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范例6篇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数学竞赛 课程标准 素质教育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数学竞赛已成为数学教育的一个热点,它的重要作用已被教育界广泛公认,如提高青少年的数学兴趣,激发荣誉感,便于发现人才,培养数学人才等。但它的负面效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也逐渐显现出来,因为衡量中学数学竞赛活动成绩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竞赛选手能否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而中学数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辅导和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竞赛需要的基本知识,熟悉数学竞赛的问题形式,领悟数学竞赛解题的思想方法,培养解题能力。所以它的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只面对少数的"天才儿童",而忽视大多数;过早的兴趣会妨碍全面发展;竞赛题多为偏、怪、难题,与日常数学教学脱节;竞赛教育成为应试教育的一部分,所以数学竞赛虽能促进数学教育的正常发展,但如果掌握不好,也会冲击着数学教育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在课程改革的进行中,如何开展好数学竞赛,使之继续更好地为数学教育服务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新课程改革的"新"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1)反映未来社会对公民所必须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2)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3)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

十五大报告中重申"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并强调这"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中用比以前更为明确的语言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学科学自身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不断对数学课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他们总的来说都存在这些共同的特点:一、数学课程目标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二、数学课程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从精英转向大众;三、数学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而不是统一的摸式;四、数学课程目标更加注重联系现实生活与社会。

那么,这一新课程改革对数学竞赛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数学教育的性质是什么.

3.数学竞赛的教育性质

3.1 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数学竞赛的教育,其对象是中学生,其教育的载体是中学生可以接受的奥林匹克数学,其主战场在中学,因此,它是基础教育。虽然内容有大学的背景,教练亦不乏大学教师,但这只是提高了教育的层次,而没有脱离中学数学教育的范围。

认识数学竞赛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防止实践上的盲目和理论上的混乱。

(1) 竞赛教育服务于基础教育,宜导不宜堵;

(2) 虽然它的层次较高,但不是超前学学知识,也不是职业数学工作者的专业培训,更不是大学预科,而只是要充分开发中学生的思维潜能。

3.2 开发智力的素质教育。因为数学竞赛是一种智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竞赛,所以数学竞赛教育也只能实施智能教育、素质教育,而不能是单一的知识教育或片面的升学教育,自然不是家庭式的业余教育。

求解竞赛题离不开扎实的基本知识,但当命题者把数学家的前沿成果变为中学生可以接受的竞赛试题时,主要的不是要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些知识,而是要考查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洞察力、创造性和数学机智,只有那些综合而灵活地运用知识的选手才有希望成为竞赛的佼佼者。

如所看到,经过竞赛洗礼的优秀选手,不仅数学能力发展突出,而且创造的人格特征也发育显著,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勤奋进取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在心理上,他们的注意力、持久性、自主意识和使命感也常比一般同学高出一筹,他们从小就开始"学会怎样学习",就开始思考,融会贯通,他们比别人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使"学习方法的水平",走在学习活动的前头.所有这些都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3.3 生动活泼的业余教育。竞赛数学是一种业余教育,他以"第二课堂"为基本形式,虽然有教学计划,但不具法定指导意义。一般说来,没有升学指标或分数排队的压力,没有教学范围、教学进度、教学课时的呆板限制,学生多怀有浓烈的兴趣,因此,十分有利于实施"愉快教育"、进行生动灵活的教学。

由于竞赛教育的基础性质、智力目的和生动形式,使得它不仅是日常教学的延续与补充,而且是课堂教学的优化与改革;不仅是普及数学知识、传播数学文化的一种好形式,也是激发青少年兴趣并帮助一部分学生首先在数学上成熟起来的好途径。

明确了其业余性质,我们知道它是正规教育的补充,只能发挥辅助的作用,不能喧宾夺主。

3.4 数学文化的普及教育。历史已经昭示,未来将进一步证实,高科技的本质是一种数学技术,扫除"数学盲"的任务必将代替扫除文盲的工作。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一项技艺术,而且也是一种文化。数学竞赛最深刻的历史作用,可能不在于造就几个数学领袖,而在于普及了数学文化。中学教材所提供的基本上是历史的数学或数学的历史,而数学竞赛可以提供"今天的数学"或"数学的今天"。许多体现现代思维与高等背景的"活数学"正是通过竞赛的桥梁输送到中学校园的,当它们经过"初等化"、"具体化"、"特殊化"、"通俗化"而来到青少年中间时,主要地不是作为一种高深的理论,而是作为一种朴素的思想,一种先进的文化在幼小的心灵中播种。

众所周知,集合的思想、映射的观点、构造的方法以及奇偶分析、抽屉原理、染色问题等,十几年前还是一种时髦,而今已经是普通竞赛选手的常识了。

把握这些性质,数学竞赛活动将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健康的影响并做出积极的贡献;否则,就会引向歧途,并给学生带来过重负担,给正常教学带来有害干扰。

我们的培养目标,既要认真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又应重视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学有所爱,学有所长,使所有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充分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这样,个方面的人才才会不断涌现出来。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学校体育 竞赛 组织 管理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047-02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体育教学的延伸,它面向全校学生,使全体学生受益,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精髓。体育竞赛在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和群体活动诸方面的工作中,无疑带有竞技体育的色彩,它包含竞技体育的基本特征。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体育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对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有着重大意义。目前,我国许多学校每年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已成为传统,但大多数学校的运动会仅局限在田径项目上,其表现是内容较单一、枯燥,缺乏吸引力,更缺乏高水平的竞争,很难反映学校体育竞赛的综合状况。如何让学生的课余体育竞赛项目及内容运作成为对学校体育教学效果、运动训练水平以及群众体育开展与普及的一次全面检查,并起到宣传与推动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促进体育教学以及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作用,是学校体育中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每周安排三次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全体在校学生,而学生与竞技运动员不同,他们参与竞赛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强化终身体育的观念,学会并掌握运用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技能方法,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从学校对学生体育竞赛的组织工作来看,也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竞赛来促进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更深入、更广阔地开展。不断强化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技能。发挥学校体育师资、场地、器材等方面的优势和功能,使学校体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终身。学校应积极鼓励和帮助组织形式多样、项目各异的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活动中心、兴趣小组以及家长互助组,让他们在学校统筹下自己组织开展体育运动竞赛活动,将之纳入学校竞赛计划,为其运作水平的提高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各方面的支持。还可采用征集竞赛内容的方式,集思广益,不断扩大影响,以不断充实和完善竞赛内容。另外,组织、实施这种模式的运动竞赛,有许多工作,如编排、宣传、主持等,若放手让学生做,能发挥培养人、教育人、锻炼人的作用,对于增加学生的体育知识,培养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展现各

种才华都能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

一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的内容与形式

学校体育竞赛内容与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民族习俗、经济状况和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特点,综合考虑科学性、实效性、趣味性、持久性和适用性而又不乏竞争性等要求,逐步形成具有本校本地区特色的竞赛体系,形成本校的传统制度,使体育活动竞赛蔚然成风,这就要求组织者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与知识层面,富有创意地开拓那些科学、有效、简便、有趣的大众化竞赛项目,并以集体项目教育为主,使学生在团结、竞争和快乐的气氛中,既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又能受到集体主义观念的教育,培养竞争精神,促进锻炼自觉性的积极发挥,达到学校体育健身育人的目的。平时的比赛,不仅参与人数多、受益面广,而且时间、地点可以任意选择,场地、器材可以交叉使用,不受条件限制,举办容易。我们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开展多样性、经常性、小型性、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考核性的体育比赛活动,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竞赛又能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促进、检查、评比,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竞争是体育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运动竞赛中,而学校体育竞赛又要具有健身性与趣味性,否则将难以贯彻终身体育的宗旨,推动群体活动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

二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要求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运动参与怎样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体育活动中去,学校应根据中学生思维能力较活跃、好奇心较强、表现欲也较强、精力充沛的特点,确定竞赛的形式和内容。有挑战运动极限的体能类项目,又有展示运动技巧的灵巧类项目;有体现默契配合的集体项目,又有对抗性项目和非对抗性项目等。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来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使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树立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的途径

通过学生体育竞赛的开展,满足学生真正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以促进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课余体育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学校体育节

新的世纪,新的热点。体育已成为社会生活的热点;而学校课余体育,也将在进入新世纪的过程中,成为学校体育的热点。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

辛勤耕耘在体育教育园地的园丁们渴望搞好学校课余体育工作,愿意为学生们夯实终身体育的基础。然而,面对那围绕中考体育成绩、达标合格或某些比赛的奖牌而形成的校园“热点”,同学与教师一起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学校课余体育工作需要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思路。

现代社会要由现代人来创造,现代人要由现代教育来造就。学校体育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现代人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还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的体育活动及其与体育有关的一切活动的领地。

课余体育与体育课两者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体育课为课余体育的开展奠定一定的身体和技术基础,为课余体育提供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准备;课余体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检验体育课学习效果的活动条件。有关体育知识技能要靠学生在课余体育活动中去体验和运用、掌握;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更需要学生通过在课余体育的实践中去磨练和培养;课余体育与体育课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任务。

由于课余体育在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课余体育历来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早在1951年7月,政务院通过的《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中就明确规定:“学生每日体育、娱乐活动或生产劳动时间,除体育课及晨操或课间活动外,以1小时间至1小时半为原则。”1954年颁布并实行了《劳卫制》,将课余体育活动推向了一个新阶段。1964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关于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报告》,要求学校体育面向广大学生,首先上好每周2节体育课,同时,要坚持作早操和课间操,安排好每周2次课外体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要开始试行《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等。1982年教育部又发出《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学校开展多种课外体育活动,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并提出搞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运动技术和成绩。1990年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三章第10条规定:“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安排课间操,每周要安排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在第四章中,又对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做了明确的指示和规定。同年,国家教委下达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也都对课余体育活动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20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为课余体育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证,为课余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余暇时间是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要前提:当前,国家提出了教育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为此,有关部门和学校采取了下少改革措施,如削减学时,减轻学生负担,给予学生更大更多的自,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作为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做好合理支配余暇时间的工作,适时组织一些健康快乐的课余体育活动,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娱乐体育是课余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体育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游戏和娱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游戏和娱乐是体育运动的基础,是体育活动诞生的灵魂,随着体育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教育学派的不同追求,致使游戏和娱乐在体育中的比重越来越小。当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游戏和娱乐在人类身心成长过程中

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甚至是世界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的官兵们,他们都无一例外,乐于接受游戏,而非训练。

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处现代社会的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放松紧张的精神,调整生活的节奏。在课余体育中开展多种多样的消遣娱乐性的体育活动,恰是学生调整、顺应新的生活节奏的重要辅助手段。

体育终身化是课余体育的新追求: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及教育。课余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关键环节,它在终身体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所谓终身体育意识,主要是指人们对从事体育活动的理性认识和实践期望。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主要依赖于有关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对体育实践的情感体验。课余体育活动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运用所学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施展体育各方面才能的机会。通过课余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独到的作用。

2、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其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富有吸引力,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满足愉悦身心的情感体验。课余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有重要的作用。

3、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终身体育习惯是人们经过长期体育实践巩固下来的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行为特征。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有赖于终身体育意识和兴趣的培养,以及持之以恒的意志努力,并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习惯到习惯的逐步培养过程。持之以恒地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本身就是终身体育的行为,是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过程。

4、它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有效手段,课余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能力和习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余体育的发展要以终身体育为主线,要体现出为终身体育服务的方向,要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终身体育基础。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在此,结合我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实践,谈谈如何组织开展好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看法;通过“学校体育节”这种形式,全面有效

地展开了我校的课外体育活动,简述如下:

精心地组织和积极地开展好“学校体育节”是有效地开展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关键:

一、学校体育节的发动、组织与实施:搞好学校体育节必须抓好制定方案、思想发动、组织实施几个环节。

1、制定方案:

1、1建立组织领导;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项目以及开展的形式多样、参与的人员多,进行组织领导、协调的工作量大,仅靠体育教师的努力是很难的,因此,建立一个有校领导及有关部门人员共同参与管理的课外体育活动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对此,我认为具体做法是,由分管体育的校长具体负责,由教务处、体育组、校团委、校学生会体育部,以及各班班主任组成管理网络,把课外体育的具体项目、任务、组织形式和规模大小根据要求分配给各部门具体组织和实施。

1、2、确定活动形式与时间;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其内容广、工作量大而且繁杂,要想把它开展得很顺利而又有条理性,就必然要付出很多的劳动,通过多年的具体工作实践,对课外体育活动所开展的项目等形成一种不成文的惯例,每学年的同一时间都能如期开展活动,使课外体育活动走上正规化,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状态。

1、2、1、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安排与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竞赛项目紧密结合,选择与体育课、学校体育竞赛项目有关的活动内容,使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功能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又使课外活动与运动训练竞赛紧密结合,在普及的基础上能有所提高。对此,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中,适时的举行篮球赛、田径运动会、比赛及其它小型比赛等,这样能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和培养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

1、2、2、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多样化: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和功能就是使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应选择以身体活动为主,并能使较多人参加的活动项目,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得到及时的调整和放松。由于课外体育活动不象体育课那样有确定的教学大纲的制约,活动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吸引力,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到愉快,愿意参加,在各种活动中产生良好的情感。

1、2、3、课外活动项目要注意季节性特点: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选择与季节气候相吻合的项目便于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1、2、4、内容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课外体育活动过程,同样是体育教学过程,只是其形式和内容更丰富、更广泛而已。体育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教师教学信息输出和学生对信息的接收过程。教师教学信息的输出时机的把握是很重要的,即要在不同时期安排不同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在课外体育活动的锻炼中,我们根据学校体育工作

的安排,及时的调整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

1、2、5、要注重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综观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锻炼的功能;②学习的功能;③愉悦的功能;④宣传教育的功能;⑤发展个性和特长的功能。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从根本上讲还取决于课外体育活动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和学校教育的需要。课外体育活动始终是体育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的目的、功能就是使学生能积极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在校期间有足够的身体活动时间,增强体质和体能;使学生有充沛的精力进行文化课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益,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1、3、制定活动规程:根据项目特点来制定,一定要做到客观、公正、公平,而且清楚、通俗、易懂,形成条文。

2、思想发动:

2、1、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讲清实施方案中的各项任务、要求,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召开各层领导小组负责人的会议,听取汇报,检查落实情况,使上下各级工作同步进行;

2、2、通过学校广播电台和宣传橱窗进行广泛宣传报道;

2、3、对所有参加体育节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思想动员,引起足够重视,兢兢业业,严肃认真地做好体育节活动期间的准备工作;

2、4、做好全校师生的思想教育和组织工作,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节的目的和价值。号召大家积极参加这一活动,搞好全民健身活动。

3、组织实施:搞好活动,制定好实施方案只是第一步,要把方案落实到实处,取得理想的效果,严密细致的组织实施是十分重要的。如每年校外体育竞赛活动运动队的组建和训练;每年一次的全校田径运动会;迎春越野长跑比赛等,这些组织复杂的专业性项目由体育教

研组具体组织实施;每年一届的校篮球赛、体育活动月和广播操比赛由校团委和学生会体育部组织、宣传和发动,班主任紧密配合并积极组织本班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锻炼,体育组全面负责指导其他教师和学生体育骨干在各项竞赛中的裁判能力培训;课外活动由各班班主任具体组织,体育教师到场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技术辅导;所有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的场地、器材,由体育组全面负责协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严格的体育课外活动的管理体系,化整为零,各负其责。既减轻了体育教师的过重负担,同时又使各种项目和活动都能落到实处,不仅仅是一种写在纸上的计划。

二、学校体育节的主要形式:①广播操比赛;②全校秋季田径运动会;③各种球类比赛;④各种友谊比赛(教职工联队与技能组对抗赛、师生友谊赛、年级对抗赛、与校外球队的对抗赛等);⑤小型比赛(跳绳、拨河、障碍接力等比赛);⑥体育摄影、体育征文等的评比活动;⑦体育知识讲座;⑧体育知识竞赛;⑨年度“最有价值球员”、“校梦之队”的评选活动;⑩“先进体育班集体”、“体育活动积极分子”、“最佳裁判”的评比活动等。

体育节的组织形式要生动,不拘一格,应有所创新,避免每年都是同一形式,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好体育节,动员全体学生都参加,调动全校师生员工参加体育节的积极性。通过这些举措,从而使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

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赋予课外体育活动新的任务,要切实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理论研究,提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依据,制订相应的评估和管理目标体系和具体办法,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投入,特别是在实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形势下,更应做好课外体育活动的领导和管理工作,把课外体育活动推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振兴整个学校的体育事业。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试用教材体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2、刘瑞武试述课外体育活动的任务、功能和发展趋势中国学校体育1993(3)

3、魏成玉如何组织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中国学校体育1993(3)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范文4

1使“普及”与“提高”落到实处

数量是质量的保证,有研究表明,培养1名世界级的运动员必须有10名国家健将水平的运动员,而要有100名有培养前途的青少年一级运动员,就必须有1000名本专项的优秀青少年运动员,这称为“十进制”训练选材网。美国“NBA”取得的成功也表明这个道理。有人统计,每5000名参加正式训练和联赛的学生、半专业运动员才能产生一名NBA球员,按NBA360人计算,那么美国各年龄段参赛和在训的男运动员应有180万,是我国目前全部在训队员的50.7倍,这就是美国成为“篮球王国”的根本所在。而且,“普及”与“提高”还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为通过学校培养的学生运动员在大型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可以带动其他学生参与运动的极大热情与积极性,这种良好的校园运动氛围又会激发学生努力提高运动成绩,树立远大理想。

2有众多懂业务肯钻研的体育教师可以成为教练员

虽说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所遵循的规律和方法不同,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初中、小学的课余训练是指学生学习必要课程之余从事的运动训练,有它自己的特点与规律。东德学者研究表明,7~14岁是学习动作技术最快的时期,而我国学者也提出过“早期专门化训练”,可以认为在初中、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应该是以学习运动专项中的技术动作为主,而这必须是以教学形式来完成,我们广大的体育教师是这方面的行家,可能会比体育系统的教练员们更有耐心、责任心与童心,而且一般也都有一定的运动经历和运动感受,再加上体育系统组织的相关培训与自我学习、提高,会使体育教师在课余训练中得心应手、如虎添翼。

目前,有学者认为经过“大中小学一条龙”业余训练体系的运动后备人才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最佳的后备人才来源。因为我国中小学学校课余训练还不能够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高校往往“曲线救国”,招收退役专业队队员甚至是现役国手。综观世界,体育强国与大国的体育人才主要是学校培养的,乔丹、刘易斯等出自学校;NBA至今只有3名本土球员未在大学打过篮球;前苏联在解除400多所少体校和竞训中心后,大部分教练员安排到学校,在新体制下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训练基地。所以,我们认为只要掌握运动训练规律,学生运动员也能成为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值得欣喜的是,有关人士透露,下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由教育部组队,由真正的学生运动员参加。当我们定位于把学生运动员培养成为专业运动员或职业运动员时,为安置退役运动员、为运动员文化水平低等困惑的现状将会不复存在,那么我国竞技体育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时期将会到来。

3基础教育阶段“教体结合”新思路可持续发展的困难

3.1新思路中教育系统领导下的“课余训练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校,如何合理地安排、管理,是一个要妥善解决的问题。这个必须依靠实践来逐步完善,我们不能期望它的介入,立即解决现阶段“教体结合”下产生的所有矛盾。

3.2参加课余训练的学生,特别是进入初、高中后学生运动员的划分班级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单独编班,如果处理得不好,这些学生以及科任教师会不自觉地产生“运动成绩第一的错误认识”,也因为这样,就会使一部分学生家长、学生放弃参加课余运动训练的机会,曾出现过这样的例子,一名运动成绩、学习成绩都很出色的学生被一著名高校作为高水平运动员特招,因其不想背负“特殊生”的身份而拒绝,自己考入该校后,学校仍希望该生参加高水平运动队,但要编入该班学习,又遭拒绝;划入常规班级,不可避免地因为训练、竞赛而掉课及不同程度的影响学习,当然,通过学校的协调和科任教师的责任心驱动,可以在掉课后,安排时间统一补课甚至是平时就有意识的对他们加强辅导与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这样可以使课余训练对学生的影响将至最低,同时,这批学生还能够充当各班的体育骨干,增强各班的活力。所以,我们倾向于划入常规班级的这种做法。

3.3广大体育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目前很多地方对体育教师提出“思想素质好,既能上好体育课,组织好课外活动,又能独立带好一个运动队”的要求,可是体育教师的周课时一般是14节以上,多的更达到20节左右,再进行课余训练,他们所付出的辛劳是可想而知的,而且所得到的津贴也是很少或是无偿的,再加上职称评定时所带运动队的成绩并不能够与教学成绩同等对待等,影响广大体育教师进行课余训练的积极性。

4基础教育阶段“教体结合”新思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4.1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应该由政策与规划、经费提供、教练员落实、运动员选材等几个方面组成。教育、体育系统应该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政府的政策驱动,使教育系统把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树立主体意识,制定课余训练的管理制度与扶持政策,如《学校课余训练评估指标》等;体育系统也要转变位置,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配合教育系统“课余训练网络”的建立与近、远期合理规划,对体育教师进行选材、训练、竞赛方面的种种指导与业务培训,并且选派、推荐优秀教练员到有关学校直接参与课余训练。当然,有些地区已经实行教育局与体育局合并,从“教体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来是一个很好的决策。训练与竞赛经费的提供的来源:首先是国家对运动训练的投入应该向教育系统倾斜;其次是学校正常的体育经费与专项训练经费;再次体育的收入应该划出部分作为课余训练经费;最后是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可以找到企业赞助。选择具备教练能力和资格的教师担任教练员。通过人事制度、奖惩制度的改革,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建立项目中心组,由中心组提出该项目的多年系统训练规划,定期进行体育专项技术研讨与专题讲座。有选择地选派青年教练员参加体育系统举办的教练员培训班,适当引进体育系统高级教练员。目前,教练员(包括体育系统的教练员)科研水平难以保证选材的科学性,教育系统应该与体育科研机构合作,逐步建立健全选材机构,配备必须的兼职(专职)人员,加强组织性,整体作战,形成科学选材网络;建立系统性,逐步建立运动员选材和身体机能的各种数据库,进行资料的有效积累;根据实际,建立各项目各年龄层次的选材标准。

4.2学训体制

应该树立“输送育人”的意识,各县、市以体育传统校或教学质量好的学校为中心,辐射到周边学校以及符合自身优势与发展规划的学校,形成各个运动项目的课余训练网络,由中心组制订多年训练计划,加强中、小学间课余训练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学校、科任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提高课堂效率,确保合理的训练时间,而教练员也不能以训练为由占用学习时间,如果由于竞赛耽误了学习,教练员应该在赛后腾出训练时间,请他们及时给学生补上落下的课,协调处理好学、训时间上的矛盾,而在思想教育问题上,更是应该各方面协同一致,不能放松与轻视。建立以运动成绩、文化水平、思想状况等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保证学生运动员都会受到良好的正规教育。

4.3竞赛体制

全运会应该允许教育系统以行业体协的名义参赛,这样,一定会带动中小学课余训练的发展。各县市应定期分项举行优苗赛、达标赛、选拔赛等形式多样的网络学校间的竞赛,在参加省、市等上级中小学体育竞赛时,以课余训练成绩突出学校的名义组队,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协调,可以在课余训练网络的学校内抽调出色的学生运动员参赛。同时,竞赛时还应该拒绝专业队运动员的参加,激发学校教练员的训练热情。

4.4激励机制

教育督导评估、考核时,应该对课余训练成绩显著的网络学校予以关注;对按规划进行课余体育训练的学校给予必要的经费资助;对项目成长性好的学校给予重点扶持;对成绩突出的学生可以建立制度,达到一定的综合评价水平后直接安排到中心学校,便于进一步的提高与输送,并且应该与高校接轨;对教练员制定的相关政策,降低带队教师的课时数,职称评定与课余训练实绩挂钩等,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促进课余训练的良性发展。

5结语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范文5

近几年来,部级、省级、市级的职业技能大赛每年都会开展,大赛得到了社会相关企业的认可,引领了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理应是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要掌握一门技能以实现就业。而在职业教育中影响最大的技能竞赛在实际举办中总是少数表现优异的学生参加,大多数学生要么没有机会,要么毫不关心,这种情况的出现是违背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的。

技能竞赛全员化指的是通过科学合理设置全员化技能大赛,层层举办,可以实现每一个中职学生都参加一个不同级别的技能比赛。2016年6月河南省开展了技能大赛全员化试点项目的比赛,在全国首次推行技能大赛全员化,将实现“让每一个中职学生都有一个技能成绩”,并为“文化知识+技能”考试中的“技能考试”提供一个可能性的解决方案,这一举措在推动技能竞赛制度化的建立方面迈出了有意义的第一步。但是,本次技能比赛试点涉及两个专业,离大赛的“全员化”目标,即让所有的中职学生都能够参加比赛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恰逢2016年11月份,北京博导前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郑州举办了“课赛融通”的技能竞赛,其比赛的形式、特点、范围与我省推广的全员化技能竞赛有相通之处,更能从中看出推广全员化技能竞赛的可行性。

“课赛融通”是指把日常教学与电子商务运营竞赛结合起来进行,比赛的项目就是从上课开始,逐步开展,采用计分制的方式,使上课和比赛融通起来,达到了中职学校全员化技能竞赛的目的。“博导前程杯”全国电子商务运营竞赛已经举办了四届,累计参与院校2000余所,参赛人数近5万人,覆盖学生28万余人。竞赛通过同步行业发展的企业实战岗位工作内容和教学与管理可控的仿真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让参赛选手的技术技能得到充分展示和提升。随着竞赛资源的不断累积,广大职业院校以《网店运营实务》课程和“C 实习”平台为载体,开展了“课赛融通”教学改革与创新。目前已有近500所学校将竞赛与课程实现了有机结合。为更加深入地探索“课赛融通”,博导股份建立了线上线下教学和实训互补的“互联网+”教学资源支撑体系。通过对《电子商务概论》、《网店运营》、《网络营销》等6门电子商务专业课的梳理,结合企业岗位技能要求,解构出582个技能点,生成900余节视频课程、550余个课后实训任务、700余套课后测验以及109个企业实战任务。通过这些课程和资源的引导,激励和促进了院校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使得“课赛融通”真正落地,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博导前程杯”全国电子商务运营竞赛的模式符合中职学校全员化技能竞赛的特点有:

一、参赛学生的覆盖面广。全员化竞赛的目标是推动所有学生参加比赛,这需要建立“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省有大赛”的比赛序列,采用学校初赛、市县复赛、省级大赛的形式进行。课赛融通的比赛方式正是采用了这种方法进行的比赛,初赛为开放式报名,只要中职院校有电子商务专业,该专业的任何学生均可报名,报名以个人为单位,只能参加一个赛项。由于上课就是为比赛积分,所以学生上课时只要登录上课用的平台,每个学生就会得到分值。

二、比赛时间与学期保持一致。从初赛到决赛持续将近8个月,报名采用_放式,初赛(4月22日-9月12日)结束前均可报名,复赛(省赛)在9月到10月进行,全国总决赛在11月下旬进行。比赛的战线拉的比较长有一个好处,就是随着比赛气氛的逐渐弥漫,有些原来不想参加比赛的学生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被吸引到比赛中来,而且,参赛的门槛比较低,只要登录积分便有参赛的可能性,这就造成某些学生在坚持积分到一定程度后,不舍得抛弃自己的成果而会继续坚持下去,这无疑也会扩大参赛的范围。

三、上课就是参加比赛。上课前,教师先在博导前程的C实习网站上创建班级,每一个学生都要申请加入班级,C实习平台上有教师上课的教学资源库,学生实训的练习项目,还有大赛的赛程。比赛跟每节课结合起来,学生在日常上课中要每天登录平台并签到,每登录、签到一次各计1分,还必须完成电子商务专业的相关7门课程的视频、测试和训练任务,也分别计分。

四、激励机制好。采用累计计分制的方法,选手在日常上课中要每天登录平台、签到,每登录、签到一次各计1分,还必须完成电子商务专业的相关7门课程的视频、测试和训练任务,也分别计分,分值越高,越有可能参加更高一级的比赛,有效的激励学生的获胜心理,想获得更高的积分和金币。此外,比赛还和班级讨论的活跃度结合起来,班级活跃度达到三星,即可为全班参赛选手每人增加100竞赛积分(Score)。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范文6

论文摘要:“体教结合”还是“教体结合”,看似文字表述上的一点点差异,其内涵却截然不同,它们决定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两种模式。论文在辨析两个概念本质差异和各自产生的根源基础上,论证了推行“教体结合”模式的意义,认为:“教体结合”模式下的学校竞技体育是当今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双赢发展模式。

“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是当今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牵动中国体育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问题。“体教结合”还是“教体结合”,看似文字表述上的一点点差异,其内涵却截然不同,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差异决定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两种模式,即:以体育系统为主通过体工队培养的“体教结合”模式;以教育系统为主通过学校课余训练培养的“教体结合”模式。

1 “体教结合”的提出

我国自1952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中央体训班”开始,各省、市、自治区建立优秀运动队,大力发展竞技运动。进入20世纪60年代,政府凭借强有力的政策干预,建立了高度集中和封闭的从“业余体校省市体工队国家队”的运动员培养“三级训练体制”。到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三级训练体制”造成的学训矛盾、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等诸多问题日渐显现,主要表现在:忽视文化教育导致运动员片面发展、学历层次低、成材率低、出路不畅、后备人才短缺等等。基于此,国家提出了“体教结合”的方针政策,主要措施一是体工队学院化;二是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三是加强体校与普通中学的合作和在普通中学试办二线运动队;四是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

2 “体教结合”的尴尬

由于现阶段竞技体育在凝聚社会力量、提升民族自信心方面的显性作用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同,体育部门为主建立的“体教结合”的目标取向不可避免地向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倾斜,其做法和观点是从竞技体育的目标价值观出发,因循竞技体育的规律,使运动训练效果最大化,学训矛盾得不到彻底解决[1],“体教结合”也因此无法得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基本上成了口号。

其实,提出“体教结合”的初衷是解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训矛盾,“体教结合”被赋予的涵义是“专业化的竞技运动和教育机构结合”[2],也就是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和学校教育结合。然而,近20年的实践证明这一矛盾始终难以得到很好解决,“体教结合”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体工队学院化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优秀运动员的一纸文凭,但其“金牌”、“锦标”主义的功利目的导致了运动员实际文化素养与所获得文凭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而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固疾在于运动员的来源,初期,高校走入了招收国家或省市体工队退役或现役运动员的误区,后来的“共建”、“挂靠”等模式虽然为高校赢得了一些声誉,但其急功近利的做法导致了只有在比赛时才是“学生”的运动员所获的文凭名不副实,这种“注水”文凭不仅没能摆脱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和继续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还影响了学校系统“一条龙”培养体制的构建和以输送人才为己任的中小学课余训练的积极性。另外,实行“体教结合”的中学有的由教育部门认证和管理,有的由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认证和管理,多头管理带来的是管理的失位,出于竞技体育培养目标的需要,最终依然由体育部门承担了主要的管理任务[1],学训矛盾依然如故。

3 “教体结合”的提出及释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整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使得建国初期建立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以及以这种体制为基础建立的“体教结合”模式所依附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三级训练体制”得以有效运作的土壤已经失去,这种形势下,在体育系统继续施行完全由政府投入的人才培养体制已不现实,因此有专家呼吁必须建立新型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并从不同方面就建立新型体制进行了论述。在新型体制建立的原则上,一些专家指出:“新的人才培养体制必须逐步与政府脱钩,实行政、事分离,采取社会化、市场化的运作机制”[3];“新的体制必须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科学发展观”[1、4];“新的体制既要考虑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青少年个人及家庭的需求”[3]。

在新型体制的实施上,专家们认为:“竞技体育应当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文化教育与运动员训练和成长过程全面结合”;“通过普通学校的教育来造就和培养竞技人才”;“实现学生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和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在新型体制的形式上,专家们提出“学校办竞技体育”、“完善学校体育”和“教体结合”等观点,也有学者认为:“体教结合”的发展方向是学校体育,学校竞技体育是“体教结合”发展过程中的中间阶段等等。诸多专家的分析皆包含一个主题,就是建立以教育系统为主,通过学校课余训练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模式,即“教体结合”。可见,利用教育系统建立新型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是大势所趋,在教育系统打造一条新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通路,实现普适教育通路基础上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是解决目前困境和实现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因此,“教体结合”与“体教结合”绝不仅仅是将词的顺序来了一个颠倒,这一变化,使其内涵发生了实质性的变更,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教”在先,也就是说,教育系统必须一马当先,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责任来。学校体育必须成为普适教育的内核,在努力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同时,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二是“体”归属于“教”,要把“体”看成是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就象“姓”与“名”的关系一样,“姓”决定了家族,“名”代表这个家族不同的个体,这样来理解“体”,其本身就是教育系统的家族成员。再从学校体育的功能角度看,我国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所造成的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的隔离使得学校体育功能缺失严重。竞技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不仅有助于拓宽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材范围和提高运动水平,在推动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学校的声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获得经济效益等方面也有积极作用。因此,为完善学校体育的功能,教育系统应该主动承担起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重任。如此看来,在教育系统发展竞技体育、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只有到了最高层面的国家竞技体育的职业化、运动员最高水平的培养,才主要是体育部门的事。

4 “教体结合”的成果

事实上,学校课余训练培养体育人才作为“三级训练体制”的补充形式,多年来一直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有些学校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培养体育人才的重任,只不过“三级训练体制”强大的影响力淡化了这些学校在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策上,相关部门在不同时期下发的文件中从来没有放松过对学校开展课余训练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要求。1986 年,原国家教委和原国家体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提出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重点抓好学校体育,积极开展课月余体育训练,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人才。1995 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其第20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外训练和体育竞赛,……”。2000年12月15日国务院颁布的《2001-2010 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在体育事业重点的选择上,群众体育以青少年体育为重点”,“青少年体育要以学校为重点”。

实践中,教育系统正主动承担起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重任。在早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时,组队和参赛工作由体育系统负责,参赛选手几乎是清一色的专业和职业运动员,从2003年5月1日起,中国大学生体育的国际联络和组队参赛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整体移交给教育部大学生体育协会。2005年,我国首次派出以教育部牵头组成的体育代表团出征第23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并以21金16银12铜的成绩在奖牌榜上名列亚军。2006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中国大学生代表团又取得了3金6银6铜总分第8名的较好成绩,这说明,我国高校通过课余训练已经培养出了具有世界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大学从1994年起开始探索“教体结合”、高校办竞技体育的道路,并且逐步建立了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培养模式。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清华大学已在田径、射击、跳水3个项目上达到了很高水平,以胡凯、刘青、刘天佑为代表的一批学生运动员,已经在国际和国内的竞技体育赛场崭露头角,其自下而上建立的“一条龙”培养模式,是“教体结合”的最好体现。山东淄博自20世纪80年代起排球项目的训练和参赛工作就完全交给了各级中学,而淄博市竞技排球在山东省一直处于上游水平。2006年的第21届省运会排球决赛,淄博市代表队获得了女甲第4,女乙第5,男甲第5,男乙第3的成绩,在以体校为主体培养排球后备人才的山东省排球界,淄博市通过学校课余训练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是令人侧目的。多年来,仅淄博十中就有190多名排球运动员被授予一、二级运动员称号,先后为山东省、解放军等青年排球队和清华、南开、浙大等全国几十所高校培养输送排球运动员300多名,连续多年创造了学校排球队队员100%升入大学的记录。在选材方面,他们除了利用自己的初中校选拔人才和进行基础训练外,还将附近的一些中小学校作为自己的选拔和训练基地。在输送方面,他们和大学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建立了良好的输送渠道,形成了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培养模式,这种自下而上建立的“一条龙”模式,是“教体结合”的典范。

应该说,通过教育系统进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并不是建立新型的培养体制,而是培养形式的主客体之间的调整和转换,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各种培养形式之间地位、比重的调整和转换[5]。在体育走向产业化道路、竞技体育逐渐明确职业化方向的今天,市场经济体制正推动我国大中小学由幕后走向前台,成为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和基本力量[6]。以高水平运动队为主的学校课余训练工作已成为我国竞技体育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5 结束语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学校体育的广泛开展。学校体育是构建竞技体育的基础,数以亿计的少年儿童是竞技体育人才发掘的唯一资源,广泛的学校体育活动和各种形式的课余训练为竞技人才的选拔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那些富有天赋的可塑之才往往首先进入学校体育中的课余训练队伍接受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如果不依靠学校体育中的课余训练,就丢失了最广泛的体育人才基础,也就丢失了尽可能早的竞技人才准备。换一个角度看,现代竞技体育必须有良好的场地、完善的设施、先进的科研手段以及具有相当理论水平的研究人员等等,而这些条件除了体育系统外,在我国目前只有学校具备。

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学校系统开展课余训练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教体结合”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观念的转换;拥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数量的逐年增加(2003年教育部批准全国22所高校有5%的自主招生权,2007年增加至59所);世界大学生、中学生运动会组队参赛权力的顺利移交;国内大学生、中学生单项锦标赛和综合性运动会等竞赛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对学生参赛资格的严格界定等等,都为我国教育系统实施“教体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保证。因此,我们应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竞技体育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教育对造就合格竞技体育人才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教体结合”,把运动训练贯穿于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大力发展以夺标育人和健身娱乐育人为目的、以运动训练为主要手段的学校体育。只有这样,学校体育才能成为竞技与教育的结合部,才能实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提升自己在整个教育界和学校中的地位。竞技体育也将因此不再仅仅是一个刻意打造以供人观赏的表演行业和点缀社会经济发展的装饰品,而更是一种以全国大中小学课内外体育活动为主要平台,使全体学生在身体力行的体育运动中接受多方面教育和从事健身的生活过程,从而体现其在全社会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和获得自然的发展[7]。

“体教结合”向“教体结合”转变,不仅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思想的嬗变与升华,也是学校体育功能的回归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杨烨.教育学视野中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2):61-64.

[2] 王正伦.“体教结合”辨析——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新视野[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9-21.

[3] 马志和,徐宏伟,刘卓,等.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J].体育科学,2004,(6):56-59.

[4] 虞重干.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体教结合[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5):19-22.

[5] 钟秉枢,等.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