意志,要时刻将学习雷锋精神与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而崇高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教育事业的伟大使命,抱着对党负责,对教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原则,把职业当做事业来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1.用雷锋精神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学习

雷锋在一生中,不断的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他说,“思想教育应该是经常的,长期的……思想背了包袱,工作就会消极,干劲就不足,各项任务就不能完成。” [4]雷锋总是提醒自己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他认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要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以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核心。充分发挥雷锋式人物提升道德修养、加强道德建设方面的榜样引领作用,让崇高的雷锋精神感染人、塑造人。把学习雷锋精神纳入到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激励、导向、示范作用,通过各种措施使师德师风建设成为每位教师自觉的行动,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理想、道德水平为重点,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2.用雷锋精神深化教师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与热爱,在雷锋短暂的一生中,忠诚与热爱深刻地贯穿在他的思想和行动中,她把自己的理想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这种内在的信念更加坚定了雷锋的行动。他在日记中写道:“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我总想多贡献一点力量,那些个人的军衔级别,我真没时间考虑。” [5]可以看出,雷锋的这种忠诚与热爱,成为一个标杆,在各个时代里都能给人带来信心和鼓舞。雷锋的这种精神力量,来自于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定信念。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承担着为人师表和言传身教的责任,要学习雷锋的那种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规范行为,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做一名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质高、业务精、教学质量强的雷锋式的教师。高校应认真贯彻执行教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内容,加强对教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精神的教育。师德规范的作用在于使广大教师按照道德原则和规范自觉自律地履行对社会、学校和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雷锋精神激励广大教师追求理想的职业道德,进而达到不断完善自我和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准。

3.用雷锋精神培养教师的高尚情操和甘于奉献的美德

雷锋以阳光般的爱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力量,以实际行动,让全社会都感受到了温暖。雷锋的人格力量在于“忘我”的工作和无私奉献,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出发,全身心的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认为,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为社会主义建设孜孜不倦地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教育、关爱为基石,要有爱岗敬业的荣誉感,不断努力提升教学水平,教师通过日常的言行对学生道德情操潜移默化影响,在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崇高境界,把全部的幸福与快乐寓于对教师职业的高度热爱和为实现教育事业发展而努力奋斗。

总之,师德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时期有效地做好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着很大挑战,任重道远,高校应按照“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认真分析当前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将师德建设与加强教师队伍的其他各项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师德规范和激励、考核、监督机制,有力地促进师德师风的建设,每个教师如果能像雷锋那样教书育人,发扬雷锋精神,铭记责任,竭诚奉献,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整个教师的师德师风会有极大的改观,从而切实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促进和丰富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

【参考文献】

[1]郝雅翰.再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7).

[2]刘笠萍.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5).

新高校教师范文4

论文摘要: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活跃而重要的因素。它既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渠道,又是影响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因素。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结合调查数据,分析影响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因素,从转变教学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机制、发挥教学名师的榜样作用等方面探寻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途径。

一、引言

高校教学内容的广博性、高深性及不确定性,对高校教师运用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教才能既保证把知识系统性地传授给学生,同时又保证有效地启发、激励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发现和创新,这是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必须关注的问题。200’7年2月,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要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2008年笔者参加了教育部教改项目“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研究”课题的研究,课题组设计了三份有关高校教学方法的调查问卷,分别针对高校教学名师、普通教师和学生展开调查。笔者通过对大量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对教学质量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但目前高校还存在着诸多不利于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因素,探寻教师教学方法创新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影响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原因分析

(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依然存在

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方法创新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现代教学理念是否真正树立起来。教育部教改项目“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研究”课题组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用于知识传授的时间远远多于能力的培养;超过5%的学生认为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程度一般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时,在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时间分配上,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习惯于“一言堂”、“唱独角戏”,教师讲学生听的习惯很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是高校教师的首要选择,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本身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不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尽管一些教师对教学方法创新有一定的认识,对如何创新教学方法进行深人研究探讨的教师却为数不多,真正付诸实施的就更是少数。

(二)现行的教学管理不利于教学方法创新

建立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与配套措施,是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目前,对于什么样的班,什么样的课,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学,教师如何驾驭不同的课程教学,学校的政策制度应当提供什么支持,这些是我国大学常常为人们所忽视的。根据我们对普通教师的调查数据显示(如下表1),影响教学方法创新的前5个因素,依次是回报率低(47.8%)、科研与社会工作任务重,精力不足(37.3%)、学生基础与学习态度差(34.5%)、教学设施与条件保障不足(34.1%)、难以获得立项支持(30.5%),除此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

如表1所示,高校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还不完善,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依然存在,促进教学方法创新的激励机制还不够,教学方法创新涉及到的物质条件和运用环境有待加强。当教学管理难以营造和谐的环境时,教学方法的创新就难以进行。学校要采取根本的鼓励政策与措施,真正树立起重教风气,围绕“教学改革”合理有效地实施教学管理以激发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三)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我国现行的教学评估制度(即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得到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促进了本科教学工作,但就教学方法而言,在整个评估体系中,只是作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下面“课程”里的一个指标。按此评估,很难看出教学方法在学校整个教学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就更难以谈得上促进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对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高校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创新,认为“普遍的”仅占7.2% ,“较多的”也只占36.8%,“少数的”占最高的比例达41%olal换句话说,目前高校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与实践尚未形成一种氛围,还处于一种教师个人自行摸索的阶段。

在高校中,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相比,缺乏有效竞争机制和激励措施。政策制度的精神与教学要求不相吻合,是制约大学教学方法创新的主要障碍。对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视大多停留在会议和文件上,在实践上缺乏必要的措施和制约机制。如教师采用教学双方共同参与的,以问题为中心,通过探素、讨论、案例等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发现知识,甚至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性教学时,由于教学评价机制的不完善,产生了难以衡量教师的工作量,难以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的问题。加上近年来,有关职称评定、考核政策的导向作用,导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论文与成果轻工作态度、责任心、敬业精神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高校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只有当评价不仅仅是源于行政压力,而是源于教师内在的发展需求时,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对学生的评价也影响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局限于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考核,教学的重心应由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从侧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转向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需要以多样化、适应性的质量观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更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主要途径

法国生理学家c.贝尔纳指出:“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 能的发挥。因此,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才华由于方法拙 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杀;良好的方法则会增长、促进这种才华。”爱因斯坦则更直率地指出:“再没有什么比那种毫无想象力的灌输式、经院式教学更令人窒息和毫无价值了。教学方法是工具和手段,是达成教学目的的“桥”和“船”。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寻教学方法创新 的途径。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学生与教师是构成大学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两类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离开任何一方,大学就不再为大学,人才培养就不可能进行。因此,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包括“以学生为本”与“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树立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思想,要把能否有效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改革成败的惟一标准。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以期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的创新过程中,既要遵循教学的原则和规律,又要符合学生学习可能性和个别差异。潘惫元先生对此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高校教学方法并无绝对优劣之分”,“高校教学方法改革不是寻求剔除所谓不好的教学方法而采用好的方法,或剔除传统方法而采用现代的方法,而是寻求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或是思想观念,熟练地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自身的个性以及学生情况等来选择在达到目标时最合适的方法。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学生基础与学习态度是阻碍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的三大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该改变以“注人式”和死记硬背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方法,秉承现代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新精神,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双方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过程以及学生积极学习、能动发展的过程。

(二)积极探索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机制

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保证教学改革的有序开展并顺利达到既定目标。教学改革必然伴随着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没有制度建设,就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没有制度创新,教学改革就难以突破性进展。在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中,回报率低及教学与科研难以协调的问题尤为突出。除此还表现在难以获得立项支持、教师间交流与合作环境差、教学设施与条件保障不足等方面。教学方法的改革仅靠教师群体的自发自觉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就学校而言,应从积极建立教学方法创新资源保障机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改变教师评价体制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根据教师情况各异,在对待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上有所区别。在进行职称、业绩评定时,处理好教学指标与科研指标之间的关系;发挥评奖评优引导作用,营造教学方法创新的氛围,引导教师重视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实践,鼓励教师从事教学方法的探索;吸收借鉴其他高校在建设教学方法方面的做法,建立多种方式的教学经验交流渠道,让教师能够及时分享其他同事在教学方法探索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出台激励性政策,要求名师、教授承担教学工作等方面积极探索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机制。

(三)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榜样作用

在新的形势下,教学名师对教师专业的发展和对学科专业的引领,应当成为教学名师管理的重要内容。所谓高校教学名师可以理解为出名的或是有名声的有较高学术造诣、教学艺术、教学成就的教师,是高校教师中学识渊博、道德高尚、受人景仰的人。[10]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 1号)精神,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由每三年评选改为每年评选一次,大力表彰在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学名师的重视及肯定,教学名师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本身所具备的优秀特征值得其他高校教师学习。大多数教师对教学名师不管在教学上,还是科研上都是比较认可的,但多数教师也认为目前我国教师名师的示范作用发挥得不够。我们通过对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来源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83.7%的教师认为自身教学方法的来源主要是自我学习与摸索,65.3%的教师认为是观摩与借鉴同事,来自专门培训和承袭教师这两个方面所占的比例不大。这说明了高校教师教学方法不是可以通过简单培训就能得到。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要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榜样作用。高校可以通过推动名师上讲台、开设教学名师的观摩课,或者是学校组织教学名师开一系列的讲座传授创新的经验或心得,这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不失为培养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一个良好途径。

(四)加强培训与引导,全面提高教师教学素质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必须依赖于教师知识水平、教学才能和教师的素质。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要求教师具备利用先进技术的能力,要求教师以平等的、谦虚的态度来组织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具备引导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穿针引线的支持能力。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需要,高校应该改进和完善青年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引导,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断吸收新观念、新方法,以发展个性、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中探索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心理学,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学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教育工作者,才可以担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新高校教师范文5

关键词:新升格;医学院校;高校教师;继续教育

根据国家教育部每年的教育发展统计公报显示,199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071所,而到2015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560所,这十六年来,全国共增加普通高校1489所,增加了139.02%,在这些新增加的高等学校中,很多是由原来的中等专业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的,在办学经验和师资队伍等方面与原来的普通高校存在不小差距。

一、高等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方面的研究还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系统的调查研究较少。专门针对新升格高等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方面,有的学者提出应包含师德教育、教育思想和观念、业务知识和能力、现代教育技能、创新能力等内容[1];有的学者提出将能力提升、学历提高、个性化教育、知识更新四个方面作为主要内容[2]。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途径方面,有的学者认为采取全员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自主学习和集中培训相结合、“校本培训”和开放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3];有的学者提出了提高认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体现教师培训个性化、整合优化培训资源、开发网络资源、加强管理、中外合作的对策[4];有的学者提出了有组织地学习和自我学习提高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与校本培训相结合、“讲座式”培训与“参与式”培训相结合等灵活多变、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方式[5]。在高职高专教师继续教育方面,有的学者提出了完善政策法规、构建教育体系、提供经费保障、培训形式多样、建立反馈制度的对策[6];有学者专门针对高职高专院校校本培训提出了专家指导、科研驱动、互助小组、网路教学的形式[7];有学者提出了“三分法”的高职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即分类指导(按照师德修养型、学历提升型、知识拓展型、能力强化型、成果创新型五种类型)、分项培训(院校合作、院企挂钩、院系配合、对口帮扶、自我完善五项)、分步提高(从师德合格—学历达标—智能强化—成果优化—教师专业化五个方面逐步提高)[8],这是目前相对完善的高职高专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一个模式。

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人员继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现在医学人员所接受的便是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导的医学教育,形成的是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体的知识结构,这就对医学人员的继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国家医疗改革不断深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有学者认为在医学继续教育内容上应增加当代医学模式转变的有关内容,包括对人的本质认识的再教育、医学目的的再教育、社会人文科学再教育[9]。有学者提出医学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有:执业前培训(包括执业医师考前培训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在岗培训(包括三基培训、科室轮岗、外出进修)、网络培训和学历教育[10]。同时不同的医学专业有不同的继续教育模式。许淼在分析现有护理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着眼于全员性素质提高、建立继续护理学教育的评估体系等建议[11]。

三、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是当前新升格医学院校师资建设的迫切要求

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素质成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新升格医学院校大多是由原来的中等卫校发展而来的,师资队伍中很大一部分是原来的中专教师,而新招聘的教师基本都是本科院校的应届毕业生。一方面卫校的老教师缺乏科学研究,教师知识有些陈旧;一方面新招聘的教师没有到过一线的专业岗位,理论和实践脱节。因此,医学师资建设已经成为新升格医学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立足我国高等教育和医学发展的实际,分析和研究当前新升格医学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构建适合新升格医学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并用以指导实践,是新升格医学高校重要工作,这对促进教师成长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当前新升格医学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发展,新升格的高等院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培训体系不完善。②接受培训难度大。升格前院校教师的学历层次偏低,学术水平、科研能力不高,因此尽管教师培训意愿强烈,但接受培训难度较大。③继续教育形式化。目前很多高校教师培训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学习机械、被动,缺乏行业实践锻炼,只是流于形式,教师学不到真正有用和先进的知识。④培训经费难落实。目前新升格高校的培训经费基本上都是由本校解决,而我国的多数新升格高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的问题,这必然会造成教师培训经费难以落实。针对上述问题,学校相关部门应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切实为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保障,促进教师各项素质的提高。首先,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从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策略,如对骨干教师,可举办骨干教师进修班,不断提升其科研和教学能力,并积极鼓励其参加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研讨会,谋求合作发展的机会;对新引进的教师,实行岗前培训,提升其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对于助教和讲师,可以安排其参加助教进修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其次,为了减少培训难度,学校应适当减小扩招力度,积极引进优秀的专业教师,并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吸引优秀教师。再次,组织教师到医院、社区或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实训和实习,让教师了解现代社会的医疗卫生状况,在实践中增强职业认同感,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最后,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支持力度。总之,新升格医学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必须着力解决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使教师真正符合当今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

作者:董雨琴 单位:杭州医学院

参考文献:

[1]柯志坚.创新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48-50.

[2]黄金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需求发展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8(4):94-95.

[3]况明义.高校教师继续教育问题与对策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5(23):51-52.

[4]王晓燕.促进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良性发展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7(4):37-38.

[5]张明责,刘冬梅.高职高专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2006(10):31-33.

[6]肖胜春,肖晓华.发达国家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5(5):12-15.

[7]罗展鸿,周志高.高职高专教师继续教育的校本培训模式探究[J].继续教育,2008(8):49-50.

[8]尹华丁.高职教师继续教育“三分法”模式探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8(1):143-145.

[9]贾敏.当代医学模式转变与继续医学教育[J].中华综合医学,2002(5):466-467.

新高校教师范文6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师 创新教育

1.高校体育教师应树立教育创新的观念

高校体育教师创新教育观念的树立是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教育的前提。教师应首先成为一个敢想敢为、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有执着追求和创新精神的人。富有创造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这里重点是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师只有具备了教学上的创新,才有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上的创新。教师只有在一种支持性的环境下运用创新思维的策略,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创新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2.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的素质

2.1 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因此,树立创新意识,重点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精神。

2.2 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以独特性和新颖性为目标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在:有不断探索创新高校体育教学的兴趣和欲望,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求新、求异;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勇于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善于提出新观点、新理论,并运用新方法、新思路解决问题,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

2.3 善于吸取专业与非专业的创新知识。

高校体育教师应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信息综合处理能力、理论与实践研究能力和操作能力。

2.4 创新能力的培养。

奠定坚实且多元化的理论基础,构建创新的知识结构,表现为“新”――掌握新的前沿性知识,“专”――在某一领域有独到见解或较深造诣,“博”――有扎实的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在“扎实”、“广博”、“前沿”、“综合”。

2.5 加强培养自我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无论是从信息全球化还是从未来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网获取信息,都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对信息传播基础设施及相关科技知识具有了解和掌握的能力,从而熟练地从网络和各种载体中获得信息,并有效地用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去。

2.6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更为高级的,根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

高校体育教师应善于从经验形态跃升,从而突破学科教育或教育基本理论中某一既成格局,构建新模式,直接或间接地产生显著的教育效应。在现代教育条件下,教育科研能力无疑是一种可以直接转化的教育生产力,理当内化为教师自我完善、积极适应新角色规范的内在需求。

2.7 教师教育创造能力是教师实施创新教育的能力保障。

其实质在于突破“教参教材学生”这一固定的程序和模式,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这一战略高度出发,独具匠心地“肢解”、“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以获得教育实践的新颖性和高效率。

3. 高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

3.1 改变高校体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从传统的体育技术、技能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观念转变到以技术、技能、健康体育和快乐体育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思想上来,自觉地将高校体育课堂创新教育寓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指导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上来。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发展个性。

3.2 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3.2.1移植创新法。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借鉴移植其他科学尝试运用的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开放式教学法等。

3.2.2 加减创新法。体育教学中可根据教材特点与要求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添加或精简的方式创新出新的教学法。

3.2.3 改进创新法。在一种体育教学方法运用的基础上体育教师及时总结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方案,得出行动教学方法。

3.2.4 扩展创新法。丰富某种教学丰富的内涵,扩展它的应用范围和功能。

3.2.5 联想创新法。即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的思维方法,对实现教学目的的途径、手段进行联想及想象,从而达到开拓思路的目的,实现教法的创新。

3.2.6 设计创新法。由教师根据进行目的和内容设计出适当的教学活动环境、教法步骤及方法手段。

3.2.7 归纳创新法。从教学实践中进行整理、归纳和综合,寻找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3.2.8 演绎教学法。根据一定的理论和思维构建的新的教学方法。

4. 实施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技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协调

4.1 改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必须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不是抹煞学生个性的发展。应消除人为优劣之分,给个性不同的学生以充分体现才能的均等机遇和平等权利。体育教学因其教与学在时空上的特殊性,始终围绕身体练习开展系列活动,就要求教与练必须密切配合,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繁,且须配合默契。但由于学生遗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差异是显著的,教师可以适当降低要求,以一束赞许的目光,一句表扬激励的话语来创设成功的情景,让这些学生卸去心理负担,增添战胜困难的信心,激发练习的积极性,并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练习的方法,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4.2 创造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首先是要设计新颖、效果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案。这里包括确定目标、安排结构、运用方法等一系列环节。教师不仅要心中有“纲”,而且要目中有“人”,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把大纲的共性要求与学生丰富的个性特点有机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体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留出“时间空白”,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质疑等自主性活动,给予学生自锻、自练的机会,如学生带操、自编游戏、自评自测等。改革高校体育考核标准,将“为考试而教”的标准转变到“为创造而教”的教材标准上来。

4.3 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是创新教育的支撑点。

先进的教育技术是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思想教育创新的必要前提。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广泛运用,必将会导致体育教育的四个创新性改变:(1)现代教育技术把体育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几个环节融为一体,改变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2)教学过程强调教学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现代教育技术把远方的东西放到学生眼前,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时间和空间放大或者缩小,更易于教学。(3)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过去许多不容易理解的新科技内容增加到教学内容中,使教学内容现代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编制的软件教材,把声像文字结合起来,以增加体育教材的艺术感染力,改变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4)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更加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个别教学,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

4.4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校园创新活动。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形成一种浓郁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的创新活动。加强创新基地建设,为学生的创新提供硬件支撑。

4.5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的体育文化品位。

加强各种类型的体育交流,活跃体育学术气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高校体育教育观点、方法和文化,扩展体育学术视野。

5. 小结

高校体育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进行高校体育创新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作为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师,首先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己任,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全面开展高校体育创新教育,为推动我国在21世纪的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敏.从知识经济刊传统教育向创造教育的转变[J].教育学,1999,(5).

[2]潘涌.论创新教育与教师角色转换[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1999,(4).

[3]江擒虎.高校的创新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0,(2).

[4]吴季松著.知识经济[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上一篇四年级诗歌

下一篇办家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