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学实践观的认识范例6篇

对科学实践观的认识

对科学实践观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方法论;社会现象;社会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研究人类及社会问题为对象性的方法论,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随之存在其普遍的复杂性,而不同的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也就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践法、矛盾研究法、系统分析法、过程研究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法等。因自然与社会的统一性,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同社会科学中的研究方法也可以相互应用,也可以使科学的研究方法更加精确完整。诸多方法中实践法具有最基本、最普遍性。实践更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基础。

一、实践法之基本内涵

所谓的实践,就是指在主体和主体、主体和客体之间所存在的一种实际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或者说是主体和主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实际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相互交换过程。而实践法就是指通过主题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研究人类及社会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直面当代社会出现的诸多问题,展示了其能动性。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方式。人类自身的产生、生存和活动,就是以实践为其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不仅具有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及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还具有将人类和外部客观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作用。实践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又同时生成了人本身。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又提供给人认识社会、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二、从社会科学的研究角度谈实践法的功能

(一)实践法是人们认识人类及社会的科学方法

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存在一种历时性的本质关系,而非结构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其基本出发点就是随之人类产生的社会实践。我们只有从具有历史性、现实性和具体性的实践出发才能理解现实的人、现存的世界以及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和根本。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位置,认为人的认识是根本不能离开实践的,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的,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观念及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首先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再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的辩证过程。实践法是人们认识人类及社会的最主要的、最基本的科学方式。实践是人们认识人类及社会的来源和动力。

(二)实践法同理论相结合,从而升华为指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理论

理论是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关于人类及物质世界的系统的概括。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运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论点,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有关认识论的著名的哲学论点。实践法是人类与客观物质世界相联系的桥梁。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或是解决问题都需要通过实践法去解决。理论是将事物、现象等的共性总结起来,而实践就是形成理论,再升华理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结合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理论联系实践,二是实践联系理论。理论与实践从来都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其实就是知识的迁移和运行过程,且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又是对知识的凝练和升华。

(三)实践法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相联系、相互动的方式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世界的物质性的原理,是同从实践去理解客观自然世界的先在性原理有内在关联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法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相联系,通过人和自然界之间存在的生产实践活动,从而产生的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等实践活动。人类正是通过实践法同自然相联系,又是通过这种活动使人和自然获得存在和发展。只有从实践理解自然世界对人类世界的先在性,才能理解对人的活动来说的现实的自然界。实践连接着人和自然世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对象化活动。从马克思创立的实践思维方式来看,可以把世界看成是客观自然世界和主观人类世界的对立统一体,而人类世界,即指在自然世界的基础上,由人的实践活动生成发展的人化自然、人类社会。

(四)实践法是人们从实际出发

从实践的过程达到人们预订的目标,或加深人们对事物及其社会现象的认识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将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不是直观的反映或者消极的适应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和活动,而是使人类能动地反映世界并改造世界。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最基本的来源和内容,通过实践去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因而实践法是沟通主客观联系的“桥梁”,也就是主客观之间的渠道,是研究主客观的科学方法。实践法是人们从实际的客观实际出发,能动的积极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实践法

实践法作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了解客观实际,就需要实践的科学方法。实践法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会不断的推动并促进客观世界的进步和发展。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的话,这里说的“第一”是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指明认识本来就离不开实践,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相比于认识,实践更是第一位的。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认识开始于实践,继而回到理性认识。

以实践中存在的现象为其自身的研究对象,去考察其现象之下存在的规律为真正的目的就是实践法的研究。其研究出的现实材料是人文社科研究的源头和瑰宝,也是文本的原始材料。它与实验性研究方法等相比,虽然不具有很精确、富有控制性等特征,但是它的丰富多样性、灵动性和广泛性却是实验性研究等其他研究方法所远不能及的,实践法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可根据事实进行客观的记录并阐述,从中解释现象或发现规律。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环境并变革对象的活动,这种活动首先展开于人与自然界之间。

四、总结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更应提倡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学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及时的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做好理论同实际的联系。从古至今,多少人失败于纸上谈兵。巧妙地运用实践的科学方法,就可以应对生活中的突发问题,创新灵巧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与问题性,任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范围都可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实践的活动场域。

尽管人类的理性是历史中的理性,由此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接近的过程表现为一个曲折回旋的过程,然而其总的趋势是不断地接近客观世界本来面目的。因而这一过程就以探索性为根本特征的科学实践活动为基础。而当前我国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脱离实际,这与研究者轻视实践价值取向是分不开的。如果对实际的关注不充分,对研究对象的现实了解太表面化,就必然使学术研究失去它的真实性,导致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脱离,往往许多研究所呈现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根本就在于缺乏真正原创性的成果。重视实践中的研究,正应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作者单位:青海大学)

参考文献:

[1] 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

[2] 何萍.论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方式[J].哲学动态,1992,9(2).

对科学实践观的认识范文2

xx县委党校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指导方针。如何在实践中真正做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当前,尤其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

能力。

实践是提高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能力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个人的能力素质来源于实践中的学习、锻炼和提高,实践是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的基本途径。

有的同志认为,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学习理论,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提高科学发展观能力。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一些同志一味追求单纯的理论“升级”,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同理论考试的水平等同起来,忽视与实际工作的结合。这就进入了认识上的误区。理论学习是提高科学发展观能力的途径,但不能代替实践;理论知识作为提高科学发展观能力的一个来源,归根到底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理论联系实际,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强化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习,提高科学发展观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开创性,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摸索,只有以老老实实、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作风,在实践中求真、求深,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

还有的同志认为,我们每天都在参加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科学发展的能力自然就会提高。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践的情形有种种,有的整天忙忙碌碌,陷入事务主义;有的理论联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的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实践活动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领导干部应该把实践锻炼与钻研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把从理论上得来的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在实践中进一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从政治高度、战略高度、全局高度认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客观必然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实践中提升工作水平,在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中探索新思路。进一步确立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领导方法,按客观规律办事,增强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确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工作作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谋划发展、推动发展、评价发展,做到思路上求实、作风上务实、工作上落实。

在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实践中提高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能力

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是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实践。要搞好调查研究。领导干部不论对情况熟悉程度如何,都要十分重视调查研究。调查的深度决定研究的深度,研究的深度决定解决问题的深度。不认真调查研究,就发现不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工作的把握就难以深入。经济社会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不断出现,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追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实效。

直辖十年来,我市在科学发展上迈出了新步伐,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一些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仍在制约着我们前进的步伐。这些问题既表现在认识上,也凸显在实践中。在发展理念上,部分干部群众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还没有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思想认识还没有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要求上来,对科学发展观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在发展模式上,有的地方和部门机械套用发达国家、发达地区成功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没有很好地从实际出发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发展的价值追求上,有的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往往重gdp轻环境、重经济轻社会、重现阶段发展轻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成果分配上,有的同志不能正确认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不能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没有做到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就是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努力推动科学发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必须更新观念,大胆创新,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时,只有正确把握规律,紧紧抓住其特点,才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才能取得实效。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才能增加知识积累,提高自己的科学发展观能力。

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提高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能力

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群众表现出巨大的热情和创造力,展现出无穷的智慧。领导干部亲身参加的实践毕竟是有限的,眼界也是有限的。只有深入到群众之中,虚心向群众学习,不断汲取群众的智慧,才能开阔视野和胸襟,增长知识和才干,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

一些同志虽然嘴上说向群众学习,却没有付诸行动 ,原因是这些同志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有的同志认为,群众是被领导者,不会有什么创造;有的同志认为,群众的观念落后,视野不宽,不可能有“闪光”的思想;有的同志认为,群众是具体实践者,但缺乏总结经验的能力。实践证明,群众最易于接受新事物,最具创造力,凡是合乎群众意愿的东西,都有很强的生命力,而违背群众意愿的东西,在实践中总是行不通的。因此

对科学实践观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作用;表现形式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就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哲学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就不能科学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本文阐述了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认识论和历史观中的作用及其具体表现形式,以进一步深刻理解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入唯物主义.正确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彻底区别开来。从而成为真正彻底的唯物主义

哲学研究的问题很多,但是,其中有一个贯穿哲学研究的一切方面和哲学发展始终的问题,这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作为现代唯物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同以往唯物主义在基本方向上是一致的,即都是坚持物质本体论和世界可知论。但是它没有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而是在更深的层次上进一步科学地回答了这两方面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它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唯物主义和可知论,它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和以实践为基础的可知论。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这里划清了两条界限:一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唯心主义否认物质的本体论,夸大主体的能动性,主观意识(感觉等等)创造一切,决定一切,这当然是荒谬的。二是新、旧唯物主义的界限。旧唯物主义虽然正确地坚持了物质本体论,但是,它对事物“只是从客体的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把事物看成是完全不受主体活动影响的纯粹抽象自在的存在,即只是主体消极直观的对象,而不是首先看作主体实践的对象,“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消极性、直观性,成为能动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它不仅从客体方面去理解存在,而且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存在,它首先把存在看成是主体实践的对象、改造的对象,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断地使周围的世界发生变化,自在的自然不断地转化为人化的自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时说:“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同样地,认识意识的发生,并不是像旧唯物主义所说的那样只是客体作用于主体的结果,即直观的结果,而是首先由于主体作用于客体,是主体实践的结果。“费尔巴哈特别谈到自然科学的直观,提到一些只有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眼睛才能识破的秘密,但是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哪里会有自然科学哪?甚至这个‘纯粹的’自然科学也只是由于商业和工业,由于人们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自己的材料的。”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物质转化为意识,意识又转化为物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观世界同时得到改造;而主观世界的改造,又进一步推动客观世界的改造。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的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科学地阐明了认识和实践的辨证统一关系,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总规律,从而在认识论上彻底克服了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者,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他们把认识看作是人对客观事物直观的、消极的反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和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认识是观念性活动,实践是物质性活动,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制约,构成认识过程中辨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表现在认识发展的各个环节上: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在主体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客观事物只有成为实践的对象时,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反映到主体的头脑中来,产生人的认识。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给认识提出新课题、新要求,推动人们去研究、去解决;实践给回答新问题提供必要的经验材料,使发展新的科学知识成为可能;实践不断提供观察和研究所必需的物质手段,使认识得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实践还推动着人的认识能力的完善和发展。再次,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在认识范围内依靠认识本身是解决不了的,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后确定。一般来说,以某个认识来指导行动,达到预期目的,变成现实时,就证明了这个认识是符合外界的规律性的,是正确的;反之,则是不符合外界的规律性的,是错误的。同志说:“判断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最后,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不仅是认识的出发点,而且是认识的归宿。“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一切认识包括高层次的理论认识,都不是为了欣赏,而是为了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反作用。任何实践都是在既有的认识指导下进行的。认识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制约着实践的成败及其成效的大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在越来越丰富的认识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升华而形成了理论。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理论同样依赖于实践,同时又对实践起指导作用。正确反映了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科学理论,通过群众的实践,使理论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阐述认识和实践的辨证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的辨证运动过程。对于认识的辨证运动过程,列宁做了这样的概括:“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由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辨证途径。”

这就是说,认识的辨证运动过程,经过了两次飞跃,即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和从理性认识又回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就某一个具体对象或某一个具体认识而言,通过实践――认识――实践的飞跃与循环,形成了基本正确的认识,这个具体的认识过程算是相对完成了。但是问题在于,客观事物的表现往往不是一个方面,而是多个方面,其本质也有初级的本质、二级的本质乃至更深层的本质;同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主观和客观多种条件的限制,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从根本上决定着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实践的发展推动着认识的发展。因此,对于人的认识来说,仅有实践与认识的一次循环是远远不够的,认识的发展,要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才是认识的全过程。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概括和揭示:“通过实践而发展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辨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论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概括的这一公式,我们通常称之为认识的总规律。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实践在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全面探讨,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从而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的根本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对物质生产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探讨,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特点,即一方面,它依赖于自然界的发展,并与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受客观规律的支配,这种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愿望为转移;另一方面,它又不同于自然界,有人和人的意识的参与,是人们有意识参与的过程和自觉活动的结果。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即物质生产,是一切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和基本条件,是人类全部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的基础。人们的全部社会关系归根到底都是通过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建立起来的。物质生产首先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和调控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要同自然界发生联系和关系,而且人和人之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并交换其活动。人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不仅人们之间的物质的社会关系是在物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而且人们之间的思想的社会关系也源于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这就是人类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对科学实践观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实践目的;实践系统;实践价值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3-0007-03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因此,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科学发展观作为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学说,而且在总结当代人类实践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极大地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实践的学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大创新。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实践目的论、实践过程论、实践标准论、实践系统论、实践价值论等方面。

一、实践目的论的新认识

实践的目的性问题,是一个被理论界长期忽视并且模糊不清的问题。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课书在解释实践概念时,一般都涉及到了实践的目的性特征,但究竟实践的目的是什么,一直没有作出过明确的回答。许多人从实践的传统定义出发,认为实践的目的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将实践的目的与认识的目的、实践的目的与实践的作用等问题混为一谈。理论上的模糊性,必然导致实践中的盲目性。正是在这种盲目实践观的指导下,不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迷失了正确的方向,经济领域中的见物不见人的GDP崇拜、政治领域中的形象工程、科技领域中的科技异化等现象的出现,从理论根源上找原因,都与我们过去对实践目的的模糊性认识有极大关系。

究竟什么是实践的目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给我们正确地认识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同志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这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目的的角度诠释了实践的目的,这就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需要。在指导人们科学发展的实践中,明确实践的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需要,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首次将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引入实践论,科学揭示了实践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人的需要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揭示了“人体、需要、劳动”的关系:人体的生命存在就是需要,而需要只能靠劳动来满足,正是人们的生活需要,决定着人们必须进行生产劳动的活动,正是需要引起人们行动的动机、意志,并通过理想转化为现实的力量,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还指出:“每一种革命和革命的结果,都是由这些关系决定的,是由需要决定的。”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已经有了人的需要是人类从事生产劳动和社会革命等实践活动的目的和动力的思想萌芽。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这一重要思想,并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强调了人作为社会主体的意义,不仅在于人能创造和使用工具并能动地改造世界,而且在于人及人的发展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目的本身。人类之所以要改造客观世界,不是为改造而改造,而是为了满足人的主体需要。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实践的目的不在于认识和改造世界,而在于通过认识和改造世界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

第二,科学发展观首次将人的需要引入实践发展过程论,完整揭示了人类实践运动的总规律。同志在《实践论》中精辟论述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认识世界的任务在于处理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因此,同志对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的概括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如果我们进一步深究一下,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而实践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很显然,实践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这种功能和作用,达到满足人类各种需要的目的。因此,要描述人类实践运动的总过程和总规律,离不开需要或目的这一重要范畴。科学发展观在论述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的过程中,将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发展的目的,实际上已揭示了人类实践运动的三部曲,这就是:需要、认识、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类总是先有某种需要,确定某种口的,然后开始认识世界,在达到对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性认识后,运用理论从事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获得的物质、政治、文化等成果,来满足人的各类需要。需要、认识、实践、新的需要、新的认识、新的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类实践运动的总规律。将需要作为人类实践运动的起点和归宿,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人性化特征,点化了人类实践活动的鲜活意义,将起到校正社会经济发展实践活动方向,减少实践异化行为的积极作用。

第三,科学发展观首次将人的需要引入实践的检验,明确了检验共产党人实践成败的根本标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但检验实践成败的标准是什么呢?对于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虽然没有作出过系统明确的回答,但提出过一些极有价值的思想。早在1945年,同志曾对检验政党实践活动成败的问题作过论述,他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初步涉及到了检验实践的标准问题。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进一步论述了检验改革成败的标准问题,提出了著名的“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和邓小平同志都是侧重于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政党实践活动的标准问题。应该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目的和首要目的,但绝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终极目的。人类实践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满足人类自身日益增长的物质、政治和文化的需要。在阐述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明确指出:“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都是为了顺应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现在,我们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任务,同样是为了顺应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检验党的建设的重要标准,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对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这些论述,在继承和邓小平同志重要思想的基础,明确将共产党人全部实践的目的归结为是否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将满足人的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检验共产党人实践活动成败的根本标准,实现了实践标准问题上的重大理论创新。

二、实践系统论的新视野

科学发展观在总结以往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系统、协调的重要理念,为我们开辟了探索和认识实践系统性的全新领域。人们不仅在探索世界的认识过程中要坚持系统的观点,而且在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也要坚持系统的观点。要达到对系统世界的正确认识和改造,要求人们的实践行为也必须是全面、系统、协调和可持续的。要按照“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来规范人们的实践活动,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拆东墙,补西墙”、“单打一”等非系统的实践行为。坚持认识的系统性和实践的系统性,是现代实践的重要原则。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之所以要坚持实践的系统性,首先是由客观事物的系统性决定的,其次是由现代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决定的,再次是由人类实践活动的相互冲突性决定的。由于实践主体的利益诉求和追求目的不同,在实践过程中会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为减少消极实践和无效实践,必须要求人们注重实践活动的系统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在过去的发展实践中,出现过许多违背实践系统性原则的错误倾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第一种倾向是单向性实践,即在实践过程中追求的目标过于单一,导致实践行为的畸形发展。在这类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的单一目标虽然实现了,但实践行为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负面后果。如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我们有段时间过分强调征服和改造自然,忽视了保护自然,结果在取得征服自然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空气污染、气候恶化等严重后果。第二种倾向是封闭性实践,即只关注局部范围内实践目标的实现,忽视局部与全局的关联性,导致部门利益至上和“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的出现。第三种倾向是短视性实践,即在实践中只关注看得见的眼前利益,忽视将来的长远利益,只关注当代人的利益,忽视后代人的利益,导致急功近利和“绝子孙路、断子孙粮”等现象出现。要减少和杜绝上述现象的出现,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增强系统意识,确保实践目标的系统性、政策措施的系统性,手段方法的系统性。具体讲,要从目标、行为和后果三个环节上把握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践系统性原则。

第一,坚持实践目标的系统性。追求目标的系统性和复合性,是现代实践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事关全局的重大实践活动的目标,都应是复合目标而不是单一目标。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上,中央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方面的要求,涉及到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对这四个方面的和谐关系,都必须统筹兼顾。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难以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注重实践行为的关联性。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内在地包含了注意实践发展的关联性原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过程中,关联要素众多,包含个人要素、企业要素、政府要素、体制要素、结构要素、资源要素、生产要素、市场要素、科技要素、环境要素等多个方面。要使这些要素共处于一个系统中,协调一致地发挥作用,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具有强烈的关联、协调意识和高超的运筹、控制能力,更多地提倡综合执法、综合治理和多管齐下。过去我们不少干部习惯于“问题”思维,喜欢就事论事,今天发现这个问题就解决这个问题,明天发现那个问题就解决那个问题,成了疲于应付的“消防员”。由于缺乏协调和关联思维的指导,在工作中往往造成“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后果。因此,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更加注重研究事物的结构和事物发展的关联性,关注事物“牵一发动全身”的特点,将协调发展的理念贯穿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全过程,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三,关注实践后果的持续性。实践的系统性原则反映在实践过程方面,就是所有实践不仅要经得起当时的检验,而且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在领导实践中出现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作秀工程”,除了指导思想上的急功近利外,与缺乏对实践系统性要求的认识也有紧密联系。运用实践系统性原则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要特别强调可持续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削弱满足子孙后代需求的发展。即是说,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力,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久利用,实现社会的持久发展,有效维系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使一切实践都经得起群众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

三、实践价值的新探索

由于任何实践都是人的实践,所以实践一开始就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主体因素在实践过程中发挥着目标定位、理论指导和价值评判的作用。实践的价值性就是实践能满足人的需要的有用性。由实践的主体性和目的性所决定,价值性成为了实践的重要特征。传统哲学教科书在论述实践的特征时,只指出了实践的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而忽视了价值性这一重要特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重大的理论缺失。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发展实践的角度揭示了实践的价值问题,将是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作为评判发展成败的价值标准,为我们对实践价值性的认识开辟了广阔的认识空间。

第一,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价值性是实践的首要的和本质的特征。传统哲学教科书一般将客观性作为实践的首要和本质的特征,这一观点值得商榷。首先,从实践的目的和归宿来看,实践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展开的利用和改造外界事物的活动。满足人的需要既是实践的起点,又是实践的归宿,人的需要贯穿于实践的全过程。离开了价值性,任何实践都变得毫无意义,其次,从认识和实践的区别来看,认识的目的在于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所以,认识的生命在于求真,客观性是认识和真理的本质特征,而实践作为一种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虽然必须具有客观性的重要特征,但这一特征只是成功实践和科学实践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也就是说,只服从客观性要求的实践并不一定是科学实践,有的服从客观性要求的实践不仅不会造福人类反而会危害人类:如制造细菌武器的所谓实践遵循了客观性的原则,从主体到对象、手段、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的,电遵循了微生物科学的有关规律,但这种危害人类的实践是应该受到反对和谴责的.可见,实践的本质特征不在于客观性而在于价值性。实践的目的在于求善,只有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政治、文化需要的造福人类的实践,才是成功的实践和科学的实践。因此,满足人的需要的有用性,是实践的首要和本质的规定。正因如此,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

对科学实践观的认识范文5

如果把中央国家机关比作承载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组重要车轮,我想,在每个部门内部,从车轴到边缘,那些直接和路面接触的地方,就是我们这些青年党员。基于这种承受、分解压力的责任,面对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认为,我们青年党员要在“学习、思考、实践、创新”上狠下工夫,并以此来作为青年党员开展活动的实践载体。

1、坚持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除了需要思想上的认识,更需要能力上的保障。丰富的知识、扎实的功底,是能力的基本支撑,是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备条件。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等客观规律。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认知这些客观规律呢?我认为最好的途径就是学习,坚持不断的学习积累,努力扩宽自己知识面和优化自己知识结构,提升认知客观规律的能力,更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勤于思考。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事业之厦只有溶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才能坚不可摧。能把科学的方法溶入自己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维,达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我认为对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至关重要的。国家机关青年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目的,不仅仅是要用来推进某项工作或提高某种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具备一种思维,一种科学认识事物的思维,具备了这种思维,就会像拥有了一把钥匙一样,能打开所有问题之门。例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不仅是对全党工作的要求,更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人为主体,才能建构起不同于物本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发展观。

3、注重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作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邓小平同志曾经有一句名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直接参与具体工作国家机关青年党员来说,实践显得更尤为重要。国家机关青年党员大都参加工作时间不长,阅历肤浅,缺乏工作经验,对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更多地来自于书本,来自于课堂,面临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在从事具体的工作中常常面对书本上找不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而束手无策。事实上,解决问题的很多新思路和新方法都来源于实践,不实践就会像盲人走路一样,找不到方向。只有通过深入基层,参与实践,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才能形成各级决策者的基础依据。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脱离实践,提供的信息不实,各级决策者决策的基础依据准确性得不到保证,那么将会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青年党员,必须坚持科学和实践的观点。

对科学实践观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档案理论;档案实践;作用;关系;发展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哲学元命题,也是社会科学永恒话题。档案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社会学科。其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并将不断继续下去。

1 实践是档案理论之源

邹吉辉:档案理论来源于实践应是不容置疑的科学结论。这一命题的真实性,可从近现代档案学史中得到充分的证明,我将其归纳为两个方面六种情况。

首先,档案理论直接来源于档案实践。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是,通过总结档案工作实践,把档案实践经验抽象为档案科学理论,使之从感性认识层面提升到理性认识层面,如诞生于西方国家的全宗理论、来源原则、自由来源原则、文件生命周期、文件双重价值等,再如我国的档案自然形成规律、文件运动理论等,这些档案科学理论无一不是从档案工作经验中抽象出来的,其二是,在研究档案实践过程中受到一定启发,于是在档案理论上有所发现或发明,并以之解决困惑档案实践的新问题,如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档案学者何嘉荪和冯惠玲首先提出并加以研究的“主客体全宗理论”,就是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社会变革冲击下。传统档案全宗理论不能科学指导工程、技术等档案分类、管理和利用实践时所进行的理论创新:尽管有学者不认同构建这一理论的“广义来源观”。但也不得不承认该论述是有独创性的。其三是,从档案实践发展历史研究中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理论预见或先进性的行业理念,如1985年成都会议上正式提出的“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一体化”,这一新型管理理念与模式,与澳大利亚档案学者差不多同一时期提出的文件连续体理论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虽然当时我国档案工作实践并不具备相应的条件,但后来的文档管理实践证明了“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合理性,现已成为我国文档管理模式构建的指导性原则。

其次,档案理论间接来源于实践。也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是,来源于已有档案理论(包括补充、完善、修正、发展、创新现有档案理论;或重新提炼现有档案理论,赋予新的表达方式),如

2 理论是档案实践之魂

邹吉辉:曾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这是对科学实践观的精辟而形象的论述,由此,愚以为“没有科学理论武装的实践是没有灵魂的实践,而没有灵魂的实践是没有生命力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论是档案实践之魂”。

前述“实践是档案理论之源”,是从实践第一性的角度得出的科学认识,但是,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来看,坚持实践第一性并非主张“实践唯一性”和“实践随意性”。更非主张只要实践而不要理论,只是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认识是实践的产物。事实证明,只有当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使两种认识有机结合形成一致时,才能使实践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随着走向合理、从愚昧走向科学,从而优化实践的品质、提高实践的质量,这就是档案理论对于档案实践的重要意义,因此。“实践是档案理论之源” 是科学认识的一个方面,“理论是档案实践之魂”则是科学认识的另一个方面,两者结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命题。怎样全面理解这一科学命题呢?我认为它包含了三层意义:第一层是哲学意义,反映了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正确观念,即档案学理论研究必须始终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第二层是社会学意义,反映了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即档案学理论研究必须始终坚持面向社会紧跟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顺应社会潮流与时俱进;第三层是档案学意义,反映了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正确道路,即档案学理论研究必须始终坚持联系档案实践,深入工作实际,跟踪实践动向,探索档案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特点与趋势,为回答和解决实践问题服务,不断推动档案事业健康发展。这三层意义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命题的理论内涵。并通过对它的认识和解读,我们不仅看到实践对于档案理论生发所具有的根本性和必然性,而且看到理论对于档案实践前行所具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前者已为近现代档案学史所证明,不再赘述;后者亦为中外档案事业史所证明,并且还将继续证明下去。君不见,档案学理论研究每前进一步,都不同程度地提升了档案实践建设的科学水平,增强了档案工作的合理性、规范性和标准性,加速了档案事业发展的科学化进程,优化了档案工作服务质量,强化了档案社会功能。如来源原则下的全宗分类,大大提高了档案收集,质量、管理效能和利用效率:文件双重价值理论增强了档案管理部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使人们更加关注文件价值的存在类型、运动形态、管理流程、实现方式的有机联系、合理组织、全程控制与整体效能等。

何永斌:我一向认为档案理论之于档案实践的重要性,与档案实践之于档案理论的重要性是等同的。遗憾的是,这一观点却不见诸理论家的著述,通常是在论述实践时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论述理论时又强调理论的重要性,但是,到底实践重要性与理论重要性有何关系,或孰轻孰重,或不分轻重,或同样轻重,往往含糊其辞。甚至毫无其辞。让人云里雾里。其原因可能有三点:一是本本主义的影响,因为经典理论中没有明确的说辞,故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讲也罢;二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因为自己尚未思考,故无话可说;三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因为本人尚未通透,讲不清道不明,但又攸关身份,欲罢不能,只好勉为其难,含糊其辞,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由于这个问题没有讲清楚,许多人的思想是模糊的,只好跟着感觉走,任随各自去认识和理解。因此,一些实际工作者根据“实践是第一性”而主张实践最重要,一些理论工作者根据“认识是先导”则主张理论最重要。各执己见,谁也不服谁。其实,在实践重要性与理论重要性等同的前提下,因时因事因地制宜,其关系也就不难认识和把握了,例如就增强实践的科学性、提高实践水平和质量而言,理论最重要;就创新、发展和丰富理论而言,实践最重要。如果明白了这一点,理论者就当自觉增强实践参与意识,实践者亦应自觉增强理论修养意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档案管理队伍学历层次提高和专业人员增多,群众性学术研究日益活跃起来,这种局面令人欣喜;但大多数仍属经验之谈,理论含量较低,这种状况又亟须改变。因此,增强实践者理论修养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

邹吉辉:档案理论与档案实践本来就是一体两面,谁也离不开谁,如果离开了具体环境来评判孰轻孰重,那是永远扯不清的问题。就西方国家理论发展来看,其理论发现者和创新者均为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当然其理论也就直接服务于档案工作实践了。而我国档案管理队伍至今尚未形成理论研究的良好风气,除了综合素质不尽如人意外,学术意识淡薄和轻视理论建设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这对提高我国档案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的整体水平与综合实力是极为不利的。如此状况令人十分遗憾和非常担忧。因此,我认为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档案事业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非常艰巨的工作,就是完成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型的历史任务。这次转型具有革命性意义,能否顺利实现,关键且根本在于能否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的整体科学素质。我们在此讨论并强调“理论是档案实践之魂”,就是希望能够引起档案管理者对档案理论建设的重视,实现从实践型向复合型(即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和较高理论研究水平)的重要转换,具体来说,就是在重视档案实践经验积累的同时,真正并充分认识到档案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研究档案实践基本规律、特点的职业责任感,努力提高自身科学理论素养,自觉培养学术研究和理论思考的良好习惯,善于把感性认识优势向理性认识优势转化,逐步从经验型管理者转变为科学型管理者,为档案事业科学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 档案实践是量天尺

邹吉辉:档案理论是否准确地揭示了档案的形成、演变、定义、性质、特征、价值、类型、结构、运动等及其规律、特点,是否恰当地描述了档案工作的体制、原则、内容、形式、性质、作用、任务、环境、条件、组织、程序等及其规律、特点,是否正确地反映了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特征,一言以蔽之,档案理论是否科学、合理、系统,用什么标准来检验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档案实践,即档案实践是检验档案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档案实践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内容和形式是纷繁复杂、发展变化的,作为档案实践的理性认识和科学抽象的档案理论。其内容和形式也是相应丰富多彩的,因此,如果仅从现象上或简单认识上来看,用纷繁复杂、发展变化的档案实践检验丰富多彩的档案理论,操作起来似乎难以把握。其实,(档案)实践是检验(档案)理论的唯一标准,不仅是一个哲学命题,更是一个从认识到评判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完整的理性思维活动过程(即完整的思想反省过程),换言之,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包括了为什么检验、用什么检验、怎样建立标准、建立什么标准、怎样进行检验等一系列互相关联和有机联系的思想问题与技术问题的组合。对此,可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其意义:

首先是认识论意义,档案实践是检验档案理论的唯一标准;这是唯物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与观点,即解决为什么检验和用什么检验的问题。具体而言。一则档案理论来源于档案实践,是对档案实践的理性认识和科学抽象,其认识和抽象正确与否,应该而且必须接受其来源——档案实践的检验;二则只有将档案理论返回档案实践,由档案实践对其进行检验,其正确与否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和答案,舍此别无标准。其次是方法论意义,档案实践是检验档案理论的唯一标准,也是唯物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即解决怎样建立标准和建立什么标准的问题。具体而言,当检验档案理论的实践标准确立后,接着就要根据档案、档案工作、档案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实际情况,印证档 案学理论是否真实、准确、系统、完整地反映了档案、档案工作、档案事业建设和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是否从根本上正确回答了现存实践与未来走向问题。再次是应用性意义,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具体运用档案实践事实系统检验档案理论认识系统的评判过程,即解决怎样进行检验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将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原因与结果、手段与目的、条件与效果等构建的评价体系,验证相关理论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逻辑性。总之,凡是正确地反映了档案实践发展规律、回答了档案实践问题并有利于促进档案实践健康发展的理论,就是科学合理的档案理论。因此,只要真正理解了以上意义,完全把握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技术及其要领,无论档案实践和档案理论如何复杂、变化,都可以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有机结合,将检验化繁为简,收到以简驭繁的效果。

何永斌:档案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与原则,凡是唯物主义者都必须这样认识档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但是,在具体运用时,我认为还得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原则性与灵活性,不宜搞一刀切。一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各国国体、政体的不同。没有完全相同的档案实践模式,也就不可能形成大一统的档案理论体系,因此,必然出现一些反映不同实践特点的具有不同特色的档案理论,如我国学者所谓西方档案学理论、

改革开放、激励创新、文化多元化、传媒高度发达等新的历史条件,在推动并加快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大大开阔了人们接受知识文化影响的空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活了人们的意识,扩展了人们的思维张力,使学术界出现了空前活跃的气氛。当此之际。档案理论研讨中出现不同观点,发出不同声音,本是完全正常合理的,也是理论发展和学术进步所需要的。但是,如果档案理论研讨的预期目标不明确和认识基点不一定,那么,研讨就会失去根本,理论就会变成快餐文化。学术只不过是时尚标签。因此,我们讨论并强调实践是检验档案理论的唯一标准,其重要性与必要性就在于要坚持实事求是:一是便于明确引进外来理论、研究现有理论、创新理论的目的,就是要有利于为我国档案实践科学发展服务。尽量减少空泛议论;二是便于构筑对外来理论、现有理 论、创新理论认识的基础,有利于达成研讨的共识,尽量避免无谓争论。只有这样,才能净化和优化学术环境,促进档案理论健康发展。

4 档案理论是指南针

邹吉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来自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指出“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所谓“档案理论是指南针”中的“档案理论”,是指经实践检验是正确的档案理论,即在总结档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认识和理论概括,只有正确的档案理论才能正确反映档案实践的规律与特点,正确回答档案实践问题,正确引导档案实践继续前进,因此才能成为科学理论。例如“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仅正确描述了文件功用及其相应的存放和管理的阶段性变化,而且正确回答了不同机关应对不同价值阶段的文件承担相应职责的分工及其衔接问题,还客观地反映了文件运动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各种要素关联性等特点,为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体制提供了思想基础。再如“文件双重价值理论”,不仅正确地描述了“文件”的原始价值(即对形成者的第一价值)和“附加价值”(即对社会的第二价值)的存在形态,而且正确回答了两种价值界定、价值主体类型划分等问题,还为开展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服务、全面开发文件信息资源、充分实现文件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又如“文件特殊运动理论”,不仅描述了文件非直线运动的各种表现形式、价值形态,而且回答了文件价值运动存在着常规形式和非常规形式两种类型、非常规运动机理(内因、外因)及规律与特点等问题,还为深入研究文件价值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全面揭示文件运动规律、健全完善文档管理实践等提供了新视角。

何永斌:在理论指导实践中,既要坚持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正确指导,也要严防非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危害。为此,我认为有三种情况值得认真探讨,以引起档案界人士高度重视,警惕和防止其严重危害。一是要善于辨析伪科学理论,拒绝它对档案实践的污染;二是要敢于批判错误理论,避免它对档案实践的伤害;三是要勇于摒弃落后理论。清除它对档案实践的负面影响。怎样识别这些有害理论,归根结底。还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邹吉辉: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重要,我完全赞同你的看法。其实,在理论指导实践的历史进程中,科学与伪科学、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理论交锋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今后也还会继续。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深刻认识到,加强档案科学理论对档案实践的指导,是确保档案实践科学化、提高档案实践水平、和优化档案实践质量的需要,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和重视科学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显得格外重要。这方面既有深刻的历史教训,也存在诸多的现实问题,的确值得特别关注。例如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档案工作,除政治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档案科学理论的指导。再如现在的局馆合一是否合宜、各级综合档案馆如何科学定位、公共档案馆是否构建与怎样构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如何改革(档案室小而全是否合理、半现行文件管理社会化是否可行)等一系列体制性问题,综合档案馆性质职能与其开展现行文件利用服务、两个“体系”构建等创新性问题,档案馆、室期满档案鉴定销毁等技术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措施外,还需要加强档案科学理论指导,在认识上和操作上提供系统性、合理性、前瞻性的科学依据,以增强问题解决的科学性和长效性,尽量避免少走或不走弯路,努力防止走回头路和反复折腾。

5 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的科学发展

邹吉辉: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科学发展是当前档案界探讨的中心话题之一,也是今后档案界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从世界档案史来看,档案实践发展和理论发展既平衡又不平衡,其中,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

不平衡的绝对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档案实践发生与理论形成在时间上是不平衡的,即所谓理论时滞性。档案实践总是在不断向前发展,新生事物始终伴随着档案实践发展不断涌现出来,而理论对实践的认识——总结实践经验、解释实践现象和回答实践新问题,总是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并且这种时间差的存在也是必要与合理的,从而导致了档案实践发展和理论发展的不平衡。具体而言,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一天,作为人类记忆的档案就一天不会消亡,档案实践也就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不仅如此,档案实践发展既会受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和影响,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及其对档案需求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也会受到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和影响,根据档案工作职责任务、领导体制、管理方式、机构设置、技术手段、人员素质等内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总之,档案实践始终沿着一定的发展规律不断前行。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主、客观因素和环境始终存在一定的差异,就会导致档案实践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新情况,或产生新问题、新矛盾,或引进和运用新方法、新技术,或积累和形成新经验、新教训。对于这些实践新现象,档案人员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即必须对这些新现象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分析、综合,通过研究,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其规律特点,从而回答它们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这样等问题。但是,从人类认识接受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来看,同一实践和理论是不可能同时出现、同步进行和同期完成的,正常情况下,总是实践先于理论,新的理论来自新的实践,新实践的开展与新理论的形成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时间距离,只有这样,新的实践才可能为新理论的诞生提供具体、完整的研究对象及其全面、系统的情况,从而为提炼和形成新的科学认识奠定坚实的事实基础。再说,从认识新实践到形成新理论,这是一个完整而艰苦的理性思考和科学研究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假若其间还出现别的新因素(如资料欠缺、事实不清、认识差异、观点争论等),探讨研究、达成共识、形成理论的过程势必加长,所需时间自然随之延长。这样,档案实践发展与理论发展之间就必然出现时间上的不平衡。

其次是档案实践与理论在内容上会出现不平衡,理论或落后于实践,或超前于实践(甚至脱离于实践),即所谓理论试探性或近似性。前面讨论“(档案实践)检验现有档案理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时,我已列举了相关情况,不再赘述。在此,我想从科学学的角度作一些基本认识的探讨,科学学认为科学理论具有指导实践的内在倾向性,具体表现为对现在实践的解释功能和对未来实践的预测功能,换言之,理论研究就是寻求一种对实践的合理解释。即对事件、现象、关系和原因作出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解释,其基本价值就在于向人们提供关于事实的界说和解释,引导人们认识事实。但这些指导实践的功能,通常是通过基本假设的逻辑形式来建构其理论架构的,由于社会科学理论往往产生于独特的社会背景下,一些假设可能是隐含的,就会出现对同一问题可以发展出若干不同理论来进行解释的学术现 象。正如波普尔所言,在真理面前任何科学理论都是试探性的、暂时性的、猜测性的,都是而且永远是试探性的假说或真理的近似。因此,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在内容上出现不平衡就不足为奇了。

平衡的相对性主要反映于档案实践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纵观档案发展史,档案实践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向前发展的,其发展过程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阶段性波浪式运动,在其静态阶段,档案实践出现稳定状态,反映这一阶段实践的档案理论与该实践在内容上就会出现暂时的平衡。换言之,静态阶段的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具有相对同步性。一般来说,只有当实践向前发展了,打破了现存稳定状态。由静态阶段转变为动态阶段时,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内容上原有平衡才会被颠覆,产生新实践与旧理论之间的不平衡。如此周而复始,推动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不断开拓创新、丰富发展、成熟完善。

何永斌:据我看来,档案实践和理论的发展犹如两辆马车,其关系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结(符)合度很高,两者关系十分密切,即在同一条道上并驾齐驱;一种是结(符)合度较低,两者关系不够密切,即在同一条道上却相距甚远;一种是结(符)合度为零,两者关系呈分离状态,即在两条道上各自奔跑。不管它们在任何时间点和空间点上以任何关系存在,都是互相联系着的,即使是错误理论和伪科学理论,从根本上来看,也未离开档案实践,只不过它们对档案实践的认识是错误的,都对档案实践问题作出了不正确的回答与解释。因此,从社会科学来看,离开实践的理论是虚妄、空想的理论,即荒谬的理论;离开科学理论的实践是盲目、低效的行动,有时甚至是有害和危险的行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档案实践和档案理论的科学发展,根本在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关键在于提高它们的结(符)合度,即尽量减少和避免低度结合与零度结合,积极寻求高度结合点,努力推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体而言,必须认真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实践人员要自觉学习和研究科学理论,提高理论水平;另一方面理论人员要自觉学习和研究档案实践,丰富实践知识。只有当两支队伍全面协调发展时,才能促进并确保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的科学发展。

邹吉辉:我不完全认同你的观点,但必须肯定你有过人的见识。理论联系实际诚为档案实践与理论科学发展之根本,其核心在于理论应与实践协调发展,或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实践发展,或不断创新自己以推动实践发展,在不断消除自身历史局限性和不成熟性之中与实践一起进步。其关键在于提高认识与狠抓落实。

首先,努力遵循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如前所述。世界档案史已显示档案实践发展和理论发展呈阶段性的波浪式运动,这一发展规律和特点告诉我们,档案实践和档案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阶段性的变动状态和平稳状态。因此,无论档案实践发展和理论发展处于何种状态,我们必须首先抓好当前的实践和理论建设,与此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和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推动档案实践和理论继续前进。具体而言。无论是档案实践者,还是档案理论者,在档案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既要善于汲取历史经验教训为现实实践服务,又要善于积累现实经验并从中发现和发掘新的生长点,还要善于研究新生事物因素,形成新认识,催生新理论,在正确回答现实实践问题的同时,指示档案实践继续前进的正确方向或合理趋势。

其次,积极利用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推进档案实践与理论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遵循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对客观规律的简单复制和被动接受。换言之,推动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发展,既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又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前者强调的是善于行动,后者强调的是敢于行动,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是推动事业发展的科学态度。档案实践与理论发展规律提示我们,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各种历史机遇,有时呈显性状态,有时呈隐性状态,前者如“文件中心”之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之于“文件连续体理论”等,后者如档案馆档案第一层分类和管理之于全宗理论(来源原则)、档案保管期限划分之于档案价值鉴定理论等。对于显性状态的发展机遇,只要善于抓住,就会迅速转化为新的实践和理论成果,实现档案实践及其理论的协调发展。对于隐性状态的发展机遇,不仅需要见微知著的敏锐,而且需要独具慧眼的大智,更是需要敢于创新的大勇,才能及时发现其端倪,紧紧把握其路径。将其转化为新的实践和理论成果,促进档案实践及其理论的协调发展。因此,敢于利用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的科学发展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和推动作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档案人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再次,以人为本打造一支能文能武的优秀档案事业团队。理论联系实际、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科学发展,始终都是依靠档案人员(实践者与理论者)去实现的。因此。当前及今后必须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切实提高档案人员的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换言之,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科学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取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和质量,而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和质量又取决于档案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正因为如此,才有必要建立一支能力强、质量优、水平高的档案工作队伍,为切实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和质量、确保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为此,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体制机制,激励和鞭策档案人员扎扎实实地提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推进和实现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最后,统筹兼顾构建科学发展的和谐环境。我认为,理论联系实际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是指理论联系社会实际(即外部联系),微观是指理论联系专业共作实际(即内部联系)。理论联系社会实际的要义,就是要敢于破除自我封闭观念,走出档案大门,摒弃门户之见,参与社会建设,跟踪科技前沿,争取各方支持,开辟一条有利于档案实践与理论科学发展的金光大道。理论联系专业工作实际的要义,就是要深入系统地研究档案、档案工作、档案事业自身发展规律与特点,努力构建独立完善的档案学科体系,不仅要科学回答与合理解释档案实践现实问题,帮助人们认识档案,还要正确引导档案实践不断前进和壮大。只有统筹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推进和实现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科学发展,促进档案事业和档案学科自强不息。换言之,推进和实现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科学发展,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而且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内外两个环境和谐相处,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档案事业是国家事业的一部分,档案学科是科学家族的一分子,理应与各项事业、各门学科同步发展,因此,档案实践与理论建设不仅需要而且应该积极争取社会各方的关心支持,通过客观与主观的积极配合,共同作用,形成合力。为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科学发展提供广阔而坚实的社会平台,如健全完善的相关政策法规、足额投入的事业经费、强力支持的教育科技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档案事业与各项事业、档案学科与各门学科的协调发展,确保档案事业特别是档案学科不被边缘化。

参考文献:

[1]马姝,桑毓城,王绍惠,综合档案馆中客体全宗的探讨[j].档案管理,2006(5).

[2]傅荣校,何嘉荪,关于评建国后我国档案学若干问题的评论——两个学者的对话[j].档案管理。2007(1).

[3],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j].选集,(3):1012-1013.

[4]邹吉辉。张梅,“档案室基础论”与“文档中心”刍议[j].四川档案,2000(5).

[5]徐崇温,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先导作用[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