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实践范例6篇

探究式教学实践

探究式教学实践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的时候,教师只是根据所讲的内容给出事例以及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自身的阅读、观察或者借助多媒体等途径进行探究,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掌握相关知识,然后使其形成知识体系的方法。那么,这种教学方式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呢?笔者经过教学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为入手点:

一、以兴趣为出发点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若想让学生对于知识进行探究,首先课程设计上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在教学设计上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使其初步进入所设计的教学情境中,然后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被教师的教学设计所感染,从而真正对小学数学课程感兴趣,真正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以故事为媒介

对于小学生而言,每天几乎都在看动画片,学生对于世界的感悟很多也是从动画片中获得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利用好这一媒介,让学生能够进入到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在场景中逐渐掌握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例如,笔者在讲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这一部分知识点时,就搜集了很多与钟表有关的动画,然后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适当添加动画片段,靠这些动画来将整节课串讲起来,这样学生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随着故事的推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与学习,这样探究式教学就能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来完成课程讲授,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更有趣味性。

2.以动手为途径

动手尝试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获得更切身的感悟,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借助动手实践进一步加深探究过程,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动手探究,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认可,这样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进行一定的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我在讲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时候,先把学生分成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对学校内建筑等进行方位的描述,教师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再结合教学的内容,在课上安排一定的练习。例如,给学生说教室内某个物品,让学生对这个物品的位置进行描述。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知识探索,从而使学生形成乐于探究的精神。

3.用竞争来刺激

良性竞争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进步,适当竞争也有利于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就经常开展具有竞争因素的教学活动,如算数比赛等,通过游戏竞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紧迫感。

二、以生活为大舞台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场景都应用了数学知识,这些场景对于探究式教学的开展都是好的教学媒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如何将生活情景用到探究式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尽可能拉近小学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切实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所在,从而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

三、合适的评价体系

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表现进行一定的评价,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评价中认识到自身的进步与不足,适时调整自身的状态,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教师在制定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主,在进行考量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书面成绩,而且更要重视对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评价,从而更加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式教学过程,也使学生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对于学习进程进行调整,能够获得更加全面提升。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探究式教学可以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也能使小学数学的学习更加富有新意与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其获得对于知识的探究能力以及方法,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所采取的探究式教学方式才真正有利于学生发展,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探究式教学实践范文2

关键词:体验式;探究教学;教学模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近几年来,笔者对探究性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实践,并摸索出了“营造探究氛围――体验探究过程――培育探究精神”的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笔者结合教学实际,简述我的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

一、创设探究情景,营造探究氛围,点燃探究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情景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我们作为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要创设探究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要的“不平衡”,从而积极营造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敢于标新立异、天马行空地驰骋想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写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南国风光“鸟的天堂”和绚丽多变的火烧云。这几篇文章都描写了自然界的美景、奇景,画面感很强,因此,笔者积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认真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如在《观潮》中有“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等语句,笔者积极引导学生想象,“白线”“水墙”是什么样子,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形容。

二、传授探究方法,体验探究过程,掌握探究技巧

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通过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把学习的主体地位归还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享受“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感觉。通过下面三个流程,使学生在一次次的体验探究过程中,逐步掌握探究的方法和技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阅读质疑是指学生有目的、多层次读课文,边读边想,把读文本的感受、体会及遇到的问题在课本上标记出来,在课堂上提出来大家讨论。刚开始学生质疑的胆量不足,自主探究的能力欠缺,笔者就努力在课堂上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根据每一课时的“三维”目标,及时提出学生自主探究的范围、要求,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层次去质疑,由题目中的关键字到整个文本,从正确到流利再到有感情朗x,从语文文字到感情的流露,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多元互动,使学生乐于合作探究。在学生个体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入小组合作学习,发挥集体探究的力量。此时教师走进学生的合作中,听听孩子们的见解,适时鼓励,适时提醒,让学生能大胆发表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交流自己的探究收获。在多元互动时,教师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不同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让多数学生有发言表现的机会,收集学生学习中的疑惑和障碍,确立课堂下一步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乐趣,使学生乐于合作探究,体验交流合作的乐趣。

训练检测,注重目标探究效果。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达标训练,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要点,能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在训练检测时我遵循以下两点,一是检测题目紧扣目标。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课本学习目标,选择适度、适量的习题,练习题目要有针对性、层次性、量力性、典型性。分基础题和挑战题。二是检测方法灵活多样。有课堂过关、课后过关;有自编习题和配发的习题;有课文质量调研题及单元质量调研题等等。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进行口头、书面表达或动脑、动手练习。

三、享受探究成果,养成探究习惯,培育探究精神

教师及时评价鼓励学生的表现能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学生一般以表扬为主,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探究的成果。如在《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我问学生“这茂盛的大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抒己见,最后相继得出“树大叶茂,鸟能筑巢;环境幽静,适合孵卵;紧挨大树,不愁食物;农民爱鸟,不受伤害”等理由,我及时评价说,同学们回答相当全面,说明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能结合实际合理分析问题。

体验式探究教学是笔者探索尝试的一种新颖教学方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养成学生学习新知识和热爱学习的习惯,使他们在享受探究成果的同时培养创造精神、探究精神,达到“自能读书不待教师教”的美好境界。

参考文献:

探究式教学实践范文3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探究式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45-01

与传统教学相比,探究式教学具有十分灵活的形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因材施教,还可以满足不同个性的学生的学习要求,更重要的是可以汇集大量资源,学生可以冲破书本的局限,拓展自己的学习内容,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积极自主学习的良好平台。

1 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著名的哲学家杜威在他的教育哲学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通过其实用主义的哲学观念,指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参与到科学的理论探究过程中去,提出了“问题教学法”和“从做中学”的理论,“思维的五个步骤:从情景中发现疑难;从疑难中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经过检验来修正假设并最终得出结论。这一思维过程被简明地概括为:发现问题、观察问题、提出假设、推断假设、验证假设五个阶段”,①这为受教育者自主探究科学的奥秘和获取科学知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思想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也为教育教学的探究式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撑。皮亚杰认为,受教育者所获得的知识不是教育者直接提供的,而是通过教育者的帮助,自主地对应用图书资料或实验器材,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把外部条件作为自身建构知识的重要来源,但知识的获得要靠学习者主动地探索和研究。

对于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而言,主要倡导知识是通过学习者积极的认识事物去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试图独立解决问题的一个认知过程,排斥那种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理论灌输。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积极的获得新信息的认知过程中,加工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试图最终超越现有的信息,提炼出更新的信息,从而为学生的以后认知活动树立了良好的信心。因而,布鲁纳在这种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中,意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怀疑创新精神,所以,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

2 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模式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探究事物、现象和观点而自主地获得科学知识并形成探究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并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②

探究式教学的模式基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参与阶段,探究阶段,推论阶段,整合阶段,评价阶段。高中生物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所以要求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在为学生创设理论和实验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也为学生的学习探究性兴趣做了良好的铺垫。

其次,学生在探究阶段,会随着积极主动的参与为探究性工作的钻研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这一阶段,学生会通过积极主动的收集资料和掌握理论知识,模拟科学家所提出的疑问,进而在创设的这种情景下学生提出假设,在教师的辅助引导下,设立探究方案或在学生充分掌握知识背景的前提下,学生也可以独立设计方案,再通过方案的实施和进一步的探究得出结论。

再次,在探究阶段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科学,还需要进行理论的推理论证和知识信息的整合,因此,推论和整合阶段得到正确无误的结论是至关重要的,使学生再次返回到学习探究过程中去,仔细检查过程和梳理知识理论以便得到的结论更加准确。最后,就是评价阶段。学生通过老师的辅助指导,对整个教学环节中所体现的创新、刻苦、探索等能力进行总结,在对探究过程中所遇到的不良行为进行反思,把总结和进行反思的结论通过信息反馈来促进以后的教育教学的进步和提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下,通过老师的辅助指导对获得的知识进一步加深体验,也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 探究式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探究式教学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所以在具体的应用实践中要突出学生的钻研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以达到充分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的效果。

首先,搭建教学情境。虽然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但是其中老师为学生提供选题及规划程序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教学情境为激发学生参与教学和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起到了辅助作用,所以教师的选题要有针对性,老师要以教学中的知识理论和教学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其次,学生也要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主动参与课程选题设置,树立良好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养成自立自强、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品德和习惯。所以,探究式教学要立足于学生,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来展开教学过程是其关键所在,使学生亲身体验实践教学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使学习到的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框架中去,还可以加深、巩固知识,对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认知能力的提高也极为关键。

还要注重探究式教学的实效性,探究式教学通过教师的辅助指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探究,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如果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形式而不重视探究式教学积极主动的探究钻研精神,还是起不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消极被动的局面,也不能起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效果。所以,在探究式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教师的科学指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探究精神,还要重视探究式教学的实际效果和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天丽.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赵文亚,史彬茹.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 年7月.

探究式教学实践范文4

关键词:指导探究式;物理教学;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中学物理实践中,“探究教学”作为一种新型而实用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教师们在教学中关注主体,鼓励对话,重视生成,让学生在多元、动态、开放、探究、合作、创新中主动感悟和认知,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效地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单纯的探究式(开放探究式)教学往往耗时太多、指向性较差,若把它变成“指导探究式”,则可较大程度地避免其不足。笔者认为,目前在教育界比较活跃的“探究式教学”大多是“指导探究式”模式。下面将“指导探究式”与“开放探究式”进行如下比较:可以看出,“指导探究式”比“开放探究式”易于控制,对实验仪器、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的要求比较宽松,也便于推广。

一、“指导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认识

“指导探究式”教学,其目的是:①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并能应用知识;②要让学生理解获得结论的过程;③要让学生理解知识的社会价值;④要能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指导探究式”教学其本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认知不断深化发展并逐渐学会学习。教师指导的核心内容是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提高“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策略”。为了保证“指导探究式”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在课前,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校的条件(如有关实验器材)、学生的实际(如学生对学习的要求、兴趣和必要的知识、技能基础)等因素;在课中,教师施教要有明确的方向性和针对性,要准确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和学习困难的学生,以便及时进行指导。

对于相同的物理知识,学生的认知途径可以不同,那么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就可不同。教学论认为,教学方法与组成教学系统的诸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系统运行的目标和系统的外部条件等因素有关。因此选择“指导探究式”教学模式时,至少要考虑六个方面的内容:①要符合教学目的和任务。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可能某些方法比较适宜而另一些方法不太适宜教师可对其做适当的取舍。②要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目的、任务是通过具体内容的教学实现的,教学方法不但要符合学科的特点,还要符合课题内容的特点。教师在“指导探究式”时,适宜于选用既不复杂又不太简单的内容。③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如果学生学习水平较高,学习准备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可以考虑选用“指导探究式”。④要考虑时间是否允许。因为“指导探究式”比“被动接受式”耗费的时间多。⑤要准备好充足齐全的教学设备。“指导探究式”需要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实验器材必须要有足够的数量和较高的质量。③还应考虑教师本身的可能性,符合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个人特点。

二、“指导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1.在物理概念规律的学习中实施“指导探究式”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索物理概念或规律,从而获得知识。它一般可归纳为以下五个环书:第一,教师创设物理情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第二,指导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维活动,提出合理的猜想;第三,指导学生设计各种实验方案来验证猜想,共同讨论并确定最佳实验方案;第四,按最佳方案进行分组实验,取得实验数据,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到正确结论,获得知识;第五,指导学生把探索得到的知识和方法加以应用。

例如初中物理“平面镜”一课教学可设计为:①通过学生观察平面镜成像,教师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②学生大胆、合理猜想;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平玻璃板、跳棋子、刻度尺等仪器,动手做实验进行探究,并试着自行小结;④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若学生的假设有错误,通过实验否定之);⑤出示万花筒、投影幻灯演示仪器等让学生观看,讲述平面镜的应用。在这节课,若教师指导到位,组织得好,其教学效果一定良好。

2.在物理实验中实施“指导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实践范文5

关键词:实践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从语文实践教育的内容设计方面去探究

1.抓住年级特点,明确培养目标。在设计语文实践教育的内容时教师应根据低、中、高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选定不同的内容。低年级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标;中年级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稳定性,以技能演练为主的目标。高年级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和学习的能力为目标,抓住年级特点,选择具体内容。

2.培养目标确定后,要根据目标及所教班级学生特点,选择具体的内容进行指导。

如有的班级学生天真活泼、富于想象力,且乐于画画,于是教师就要在众多的语文实践内容中选定办手抄报这种新颖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手抄报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表现方法多样,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

(3)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参与过程中不但能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把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如美术、摄影、手工、自然……)学习结合起来,促使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达到大纲提出的使语文教学成为一泓活水的目的。

二、从语文实践教育的类型方面去探究

1.常规性语文实践

常规性语文实践是指有计划的组织全体学生长期性地参加的语文实践。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语文实践。如在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到大自然春游”的情景。一上课小朋友们便“接到了春姑娘的请柬”,大家唱起《春天在哪里》的歌,高高兴兴地向野外进发了(此时,教师用大屏幕展示一组配着优雅动听的音乐的美丽的春境图片)。小朋友遇到了一群找不到家的“小鸟”,热心的小朋友当然会帮这个忙,于是,“帮小鸟找家”的活动开始了(即“我会飞”)。孩子们全身新地进入了充满情趣的大自然怀抱中,为了完成“帮小鸟找家”的任务,让他们在亢奋、踊跃,高度自主、积极合作,自始至终处在一种极其主动的状态之中。教师做粗略批阅,以检查、促进学生阅读,使之持之以恒。让学生谈读书的收获、体会,促进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激励阅读的兴趣,扩大知识面,丰富内容,形成技能。

2.随机性语文实践

这类语文实践是指结合各阶段的比赛活动,结合社会各层次的征文活动,结合重大节日而开展的活动。例如:可开展“崇尚真善美学做诚信人”的读书活动,还可开展“幸福的童年”的活动,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童年趣事,谈自己幸福生活的一个侧面。又如,学生学完《西湖的“绿”》、《镜泊湖景观》、《索溪峪的“野”》等写景的课文,可设计“学做小导游”语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的课文内容,仿学导游,介绍“迷人的张家界”、“济南趵突泉”、“金华双龙洞”、“桂林山水”、“长城”等景观,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名胜古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发展性语文实践

发展性语文实践与语文基础课紧密相联,它是基础课的补充和发展。例如:“课本剧表演”,要求学生自由组合,自选童话、寓言或富有戏剧性的课文,自编自演,在课堂上表演,并评选出优秀演员。又如开展“成语擂台赛”,学生运用从语文课本中掌握的成语词汇和通过阅读课外读物积累的成语知识大显身手。

三、从语文实践教育的方式方面去探究

1.欣赏――尝试式

这是着眼与主体人格发展的一种方式。教师让学生聆听、品味、体会课文后进行尝试、演练和再创作,在此基础上开展评比、交流、再欣赏。在欣赏活动中,学生是感受者、尝试者,在富有文学艺术色彩的情景中,受熏陶、起共鸣、可以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

2.体验――实践式

体验是对某些具体事物或情境的体验,它不限于只在教室中进行,而且还可在教室以外的空间进行,它可分为直接体验和模拟体验两类。如学生为了解决学习中的问题,通过查找资料、访问调查、自行探讨解决和解释问题的方式、途径,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直接感受,对于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交往――合作式

这是着眼于一种个性的表现、自主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在学校内部的常规性的语文集体活动中运用,还可以在校外的大型教育活动中运用。学校内部的活动,如一课一论、信息交流等等,这些合作式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学生在交往中求互助、求理解、求沟通、求发现。校外大型活动主要包括参观、调查、慰问、游览等,这些活动需要与成人、团体组织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在交往中,既可以培养学生个性开朗、热情奔放的品质,又能发展学生组织、设计、交际的能力,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全面发展。

4、竞赛――综合式

这种方式涉及的语文知识面广而全,它具体包括:比一比(谁识字多、查字快)、作文赛、故事赛、配音赛、朗读赛、演讲赛、普通话赛、课本剧赛、猜谜语赛、读诗绘画赛、词语接龙赛、成语接力赛、礼貌用语应用赛等等。这些内容之间是并列的、独立的,不存在顺序先后和逻辑关系。所以,选择的内容越丰富,竞赛的形式越多样,越能表现学生的主体性。

探究式教学实践范文6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启发式教学;学生主体;创新思维;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1

很久以来,本科的教学大部分都是以知识传授为主、依赖教师和教材的教学模式,导致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脱节,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效果不佳。对于大学而言,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立足于以问题为导向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提升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现学思结合,就要改变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责任交给学生。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是实现学思结合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其中的核心是启发式教学,其主要形式是探究和讨论,其主要表现是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生活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下面结合土木工程材料这门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讨论一下这种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启发式教学,也就是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或是学生碰到不懂得问题时,不直接灌输式地告诉他们答案,而采取点拨和诱导的方式应对。启发式教学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分析思维能力;探究式教学,教会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分析、探究,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讨论式教学能够集思广益,诱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课堂讨论全面地让学生看待所学的新知识。

下面着重讨论一下这种让学生参与其中,以启发式为核心,通过讨论和探究实现教学过程的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根据笔者所教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实际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与体会

认识与体会是让学生接触实际,通过预习和思考,以获取感性认识的过程,并为后继教学环节上升到全面理解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依“土木工程材料”的课程特点,接触实际有2个主要途径:参考资料和实物考察。

二、启发式授课

作为启发式教学最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把认识和体会到的感性认识,通过教师的引导,变成正确的、理性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每章节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有目的的、循序渐进地进行启发式的讲授。让学生能够掌握到书本上的知识,又能启发其的创新思维,进行后续的讨论和探究。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进行启发式授课总的线索是:在材料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的基础上,着重讲授各种工程常用材料的特性与共性。在此前提下,着重启发学生思考这些材料的特性。在讲解各种材料时,要采用对比方法,探索各种材料具备各种特性的深层次原理,以此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思索。“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特性-应用”这一主线索,既在启发式讲授中体现,也贯穿于随后的讨论和探究环节中。

三、引导下的讨论与探究

在启发式授课的引导下,学生明确了各章知识的主体思路,能够结合相关的参考书,有目的地进行思考,准备好课堂需要讨论的内容。这是学生培养创新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精神的主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难点和疑点,为后面的讨论和探究准备好资料。

课堂讨论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活跃和生动的环节,也是教师最难掌握的一个教学环节。这个环节中一定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要根据课程学习的主体线索,引导学生的思路。

虽然讨论和探究的主体是学生,在这个前提下,教师要因势利导地主持整个讨论过程。在讨论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地启发引导,对于发言积极,本章知识掌握较好的同学要注意培养其创新思维,对学习较被动的学生也要随时提问,以引导其适应这种学习方法。

另外比较重要的是,讨论课结束之后,老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对于在课堂讨论中学生难以弄懂的知识点要做出归纳和总结,从而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四、实验

为了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对于土木工程材料这门课而言,实验是一个很好地提高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学生对于讨论和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在实际动手的实验过程中获得解释或者加深理解。

比如对于土木工程材料中和易性的影响因素的问题,在课堂讨论中很多同学都难以理解。但是通过“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测定”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混凝土中各种组成材料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