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课堂实施方案范例6篇

线上课堂实施方案

线上课堂实施方案范文1

[关键词]现代推销技术;改革;创新

1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越来越多的课程从线下走到线上。面对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如何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该如何实施线下课程,笔者在“现代推销技术”混合式课程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不断创新与改进,针对混合式课程的线下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2反思教学内容,优化整合教材,教学素材与时俱进

一门课程要想讲得好,首先要有一本好教材,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教师绝不能拘泥于一本教材,也不能生搬硬套地按照教材内容讲,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至少要参考4~5本教材,从众多教材中取其精华,提炼出每一堂课最需要的素材。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有更多的信息可以学习和掌握,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收集和筛选经典案例充实教材,让课堂教学内容得到充分深入和拓展,这些素材要典型而新颖,要与时俱进,要抓住时事热点,也可关乎娱乐新闻,既可以是阿里巴巴、腾讯等大企业的推销案例,大师、企业家、娱乐明星的经典推销案例,也可以是身边的小商铺推销案例;既可以是线下的经典推销案例,也可以是线上线下充分融合的典型推销案例,只有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补充,才能够弥补教材本身的不足。同时要对授课所用教材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优化,在分析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学生后续学科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深入反思,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3注重学生差异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来参与,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很有帮助。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有些性格内向、腼腆、胆小的学生参与度不高,有些学习态度散漫、不认真对待课程的学生会拒绝参加,那么提高这部分同学的推销能力就有困难,同时对整个课堂的活动气氛也有影响(有时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在不断地尝试和改进中,笔者发现,不能强制要求同学来参加,但是可以从侧面去引导他,设计的活动要因人而异。比如,在训练同学们寻找客户的方法这一实践技能的时候,可以设计2~3种活动方案:方案A是根据给定的任务,通过情景剧的方式把寻找客户的方案表演出来,选择这一方案的同学加分最高(假设10分);方案B是根据给定的任务,把寻找客户的方案写出来,然后在课堂上讲出来,选择这一方案的同学加分次之(假设6分);方案C是根据给定的任务,把寻找客户的方案写出来就可以了,选择这一方案的同学加分最少(假设2分)。这样一来,同学们就会根据各自的能力与需求选择方案,无论选择哪一种都会加分,当然加分越高难度越大。但是他们也会发现方案A和B虽然也差4分,但是在课堂上把自己的方案讲一下并不是很难,这同方案A表演出来相比,太容易做到了,于是很多腼腆的同学也跃跃欲试,选择方案B,最后方案选择完之后,全班只有极个别同学选择方案C,绝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方案A和B。经过几次的演讲,那些曾经选择方案B的同学们积极性提高了,有不少同学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去挑战难度更大的A,那些曾经选择方案C的同学,在大家的影响下,也开始尝试方案B了,所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十分重要,教学不能急于求成,找对方法,每一个学生都会有所进步。

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不断创新

“现代推销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周当中,应至少安排1~2次的课堂活动,一个学期下来,这样的课堂活动累计至少也有十五六次,如此大量的实践活动,怎么能让同学们一直保持积极性、新鲜感、活跃度、参与度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不断改进和推进新的教学方法,在原有的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创新更多的方法,如挑战训练、对抗训练、实践推销、角色表演、趣味活动等新的教学方法,同学们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学习推销技能,既能提高自己的推销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5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销有方法,推销无定法”,虽然学习了经典的推销技巧和方法,但是教师应给学生补充大量的其他方法,例如接近顾客的方法,教材上讲了8种,我又给大家补充了8种,同时也会告诉同学们接近客户的方法远远不止这些,方法都是有经验的推销员不断总结和创新出来的,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方法诞生,每一位推销员都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找到或者创新出最合适自己的方法。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创新自己的方法,只要你的方法行之有效,就全组成员分上加分。在这样的激励下,同学们在小组讨论的时候特别积极,经常会看到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甚至还主动找老师进行辩论,在同学们的带动下,经常会有新的方法诞生,用新思维去解决传统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效果是笔者所预期的,也是同学们喜爱的。除此之外,课堂讲授环节中,教师应经常设问,让大家去思考,然后找到更新的推销手段来解决问题,笔者发现创新思维活跃的同学经常不按套路出牌,举一反三,但是解决问题的效果却很好,在这样的训练下,同学们的创新思维也锻炼出来了。

6采用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相结合,温故而知新

“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是一门在线开放课程,2017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双创在线开放课程。笔者要求同学们在平台上自学下次课的知识点,同学们通过学习微课视频和在线资料,不仅能对下次课的知识点有所了解,同时如果课堂上掌握不太好,也可以在课下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有了在线开放课程,线下课程的教学就压缩了理论知识的讲解,用大量的时间来实践、来演练。例如,教师可以布置实践推销的任务,要求大家利用每堂课的前10分钟,在班上进行真实的现场推销,每次限定2~3名同学,一个学期下来每一名同学都必须参与。推销效果最好,出单率最高的前三组同学会加平时成绩。每一次推销,教师应花3~5分钟进行点评,和大家一起总结这次推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在不断地总结中,同学们在每次课堂上的推销小活动就会越来越好,懂得分析客户的需求,活学活用最近学习的推销方法,这不仅提高了同学的推销兴趣和推销技能,也为接下来的推销实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利用在线开放平台,这门课程的作业形式也进行了改革,小组讨论的作业,我会要求大家在课堂完成,并书写在实验报告纸上。个人作业我会布置在平台上,根据课程进度依次作业,同学们可以利用个人的业余时间随时随地去完成。鼓励同学在平台上互相讨论推销技能和方法,在线提问、在线答疑也成为教师和同学们线下互动的一种形式。

线上课堂实施方案范文2

【关键词】:药学服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药学服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根据药学服务课程特点,遵循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从课前准备、课中实践和课后评价三个方面对课程进行设计.课前准备以教师为主体,工作内容包含教学目标的确立、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的药学服务课程的设计、药学服务在线课程的开发、课程资源的搜集与开发、基于工作任务的问题设计等;课堂实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内容包含基于工作任务问题的讨论和解决方案,教师点评和引导;课后评价与反思是以学生和教师双主体,分别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考试评价以及调查分析,教师教学反思、教学方案和教学资源的优化等.通过课前准备、课堂实践和课后评价反思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和教学方案,为下一轮的课堂实践提供更加完善的资源,从而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2.1课前准备

课程资源的精心设计和课程内容的合理整合是翻转课堂实施的前提条件.资源设计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基于教学对象(特定学习者)的特征,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和学习环境,最终支持学习者有效达成学习目标[9].通过组建药学服务课程建设团队,对药学服务课程进行精心设计,通过教学目标的确立、课程的重新整合、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基于工作任务的问题设计,从而满足学生课下学习的需求,为课堂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

2.1.1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前提,明确的、具体的、符合行业规律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以及教学预设的效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确定科学、恰当、合理的教学目标对于如何组织教学活动以及教育目的的实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10].根据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以及药学服务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确定药学服务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在工作岗位中运用所学药学综合知识解决药学服务中所遇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1.2课程的设计

药学服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围绕学生在工作岗位中针对不同科室处方的调剂、审核以及用药指导所需的药学综合知识进行设计,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因此,根据工作岗位具体工作任务为主线,将药学服务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以处方调剂过程为主线,即处方审核(合法性、适宜性)—处方调配—处方核对—用药交代—处方点评,然后根据临床不同科室的处方调剂为工作任务,将任务按照知识特点进行分解,进行碎片化设计,既能满足知识的掌握,又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掌握药学服务的知识和能力.

2.1.3在线课程的开发和资源设计

根据课程设计内容,以学院在线学习平台为媒介,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从学案、教案、课件、微课、教学视频以及动画、思维导图等方面进行建设.同时综合学生现有条件和现状,充分考虑其特点进行建设,满足学生课前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和资源的需求.因此,根据药学服务课程的特点和药学服务工作任务的需要,建立了处方库、学案库、课件库、微课视频库、案例分析库.

2.1.4基于工作任务的问题设计

按照完整工作过程中行动与知识的关系来选择、设计学习情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突出工作过程在学习领域中的主线地位[11].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下获取知识和技能.因此,根据药品调剂工作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和实践,在临床调研的基础上,从知识点的全面性、应用性方面综合考虑,科学合理地进行问题设计,使其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能够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能够反映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出的或无法理解的问题,从而为教师课堂上针对性地补充知识点提供参考和依据.例如:在处方审核任务时,设计一些不合理处方,让学生进行分析,找出不合理的原因,从解决不合理的原因过程中,学习到药物的一些临床知识和用药注意事项.

2.2课堂实践

课堂活动设计的目标是通过课堂活动设计来保证翻转课堂教学在最大化地开展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延长课堂学习时间,提高教学效果,以促进知识内化的最大化[12].知识内化不仅体现在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和程度,更重要的是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因此,课堂设计应从知识的全面性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从学生提问、师生互动和指导的形式完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训练从基于工作任务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中来完成.通过分组协作的形式,根据任务的需要,4~5人分成一个小组,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任务类型进行组内协作分工,进行组内协作研究和讨论,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成果,并在课堂上对解决方案和实施方案进行详细地汇报,接受其他小组和教师的质疑,从而锻炼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2.3课后评价与反思

课堂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判断,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满足学生的需要.其贯穿于课堂教学整个过程,是课堂一体化教学的组成部分,评价的实施“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13].在评价过程中始终贯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评价方式以学生和教师双主体进行实施,通过两方面的测评和反思,发现翻转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和优化,进而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为课程教学进行服务.

2.3.1学生测评

一是通过传统的过程性测试.例如:月考、期中、期末测试等,通过学生成绩的优劣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评价.根据学习任务,教师建立一套与学习任务一致的评价标准,确定达到每项任务的评价基准,针对每个任务内容和要求设置等级,从而区分学生完成任务的能力水平,以衡量学生完成任务所达到的不同水平.此外,要及时公布评价结果,进行积分,按月根据结果进行加分奖励,以此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三是座谈和问卷调查.研究翻转课堂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测评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欢迎和接受程度.

2.3.2教师测评与反思

教师通过学生反馈的问题和建议,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调研对课程内容进一步优化,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问题方案,使其更加贴近临床工作实际.配合学院搭建“互联网+”平台,制作和优化教学资源,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教学需要.同时,教师也要从知识能力、教学方法手段到师风师德全面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既能更好地设计和实施翻转课堂模式,又能够增加自身的教学魅力,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好地调动学生课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线上课堂实施方案范文3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延时开学期间,面向全市中小学,搭建空中学习平台(简称空中课堂),借助网络,为教师和学生建立教学和辅导的双向交流渠道,有效解决学生因疫情无法正常到校上课问题,实现全市教育系统“停课不离岗、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研、停课不停学”的工作目标。

二、实施原则

(一)分类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县(区)为单位,一县(区)一策;普通高中学校以学校为单位,一校一案。

(二)务求实效。各县区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空中课堂方案务必以生为本,讲究实效。做到科学引导,加强互动,及时督查。

(三)协同推进。建立全市统筹推进机制,市、县(区)、校联动,基教、教研、电教等部门合力实施,企业配合推进。

三、工作推进

(一)制定2019--2020学年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基于延时开学的实际情况,结合空中课堂的教学特点,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制定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并确定周教学内容。(完成时限2月1日)

(二)搭建空中学习平台 义务教育阶段由所在县区教体局(社会事业局)制定本区域的实施方案,可以加强与原有合作企业联系搭建区域中小学空中学习平台,也可以利用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筛选课程资源推送班级群、利用科大讯飞智学网开展学情监控。

普通高中市级统筹,以杭州铭师堂“升学e网通”为依托,建立空中学习平台。同时,完成全市普通高中各校账号创建,并分配下发给每位师生,确保师生一人一账号。高三年级先行建立,于2月1日前完成并进行测试。(完成时限2月3日)

(三)筛选教学资源、编制课表 各校组织普通高中教师登录杭州铭师堂“升学e网通”,体验课程资源,针对本校学生学情,按照教学进度选择课程,编制周学习课程表,发放本校学生。(完成时限2月4日)

(四)协调出版部门,下发电子教材 协调教材出版部门,提供新学期教材前部分电子版,供各年级师生使用。(完成时限2月5日)

(五)高三先行,各年级各学科逐步开展 2月2日开始,组织高三年级开展在线学习。2月10日开始,组织其他年级开展在线教学。

全市小学和初中学校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400-1600根据各县区安排进行在线教学、在线答疑;

下午1600-1730,进行个性化辅导。

全市普通高中空中课堂教学活动由各校根据教学计划自行安排。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运行保障 市教育局成立在线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XX任组长,党委委员、副局长XX、党委委员、总督学XX任副组长,由基教科、教科所、电教馆、科大讯飞、杭州铭师堂等部门区域负责同志组成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具体实施。各县区教体局(社会事业局)建立相应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具体责任人和在线教学联系人,统筹推进在线教学工作。各县区实施方案、各普通高中教学安排、各县区在线教学责任人及联络人名单于2月4日前集中报市教育局。联系人XX,电话XX,邮箱XX。

(二)资源保障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利用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和科大讯飞智学网课程资源,普通高中学校利用杭州铭师堂“升学e网通”课程资源。

(三)联络服务保障 市教科所联系人 科大讯飞联系人 杭州铭师堂联系人 五、具体要求

(一)强化责任,家校协力。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家校联系,齐心协力共同做好特殊时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要统一认识,防止因延长开学而出现的松懈情绪,坚决杜绝和纠正可能出现的“一放了之”以及对学生学习、生活关心不够的情形。要及时通过电话、微信、QQ群等通讯渠道,加强家校沟通,及时、定期关心学生健康及学习、作业完成、生活等情况。要重视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健康指导,尤其重视通过科学宣传,帮助学生消除因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产生的恐惧心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依靠科学防范,维护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以校为本,多措并举。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及时调整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授课和学习方式,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做好“空中课堂”的方案制定、课程实施以及效果的督查督查。要根据不同年级、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和管理方案,细化到每一节课的导学案或自学提纲,理清各单元、各课时重点,梳理知识要点,并发给每一个学生和学生家长,以便学生家长协助做好相关工作。要引导学生有效预习,学生根据教师发放的导学案或自学提纲先自学,再看微课。完成课本习题,拍照上传给教师。教师在微信群内就重点内容和错误较多内容进行讲解,重点指导并培养学生自学、提出问题等学习能力。

各中小学校班主任要统筹学生每天的学习任务,定时发送学习任务单和学习资源。学生学习和管理方案中学习内容安排可包括复习的内容和适量的书面作业、阅读的文学和科普作品、研究性学习以及适度的体育锻炼。

各级各类学校还要同时要做好正常开学后的知识巩固和复习以及教育计划、教学进度再调整的预案。

线上课堂实施方案范文4

一、实施导学案,学案并用

导学案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的方案,它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组织策略,鼓励学生自主合作,促进学生深层理解知识、掌握学习策略的教学活动。导学案的四个教学环节分别是预学、讨论、展示、检测,预学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师要设计预学单,引导学生先学先练,明确目标,带着问题进课堂;讨论是高效课堂的基础,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学生质疑的、教师预设的、课堂生成的典型问题,生生互助,实现有的放矢;展示是高效课堂的关键和核心,是分享质疑、提升思想品质的环节;检测是高效课堂质量的保证。

导学案的实施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盲目和无序问题,避免了一预习就胡乱翻书的现象,帮助学生养成了“四说”“四思”的良好学习品质,即“敢说、能说、会说、愿说”和“思考、思维、思路、思想”。

学案是提供给学生的、依托教材且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案,是为学生搭建的自主学习平台,它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归宿,是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思考和设计学习内容,着眼于学生的“学什么”和“如何学”,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明标、预习、质疑、讨论、答疑、导学、训练、归纳、小结反思”的步骤进行操作,两案并用,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帮助教师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式,形成了全新的课堂模式,建立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新文化。

二、小组合作学习

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在实施导学案、学案并用的同时,我校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出“没有合作就没有出路”的口号和“小组合作你帮我争人人参与,自主发展你好我优个个展示”的目标,将课堂座位排列由传统的“排排坐”变为“团团坐”或“对桌坐”,以6人为一组编排座位,按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男女比例以2名优生、2名中间生、2名学困生搭配的方法进行分组,实行“时时有竞争,时时有管理,时时有目标,事事有控制,事事有评价”的管理原则。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

第一,教师指导学生明确小组的具体任务和组员的责任分工。由小组长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并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小组学习活动,记录员在小组各成员讨论问题时做好记录,由小组发言人在小组讨论达成共识后代表本组发言,阐明本组的观点。另外,应适时调整小组成员的分工,以保证每个成员的个人能力都得到不同层面的锻炼。

第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发挥教师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不合作不能解决问题,唯有合作才是出路”。

第三,学生按小组围坐在一起并不意味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要让学生真正走进小组合作,除了上述明确分工、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以外,还需要教师创设有价值的问题,因为没有好的问题就谈不上合作探究,更谈不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呈现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由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去深入思考并探究更多问题。

线上课堂实施方案范文5

关键词:新课程 地理教学 知识构建 活动探究

新课程的实施,使地理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前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渐渐被取代;如何创设新情境、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评价矫正的过程中实现素质提升成为现今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学案的合理设计与应用,可有效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建构,在探究活动中获得能力提升,提高课堂有效性。如何设计好“学案”内容,决定着教师能否起到宏观调控作用,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能得到全面发展。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1问题的由来

地理学科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强的特点,特别是其地域广阔,使知识的时空跨度较大。高一年级实行新课程,内容相当丰富,课时减少,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不但基本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而且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高一年级,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学生缺乏学习地理的主观愿望,如果课堂再死板、教条,缺少吸引力,那地理课的教学效果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新课程提出“要改变传统地理课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观念”。要求课堂教学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特征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师,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由包办代替走向宏观调控,引导学生的多端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成长。

新课程指导下的湘教版地理教材的活动内容相当丰富,有“探究”、“实践”、“思考”等等。然而教材中的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探究”活动由于难度太大,导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开展;有些“思考”活动设计的问题没有连贯性、递进性;有些“实践”活动则由于要求太多太杂使活动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而最突出的问题是大量的探究活动与有限的教学时间总是矛盾重重,如何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既贯彻好新课程理念又能按时按量完成教学任务,是一直以来困扰我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对教材中的一些活动进行重新处理和设计,并对教材内容作出适当整合,最终以学案为载体呈现给学生,开展课堂学案教学。

1.2地理课堂学案的作用

学案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一次次地思考、探究,一次次地分析、归纳、总结,从而了解一些知识,掌握一些方法,在感悟中成长,在思考中创新。

优秀的学案对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学案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自由发言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有利于学生敢于发现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有利于学生敢于运用自己与众不同的方法去探索、去求证;有利于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迷信不屈从于权威――书本、老师。

1.3开展学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学案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素质,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不断更新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另外,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临场应变的能力。成功的自主课堂上,教师犹如一个有着新颖意识的设计师和策划者,学生就像有着强烈参与意识的活动家和评价者,课堂气氛活跃而不吵闹,看似松散却又紧扣主题,犹如一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因此教师在设计学案时,一定要充分钻研教材,结合学生认知精心设计活动,对在互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好积极的准备。

1.4设计思路与框架

学案设计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其次,学案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循序渐进、分层达标的原则,这样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虽然在学习过程中会穿插教师的点拨、补充和总结,但如果学案中出现的问题太难或具有跳跃性,就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案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因此,学案在呈现形式上,往往以“问题”为主,多留有“空白”。大多是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表现为“阅读课本……内容,思考……问题”,“阅读……图表,找出……事物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根据……资料,绘制……图”等。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设计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将课本上的陈述性知识化解成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自学,得出结论;二是利用课本中的插图,设计问题,让学生学会从图中提取信息,进行有效的逻辑推理;三是运用课本中的“活动”和“案例”进行探究,让学生学会运用材料分析问题;四是结合实际或对课本知识进行变式和再度开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灵活运用和思维拓展。

二、学案的基本构成

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本人一般把学案分为“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巩固提高”三个环节。

2.1明确目标,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学习目标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依据,明确的学习目标表述,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一般情况下,学习目标的编写依据包括:课标、教参、教材、学生认知现状等。学习目标编写时最好采用“通过……的学习,理解……”,“阅读……图表,总结……”等表述方式。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他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学习结果。

以湘教版《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为例,课标中关于本课的描述是“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尽管课标描述简单明了,但课本中案例较多,本节课的学习又必须结合一定的区域地理知识,因此,结合学生情况及教材,学习目标编写如下:

【学习目标】 ① 联系生活,举例说明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② 以陕西为案例,说明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走向的影响

③ 尝试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为某具体区域设计合理的交通线路

2.2因材施教,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

地理知识涉及面广,许多内容学习方式不尽相同,有偏重逻辑推理的自然地理知识、也有注重资料分析的人文地理知识、还有必须结合实际案例的区域地理。面对不同的内容,应结合学生认知,因材施教,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编写各种类型的学案学习过程。

2.2.1活动探究、讨论归纳

课例1:《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学习过程】

活动一:畅所欲言,举例说明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并分类

活动二:以陕西为案例,探究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① 读课本4-8、4-9分析我国地形地势与交通线路密度分布之间的关系,分析原因。

② 分组简要说明陕西省三个地形区的交通线路分布特点和形态特征,分析原因。

黄土高原: 渭河平原:秦巴山地:

③ 根据课本图4-12、4-13相关知识,推断兰州城区主干道走向,并与西安交通线路走向比较,分析原因。

活动三: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为该区域设计合理的交通线路

在图4-14中,有A、B、C三种铁路选线方案,尝试选出相对合理的方案,说明原因。

2.2.2 逻辑推理、层层递进

课例2:《热力环流》

【学习过程】

1、根据气压概念,判断气压值大小 气压:单位面积承受的空气柱的重量

判断:A′ _______A; B′_______B; C′_______C;

判断:A _______B_______C; A′_______B′_______C′

结论:(提示:气压与高度关系)

2、图中所示模型是理想状态下的空气状况――空气分子均匀分布。而实际当中,由于地表受热不均,空气分子无法均匀分布。

假设:B地热,A、C两地冷,A、B、C三地的空气分子会发生什么情况?画在图上(提示: 热胀冷缩)

3、画好后请比较A′ _______B′_______C′气压值大小;

【水平气压梯度力:沿着水平面,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在该力的作用下,同一水平面 上,气流总是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在A′B′C′上,气流会怎样流动,空气分子的分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画好后请再比较A、B、C三地气压值大小,ABC;

那么,在ABC面上,会有怎样的情况?请在图中绘出

4、结论――热力环流形成:

B地受热,气流持续_______;AC地冷气流持续_______;

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_______;高空形成_______;

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_______;高空形成_______;

在_______作用下,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由_______流向_______;

(注意:高低压只是同一水平面上的比较,A与B′没有可比性。)

2.2.3 知识构架、全面复习

课例3:《城市与环境》总复习

一、城市空间结构

2.3典例练习,检验巩固学习成果

该环节的主要功能是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巩固学习效果。该环节在设计上一定要注意精选例题,一般选择一至三道例题,每道题都应综合、有代表性且难易适中;如必修二《农业区位选择》学案选择例题如下:

【例】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回答:

(1)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①A处宜发展_____,因为这里地形_____,耕地面积____;

②B处宜发展___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_____;

③C处宜发展_____生产,既靠近_____,交通便捷,又靠近_____,为市民提供新鲜产品;

④D处宜发展______生产,因为______地形不便耕作。

(2)如果在D处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不仅可以扩大_________,也有利于_________。(3)这里的蔬菜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菜,应根据_________的原理,推广_____生产,改善作物生长的______因素,调节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生产反季节蔬菜。

三、学案的课堂应用

“学案”实施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和多边活动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训练是主线,能力培养是主攻方向。

学案应用的一般过程是把编写好的学案发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同步使用。在下发学案后,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在学案上明确自学的知识目标,交代清楚自学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难点,为探究做好心理准备。在自学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和学案设计的问题进行自学,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思考,对知识进行整合加工,将其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知识网络。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指导答疑。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会有或多或少的问题。遇到问题首先同组讨论,然后教师指点解答(答疑方式以启发为主,最好不要直接给出答案)。在质疑解释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教师要注意搜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最后教师根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搜集的信息,进行总结性串讲点拨,解答疑问。对一些概念进行规范性界定,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总结学习方法,从“学会”到“会学”;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进行课堂例题讲练,以达成知识的巩固迁移拓展。

参考文献:

[1]解读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湖南教育出版社.

[2]朱幕菊.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杨莉娟.该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活动?[N].《中国教育报》2006年7月21日第5版.

线上课堂实施方案范文6

【关键词】中职 非线性教学 非线性思维 网状结构 超文本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B-0045-02

中职生学习各种职业技能,就是为了毕业后能顺利就业或者为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技能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但是,大部分中职生的学习独立性和思维灵活性较差,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笔者在中职课堂中应用非线性教学,运用非线性思维来组织教学活动,培养中职生的学习独立性和创新性,提高中职生的思维灵活性。

一、非线性教学的内涵

非线性教学并没有专业的定义,可以将它理解为运用非线性思维,以学习者为主体,使用超文本、超媒体等信息资源,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各自的学习计划,随机进入学习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非线性思维是相互连接的,是非平面、立体化、无中心、无边缘的网状结构。这种思维特征与超文本和超媒体的网状结构相符,可将超文本和超媒体应用到教学内容的排列中,使教学内容呈现一种互相连接的网状结构,每一个知识点既可以是起点,又可以是终点,教学内容之间层层递进且循环往复。

在非线性教学中要把概念运用于实例中,与具体情节联系起来,每个实例分别用来说明不同方面的含义,而且各实例可能同时涉及其他概念。学习者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概念,并把概念的意义与具体情景联系起来,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在非线性教学环境下,可打破原有教学程序的单一性和框条式,使教与学的程序转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具体特点如下: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选择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运用超文本和超媒体等方式编排非线性教学资源,教材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的线性排列,可独立编写非线性教材。

2.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要鼓励和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学会主动思考、探索和实践。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个人喜好、知识水平和不同接受能力的学习方式,制订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计划,有目的地学习,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

4.每个学习阶段,学生都要重组已学知识,更新知识系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对学习信息的判断能力,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断地超越自我。

二、非线性教学的实施条件

1.多媒体教学环境。中职课程普遍以班级为单位,以课堂教学方式为主进行教学,这就要求非线性教学应根据原有的教学环境来开展教学活动。由于非线性教学主要以超文本、超媒体为教学资源,那么教学地点就应在配备齐全的多媒体机房,并保证每位学生拥有独立的电脑。机房内部需要构建局域网,确保每台电脑之间的互联状态,以便教师能将教学资料传输到每一位学生的电脑上,而且每台电脑的网络应保持畅通,传输速度不能太慢,否则就会影响课程的顺利开展。

2.教学内容的选择。非线性教学比较适合于教学内容的高级知识部分,即那些无法通过模仿或重复性操作来掌握的复杂知识。因此,要正确区分中职课程中各个章节的教学内容是属于初级知识还是高级知识。初级知识的教学内容,具有简单性和规则性,可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来获得,以常规教学为主。而高级知识具有复杂性和不规则性,可通过使用非线性教学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了解各实例间的差异,使学生广泛、灵活地运用知识。

3.非线性教学资源。在非线性教学中,教学资源具有非线性的特征。非线性教学资源是指教师的教材、课件、教学案例等以多样化、个性化的形式进行编排,教学内容常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各教学内容之间具有跳跃性和突变性,但又互相联系的教学资料。按知识的线性结构进行编排的教材,有利于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迁移。如果没有相关教材,教师可根据学校情况自编教材。非线性教材要以激发学生发散性和创新性思维为出发点,所列举的教学案例要打破固有框架,让学生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引导学生提出教学案例中的多种解决方案。而其他的非线性教材可由任课教师在课前准备或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网络进行查询和搜索。

4.教师的适当引导。非线性教学应是开放式的教学,教师作为课堂的管理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应熟知每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切忌采取“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方式。在非线性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知识传递,更重要的是促进和引导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探究过程,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与重组,给予学生更多自。

三、非线性教学的实施原则

1.教学活动的非线性原则。非线性教学比较适合于一些操作类的专业课程,如计算机专业类的图形图像处理、动画制作和网页制作等课程,教师可少讲理论,以多项任务或多个案例来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教学课件、教学资源、教材和网络学习来获得学习技能。在非线性教学中,课堂教学要打破常规,不需要严格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学习,可预先制订课堂教学任务,根据教学任务来选择学习哪些内容,可见教学内容具有跳跃性或者突变性。教师要预测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对于能够提早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根据自身情况继续参与其他扩展学习;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引导他们重新学习初级知识,如学习概念、原理和基本技能等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学习高级知识和技能。

2.教学案例的多变性原则。对于中职学校专业操作类的课程,多数以案例教学法为主,让学生从案例中学习技能。但非线性教学案例的选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教学案例具有多样性、变化性和不规则性,培养学生的跳跃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提高其思维的灵活度。

3.课件制作的关联性原则。教师所制作的教学课件应以超文本或超媒体的方式体现教学内容的相互关联性,其前驱和后继具有不确定性,可适当提示以引导学生选择知识点的前驱和后继,但是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路径,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超文本学习环境具有信息组织的非线性、学习活动自主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因此,在课件制作中要使用超文本来实现知识点的相互链接。此外,在课件的进入界面可设置导航栏,引导学生随机进入各学习内容,而各内容之间又是能链接起来的,使学生进行交叉学习。

4.学生学习的创新性原则。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要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我独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非线性教学的实施过程

本文所提出的非线性教学是以非线性教学资源为工具,以提高灵活应用能力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学习目标。非线性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分析学生,制订教学案例/任务,准备教学资源。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制订出若干包含有高级知识的教学案例/任务,并紧密围绕着教学目标,保持知识原有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时,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不同学生对之前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因此,准备教学资源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求,以便于他们进入非线性学习。

制订教学案例/任务,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和实用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各教学案例/任务之间要有一定的相关性,以便于学生从一个学习案例/任务中能关联到另一个学习案例/任务,构建出学生的知识系统。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或准备其他教学资源时,要注意教学内容既能随机进入,又具有关联性,可使用具有超文本和超媒体功能的PPT形式或者做成网页形式,便于在课堂上使用。

2.创设教学情境,布置学习案例/任务。在非线性教学中,每个教学目标都必须以案例/任务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让学生进入学习案例/任务前,要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境下要求他们完成一项学习案例/任务。教师可适当做些基础性和引导性的课堂讲授,然后把教学任务所需的教学资源,如文档、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资料,教师课件以及教学案例/任务的文字说明,通过校园局域网传输到学生电脑上。之后教师不再讲授教学内容,只作引导和答疑,旨在鼓励学生多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3.学生通过学习资源进入非线性学习,构建不同的解决方案。由于各个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能力不一样,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如何进入非线性学习,如何充分使用教学资源来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基础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往往会较迅速地在脑海里构思任务的解决方案,教师大可放手给学生独立完成;对于基础一般、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应提示他们参考之前学过的相似任务,从中找出解决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对于基础差、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给这部分学生讲授基础知识,在巩固基础知识后进入非线性的高级知识学习。

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多鼓励学生回顾以往学过的案例、做过的任务,让学生去寻找已学案例的相似之处,来帮助完成当前的任务。学生回顾已学知识的过程就是加深对某些知识深层理解的过程,也就是非线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得到重组,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4.成果展示及点评,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及迁移知识的能力。在非线性教学模式下,面对不同的学习案例/任务,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教师可从中挑选出一些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作品进行展示。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分析思路,与其他学生分享和讨论;然后教师对解决方案/作品作出评价,使学生了解到,除了自己的答案外,还有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其思维灵活性;最后教师作总结,指出案例中的难点,并对本课知识做出适当补充,让学生在分散学习之后对知识有系统的、整体性的理解,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系统性,有助于学生提高灵活迁移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相学,王凤玲.非线性教学的涵义、特征与过程[J].当代教育论坛,2004(11)

[2]王继新,黄涛.论非线性学习的模式与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9(4)

[3]谢玉华.网络课程中基于认知灵活性理论的非线性学习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2)

[4]江新顺.构建非线性教学模型初探[J].职教通讯,2005(9)

[5]潘巧明.构建非线性教学模式 实现数学教学个性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0(28)

[6]蔡飞,王燕华.浅谈非线性教学及模型的建立[J].老区建设,2008(18)

[7]林艳芹.网络环境下非线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D].北京交通大学,2008

[8]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