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范例6篇

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

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 乡村旅游;乡土文化;结构;解构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014-2

费孝通先生在其《乡土中国》一书中,明确地指出中国社会的结构本质上是“乡土性的”,“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具体乡村旅游中,乡土文化是开展乡村旅游所依托的资源,本文中所提到的的乡土文化的“结构”(construction)表述的是费先生笔下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的稳定形态,而乡土文化的“解构”(deconstruction)则意味着在原有的文化“形态”之上,不断变化实现质态的转变。从“结构”到“解构”则展现了在乡村旅游的影响下,传统乡土文化结构的演变动态过程――传统的乡土文化逐步瓦解,新的文化逐渐形成并趋于阶段性稳定。

一、田野点:人类学视野下的乡土传统文化产业

1990年以来,随着全球化浪潮和文化旅游观念而兴起的乡村旅游,成了中国大处可见的一种文化景观。乡村旅游“可以是到乡村去体验和体会一种‘怀旧’的感觉,毕竟‘乡村’可以成为人们记忆中与‘过去’联系在一起的场景”。本文所讨论的三交镇,正是一个伴随着黄河旅游开发而兴起的乡村旅游特色的个案。

三交镇地处吕梁山麓,黄河东岸是柳林县和石楼县交界的地方,黄河对岸又是陕西省绥德县与清涧县接壤的地方,所以自古就有“鼓击震两省、鸡鸣惊四县”之美誉。共18个行政村,20770人,全镇辖区面积115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46822亩,其中枣林面积21075亩,退耕还林面积10600亩,年产红枣1500万斤左右,1998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枣第一镇”,2008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被山西省政府命名为“山西省旅游名镇”,2011年人均纯收入4970元。

这里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红枣第一镇”,也是黄河三峡母亲峰景区的所在地,黄河的雄魂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里有远近闻名的国家3A级黄河三峡母亲峰旅游区、红军东征纪念馆、刘志丹纪念亭、明清古街、古寨堡、闯王寨等。这里所开发的黄河三峡母亲峰景区面积达31平方公里之大,黄河冲浪里程达15公里之长,都力拔全国黄河旅游之头筹。每天吸引着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众多游客,古镇的名声越传越远。为进一步开发黄河母亲峰景点,现计划投资3000万元,对黄河母亲峰景点进行规划、景点的打造、农家乐的开发等,把三交打造成全国著名的旅游新镇。

而这一系列旅游项目的开发,对黄河沿岸的这一历史文化古镇三交镇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交黄河风情游每年前来游客三十万余人,可创收入达四百万元,成为古镇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乡土传统文化也伴随着对外界文化的吸纳而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结构与重组,从基本的生活方式到精神层面、制度层面都经历一场变革。

二、结构: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结构与“守土文化”

费孝通先生认为“在人类学的概念里,‘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或者群体,共有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体系总称,而民族或者群体的范围是可大可小的”。他还认为“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乡土传统文化结构,主要是指共同生活的人群在长期的历史中逐渐形成并高度认同的民族经验, 包括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伦理准则、生活理想等等”。

“对任何现实的理解与认识,都有它无法摆脱的先行结构,这就是传统”。乡土文化的“结构”就是中国传统乡村所共同具有的、相对稳定的“传统”。这些乡土传统知识在相对的文化板快中,形成独有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形态和知识系统,维系着族群自身的文化,并且独立创造适应本族群需要的知识形态,与其他文化知识系统相区别。这些乡土传统知识是其他知识不可替代的,是人类知识创造的特有产物。

费先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对中国社会结构的研究中,就把中国乡村的传统文化形象的表述为“守土文化”,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具体诠释。第一,范围的封闭性。三交镇虽然是四县接壤的地方,可人和土地的紧密联系导致了其生活富于地域性,人的活动不会距离自己的土地太远,不同的村落之间缺乏常规联系,各自保留着相对孤立的生活与界限。第二,传统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第三,这是一个传统的社会,极少变动。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表现为乡土社会千百年所积淀的经验,生活是一套传统的办法,很少新的问题。但现代社会,尤其是伴随着乡村旅游大量外来游客的涌入,无疑会对传统经验与文化产生新的碰撞。

以上三个方面相互作为,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稳定的维护着以“守土”为表现形式的中国传统乡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的“结构”。但随着乡村旅游发展敲开了封闭乡村的大门,城市文化作为新的文化形态与传统乡土文化发生了相互影响、交流,乡土文化也逐渐开始了其“解构”过程。

三、解构:乡村旅游场域中的主体互动

皮埃尔・布迪厄将场域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场域中的不同社会要素占有不同的位置,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源而在场域中存在和发挥作用。以旅游开发管理部门、旅游投资企业、游客为代表的外部利益主体,在旅游场域中与村民这一内部主体互动,虽然双方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平等关系及地位的悬殊,但在乡村旅游场域中,各种权利主体仍在以各种方式突显自己的力量,进而促成了对传统乡土文化的解构。

(一)旅游开发管理部门与村民的互动

旅游开发管理部门是旅游场域中的主导部门,其目的主要是提升当地形象,增加旅游收入,进而促进当地生产总值的增加。当地村民通过让渡一部分生活空间,让旅游开发管理部门将其开发成为旅游活动的公共空间,从而换取一定的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

旅游开发管理部门与村民之间的经济互动有以下几种表现:(1)旅游开发管理部门通过招商引资,协调与有关部门的关系,形成有利于旅游发展的社会环境。柳林县旅游开发管理部门为了打造“黄河文化”这一品牌,进行了一系列的旅游规划定位、项目审批、融资等;(2)随着黄河旅游作为一个整体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必然要求在整合各种文化景观的基础上发展内生力量和内生精神,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改变精神面貌。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与状态,对乡土传统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解构。

(二)旅游投资企业与村民的互动

企业作为直接的经营者,是经济资本的拥有者,也是管理权的行使者,将现代的经营理念运用到旅游管理中,在旅游场域中是显性的指导力量,而且更多时候是政府的合作者。目前企业是显性主导力量,而村民则是非主导的隐性力量,二者在动态的互动中形成了当地特有的旅游社会结构。

旅游投资企业与村民之间的经济互动有以下几种表现: (1)文化是特殊的旅游资源,不同于自然资源旅游开发。企业的目的即为了盈利,但近些年,柳林的部分企业在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考虑更多的是转型跨越及投资回馈乡民,在与政府的合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官办民助”的独特模式。政府节约行政成本,企业也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老百姓从中也得到了实惠,可谓一定程度上的共赢。(2)功能性重构是乡土传统文化适应的基本动力。企业对传统文化进行包装展示,将民族文化转换为文化产品。(3)随着黄河旅游和一系列项目的开发投资,带来了大量劳动力的回流,也随之带来了新的文化因子,让自我的文化得到发展和前进,取而代之。如此,乡土社区逐渐通过传播和物质流通以及对外界文化的吸纳而进行重构。

(三)游客与村民的互动

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冲击是乡土传统知识不可规避的问题。以个人和团队面目出现的旅游者,虽然他们以观光或者单独享受闲暇生活为目的,但他们的出现对乡土文化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原先单一的本土社区一下子增添了许多流动的

外来人口,作为主人的当地居民和作为客人的外来游客在许多场合面临直接接触,也推动了乡村重新审视自己传统的乡土文化,对乡土传统文化结构进行一定的利益重组。

游客与村民之间的经济互动有以下几种表现:(1)当地村民可以从外来文化或者外来人,比如游客那里能找到自豪, 可以促使他们尽可能地展示属于自己文化的成分,这也伴随着产生了文化自觉。如果没有乡村旅游,乡村也会随着城镇化的进程逐渐失去原有的特色,成为工业化城市的一部分,村民也会视传统的生活方式为落后、贫穷的代表,不会去主动、重新挖掘乡土文化的经济价值。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乡村重新审视传统的乡土文化,通过发掘乡土文化的文化价值获取了对乡土文化的集体文化自豪感。(2)乡土社区逐渐通过对外界文化的吸纳而对原先的生活方式进行解构。原先村民伴随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作息。而现在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将两餐改为了三餐,且在原来的小米稀饭、馒头等单一食物的基础上增加了炒菜、饮品、特色农产品,以此来满足游客的需要。对当地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进行了解构和重组。(3)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农民以开阔的视角,超越自己文化固有的思想模式,领悟与接受其他文化的表现模式。

四、结语

如前所述,乡土文化结构受到旅游场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的影响,正经历一个巨大的解构与发展的过程。旅游场域中这多重相互冲突而又相互妥协的文化力量,是由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塑造而成的,是一个聚集多种文化逻辑的话语场,“是我们时代特定社会经济构成的意义和记录,它同时也是我们被卷入其中的历史运动”。这一系列权利主体的利益互动对传统乡土文化进行了一定形式的解构和重组。

“结构”与“解构”是本文研究中用到的两个关键词汇,以分析乡村旅游发展前后乡土文化的变迁过程。“结构”代表的是一种相互联系作用中或者后所形成的稳定的“形态”,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而“解构”代表的则是一个“同质异化”的“质态”过程。而从“结构”到“解构”的这一动态演变过程,则说明了旅游对乡土传统文化结构的巨大影响,地方乡土传统文化被卷入现代化进程之中,乡土传统文化面临重构使命。旅游场域中各种权利主体的存在及互动,也对乡土传统文化的“解构”起了加速作用。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3]费孝通.费孝通九十新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4]方李莉.文化自觉与“全球化”发展[J].文化研究,2007,(06).

[5]麻国庆.社会结合和文化传统[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6]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1.

[7]郑晴云,郑树荣.论旅游的精神文化本质[J].思想战线,2003,(04).

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范文2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1-0048-03

乡土教育在我国是一个特指概念,指以人们能够亲身感受到的本乡本土的自然、人文、历史为教育资源。采用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多种形式进行的教育活动。乡土教育在乡土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孕育和生成,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现实性、整合性特色,它同样是国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近十年的研究,聚集了一批有识之士,从历史、现实、理论三个维度,围绕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中的乡土课程、乡土知识、乡土教材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诞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目前如何加大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研究的力度,有几个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并力求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取得共识。

一、全球化与文化整合视野下乡土教育发展面对的挑战与问题

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问题,首先必须把握社会变革的实质。

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 “不仅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而是以经济生活为基础的全部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即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正是以人的存在方式变革为主题,导致了我们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认识并引发了学校教育的根本改革与创新。其中,构建完善的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机制,提升劳动者的基本素养,通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缓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导致的边远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外流带来的乡土社会衰败趋势,成为实施“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和办人民满意学校的战略性举措。

第二是多元文化与多种价值取向并存的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复杂的文化价值选择。

改革的深化引起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由于经济全球化引发的文化冲突和价值冲突,由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社会阶层分化和多元价值取向,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同样面对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如何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择和认同,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纳、创新,对丰富文化资源进行选择的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是我国学校教育必须主动应对的问题。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和谐的文化,中国56个民族都有自己个性鲜明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必须受到尊重并得以发扬。―方面,多元文化的存在是人类得以生存的一个基础,是提供人们创新的源泉,但另一方面,更凸显了多元文化与现代性的尖锐矛盾。这一矛盾突出表现在,多民族融合后的趋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族文化的消失,同时也表现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存在的“城市中心化”现象,对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缺乏适切性。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导致的生态危机,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会生存基础上求发展,我们还缺少得力的举措。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多元文化与现代性关系的处理,实质是对文化的选择问题,不仅聚焦于多元文化传统中思想资源特质的再认识。而且要思考主导价值观下的多元文化和谐共生问题,这正是我们在新时期要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三是乡土教育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困惑。

乡土教育问题研究其独特性决定,应寻求特有的研究方法。由于该问题研究在我国起步晚,还需要有一个实证经验材料的积累沉淀过程。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未形成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和学术话语,没有共同关注研究主题,就难以集中学术共同体的智慧,为新理论、新范式的产生提供平台,也就很难取得学术发展的新突破;研究缺乏明晰思路及理论建构,理论提升困难;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发展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已有的经验缺乏反思总结。

应对挑战与困惑,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发展需要两个新的立论点。

第一,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整合。文化整合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互补、互证、互识的动态过程,核心在于价值观的建构。我们要通过文化整合,实现在确立普遍价值前提下重建本土价值(民族文化价值),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共同发展,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站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整合背景的高位来思考,从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求及人的发展需求出发,才能防止以西方话语来剪裁中国本土问题。

第二,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学校教育创新的本质是,以“发展”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一种勇于变革、改革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先进的学校文化,有回应时代挑战的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学校教育创新的实质在于变革、超越和发展。站在学校教育创新高度来思考问题,才能使我们的乡土教育的发展有强的生命力。

二、中国乡土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及关注的重点问题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馑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地方性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同时促进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乡土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研究,主要涉及乡土教育的内涵特色,乡土教育的目标价值取向,乡土教育的课程结构与形式,乡土教育的内容选择与建构,乡土教育的课程实施及策略问题(含教材开发建设)等问题。

聚焦于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透视,乡土教育的实践探索重点在于以下几点。

(一)乡土教育研究主题的转换

乡土教育中,无论是对近百年中国乡土教育发展历史的审视,还是当前乡土课程、乡土教材的开发,其研究主题正实现从工具论到价值论的转换。正是这一根本转换,使乡土教育研究聚焦在重新认识本土文化对当地地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价值上,聚焦在如何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的问题上。也就是说,正在实现从关注课程资源开发进而关注文化传承;从仅关注学生学习的分数,向关注人的发展、人的生活、人的生命的转变。重建个体与群体主体性的意义世界,从而导致深刻的教育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革,实现了对不合理教育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突破和超越。

(二)乡土教育目标价值取向的重新审视

乡土教育目标,深层次的问题是在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进行价值选择,即:以促进社会发展还是促进人的发展为本;以掌握科学基础知识为主,还是获得生活直接经验为主;以群体发展为主,还是以个性发展为主;强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强调批判和超越;强调国际化,还是强i同本土化。

通过乡土教育的课程学习,培养热爱家乡,理解本土文化,有爱国主义精神,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已取得共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与发展是乡土教育承载的特殊使命,这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乡土课程与教材开发研究的实质。当前需要关注和解决的

问题是,面对目前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承形式及其“二律背反”现象,乡土教育如何实现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功能。

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承形式,一是主动汲取异质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实现对原文化的扬弃,在新的文化观念中得到传承(本土文化的自我发展);二是在异质文化中以扬弃形式传承(意味着本土文化的消亡)。我们应持的态度是,处理好多元文化共存兼容和开放的和谐发展关系,促进文化的沟通与相互理解;有关地方性知识的校本课程开发不能仅仅停留在其文化符号的表征,而必须回到其生活之活水源头,为乡土教育提供丰富多彩和生生不息的文化滋养。

(三)面向现代化的乡土教育课程结构与形式问题

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与区域性发展的特点,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课程结构必须体现多样性特色。

在前期初步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目前已形成学科渗透与学科课外延伸,专题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开发和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形成优质特色课程三个层次的课程存在。内容广泛涉及地方志类、乡土文化类、地方社会人文类、地方科学类、地方生产实践类。

事实证明,只有多样化的课程形态并存,才能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以及学生发展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并从根本上保证少数民族地区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基于现代化发展的乡土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建构问题

如何认识和选择乡土知识,如何处理好科学与人文关系,现代性与多元文化关系,是乡土教育实施的关键问题。如果说乡土知识的选择实质是文化选择,那么,在学校教育创新视野下如何思考乡土知识的选择,实现乡土知识所具有的创构、建设和生成作用?人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寻求问题的回答。

一是整合,不仅要实现乡土知识与普适性知识的整合,还要关注乡土知识发展的内在规律,实现乡土知识内在系统的整合;二是科学与人文的统整;三是面向生活实际的问题,使地方性知识亲近家乡、亲近学生;四是体现课程的文化性,即按照一定地域社会发展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地方乡土知识的选择、整理和提炼。

总体分析,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教学目标,回归生活的内容设计,学生活动的合理组织,以及呈现方式的丰富多样,正是乡土知识的选择原则。

(五)乡土教育课程实施策略问题

课程实施策略的确定旨在体现乡土教育、乡土课程、乡土教材开发的发展性、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和适切性;以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为主,形成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同时尽可能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文化选择、批判、创生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乡土教育发展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乡土教育研究的深化,必须解决方法论问题。

第一,对目前研究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全面把握。乡土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内外在诸多问题。不仅在宏观上有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发展的极不平衡,如何做到尊重差异、差异发展,实现学校的均衡发展问题,而且还有诸多深层次问题。诸如,主流话语与乡土话语相遇时出现的权力不对称的裁决,乡士教材与正式课程之间缺乏关联性问题,学生民族认同感的缺失,文化传承与文化交融关系的错位,文化大传统与族群性文化权利诉求的失衡,等等。我们只有全面把握和对这些问题有透彻的分析,才能作出明智的战略性决策。

第二,关于乡土教育研究中遭遇的若干障碍的认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的乡土教育研究目前承受着来自观念层面、制度体系层面的诸多障碍。例如国家主义的课程强势,精英教育的取向,在高考升学竞争压力下社会和家长的不理解,教师承载的过重负荷以及学校领导的诸多无奈。乡土教育研究需要提供内外在良好的环境条件。内在环境指的是学校应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在办学中尽可能处理好维持系统与变革系统合理运作的关系,内在优化与外在社会压力的关系,学校个性化发展中共性与个性关系,从而使乡土教育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找到它应有的位置。现代意义的乡土教育正是在变革与适应、解放与控制互动中生成与发展的。而外在环境则是指乡土教育的发展需要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

第三,对乡土教育、乡土知识、乡土课程等概念内涵、特征及定位问题的理论澄清。乡土教育的理论研究,目前主要包括乡土教育、乡土课程、乡土的文化性特征(多样性);少数民族文化的分类;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位等问题。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的学者们各自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教育学视角对乡土教育进行了探讨,开拓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经济文化类型与地方课程的建构;国家建设模式与乡士知识的传承;乡土知识的习得过程;有效处理国家课程与乡土课程的关系;乡土知识与文化重建(文化变革与转型);等等。这些研究,扩展了学术视野,有利于乡土教育研究的深化。

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范文3

关键词 乡土景观 景观设计 场所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乡土”是一个很寻常的主题,但学界对其正式的研究却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西方国家有关乡土景观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40一50年代,它是建筑学和考古学携手并进发展的产物。很多研究都隶属于文化景观的范畴。我国学者对乡土景观的关注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到90年代研究队伍逐渐壮大。研究更倾向于对我国传统聚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地理学、建筑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和考古学等四个学科。西方乡土景观研究发展到今天,在内容上已经达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方法上也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事实上,乡土景观的研究在西方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从1997年开始了乡土景观的研究,当时集中在云南和等地,王志芳,孙鹏等多篇研究生论文就是在此背景下形成的。

1对乡土景观的认识

我们可以把景观定义为土地及L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地域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人文过程和人类的价值观在大地上的投影à。所谓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因此,乡土景观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这种乡土景观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乡土景观的这种理解包含几个核心的关键词:即,它是适应于当地自然和土地的,它是当地人的,它是为了生存和生活的,只者却一不可。这可以从乡土景观的主体、客体及相互关系方面来理解:

2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景中人和景外人看待景观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景观的表达,而后者是景观的印象。景观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之中,是一种社会生活的空间,是人与环境的有机整体。主体—内在者和客体—乡土景观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乡土景观的形成过程,即内在者与周围环境相互调和、相互适应的过程。任何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都是人塑造了环境,环境又搜造了人的过程。塑造的过程当然是通过主体的行为进行的,意即人类通过自身的行为创造着环境,环境又反过来通过限制人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行为是文化景观形成过程的中介。乡土景观形成过程的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作为中介的行为的特殊性:具有功用性。乡土景观的形成过程是使用过程和创造过程合二为一的。使用者和创造者的结合使得创造过程的目的变得更为直接明了,即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这些使用者又是一些普通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基本的需求就是生产、生活。而生产、生活行为又是大众居民最常见的使用行为,这种行为又在一定程度上对既定的景观进行完善和修正,即使用行为也是一种创造行为。可以说乡土景观中的使用行为和创造行为都是有功用目的具有自发性。使用者和创造者的结合使景观创造的行为随时可以发生,不受其他因素的约束,只要正在进行行为的人愿意。另外,这种自发还能够从一种个体行为变成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并产生一种综合结果。对于有的乡土景观来说,它看起来似乎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结果,似乎是属于自上而下发生的。但其本质却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本来出于使用的实际目的,在长期的发展以后成为一种文化行为,成为一种约束性的、似乎非功用性、非自发的行为。但其本质仍然是功用的,是集体无意识的体现。客体:乡土景观根据上述对过程的分析,这里将乡土景观定义为:内在者出于生活的需要而自发创造形成的一种文化景观,这种生活需要包括文化和精神的需要在内。因此,它不仅应该包括人、建筑、各种构筑物、器具等,还应包括形成这一切的自然背景。乡土景观是包含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土地和土地上的物体构成的综合体,是包括自然和历史文化在内的整体系统。同时,由于创造者及其行为特征的独特性,乡土景观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具有实际功用性。这是区别乡土与非乡土的关键所在,即是否具有与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功能,这里主要指的是生活和生产方面的,也包括形成人们生活习惯的部分。具有多样性。它是自发或半自发形成的,因而受所处地域和创造者的影响较大,可能会随地域自然特点、创造者的民族、文化、性别的差异而发生很大的变化。具有文化意义。乡土景观是社会体验和文化含义的重要载体。这种意义是内在者所赋予的,因而必须从内在者的角度去理解。人类是符号的动物,乡土景观则是一个符号传播的媒体,是有含义的。它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历史;讲述着动人的故事,包括美丽的或是凄惨的故事;讲述着土地的归属,也讲述着人与土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它是我们不经意中的自传,反映了我们的趣味,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渴望,甚至我们的恐惧。”。。拉普卜特。等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归纳将意义在二个层次上表达:“高层次”意义:是指有关宇宙论、文化图式、世界观、哲学体系和信仰等方面的。如“风水”所表达的有关中国人与环境关系的文化图式。“中层次”意义:指有关表达身份、地位、财富、权利等,即指活动、行为和场面中潜在的而不是效用性的方面。“低层次”意义:指日常的、效用性的意义,包括有意布置的场面和因之而生的社会情境,期望行为等;私密性、可近性;升堂人室等第;座位排列;行动和道路指向等等,这些能使使用者行为恰当,举止适度,协同动作。

3结语

一种理想的景观,无论是没有设计师的、基于经验的前科学设计,或是基于科学理论和方法的现代设计,最终都将走向天地、人、神的和砂。理解乡土景观如同掌握最现代的科学和技术一样,都有助于景观设计师的作品离理想景观更近些。.

注释

(1)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黄兰谷等译.北京:中国建筑,1992.

(2)俞孔坚.寻常景观的诗意.中国园林,20o4(l2尧25~28;俞孔坚,李伟.续唱新丈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建筑学报,20o4(8>5~8

(3)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俞孔坚,王志芳,孙鹤译.北京:中国

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乡土文化;农村小学德育;积极作用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或者群体,共有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体系总称。”从广义上来说是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从狭义上来说文化是人精神的创造物。乡土文化则是生活在乡土中的人创造的文化,是在乡村中的人在适应和改造自然、改造自身的生产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的生活样式。

一、乡土文化对农村学校德育的积极作用

乡土文化本质上是一个界域概念。它的区域性使得人们具有强烈的“家”的意识,爱祖国总是从爱自己的家乡开始,由爱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家乡升华到爱自己的祖国。家国文化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对于所属乡土文化的认同,就是其对乡土的认同。乡土文化中的德育是学生在了解和认识自己生长或长期居住的地方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激发他们的乡土情感并产生乡土关怀,进而产生“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这是北宋时期的思想家张载提出来的。意谓世人,皆为我的同胞;万物,俱是我的同辈。当前,中国的学校道德教育处在不断变革的社会大背景中,乡土文化因为具有无可比拟的民族和大众的特性,在农村学校德育实践中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同时,从学生的学习难易上来看,乡土文化就在他们身边,真实而生动,可感知,可体验,可以增强学习兴趣,让道德教育看到实效。

二、乡土文化在农村小学德育中的合理运用

当前,我们的整个教育体系并没有全面发挥引导乡土文化并利用好乡土文化的作用,乡土文化的前途令人忧,如何在农村小学德育中合理运用乡土文化的问题也异常迫切。这些问题不仅能为我国按照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的原则建构民族国家发展模式提供基础和养分,而且能为我国立足于本土文化的民族自主性和现代性提供多重资源。

1.作为道德教育的主体,学校应该在学科教学中涵盖乡土德育指导并挖掘乡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

各地区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应出台教材编制规范、制订课程设置标准和考核要求,组织人力编写教材、补充师资以保证课程的实施,以必修课的形式在中小学开设乡土课程,并将其纳入升学考试范畴,从而引起人们对乡土文化的重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渗透乡土德育知识传授和情感指导。

2.把握乡土文化中的价值判断和取舍标准

乡土文化内涵丰富,作为农村小学德育中的乡土文化教育,该有一个什么样的价值标准?应该从两个方面来体现。既要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较强的教育指导意义,同时也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首先,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的乡土文化必须是能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向上的,能提高中小学生精神逐步走向高尚,能激励人为了未来努力奋斗的乡土文化。第二,它必须适合我们的民族和国家,能为学生所理解并接受,这种文化也必须是人人都能享受到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精神上更为崇高,有更强的凝聚力。我们的小学德育必须坚持这两方面的价值判断,让乡土文化发挥出其最大的功效。当然,如今的农村小学在进行乡土文化德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多元文化社会里,这是无法避免的,这就要求学校在德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地域的文化,注意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区分,让学生在比较中更加加深对自身乡土文化的了解,并尊重他人的文化。

3.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体现乡土德育

乡土课程教学内容方面,要更加注重让学生接触自然,让学生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亲近自然,熟悉周围的生态环境;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和教师的双向互动,使学生感受到乡土自然的魅力;在教学形式上,应增加学生和乡土直接接触的机会,从直观教学、联络游戏和学生生活经验入手获得相关乡土知识。德育内容的选择要从身边能接触到的乡土文化,如乡土文化中的人、自然和事物开始,然后慢慢扩展到整个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与乡土文化的疏离感,并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乡土文化中德育的熏陶。

乡土与德育是人们一直关注的两大主题,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加快的过程中,面对乡土教育资源的逐渐流失,我国应借鉴国外乡土德育的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帮助他们建立乡土情结和爱国主义情怀。

参考文献:

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范文5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乡土美术,它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教育上有着非凡的意义。只有将乡土美术教育做好,才能够向世界更好地展现出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但是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结合当地的乡土美术来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识不够充分,在创作过程中无法将这些乡土民族文化元素加入其中,使得我国美术发展历史上失去一笔宝贵的财富。

1 乡土美术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1.1 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的发展中各民族形成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并且他们将这些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乡土美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它包含着许多民族文化元素,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状况,可以说乡土美术是民族的精神记忆。以往的乡土美术传承都是通过世袭来实现,所以乡土美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且对当地民族的文化心理有着深刻影响。人们通过对乡土美术的分析,可以找到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分析出民族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来说,他们自身的乡土美术承载着许多民族史诗和历史神话故事,并且这些乡土美术世世代代在传承,从而为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能够提升民族文化心理稳定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些语句无不包含对乡土人情的眷恋,而乡土美术作为乡土民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以更加固定的形式来进行传承,从而增强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为民族文化心理稳定奠定良好基础。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将人类现有的文化分为外在文化和内在文化,乡土美术作为外在文化的表现,同时它对内在文化也有较大的影响,它可以对人的心理产生引导,使他们的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方式以及道德情感等都发生改变,从而使其更加贴近本民族的心理,在民族文化上有更深的认同感。所以说,乡土美术在民族文化传承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可以提升民族心理结构的稳定性,能够团结民族人民,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1.3 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

乡土美术教育与其他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它有着自身的特点,需要教师站在民族角度上分析问题,找到与美术相对应的民族文化,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美术作品,从而提升民族美术教育质量。进入新时期以来,乡土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关系到本民族的发展状况,同时还会影响到国家的文化安全。通过乡土教育,人们可以提高对自我的认识,而乡土美术教育,可以让人们对所属群体进行肯定和认同。只有将乡土认同上升到一种民族认同,才可以保障整个社会的稳定,才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例如,蔚县剪纸,它作为河北省汉族乡土美术的代表之一,采用明快绚丽的色彩来展现出北方民族豪放、热情的民族性格,同时该种乡土美术作品还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情感表达上能够给人更多的想象,对于大部分汉族人民来说,它有一种淳朴的气息,让人感到亲切,从而更好地实现民族认同。在几百年的历史传承中,这种乡土美术成为一种古老的技艺,但是它也在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从而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正是千千万万这种乡土美术的组合,才构成了我国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说,乡土美术教育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2 乡土美术教育内涵分析

2.1 为现代美术教学提供科学借鉴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美术教育,它都源于民间美术的发展,也正是民间美术形式的多样化,才为世界美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元素。乡土美术教育的绘画理念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有着自身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它的造型比较夸张,在色彩运用上比较鲜明,而且色调之间的对比效果也比较明显,在表现上一般会呈现出多角度、多时空的状态,从而给人更多的遐想,在情感的表现上更加自然。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乡土美术的创作特点,结合本土民族美术形式,将其融入现代美术作品中,使其在现代美术与民族美术表达上有更加良好的表现。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历史文化大国,在进行现代美术教育时,应该要充分体现我国的民族特点,充分运用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乡土美术,提高我们本民族美术教育的质量,为今后我国美术发展提供更多思路,增强我们的乡土美术的艺术性。

2.2 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我国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现代美术知识的讲解,从而忽视了乡土美术以及民族美术教育的重要性,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导致我国的美术创新能力较低。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应该要重视乡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结合。例如,教师可以在原有的美术课堂上为学生展现一些乡土美术作品,感受到这些作品与现代美术作品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乡土美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当地民族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去感受到民间艺术文化气息,让他们认识到乡土美术形式的多样性和民族性,并且能够将这些民族元素在以后的美术创作中应用其中,增强自身作品的艺术魅力,使其更具有民族色彩。同时在这样的教学中,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校的美术教育增添更多活力,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水平。

2.3 使美术教育更加贴近生活

美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创作中需要学生深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更具有灵性。乡土美术作为历史的产物,它既是历史的承载者,同时也是历史的展现者,所以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而且还有这浓重的地域色彩。当前我国大部分的美术教育都在学校的课堂上实现,这样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去观察生活,他们只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下去完成“创作”,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利于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通过乡土美术形式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提高自身观察力,为学生以后美术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乡土文化 小学美术 融合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远历史,在这历史的星河中不断发生着巨大变迁,不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凝聚着无数祖先前辈的智慧与经验,传统的乡土文化便是经由不断地演变、不断地传承而发展至今的,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是自然与人类的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对于人们人格的熏陶和情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将乡土文化资源充分的利用,与小学美术教学有效的结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

一、乡土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一)乡土文化资源的价值

美术作为一门优雅的艺术,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人们的审美、情操以及热爱生活的态度等,激发人们的灵感,让人们表达丰富的内心情感,将美与情感同时结合并且表现出来,它高于生活,但同时它也源于生活。传统的乡土文化资源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其中包括建筑、饮食、手工等多方位的元素,可以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乡土资源,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利用身边简单朴实的素材,激发无限的想象空间,将现代与传统跨时代的联系起来。

(二)对小学美术教学产生的意义

陈旧的、局限的教学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小学美术教学,趋于改变或者逐步接近淘汰的边缘,小学美术教学不是要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是要大胆使用强烈的色彩来表达内心情感,敢于挑战创新不受制约,敢于质疑权威。怎样的合理取材,巧妙地将自然与艺术、人文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就需要合理有效的利用乡土文化,就地取材,科学有效的使用本地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起到宣传保护的作用,同时也是让学生了解乡土文化内涵的契机。

(三)乡土文化美术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国家”没有国哪有家,经济全球化,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渐取代陈旧的生产生活工具,在生活不断方便、进步的今天,我们得到了很多,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城市的现代化,农村的城市化。人类在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变迁,逐渐对土地、对自然失去了原有的热爱,对家乡的认识也逐渐变淡,正向我国拥有众多民族一样,每个地区都有其特色的地区文化,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对民族的了解,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家乡的眷恋,对于民族的归属,乡土文化不仅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同时也是民族传承的钥匙。

二、对乡土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融合的建议

(一)小学美术教学课程的改革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乡土文化,这是历史年代的沉积,现在的教育属于“全国化”教育,忽视了原本属于该地区的特色文化,每个地区的地区差异,教师应当在新时期课改的条件下改变对于陈旧的传统课本的依赖,将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合理利用,使其内容更加的丰富化、多元化,将教学的课程架构不断地完善,也可以引进吸收其他地区的乡土文化,将其带入到课堂当中。与此同时也要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自发的投入对乡土文化的理解之中,也可以让学生合作调查,共同探寻,让学生得到锻炼,也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二)实践不仅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除了检验真理以外,还是知识探索的重要途径,在课本教学之外,实践活动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丰富的乡土文化,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手工艺品的制造,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也可以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场所,与传统的手工艺人或者老一辈的艺术家交流沟通,吸收经验,开阔视野,也可以让学生组织小队,搜集传统的民间故事和趣事,在课堂上用画画的方式与大家分享,让学生利用自己的体验、观察、想象来绘制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探知欲和积极性。

(三)以“学”为本

美术教学的重点在于育人,以“学”为本的“学”指的并不仅仅是学习,还包含了学生。学生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地,美术教学不是单纯的要求学生学会美术,而是要从“心”出发,立足学生的根本,要让学生喜欢美术,喜欢接近自然,愿意去了解乡土文化,不是将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全部利用,更多的还是要筛选适合学生的,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灵活多变的将美术与乡土文化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愿意去探索、发现乡土文化的内涵,让学生在这期间放飞心灵,得到升华。

三、结语

乡土文化浓缩的是无数先辈的生活印记,蕴含着祖先的智慧以及民族的灵魂,乡土文化资源应当受到保护和弘扬,乡土文化在小学美术这道美味珍秀中只有不断地交织不断地融合,才能让小学美术教学更加的美味,让学生体验到博大的知识,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小学美术教学充分融合乡土文化资源,并在其中得到活力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曾丽娴.让乡土文化资源走进小学美术课堂――以建瓯乡土文化资源在小学版画教学中的运用为例[J].山西青年,2016,(14).[2]王欢.从乡土文化中挖掘小学美术教学资源[J].中华少年,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