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范例6篇

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

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范文1

摘要:分析对比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的原因以及俄罗斯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但同时又要看到目前改革开放所要面临的许多问题,只有这样看的了既看到了成功,又看到了所面临的问题,改革开放才能继续有条不紊向前推进,国家才能继续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才能迈向小康。同时俄罗斯也要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然后才能在以后的改革中采取正确的措施,令俄罗斯的经济快速发展,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才能幸福,安康。

关键词:改革开放 俄罗斯改革 正确的举措

中国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西方称之为“中国奇迹”,然而俄罗斯的经济改革却是失败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同样是经济改革,中国奇迹令世人为之震惊,在对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感到震惊的同时,对俄罗斯的失败同样令世人感到为之惊讶,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一、不同的国情采取不同的措施

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百多年来受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宰割,所以中国人口多,底子薄,面对这样的一个贫穷而又落后的国家,只有正确的分析,然后知道本国的具体的国情,才能实施正确的改革政策,中国在改革开放前,人口以农民为主,既得利益人口群体,城市人口比例不大,解放农民意味着整个国家的解放,农村容易改革,是改革的突破口,农村的稳定给城市的改革带来了充分的保障,可以使城市不急不慢的改革,是城市有充分的时间探索城市改革的方法。大量的农村人口,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可能,产生了大量的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是改革的主要的推动力量,是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摧毁城市企业,让城市,不然城市是 不可能获得实质性改革的,在各种私有企业获得重要地位以后,剩余企业才会获得实质性的改革,中国人民很勤劳,这是中国获得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勤劳的农民为各种企业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勤劳的农民为外资企业提供了优秀而廉价的劳动力,提高了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勤劳的农民也为城市的建设带来了廉价的劳动力,中国的公路,铁路,城市道路,楼房建设,基本完全由农民在劳动,这是中国从本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所做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中国是拥有10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在改革中需要解决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经济矛盾,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社会组织形态到人们的价值观念都要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这场改革必然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不可能一蹴而就。【1】【P2】这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具体的国情出发,所做出的正确的选择。如果中国部从自己实际的国情出发,一味的只从主观愿望出发,一味的就只想不根据实际的,具体的情况去追逐那种经济效益的话,那么改革一定是不会成功的。然而“俄罗斯同中国的具体情况就不一样了,俄国农业现代化走的是一条普鲁式的发展道路,即采取自上而下的改良的方式,在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的条件下,使封建的农业经济缓慢地转变成资本主义经济,俄国资本主义农业经济发展极其缓慢的原因是农奴制废除后大量的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2】[P292])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俄罗斯的国情和中国的国情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而且中国的改革并不象俄罗斯的那种自上而下能够进行的改革,中国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时候,总是自下而上进行暴力革命来达到一种改革的目的,然而在俄国就不一样,他正是通过自上而下就能达到一种境界或者是政治上的改革,但是这种改革是不彻底的,这种改革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所以中国和俄国所存在的国情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进行经济改革所采取的措施是应该完全不一样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制度进行颠覆性地变革,而是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革除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弊端,探索一条符合中国的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1][P2]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改革就应该根据自己本国的具体情况而定,然后做出正确决策,这样就不会导致改革的失败,不会让人民对改革的过程和改革的结果产生某种怀疑,中国的改革是中国领导人在经历了长期的革命和生产实践中所得出的结论――那就是只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才能进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生产的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正确的道理。

然而俄罗斯就不一样了,“俄罗斯独特的文化背景决定了激进改革的政策是以政治需要为前提的。经济改革成为政治斗争的需要和工具,经济改革受到列如极大的制约。[1 ][P232]正是这样的原因,所以才导致俄罗斯经济改革的失败,俄罗斯的文化背景是十分复杂的,国内的宗教派别很多,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这样的一个国家的国情和中国的国情对比起来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俄罗斯的领导人并没有正确的分析本国的国情,而一味的去追逐经济利益,希望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能够把经济搞上来,使国家能迅速的赶上美国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俄罗斯也就犯了这样的一个致命的错误,最终导致改革的失败。

二、中国实施的正确的改革措施,俄罗斯的错误的举措

西方的一些学者把中国所取得辉煌成就称之为“中国奇迹”,有的也叫“中国之谜”,他们弄不明白的就是中国为什么能在短短的三十年内能取得如此的辉煌的成就,他们就不知道中国人民是勤劳而又充满智慧的民族,中国的领导人是很有智慧的领导人,他们能根据中国的具体的实际的情况,具体的国情做出正确的决策进行改革开放,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中国渐进式改革是从拨乱反正开始的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指导思想上纠正了居于主导地位长达20年左的错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在改革的实践上先实验后推广,改革的顺序是先把农村改革作为突破点,然后再逐步扩大到城市,先在国有经济的体制外发展各种类型的非国有经济培育市场经济所必须的多元化的经济主体,再逐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在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上,先在计划经济的板块上打开一个缺口,放开一部分农副产品,日用小商品的生产流通,使它们由市场调节,使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在一种渐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1][P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实行的经济改革的政策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稳打稳扎,一步一个脚印,不急于求成,不急于在短时间之内就想实行经济的突飞猛进,这是中国领导人在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所进行的一项正确的举措,因为中国始一个农业大国,是一个经济底子十分薄弱的国家,人口又多,然而经济又十分的贫困,在这样的一种国情下只有实行渐进式的改革策略才是正确的,然而俄罗斯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俄罗斯所实行的是一种激进式的改革路线,在西方也被一些学者称之为“休克疗法”,既想通过很快的经济改革政策以达到经济快速发展,“俄罗斯的激进经济改革者坚定的认为,保证俄罗斯迅速的走向市场的最新的办法就是迅速私有化。他们把建立市场经济看成是经济改革的实现目标,没有能充分考虑广大人民切身利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改革成为政治上层缺乏广泛的民众参与和支持,结果改革不仅没有使广大民众得到实惠,反而连原有的物质利益如存款也几乎荡然无存,社会贫困进一步加剧。”[1]([P236))

可以看出俄罗斯在实行经济改革的政策是错误的,它并没有根据俄罗斯的具体情况,具体国情,只一味的想追逐经济的效益,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背离了市场经济规律,用这样的举措改革经济,是要失败的,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的。“在经济的调整过程中,俄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实行私有化调整的措施,其中包括通过建立私有化企业的资本结构来提高经济效益,扩大地方财产基金会在选择私有化方式上的权力将实行私有化所得的部分收入用于居民的社会保障-----。简单的私有化导致资产流失,而不是快速创造财富。”[1][P236]从此也可以看出,俄罗斯所实行的经济的政策本身就是错误的,从而导致改革的失败。事物的发展本身就是有一个过程的,不能一步就可以登天。然而中国的改革就完全不一样,“中国的改革始终抓住了几个基本的方向,保持政治的稳定,坚持对外开放,把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放在第一位,由农村向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区域向全国的由点到到线,由外到内的渐进式的过程,以免引起社会大的震动。”[1]([P18])中国就是采取了这样的措施――渐进式的改革措施,最终赢得了改革的胜利。“在经济形态上由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在生产方式上由野蛮的超经济强制向资本主义自由雇佣方式过渡,在经济内容上由传统的农业向现代的工业过渡”。[2]([P29])从上述材料也可以知道,其实俄罗斯就是这样的一种经济模式所以在改革的过程,想一下子就把经济搞上去,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即在思想观念上易为各阶层的人民所接受和承认,可以避免社会急剧动荡,避免经济发展的严重破坏,成果易于确立和巩固,这是一条可靠易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它在君权统治和封建历史漫长的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最为明显的,因为崇拜强权和权力本位是在和谐国家文化传统的特点,从而使统治阶级推行改革拥有了一个较为广泛的社会基础[2]([P297])。从上面的材料看出俄罗斯正是由于是这样的一种情况,所以统治阶级在进行经济改革的时候聚急剧求成,最终反而弄巧成拙,导致改革的失败。

三、总结经验和教训,使两国的人民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中国的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中国人民的勤劳是分不开的,与中国领导人的聪明的智慧是分不开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各级政府对于经济建设的指挥有了更多的经验,中国经济改革的成绩迄今是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好的,治理整顿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宏观经济环境得到改善,这将对今后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中国有广泛的国内市场,这在全世界是得天独厚的,中国的政局是稳定的,社会是安定的,人心思稳,国际和平环境和对外开放的政策的实行,特别是海峡两岸经济的扩大和香港回归祖国,将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3],[P256])。从上面的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正面临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的好的机会,关键的是怎样的把握好这种机遇。只有把握好机遇,改革才能继续深入,经济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着这样的情况,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改革,过去十多年的改革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做得好的要坚持,做得不够的要补充,做得不对的要纠正,毫无疑问,中国在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中,要认真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的,一切好的经验,但是由于中国是个经济落后,发展很不平衡,具有长久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的传统,长期以来走的就是与别国不同的独特的发展道路,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不可能原封不动地照搬别国的办法,而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在实践中探索前进,对于别国的经验,只能择其善者而从之。”[3]([P254])

中国的发展的确要如此,既要看到自己本身还存在的不足,又要向别国学习,学习别国的先进的经验和采取的发展策略。然而俄罗斯就同中国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俄罗斯应该在改革失败的同时,要深刻的直接教训,是什么原因导致改革的失败?是政策的缘故,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这对于俄罗斯的领导人来说应该好好的反省,然后才能在以后的改革中以免再犯这同样的错误。“俄罗斯激进经济改革中急速推进的私有化进程,最直接的反映是生产下降,新建的私有企业既没有资金投入,也得不到技术的进步因此,难以快速发展,要使建立起来的私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站稳脚跟,巩固发展,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还必须同市场观念的建立,市场基础设施的建立,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尽管俄罗斯政府决心建立起广泛的私有者阶层,但是在急速推进的私有化进程中,俄罗斯尚未形成一个善于经营的私有者阶层。”[1]([P234])俄罗斯的经济状况是如此,所以俄罗斯的领导人只有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然后采取正确的措施,经济才能复苏,人们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中国就完全不各个完全不一样,从国情,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正如美国的前总统尼克松在他的《1999,不战而胜》中有一章:《苏醒的巨人》说:“我们时代的奇迹之一是中国在惨遭20世纪各种最可怕的天灾人祸之后,在21世纪必将成为一个头等大国,尼克松说:“一些专家预言,在下世纪初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西德”。[3]([P256---257])从美国的前总统的这番话当中可以看出,他看到了中国未来的经济必将腾飞,综合国力必将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生活一定会美好幸福,是什么原因让他看到了这一点呢?那是因为中国的贫穷让中国人民受尽了外国的欺侮和宰割,人民一定会奋发图强,发展经济,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也就是尼克松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这样的语言和评价。

但是,在目前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的形势之下,同样还要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例如,象人口老龄化问题,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问题,就业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在现在的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药面对的问题。“我国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国际竞争中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客观上来自于资源的贫乏和人口的巨大压力,主观上来自于制度的选择和政策的理性设计,由于人口众多从而就业的巨大压力,使经济增长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应付新增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而难以用于推动结构转变和国民经济现代化发展。[4]([P3])这正是目前所面临的困难,所以在改革开放的同时,应该加大力度解决上述的这些问题,以免造成一些不安定的因素。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让全国人民紧密的团结起来,手挽着手,把自己的中国建设的更加美好,繁荣,富强,同时也祝愿俄罗斯的人民也一样奋发努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丽,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

[1]徐向梅《现代化之路----中国,俄罗斯,东欧国家改革之比较》,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

[2]张建华,《俄国现代化道路研究》,北京师范大学人民出版社,1999)

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范文2

西方经济学在早期的古典时期,从亚当・斯密开始,其实是把政治和经济合在一起讲,这两个东西是没有分开的,是政治经济学。经济学经过200多年演变到今天,尤其是新古典经济学,已经变成一门非常精致的学问,越来越科学了。从方法上、手段上还有整体上都越来越精致,内在的体系也越来越系统。但对于我这个不是学经济学的人来说,对经济学一直有一个困惑,就是经济增长或者经济发展的问题难道仅仅是一个经济现象吗?或者说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吗?我觉得至少现在新古典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它看成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只要把那几个方面解决好了经济就能增长了。这些问题都是技术性的问题,既然是技术性的问题就可以用技术的手段解决问题,甚至用模型就能解决问题。

制度经济学在这方面有进步,强调制度的作用。它告诉我们新古典关心的那些技术问题是受另外的东西决定的,不解决这些东西,技术性的东西就不可能解决。这些东西就是制度。

但制度经济学不太关心制度是怎么来的,制度是怎么产生的。你看诺斯就假设,人们从事制度创新跟从事经济创新是一样的,只要我投入的成本低于产出,也就是我的回报高于我的投入我就会去创新制度。他把制度如何产生这个问题就这样简单交待了。但是我觉得制度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是更重要的问题。但这个问题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经济学在它的范畴中可以不去回答这个问题,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此作为假设就过去了,但恰恰被经济学假设掉的东西,我认为可能是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们在读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的解释时,就把经济增长的问题看成一个纯粹技术层面的问题,是属于经济领域的问题。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经济是社会的一部分,经济活动是人类活动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会受到其他部分的影响和制约,经济活动不是发生在真空里。我们不能把经济从整个社会中抽离出来。其中,对经济活动影响最大的是政治。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把经济和政治连起来的研究确实不多见,尤其在新古典中更难得一见。其实新古典在解释经济增长这个现象时越来越脱离现实了。

这本书的第一作者是MIT(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经济学教授,我很欣喜看到今天在西方还是有经济学家能够有这么大的视野,在一个大的框架内来看经济增长这个问题,把经济与政治连起来,探讨政治可能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如何产生影响和这种影响的后果是什么。

国内吴敬琏老师一直是把这两个东西结合起来看的。而且他们说得很清楚,经济发展是由经济制度、包容性的制度决定的,而这个经济制度是由政治制度决定的。这种视角与我们现在看到的绝大多数经济学的解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从方法论来说,这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一本书,终于把我们拉到一个更大的视角来看待经济发展问题。 二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一个很长的链条,但已经精致化的经济学所关注的是这个链条的末端。经济要增长,要发展,显然要投资,有人愿意把资金投进去,有人愿意去付出劳动,经济学关心如何让人投资,如何让人劳动。但这些东西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个链条其实拉得很长,一环决定一环。不只是经济学现在关心的这些东西。这本书试图把这个链条接起来了,从源头来看决定人们是否愿意把资金投入到生产活动,是否愿意把劳动力出卖去挣钱,后面的很多因素是什么。也就是把经济问题放回到整个社会的大框架里,把它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来看,而不是把它从中抽离出来。

第二,书里提出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回答我们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很多现象。讨论国家兴衰是一个老问题,我们已经看到不少这样的书。本书提出的包容性制度和榨取性或者攫取性制度的概念并不是很新的东西,两个类似的概念之前已经都有人用过。但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来解释国家为什么发展为什么不发展,却是新的尝试。这种尝试的意义在于把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联系起来,看它们如何决定经济发展。马克思对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释是一种政治制度的解释,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决定了什么样的资源分配,也就决定了什么样的经济发展。当一种政治制度阻碍了经济发展,我们就应该去改变它,建立新制度。制度经济学强调的制度是在经济学范畴里的制度。

这本书把这两种视角结合起来,提出了自己的分析框架,并且在世界范围里选取各种类型、各种发展程度国家的经验,论证自己的观点。至少这种尝试是很有意义的。

在我看来,其中榨取性制度向包容性制度的转换很重要。书中举了韩国的例子,我觉得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例子这本书没有提,就是中国台湾。参考文献列了罗伯特・韦德的《管制市场》,这是发展型国家流派最有代表性的一本书,但主要讨论中国台湾。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没有直接去讨论中国台湾。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例子同样重要,对于我们今天来说意义更大。 三

按照这本书的观点,韩国曾经在政治上是一个榨取性或者攫取性的制度,具备了政权垄断和政治上缺乏多元性的两个特征。它还符合另外一个条件,就是权力的集中。其实在这些特征上,中国台湾和韩国都符合。它们都是在榨取性政治制度下取得经济发展的典型例子。指出这一点其实并非什么新观点,发展型国家理论肯定的也是这一点,只是表述不同。但韩国和中国台湾对于我们的最大意义在于如何从榨取性政治制度变成了包容性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经济制度,顺利实现转型。而这本书对韩国的解释是不够的。作者只看到是政治的转型,对于导致政治转型的其他因素分析不够。如果结合我们自己对于东亚经验的理解,可能这一点就更突出了。尽管韩国和中国台湾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政治上是榨取型的或者攫取型的,但经济制度却不是这样。

恰恰在这一点上,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特征被忽视了。这一点其实更为重要:即使在发展的初期,韩国和中国台湾在经济上都是私有制,都保护产权。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初打开国门看到东亚欣欣向荣,我们看到的是什么?看到的是一个外向型的工业化,是出口,我们看到了这个。我们就学这个,我们以为一个威权政治体制和一个出口型的、外向型的经济再加上一个公有制就可以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这是我们的理解,我们这么多年也是这么做的。

然而,尽管韩国和中国台湾政治上是压制的,经济是外向型的,但它们还有一个保护产权的经济制度,这个是很核心的,我们没有看到这一点。这点到今天可能越来越重要。这正是这两个地方在后来可以顺利实现转型的基础。

但这一点在这本书里解释得不够。作者把转型前的韩国和1978年后的中国都看成榨取性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也都是有一定包容性。但二者在保护私有产权这一点上具有本质不同。这个差别其实是韩国后来能够顺利转型的一个重要基础。但作者只看到政治的变化,没有看到这个基础。

也就是说,民营企业,就是非公有制经济是支撑韩国和中国台湾最主要的力量。按照这个逻辑,韩国和中国台湾早期能够发展,可能是因为政治上是榨取性的,而经济上一定程度上是包容性的,但为什么能转换到第二阶段,政治变成包容性的,经济还继续更加地包容,我觉得这个过程可能解释得不够。应该有更加复杂的解释。

可能这一点,和这本书的比较研究有关,比较研究要照顾那么多的面,你很难对一些例子能够具体深入下去,比较研究方法本身就限制了这一点。但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尤其从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来看,我觉得我们对这个问题可能要有更深地挖掘,弄清楚这个转换是如何实现的。 四

我们今天可能就面临这个转换的阶段,我们这个模式支持了第一阶段的发展。未来还能继续支持我们发展下去吗?

实现这个转换需要哪些条件,我们现在是否具备了这些条件,我们还缺哪些条件,我觉得恰恰现在我们对缺的那些东西不太注意,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我们已经具备的这些条件,而且把具备的条件可能放大了,觉得有这些条件就可以了,可能危险就在这里。我觉得韩国和中国台湾在这方面对我们的启示应该更大。

这本书避免一些概念化的说法,它不用民主,也不用市场,而是用更具体的说法。用民主这个概念来解释经济是否发展太空泛了,这是为什么我们看到那么多的研究,在民主是有利于经济发展还是不利于经济发展这些大而化之的问题上争论不休,而对我们理解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丝毫没有帮助。这本书认为,只有包容性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经济制度才能保证经济发展。这就比民主的概念更具体。

其实,民主制度并不一定就是包容性制度,尽管包容性制度一定是民主制度。作者提出了包容性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要有一定的集权,能够保证国家的权力,保证能够提供秩序和法律。很多非洲国家为什么很难发展起来,它缺乏这一点。

我们过去30多年能发展起来,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保证了秩序,20世纪上半叶,国家处于各种战争中。1949年后,建立了一个新政权,但又把自己置于无休止的政治运动中,国家动荡不安。直到1978年,我们才实现了政治稳定,有了秩序,尽管获得秩序的代价很大,但我们毕竟有了秩序,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同时也确保发展有一个领导力量。下一步要继续保持秩序,可能应该通过法治来实现。

另外,我自己于2005年在哈佛出了一本书,叫《经济增长的政治解释》,我是要解释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台湾地区那一阶段怎么过来的,那本书一直没有翻译成中文。今年中文版就会出版,我觉得现在出中文版比几年前出意义可能更大。

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范文3

突破经济学一价定律,促进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平稳转型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这一转型无先例可循、无理论可依。一批中青年经济学者创造性地提出了渐进式改革的理论和方案,对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起到了推动作用。早在1980年,就有经济学者敏锐地意识到,计划经济的一大弊端是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失调,盲目放开价格会导致经济的混乱和恶性通货膨胀,因而应实行价格改革的双轨制方案,国家对供应严重短缺的部门继续管控价格,对供求关系相对宽松的部门放开价格。10年后,苏联和东欧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采取所谓“休克疗法”,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和生产大幅度下降,从反面印证了中国经济学者观点的正确性。1984年9月召开的莫干山会议,把价格双轨制推向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莫干山会议是当时青年经济学者的群英会,会议的最重要成果是产生了新的价格双轨制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设计。与按产品划分的双轨制不同,价格双轨制是一物二价,一件产品既有计划价又有市场价,计划价适用于计划内的产量,市场价适用于超计划的产量,优点是能够鼓励企业进行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采纳了价格双轨制的建议。

价格双轨制是对经济学一价定律的重大突破。以1994年汇率双轨制的并轨为结束标志,价格双轨制实行了10年,为中国经济体制的平稳转型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其他经济体制转型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

创新组织理论,有效解释了国有企业改制成功的原因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国有企业改制被提上议事日程。与价格改革必须在全国范围统一推行不同,国有企业改制可以通过地方试验逐步完成。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之后,广东和山东一些地方率先开始国企改制。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经过缜密的调研,国务院出台“抓大放小”政策,国企改制全面铺开。在这个过程中,我国花大力气解决了几千万国企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社保问题,保证了改制的顺利进行。经济学者们一致认为,中国国企改制取得了世界范围内少有的成就,原因在于采取了渐进和地方试验的方式。那么,为什么中国采用渐进和地方试验的方式能够取得巨大成功?为什么同样进行经济体制转型的国家,选择的策略和路径却差异巨大?这是世界经济学界都很关注的问题。为解释这一问题,中国经济学者对M型和U型组织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M型组织和U型组织理论。用通俗的语言来讲,M型组织就是以“块块”为主的组织,类似公司里的事业部;U型组织就是以“条条”为主的组织,类似公司里的职能部门。前者更注重“块块”功能的完整性,容易进行小规模的试验;后者更注重垂直管理,任何改革都涉及整个体系的调整。即使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也非常注意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因而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较强的M型组织特征,适合采取地方试验的改革方式;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则非常僵化,具有很强的U型组织特征,不适合采用地方试验的方式进行改革,而且改革成本更高。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中国渐进式改革成功的原因,而且解决了转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命题,同时也为组织理论创新作出了贡献。

中央统一领导+分税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我国是采用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大国,如何在单一制下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一直是党和政府面临的执政y题之一。1978年之后,我国开始实行地方财政包干制度,降低了企业的税负成本,同时也显著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为上世纪80年代沿海地区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财政包干也造成了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税收纪律松弛,中央财力大幅度下降。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改革扭转了这个局面,同时也把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制度化。在单一制国家实行高度的财政分权,这是我国的一大创举。这个制度安排充分发挥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同时也刺激了中国经济学研究。中国经济学者的研究表明,财政分权有利于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中央统一领导则为地方官员引领方向,能够降低地方的机会主义倾向。中国经济学者还发现,中国财政分权的成功归因于坚持中央统一领导。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许多国家都尝试过用财政分权调动地方积极性,但最终结果大都不尽如人意,原因就在于缺乏强有力的执政党和中央政府。

创建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找到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正确路径

我国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改革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则让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为中国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助推中国经济体量在短时间内跃居世界第二。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够创造连续30多年高速发展的奇迹?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中国经济学者提出了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已经存在200年,但以前只是一个贸易理论。中国学者把这个理论扩展到解释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提出一个国家应该利用本国的要素禀赋优势,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就我国而言,劳动力在很长时间里是最丰富的生产要素,因而,发挥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顺理成章的。这一理论和政策建议得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认同。

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范文4

关键词:经济形势;发展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2

近10年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每年都呈增长趋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并且每年我国的GDP增长成绩良好,并且在世界金融风暴与汶川大地震的影响下,我国还是成功举办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这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进步的表现,可以说我国前期的经济发展已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在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形势下,我国经济虽取得进步,但是由于我国国情所致,金融风暴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面对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我国如何面对并解决其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重要影响是我国应该开始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市场体制不断进行改善,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我国的经济在前期发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在现阶段中世界经济呈全球化发展趋势,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重要影响。由于经济全球化,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已经不在局限与内地市场竞争,更多的是与国际化的大型企业进行竞争,特别是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困难重重。由于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缺乏竞争力,许多中小型等民营企业出现倒闭或破产现象,造成大量劳动人口事业,导致我国出现劳动人口过剩现象并且最近几年中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不断增加,这些原因严重影响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

(一)当前经济形势下对企业的影响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从企业的发展、管理与企业金融方面进行思分析。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与国际接轨,更多的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市场运用,对我国的中小企业造成严重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在市场中虽然具有管理灵活、市场反应灵敏等优势,但是由于企业自身的规模不大,可调动资源少,企业管理经营水平与企业的技术支持与大型外资企业比较存在很多的差距,因此面对外资企业,我国的中小企业缺乏先进技术、良好的管理模式以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管理中缺乏品牌意识、自身的成本控制以及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因此,我国企业虽在前期的经济发展形势下能取得良好的进步,但是现阶段中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下还没有良好的准备。同时,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自身还是存在一定局限性,企业自身的运行成本偏高,中小企业的创建者与大型企业或集团比较,企业的创建者多数为朋友,因此企业自身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在管理中情亲大于制度,因此企业内部存在过剩的劳动力,企业的部分决策还是存在问题,面对问题时难以做出决定等因素无形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成本,面对现代经济发展形式,在市场竞争中更需要专业、有效、高质量的管理对成本进行控制才能获取企业的利润,但是部分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层对其没有意识,由于管理中缺乏远见并且缺乏判断力,导致企业的在进货中成本过高而且还要面对外资企业的竞争,导致在当前经济形势我国多数中小型企业出现破产或倒闭现象。

(二)当前经济形势下对就业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发展对我国企业造成严重影响,造成我国多数中小型企业倒闭或破产,导致我国的失业不断上升,随着我国教育普及每年我国的应届毕业生不断增多,因此,前期对企业造成严重影响加之对我国应届毕业人数不断上升,从而造成我国劳动人口过剩的现象,在现阶段中我国多数地区出现就业难的现象,并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导致我国的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经济发展很难取得进步,也是我国人均GDP一直不得得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拉大了我国贫富差距,造成经济发展止步。

二、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思考

金融危机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时代的必然性,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只有通过自身进行调节面对问题,思考出问题的解决方式,将问题转化成机遇才能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力发展我国经济。现在全球经济结构正处在深刻调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运行的环境和条件面临不少新情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表现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等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一)对企业发展的思考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资企业不断进入我国市场进行其自身的市场扩展对我国中小型企业造成严重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只有将挑战转化为机遇才有助于自身经济的不断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更多的资源开始进行共享,这也意味着全球企业都具有平等待遇,虽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我国企业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对自身进行发展。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中小企业应该从自身问题进行解决,在前面已经提到,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自身的管理问题,所以我国中小企业在前期发展中面对外资企业的不断冲击,我国中小企业可以学习外资企业先进的管理思维,通过对企业运行方式进行改革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相比较我国中小企业在自身发展中缺乏品牌意识,我国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与外资企业进行比较还有很大差距,面对现代社会人们对品牌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因此企业在降低自身成本同时应该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打造属于我国的品牌,同时不断更新企业的技术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企业解决自身发展问题后国家根据企业的自身发展做出调整,例如我国企业中小企业在转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造成我国中小企业很难对自身发展进行扩展时很困难,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前期已经解决自身问题之后,国家根据现阶段经济发展趋势提高相应的扶持,有助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如:结合当前经济的发展形势,设置专项资金,当中小型企业在转型需要资金进行周转中可以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在现阶段发展中由于中小企业转型期风险过大,因此许多融资机构不愿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项目,因此在发展中只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才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让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取得进步。

(二)对就业问题的思考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提高我国企业的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市场竞争力,让我国中小企业在与外资企业进行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能有效解决我国大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但是随着我国教育普及,由于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出现跳槽与眼高手低的现象,我国中小企业在招聘中不愿更多接受应届毕业生,造成我国大学生出现“毕业等于失业”的说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由于经济全球化,我国市场化经济的发展也逐步多元化,机遇更多,因此可以对失业人口与应届大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创业的机会,鼓励劳动人口自主创业通过政府政策对劳动人口进行创业的人员给予小额贷款,鼓励其创业发展。通过自主创业方式能有效解决我国劳动人口过剩的现象。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我国现在对就业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强调突出重点,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尤其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化解产能过剩中出现的下岗再就业工作。提高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能力,鼓励创业就业,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相较于改革开放前期的发展,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我国市场不断走向国际市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更多的困难,同时这也是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只有解决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我国的劳动人口过程的问题,我国经济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才能取得有效进步。

参考文献:

[1]杨冉.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2]韩冰.新形势下中国应对反倾销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

[3]李志远.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社会责任:国际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4]李华新.金融危机使中小企业必须面对自己的创新之路[N].中国青年报,2008.

[5]张明.全球金融危机发展趋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N].中国城市经济,2009.

[6]孙宁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

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范文5

【关键词】 知识产权;离婚诉讼;分割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在夫妻家庭共同财产中,知识产权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离婚时对知识产权的分割往往会成为夫妻财产分割的焦点,且也呈现出有别于对有形财产分割的复杂性。

一、知识产权概述

关于“知识产权”一词的起源,中国学者有着不同的说法,通常被认为是来自英文“intellectualproperty”。我国民法理论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称之为“智力成果权”。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首次将上述英文译为“知识产权”。作为正式的法律用语,最早出现在1986年4越12日第六届全国人们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中。我国台湾地区,译为“智慧财产权”。在日本,曾经将知识产权称作“无体财产权”,现在则改称“知的所有权”。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知识产权是基于人们的智力创造出来的成果,它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不比那些有形的东西好下定义。现今许多国家和一些法学家都还没给知识产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而采取的其他形式来描述知识产权。《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条第8款规定,“知识产权”包括以下有关项目的权利:(1)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2)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录音制品和广播节目;(3)在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4)科学发现;(5)工业品外观设计;(6)商标、服务标记、商号名称和标记;(7)禁止不正当竞争;(8)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其他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另外,1993年12月15日关贸总协定通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协议)中所称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1)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指邻接权);(2)商标权;(3)工业品外观设计权;(5)专利权;(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7)对未公开信息的保护权;(8)对许可合同中限制竞争行为的控制。当然,有的学者认为知识产权是智力成果的创造人或工商业标记的所有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统称,有的认为知识产权是人们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因此,笔者还是比较认同《民法通则》所称的知识产权的概念,即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二、我国《婚姻法》中知识产权分割的法律规定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婚姻法》中知识产权分割的法律规定

我国新《婚姻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文件对于夫妻财产中的知识产权分割问题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新《婚姻法》第17条第三款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知识产权的收益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另外,《婚姻法解释(二)》第十二条之规定:知识产权的收益是指实际取得或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1993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2条第三款之规定:“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由知识产权取得的经济利益为夫妻共同财产,”该条款也明确了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知识产权取得的经济利益也为夫妻共同财产。另外,最高人民法院《意见》的第15条规定:“离婚时一方尚未取得经济利益的知识产权,归一方所有。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另一方给予适当照顾。”知识产权有其特殊性,知识产权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归于一体,由于人身权具有不可分割性,然而财产权是可以分割的,只有先把其中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两个内容区分开来,明确用以分割的只能是其中的财产权,才能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分割。同时该条的规定体现出了知识产权尚未取得经济利益,即“期待经济利益”的财产权是具有可分割性。

(二)我国《婚姻法》中知识产权分割的规定存在的问题

1.知识产权划为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不全面。上面介绍的关于离婚时知识产权分割的规定,而且这种知识产权的收益是指实际取得或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从中可以看到对于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知识产权所取得的经济利益归夫妻共同财产,但这也只是规定了知识产权取得了经济利益归入夫妻共同财产,知识产权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还没有取得经济利益时,这种所谓的“期待经济利益”是归于夫妻一方个人的财产还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此时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我国学者对此就有很大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在还没有明确可取得的财产性收益时,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这种期待经济利益应当归属夫妻共同财产;有的学者认为应归属于夫妻一方所有。将该期待经济利益归属于夫妻一方所有,会造成极大的不公平性,是与我国现行《婚姻法》的规定精神是相抵触。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基于脑力劳动所得无形财产权所生的经济利益,无论是现实经济利益还是期待经济利益,理应与基于其他劳动所得的有形财产一样都属于夫妻双方共同所有,才是符合我国婚姻法有关规定精神。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如果妻子为家庭利益和对方发展承担主要家务劳动甚至全部费用,否认知识产权共有就否认了妻子的牺牲,离婚就变成了对妻子的无情剥削和掠夺。但如果将期待经济利益归属于夫妻一方,我们一看就可以知道,这是对夫妻另一方极不公平,有可能会造成知识产权人在离婚之前故意不将知识产权转化成为经济利益,在离婚后才转化为经济利益的可能性,这样不利于把知识产权转化成为生产力。笔者认为应当将夫妻一方在婚内所获得的知识产权尚未产生经济利益的这种期待经济利益归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且这也符合我国实行的婚后共同所得制。

2.知识产权收益的分割存有争议。我国《婚姻法》第17条之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知识产权的收益归夫妻共同所有。知识产权的取得是经过创造人刻苦研究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并经法律的授权才取得,知识产权取得的经济利益是知识产权人把自己研究出来的智力成果转让或许可使用,从而取得的报酬,这两者的取得有一定的时间差,具有“不同步性”,根据第17条规定的取得知识产权收益的时间标准就有些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应该以财产的取得是否在婚姻关系内为标准来划分,这就可能造成两种不公平的现象:一是一方婚前取得的知识产权,婚后取得的收益归夫妻共同所有,二是一方婚后取得的知识产权,离婚后取得的利益就归夫妻一方所有;有的学者认为应该以知识产权的取得时间作为标准来确定知识产权收益的归属问题。认为只要是一方在婚前取得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所取得的收益不管是在婚前还是在婚后,都应当归知识产权人所有,知识产权的取得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则其所取得的收益应当归夫妻共同所有。笔者认为,应严格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对于婚前取得的知识产权婚后取得的利益,应将此利益划为夫妻共同财产之中。

3.对离婚时知识产权的分割规定过于简单。《婚姻法》中关于知识产权分割的原则规定过于简单。第31条之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女方和子女权益的原则判决”。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意见》第15条的规定:“离婚时一方尚为取得经济利益的知识产权,归一方所有。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另一方给予适当照顾。”从这些规定来看,其提供分割知识产权的操作方法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对另一方给予适当照顾,这个适当是不好理解或处理。在离婚时知识产权还没产生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又不确定,离婚后知识产权人可以多次许可他人使用而获得报酬,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从法官审判来讲,判定多少金额才叫是“适当”?因此,对于离婚诉讼中知识产权的分割,仅有一些原则是不能解决问题,也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三、我国《婚姻法》中知识产权分割的完善

知识产权取得之后,想要获得其产生的经济利益:一是可以许可或者授权别人使用,以获取费用作为其产生的经济利益,二是可以把自己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等价的转让出去,获取的报酬作为其产生的经济利益。由于知识产权有无形性这一特点,知识产权人作为权利人许可别人使用,另外有其他的人侵犯了权利人的权利,或者权利人不遵守法律的规定,转让时出现了“一女二嫁”,而他们又彼此不知道,侵犯了他人的权利,这样纠纷出现后就会产生一定数额的赔偿,这又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是归夫妻一方所有还是归夫妻共同所有,法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有的学者提出了应该以知识产权纠纷的时间是否在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标准来确定,如果纠纷发生的时间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其赔偿的权利和义务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赔偿责任。笔者认为,不管这种侵权纠纷的时间出现在夫妻关系存续之间,这种赔偿的权利或义务应归纳入夫妻共同财产的权利义务范围内。知识产权取得财产权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知识产权的收益的取得只要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或离婚后,财产的归属都应该纳入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内,风险也应该由夫妻共同承担,这也符合婚姻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相同一原则。

四、结语

公平或正义是现在人们追求的理想,也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传统美德。正如罗尔斯所言:“正义是社会的首要价值,正如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是多么精致或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和有条理,只要它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作为人类活动的首要价值,真理和正义是决不妥协的” 。我国现今对知识产权的分割的立法不完善,立法很抽象,法官在实际操作中很困难,希望以后更加完善法律制度,使法律成为平衡事物好坏的标准,以达到真正的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任建新.回顾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A].刘春田.中国知识产权二十年[C].北京:北京文献出版社,1998:18~26

[2]刘春田.知识产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

[3]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1)

[4]王丽萍.论夫妻财产中无形财产的有形化――以离婚时夫妻财产分割为视[J].怀化学院学报.2006(6)

[5]陈苇.婚内所得知识产权的财产期待权之归属探讨――兼谈对(1999年法学专家建议稿)的修改[J].现代法学.2000(4)

[6]林秀雄.夫妻财产制度之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47~155

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范文6

摘要:党的十八大之后,新一届的政府在对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取向上如何把握,成为了时下热议的话题。在当前热切的关注之下,“克强指数”和“克强经济学”等作为新词也逐渐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并且受到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本文就从当前我国经济在运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入手,解读现届政府在当前经济宏观调控中所持的态度,并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未来去向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宏观经济;问题;政策取向;研究新一届中央政府在十八大之后的上任,也给我国宏观经济走向提供了新的可能。在各方对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高度关注之下,“克强指数和中国经济升级版”这些新词逐渐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其中包含的丰富的涵义也被社会各界积极讨论着。通过对这些新词以及我国经济运作过程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去理解新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上所采取的态度,以及经济调控思路和政策取向,使市场更积极地去响应中央建构的宏观经济框架,促使经济转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目前我国经济运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宏观经济的调控,势必是基于当前经济存在的问题来进行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也只会让整体经济走势向好。因此要想研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首先需要了解当前经济运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必然给宏观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根据当前中央政府在经济调控中所采取的态度,也可以了解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产生的一些问题,以及在改革带来的经济高增长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障碍。总的来说,当前我国经济在运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投资和融资的效率有所降低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经济总量不断加大,但是在快速增长的经济总量之下,需要的是更多的投资的支持。在边际效应影响之下,投资效率越来越低,已经很难拉动经济像过去那样快速增长。而从2002年到2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的货币投放增长量要明显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这就说明货币投放的效率已经降低,同时作为反映投资效率的增量资本产出率在2002年到2008年之间经过不断的波动之后,在2009年到2012年之间达到高峰,这就说明资本投入已经不足,我国投资和融资效率相比以前有所下降。

2.传统经济优势削弱,经济增长面临新的挑战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依赖的主要还是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的生产要素,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这些传统经济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正逐渐丧失,水、电力、天然气等资源逐渐进入到了市场体系当中,给宏观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传统经济要素优势丢失的同时,新的经济增长方向还很模糊,经济结构的转型还任重道远,因此新的竞争空间还不足,所以经济增长遇到了新的挑战,这是经济转型时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3.房地产泡沫和地方政府的债务仍在增长

这些年由于我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巨大的流动性使得资产价格产生暴涨,大量资金抛弃低迷的股市和债市,转而涌进房地产行业中,使得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逐渐成为当前社会一大热议话题,也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负担。虽然近几年各地都在积极采取政策降低房地产价格,转移泡沫风险,但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同时很多地方政府也选择过度融资而债台高筑,过高的地方债务也成为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4.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更紧

生态环境一直都是制约传统型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而传统型经济又是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重要依靠。如今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以及社会各界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的加大,经济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生态型经济是我国倡导的经济发展重要政策,对于如今处在结构转型中的经济来说,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已经越来越紧。而当前正热的“克强经济学”所体现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方向正是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这无疑将有利于生态经济的发展,也为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指明了方向。

二、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判断

1.对现阶段中央宏观经济政策的解读

现阶段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就是热议的“克强经济学”所呈现的最大特征,就是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弹性,这也使其同传统的经济政策相区别开来。总的来说,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管理更加灵活。过去在经济增长速度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上,一向采用的“定值”管理得到改变,不再一味去完成指标,而采用“区间”方式来进行管理,各项指标只要在区间内就算正常,这样也显示了政府对放缓的经济体现的更高的容忍度,这无疑将更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健康转型;

(2)更注重细节的调控。我国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过去采取的方式较为粗放,近几年逐渐变得更加的精细,更注重根据经济结构和细节来进行调控。例如2013年6月部分银行出现了“钱荒”,宏观调控选择了“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让金融机构来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不再盲目采用强制救市的措施;

(3)目标明确,手段有力。相比于改革初期的经济调控,新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上具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路线,采取的手段更加主动且有力,注重发挥市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对政府行为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断探求创造“升级版中国经济”的路径和举措,推进经济的转型,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

2.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判断通过对当前经济运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对现阶段经济政策的解读,可以判断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未来取向离不开以下几个方向:

(1)继续深化经济改革。不论现阶段和将来我国在宏观经济调控上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有一点十分明确的就是,经济改革的方向不会改变,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止,继续深化经济改革是我国经济政策的总纲。改革的方向不会因经济运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而改变。“三个一律”的落实,使政府权力向下级释放,更好地发挥了基层和市场的调控作用,也是经济上的改革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2)经济的宏观调控稳中求进。2013年我国经济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第一季度就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环比增长低点,但是政府并没有像往常一样马上出台相关扶持经济的政策和计划,而强调坚持统筹的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之后又提出了区间管理的模式,对经济管理中区间管理的明确,表明政府依然会坚持保就业和稳步增长,在此基础上再去追求突破和前进,使经济发展质量跟上速度,实现更加全面的增长;

(3)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更大。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新一届政府也对经济转型体现出了足够的重视,在经济结构上投入了更大的调整力度,采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这次的政策和传统的积极财政政策有着根本性的不同,新的政策重点转移到了结构性的调整上面。通过建立完整规范的管理体制和更全面的税收制度,鼓励节约资源,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使我国经济结构向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减少对传统产业的依赖,顺利转型的经济将获得更加广阔的进步空间;

(4)利用民间力量来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宏观经济政策不变的战略重点。但是根据现阶段经济政策的分析,未来在拉动内需举措中将更多地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通过提高就业率,增加居民收入从而促使居民消费;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使国民收入分配更加均衡,改善消费结构和秩序;通过推进医疗改革、养老保障等,创造更加放心的消费环境。只有使内需扩大,经济才有更大的发展和调控空间,尤其在改革开放经过三十多年之后,我国经济迫切需要新的突破点,那么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通过利用民间力量来扩大内需,作为经济调控政策有力的着力点,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很有必要。

经济的宏观调控一直都是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相关国家政策也显示了领导人对经济发展的洞察和对未来的思考,通过采取“统筹施策、先易后难、逐个解决”的措施,以“区间管理”来代替硬性指标,积极打造“升级版”的中国经济,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社会各界也要加大努力,积极相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少维.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判断[J].金融与经济,2014(02).

[2]郭芳,王红茹“. 李克强经济学”三大支柱: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以及结构改革[J].统计与管理,2013(04).

[3]刘迎秋.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的逻辑与方法探讨[J].经济研究,2009(09).

[4]耿庆峰,黄志刚.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对策研究[J].现代金融,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