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例6篇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1

《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关于建设法治余杭的意见》(区委[2006]16号)提出:通过不懈努力,到2015年,全面提高余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法治化水平,基本建成开放型、法治型社会。建设“法治农村”是建设“法治余杭”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趋势。而建立档案工作本身就是农村法治化的需要,保存档案也是建设新农村的见证。

新时期新阶段的档案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树立既不忘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服务这个永恒主题,又能与时俱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出谋划策、拓展功能,积极发挥档案和档案工作独特作用的服务理念。经笔者的初步梳理,档案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法治化水平的进程中至少有如下功能:

档案是治村决策的知识库。治理村务不仅要结合实际、把握现实,而且需要历史信息、借鉴既往。拍脑袋、凭经验来决策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了。事实上,村级档案记载着很多信息,可用于决策:

1.党委(支部)

(1)党委(支部)会议记录;(2)党委(支部)工作计划、总结、组织史、大事记、工作日志;(3)党委(支部)成立的批复、人员任免通知、党员名册、党员统计年报;(4)党组织介绍信、入党通知书;(5)党委(支部)、党员奖惩材料;(6)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材料;(7)党委(支部)换届整套材料。

2.村委会

(1)村委会议记录;(2)村委会工作计划、总结、经济发展规划;(3)干部、社员名册、人口统计表、村委会机构设置、村干部和各生产队长任免通知;(4)各种乡规民约、规章制度;(5)村委会及干部奖惩材料;(6)重大自然灾害、抗灾救灾材料;(7)组织沿革、村志、大事记、家谱、族谱;(8)落实侨房材料、阶级成份登记表、村民户口薄等;(9)上级下达的有针对性文件材料(如:镇下达的工农业生产计划等、上级有关方针、政策性需执行的材料);(10)各类统计表(村经济情况年报、农业税计征汇总表、农业统计年报、农村年终分配年报、干部年终分配表等)。

档案是阳光村务的说明书。推行村务公开是改进村务管理、密切干群关系的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要保证村务公开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不依据原始记录来公布往往会流于形式、令人难以置信。正是由于档案的这种原始性、记录性,它必然地成为实施阳光村务最好的说明书。

档案是依法治村的助推器。法治最讲究以事实为依据,“红口白牙不如白字黑字”。解决纠纷时有原始依据,问题就好办,否则,闹轰轰,几天几月甚至几年都解决不了问题。别小看那一两张纸,成本底,字不多,可管大事。区委提出建设“法治余杭”,依法治村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档案是民主建设的助产婆。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规范建档行为,有助于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了解政策、真正享有各项村务实施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民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档案是治腐倡廉的铁证据。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既需要营造文明乡风,也需要端正党风。在与腐败行为作斗争的过程中,档案自然成为铁证据。有档案作凭据,可以避免污陷行为的发生,“给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

从当前农村工作暴露出来的问题来分析,由于村级事务管理方式明显落后于形势发展需要,村干部办事习惯说过就算、大事小事做过留“硬”不存“软”,一遇矛盾、纠纷,说不清、道不明。关键还是村干部治村理事的民主化、法治化缺乏有效的管理载体,从而导致干群之间没有一个双向制约、民主平等、公开透明的操作平台。

笔者认为推行村务契约化、契约档案化管理,是实现“管理民主”的良好平台。所谓契约化管理就是通过书面契约形式将土地承包、财务管理、集体资产处置、农民负担等村务记载下来,达到公开透明、责权明晰、运作规范、执行有据的管理目标。首先,契约的签订、形式、内容等均应体现合法性、民主性、公开性、实效性;其次,契约订立应该根据村务事项特点而定文本形式。如:涉及土地、资产、厂矿企业承包等内容的以合同形式进行管理,涉及公益事业、村庄规划、重大村务决定等以纪要形式进行管理;涉及赡养、抚育等个案性的村民家庭事务用协议、约定、承诺等文字形式进行管理。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2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过程准确全面地记录下来,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古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加强农业、农村、农民档案工作为重点,紧扣“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规范建档、有效利用,提高村级档案管理整体建设,为我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二、工作目标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纳入长远规划。全区小康示范村建档合格率达到100%,(建档示范村暂定为如下几个村:七河乡五峰村委会、金安乡龙山村委会、金山乡金山村委会、束河办事处黄山社区、西安街办事处寨后社区),20xx年实现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

三、方法与步骤

(一)启动阶段:

3月开始,按照古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文件精神,对全区行政村档案人员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

(二)实施阶段:

3月,明确1-2个小康示范村进行档案试点工作。3--4月,分片开展新农村建设小康示范村档案工作业务指导。

5—20xx年10月,全面开展小康示范村档案工作。

(三)总结检查阶段:

10月,由区档案局和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区小康示范村档案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四)全面推进阶段:

11月--20xx年12月,以小康示范村档案工作为样板,全面开展小康村建档工作,20xx年1月组织抽查或检查。

四、工作要求及责任划分:

根据工作计划,按照建档要求,抓好试点工作,热情服务,认真指导,严格督查的要求,开展工作,确保村级档案规范化,全面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

责任划分:

王晓兰负责祥和办事处义和村委会。

杨泽帅负责金山乡金山村委会、七河五峰村委会。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3

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镇的王寨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子,全村有10个居民组,1600口人,6000元左右的人均收入,耕地面积1500亩,207国道在境内通过。可就是这样一个村子,村民团结,干群关系和谐,政通人和,村政建设,农村经济、文明建设健康发展,所有这一切,都得益于坚持几十年来常抓不懈的档案管理工作。目前,村里保存着1947年至今的文书、科技、专门、声像四大门类档案共1000余卷册。

在这60余年中档案资料没有出现过断代、断年现象,尤其是关于历次重大事件、活动、运动的资料,如、互助组、统购统销、、食堂饭、四清运动、“”、联产计酬、土地承办、小康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都保存得相当好。一个村级档案室能将大半个世纪的资料不间断地收集、保存下来,着实难能可贵。门类齐全的档案资料有农村经济、农村文化、农村教育、村政建设、科技推广、基本建设、村镇规划、计划生育、合作医疗、扶贫低保、普法教育、综合治理等等,应有尽有。其中除了文字资料外,还包括声像资料。

王寨村档案室存档资料总量达1000余卷册,其中包括1947年至今60余年的文书(永久)236卷,短期75卷,专门档案(1956-1969年的、食堂饭、四清、期间的记录材料82卷),科技档案7卷,会计账簿档案104卷,凭证288卷,计生档案42卷册。另外还有企业会计档案、账簿、凭证42卷册。

笔者看到,农会会员花名册、扫盲证、土地证、期间的会议记录、批判会记录等。这些资料、物件记录了历史事件的过程、性质,还可以从资料的书写用具、书写格式、语言习惯等方面发现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文化背景方面的信息。如农会会员花名册是写在宣纸上的,写作的顺序是竖行,从右到左,字是用毛笔写的,字迹苍劲、方正,书写得非常规范。看到那一张薄而绵柔的宣纸,让你会想到那时的造纸技术,一方面是技术的成熟,另一方面又看到造纸技术的局限性;看到了那一行苍劲、流畅,规范的毛笔字,你会一方面惊叹当时文化人毛笔字的功夫,又告诉你那是一个“一笔”(毛笔)独霸的时代。在有关的存档资料中,那一本本原始的会议记录清清楚楚地记载着会议形式、内容、话语。在会议的内容中,又不时会出现引用“最高指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一类的极富那个时代特色的话语内容。看到这些资料,当时人的精神面貌、政治环境、文化背景,让你一目了然。

档案岗位责任制度、档案统计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接收征集制度、立卷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等,应有应有。这些制度不仅制定了,而且是一丝不苟地照着办了。笔者在那里查阅了他们的档案利用情况登记簿,登记簿上每一项内容都写得清清楚楚,没有敷衍了事现象。

王寨村档案管理得这样好,经验是什么呢?我们也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王寨村的干部群众以及镇档案室的有关同志,他们一致认为:

第一,选了一个热心档案工作、责任心特别强的人担任档案员。这个人就是现任的村支部书记王良成。王寨村自1978年建立档案室至今,已有31年的时间,其中1978至2004年,村里的档案都是由王良成一个人管理的。自2004年以来,王良成虽然担任了支部书记,档案管理员也换了人,但王良成仍然像过去一样参与档案的收集、整理与管理,是现任档案员的指导老师和直接领导。王良成同志年近六旬,对工作热情、肯干、乐于奉献。在他担任档案管理员不久农村就相继推行联产计酬责任制和大包干责任制,村民们在经营好自家责任田的同时,或从事养殖业,或从事二产和三产,但王良成却把档案工作放在第一位,将自家的经营放在了服从的位置。依王良成的能力,他无论是从工。还是经商,都是可以干出个名堂来的,但王良成没有动心,没有动摇。即使在他的家庭最需要钱的时候,也是如此。

第二,稳定的村支两委班子,持续地支持档案工作。王寨村自1970年至今,虽然村支两委多次换届,其他成员几度易人,但支部书记人选却出人意料地稳定。一位叫李宗富的共产党员,从1970年担任支部书记至2004年,时间长达34年。村档案室1978年建立,到2004年的26年间。李宗富一直是村档案工作的大力支持者。王良成是他一手选拔的,档案室建立之初,收集资料的任务非常繁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完成,李宗富作为支部书记,成了资料收集的组织者。据说当时他还一有空闲时间就参与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在档案工作遇到阻力,甚至有人主张取消档案室的时候,李宗富亲自召开支部会,统一思想,表示对档案工作坚决支持的态度。2004年李宗富去世后,王良成继任支部书记,这就使档案工作在长达31年时间里持续得到村支两委强有力的支持。

第三,充分发挥档案的服务功能,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从而也奠定了档案工作的群众基础。1982年村里搞建设规划,全村有80多户人家存在宅基地纠纷问题,而纠纷的双方又各有其理,各执一词,这一问题如果不解决,规划与建设都无从谈起。这时,档案室紧密配合,拿出了1951年的土地证存根。因为有据可查,使问题解决地很顺利,规划与建设也得以实施。1998年,镇里搞村界勘定,这个村子与邻村发生纠纷,起初,双方争得难分难解,后来在镇里主持下。共同查阅了相关档案资料,结果使双方干部群众心服口服,纠纷顺利解决。目前,在王寨村,村民们一遇到弄不清楚的事,都会习惯地讲一句“到档案室去查一查不就行了吗”。几十年来,村档案室帮助村民们解了许多的疑难问题,如宅基地纠纷、林权纠纷、合同纠纷、村界组界纠纷、政策与法律问题。村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档案工作的存在价值。在档案室建立之初,曾有不少人对村里建档案室的必要性持怀疑态度,但随着档案工作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领域发挥的作用日渐明显,村民们不仅对档案工作普遍持赞同态度,而且还主动向档案室提供资料。

王寨村的档案管理工作确实是济源市村级档案管理中的奇葩,但并非一花独放,在济源市的村级档案管理工作中,全市总计500多个村子,100%的村都建立了档案,80%的村的档案工作都走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路子。有一大批档案管理先进村。原因在什么地方?就在于济源市的档案工作已经延伸到了基层,并且在半个世纪里常抓不懈的结果。济源市的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1964年,全市(当时为县)的建档村就达到了三分之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市里对村级档案的管理工作抓得更细。每一个时期都提出了非常具体的管理标准。如20世纪90年代的小康村建设,档案工作也同步跟进。哪里有小康村建设任务,哪个村的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4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全新的事业,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发展中问题和矛盾的迫切需要。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在农村,实现现代化的薄弱环节也在农村,只有实现农村小康才能实现全社会的小康,只有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所以这个全新的事业对农村档案工作赋予了全新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农村档案管理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一是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档案室没有列入政府机构序列,没有专职人员编制,充其量只是一个档案库房;二是管理体制不畅,各乡镇档案人员兼职过多,面对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铺开,大量档案资料需要及时归档,许多事业对档案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光靠一名兼职人员来做好档案工作已不太现实;三是农村档案工作任务日趋繁重,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档案资料的案卷数量和门类不断增加,室藏内容丰富,很快就会成为集中管理多种门类和各种载体档案的综合档案室。目前乡镇一级机关档案工作人员队伍很不稳定。每年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档案工作人员变动工作。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档案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宽,农村档案工作人员除了整理好管理好本单位的档案并提供利用外,还要做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项事业的新的工作内容的档案业务指导和督查工作,如农村宅基地置换、村容村貌整治、农业合作社、农业园区、民营企业档案、建设用地市场、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农民财权分配和维护等等。管好用好这些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档案,农村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和业务技能有待提高。五是大多行政村没有从事档案工作的专(兼)职人员,档案流失现象严重。

二、农村档案工作的发展对策

(一)更新观念,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当作一项专门事业

1.强化农村档案工作是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时间紧,难度大,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既是一项永久性的基础工作,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尤其是随着国家民主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对民生问题的深层关注,如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档案工作搞不好,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必将会留下巨大的遗憾。2.把新农村档案工作当作一项专门事业来规划。根据《档案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乡、镇政府档案工作的职责归纳起来有五大任务,一是管理好本机关档案;二是监督指导所属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三是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四是提供档案利用为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服务;五是公开政府信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等。为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农村档案“工作”观念,树立农村档案“事业”的意识。县(区)、乡镇、行政村要通力合作,发挥特长,优势互补,共同构建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努力实现新农村建设与档案工作互动双赢,确保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全方位、多向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要推进农村档案这样一项专门事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把农村档案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之内,建立专门机构、设置专职人员和提供充足的经费。力求做到认识到位、管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形成组织有序、工作有效的农村档案工作网络,把农村档案工作建设成为一项社会主义专项事业。

(二)重点突破,扎扎实实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档案工作

要充分认识做好新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因地制宜,重点突出,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以强大的力度、更多的投入、最快的速度,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收集和管理工作,积极整合涉农档案资源,建立与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覆盖整个新农村建设方方面面的档案工作体系。1.要建设标准化档案室。各乡镇、村要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求达到有档案室、有人管(有专职档案人员)、有档案实体(有文书、会计档案,照片档案和实物档案等)、有设施设备(计算机、档案柜、灭火器等)、有管理制度、有利用效果的“六有”要求。要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尽快实现档案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使农村档案室真正成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便农民群众查阅利用信息的场所。各乡镇、村档案室都要达到“防火、防潮、防尘、防虫、防鼠”的基本要求,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2.要多渠道广泛收集档案资料。档案资料收集工作是农村档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收集不同时期农村工作所形成的档案资料。特别是要重点收集村乡组织建设、村级事务管理、现代农业生产、国家支农补贴管理、土地林地流转、救灾救济、新村规划、人口计生、重大活动等方面所形成的文件资料、声像、照片、实物等档案资料。3.要实行规范化管理。要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远景规划和发展计划,确保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有序开展,使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要加强乡镇、村以及社区服务中心、各涉农部门的档案业务培训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提供人才保证。

(三)保障有力,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事业做成千秋功业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档案资源农村档案人员流动

2012年,平谷区档案局依托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活动,本着“边工作、边调研、边解决问题”的思路,深入全区17个乡镇街道和275个行政村,采取实地察看、业务指导、召开座谈会、总结提炼等多种形式,对全区村级档案工作进行了全面地调查研究,探讨村级档案建设在促进村务管理规范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取得成绩、存在不足以及应对策略。

一、村级档案的含义及内容

村级档案是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组织等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集体具有保存价值的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它能够真实反映农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全过程。村级档案属于集体所有,受法律保护。

目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村级档案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如两委班子换届、产林权制度改革、社保、计划生育、合作医疗、土地承包(流转)、旧村改造、民俗旅游等工作中产生了大量档案,这些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档案,在农村村务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村级档案在新农村建设

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村级档案不仅真实地记录了农村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而且也是农村各项建设中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一)加强村级档案建设,是约束干部行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

农村许多民间纠纷和干群矛盾,都是在档案证据面前迎刃而解的。它们直接记录和服务百姓生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约束村干部行为、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加强村级档案建设,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

村级档案中保留和记载了非常丰富翔实的农业科技信息,开发利用好这些档案信息,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提升平谷果品、蔬菜、畜牧养殖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和品质,从而实现农民的增收致富。

(三)加强村级档案建设,是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需要

村级档案是维护农民生产、经营和生活中个人合法利益的、必不可少的、具有法律效果的凭证和依据。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村级档案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新农合”档案、农民健康档案、新农保档案、土地承包流转档案、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劳动力转移就业档案等等都是具有新内容的农村民生档案,他们对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服务保障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三、平谷区村级档案工作现状

平谷区的村级档案工作最早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1999年实现全县村级全部建档,2005-2007年开展了大规模的村级档案复验工作,2008年以后又相继开展了“一乡一品”特色建档、产林权制度改革建档、农业经济合作社建档、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等系列活动,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得到了国家、市、区三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与指导。截至到目前,全区17个乡镇(街道)的275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档案规范化管理,村级档案案卷总数达10万余卷,内容涵盖了村级基层政权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建设规划、土地确权、村务公开、农业科技、社会保险等各个方面,既为新农村建设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见证,也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更加全面地提升了新农村管理和服务水平。

但是,目前村级档案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个别乡镇机关档案室保管条件不达标,社保档案、托管档案、合作医疗档案整理不规范,部分村档案室不具备“八防”条件、重点档案保存不齐全等,需下大力量完善与提高。

四、村级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平谷区村级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村级档案工作经过10多年的不断完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也给村级档案的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新问题、带来一些新挑战。

一是个别村“两委”班子不稳定,干部调整频繁,影响了村级档案的正常归档(不能按时归档和归档不齐)和规范管理。

二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完善,使原属村集体所有的企业改制为私人所有,导致部分村集体收入减少,办公条件差,档案缺乏基本的保管条件,不同程度地存在安全隐患。

三是村级档案管理人员绝大多数是兼职,平时工作头绪较多,档案工作成为“夹缝”里生存的“副业”。

四是个别村干部将村级档案尤其是涉及经济和财务的档案视为私有,不按村务公开的要求,定期向群众公布,甚至弄虚作假,侵占集体利益等等。

(二)原因分析

1.乡镇(街道)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受诸多因素(组织、人员、经费等)的影响,对村级档案的管理力不从心,达不到要求。

在参加调查的人员中,镇乡主管档案工作领导17人,男性多于女性,从事档案工作时间普遍不长,直接参与档案工作开展得少,虽然将档案工作列入年度计划或村级考核体系,但实际执行效果有限。虽然有开展档案工作的专项资金,但也是只能够满足机关日常归档所需,实际用于村级档案管理的资金有限。

在参加调查的人员中,镇乡档案工作人员17名,全部为女性,大部分年龄在45岁以下,从事档案工作时间普遍不长,业务水平普遍不高,流动性较大,且普遍兼职过多:大部分不能独立完成对村级的教育培训和有效监督指导、检查工作;有一半乡镇不能每年开展村级档案检查工作,致使村级档案接续性较差。

2.村级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性大,不利于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协调发展。

在参加调查的人员中,村级档案工作人员275名,女性多于男性,大部分年龄在45岁以上,业务水平较低,绝大部分为村干部兼任,且普遍兼职过多,大部分不能独立完成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因没有工作报酬,导致工作热情普遍不高,不愿从事档案工作,且流动性大。

五、村级档案工作规范化的应对策略

要改变村级档案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村级档案的作用并服务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就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村级档案资源体系和利用服务体系。笔者认为,首先要营造村级档案工作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在制度和资金方面予以充足保障:其次要确保村级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最后要加大村级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和信息化建设。

(一)努力营造村级档案工作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村级档案工作面广量大,靠档案部门孤军作战,难免势单力薄,必须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共同支持与相互配合,才能营造出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要加强宣传,提高意识。通过各类会议、网络媒体、平面媒体等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档案工作,普及档案知识,加大执法力度,推广利用服务。二是要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强与农办和其他涉农部门的联系,建立长期有效的档案工作协调机制。要进一步发挥“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机制作用,争取上级主管单位的重视和支持,内外协同,上下联动,通过出台规范性文件,切实加强对村级档案工作的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形成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要探索并制定村级档案工作的政策扶持办法,以保障这项工作的深入发展。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财政部门要为村级档案工作提供人力、财力、物力、技术支持力等政策扶持。通过定期举办培训,强化岗位能力培养,提高村级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素质;要从档案工作的需要出发,配备素质较高的专兼职档案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

(二)创新管理模式,确保村级档案完整与安全

1.加强行政推动作用,把档案工作纳入总体考核。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发现我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缺乏系统组织与协调,相关涉农部门对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及时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列入相关规划、计划中,从而缺乏监督检查机制。在今后的工作中,档案局需要及时与政府办、区委办、农委、新农办、组织部、经管站、民政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等部门沟通,将档案工作纳入区级“三级联创”检查,纳入各相关单位的专项考核验收体系之中,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的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

2.树立典型,以点带面。2007年,区档案局“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收集工作研究”课题在北京市档案局立项,并荣获市档案局科研项目三等奖,试点村经验在平谷区和密云县进行了推广。2009年,在镇罗营镇召开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现场会,以点带面,推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经验。2010年,各乡镇(街道)根据地域特点,开展了“一乡一品”特色建档工作。2011年,开展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档试点活动。2012年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创建活动。

实践证明,通过系列活动,采用辐射带动,逐步完善了我区村级档案组织体系建设,丰富了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加强了档案安全保障建设,提高了档案信息化体系建设,使我区村级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实施“村档镇管”,强化村级档案规范化建设

实施“村档镇管”的对象主要是一些档案保管条件不达标、两委班子相对不稳定、或村级档案安全存有隐患的“问题村”。我区最早于2002年在刘家店镇、镇罗营镇开始试行“村档镇管”,2006年,马昌营镇在其基础上,出台了《马昌营镇关于“村档镇管”的实施意见(暂行)》,经过多年实践,“村档镇管”在推动村务工作规范化、法制化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

1.有利于监督村级各项工作的规范化与法制化建设,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服务。村级重要档案由镇托管,是检验村级班子是否依法办事、民主管理的重要依据;是推动村级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加大镇党委、政府对村级工作监督管理力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2.有利于民事纠纷的调解和处理,为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村一级的稳定,主要是规范干部行为,减少干群矛盾。村级重要档案由镇托管后,使村级工作得到了有效监督,在规范工作程序的同时,进一步约束了干部,增强了村级干部队伍的责任感,从而推动村级工作的开展,促进镇村和谐社会建设。

3.有利于乡镇档案的综合开发利用。乡镇托管档案室在健全制度的基础上,严格落实接收范围、交接方式、归档要求,以及保管、保密、借阅等制度。通过实施“村档镇管”,一方面促进了各村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另一方面也为档案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宝贵的室藏资源。以马昌营镇为例,实施“村档镇管”之前,17个村每年共形成案卷95卷,实施之后,每年形成案卷达360卷,利用率也由原来的19次,提高到了102次。

(四)整合村级档案资源,以服务促发展

要做好村级档案工作,就必须让老百姓尝到档案带来的甜头,逐步提高农村档案意识,从而促进村级档案管理的健康发展。

1.加强引导,大力开展利用服务

在开展村级档案利用工作方面,我们主要是加强对村级档案利用服务的引导力度,积极协助行政村举办档案展览,通过档案利用、档案编研、档案展览等多种方式开展服务工作,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优势,发挥档案资源价值。

作为新农村建设成果展示试点的南定福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收集了大量有关新旧村貌、经济建设、获得荣誉、历届领导班子成员、村史等方面的材料,其中文书档案30余卷,图片300余张,视频光盘2张,实物档案40余个,他们利用这些新农村建设档案制作了南定福村发展变化成果展览,邀请村民参观,通过回顾新农村建设前后的巨大变化,从而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使广大村民,特别是年轻人深受教育,档案展览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发挥“正能量”作用。

2.对各部门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实现各部门的新农村建设档案资源的整合,不仅仅是将各单位的新农村建设档案移交进馆,我们可以在疏通利用渠道,协调部门间档案资源共享上进行创新,建立区、镇、村三级农业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网络。以“平谷区农村档案资源共享平台”为依托,探索并逐步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信息平台、城乡一体的劳动力供求信息平台和涉农需求信息平台,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逐步推进村级档案信息数字化,将区、镇、村三级档案目录和各级政府涉农文件全部电子化,实现网上检索和利用,最终达到信息共享,使村民不出村即可将各种档案一“网”查尽。

六、结语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6

【摘要】幼儿园档案是反映幼儿园因地制宜实施素质教育,是进行幼儿保教、探索幼教规律的必要条件和可靠依据,教育档案管理的目的在于规范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工作,提高保教质量。本文客观分析了我区农村“双语”幼儿园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要实现以档案管理促进办园整体水平的提高,应抓住的几个重要环节:①树立规范的幼儿园档案管理意识。②及时收集,确保资料的真实完整,切忌为应付检查弄虚假材料或抄袭。③掌握一定的档案整理和归档的方法。

【关键词】“双语”幼儿园,档案管理

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我曾受邀参加了县学前教育办公室对我县农村“双语”幼儿园办园水平的评估检查。我区农村“双语”幼儿园从2010年始如雨后春笋迅速涌现,到2012年,我县已建立了农村“双语”幼儿园88所。截止测查时园龄最长的园所一年多,最短的仅仅几个月。我们除察看实际的办园条件、教育环境及观看现场教学活动外,档案检查是另一项重要的内容。但几乎所有的农村“双语”幼儿园都存在着档案缺失、条理不清、混乱存放等情况。我想这种情况不仅在我县农村“双语”幼儿园,可能在我州甚至我区农村“双语”幼儿园也是普遍存在的。

“档案是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幼儿园档案反映幼儿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因地制宜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真实记录,是进行幼儿保教、探索幼教规律的必要条件和可靠依据,是幼教工作者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幼儿园档案管理工作是幼儿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它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可以有效地发挥档案的利用价值和作用,更好地为幼儿园各项工作服务。目前农村“双语”幼儿园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都很薄弱,我认为,可以规范档案管理为抓手,推动农村幼儿园明了工作任务,稳步发展。因此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以供镜鉴。

在检查中,发现当前农村“双语”幼儿园档案管理乱象如下:

(1)档案内容太少。有的幼儿园几乎没有档案。有的园所档案里仅有教职工名单简历、班级幼儿名单以及幼儿园工作行事历。

(2)档案内容芜杂。园长及兼职档案员不知道幼儿园应建立哪些档案,档案里应收集哪些材料。虽然检查前给参加评估的园所发了通知,并给出了一份评估标准及评估方法的详尽材料,但多数幼儿园仍不得要领,许多资料散堆在一起,不能分门别类归档。把上级文件、工作计划、教学计划、规章制度等混乱地放在一个档案盒里,也不装订。有的幼儿园甚至没用档案盒,归档材料只是捆扎在一起堆放。

(3)档案整理粗糙。字体不一(手写体与打印字体都有),纸张不同,档案没有封面,无标注日期。

(4)缺乏专人负责,统一管理。国家对每所农村“双语”幼儿园配一名管理人员和五名教师,每个教师带一个班。有的乡政府为解决园所人手严重不足的实际困难,配备了1-2名保育员。但还做不到设专职的档案人员。有的园长把所有档案工作揽于一身,但由于事务繁忙,力不从心,无法建立完整规范的档案。

如此乱象,究其原因,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是园领导是非专业出身,人员配置不够。我区农村“双语”幼儿园是国家为我区培养少数民族“双语”兼通人才,开发大西北,富民强边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扶持项目。由于这个项目的推进迅猛,而我区又缺乏相应的幼儿教育管理及教学人才储备,就招收了很多非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如我县为完成开园任务,就从各中、小学推荐的懂“双语”、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中选拔了一批聘为园长。虽然她们在原先的工作岗位上个个都比较优秀,但中小学教育毕竟不同于幼儿教育,隔行如隔山,她们中大多数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适应新的工作。新建的幼儿园就如一张白纸,工作千头万绪,幼儿园日常实际工作已让她们疲于应付,诉诸于文字的档案工作更是没时间、没精力,也欠能力去做。这是造成多数农村幼儿园档案不全、不规范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种状况也极大地阻碍了她们进行教育反思与专业的进步成长。

二是规范档案管理的意识淡薄。没有配置必要的档案保管设备,未安排专、兼职档案员。建议在目前人员编制不足的情况下,园长可根据本园教师特点,给每个教师分配一些必要的档案工作,使其成为兼职的档案人员。材料的收集要分工负责、落实到人,及时移交、及时入档,统一管理。园领导要重视档案工作的日常指导与检查。应督促兼职的档案分管人平时勤于整理记录,避免检查时慌了手脚,从网上或其它园所胡乱抄材料甚至不加修改应付塞责。园领导对此项工作的要求不能仅停留在“资料有人保管,所需材料有人提供”的层面上,不能满足于“资料收放整齐、不丢不损”的档案管理状况。

三是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有定期归档制度,即学年末上交一次归档材料,而鲜有随时归档制度。对归档材料,在归档范围及内容上,重视收集反映幼儿园整体的资料,而忽视班组及教师个人资料的收集。这导致教师个人教学反思、教养笔记、幼儿观察记录等材料由于未归档而散在教师手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是档案收集范围不清,档案管理方法欠缺。特别是教育教学档案内容较完整的少,无论是幼儿园整体教育资料还是班组或教师个人资料,结果性材料多,过程性材料少,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教研资料的查考、借鉴等使用价值;资料形式以书面文字居多,图片、音像等形式较少;此外,由于方法欠缺,档案管理中还存在档案整理无序、分类不明确的问题。如日常工作计划与各种会议记录、政治、业务学习记录、工会活动计划等混杂其中。

幼儿园档案管理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要真正实现以档案管理促进教育教学在内的办园整体水平的提高,应该抓住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树立规范的幼儿园档案管理意识

要认识到建立健全档案的必要性和价值。幼儿园档案是在幼儿园管理和教育教研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教育过程、教育成果、教育水平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幼儿园中很多工作具有常规性和重复性。作为工作或活动记录的档案,具有一定的查考、利用、保存价值。如我园每年开展大型的常规教育活动――亲子运动会,每次活动前,我们会参照历年运动会档案,仔细选择经过检验认为较为合适的运动项目;活动中我们对比赛过程进行拍摄拍照;活动后总结反思:哪些项目既有利于发展孩子的运动体能和技能,简单有趣又安全,且有利于裁判认定、家长轻松把握的就予以保留。在开展运动会活动中产生的所有材料,运动项目的研讨、比赛中的照片、总结等等汇集起来就是这个活动的专题档案。

2.及时收集,确保资料的真实完整,切忌为应付检查弄虚假材料或抄袭

档案工作的基础是资料的收集,而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起点,是档案工作的第一个环节,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保存原始的、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所以资料收集都是从平时的积累开始,从点点滴滴的工作做起的。首先,在全园教职工中宣传档案的作用,使大家了解和认识到保留档案的重要性。其次,制定各类档案交存的负责制度,要求各相关责任人将平时的原始资料都要保存好,活动结束或每学期末,必须及时将资料上报档案室存档统一管理,从而确保档案收集的完整性。

3.掌握一定的档案整理和归档的方法

现在农村“双语”幼儿园还不具备设置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的条件,我们可聘请档案局的专业人员对所有的教师进行基本的档案制作整理、装订等方面的专业培训,还可以向正规示范园所求助,请她们就幼儿园档案整理归类给予专门的培训和指导,掌握主要的档案立卷归档的基本功:①案卷的外观要美。厚薄适当,装订齐整,背脊档案名的书写简明、醒目。②卷内文件材料分班装订,尽量减少卷内文件材料之间的磨损。③为便于查阅、复印,案卷装订时,采用活页拉杆夹。④档案包装材料应尽可能一致。⑤分类归档。为便于查阅,可根据档案的性质和内容采取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按时间分类或按专题分类。

4.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明确归档范围与时间。在园务管理、教育教学及教研活动中,凡是具有查考、利用、保存价值的文字和声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都属于归档范围。可分别采取随时归档与定期归档的方法。全园各班级开展的教育活动记录,如每年的“三八”主题教育活动、故事大王比赛、国庆节庆祝活动、毕业典礼、运动会、教师技能技巧比赛、玩教具的制作比赛、教师工作能力考核等都是我园的常规活动,在筹备计划之前,我们都要翻阅档案记录,从往年的计划、总结中取往年之长,同时又避免往年活动的不足,精心策划,精心设计。活动的安排,的海报、家长签到表、发言记录、活动总结等文字资料和所拍照片、录像等图片资料及声像资料,要在活动结束后马上整理,随时归档。而每学期的教养笔记、当班记录、周教育计划、区域活动计划及自主性幼儿记录(如自然角植物生长记录表)等资料在学期结束时上交,归档时间按学年度整理,实行定时归档。将同专题、同项目、同内容的文件材料编排在一起。同时还要明确归档的文件材料要求:凡归档或上报材料应做到书写材料优良、字迹工整、图形清晰并要注明题目、时间,以有利于长期保存和利用;打印材料用纸应可能统一纸张,同时要保存在U盘上。

建立借阅制度并认真执行。配备借阅登记本,凡是借阅者应按要求填好借阅登记表,要求借阅者不得在所阅材料内圈画、拆页、画线;并规定归还日期,逾期不还要及时催要,以防长时间后因遗忘而丢失。

5.幼儿园档案管理内容可参照教育行政及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评估标准,结合本园实际,对全园档案进行有特点的建档分类

可参考下列分类:

上级文件类――(不言自明,不必细说)。

园务管理类――园务产生的会议记录、决定等文书档案。

保教档案类(保教档案是幼儿园最主要也是子类较多的档案)――有全园保教计划、各年级组教育计划、园本教研计划及教研记录、教学反思、教师培养计划、师徒结对协议、保育管理、大型教育活动的计划实施及总结等。

家长工作类――家长委员名单、家长会记录、家长问卷、家庭教育讲座、家访记录等材料。

幼儿卫生保健类――幼儿体检表、计划免疫记录本、学期体检单、消毒、卫生检查记录、每周食谱、幼儿膳食营养测算等材料。

后勤工作类――安全、财产、财务管理、幼儿园基本建设、食品安全、食品采购等。

声像档案类――各类活动的图片、照片及音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