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模式的重要性范例6篇

盈利模式的重要性

盈利模式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盈利模式;五大要素;中小型贸易企业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383-01

一、企业盈利模式概述

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在于盈利。盈利则主要来自于企业所选择的盈利模式。所谓的盈利模式就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自身特有的赖以生存及盈利的市场经营运作体系。这一体系的构成有五大要素,即利润源、利润点、利润杠杆、利润屏障和利润家。利润源是指企业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购买者和使用者群体,也就是客户或目标市场;利润点是指企业可以获取利润的产品或服务,也就是企业自身所拥有的产品或特色服务;利润杠杆是指企业生产产品以及为了吸引客户购买和使用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营销手段、经营模式、商业模式等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业务活动,也就是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的业务或经营活动;利润屏障是指企业为防止竞争者掠夺其利润而采取的防范措施,也就是企业所采取的能够让自身保持领先或较大市场份额的竞争手段;利润家是指企业内对企业如何赢利,具有极强的敏感和预见性的人,也就是企业内具有远见卓识的经营者。上述五大要素基本上可以分为企业的内力和外力两类,几乎所有企业的盈利模式都是以某一两个要素为核心的各要素不同形式的组合。某些企业拥有良好的利润点如拳头产品,Know-How或专有技术;某些则拥有高瞻远瞩的利润家如海尔的张瑞敏;某些可能是掌握着重要的利润源如奢侈品消费群体;或者是几个要素的组合。如何使企业获取理想可观的利润,提升盈利能力,不断完善并调整盈利模式,则取决于企业对其客户、资源、市场、资金以及经营者的占有和掌控。盈利模式,实质上体现了三个核心竞争,即以产品为核心的竞争,以服务为核心的竞争和以创新为核心的竞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小型贸易企业常用的传统型盈利模式

贸易企业大多数都是采用传统的盈利模式,也就是靠从购销差价即低买高卖上获取利润的办法来实现盈利。可用的几种类型分别是零买零售、零买整售、整买整售等以直接差价销售、存货差价销售或集中采购/集中销售从供货商获取优惠政策等方式,博取市场差价而盈利。

三、中小型贸易企业传统型盈利模式常见弊端和缺陷

(一)客户群体及市场开拓有限,除特殊行业有自己特定的较为稳定的目标市场和最终用户外,其他基本上很难形成,即利润源建立有限。(二)所掌握的产品或者资源有限,除挂靠实体经济,实现关联交易外,贸易企业基本上都不具备自己成熟的定型产品或特色服务,即利润点建设不够。(三)以开展资源推动型或资金推动型的业务活动为主,自身很难建立成熟的销售渠道或者大物流的运行条件,经营模式等单一,即利润杠杆的作用不甚明显。(四)欠缺有效的竞争手段,也就是欠缺针对不同竞争对手或者不同市场及经济环境变化所应采取的有效的应对方案和措施,即利润屏障构建不扎实。(五)经营团队的打造常常欠缺,缺乏长远的企业战略的支撑,经营者多注重短期经营效果,少注重长远发展,即利润家欠缺。

四、中小型贸易企业可采取的几种新的盈利模式

(一)电子交易。在各种日益成熟的电子交易系统上采购和销售,一是可以摆脱现货交易的传统模式束缚;二是实现了物流与商流的分离。交易行为规范,具有防范风险功能。同时,还可以巧用期货市场的远期套保等功能,应对价格“倒挂”。(二)专业做好物流加工配送。完善采购、运输(含仓储、装卸)、销售和服务等各环节。选择并联合行业内大型生产或加工企业,使贸易业务链延伸至物流与配送环节,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综合性特色服务。(三)整合新生资源。利用地方或地域优势,既要整合传统观念上的资源,更要整合新观念上的新型资源及其衍生品和新生市场。通过资源的导入,占领先机。(四)大品牌专业。做行业大品牌的专业或特许经营。精心做好供应商的选择,不但要注重其本身及产品的稳定性、还要注重其品牌和质量的稳定性,更要注重其供货的稳定性。(五)规模经营或资本运作。采用重组、并购、联合经营等手段,通过关联交易实现低成本战略。使经营要素与低成本扩张相匹配,实现低价格、高赢利。

五、转变盈利模式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

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变意味着变革和调整。需要重点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步组织实施:(一)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及符合企业实际运行的各种管控制度和机制。在体系、制度和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上,保证企业所确定的盈利模式中关键要素的组织实施和落实,主要是机构完善、管理职能到位、系统的协调与统一,并保证相应的制度和机制支持盈利模式的转变。(二)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任何一种盈利模式的实践和运行,应从基础数据的积累抓起,通过一定周期的实践,采用现代化管理工具和手段,对其进行科学地考核和评价,为企业盈利模式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提供决策依据。(三)综合考虑,统筹安排。主要是要把企业盈利模式的建立和完善与企业战略的实施和管理相结合;把企业的整体经营与各业务产品的盈利模式相关联来考虑;把企业的短期与长期盈利模式相结合来考虑。(四)加强过程的管控。重点在于理顺采购、运输、存储、销售各环节,使其费用降到最低,资金占用最少,获取更多的利润。同时,还要做好库存商品的管理和及时销售,避免库存商品跌价损失的风险。(五)组织做好全员宣贯。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基点,逐步改善管理者及员工的思维定式,建立高效迅捷的信息共享平台,达到上下协调一致。

盈利模式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 收益;盈利模式;盈余模式;盈分模式

一、文献回顾

“收益”是由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最先提出的,故收益的概念一提出就有着较强的经济学渊源。经济收益理论经过数代经济学家的阐释已越来越清晰而不失严密,成为了“真正”的收益。但正是由于它高度抽象的理论,使得经济收益有着其自身无法逾越的鸿沟:难以计量。会计学上的“收益”概念则是出于实用的需要而产生,因此带着“有用”的烙印,这种功利的“收益”显然与“真正”的收益之间存在差异。尽管如此,会计收益却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因为它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可以回应现实的需要。“会计收益和经济收益的博弈过程,实际上是企业在成本收益权衡比较中的选择问题,只有当这个选择能够给企业各方带来最大收益时,才会达到博弈均衡”(卢雁影等,2004)。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学科的相互融合已成趋势,学者们尝试在经济收益和会计收益之间架构通行的桥梁,如全面收益理论的兴起。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最早提出了“全面收益”概念(周萍,2007)。程春晖(2000)对全面收益作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全面收益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在我国利润表改革方面提出了许多有创见的观点。

收益的确认和计量是现代会计的核心理论之一,收益对于国家、企业及个人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关于收益的计量方法,一般认为有两种,即“收入―费用法”和“资产―负债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收入―费用法”是会计实务中广为采用的方法。在“收入―费用”法下收益的计量采用的是配比模式,美国会计学会(AAA)关于配比的定义是:配比是以所报告收入的因果关系为基础来陈报费用的过程。配比概念要求在收入和支出之间找到一种合理的配比关系,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逻辑关系很难找到。配比概念不可避免地使会计收益带有主观性和武断性,影响收益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为管理层选择于己有利的分配程序敞开方便之门。另外,由于会计方法的多样性和经营活动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现行会计对收益的确认和计量大量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分析、选择、判断和估计。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对收益可能产生重大影响,Nobes和Parker(1995)分析说,在宏观会计政策差异方面,如一家挪威公司(Norsk Hydro),1992年按所在国现行规定报告净收益为1.67亿挪威克朗,但若根据美国准则却高达17.63亿挪威克朗;一家澳大利亚公司(The News Corporation)1992年按所在国现行规定报告利润为5.02亿澳元,但根据美国准则仅有2.41亿澳元。微观会计政策选择的差异则是十分普遍的,这种差异对企业财务信息揭示和利益分配往往具有较大影响。薛爽(2006)发现,2001-2003年扭亏公司在扭亏前一年多计提减值准备,而在扭亏当年大额冲销减值准备的现象。扣除减值准备的影响,扭亏公司中将有72%的样本不能扭亏。

收益的正确确认和计量是进行合理的利润分配的基础与前提条件。收益分配理论是财务管理理论的三大内容之一,但学术界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投资、筹资管理的研究。与此相反,分配问题一直都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但从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来看,经济学主要从宏观层面探讨整个社会收入的再分配问题;而财务学在研究企业收益分配问题时往往以股东理论为出发点,将企业收益界定为企业税收利润,重点探讨税后利润如何在企业和股东之间进行分配。许艳芳(2004)将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和员工等重要利益主体全部纳入视野,从整体的角度研究企业收益分配问题。

二、收益与“三盈模式”的对应关系

收益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从收益的来源开始到收益的认定再到收益呈报,收益问题贯穿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

收益来源于资本,企业因为所有者投入资本而存在,又因经营者合理地利用资金创造收益而得到延续。对于一个典型的工业企业而言,在其供应、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盈利实现模式(以下简称盈利模式)的选择对收益的持久性具有重要作用,盈余管理模式(以下简称盈余模式)影响着盈余质量,盈利分配模式(以下简称盈分模式)完成了企业收益的流转及扩大再生产。收益各形态与“三盈模式”的对应关系可见图1:

企业收益实现过程及其分配管理状况是企业经营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收入、成本、损失、税收等因素的变化,都会使企业的收益发生变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总目标可以概括为生存、发展和获利,收益的取得为企业的基本生存提供了保障,收益实现方式的选择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动力。

过去,企业主要从事产品的生产经营,管理的重心依市场条件不同,或是生产或是经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家在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上日益重视开拓资本经营。资本经营在拓展企业经营领域的同时,又从根本上改变了财务的性能和功能,使财务的功能超越了生产经营,具有了“服务”和“盈利”的双重功能。一定的经营环境和管理导向模式,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收益确定模式。作为会计确认基础的权责发生制,为了反映经济实体在某一期间的业绩,会计上采用了预提、待摊、递延和分配等方法程序,将各个经营期间的收入与费用、收益与损失相配比,在会计确认与计量的过程中加入了人为的主观估计、判断因素,从而为调节会计盈余提供了机会和可能。盈余管理作为一种财务管理技术,常运用会计政策的选择作为一种策略对收益产生影响,从而使企业在证券市场、银行信贷、税务缴纳、报酬激励等方面获得既定的利益。

从企业发展与成长的角度来看,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而有效的收益管理有利于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生产要素是企业经营能力发挥作用的载体,所有生产要素都希望能获得较高的使用报酬,不同生产要素主体对收益的分配构成了特定主体的收益,利息是债权人的收益;工资是劳动者的收益;股利是所有者收益;税收是国家作为社会控制的收益。企业必须认真经营,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控制成本开支,增加收入,提高收益,从而结合更多的生产要素,为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吸引更多的资源。

三、收益与盈利模式

收益既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之一,又是企业财务报告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收益概念之所以受重视,主要在于它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一,收益是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管理活动的行为指南;第二,它是确定企业应纳税额的有效计量;第三,它是确定企业分配政策的重要基础。

收益主要由收入和费用两个因素决定和构成。收益是企业业绩的表现形式,企业盈利的原始公式为:收益=收入-费用,这也是企业运营的基本逻辑,可以说有企业就已经有了盈利模式。盈利模式可以用来解释企业的销售收入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又需要支出哪些成本和费用。因此盈利模式是由“获得什么样的收益”这一问题引发的一种围绕价值创造主体而形成的逻辑。

对一个正常健康的企业而言,生产经营活动是其生存的意义所在和根本保证,营业利润则是其盈利的根本来源也是最大来源。一般来说,其他业务利润在营业利润里占的比重较小,它是产生于非经常性的或兼营的业务交易。然而,不同来源的盈余(收益)①却具有不同的质量特征,由收入驱动的盈余更持久、与股价的关系更为紧密。

盈余最根本的来源是收入,费用控制的效益总是需要以一定的收入为前提才能体现,没有收入支持的费用减少不可能产生盈余。而且,企业可供削减的费用空间是有限的,要获得稳定持续的盈余增长势必要求收入的相应增长。盈余的不同来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发展战略的结果,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两种基本形式。在成本领先战略下,盈余的决定性来源体现为费用控制的优势;在差异化战略下,盈余的决定性来源则体现为收入优势。然而,这两种竞争战略对保持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并不是等价的。成本领先战略逻辑要求只有一个企业能成为成本领先者,而产业中却可能有不只一种成功的歧异战略。因此,采取差异化的战略将使企业在保持盈利能力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行性。企业采取不同的盈利策略往往是其所处的境况使然。当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收入时,通常会想方设法削减费用以实现盈利目标,因为这一做法比实现收入的增长要相对容易,但是这一做法只能奏效于短期盈利,而对长期盈利目标助益有限,甚至由于费用的削减而对企业的核心经营活动造成负面影响使盈利状况进入恶性循环。

四、盈余管理与盈余模式

会计确认是现代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何时”、“如何”来对具体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从而达到向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合乎要求的信息这一根本目标。企业从思考收入来源问题开始,围绕价值创造、传递和实现,在盈利模式确定时已经形成一种战略安排,接下来的问题便是收益的产生和确认问题。

在早期,确定收益的一个简便的方法是从最终的所得减去最初的投入,或将两期的期末财产进行对比,差额就是赢利。随着股份公司的普及以及“持续经营”概念的出现,收益确定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会计政策开始转为关注收益的定义、确认和计量。这时的收益被人们看作是所确认的收入与相关成本费用配比后的结果,即“收入――费用法”。企业盈利的原始公式表明,收入和费用的变动都能引起盈余在数量上的等量变动,在经济压力和刺激广泛存在的现实环境中,通过特定的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所确定的盈余指标得到各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关注,也成为企业收益管理的重点。

现代会计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在此基础上,收入和费用再分别适用具体不同的确认原则,从而形成了不同性质的确认过程和确认特征。费用的配比和收入的确认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判断和估计,虽然会计判断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可靠性问题。再者,会计估计的合法性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天然的机会,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是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实现的。一般意义上的盈余管理是个中性的概念,但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运用者往往会借鉴纳税筹划的定义方式来定义盈余管理(余秀丽等,2009),从而使盈余管理首先进入到企业纳税筹划的现实会计政策选择之中。例如,王跃堂等(2009)指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可以通过增加当期的应税费用或推迟当前的应税收入来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减少应交所得税”。

对盈余管理进行模式上的划分后,可以发现:

自利型盈余管理的主要类型是基于报酬动机的盈余管理。通常经营者的报酬由工资、奖金、业绩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构成。其中,工资属于无风险报酬,后三者属于风险报酬,与会计盈余的相关性高,具有激励作用。对于自利型盈余管理,由于其结果涉及利益的分配,通过赋予经理人一定比例的剩余索取权,使委托人与人的目标函数保持一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经理人的自利型盈余管理行为。

制度型盈余管理是监管政策的缺陷引发的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制度型盈余管理的目的较为明确,即根据制度的规定,运用会计方法或其他方法,达到制度规定的会计盈余指标,取得制度规定的资源。制度型盈余管理行为,如为了上市的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和配股规定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较长的时间跨度,但其中隐含着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机会主义动机,尤其对于转轨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市场,监管政策严厉但市场化程度不高,很容易诱发盈余管理。

组织目标型盈余管理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对利润的平滑,以减少经营中市场波动对企业的不利影响,稳步提高企业价值。在组织型盈余管理手段的选择上,不会仅依靠会计选择而改变财务报告的结果,经营决策的变化、经济交易的选择、交易时点的选择都是组织型盈余管理的手段。当然,由于组织型盈余管理本身涉及对会计盈余的控制和管理,利用会计准则赋予的灵活性是不可避免的。

总之,自利型盈余管理出于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形成不利于相关利益人的行为结果,这种行为由于动机的“不纯洁”而具有欺骗性,会引起相关利益人的警觉和抵制;制度型盈余管理由于制度本身存在缺陷而导致实施盈余管理,会影响证券市场有限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此不同的是,组织目标型盈余管理由于其动机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因而其行为过程必然伴随如何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五、收益分配与盈分模式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合同)的有机组合,这些契约中包括了企业要素投入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广义地看,其合约边界遍及政府、供应商、顾客等在内的所有利害关系人。收益分配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在企业各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分割的过程。分配的广义主体包括国家、所有者、债权人及企业本身,分配的客体为企业税前利润(本文将所得税作为一项收益分配)。收益分配的典型模式为:

薪息税前利润

工资及职工福利费

息税前利润(企业净收益)

利息

税前利润(剩余收益)

所得税

税后利润

各种提留

可供分配的剩余收益

股东的变动利润

企业留存收益

企业通过收益分配能正确处理与各方的经济关系。从企业为社会创造的财富来看,企业收益应为财富的增加,所增加的财富不仅包括给股东的股利和企业的留存收益,还包括支付给员工的薪金、上缴的各种税金(不包括增值税)、对外捐赠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应该包括知识技术、劳动供给和资本供给。如果说,劳动供给和资本供给是“刚性生产要素”,那么,技术进步则是“柔性生产要素”,柔性生产要素只有与刚性生产要素结合后才能成为生产要素。柔性生产要素参加收益分配,其收益份额与它的贡献大小成正比,柔性生产要素只是这份收益的名义所有者。实际上,这份收益要在柔性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生产者,包括劳动和资本(刚性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分配。一般地,普通劳动享受的是工资,物力资本享受的是利息,技术进步由于贡献了利润,由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代替其享受,由此演绎出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收益分配模型:

薪息税前利润

工资及职工福利费

息税前利润(企业净收益)

利息

税前利润(剩余收益)

所得税

税后利润

各种提留

可供分配的剩余收益

劳动者变动收益

科技劳动者变动收益

经营者变动收益

股东的变动利润

企业留存收益

作为财务三大部分内容(融资、投资和收益分配)之一,收益分配的过程及结果关系到各个要素所有者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内部分配的日常管理应根据企业内部分配战略,投资和筹资决策对现金流量的要求,在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约束下,对当期收益进行科学分配。对企业纯收入,其管理的重点在于核实可供分配的纯收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作出相应的分配预算。对企业税收,如何合法、合理地纳税,降低企业的纳税支出,是企业内部分配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管理包括经营者及一般劳动者如何参与税后利润的分配,如何安排企业内部保留盈余与出资者之间的分配,其他生产要素如知识资本如何参与分配等问题。

六、结语

关于收益,以往的研究关注于:收益及其质量的内涵演进。然而收益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形态发展及相应的管理模式却未有文献进行论述。本文的贡献在于以收益为线索,首次构建了企业“三盈”管理模式,并将其作为企业的经营主线及财务主线来进行分析。拓展了收益理论的研究视角,将收益问题纳入了企业经营管理的视野。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仅讨论了三盈模式框架下收益的一般性特点,未进行相关实证和案例分析,对盈利模式、盈余模式、盈分模式三者的关系未能进行深入剖析。这一方面是囿于对企业案例了解及分析的不足;另一方面则是作为一种新的分析范式,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理论梳理。

【参考文献】

[1] 卢雁影,邹秋琴.企业业绩评价: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博弈[J].财会通讯,2004(3):3-9.

[2] 周萍.FASB和IASB财务业绩报告项目研究回顾与评价[J].会计研究,2007(9):35-41.

[3] 程春晖.全面收益会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4] Christopher Nobes and Robert parativ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M]. Upper Saddle River:Prentice Hall,1995.

[5] 薛爽,田新立.八项计提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3):14-19.

[6] 许艳芳.企业收益分配研究――从剩余索取权的角度出发[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盈利模式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盈利模式;“政策性盈利模式”

1建设和运营中的困境

地铁作为一种方便、快捷、舒适、安全、准时、运量大和环保的 交通 工具,已成为解决各大城市 目前 所面临的交通问题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然而,地铁造价之高,运营亏损给地方政府财政上带来的压力之大,也令许多城市感到十分困难。 地铁属于投资和运营成本都非常高的项目。例如,美国巴尔的摩地铁每千米造价为1900万美元-2500万美元;华盛顿为6300万美元;中国香港地铁跨越海峡,每千米造价7500万美元;日本地铁的造价高达每千米1亿美元。从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城市在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三条地铁线来看,综合平均造价每千米均在6亿元-8亿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建设投资对于目前中国的城市来说是难以负担的。而且,地铁运营成本非常高。世界上大多数地铁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要靠政府财政进行补贴,这对地方政府来说又是一项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如何筹措建设资金和维持运营收支平衡成了制约中国地铁发展的主要问题。

2盈利模式是根本问题

地铁属于 社会 公益性事业,对于地铁公司来说,其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即地铁在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高城市的 现代 化水平及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因此,传统上人们将地铁看成是准经营性项目,由政府投资建设,由政府对经营亏损进行补贴。但是,地铁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都非常巨大,地方政府无力负担,单靠政府会制约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

目前,“多元投资,商业运作”的模式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多元投资就是要突破目前融资体制的限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对于社会资金来说,以债务方式向 企业 投资的债权人要求企业定期偿还其本金和利息,以权益方式投入企业的股东则要求股权收益。而地铁公司如果不能盈利,就没有资金来偿债和为股东带来回报。此外,地铁公司要想实现商业化运作,也必须要解决盈利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筹、自建、自营、自还的商业化运作机制。所以,地铁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和维持运营平衡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地铁公司如何盈利的问题。盈利问题解决了,采用多元化的筹资方式就可行,资金来源问题就可以解决;盈利问题解决了,运营上就可以自给自足,不用政府补贴;盈利问题解决了,公司运作上就可以有许多有效的方式可供采用。

3盈利模式探讨

探索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对国内各城市地铁的发展来说意义非常重大。然而,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问题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地铁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香港地铁公司是一个特例。据香港地铁公司公布的资料,他们仅凭票务收入就可以实现盈利。但是,我们在看到地铁公司有盈利而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应保持审慎的乐观。因为,香港地铁公司所处的情况很特殊。虽然高效的运营管理是其盈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香港独特的社会情况也是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具备的。香港地区面积狭小,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居民收入水平高,客流均衡稳定,这对于地铁公司来说是一个十分有利的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下,香港地铁才能维持日平均228.4万人次的客运量,才能维持亚洲最高的票价。所以,香港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只能作为一个 参考 。对盈利模式的探讨还要根据地铁所处城市的具体情况来合理规划,否则是没有意义的。

在寻找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之前,首先要明确地铁公司必须要盈利,其次地铁公司是可能盈利的。之所以说地铁公司必须要盈利,是因为:如果地铁公司盈利与否并不太重要,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为这种社会公益性事业寻找盈利模式,或者没有必要这么急迫地寻找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就像其他有些社会公益性项目,通过政府补贴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也是可取的。地铁公司是可能盈利的,因为地铁公司有票务上的收入和大量的乘客,而乘客就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只要能创造性的利用这些资源,公司就可能实现盈利。此外,地铁公司还拥有很多其他资源,资源开发收益也是地铁公司的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

从香港地铁公司公布的年报看,地铁公司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车费收入、非车费收入(包括车站内其他业务收入、租务及管业收入)和物业发展收入。车费收入取决于票价和客流量;非车费收入取决于地铁公司对地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而物业发展收入主要取决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地铁公司对物业的开发能力。所以,概括起来讲,要想让地铁公司盈利,可以从两个方面 影响 相关的可控变量,即从地铁公司方面和从政府方面。地铁公司所要做的就是提高运营管理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优质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源,以及努力利用和开发相关资源以获得收益。而政府所要做的就是为地铁公司有效的做好上述工作提供支持。主要是政策上的支持,也可能有财政上的支持。地铁公司的盈利将是地铁公司自身努力和政府大力支持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4政策性盈利模式

从世界上大多数地铁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可以看出,单靠地铁公司本身的运营很难扭转经营亏损的现状。所以, 问题 的焦点就落在了政府的支持上,地铁公司盈利的关键是政府想不想让地铁公司盈利以及通过什么手段来盈利。首先,要纠正地铁是公益性事业,经营必定亏损,必须由政府投资建设,并由政府对经营亏损进行补贴的观念。因为:首先,虽然地铁是公益性基础设施,但是政府无力全额承担地铁的建设投资和经营亏损;其次,地铁公司只有实现盈利,才能更好地履行为市民和城市 发展 提供服务的承诺。1996年,香港政府通过了“集体运输铁路条例”,条例规定,地铁公司必须按商业原则经营,不得出现经营亏损,政府虽然为公司的惟一股东,但如果因政府干预经营而导致经营损失,港府必须予以赔偿。可见,香港政府特别关注地铁公司的盈利,因为地铁公司不能盈利,其自身就无法健康地生存和发展,而对于政府则是一个大包袱。香港地铁公司是世界上少数能盈利的地铁公司之一,而且香港地铁公司 目前 运营状况良好, 社会 效益和 经济 效益取得了同步进展,这是香港地铁公司和香港特区政府共同致力于让公司实现盈利的结果。

那么政府如何通过自己的支持让地铁公司盈利呢?政府对地铁公司的支持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1 )政策手段引导客源。政府可以利用市场手段和价格杠杆来调节城市 交通 结构,利用收费、税收、许可证等手段鼓励或限制某些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鼓励人们更多地选择地铁这种交通方式。例如,对于私人轿车可以采取“鼓励拥有,限制使用”的办法,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应限制私人轿车的使用,如德国慕尼黑市限制个人开车进城,美国旧金山规定汽车载员3人以上时方可走快行道;或实行汽车通行证制度,如意大利罗马市规定只有持通行证的车辆才准驶入城区,而这些通行证不仅价格高,而且数量有限;或是增加汽油消费税,加大汽车使用成本;或增加城区内轿车停车费用等。对公交车交通系统进行重新规划,用公交车来弥补地铁不能覆盖的区域,避免交通线路重叠,以减少公交车争夺地铁客源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轨道交通资费,以鼓励居民大量使用地铁这种交通方式。向市民宣传地铁的好处,鼓励市民乘坐地铁,以减少地面交通和环境压力。

(2)调整定价政策。票价是决定地铁公司收入的重要因素,香港地铁公司票务收入在运营总收入中所占比重高达80%。而北京、上海等城市地铁票价相对较低,这是这些公司经营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地铁票价的制定上,目前一般是政府定价,地铁公司没有根据运营成本和乘客情况来决定票价的权力。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提高,政府可将定价权适度交给地铁公司。在地铁票价的制定上可采用地铁公司提议、听政会通过、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方式,以使票价能基本反映成本状况。

(3)政策上给予特殊优惠。地方政府可以针对地铁公司制定专门的 法律 法规,在公司资产折旧、税收等方面给地铁公司以特殊优惠,从而降低地铁公司的运营成本。现在,在不提设备折旧的情况下,上海和广州地铁公司在运营上基本可以实现收支平衡甚至有少量盈利。地铁公司资本存量大,固定资产价值高,每年的折旧数额巨大,所以,在折旧上的政策优惠可以缓解目前地铁公司亏损严重的情况。但是,这样却会造成严重的潜在亏损。在税收上,政府可以降低地铁公司的税率,或通过税收返还等方式,以降低运营成本。也可以将税收纳入用于地铁建设的专项基金,使税收重新流回地铁公司。

(4)政策上给资源,供地铁公司开发。地铁的建设势必会使地铁沿线的地价升值。地方政府可以将地铁沿线的部分地上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交给地铁公司开发,用地上来养地下。这也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城市的通用做法。例如,香港地铁公司就是香港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对于这些土地资源,地铁公司可以成立专门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自行开发,也可以与其他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开发,共同受益。

(5 )财政补贴。即政府对地铁公司的经营亏损进行补贴。由于地铁公司经营的初期很难实现盈利,而且,地铁公司的亏损部分又是政策造成的,即政策性亏损,所以由政府对地铁公司的亏损进行补贴有一定的合理性。例如:香港政府明文规定,地铁要“以审慎的商业原则运作”,港府保证每年在成本扣除和15%的利润之外给予补贴,发生的差值由政府补贴。通过政府补贴让地铁公司盈利,可以使地铁公司能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加强投资者的信心,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地铁。可以采用这样的做法:由地铁公司制订一份长期的审慎的财务计划,并且每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一份下年度的财务预算,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后作为日后政府对地铁公司进行补贴的依据。政府根据财务计划和地铁公司实际的经营状况对经营亏损进行补贴。这样既可以调动地铁公司搞好经营的积极性,又可以保证地铁公司的健康运营。

总之,在地铁公司目前不可能通过自身运营实现盈利的情况下,政府在各方面的支持是地铁公司盈利的重要途径。地铁公司目前的盈利模式必定是“政策性盈利模式”,即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在政策甚至财政上给予地铁公司以支持,从而帮助地铁公司实现盈利。政策性盈利模式并不是要加大政府对地铁公司在经营管理上的干预,而是政府在政策上给地铁公司大量的、能让地铁公司在一定期限内取得可能盈利的优惠,然后由地铁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逐渐向商业化运作过渡。其目的是,加强地铁公司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加强投资者对地铁公司的信心,吸引多方投资,使地铁公司在投融资、建设、运营和资源开发上形成良性的循环,从而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

参考 文献 :[2]程明霞.地铁建设蜂拥而上2000亿投资何处着落.经济观察报2003.3

[3]香港地铁公司业绩公告.2003

盈利模式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财产保险;盈利模式;可持续盈利

一、我国财产保险行业现状分析

财产保险是保险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财产保险业取得了显著发展,保费收入快速增长,财产保险密度和深度明显提高。据中国保监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7544.4亿元,同比增长16.4%,2015年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8423.26亿元,同比增长11.64%,2016年1-8月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030.48亿元,同比增长8.73%。从长期来看,财产保险行业仍会保持高速的增长。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我国财产保险业基数相对较小,未来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二是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规范,产权制度日益明晰,这为我国财产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三是个人资产的持续增长为财产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购买力保障。然而在当前,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由于诸多原因,正面临经营利润空间变窄的不利处境。因此,加强对其盈利模式的分析探讨显得尤为必要。

二、我国财产保险业可持续盈利所面临的困境

(一)承保业务盈利水平低

首先,保费充足率普遍不高。激烈的市场竞争,致使财险公司间进行价格战,随意打折销售,使保险精算出的产品定价失去了原有的盈利能力。其次,高“返还”加大了公司成本。由于市场恶性竞争,财险公司出于规模扩张的压力,在业务拓展过程当中将手续费等费用“返还”作为承保业务的交易筹码,最终加大了公司的成本。再者,保险营销手段单一,从目前财险市场来看,简单粗犷的营销模式对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的发展形成了瓶颈。最后,对于赔付风险掌控不严,内部存在成本黑洞,也阻碍了我国财险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投资活动收益率不高

财险公司投资活动的方式有很多,包括投资证券、房地产、固定资产租赁、参资入股获得收益等等方式,但由于资金规模有限,所以财险公司投资活动相对较为谨慎。也正因投资项目风险相对较小,投资收益率普遍不高,故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盈利水平的提升。

(三)行业基础设施不健全严重地制约着可持续盈利能力

行业基础设施状况不仅影响保险公司对价值链的关键环节的控制力,也影响整个市场运行成本。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行业信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欺诈现象致使交易成本高,削弱了整体盈利能力。其次,后援运营的专业化分工不发达导致经营主体尤其中小保险公司运行成本过高。最后,市场退出和淘汰机制缺失,导致过度竞争,助推了整个行业经营成本的加大。

三、我国财产保险业可持续盈利的影响因素

影响财产保险公司可持续盈利的主要因素,可从专业技术层面、自然环境层面、社会经济层面加于分析。1.专业技术层面第一,可持续盈利取决于正确的增长策略。只有增长可持续,且与自身资源保障、风险控制能力相适应,才可长期盈利。不顾质量、成本的盲目增长会带来巨大潜亏风险,损害可持续盈利能力。2015年产险业务赔款4194.17亿元,同比增长10.72%,赔付成本还是相对居高不下,财产险业内的“一年发家、二年发财、三年亏损”“三年怪圈”现象就是最好例证,可见在增长的决策上应慎重。第二,可持续盈利须具有一定的成本控制能力。其他企业是先确定成本,后通过出售产品或服务实现收入。而产险公司与其正好相反,保险业是先实现收入,后确定经营成本。因此在收入既定前提下,产险公司实现承保盈利的关键因素是成本控制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越强,公司承保盈利能力就越高。例如,平安产险坚持内涵式、精细化的发展道路,在为客户提升优质服务的同时,不断优化内部管理制度,提升风险识别能力,改善经营品质,有效降低经营成本。2016年前三季度,平安产险实现净利润105.07亿,综合成本率94.9%,在风险筛选和成本控制有保证的前提下,实现了规模和品质的均衡发展。第三,可持续盈利还要具有较高的现金流管理能力和投资管理能力。要想可持续经营,提高投资盈利,就必须保持现金流稳定。在投资收益率既定前提下,可投资现金流越多,投资收益就越高。为此,必须强化应收保费管理,强化资金管理,加快资金收付效率,这样才能提升盈利能力。此外,产险公司投资不同于寿险投资,在资金期限相对短,现金流稳定性相对差的基础上,要获取好的投资收益,关键在于强大的投资管理能力。投资管理能力是决定投资收益率高低的核心因素,同样的投资环境和可投资的现金规模,投资管理能力高,投资盈利能力就强。2.自然环境层面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如2010年五省罕见的旱灾、玉树地震,2008年百年难遇的雪灾、汶川特大地震,这些灾害一旦发生,造成损失是巨大、惨重的。2008年,受巨灾影响,财产险赔付上升较快,全年赔付支出1418.3亿元,同比增长39%。可见,巨灾风险对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稳定性的影响最大。突如其来,造成巨额的损失,这会造成财产保险公司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取不足,使保险公司出现亏损,有时是巨额亏损。而财产保险的原理是基于大数法则,即通过大量数据样本可以精算出来的一个概率。因此,考虑保险公司的盈亏,有时要从稳定经营的角度对准备金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有备无患,达到可持续盈利。3.经济社会层面可持续盈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保险业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的功能越来越强。随着现代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司被放到了一个全方位的金融平台上。例如,保险业的竞争和巨灾的增加,使得保险的承保利润越来越薄,投资收益成了保险公司盈利的主要支柱。但投资收益,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决定的。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投资的空间就大,投资的机会就多,保险公司投资盈利的可能性就大,投资回报就高。同时,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的增加又创造了新的保险需求,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增加保险业的收入。例如,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下,截至2015年底,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2.4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全行业净资产1.6万亿元,同比增长21.4,净利润2823.6亿元,同比增长38%,可见可持续盈利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四、我国财保公司盈利模式的政策建议

(一)找准公司定位,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可持续盈利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公司可持续盈利能力均来源于从企业价值链中提取的公司核心竞争力,找准公司发展定位就成为确保形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条件。产险公司定位不同,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就不同,持续盈利能力的优势所在也就不同。具体而言,大型产险公司未来将向集团化、综合化发展,中小型公司要么通过兼并收购整合做大,要么走专业化经营道路,所以只有明确清晰的市场定位,为公司寻找自身竞争力优势,才能实现公司可持续盈利。(二)规划盈利性业务的发展路径,做好盈利性业务发展的制度安排公司要设计好盈利性业务的销售模式,建设好盈利性业务的销售渠道,组建好盈利性业务的销售团队。公司政策要体现对盈利性业务的培育,体现对盈利性业务的扶持,体现对盈利性业务的激励。(三)强化现金流管理,建立成本管控的长效机制“生存发展,开源节流”是企业经营的八字方针,开源是增加业务来源,扩大业务规模,提高人均产能,降低成本费用率。节流是合理降低费用开支的绝对额。两者是成本管控的两个方面。财险市场的激烈竞争、财险费率的市场化、财险行业的高税率已经极度压缩了承保业务的利润空间。要建立财险公司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就有必要合理降低成本。所以有效的现金流管理有助于增大公司的盈利空间。(四)重视、加强保险资金的运用,有效利用自有资金,合理进行投资活动随着财产保险业务的发展,我国财产保险的可运用保险资金也随之逐年加大。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活动,不管是从资金使用效率还是从提高和改进盈利模式的角度,都是保险公司必须从事的。但投资活动的风险需要谨慎对待,切不可盲从。投资应坚持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者的有效结合,用稳定持续的收益来对自身主营业务的盈利形成有效的补充。可见加强自有资金的高效运用,无论对社会还是对自身都是十分有益的。(五)加强行业平台设施建设,完善市场进退机制,改善公司盈利的外部环境好的行业环境有助于公司可持续盈利能力的培养,稳定有序的行业大环境有助于先进的经营理念的形成和高超的经营管理水平的发挥。我国财险市场数十年来野蛮经营和粗放管理已使市场交易成本高不可攀。而财险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在此前提下,建立通畅的市场进退机制是维持市场合理竞争秩序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整体行业盈利能力。(六)挖掘自身潜力,加大产品开发力度,不断扩大保险服务领域加大个性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的研发有效地将客户群体细化,将个人客户、企业客户的诉求进行重新的审视,开发出差异化的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特别针对大型跨国公司、高精新产业的企业,因地制宜的设计出个性化的产品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进而提高盈利水平,是国内保险公司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七)加强风险管理,不断完善风险控制体系保险公司卖出的是保单,经营的是风险,实行精细管理,加强风险控制,稳健经营,是争取好的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是财险公司可持续盈利的基石。因此,需认真开展全面业务内控管理,加强再保险工作,重视开展防灾防损措施,加强承保业务的风险动态管理,不断优化险种结构,从而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五、结论和建议

盈利模式的重要性范文5

的保证,盈利模式是企业持续性地创造利润的手段。本文主要从财务的视角对盈利模式进行了探讨,目的是使企业财务活动与盈利模式相匹配。

【关键词】盈利模式;财务战略;财务杠杆

盈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盈利模式即企业如何获得盈利。传统的盈利模式是以占领市场、提高市场份额为目标。然而,随着无利润区被人们所认识,需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一、盈利模式的定义

盈利模式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于

1939年提出来的,熊彼特指出:“价格和产出的竞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来自新商业、新技术、新供应源和新的公司商业模式的竞争”。斯莱沃斯基于1998在《发现利润区》中提出:盈利模式主要关注客户选择、价值获取、战略控制和业务范围等四纬度等四个战略要素,这四个战略要素相互联系,共同支撑起一个企业的盈利模式。如价值获取决定了对客户的选择,而业务范围又决定了价值获取;战略控制是如何把业务范围锁定在利润区内。有研究证实:企业的盈利水平首先与业务活动有关,其次是与行业相关。可见,盈利模式既是一个战略管理问题,又是一种商业模式。但是,与纯粹的商业模式不同,纯粹的商业模式是以商业运作为中心的,而盈利模式是以盈利为中心的,它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商业活动的构造来实现企业持续盈利。

二、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

盈利模式的核心是重点考虑以下问题:一是目标客户是谁,二是向目标客户提供什么价值,三是通过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提供这些价值,四是如何保持这些优势。(1)利润源——目标客户。利润源指的是企业的目标市场,即本企业商品或服务的消费群体,他们是企业利润的源泉。不管企业的实力有多么的强,都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的所有需求,因此,企业需要根据消费者需求差异,把消费者划分为若干个范围,然后决定向哪些客户提供价值服务。确定目标市场的目的是锁定那些能为企业带来盈利的特定客户。目标市场确定之后,企业还需要确定:为了满足目标客户的价值需求,企业应该提供哪些产品或服务。(2)利润点——客户价值。利润点是企业向目标客户提供的可以获得利润的产品和服务,它是客户价值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载体。客户价值是一个商业交换概念,意思是企业的价值是由客户决定的,而不是由企业决定的。也就是说,客户价值是站在用户角度上而言的,即客户价值是用户对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认同并愿意支付的价值。如果用户愿意支付的价值超过企业提品或服务所花费的成本,那么客户便为企业创造了盈利。实现客户价值的手段有两个:一是产品或服务的差别化,即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满足客户的价值需求;二是实施低成本策略,即在不降低客户价值的情况下,降低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使用成本。(3)利润杠杆——价值链活动。利润杠杆是指企业生产产品或服务以及吸引客户购买和使用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业务活动,利润杠杆反映的是企业的一部分投入。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管理理论,价值链上的相关活动可以分为五类基本活动和四类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包括进货后勤、生产经营、发货后勤、市场营销和服务,这五种活动与产品或服务从投入到产出的整个过程的联系最为紧密,并且直接面对客户,可以实现价值的增值,属于增值性活动;辅助活动包括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采购、人力资源管理和技术开发等,这四项辅助不直接面向客户,不创造价值增值,然而却又是基本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价值链管理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削减辅助活动,以降低成本,增加客户价值。需要强调的是,价值链不仅仅只指上述活动,它还指企业还必须与供应商、客户的协作,才能构成出一个关于价值链的系统。(4)利润屏障——核心竞争力。利润屏障是指企业为防止竞争者掠夺本企业的利润而采取的防范措施,它与利润杠杆同样表现为企业投入,但利润杠杆是撬动“奶酪”为我所有,利润屏障是保护“奶酪”不为他人所动。根据斯莱沃斯基的研究结论,不同的利润战略控制方式对防范竞争者“掠夺”本企业利润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企业利润能力的有效性指数如下:成本劣势为1;具有平均成本水平为2;品牌、版权为6;良好的客户关系为7;行业领导地位为8;控制价值链为9;建立行业标准为10。这表明不同的战略控制手段对企业利润能力的保护程度是不同的。(5)利润通道——获得利润的方式。利润通道是指企业获得利润的方式和途径,即是对利润源、利润点、利润杠杆、利润屏蔽等获取要素整合的方式。利润通道在企业价值链中起着节点的作用,它反映了信息、产品、服务、资金的配合及其流向。(6)利润组织——商业活动。利润组织是企业商务活动的组织形式,企业通过特定的组织形式将有价值的商务结构和业务结构加以固化,在组织内部确认利润,这也是企业赢利模式稳定性的保证。

三、财务战略对盈利模式的驱动

(1)盈利模式与财务战略的关系。一般认为,财务战略是指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整体战略,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与创造性的谋划。财务战略聚集于企业资金流动,这是财务战略不同于其他各种战略的质的规定性;企业财务战略应基于企业内外环境对资金流动的影响,这是财务战略环境分析的特征所在;企业财务战略的目标是确保企业资金均衡有效流动而最终实现企业总体战略;企业财务战略应具备战略的主要一般特征,即应注重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盈利模式和企业战略关注的都是与企业长远发展相关的方向性问题。战略规划以“本企业应该是什么”为逻辑起点。企业战略理论是企业为了适应多变的环境而产生的,它着重考虑的是在新的环境下,企业应当如何对长期目标、组织结构、经营战略和财务战略进行调整。很明显,盈利模式以企业战略为起点,它是实现企业长期目标的经营战略和财务战略的保证。波特提出的企业竞争力“五力模型”就是对企业战略与盈利模式关系的很好的注解。五力分别是: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五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 最终影响行业利润潜力变化。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由此可以再次看出,盈利模式的原理源于竞争战略,其主要思想是企业通过采取灵活的经营模式,在产业中建立起进退有据的地位,成功地对付五种竞争作用力,从而为公司建立塌获取长期利润的壁垒。不管企业的使命是什么,其最终目标都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既是企业战略的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经营和财务的最终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直观体现是财务业绩,这一特性决定了财务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性。企业财务业绩是由客户决定的,这也就决定了企业的获利能力是由其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表现所决定的。所以,企业的盈利模式必然是与企业战略(包括财务战略)相联系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战略就是确定公司长期的绩效目标,是对企业长期盈利模式的选择;反过来讲,盈利模式是企业战略在经营方面的体现,其成功与否是由企业在财务业绩上的表现来衡量的。(2)财务绩效对盈利模式的驱动。任何企业必须有一个能够统领全局的战略目标,即本文前面所述述的企业价值最大化。赢利模式是对企业战略目标在经营方面的细化,它将战略的描述细化到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并通过财务绩效指标引导出关键的成功因素。按照财务理论,利润杠杆反映的是企业的一部分投入对企业盈利水平及其风险水平的度量。由于企业为了生产产品或服务以及吸引客户购买和使用企业产品或服务,会有一部具有固定成本性质的资本投入和资产投入,如企业利息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的利润产生了强烈的杠杆效应。如果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营业利润率,同时也会大幅度地增加企业营业风险,同样道理,如果企业实现高负债融资战略,则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财务绩效,但同时也必然会加大公司财务风险。利润杠杆的存在,说明盈利模式在利用利润杠杆提高财务绩效的同时,不能不考虑“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实施“轻资产”盈利模式的财务原因。

参 考 文 献

盈利模式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京津冀 养老产业 盈利模式 探讨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京津冀地区养老产业盈利模式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京津冀地区养老产业发展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当前该地区各种养老资金的筹集也多是采取家庭自我筹集(包含退休人员退休金、子女供养资金等)和政府社会养老资金专项财政扶持的方式。京津冀地区养老服务产业在过去几年发展也较为迅速,各种养老医疗、地产养老等新型养老服务方式正在逐渐出现①。但是,京津冀地区各种养老产业盈利状况非常不乐观,大多数养老产业出现不盈利、甚至亏本经营的状态。2014年,笔者对京津冀地区36家养老服务机构(北京、天津两地10家,河北16家)抽样调查显示,71.6%的养老机构出现亏损现象,其中38.2%已经连年亏损。尤其是在河北省部分边远落后地区,养老产业的发展甚至出现停顿、甚至倒退的发展态势。京津冀地区抽样调查的养老产业盈利现状分析具体如下:

北京市养老产业现状与盈利状况分析。北京市当前采取的养老方式主要是以居民家庭自我养老为主,各种社区养老机构为辅的方式。虽然10家抽样养老机构中有8家经营老人福利院等养老专业场所,但是真正入住情况并不乐观,以北京顺义区某私立养老机构为例,共有养老床位530多张,实际使用床位为410多张,空置率达到22.64%。其他养老机构提供的床位空置率虽然没有这么高,但是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床位空置现象。只有1家养老机构在2014年提出房产养老方案,但是并没有真正实行。分析北京市抽样调查的10家养老机构盈利状况,5家养老机构收支基本平衡,4家养老机构自2015年养老资金支出明显大于收入,出现亏损状态,1家养老机构自2012年开始已经连续四年出现入不敷出的状态,虽然当地政府对其进行了适当财政补贴但是收效甚微。只有1家养老机构运营状况良好,出现一定盈余现象。

天津市养老产业现状与盈利状况分析。在天津市抽样调查的10家养老机构中,其中实现养老盈利的仅为3家,其余7家养老机构都出现养老支出大于收入的现象,其中2家养老机构已经连续多年亏损,如果没有当地政府财政扶持也许早已倒闭。在盈利的3家养老机构中,仅有开办家庭医疗养老服务业务的2家养老机构实现自2013年以来连续三年的持续盈利,另外1家养老机构只是收入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

河北省养老产业现状与盈利状况分析。河北省由于面积大,人口多,养老情况比北京、天津复杂的多。因此为了公平起见,主要选择河北石家庄市(6家)、张家口市(5家)和秦皇岛市(5家)三个省内较为发达的城市作为抽样数据的来源地。但是抽样调查显示,这三个城市在养老产业发展中,采取的各种养老服务方式与北京、天津两地大同小异。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6家抽样调查的养老机构中,全部以社区福利院养老服务方式为主。但是6家养老服务员的床位空置率相对较高,个别养老机构开设的福利院床位空置率甚至超过3成。唯一做得较为突出的是秦皇岛市,该地作为国内旅游养老圣地,接待外来养老人员多,各种新型的度假村养老方式、以房养老等方式比其他地方较多。河北省三个不同城市的养老服务机构的盈利状况差距非常明显。其中,河北省会石家庄市6家养老机构中,只有1家出现收支平衡,其他5家出现一定养老赤字。张家口市5家养老机构中,1家机构2015年出现盈利,1家机构出现收支平衡,另外3家养老机构已经出现亏损。秦皇岛市5家养老机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3家机构出现明显盈利状态,其中2家养老机构由于涉足旅游养老、度假村养老等新型养老方式,已经连续多年持续盈利。另外2家养老机构在2015年出现亏损现象,但是亏损额度不大。

可见,京津冀地区养老产业的盈利模式非常不理想,传统养老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京津冀地区养老产业发展的需要②。京津冀地区必须根据当地老年人养老消费市场趋势的变化特点,对原有养老产业盈利模式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与完善。

京津冀地区养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传统养老产业发展模式已经滞后于京津冀地区未来养老产业发展的需要。京津冀地区目前养老产业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就是传统养老产业发展模式还是比较盛行。这种养老模式主要采取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的方式,各种养老资金主要是由家庭自我筹集与政府社会养老财政专项扶持方式进行。这种传统养老产业发展模式适合在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或者老龄化初期阶段的国家。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现有传统养老产业发展模式已经滞后于未来京津冀地区养老产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我国当前人口结构中,年轻人人数占比呈现日益下降趋势,一对年轻夫妇承担两对老人养老的家庭养老现象已经比较普遍,这给我国现有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带来严峻压力③。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到2050年我国退休人员与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将会达到64:100的峰值。传统养老产业发展模式已经面临发展的瓶颈期。如果不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京津冀地区和我国其他地方一样将会面临非常严峻的养老问题。

新型养老产业盈利模式虽然已经出现,但是未能引起社会公众的重视。近些年虽然国外一些新型养老盈利模式逐渐传入中国,给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但是,新型养老产业盈利模式并未能引起社会公众的普遍重视,发展现状非常不理想。江苏南京市早在2005年就借鉴美国“以房养老”的做法,建设了汤山鎏园养老公寓,提出“以房换养”新型养老方案。但是最终该方案运行两年多并无一人签约,最终在2009年宣布失败。京津冀地区在2010年开始也逐渐采取“以房养老”的试点,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是与国外相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在医疗养老、异地养老、养老度假村等新型养老产业盈利模式探索中,京津冀地区也进行了尝试,但是大多数地方的新型养老产业盈利模式的探索最终归于失败。

京津冀地区政府缺乏扶持当地养老产业长远发展的前瞻性政策。京津冀地区政府在当地养老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一定的宏观调控作用,但是总体上看,三地政府制定的各种扶持当地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过于保守、固态化,未能结合自己所处地区养老产业发展特点制定可行的针对性养老政策。以河北省为例,在上述调研的石家庄市、张家口市和秦皇岛市,很多地方政府出台的养老产业扶持政策多是对中央政府、省政府等政策的简单执行与贯彻。而京津冀地区如果不能够根据自己地方养老产业发展的特点出台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未来三地养老产业发展将会面临更多挑战,养老产业普遍亏损现状不会得到明显改观。

京津冀地区建立与时俱进养老产业盈利模式的建议

转变传统养老产业运营模式,提高养老产业盈利水平。京津冀地区必须要改变以往传统家庭养老为主的方式,要根据当地老年人口变化的实际情况,对原有养老方式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与完善。因为,随着京津冀地区养老趋势的日益严峻,再靠传统“养儿防老”等养老方式已经不适合当前和未来京津冀地区养老产业发展的需要。要建立新型的“家庭+政府+社会”三位一体新型养老模式。尤其是随着我国养老问题的日益严峻,社会化、商业化养老模式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要大力扶持当地养老企业发展,为各种社会资金进入当地养老领域提供更多便利,要适当降低社会资金投资养老产业的准入门槛。2015年我国提出城乡养老并轨的发展战略,这更加迫切呼唤商业化养老模式的介入,要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单纯依靠政府养老专项财政资金扶持根本无法完成这一发展战略目标。未来只有建立像美欧等发达国家那样完备的社会化、商业化养老运营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养老产业盈利状况不佳问题,进而提高整个养老产业的盈利水平④。

加大新型养老产业盈利模式的地点与推广,提高社会公众认可度。对待一些国外已经运行比较成熟的新型养老产业盈利模式,京津冀地区应当大胆地予以引进。要做好各种新型养老产业盈利模式的试点与推广工作,尽快让社会公众接受这种新型的养老方式。以近几年我国养老产业界比较推崇的“以房养老”方式为例,京津冀地区可以根据自己地方特点,推出自己的“以房养老”发展策略。要畅通各种“以房养老”的信息渠道和融资渠道,让以房养老这种全新的养老方式真正在京津冀地区生根发芽。再以“投资养老”为例,京津冀地区应当扶持一些大型专业“投资养老”基金机构的发展,让各种专业投资人士为百姓做好“养命钱”的投资保值和升值等业务。再以“医疗养老”为例,京津冀地区应当建立美国等发达国家“家庭+社区+医疗机构”结合的全新医疗养老体系。

地方政府出台适合当地养老产业长远发展的前瞻性政策。要想保障京津冀地区养老产业长远发展,当地政府必须要制定适合自己地方养老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发展策略。地方政府在严格遵循上级政府养老产业发展政策的前提下,应当更多发挥自己地方主观能动性,深入调研自己地方在养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个性化问题,真正立足当地养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养老产业长远发展的前瞻性发展战略。如北京、天津作为我国两个直辖市,可以更加侧重于养老医疗、养老投资增值、养老护理等养老服务型产业的发展。而河北省不同地区可以根据不同地方经济、地理、人文等特点制定出台差异化的养老政策等,如河北承德、秦皇岛等旅游发达城市可以更多开展异地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可以建立更多高端养老度假村、养老圣地等。总之,只有建立更多差异化的、与时俱进的地方性养老产业长远发展前瞻性政策法规,才能为京津冀地区养老产业的发展发挥保驾护航的积极作用。

未来京津冀地区几种新型养老模式的畅想

“以房养老”盈利模式。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未来京津冀地区建立的“以房养老”盈利模式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做法:一是京津冀地区居民把自己多余的房产通过出租方式,获取租金以赚取养老金的方式。相关养老产业主要做好居民与租房者之间中介与桥梁的作用;二是建立“以房换老”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主要适合一些寡居无子女的老人,可以把自己房产抵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换取养老资金,在自己去世后把相关房抵押给相关金融机构,或者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老人生前与其签订合同代为管理房产,如出租、贷款抵押等运营方式,获取的各种收益双方共同分享等方式;三是“房产置换”养老方式,即在征得老人同意后,采取置换的方式,将老人的原有住房与各种老年公寓住房等进行等价换房,到老人去世之后,再将原置换的房产折价返还给其法定继承人;四是采取美国等国家“反按揭”等养老方式,如房产转换抵押贷款、住房保留计划、财务独立计划等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与上述三种方式存在部分重合之处⑤。当然,京津冀地区也可以根据自己地方“以房养老”养老产业发展特点,创新更加新型有效的盈利模式。

“医疗养老”盈利模式。“医疗养老”盈利模式是近几年我国各地政府和养老产业界也比较推崇的养老模式。由于老年人晚年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身体健康就医问题,因此建立切实可行的“医疗养老”盈利模式是保障京津冀地区未来养老产业稳步发展的重要方面。未来京津冀地区建立的“医疗养老”盈利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建立“家庭+医疗机构”的医疗养老方式,实现医疗资源与居民家庭的直接对接,如可以大力扶持各种“家庭医疗保健”产业的发展等;二是建立“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疗养老模式,就是在居民社区直接建立各种社区医疗机构,如社区门诊等方式,让广大老年人能够就近获得医疗服务等⑥;三是建立“家庭+社区+医疗机构”的立体式医疗养老体系,可以实现上述三者之间的直接对接,能够更加灵活方便地满足老年居民医疗服务消费需要,同时让各种医疗资源得到最大可能的利用等。其中,第三种“医疗养老”盈利模式是未来京津冀地区发展的最佳选择。

“投资养老”盈利模式。“投资养老”盈利模式,严格来说不是直接针对养老的一种做法,其主要是通过养老资金运作实现资金的增值,为老年居民提供更多养老资金保障。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常规的社会养老资金管理方式,主要是对企事业单位上缴的养老公积金进行的一种投资管理方式,如可以把这部分资金投入股票、债券等二级市场实现保值增值等,这种养老方式的管理主体应当逐渐由政府管理为主向市场化管理、政府监督方式转变;二是居民自我购买的养老商业保险等资金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购买商业保险,让相关商业保险公司为其提供养老保障,这种养老方式的主体是居民自己;三是建立养老保险专项基金,由国内金融投资专业机构负责相关基金的运作,以实现养老资金的不断增值;四是居民自我购买相关投资产品实现的资金增值等。但是,京津冀地区要想建立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完善有序的“投资养老”盈利模式,需要我国健全各种投资政策,保障投资场所公开透明,同时还需要加大对相关基金管理人员、保险管理人员和居民自身投资素养的培养。

综上所述,京津冀地区要想在未来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养老产业盈利模式,必须要重视深入分析当前京津冀地区养老产业盈利模式的现状,查找制约当地养老产业盈利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制定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养老产业盈利政策。未来要特别重视各种新型社会化、商业化养老产业盈利模式的创新与推广,这样才能推进京津冀地区养老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作者均为河北行政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16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异地养老意愿对京津冀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456103D)

【注释】

①马艳林,李艳杰,张贵祥:“家庭结构变迁视角下都市圈养老一体化模式分析―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6期,第189~190页。

②赵培培:“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养老产业服务也协同发展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9月。

③张蕾蕾:“河北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8月。

④闫希成:“我国养老地产发展模式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9月。

⑤许连颖:“发展现代老年服务业 打造京津养老‘后花园’”,《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第28~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