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文化论文范例

课余文化论文

课余文化论文范文1

1.教学目的的设置着眼于幼儿本色。

在教学中,为提升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使之回归儿童的本色,离不开儿童的本真生活。故模拟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幼儿教育。比如教师组织学生模拟购物的生活情境,有的学生扮演收银员,有的学生扮演顾客,有的学生扮演导购员,在课堂上还原超市购物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儿童遵循先前积累的生活经验,用稚嫩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购物体验,并运用模仿能力再现生活。

2.提升幼儿本色的亮度,使之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增加学生自身的亮色。

仍以上面的教学活动为例,模仿导购员的学生,运用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导购员的举止动作,加上自己对某一物品的使用感受吸引其他同学完成“购买”;而模仿顾客的儿童则往往折射出其父母在购物时的影子;另一部分模仿收银员的儿童则不仅需要具备模仿生活的能力,还需要足够的计算能力,可有效激发这类幼儿的求知欲。

二、渗透互动,追求灵动

幼儿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激发学生的个性,观照幼儿的感性思维特点,以教育游戏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突出教学的互动效果,促进学生的“主体感”体验,焕发幼儿的生命活力,为教育活动增添一点灵动。

1.本着互动原则开展教学活动。

这种模式体现出师生之间的平等地位、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影响力,培养儿童的交流意识。仍以上面的教学活动为例,模拟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本身带有一定的互动性,儿童在交流中互相促进思考。比如一件商品标价为7元,扮演顾客的儿童拿出10元,有的则拿出12元,“找零”的工作,迫使扮演收银员的儿童主动思考。而扮演顾客的儿童对找回的零钱也下意识地进行检查核对,又迫使其主动思考。整个互动教学活动,使幼儿在模拟生活情境的体验中,不知不觉学会了思考方法,这就是教育游戏的魅力所在。

2.教育游戏突出了幼儿的“主体感”,符合教育动态生成的特点。

在上面的互动游戏中,不同的找零方式会导致不同的游戏结果。比如用10元钱找零,则需找回3元,可能是3张1元钱的纸币;而用12元钱找零,则需找回5元,可能是5张1元钱纸币,也可能是1张5元钱纸币。在游戏最后的纸币分类环节中,用12元钱购物的儿童在进行分类时,极有可能会增加5元钱这一类别。教师以“不同的可能性”作为教育游戏的最终目的,引导学生学会动脑思考解决问题。这种开放式的构思提升了教育游戏的灵动性和吸引力。

三、增加广度,营造梯度

要回归儿童的本真生活,既要培养其生活技能,又要渗透学习方法,因此教育活动的广度是必不可少的,如最佳线路、家庭生活记账、英语口语对话、个性演讲等内容,以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需要平衡儿童的群体性需求和个性差异,也就是建立教育梯度,对具有特殊才能的儿童给予特殊的教育,促进儿童的个性成长。

1.增加知识广度。

比如手工制作小花篮,增加幼儿生活技能;进园时师生之间用英语问好,培养幼儿的英语语感;再如组织幼儿进行“我当家”活动,主要是购物记账,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

2.营造知识梯度。

课余文化论文范文2

(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适合全体学生学习或参与的内容我们利用校本课程必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精深,体验家乡传统文化的广博,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滋养与熏陶。不适合全体学生学习的内容则利用校本课程选修课的时间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要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与掌握地域传统文化,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在生活中学习鲜活的文化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校本课程的学习要避免单纯的说教,注重生活中的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水平,养成习惯,形成素养,传承美德。

(四)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继承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会创新,勇于创新。

二、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教学原则

(一)讲授传统文化知识与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学习,是以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为载体,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熏陶,并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优秀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德行与修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停留于知识层面的学习,而要深入挖掘知识背后潜在的深刻内涵,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的内容,将知识的学习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与主动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文化在其历史传承的过程中,有些得以留存并不断被发扬光大,而有一些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濒临消失的边缘。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就是通过深入挖掘地域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了解家乡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热爱家乡传统文化的喜爱,进而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主动承担起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的职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与具体的实践操作,为学生提供亲历传统文化的机会,让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相关的技能,使他们成为家乡传统文化的新的传承者,使家乡传统文化能够在青少年一代的身上得以发扬光大。

(三)实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与落实国家课程有机结合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的教育计划以及学校的教育计划、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本地的教育资源,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背离国家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承德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从课程内容、实施途径与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与国家课程达成统一。另外,承德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很多内容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作为学科教学的补充内容或拓展学习的部分。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差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实施集体教学、班级教学与小组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课余文化论文范文3

有人说过:“一部化学的发展史,也是人类的奋斗史。”化学知识是无数科学家付出汗水和心血总结出来的,他们身上潜藏了众多的优良品质和人格魅力,讲述他们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譬如,用侯德榜改进制碱工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故事,居里夫人发明新元素命名为“钋”,用以怀念自己祖国的故事,以及中国神舟八号太空遨游等材料,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再如,教师可以通过投影展示触目惊心的污染事例,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教师还可利用英国化学家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勤奋实验最终取得伟大成就的史料,启发学生明白“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

二、知识规律即百变的人生观

化学知识并非都很具体,有些知识需要教师通过形象化的方法来让学生掌握其中的规律。探索规律的过程就是树立正确人生观的过程,笔者在讲授“离子”一课时,引领学生总结原子得失电子的规律的过程中引入了人性的探讨:“有的人天生衣食无忧,父辈给予了他所需的一切,这使他慢慢放弃了理想与抱负,甘愿一生碌碌无为,就好比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不再奋斗,也就不再得失电子,呈现一种稳定状态。而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好比一对玩伴,双方父亲命令他们到山上采一筐药,非金属原子非常勤奋,天黑时筐快满了,而非金属原子贪玩,采到天黑还没有盖满筐底,最后两人商量着,金属原子把自己的药材全部给了非金属原子,在成全了非金属原子完成任务、得到表扬的同时,也可以为自己找到一个托词:走错了地方,那里根本没有药材。两种原子在此过程后都变成了离子。同学们,如果是你,你愿意做哪一种原子呢?”在规律的探索中,也让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了升华。再如,在讲授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人的本质与外表的变化,如某同学每天可能会变换不同的服饰、发型,但这种变化只是停留在外表上,这就是物理变化,有的学生喜欢读书,日积月累,他的思想观念、人生态度都会有很大的提升,这就是化学变化。通过举例,学生不仅明白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还受到了教育。

三、化学素材即健康心理的听诊器

心理学告诉我们:心理素质是指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教育、环境和主体实践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属性和品质。当今社会,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严重,部分学生远离交际群体,封闭自己。长此以往,他们的心理会变得扭曲。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表现为:自卑感增强、抗挫折能力减弱、会有一些极端的想法和行为等。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师要耐心地进行疏导。比如,在学习浓硫酸的性质时,我给学生展示了清华学生刘海洋用浓硫酸泼狗熊的新闻素材,并就此事件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培养学生与人为善、与动物为善、与自然为善的健康心理。再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时,利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造假118号元素事件以及韩国科学家黄禹锡造假案等事件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诚信做人的求实精神。

四、结语

课余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价值;科学化

传统历史文化中,语文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保障,连接着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其教学旨在学习语文知识基础上,了解并认识传统文化与历史,体验优秀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中学习优秀课文内容,自身形成正确价值观与道德观,树立长远理想目标。利用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良好语文阅读习惯形成,学习能力提高,这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1.1课堂上以老师为主导,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被忽略

素质教育氛围下,学校教育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明确非常重要,增强其学习主人翁意识,老师发挥着引导作用,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增强学生获得知识的满足感。实际上,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有的老师自身教育理念落后,主导教学并为学生灌输知识,掌握课堂整个教学节奏,为学生滔滔不绝地讲解知识,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教学课堂成为老师唱独角戏的阵地,学生被动接受语文知识,此种情况下严重制约了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创造性发展。另外,老师没有根据学生自身接受能力制定教学流程,也没有进行换位思考,导致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对于语文学习学生没有什么兴趣,长此以往甚至讨厌语文学习,加大了教学目标实现难度。

1.2僵化的教学手法无法保障教学实效性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学生对于一件事情无法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思维活跃且有很强的新事物接受能力。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有的laps没有结合学生个性发展,教学手法僵化单调,教学实效性无从谈起,学生语文学习主观能动性地发挥无从谈起。教学活动中,老师过于依赖教材,为学生照搬宣科地讲解教材内容,课堂学习氛围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使得学生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甚至形成厌学心理。

1.3语文教学内容不符合现实生活,难以理解

小学语文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实际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善于发掘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性素材,缩短学科与生活的距离。但事实上,老师不重视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得教学违背现实生活,教学亲和力被严重弱化,反而扩大了学生与学科间的距离。小学阶段,因学生自身理解能力不高,而语文内容又苦涩难懂,因而学习中学生总是感到无从下手,这就要求老师要发挥教育与引导者的双重作用,根据现实生活,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从而对所学内容加深印象,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成就感。实际教学中,有的语文老师没有正确认识生活与语文学科间的关系,从而影响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难以为教学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教学质量的提升无从谈起。

2.小学语文教育价值追求分析

高考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下,小学语文教育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满足小学语文实际教学需求,其价值追求备受教育发展关注。怎样摆脱这种“路径依赖”现象,实现语文科学教育目标?语文教学工作中,在“中国化语文教育”道路上,很多语文老师积极探索适宜我国国情的教育之路,探索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培养道德意识及实现自由精神建设目标。

2.1学生基本语文文化素养的培养

小学学习阶段,学生年龄比较小,自身好奇心强,喜欢探究,所以语文老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加强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基本能力要求,老师要重视引导学生阅读大量优秀文章,基于兴趣阅读更多的课外读物,使得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另外,每周,老师还可为学生安排一篇练习写作内容,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思考与写作能力。

2.2对语文教育内涵美进行解析

当前,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优美的文章,此种情况下,老师要为学生深入讲解这些文章的创作背景,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发现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正确树立三观。比如《小儿垂钓》古诗教学中,如果老师单纯地要求学生背诵古诗,就会导致学生学习慢,亦或是简单地背诵,但对于诗歌的内涵却没有真正理解。假若老师为学生创造“孩子以何种状态进行钓鱼,担心鱼逃跑而不敢回答别人问题”的教学情境,便于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意境,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2.3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语文教材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及《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在学生思德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实际教学中,如果语文老师能为学生细致地讲解课文内容,便于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创作背景,感受其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从小做好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面对学习困境不会退缩。

3.论述小学语文教育科学化建构

语文教育并非简单地为学生传授知识,是一种生命教育,体现了知识的塑造过程,也是人们道德意识激发与自由心灵构建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坚持正确理念,更好的开展教学,因而语文教育价值追求的实现,为语文应试教育注入了活力。

3.1树立长远的语文教育理念

我国教育领域中,小学语文教育科学化构建,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教育目标。小学语文实际教育活动,为我国实现现代化教育目标开辟了新的渠道,已成为国民教育的核心,是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价值追求的最终目标。小学语文教育发挥着工具与陶冶的双重作用,传统教育理念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着重工具而轻陶冶的功能,原因在于工具作用发挥先于人文陶冶作用,且有更加明确的作用。所以,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孩子语文识别能力的培养备受关注,忽略了学生自身理解能力的培养,关注语文教学的广忽略了教学的深厚凝重,尽管其广有一定的限定区域,但却并非积极而广播的。小学是学生对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的阶段,以此保障后期学习。面对困境与挫折,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够使学生生出更多的勇气、希望、力量与智慧面对语文学习。

3.2语文教育活动的科学构建

(1)小学语文教育整体科学化构建是十分重要的,做好顶层设计,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老师教学改革、实施与指导者的功能,正确认识语文新课改现状。(2)课程标准要从不同出发,基于教育下层层面,合理制定有效的课标。(3)课程建设要以语文教材核心内容为助于,明确教材中哪些内容可教给学生,要为学生讲解何种内容,以及课程、教材及教学等内容间的生成与转换。(4)老师要树立长远的语文教学目标,从知识与道德层面,充分发挥老师的典范作用。(5)采用客观评价标准体系评判小学教育效果,要注意评价主体不同,其自身评价标准也要有所不同,为了顺应时代潮流,获得与时俱进的公平教育效果,评判内容也要与时俱进且科学化。

3.3基于文本构建小学语文教育

小学学习阶段,语文学科情感与趣味性比较强。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每一章节、栏目及标题都设计了相应的可爱科通图案,生动形象,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每篇课文中配图与插图也是形神兼具的,同时教材各部分还应用不同色块进行区分。这种版面与色彩设计,为教材增添了趣味性,引导学生体验教材内容学习的乐趣。语文教材涉及的知识比较多,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掌握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熟练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等理念,具有一定的工具与人文性,语文教材并非简单地普及语文知识,更重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生活与自然化明显,多样化文化给予了一定的尊重与理解,促进小学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融合。实际教学中,语文教材丰富的内容,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4科学化的教学方法与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个性发展适当地改变教学方法,灵活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从根本上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教育目标。例如,对于图像与音像资料,学生兴趣比较大,此种情况下,老师可为学生准备相应的图画或多媒体课件,或利用游戏教学,采用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方法开展教学,提高语文学习热情。此外,小学语文教育内容以课本教材为主,但老师要注意引入课外知识拓宽学生视野,使得学生语文知识结构更加完善。针对理解难度大的语文知识,老师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引入生活实例进行说明补充。同时,语文教育不同阶段,其侧重点也应不同,例如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是教学主要目标,而二年级则要引导学生掌握组词、造句及简单阅读;进入三年级学习,要重视对课文的朗读、古诗背诵以及浅显地作文练习,逐渐加大语文学习难度,增加阅读量。

4.科学化教育构建过程分析

4.1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安排并组织教学活动

语文体现了语言应用及文化知识学习,小学语文教育中,要根据现实生活,促使教材内容日常化,分解教学内容,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表达并展示。还可利用图片为学生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组织相应的游戏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此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4.2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受年龄因素影响,学生好胜心情,此种情况下,老师要善于鼓励并及时评价学生语文学习行为,激发语文学习热情。所以,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对教学方案进行精心设计,规范组织教学过程,积极表扬并鼓励学生语文学习成绩与态度。坚持由浅到深的理念,为学生深入讲解语文知识,攻克教学重难点知识,便于学生体会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孙景波.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122.

[2]左倩.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及科学化构建探赜[J].成才之路,2018(13):50.

课余文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体育旅游;体育;顶层设计

目前,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处于上升期,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不断发展,民众的整体生活水平亦在稳步提升,对自身体质健康也表现出愈来愈多的关注。此种情况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1]。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明确指出,应促进我国体育产业质量及规模不断提升,切实提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稳步扩大体育文化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体育文化产业为近年来我国的一项新兴产业,亦属低碳环保产业,在未来拥有无穷的发展潜力。截至目前,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仍处初始发展阶段,但安徽省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的决心却极为坚定。为进一步推动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战略性思考。

1体育文化产业的内涵

对体育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均给出不同概念界定。但大部分人认为,体育文化产业是指能够为人民大众和社会提供体育相关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2]。体育文化产业主要有如下分类:(1)体育用品业;(2)体育建筑业;(3)体育竞赛表演业;(4)体育健身娱乐与培训业;(5)体育经纪与中介业;(6)体育旅游业;(7)体育业;(8)体育广告业;(9)体育新闻与传播业等。体育文化产业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发展有利于我国体育产业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体育文化产业还有如下重要功能:满足人们对体育和休闲的需求;弘扬体育文化精神,提升城市形象;强劲的经济功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维持社会稳定[3]。

2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总体来说,我国的体育文化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但体育文化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却是不断增加的[4]。经过多年发展,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业已取得一定成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安徽省体育的销量逐步增长。随着体育业的不断发展,安徽省近年来的体育销量也在不断增长。据统计,2017年全省共销售60.37亿元人民币,共筹集体育公益金14.46亿元。以六安市为例,该市2017年的体育销量约达8亿元人民币。体彩销售网点也早已突破500个,筹集的公益金逐年提高,有效促进了本地区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2)各项体育赛事活动蓬勃发展。近年来,安徽省已连续多次承办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与此同时,还打造了一大批自主品牌赛事活动。诸如合肥国际马拉松、亳州五禽戏养生健身节及黄山登山赛等。六安市金安区政府也极为注重体育品牌赛事活动的打造。该区已连续多年举办ITF国际网球金安公开赛,大别山国际马拉松赛。由于品牌赛事的影响范围广泛,以2017大别山国际马拉松赛为例,该项体育赛事共吸引来自德国等14个国家的体育爱好者以及1万余名国内参赛者。各项体育赛事活动的不断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让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3)体育用品销售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体育用品销售已然成为安徽省很多地方政府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阜阳市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界首市渔具产业园、阜南县轮滑产业园内的体育企业也得以快速发展,生产的体育用品远销海内外,俨然已发展成为阜阳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安徽省内存在很多著名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例如安徽三才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安徽文杰体育用品有限责任公司、舒城县环宇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无为县光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滁州恒佳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在国内均具有很好的销售市场,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6年,安徽三才体育用品公司在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与近30家企业达成初步供货协议,销售势头良好。安徽省内的体育用品企业绝不仅仅局限于上述企业,众多体育企业的体育用品销售业绩虽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销售业绩良好,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4)政府加大体育文化产业财政支持力度。近年来,为促进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安徽省很多地方政府均不断加大体育文化产业财政支持力度。在有力的财政支持下,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状态。以合肥市为例。2018年,合肥市计划拨付6.3亿元人民币,与2017年相比,拨付资金增长42.07%。除增加财政支持力度外,安徽省很多地方政府还在税收减免方面下足功夫。如《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对于那些已经被认定为高新技术的体育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样的税收减免政策无疑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5)体育旅游成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2018安徽省体育产业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截至目前,安徽省体育产业发展主要呈现如下良好局面:在全国有特色;在区域有影响;在全省有位置。尤为欣慰的是,体育旅游已然成为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特色与亮点。据了解,发展至今,安徽省旅游项目中已储备97个体育旅游项目,总投资累计已达300亿元之多。先后建成了大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体育生态公园、体育特色小镇、汽车露营地、体育旅游精品路线及体育旅游景区等。值得一提的是,在往年的“中国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博览会”上,安徽省体育旅游企业累计获得“十佳”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景区、线路、赛事)称号的有14个之多,精品项目称号38个。从全国范围内看,安徽省体育旅游企业所获奖项总数已居各省第一位。据悉,在未来,安徽省决定继续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事业,决定在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的基础上,积极引入更多社会资本融入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争取在未来两年能够建成20个省级及以上的体育旅游产业基地。争取在2020年在全省范围内构建较为完善的体育旅游产品体系,争取早日实现体育旅游设施现代化,体育旅游服务规范化,体育旅游市场多元化,体育旅游产品特色化。

2.2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对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成就进行肯定的同时也应清晰看到,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仍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问题如下:(1)产业发展缺乏顶层设计。在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方面,安徽省仍缺乏专业的顶层设计。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落后状态。通过研究发现,安徽省各地方政府目前为止已相继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但缺乏针对性,未来发展方向并不明确,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2)财政资金投入仍显不足。众所周知,体育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虽然安徽省各地方政府近年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但所投资金与庞大的体育文化产业体系发展相比,无异于杯水车薪。(3)体育旅游缺乏知名品牌。安徽省最为著名的旅游景点黄山,可以说是中外驰名的。反观体育旅游却无法找到一个如此响亮的品牌。正因如此,安徽省体育旅游事业发展至目前为止,也未真正取得理想成效。安徽省体育旅游在未来的品牌塑造方面仍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路要走。(4)产业发展缺乏专业人才。在实地走访中了解到,安徽省目前在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仍普遍缺乏专业人才。人才是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是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经过多年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安徽省无疑已聚集了一定数量的相关人才,但仍需进一步吸引和培养更多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专业人才,从而更好推进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3促进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与建议

体育文化产业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泛的产业[5]。为有效解决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提出如下战略对策与建议:(1)做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各地方政府应在制定《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关于加快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实施意见》。由于现实情况不同,安徽省各地方政府在制定《关于加快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实施意见》时,也应充分考虑到自身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在此基础上再科学制定《关于加快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实施意见》。需要注意的是,各地方政府在制定《关于加快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实施意见》时,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发展现实,更不能拔苗助长,稳扎稳打才是真正发展好体育文化产业的关键。有了专门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后,各地方政府便可依据顶层设计有条不紊地发展体育文化产业,让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可持续性发展。(2)引入社会资本发展体育文化产业。虽然目前体育文化产业在安徽省内发展势头良好,但与我国很多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6]。为迎头赶上,安徽省需在现有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上,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从而更好地推动自身体育文化产业的健康、长远、可持续发展。众多周知,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新形势下的必然产物[7]。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仍远远不够。在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基础上,还应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用于促进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此种做法在国内早有先例,诸如文山市即将建造的城北体育馆建设项目即决定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的财政压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盘活社会资本,更可有效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3)积极努力打造体育旅游知名品牌。今天的中国正告别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进入到创新发展时代,创新发展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发展理念。不论中央政府亦或是各地方政府都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安徽省迫切要求走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目前,体育旅游已然成为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特色与亮点。基于安徽省体育旅游仍缺乏知名品牌的现实,建议安徽省应在体育旅游品牌的打造方面多下功夫,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切实打造出更多国内外知名的体育旅游品牌。建议安徽省在确立一个体育旅游景点和体育旅游线路后,应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形式加大宣传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该体育旅游景点和体育旅游线路。在此基础上还应投入更多资金用于体育旅游景点和体育旅游线路建设。对于此点,安徽省完全可借鉴邻省江苏省的有益经验,积极努力打造体育旅游知名品牌。例如,近年来通过不懈努力,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项目已然享誉国内外,很多国内外选手均慕名而来参与这一体育盛事。除此之外,扬州市还不惜重金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很多体育公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每年的扬州“4•18”旅游节期间,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每天均要接待上万人游览。(4)吸引更多体育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基于当前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的现实,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更多体育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到安徽省发展。一旦有了充足的人才保障后,安徽省未来体育文化产业定然会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人才引进策略。国际人才引进上,积极吸引智力型移民和技能型移民,在海外设立“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人才工作站”,作为吸引和引进专业人才的前哨。政府和企业主动出击,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领军型人才并聘请到安徽省进行体育文化产业方面的创业和工作。国内人才引进上,积极开展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体育文化产业人才合作和人才培训计划,开展校园招聘。积极完善与体育文化产业相关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和专业化服务体系,吸引需要进行体育文化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内科技精英到安徽省。除此之外,安徽省还应有的放矢制定更多吸引高层次体育文化产业人才的专项政策,除给予高层次体育文化产业人才不同程度的资金奖励和资助外,更重要的是提供贴心服务,包括人才最关心的居留落户、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家属就业等方面。二是构筑体育文化产业创业平台。加大政府投入,建设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体育企业建设各种形式的众创空间,通过提供更多的创业平台和工作岗位吸引体育文化产业人才进入。三是提供安居保障。目前,住房问题成为国内年轻人尤其是创业人群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安徽省可以通过保障性住房政策吸引体育文化产业方面的优秀人才。对于高层次人才、体育文化产业升级转型迫切需要的行业人才,给予保障性住房的指标;对于一般的创业型人才,给予保障性住房租赁使用等。四是打造慢生活方式。今天的体育文化产业人才,不仅需要创业,更懂得生活、休闲,他们是一群追求品质生活、享受精彩、乐于分享的人,打造符合体育文化产业人才喜好的生活方式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安徽省在未来要按照创业型城市的理念,充分利用区域河涌、公园、广场等构筑绿色生态网络,完善城市商业功能,创造休闲生活氛围,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提供便利公共交通出行,建设大量由公园、滨河绿道等构筑的慢行系统,创造以人才为核心的慢生活方式和慢生活体系,打造慢生活城市,以慢生活方式吸引更多体育文化产业人才聚集。

4结语

总而言之,截至目前为止,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在诸多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取得一定成就。对于取得的成就,我们应予以充分肯定;但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同样应予以充分重视,并在此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安徽省体育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真正促进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不断扩大体育文化产业的整体价值[8],为安徽省整体经济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张扬,买毅强.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探究[J].体育科技(广西),2017,38(2):109-110.

[2]牛军伟.“十二五”期间河南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3:4.

[3]高艳艳.大连市体育文化产业及空间布局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11-12.

[4]李寅光.互联网+背景下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8):1-2.

[5]高玉敏.新媒体背景下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5-16.

[6]陈勇,王建.湖南省体育文化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5):33-35.

[7]清.产业融合视角下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5):26-32.

课余文化论文范文6

1、重要性

预算管理精细化有助于推动事业单位内部的科学化管理实施,促使事业单位财政分配公开透明,各岗位人员权责明确,科学、公正的决策机制,完善单位内部管理,促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科学化精细化财务预算管理体制,促进公众对事业单位的监督意识增强,建立官员问责约束机制,形成事业单位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推动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

2、必要性

预算管理精细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预算管理体系的科学化、精细化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事业单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定位于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社会目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从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角度着手推动,更能发挥预算精细化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从长期来看,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管理也是财政管理高效的内在要求。

二、对全面预算管理精细化的认识

1、全员、全面、全过程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单位年度业务计划为基础进行编制的,单位要求各部门各岗位结合岗位职能编制年度工作计划、结合工作计划编制岗位的业务预算编制,最后结合各部门预算编制汇总得到单位的年度预算计划。一方面,这种自下而上、全员覆盖的预算编制办法,使全员参与到各岗位预算编制过程,从而对本岗位的职能定位、工作计划和工作经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使得单位的预算编制符合实际业务开展的需要,有利于预算执行力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求预算编制需要考虑单位全部业务计划,考核各业务量和财务数据的合理性,在进行预算编制的同时,充分分析和完善各部门的预算编制科学性、合理性,必要时编制不同的预算数据供领导决策。

2、数据精准,符合实际需求

预算编制的每一个数据应力求精准,减少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偏差,预算编制时的数据得到要有充分的市场预算分析,包括业务量、市场单价、市场走势预测等因素的考量;通过多种预算编制方法得到数据,尽量避免单一方法或历史经验来评估预算。确保预算数据尽可能准确,设立预算编制误差率控制在5%以内。

3、管理科学化、方式精细化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科目设置细化,实现会计科目与预算科目的无缝对接;这种预算科目设计方式有利于预算编制执行过程的监督和考核,预算执行的可追溯性强,从科目细化上保障了预算编制执行效率。预算模板中应着重增加对重点项目成本费用的专门预算,加强预算管理与业务的紧密性,细化预算管理方式,为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奠定基础。同时,预算编制的科目细化与各岗位人员的绩效与预算执行情况挂钩,使得预算管理的责任细化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强化预算执行落实到实处。

三、编制精细化科学化预算的思路

1、财务工作理念的转变

随着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预算管理理念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行政事业单位要树立依法理财的法制观念,在单位中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资金流出和项目审计的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使得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意识,加大对创新项目资金的投入和扶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改善社会生活环境,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

2、预算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其所涉及的各部门预算计划统一纳入到预算编制计划中,在编制预算过程中,需要细化预算所涉及的各个项目,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对于业务部门的预算经费,对各项目的开支设定限额标准,同时规范经费申请的审批标准流程,超过部门预算的款项,通常情况下不给予拨款。项目经费集中支付,便于日常业务往来收支的统一管理,细化项目资金拨款及支付程序,规范日常预算执行过程,逐步建立起更加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3、不断提升财务监督能力

预算管理精细化工作需要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建立监督约束机制,有助于预算管理人员管控各职能部门的财务收支情况。采购部门实施集中采购管理模式,促进物资采购过程的透明化、公开化;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动态的管理制度,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资料,保障资产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了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管理的监督职能,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和控制,还需对企业的人员、资金、车辆等物资进行统一的编排和管理,加强对各项财务工作细节做到精细化;同时,还可以加强企业ERP系统的应用程度,促进预算管理精细化信息化。

四、提高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具体措施

1、深化内部控制,推动预算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降本增效、完善内部成本考核机制、建立成本费用与业务绩效结合的有效衔接。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方法,为单位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更加详实、准确、全面的基础信息。事业单位应充分重视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工作的结合,加强对收支情况的动态管理,部门预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单位的财务经营情况,也涉及到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内控制度实施预算管理,可以有效节约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执行力度,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预算支出制定定额标准,加强预算执行力

对于预算编制的精细化标准,需要每一个项目的资金支出都严格审核。财务预算部门需要制定会议费、办公耗材费、培训费等费用支出定额标准及要求,建立一套强有力的标准化规范化的费用标准管理体系,进而强化预算执行力。建立预算执行岗位责任制,用制度约束岗位预算的执行落实;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对预算执行的监督职能,保证预算能够顺利实施。另外,预算管理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预算执行信息的实时反馈,在出现偏差时及时解决,降低资金使用风险,提高预算执行力度,严格管理和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

3、项目经费精细化,强化预算监督

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管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经费精细化管理。在项目经费政策制定之后,需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业务情况,具体落实项目精细化,保证项目经费管理度落实到项目执行中的各个环节。加强预算监督,保证预算的严肃性。财政部门、审计监察部门应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采购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要求事业单位进行整改,以达到预算管理的目标。事业单位的采购预算在未得到审批之前,严格禁止事业单位提前采购,否则不予报销。因此,只有建立起科学、精细化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才能保证预算管理的顺利执行。

4、推进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工作

要进行预算管理精细化,还需要优化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工作流程,通过制定标准化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将预算评价结果有效地应用于组织绩效考核环境,通过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来评价预算执行效果,同时,便于掌握和了解后续业务开展所需的资金支持。预算绩效考核工作有利于岗位职责的细化和明确,加强财务成本费用与业务工作的挂钩,缩小预算编制与实际发生的费用之间的差距,从而加强对成本收支的管控。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编制资金优化预算方案,配合组织落实好资源优化配置审核工作,避免发生资金浪费、流失等现象。

5、加强工作人员预算管理意识,拓展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思路

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工作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全员共同参与和完成,预算执行效果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加强财务干部队伍的建设,推进全体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和条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学习预算管理培训,提高管理者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实施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应该有专业素质较强的财务人才来做好相关工作,加强预算管理者的职业责任心,确保预算管理目标与组织战略目标一致性。部门间人员预算工作的交流沟通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习和借鉴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素质。

五、结语

课余文化论文范文7

(一)旅游文化教学受传统专业渊源影响较大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涉及到众多学科,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基本上都起源于地理、历史、管理或者经济等专业。因此,旅游文化教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专业的影响。如地理科学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课程,更多地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讲授,对旅游文化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过程具有独到的见解;历史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课程偏向中华文化史、民俗文化和考古文化等,对旅游文化的自然演进规律和时空演变等问题关注较少;经济学专业下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旅游文化产业的形成机理、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可能融入其中,在旅游文化现象的地域分布、传承意义等方面可能略显不足。因此,由于旅游文化教学受到各自渊源学科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材选择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学生对旅游文化认知偏差,社会适应能力减弱,就业空间减少,直接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二)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

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历史、建筑、宗教、艺术等。但由于内容过于庞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只能简单地介绍各地山水人情、历史古迹和民俗风情,很少深入分析某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空间演变规律等。一些泛泛而谈的旅游文化知识,学生在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其他课程中都已经学过,严重影响了旅游文化学的教学质量,也重挫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现象的产生归根到底还是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课程定位出现偏差,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旅游文化课程设置与地方性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主要是针对地方旅游市场需求,需要对地方旅游文化资源有深入的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旅游文化服务实践能力,可将课程定位为专业综合课程,在理论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应特别注重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实践能力。

(三)旅游文化教学内容中地域文化缺失

目前有关旅游文化学的教材众多,可选择性较大,但都存在一个显著性的问题,即旅游文化学教材无法融入地方性旅游文化。如旅游文化学中关于建筑、宗教和民俗的内容,仅仅是介绍了我国典型的区域文化特征,很难全面覆盖各地地域文化特色,当地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岳之一,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湖南省旅游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旅游文化资源种类较多,特色分明,有悠久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庙会文化、寿文化和书院文化。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对本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和足够的重视,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地域性文化资源融入太少,课堂教学与学生就业市场需求脱节,与衡阳市旅游发展不相适应,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二、地方旅游文化资源融入旅游文化学的意义

(一)拓展旅游文化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修养

旅游文化教学过程中融入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可促使教师深刻领悟本土旅游文化,拓展教师知识层面的深度和广度。将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大大促进了学生对本土旅游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会自觉对本土旅游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比如在讲授佛教文化时,除了一般介绍性讲解以外,可以重点分析南岳本土佛教文化。南岳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可以讲解的内容很多,如南岳是禅宗的发源地,可以分为五个支系,可以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分析南岳佛教文化流传的空间路径,也可以分析南岳寺庙的景观特点和空间分布状况等。通过对寺庙文化的学习研究,学生还可从寺庙的古朴美、色彩形态美、情操美、风格美等美学活教材中领域其美学思想,提高文化审美修养。

(二)融入旅游文化教学内容的地域性,实现教学的隐形教育目标

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区域特征明显,旅游文化只有根植于地方,才能彰显特色。因此,旅游文化教学应表现出高度的地域性。比如,人们常用“寿比南山”祝福老人高寿,这里的南山指的就是衡山,自古以来南岳就有主寿之山、中华寿岳的美誉。寿文化是南岳衡山旅游文化中极具地方性的文化,完全可以引入课程教学。南岳旅游文化的课程教学可以通过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强化其核心地位。地方文化的显性教育是了解和认知地方旅游文化的特点和旅游价值,但旅游文化课程的隐性教育也不容忽视,通过地方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道德情操。

(三)利用旅游文化教学的社会实践性,对接旅游市场的现实需求

长期以来,主流观点一直认为旅游文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际上旅游文化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旅游文化知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很多旅游文化需要旅游从业者不断传播或者展示。对于地方性旅游人才培养机构,我们应注重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对接旅游市场需求。如导游方向的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不仅要理解,更要深入分析缘由,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如南岳衡山建筑文化就需要学生对历朝历代的建筑营造风格、建筑隐喻、材料选取等等知识有全面了解。只有这样,学生在讲解南岳建筑文化时,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捏来,旅游服务效果才好。

三、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教学大纲:瞄准旅游市场现实需求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教学计划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和依据。旅游文化教学大纲应顺应地方高校的本土化教育目标,面向市场需求,有秩序地修改和制定教学大纲,设定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目标。因此,扩大和提升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教学深度和广度就变得尤为重要,也是地方性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改革需要密切关注的焦点。就本校而言,旅游文化学教学大纲应加大南岳旅游文化资源的渗透,首先将南岳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融入到旅游文化课程的各个章节,对每一个旅游文化主题进行重难点分解,特别是要对南岳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级定位,对极具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要深入分析,强化理解。

(二)教学内容:根植南岳独特地域文化

地方文化是旅游文化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旅游者直接能够感知的本土文化,因此,地域文化的展示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之一。学生在旅游文化学习过程中,如能熟练地掌握本土旅游文化资源,并适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很容易获得旅游者的认同感。作为地方旅游从业者,要发扬本土文化,提升旅游吸引力,就需要旅游从业者熟练掌握本土旅游文化资源,能够承载和传承本土丰富的极具特色的优秀旅游文化。笔者在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旅游文化学的每一个章节都可以穿插湖南特色旅游文化素材。在课时量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市场需求和湖南旅游发展现状,适当地在教学内容上做一些删减,增加一部分湖湘特色的旅游文化知识。

(三)教学过程:强化地方社会服务能力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将旅游文化学定位为专业基础课,并且是纯课堂教学。这与地方性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和旅游市场实际需求相脱节,应结合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发展的实际,将旅游文化课程定位为专业综合课程,即除了理论教学外,强化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认知,注重实用性、实践性和市场需求性。这就要求从整体上调整教学大纲,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训课时量,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换能力。如旅游文化学原来总课时为51课时,现在可以压缩课堂教学课时,将实训课时由原来的6课时增加为27课时。针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和实训项目的目标定位,可以增加本土旅游文化项目的实训课时量。如在讲解建筑文化专题的时候,本地南岳大庙建筑文化就可以作为重点实训项目,需要学生掌握南岳大庙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建筑特征和文化内涵等。

四、结语

课余文化论文范文8

高职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认同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需要。必须让学生借助中国文化课程,不断得到母语文化的熏陶,全面地学习了解本民族文化,有意识地吸收精华,不能完全用英语文化气氛使他们淡化母语知识,要让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从而提高大学生整体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能盲目地追求和崇拜西方文化。因此,高职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认同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理解和弘扬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文化共同发展的需要。

在与西方社会交流频繁的今天,理应在英语学习中加强母语文化的积淀,要充分认识到在跨文化交际中英语语言只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文化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别,其实质是双方思想和文化的交流。中西方文化根植于不同的民族土壤,作为青年人的大学生,应建立母语文化扎实的基础,能用英语娴熟而准确地表达中国文化,以让世界了解和尊重中国的文化。

二、高职学生中国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高职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方面产生认同困惑。由于受到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失落感,学生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具有很强的功利心。大学生们了解文化的途径主要是电影、网络等,对真正的理想信念教育并不理解,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认同逐渐淡漠,青年们在很多时候内心世界充满着迷茫与困惑。对涉及民主、政治制度的深层文化的理解不够,反映了高职学生在文化认同方面的问题,不能真正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政治制度文化。

在英语教学方面,忽略了中国文化输入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大学生确立文化立场。应该看到,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价值矛盾和冲突,使高职学生辨别能力有待提高,这是由于他们缺乏文化选择和文化辨别能力,而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是无法避免的事实,但他们对于各种文化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层的阶段,西方文化是影响我国大学生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对我国大学生文化认同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弱化大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

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现在的许多媒体很商业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世界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交融于网中,缺乏辨别能力的大学生很容易被无序失控的网络文化消蚀。再加上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英美文化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课堂,对英语的盲目认同和过分强化,忽视了对学生的中国文化的教育,使中国民族文化弱势。它最终导致了大学生对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了认同困惑,因此,大学生辨别能力有待于在教育中提高。

三、构建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认同教育

在全球语境下,当代大学生中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力量,因此,英语教育者要充分意识到,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状态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英语教学任务是培养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跨文化交际人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中国文化输入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和吸收中国文化,具体来说,应导入的中国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最重要的还是人生观价值观的知识。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中国文化教育必须确立原则,将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放到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将本土文化和目标文化进行对照、比较,要求英语老师将导入的中国文化内容与高职学生所学的教材内容密切相关,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课型的教学要求进行合理安排,当然,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量和教学方法不要保证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