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发展前景范例6篇

畜牧业发展前景

畜牧业发展前景范文1

1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背景

1.1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草食畜牧业是现代畜牧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区草食畜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但是生产总量和生产方式仍然明显滞后,尤其是饲草料供需缺口巨大,严重阻碍了草食畜牧业乃至整个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步伐。

1.2农牧结合的需要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但是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巨大约束,“调结构、转方式”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当务之急,迫切需要加快构建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

1.3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推行“粮改饲”种植结构调整,变粮、经二元种植结构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增加青贮玉米、青贮甘蔗和优质牧草的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通过粮食过腹转化增值,加大农家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才能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农业之路。

1.4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

据统计,从1990年到2012年,我国人均口粮消费下降了16%,肉蛋奶消费上升了226%。未来的粮食问题不是口粮短缺,而是饲料粮保障问题。大家普遍认为小麦、玉米、稻米是人们俗称的粮食,其实,畜产品实际上也是粮食。从这个角度来讲,发展食草型畜牧业也是为了改善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选择。

1.5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家更加严厉的环保法规相断出台,特别是我区“美丽广西”建设活动的全面深入推进,对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排放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粮改饲,可以将养殖粪污施肥还田,很好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符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符合国际畜牧业的发展方向。

2发展前景分析

2.1粮草资源丰富

广西气候温暖、降水充足,适宜鲜草生长,目前天然草地有1688万亩,可利用面积1266万亩,年鲜草总产量900万吨。另外,玉米是广西第二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94万亩,玉米籽粒产量269万吨,秸秆产量540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48万吨;甘蔗是广西最大宗经济作物(广西是全国产糖第一大省),种植面积1620万亩,原料蔗产量7630万吨,秸秆产量2290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120万吨。丰富的粮草资源为广西推进“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奠定了有利基础。

2.2草食畜牧业基础好

“十二五”期间,我区畜牧业稳步发展,主要畜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2015年末,我区牛存栏445.94万头,出栏149.28万头;羊存栏202.64万只,出栏205.33万只;奶水牛存栏8.98万头,鹅出栏1082.4万只,兔出栏757.1万只。良好的草食畜牧业基础,对牧草饲料需求量非常大,发展“粮改饲”有可靠市场。

2.3产生效益可观

2.3.1经济效益

我区种植青贮玉米亩产量大约为6吨/年(全株),按照目前我区收贮公司对全株青贮玉米收购价350元/吨计算,亩产值2100元。而种植普通玉米亩产玉米大约0.9吨/年,按收购价2000元/吨计算,亩产值1800元。种植青贮玉米比普通玉米每亩增收300元/年,提高16.67%。以试点项目计算,种植青贮玉米饲草料2万亩,产量12万吨,产值4200万元,助农增收600万元。而据资料可查,全株青贮玉米的可消化率可以比秸秆加玉米高30%以上,一般每3~3.5千克全株青贮玉米中约含0.5千克玉米籽粒。如育肥牛每天喂青贮玉米20千克或喂玉米秸秆加玉米粒26千克(24.5千克秸秆+1.5千克玉米粒),同样获得日增重0.6千克;按市场青贮玉米青贮料600元/吨、一般玉米秸秆青贮料400元/吨计算,每天喂青贮玉米成本为12元,而喂一般玉米秸秆加玉米粒的成本12.8元(玉米粒2.0元/千克),喂青贮玉米比喂玉米秸秆加玉米粒减少饲料成本0.8元,饲料成本降低6.25%。

2.3.2社会效益

规模发展“粮改饲”草食畜牧业,既可以增加农民就业机会,还可以对稳定肉制品、奶制品市场供应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可拉动家畜屠宰业、餐饮业的蓬勃发展,增加税收。全株青贮玉米收割时省去了脱粒、晾晒、处理秸秆等环节,能够有效缓解收割时农村缺青壮年劳动力的问题。另外,规模种植青贮饲草料,也需要一定的劳动力,按人均可种植5亩计,每种植1万亩可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同时,大规模推广粮改饲,可以拉动肉牛、肉羊等草食家畜养殖业的发展,并可带动辐射周边农户,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生态乡村”建设。

2.3.3生态效益

“粮改饲”的前提是一定要种养结合,草食家畜养殖产生的粪便经过处理后,就近消纳利用,既可以培肥地力,又可改善耕地结构。“粮改饲”还可以带动秸秆循环利用和转化增值,通过全株青贮养殖,不仅不用考虑秸秆的二次收贮问题,而且还避免了秸秆焚烧引起的环境问题。也就是通过收集家畜粪尿,推广“家畜-有机肥料-粮食(牧草)”生态养殖模式,促进生态能源开发建设。同时,利用家畜粪尿或沼渣,起到了改土肥土的作用,解决因化肥用量越来越多所造成的土壤理化性状日益劣化的问题,同时减少了化肥用量及有害物残留,这既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又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3存在的问题

3.1种养加工生产规模小

种植业各家各户小地块分散种植,养殖场和饲草加工厂规模也小且分散,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导致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益低。

3.2“粮改饲”尚未形成产业

由于“粮改饲”刚起步,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种植、加工、销售和养殖产业链还没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形成,没有形成一体化,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3.3机械装备和科技支撑不强

没有适合南方坡地小块地作业的饲草收获机械,人工收获成本高;青贮微贮加工储存一些关键性技术难题尚未突破;缺乏适合广西的优质高产青贮玉米品种。

4建议

4.1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确保“粮改饲”工作的顺利实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对新常态下发展现代畜牧业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畜牧业工作的领导。要高度重视“粮改饲”工程推进,形成从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机制,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围绕发展中遇到的,如金融协调、土地流转等问题和困难,不断优化完善扶持推进粮改饲发展的政策,营造出有利于粮改饲发展的政策环境。

4.2推广试点经验及时总结

兴宾区、武宣县作为我区2016年“粮改饲”试点县的好做法好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并加以推广,遵循政策引导、农户自愿、市场拉动、因地制宜、合理改种、种养结合、为养而种的原则,根据草食家畜养殖规模和发展潜力和当地土地、水资源、气候等自然因素,结合种植条件,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合理选择“粮改饲”作物种植品种,发挥耕地产出最大效益。

4.3加大资金投入

通过中央财政资金的补助引导,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群众投入的积极性,特别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尽可能吸引社会力量和资金来参与“粮改饲”项目实施,积极协助项目承担主体通过贷款或引进民间资本,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融资机制,确保饲草料种植和收贮工作任务按时完成。

4.4提供技术支撑

成立“粮改饲”技术指导小组,由县(区)农业、水产畜牧兽医部门分管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县(区)农业、水产畜牧兽医部门二层有关单位负责人和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水产畜牧兽医站站长为成员,并以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畜牧总站等相关科研院校为依托,解决种植、青贮和加工环节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在种植加工等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展技术指导,加强协作攻关,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学习培训与技术交流,提高技术支撑水平。

4.5加大宣传力度

畜牧业发展前景范文2

1.1畜牧业近年来发展快,但是畜牧业规模小、比较分散,大多数养殖场在农村,以散养为主,存在畜禽混合饲养,卫生环境条件差,畜禽舍简陋,管理技术水平低,主要是以小生活为主,很难形成大规模化养殖,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

1.2全州畜牧业的发展和收入还是低于经济作物种植的收入,农民还是以种植经济作物作为主要的生产,畜牧业只是作为副业发展。以畜牧业养殖作为家庭主要收入的比较少,没有大规模和技术水平高的畜牧企业,在畜牧业的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上没有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不能调动其他农户发展养殖的积极性。

1.3动物疫病威胁着养殖业的发展。由于畜牧业的发展,流通的频繁,用药的不规范,使得动物疫病的种类增多,治疗也变得很困难。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流行,给畜牧业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还有一些地区防疫做的不到位,技术人员缺乏,应急预案几乎没有,经费紧张。还有与外国接壤的地方,贸易频繁,也从外地带来了疫病,也对畜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1.4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全州比较大的牲畜交易市场很少,有的地方虽然有,但是服务也跟不上,存在着的牲畜交易有场无市的现象。

2对策及前景规划

2.1加强领导工作,转变发展观念首先要做好对畜牧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力发展畜牧业,加大宣传的力度,推进健康的绿色养殖。加强畜牧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步伐,使养殖业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大幅度提升,向生态化畜牧业养殖发展。

2.2推进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增加对养殖业的资金投入,吸引外资和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到畜牧业中,加大政策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引进高科技的龙头企业,建立养殖业产业基地,带动更多的养殖户发展壮大。通过发展“订单牧业”、“公司+农户”等经营模式,使企业和养殖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等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每年启动100多个新农村畜牧养殖示范村建设,根据每个村的具体情况,建成仔猪繁殖村、生猪肥育村、肉牛育肥村、肉牛养殖小区、茶花鸡养殖示范村、茶花鸡保种村等,促进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2.3做好畜禽品种改良和饲料基地的建设引进畜禽品种,来对地方品种进行改良,提高其生产性能,保留原来优良的特性,规范畜禽生产和经营。尤其是做好对版纳茶花鸡、版纳斗鸡、滇南小耳猪的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建好保种区、保种场、基因库。建立婆罗门种牛繁育场,同时加强配种站建设,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良种的覆盖率。做好饲料基地建设工作,根据当地的养殖畜禽数量,确定饲料饲草的种植面积,种植优良品种,提高产量,做到饲草饲料和畜禽的供求平衡。

2.4完善服务体系,为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建立州、县、乡、村的4级服务网络,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功能,尤其是做好市场信息分析和预测、品种改良、防疫和检疫、草地建设、科技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畜牧业发展前景范文3

围绕以草定畜,保障畜牧业持续发展。自20__年实施以草定畜核定载畜量放牧后,__市畜牧兽医局完善了草场看护员管理制度,同时还与牧民签订治理超载过牧合同书,要求牧民统一转场、限量放牧,并在主要道路设卡,全面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了全市810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地基本实现核定载畜量放牧。项目实施以来,载畜量同期比下降30%,植被覆盖率已从20__年的35%提高到现在的45%。 尤其是部级旅游风景区天池景区草场载畜量由20__年的12万头只降至现在的5万头只,草场生态和旅游景观得到明显改善,草原畜牧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围绕国家项目,保障农业基础设施。从20__年起,__市结合国家国家土地整理和退牧还草项目,全面推进牧民定居点饲草料地建设。4年来,先后争取国家项目资金6千多万元,对包括三工河乡拜斯胡木牧民定居点、上户沟乡阿克木那拉牧民定居点、水磨沟乡柳城子西村牧民定居点内的6万多亩人工饲草料基地进行开发建设,基本实现了定居牧民人均10亩饲草料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牧民定居“人定畜不定”的问题。通过测算表明实施人工饲草料地建设后,每亩草地生产力是建设前的36.5倍以上,生产产值是建设前的67.63倍。如今虽然牧区的牲畜总量减少了,但通过走农牧结合和大力发展品种奶牛、绒山羊、骆驼等养殖及牛羊育肥等现代畜牧业,反而使牧民的人均收入实现了每年8.8%的增长。

围绕景区保护,保障牧民搬迁无忧。牧民搬迁定居工程实施以来,__市财政和天池管委会相继投入补助资金4500万元,搬迁定居牧民367户、1678人,农牧民人均收入由20__年的5396元提高到现在的6320元,增长近20%。特别是在近两年天池景区牧民定居中,市财政给搬迁定居牧民每户2万元的住房补助。在此基础上,__市天池管委会从20__年开始,对三工河乡和水磨沟乡从事种养结合和旅游的牧民进行生产资料补助,每亩地每年补助200元,连续补助五年,扶持其加快发展。

畜牧业发展前景范文4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全面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不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是提高地方经济实力的迫切要求。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出路在于发展畜牧经济,因为畜牧业不仅生产周期短,易于形成规模,而且最适于产业化经营,一旦做大、做强,其辐射力和带动力都是十分巨大的。如正大集团的肉鸡生产、河南双汇火腿肠加工集团,不仅从走畜牧产业化的路子名扬天下,而且也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也充分证明,社会越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越高,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就越大,其农业生产水平也就越高。发达国家的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畜牧业已经成为农业的主导产业。江西省2004年畜牧业产值虽然突破300亿大关,但只占到农业总产值比重的33%,差距还是存在的,那么,如何抓住契机,把江西畜牧经济做强、做大,是目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1把握发展畜牧经济的方向

1.1畜牧业作为“中轴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畜牧经济必须发挥当地优势,顺应市场需求,围绕市场作文章。市场是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盘和指南针,必须按照市场供求关系,来调整畜牧经济发展结构,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效益好就生产什么。要努力加强市场引导,让农民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搞好畜产品结构调整,实现畜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畜牧业既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又是一个与其它产业关联度十分紧密的“中轴产业”,对种植业、加工业和其它产业有着承上启下的、强大的、特殊的拉动作用。在种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大力发展产业关联度更高、比较效益更大的畜牧业,并以此促进农业产业结构提档升级,是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走过的成功之路。目前,欧美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一般都超过65%,荷兰、丹麦则高达80%,这些国家以畜牧业为支撑,牵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此,必须重新审视畜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地位,以这个“中轴产业”为核心和突破口,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1.2畜牧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效果明显因为农民每年种植粮食、蔬菜只有2季,况且产量也有限,那么农民的收入也有限,而发展畜牧产业就不同了。从近几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构成看,畜牧收入呈现增长趋势。江西省2004年传统的养猪业受市场利益的驱动,农民补栏积极性高涨,如农民养1头猪获毛利200~300元。

1.3实现传统养殖方式向现代养殖方式的革命性转变发展以生态畜牧小区为载体的规模养殖业,江西省2004年有46个县(市、区)的主导畜产品产值超过了当地粮食作物产值,显示全省优势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见成效。

2发展特色畜牧经济

2.1以绿色为根本抓畜牧“绿色壁垒”已成为制约畜牧产品出口的瓶颈。作为政府要强化绿色理念,以绿色为根本,积极推进绿色生产进程。一方面,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尽快选择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畜产品加工项目,抓紧调研论证、包装,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要坚持能引进则引进,能联合则联合,能“借船出海”就“借船出海”,能“借鸡生蛋”就“借鸡生蛋”,千方百计把国内外一些知名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来,把一些大企业、大财团的资金引进来,利用现成的绿色生产企业占领国际市场。同时,在资金、土地、产品宣传及服务环境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尽可能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基地提升畜产品内在素质,大力开展绿色饲养、绿色生产。

畜牧业发展前景范文5

一、基本情况

**位于木北部,毗邻达来诺日湖,303国道从境边通过,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全共辖7个独贵龙,共有235户,人口1090人,劳动力460人。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现有党员31名,其中流动党员3名。共有草牧场41万亩,已围封的28万亩,2009年6月末家畜存栏2万头(只)。几年来,支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达里湖旅游景区发展生态经济,保护草原植被,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实现资源转化增值,增强了党支部凝聚力,实现了牧民增收,2009年人均收入1.1万元。

二、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草畜矛盾。**是以外延数量型增长方式为主的头数畜牧业,加之多年的干旱,过渡的放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由于牲畜数量逐年递增,对草牧场实行掠夺式经营,虽然近年来进行了大面积的人工种草和草场改良,但仍然补不足日益严重的草场退化速度,草畜矛盾日趋突出,继续走头数畜牧业的路子难以为继。

2、经营管理粗放。表现为饲草品种单一,饲草料消耗高,报酬低,牛、羊育肥数量少,品质低,牲畜出栏集中,且多年喂养后才出栏,这就加大了投入成本,育肥出栏的极少,和每天需要鲜肉的市场很不协调。

3、牧户居住分散,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住宅建筑布局零乱,建设公共基础设施难度大,居住环境与小康水平有一定差距。牧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很突出,养老问题主要以子女赡养为主,导致个体化差异严重,缺乏稳定、长效的社会化保障体系。

4、人畜饮水不能满足牧民和畜牧业的需求,引水管道等设备已经老化,人畜饮水供应不足,影响了牧民的生产和生活,不能适应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需求。

5、畜群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集群优势。牧民养畜多而杂,不专一,基础母畜、育成畜、后备母畜及良种畜的比例不尽合理。

三、解决矛盾的办法和发展方向

1、立足区位优势发展第三产业。世界地质公园园区之一的达里湖景区位于该,达里湖景区假日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旅游日益兴起,受旅游业拉动使当地成了极为宝贵的旅游圣地,依托丰富的旅游和牛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大奶制品、旅游纪念品等民族特色产品的开发力度,把草原旅游资源与草原文化相结合,给当地牧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快速发展。

2、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实现草原永续利用。通过建设饲草料基地、季节性休牧、湿地保护、草场改良等措施,对退化草原进行治理与合理利用,提高草地生产能力,促进牧民增收。

畜牧业发展前景范文6

论文回顾和梳理巴林地区畜牧业发展脉络,总结其发展中的经验是了解其历史的需要也是为今天更好更快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文献对建国前巴林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并对其兴衰之原因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建国前;巴林畜牧业;历史总结

巴林蒙古地处西拉沐沦河北岸,大兴安岭南段山地,是连接东北、华北、内蒙古北部和环渤海地区的交通枢纽。其所处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环境,使巴林地区经济尤其是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长期保持着牧业经济为主的状态,为漠南蒙古地区少有的保持传统经济的地区。

一、早期的畜牧业

巴林地区远在六七千年以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距今五千三百多年前的“富河文化”是以渔猎为主,兼营农业和过着定居生活的先民①。巴林右旗敖包恩格日青铜器时代遗址②,属于为青铜器时代夏家店上层文化(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类型表明,经济生产发生了转型,畜牧业在本区第一次盛行,出现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和制陶技术为辅。因此,“这是一种受商周青铜文化影响而又独具特色的游牧民族文化③。唐朝时本地属于奚地,《五代会要》说,“地宜羊马,羊则纯黑,马越前,蹄坚善走”④。到了辽代“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马逐水草,人仰湩酪,挽强射生,以给日用”⑤。还设群牧机构进行管理⑥。且辽代已熟知合理选择牧场,利于畜牧发展的生产技术,⑦辽代宗以后,因自然灾害等诸多原因,畜牧业逐渐衰微。金至明永乐年间,畜牧业占据整个西辽河流域,一直延续到清初。⑧金世宗充分利用这里有适宜发展农牧业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在辽代的基础上设置七个牧群,中耶卢枷群牧就包括临演府(路)。因自然的优越与政策上的得力,使临演府(路)地区的经济,超过了金代前期,这也是金代时临演府(路)人口的高峰期。元代的巴林地区属中书省全宁路,为弘吉刺部鲁王分地。弘吉刺部属民以游牧畜牧业为主,王府牧场“畜马牛羊累巨万”⑨,由此推断弘吉刺部所豢养的马牛羊应该不少。而元代的巴林部众隶属于岭北行省,虽蒙古地区也曾垦种过屯田,但蒙古居民的基本生业,仍是游牧业,直至元末蒙古仍以粗放的游牧经济为生产的主要形式。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泰宁、朵颜、福余三卫,并诏令三卫“各领所部,以安畜牧⑩。当内喀尔喀南下时,明廷对其入侵泰宁卫地域时,其经济方方式依然是游牧生活。至明永乐年间,畜牧业文化景观占据整个西辽河流域,一直延续到清初。

二、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牧业

蒙古高原属温带草原,如上所述,其特定的地形、气候、植被分布状况决定了在该地区传统农业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因此,在这一地区生活的人多“以牧养为生”。巴林部也不例外,以畜牧业为其生产方式,并且常年“随水草畜牧”。清以降,在清廷采取扶持甚至保护畜牧业政策,并辅以大灾赈济及赡养等措施,使畜牧业有了较好的发展。19世纪末,俄罗斯蒙古学学者阿•马•波兹德涅耶夫受沙皇俄国外交部派遣赴中国蒙古地区考察,他们……“在抵达噶勒达苏台河右岸后,我们已进入巴林右旗扎萨克王(小巴林扎萨克王)旗境内。景色一下子就变了:耕地像是被切掉一样,现在我们周围已不是连绵不断的耕地,而是青草茂密的草原了。”在这丰美的草原上,巴林人孳养着五畜,其中牛的数量最多,“许多牧主原来有十头牛”,据当时每户5口计,十头牛正好能养活一户,说明到19世纪末,巴林地区的经济中畜牧业仍占有主导地位,是人们养家糊口的重要形式。为了发展传统畜牧业,巴林人“为牲畜盖了专门的棚子”,而且扩大了家畜种类,不仅有牛马羊驼,而且“这里的驴子多的惊人:驴子好几百头一群一群地走着,驴叫声充斥草原”。但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原始游牧业抗击灾害能力低,因整个巴林地区连续四年牛大批倒毙,牛疫造成了许多牧户仅剩下两头牛,甚至一头牛,生活无保障,导致越来越多的巴林人从事农业。巴林地区的畜牧业在困境中继续发展,至民国四年(1915)时,巴林两翼旗居民仍以牧业为主,农业为副,且左翼旗的畜牧业与阿鲁科尔沁旗齐眉久负盛名到民国初期。巴林两翼旗畜牧业状况是:“右旗马约8000头、山羊约1万头、骆驼约200头、牛约15000头、绵羊约1500头;左旗马约2500头、山羊约1万头、骆驼约200头、牛约8000头、绵羊约1000头”。民国二十四年(1935),因社会动荡等因畜牧业发展收到一定的影响,牲畜发展情况不均衡与民国初年比,巴林左旗牲畜增长率马增19.6%、牛增28.9%、羊增63%;巴林右旗牲畜增长率牛增34.2%、羊增23.3%、骆驼增36.5%、马降53.5%。至抗日战争胜利前,巴林右旗各努土克、各区牲畜总头(只)数,与民国二十四年(1935)相比马增68%、牛增15%、羊增47%;巴林左旗牲畜总头(只)数38,865头(只),比民国二十四年(1935)增加了10.1%。到了1949年本地区畜牧业发展情况与1948年比,巴林右旗马降1.34%、牛增19.8%、羊增13%、驼增1.3%;巴林左旗马增0.73%、牛增0.78%、羊增0.67%、驼增0.77%。虽然两翼牲畜总头(只)数在增加,但增长幅度逐年下降,仅巴林右旗的情况看,自民国四年至民国二十四年(1915-1935)的65%下降到民国三十七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8-1949)的11.7%,畜牧业生产的萎缩可见一斑。

三、巴林畜牧业发展的历史思考

巴林地区畜牧业有其长期传续的历史,巴林两翼旗畜牧业未能快速增长,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畜牧业生产经营的粗放式无法保持持续发展。散养这一传统方式在巴林地区仍然存在,“当时蓄群牧放情况看,牛组织群放者305群,轮放279群;马组织群放者52群,轮放者59群;羊组织群放者220群,轮放246群;散放者牛21头、马247匹、羊3大群。组织放牧者达47%以上,轮放者达51%,散放者2%,但是到了秋季基本都散放了”。因为散放等原因,畜群受到狼害较常见,1948年巴林右旗因狼害损失1937头只,1949年4804头只;1948年巴林左旗因狼害损失共计342头只。除了狼害以外,匪患也是民国时期影响巴林地区畜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民国二年(1913),赤峰州知事申报巴林匪扰年歉情形“昭乌达盟旗及巴林洵旗等均受匪扰”;春季牧场的防火措施不到位,冬季储蓄草历史较短,之前本地区历史上未见有此类记载,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见有巴林右旗“规定大小牲畜每头平均三车草”,共打7294车,26072130斤的记载。在解放前的漫长岁月中,冬季多是有圈无棚,即使有棚子,但多数为秋搭春拆夏没有。遇到晚秋冷雨,早春风雪,牲畜损失相当严重。如民国三年(1914)冬,本旗降大雪深达三尺,夭气极寒,许多牲畜饥冻而死。应对灾害如果有足够的冬草储备也能安全过冬,但是未能重视打羊草,所以春天瘦死牲畜情况常发生,1949年巴林右旗全旗瘦死羊就501只。其次,畜群结构不尽合理,繁殖率较低。所谓畜群结构,从广义上说,一是群体结构,即一个地区或单位,因地制宜保持的牛、马、羊等各类牲畜的比重;二是畜种结构,即各类牲畜中不同品种的构成,主要是良种畜和改良畜的比重;三是畜群结构,就是畜群中,种公畜、基础母畜、育成畜等所占的比重。在数量畜牧业为主的年代,本地区传统畜牧业畜群结构来看,仅以巴林右旗为例,民国四年大(含马、牛、驴、驼、骡)小畜(含绵羊、山羊)比例为66.8%和33.2%;民国二十四年为50.2%比49.8%;民国三十七年(1948)为51.6%和48.4%;1949年为50.9%和49.1%。长期以来本地区种畜缺少,仅以1949年为例,巴林右旗所缺种畜中牤牛缺121头、駬马10匹、羊耙40只,这些是按照平均每20-25头乳牛一头牤牛来计算的,如果按畜群来计算相差更多。加上种畜分布不匀,各地对种畜调剂不均衡不及时,“部分地区五六十头乳牛一头牝牛也没有,十余头乳牛有二十三头牝牛的现象”;畜群繁殖也未能把握好时机,“如白音汗村有6个牝牛,时期套5各牝牛到坝后拉盐去了”,延误了配种以及繁殖,使牲畜繁殖受到影响。近半数的母畜未繁殖,其中牛因为出售、丢失、宰杀而损失牛占4.8%,损失率高于繁殖率3.3%;马繁殖占全部马数的7.8%,损失率达到马15.0%,加上“因为群众随便骑骒马的关系,特别降低了繁殖”。而羊的发展速度一直处于较稳定状态,但增速不高,山羊繁殖占全部山羊数的5.9%、绵羊繁殖占全部绵羊数的15%。牲畜的繁殖上一般情况下,牛马的繁殖率应该在70%以上,羊的繁殖率应该在80%以上。由于经营管理的粗放式,牲畜死亡率较高,以1949年为例,牛的死亡率20.6%、马的死亡率55.9%、山羊的死亡率18%、绵羊的死亡率45.1%,这不仅影响畜群数量的增长,也会影响续重的平衡以及出栏率。第三,畜群防病防疫措施不到位,成为发展畜牧业的大敌。在解放前,本地区各种疫病流行,如马牛传染病如马鼻疽、腺疫、牛痘、口蹄疫等,马牛寄生虫病如马胃蝇、马蛔虫、牛皮蝇、牛肝片吸虫等,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如羊痘、布氏杆菌病、炭疽、羊鼻蝇、羊疥癣等,猪传染病和猪寄生虫病如猪瘟、猪肺疫、猪丹毒、猪囊虫、猪蛔虫,鸡传染病如鸡瘟、雏鸡白痢等。在病疫面前无适当的预防与治疗措施,畜牧业毫无保证。“防治牛疽1938年、1942年右旗曾两次发生过较严重的牛瘟,1943年虽在全旗范围内进行牛瘟血清注射,但效果不大。”民国三十二年至民国三十三年(1943-1944),在巴林左旗查干哈达、哈达英格一带流行牛瘟,造成牲畜大批死亡;民国三十八年(1949)旗内牲畜发生炭疽病863头(匹、只),全部死亡。民国三十八年(1949)巴林右旗发生一般疾病牛879头、马71匹、羊1813只、驴169头;牛疫814头、疥病牛7头、马406匹、羊527只、驴1头、驼100峰,占当年马的总数的6.75%、牛的2.86%、羊的3.25%、驴的2.25%、驼的38.6%。民国三十八年(1949)以后,东北人民政府和热河省人民政府派防疫技术干部会同旗和努图克、嘎查家畜管理委员会共同防治,情况很快发生重大变化。

除此之外,还有各级政府决策及政策也对畜牧业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牲畜出栏率是反映一个地区畜群周转速度、牲畜饲养经济效益和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于历史资料的奇缺,无法分析更早些时候的情况,仅民国三十六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7-1949),巴林右旗牲畜出栏情况看,牛3.7%、11.9%、2.76%,马18.6%、12.9%、8.6%,羊5.25%、4.29%、6.78%,羊的出栏率稍有提高外,牛和马的出栏率在明显下降。而巴林左旗的情况是民国三十七年(1948),牲畜出栏率牛1.48%,马5.01%,驴1.64%,骡8.10%,羊1.52。这里畜牧业生产的真正目的是生计需要,能否满足当地5530户,占总户数的46.5%、23080口占总人口的40.9%。牲畜出栏率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据民国三十七年(1948),巴林右旗旗牲畜出栏情况,当年牲畜出栏率仅13.6%。因为经济效益低,无法保证牧民生存需求,加上游牧经济本身的脆弱性以及清廷的政策导向,使牧地开星成为必然。但是,“巴林左、右旗至大兴安岭未放垦地带,一直到清末民国初仍以畜牧业为主。

新中国建立后,巴林地区畜牧业发展有了新景象。从牲畜饲养、畜种结构、繁殖出栏、饲养方法、牲畜改良、优良种畜管理、疫病防治、牧业现代化项目试点建设、牲畜经营方式等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国初,巴林地区响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的“增加牲畜数量,提高牲畜质量”的发展畜牧业总方针,1952年比1949年增长52.8%;1957年比1953年增长74.3%;1983年牲畜总数达到1001292头(只),首次超过百万。巴林左旗2013年牧业年度牲畜存栏204.6万头只。纵观巴林地区畜牧业发展历程,尊重自然环境禀赋以及传统行业优势,长期稳定的发展经济类型是区域经济稳固发展的基础,而因地制宜地制定实施有利于又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条件,科学经营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巴林左旗志编辑委员会.巴林左旗志[M].巴林左旗林东印刷厂,1985.

[2]巴林右旗志编纂委员会.巴林右旗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