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科和骨科区别范例6篇

中医正骨科和骨科区别

中医正骨科和骨科区别范文1

 

国际上将Orthopaedics多译成矫形,曰本人则译成整形,我国将矫形外科学又称为骨科学,并于1937年在上海成立由胡兰生等人组成的第一个矫形外科(骨科)学组,1980年5月正式成立中华骨科学会。1982年《中华骨科杂志》创刊,1994年《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创刊,矫形外科与骨科为同一意义,但狭义讲,矫形外科不包括创伤急症。由于骨科学除骨骼系统的疾病外也包括损伤在内,所以我国骨科学在中医领域称为正骨科学,主要包括闭合性骨折、脱位及其后遗症的治疗。我国北方通常用正骨科,在南方通常用伤科,这一名称在治疗的病种上中医正骨或伤科与现代的骨科(矫形外科)基本相同,仅方法上大同小异,故目前多称为伤骨科。

 

矫形外科学的起源,远溯至古希腊即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时代即将这一门医学的主要意义归纳起来,并分别在各种著述中论及它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与明显的区别处。对脊柱侧凸、足踝畸形、骨折和关节脱位、慢性骨关节感染以及创伤感染有了非常清楚的叙述。在罗马时代,Galen介绍了实验外科的方法,于是开阔了有关功能性骨科学和应用神经肌肉生理学的领域。十七世纪Aegina城的Paul提出用椎板截骨术来治疗椎弓骨折并描述了有关髌骨骨折的治疗和骨折骨不连的治疗,至中世纪时(1300~1360)GuydeChauliac在矫形外科开始应用重量和滑车来维持牵引治疗。在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基础上矫形外科学随着Clopton-Havers的骨学,NielStenson的肌学,Leewenhoek的显微镜学,Pare和Devanter等人的肌肉骨骼外科,以及Wiseman、Daleschamp、Petit和Glisson的病理学而建立起来。这些学者将临床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为矫形外科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激发了人们对肌性斜颈、骨关节感染和儿童的一般畸形,特别是佝偻病所引起的畸形等的重视和研究。到了十八世纪JohnHunter、Du-hamel和JohannesMuller扩大了骨学和骨的修复重建领域。Hunter描写了骨折愈合的各阶段,自血肿开始,经过肉芽组织、纤维化、软性骨痂以至明确的骨痂。

 

由于十八世纪内发生的两件重要的历史事件影响,到十九世纪矫形外科学实际上已成为外科学中的—个主要专业。一是在1741年NicholasAndry曾出版—书,其中论述了儿童肌肉骨骼发育的一些基本问题,该书的名称是〈矫形学,预防和矫正婴儿肢体畸形的技术》。“矫形学”这一名词是由Audry自希腊字Orthos(直)和Paidios(儿童)所组成。这一名称的出现成为当时前辈学者的工作方针,使人们认识到成人畸形的预防首先要从纠正儿童的发育基础上着手。二是1790年Venel在瑞士的Orbe城创办了第一个专门的矫形外科医院。他有自备的支具工厂,可以自行设计研发各种用以矫正骨骼畸形的支架和器械。这个时期在临床研究中有Filkin(1762)、White(1768)和Park(1782)的关节截除术,Lorenz跟腱切断术,Pote发表的脊椎结核的一般临床象征专著,Duvemey与Petit共同发表的有关骨病的专著,Underwood(1793)年发表的有关脊髓前角灰白质类的描述等。

 

十九世纪由于新的科学观点和新的专科器材的出现,Virchow的细胞病理学,Pasteur和Koch的细菌学,Roentgen的X线诊断和Lister的防腐消毒法等使以前不能做的医疗方法获得突破,在不少的地方开设矫形外科中心。外科截骨术成为普遍的手术,并成功地完成骨移植术。由于法国的Flourens、德国的Wolff和美国的Wyman对骨骼结构的研究,又有许多新的外科手术技术演变出来。1826年Dupuytren开始有关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病理研究,1880年Poggi开始报告该病的治疗,1880年Nicoladoni尝试做肌腱移植术,1881年Albert开始做膝关节的外科融合术,1893年Helferich开始间隔物体的应用,1940年Judet使假关节成形术成为一个可行的手术。Bologna城的Rizzoli于1847年开始做骨缩短术,至二十世纪他的继承人Codivilla才尝试做骨增长术,1911年Hibb与Albee成功地施行了脊椎融合术。

 

在骨折的治疗方面,AstleyCooper于1822年写的第一本教科书出版,然后Dupuytren(1839)、Malgaigne(1847)、Volkmann(1872),以及Thomas夹板发明人HughOwenThomas(1875)发表了他们的经验。1852年荷兰军医Mathijsen发明了医用石膏绷带,促使骨折的治疗大大的向前推进一步。二十世纪早期Ransohoff介绍了用“冰钳”来做骨骼牵引,此后1911年已有Stein-mann钉和Kirschner针及钢丝用于骨牵引及骨折固定。1902年Whitman开始用髋关节骨折整复方法,1905年Lane和1907年Lambotte先后开始施行长骨的骨内固定术,1908~1912年荷兰的救护队在巴尔干战争期间创造了巴尔干床架用于骨牵引,1913年RobortJones建议在全身麻醉下早期整复急性骨折,10年后Bohler应用局麻做骨折整复术,直至1938年Venable和Stuck应用无电解作用的金属内固定物后使手术初步有了安全。1925年Smith-Petersen和1932年Johansson先后开始应用三刃钉和盲目插钉法后,使髋关节骨折的整复更为有效。

 

矫形外科在近200多年发展比较迅速,特别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随着全球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的突飞猛进,矫形外科学不仅涉及原来的矫正畸形的范围而且已渗入到医学中的另一些领域,同时也有不少其他学科渗入到矫形外科学中。使这门学科逐渐形成不少亚专业和独立专科,从而推动了矫形外科学积极发展,如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生物力学的崛起,用于诊断和手术的关节镜学、康复医学的形成以及_些基础理论应用于矫形外科。

中医正骨科和骨科区别范文2

完成“门诊住院综合楼项目”建设

该项目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对中医药事业的建设要求,提高中医药普及率,完善区区域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而申请报批的项目,项目开工建设所需办理的前期工作,目前完成了项目立项、可研报告审批、建设项目选址、用地性质审批、地质勘察、环境评估等工作,尚有土地证、规划方案审批、施工许可证等资料审批完成后即可开工建设。我院办理土地证的资料已准备完毕呈报区国土局并由区国土局报送市国土局申请审批办理。按正常程序进行,该审批需3~4个月时间,为不影响项目开工建设,市国土资源局为我院出具了土地证正在办理之中的证明。

办理施工许可证需先行于市规划局申报审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规划设计方案现在卫生局的主持下已进入招标程序,招标工作结束,确定中标设计公司并完成规划方案设计后,进行申报审批。审批完成即可进入办理施工许可证阶段。为使工程尽快开工,经与市规划局多方协商沟通,市规划局初步承诺我院项目规划设计完成后,考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同意我院可以边开工建设边办理施工许可。下一阶段我们将在政府的帮助下积极尽早进入并完成征地拆迁环节,以便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项目建成后,医院床位将增至300张,年收治住院病人将由现在的1900余人增至3000人次以上,可极大地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和经济效益,提高区医疗卫生层次,更好地服务于辖区内的广大人民群众。

在积极完成项目建设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医院的发展不单是规模和病床的增加,更是内涵和质量的提高,围绕“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展医院服务项目,延伸医疗服务半径,用现代管理方法创建服务优质、医技精尖、科研创新、教学严谨、设备完备、高效管理、环境一流的现代化医院,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更主要的工作目标。

强化中医药特色,重点着力于骨伤科专科专病建设

一、加大引进人才和培训人才的力度

坚持人才兴院计划,首先是坚持在职培训,除实行特殊贡献奖励制度,在职人员读取研究生学位学费补助制度,专业人员低职高聘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落实外,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和人员结构分布,安排初职人员在省内各大医院学习进修,中级以上人员前往全国名牌医院搞专题进修,进行针对性的重点培养并努力争取引进硕士、博士充实学科队伍,使专业技术人员的总体学历水平有一个提高,建设一支人才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过硬、勇于继承创新的队伍;其次,抓好高职的专科专病建设,培养骨科专科专病学术继承人,使每个高职都有自己擅长的专业、擅长的病种,使他们既有竞争,又有自己的特长,同时也为科研打下基础,形成“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的局面。

二、加强学科建设

1.重点学科的发展:我院的中医骨伤科目前是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和市级“中医特色专科”。医院下一步的奋斗目标是通过未来的建设发展,骨科将在规模上,设备设施上,水平能力上达到市内一流重点学科,省内先进水平,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学科,对周边县市产生辐射影响,在收治病员人数、手术量、门诊量、病房收入、学术造诣等方面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创建省级乃至部级的中医重点专科。

2.二级学科建设:在骨科重点专科的基础上,建立骨伤中心,中心下设临床、科研、教学等几个学科,将学科细化后逐步形成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急救科、老年骨病科、显微外科、骨伤康复科、科研教学科等二级专科,明确各科重点发展方向,每个专科培育1—2名学科带头人,带头人培养专科专病学术继承人,为二级学科逐步向重点专科迈进打好基础,以名医打造名科,名科打造名院,确保学科发展成为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有力保障和医院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科研与临床教学

科研:在现有科研科的基础上,完善相关学术组织、科研攻关小组以及配套措施,瞄准医学前沿领域的重大问题和关键课题,充分发挥祖国医学的特色和优势,通过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联合攻关,在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股骨头坏死、促进骨折愈合等方面的临床研究和治疗药物的研发上,争取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力争每年均有厅局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申报。

教学:坚持科教兴院方针,围绕提高医疗质量这个中心,走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加强与省内外各大医院的学术交流,促进中医骨伤事业的发展;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与中医院校联合举办各类骨伤人员培训班、学历班,弘扬中医正骨学术,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建立骨伤科医师培训基地。

四.保持中医特色,兼顾中西医结合

中医正骨科和骨科区别范文3

【关键词】骨碎补 CBCT 牵张成骨 新骨形成

中图分类号: R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a)-0000-00

颌面部骨质缺损,影响病人面部功能和美观,甚至给病人带来严重的自卑和心理障碍。随着技术的发展,最早应用于延长四肢骨的牵张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DO)被广泛应用于颌面部骨缺损,并得到良好修复效果[1]。但由于颌面骨结构和功能复杂,特别是下颌骨咀嚼、言语等功能影响着牵张成骨的效果。本研究应用骨碎补用于下颌骨牵张成骨治疗,以促进牵张区新骨形成的速度和质量,提高下颌骨牵张成骨的疗效,并应用CBCT进行效果评价,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2013年12月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官医院口腔科就诊下颌骨缺损需牵张成骨治疗的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0~55岁,平均33.25岁;所有病例随机分为2组,A组:服用骨碎补水煎剂组,共6例;B组:常规药物治疗,不服用骨碎补水煎剂,共6例。两实验组常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人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1.2器械和设备

牵张成骨器:浙江宁波慈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伽利略CBCT机:德国西诺德牙科设备有限公司。

骨碎补水煎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

以上器械和设备及常规手术用器械、设备均由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官医院提供。

1.3骨碎补水煎液的制备[2]

选取中药骨碎补粉末100克,加水浸泡1小时后,增加水量至骨碎补药量的10倍,大火煎制至沸腾,调制温火维持沸腾30min,过滤后留存粉末再次加水至骨碎补药量的8倍,再次大火至沸腾,调制温火维持沸腾20min,再次过滤,将两次所得过滤液体混合,调制温火、开盖蒸馏至过滤液体总量为100ml,此时生药浓度为1g/ml。以上骨碎补水煎剂由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研制并提供。

1.4 治疗方法[3]

所有病例按照经典的牵张成骨术内置牵张器植入后,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实验A组病例进行常规治疗外,每日服用浓度为1g/ml骨碎补水煎剂30ml;实验B组病例进行常规治疗外,不服用骨碎补水煎剂。以上所有治疗均由本文作者完成。

1.5 评价方法

所有病例牵张成骨固定期后4周、8周时,CBCT对牵开区新骨形成情况评价,并应用骨密度测量分析软件对牵开区进行骨密度值定量分析。以上所有评价测定均由我院影像科同一技师完成。

1.6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实验数据,两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P

2结果

2.1影像形态学观察

两组病例牵张成骨固定期后4周时,经CBCT扫描显示,A组:牵张成骨器支架稳定,牵开间隙内可见高密度云雾状阴影,两侧骨断端与牵开间隙内阴影连接,不能分辨两者界限,间隙内骨皮质阴影形成;B组:牵张成骨器支架稳定,两侧骨断端对线良好,牵开间隙内可见云雾状阴影,密度较A组低,两侧骨断端边缘可见。

两组病例牵张成骨固定期后8周时,经CBCT扫描显示,A组:牵开区双侧均形成较完整的骨皮质, 可见完全钙化的新生骨组织,牵开区新生骨与正常骨的骨密度值相近,不能区分正常骨和新生骨的界限,有完整畅通的骨髓腔形成。B组:牵开区一侧骨皮质完全形成,但薄于正常骨皮质;另一侧可见不完全钙化的骨皮质,正常骨与新生骨之间可见明显的界限, 出现不完整的骨髓腔结构。

2.2 CBCT骨密度测量

固定期后4周A组病例骨密度值(103.7±3.25)高于B组病例(81.2±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P

3讨论

牵张成骨术是由Ilizarov最早发现,主要应用于四肢骨的延长治疗的一项较为先进的治疗骨缺损的技术之一[4]。其作用机理是在牵开间隙中会出现大量的成纤维细胞生成,继而形成大量的胶原纤维和毛细血管,随之成骨细胞沿血管产生,并形成新生骨。随着此技术不断发展成熟,部分罹患骨缺损的患者采用本技术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骨移植治疗,避免了骨移植供区损伤的痛苦,降低了显微血管吻合手术的风险,减轻了患者治疗的经济负担。近年来,颌面牵张成骨技术成为口腔学者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但在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由于下颌骨复杂的功能和运动方式,给牵张成骨带来一定的难题。如何缩短下颌骨牵张成骨治疗时间,从而减少下颌骨复杂运动对牵张成骨的效果影响是广大学者研究的难点。

中药骨碎补又名猴姜、肉碎补,是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其主要成分是总黄酮和柚皮甙[5],具有调气血、续筋骨、散淤血的作用,可以促进骨伤疾病的愈合,防治骨质疏松病的发生,是中医骨伤类疾病常用的药物之一。国内外学者对骨碎补作为促进骨折愈合类药物进行大量研究和应用,并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但骨碎补应用于促进牵张成骨,特别是下颌骨牵张成骨的研究较少。

CBCT作为口腔专用CT能够提供精确的图像,缩短扫描时间,减少放射线剂量,为口腔医师准确地再现扫描体的立体结构[6]。它正逐渐地被用于颌骨骨折、口腔种植手术、正颌治疗、第三磨牙拔除等领域。但CBCT在颌面部牵张成骨术中应用较少,特别应用于颌面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效果评价中的报道较少。颌面部牵张成骨中,判断牵引方向、牵引距离和新骨形成质量都很重要。本研究应用中药骨碎补水煎剂促进下颌骨牵张成骨中新骨形成速度,收到良好效果,实验结果显示骨碎补水煎剂可以缩短下颌骨牵张成骨治疗时间,减少下颌骨特殊而复杂的运动对牵张成骨效果的影响。CBCT在本研究中的应用能够更加清晰、直接的提供骨碎补水煎剂促进下颌骨牵张成骨疗效的影像学资料。

参考文献

[1]黄静娜,胡顺广,魏远坚. 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9): 1546-1548.

[2]李源静,刘文静,杨岚,等. 中药用于骨组织修复重建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40(4):523-525.

[3]尹林玲,冯贻苗,房兵,等. 牵张成骨新区移动牙张力侧牙周改建的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2,28(8):457-459.

[4]彭早霞,李宁,滕蕊,等. 减阻牵张快速牙移动不同加力方式下骨改建效果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23):2288-2292.

中医正骨科和骨科区别范文4

【关键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社区诊治;预防措施

【中国分类号】R5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86-01

骨质琉松症(Osteoporosis, OP) 是一种由于人体低骨量,骨细微结构破坏从而造成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国家。以早在我国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人已达近9千万人次。又据2009年相关统计,我国已有6000~8000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其中中老年人患病率达80%以上。这是何等高的比例,可见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中老年人身心健康之大敌。此病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症状。病人多需卧床,不仅给个人身体带来负担,对其家庭以及社会也造成较大影响。此病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未来的严重问题之一。在社会及社区近早的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并对其患者普及较好的社区健康教育知识,对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质量以及生活质量起到较大的现实社会意义。本文就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社区诊治以及预防措施作一简单分析讨论。

1.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因素

1.1 遗传有关因素:跟其它各种疾病一样,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也会受到遗传方面的影响。从遗传学角度来看,人体雌性激素受体和维生素D受体对于骨质疏松及骨折等的发病率起着一定的影响。两种受体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型都会有差异,导致了在同样外界因素下,此病患者会产生不同的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发病率,治疗期间的药物敏感性等,都有所不同。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示,骨密度峰值的决定因素就是遗传基因。所以遗传基因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有着决定性作用。

1.2 自身与外界有关因素:除了遗传外,自身和外界的有关因素也是造成此疾病的主要原因。如各人的自身年龄,性别差异和不正确的生活习惯,不合理的饮食营养等。又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女性50岁以上的发病率较高,而男性相对较低。这和人体自身的内分泌代谢改变有关,女性在绝经期后表现尤为明显。生活习惯方面,每人生活中都有一些相对不正确的行为,如吸烟,饮酒,身体锻炼不足等。饮食方面,各种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每个人因为摄取量不同,导致了骨骼发育生长的差异。以上这些都成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重要因素。

2.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社区诊断

通常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有以下几种社区诊断办法:

2.1 骨密度的测量,通常在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下,结合本国现状,将种族、地区、性别、年龄等不同人群的骨量蜂值作为参考依据,对比患者病历数据。

2.2 骨定量超声检测,一般使用宽幅超声衰减(BAND) 和速度改变 ( SOS)参数作对比检测。

2.3 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一般使用反映骨形成的生化指标和骨吸收的生化指标做对比检测。

2.4 X线吸收法,一般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检测,其中包括了定量 (TIQCT)、单能 X线骨密度仪 ( SXA)和周围定量CT( POCT)。

以上四种诊断法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比较适合的社区诊断办法。骨密度的测量一般示为最直接,明确也是最终的判断方法。其它一些检查也可以作为此病的辅助鉴别手段。

3. 社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3.1 药物治疗:在临床上,此病没有特效药物。通常使用常用骨质疏松症药物,刺激骨形成,抑制骨吸收,中药等治疗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原则以骨折阈值为核心,当骨密质高于骨折阈值时,采用抑制骨吸收类药物,起到防止骨量缺失;当骨密质低于骨折阈值时,则采用刺激骨形成类药物,起到降低骨折率和提高骨量的作用。

3.2 预防及治疗手段:

3.2.1 有效的认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通过推广此病的发病因素,诊断方法及治疗等各方面知识从而使病患能进一步了解此病。起到对未发病者合理预防,发病者积极治疗的良好效果。

3.2.2 改善饮食从而有效的营养骨骼,老年人因为肠胃消化道能力下降,代谢率降低等因素,容易产生代谢的负平衡。所以要特别重视合理的饮食习惯。建议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钙摄取量在800~1000mg/d为最嘉。多吃钙类食品,如奶类制品,豆类等,同时配合维生素D的适当摄取。各种动物内脏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正确的饮食计划和习惯是预防和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途径。

3.2.3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正常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照顾骨骼。人体骨骼的损害,往往因为不良的生活作风造成,过量饮酒,吸烟,刻意减肥等。老年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对此病的预防以及治疗都有莫大的好处。

3.3.4 合理有效的运动,通常人体在30至35岁间达到骨蜂期,之后骨强度,骨量逐渐下降。又据专家表示,决定骨强度的首要因素是肌肉的质量。合理有效的运动更能加强肌肉的质量及骨骼的质量。积极合理的运动对预防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运动中应该特别注意跌倒,摔伤,避免意外的骨折,骨伤等。

针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适当的使用预防性药物,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手段。持久的健康教育能为此疾病带来最长远有效的社会,经济意义。而对此病患者则应该进一步重视改善生活质量,饮食习惯,合理加强运动等方面。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其预防意义比治疗意义更为现实重要。

参考文献

[1]元建华,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护理指导[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10) :1238~1239.

[2]刘素彩,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社区预防 [ J ] 中国全科医学, 2001, 4 (2) : 931

[3]黄明炜,张俊,朱玲,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8,(5):42-44

[4]倪姗姗,林梅 社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保健指导[ J ],中外医疗,2009,30:165

中医正骨科和骨科区别范文5

免费培训火爆启动

为了让更多读者能够学到致富的本领,早日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读者俱乐部山西分会负责人范俊宏决定,将于3月25日举办为期五天的免费培训公益活动。

本次培训的内容包括:脊柱矫正、脊柱神经活化术,此项技术与中国传统的正骨复位十分相似,区别在于它更完整系统地融合解剖学、平衡骨骼学,并以接触压迫神经学为基础学说,有着更为规范和科学的矫正技术。做为一种先进的理疗技术,它强调骨骼、肌肉筋膜、神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特定技术矫正修复脊柱神经内脏功能,据科学研究平衡全身骨骼,可放松全身600多块肌肉,拉长人体36条大筋,活利人体的206块骨头,由此可以祛除一切病邪之气,扶正气,从而调节人体各大系统有序运行,使人处于一种健康强壮的状态。

范氏正骨融合脊柱活化术在无痛的状态下完成治疗过程,因此可以消除患者不安和恐惧心理,而且独特的诊断方法无需看X光片或问诊,能够在一分钟内准确的判断出疼痛的部位或症状,使病人心悦诚服,信任并配合治疗。美式脊柱活化术是目前欧美国家排名第一的骨骼矫正方法,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安全速效的去痛方法。

范氏正骨融合脊柱神经活化术技术特色:

一、技术强势:脊柱偏移所引发的内脏神经科疾病,通过手法融合脊柱活化术可有效调整。

二、美容塑体技术:一分钟矫正长短腿,一分钟解决高低肩问题等多项技术优势。

三、疼痛诊疗技术:能够对引起的骨骼疼痛类疾病作出精确诊断,3―5分钟快速改善或消除颈腰椎疼痛等专科技术,我们的技术不仅可以当场缓解颈椎疼痛,而且能够有效消除颈椎病引起的偏头疼失眠以及腰椎引起的各种问题。

四、技术优点:不打针、不吃药、不开刀。正骨手法融合脊柱神经活化术治疗过程没有任何成本。目前,在医疗界比较流行的某类超微针刀切割损伤筋膜,封闭术局部痛点麻醉这些方法虽然效果也很快,但是这些只能暂时止痛2―3个月。我们对患者高度负责,注重患者远期疗效,治愈后三年复发免费治疗,以铸就医务工作者良好口碑为己任,对患者不负责任的事,我们坚决不做。

读者朋友们,公益活动免费培训技术5天,学习以上内容,可协助读者办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中医骨伤科医师、康复科医师、针灸科医师、高级按摩师等从业证书。长期班继续招生。医院住宿实习费用2800元,实习时间不限,直至学精。系统学习正骨,赠送膏药秘方,超微刃针去除术,实习治疗病例等全部骨病康复内容。

范俊宏与中西医结合医院强强联手

技术真项目好政府大力支持

自范俊宏医药项目启动以来,已先后无偿援助过500余位贫困读者。范俊宏不但用自己独到的医术让他们重新获得健康,更无私地将技术无偿传授给他们,让他们通过掌握范氏骨病疗法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正因为如此,范俊宏在本刊读者中的口碑一直非常好。与他相识的读者,都把他当成亲人、兄长。不仅如此,范俊宏还把读者俱乐部山西分会经营得有声有色,每一年,他的众多学员中都会有一些成为十佳读者、创富明星,他们和范俊宏既是朋友,又是合作伙伴,彼此交往亲密,自然“打得火热”。范俊宏希望每个读者都能通过努力创富成功,他真心愿意为广大读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只要读者相信我,我就会付出百倍努力,带领大家一起创富。”范俊宏真诚地说。

在对贫困读者进行无私援助和帮扶的同时,范俊宏自身事业前进的脚步却一刻也没有停下。一年来,范俊宏被太原市政府授予“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后,不但在山西太原开设了多家社区服务站的骨病科室,还积极地向其他诊所传授技术。这些举动,引起了国内骨病专家的高度重视,一些专家纷纷到访并与其合作。

2011年2月,在山西骨病专家、太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刘树青的支持下,范俊宏与太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针对风湿骨病课题进行研究,成立了风湿骨病科研室。医院为范俊宏提供了具备非常完善设备的可容纳200多人的教室及会议室。有了完善的场地,设施,让范俊宏如虎添翼,近期,他正计划向太原市所有社区开展骨病疗法普及活动,招募更多骨病患者前来诊疗和学习。

相关链接:

读者俱乐部山西分会免费培训公益活动将于3月25日举行,限人数300人。

参会嘉宾:太原市各大理疗店、按摩店、美容店负责人以及医学爱好者。

特邀嘉宾:太原市卫生局、药监局领导,当地医院骨病专家权威到场。

主办单位:读者俱乐部山西分会

协办单位:太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电话:13111074978

联系人:刘树青院长 科教部范俊宏主任

中医正骨科和骨科区别范文6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中老年人 流行病学

膝关节是中国人骨性关节炎常见的累及关节[1]。对河南省方城县中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了解引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相关危险因素。

资料与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方城县农村地区抽取5个村委会,调查对象为年龄>55岁的本地常住人口,同时排除膝关节炎症患者、膝关节外伤导致功能障碍患者。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由经培训的骨科医师、放射科医师及社区医护协助共同完成。问卷内容采用Beijing OA Study膝关节症状问卷内容、影像学资料实验方案及X线片阅片评分标准。

诊断标准:症状性骨性关节炎(SOA)的诊断标准采用Beijing OA Study诊断标准[2]。影像学骨性关节炎(ROA)诊断标准:根据Kellgren&Lawrence(K/L)评分标准[3]2级以上。

质量控制:对参与问卷调查的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有比例的对调查对象进行回访。问卷内容录入由专业培训人员录入。

统计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结 果

本次调查河南省方城县农村地区人口1030名,男506名,女524名,除去5人没完成问卷调查。实际应答率约99.5%。

方城县农村地地区人群各个年龄段不同性别膝关节OA患病率分布情况:调查人群总体的ROA与SOA患病率分别为男性10%(ROA)、7%(SOA);女性20%(ROA)、14%(SOA)。见表1。

方城县农村地地区人群年龄大于65岁者不同性别影像学骨性关节炎(ROA)与症状性骨性关节炎(SOA)患病率统计情况:女性调查对象ROA患病率(40%)较Beijing OA Study中同年龄段的女性调查对象ROA患病率(47%)略低,但是严重的ROA与SOA患病率(分别为26%与31%)均明显高于北京城区同年龄段女性调查对象患病率。见表2。

讨 论

骨性关节炎主要表现是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X线表现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骨小梁断裂,有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有唇样增生。

调查结果提示,膝关节OA在方城县中老年人群中发病较为普遍,而且其中女性调查对象的严重的影像学OA与症状性OA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北京地区同年龄段女性调查对象上述患病率。

调查提示,在方城县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中双膝关节OA比较普遍,并且基本与北京市区人群相似,其中女性更严重。繁重的体力劳动可能是导致OA高患病率的原因之一。在方城县农村地区被调查人群中,91.0%的调查对象报告曾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工作。如果长期从事重体力工作是此地区双膝关节OA高患病率的唯一解释,则提示体力工作强度可能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影响因素。方城县农村地区中老年男性既往不仅需要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而且多数还进行其他劳动方式(例如步行或骑自行车),更重要的是上述人群工作生活过程中有大部分时间(如吃饭、田间施肥、摘棉花、弯腰拔草等)采用下蹲姿势,而此种姿势会增加膝关节的表面应力。此次调查的结果中女性双膝关节OA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说明体力工作强度因素并不能充分解释其原因。

有研究报道,女性绝经后肌力可减少15%[4],绝经后与月经正常者相比,下肢肌力降低11.9%。关节的稳定性对于预防OA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5],OA患者下肢肌力明显低于无OA者。因此增龄与绝经因素可能是此次调查中女性双膝关节OA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的原因。

关于严重ROA患病率比较情况,方城县农村地区调查人群中严重的ROA患病率要明显高于Beijing OA Study北京城区调查人群。可能为性别、增龄、绝经、体重、劳动强度以及工作姿势等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张建新,王和鸣,吴超英.泉州市中老年人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2):5-6.

2 王伟,王坤正,党小谦.中老年膝骨关节炎发病的相关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4):15-16.

3 王大忠,马雯,余正红.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及其证候分布关系分析[J].中医正骨,2005,17(9):18-19.

4 杨少锋.退行性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06,22(3):102-103.

5 颜贻站,曾云记,谢作完.农村50岁以上老人退行性膝关节病流行病学调查[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7):42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