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的利弊范例6篇

新高考改革的利弊

新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1

关键词: 大学生考试作弊剖析

虽然如今的大学教育形式繁多,但是,对大学生学习情况的测评仍以考试为主。考试作为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测评学生学习成效的最直观手段,具有严肃性、权威性、真实性及公平性[2]。然而,近几年考试作弊之风有增加之势,其后果轻则打击优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重则严重影响学风和校风;而且学生考试违纪、作弊的不良记录也会对学生今后的就业、诚信度等产生极大影响。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我们有必要对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动机、手段和解决对策进行深入的研究。国内很多专家学者研究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研究内容多数着眼于学生诚信、学校考试制度方面,没有从深层次挖掘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危害,以及探求如何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制止这一现象的产生。笔者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考试作弊现象,以某一学院在校学生为研究群体,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动机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试图提出切合实际的对策和建议,为高校完善考试制度,推进考核方式的改革提供基础资料。

一、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某学院五个专业大二、大三、大四的在校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本次调查,按照班级发放问卷,采取无记名在选项下打钩的方式,共发放问卷650份,实际回收610份,回收率达93.8%。具体调查内容设计如下:

A:作弊倾向

a1:想过或看到过别人作弊但是自己未作弊

a2:作弊过但是未被发现

a3:从未想过

B:作弊动机

b1:基础差想要侥幸过关或家里的压力大,平时学习不用功

b2:评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保送研究生

b3:心理不平衡

b4:出于同学义气帮忙

C:作弊手段

c1:夹带纸条

c2:同学间相互传条、抄袭

c3:写在文具盒里、桌面上或计算器

c4:利用手机

c5:其他

D:作弊态度

d1:赞成

d2:反对

d3:无所谓

E:监考教师履行职责

e1:宣读考场纪律、重新安排座次

e2:清理考场、查验证件

e3:发现有作弊倾向而给予警告

e4:监考认真,不干与考试无关的事,如说话、接打电话、看书报等

F:对策及建议

f1:加强学生诚信教育

f2:改革考试方式,考核形式多样化

f3:加强考务管理,严格监考制度

f4:加强教学改革

二、调查和访谈结果分析

1.考试作弊行为普遍化且作弊手段多样化。

有20.4%的大学生坦陈在考试中有过作弊经历但是未被抓住,40.1%的学生有“想过或者看到过别人作弊而自己未作弊”的隐性动机,有39.5%的大学生“从未想过作弊”。从作弊手段看,学生作弊手段呈现多样化,除了最常见的夹带纸条、同学间相互传条抄袭外,还有用无线耳机、喝水瓶、笔管等来作弊,甚至有学生直书选项中所提及的手段太落伍。从作弊动机看,有73.2%的学生认为“基础差,想要侥幸过关”或者“家里的压力大,平时学习不用功”,有26%的学生为了评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保送研究生,25.6%的学生为了“同学义气”作弊,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这种哥们义气所占比例更高;15%左右的学生作弊是由于心理不平衡,别人作弊未被发现且获得高分;也有部分学生对作弊动机是多选。总体看,基础差平时又不用功学习的学生作弊比例较高,而且作弊手段中夹带纸条也是最常见的。

2.监考教师履行职责和学生对作弊的态度的调查。

有59%的学生对作弊持反对态度,但是有29.7%的学生对作弊的态度是“无所谓”,对作弊持赞成或者弃权的比例较低。学生认为绝大部分教师严格执行考务管理,但是也有极少数教师监考不认真履行职责,对作弊的学生视而不见。学生提到的对策最多的是改革考试方式,采用开卷或增加理解发挥性的试题。部分学生也提及对学生加强诚信教育和教学改革,认为学校在加强教学手段、授课内容和监考出题环节有必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3.考试作弊科目的调查。

从查阅考试违纪备案表和走访学生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考试作弊主要出现在难度相对较大的公共必修基础课,如高等数学、英语、化工原理等,专业课、选修课科目出现作弊现象相对较少。然而,近几年全校选修课如现代化学导论、市场学等也渐渐出现作弊的倾向,可见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日益严重。

三、作弊原因分析

1.现行教学手段、授课内容的影响。

现行的教学手段基本是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多媒体授课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等优点,但利用不足,大量的信息一概而过,留给学生思考和接收信息的余地少,使得一部分学生因跟不上进度而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统计中可以发现,英语基础差的学生作弊率较高。另外,由于专业知识更新慢,一些学生产生了“学非所用”、“学而无用”的思想,但是迫于家长的压力和为了取得学位而冒险作弊。

2.制度和体制的问题。

在现行的学分制教育制度下,学生考试通过就可以获得学分、避免重修或学籍处理,而且在奖学金评选、优秀干部、保送研究生等方面也是以学习成绩为主要依据。因此,这一切对学生来说,都是有实际利益驱动的或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使得一些学生不论基础如何都会程度不同地铤而走险,侥幸过关的想法普遍存在。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仅学习差的学生作弊,平时学习很用功,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有时也会加入作弊行列。

3.考试内容与方法的影响。

考试内容教条僵化和命题方式单一,是导致大学生产生作弊动机的又一原因。首先,多数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或考前所划定的范围和重点,考试丧失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有些学生认为平时可以不努力,依靠考前死记硬背甚至考场上作弊就可以蒙混过关。其次,命题形式单一,常见的命题形式仍然是填空题、判断正误题、解答题,这些题型最容易让学生产生作弊的念头;有些考试虽然是开卷,但是除了题量大,所有的内容都只是书本的“再现”。

4.监考老师对考试作弊的危害认识不够。

尽管学校有明确的考试制度和作弊处罚制度,但有些监考老师没有深刻认识到学生作弊的危害性,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来履行监考职责,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给伺机作弊的学生提供了可能。也有个别监考老师姑息纵容,对考试作弊的学生不严格处理。监考老师这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后果很容易使学生滋生考试作弊的侥幸心理。

四、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发生的对策

1.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从根本上降低学生考试作弊动机的关键,这要求教师争取做到讲课有热情,有感染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问题的阐述深入浅出,有启发性,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在课堂上产生互动,引起学生探究未知的兴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创新的兴趣,学生从中会获得很大的喜悦和满足,从而产生很高的学习热情。教学内容能够反映和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充分利用多媒体授课的优点,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把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吸引到课堂来,这样,考试作弊现象自然就会降低。

2.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事实上,考核形式、方法、命题、教师平时的课堂要求是一个系统工程。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促使学生取消作弊动机的另一个有效的措施。考核体系应以开放的、学用结合的考核模式来替代传统的考核方式,着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应根据不同性质和类型的课程,设计运用不同的考核方式;考试命题应以能力测试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原则,尽量避免标准化教条式的答案,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才智发挥空间,以重点考查其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应随着课程进度进行分段考核考试,采用等级评价来替代百分制,采取平时表现与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法,以减少学生对考试分数的敏感度,缓解学生面临的应考压力。这样学生会在没有考试压力的情况下,轻松答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达到预防学生临时突击和作弊的可能。

3.建立考试约束机制,形成良好的考风。

对学生进行考纪教育,对监考老师宣讲作弊危害性的教育,提前做好防范和堵漏工作。对于作弊的学生必须严肃处理,对作弊未遂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监考老师应严格执行监考制度,监考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不给学生作弊可乘之机。学校对于失职的监考老师要严肃处理。良好的考试约束机制和加强巡考制度是杜绝考试作弊的有力保证。

4.加强诚信教育,健全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

开展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基本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考试作弊为耻,诚实考试为荣”的正确荣辱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弊作弊的危害,认识到作弊轻则影响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重则会被取消学位、开除学籍,影响学生今后的人生;同时,对低年级学生特别是新生要加强考风考纪的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

总之,对于高校来说,严肃考风考纪,一方面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书育人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学管理者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措施,精心构建科学的考试制度,把执行和监督、审核和评价等纳入协调、有序且有效的管理之中。反思近年来呈蔓延趋势的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可以发现这一现象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缘由。所以,要杜绝和减少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还得从教师、学生、考试制度、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推动考试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贵珍,刘宪斌,王运花.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违纪行为处理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7.1.

[2]许春艳,周亚慧.浅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轻工教育,2008.1.

[3]夏晓天,李川.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形式、原因分析及对策.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4]汪筱兰.加强命题出卷研究促进高校考试改革.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5]左树强.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探究及预防对策.教育研究,2007.5.

新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2

一、教育的瓶颈

“应试”的危害有目共睹,但却“屡禁不止”,说明有其深层原因,就是高等教育“供求”关系长期严重“失衡”,“求”一直远远大于“供”。

应该认识到,民办/私立高校与公立高校的区别只在于投资渠道的不同, 二者在其他方面应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国家应公平对待民办/私立高校的师生, 其学历证书具有与公立高校同级同类学历证书同等效力。当然,国家要对民办/私立大学进行严格的审批、监督,严格、科学地对其办学水平进行监测。但这种监管(不是具体管理、干涉学校内部事务)的目地是为了促进民办/私立高校的健康发展,而不能将其视为“另类”加以歧视。在严格监管的同时,国家更应对民办/私立高校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对其用地、用人给予适当优惠。总之,要用政策导向使社会和私人资本流向教育领域。

进一步说,民办或曰私立大学是否发达,也是“社会”是否成熟、发达的重要标志。衡以中国之现状,我们只能说,中国尚处为时不短的社会转型期,“公民社会”才刚开始产生。

二、考试的是与非

中国社会“二元制”结构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变革,教育的格局也难有根本性变化。在这种现实条件下,高等教育和中小学的优质教育长期将均属“稀缺资源”。如何分配这种稀缺资源,是任何教育体制的“制度设计”都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更是我国教育“制度设计”的一个基本背景。离开这一基本背景来谈论“教改”,如果不使情况更糟,起码是难中肯綮。

从原则上说,所有适龄青少年都有分享这种稀缺资源的权利,但实际上只有极少数人才有分享的机会,因此不得不设计出种种方法、制度选拔少数、淘汰多数。可以“举荐”,如凭血统、家庭出身、家长的政治权力、本人的表现(古时是“举孝廉”,现在是“三好生保送”)等作为推荐的标准;可以考试,以考分作为选取的标准;可以用金钱购买,把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可以抽签,如现在某些地方小学升初中实行的“电脑派位”;可以按地域分配,如“就近入学”。虽然种种方法各有利弊,但每种方法的利弊并不完全相等,历史表明,相对而言只有考试制是利大于弊。

当然,考试必然会有种种弊病,对此确不能忽视。但在恢复高考制度二十余年后的今天,一些人似乎更多地看到了考试制的各种弊病,因而患了“历史健忘症”,忘记当年废除考试制必然带来的更大的弊病,甚至荒诞不经、费尽心机地要为当年的“推荐制”寻找某种“合理性”,并想以此来补考试之弊,这的确是“吃错了药”。“推荐制”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有一个完全公正无私,能了解、洞察学生一切,并不受各方干扰、压力,将最优者推荐上去的“推荐者”。但实际根本不存在这样一个“推荐者”,因此,“推荐”实际成为“走后门”的同义语,“文革”废除考试、实行“推荐”的“教改”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现在还有少数“推荐”名额,原本是为补考试之弊,但在许多地方实际成为权势者子女享受的特权,亦再次证明" 了这一点。有人提出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扩大校长的招生权来补考试之弊,但这种观点忘记了中国的大学并不“独立”,而同时还是一个行政单位,校领导都是有行政级别的,在这种权力架构中,如果扩大校方的招生权力,校方实际很难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即便在现在,每到招生时有关人员已为来自各方的电话、“条子”所苦,感到难以招架,如果再扩大校方的招生权限,其后果可想而知。“电脑派位”、“就近入学”原本是一些地方为减轻中、小学学生的学习负担而进行的入学改革,但在实际中,凡有权力有关系者,子女统统成为“择校生”,广大没有关系、权势的家长也想尽一切办法“拉关系”交钱,让自己的孩子“择校”。之所以要拉关系是因为“择校”严格说并不合法,所以如果没有“关系”有钱也交不上,用广大家长的话说就是“拎着猪头也找不着庙门”,“想交这几万块钱还要求爷爷告奶奶”。由于择校费并不是公开的明码标价,而是“看人下菜碟”,根据“关系”的亲疏、权力的大小决定“择校费”的多少,少则几千元,多则好几万元。在这种“运作”过程中,充满了惊人的黑幕。所以广大家长不禁发出“还是考试好”的感叹。更严重的是,这种政策实际上剥夺了贫寒人家子女原本凭考试的“高分”就能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即便在美国,收费昂贵的私立中学也十分注重考试,贫寒人家子女只要考分高,就能免费(免学费甚至免食宿费)被“择优”录取。教育产业化无疑是教改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正确方向,但这就更要有考试制使贫家子女能凭高分享受优质教育,而不是一切都由金钱决定,因为教育毕竟是种特殊商品,这不仅是国家培养人才、发展文化的需要,更是一种基本权利;同时,要防止现在已很严重的一些学校滥卖文凭和某些权势者拿公款买文凭的现象在“教育产业化”的名目下合法化。

也就是说,如果真想以“推荐”、“扩大校长招生权限”、“电脑派位”、“就近分配”等方法来补考试之弊,如果要使教育产业化改革健康发展,那实际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要对现在的教育权力结构、行政体制作相当大的改变。在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之前,在教育权力结构、行政体制没有较大改变之前,这些措施不仅不能补考试之弊,而只会使腐败更加严重。改革,需要一定的“路径依赖”,当所依赖的路径并不存在时,改革实际无从下手;若不考虑“路径”问题而执意“向前走”,很可能欲速不达,甚至与原来的目标南辕北辙,所付成本之巨将远远超过人们的想像。

考试制度确有十分严重的弊病,但它的最大优点就是相对公平,即以考生的分数而不是考生的家庭出身、血统、背景、关系、金钱以及弹性极大的所谓“表现”作为录取标准。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推荐”弊端丛丛,远不如考试,所以在几千年前选拔官员时就以考试的“科举”取代了推荐的“举孝廉”。不问家庭出身、背景的考试制,把个人的能力、才学放在首位,无疑是对把家庭出身、背景放在首位的“身份社会”的否定。而推荐制的实行,恰恰是使一个阶层可以相对流动的社会向阶层壁累森严的“身份社会”的倒退。当然,考试的成败对某些个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总体而言却是公平、正常的。对少数因偶然性而落榜的考生来说,的确不公,但若因此而否定考试,则会对绝大多数考生更为不公。当然不能说每一个考分低的学生就一定不如每一个考高分的学生,但如果作群体性比较,高分群体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确高于低分群体。现在有种颇为流行观点,将“高分”等于“低能”;还有人认为:“那些在历次考试中获胜的学生,他们的证书文凭是以牺牲创新能力为代价而取得的。”照此逻辑,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要低于专科生,专科生的创新能力要低于落榜生,而创新能力最低的应是北大、清华的学生。这与事实明显不符,事实说明,从总体上说,考分就是考生水平、能力的体现。

由于考试的优点明显,所以这一方法被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面对的考试会越来越多,几乎各行各业都要经过考试才能获得上岗的资格。如开车的要考驾照,想开出租车更要考“五证”,当厨师的要考级,烧锅炉要考上岗证,工人学完徒要有出师考,更不用说会计、出纳、护士……种种数不胜数的专业考试和职称考试,乃至最近才有的选用官员的公务员考试。虽说这些考试不胜烦琐,但考试却有自愿性,能使“人尽其才”,使应试者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同时,考试又有筛选性,把不合格、不适宜者淘汰。正是这种自愿性和筛选性,避免了“分配工作”的强迫性和任意性。只要不健忘,总该记得当年“招工”是如何分配工作的,不管你是否愿意,分配你干什么你就必须干什么。同时,如果有关系,不论是否合适,想做什么工作就可以做什么,端看你的“关系”有多硬,“路子”有多野,“后门”有多宽。所以,当时知青从招工返城到分配工作,几乎每个人都想方设法拉关系、趟路子、走后门,因为这是早日回城、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的唯一办法。可以说,社会风气的败坏,道德的失范,实际是从那时开始的,是从废除考试制度开始的。人类社会的实践表明,尽管十分无奈,但我们今天还不得不面对的考试却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这本身就说明考试制度位居社会结构的核心之内,因此对考试制度的废与立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变动,而不仅仅是一种教育体制的变化。所以,三十年前“文革”开始时第一个被废除的制度就是考试制度。同样,近二十年前“拨乱反正”时首先恢复的制度还是考试制度。一个正常的社会,必定是一个“考试社会”;一个废除了考试制度的社会,必然会使社会价值体系严重紊乱,必然会由失范、失序而渐渐演变成一个“有枪便是草头王”的混乱世界。

应当承认考试制度是一个弊端重重的制度,但还应当承认目前仍无更好的制度能够取而代之。因此,不应因考试的弊病而过激地否定它,而应从改进考试的内容和方式着眼,对于一个曾经狂热地废除过考试制度的社会来说,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考试制度,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趋完善--当然不可能是没有任何弊病的。

新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3

2007年,高考报名人数历史上首次突破千万。近日,本刊记者就高考引发的废存争论、现存利弊、改革的现实困难及探索等专访了国内高考改革问题研究学者,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

争鸣篇

高考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存在十全十美或两全其美的招考办法。从某一特定的角度去观察,可能所见都是事实,所言也都有一定道理,我们只能在各种选拔方式中,众利相权取其重者,众害相权取其轻者。

高考应改革而非革命

记者:近年来国内对高考制度的抨击此起彼伏,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刘海峰:高考是一个高利害、高风险的考试,长期受到高度关注很正常,更何况今年是恢复高考30周年。但我始终认为,不研究高考的人往往是高考改革的激进派,研究高考的人往往是高考改革的稳健派。抓住高考的弊端,对高考大加批判,号召废除高考,出发点虽很好,但无法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一些言论过于情绪化。

记者:一些学者认为,高考是阻碍素质教育的罪魁祸首,也有论者说,高考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最后一个堡垒,还有的提出以水平考试代替选拔性考试。这些说法也不无合理之处吧?

刘海峰:从某一特定的角度去观察,可能所见都是事实,所言也都有一定道理。责备高考阻碍素质教育如今已成了流行语言,但这种“单边论证”很少顾及意见的可行性,较少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意识。

把高考和计划经济联系在一起更是荒谬。国外许多市场经济国家早都采用统一考试,只是统考分数在录取时权重不同而已。而过去实行计划经济的前苏联从未统考,倒是在实行市场经济之后的俄国,最近几年也走上了统考道路。

提出以水平考试代替高考也是一厢情愿的善良愿望。社会永远是分层的,社会职业也永远是分类的,如今社会已从重“学历”变为重“校历”。这是水涨船高的结果,也是学历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

记者:最近,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指出,高考需要改革而非革命。您赞同这种说法吗?

刘海峰:废除高考,所有的矛盾和问题照样存在,或更甚。高考的竞争、受高等教育机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社会地位的竞争;高考竞争加剧,实际上是当今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在教育和考试上的反映。世上没有灵丹妙药,若不以考试这种具有刚性标准的办法来竞争,就很可能用权力、金钱或关系来竞争,如果那样,弱势群体、社会资本较少的农村家庭的孩子想上大学就难于上青天了。

最终,应试的弊端解决了,其他恶性竞争的问题却浮现了。即使“将高考送进坟墓”,不久后还得将它重新请出来。

千古难题的历史轮回

记者:历史上科举制经历了千年,在清末被废前很长时间有“废科举、兴学堂”的争论,许多人把废除高考与之相较,您如何看?

刘海峰: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也曾发挥巨大作用,是隋唐以来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需要在人事制度上的反映。其实早在北宋时期就已发生过科举存废之争,甚至曾采用直接从学校取士以代替科举的办法,结果出现免试入学者多为当官子弟的现象。为此,苏轼力主坚持以考试取士的办法,认为尽管科举有不少局限和弊端,但“立法取士,不过如是”。

古往今来的实践一再证明,实行考试制度有其弊病,但废止考试制度必将造成更大的祸害。理论上说考试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才方式,实际上却找不到更好的可操作的公平竞争方式,而考试的办法至少可以防止最坏的情况出现。

记者:历史往往有惊人之处。说近点,时下的一些看法与1966年人们对高考的看法也很相似?

刘海峰:是的。废除高考后,许多高中生最先也觉得相当喜悦轻松。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痛苦就来了。竞争性考试就是这么奇怪,在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会产生许多应试的弊端,当你身处其中时,会感到巨大的竞争压力,巴不得解脱出来。可是当你挣脱考试的枷锁以后,往往会发现连同公平竞争的机会一同失去了。当陷入无序的恶性竞争环境之后,你可能变得很怀念过去那么痛恨的考试制度了,前后“老三届”中学生对高考的看法转变便是这样。

利兮弊兮皆高考

记者:无可否认的是,高考制度确实存在许多弊病,您认为在教育层面有哪些较为突出?

刘海峰:在高考指挥棒之下,中小学教育的确出现很多不良现状:中学只抓智育而片面追求升学率、文理偏科、近视率攀升体质下降,影响求异思维和个性发展、学校办不出特色、教改不易推行等,片面应试的消极影响造成智育一枝独秀,形成知识偏狭的弊病和学业成绩至上的功利心态,扭曲了高中教育的目标与理想。而以“升学主义挂帅”向下延伸甚至延伸到幼儿园,有人曾说,中国的中学生成了世界上压力最大、最不快乐的群体之一。

记者:以应试教育为特征的高考导致中国人缺乏创新能力,所以国人在本土很难获得诺贝尔奖,对这一说法您怎么看?

刘海峰:与其说当今中国创新性人才的缺乏是高考的影响,不如说这是教学制度、学术管理以及其他非教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来日本接二连三获得诺贝尔奖的人都是在日式“应试教育”体制下成长的。没有公平合理的升学考试制度将优秀人才选,中国人离诺贝尔奖也许还更遥远。

记者:30年来回头看,您认为高考最大的功能是什么?

刘海峰:实际上,高考除了具有为高校选拔合格人才,还有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包括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不单单有教育功能,还有政治功能,包括社会功能,以及文化功能等等。总的来看,我觉得对中国教育和社会而言,高考制度是利大于弊。

记者:您认为高考与素质教育是一对矛盾体么?

刘海峰:关系是双重的。高考至少能够“逼迫”广大学子刻苦学习,能够提高考生的学习能力,经过高考历练的学生比以前成熟,今后再遇到什么艰难复杂的考试或其他需要统筹安排时间的活动,也较能应对,为顺境中长大的孩子提供了一个真枪实弹检验和磨练自己心理素质的机会,还是一次考生品德教育的契机。

困扰篇

高考改革是一个庞大的话题,需兼从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全局的视野来探讨,如果高度重视甚至过度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没有改变,如果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氛围没有改变,如果诚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如果激烈的竞争不可避免,那么高考改革必将伴随着文化传统缓慢的变迁速度,举步维艰。

困扰之一:人情网络难以突破

记者:有人认为,即使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高考,其背后也交织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您赞同这个观点吗?

刘海峰:中国向来是一个人情社会,凡是竞争激烈的地方肯定是人情与关系最希望介入的地方。而大学招生是教育界竞争最激烈的领域,如何防止人情与关系的干扰是高考改革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子女考大学如今是一个家庭的重中之重,只要有托关系的可能,很少有人会不加以利用的,许多家庭往往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为自己子女升学问题奔走联系。

记者:如果连刚性的公平竞争都难以避免人情网的纠结,那么用非刚性指标衡量考生又将如何抗拒人情的干扰?

刘海峰:公平选才与全面考核之间往往难以兼顾,在以分取人与舞弊不公这对矛盾之间,人们往往宁愿公平竞争而接受艰苦的考试,而不愿接受理论上全面考核实际上容易为特权把持的推荐。

目前我国高校招生在主体高考机制之外,实际上也开辟了其它一些选拔渠道,比如保送生制度、艺术体育类的招生,还有些特殊专业的单招、特长生等。但这些渠道在推行中问题较多,也有些就退了回去或有所收缩。例如保送途径,就存在有的中学送良不送优(优的留着要为学校考状元),还有的送“官”不送“民”。考生的平时成绩和平时表现都不是刚性指标,标准也不一致,更难避免人情干扰。

困扰之二:诚信缺失防不胜防

记者:如今很多持高考反对论的人以美国招生模式为佐证,认为我国的高考改革可发扬“拿来主义”,是这样吗?

刘海峰:我认为行不通,这里有个很重要的障碍,即诚信缺失问题。中国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相当突出,实行申请入学或其他参考中学成绩、表现、老师或校长的推荐信作为录取依据的方式,有一个基本的条件是需要较高的道德水平作为依托,否则好经可能让歪嘴和尚念歪了,再好的设想都会出现走样和异化。如中学历年在校成绩多是由科任老师评定,随意性较大;当考试成绩与升学挂钩而竞争对象却不是本校学生时,这种考试便失真了;若规定必须以同校或同班学生中的排名作为录取依据时,权力、关系、金钱等就很容易介入其中。

另外,中学生的在校表现因为没有可操作的刚性评价指标而失真,推荐信普遍夸大。在美国人们很重视一个人的信誉,中学成绩和表现较少弄虚作假现象,但在中国,家长替孩子捉刀做作业、假的竞赛作品和成绩等现象普遍存在,难辨真伪。

记者:在诚信缺失的情况下,如何防止花样百出的舞弊是否为高考改革难题?

刘海峰:即使是防止极少数人作弊,也不得不将所有的人一体看待,采取可以排除作假的方式来选拔人才,在公平选拔同时存在刻板的竞争与全面考核却同时存在舞弊不公之间,几乎存在着非此即彼的关系。高考要改革,必须突破此关。

困扰之三:激烈竞争不可避免

记者:与高考改革一脉相承的学生“减负”问题提了多年,中央三令五申发了许多红头文件,却越减越重,为何总不见成效?

刘海峰: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你可以说是某种规律在起作用,强大的传统教育价值观、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在起作用。高考竞争是必然的,中国人高度重视甚至过度重视教育的价值观短期内很难改变,追求升学率在今后几年还可能愈演愈烈。

记者:独生子女政策是否也是竞争加剧的原因之一?

刘海峰:有影响。过去一个家庭通常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当一个孩子没考上大学,还可以有另一个孩子努力,可能对一个孩子的升学希望只有百分之五十。但独生子女不同,考上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功,没考上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因此对孩子的期望和压力比过去更大。

记者:如今高等教育有大众化趋势,但为何依然存在激烈的竞争?

刘海峰:这种竞争有其社会性,参照具有高度重视教育的传统的日韩和台湾地区的经验,即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进入普及化阶段,名牌大学的入学考试竞争仍然相当激烈。所以说,无论采取什么措施进行高考改革,也无法避免激烈竞争。

探索篇

高考改革不得不面对一系列的矛盾:考测能力与公平客观的矛盾、灵活多样与简便易行的矛盾、扩大自主与公平选才的矛盾、考出特色与经济高效的矛盾。但在未来的改革探索中,高考必然会改变完全凭一张试卷检测所有层次、所有地区、所有类别的考试的大一统状况,走上兼顾统一与多元的道路。

先求稳,再求进

记者:您认为高考改革的决策者们应该如何面对当前改革进退两难的困局?

刘海峰: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高考改革相当敏感且影响重大,一方面,决策者应有“因时制宜”的强烈的改革意识,另一方面,又必须保持循序渐进的平稳心态。不能翻来覆去,看到问题就想改,改了以后问题更大又倒退回去。特别是当前有的省的科目改革,在没有充分调研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贸然进行改革,改得太快太频繁,令中学教学无所适从。所谓稳中求进,并非不思进取,无所作为,而是指改革高考这样重要的制度,应该在全面研究和长远规划的基础上渐进地推行。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鼓励积极探索科学可行的改革方案。

既统一,又多样

记者:您认为当前高考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刘海峰:兼顾统一性和多样性是高考改革的发展方向,统一高考制度的最大优点和最根本问题均出在“统”字上。统一招考,尽管存在偏重共性测量等不足之处,但能够在较大范围内为各校提供衡量考生文化水准和能力的标准尺度,具有可比性;可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提高入学选拔的效率与可信度,减少因经济因素和招生舞弊所衍生的考试不公平现象。

我个人认为比较理想的招考方式是既有统一考试成绩,又有各校单考成绩的复合式两次考试录取模式。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高等教育对象的集中性也被打破,考生将来自各种年龄段和各行各业。高考若不与时俱进,“统一”的优点则可能逆转为其生命力的扼杀者。

新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考试;作弊;危害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6-0237-02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中,考试仍然是教学评价、学业检查的一个有效手段,然而作弊的兴起使其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杜绝考试作弊行为历来是考试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考试成绩的真实性,而且也是推行公平竞争,端正学生学习目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为此笔者提出以下防范对策。

一、正确看待作弊

考试同考试作弊行为具有共生性,但考试本身对作弊行为具有排斥性。由于人群知识信息等的不均衡分布,社会的发展急切需要大量具备特定知识和能力的人去推动。要选拔、评价出符合特定要求的人才,因而产生了考试这种方法。但它并不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唯一方法。由于它具有相对确定的形式,能较为集中直观地显示出对象是否具备所需要的某些特质,能在较短的时间、较有限的空间条件下实现测量和评估,而被保留和沿用至今,成为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等聘用职员,确认特殊行业职业资格的通行方式,深刻全面地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1]。

但是,考试所涉及的让应试者作出反应的内容是有限的、特殊的、静态的,而人的发展是动态的,发展的方向是多方位的,是无限的。使用这一方法的双方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考试的效用是有限的,通过考试得到的只是特定个体阶段性的、暂时的特质状态,它不应该也不可能得出关于特定个体的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考试行为是一类受控制的被抽象化、理想化的行为。它具备个体行为总体的一般特征,具备对个体潜质的评价价值,但它本身不是社会行为的全部。考试作弊行为作为考试行为的一种,是考试条件下的违背考试常规、导致考试失效的行为,是在特殊情境中的个体的某些人格缺陷及社会不良风气的集中体现,也是考试本身的目的要求同个体特性及需求的矛盾体现。它反映了社会传承活动深层次的危机和矛盾,并不足以说明个体本质的好坏。

二、推行弹性学制

现行的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没有考虑学生基础的差异及个性、爱好的不同,不能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到枯涩无味,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而弹性学制是在实行学分制基础上,允许学生在修满必备学分的前提下提前毕业,也可中途休学或延期毕业的一种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生自主选课为基础,以学分及绩点计算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并以此作为考核学生的学习、毕业和是否取得学位的依据。

三、深化考试改革

当前,高等教育机制中的弊端、学校教育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可以说是作弊行为发生的外部原因,它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了学生不良心理动机的形成。因此,必须改革现行教育环境中不适应学生发展的要素和环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注重素质教育。在教学内容的取舍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要以有利于大学生拓展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为出发点,贯彻整体化原则,淡化应试观念,将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克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其次,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方法。应试教育环境下作弊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素质教育环境,而旧的考试模式、考试制度与考试方法正是造成这种局面的症结所在。因此,必须对原有的考试方法和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和整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考试内容由注重书本知识转向以能力测试为主,由偏重理论性转向偏重灵活性,采取活泼多样的题型等。再次,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些学生对基础性、传统性的课程,特别是一些公共课程,缺乏兴趣,必须通过改进教学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比如通过制作教学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摆脱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追求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减少考试作弊的发生。

四、加强学风建设

没有好的学风,就没有好的考风,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整体。加强学风教育既要由学校正确引导,也要依靠全体学生自觉遵守,共同营造。首先,要引导学生自觉遵守《高等学校学风行为准则》及《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有关规章制度,引导学生正视作弊行为。对于作弊行为的性质、产生原因以及不良后果要有统一的、正确的认识。所有关于作弊行为和现象的不正确或扭曲的看法应该在新生入学时就加以防范、纠正,并进行积极的引导。其次,积极引导学生树立优良的学风。尤其要培养他们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虚心踏实的学习风格、勤奋刻苦的学习意志,以便尽早消除不正确的学习心理。要引导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不随波逐流,敢于同不良风气作斗争。再次,以端正教风带动学风建设。高校考风的根本好转,教师是关键。要支持和鼓励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治教,教书育人,要为学生作出表率,以自己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

五、突出诚信教育

诚实和信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社会的通行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仍然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从上面对作弊的心理因素分析可以看出,不管何种心态的考试作弊行为,都违背了做人的最起码的原则,集中反映了考生不诚实的一面。作弊是一种违背诚信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在平时的教书育人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所想、所思、所行,给予积极的引导,树立讲诚实、重信用的良好品质,增强考生的诚信观念;要求大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特别是从考试不作弊等具体的事情做起,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注重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全的意志,使其能主动自觉地迎接挑战;培养大学生诚实的人格,克服好虚荣、侥幸和自制力弱的心理毛病等,要教育引导学生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获得好成绩,这样取得的真实成绩不仅可以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可以培养自强不息的意志和光明磊落的胸怀,对未来做一个诚实的人、正直的人是很有帮助的。在诚信建设的尝试方面,有的学校设立无人监考考场,因为被允许进入无人监考考场的,本身就是一种荣誉。另外,可以逐步建立考生违纪舞弊的档案记录,作为个人信用系统的组成部分,在求职、晋升等领域使用这些资料,这也必将加大作弊成本,使一些考生在作弊时望而却步。另外,防治考试作弊,需要社会道德的力量,如果舆论环境形成了一个反作弊的强大氛围,人们就会自觉抵制作弊行为。

六、强化思想教育

当前,各高校都制定了相应的考试管理制度,具体实施也不能说不到位,但作弊现象仍然屡禁不止,这说明并非全是制度的原因。究其根本,仍要从学生的思想教育着手。高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化人才的摇篮,要重视对学生的非智力性因素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首先,可以通过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道德、人生观教育,尤其要重视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将勤奋学习与遵纪守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其次,要及时做好作弊者的思想转化工作。对于因作弊而被处分的同学,不能一棍子打死。不少大学生可能因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因此,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尤为必要,现实证明,严惩厉罚已不再是制止作弊的最有效手段,更重要的是将思想工作做到位,既要惩前毖后,更要治病救人。通过细致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纠正认识上的错误,缓解心理上的负担,树立信心。只有将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两种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七、严格考试纪律

有一位哲人说过:“人性不容易改变,公德造成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救治之道不在于妄想人心大变、道德自高,而在于制定种种防弊制度,因为制度的遵守可以养成无弊的好习惯。”教育部负责同志曾对考试问题提出:“要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特别是要采取一些预防性教育措施,防患于未然。”虽然上至教育部,下至各个院校均制定了学籍管理规定,违纪处罚条例及考场规则。如能严格按纪律对作弊行为予以严处,对作弊现象定会起到抑制和打击作用。因此,要研究考试中的规律性,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同时,学校有了相应的考试政策也并不意味着考试管理上的到位,具体实施时是否能够严格执行还是个问题。因此,要针对当今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和行为,精心组织考试,严格考试要求,严肃考场纪律,加强作弊处理,认真做好考试管理,以有效的管理减少作弊现象的发生。同时,对缺乏职业道德、弄虚作假的教职工,应制定并执行具体的处分措施,与考核、晋升、分配等挂钩,杜绝帮助和纵容学生作弊的行为。

八、加强考试立法

由于道德手段的非强制性,法律手段仍然是解决考试作弊问题的最终手段。违法行为按照程度可以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作弊也是这样。对情节较轻的作弊,只是一种违反考场纪律的行为,不能认定为违法或犯罪;而情节较重一点的,可以构成行政违法行为。决定某一种行为是不是构成犯罪,最主要的就要看它的社会危害性。通过作弊的手段盗窃分数,势必导致原本可能通过考试的人失去机会,作弊的危害有时是非常严重的。在教育领域,目前主要是以通知、意见、规定等非法律规范的方式对考试作弊进行规定,缺少法律的权威性。由于没有统一的法律规定,各学校自行其事,对同样的作弊,各家处罚不同。如北广规定只要学生作弊,校方就会妥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而根据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凡作弊者,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计,除确实有悔改表现的不准正常补考,并没有规定退学、开除一类的处分。而有的高校则有禁考、零分、取消学位、不准毕业等不同的规定。当一种社会现象的危害性足够大的时候,就需要司法介入,如果国家不以立法的形式作出规定,处理作弊问题上的无序状态终难避免。如此看来,制定一部专门的《考试法》,无疑是将考试制度纳入法制化的必然选择。在《考试法》中,应当明确专门的考试管理机构。还要规定哪些行为属于作弊,对作弊行为的认定程序、以及对作弊的处理、违反《考试法》的法律责任等,改变以往作弊都是监考人员单方面说了算的情况,并且对认定作弊的,应当允许考生进行申辩,这些内容都应严格加以界定。

参考文献:

[1] 苏艳红.高校考试作弊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J].教书育人,2010,(12).

[2] 鲍玉香.高校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理论导报,2010,(4).

[3] 蒋军伟.从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看合作式教学改革建设[J].才智,2010,(9).

[4] 李丽.考试作弊的防治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

[5] 黄蓓.考试作弊行为的博弈分析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

新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5

摘 要:高校自主招生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站在不同的角度,相信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

关键词:高校;自主招生

自2003年教育部允许部分高校实行自主招生以来,相关高校不断探索自主招生方式。高等职业院校也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不断扩大自主招生的规模。

任何一项改革措施都会利弊共存。实行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初衷无疑是好的,经过实践证明也有一定成效。因此,完全否定高校自主招生的举措显得过于武断。高校自主招生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经过近十年的实践,特别是近年来高职院校加入自主招生的行列,就到了对这一举措进行盘点、权衡利弊得失的时候了。为此,我们不妨把支持和反对,甚至否定高校自主招生正反两方的诸种理由作一梳理和归纳。

赞成和支持高校自主招生,其主要理由有:

1.高校自主招生是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和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加强高校选拔人才的自主性,体现各类大学人才选拔的独特性,与高考“一卷定前途”形成区别,推动中学素质教育深入开展。

2.高校自主招生可以使贫困地区的优等生增加进入名校的机会。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是在普通高考之外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和渠道,不会成为新的“小高考”。

3.高校自主招生是我国高校积极主动求发展的举措,是为了与国外大学争抢好生源。因此针对批评高校自主招生是“拉生源”的指责,有位大学副校长明确地说:“国内高校不主动争取,拔尖人才就被国外高校争取过去了!”

4.高校自主招生是为了给考生更充分的选择,根据综合性大学对人才选拔的不同需求,更加突出对学生视野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未来学习潜能的考查,以此来选择人才。

5.解决了部分专业招生难的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由于就业形势严峻,招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自主招生使那些凭借高考竞争很难有机会的学生多了一次进入高校的机会。

6.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解决了高等教育中多年来存在的“教非所学、学非所用”等弊端。一些学生实践能力很强但文化课较弱,这样就往往错失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的机会。自主招生考试就是要避免这样的遗憾,由学校自主命题选拔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能否录取的关键。

反对高校自主招生的主要理由则是:

1.自主招生的实际效果与期望之间有不少偏差,自主招生考试与99.9%以上的考生没有直接关系,较大规模自主招生联盟的出现使得自主招生笔试更像另一次高考。

2.对考生总体来说,这是一次机会不均等的不公平竞争。实际上这是在高考之外给某些人开了“一扇后门”,毕竟我们中国是个非常讲究人情的社会,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不甚完善的状态下,谁也不敢保证在有些招生环节不会滋生腐败现象。特别是高职院校自主命题单招,命题、保密、阅卷、录取等环节都有可能有失公平竞争的原则。

3.各个高校之间互出奇招“抢生源”,有些大学自主招生宣传上声称给“偏才”开绿灯,有的以出偏题吸引眼球等等,这些均与促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初衷相去甚远。

4.两大联考同盟,把考试放在同一天进行,这种排他性的竞争有悖真正的自主招生,很有一种垄断竞争的味道。

5.“自主招生还存在着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其过程的公平性。”所有自主招生考试都有有形的和无形的门槛。因此,改革的方向应当是完善现有的统考制度,并实行平行志愿,增加统考次数,规范学校面试。

6.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专业录取的并非都是优秀学生。由于有些专业的录取人数和报考人数几乎相同,生源质量的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这给教学带来了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

确切地说,我国现阶段推行的高校自主招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而是“伪自主招生”:

一是现在的自主招生,与高考集中录取制度相联接,考生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后仍须参加高考,并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必须把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作为第一志愿。那么这意味着,自主招生并非学生和学校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选择,而是某些高校“抢生源”的一种手段。

二是自主招生演变成自主考试,结果考生要参加好几所学校的自主招生,对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对中学教学来说,这无疑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考生所在的学校、教师和考生普遍对自主招生有反感情绪,便不足为奇。

新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6

【关键词】出版上市公司 管理层 财务报告舞弊动机 控制策略

一、引言

信息不对称是委托理论的基本假设,人较之委托人具有信息优势,委托人无法有效地观测和监督人行为的情况下,具有信息优势的人存在事后机会主义的倾向。而为了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企业运行的交易成本,委托人要求人定期提供反映企业运行状况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信息不仅是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利益分配的依据,同时也是委托人考核人经营业绩,履行薪酬契约的核心指标。而为了掩盖自身的寻租行为,谋取个人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在信息不对称以及公司治理不完善的背景下,管理层会存在财务报告舞弊的动机。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而纵观我国出版类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皆属国有股占绝对控制地位,在国有企业改革浪潮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出版类上市公司面临着产权结构和利益分配的深层次变革。如何在改革过程中抑制管理层财务报告舞弊的机会主义行为,防止国有资产的滥用和流失,将是决定出版类上市公司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国有出版类上市公司管理层财务报告舞弊动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二、出版类上市公司管理层财务报告舞弊的动机分析

(一)政绩考核动机

出版类上市公司大多数是由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而来,国家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这特殊的产权制度背景下,公司管理层大多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直接委派,管理层是在享有一定政治级别的前提下,承担着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因而,作为衡量人经营能力的公司业绩,不仅与管理层货币薪酬的“显性激励”密切相关,而且还会对管理层政治升迁的“隐性激励”产生重要影响。而在官本位思想以及现有政治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出版类上市公司管理层更加看重个人的政治升迁问题,对于企业经济绩效的考量会更加侧重于对其政治升迁的影响。为了实现政治升迁的目标或者维持现有的政治级别,在业绩指标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情况下,出版上市公司管理层会存在强烈的财务报告舞弊动机。

(二)资产侵占动机

资产侵占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或员工非法占用被审计单位的资产,其手段主要包括:贪污收入款项;盗取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将被审计单位资产挪为私用等。资产侵占通常伴随着虚假或误导性的会计信息,其目的是隐瞒资产缺失或未经适当授权使用资产的事实。根据舞弊三角理论,出版上市公司管理层资产侵占的动机主要源自于其个人的财务压力。具体来说,这些财务压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出版上市公司管理层在履职期间会享有较为丰厚的职位福利,如:免费的公车和住宅使用权以及一定额度的工作接待费用的报销权。这部分职务福利会使得出版上市公司管理层拥有较高的生活标准,在非工作时间以及退休离职之后,为了维持这种较高的生活标准就会给来沉重的金钱压力。另一方面,出版上市公司管理层所身处的社会圈子,会给其接触一些不良癖好的提供便利机会,主要包括:包养情妇、巨额和吸食等。而一旦出版上市公司管理层沾染了包养情妇、巨额以及吸食等不良生活癖好之后,就会对这些不良癖好产生强烈的精神依赖,需要大量的非法收入来不断维持这些不良的生活癖好。

(三)筹集资金动机

十二届三中全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2015年将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注册制的本质就在于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将企业的价值判断交还给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投资者进行自身的投资决策,从而实现资本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企业的优胜劣汰。换言之,在实施注册制之后,由于证券监管机构仅对股票发行公司做形式审查,资本市场的进入门槛将大大降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本市场的企业供给量,在资金池一定的前提下,所有企业将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筹集压力。具体而言,在互联网经济以及电子化消费习惯的冲击下,出版类上市公司面临着运营模式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需要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实现新旧媒体的有效融合。而在此过程中,出版类上市公司会通过增发股票的方式,募集企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战略性资金,而一旦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的顺利完成,出版类上市公司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将会面临巨大的外部竞争压力。因此,出于外部资金的竞争压力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生存压力,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出版类上市公司管理层将存在着强烈的财务报告舞弊动机,通过虚假的财务信息,筹集企业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四)规避ST监管动机

2014年,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健全完善的退市制度,有利于实现优胜劣汰,提高资本市场有效性,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在退市制度不断完善和退市力度不断强化的市场环境下,出版类上市公司存在着被资本市场淘汰的可能性,即存在着退市的风险。而在企业退市之前,根据净利润和股东权益的相关情况,企业会被处以相应的ST预警处理,而一旦ST预警处理得以实施,企业的外部形象将面临巨大冲击,企业的发展潜力将受到巨大质疑,企业的品牌商誉将会遭受巨大损失,从而会进一步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融资行为带来强烈的负面影响。这种由于被ST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企业经营困难的状况下,会进步提高企业退市的可能性。因此,出于对ST负面因素的考虑,出版上市公司管理层会存在财务报告舞弊的动机,通过对企业利润和资产状况的人为操纵,实现企业的扭亏为盈,从而规避监管部门的ST预警处理。

三、出版类上市公司管理层财务报告舞弊的控制策略

(一)完善内外部审计制度

与出版类上市公司相对应的审计制度主要包括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其中外部审计又包括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社会审计即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止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市场机制之一。尽管我国相关法律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责任和法律责任都已作出了基本的规定,但是相关规定仍然比较模糊,法律条款之间冲突较多,注册会计师的违规成本很低,这就造成了注册会计师在高额利益的诱惑下,很容易与公司管理层进行合谋,共同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为了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审计质量,需要进一步明确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加大注册会计师违规合谋行为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应该鼓励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重组,通过合并重组的路径减少事务所的恶性竞争,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独立性。进一步,为了提高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发挥其应有的监督职能,需要打破现有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审计机关从政府部门中抽离出来,构建独立的政府审计监管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制度设计不合理所引发的监管独立性的缺失,从而有效的抑制出版类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

(二)健全舞弊揭发检举制度

由于出版类上市公司管理层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可说是一种具有高度隐秘性的犯罪行为,不通过相关当事人的揭发检举,不易被外界所知晓。而在审计师素质和审计经费无法满足充分审计的前提下,审计机构就无法有效的侦破出版类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因此,构建相应的揭发检举制度可以有利于节省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从而有效的威慑管理层的财务报告舞弊倾向。而从目前我国所构建的检举制度来看,揭发检举制度仍然面临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奖励金额偏低、奖励范围过小、奖励兑现时间较长、奖励程序繁琐、奖励过程容易泄密、检举人保护措施缺失等。因此,为了提高揭发检举制度对于出版类上市公司管理层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抑制效果,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现有的揭发检举制度。首先,需要提高奖励金额的额度,激发检举人揭露出版类上市公司管理层财务报告舞弊的动机。其次,建立检举人保护制度,对于实名举报人的相关信息给予特别规范,防止相关信息的泄露。进一步,简化相关奖励程序,缩短奖励兑现的时间。

(三)创立高管廉政账户制度

出版类上市公司管理层财务报告舞弊的收益主要包括:年度奖金、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贪污受贿所得。其中,年度奖金、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是企业能够事前控制的部分,金额也基本确定,是企业激励机制的主要形式。而贪污受贿所得具有突发偶然性,又由于舞弊手段的隐蔽性,企业对这部分舞弊收益进行控制则较为困难。因此,本文提出建立高管廉政制度,将舞弊收益部中可以控制的部分(年度奖金、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作为控制对象,通过延长年度奖金、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等舞弊收益的发生期,以此降低出版类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财务报告舞弊倾向。

具体措施如下:年度奖金方面,出版类上市公司可以建立高管廉政账户,在颁发年度奖金之前,要求公司管理层将每个月的基本工资按一定比例(5%或者10%)存入到廉政账户。年度奖金颁发之后,首先需要将其存入到廉政账户之中,在不存在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前提下,企业再返还管理层的年度奖金、以前年度的基本工资以及相应的银行存款利息。股票期权方面,从激励计划实施到行权这段期间,管理层需要将年度奖金按一定比例存入到廉政账户,且在股票期权行权之后,通过激励计划所获取的收益同样需要存入到廉政账户之中。在不存在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前提下,企业再返还管理层的行权收益、年度奖金以及相应的银行利息。通过廉政账户制度,管理层存入到廉政账户的基本工资、年度奖金以及行权收益可以视为其诚实努力工作的保证金。在进行财务报告舞弊决策时,管理层就会将这部分资金纳入舞弊成本之中,从而有效抑制出版类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财务报告舞弊倾向。

四、结束语

在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传统行业下的出版类上市公司同样需要借助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浪潮,转变自身的发展模式和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率,最终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发展目标。而在此过程中,管理层财务报告舞弊的机会主义行为会对出版类上市公司改革的效率效果产生关键性影响。因此,在考虑现有制度经济环境的影响下,本文对出版类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财务报告舞弊动机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即:政绩考核动机、资产侵占动机、筹集资金动机和规避ST监管动机。在此基础之上,尝试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包括:完善内外部审计制度、健全舞弊揭发检举制度和创立高管廉政账户制度。希望通过制度层面的策略构建,有效的抑制出版类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财务报告舞弊倾向,在保证出版类上市公司国有资产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企业转型升级的效率效果,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李明辉.试论注册会计师的刑事责任――兼谈我国相关法律的修订与完善[J].审计研究,2006,(6).

[2]王兵,尤广辉,宋戈.审计师声誉机制研究: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