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的利与弊范例6篇

二胎政策的利与弊

二胎政策的利与弊范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19203

1问题的提出

197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3条规定明确提出“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这就意味着计划生育成为一项时效长、影响范围广的基本国策之一。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人口结构也因此发生了历史转折,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迈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同时也创造了长达30余年的“人口红利”,具体表现在充足劳动力资源、高储蓄率、低劳动力成本对经济促进效用。然而,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的短缺、失独家庭的数量增加等社会矛盾也日益增加。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逐步放开严控生育政策向“单独二胎”过渡引起了各方热议与论辩,关于单独二胎政策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本文运用倡导政策联盟框架分析其中政策参与主体在政策变迁弈与学习的过程,并提出单独二胎政策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2理论基础:倡导联盟框架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发展实质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对于公共政策变迁而言,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的决策子系统之间博弈的影响下也在持续不断的变革,逐渐成为公共政策存在的一种常态。传统政策变迁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Charles Lindblom 的“渐进主义”模型,该阶段以Robert Nakumura的“阶段分析法”最为典型,它把问题界定、议题设置、政策规划、政策设计、政策执行与结果评估视为公共政策变迁的过程,这种视角最大的弊端是把政策看成是一种线性过程的变迁,忽略了公共政策变迁的动态性,无法对政策变迁作出全面性、动态性的解释。20世纪80年代Sabatier&Jenkins-Smith在“阶段分层法”批判的基础上提出“非线性公共政策变迁过程”的理论典范―倡导联盟框架。该理论努力探究代表不同价值观的政策行动者如何通过竞争和学习从意识形态、政策利益的对立转化为共享一套信仰体系的过程,从而实现政策变迁。为了更加清晰的解释政策变迁过程具体情况,倡导联盟框架需要通过观察一个十年或更长久的时段来解释政策的变迁,具体理论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倡导联盟框架的政策主体

传统的政策变迁理论认为政策的变迁是不同利益集团件相互讨价还价的结果。与此相反,倡导联盟框架则认为是由持有不同政策立场的行动派相互博弈、相互学习的过程。这种思想源自于对“行政管理机构、立法机关、利益集团”的传统铁三角的批判,希望从原有的模式中拓展出来,主张把共享一个特定的信仰系统(信仰、价值取向、立场、问题的态度)的政策行动者归属于同一个行动联盟。然而,在一个政策系统当中会存在多个政策联盟,由于各自的政策偏好和政策目标的不同则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矛盾和冲突,甚至会引起政策僵持。因此,各种倡导联盟需要设法把他们的内核信念转变为公共政策,如果发生政策僵持,权威决策者、专家学者等也将充当政策经纪人协调各方的矛盾,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将矛盾降至最低。

2.2倡导联盟框架的影响因素

引起政策变迁影响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由相对稳定因素和外部事件的互动的结果。相对稳定的因素一般指在较长的时期内基本没有较大变动的因素,如政策问题背景、基本的社会结构、社会资源等一切可能对引起政策过程变化的影响因素。外部事件相对来说活跃程度较大,如社会经济条件、民意、其他子系统的决策影响等。倡导联盟框架重点关注这些变量的属性如何影响政策的变迁的发展,真正摆脱了传统的从单一因素决定论。真正回应政治价值取向多元化和环境复杂化的实践背景。

2.3倡导联盟信仰系统

倡导联盟理论认为每一个政策变迁都有具体体系化的信仰系统,信仰系统主要包括倡导联盟的价值取向、问题认知、政策目标认同及目标优先序等。这些信仰系统对于人们对问题的判断、选用政策工具和路径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信仰系统由抽象到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深层核心信仰、政策核心信仰、表层信仰。深层核心信仰属于抽象信仰层面,如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宗教信仰等这类难于改变价值观,它直接影响政策核心信仰和表层信仰,直接改变倡导联盟的判断力、认知力及其行为规范。政策信仰是较为具体的信仰,是由政策子系统当中的行动者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将深层核心信仰作用与某个具体政策,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一个联盟政策的核心信仰并非僵化不变,只是调整起来非常困难;表层信仰指政策变迁当中具体的规范,如对问题界定、影响问题的成因,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等。

2.4倡导联盟信仰系统间博弈

不同的倡导联盟为扩大自己信念体系的影响力,需要借助各种手段保证目标的实现。其一,通过设置议题讨论发动联盟内部的成员从事发表言论、抗议、选举等活动,引起广泛的关注。其二,策略性的利用媒体宣传联盟倡导的宗旨,吸取有相同信仰的成员,扩大联盟内部的力量。其三,借助权威人士、公众舆论、可靠性的信息等各种政策资源与竞争对手进行对话和辩论,通过政策学习吸取各方的信仰体系中合理因素,淘汰不合理的信息,逐渐地调整和改变内部信仰,最终促使政策的产出与实施。若当政策子系统中的各方倡导联盟处于势均力敌时,就会产生政策僵局或内部震荡。政策制定者则会积极寻找各个联盟能接受的折中性方案,缓解各方的矛盾。

3我国单独二胎政策变迁

我国二胎政策经历了一个从鼓励生育时期到计划生育酝酿阶段、计划生育发展阶段、计划生育调整阶段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具体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鼓励生育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十年期间,国家没有明确的人口生育政策,这个时期实际上受前苏联人口政策思想影响以及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影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到生产和建设中。

二是计划生育酝酿阶段。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我国总人口已突破6亿。马寅初在《新人口论》中表明了丰富的劳动力带来的效应固然是好的,但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如果不加控制与调整金,势必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党和政府意识到限制人口增殖的重要性,开始提倡群众避孕节孕。

三是计划生育发展阶段。1971年,国务院批转的《关于做好计划生育的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行“晚、稀、少”宽松型的计划生育政策。而真正开始转变为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始于1980年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该文件明确指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项政策起初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据统计妇女总和生育率从上世纪20年代初的5.8下降到了1979年的2.7。

四是计划生育调整阶段。1984年中共中央转发了《关于计划生育情况的汇报》的7号文件,对“一孩”政策进行修正。严禁生育超计划的二胎和多胎,对徇私舞弊要处分,经过批准的困难农村家庭允许生二胎,即“开小口”、“堵大口”、“禁歪口”。

4我国二单独胎政策变迁:基于倡导联盟框架的分析

4.1我国二胎政策变迁中的政策子系统的构成及其其核心信念体系

如若对公共政策变迁的整个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倡导联盟框架需要回答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秉持不同政策价值观的子系统在多大的程度上、采用何种政策资源支持自身的政策立场,另一方面是如何对对方的价值观、观点和意见加以引导和约束。在围绕信仰差异进行政策论辩的过程当中,也只有结盟,才能保证提出的政策行动方案的建议被决策者所采纳。

(1)“支持二胎联盟”主张“开放单独二胎政策利大于弊”。

首先,“单独二胎”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数量和人口结构。2012年末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37亿人,比上年减少345万人,意味着劳动力匮乏的问题使我国人口红利进入逐渐收缩的态势。因此,需要重新激活劳动的活力才能重新分享人口的红利。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证实来这个观点,开放单独二胎政策能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得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其次,我国人口迅速老化的现状使得劳动力数量与需要抚养的老人数量比例失衡,未富先老、失独家庭数量激增、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等问题也随之凸显。这将导致社会养老成本增加,年轻人的压力增大。因此,开放单独二胎政策有利于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增强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

(2)“反对二胎联盟”主张“开放单独二胎政策利大于弊”。

与此相反,“反对二胎联盟”认为放开“单独二胎政策,意味基本国策的动摇。担忧一旦放开生育政策,婴儿出生率会在短期内大幅度反弹,一方面这将造成环境、资源、城镇化、就业等问题的恶性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形成供需紧张的局面。其次,截止到2005年末,《第四次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人事统计公报》显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工作人员共计508713人,其中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的公务员104753人。《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决算表》显示,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的支出是812.85亿元。在防止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上,有关专家指出单独二胎政策,从根本上解决不了中国的老龄化,它只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弱化老龄化的水平。从社会的抚养负担来说,迫于社会经济的压力下,许多公众表示不是生不起,而是养不起。

4.2政策取向的学习和政策变迁

政策变迁是政策子系统相互学习、调适和妥协的产物。倡导联盟框架认为,在政策制定的环节上,持有不同信仰的联盟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充分论辩基础上及时调整提出的政策方案及正常立场。最有利的方式是通过政策学习进行调整,政策学习是政策变迁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包括一个倡导联盟信仰体系内的学习和跨越不同联盟信仰体系的学习。从单独二胎政策变迁过程中来看,存在着三个层面的政策取向学习活动:倡导联盟内部、倡导联盟之间以及政策斡旋人。各个倡导联盟之间都围绕所面临的争议点着广泛而深入的政策取向学习活动,其目的是:一抨击对方的观点缺点,二吸取对方观点的合理性。

(1)支持单独二胎政策联盟的学习。

放开“单独的二胎政策”并不完全意味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动摇,当前,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当前的人口结构对经济、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要继续坚持落实和稳抓计划生育相关法律法规。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要继续给予奖励扶助;对违法生育的,要依法依纪予以处理。其次,计划生育并非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科技技术、社会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也会延长人的预期寿命。另外,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人口红利减少没有必然联系。

(2)反对单独二胎政策取向的学习。

对于公众所关心的“放开单独二胎后短期内是否会出现出生人口大幅增长”的观点,“单独二胎反对政策联盟”认为实行放开二胎政策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人口数量的增长从社会的角度上看必然会增加人口与公共资源的矛盾、劳动力的矛盾。由于生活、教育成本的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念正发生了转变,“少生优生”的思维定式已在新生代育龄夫妻中悄然形成。面对高昂的育儿成本,即使放开“单独两孩”并不会引起生育的反弹。放开“单独二胎政策”在短期内人口数量增长是可以通过各省政策实施的时间差来进行适当调整。中国正处于出生率降低、升老龄化造成死亡率上阶段,二者相抵,新增人口对出生率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3)政策斡旋人的调和。

当各方联盟严守各自阵地,各执一词,都无法作出让步时,政策将陷入政策僵局的局面。在政策变迁过程中需要政策斡旋人帮助政策子系统摆脱僵局状态。如权威机构、专家都能起到斡旋的作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承担着计划生育工作及相关人口工作的规划、协调、指导、监督、宣传等工作职责。其部门本身的公共性一方面不能允许政策的改革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另一方面要想法设法使陷入政策僵局的联盟决策达成一致,共享一套政策系统。二胎政策的出台是否意味着计划生育政策已到“被松绑”,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表明坚持计划生育是长期坚持的“主旋律”,新形势下的许多问题也要纳入思考中,比如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衡、地区人口分布不均等都是人口政策设计的重要方面。实行二胎政策与坚持国家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二胎政策的利与弊范文2

关键词:二胎政策;生育政策;人口发展趋势

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158

计划生育下的独生子女政策的确减少了我国的人口数量,降低了生育率,但是目前我们需要赡养的老年人数量仍然比较庞大,这就对养老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独生子女政策的全面实施还造成了我国年轻劳动力的断层问题,在年老一代劳动力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年轻一代却没有能及时填补空白等等。二胎政策的实施也会面临观念、现实情况等诸多问题,二胎政策的顺利实施需要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同时要全面认识其利弊,才能促进我国人口未来发展。

一、二胎政策的提出

为合理控制人口数量,我国的生育政策顺应时代要求,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不断做出调整。1980年9月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控制中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倡导一个孩子的生育政策,当时信中提到独生子女政策将实行三十年左右的时间;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坚持计划生育政策的基础之上,如夫妻双方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生育第二个孩子,这是有独生子女政策到单独二孩政策的转变;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这意味着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二、二胎政策提出背景

(1)我国的生育率长期处于低水平。中国社科院的《经济蓝皮书:2015中国经济形式分析与预测》提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要远低于2.1的更替水平,这对我国的人口提出了很大的挑战;(2)我国育龄妇女数量和生育意愿发生持续下降,由于我国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在独生子女政策的要求下导致女孩数量的减少,直接使育龄妇女人数的减少。而且群众的生育意愿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少生优生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些也会引起人口数量的增幅减小;(3)我国劳动力出现断层。老一代农民工由于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原因需要退出工作岗位,但是新的农民工数量不足以弥补空缺;(4)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人口老龄化不只是指老年人数量的增多,更多的是结构上的老龄化,这与我们生育率低和增长速度慢有着直接的关系;(5)家庭规模日益缩小,会加大家庭生存风险,也会加重子女生活和赡养老人负担。

三、二胎政策在人口发展中的作用

(1)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是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而采取的人口政策措施。二胎政策是推行和实施将提高出生率,改变生育率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的现象,增加新出生人口会改变我国的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2)二胎政策的实施也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婴幼儿行业的发展,能够为我国经济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质量;(3)从家庭生活方面来看,开放二胎政策会增加家庭人口数,加强应对风险的能力,也能分担父母年老后的养老工作;(4)开放二胎政策最直接的将带来更多的人口,我国当前的人口数量仍然比较庞大,根据201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共有人口137349万人,因此二胎政策后新增的人口数量也是需要我们加以重视的;(5)生育二胎势必会给家庭带来新的经济负担,现在生活成本大、生活节奏快,孩子数量增多会使得家庭恩格尔系数大幅上升,年轻夫妻所挣工资除了基本生活支出以外,没有多少可以用来改善生活;(6)二胎政策的开放使得独生子女的负担加重,夫妻二人至少要照顾四位老人、两个孩子,生活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还要面对工作压力、社会压力等,这也是很多年轻夫妻不愿意生育二孩的主要原因之一;(7)我们社会现有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仍需完善,二胎政策无疑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面二胎政策的推出是我国政府为应对当前人口问题所提出的新的政策,对未来人口总量、劳动力供给和缓解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立足我国的实际情况,做好二胎政策的宣传工作,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减轻人们的生活压力。全面认识二胎政策的实施所带来的影响,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最大限度的减少其不利影响,促进我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二胎政策的利与弊范文3

【关键词】全面二胎政策;经济稳定增长;人口

一、全面二胎政策定义

全面二胎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和计划生育政策相对应的生育政策,指符合指定条件的夫妇可以生育“二胎”。

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原因

(一)人口形势十分严峻。我国人口形势十分严峻。虽然这些年对两孩政策进行各种样式的开放,但是都没有办法改变生育政策需要改变的实情。

(二)劳动力短缺现象。在社会化的发展中,农村的年轻劳动力都在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下老人和小孩儿,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人口红利慢慢消失。出生率减少,适龄劳动力减少,导致人均GDP下降,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三)单独二孩实战遇冷。政府实施里单独二胎的政策,但是并没达到想要的效果,到2014年底为止,只有不到100万的夫妻申请生育二胎,和政府一年增加200万新生儿的预计相差很多。进展不明显,原因如下:

1.没有明确的法案。单独二孩政策并没有对一些法案进行改动,仅仅是对各地一些生育方面的条款作了修改。从而使每个地方和每个地方的情况不同。2.并不很想生育。生育二胎需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情况,也要从事业方面考虑,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夫妻对生育的观念也在转变,越来越多的夫妻并不是很想生育二胎。

(四)独生家庭问题。1.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需要赡养4个或者更多的老人,同时需要照顾自己的孩子,沉重的压力让人感到无力。近几年,我们国家的家庭规模越来越小,从20世纪80年代的4-5人减少到现在的3人左右,家里选择只生一个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同时,家庭的养老和生育功能不断减弱。2.老人失去独生子女成为家里不能承受的伤痛,也是社会的一大问题。失去独生子女的夫妇所承担的内心痛苦,未来的经济压力,再生育能力,以后的养老问题也不是一般的家庭承受的痛苦所能相比的。

(五)男女比例失调。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家庭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而重男轻女的思想自古以来就在人们的心里根深蒂固,很多家庭希望生育男孩儿,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B超对所生幼儿的性别起到很大作用,人们都会在孕间去做B超检查,增加了生男孩的比例,使男女的比例失调严重。这也代表着也来越多的男孩在适龄期间无法找到结婚对象,同时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如果要使男女比例恢复正常,对生育政策的各种限制就要放宽或者全部取消才行。

三、全面二胎政策难以实施的原因

(一)家庭层面。1. 生育成本高,面对压力大。现在从怀孕到生产,从生产到培养,再到儿女的成家,各种成本相当高昂,已经不是一个家庭轻易能承担的,况且就业压力大,再生一个孩子可能使夫妻的人生规划都改变,很多家庭很难做决定再生二胎。2.花费时间、精力多。随着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工作和社会上的地位不低于男性,越来越能在各个舞台展现自身风采。如果生育二胎,很可能使很多女性失去竞争的机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抚养孩子,失去自己的事业。3.家里孩子阻力大。生二胎的另外一个阻力就是家里孩子不愿意父母再生二胎,认为生二胎父母对自己的爱就会转移,所以由于家里孩子阻挠的原因很多家庭放弃了生育二胎的念头。

(二)社会层面。虽然国家允许适龄的夫妇生育二胎,但是并没有根据生育政策针对一系列相关问题作相应更改。像女性的生育福利,产假福利,生育二胎妇女的就业政策,国家医疗卫生设施的优化,二胎子女教育成本的减免,完善的养老政策等等。1.医疗准备。全面二胎放开后,医疗资源需求是最为迫切的。同时,由于生二胎对家庭的经济负担压力大,政府需要增加优质妇产资源。2.女养育育成本。孩子的生养成本主要由分娩、养育、教育三大块组成。对于生养二孩家庭来说,家庭支出无疑是要增加,尤其对于城市家庭来说孩子的保姆费、教育费、换房费等增量将比较大。

四、全面二胎的好处

1.二胎政策可以增加劳动力。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如今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且出生率不到国际标准的二分之一,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将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二胎政策,为未来储备足够的人力资源,缓解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压力。2.二胎政策可以调整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男女比例影响了年轻一代人的正常婚姻和组建家庭,而二胎政策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3.二胎政策也有利于个体的发展。(1)二胎政策可以为孩子创造更健康的成长环境。在当今时代,我们不难看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弊端。一般独生子女都有内向和性格孤僻的情况。生育二胎可以让两个孩子在一个家庭成长,有利于塑造健康的性格和能力。(2)生育二胎还可以避免家庭失去独生子女的问题,从另一方面讲也减轻了一个子女抚养老人的压力。

五、我对二胎政策的看法

如果按照现在实行的生育政策并不加以改变,用不了多久我国的老龄化现象就会十分严重,越来越少的出生率造成我国的人才储备告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整体竞争力就会明显下降。独生子女赡养更多的老人同时抚养子女,压力很大,国家情绪低迷。失调的男女比例使越来越多的男人娶不到媳妇,增加犯罪率和社会不稳定性。全面二胎政策实施能合理改善老龄化问题,男女比例问题,国家人才储备问题,社会安全稳定问题,我认为当下实施全面放开的二胎政策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二胎政策的利与弊范文4

关键词:生育政策;人口预测;总和生育率;人口结构变化;出生率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C92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7-0264-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7.126

1 概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坚持的计划生育政策较好地控制了人口增长速度,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一些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各种社会问题呼之欲出,主要体现在劳动力不足、男女比例失衡、居民养老问题、医疗问题、人口红利减少以及失独家庭的善后处理问题等。为了缓解这一现象,我国自2013年开始实行单独二胎政策,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诸类问题,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出现人口井喷式发展的预期效果,因此2015年我国进一步开放生育政策,颁布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全面开放二胎旨在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调整人口结构,从而解决一系列人口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人口发展方程对三种政策下人口结构进行研究,分析预测在不同生育政策下的中国人口结构变化。

2 模型建立

总和生育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考虑总和生育率受到城镇化率、出生率、生育政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由于这些影响作用不是独立的,因此建立多元回归模型。

总和生育率(TFR)是评价生育能力水平的综合指标,是人口发展方程中的重要变量。,表示岁育龄妇女的生育率,,其中和分别表示岁育龄妇女数和出生的婴儿数。

生育政策(FP)是影响总和生育率的一个重要控制变量,在19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后,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70年代之前。计划生育政策确实降低了我国人口出生率,与此同时带来了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为了缓解这一危机,我国实行了单独二孩政策,但实施效果并不明显,最终我国推行了全面二胎政策。以上述三种政策为研究对象,将政策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用虚拟变量度量。

人均GDP是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的代表性指标。一般认为,生育意愿与经济发展情况、人均受教育程度、妇女工作压力成反比。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育儿成本不断提高,生育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负相关趋势。查阅相关资料可知,经济发展水平与生育率之间大致呈反比关系。

城市化率(CR)是影响生育率的重要因素。我国是农业大国,具有明显的城乡结构。农村居民存在思想落后、具有较强的传统观念、生活水平偏低的问题,而育儿成本较低,生育意愿相对较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相比,生活成本较高,育儿成本偏高,生育意愿相对弱,大城市化势必会降低全国总和生育率。随着中小城镇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其育儿成本比大城市低,具有较强的育儿承受能力。卫星城、中小城镇人口将会提高生育意愿和平均育儿能力。所以上述两方面会影响城市化对于总和生育率的作用效果。

出生率(BR)是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重,总和生育率为生育率与育龄妇女年龄之和,出生的婴儿数会直接改变当年的总和生育率,而当年育龄妇女生育水平会影响每年的出生率,总和生育率恰恰是衡量妇女生育水平的指标。

本文采用Logit函数预测城市化率(CR),用时间(T)解释城市化率(CR),其模型如式(2)所示:

3 混合人口预测模型

众所周知,生育模式不仅与最小生育年龄有关,而且和生育峰值年龄有P,根据近几十年的数据可以发现,大约在15岁以后生育模式才会显著易于0,同时,当生育峰值年龄稳定在24岁,我国生育模式函数才大体比较稳定。为简化研究问题,本文将设定为14,设定为24,设定为50,寿命极限设定为99。鉴于历年一直稳定在0.49附近,本文将其设定为0.49。然后将这四个设定值与式(5)、式(1)中回归元估计值,式(2)及其回归元估计值代入式(4)中,得到式(6)所示预测模型。

4 结果分析

4.1 计划生育政策不变的人口总量与结构预测

用式(6)在计划生育政策不变时对人口总量做预测,首先要对其中几个参数的未来值进行赋值。在赋值时通过比较其他国家发展变化情况,又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估计2011~2020年、2021~2030年、2031~2040年、2041~2050年人均GDP增长速度分别为8%、7%、6%、5%。假设计划生育政策不变,则对政策变量赋值为1,将这些赋值带入式(6),得到图1所示的预测结果:

由图1可以看出,如果继续坚持“计划生育”政策,我国将陷入人口发展低谷。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人口结构将呈现严重的倒金字塔形,人口总峰值将不会达到15亿人,而只会达到13.75亿人左右,而且这一峰值也将提前于2021年到来。青壮年的人口比重严重下降,老年人口逐年递升。长久下去,我国将难以实现人口发展平衡。

4.2 “单独二孩”政策不变的人口总量与结构预测

“单独二孩”政策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个折中,既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也没有完全的放开二胎政策。在对模型进行求解时,定义总和生育率TFR⑴为2,式(3)中其余参数的赋值与上相同,最后得到图2所示的预测结果。

由图2可以看出,“单独二孩”政策下总和生育率升高到1.4,且基本保持不变。如果一直坚持“单独二孩”政策,2045年将会出现人口峰值,40年后总人口数大约维持在15.2亿人。儿童在未来几十年内将会出现几次起伏,但总体上保持在16%左右。青壮年人口比重将出现递减趋势,而老年人口比重将呈现直线上升态势。由此可见,在“单独二孩”政策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仍然不能改善。

4.3 “全面二胎”政策不变的人口总量与结构预测

2015年我国颁布“全面二胎”政策,该政策将于2016年起实施,因此将式(6)中的政策变量FP(t)赋值为1.1,其他参数的赋值与上相同,对未来40年人口结构和总数进行预测,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全面二胎”政策颁布后,虽然总人口数没有骤增,但在未来的三十年内,总体将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最终大约在14亿人口左右波动。此时,青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大约为16%,老年人的比重大约为20%。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老年人的养育、关心工作,老年人的寿命逐渐变长,因此老年人所占比重相比于青少年儿童略高是可以理解的。此时,我国整体人口结构层次达到一个较为理想、健康的状态。

5 不同生育政策比较及结论

以上结果表明,如果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比例严重失调、劳动力缺失等严重现象,这将严重影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然而,若继续实行“单独二孩”政策,虽然我国在未来40年总人口数将能控制在15.2亿人,但是老年人口数目还是呈现增长趋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2016年我国开始实行“全面二胎”政策,虽然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但是通过模型预测可以看出,在未来三十年后,我国人口总数将趋于稳定状态,且老龄化问题得以改善,人口结构呈现健康、良性发展,因此建议我国在未来时间内坚持实行“全面二胎”政策。

参考文献

[1] 王焕清.不同计划生育政策下的我国人口预测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5).

[2] 王军.生育政策和社会经济状况对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影响[J].人口学刊,2013,(5).

[3] 汪丽娟.不同生育政策下中国人口结构的仿真预测[J].河北企业,2015,(3).

[4] 邓爽,刘杰,贺雪娇.我国实施“全面二胎”生育政策的利弊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4).

[5] 庞冬梅.浅谈我国实施“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利弊[J].经营管理者,2016,(22).

[6] 迟明.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经济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5.

[7] 徐剑.中国人口政策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0.

[8] 王雅丽.中国生育政策调整及演变趋势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5.

[9] 王国军,赵小静,周新发.我国人口出生率影响因素证研究――基于计划生育政策、社会保障视角[J].经济问题,2016,(2).

[10] 王秀.新中国生育政策演变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3.

[11] 张青.总和生育率的测算及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6,(4).

二胎政策的利与弊范文5

【关键词】 剖宫产率;疤痕子宫;臀位;社会因素;难产;胎儿窘迫;产程异常

剖宫产是处理难产、抢救胎儿和产妇的紧急手段。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剖宫产率为15%,而我国,剖宫产率已超过50%,居世界第一,而且剖宫产率还在逐年升高。本文就我院近三年剖宫产的指征做回顾性分析,从我做起,立争在保证母子平安的条件下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现将我院近三年1829例剖宫产指征做以下排队。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我院2007年12月20日至2010年12月20日总共住院分娩5499例,其中剖宫产1829例,2007年12月20日至2008年12月20日住院分娩1690例、剖宫产428例,剖宫产率占25.33%,2008年12月20日至2009年12月20日共住院分娩1799例,剖宫产607例,剖宫产率占33.73%,2009年12月20日至2010年12月20日共住院分娩2010例,剖宫产794例,剖宫产率占39.51%

1.2方法 对本组资料中所有剖宫产指征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研究其对策。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相应的构成比和率。

2 结果

2.13年来,我院共住院分娩5499例,其中剖宫产1829例,剖宫产率由三年前的25.33%提高到三年后的33.26%。指征排序三年前是:胎儿窘迫、难产、产程异常。三年后排序是:社会因素、疤痕子宫和臀位、产程异常......将三年剖宫产率变化及剖宫产指征构成比见下表:

2.2剖宫产指征变化 剖宫产指征统计中,当同一病例有几个指征时,以第一指征为准进行统计。将剖宫产主要指征分为:(1)难产:包括骨盆狭窄、头盆不称、横位等。(2)胎儿窘迫:包括胎心异常、胎动消失、羊水污染。(3)产程异常: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产程进展缓慢、宫缩乏力等。(4)社会因素:脐带绕颈、高龄初产、珍贵儿、要求绝育、因疼痛据绝阴道分娩的等无明确手术指征家属要求。(5)瘢痕子宫。(6)妊娠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7)臀位。(8)其他:子宫畸形、脐带脱出等。

3讨论

从本文的回顾性资料可以看出,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原因有科学进步的一面,也有社会因素的影响。

3.1科技因素 由于剖宫产术式简化和技术熟练,使手术时间缩短。麻醉方法的改进和抗生素的应用,使剖宫产的安全性大大提升。术后止痛泵的使用,缓解了术后疼痛,胎监及B超等检测手段的使用,可随时了解胎儿宫内的安危状态,如胎儿窘迫、脐带绕颈等。使医生能及早预测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选择剖宫产。

3.2医患纠纷 易患失和将医学推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医生没有宽松的就医环境,产科医生不仅要使新生儿存活,还要考虑今后的智力和体力的发育正常,从主观上放宽了剖宫产指征,这也是剖宫产上升的社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3.3社会因素 优生优育的愿望使产妇及家属不愿让胎儿有丝毫风险,对妊娠分娩的要求已由保证母婴安全,转为在确保母亲安全的前提下,优先考虑孩子的质量。目前,剖宫产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

3.3.1患方因素 首先,目前独生子女已到了生育高峰,独生子女常合并较多的心理问题,任性娇气、脾气暴躁、侵犯霸占、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1],由于父母百般呵护,独生子女缺少对困难的承受力,对临产的阵痛无法忍受,陪同家属心痛子女,在产程不存在任何危险因素,因不能继续忍受分娩的阵痛,坚决要求剖宫产。其次,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高龄初产妇比例上升。物质水平的提高,胎儿偏大也是剖宫产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3.3.2医方因素 逐年增加的医疗纠纷使医生在产妇入院时交代阴道试产的风险过重,许多产妇担心受“二茬罪”拒绝试产直接要求剖宫产,而医生也担心如果拒绝实施手术,坚持阴道分娩而发生意外,后果无法承担,故做顺水人情,也就选择了剖宫产。再者医生责任心淡化,由于剖宫产手术技术熟练,短时间内可结束分娩,免去了医护人员长时间观察产程的辛苦与麻烦,缓解了承担的风险和压力。

3.3.3计划生育政策 农村有两个孩子的妇女必须进行绝育术,使得经产妇剖宫产术加绝育术的比例增多,也是剖宫产上升的一个原因。另外,我县不控制农村第二胎间隔年限,致使首次剖宫产术后时间太短医生不敢试产,从而近三年疤痕子宫成了绝对的剖宫产指征。

3.3.4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有了很大改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降消项目的执行,大大减轻了农民医疗负担,使他们能够承受剖宫产的费用,从而使要求手术者增多。

4对策

4.1开展产前宣教 定期对准爸爸、准妈妈进行产期宣教,告知他们分娩是生理过程,而剖宫产是处理难产、抢救胎儿和产妇的紧急手段。一旦临产他们不要紧张、不要害怕,保证充足的饮食和体力,及时与值班医生沟通,如有异常再考虑手术。

4.2加强产科质量 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不断上升,阴道助产和产时并发症的处置能力下降,剖宫产术成了中轻年产科医生的杀手锏,如果能严密观察产程,对异常产早发现、早处理,对于持续性枕横位或持续性枕后位可以行阴道徒手旋转胎位,凭我的临床经验大部分会成功,对于宫缩乏力、胎头方位不正完全可以阴道助产,如果失败可以根据情况使用低位产钳阴道助产。

4.380后的独生子 最近好多省市对夫妇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妻可以容许生育二胎,对于此类病人,医生要耐心劝说剖宫产的利于弊,告知术后远期并发症,我相信有一部分患者会坚持阴道分娩。

4.4计划生育政策 在上次剖宫产术后及时向患者交代必须要间隔3年以上才可以考虑二胎,否则妊娠后期、分娩期有子宫破裂的风险,如不听劝告,再次剖宫产术后一旦患有其它疾病,手术难度加大,甚至无法手术,估计有一部分患者会考虑的。

4.5疤痕子宫和臀位成了绝对的剖宫产指征 只要剖宫产术后已超过3年,而且第一胎曾经过试产,在严密观察下80%~85%的瘢痕子宫妊娠可经阴道试产成功[2]检查骨盆无异常,估计胎儿体重小于3500g者,向患方耐心交代剖宫产的利与弊,我相信绝对有部分患者会考虑阴道试产。

4.6提倡无痛分娩及导乐陪伴 在产程中患者过于紧张,可以适当使用地西泮或是盐酸哌替啶,即镇静患者同时又软化宫颈,可以有效的缩短产程。开展导乐陪伴其一可以消除产妇的紧张心情,其二可以细心照顾患者,从而增加产妇自娩的信心,降低剖宫产率。

5小结

以上充分说明剖宫产率的上升已不是单一的医疗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3]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医生的职业道德。剖宫产率有望降低。

参考文献

[1]胡珍玉,徐银儿,袁红.独生子女心理早期系统干预的追踪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07,10(19):787

二胎政策的利与弊范文6

【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医院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及构成,正确认识剖宫产的利弊,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从而降低过高的剖宫产率尤其是降低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的比例势在必行。

【关键词】剖宫产;主要指征;剖宫产利弊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481-01

剖宫产的定义是通过腹壁(剖腹术)和子宫壁(子宫切开术)的切口娩出胎儿[1]。近年来,国内外剖宫产率逐年升高。国外资料报道:2000年希腊为29.9[2],巴西为30[3],中国各大医院的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状况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4]。李娟清[5]等报道2000年浙江省、江苏省剖宫产率分别为45.6、43.2,有的医院甚至高达70,大大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15的标准。现对我国剖宫产现状综述如下。

1 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

近年来,围产医学理念的改变,在保证母亲安全的前提下,优先考虑孩子的质量;剖宫产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剖宫产技术加娴熟、手术时间的缩短以及麻醉水平的提高和抗生素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剖宫产的安全性;现代医院母儿监测设备齐全,容易发现异常情况,孕妇及家属因各种原因而要求剖宫产者明显增多;另外,由于各种原因使高龄初产妇、巨大儿、珍贵儿出生率增加,医疗纠纷的发生,这些都是导致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

2 剖宫产的主要指征

社会因素、胎儿宫内窘迫、头位难产及相对头盆不称、剖宫产史、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臀位、产程异常、骨盆异常等,其中胎儿宫内窘迫和社会因素在剖宫产指征中占的比例最大[6、7]。

2.1 胎儿宫内窘迫:由于产前胎儿监测手段的进步(如胎心电子监护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胎盘功能的测定等),可随时了解胎儿宫内的安危状态,如胎儿窘迫、胎盘功能低下、脐带绕颈等,使医生能及早发现分娩过程中的异常情况,选择剖宫产。

2.2 社会因素剖宫产:社会因素剖宫产(即无医疗指征由孕妇及家属要求的剖宫产)已占剖宫产指征比例一半以上[8]。主要原因有①孕妇和家属过分相信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和挽救母子生命的有效性,对剖宫产并发症知之甚少;②孕妇对阴道分娩缺乏信心,害怕阴道试产失效再行剖宫产增加痛苦,怕胎儿受挤压而影响智力,担心产后阴道松驰影响性生活;③迷信思想作怪,个别孕妇及家属选择良辰吉日要求剖腹出生;④孕妇及家属的文化背景及对胎儿的希望;⑤由于分娩过程难以预测,医生担心在分娩过程中发生意外引发医疗纠纷,迫于压力放宽指征。

2.3 头位难产及相对头盆不称 :主要原因为①高龄初产妇日渐增加[9];②膳食不合理,营养过度[10]及缺少运动,巨大儿发生率增加;③随着优生优育工作的开展已在摒弃中、高位胎头吸引产及产钳助产,而代之以剖宫产;④为了产妇和胎儿的安全,一些宫缩乏力和枕后位、枕横位所致的产程异常,未经积极纠正宫缩乏力或试产时间不够,过早作出头盆不称的诊断;⑤一些骨盆相对狭窄,未予取予阴道试产机会,故也增加头盆不称的诊断率。

2.4 剖宫产史:随着剖宫产指征的变迁,剖宫产手术增加,由于农村二次生育政策的倾斜,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也随之增加,因担心在分娩过程中疤痕子宫发生破裂,人们往往倾向于剖宫产,维持了剖宫产率的持续高水平。

2.5 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由于孕妇对产前检查缺乏认识,或遵医行为差,多次刮宫、多胎妊娠等,而孕妇、家属、医生均不愿意冒风险,放宽手术指征。

2.6 臀位:自1959年Wright提出臀位剖宫产安全以来,剖宫产率迅速上升,我国医院几乎所有臀位均行剖宫产[11]。因为臀位阴道分娩易发生产程异常、胎儿宫内窘迫、等,分娩进度较难预测,易造成产伤。

3 正确认识剖宫产的利弊

虽然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挽救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12],但其死亡率及并发症是阴道分娩的2倍~4倍[13],其对母婴的近远期潜在并发症有上升的趋势,剖宫产术对母亲的影响:麻醉意外、子宫邻近脏器损伤、羊水栓塞、产褥期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栓塞增加、子宫异常出血、子宫切除发生率增加,国外报道剖宫产术后子宫切除发生率为阴道分娩后子宫切除的23倍[14]。再次妊娠时易出现子宫破裂、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剖宫产术对婴儿的影响:新生儿湿肺及肺透明膜病比自然分娩多、新生儿黄疸增加、婴儿发生腹泻和胃肠炎的危险大于正常产儿[15]、剖宫产儿易患“感觉统合失调”, 免疫功能低下、最初的母乳喂养率较低且影响母婴关系的建立。

4 小结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剖宫产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抢救孕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普遍出现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现象[16],随着剖宫产率逐年升高,国内外专家强烈呼吁,降低过高的剖宫产率[17],尤其是降低以社会因素指征的剖宫产的比例势在必行,这一工作的完成和实现,有待产科工作者和社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威廉姆斯产科学手册,[H],第21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

[2] Tampakoudis P, Assimakopoulos E,Grimbizis G,Zafrakas M,Tampakoudis G,Mantalenakis S,Bontis J.Cesarean section rates and indications in Greece:data from a 24-year Period in a teaching hospital.Cad Saude Publica,2004,20(2):231.

[3] Sliveira DS,Santos IS.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esarean sections amonglow-income women in Pelotas,Rio Grande do Sul,Brazil.N Z Med J,2004,117(1206):1206.

[4] 董晓霞,林晓华,王佐.5年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4):247-249.

[5] 李娟清,石一复.七省市剖宫产率调查分析[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6,9(5):306-308.

[6] 田大彤,杨际春. 剖宫产率升高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2):1640-1641.

[7] 郭琴.6年间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5):3525-3527.

[8] 蔡燕.剖宫产的社会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60-261.

[9] 黄少丽,姚映淑,郑宋英,等.高龄孕妇妊娠结局与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7):875-876.

[10] 周鹏,席惠玲.孕期营养健康教育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2):1332-1333.

[11] 刘玲,冯小凤,易桂英.10年间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与围生儿死亡率的关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43.

[12] 张为远.剖宫产术对母儿的近远期影响[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8, 11(4):228-231.

[13] 陈健,陆晓明,刘红旗等.降低剖宫产临床措施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2):122.

[15] Many A,Helpman L,Vilnai Y,et al.Neonatal respiratory morbitioy after 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2006,19(2):75.

[14] 王莹.围产期子宫切除32例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168-169.

[15] Lcung GM,Ho LM,Tin KY,et a1.Health care consequences 0f cesarean birth during the first 18 months of life.Epidemiology,2007,18(4):479-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