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的特点范例6篇

人本主义的特点

人本主义的特点范文1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结构;理论体系

近来,思想理论界正在研究和讨论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问题,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少有益的见解。但总的来看,目前的讨论还局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内容如何编排上,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和理论体系构建的基本方法却关注不够,这使得讨论难以进一步深人下去。笔者认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内在逻辑结构和马克思主义构建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如此才能在这个问题上有所突破。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构建的基本方法

(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逻辑结构的构建为基础。

1.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结构的构成要素。

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结构,是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人们思维中的再现,是理论联系实际、思维把握具体的进程和环节的体现。按照马克思的论述,理论逻辑结构的建立有几个要素:第一,要找到一个适宜的逻辑起点范畴。这个逻辑起点范畴是反映事物最普遍的、一般的规定的最抽象、最简单的范畴,它是事物历史的和现实的起点,它包含着事物生成发育的胚芽。“第二,要有一个理论主题或理论主线。

这是全部理论所围绕、回答和解决的中心问题。第三,要找到体现理论主线的统治范畴或中心范畴,统治范畴在全部理论范畴和全部理论内容中占有统领性的地位,起统摄性的作用。中心范畴是全部理论范畴和理论内容所围绕的逻辑中心。第四,围绕理论主线和逻辑中心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逐步递进的理论范畴和基本原理,要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构建起各个理论范畴和原理之间的理论逻辑结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构建了一个以商品范畴为起点,以资本和劳动关系为主线、以资本为统治范畴、以剩余价值为中心范畴的科学的理论逻辑结构和理论体系,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结构和理论体系的构建树立了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无疑应遵循马克思构建理论逻辑结构和理论体系的方法。

2.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逻辑结构。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内在逻辑结构,是指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内在一致的逻辑结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个组成部分都贯彻遵循的逻辑结构。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内在逻辑结构,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理论逻辑结构。由于研究对象、任务、主题的不同,由于揭示的规律不同,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都有其特殊的逻辑结构。初一看,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逻辑结构是大不一样的,但是,在表面上不同的逻辑结构的背后,存在着一个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都贯彻遵循的内在逻辑结构,正是这样一种内在一致的逻辑结构,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

马克思没有来得及阐述他所创立的全部理论所赖以贯彻遵循的内在逻辑结构,但这样一个内在逻辑结构无疑是存在的,它存在-丁马克思的思维之中,存在于马克思用理论把握、再现现实的进程之中。如果我们忠实地考察马克思整个理论研究生涯,认真地、仔细地查寻马克思理论思维发展的脉络,我们就会发现,马克思的全部理论有个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结构。这一内在逻辑结构的逻辑起点范畴是人的存在,中心范畴是人的发展,主线是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关系的发展,这一逻辑结构用图示如下:

人的存在是马克思全部理论的出发点,人的存在有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个性存在等方面,但其本质在于社会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基础。人的存在是人的本质的体现,人的本质有两方面:一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存在不是静态的凝同的存在,而是动态的发展着的存在。实现人的自于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人的发展构成了马克思全部理论的逻辑中心和主线。人的发展主要通过两方面途径实现:一是通过人的各方面实践活动,增强和发展人的各方面能力,二是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协调,影响人的发展。人的各方面关系协调状况,尤其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人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的状态和程度。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剥削和压迫关系还会造成劳动的异化,阻碍着劳动者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考察了人的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各种表现形式,并着力考察了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的发展的各类实践活动领域特殊的历史性质、状态、实现程度和水平,其主要的活动领域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逻辑结构。

1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逻辑结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逻辑结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符个组成部分所贯彻遵循的内在一致的逻辑结构。马克思主义任何具体的理论体系都要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逻辑结构为核心和基础,都要贯彻和遵循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逻辑结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逻辑结构是马克思主义再现和把握一切客观现实的科学的思维方法的体现,它可以包容各方面的科学的理论,可以认识和把握一切客观现实,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一致的逻辑结构,不仅可以理解马克思主义现有理论的整体性,而且可以运用这一理论思维方式开拓新领域,进行新研究,可以发展新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开放性。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要从理论逻辑结构人手。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逻辑结构并不直接等同于各个专门领域的具体的理论体系,各个专门领域的理论体系各有其特殊的范畴及特殊的逻辑联系。构建各专门领域的具体理论体系,首先要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在逻辑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特殊的理论范畴,并揭示其内在联系及形成具体领域的、特殊的理论逻辑结构。这就是:(1)从人的存在的现实背景和条件出发,抽象出反映人的存在本质的相应的起点范畴。(2)以人的发展为轴心,揭示出体现人的发展的特殊要求的中心范畴。(3)以人的特殊实践活动和特殊关系为主线,构建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逻辑结构。

3.在理论逻辑结构的基础上扩展为相应的理论体系。

从理论逻辑结构到理论体系还要对从起点范畴到中心范畴、从中心范畴到各个具体范畴的理论环节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要进一步提出和阐述各个方面的具体范畴和具体的理论原理,由此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不仅提出了以商品为起点范畴、以资本和剩余价值为中心范畴的理论逻辑结构,而且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资本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和剩余价值分配的理论,正是通过这一系列具体的理论原理和理论范畴,才得以在《资本论》内在逻辑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完善,构建起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宏伟的理论大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结构

(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在逻辑结构在中国的发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结构的现实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阶段性理论成果或现实形态,目前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者的统一客观上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现实的理论体系。但从理论逻辑结构来看,三者又不尽相同。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如何把三者整台在一起,将三者贯通起来,形成一个中圉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在一致的逻辑结构和科学体系。不仅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结构和理论体系还应能包括未来新出现的阶段性的理论成果,必须同时满足整体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开放性的总体要求。

2.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在逻辑结构的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内容的中国化,而且包括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在逻辑结构的中国化。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国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中国化,科学发展观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中国化,而且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在逻辑结构的中国化。这就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的逻辑结构的确立。“以人为本”提出了要以人的存在、人的发展为核心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和体系,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结构同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逻辑结构达到了一致。它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结构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化,或马克思主义内在逻辑结构的中国化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应当是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在逻辑结构相一致的以人为本的逻辑结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结构的构建。

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在逻辑结构中国化形态的基础之上,即以人为本的内在逻辑结构的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抽象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起点范畴、逻辑主线和中心范畴,并据此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起点范畴。

按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在逻辑结构的要求,起点范畴应当是标明人的存在的特殊条件、规定或本质的范畴。按照马克思构建理论逻辑结构的有关论述,理论逻辑起点范畴应当是最一般的抽象的范畴,是研究对象的起点,它包含着研究对象内在矛盾的胚芽。从这些要求考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范畴应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本质。首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明了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现阶段最基本的国情,与此相应,社会主义本质则从生产力、生产关系、最终目的三个层面揭示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特殊本质。这两个范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一般的规定作了最抽象的理论概括,从而也对我国现阶段关于人的存在的最一般的社会条件、社会规定和社会本质作了最抽象的理论概括,因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抽象、最简单的起点范畴。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主义本质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最终目的之间的矛盾,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发展中的各种矛盾的胚芽。再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起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所以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范畴符合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方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和主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线,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问题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所有理论问题,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和贯穿这条主线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心范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心范畴是什么呢?这是—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中心范畴是全部理论所围绕的轴心或核心,是贯彻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和灵魂,是支撑整个理论逻辑结构和理论体系的基础和关键,中心范畴明确了,理论范畴和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结构、顺序,就好确定了。反之,中心范畴不明确,理论结构和体系必然是混乱无序的。《资本论》正是以资本和剩余价值为中心范畴,才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的逻辑结构和理论体系。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心范畴应当是“以人为本”,下面简称为“人本”。理论界目前只把“以人为本”理解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这是很不够的。我们认为,“以人为本”即“人本”应当进一步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原、根基和根本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和灵魂,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大基本问题的中心和关键。这就是,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人本”的社会主义;我们所要建设的共产党,是服务于“人本”的党;我们要实现的发展,是“人本”的发展。将“人本”作为中心范畴,也符合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逻辑结构,“人本”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将“人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心范畴,以“人本”为轴心就可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各个理论范畴、各个原理、各个理论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顺序,从而可以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的逻辑结构和体系奠定基础。

4冲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结构图示。

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本质为起点范畴,以“人本”为中心范畴,我们可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结构,图示如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本质规定了我国现阶段人的存在的社会本质,“人本”则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和发展的各个方面要以人为核心、目的、根基、动力、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建设和发展进程,就是“人本”的实现过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人本”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人本”的发展,“人本”的社会主义和“人本”的发展要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对外关系等方方面面的建设和发展来体现和实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提要

理论体系是理论逻辑结构的充实和完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结构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提要如下,限于文章篇幅,本文只能列出题目和作简短说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关于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准确判断。关于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说明。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根本经济特征和根本目的的论述。

3.“人本”理论(以人为本的理论)。“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灵魂和本质,也是中国发展的核心、灵魂和本质。“人本”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大基本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关键所在。“人本”以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人本”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主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人本”一方面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本质一般规定的基础上对人的存在和发展所增添的新的规定。另一方面又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中国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增加了“人本”的新规定,所以“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心范畴。

4经济建设和发展理论。中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体制基础。

5.政治建设和发展理论。中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6.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理论。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但要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还要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

7.社会建设和发展理论。中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8.社会主义对外关系理论。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

9.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国防建设,坚持把我军建设成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

人本主义的特点范文2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从不设定一个未来社会的模式,也没有过早的描述未来社会的具体细节,更不愿意凭空猜测无法预知的未来。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只是一个轮廓和方向,它没有为后人设计社会主义的“模式”。

 

马克思恩格斯以他们生活的资本主义社会为研究对象,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历史命运是他们著作的核心内容。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的基础上建立的,它是一个继承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各种文明成果,又高于资本主义的一种新型社会形态。这种社会的基本特征,大体可以概括为四种情况:一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论断,任何国家从事社会主义普遍遵循的普遍原理。二是运用比较对照的方法以当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条件状况作为参照而提出来的观点和看法,这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发展而变化的。三是对未来社会的最初的、不一定成熟的理论和设想,也就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四是随着历史的变化和发展只有与现实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得以实现,并显示其生命力特征。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为各国如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提供一个具体的答案,更不可能设计一个现成的模式。马克思恩格斯历来反对把他们的理论机械的加以重复教条化,而是说他们的理论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行动的向导。他们反复强调,未来社会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将来会采取哪些措施,这完全应该由当事人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来决定,任何人都没有义务也不可能为后人制定一整套具体的行动计划。可见在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那里,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不仅一开始就是十分明确的,而且是必须坚持的首要的根本原则。因此从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确的理解和科学的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见和设想,就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冷静思考和妥善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一般规律与民族特点相统一

 

一般规律作为社会历史发展中本质关系的理论抽象,指明了每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共同要求。但是这种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在转化为每个国家的现实过程中,受到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的制约,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特点。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经济形式、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等,展现了人类发展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同一时期的各个不同国家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不仅表现在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类型上,还表现在每个民族国家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诸多特殊方面。二是同一类型的国家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三是同一国家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地区也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点,甚至并存着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社会形态。等等,正因为各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显示出不同的特点才使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要使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则正确地适用于不同的民族国家,就意味着各民族都要走社会主义这一必由之路,但其具体的走法只能根据各国家和民族自己的特征去选择。

 

而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只有通过各国各民族的特殊发展形式才能表现出来。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主要包括:一是社会历史发展总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趋势前进。二是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状况决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不同的经济形态。三是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每一个相同的社会制度都有其共同的本质特征。

 

所以我们要善于把一般规律与民族特点结合起来,既不能以一般规律否定民族特点,也不能以民族特点否定一般规律,不承认一般规律,民族特点的区分就会失去准绳,不懂得各国各民族的不同特点,就无法理解纷繁复杂和迅速多变的社会现象。当然也要防止和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只看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种只看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不同特点,离开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就本国特色谈本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就是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独立性的关系。矛盾的特殊性作为个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矛盾的普遍性又贯穿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共性统摄着个性。共性与个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过度。作为方法论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论是开创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还是开创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都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要实现这种结合,就必须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所谓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也就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在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性时所遵循的普遍规律,因而这些普遍原理是矛盾普遍性的体现。我们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摸索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规律,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他曾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普遍发展的规律与各国发展的具体道路之间的关系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不存在一个先验的模式,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公式,而是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在解决本国具体问题的实践中开创一条适合自己情况的发展道路。

 

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实践中,始终注意防止和反对把共性与个性割裂开来的倾向,尤其是教条主义倾向。马克思主义作为普遍真理,它提供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研究具体问题的出发点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才有意义。而教条主义的特点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书本出发,经验主义的特点是从狭隘的实际经验出发,轻视理论,轻视普遍性,常常把局部经验夸大为普遍真理。他们从实质上都是割裂了理论与实践、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关系。

 

总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正确地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一般规律与民族特点、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

人本主义的特点范文3

第三节、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1、掌握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

2、了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情况

3、掌握中国资本主义的特点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4、理解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

思想教育:1、鸦片战争到19世纪90年代初,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而中国无产阶级则是近代中国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

2、通过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因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在近代中国实现自己“实业救国”的愿望。

能力培养:通过讲述和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培养学生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做阶级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两面性、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Powpoint课件

学生:复习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的影响

教学设计:

导入: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也已经支离破碎。上节课我们讲了洋务运动,出身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并不希望封建制度瓦解,但他们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西方科学技术,这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从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讲一下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讲授新课:

首先明确概念:什么是资本主义?(以资本剥削和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及其上层建筑。)

资本主义产生的标志则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一、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1、兴起的社会条件

讨论:中国资本主义是不是“欧风美雨”的产物?

史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不是,认为中国在明朝末年就有了资本主义萌芽,并且正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发展,只是由于外国的侵入切断了其独立发展的道路。另一种观点认为,民族资本主义不是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继续,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产生的。

总结书上的观点:

(1)、商品经济发达: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2)、外商企业的刺激: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与近代企业

(3)、洋务运动的诱导——技术、人才

2、近代工业的出现: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概况

资产阶级的来源官僚、地主、商人

产生的年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产生的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为什么出现在沿海地区)

著名的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器磨坊等

3、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组织同学看教材40页的材料,分析材料总结特点(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社会性质民族工业的特征民族资产阶级的特征

半殖民地(1)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革命性

半封建社会(2)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妥协性

二、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1、发源地: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外商企业中

思考:它比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早还是晚?

指明第一个特点:先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资格老

2、分布:看教材41页表格]

分布集中在沿海和长江流域各通商口岸

无产阶级主要分布在三种性质的企业中,外商、洋务派、民族资产阶级

联系41页的小字材料,指明第三个特点,深受三重压迫、剥削,革命性强

无产阶级不同于农民阶级,不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地里干活,而是有时间规定的,并且在固定的车间工作。指明第三个特点,集中程度高,便于宣传、组织

3、来源:破产的工人和手工业者

指明第四个特点,和农民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联盟

4、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具有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特点:与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具有远大的政治目光,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是人类最进步的阶级

独有的特点

5、无产阶级早期的斗争

人本主义的特点范文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丰富多彩的科学概念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50多次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含义、开阔视野、丰富内涵和宽广外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由来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和演变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走中国式工业化道路”,可以作为我党最初探索和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萌芽。邓小平在新世纪初期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自己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7年党中央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然后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有”字拿掉了,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7年在“6.25讲话”中,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前增加了“坚持和发展”的前缀,其后又增加了“旗帜”、“道路”、“事业”、“实践”等后缀。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从伟大旗帜、伟大事业、正确道路、理论体系、共同理想、本质属性、历史进程等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展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演绎和阐述。

从这些提法的演变和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近20多年来党中央始终以一种科学而严谨的态度,不断探索和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现在,我们特别需要根据党的十七大基本精神,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研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彰显鲜明的中国特色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内涵的分析和理解,可以从两个层次展开深入学习和研究。第一层次是分别展开、各自细化,一方面讲清到底什么叫“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要弄懂什么叫“中国特色”,到底有哪些特色。第二层次是把两者有机结合、统一起来研究,阐明结合点和统一性,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准确表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但决不是教条式的简单照搬,而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丰富发展。既讲出“原则”又体现“特色”,做到在特色中有原则,在原则中有特色。例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从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出发,坚持基本路线,又好又快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奠定社会主义社会强大的物质基础;又如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既不允许搞私有化,也不能搞单一的公有制,而是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再如坚持实行无产阶级革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创造人民民主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政治保证。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多重含义有机整合的集成概念

根据十七大报告多次反复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术语的情况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致有四方面的基本含义:

第一,理论形态。主义就是理论,主义犹如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体系,它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第一次初步地系统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古老大国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建、祖国统一、内政外交、治党治国治军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实践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坚定不移走自己道路的伟大实践。其中包括:探索道路、开辟道路、找到一条正确道路以后怎么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如何再造辉煌、开辟光明的前景。作为实践层面,道路探索和事业建设的历史活动过程,就是党和人民共同奋斗和努力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就,指明了一条落后国家走向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明大道。

第三,制度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且通过不断深化各种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巩固和成熟。

第四,价值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价值追求。作为一种崇高而科学的理想和信念,它是亿万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党和人民的共同追求。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多义性概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含义和基本内容,可以作为真理加以信仰,作为理论加以研究,作为学科加以建设,作为旗帜加以高举,作为道路加以坚持,作为事业加以奋斗,作为理想加以追求等等。

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1世纪,我国改革和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坚持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的高度统一

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追求什么目标,是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是有机结合、高度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并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

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迫切需要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总结好发挥好应用好我们的宝贵经验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回顾光辉历史,评估巨大成就,我们可以把成功经验归结为10个“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取得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

这10个结合的宝贵经验,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之中,集中体现了我党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必须更好地用以指导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3、开拓这条道路的广阔前景和崭新局面

历史证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走自己道路。在中国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只有走自己道路才能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在改革和发展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成为人民意愿和共同理想,我们不能左顾右盼,必须抵御风险、排除干扰,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波澜壮阔、前程似锦的美好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道路之下,我们还可以具体拓展为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具体道路:如“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科学发展道路”、“中国特色和平发展道路”等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艰难探索历程和伟大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践永无止境,创新也永无止境。

三、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和规律性认识,逐步形成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科学理论和战略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才能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21世纪我国改革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我国来说,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的更高要求。在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这一“新的更高要求”,究竟“新”指什么?“高”在何处?“落”到哪里?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阶段性目标

“小康”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和不断完善的奋斗目标。近5来,我们已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的任务是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中,有一个最令人关注的变化是:“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将GDP“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体现出党将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新的战略部署和更高的发展追求。并且在经济发展的目标追求和规范表述方面,与以前提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相互衔接和有机统一,形成了自1980年至2020年连续4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四番的奋斗目标和雄心壮志。

当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发展指标,而是一个与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相互一致、与全面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相连的目标。所以,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出发,党中央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拓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为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经阶段和前期目标,必然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方面体现出新的更高的发展要求。

2、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社会主义社会系统角度提出的集中体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于“全面建设”,而不是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局部建设”。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把“全面建设”的概念具体化了。

第一,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第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第五,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等一系列新要求,为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这些新的更高要求,是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呼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而产生的。这5方面的要求不仅注重经济发展的内涵,而且注重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的内涵,它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互统一的整体,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时代精神,表明我们党对小康社会的认识有了深化和拓展,更加符合时代潮流,更加顺应民意。5项新的更高要求的提出,使我们的工作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蓝图更加清晰,必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3、小康的宗旨是使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十七大报告在表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从以往较多地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转向追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又更加重视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新时期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当然,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并不回避问题,明确指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截至2006年底,我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2148万人,这些人的脱贫问题是一场攻坚战。据统计,我国居民消费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62.1%下降为2006年的50%,远低于世界上70%以上的水平。为此,十七大报告把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作为新的要求提了出来: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我们今后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一个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社会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让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真正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实现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充分表达了共同富裕的理想。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体布局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求我们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并且根据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对全面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一系列总体布局,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要深刻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全面推进各项建设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明。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提供强有力的配套保障

第一,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第二,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13亿大陆同胞和2300万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第三,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人民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推进和谐世界建设,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努力。

4、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这一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就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只有在党的坚强正确领导下,才能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人本主义的特点范文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命题提出的文本溯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党的十六大前后,“政治发展道路”等重要政治理念的相继提出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基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对于积极稳妥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考结论。2002年5月,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政治发展道路”的概念,并强调要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正式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第一次系统阐释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重要思想,从而指明了我们所坚持的政治发展道路的关键和核心,并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

党的十六大后,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等政治理念。2003年2月,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2004年9月,吴邦国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为纪念全国人大成立50周年召开的座谈会上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概念开始出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正式讲话中。2006年7月,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初步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出的历史必然性,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能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政治发展道路,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正式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范畴,并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概念开始频繁出现在党的文献中,党对它的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2008年2月,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出的历史必然性、特点和优势,以及核心原则等问题作了详细阐释:其一,政治发展道路是否正确,对一个国家的盛衰兴亡具有决定性意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体制模式,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我国的社会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水平等重要因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政治发展道路上作出正确的选择。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党带领人民通过长期实践找到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发展人民民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安康、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2008年3月,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作了更为系统完整的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既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又有严谨的制度安排,既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又有有效的实现形式和可靠的推动力量,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并再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唯一正确道路。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认识更加趋向成熟和完善。2009年9月,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上系统鲜明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走出的一条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能够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能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政治发展道路。201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加明确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我们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篇讲话明确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同时,这篇讲话也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认识趋于成熟。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的现状综述

自党的十七大正式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重大命题以来,理论界围绕这一重大命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和研究,主要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基本原则、主要特点、发展路径、实践意义以及形成和发展历程等方面。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是近年来理论界讨论的首要问题和重点所在,也是深入开展相关学术探讨的基本前提和逻辑起点。目前,学者们主要围绕近年来党的中央领导同志的相关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的相关文件精神,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作出更为深入的研究和阐释。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把握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局势,科学总结世界各国政治发展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提出的重要政治理念;是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而开辟出来的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光明大道,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一条充分体现全国各族人民根本意愿和根本利益的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能够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能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政治发展道路。

此外,也有学者从学理角度作出分析,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可以表述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家公权配置各方利益的系统,基于本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需要,并顺应时代潮流而发生的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转变途径,包含原则、制度、理念等相关要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构成部分。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内容,学者们大都从指导思想、领导核心、制度安排、价值取向、实现形式等五个层面展开具体阐述,并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和看法。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领导核心上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制度设计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目标取向上必须坚持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实现形式上主要以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为重要形式。

此外,也有部分学者从比较政治学研究的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展开学理探讨。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六个方面:(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原则和关键所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制度基础;(3)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特色;(4)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政治发展理念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路径;(5)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重要特征;(6)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和发展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重要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学者从语义学的视角提出了破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命题需要把握的三个基本点:(1)“社会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发展道路。所以,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借鉴西方政治发展的有益成果固然必要,但也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政治发展道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形态,或者说是不完全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形态。它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也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或者说是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因素。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还不是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还带有不发达或者不很发达的社会主义的制度性特征。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由不很发达的社会主义通向发达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的发展道路。(3)“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要从当代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要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特别要同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和体制,同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心理。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特点

近年来,理论界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原则和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

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所必须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大多数学者从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研究的视角展开分析,并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必须清醒地看到政治文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长期性、阶段性、艰巨性和复杂性。(2)必须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制度的区别,坚持和发展我们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即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西方的议会制度,也不能搞西方的三权鼎立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削弱和否定党的领导,搞轮流执政的多党制;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不能把民主和集中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3)必须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照抄别国的政治发展模式。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点,理论界主要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展开分析和研究。

空间维度,主要表现为从中外政治制度比较这一视角出发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所独具的优势和特点进行的分析和阐释。有学者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区别于西方政治发展模式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从发展方向来说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政治发展道路;从发展动力来说具有政党推动的特点;从发展类型来说是后发式政治发展道路。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长成熟起来的,适应了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谋求政治稳定的需要,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政治文明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本质的有机统一;是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条件下生长成熟起来的,顺应了世界民主的潮流,融入了时展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与人类政治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点主要在于:(1)坚持从本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调政治发展要有利于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2)采取循序渐进、制度创新、逐步深入的策略方针,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了政治发展的有序、稳妥、持久,并取得了显著成效;(3)实行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核心内容的政治发展战略,持之以恒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而实现和维护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4)发挥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保证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

时间维度,主要表现为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就改革开放前后中国政治发展所走过的道路存在的不同点展开的研究和探讨。学者们一致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特定政治发展目标而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与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产党所探索和走过的政治发展道路存在很大的差别。有学者就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走的是一条增量改革的道路,与之前“不破不立,大破才能大立”思维取向主导下的政治发展道路存在较大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选择以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推动政治发展的动力和途径,主张只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的途径,革除政治体制中存在的各种弊端,才能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采取了许多灵活务实的民主政治建设形式,走政治改革与政治建设相结合,通过政治建设巩固政治改革成果的路子。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发展路径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发展路径问题是近年来我们理论界较为重视和关注的一个炙手可热的课题。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既有较为严谨的学理分析和思考,也有较为理性的政策建议和主张。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路径的学理分析和思考。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呈现出增量民主的特征,受路径依赖的影响,今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将继续沿着增量民主的发展路径演进。具体而言:(1)正在或者将要进行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建设,必须有足够的“存量”,包括充分的经济和政治基础;(2)这种改革和建设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形成一种新的增长,是对“存量”的增加;(3)这种改革和发展在过程上是渐进的和缓慢的,它是一种突破而非突变;(4)增量民主的实质是在不损害人民群众原有政治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政治利益。也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体系,包括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战略、模式、动力、方式、途径等方面。具体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政治发展目标上主张建设社会主义高效政治和民主政治;在政治发展战略上主张秩序优先的渐进式改革;在政治发展模式上主张执政党主导的有限自主和有限控制相结合;在政治发展动力上主张以经济变革为基础的复合动力系统;在政治发展方式上主张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上下结合;在政治发展途径和手段上主张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前提下理性借鉴西方国家的政治文明,推进制度创新和培育公民意识。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路径的政策建议和主张。有学者认为,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必须抓好三个着力点:(1)努力发展党内民主,并以此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2)努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3)努力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学者提出,在我国现阶段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注重把握和突破以下基本环节:(1)丰富民主形式,增强民主制度的实际内涵;(2)拓宽民主渠道,扩大公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3)弘扬民主精神,倡行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4)加强民主协商,凝聚民主政治的建设力量;(5)深化政治改革,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也有学者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路径选择,不仅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积极推进渐进式的政治发展,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利;还需建立、保持和维护比较稳定的社会政治秩序状态,加强对政治发展过程的规划和指导,消除引起社会动荡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推动政治发展。

此外,也有学者从理论创新的视角就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所必须要注意的环节作了分析和概括:(1)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理论;(2)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实践,总结和研究中国政治发展的规律;(3)要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并以此来指导中国的政治发展具体实践;(4)大力借鉴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积极成果,继承中国历史上的治国理政经验,并注意在继承、引进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实现政治发展理论的创新。

(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历程,理论界有着比较一致地认识和看法。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而形成,发展而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探索、奠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和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探索中逐渐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历程,大多数学者以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代际更替为标准把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时间段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发扬民主、加强法制,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方法、评价标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为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建设指明了基本方向;第二个时间段是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要抓紧进行民主法制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出并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第三个时间段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此外,也有学者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特征为参照,将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1987年,是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启动和重点推进阶段,在此阶段,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困难中逐步开拓,实现了一系列大的突破;第二阶段是1987年至1992年,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和稳步调整阶段,在此阶段,政治体制改革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全面展开,并在成功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干扰的基础上呈现稳步调整状态;第三阶段是1992年至2002年,政治体制改革渐进深化和完善体制阶段,在此阶段,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把政治体制改革渐进地向前推进,在完善基本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方面收到了实际成效;第四阶段是2002年至今,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领导下,政治体制改革进入理论创新和全面深化阶段。

(五)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意义

理论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从长远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层面分析和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现实意义。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长远意义。学者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系统回答在政治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是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要求;是抵御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企图的客观需要。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现实意义。学者们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既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原理同当代中国国情紧密结合起来的伟大创造,又是需要在探索之中进一步定型和完善的过程。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和迫切要求。具体来讲,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发展全局和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是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顺利推进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是进一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我国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总体来讲,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及其相关研究已经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兴趣,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为更深入地进入此项课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崭新政治理念,也因此,就研究现状来看,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不足。现有的研究较多的停留在概念研究和意义论证上,真正深入的问题研究并不多见,而且重复研究多,创新研究少,尤其是缺少系统、深入的实证分析,研究方法也较单一,大多数论文都囿于定性分析和概念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是一个涉及中共党史党建学、政治学、宪法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课题,研究内容庞杂。笔者认为,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研究,可以遵循这样的基本思路: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运用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和政党理论,以及政治学、宪法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方法,以“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根本出发点,在系统梳理和分析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和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调查研究的路径,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学说,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探索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历程和主要经验,特别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及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人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新思想、新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论证,并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以及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6]:《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8]俞可平:《增量民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9]佟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几个问题》,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0]刘宁宁:《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

[11]包心鉴:《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载《理论学刊》2008年第1期。

[12]庄聪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特征和原则》,载《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3期。

[13]施雪华、孙发锋:《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6期。

[14]何毅亭:《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载《经济日报》2008年12月25日。

[15]席文启、仲计水:《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几个问题》,载《人大研究》2008年第11期。

[16]施雪华、孙发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

[17]秋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载《求是》2010年第12期。

[18]关海庭、徐鸣:《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政治发展》,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12期。

[19]郝遥:《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点》,载《江汉论坛》2011年第5期。

[20]齐卫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载《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1日。

[21]王敏:《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4期。

[22]刘学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载《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6期。

人本主义的特点范文6

什么是考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侧重:根据历年《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的规定,考研政治的学科范围包括5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约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法基)约16%;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称形政以及当代)约16%。从这5门课程考点的特点来看:

第一门课是原理: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从结构来看,《原理》这门课程的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第1章)。主要是从整体上说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第2—4章)。其中,第2章介绍的是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第3章介绍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第4章介绍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

第三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5、6章)。其中,第5章主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关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第6章主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四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第7、8章)。其中,第7章介绍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理);第8章介绍的是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的内容(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理)。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原理》这门课程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为根本,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门课程主要考三个方面的考点:第一是概念;第二是观点;第三是意义。

第二门课程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基本规律和经验的总结。

从结构来看,《概论》这门课程的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论(第1—2章)。其中,第1章从总体上介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条件、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2章从总体上介绍了贯穿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精髓。

第二部分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第3—4章)。其中,第3章介绍的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4章介绍的是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第5—15章)。其中,第5、6、7章分别从社会性质、发展程度和鲜明特点三个方面介绍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第8、9、10、11章分别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第12、13、14、15章分别从祖国统一、外交政策、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条件。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概论》这门课围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主要考这样三个方面的考点:第一是观点;第二是依据;第三是意义。

第三门课程是纲要: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从结构来看,《纲要》这门课程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篇。上篇主要介绍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在教材中,上篇包括第1、2、3章的内容。中篇主要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在教材中,中篇包括第4、5、6、7章的内容。下篇主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下篇包括第8、9、10章的内容。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纲要这门课围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一主题,以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我们伟大的民族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为主线,以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为重点。这门课程的考点范围应该包括:第一是史实;第二是原因;第三是观点,观点有可以分为性质、教训和经验三个具体的方面;第四是意义。在《纲要》复习中,考生应该紧紧围绕这四个方面的考点来进行复习。

第四门课是法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治观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一门课程。

从结构来看,《基础》这门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即思想政治教育(1—3章),道德观教育(4章的全部,5、6章的部分),法治观教育(5、6章的部分,7、8章的全部)。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主要考两个方面的考点:第一是观点,第二是意义。

第五门课是形政以及当代:其中,形势与政策这部分的考题包括两个方面的考点:第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第二,年度间(2016年1月—2016年12月)的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在考研政治的五门课程中,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分数比重比较低,在一百分的试卷中只占十分;第二,题型比较单一,这门课程只考一道分析题,也就是说最后一道分析题考的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相关考点;第三,与国际形势与政策密切结合。从考研的出题来看,这门课的考试范围可以概括为:第一,把握两大趋势,理解一个竞争。

趋势:(1)全球化;(2)多极化。竞争:综合国力竞争。第二,注意两类威胁,分析三大关系。

威胁:(1)传统安全威胁;(2)非传统安全威胁。

关系:(1)大国关系;(2)南北关系;(3)南南合作。第三,围绕时代主题,掌握一个中心。

主题:和平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