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基础入门教程范例6篇

雕刻基础入门教程

雕刻基础入门教程范文1

【内容摘要】“让创造成为习惯,让传统文化成为创造的源泉,让欣赏传统文化成为一种享受。”是我篆刻教学中一直期待的理想境界。三年来,在我校教科室的帮助下,形成了教育科研的浓厚氛围,促动了个人的专业化发展,更使教育科研与学校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开发出了具有独特风格气质的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校走上文化成长之路。

【关键词】  篆刻 兴趣 文化 传承

引言:篆法表现文字之美传统印章文字多用篆书,所以称之为篆法。篆刻是以篆书为基本元素,运用抽象的线条进行造型的艺术。篆刻作品之所以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主要是因为篆书是篆刻的母体,是篆刻艺术中篆法美的基础。

一、怎样把学生拉近篆刻的殿堂

 1.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师从一般的写作状态中握着学生的手,慢慢地教学生“一流的写作”印章雕刻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的。2.学生发现过程:教师为学生创造积极思考和探索的情境,发现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得出新结论。学生成为“发现者”,信息处理者,而不是被动知识的“接受者”。3.新老交替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方法上,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选择,发现自我,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二、古今结合,激发兴趣

小学是孩子们最好奇的时期。因此,一个科目或一项技能,只要抓住孩子的好奇心产生兴趣,就会事半功倍。

在教学生雕刻印章时,我把一些古代作品和现代作品结合起来。从时间的跨度上,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印章雕刻漫长而神秘的历史,感受到这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古代作品中,我列举了我国最权威的印章“御玉玺”,玉玺诞生于秦朝九年。它见证了汉字的发展,演绎了几个朝代的兴衰,使学生们感到惊奇。

三、问题及背景

 1.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美育资源、德育资源、创新教育资源、艺术探究资源、印章雕刻特色课程资源,旨在满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师的实际艺术教学内容及相关主题活动。2.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探索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树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自我概念。3.培养创造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探索,为自己开辟知识空间。

四、篆刻教学中发生的小故事

 我记得上学期初,我要求新生在跳板上练习印章书写。很明显,他们把这些字变成了“天书”。

其中一个学生更经济。他不愿意买这个印模,直接在手里雕刻。事实上,有一定经验的人在手中创作作品是正常的。只要处理得当,也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这个学生总是把石头的顶部握在手里。他抄近路和断线时什么也没发生。当他在边缘刻了一把长刷子时,问题出现了。因为新手很难控制刀的力量,一些刷子冲向石头边缘的外侧。我只听到“啊”一个红色的手指,“认真的”?“尽快处理伤口”是其他几个学生的共同问题。学生的手指已经变成了一个软石雕。我正在指导另一组学生写作。当我听到这个电话时,我从另一个小组冲到学生跟前。幸运的是,他的力量不够强大。这把刀只是从他手指的皮肤上刮下一道疤,涂上一些消炎液,然后包上一块伤口补片。现在孩子们更矫揉造作了,同学伤了手再也没有来过,结果给整个学习社区带来了负面影响,一些家长过来说这个项目太危险了,“我们的孩子不参与”,家长的关心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我在想这个问题。突然的大问题,是“一个人独自吃鱼吗?”当它们卡在嘴里鱼刺时,它们再也不会吃鱼了吗?

在我通过各班班主任与父母交谈后,我让他们明白,书法印章雕刻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只有家长注意了,学生才会认真对待。经过与几位家长的深入交谈,这个棘手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五、篆刻教学的目标、内容要点与价值

 1.研究目的和内容:1.校本特色课程与基础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2)校本特色课程与基础课程整合后的教学实施策略与评价研究。

2.研究重点: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反映了艺术学科在理论上的新趋势,如强调艺术的人文性,重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的关系。书法和印章雕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感受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篆刻教学的价值:

(1)文化价值:①印章雕刻是我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是我国几千年来先民文化艺术的结晶。如果把印章切割艺术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到其他学科中,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让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那么我们就不必担心印章切割艺术的未来和传统文化的未来。②温州著名篆刻家在中国文艺界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方洁坎、林建丹、马一钊、张朔都是中国印章雕刻艺术领域的大师,它们是温州文化的旗帜。

(2)审美价值:印章雕刻有其独特的审美方面,包括白文、朱文,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封条法、封条法和刀法,它还可以分为印刷面和附言,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体会印章雕刻作品的艺术魅力,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六、主要观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让创造成为习惯,让传统文化成为创造的源泉,让欣赏传统文化成为一种享受。(1)激发和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学习探究;(2)引导学生掌握探究方法;(3)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4)评价及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可能的创新。印章雕刻教学与美术课程的整合,不仅是实现我校校本课程发展新的增长点的契机,也是充分发挥我校校本印章雕刻课程现有资源优势的好途径。从2016年开始,我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培训了大量的学生学习印章雕刻,整理了小学阶段的校本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可以说,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中,把校本的印章雕刻课程与艺术基础学科结合起来,是非常合理和必要的,具有最相似的特点。

七、篆刻教学的核心

 中国的书法和印章雕刻艺术非常注重文字,“文字是第一人,人的怪字来自古代”。印章雕刻是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它可以称为国宝,在海外广泛传播。通过学习,使学生加深对这门艺术的理解和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自觉学习、研究和继承,使这门古老的艺术得以发扬光大。

参考资料:

【1】《乐石社学生篆刻》----作 者:齐卫国.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书法篆刻素质教育丛书》作者:周斌.上海:绣文章出版社

雕刻基础入门教程范文2

徽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优越自然条件,蕴孕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有香果树、红楠、花榈木、红椿等树木植物千余种,飞禽走兽二百多种,茶叶三十种,此外还有花岗岩、瓷土、金、铜、钼、水晶等种类丰富的矿藏。徽文化作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不仅是狭义上的学术理论、民俗传统、艺术文化等,还涉及经济、社会、建筑、医学等学科,而且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商、徽州宗族、徽州教育、新安理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派建筑、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徽文化是形成徽州民居建筑装饰风格的关键。

儒家文化在两宋时期发展到了理学阶段,从南宋以后“程朱理学”为统治理论。程朱理学的创始人程颢、程颐和朱熹的原籍都在徽州,因此徽州人以“程朱阙里”引以为荣,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礼”成为徽州人身体力行的道德规范。不仅在思想意识上受到程朱理学“成教化、助人伦”的熏陶,在人文生活中为弘扬伦理道德,将儒家思想融入到建筑美学中,使徽州建筑雕刻艺术赋有一种古朴内敛的基质。徽州地处皖南丘陵地带,四面环山,交通闭塞。原本就山多地少,土地贫瘠的徽州,因中原人大规模迁入,人口数量与日俱增,生存的压力迫使人们另辟奇径外出经商。据《休宁县志》记载:“徽州介万山之中,地狭人稠,耕获三不瞻一。即丰年亦仰食江楚,十居六七,勿论岁饥也。天下之民,寄命于农,徽民寄命于商……一日米船不至,民有饥色,三日不至有饿莩,五日不至有昼夺”。徽州境内的新安江东流至浙江省建德市,其支流环绕全境,水路交通极为方便,为商品流通提供了必要条件。独特的地理环境促使徽州山货、茶叶和木材资源丰富为徽州人从商提供了物质基础。徽州人认为文教与经商并存“以商重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才是聚集财富经世不败之道。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程朱理学的社会教化,徽商以“孝、义、节、忠、信”为本,致富后的徽商回乡大肆兴建土木,修建宅第、祠堂和牌坊以光宗耀祖,旌表功名。

徽州“三雕”的艺术特色

徽派建筑的代表是被誉为“古建三绝”的祠堂、牌坊、民宅,其中最具审美价值的是号称“徽州三雕”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徽州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的深厚以及崇山峻岭环峙的自然环境,形成了集“三雕”于一身,兼人文性、实用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独特建筑风格。“有堂皆设井,无宅不雕花”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征,徽派建筑是以大型木架为支撑的砖木结构,因此为徽州雕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1文化内涵

徽州古建“三雕”实质是儒家思想的物象化。由于徽州是程朱理学的发源地以及对徽州人孔孟儒学的极度崇敬,建筑的表现形式融合了“儒家思想”。“牌坊”作为徽派建筑和“三雕”艺术的代表从多个角度深入浅出地表现了儒家文化的本质。“徽州三雕”作品中《岳母刺字》、《卧冰求鲤》、《郭子仪上寿图》、《乳姑不怠》是以“忠孝节义”为题材,内容上表现的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

道教以古代民间百姓的各种信仰为基础,结合本土文化、神话传说、阴阳五行以及儒家和佛教而形成的。《麻姑献寿》、《百子图》、《洪福齐天》是以“福禄、多子、吉祥、长寿”为题材表现道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佛教文化为传统民间艺术增加了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譬如一些有吉祥寓意的“万”字符号、“长盘结”和八吉祥造型等。佛教中的菩萨、罗汉、佛经故事、狮子、宝塔、香炉和等法器都成了民间艺术的创造题材。

“民间文化”是能够表现百姓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标准,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且能普遍流传的文化。作为民间传统工艺的“徽州三雕”必然与民间文化紧密结合。以“民间文化”为题材的作品不胜枚举,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从具有象征吉祥意义的瑞兽、花草树木、符号和寓意吉祥的“神仙”,一般以“象征、寓意、符号”为表现形式来比喻某种特定的含义。如:(1)谐音:如平(瓶)安如意、事事(柿)如意、连(莲)年有余(鱼)等;(2)寓意:岁寒三友、福寿双全、竹报平安、六合同春、五谷丰登等;(3)符号:万字纹、盘长、方胜、古钱等;徽州文风昌盛,民风淳朴,景色秀丽。因此一些“三雕”作品中例如:《黄山松涛》、《男耕女织》、《春宵》等,是以表现自然风景,现实生活以及文人文化的。由于多元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三雕”作品以人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展现了文化、生活与自然的魅力。

2雕刻手法

精美绝伦的“三雕”作品构思独特、工艺精湛、寓意吉祥,体现了徽州人在传统建筑雕作艺术上的造诣。“三雕”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徽州三雕”的雕刻类型分为线雕、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镂空雕等,用于民居、祠堂、牌坊以及家具等建筑的装饰和工艺品的雕刻。徽州人根据“三雕”的功能、范围不同,选择不同的材料。木雕一般用于装饰建筑物、家具和用具,如梁架、窗扇、雀替等处,多种雕刻手法并用。复杂的工艺,生动的内容和深刻的寓意让木雕在“三雕”中独占鳌头。砖雕主要装饰在门楼、门罩、八字墙和照壁,手法以透雕、镂空雕为主。集空间感、立体感于一体的多层砖雕,造型精巧,布局紧凑,引人入胜。石雕线条明快,用于牌坊、抱鼓石、石柱础等处,艺术风格清新淡雅、庄重朴实。

研究和保护徽州建筑雕刻艺术的意义

1审美价值

徽州雕刻艺术从造型艺术层面上来讲是平面造型与空间造型的结合体,展示了徽州人高超的造型能力和艺术美感,提升了徽州建筑的艺术价值。徽州建筑雕刻艺术的装饰美主要体现在雕琢工艺和内容选材上。其次,新安画派、徽州版画等绘画艺术的促进与借鉴,提高了工匠的艺术修养,丰富了雕刻艺术的表现形式。

2社会价值

徽州文化是以孔孟儒学为精髓的传统文化,徽州建筑雕刻艺术中有很多“尊老敬贤”、“宽容谦让”、“自强不息”等代表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雕作,反映出民间艺术乐观与繁荣的基本精神,是人类永恒的精神财富。

3文化价值

徽州是中国受到儒家文化影响颇深的地域,是宋朝程朱理学创始人的故乡。徽州建筑雕刻艺术是儒家文化在民间艺术作品中的具象化,而作为“古建三绝”的牌坊、宗祠和民居是宗法制度的“活化石”,是儒家思想传播的载体,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

雕刻基础入门教程范文3

关键词:文化;中西方;建筑;雕塑

中图分类号:J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19-02

雕塑是建筑这门古老艺术中最常用的装饰手法,它既在视觉上丰富了建筑的外观特征,同时又表达了多种寓意,具有强烈的文化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建筑雕刻都有各自的风格,总的来说分为中西方两大体系。

一、中西方建筑雕塑文化内涵之比较

(一)西方古典文化对建筑雕塑的影响

西方文明的源头在于基督教文化和自身本土文化的融合,而西方的本土文化追根溯源就是希腊文化。这里的希腊,指的是古代希腊,它是一个宽广的时空概念。

古希腊是一个自由富有理想的民族,古希腊神话的特征是“神人同形同性”[1],这说明在希腊人眼中神仙也和凡人一样,有着相同的外貌和性格。因此其雕塑风格具有写实主义和人本主义特点,以人体比例尺度为审美标准,造就了优雅知性、端庄、平和的美。罗马是对希腊文化的全面继承者,罗马人较之希腊人更加骁勇,少了理想主义,多了务实的态度,这使得罗马建筑在希腊建筑的基础上青出于蓝,规模宏大,雄伟壮丽。

中世纪的欧洲,由于日耳曼等蛮族的入侵,倒退到了野蛮原始的时代。罗马帝国的国教基督教会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而分裂了,西欧天主教一统天下,东欧拜占庭帝国在喘息中延续了近千年,逐渐发展为东正教,而后又被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占领。纵观这一时期的欧洲,宗教力量笼罩着天空,建筑最大的成就体现在宗教建筑上,即教堂和修道院。教堂建筑庄严肃穆,寄托着人们对天国这一彼岸世界的理想。建筑雕塑在教堂的建设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不仅具备着装饰功能,还承担着教化、布道的任务。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雕塑的影响

公元前6世纪前后,在遥远的东方,也正处于一个思想高度繁荣、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中国古代建筑迎来第一个大发展时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随之发生变化,井田制日益被新兴的封建制取代,商业和手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些物质基础为建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气象,大量高台宫室建筑出现了,并且随着诸侯日益追求宫室的华丽,建筑装饰也有了较大发展。史料典籍就曾记载鲁庄公的宫室在椽子上雕刻装饰纹样的事件。然而,此时涌现的大批先贤圣哲们,如墨子、庄子等,对建筑装饰持反对甚至深恶痛绝的态度,认为这种刻意雕琢,追求雕刻形式的美,是对材料资源的浪费;先秦思想家则推崇朴素之美。因此,这一时期建筑雕塑虽然有一定的发展,并未到达繁荣的程度。

中国的建筑雕塑的大发展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教源于印度,传人我国后以迅雷之势蔓延开来,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后扎下根。佛教的兴盛推动了佛教建筑的修建,而佛教建筑是离不开雕塑的,客观上推动了建筑雕塑的繁荣。自此之后的中国古代建筑就与雕塑结下不解之缘,雕塑成为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对建筑雕塑的影响是很大的,概括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传统儒家的社会等级思想,这种思想影响在建筑领域就是“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礼运篇》);“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礼记・礼器》)[2]。这说明私人所拥有的一切物品,必须与其身份地位相吻合,不能逾越。建筑的大小、形制,建筑装饰的华丽程度,建筑雕塑的内容题材和繁复程度都要与主人的身份相一致,建筑也成为维护伦理纲常、礼乐秩序的工具。二是中国传统认知重文学艺术轻科技工学,建筑恰恰不幸的处于工学技艺的范畴,建筑人员在古代只能被称作“匠”,建筑也充其量就是手艺活儿,这些导致了我国古代的建筑发展和传承一直处于师傅传徒弟的状态,没有像西方那样有知识阶层的充分介入,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成为一门学科。师徒式的代代相传,往往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徒弟要秉承师傅的教诲,守“祖训”,势必不能跨越祖宗定下的规矩。因此,在封建社会,中国传统建筑并没产生质的飞越,无论是建筑材质、建筑形制,还是建造技术都没有新的突破,理论上的建树更是乏善可陈,仅有的几部建筑方面的著作,也只是对现有成果的归纳总结,更多得是为了发挥规范作用。但是,这并没有阻碍建筑雕塑的发展,中国古代建筑不乏繁复精美、巧夺天工之作。

二、中西方建筑雕塑表现形式之比较

(一)建筑雕塑的载体和部位

西方建筑普遍是砖石结构,石材是其建造建筑物的主要材质。因石材具有稳定性佳、耐腐蚀风化及抗灾害性良好的特性,因此西方至今仍留存于世的古代伟大建筑较多。建筑雕塑依附于石材之上,以石雕为主。早期希腊建筑以柱子作为建筑的承重构件,在这些柱子的柱头或柱身的下半部往往会有雕刻纹样存在,有的甚至整根柱子就是一尊完整的人物雕塑。建筑山墙的尖端会有纯装饰性的雕塑出现,山花及檐部都有大量雕刻。罗马时期柱子沦为装饰,不再作为建筑的结构构件使用。中世纪的欧洲,主要建筑成就集中在教堂的建设上。12世纪以后,西欧的城市教堂以哥特式为代表,更强调世俗美和感性美,教堂的内部由垂直支柱构成框架结构,冷峻精瘦,支柱之间是大面积的窗子,这种内部结构形式使得其内部几乎没有墙壁,雕刻之类的建筑装饰没有了依附。但教堂的外部却布满装饰,比如教堂的大门四周,主体建筑的外立面。巴黎圣母院的西立面上就雕刻着彩色雕像,龛、小尖塔、华盖上往往也会布满雕刻,使建筑的天际线拥有跳跃的层次性,增强了教堂的庄严、静穆之感。西方建筑雕塑的巅峰是巴洛克建筑,巴洛克建筑是一种炫富情绪的释放,它打破传统建筑的设计思维,更注重标新立异,故而装饰布满建筑内外,大量使用雕刻和壁画,华丽璀璨。许多天顶画和壁画采用浮雕技法,使雕塑、绘画与建筑浑然一体。

中国古代建筑多以木构架为主,墙体多为土质烧制,这与中国古代的阴阳理论有关。古代风水理论认为,“木”属阳性,宜于活人住所建筑,而石材乃无生命之物,一般用于陵墓等阴宅的修建。古代建筑雕塑以木雕为主,同时还有彩绘、漆饰等。西周时期出现了板瓦和筒瓦,东周时已有附有雕刻纹样的瓦当出现。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两屋面相交而成屋脊,两条脊或三条脊相交必然产生一个集中的结点,对这个结点往往进行美化处理,雕刻成动植物或几何样式,称之为宝顶或吻兽[3]。整个木构架体系的划分细致,分为梁、柱、枋、檩、椽等,这些构件几乎都是肉眼可以看到,暴露在外的,因此也是进行装饰的首选之处。往往根据部位和形态的不同加工成动物造型、植物造型等不同形象。古代建筑的门窗也是进行雕刻的主要部位:大门上有成排的门钉,中央会有一对兽首口衔门环;窗子上多用纸糊的,窗格较为密集,这密集的窗格上大都布满雕刻纹样。古代建筑往往有高高的基座,台基上建有围栏,围栏通常雕刻纹饰;望柱的柱头和望柱下的排水口多被雕刻成动物形象,使整个基座高台看起来庄严富丽。

(二)建筑雕塑的内容题材和形式手法

中西方建筑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雕刻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基本超不出植物、动物、人物这三大类。其中人物又分为历史人物和神话人物,以及与表现人物所关联的历史事件或神话传说。雕刻手法基本都是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透雕几大类,少数建筑上存在线刻手法。

西方古典建筑物上的雕塑多为古代神话。以帕提农神庙为例,该神庙是希腊神庙中最负盛名的一座,作为雅典卫城建筑群的中心建筑物,它的雕刻和装饰也是最杰出的,山墙的最上部有金色的雕塑装饰物,东山花上是雅典娜诞生故事的群雕,西山花上是海神波塞顿和雅典娜争夺对雅典的保护权故事的群雕[4],这两面的雕刻恰当地被安排在三角形的外框内,自然贴切。檐部的陇间板上也雕刻了一幅幅画卷,表现的仍是希腊神话内容。这些雕刻采用的是高浮雕和圆雕,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圣经故事也是雕塑的重要内容,大大小小的宗教建筑之上分布着圣母、圣子、圣徒雕像,《新约》也是其雕刻的重要题材。

早期的我国古代建筑雕塑最初仅具有本民族图腾崇拜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雕塑越发丰富起来,其功能也更加多样化。皇家宫殿多雕塑龙、凤、兽、狮子之类,还创造出来并赋予某种美好寓意的动物,如鸱吻,原型类似海中鲸鱼,用作房屋顶部正脊两端,有防火的寓意;普通百姓府邸较多选择表祥瑞的雕塑题材,如荷花、鱼、福禄寿喜等;文人雅士的住宅则较多雕刻梅兰竹菊之类品节高尚、卓尔不群的植物形象,用以托物言志;寺庙佛窟之类的宗教建筑雕刻的往往是各种佛像或佛祖故事之类的神话传说;太庙祠庙类的坛庙建筑内多会刻画一些先贤圣哲故事,突出人伦教化功能。

建筑雕塑依附于建筑而生,是建筑精神的展示,也是民族文化的演绎与传递。在中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背景下,深入研究中西方建筑雕塑,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了解中西文化,使传统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尉陈.墙垣边的人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07.

〔2〕洪震颐.从文化角度论中西方建筑与雕塑关系的异同[D].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007.

雕刻基础入门教程范文4

关键词:中职 水晶雕刻专业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素有“中国水晶之都”美称的东海县,依托丰富的水晶、石英资源,水晶及硅资源深加工已成为拉动东海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产业的发展必然要带来人才与技术需求量的增长。然而,水晶雕刻专业是传统的特色专业,地方性强,个性突出,相对于其它一些专业来看,科技含量不高,传统手工操作性强。借鉴于区域外的宝玉石雕刻技法,继承传统的父带子、师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将其搬上了职业教育的课堂,而这一专业特点,决定了许多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在课堂上是很难完成的。

近几年来,东海中等专业学校在加强水晶雕刻专业建设的同时,密切联系地方水晶工艺品加工业的实际,在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因地制宜地培养地方水晶雕刻特色人才。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即一边在企业实践,一边在课堂学习。与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关联度较高的有: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前厂后校、订单式培养等等概念,然而他们彼此间相互包容、渗透和替代,充分体现了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读书与劳作的有机结合。校企合作是一种办学模式,是工学结合的基础和条件;工学结合是一种教育模式,是校企合作的表现形式;订单式培养是工学结合的途径,半工半读是工学结合的方法,前厂后校是办学实体的较高境界。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

1.引企入校模式。引企入校就是利用资源、区位优势,校企双方共签合作协议,让企业在学校成立生产基地或生产车间,使水晶雕刻专业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拥有近距离的顶岗实习岗位。

东海县至善坊水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我校水晶雕刻专业率先引企入校的首例,通过“引企入校”,有效地变实训车间为生产车间,既利用了企业的资金和设备,为学生创设了直观、真实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又为企业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这种模式满足了区域经济发展对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解决了培养与使用“两张皮”的现象,使学校与企业保持“零距离”,使“学生”与“工人”角色实现“无缝对接”。

2.订单定向培养模式。订单培养是目前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2005年起我校与东海县晓云阁水晶礼品有限公司联合办学,该公司为了提高职工的素质委托我校每年定向招收学员20人,这种订单式培养使校企合作双方的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学习与就业同步。真正实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为企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毕业后,这些学生就可以“零距离”就业。

3.顶岗实习培养模式。

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校学习一定时间后,到企业从事生产实践的学习方式,是一种“1.5+1.5”或“2+l”的短期订单培养方式。学校按照企业岗位的需要灵活地安排综合训练内容,集中进行岗前培训,或到企业的按工作岗位要求从事实践活动,为所学与所需“零距离”对接打下基础。

4.半工半读、勤工助学培养模式。半工半读、勤工助学是实施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有效途径,特别有助于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入学难、就业难的突出问题。从2006年起,我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多家水晶雕刻企业共同签订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协议,先后为268名学生提供工学结合、定向实习或自助求学的机会,学生通过免费入学、带薪实习、以工养读的方式完成学业,从而满足贫困家庭学生“边学习、边赚钱,家庭零负担、学生自成业”的愿望。 转贴于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

1.建立稳定“双师型”教师团队。每年利用寒暑假期间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参与生产实习锻炼,了解生产第一线的新工艺、掌握新设备的使用。通过企业中的师父以传、帮、带等多种形式,使教师尽早熟练掌握相应的技术,适应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

不仅如此,我校充分发挥县科教创业园区企业人才与技术优势,通过与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举办水晶雕刻专业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鼓励校企合作、企企合作,支持水晶加工企业与园区内学校共建水晶工艺实训基地。学校要积极争取县人力资源部门的支持,尤其是面向福建、河南等玉石雕技术水平高的区域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拘一格引进水晶设计、加工高层次人才,不断充实专业师资队伍。

2.完善与工学结合相配套的专业课程体系。打破原有的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标准的要求,建立能力本位,注重技能培养,实现岗位目标要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细化教学环节。积极吸收地方经济组织和企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有企业、行业专家,工艺美术大师和水晶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或咨询委员会的职能,广泛听取他们对专业课程建设尤其是人才结构与素质培养的建议。通过深入市场进行专业社会调研与论证,制订整套课程计划,合理安排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数量、顺序、分配,使教学过程逐步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需要,以专业素质和能力作为最终的培养目标,建立相应的模块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

3.加强工学结合一体化专业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思想的载体,同时也是教学改革思想的载体,是育人模式在教学模块和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水晶雕刻工艺专业大力积极推进工学一体化的教材建设,着力强化专业精品实训教材建设,并把精品教材作为教材选用的主要目标。水晶专业教材的编写人员不仅来自学校的专业教师,而且还邀请了企业、行业的专家、高级技师等共同参与,不断形成本专业教学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对各专业基础课的内容进行统一编裁,以适应学生年龄段身心发展特征的教育教学需要。

4.建立多元化的评价考核体系。打破单纯以课堂考试结果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探索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建立突出能力、全程评价、多元考核的开放性评价体系,以企业的专家作为评委评定实习、实训课程的总评。训练过程中,注重对每一个学生综合索质的培养,要将能力训练、知识学习、素质培养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注重以人为本、校企参与,体现人才评价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参考文献

[1]曹晔 国外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比较研究[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3)。

[2]徐平 美国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2003(8)。

[3]袁长明 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初探[J].职业时空(研究版),2006(12)。

雕刻基础入门教程范文5

雕塑是造型艺术门类中与材料有着最紧密关系的一门艺术,虽然材料只是一种媒介,但在雕塑艺术的审美中,材料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不仅可以使雕塑形象借助物质材料而得以直观呈现,还可以与观赏者的触觉需求发生切实可感的直接联系。可以说,研究材料与雕塑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雕塑家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在中国雕塑现代化的初期亦即民国时期就曾广受美术界的重视。民国美术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曾对此有过一些有益的探索与思考。这些探索实践与思考多是基于民族传统与民族精神,想必对我们当下的雕塑界也应该是有意义的。

一、对雕塑与材料问题在理论上的重视与思考

民国时期,对雕塑与材料问题的重视首先表现在将雕塑材料课程纳入了雕塑专业教学体系。

关于雕塑材料课程纳入雕塑专业教学体系,在一份由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编订(执笔者应为刘开渠,时任雕塑系主任)的《部颁职业学校各科课程表教材大纲及设备概要·高级雕塑职业科》(载福建省政府教育厅编印的《福建教育》1936年第2卷第2期)中有明确的规定。在这份三年制的高级雕塑职业科的教学大纲中,共有公民、国文、化学、图画(平面几何画,投影画,透视画法),英文或法文、体育、军训、艺术解剖学,雕塑史(中西雕塑史概要)、材料论、工作法、石膏像素描,人体素描、泥塑、木雕、石雕、人体速写等17门课程,其中材料论即雕塑材料论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其大纲是这样写的:“雕塑材料论·雕塑材料各论:粘土、石膏、木材、竹材、石材、骨材、金属材、涂料、颜料等其他杂材。以上教材大纲,排在第一学年及第二学年,每周一小时,两年教完。”显然这是一门理论课程,三年学制有两年的时间要学习雕塑材料理论,可见对雕塑材料的重视。此外,该课程大纲中“工作法”“泥塑”“木雕”“石雕”等课程也与雕塑材料直接相关。

这一材料课程的内容显然注重了中华民族的雕塑传统,因为我们知道西方雕塑的材料主要是石材与青铜,而泥塑黏土、木材、竹材等则多是我国传统雕塑所使用的材料。

对雕塑与材料的重视不仅表现在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课程纳入雕塑专业教学体系,还表现在民国时期有不少的美术家还专门撰文探讨过雕塑与材料的问题,并且多是基于对民族精神与民族传统的思辨认识。

曾因塑孙中山雕像颇得好评的画家兼雕塑家熊松泉编著的《雕塑浅说》(商务印书馆1934年3月版)一书,对雕塑材料有详细的论述,他认为“泥塑为我国特技之一种”。在其《木雕》一章中他谈到“木雕之特质”时则说:“东方的雕塑可以木雕为代表,概属象征的神秘的表现法,当与佛教有关系,或受佛教之支配,兼备高雅静寂之品格,有稚拙的美,以单纯化统一全体之调子。此种特质,断非以科学为基础之西洋(雕)刻所得比拟。故可说神秘主义的艺术,为东方所独有。不过观现代的木雕,与别种艺术相同,亦在过渡时期,最乏味者,是失却古代传统之精神,但知模仿古代形式之外面,因此对西洋的雕塑,反形逊色。希望研究木雕者,基于民族的精神,吸收欧美之营养,则自能实现新面目,为东方雕塑吐气。”所以他在谈到“木雕与技巧”时,则又说:“第一须磨练驱使木材之技巧,木材不象使用于塑造之黏土,而有相当繁荣坚固,并有种种特性,制作上必要用具,因此更须使用用具之技术。古代的木雕家,对于削木之研究,非常努力,巧妙的驱使刀凿,雕琢木材,实堪令人敬佩。然因过分注意于雕琢,每致失去艺术之本质。至于现代之有志于木雕者,适成反对情形,是不太注意于技巧。且急于希望成功,致欲速不达,全部失则。例如玩弄猛兽者,须先明白猛兽之心理。然后能驱使猛兽。同理,研究木雕,亦须先理解木材之性质。例如木材之适于削适于凿,木材之伸缩等知识,尤属必要。总之,不可被木材所使,不可被木材所恼,须自由地驱使木材,才得成功。其他如刀之用法,凿之磨法,对于木雕之表现上,亦有大关系。”

毕业于国立杭州艺专的雕塑家郭乾德(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首任系主任)在其《中国雕塑科学化》(载《大学月刊》1942年第1卷第10期)一文中他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中国雕塑的略史,由中国雕塑的优点与缺点谈到西洋雕塑的进展,中国雕塑如何科学化。他充分肯定了中国雕塑艺术的优秀传统,也谈到了材料问题。他说:“所谓中国雕塑科学化,并不是用机械来代手,也不是用电动来代技巧,更不是用物理和数学的定理来作为雕塑的定理,无非是使雕塑在技巧和内容上摆脱了过去的腐旧、散漫、杂乱、空泛、狭小的陈法进入于新生的、合理的、规律的、真实的、宏大的表现。以至于在题材上能得到广泛的含义与寄意。更能在设备上,用具上,材料上,得到较前更为适宜的改进。”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对传统的雕塑材料用法还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如他认为:“黏土的应用,较之过去亦应改进,中国过去喜在黏土之中杂以麻力,稻草节,更有杂以棉花织维者,在工作上多感不便”等。此外,还有不少美术家也谈到了雕塑材料与技术运用、时代好尚、艺术家个性作风等的关系问题。

雕塑家郑可在《雕塑讲座》(载《青年艺术》1937年第1、2期)一文中专门谈到雕塑的材料问题时说:“每种物质都有它的特性,因为它的特性之不同而有技术之差别。”“不能施以精细的技术的物质,雕刻家就应该舍弃了精细这一点,而应用粗大的雄厚的技法了。”“在雕刻上,物质的应用,自然是因为发见而有增益,有时也因为时代的好尚而微有不同。”

油画家秦宣夫在其《雕塑欣赏》(载《社会教育季刊》1943年第1卷第2期)一文中也谈到了雕塑的材料问题,他说:“雕塑最主要的问题在他克服坚硬的物质,要能把死的东西泥、木、铜等变成有生命的东西才算成功的。”“各人的作风与材料也有密切关系:有人适于用铜表现而不适宜用石。例如罗丹长于塑造,手法极为生动,而他的生动手法只有铸铜才能不爽毫厘的保持得著,刻成大理石反到呆板了”“雕塑的(终极)表现仍是抽象的,象征的,而不是写实的,‘逼真逼肖’的模仿自然是不足取的”“欣赏雕塑第一要了解‘形体美’,要了解雕塑家如何用无生命的物质结构成一件‘有机体’”。

这些文章对雕塑与材料的认识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至今应还有现实意义。

二、多样的雕塑材料创作实践

提到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创作,由于研究的不足,在雕塑材料上,人们的头脑中似乎只有西方样式的铜像与石雕而已,其实不然。

20世纪上半叶,西方雕塑体系传入中国,中国现代雕塑得以兴起。虽然由于自古以来雕塑家在中国的地位不高,再加之雕塑自身的特殊性等诸多原因,使得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的创作氛围远比不上画家,处境非常艰难。即便如此,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们还是通过其雕塑创作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在雕塑材料上探索与实践成果,包括石膏雕塑、大理石雕塑、木雕、瓷塑、青铜雕塑、铜镀铬雕塑、蜡像雕塑等等,各具特色。以李金发、王静远、江小鹣、刘开渠、郑可、张充仁、王临乙、张辰伯、蒋兆和、柳亚藩、滕白也、廖新学、滑田友、程枕霞等人最具代表性。不过,这其中大量的作品多是人物铜像。根据笔者的研究,民国时期中华大地公共领域至少矗立了近80座现代人物铜像雕塑(不含外国侵略者雕塑的),分布于广东、上海、江浙、武汉、重庆、成都、北京、开封、蚌埠等近20个省区的大中城市乃至乡村,从沿海到内陆,西北到新疆、甘肃,西南至云南、贵州,东北到辽宁都有,这其中只有少数毁于抗日战乱,大部分都毁于解放后大炼钢铁年代或时期。

囿于篇幅,这里只谈谈两件表现抗战题材的名作。

一件是刘开渠先生的雕塑成名作《一·二八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这一作品原名《一·二八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是专为参加1932年1月28日至3月3日的第一次淞沪战役(史称“一·二八事变”或淞沪战役)的黄埔嫡系第五军八十八师(前身为的警卫部队)而作,1957年“反右”后,改名为《一·二八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则可以泛指以十九路军(与中共关系密切的蔡廷锴等人领导)为主体的淞沪抗战将士。题目的改动显然有政治因素的考量(参见拙文《刘开渠雕塑成名作研究——〈一·二八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诸问题》,待刊稿)。刘开渠先生这一成名作的创作思想,据刘开渠先生《八十八师纪念塔雕刻工作》一文可知,刘开渠先生追求的是一种“纯艺术式”的风格。综观刘开渠大师的这一成名作,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它是我国第一座表现抗日战争的纪念碑。这一作品开创了“无名英雄纪念碑”的先河。事实上,刘开渠已经在严谨、准确的西方写实雕塑基础上,继承了中国传统雕塑简洁明练的造型特点和线体结合的表现手法,初步创立了具有中国韵味的写实雕塑样式。这是学术界对这一作品较为一致的评价,应该说是非常中肯的。

该作在材料的运用上,一般人可能只知道该作由塔顶竖两个将士站立铜像,底座四边四块石刻浮雕而成。其实,该作由三部分组成,除这两部分的铜像、石刻浮雕外,还在塔的四角分种8棵柏树,可以说是一件多材料组成的作品。当时“在塔的四角,每一角上种着两颗柏树,合起来一共是8棵柏树,把‘8柏’的声音去象征‘八八’师的意思,使人们在欣赏西湖的美景之后,能够回忆起淞沪血战的印象,同时这民族史上光荣的一页,也可为湖山增色不少。”(倪锡英著《都市地理小丛书·杭州》,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8月版,第49页),这一情况,从现存原作的全景照片上(载《美术生活》1937年第35期),也是能看出来的。可惜,这一讲究现在恐怕已无人知晓了。这显然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相呼应的,是一件成功的作品。

同为抗战题材,1942年王临乙创作的《跪像》在当时却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对此,女画家张蒨英从雕塑材料上对此作提出了自己的批评。她说“石膏的洁白,何等光明,焉能表现罪恶?在这么一个严肃的空气里,又怎能使观众如观秦(桧)铁(跪)像似的引起愤恨情绪?所以观众总觉得跪像塑得精致,美观,但好象不是那会(回)事”。所以张蒨英说“我总觉得王先生的善意与苦心是徒劳而无益了。”(张蒨英《评王临乙先生所塑跪像》,载《妇女月刊》1942年第6期,此文还从主题只表现了“耻”,未能表现“奸”,题材上使丑恶的奸贼美化等方面批评了该作的不足)

显然这是一件在材料的运用上不太适宜的作品,据说王临乙先生后来对该作品也是不满意的。该作的不成功,其实是其材质的选择不符合民族精神的体现,人们一提到“跪像”便会联想到杭州岳墓前秦桧夫妇的铁像。那一对略具人形的两块朽烂的铁块,要说那两铁块肖似秦桧夫妇,便是童子也要怀疑,但它的确是件社会教育的好工具,民族仇恨的象征物,自然那两个铁像作为社教宣传品,与艺术并没有干系。尽管王临乙先生的作品“就雕塑的技巧说,跪像的脸部肌肉的紧凑,如蕴藏着无限痛苦;肩部倾斜度又暴露了卑鄙的习性;尤其是两臂的向后挣扎和腿的前倾欲拜互相克制,充分描摹了人到万分尴尬时自觉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心里,全部线条的交替,变化而和谐,迥非庙宇里泥菩萨式的塑像可比,这在我国还是鲜有的杰作”(张蒨英《评王临乙先生所塑跪像》,载《妇女月刊》1942年第6期)。但却未能达到杭州岳墓前秦桧夫妇的铁跪像的效果,其不足的根本原因应是不合民族精神。

结语

雕刻基础入门教程范文6

关键词:木雕技术 项目教学 大学生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30-02

木雕艺术品是广受大众喜爱和收藏的工艺品种类之一,在中国的艺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以高度娴熟、精致的工艺技术与具有民族特色的典型艺术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品。它是我国重要的雕刻艺术门类之一,我国也是世界上将木雕艺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建筑装饰方面最广泛、最集中的国家。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选择农耕生存方式的民族之一,其大地文化与土木情节塑造了华夏民族对自然生命的眷恋之情。而我国幅员辽阔、气候适宜、木材丰富。可想而知自从有人类以来,在这块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对木材的广泛利用。中国木雕深邃悠远,并始终伴随着历史的步伐,默默的存在在天地之间。大到殿堂楼阁,图腾造像,小至案几陈设、小品物件,都有木雕艺术深沉的痕迹。在我国最著名的四大流派是被称为“中国四大木雕”的乐清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东阳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在我国台湾,除了本土的木雕技术外,大部分木雕技术都来自中国大陆,而这些技术在闽、粤地区,主要为建筑装饰,寺庙雕刻神像及针对富有人家进行服务。亚洲的泰国木雕具有浓郁的东南亚风格,比较闻名,雕刻原材料以柚木为主。民族传统木雕风格主要是西非雕刻,小雕像和面具是它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悠久历史的木雕创作手法,拥有古老的传承,散发出迷人夺目的光彩。我国南方的木雕技术的发展与传承在传统文化的承袭上,更胜北方一筹。

木雕家具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尤其在民间无论是床橱箱、桌、椅等都习惯用木雕装饰。利用木雕艺术装饰的家具摆设于厅堂、卧室,具有古朴、典雅的风味,给人以美的享受。木雕工艺在家具雕刻上的应用最为广泛。我国绝大多数的古典园林里都陈列着雕刻家具,尤其是苏州园林里陈列那些名贵家具如台、凳、桌、椅、几、案、屏风等无不雕刻着精美典雅的图案花纹用木雕艺术装饰的家具,具有古朴、典雅的风格。我国出口红木家具,由于其造型古朴秀雅,雕刻精细动人,具有独特的东方民族风格,深受海外朋友的欢迎。木雕工艺在我国流传范围很广,如江苏、浙江、湖南、江西、福建、广东、上海、北京等地。我由于各地区的风俗习惯及人们审美情趣的差异木雕家具无论从木工制作的造型及雕刻装饰的图案花纹和雕刻技艺都各具特色。如北京的木雕家具,用的主要是高级硬木,在表现手法上无论是圆雕、浮雕或镂雕等都很成熟,其中最富有特色的是龙、凤图案及一些吉祥图案。雕刻凿口利落,层次多,具有立体感,艺术上古雅、淳厚。苏州的红木雕刻家具和浙江东阳的木雕家具可谓举世闻名。苏州的红木雕刻家具端庄、简洁雕刻的图案花纹古拙、典雅;而浙江东阳的艺术雕刻家具则精美别致,雕刻技艺精湛,图案花纹细腻入微;广州的红木雕刻家具却另有一番趣味,造型简练、古朴、图案花纹清秀淡雅。木雕家具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尤其在民间。无论是床、橱、箱、桌、椅等都习惯用木雕装饰。利用木雕艺术装饰的家具摆设于厅堂、卧室,具有古朴、典雅的风味,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