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现状范例6篇

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现状

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现状范文1

所谓双减制度,就是针对中小学生的课程进行减负,在学生的家庭作业和校外辅导上进行双重限制,让学生在放学后能有更多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可当“双减政策”刚刚实施两个月,很多家长和学生还在适应双减制度的节奏时,有关部门有出台了另一项重要政策——“双增政策”。

“双减”还没完,“双增”制度又来了,究竟啥是“双增政策”?

很多家长已经知道双减政策是为学生减负而出台的政策,让学生的学习节奏和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让很多家长都在逐步适应学生在学习上的各种改变。可双减制度还没有完全适应的状态下,“双增”又称为家长的焦点。

其实“双增制度”,就是在“双减制度的”的前提下,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体育、美术等“美育”发展中,增加在学校中的“美育课程”,这是“第一增”。而“第二增”就是增加学生在校外补课机构的时间,而这部分的时间将尽可能的放在体育和美术的培训上。

正因为“双减制度”限制的是学科类补课时间,正好和“双增制度”相辅相成。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学生的成长有更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全面下降的情况下,肥胖和近视的学生越来越多,只会学习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这让有关部门不得不重视学生的素质角度,让更多的学生通过“美育”来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拓展自己的思维。

在双增制度公布后,很多家长不得不重新调整对学生的教育,但“双增政策”带来的影响远比想象中要大的多。在政策公布后,率先坐不住的还是各类学生的家长。

面对“双增政策”,家长心中都有哪些隐忧?

“美育”进入中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考高中,很多家长都知道,普职比的调整让中考的难度越来越大,学生想要考上好高中也越来越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育”进入中考和双增制度的实施是否会影响学生最终的中考成绩也是未知数,尤其身体素质先天就不好和本身就对艺术不敏感的学生,更成为家长担忧的对象。

鼓励“美育”辅导班,基层家长却有苦难言,在双增制度中,明确表示有关部门将鼓励非学科类辅导班的开展,尤其是“美育类”辅导班更将成为辅导机构中的香饽饽。

但在家长的认知中,非学科类的辅导班费用要比学科类的辅导班费用高得多,如果让一些美育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辅导机构,就会对很多父母在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甚至还有很多基层家庭根本负担不起学生的补课费用。

在“美育”进入中考的情况下,“双增制度”的出现让很多家长开始担忧学生的中考分数,那么为了让学生能有更好的中考成绩,要不要报补课班成为很多家长的忧虑。

学生要不要报考“美育类”辅导班,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

面对双增政策,很多家长都在担忧学生的美育成绩会在中考中吃亏,于是开始想着将学生送到辅导机构中补习,可一旦将学生送到补课班中不仅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同时也让家长的经济压力严重超标,于是要不要将孩子送到“美育班”补习也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

在美育考试中,最重要的很明显是在中考中有较高分值的体育,而想要在体育中有较好的成绩,最重要的是平时的体育锻炼,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好的腰腹力量、四肢力量以及身体灵活度,这些力量都能从仰卧起坐、跑步这样的日常锻炼中得到,完全没有必要参与补课班。

如果家长能在周末节假日期间陪伴孩子一起锻炼身体,不仅能解决一定的经济负担,还能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而美术、音乐这样的课程也会遵循大多数学生的家庭背景,不会考有太难的考试标准,所以家长也不必太过担心。

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现状范文2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育政策;演变;问题;建议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改革开放至今,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变革,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基础性、技能型人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中职教育政策,不同的政策在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有必要通过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剖析,找出政策上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演变

1.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地位得到确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慢慢走上正规。但是,由于当时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其他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职业教育发展薄弱。直到1985年,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尤其要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从此以后,我国中等教育结构问题得到了重视,确立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地位。

2.中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1993年2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进一步改革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范围进行了扩大。1993年9月,劳动部下发了《关于深化技工学校教育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技工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毕业生自主择业。199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该文件提出:“实施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

系。”同年1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技工学校“九五”时期改革与发展实施计划》。对技工学校的招生对象又进一步放宽,对成人学员可以实行“宽进严出”和学分制的办法。

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表明了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1991年到1998年期间,入学条件不断放低,招生对象范围不断扩大,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数呈现猛增态势。高中阶段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已由1980年的18.9%提高到1999年的56.47%。这个时候的中等职业教育已达到其发展的巅峰状态,但是只是一味地追求学校规模和招生数量,而忽视了对教育质量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3.中等职业教育出现滑坡

1999年,我国施行扩招政策,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也顺应潮流开始蓬勃发展。再加上中高职教育衔接不畅,很多学生更愿意受到普通高中的教育,培养一线工作人员的中职教育则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据资料统计,1999年到2001年三年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从526万人(在校生达到1467万人)锐减到395.22万人,跌到了低谷,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也下降到45.44%。这个阶段的教育主要偏重高等教育和普通中等学校的教育,忽视了中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

4.中等职业教育逐渐走出低潮

2001年以后,国家又开始重视中等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发

展。2001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其中提到:要“以多种形式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扩大各种形式的高中阶段教育和初中后职业培训在校生的规模”。2004年7月15日教育部颁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意见》,要求“200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不能少于600万人”。2004年6月17日~19日国家七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从现在起到2007年,以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入学率”。

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2005年中等职业教育开始扩招,每年扩招100万人。经过几年的扩招,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已经达到810.02万人,基本与普通高中的学生数持平,此外,学校规模逐年扩大,社会认可度逐年提高,专业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扭转了之前中等教育滑坡的局面。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制订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中职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投入不完善

职业教育的政策核心即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有待进一步完善,未充分体现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在人力、物力及资金投入方面的政策导向还不够完善,力度也不到位。各地方政府在制订本地区的职业教育政策时,对本地区的特殊情况考虑不够全面,不能将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性的个性需求融为一体。

2.教育政策执行失效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但这仅仅是政策文本上的繁荣。国家希望通过一些制度来引领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愿望与显示还存在一些差距。例如,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这里的“高中阶段教育”既包括普通高中也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两个“扩大”并不排斥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政策在具体执行中却演变成了扩大普通高中规模,普高与中职的比例非但没有达到4∶6,反而在2000年、2001年、2002年连续三年持续下滑,在校生比例由1999年的52.1%下跌到46.9%、41.0%、38.3%。

3.师资力量薄弱

即使是在中等职业教育达到巅峰的时期,我国的政策也只是过于注重发展的规模,师资队伍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1999

年,在中等职业教育滑坡的时期,教师人数又急剧减少,尤其以成人中专的减幅最为明显,职业教育骨干师资流失的问题日趋严重。到了2000以后,国家出台一系列文件提出要加快建设具有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个时期的“双师型”教师数量有所上升,但是“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都不到20%。

三、完善我国中职教育政策的建议

针对上述我国中职教育政策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我们应该去分析、认识问题产生的原因,去反思我国所制定的对策,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使中职教育的政策符合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1.加大政府投入

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实现教育的分流,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技术型人才,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维持社会稳定。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政府。所以,政府应当制定优惠政策,认真研究设计资金及物资投入的方式,使资金及物资的利用实现最大的效率。同时,各地政府应考虑本地区具体的发展状况,制订出适合本区域的具体的政策以及规定,保证职业教育从当地的实际需要出发,促进学校、社会、企业三者之间的联系。

2.加强政策执行力度

完善相关法律文本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注重将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政策方针通过立法的形式稳定下来,这种政策法制化的手段可以弥补政策方针不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的缺陷。同时,还要建立职业教育的行政问责制度,针对政府部门执行教育政策不力的现象要给以处分、追究责任、规范调整。

3.重视培养师资

由于“双师型”教师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决策层要引导和保障实施中职教师在岗继续培训。理论型教师到企业锻炼实习,鼓励工程技术人员和实习指导教师获得理论教师资格,从而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要对于教师在岗培训、实习的情况进行监督,防止挂职实习成为挂虚职而实际未到岗的情况,使挂职实习落到实处。中等职业学校要建立“双师型"教师发展激励机制,在教师编制、任职条件、职称评审、工资待遇、聘任政策以及教师引进等方面向“双师型”倾斜。一方面定期给“双师型”教师提供机会到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进行培训,另一方面给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一定的津贴和科研经费。

参考文献:

[1]臧亮.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演变研究:1978―2008[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0.

[2]申家龙.新中国建立以来职业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历史回顾[J].职教通讯,2008(8).

[3]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现状范文3

      这个寒假让就读于北京市西城区某小学的四年级学生周泽感到“很不一样”,以往假期里被排得满满的课外培训班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他最喜欢的体育运动。老师留的假期作业也不再是机械性地做题,而是变为阅读一本好书、和家长一起观看冬奥会……   作为“双减”政策实施后的首个寒假,学生们一改以往“在家赶作业、辗转辅导班”的高压模式,迎来了更为轻松充实的假期生活。但面对首个“无学科培训寒假”,不少家长则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双减’政策下,对学生、家长和学校而言都是不一样的体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伴随“双减”政策的推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将迎来变革,这个寒假是观察“双减”成效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也要听取各方合理诉求,尊重教育规律,让“双减”真正落到实处。

  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

  提起2021年的教育热词,绝对非“双减”莫属。

  “双减”的概念,来自2021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看来,“双减”明面上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实则也是为了缓解家长长期存在的教育焦虑、减轻家庭教育支出。

  长期以来,在家长“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育儿焦虑和校外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下,寒暑假基本沦为学生的“第三学期”,很多学生的假期生活大多奔走在各个培训班之间,学生疲惫不堪,家长压力山大。

  对此,“双减”意见直接划出红线——要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除此之外,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严禁超标超前培训;禁止以虚假折扣、虚假宣传等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等规定,也被业内评价为是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精准打击”。

  其实,早在2018年,国家就开始了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开启了一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行动。但校外培训机构的超标培训、虚假宣传、退费难等问题依然屡禁不止。

  储朝晖注意到,与2018年针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的治理不同,“双减”意见在提出规范校外培训的同时,提出了要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的学习回归校园主阵地。

  “这是‘双减’政策的最大亮点,内外兼顾,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与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同步推进。”储朝晖指出,“双减”是一场持久的阵地战,厘清其主旨与边界才能有效落实。

  非学科类培训日渐火热

  “双减”政策的效果尚需实践来验证,但目前一个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校外学科类培训班在这个寒假“消停”了。

  在今年寒假来临前,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教育部门认真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强调要严查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违规开班等问题。

  然而,与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凉凉”相比,非学科类培训则日渐火热。记者调查后发现,“双减”政策下,不少家长依旧不愿“躺平”,选择在假期给孩子报体育、美术、舞蹈等非学科类培训班,这背后暴露出的则是一些家长面对“无培训节假日”的焦虑与无措。

  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张秀萍原本想利用这个寒假给刚上初一的孩子“打打基础”,但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停业”加上学校老师反复重申禁止假期补课的“禁令”让她意识到正规渠道走不通了,只能选择“私教”“小班教学”等“野路子”。

  但接连咨询了几位“毛遂自荐”的教师后,出于费用和害怕被查等方面的考虑,张秀萍还是放弃了。最终,在假期里给孩子报了游泳课和书法课。

  与张秀萍相比,初二学生家长刘娜娜则坚决“将补课进行到底”,通过联系孩子以前培训班的老师,采用“家教”方式为孩子进行一对一补课。

  虽然知道这种做法是违规的,但刘娜娜也很无奈,孩子偏科严重,数学不好,自己也无法辅导,只有在时间充裕的假期补课,“作为家长,理解‘双减’是在为学生减负,也很支持,但毕竟中考升学还是需要考试来决定,不敢完全放弃学科补习”。

  刘娜娜的焦虑也代表了一部分家长,记者随机采访了8名中小学生家长,其中有6人都表示曾在以前的假期中为孩子报学科类培训班,这个寒假,虽然仅有刘娜娜一人继续选择给孩子“补文化课”,但另外5名家长也都给孩子报了美术、体育等培训班。

  需家庭学校合力推进

  对于“双减”后家长们的焦虑,北京市大兴区某小学数学教师梁旭深有体会。今年寒假,学校响应“双减”政策,不留笔头作业,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阅读书籍、亲子互动等多种形式的弹性作业。同时,给家长们重申了禁止假期给学生报班补习文化课的要求。

  对此,多数家长比较支持,但也有家长担心既没有笔头作业,也不能上培训班会让孩子在假期彻底“放飞”,不利于开学后尽快投入学习。

  “‘双减’的有效执行需要学校教育方式和家长意识的转变。”梁旭指出,“双减”后,学校在教学课程内容上进行了调整,更强调课堂效率,力图让学生在课堂上理解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所以从某种程度而言,学生在上课时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在课后和假期则应该注重学生其他领域的培养,这给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学校和家庭配合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关键,在‘双减’和‘依法带娃’的时代,学校应当承担起宣传指导的责任。”储朝晖认为,中小学校应考虑建立家长学校,指导家长科学进行家庭教育,同时要正确宣传“双减”的意义,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必要性,而不是像某些地方简单地要求学生签署所谓的拒绝参加学科类培训承诺书,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杜绝家长给学生“开小灶”,只能进一步加剧家长的焦虑情绪。

  熊丙奇也认为堵不如疏,从严监管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同时也应认真考虑学生、家长的现实需求。比如,有些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想利用假期进行学科辅导,这种需求具有合理性。对此,建议由教育部门、学校和社区携手,面向此类学生,提供公益性的学科知识辅导,引导学生家长减少校外学科类培训的需求。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在各非学科类培训中,体育类培训的受欢迎程度尤为突出,几乎每位给孩子报课外培训班的家长都会至少报一项体育类培训班。在被问及原因时,家长们几乎都提到了一个理由,那就是体育成绩在中考成绩中的占比在不断提升。

  “这是家长最真实的内心写照,也是当前应试教育下所带来的必然结果。”熊丙奇一直在关注“双减”政策,在他看来,“双减”能否真正落到实处,根源还是要啃下中高考改革这块“硬骨头”。

  “当前,我国中高考仍沿用考试分数、排名评价来录取学生,基础教育由此存在唯分数论、唯升学论问题。”熊丙奇担心,在不改革中高考制度的背景下,推进减负措施,可能会陷入升学看分数、名次,减负要求不看重分数、名次的悖论。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为克服唯分数的倾向,“双减”意见要求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据北京市朝阳区某中学教师贾斌透露,今年1月结束的期末考试中,家长不再能知道学生的具体分数,而是用ABCD的等级区间来划分,老师也被要求不能告知具体分数。

  “对此,初一、初二年级的家长比较理解,但初三年级家长询问具体分数的很多。”有家长就向贾斌直言,中考成绩仍是体现在具体分数上,差几分就可能上不了心仪的学校,而等级制成绩的同一区间可能相差十几分,家长难以知晓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

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现状范文4

关键词:全面二孩;生育意愿;公共资源

一、研究背景

(一)独生子女政策弊端初显。受“独生子女”政策约束,我国出生率降低,相应1979-2015年出生人口减少,适龄劳动力发生变化,对此后二十年劳动力补充产生一定不良影响,人口红利也会随之下降;出生率、死亡率“双低”直接导致人口结构变化,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社会养老支出上升,养老负担加大,“4-2-1”家庭养老问题尤为显著。

(二)“两孩”全面开放下适宜生育家庭的转变。在“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年背景下,我家庭生育观念转变,大部分家庭认可“一个就好”生育标准,少数家庭选择丁克。同时,适龄生育家庭多为独生子女一代,受高养老成本、高工作生活成本、都市生活压力加大和长期“单胎”生育观等的影响,仍有很多家庭对“两孩”生育反应平淡,“两孩”全面开放局部遇冷。

二、现状分析

(一)对社区整体生育意愿分析。由问卷数据分析,问卷总量中生育意愿均值为1.39更贴近于不打算生育的赋值1,因此社区的整体生育现状为多数家庭都不想生育二孩,生育现状较为严峻。

(二)生育二孩意愿与受教育程度关系。由调查数据可发现高学历家庭多集中于不确定自身将来是否会选择生育二孩的区域,究其原因可能与其受教育程度有关,多对国家政策持观望态度,且考虑因素较为长远。

(三)理想子女方面。 经数据分析理想子女方面,对子女性别有一定偏好的家庭仅占6%(偏好为男或为女),多数家庭的选择并没有特定的性别偏好,说明天桥街道的男女观念较轻。

(四)父母对于生育二孩的态度。计算问卷父母对于子女生育二孩态度的均值,发现为1.81,介于反对子女生育二孩和中立之间,说明社区当中赞同子女生育二孩的父母数量并不占优势,与固有观念老人期待多子相悖。

三、结语

(一)天桥街道居民二胎生育意愿不高,多数态度为不生,或犹豫不确定是否生育二胎。

(二)天桥街道居民的生育意愿受理想子女数量,父母照顾子女的能力,丈夫健康水平,妻子健康水平等的影响,其中受理想子女数量以及父母照顾子女的能力影响较大,表现为理想子女越多,父母能够照顾子女的能力越大,天桥街道居民生育二孩的意愿越高。

(三)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二胎政策下,抚养两个孩子的经济与精神承受能力,与孩子教育质量双方面考虑下,父母更愿意集中有限的资源给一个孩子提供更加优良的教育与生活。

(四)交由父母帮助抚养孩子的传统依然存在,但上一辈逐渐意识到晚年生活,丰富的社区活动让他们从原有的儿女附庸的角色中走出来,帮助再度照顾孩子的意愿降低。二胎政策下,父母是上班族,孩子由谁照顾照料呈现难题,也阻碍了家庭生育二胎的意愿。

四、建议

(一)提高教育水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对教育产业的投入和扶持。当今子女多数已不是“放养型”,而是“精养型”,随着经济成本增加,加上子女从小就要面临各种竞争,父母对于养子女的焦虑度也在变高,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应需要更高。 “与其多生一个降低生活质量,还不如好好培养一个呢。”子女的主要投入多在教育方面,政府的教育体制改革,对教育产业的投入与扶持迫在眉睫。

(二)政府要权衡利弊,完善社会养老制度和儿童的基础教育压力,减少家庭所要面临的压力,稳定社会,使之健康发展。问卷调查对象家庭适龄生育者多是独生子女,二胎情况下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大大增加,其未来将要面临的赡养抚养压力不仅仅是双方的父母,还有自己的两个子女,如此一来,2人将会承担整个家庭八个人的生活压力,这对整代人都是不容忽视的挑战。除此之外,二胎政策的出台每年新生人口将大幅度增加,总人口数量增加会给公共服务资源带来挑战,要做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应对准备。这就要求当地在推进全面二孩的过程中,适当的调整本地公共资源,以适应全面二孩推进的过程中出现的公共资源短缺压力。

(三)政府引进投资,引导社会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父母抚养子女观念的淡化,引起的是对二胎政策所带来的“二胎产业”所需要的社会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的关注,托育机构缺乏并且过于昂贵,导致幼儿照料困难,严重影响自身的职业发展。原来由政府、单位和街道等举办的托儿所已基本销声匿迹,一些幼儿园的托小班规模也很小、不少招收托小班的幼儿园对婴幼儿的年龄也有较严格的限制,只招收2岁半及以上的幼儿入园。目前这种针对3岁以下幼儿的托幼服务萎缩的现状难以满足父母对“托儿”的需求,这项托幼服务的短缺在客观上常常造成母亲被迫延长产后休假,中断职业生涯,增加生育的情况,会极大的增加生育的机会成本。政府在此基础上应根据本地现状,以引导建设社会公共服务,且适当的可以引进投资,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但这种情况下亦应该建立相关的监督监管机构,以保证政策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宋全成,文庆英.我国单独二胎人口政策实施的意义、现状与问题[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22-129.

[2]麻建玲.“二胎时代”的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J].新课程(上),2015(04):186-187.

[3]张亮.城市居民的二胎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05):92-96.

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现状范文5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发展

引言

在这个物资资源充足的社会,市场需求成为决定市场生产的首要因素,从这个意义来说,学校对社会输送的人才,也必须符合市场的需求,这样才能使学校输送出来的人才掌握核心竞争力。高职教育作为培养以技术为中心的专门型人才,对市场的需求要更具灵敏性,才能更好的为学下学生提供对口的就业岗位。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学校学生就业对口对为合理和科学的办法,通过校企合作,学生不仅可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还减少了找工作的盲目性。本文就校企合作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略的分析、探讨。

1、校企合作的概况

校企合作,从字面上便可清楚地解读出是“学校与企业实行合作,实现共赢”的模式。校企合作的优势已经被大多数高职学校所认可,就目前状况来看,校企合作作为一项高职学校的发展新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运用着,这也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1]。校企合作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卓有成效,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避免不了这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发展,也有问题,有矛盾,是现今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普遍情况,如何解决矛盾,使校企合作长效、平稳地发展,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课题。

2、校企合作的问题探究

2.1动力不足,发展无后劲

观察我国高职学校的校企合作情况可知,校企合作在刚开始兴起的时候,发展态势表现良好,有蓬勃发展之象,可到最近这两年,校企合作的步伐明显放缓,许多高职教育中明显退出了校企合作这一环节,校企合作发展后劲不足,显而易见[2]。究其原因,导致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缺少后劲的原因主要在于动力不足,没有明显的动力支撑联合是导致其缺少后劲的主要原因。这之中既有企业看不到校企合作的切实利益的因素影响,也有学校不积极主动寻求校企合作机会的因素造成,校企合作是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共同的问题,需要协调各方利益。

2.2政策空白,无法规保障

我国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属于近些年发展的方向,正处在形成与成长期,不像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已经相当成熟,在运作时所产生的问题自然相对要少。校企合作是在企业与学校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找到企业与学校共同的利益空间,从而达到多赢的一种发展方式。当学校和企业共同看到了利益点时,他们会积极主动寻求校企合作,当看不懂共同利益时,自然就没有校企合作了,而政策的空白默认了这种利益关系的合理性。没有相关法规的保障,使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处在一种无序的状态。

3、校企合作的动力支持

3.1明确利益分配,建立共赢机制

校企合作发展迟缓的一大因素是企业看不到与学校联合的切实利益,没有利益就没有动力,自然就没有合作。要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期发展,关键在于明确利益分配,让企业看到在小气合作中实实在在的好处,最后达到企业与学校、与学生的共赢。

在利益分配当中,首先,是政府要给予支持,政府为支持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实行校企合作,问题上,可以给予企业在税收减免上的支持[3]。比如,企业如果与高职学校实现校企合作的化,政府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免企业的部分税收,一方面是减轻企业的生存压力,另一方面也是让企业感受到了切实利益,有利益在,企业就不会觉得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自己担任了慈善大使的角色。其次,学校以学生和企业意愿为主,在双方之间进行协调,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就业岗位,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得到了人才,就是得到了核心竞争力,自然是看到了校企合作的既得利益,为此也增加了校企合作的发展动力。利益对一事物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有利益才不会丧失动力,所以,要保证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顺利进行,利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3.2制定法规条文,建立政策保障

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有时候政府行为比市场自身调节要管用的多,尤其是对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这样一件看似公益事业当中,政府干预更是十分有效。在目前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缺乏动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明确的法规规定企业必须要去与高职学校合作,因为没有明确规定,所以企业以学校的合作更多的是道德上的自律,然而道德上的自律,在很多时候都是很无力的,很多时候都起不到什么效果,要真正实现校企合作,还是需要政府作为中间人出台一些强制性的法规措施,从而要求企业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必须要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

政府干预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可以利用两种方式[4]。一是以宣传的方式,鼓励企业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多多宣传校企合作,不仅有益于学校和学生,同样也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让企业正确地认识校企合作,而不是着眼于当前的既得利益,应该将眼光放长远些,企业的长足发展,最终还是在年轻一代劳动力上的。一是出台相应政策,光靠宣传,肯定难以让所有具有实力的企业都参与到校企合作活动当中来,要真正的有效实现校企合作还是离不开政策的权威性,政府颁布相关政策法规,严格规定企业有义务帮助高职学校,实现高职学校的长远发展。政府是企业与学校在高职教育中实现校企合作的有力保障。

4、结语

高职学校的生存少不了企业的需求,企业的发展也少不了人才的补给,校企合作是高职学校发展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有力资源。校企合作是一项有利于学校也有利于企业的合作,在这项合作当中,就目前来看还缺少一些动力支撑,学校和企业双方要积极的寻求合作的机会,主动去建立双方合作的动力机制,政府的干预虽然对于校企合作有一定的促进效果,但要真正实现学生、学校、企业、政府和社会的多赢局面,最关键的还是要靠企业和学校自己去探索适合双方需求的动力机制,内部有了活力,才有了长存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1]叶小明,朱雪梅.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特征与实践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1,4:91

[2]熊荣生.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存问题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2(5):37

[3]揭育通.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J].陕西教育,2009,10(28):200

[4]张海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6(17):11

作者简介

王金星(1957—),男,四川安居区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刘光明(1971—),男,四川安岳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副教授。

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现状范文6

关键词:中职;果蔬花卉专业;职业能力;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2-0173-02

职业能力是劳动者从事一种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和素质。职业能力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近些年来,中职果蔬花卉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低,即使对口就业,也不能马上适应用人单位岗位的需求,原因是学生在校期间没学到或掌握本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要求的职业能力。

一、目前果蔬花卉专业教育的现状

1. 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中等职业学校果蔬花卉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里有关职业能力要求(摘录):学生应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知识更新能力、语言交流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能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 校内实习基地、实验室设施设备缺乏。很多学校的领导认识不够,他们和部分学生家长一样认为,只要管管纪律,不让他们出事就行,自然谈不上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学生培养了,所以学生实习实践的设施设备得不到更新和满足。实习实训设备还停留在镰刀锄头上,殊不知这种生产设备在企业也已经淘汰很多年了。

3. 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校“热”企“冷”。职业教育发展多年来,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在大多数职业院校中已形成共识,为寻找企业合作伙伴,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各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并初见成效,如苏州财旅、常州建设、江阴华姿等。他们的成功源于一些企业积极介入,或主动与企业合作,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但多数企业并没有这种合作意识也不愿意介入校企合作中来。主要原因为:缺乏落实相应政策的具体措施、难以承受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风险、企业在校合作中的贡献缺乏社会认可、企业在合作中的付出得不到补偿、校企合作缺乏第三方的协调服务、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纳税减免得不到落实。正因为企业得不到合作所产生的“互利互惠”,参与积极性不高,同时缺乏激励机制和成本补偿,所以企业不愿意提供可供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 ,使校企合作形成校“热”企“冷”的局面。

二、学生职业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1. 领导重视,增添更新实验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众所周知,果蔬花卉专业涉及果树、蔬菜和花卉方向,果树、蔬菜、花卉实习实训要有相应的实习基地、设施,老师和学生不能在课堂上空对空,基地建设和设施设备需要投入较多资金,作为领导不能因为投入大、看不到产出、生源少就犹豫不决,或者就根本不考虑,否则只会恶性循环。

2. 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进行校企合作。

(1)要制定对企业有利的政策导向。一是校企合作成本补偿。建议政府要对承担校企合作的企业予以税收减免或按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实训的实际人数拨款的办法,补偿企业因校企合作所付出的成本,允许企业将支付实习实训学生的报酬及相应实习投入计入生产成本,予以税前扣除,鼓励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教育培训经费用于实习实训的支出,计入教育培训经费总额等;二是政府要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包括贴息贷款、税收减免、立项优先等,对合作办学成绩显著的企业予以表彰和奖励;三是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校企双方在实习前对学生强化风险教育,由学校为实习生购买“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

(2)建立校企互动的运行机制。学校和企业需密切配合,形成双元驱动、联动、互动的关系体。大力推行校企双赢模式、校企共组经济体模式、企业办学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材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实现互动。尤其应当规定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制度,同时做驻厂教师,职业院校应当将教学计划拿到企业交给领导评议,教师应当整学期到企业锻炼,以保证教师的知识和技能跟上企业发展,进而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

3. 出台规范校企合作管理文件,创建校外实训基地。应由政府出面,教育主管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共同商定对校企合作的审批、备案、监管措施,加强政府对校企合作的管理,必要时成立专门的机构。同时,由政府部门出台规范校企合作管理的文件,制约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按照订单、工学交替、“2+1”等模式分别制定如“实习生行为规范”、“实习生管理手册”、“驻厂教师工作手册”、“企业对实习生管理规定”等文件,使校企双方对实习生的管理有依据、可操作,增加校企合作的可实施性。

4. 学习借鉴好的经验。

(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每周在企业接受 3~4天的实践教育,在职业学校接受 1~2天的理论教育。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就成为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且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学校负责进行普通文化课程和技术理论教育,企业负责实习和技术操作培训。

(2)新加坡的职业院校创造了“教学工厂”与“教学企业”的全新模式。新加坡工教局规定,学校课程开发、内容选择及教学实施必须按照企业岗位、流程及工作职责要求进行,强调“重技能、强思考、育爱心”的教学模式,强调项目教学,实践课不少于70%,学生的考核评价借鉴企业上司对员工的评价方式,这些做法使新加坡的职业院校创造了“教学工厂”与“教学企业”的全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职教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教学质量。

(3)美国、加拿大的CBE(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模式。即:能力为本教育模式,课程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通过职业分析确定岗位所需的综合和专项能力,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并进行课程开发。其特点是每个模块均为独立的教学单元,有特定的目标和评估标准,教学时间相对较短。

当前,课改、教改、精品课程、示范专业、项目式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课例开发、同课异构、“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教师培训等等促进职业教育的措施,应该是较好的形式,但如果把重点放在学生职业能力锻炼和提高上,果蔬花卉专业才可能有所突破,培养的学生才能受到企业和社会的欢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