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的概念范例6篇

雕刻的概念

雕刻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雕塑 写意 神韵 浪漫

汉代雕塑艺术,同秦代雕塑一道,在继承了先秦雕塑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相对秦代雕塑而言,汉代雕塑在题材内容、技法、表现手法上又有了更大的提高。秦代雕塑艺术成就集中反映在秦始皇兵马俑上,这些秦俑造型严谨,手法写实,形象栩栩如生。汉代雕塑艺术成就突出地表现在西汉石刻以及东汉明器雕塑中的陶俑艺术上。这些汉代雕塑无论是立意、造型还是艺术创作表现手法,可以说是在“形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情”与“意”的表达,追求“意象”。雕塑艺术作品中创作者将自己的思想与激情融于作品之中,使作品更具浪漫气质与情怀。因而,汉代的雕塑艺术,更具写意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构思巧妙,寓意深刻,主题鲜明

汉代纪念性、仪卫类雕塑以陵墓石雕作品多见,往往带有很强的象征性意义,西汉霍去病墓地的修建以及墓地的石雕作品最为典范。为了纪念这位大将军,工匠师把墓地修建成祁连山的形状,在山形墓地里遍植草木,并雕刻了一些石猪、石虎等凶猛异常的野兽隐没于墓地之中,以营造经常有野兽出没的特殊地理环境。在墓地前草坪里还放置了一组以战马为主题的大型石刻作品:《跃马》、《卧马》、《马踏匈奴》。这三件作品象征性地体现了霍去病将军当年带兵打仗的过程,并以此歌颂将军所建立的奇功伟业。整个墓地没有一尊霍去病的雕像,但是人们却能够通过墓地睹物思情,回忆起将军当年带兵作战之艰难的情形,通过以战马为主题的石雕作品,让人们联想起将军的军队之雄强。《马踏匈奴》作品更是让人们感受到了将军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也”之宽广胸怀,体会到了将军以民族安危为重、为国忘家的英雄气概,领悟到将军的高尚品格与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这些作品很好地突出了主题,使艺术性与思想性达到了完美统一。

二、造型概括,雕塑语言丰富,力求“意象”

汉代雕塑中吸取了中国民族绘画特点,在雕刻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中国画以线造型的特点,以及采用中国写意画造型中不求外形肖似而在于内在精神、本质的体现,追求“不似之似”的创作形式,更好地体现了雕刻者的创作意念与审美情趣。而在秦俑造型中,则以圆雕形式,对艺术形象进行精细刻划,特别是头部,以求形神兼备,因而在造型上体现出高度写实的特点。从中国民族艺术发展的高度来看,秦代雕塑相对汉代雕塑,其内涵与气魄就要稍逊一筹了。以西汉霍去病墓地石刻为例,雕刻者根据石头的天然形态,依形取势,精心构思,整体入手,巧妙运用多种雕塑语音,并融合中国民族绘画特点,力求外形轮廓的清晰,突出特征,刀法洗练,概括、单纯、奔放,雕塑作品中不作细节小处的精雕细琢,集中表现了动物的庄重雄强,强化了动物内在精神的体现。作品含蓄,耐人回味。例如《马踏匈奴》,雕刻者以圆雕、浮雕、线刻手法结合使用,雕刻了一匹高大壮实的马,将一个匈奴兵踩在脚下。作品中注重整体表现,取舍大胆,着重体了现马的强壮,舍弃了鬃毛、马尾等,集中体现出战马气宇轩昂、庄重雄强的特征。《跃马》作品则利用一块平整的大石块,大胆概括,强化战马头部与颈部,刀法奔放有力,外形轮廓极为清晰,线感强烈。雕塑语言与中国绘画语言巧妙结合,无论外形还是肢体结构的表现,恰到好处地运用中国画的线条的表现力,表现了一匹腾空而起的战马,充满生气与活力。为了加强力量感与整体感,雕刻者保留了马颈之下的那部分石头。这部分石头看似多余,实际上保留它更好地强化了战马跳跃的力量感与疾速感,让人寻味。

雕刻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石雕艺术 陵墓石雕 艺术

一、雕塑艺术的特点

雕塑艺术是三维空间的艺术,是立体的艺术,有宽、有长、有深度,这是雕塑艺术最根本的特点。

(1)雕塑的根本特点是立体造型。即用三维空间的体积,表现某种形象和节律,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

(2)雕塑是“诗”,不适于叙事,只适于抒情,宜于象征,象诗一样要求概括集中,一以当十,以少胜多,集中、凝练,雕塑更接近于音乐和建筑。可以说雕塑是造型艺术中的诗。

(3)雕塑因其高度概括,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时代的标志。如美国“自由女神塑像”、前苏联“工农联盟雕像”。雕塑立于通衢大道,带有“强迫性”,使人非看不可。

(4)雕塑既是提高的艺术,又是普及的艺术;既是古老的艺术,又是现代化的艺术。

二、雕塑艺术的语言

(1)物质实体性的形体,以及因形体变化而造成的光影。

(2)具象与抽象。这主要是指表现手法,也就是雕塑作品表现的是否具体,以具体的形象雕塑来表达情感的具有具象性,反之,以注重形体动作来表达微妙的情感的,具有某种象征意味的,实际是比较概括的、抽象的表现,它只是给人一种韵律、一种调子、一种隐约的感情,这种更接近建筑和音乐的则是具有抽象的内涵。

(3)雕塑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圆雕和浮雕两种类型。它们是按所占空间和形象的突显程度而划分的。圆雕是形象凌空而且可从四面观赏的雕塑,它的形式特征表现为三维的以艺术为中心点的立体形象。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深浅不一、凹凸不平的不同形象的雕塑。它的形式特征是凹凸对比的半立体式半平面形象。除此之外,按照材料的不同,题材的不同、表现手法、风格等等的不同,雕塑还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式,但圆雕与浮雕是最常见的划分方式。

三、欣赏石雕艺术

欣赏雕塑作品可以从如下几个问题中展开:

1、雕塑艺术的体积

雕塑艺术是体积的艺术、体积的美、体积的感受,纸也有三维即长、宽、高,但没有体积的感觉。体积对于雕塑的重要性是从外表就能展现出来的,人们最直观的就能够看到一座雕塑的体积,这种美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得到的,来自于雕塑本身的体积的语言,三维的感觉也是一种体积美得体现,雕塑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就来自于给人的这种空间美。

2、雕塑艺术的韵律

雕塑作品的艺术性并不仅仅在于具体的人或者事物的模仿,主要是通过雕塑作品所特有的体积的感觉给人们带来一种鼓舞,另外这种艺术感还给人们带来极强的韵律感和分量。欣赏一个雕塑作品最需要的就是通过体积的相互转变,形成这种韵律感,这是欣赏雕塑作品的最基本的语言。

3、雕塑艺术的影像

通常人们会感觉到,在黑夜看到雕塑的影子,给人很飘渺的感觉,令人印象深刻。这些特点在大庭广众下是很难被人发现到得,在静静的夜里,光线不会多变,可以看到雕塑立体的轮廓,这种影像会给我们更多的感受,因此雕塑在创作的时候也很注重这种影像。

4、雕塑艺术的主题

任何艺术都要有中心,有主次安排,关键的地方要明显地表现。绘画当中为了突出强调的部分,多用红色、白色等,就是素描也要用强烈的线条,明暗对比,来强调主要部分。雕塑不以颜色强调,而用体积组织雕塑的突出点。如米开朗琪罗《挣扎的奴隶》其冲击力的三角形体;埃及法老的头部;中国佛像手势的位置等均是如此。

雕塑艺术语言与绘画、摄影、建筑艺术语言有很多相同之处,概括如下。

教师:雕塑与绘画、摄影的区别在于,雕塑是在三度空间里用物质材料创造出实体形象,而绘画、摄影都是在二度空间里创造出平面形象。欣赏绘画和摄影只能用视觉感官去观察,而且观察的角度也受到局限。雕塑作品则不然,因为是立体形象,可以触摸,加上视觉感应,能够唤起欣赏者更多的艺术想象,产生独特的艺术审美效果。另外,由于雕塑作品的立体性,欣赏者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甚至可以结合周围的环境来一并欣赏,使雕塑作品更富有生动、逼真的艺术魅力。雕塑作品的凝练与集中和它的概括性,是其与建筑艺术区别的最显著特征之一。

雕塑艺术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联系非常密切,这方面应引起重视。

雕塑作品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是我们对雕塑艺术欣赏要特殊注意的重要问题。这里以中国雕塑加以阐释。

四、陵墓石雕

陵墓雕刻:是指陵墓建筑中的雕塑部分。陵墓建筑分为地面和地下两部分。分布于地面的为了配合地面建筑而制作的石雕和石刻比较常见,这种位于地面的石雕往往规模也比较大,气势恢宏。而地下的石雕,是位于墓室内部的石刻和石雕,主要是以浮雕的形式出现,像有一些石画像,画像砖等等。

陵园石雕有两个主要的特点:首先,陵园的石雕一般都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带有其特殊的寓意,服从于陵墓整体的思想氛围;其次,陵园的石雕多是神化的形象,或者是理想化的。

陵园石雕按照题材分的话可以分成仪卫性和纪念性两类。仪卫性题材的石雕都是按照一定的礼仪来设计的,通常是有些神兽,华表等等。而纪念性的石雕一般是为了纪念已经过世的人而修建的。例如,唐太宗昭陵墓前,雕刻其生前有战功的六匹爱马浮雕,即著名的“昭陵六骏”。为它们雕刻的高浮雕高1.7米,宽2米以上,其形体略小于真马,有的昂首立姿,有的慢步行走,有的快速奔驰,着重体现马的勇敢、驯良的特性和充满生命力的蓬勃精神。在雕刻手法上严谨写实,刀法简练,结构准确,比例合适,形体浑厚,富有立体感,整体效果概括简明,极为生动传神,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使其享有盛名。国外也有类似的陵园雕塑。例如梅迪奇陵墓雕像《夜》,大理石雕像,米开朗基罗为梅迪奇家族的陵墓所作。佛罗伦萨巨头梅迪奇家族的陵墓位于圣洛伦佐教堂的一座小礼拜堂内,断断续续地前后施工长达15年之久。米开朗基罗为这座陵墓制作了几尊著名的雕像,成为他创作盛期最后阶段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尼摩尔公爵朱利亚诺·美第奇陵墓前的一对男女人体雕像《昼》与《夜》和乌尔比诺公爵洛伦佐·梅迪奇陵墓前的一对男女人体雕像《暮》与《晨》,这是脱胎于古代河神的四件象征性雕刻。《夜》是一个身材优美的女性,但身体的肌肉松弛而无力,她右手抱着头,正在深深地沉睡着,脚下的猫头鹰象征着黑夜的降临,枕后的面具则象征着恶梦缠身,她似乎已经精疲力尽,只有在梦境中才能得到安宁。

参考文献:

[1] 杨先谟. 水族石雕艺术初探(续)[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2] 蒋定文. 现代艺术墓碑设计漫谈[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3)

[3] 吕墩墩.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特别研究艺术家个体的当代艺术文献展[J]. 美术文献. 2012(03)

[4] 程一峰. 雕塑制作经验与雕塑创作[J]. 美术向导. 2012(02)

[5] 刘园. 第二次绽放[J]. 中华手工. 2012(07)

[6] 肖宇窗. 大足石窟的文化取向[J]. 美术观察. 2012(06)

雕刻的概念范文3

笔者班里一共有7个学习小班,分别有一位班长负责协调本小班的学习活动。在笔者这类学校,班级里面语文学习基础较好、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寥寥无几,一般笔者确定好学习班长后,会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培养,指导他们有效牵头成员,对照要求开展自主互助学习活动。所以在论述类文本复习的初始阶段,笔者先带领各班一起回眸了江苏近7年高考论述类文本的命题情况,并分小班重点研究了近三年的命题方法及答案表述的基本走向,力求找到命题的突出倾向,做到对考点考情了然于心。

一、指导学生研究命题方法和答案表述的基本走向,把握设题规律

(一)层次思路分析题。这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段落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以及文段内部结构层次的能力。这一题型江苏似乎是年年都考,是相当成熟又具有价值的题型,出题的形式有两种:局部段落论述层次概括和整体文章论述层次概括。

如2014年《乾坤草亭》第17题“请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分)”,答案是“首先,提出人的境界分三层次;其次,阐述了中国画中的小亭或小舟所体现的‘台上玩月’这一境界的心灵特点;最后,指出中国画家都想达到‘高台玩月’的境界。”此段的思路很是清晰,不存在阅读障碍;层次分明,不存在理不清的问题。另外还有2016年《成人不自在》的第17题“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答案是“文章首先以孙悟空的经历为例,提出中心论点‘成人不自在’;接着写孙悟空成长,发觉自己空间险隘、生命有限从而反抗,奋斗,接受约束,戴上‘金箍儿’,阐述‘不自在’的原因;然后写‘西天取经’经历磨难,对自我进行磨砺、修心境,最后成为‘斗战圣佛’,阐述‘不自在’的意义;最后写任何社会中的人都面临着‘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

(二)语句含义理解题。这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和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

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如2014年《乾坤草亭》第16题,“请简要说明第三段中‘个’的含义。(6分)”答案为“‘个’从具体物象到抽象观念,形成了三个层面:竹,点,圆满具足的生命。”此题比较容易,但是此题亦有想不到的地方,即是“从具体物象到抽象观念”,再说,这也不是“个”的含义,如果这句话设分的话,考生就吃亏不小了。

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或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如2015年《罗丹的雕刻》的第18题,“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6分)”答案是“雕刻开启了以生命为表现内容的历史;雕刻成为人们思考生命的载体;雕刻呈现了罗丹对生命的思考与想象;雕刻带给艺术家们以创作的启示。”解答此题,先要弄清这句话的意思。这是一个比喻句,联系上下文完整表述应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是‘开向生命的窗子’”。“那些青铜和大理石”代指罗丹的雕刻作品,“窗子”比喻观察外界的通道;同时这一“窗子”是开向“生命”的,则说明我们观察的对象是“生命”。

(三)概括整合内容题。这主要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如2015年的《罗丹的雕刻》第17题“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答案是“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在雕刻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这也是一道传统题型,通观全文,“根本性的变革”主要在第2至第4段中。分别找出其中的观点句、概括句、评价句、总结句等,如第2段中的“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第3段中的“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第4段中的“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等。我们可以找出这些关键性语句,再将它们分门别类加以整合。难点主要是在“观念”、“内容”、“形式”这三个“类”的关键词的提炼上。

通过各个学习小班的认真研究,大家发现从命题角度看,近年来江苏省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套路,文本的选择,甚至每道题的赋分,都有固定的套路。“分析文章思路”与“概括作者观点”是命题的两个基本考点;“理解重要句子含义”与“概括归纳内容要点”是两个基础考点;“分析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是容易忽略的潜在考点。同时第1学习小班的周童士同学还发现《考试说明》中“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能力点“理解(B)”――“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用的是“含义”,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用的是“含意”。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是如此解释的:[含义](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含义深奥。也作涵义。[含意](诗文、说话等)含有的意思。用“涵意”的句子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而用“含义”的句子,我们能理解其包含的意义就行了,不知这样解释是否合理。

二、通过实战训练,共同分析答题失误类型与原因,内化规范

在这一阶段,我们遵循大家在复习前期总结的命题规律,紧扣训练点,精做了学校备课组选出的10篇结构典范、思路清晰、命题规范的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结合标准答案,我们分小班进行互批细批,并进行辨误归类,引导大家形成规范,举一反三。

各小班归纳出来的答题失误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1、概念与文本脱离,答非所问

2、答案繁简失当,要点不全

3、逻辑性不强,表述缺乏连贯性

失误原因主要是:审题不仔细,浮躁盲目,急于求成,分析概括能力薄弱,答题习惯较差。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让各学习小班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以下是第3学习小班提出的总体解决对策:

1、把握论述类文本的关键词句时,要注意整体把握与局部切入的关系。

2、在归纳文本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观点态度时可以由标题着手,也可以关注文本的开头与结尾,同时还要结合文体特征,从目的、启示处着手。

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时要注意文章结构与文章思路的关系。

4、明确论述类文本的考点要求和命题特点,探索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5、学会仔细审题,规范答题,准确表述。

以下是第4学习小班对“分析归纳中心意思”考点的解决对策。

1、摘句法:寻找中心句(段),有的标题即是中心,有的开头点明中心,有的结尾揭示中心。

2、合并法:ふ腋鞫沃行木洌合并后提炼概括。

3、提炼法,有的文章没有主旨句,须将全文各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提炼。

三、进行小班化合作命题,促进学生对考点的融会贯通

笔者的小班化目前选择的是小班与小班之间定期变换组员,一般是半个学期根据考试成绩重新分班,或者在某一特定语文主题学习时安排学生自由分班,比如高一课本剧表演,高二唐诗宋词、史记选读等资料搜集,高二升高三暑假附加题复习,高三作文专题分享式复习等。

进入论述类文本复习的后期,笔者给7个学习小班分别指定了篇目,让每个小班按照江苏高考要求对此文本命制三道题目,要求考点明确,有清晰的答案解说,小班内所有成员共同参与讨论命制,各学习小班班长负责本班篇目的课上演示说明。因为在前阶段,学生经过实战训练对论述类文本的命题规律和题型已经比较清楚,所以合作命题这一环节还进行得比较顺利。

以下是第5学习小班对朱光潜《诗与直觉》(原文略)命制的题目:

1、请简要概括本文作者的论述思路。

(能力层级为C,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参考答案:首先,引出话题并引起思考:“见”如何才能升华为“诗的境界”;接着通过分析“直觉的知”和“知觉的知”几组概念的区别亮出观点,集中论述诗与直觉的关系;最后,指出思考、联想对于诗的重要性,进一步强调诗的境界是直觉中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

2、诗的境界的形成与哪些方面有关?

(能力层级为C,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参考答案:直觉,思考,灵感。诗的境界的形成必须起于直觉,但通过艰苦的思索,会产生灵感,使诗的境界得以突现而出。

3、如何理解第三段中“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这句话?

(能力层级为B和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理解句子的含意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参考答案:诗的境界是指诗所写的情境,即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直觉的“知”是指通过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对象本身而见出形象本身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名理的“知”是指借助思考、联想而见出事物的意义或事物之间的关系。本句是作者的观点,指出“直觉”与“诗”的关系,并以崔诗为例,表明读诗时必须要聚精会神地专注于对象本身,才能直觉出诗所写的情境(即诗的境界)。

市教研专项课题《以小班化组织形式承载“积极语用”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

参考文献:

[1]王兆平,胥照方.近年江苏卷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格局及应对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6,(10).

[2]张振.江苏高考论述类文本教学与答题策略探析[D].烟台:鲁东大学,2013.

雕刻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雕塑;艺术;立体造型;创作设计

作为一名雕塑专业的学生,我们主要学习古今中外的立体造型基本理论知识,受到立体造型的基本训练,掌握造型创作设计的基本能力,以及以泥塑及硬质材料手段面对自然对象进行立体写生。

当我第一次接触雕塑的时候我对雕塑的概念还是很模糊不清,但随着老师的讲解我改变了内心对雕塑的认识,然后对雕塑又重新赋予了新的定义。在我还没学习雕塑前的理解是:“雕塑”顾名思义雕就是‘刻’的意思,而塑就是‘捏’的意思,起初就是这么认为的,但随着自己对雕塑专业深入的了解以及知识的增长,自己内心原来的一些东西逐渐的被现学的知识给覆盖了,雕塑是运用多种物质材料、多种手段(雕、刻、塑、铸、焊等)制作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感情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雕塑的用途还是很广的,如:瓷碗、茶壶等很多,以前对于雕塑我的认识很模糊,现在,在我对雕塑了解了以后,知道了雕塑有很多种,而且用途,材料各有所不同。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这就是现在我对雕塑的理解。

现在我对雕塑的分类和材料的理解大概有:一、石雕,亦称“石刻”。 雕刻艺术之一。为我国五大雕塑传统(陶、木、石、铜、泥)的组成部分,是按材料分类之雕塑品种。二、木雕,雕刻艺术之一。为我国五大雕塑传统(陶、木、石、铜、泥)的组成部分,是按材料分类之雕塑品种。常用的有楠木、樟木、柏木、黄杨、龙眼木、红木、梨木、杨木、桑树根及其他果木;一般构图都以圆木周边宽度为眼,以雕刻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楼台亭阁、动物水禽等室内小型题材作品为主。三、骨雕,亦称“骨刻”,雕刻艺术。按材料分类之雕刻品种之一。指在动物骨头或骨制品上雕刻的花纹或物像。四、贝雕,用有色贝壳雕刻或镶嵌成的工艺品。五、砖雕,一种民间雕刻工艺品。指用凿和木锤在砖上钻打出各种人物、花卉等简单图像,作为建筑上某一部位的装饰品。六、泥塑,亦称“彩塑”。一种传统雕塑工艺品。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先上粉底,再施彩绘。七、彩陶设计,我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工艺第一次揭示的工艺美术创作设计等。雕塑的用料是十分讲究的。如:《断臂维纳斯》的原件,使用的材料是洁白如玉的大理石。雕塑家罗丹曾说过:“抚摸这座雕像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几乎是温暖的。”这说明,雕塑由于它使用的物质材料的特点,使得与触觉相联系的质感与量感,具有了审美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雕塑是不同物质材料的艺术,因此,雕塑必须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表现。

雕塑作为一门艺术,更多的是通过形体和空间来表现作者所要表现的主观情绪、气氛或者雕塑本身的所要表达的其它精神层面的东西。简单地去抄写、复制原本的形体比例、“起伏”、轮廓或解剖往往失去了艺术创作本身的意义。我的心得是:一是看大块,不论是做人体还是头像雕塑,要仔细观察,尽可能准确地掌握模特的大的框架和形体特征、习惯动态等,并牢牢的默记在心,始终围绕这些框架和形体特征去塑造形体;二是要注意大的体块之间的关系,即,位置、体量、动态关系;三是注意头部塑造,包括五官之间的位置、体量、动态关系和五官与整个头的位置、体量、动态关系的把握,也就是要注意头部本身的特点、神态,也就是要“传神”。“泥人张”张明山先生说:“形好整,神难拢;情易见,意难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泥土真是个神奇的东西,没有生命的泥土,注入了思想,便有了灵魂――泥塑就是这样,我已深深地迷恋上了它。我认为好的雕塑都有一个共同的的特征,那就是:都有一种不可名状的亲切感;都有一些生动的、优美的,能够触动人的心弦的东西在暗暗地吸引着你。

雕刻的概念范文5

引言

木雕工艺是利用木质材料加工雕刻而成极具观赏效果的造型艺术,是它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其雕刻题材丰富、广泛、并全面走进具有中国民间特色的生活。其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具精神,同时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观念、价值表现及行为准则。作者在对木雕工艺多年的创作和实践中发现,在极具代表民族特征的服饰、头饰、图案、建筑等中提炼木雕造型元素可以更好的表现其民族性特征。苗族的银饰以其独特的造型元素成为历年来苗族同胞穿戴的习俗,不仅能为苗族服饰锦上添花而且银饰也成为苗族特有的符号特征。通过本产品以浮雕木刻为手法,造型以广西苗族妇女头上的银角饰为元素,结合原始木雕对人、希望、生命的内容,创作出这组作品。这组作品通过对苗族元素的提炼,把苗族人民对牛崇敬和信仰通过原始雕刻手法表现在作品上,极富苗族特色。

木雕工艺的起源发展概括

1.木雕工艺的起源

我国木雕工艺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新石器时代就发现人们已经可以运用工具制作各种日常生活用具,如石斧、刀具、陶器、木器等,这些日常用具虽说造型简单但却解决了人们的日常所需。这也迈出了中国木雕艺术工艺的第一步。随着时代的变迁,制陶工艺的兴起,制陶工艺对不同款式木质容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木质工艺在此情况下也日渐成熟,这也为木雕工艺的发展起到了基础作用。

2.木雕工艺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政府对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也加大了保护和推崇的力度,木雕工艺也在这一时期重新燃起了生命力,木雕艺术也再次兴起,木雕艺术家也被集结在一起使得木雕工艺在制作、技法表现、木雕保护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各地木雕艺术组织建立了木雕艺术加工厂,这为木雕工艺的市场扩宽了道路,为木雕工艺造型创作和艺术品陈设提供了有力保障,那么接踵而来的是创作出更多反映民间生活风格迥异的木雕艺术精品。因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木雕工艺在国内政府的支持下、在各地民间艺人的参与下木雕艺术行业得到了壮大的发展。可以说,这个时期木雕行业产量庞大、品种繁多、技艺精湛是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木雕艺术为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国际贸易、国家文化交流做出了不菲的贡献,同时也为木雕艺术的发展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木雕工艺的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对木雕工艺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急需,因此在对木雕工艺人才的培养方面也产生个多种培养形式,如传统的“一对一”师傅带徒弟,高校开设雕塑课程为培养木雕艺术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这一时期也涌现了一批刻画技艺精湛的优秀工艺人才,现如今有些已被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有些大师的作品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奖,作为木雕精品已被陈列收藏起来。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木雕行业的巨大变革,木雕技艺也有传统的人工操作逐渐到半机械化话的生产,新的生产模式的出现也加大了木雕艺术品的产量,更好的适应国内外对于木雕品的需求。

雕刻的概念范文6

一、雕塑艺术

雕塑艺术基本概念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通过体量空间的纵深、形体结构的变化、线条韵律的节奏以及材质的选择来表达雕塑家的创作理念。雕塑家们立足生活,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借助使用不同质感的物质材料高度凝练创造出的可视可触的立体空间艺术形象。

雕塑艺术属于造型艺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周围空间里,引导人们在空间中形成一种特定的视觉感知文化。它无声无息却彰显着深刻的人文内涵,丰富人们的感官世界,也使人们感受到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具有强劲的感染力和永恒的生命力,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精神符号,是社会发展进程的记录和形象再现,也是思想情感的沉淀结晶。

二、二十世纪中国雕塑艺术概述

二十世纪的中国是社会历史形态的重大转型时期,存在着三大社会历史形态,分别是清皇朝末世、中国革命、人民共和国前期和近期的改革开放。在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环境下,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深刻的形态烙印,雕塑艺术也呈现出相应的艺术特点,成为切实反映人类文明前进发展和社会形态交替变更的文化艺术形式,也体现了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

1.兴起与发展。我国古代传统雕塑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是隋唐时代的陵墓石雕、墓室俑像、石窟以及寺庙雕像,直到二十世纪初,传统雕塑艺术仍占统治地位,雕塑作品中的许多形象都栩栩如生,深刻的传统思想和文化理念也在这些作品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随着五四运动新文化思潮的掀起,有很多的美术青年先后赴西方学习雕塑,如李金发、王静远、刘开渠、梁竹亭、王临乙、曾竹韶等。他们归国后,在当时非常艰难的条件下举行作品展览,参照国外雕塑艺术形式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民族文化背景,站在写实的立场上为中国的现代雕塑形态的产生做了坚实的铺垫,在他们的努力下,许多艺术院校相继设立雕塑学科,这不仅开创了我国雕塑事业的发展先河,而且为以后的雕塑事业发展提供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使西式雕塑在中国得以发展,为雕塑教育体系的确立做出重大贡献,成为中国近现代雕塑艺术的最早开拓者。在二十世纪中国雕塑发展萌芽时期,我们不得不提蔡元培先生,是他推行“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提倡新雕塑并于1928年亲自创办杭州国立艺术院,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现代雕塑家[1]。

以刘开渠先生主持修建的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带,历时六年集体创作完成,以中国近现代革命为主题,按照历史顺序从东南西北四面分别为:曾竹韶先生创作的《焚烧鸦片》、王丙召先生创作的《金田起义》、傅天仇先生创作的《武昌起义》、滑田友先生创作的《五四运动》、王临乙先生创作的《五卅运动》、萧传玖先生创作的《南昌起义》、张松鹤先生创作的《抗日游击战》、以及刘开渠先生创作的《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这些浮雕带高度概括地表现了中国人民百年革命斗争的壮丽情景,充分表现了人民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在艺术构思和形式上将中国古代传统雕刻艺术与欧洲写实主义完美结合,在汲取外国先进经验和艺术精髓的基础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和融合。1958年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落成,极大鼓舞了雕塑界的创作热情,为建设城市大型纪念碑雕塑创作提供了重要经验,是中国现代雕塑的起点和里程碑[2]。

新中国成立后,雕塑创作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美术院校普遍建立雕塑系,并选派留学生、研究生到国外学习。在新中国成立十年之际,首都建造的十大建筑的雕塑群系列,再次掀起了我国雕塑事业的发展新高潮,雕塑家们积极热情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他们吸取西方艺术的技法及表现手法,发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创造出了一批优秀的雕塑作品,如1965年四川美院创作的《收租院》和1974年央美鲁美合作的《农奴愤》[3]。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思想解放,整个社会逐步恢复了对艺术创作规律的尊重,雕塑艺术从本质上发生了变化,从封建式走向开放式,变得更宽泛、更自由,创作主题趋于生活化、大众化,许多城市开始环境雕塑建设,大力发展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2.保护和传承。传统是社会、自然以及历史的脉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智慧结晶。中国地域辽阔,民族多样,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人与万物之间讲究和谐共处,中国传统雕塑艺术也表现出深沉含蓄的民族个性,认识与解读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作,是雕塑创作的必然趋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国家加大教育投资,更需学者认真研究艺术文化遗产与传统雕塑精髓,从而具备人文理想、人文情怀和历史责任感,来创作出具有时代元素的作品。从整体上看,二十世纪的雕塑家们勇于学习和创作,不少雕塑家回归民族优秀传统,在保护中传承,在继承中创新,使中国现代雕塑成为中国近代美术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雕塑艺术得以蓬勃发展,同时也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例如之前提到的泥塑作品《收租院》和《农奴愤》,具有鲜明的纪念碑特点,其艺术手法都采用传统的泥塑,由众多优秀的雕塑家共同完成。这一时期的雕塑艺术继承了传统“泥菩萨”的作法,风格上保持了现实主义特点。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许多珍贵的雕塑遗存被纳入重点保护对象,但中国雕塑艺术在文革时期遭受重大损失,有些得以及时补救,有些已经无法挽回,雕塑转入低谷。经历过此劫难,国家和人民对传统雕塑的保护意识更加增强并切实做出了一系列的防范保护措施。八十年代以后,西方的雕塑艺术体系被全面纳入我国的艺术教育,很多雕塑家受西方当代艺术影响,敢于突破传统模式,各种思潮和流派不断产生并流行,从观念和技术上都打破了本民族的传统程式,但中国传统雕塑已处于衰落时期,民间小型雕塑虽然繁荣,但未能成为主流。泥人张、面人汤、无锡泥人等为代表的传统雕塑在民间还比较活跃,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都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有的失传,有的则融入以西式雕塑为主流的大潮中。这一时段的民族的、传统的雕塑艺术特色几乎少之又少,传统雕塑技艺如何传承和发展,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开拓的。

3.创新。创新是人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在传统上创新,逐步的积累,逐步的改造。在雕塑艺术中,创新已成为雕塑作品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准,也是今后发展的大趋势。一件好的雕塑作品必定是经过艺术家的深思熟虑,注入自己深刻的人生感悟、炽热的感情,对生活经过透视、提炼、高度概括,再充分运用雕塑艺术的独特表现手法,并在雕塑材料、构图、表现形式上进行探索与创新,才能震撼不同观众的心灵。关注和审视二十世纪以来雕塑家的创作,题材丰富、主题鲜明、表现形式多样,取得了辉煌成就。例如1932年滑天友先生创作的《轰炸》,是他在上海亲眼目睹了日本军队的野蛮轰炸,到达法国后创作了这件杰作。作品通过母子三人躲避飞机轰炸的情节,对三个不同年龄人物的不同动势和表情刻画,自然的表现出他们不同的心理状态,体现母性的慈爱以及维护人类的尊严和正义。作品在艺术处理上使用了一种非常简练的造型手法,组成一个倾斜三角形的构图,给观众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具有独特的艺术处理方式和巨大的感染力,体现出创作者深沉真挚的感情表达。1935年张充仁先生创作的《渔夫之妻》,塑造了一个穷渔夫的妻子站在海边眺望大海、期待丈夫归来的形象。据张先生回忆,当时在课堂上,手捏泥团,想起了远方的家和灾难深重的祖国,顿时失声痛哭不能自已,于是创作了这件作品,寄托对祖国的忧虑和思念。作品不但表现出作者对西方雕塑技法的娴熟把握,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特有的文化和感情。

1954年曾竹韶先生创作的《虎门销烟》,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十块大型浮雕的第一块,表现了1839年广东虎门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人物形体塑造严谨,情绪饱满,泥塑手法娴熟,吸收和运用了中国传统雕刻技法,表现风格注重了民族的欣赏习惯,是尝试结合西方雕塑与民族传统技法创作新题材雕刻作品的一个开端,具有整体洗练、刻画细腻、质朴清新的特点。1982年田世信先生创作的《苗女》,表现的是一个盘髻插梳的苗族姑娘头像,牛角梳被夸张成一对大牛角,双耳下有垂吊的一对大耳环,整体的造型和体量,都散发着英爽和灵气,表现出作者寄寓于平凡而又普通中的坚韧顽强的精神世界。作者开始注重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精髓中吸取形式语言和表现方法,民族化和本土化的传统资源在作者的创作中被充分的运用,在雕塑创作理念上有了新的突破。1991年钱绍武先生创作的《李大钊纪念像》,在创作前认真地研究了史料,分析了人物的特征和精神气质,注重李大钊特别方正的北方脸型和平齐的发式,从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到他对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向往和坚定的信念。作品塑造手法完全跳出写实主义手法,部分造型采用高度夸张的浮雕来处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的形式,雕塑周围配以松雪和石材衬托,更加体现了作者的创作主题。

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雕塑艺术的创新需要雕塑家既要尊重艺术的独特性,又要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雕塑的创新不是简单的照搬传统和模仿,更不是一味地排外固守,而是结合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技法和精神,借鉴西方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对雕塑创作在材料、构图、创作主题及表现形式上的一种创新。雕塑的创新只有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体现民族性、地域性、独特性才有价值,雕塑家应积极的寻找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独特思维优势,敢于打破传统艺术的旧风格,大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