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教学反思及对策范例6篇

小说阅读教学反思及对策

小说阅读教学反思及对策范文1

一、课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在过去,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文阅读教学以学习语言知识为主。阅读的目的似乎仅仅是借助所读课文的语言材料来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结果是教师重点讲授语言点、句法结构,而学生则认为阅读就是熟记单词、语言点、弄清每句话的语法结构。(刘道义,2000)后来,英语教学大纲强调课文首先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教。课文阅读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的课文阅读教学重点从此由重语言知识的讲授转到重文章整体意义的理解。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意义的理解及做相配套的阅读理解题上。教师的课文阅读教学重视了学生英语阅读交际能力的培养,但仍然忽略了对其听、说、写三种交际能力的培养,似乎这些交际能力只能在平时的专门口语听说课中和专门的写作课中才能培养。其实不然,教师在平时的英语课文阅读教学中,如果选用良好的阅读教学策略,同样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交际能力。

二、良好的阅读策略具有多种交际功能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课标,2001)它阐述了交际策略的目的及范畴,交际策略可运用于各种教学策略之中。又如REAP阅读教程中(Eanet,1978)介绍的阅读分为四个步骤:1.阅读(Read):阅读课文语句;2.编码(Encode):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课文;3.注解(Annotate):用自己的语言写一个摘要;4.深思(Ponder):复习和思考这个摘要。(连榕,2001)Eanet的REAP阅读策略体现了教师在课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交际能力。其中的第一步教学:阅读(Read)体现了对学生读的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二步教学:编码(Encode)体现了对学生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三步教学:注解(Annotate)体现了对学生写的交际能力的培养。Eanet的阅读策略重视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与交流,对文章整体意义的理解与交流,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及合作精神。

三、课文阅读策略的具体实施步骤及效果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课文阅读策略概括为RQPR阅读模式。现以《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模块一)Unit 1 中的阅读材料为例进行简要阐述。

School life in the UK

第一步:阅读(Read)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大意。让学生知道Wei Hua studied in Britain for one year and was very pleased with her school life in the UK。

第二步:提问(Question)

教师就课文重点向学生提问,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课文重点提问。

e.g. (1) How long did Wei Hua stay in Britain?

(2) How many hours did she usually stay at school every day?

(3) What subjects did she learn at school?

(4) How many students were there in her class?

(5) Was she interested in Art and Cooking subjects?

(6) What did she make in her Woodwork class?

(7) Did she have heavy homework?

第三步:实践(Practise)

1. 回答提问(answer questions)

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或学生以小组回答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

e.g. (1) For one year.

(2) For about 6 hours.

(3) English, History, English Literature, Computer Science, Maths, Science, PE, Art, Cooking and French.

(4) 29 students.

(5) Yes, she was.

(6) A small table.

(7) No, she didn?t.

2. 小组活动(practise in pairs or in groups)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语言概述课文大意。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要求学生就Wei Hua 的学习、生活情况与中国学生每天在校时间、学习科目、班级人数及课余生活等情况进行对比,以此作为小组成员进行口语交谈的内容。

3. 表演(act out)

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口述课文大意,可采用两个人对话的形式,或是个人演讲的形式。

4. 笔头摘要(summary?鄄writing)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课文摘要,由老师批改之后计分、讲评。(这项可作为课后家庭作业完成)

第四步:反思(Reflect)

学生自我反思的内容大致有:是否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课文摘要是否准确、是否符合课文大意、是否紧扣课文中心等等。

综上所述,RQPR阅读策略较好地突出了学生听、说、读、写四种交际能力的培养。其中第一步教学:阅读(Read)体现了对学生读的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二步教学:提问(Question)体现了对学生说的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三步教学:实践(Practise)体现了对学生听、说、写交际能力的培养。笔者已在两届高中学生中实践了上述课文阅读策略模式。在学生生源不是很好,在不增加课时以及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对两届学生的英语教学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小说阅读教学反思及对策范文2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教学模式

策略是“一种目标导向的、为能促进心理及行为表现而进行的认知操作”。而阅读理解是“读者同时提取信息和建构文章意思的过程”,是阅读中较高水平层次的认知加工过程。儿童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是指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在面对不同类型的英文阅读材料时,为准确、有效地提取文章信息和理解文章意思,相应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方法、步骤,是一种内在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表现的总和。英语阅读能力是儿童进行英语学习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奠定儿童未来学习、成长发展的基石。“如何教”以帮助儿童掌握有效的阅读理解策略,成为小学英语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几种主要的儿童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

(一)交互式教学模式

交互式教学是指以师生间的交互对话为背景,在真实的阅读任务中培养儿童灵活运用阅读理解策略,并有效提高儿童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是由佩林卡萨(a.s.palincsar)于1982年提出的。www.lw881.com交互式教学充分吸收了专家支架、预期教学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现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之一。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着眼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重点培养儿童掌握“总结”“提问”“阐释(疑难)”以及“预测(下文内容)”等四种阅读理解策略,主张在儿童需要时给予提示和支架。交互式教学主要包括如下两个重要的步骤。

第一,教师解释阅读理解策略并进行示范。教师先呈现要阅读的文章,并提供一定的线索激发儿童的背景知识。然后,在儿童默读完一段文章后,教师具体示范“总结”“提问”“阐释(疑难)”以及“预测”等四种阅读理解策略是什么,如何将它们应用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教师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水平积极参与其中,并给儿童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师生间进行“交互”对话是重要环节。“交互”对话特点如下:师生都应明确教学目标;对话应有主题、方向;灵活地利用儿童的理解,把它与新知识联系起来;教师应帮助儿童就对课文的理解来展开讨论,而不是只作字句的重复;教师对儿童的发言所作的评价能引导学生更积极地作出建构性的反应。

第二,儿童进行讨论与练习。教师要安排儿童轮流做小组(4~6人)的“老师”。在组员都默读完一段文章后,“老师”要像教师那样带着大家进行“总结文章内容、提问、阐释疑难、预测下文内容”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在师生的自由对话和讨论中进行的。学生参与讨论的形式主要有:详细阐述和评价他人的总结;提出其他问题;评价他人对下文内容的预测;请教别人,要求澄清疑问;帮助他人消除对文章的误解。

最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儿童能够内化对阅读理解策略的认识,独立应用策略进行阅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会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小。

(二)直接解释教学模式

直接解释教学指教师以直接外显的方式教授儿童一种或几种阅读理解策略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最先是由罗勒(l.r.roehler)和达菲(g.g.duffy)等研究者提出的。它的研究与发展也受到了支架式教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直接解释教学模式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强调教师的直接示范作用,以使儿童能“模仿”教师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认知加工过程;将对阅读理解策略的解释与运用密切结合,以便使策略性的心智活动能在阅读文章中得到立即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如下几个相互联系的教学程序或步骤。

第一,教师直接解释与示范要儿童学习的阅读理解策略。教师选取并向儿童介绍要阅读的文章或文章段落,一般应用出声思考的方法向儿童示范怎样应用一种阅读理解策略,使儿童能比较直观地观察到成功的阅读者利用这种阅读理解策略进行理解文章的心智加工过程。

第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支架式练习。儿童按照要求就教师选定的其他文章进行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练习。教师要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其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会随着儿童对策略应用的逐渐掌握而相应减少。

第三,教师说明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迁移性。教师也还要对所教授的阅读理解策略在其他类型文章中的应用进行解释说明,以促进儿童在各种阅读语境中对所学阅读理解策略的灵活运用。

(三)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是普雷思雷(m.pressley)等人提出的一种以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为“媒介”,实现师生、生生间对文章意思的共同建构理解的教学模式,强调读者与文本及师生间的交互建构作用,并认为教师和儿童对文章的各自反应会影响他们的理解。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聚焦于对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具有如下特点:实施周期较长,它要融入到整个学年甚至数年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强调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建构作用,并认为教师和儿童对文章的反应会影响到他们各自对文章的理解;关注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以此协调儿童之间的“对话”和对文章意思的建构理解;要求教师具体示范怎样在不同的语境下灵活组合应用“预测下文内容”“心理意象”“与先前知识建立联系”“自我提问”“阐释疑难”和“总结”等多种阅读理解策略。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教师的解释与示范。在教学开始,教师首先解释并示范上述几种阅读理解策略的灵活运用,包括对各种阅读理解策略的不同应用语境的说明。

第二,儿童的练习。儿童练习使用阅读理解策略,教师对怎样有效使用阅读理解策略给予指导,并在儿童需要时给予必要的暗示。

第三,讨论、交流。在小组中,儿童轮流通过出声思考方法来使他们理解监控文章的过程外显化,向其他儿童呈现并解释他们是怎样利用相应策略去理解文章的。具体来说,儿童要向他人说明他们是怎样将文章内容与先前知识进行联系的、说说自己对文章内容的总结过程、描述一下自己头脑中出现的故事景象以及预测的下文内容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儿童会各自建构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大家可以“头脑风暴”,并就各自的理解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强调阅读理解策略的作用,并根据需要不时地向学生明示各种策略怎样以及应何时何处使用。

二、对三种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以上三种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都受到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比较强的一致性,如:它们都吸纳了支架式教学思想,认为要在儿童需要时给予恰当提示与指导;都强调教师的有效示范作用,主张在教学过程中直接示范与解释儿童学习的阅读理解策略;都重视儿童对阅读理解策略的练习。但在一些方面它们又有不同。

第一,教学内容有区别。交互式教学模式的重点是对“总结”“提问”“阐释”以及“预测”等四种理解策略的教授,要求实现儿童对这几种策略的掌握和迁移应用;直接解释教学模式则适用于各种不同的阅读理解策略的教学,但它在同一时间内只关注单个策略的学习和运用;交互建构策略教学则主要以“预测下文内容”“心理意象”“与先前知识建立联系”“自我提问”“阐释疑难”和“总结”等策略的综合及灵活应用作为教学内容。

第二,对“交互”的关注点不同。交互式教学模式重视师生间的对话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影响;直接解释教学模式主要侧重教师的指导和支架作用,强调了师生间的“交互”;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不仅强调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作用,重点强调阅读者与文本的交互建构作用,认为教师和儿童对文章的反应会影响到他们各自对文章的理解。

第三,儿童在三种教学模式中的地位不同。与其他两种模式中儿童的主体性地位相比,直接解释教学较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教师身上,对儿童的关注较少,这也是它最大的不足之处。交互建构策略教学中儿童的参与讨论形式相对灵活,不同于其他两者的严格的教学程序和步骤。

三、给教师的教学建议

以上三种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是研究者针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而研究发展起来的,相关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验研究表明,交互式教学在小学特别是四年级以上儿童的英语教学中有显著效果,对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儿童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有积极影响;直接解释教学也能帮助小学儿童掌握阅读理解策略,促进他们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交互建构策略教学可以使二年级的儿童更多地意识到英语阅读理解策略的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对我国儿童英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深入分析我国儿童的英语学习特点和规律,恰当选用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

我国儿童的英语学习处在本族语背景下,儿童学习英语具有独特的规律和特点。有研究表明,汉语儿童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水平也对英语阅读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其发展过程基本上遵循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的发展过程,并受到了汉语学习经验的影响;作为初学者,儿童在开始学习英语阶段,“通常听和说的比重要超过书面语言,进而逐步增加书面语言的输入(即阅读)”;汉语儿童的英语口语词汇与阅读学习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汉语儿童的英语口语词汇对英语阅读学习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教师在选用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要在儿童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音意识和口语词汇的基础上,适时、适当程度地进行英语阅读的教学,并根据儿童阅读学习的目标和内容,选择恰当的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

(二)教师的有效示范是儿童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

教师的有效示范是交互式教学、直接解释教学和交互建构策略教学这三种教学模式得以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儿童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小学阶段,儿童学习英语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模仿,教师的有效示范有助于儿童阅读理解策略的学习。教师自身首先应该掌握阅读理解策略知识,并且要以“外显”、具体的方式将应用各种策略的完整过程示范给儿童。例如,想让儿童掌握“总结”的要领,教师就要对什么是“总结”和怎样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等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还应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自己是怎样进行“总结”的讲给儿童听。对于英语故事的阅读教学,教师可用when、where、who、what和how等引导儿童抓住故事内容。而“总结”其他类型文章的内容,怎样从文中寻找关键性的词汇、短语和主题句子以及怎样将这些词汇和句子“组合”起来,就成为教师示范的重要内容。

(三)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有效组织儿童讨论与练习

三种教学模式都关注儿童对阅读理解策略的讨论与练习。虽然直接解释教学模式较多地侧重在师生间的讨论和教师指导下的练习,但小组学习的方式更有利于儿童对英语阅读理解策略知识的交流与分享。例如,在交互建构策略教学的小组活动中,儿童用出声思考的方式轮流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理解文章的过程。针对汉语儿童,教师应鼓励他们用英语说出自,己的理解过程,比如“when i read thesecond sentence in text,i think…”;也可以用汉语,“当看到了这篇课文的题目后,我联想到了某某课文,某某课文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与先前知识建立联系)……所以我猜想现在的这篇课文可能主要讲了(猜测下文内容)……下面我开始看课文的第一句话,这儿提到了一个人名……我发现自己对这个句子不十分理解,这个‘it’是指什么呢?(自我提问)…一看完这篇文章,我发现它主要讲了这样一个事情……(总结)。对于某某同学提出的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阐释疑难)……”这使儿童能够比较清晰地描述自己的阅读理解过程,深化他们对英语阅读理解策略的理解、应用及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有利于儿童对多种阅读理解策略的掌握。

小说阅读教学反思及对策范文3

[关键词]:网络小说 大学生 思想观念 和谐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当前网络小说已经深入大众,尤其是对大学生深受影响,其不良落后封建等思想必将冲击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堡垒,与此同时其便捷携带、获取的特质更是占据了大学生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对于当代高校日常教学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一、高校网络小说的特征

1、方便获取阅读、费用低

传统纸质小说获取方式一般是购买或借阅,但大量的阅读必定会花费较高的资金或需要被借阅方藏有大量书籍。纸质小说在大学生群体之间传阅的速度也比较缓慢,第一:纸质小说携带的不便,不易读者在不同地方的阅读;第二:纸质小说获取的不便性更进一步制约了它在大学生群体间传阅的效果。但网络小说在费用、获取方式方面和传统纸质小说相反,方便获取阅读,费用低。这主要是因为智能手机等上网设备在大学生间普及后上网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以及网络上小说网站数量种类的庞大。

2、讲述爱情,宣扬传统封建不良思想

大量网络小说为增加点击量,迎合当代大学生心理需求,如渴望恋爱、渴望收获一份爱情,对婚姻、前途充满幻想和向往等情感,在大学生间宣传着个人享乐至上、爱情至上等腐朽思想。

如《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讲述一个盛开在校园里,倒数计时的爱情故事。小说以男女主人公何乐、桃子之间一段纯真纯美的校园恋情为主线,真实再现了温馨浪漫、精彩纷呈的大学校园生活……网络校园小说主人公形象的程式化,好像网络小说除了爱情就不能写别的。”尽管小说源于生活,网络小说源于校园爱情也无可厚非其对与错,但偏激、远离现实基础的宣扬爱情观点却值得我们怀疑其对大学生思想引导的正确性。

二、大学生群体阅读网络小说的原因及受到的影响

网络小说描述的虚拟世界是现实中不存在的自由梦幻空间,迎合了大学生们的精神需求。大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性使得一部分大学生上课期间,将阅读网络小说做其打发时间的一种手段。

网络小说在大学生中间受到了追捧,然而网络小说作者并没有拿文艺来做工具,有意宣传一种有意义的主张,“文艺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因而文艺就不能不涉及人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的道德风尚。”网路小说属于文艺的范畴,但网络小说对大学生的影响却没能反映正确的道德风尚一面,没能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方向,而却产生了许多不好的影响,网络小说对当代大学生影响如下。

1、冲击传统教学对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思想的形成

传统教学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教育处于主导支配作用,离开了教育者的引导,社会所需求的思想品德也就无法传达给教育对象,而教育对象也会失去前进的方向,与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拉越大。而网络小说作为一种对阅读者教育的媒介,迎合着的是大学生某种消极的精神文化需求,引领大学生前进的方向是糜烂腐朽的拜金享乐追求之路,其必定会冲击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的传统教育效果。

2、网络小说占用了大学生在大学里的大量自由支配时间

首先,网络小说其更新周期之短、种类之多相比传统小说是无法比拟的,网络小说新鲜感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诱惑力。再者,发表在网上的小说动辄数十万、百万字不足为怪,而且内容结构具有很强连续性,所以阅读完一部完整的网络小说很容易占用大学生大量的业余时间,进而影响大学正常的教学规划。

三、针对网络小说对大学生不良影响提出的应对对策

1、源头治理,加强对网络小说审批的规范性

目前网络小说已有一定规模,但其在网上创作发表的程序却没有一定法律法规的约束。网络小说准入门槛低、以点击量为标准获取利益模式,促成了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充满在网络小说中。

由于现在没有专门针对网络小说的准入、退出的法律机制,仅凭文学网站或者文学论坛楼主的自觉管理,很难确保网络小说内容的纯洁性。因而,首先从网络小说源头进行治理,加强对网络小说审批的规范性,禁止不健康小说流入到网络中,其次,政府机关积极健全相应法律法规对网络小说内容进行明确的鉴定。

2、堵不如疏,将网络小说置于公共视野的评判下

网络小说尽管有其不良的影响,但网络小说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学生开阔一定视野获取知识、信息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不良思想对大学生引导的危害又不能忽视。但一味的去阻止大学生去阅读网络小说,势必会换来学生的抵触情绪,堵不如疏,作为大学的教育者不如努力将大学生们阅读的网络小说置于公众的视野下,让公众对其评判,进而不但提高了大学生对网络小说的甄别能力,而且又能通过评判,间接给大学生推荐一些有价值的网络小说进行阅读。

3、大学生加强自律,形成健康的阅读取向

大学生作为网络小说主要的阅读者,应对大学生群体阅读网络小说不良影响的对策,不但要发挥网络源头监控作用、学校教育机构的教育机制作用,而且更要注重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4]作为网络小说的主要被影响者,大学生应该努力的加强自律,正确认识网络小说的利与弊,培养对网络小说的辨别能力,同时还应严格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避免自己沉迷于网络小说。

四、结论

阅读网络小说作为大学生业余时间的一种主要选择,看清或忽视网络小说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取的,网络小说有别于传统纸质小说,不能以传统纸质小说的视角去审视它,因此针对网络小说的特征、网络小说对大学生不良影响的因素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成章.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4).

[2]吴鸣.论网络小说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及对策[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6).

[3]曾耀农.文艺与道德[ 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4): 60- 62.

小说阅读教学反思及对策范文4

小学英语 阅读教学 能力发展

一、引言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本义是指应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最大的目标,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意义上理解“学是为了不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交际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而阅读是语言交际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兴趣,开阔视野,吸取丰富的语言知识,还能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写的能力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有助于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发展的学习策略进行指导,为今后更好的阅读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组织阅读活动的策略

1.阅读前――朗读拓展促阅读

很多研究表明,如果语篇涉及读者熟悉的主题,他们就能顺利理解文章中的信息,相反,如果不熟悉语篇主题,就会出现障碍。因此,应在学生阅读前,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为学生创造足够多的机会朗读语篇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即将要阅读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为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作铺垫。

2.阅读中――阅读过程技巧与方法的调控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教师既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因此,我觉得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保证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在实际课堂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在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如回答不出,教师或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忙着启发(很多情况下是暗示)。试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思考能有一定深度吗?学生能获得多少“顿悟”和思维的闪光呢?可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心理,匆忙寻找只言片语作答,表面上气氛活跃,实际上是走进了繁琐而肤浅的一问一答的圈子中去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在提问后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当学生回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以期待的目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这个等待的时间虽短,却正是学生思维最为紧张活跃的时刻。

(2)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可以对答如流,但是学生用英语提问的能力却与之相距甚远。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按意群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的速度及效率。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机会进行提问,其目的就是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如在PEP第七册第五单元“Part B的Let's read”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了解一些学生的家庭情况后,说:“I'm your new teacher. 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me?If you do, you can ask me some questions.”这样,给学生的提问设置一个良好的情景。同时,在出示会计图片后也引导学生进行有关这位会计的提问。

(3)逐步渗透难点词、短语

在阅读教学中,将影响学生阅读的难点词、短语逐个地渗透到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在更加简短的语篇的阅读过程中、在图片看说过程中、在其运用过程中将这些词和短语理解并掌握,而不是像对话课教学一样,刻意地将它们逐个进行教学。如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词组“help the tourists find their way”,我先通过一段话让学生利用语境猜一猜“tourists”的含义,然后通过课件向他们展示这两位游客迷路的场景和旅游团所在位置的平面图,让学生在帮助游客的过程中掌握这词组的意义和助人的乐趣。

(4)感知――理解――运用

英语阅读是非常复杂的心理认知活动,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对其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感知是读者对书面材料的识别和辨认,其意义在于获得基本信息,为对语言材料的编码重组进行硬件上的准备,这是阅读中的信息交换过程。理解则需要读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的基本信息进行编码,然后重组,解析破译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全面准确地把握阅读材料的信息,这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也是读者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阅读的关键环节。

(5)整体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难句是在所难免的。如果碰到生词、难句就追根刨底,孤立地思考,甚至还想把它译成汉语才能罢休,其结果不但影响了阅读速度,也不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应养成从文章的篇章结构入手,越过少量生词、难句所造成的阅读障碍,领会文章的主体思想,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然后从整体上对词句进行推敲,攻克难关,最后又回到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的良好阅读习惯上。使阅读从感性认识进一步升华形成理性认识,从而加快阅读文章的速度,提高对文章理解的正确性。

3.阅读后――语篇的有效延伸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虽然主要依靠课内阅读,但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延伸是补充。实践经验证明,课外阅读不但能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发展。

(1)选择课堂教学的拓展语篇

选择一些与课堂上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语篇,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的学习,又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语篇中的句型内容与课堂上所教授的句型内容紧紧相扣,既能达到巩固旧知,提高阅读效果的目的,又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满足感。

(2)选择生活化的拓展语篇

许多调查表明,语篇内容的生活化可以使学生更易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阅读,并习得一些生活、学习的经验。通过阅读可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作息,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小学生。

(3)带着任务阅读

许多实践证明,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的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给学生课外拓展语篇的同时应给予一定的任务,如:给语篇取个小标题、回答与语篇相关的几个问题、联系上下文猜几个生词的词义、判断与语篇相关的句子等。

(4)阅读结果的反馈

及时有效的反馈语篇阅读的结果能促进学生更好的阅读,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可将班级分成若干个阅读小组,并委任一些阅读组长,让课外阅读的结果在小组里进行反馈,让每位学生在小组里分享彼此的信息与感受。这样,既能让学生对课外阅读有所坚持,又能在课外阅读中有所得,分享乐趣。

小说阅读教学反思及对策范文5

关键词 数学阅读能力 培养策略 阅读效率

阅读是人们认识事物学习知识的重要手段,数学阅读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和推理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然而,当前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不容乐观,一些教师为了考试分数、升学率等一些功利性的目的而选择了轻视甚至忽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这一现状从一些学者所作的研究①②③也可看出。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重视数学阅读,并选择合理有效的策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为此,我进行了以下的思考。

1 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内在动机,让数学阅读贯穿数学教学过程始终

从范良火等人所作的研究④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阅读教科书的数量远比教师要求的阅读量要少得多,而学生在课堂前、中、后三个过程中阅读量最高的是在课堂中,原文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内在动机及教师的直接指令。的确,学生缺乏阅读的内在动机和教师缺乏有效的检查是导致学生数学阅读量减少的两个主要原因。基于此,我分别从课堂前、中、后三个教学过程对学生数学阅读进行了思考和反思,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1)课堂教学前。大部分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即阅读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新课的学习。但仅仅是宽泛的要求,没有具体的操作步骤,学生难以实践。因此,对课前学生的阅读要有具体的要求,具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要求学生阅读与新课有关的数学知识,了解新课知识的来源去向。这一方法能提高学生数学阅读兴趣,扩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对新课产生探索和求知欲望。二是要求学生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了解新课所需的旧知,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巩固反思,承上启下的学习过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产生的问题也是学生数学阅读的动机之一。以上这两个具体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新课知识灵活使用。有要求就要有检查和反馈,教师可以在课堂前两分钟让学生分享阅读成果,这不但可以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同时也是学生的一种自我展示,让学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促进学生更进一步的阅读渴望。

(2)课堂教学中。课前阅读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和对新知产生的求知欲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做了很好的铺垫,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贯穿着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呢?“还课堂于学生”是再好不过的了。在过去的课堂中,教师一味的“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果并不好。这其实是源于学生没有真正参与课堂,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而数学阅读充分满足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要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正是对这一理念的充分诠释。这一教学模式首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列出问题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提纲自行阅读教材,之后由学生将问题解决,教师加以补充,完成新课知识的学习,后十分钟由学生独立完成当堂练习。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指明了阅读的方向性和目的性,避免学生放羊式阅读,既浪费时间又毫无成效。因此,问题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问题要难易适中,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其次问题设置顺序要由浅入深,具有层次性和启发性,最后问题要涵盖本节新课知识,突出重难点。这种通过问题导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数学阅读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符合学生学习和认知的特点,这也正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得以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

(3)课后阅读。课后阅读即课后复习、总结与反思,它相对于课前及课堂中的阅读来说更易被人们所遗忘,然而它在数学阅读中却占据着重要地位。课后阅读能够让学生巩固所学,回味反思,将新知搭建于原有的知识网络体系中,使知识系统化。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上升到理解与运用的层面,知识的获得也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为了培养学生课后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①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思考题,留有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主动阅读教材和资料,以获得新知识的提升。②要求学生课后先阅读当天所学知识,再完成布置作业。在通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晚修开始时便拿出作业本,急于完成作业,然而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会经常翻看教材知识点、公式及例题对号入座,做作业的速度也是不快,作业做完后对新知识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原因在于没有对新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和反思。因此要求学生先阅读教材,真正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以后再完成作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师的硬性要求和监督之下,长期执行下去,学生便会感受和享受课后阅读带来的好处,课后阅读的习惯也渐渐养成。

2 重视数学语言的转化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数学阅读效率

数学阅读是阅读者对数学材料的积极能动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一种包含认知、理解、吸收和应用的心理过程。数学材料一般是由数学语言(包括自然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组成,这三种语言相互之间可以进行转化。数学语言的转化能力是有效数学阅读的前提,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进程中,应注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转化能力。在阅读数学材料时,有时很长的一段文字语言,几个数学符号或一个图形就能说明,复杂问题即可简单化,而学生缺乏的就是这种将自然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数学语言的讲解,让学生对这三种不同形式的数学语言进行转化训练。例如在立体几何中,这三种数学语言的相互转化运用尤其突出,几乎每个定理都可以用这三种数学语言表示,教师应重点训练学生这三种数学语言间的相互转化。又如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训练学生将题目中的文字信息用符号语言表示出来,再去解题。

小说阅读教学反思及对策范文6

一、英语阅读前的计划策略

1.1为阅读测试和英语听说训练所制定的准备策略

给英语阅读作计划就像篮球比赛前教练针对对方球员的特点预先提出对策。对策中应包含词汇积累策略、语法积累策略、美英文化背景积累策略、把握英语阅读方向、预测阅读所需时间及可能提出的问题等等。成功的学生并不只是听课、作笔记、死记硬背和等待教师布置测查的材料,他们会有计划地每天完成一定的英语阅读任务。要通过阅读去积累词汇,对阅读中遇到的生词先联系上下文猜测它的词意,许多英语单词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例如:Let’s face the problem.中的face是动词,意为“面对”,容易猜测它的词意,不能猜测词意又对阅读起关键作用的生词可查阅词典,这样,出现频率较高的生词就自然被记住了,从而达到在阅读中积累词汇的目的。在阅读中还要养成注意时态、语态及词组常见用法的习惯,一方面有助于理解短文大意,另一方面也可以达到积累语法的目的。众所周知,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语言,因此仅知道语法知识还不够,懂得如何选择在每一个情景下适合的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应当学会说“Could you please lend me your bike?”要懂得类似“What’syourproblem?”(意为“你怎么回事?”)的语意,这些要通过平时注意收集与美英文化有关的背景材料,从而为阅读做好铺垫。老师和学生都要注意积累日常生活类、教育故事类、体育类、科技类、环境类的阅读材料, 把握好英语阅读的方向。可以说,英语学习成功的学生是一个积极的而不是被动的阅读者。

1.2为某次阅读测试或练习专门制定的计划策略

阅读活动开始前,教师应提出(或通过试题提出)阅读要求,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水平制订阅读计划,计划应包括设置阅读目标、确定阅读进程、浏览阅读材料、把握阅读重点、合理分配时间以及选择相应的阅读策略以达成阅读目标。指导学生重视文章的题目和文章的首句或某段的首句,因为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内容就是围绕主题展开,首句是文章的导入,点明作者写文章的意图,背景等,某段的首句可能是这一段的中心等。快速阅读是综合运用阅读技巧,在快速阅读时通过逻辑思维和判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在整个快速阅读过程中,要高度集中思想,让思维处于高度活跃之中。如果念得很慢,一词一句地读,往往是念完全文词都认识,却很茫然,就是搞不清文章写的是什么,所以英语测试都有一个阅读速度的要求。

1.3为提高某一阶段的阅读能力制定的计划策略

任何知识的学习计划都要遵循“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这与Krashen 提出的“i+1”理念不谋而合,所谓“i+1”理念,就是把学习者现有的阅读水平定义为i, 把阅读发展的下面一阶段定义为i+1。其中1 就是现有的阅读水平与下一阶段阅读水平之间的距离。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属于i+1 水平的阅读材料,即稍高于学习者目前已有的阅读水平的第二阅读输入时,才能够对学习者的阅读发展产生积极作用。Krashen认为,理想的输入条件除了“输入的可理解性”,还包括“输入的趣味性或相关性”及“足够的输入量”。据此,每个学生应当从自己的实际水平出发,选择难易适中的阅读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阅读目标的高低也应当根据每个学生的现有语言能力来制定,在阅读计划中体现分级阅读也是不错的选择。另外,不同的学生应当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之间最好是相互关联,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提高阅读能力。再次,每个学生必须保证一定的阅读量。只有恰当的输入材料达到一定的量,才能产生预期的训练效果。因此学生的阅读计划应该是长期的,确保阅读材料的质量并指定阅读的数量,有了计划就一定要按计划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严格依照计划认真完成各自的任务。在执行过程中,教师可以检查学生阅读的进程,提供参考意见,帮助修改阅读计划。

二、英语阅读中的监控策略

监控也称调节,在阅读中学生应当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监控或调节,以达到预期的阅读目标。为保证英语阅读的顺利进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当始终处于有意识的自我监控之中,学生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这种监控在阅读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对照制定的阅读目标,及时反思与总结,并主观能动地克服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审视在阅读中表现出的自我优势与不足之处,进而调整阅读策略,达到增强阅读效果最终达成阅读目标的目的。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调节策略:方向调节、进程调节和策略调节。方向调节要求学生明确阅读目标,确定应该采用的阅读策略(如:速读、细读、寻读、略读、粗读、跳读、重读等);进程调节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识别阅读材料的重要提示信息,或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或根据文章措辞判断作者的态度,或依照有关线索判断信息,从而完成相关的阅读要求;策略调节就是要善于自我提问,并作出回答进而检验自己答案的准确率,从多角度进行逻辑推理,有效运用监控调节来处理问题。

下面提供两种具体的监控策略——采用领会监控和合理分配注意。

2.1采用领会监控。掌握一定的元认知阅读技巧的学生在阅读时自始至终都保持着领会监控,他们在思想上有一个领会目标,如善于体会某个细节,或善于猜测材料要点等,于是,为了该目标而浏览阅读材料。随着这一策略的执行,如果找出了这个重要细节,或抓住了材料的要点,学生会因达到目标从而体验到满足感;如果没有找到这个细节,或者弄不清材料要点,就会产生一种挫败感,领会监控就会显示目标没有达到,通过策略调节采取补救措施,即重新浏览材料、更仔细地阅读课文或重新寻找突破口等等。研究表明,中学生大多缺乏这种领会监控策略,多数学生把重复当成主要策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德文(Devine)建议这些学生使用以下策略以监视并提高他们的领会:(1)做出猜测。当阅读某些材料出现不明白时,养成猜测的习惯。猜测不清楚词句段落的含义,并且读下去,用后面的内容检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阅读时如果遇到不懂的单词或短语,应当想一想它的英语词性,到底是名词,动词,介词还是其它。因为猜测词性可以帮助学生增强理解,并引导学生在今后的阅读活动中更好地运用新的单词和短语。(2)变化速度。对于比较容易的章节采用速读的手段,抓住作者的大致观点进行速读,速读是综合运用阅读技巧,通过逻辑思维,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在速读过程中,应当高度集中精力,大脑应当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中;对于较难的段落,则要放慢速度,采用细读和寻读,随时调整阅读速度,依照材料的数量和细节,一边阅读,一边标注并记住要点。(3)中止判断。如果阅读材料所反映的事例不太明白,应当中止判断并坚持继续读下去,后面的材料可能会填补这一空隙,或增加补充说明。(4)采取重读。最简单的策略往往是最有效的,重新阅读较难的段落并加以比对,对于信息似乎自相矛盾或要点模棱两可的阅读材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2合理分配注意。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注意可分为两类:即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前者又叫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后者又叫有意注意,是预先有一定的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提到“左手画圆,右手画方”的有趣活动,其实质就是有意注意的分配问题,注意和金钱、能源一样,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在某时刻,一般人只能注意一件或有限的事物。如果要求学生将他们有限的注意全都花在某一件事上,学生只能交换优先权,放弃对其他刺激的积极注意,或将其他刺激全部清除出去。在阅读过程中主要应当合理运用和分配有意注意,排除干扰因素,形成有效输入和输出,达到有效完成阅读任务的目的。

三、英语阅读后的评价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