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管理系统开题报告范例6篇

家政服务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家政服务管理系统开题报告范文1

国家审计署2015年9月的审计报告显示:在全国保障房建设审计过程中,发现有的省存在大量保障房闲置问题,其中贵阳市有30855套已建成的保障房由于供电、排污、市政道路配套建设滞后等原因,未及时投入使用。11月14日起,央视新闻频道在《朝闻天下》《新闻30分》《新闻直播间》等多个栏目中对此进行了报道。11月20日,央视记者就此问题前往贵阳市住建局采访。贵阳市原住建局局长刘朱竟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辩称“你们搞错了”,声称自己并非局长,“只是在这看(规划)图的。”真是让全国人民大跌眼镜。局长如此为官不为,只能是无官可为,前不久,刘朱已被免去了局长职务。该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全国上下的关注和热议。

应该说,党的十以来,中央通过出台八项规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反腐倡廉等多种措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已有了明显改观。但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个别领导干部感到官不好做了,日子不好过了,感到“为官不易”,进而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

随着“八项规定”、“反”的深入推进,为了守住自己的命门,一些官员收回了权力寻租的黑手,腐败现象减少了,但“庸官懒政”现象却日益凸显。

诚如著名政治学家汉娜・阿伦特所言:“平庸的恶可以毁掉整个世界。”公务人员在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组织和管理方面承担着重大责任,如果“仕而不优”、“仕而不勤”则“众必受弊”。有人说,如果把比作体制的“硬伤”,那么庸官懒政则是体制的“暗伤”。以至于总理也曾痛斥他们是“尸位素餐”,强调不作为也是一种腐败。除了“不作为”,官员胡作非为一样是不能容忍的,治理官员不作为的同时也要坚决治理官员胡作非为。

当前,庸官懒政已成为干部队伍中的一大顽疾,成为建设服务型责任政府的“绊脚石”和“拦路虎”,必须进行釜底抽薪式的治理。笔者认为,治理官员不作为和治理官员胡乱作为,需要在五项制度建设方面做出实质性进展。

完善和发展人大质询制度及其公开机制

人大质询是各级人大代表及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工作监督和问责的一种方式。质询权的正常行使,能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恪尽职守、依法履职、规范执法、公正司法、保障民权起到促进作用。许多国家一般都将质询问题及政府对质询的答复公布在议会议事记录上,除涉及国家机密的,均允许公民自由查阅,且质询过程还要由公共媒体全程直播。我国质询案主要是在人大会议内部通过信息、简报、通报等形式对人大代表、常委会成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员公开,透明度不高。借鉴国外质询制度的经验,我国可以考虑运用电视或网络现场直播人大质询实况,提高质询的公开程度。以公众看得见的方式进行监督,既能够充分激活质询,促使人大代表积极履行质询职责;又迫于舆论的压力,使政府官员们直观地感受到民意的力量,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敢懈怠。

促进政府财务报告与政府绩效报告的融合

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本身是一个闭环过程。从目标确定、权力分配、资源流动到服务实现,应该得到完整的反映,如果能将绩效报告与财务报告的内容集成在一起,将更有利于回溯责任政府受托的形成路径。发达国家推行的政府绩效报告制度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类是以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方式,即将有关重要公共部门主体的绩效信息作为其广泛财务信息的一部分,进行补充报告;另一种途径是以美国、芬兰和瑞典等国为代表,倡导编制专门的政府绩效报告。相对而言,我国更适宜采用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做法,应该努力促进政府财务报告与政府绩效报告的融合。扩展原有政府财务报告,通过增加反映政府绩效的相关报表、附表和附注说明等形式,形成基于财务视角的政府绩效报告。这样的改革路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利用政府会计技术系统运作的成果,同时也能够以“财务资源”流动为主线,建立起政府决策、资源流动、服务支出与效用实现之间的有机联系,为持续改革改善政府绩效明确方向。

建立健全职业年金廉政绩效报告制度

在治理官员不作为与庸官懒政的同时,我们也要防止官员胡乱作为,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公务员职业年金廉政绩效报告制度。廉洁年金是公务员职业年金的本质,它较好地回答了为什么公务员养老金高于一般私营部门是合理的,因为公共部门职业年金不仅起到补充养老的作用,同时还是“廉洁年金”。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制度也有对违法犯纪公务员依法剥夺或削减养老金权益的惩罚措施,具备“廉洁年金”的雏形但尚需制度化。应借助公务员养老改革这一契机把廉洁年金制度嵌入到未来的公共部门职业年金,并通过对养老金的廉政绩效的记录和报告来解除政府的公共资源受托责任。

设立国家公共服务奖

治理官员不作为与庸官懒政,需要借鉴国际经验设立国家公共服务奖,建立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公务员激励机制。美国行政学会和美国行政科学研究院, 为奖励工作优秀、成绩显著的公务管理人员, 于1982年共同设立了“国家公共服务奖”。该奖记录并反映了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动人事迹,在推动职业化, 倡导优质服务和提高人们对公共行政的认识等方面发挥了有益作用。国家公共服务奖每年评选一次, 旨在奖励把个人事业奉献于政府服务的实际管理人员。受奖者都是从政府各阶层、州、联邦政府和国际组织中精选产生的, 都是在平凡岗位上做出杰出贡献的公共服务人员。

家政服务管理系统开题报告范文2

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率的大环境下,我国政府现有的会计制度中还存在着种种问题,这对于实行政府财务信息的公开、简化办事程序等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使政府会计制度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就要根据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进行会计制度改革的相关措施。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笔者提出了该课题的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等论文研究方法的运用,实现找到有效推进会计制度改革的相关措施,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所谓政府会计,《政府会计研究报告》一书中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政府会计是指对政府及其相关事业单位的财务使用情况、相关责任的执行情况进行记录、计量、确认和报告的财务体系”。政府会计的完成目标、具体内容以及执行方式根据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其特征都是相通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公共性――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其职能是提供公共服务,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体现出了公共性的基本特征;专用性――政府的任何一项财政收支都是专款专用,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截留或者挪用;非营利性――和公共性一样,政府的财政资金都是不以盈利目的的,政府多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都应该是无偿的。

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是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的:公共选择理论――在政府会计改革的角度讨论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内容就是政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的各类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应该如何进行更加合理的分配、如何制定相应的规则制度来保障分配的公平性的问题,其目的就是为了实行政府会计及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这种理论里所体现出的非市场性的本质特征也与政府的公共服务性相一致;新公共管理理论――这一理论旨在创造新型政府模式,建立“市场化政府”,将企业的管理方式适当地引入到政府中来,尤其注重绩效目标管理、成本核算等以实现政府财务信息的公共透明,这也是政府会计改革的一大目标。

三、当前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现状

笔者通过对其所在城市的地方政府的会计管理部门实习接触中逐渐了解到我国政府现行会计制度的现状,发现还有很多问题存在。

(一)规范化、标准化的会计管理制度较为缺乏。笔者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又结合相应的文献资料分析得出,当前我国基层政府规范化、标准化的会计管理制度较为缺乏。规范化的会计制度就是政府会计管理工作的“指南针”,没有一个统一的会计工作管理标准就会使会计工作人员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开展政府会计管理工作就会给一些素质较为低下的人员带来可乘之机,不仅不能使政府的财务制度实现公开化、透明化,还会遗留一些坏账、死账等严重问题。这对于政府的形象树立和职能转变都是极为不利的。这种现状的存在于当前我国政府所推行的“反腐倡廉”的精神实质也是极为不符的。

(二)会计核算工作的局限性还普遍存在。当前,我国政府会计工作还普遍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方式,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当前现金的收支情况,但是却不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政府整体财政情况,对于全面的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所体现出的种种局限性不利于政府财务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三)财务报告还没有实现规范统一。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都要设立会计这一基础工作岗位,财务报告是为会计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其内容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对于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将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个政府部门之间对于会计管理工作缺乏长期的沟通交流,导致财务报告各式各样、内容各异,没有实现规范统一。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财务报告审查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困难,数据的不全面、分析的不到位等等问题也增加了工作的重复性。这种现状的存在于政府“提供高效便民服务”的基本要求是相悖的。

四、有效推进我国政府的会计制度改革的对策研究

根据我国会计制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会计制度改革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我们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找到有效推进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对策措施。

(一)明确会计管理工作的目标,建立健全政府的会计管理制度。任何一项工作都要在依赖规章制度的指导作用下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会计工作也不例外。我们在对政府的每一笔财政资金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都要首先明确工作目标,并以此为指导开展工作。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要积极制定健全的政府财务管理制度,使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会计工作人员都能有一个具体、规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促进会计工作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政府各项财政收支的公开化、公正化和透明化。

(二)推行“责任制”,落实职责分工。政府的各项工作都要切实落实责任制,明确每位行政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责任到人”的工作制度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财务会计工作无小事,因此,更应该明确每位会计的职责,避免当问题发生时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政府各部门还应该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做到每一笔财政收支都能经得住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检验,真正实现政府财务的公开化、透明化和规范化。这对于政府良好形象的树立也是极有帮助的。

(三)引入统一的规范化财务报告管理制度。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规范统一的财务报告管理制度”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在规范统一的财务报告管理制度中,既要体现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又要对支票、现金以及会计档案的管理制定规范的制度,将财务报告的内容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不断细化,这样才能将会计工作内容和成效尽可能全面地呈现出来。同时,规范统一的财务报告管理制度也使审计部门的工作更加清晰、快捷、高效,有利于会计集中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要扩大政府财务报告的使用范围,以便于政府的各项财政信息能够为广大公众所了解和接受。

(四)完善政府会计工作的监督管理体系。完善政府会计工作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上级机关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政府会计工作的监督,首先,可以增强政府会计工作的标准性、真实性和公正性,避免滥用职权挪用资金、损害人民利益的现象出现;其次,还能够防止政府会计工作相关信息遭到不必要的泄露而损害国家利益。

五、结语

家政服务管理系统开题报告范文3

关键词:科技报告 科技管理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b)-0224-02

科技报告是对科研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的描述,是按照规定格式编写的科技文献,包括了科研活动中的过程管理报告和描述细节的专题研究报告,也称之为研究报告或者报告文献。科技报告是科研过程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报告的研究和建设工作,越来越规范的科技报告资料积累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该文希望通过对辽宁省科技报告建设模式的探讨,总结可供参考的科研报告建设经验。

1 我国科技报告工作的建设状况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报告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20世纪60年代,老一辈科学家倡议开展科技报告工作,80年代国防科技报告体系建立。随着科技发展进步,国家对科技报告工作重要性的认知在不断提高,科技报告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13年科技部颁布了《国家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办法》,并在全国开展科技报告宣传培训工作。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财政性资金资助的科研项目必须呈交科技报告。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通^,明确规定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科技项目应按照规定提交科技报告。各级部门对科技报告工作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与肯定。

目前,政府部门对科研报告工作的经费投入巨大,大部分省份已启动并试点开展了科技报告工作。大部分省份科技管理部门,已经成立了科技报告管理领导小组,同时设立了科技报告管理部门,用于科技报告的收集、管理和共享服务。各省市通过科技情报(信息)研究所为实施主体进行科技报告管理与编制,基本上实现了科技报告的集约化管理与信息共享。

2 开展辽宁省科技报告工作的重要意义

辽宁省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位于东北地区的南部,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地区之一,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科技活动投入较多,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人才储备。科技报告工作的建立与完善,对于发挥辽宁省地区整体科技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统计局数据,辽宁省2015年科学研究相关单位23503个,比上一年提高12.5%,从业人员15.91万人,比上一年减少5.9%,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68.92亿元,比上一年减少36.7%。科技支出大幅减少,对科技项目的管理将更加严格和规范,科技报告工作是管理科技项目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可以避免重复立项,减少科技投入的浪费,同时也是项目的检查、验收、评价的重要凭证。每年科技项目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数据、科技信息,这是辽宁省重要的战略信息资源,具有重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完善的科技报告工作使这些研究成果充分利用起来,有条件地向社会开放共享。建立健全科技报告管理体系将有利于补充完善现有的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服务事业、区域整体科技水平全面发展。完善的科技报告工作将科技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使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3 辽宁省科技报告工作建设概况

3.1 辽宁省科技报告工作建设现状

科技报告工作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和各科研机构的多方配合,以期建立包含法规工作、标准格式、组织架构、收藏共享相结合的科技报告服务模式。2014年底,按照国家科技部的相关要求,辽宁省作为试点省份首批开展科技报告建设工作,以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作试点,按照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实现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报告工作的稳步推进。按照科技报告工作进展的时间可总结为以下几个阶段。

3.1.1 建设期(2014―2015年)

(1)组建部门:成立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报告管理中心,机构设在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制6人。负责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报告的收集、加工、管理、服务以及统计分析研究等工作;(2)方案制定:制定《辽宁省科技报告工作建设方案》,并向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有关专家进行咨询;(3)文件起草:起草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辽宁省科技报告的相关工作文件,包括《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报告管理办法》《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落实科技报告工作的通知》、《关于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报告撰写培训的通知》等文;(4)人员培训:组织中心工作人员参加了一系列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组织召开的研修班,包括科技报告审核人员研修班、科技报告改写研修班、科技报告工作建设研讨班、国家科技报告指导人员研修班等;(5)系统上线:辽宁省科技报告呈交、加工审核及服务系统已全部部署完毕,并上线运行。省科技报告管理中心负责网站运行维护,对科技报告相关工作进行动态跟踪和实时更新。

3.1.2 过渡期(2015―2017年)

(1)将科技报告工作纳入科技计划项目流程管理,并协助省直各部门、各市开展科技报告工作建设逐步完善辽宁省科技报告工作;(2)规范科技报告审核改写工作;(3)2014年12月初,辽宁省科技厅下发了《关于开展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报告工作的通知》,辽宁省科技报告管理中心分别于2014年及2015年底,组织召开辽宁省“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科技计划科技报告回溯工作,在沈阳、大连和锦州三地共召开培训会29场,培训人数7700人次,回收科技报告5000余篇;(4)辽宁省科技报告服务系统正式上线运营,实现首批科技报告运行服务,并面向全社会征集相关意见。

3.1.3 运营期(2017年以后)

(1)常规开展科技报告审核、加工、收藏及服务工作;(2)常规开展科技报告撰写培训工作;(3)探索科技报告资源的增值服务工作;(4)探索科技报告资源的省际及国际合作机制;(5)不断完善科技报告管理体系,加强科研人员撰写科技报告的意识。

3.2 辽宁省科技报告工作建设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报告工作,时任省长李希重要批示:建立科技报告工作,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保护知识产权,推动成果转化,促进辽宁振兴。辽宁省科技厅成立省科技报告管理中心,专门负责科技报告的相关工作;(2)奖惩机制。科技报告撰写、呈交与管理所需费用应统一纳入相应项目(课题)经费预算。科技报告完成情况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的考核指标和验收结题的基本条件。对未提出变更申请而未按时按标准要求完成科技报告任务的科技项目,按不通过验收或不予结题处理。对科技报告存在抄袭、数据弄虚作假等科研不诚信的单位和个人,纳入“辽宁省科技征信系统”黑名单,给予通报批评,并视情节轻重,阶段性或永久取消其申请财政性科技资金资助项目的资格;(3)宣传培训。通过组织召开科技报告培训会议,提升了科研人员的科技报告撰写能力,扩大了科技报告工作的影响,提升了社会大众对科技报告工作的认识水平。

4 结语

辽宁省科技报告建设工作已初见成效,但后续完善和发展仍然任重道远,科技报告增值服务仍需不断探索和开拓,逐步建立起收集、加工、管理、共享相结合的科技报告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科技报告价值。

参考文献

家政服务管理系统开题报告范文4

关键词:政府财务报告问题改进

政府财务报告是政府部门及其附属机构向国家权力机关、决策机构、资源提供者、社会公众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可靠、有用财务信息的书面文件。从内容上来说,政府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必须全面、真实、可靠、透明,能够充分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运营绩效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使政府财务报告既能够为国家权力机关、政府决策机构宏观决策服务,又能够为政府管理服务,同时还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公众对政府财务报告的信息需求。目前,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都在不断地丰富、完善政府财务报告的披露内容,而我国现行的政府财务报告从其披露内容上来看不仅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差甚远,而且也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存在许多问题,迫切需要改进。

一、我国现行政府财务报告在披露内容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行的政府财务报告主要由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行政单位会计报表、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三大报体系组成。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主要由资产负债表、预算执行情况表、预算执行情况说明书及其附表等报表组成;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由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支出明细表、基本数字表和报表说明书等报表组成。这一政府财务报告体系是在1998年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后开始实施的,与当时的形势是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组织,这样一套政府财务报告在披露内容上的弊端越来越暴露出来。我认为我国现行的政府财务报告在披露内容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没有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承担的债务情况

反映政府所承担的债务情况的财务报告主要是资产负债表。

目前,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一级政府承担的债务情况的项目主要有三个:“借入款”项目反映的是按法定程序由中央政府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数额举借的国内和国外债务,以及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法律和国务院特别规定举借的债务;“与上级往来”项目反映的是在预算执行期间本级财政对上级财政形成的债务;“暂存款”项目反映的是在预算执行期间财政对预算单位形成的债务。这样看来,目前政府财务报告披露的政府债务范围过窄,没有披露政府的隐性债务。长期以来,我国着重强调政府财务报告是为政府的预算管理服务的,因而一些与政府的预算收支没有直接关系的重要债务信息被忽视或遗漏,如政府欠发工资、社会保障支出缺口、政府承担的各种借款、国债的未来还本信息负担、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坏账等,因为它们都不涉及当前的预算支出,对于这些情况,不仅社会公众难以进行监督,财政部门也缺乏准确的了解。

(二)没有真实地反映政府的运营成本和运营绩效

长期以来,我国的预算会计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的核算基础,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教育等事业单位会计都不进行成本核算,对内不计算成本,对外也不报告成本,因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政府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不能帮助使用者评判政府的运营成本,特别是有关的服务成本,如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目前就众说纷纭,社会公众很难从政府财务报告中得到权威的评判信息。除了没有如实地反映政府的运营成本外,现行的政府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也没有如实地反映政府的投入产出情况,不能准确地反映政府的运营绩效和受托责任,如政府对国有资产所有权和收益权的管理这一重要的信息并没有一个完整披露,这和当前我国强调的公共绩效管理理念有较大的差距,不利于公共绩效管理的开展与政府受托责任的强化。

(三)不能如实地提供国库现金管理方面的信息

从2001年起,我国开始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目前,这一改革在全国已基本完成。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后,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收支活动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导致国库现金大大增加,但现行的政府财务报告既没有提供现金流量表,国库对外也没有公布“国库现金日报表”及“国库现金月报表”,这就没有如实地披露政府国库现金管理方面的信息,如国库现金的流入、流出及结存情况,政府对国库现金余额采取了何种运营方式,取得了怎样的运营绩效,制定了什么样的风险控制机制等,社会公众知之甚少。

(四)资产负债表的项目设置不科学

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中有关报表的项目设置不科学的内容很多,这里笔者重点谈谈资产负债表的项目设置问题。现行预算会计制度规定,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按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这一会计等式设计资产负债表,其结构为左边为资产部类,包括资产和支出两大类项目,右边为负债部类,包括负债、净资产和收入三大类项目,因而在资产负债表的项目设置上,既设置了

资产、负债、净资产三类项目,又增加了收入和支出两类项目,这样的项目设置显然不科学。从国外政府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和我国企业会计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其项目设置均不涉及收入和支出两类项目,因此,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中的资产负债表在项目设置上既不符合国际惯例,也没有与我国企业会计接轨,同时还与收入支出表中的项目造成毫无意义的重复。

(五)没有包含审计报告,降低了政府财务报告的可信度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的财政支出信息不很透明,预算如何编制、如何执行,财政资金如何使用,产生了什么效益,社会公众对这些不十分了解,尽管每年三月份财政部部长代表政府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作的国家预决算草案的报告向社会公布,但报告过于笼统,缺乏必要的审计监督,不仅社会公众看不懂,专业人士也不一定明白。另外,某些政府部门长期大量违规使用资金,国家审计署近几年每年都审计出高达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违规资金,如2005年审计署审计长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04年度审计工作报告时,披露了中央部门违规资金高达90亿元。对社会公众而言,不包含审计报告,政府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就大大降低。

二、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披露内容的改进

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披露内容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导致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同其他各国政府财务报告不具有可比性,不能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运营业绩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借鉴西方国家成熟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披露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全面、系统地披露政府的债务

我国政府的债务目前主要包括我国政府向外国政府及国际金融机构借入的债务,国债的未来还本付息负担,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坏账,社会保障支出缺口,政府担保的各种借款等。这些债务有些已按收付实现制的确认条件,在会计上得到确认,并已在政府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如我国政府向外国政府及国际金融机构借入的债务,而更多的隐性债务在会计上没有得到确认,在政府财务报告中也没有予以披露,如国债的未来还本付息负担,政府担保的各种借款等。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些市场经济国家能够在政府财务报告中全面、系统地披露政府所有的债务信息。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也应改进对政府债务信息的披露,对于符合权责发生制基础下负债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标准的政府债务,财政总预算会计应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并在资产负债表中有关项目予以披露;对于不符合具体的负债确认条件和计量标准,无法量化

的政府隐性债务,应在政府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相关信息,以全面、系统地披露政府所有的债务信息。

(二)增加政府运营表、资本性支出表、产出与业绩分析表等报表

从2000年以来,我国逐步开展了财政资金绩效考评工作,但目前的绩效考评主要是为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是为预算管理服务的,如在预算管理中引入了绩效预算的思想,对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项目支出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绩效考评制度。但目前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明显示滞后于财政绩效管理改革,不能真实地提供政府的运营成本和运营绩效这方面的信息,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借鉴外国的经验,在政府财务报告中增加政府运营表、资本性支出表、产出与业绩分析表等报表,将现行的政府财务报告转变为顺应公共绩效管理潮流的,以披露国家预算执行信息为重点,并能全面地反映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运营成本和运营绩效的综合性财务报告。

(三)增加现金流量表

目前,我国学术界正在进行预算会计改革有关问题的探讨,在政府财务报告中是否增加现金流量表意见不一。但笔者认为,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应增加现金流量表,原因主要有二:第一,在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后,国库现金的流入、流出数量及余额大大增加了,为了加强对国库现金的监督管理,政府财务报告必须全面、真实地披露国库现金流入、流出信息及政府对国库现金余额的运营信息。

第二,随着我国政府履行的受托责任越来越广泛,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于政府财务报告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政府财政年度的现金流量情况是他们进行分析评价和作出各种决策必不可少的信息,特别是今后我国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由收付实现制度变为权责发生制后,这方面的信息更为重要。

(四)资产负债的项目列示

资产负债表应是反映政府某一时点静态财务状况的报表,而我国现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的资产负债表都列示了收入和支出项目,这就说明现行的资产负债表是反映某一会计期间动态财务状况的报表,因此,有必要删去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支出项目,改为按资产=负债+净资产的会计等式设计新的资产负债表,仅列示资产、负债、净资产三类项目。建议在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资产负债表中,在资产类项目下增加列示政府投资资产、对内贷款、对外贷款等项目,以全面反映一级政府所拥有的资产;在负债类项目下不增加列示国内债务、国外债务、借入转贷资金等项目,以全面反映一级政府所承担的债务;在净资产类项目下增加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贷款基金等项目,以全面反映一级政府所

拥有的资资产。

家政服务管理系统开题报告范文5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自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已经走过了九个年头。《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在每年3月31日前公布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今年是公布年报的第八年,自2009年起,中国政府网每年都通过开设专题的形式,对外集中展示国务院部门、省级政府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政府信息公开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方面,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在其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政府信息公开之道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过去想要获知政府内部的运转、政策制定等信息十分困难,而《条例》的实施则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老百姓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去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要求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打造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过程中,法治政府建设是关键,而公开透明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主任、《法治蓝皮书》主编田禾指出,“政府信息公开能够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这三项权利的保障能反过来规范权力运行,从而有利于打造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全面提升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而言,信息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公开信息进行间接管理,对社会公众进行引导和警示,推动其自觉守法和自我管理,其效果要明显好于传统直接干预的治理模式。“政府信息公开标志着政府管理理念和模式的与时俱进,是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责的重要手段,进而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转型。”在田禾看来,“优秀的年度报告不仅回顾过去,更能面向未来,总结经验、提出问题,进而对下一年度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供指导,有力地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走向更高层次。对年度报告及其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则会影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整体评价。”

报告的八年之变

为了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的公信力,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还委托田禾供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连续八年进行第三方评估。

“政府重视第三方评估,强调由专门机构对政府工作开展独立评价,以便找准问题、进行整改。在信息公开领域引入第三方评估的机制,这种做法彰显了政府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的决心。”据田禾介绍,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严格依据《条例》、《意见》、《〈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报送的通知》等设计评估指标体系,将各项要求细化概括为相应指标要素,进而对年度报告进行全面考察。

这八年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的有怎样的变化?作为评估项目组负责人,田禾认为,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工作在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在第三方评估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首先,报告的延误已经成为极个别现象。

其次,报告的集中初具规模,26家省级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了年度报告集中平台,大大提升了公众获取报告的便利程度。

第三,报告内容日益充实,要素齐备度高,而且大部分报告的内容在逐年充实。

第四,解读方式不断创新,部分优秀年度报告开始关注个性化的解读。比如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就通过独立于报告的图解和小视频对报告内容进行了更加简明扼要的解读,而且北京市政府还利用先进技术开发了个人定制报告H5、“北京小阳的2016”H5等小程序,使读者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关注重点自主选择需要查看的年度报告内容,实现了个性化“定制”。

第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公开渠道。除了传统网站外,很多单位还采取了“两微一端”同步推送的方式,使人们更容易获取、下载报告。除此之外,部分报告还从“消息集散地”迈向了政务信息数据服务的轨道,比如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集中平台就设计为检索模式,而且还兼顾了往年数据以及各区政府、市属单位的数据。

在梳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的过程中,《小康》记者也发现有的报告比较详细且图文并茂,而有的报告则比较简单。对此,田禾认为应当辩证地看待这种差异。她指出,内容详细、图文并茂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编制报告的政府或部门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视及工作水平,但形式并不能说明一切。评估中,他们曾发现一些年度报告中虽然也有大量图片,但多是照片或网站截图,有拼凑内容之嫌,而只有那些经过精心设计,照片、截图、统计图配合使用的,才能够起到辅助说明报告正文的作用。反之,一些年度报告看上去篇幅不长,但具备了各项要素并且用详实的数据说话,这样的年度报告也称得上是优秀的年度报告。

“内容详细、图文并茂只是评价年度报告的一个方面,要素是否齐备才是客观公正地评判年度报告的关键。”田禾强调道。

政务公开如何更上一层楼?

尽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机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评估过程中,仍发现了诸如延误、舆情风险意识低、位置不规范、数据不准确、表达欠妥、图表欠缺或制作水平低、机构情况描述不详、信息公开要素不齐备、对社会关切缺乏主动回应的理念和机制等问题。

家政服务管理系统开题报告范文6

――引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金秋的北京,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天朗气清。

2007年10月15日上午9时,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古老的中国,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在这次举世瞩目的盛会上,总书记向大会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当天上午11时25分许,报告结束时,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大礼堂内又一次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总书记的近两个半小时的报告中,这已经是会场上响起的第40次掌声。

十七大报告为医改指明方向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到2020年的卫生发展目标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十七大代表、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高强说,“提出这样的目标,在历届党的代表大会和我国发展历史上都是第一次,标志着我国将进入世界上实施全民保健的国家行列。”

为早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重点强调: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据记者了解,这是党代会报告首次对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体系所作出的创新性阐述。展望未来,这些新举措的实施,将使我国全民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我们不难看到,多年以来,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众之间所存在的医疗卫生服务差距,以及城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始终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因而,无论城市居民还是乡村人口,人人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一直以来着眼于实现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七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院长、党委书记,心内科专家尚小明认为:“报告里说得非常好,可操作性很强,很多过去的争议有了定论。报告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的责任和投入,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公共医疗服务和保障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等等,涉及医疗卫生事业的方方面面和核心内容。报告将成为指导今后整个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病有所医”并不遥远

10月18日,十七大新闻中心举行主题为“民生与和谐社会”的集体专题采访。教育部部长周济,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高强,劳动保障部部长田成平,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接受了记者的现场采访,并回答记者提问。

在这次集体采访中,高强表示,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部际协调小组的工作已经取得很大成效,现在已经制定出一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框架。最近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使我们制定的总体方案能够更加完善,更加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

高强进一步介绍说,国务院成立的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部际协调小组已经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这项改革方案的制定中,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城乡居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使医疗卫生机构和广大医疗卫生人员能够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健康服务;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投入、建设和监管方面的作用;同时也鼓励和欢迎国内外的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发展和繁荣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坚持统筹兼顾,做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险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同步发展、同步改革;既要致力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长远建设,又要突出重点,解决当前群众关心的一些现实问题。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构建和谐社会。

10月19日,高强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实现‘病有所医’是一项重要目标,这既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为此,必须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高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需要借鉴国际有益的经验,也必须立足中国国情。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均经济发展水平低,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异大。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在我国实现“病有所医”,必须努力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适应不同需求、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

高强说,加快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应该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使人民群众共享卫生改革发展成果。二是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强化政府的责任,加大政府的投入,严格政府的监管,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公正、公平。同时,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三是统筹兼顾,把完善体系、健全制度与解决当前突出矛盾紧密结合起来。既要明确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的方向目标和基本政策,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又要突出重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