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范例6篇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范文1

关键词:小农经济;三农问题;小农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数己达8亿,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随着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日益突出。三农问题不仅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也是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正视并解决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它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以及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农经济问题再次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而从已有的关于小农经济的研究和论述看,如何定义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否需要对小农经济进行改造?如何改造?这些疑问在学者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本文主要通过对这些争论进行整理综合,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小农经济问题奠定理论基础。

一、关于小农经济定义的争论

要研究小农经济问题,就要清楚小农经济的定义。而在对“小农经济”含义的认识上,目前学术界存在很多的分歧。有的学者所说的“小农”只是指自耕农,而不包括依附农和佃农(刘昶,1981);有的学者则把经营地主也包括到“小农(经济)”中去(黄宗智,1986);还有的学者把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类同于现代的“家庭农场”,并对“小农经济”这个概念的科学性提出质疑(赵冈,1994)。

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得到的小农经济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马克思从批判的角度对小农经济进行研究。他认为小农经济是历史上小生产的一种,即农业领域中的小生产。马克思指出:“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累,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可见,马克思强调了小农经济在所有制基础、组织形式、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规模等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学者分析小农经济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也对小农经济一词进行解释。该书指出:“小农是居住在乡村并在土地上工作的人,在经济学里,‘小农’一词有时在较为狭窄的意义上用来指小农民(佃户或小自耕农),而不是农业劳动者或很大的地主。小农经济是这样一种经济,在这种经济里,主要由佃户和小自耕农来耕种”。

以前苏联学者恰亚诺夫为代表的劳动—消费均衡学派认为,小农家庭以满足消费需要为首要生产目的,劳动供给与消费满足之间的均衡是决定其生产投入和运行机制的重要因素。恰亚诺夫认为,在生产力没有发生重大变革的条件下,农民家庭农场长期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西奥多·舒尔茨等经济学家则从经济人假设出发,提出了一种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追逐利润的农民经济模式。他们认为,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农业如同在特定资源和技术下的“资本主义企业”,追求最大利润,对价格反应灵敏,其生产要素的配置行为也符合帕累托最优原则,小农经济是“贫穷而有效率”的。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指出,为小农提供现代生产要素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而农民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则完全可以保留下来。

我国学者对小农经济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李根蟠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小农经济是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二重性经济。其本质内涵,一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和消费单位,即把物质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结合在个体家庭之中;二是以直接生产者的小私有制为基础,这种小私有制包括对土地、农具、耕畜和其他生产资料不同程度的所有权。”’

朱筱新认为:“小农经济,是以家庭或家族为组成单位,在小土地分散式经营中,通过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形成的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和特定的生产与生活格局。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也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它的产生,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更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乃至人们的观念意识及文化传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李伏明认为:“所谓小农,是一个与‘大农’相对的概念,指的是它的生产规模小—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农业生产,与一个人或组织是否拥有土地及拥有土地的数量无关…这就是说,无论是地主、自耕农还是佃农,只要其生产规模小,以小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即是小农经济。”’

通过对小农经济概念的综述,可以发现:马克思最早提出小农经济的概念,其关注点集中于所有制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的探讨,他较为准确的概括出那个历史时期小农经济的特征;恰亚诺夫的理论产生于当时苏联特定的社会环境。他迷恋农庄传统,提出了劳动—消费均衡模式;舒尔茨的理论则建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他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对小农经济问题进行阐释。恰亚诺夫与舒尔茨的观点虽不相同,但他们从生产动机的视角来分析小农经济的研究思路对后来学者的研究有所启示。李根蟠、朱筱新等学者都强调小农经济的内部结构,反映了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农户家庭经营的二重性特点。李根蟠的概念对小农经济的制度基础也有所涉及。

综合上边的分析,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情或体制环境、不同的分析视角,对小农经济的定义存在争论是必然的,因此应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动态的、比较的分析才能得出合适的小农经济的定义。

二、关于小农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的争论

关于小农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的争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小农经济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应该消灭小农经济;

马克思指出:“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就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的应用。高利贷和税收制度必然会到处促使这种所有制没落。资本在土地价格上的支出,势必夺去用于耕种的资本。生产资料无止境地分散 ,生产者本身无止境地分离。人力发生巨大的浪费。生产条件日趋恶化和生产资料日益昂贵是小块土地所有制的必然规律。对这种生产方式来说,好年成也是一种不幸”。恩格斯也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灭亡和衰落。资本主义的大生产将把他们那无力的过时的小生产压碎,正如火车把独轮车压碎一样是毫无问题的”。

同时,从西方世界的发展经验来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存在,曾经严重地阻碍着市场的扩张,而没有市场的扩张,西方世界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兴起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同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普遍存在,会使资本主义企业无法雇佣到廉价的劳动力。因此,古典经济学家几乎同声谴责小农经济,要求政府强硬立法或采取其它断然措施消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可以说,西方世界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兴起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逐步消灭小农经济的过程。

人们根据西方世界的发展经验,同时也根据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说法,认为中国小农经济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罪魁祸首,或者认为由于小农经济的普遍存在,一方面促成人口不断膨胀,使人口对资源形成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生产技术难以提高,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致使小农的生活水平只能勉强维持生存,因而不可能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风行一时的“停滞论”、“陷阱论”、“过密化论”等,实际上就是持这一看法的。这类理论认为,由于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使中国的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缺乏产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

因此,只有消灭小农经济,实行规模经营,社会经济才有可能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这种观念不仅在学术界曾经广为流行,同时也为当时的政治领导人所接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小农落后仍是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这是对民国时期主流观点的继承,也与当时对经典著作教条式的理解有关。

而程念棋认为在中国历史的各项制度中,小农经济作为一项基本的经济制度,至少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这种小农经济的特点就是低投人——低产出。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加上城镇农产品市场消费人口过低,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的市场化需求,从而也导致了中国历史上工商业发展空间的狭小,制约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而随着农村人口的迅速增长使中国小农经济的低投入一低产出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长期以来,基于西方世界的发展经验以及建立在这种经验之上的种种经济学理论,人们对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小农经济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谴责,认为正是小农经济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使中国不能跻身资本主义,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2、认为小农经济不仅没有阻碍社会经济的进步,反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然而在学术探索中,学者们逐步揭示出其中的积极性因素,还观察到在特定环境中它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反映最佳的经营规模,带来普遍的繁荣。有学者提出简单从西方世界的发展经验和传统理论中来评判小农经济在中国的历史地位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始于1978年的改革,似乎使中国农业一夜之间从“一大二公”的状态又回到了小农经济的分散经营状态,30年粮食产量的历史性突破创造了“小农的奇迹”。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人民公社体制在经济上的成功、产量上的增长包括人性上的认可,国内外学者、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学者都表示了肯定。

中国并不是西方世界,没有理由预先假定其历史发展经验的普适性。中国的小农并没有阻碍商品市场经济的扩张,他们是推动商品市场经济扩张的强大动力,而不是市场经济扩张的阻力。事实上,充分发挥小农经济的活力,能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发挥巨大的作用(李伏明,2006)。

3、中和观点,认为小农经济要改革但不能过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解决小农经济问题。然而小农经济在目前仍有其存在的土壤,小农经济意识和表现在我国十分突出,解决这一问题极为艰难。我们一方面要维持农村的稳定,另一方面又不能急进,出现了“制度变迁成本过高”的难题。由于对“成本”

的计算不同,有人主张私有化,有的主张维持现状,形成了两种不同学术上的观点。

   “私有化”的主张认为应当立即实行农地私有化,推动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就理论上来讲,现有的农户土地承包制是小农经济的基础,而“减少农民”就要求打破土地承包制,实行“土地私有化”。但是,“土地私有化”在目前的中国行不通。这并不是什么“意识形态”的问题,而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有学者指出:“在人口增加使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国情制约下,土地占有权没有向少数人集中的条件”。土地私有化的目的是将土地所有权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消灭小农经济,以便于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然而土地私有化必须要面临的问题:一是失地农民的出路(进城后就业);二是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温铁军先生认为:中国农业人口严重过剩,土地已经成为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它不能作为生产资料交给市场处理。且不说转移一半农民后土地规模经营有多大,目前失地又失业的农民形成的惊人规模已经令政府寝食不安了。如果说小农经济的解体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那么国情的制约也同样是不可逾越的。事实上,顽强抵抗市场经济对小农经济瓦解的力量,并不是政府的某项政策,而是中国“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国情。“我们曾经在‘实验’中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搞了十年还是只有1%的农户转让土地,这说明我们这种内生的制度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如果“土地私有化”的结果仅仅是把千万小农变成无业游民,那么这样的“治本”之举不仅没有“治本”,而且必然危及、动摇中国社会的根本。

“维持现状”的主张认为应当稳定现有的农村承包制几十年不变。有学者甚至主张“重建农地自耕农所有制”。这种主张的实质是想通过维持小农经济的生存来解决“三农问题”,“中国农村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必须用适宜小农经济的思路来解决就业问题”。问题在于,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小农经济的生存方式到底能维持多久?虽然稳定承包制与中国现有的人多地少的国情相符,但是,市场经济以其不可抗拒的内在必然性,不断侵蚀着小农经济的制度保护———承包制,使得“维持现状”的主张越来越难以维持。

通过 上边的分析可见,小农经济的地位或作用仍然没有定论。个人认为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的小农能够存在,只能是经济活动主体诉求表达的结果,也需要适应当时、当地社会经济内容提供的条件和提出的需求。在社会经济环境有利时,其积极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表现出良好的社会效果;当环境不利时,其积极性的发挥受到影响。它能被经济主体选择并广泛存在,证明在长期的历史中是有一定功效的。作为一种经济组织方式,同上文中对小农经济定义的分析一样,它本身不存在优劣之分,只存在能否适应具体的社会环境,更不必承担道义上的责任。

参考文献:

仲亚东.小农经济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曹东勃.小农经济改造与中国农村改革.财经问题研究:2009(1)

张新光.关于小农经济的理论争论与现实发展.农业经济问题,2008,(4)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范文2

一、 发展县域经济以实现农民增收课题的政策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五个统筹”之首,体现了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县级。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生活中最具活力与内涵的经济形式之一,已成为专家与学者们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热点。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趋势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提倡与引导。早在2002年11月,同志就在党的十六大中第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新思路;2003年3月,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提议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2004年3月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进一步倡导落实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的作法。随着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经济规模的扩大,社会对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新思维已基本达成共识。“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将更多地阐明与本地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以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拉动农民收入增加有望被纳入规划范畴。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对实现农民增收的现实意义

县域经济是实证性非常强的经济。一般地说,县域经济是具有各自地域和资源特点的区域经济,各个县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产业结构以及科技、文化教育、人口与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决定了各自发展的具有区域特色。县域经济的实质是特色经济,主要指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特点鲜明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主导产业或产业链,有时,也反映在经济组织形式的特色上。特色是县域经济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会形成比较优势。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县域经济发展有极强的相关性,在部署上应该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在农村,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优势。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县域经济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科学安排。要充分利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带来的良好机遇,适时调整县域经济结构,促进县域经济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三、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以实现农民增收课题的研究思路

(一) 借鉴与发展

县域特色经济的名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国外研究组织与学者和国际经济机构鲜有文献。但县域经济毕竟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在相应理论上有很多可以借鉴之处。只是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十分明显的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差异性已经成为非常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何况是不同国家的具体发展轨迹的巨大差异性。目前,在全国很多发达地区都已完成对于壮大县域经济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课题或调研工作,但县域特色经济的经验是因地而异,需因势利导。何况我省还不能以发达地区自居,对其他省市的研究成果不能完全照搬套用。县域特色经济的生命力本身就在于其特色,所以只有严格针对当地情况的特点才能使研究成果具有市场应用价值。

(二)调查与总结

在研究方法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多种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案例推广法、试点检验法、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等从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研究工作。其中可以先确定以湘潭县、浏阳县、宁乡县、望城县、邵东县等为较发达地区的县域特色经济调查对象,采取实地调查的方式。再结合比较湘西等落后地区的某些县为实地考察对象,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对成功经验进行及时总结与归纳,在比较的基础上开展试点检验,再做典型案例推广。整个研究过程均以实证分析为主,最后提出带有价值判断的规范分析法的结论。

(二) 研究与创新

选择我省的典型县市进行调查,分析在我省相对发达的地区和比较落后的地区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与原因,并论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对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意义,从而得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现实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我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基本原则,并从战略高度提出在我省发展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的县域特色经济的创新性对策。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安排为:1、在对典型县发展特色经济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评价我省部分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现状。2、论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实现农民增收问题的现实选择。3、阐述发展我省县域特色经济的基本原则。4、总结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前提下,分析我省不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主要障碍。5、以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发展我省县域特色经济的战略性对策创新研究。

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以实现农民增收课题的主要研究观点

各县之间多少存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或发展基础的各项差异,应根据各自的历史,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分别划分为以工业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建立乡镇企业工业园区:以旅游开发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凭借其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及一系列的相关服务产业,以农业产业化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体的农村产业链;以市场带动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建立特色资源产品的商品交易市场和批发市场等。这样,既避免了各县之间的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又能优势互补,达到共同繁荣。我们应当把握机会,与时俱进,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以特色为灵魂,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为出发点和评价标准,同时强化以增收的农民为主力壮大县域经济的意识,使二者达到双赢的效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统筹县域经济发展,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一主三化”的路子,培育特色经济,壮大园区经济,发展劳务经济,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五、研究此课题的预期价值

结合以上不同角度的探讨,如果深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应该力求达到以下几方面的预期价值:

1.进行理论创新。在理论探讨上要实现区域经济与发展经济的新结合,寻求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我国农业大省实现农民增收问题提出新思路,并使其更具可行性。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范文3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框架下,通过市场机制以及国民收入再分配、转移支付等经济手段,合理配置全社会的经济资源,促使城市和农村、农业与非农产业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彻底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安徽省城乡联系有了显著增强。但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经济仍未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城乡差距悬殊较大。当前,安徽省正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如果再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会对扩大内需、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形成制约,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首先,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对照全国总体小康的基本标准,截止2000年末,安徽省小康尚未达标的指标有3项,除了人均GDP尚不到700美元外,其他两项都与农村有关,分别是: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按可比口径(1990年价),实际值不到1200元(2000年为952元,2001年为1000元左右);二是恩格尔系数,农村大于50%(2000年农村恩格尔系数为52.5%,2001年为49.8%)。综合来看,安徽省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拖了全省小康建设的“后腿”。到2020年,安徽省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必须达到7300元,这要求今后十几年安徽省农民收入必须保持在7%左右的增速,而在1990—2000期间安徽省农民收入实际增长只有5.6%,农村全面奔小康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如果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民的生活水平、住房条件以及受的机会都将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能再片面地追求城市经济和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来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否则安徽省全面小康社会是很难实现的。

其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从供给的角度看,农业发展缓慢直接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2002年,农业在安徽省国民经济中比重为21.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个百分点,近几年农业拉动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在1个百分点左右,经济发展对农业仍有一定的依赖性,特别是在二、三产业增长不快且增长基础不牢的情况下,农业增长一旦因受灾、市场需求等因素出现波动,全省经济增长也必将受到连累。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农业供给的数量和质量,还将直接影响非农产业特别是以农业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发展。从需求的角度看,农村需求不旺直接影响扩大内需的效果。2002年,安徽省有近70%的人口在农村,而同期农村市场消费零售额仅占全省的29%,比1990年下降了3.8个百分点,比1985年下降了10.3个百分点。在最终居民消费构成中,农村居民消费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72.37%下降到2002年的55.23%。受收入水平的影响,安徽省目前农村人均消费水平还不到城镇居民的33%,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差距也由1990年的2.17:1扩大到2002年的3.04:1,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如果再加上城市居民享有的医疗、住房等补贴因素,实际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达到4∶1。农村消费需求不足,既是近年来安徽省消费市场启而不动、增而不快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制约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后劲。

第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安徽省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长期计划经济残留下来的城乡差别发展战略、以及“城市偏向”、“财政偏向”的体制格局,严重阻碍了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现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城乡差别发展战略、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和“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并没有及时得到调整,并继续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财政税收收支差”、“资金存贷差”和“土地征用出让价格差”等形式和渠道,维系着“城市偏向”的利益格局,这可能是造成安徽省目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重要根源。当前,安徽省“三农”问题突出表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安徽省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截至2001年底,全省仍有500万人处于贫困状态,其中绝对贫困人口126万人;与城市相比,安徽省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工农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扭转等方面。在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要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的“三农”问题,再也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了,必须要重点解决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治的各种制度,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促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二、安徽省统筹城乡的基本思路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其核心就是要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找准统筹的切入点,努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要以装备和城市经济为依托,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围绕农业和经济发展,安徽省先后提出了把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成重要的支柱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等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统筹城乡发展,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老思路,要用抓工业的思维来抓农业,用抓城市经济的措施来抓农村经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一是建立优质的原料基地,这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二是要依托城市工业装备和技术水平,这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关键;三是要适应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城市居民消费需求,这是最终目标。就主要农产品总量来看,安徽省在全国还处于前列,但规模较大的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还是比较缺乏。发展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基地,必须要从全省的角度进行统一规划,重点要围绕市场需求,选准有限目标,率先发展粮油、水果、畜牧等具备优势、富有特色的重点产业。同时,要鼓励农产品加工特别是国内外知名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积极参与原料基地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工环节是关键,仅仅依靠农户自发行为和乡镇企业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必须要借助城市工业装备和生产技术的力量,农产品加工业才能真正成规模、上档次。为此,政府必须要通过资金引导、优惠政策等具体措施,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工业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重点地吸引长三角地区的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安徽省农业领域,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离不开消费环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的加快,特别是在经历“非典”之后,消费者将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安徽省必须要以抓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窗口,推动全省农业标准化的实施;要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检疫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产地检测体系建设。同时,要建立必要的标准许可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

2、要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载体,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在安徽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县域经济,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安徽省县域经济所承载的社会功能远大于经济功能。全省绝大部分土地、资源在县域之内,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县域之内。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县域的经济功能却呈现明显弱化趋势,其占全省GDP的比重由1995年的56%下降到2000年48%,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由38%下降到32%,人均GDP占全省平均水平的比重由74.7%下降到64.8%,而同期县域内人口的比重仅下降不到1%。安徽省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主要是反映在县以上和县以下。如果再不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全省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很困难的。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与全省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提高全省城镇化水平,在积极推进中小城市发展的同时,必须要加快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小城镇发展步伐,这是今后安徽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载体。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依托大中城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配套经济。要紧趋城市消费需求,依托县域之内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县域龙头企业和致富能手,鼓励发展特色产业和块状经济;要紧紧围绕城市工业的布局和发展趋势,鼓励县域广大中小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要加大县域的软、硬环境建设力度,特别是要加快完善县域境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县域的市场准入门槛,放宽投资领域,真正让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新一轮发展中唱主角。

3、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

从国际经济来看,衡量一个国家的化水平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工业化程度,二是城镇化程度。工业化体现于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和工业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城镇化是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口由农村逐渐向城市迁移和集中的过程,体现于城市人口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和农村人口的比重逐步下降,城镇化是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进入城市的主要途径,并通过要素聚集促进工业化的发展。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指出: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本身即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美国经济起飞时期农业人口下降了72%,日本二战后农业人口下降了65%。2002年,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不到30%,而同期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已超过43%,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13个百分点。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一方面,造成工业品市场需求不能随着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而同步扩大,最终制约了工业化的进程。同时也导致了大批农民分享不到工业化带来的成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拉大。因此,工业化与城市化必须同步推进,在相互促进中实现协调发展。当前,安徽省尤其要加快城镇化步伐,在为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据统计,安徽省目前约有800万人在外务工,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但目前外出就业的规模与安徽省农村劳动力总量以及全省工业化进程,仍有很大的差距。推进城镇化进程,首先应取消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不合理限制,取消对农民工的各种歧视性规定,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特别要把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劳动条件恶劣、工伤事故等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加以解决。要把农民工所涉及的计划生育、子女、劳动就业、妇幼保健、卫生防病和治安管理等工作,列入城市各有关部门和社区的管理责任范围,并将相应的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其次,要加快消除城镇化进程中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特别是对县城以及一些中小城市,户籍制度要坚决取消,充分发挥小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范文4

加速小城镇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是世界发达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和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实力、开放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贯彻落实“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作为我国国土面积最大、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灌溉绿洲农业省区,同时又是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薄弱、城镇化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和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省区,一方面特色农产品、石油天然气、矿产、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具备建设多类型、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经济的巨大优势和潜力,另一方面小城镇自身经济发展落后,难以承担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辐射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任。而小城镇经济建设依托**中心城市和县城,围绕小城镇经济平台建设和产业支撑,积极发展小城镇,提升小城镇经济能力和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有助于完善**城镇化体系,提高城市化水平,满足**农村经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拉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此,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和指示精神,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由自治区发改委牵头,会同自治区民政厅、建设厅、统计局、农业厅、畜牧厅、林业局、水利厅等有关厅局和各地(州)、县(市)的相关部门,专门成立了编制领导小组,组长由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刘晏良同志担任,下设规划编制小组,并由**农科院负责牵头,会同多部门具体实施。

规划编制小组在全面收集和深入研究国内外小城镇经济发展资料和全疆229个建制镇以及631个乡镇经济社会资料、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对比分析和六个专题的系统研究,准确了解和把握了**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现实需求。同时,根据**小城镇经济现状分析和各专题研究结论,突出小城镇经济平台和经济能力建设,按照规划要求和实际需要编制完成了本规划。规划共分十部分,总体上是在深入分析**经济、社会状况,以及小城镇经济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和建设条件的前提下,明确了**小城镇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思路,并确定了**小城镇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提出了**—2010年**小城镇经济建设的规划分区、布局和重点建设内容、项目以及相应的政策保障措施。规划编制中共收集国内外小城镇资料400余篇,分析、整理相关数据数据2万余个,赴浙江省和南、北、东疆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召开规划研讨会和专题讨论、咨询会议9次,咨询专家50余人次。

本规划中所涉及的小城镇范围以国家批准的建制镇为主,包括目前尚未设镇建制的具有较好经济基础和产业发展前景以及辐射带动作用的乡镇(不含兵团)。规划中建制镇和乡镇数量、名称以民政厅认可的为准,建制镇和乡的基础数据按自治区统计局农调队调查数据为准。

本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人大、政协以及相关厅局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协助,并经过多次咨询和修改,最终完成了此规划。

第一章背景与意义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并面临着东西部差距不断加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严峻形势和挑战,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任务。而小城镇作为城市之尾、农村之首,不但是我国现代化城镇体系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和广大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中心,而且是协调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有效载体,是确保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助推器和新的增长点。为此,积极发展小城镇,尤其是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构筑现代城乡经济社会结构就成为我国提高城镇化水平、发挥其经济带动作用和人口集聚功能,增强农村经济实力的客观要求,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夯实农村经济基础和农民持续增收、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增长的现实选择,事关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的大局,并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发改委等的高度重视,已作为进一步促进和拉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这是**开展小城镇经济建设的宏观背景。

**位于欧亚大陆腹地、祖国西北边陲,地域辽阔,土地总面积达160多万平方公里,且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特色农产品资源、旅游资源等十分丰富,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省区和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开发基地,也是我国独特的绿洲经济发展区和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具备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和条件。同时,**又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城镇体系建设滞后和农村经济急待发展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省区,特别是城镇化水平较低、小城镇经济建设落后和辐射带动能力差、城镇体系不健全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障碍因素。近年来,虽然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的大力支持下,**建制镇数量较90年代增速加快,**年比1990年建制镇数量增加了172个,城镇建设力度和经济水平也有所提高,但与**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仍然相距较远,且**小城镇的经济建设水平低是影响小城镇发展的核心因素。目前,**860个乡镇中建制镇仅有229个,独立建制镇为162个,分别占全疆乡镇总数的26.6%和18.8%,城镇化水平仅为33.84%,而浙江省的建制镇数量达822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59.8%,城镇化水平就达到51.9%,**与之相比差距极为显著;同时,**小城镇行政区域内经济总收入为241.93亿元,仅为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4.4%,乡镇企业营业收入仅为95.7亿元,占全疆乡镇企业总收入的25.6%,独立建制镇镇区人口不足3000人/个。而**年浙江省仅822个建制镇的经济总收入就达11578亿元,占全省农村经济总收入的80.6%,其独立建制镇镇区人口达3.05万人/个,表现出**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和带动能力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和发展需求。另外,**绿洲经济沿河流和沙漠、盆地边缘分布和小城镇多民族聚居的特征,又导致了城镇布局的分散性和城镇经济建设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目前**建制镇中距最近县城10公里、30公里以内和50公里以上的分别有81、45和21个,建制镇密度全疆为1.38个/万平方公里,绿洲内为16.8个/万平方公里,而浙江省全省达到80.7个/万平方公里。同时,各民族风俗习惯、观念意识和经营生活方式的差异较大,城镇化建设主要集中于特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及县城之中,而衔接城市与农村间的小城镇无论从数量、密度、功能和规模上,还是从经济、产业能力和带动作用上均严重不足,并直接影响到**城市化进程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边疆社会政治稳定,从而使得**小城镇经济能力建设、产业建设和设施条件建设显得更为紧迫和必要。这是**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的现实背景。

**作为我国国土面积最大、边境线最长、对外开放口岸最多的省区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矿产资源开发基地以及向西沿边经济开放的区域,为**大力发展小城镇,全面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和提升经济水平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首先,**是我国最大棉花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粮食、甜菜、畜牧业以及特色园艺产品生产基地,棉花种植面积、总产、单产和外调量均位具全国首位,哈密瓜、香梨、葡萄、大枣、红花、石榴、阿月浑子等特色产品优势突出,产业发展态势明显。其次是我国石油、天然气、煤炭及有色金属矿产的开发建设与资源储备基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及吐哈盆地均有石油、天然气的可观储量和规模开发,**的石油、天然气开发已成为支撑我国及东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接替区。另外,**也是我国欧亚大陆桥的西部桥头堡和少数民族风情十分浓郁、自然人文景观极其丰富的地区,其中**仅国家批准的沿边开放口岸就达14个,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歌舞、工艺品以及广布的高山、草原、湖泊和大漠风光吸引力巨大,这些独特的资源、区位条件和优势为**大力推进二、三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地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型、矿产资源开发型、旅游型、口岸贸易型、市场型、交通枢纽型等多种经济类型的小城镇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对小城镇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工业化产生了迫切需求。这是**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的主要背景。

同时,国家提出《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将小城镇经济建设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国民经济与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又为**大力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当前,国家着眼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重点围绕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经济实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增收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从而为**小城镇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实施氛围;同时,国家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升了**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水平,使得小城镇经济建设具备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保障;另外,近年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专门制定了促进小城镇经济建设的相关政策与优惠措施,各级政府也统一思想,提高了对小城镇经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具备了发展小城镇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广大农牧民也渴望通过参与小城镇经济发展实现持续增收和改善自身生产生活环境,从而为有效实施**小城镇经济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综上所述,小城镇经济建设作为一项关系**与全国同步奔小康、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农牧民增收以及边疆社会政治稳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全面、系统建设的紧迫性、现实性和重要性。为此,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在以上背景下提出了**小城镇经济建设规划,旨在通过规划的实施充分发挥**小城镇经济建设的优势条件,构筑**完善、现代化的城镇体系和经济发展平台以及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和增强小城镇经济实力,辐射带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牧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确保边疆巩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因此,**小城镇经济建设规划的实施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政治意义。

第二章**小城镇经济建设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一、**小城镇经济建设现状

目前,**共有城市19个,其中:特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7个,小城市11个;共有建制镇229个,其中城关镇67个,独立建制镇162个;另外有乡631个。与1990年相比,城市数量由16个增加到19个,建制镇由57个增加到229个,同时规模小的乡数量逐年减少,由1990年的745个减少到631个。**年**城镇化率为33.8%。

**年全疆城镇人口总规模达到644.7万人,其中,城市总人口占全疆总人口的13.0%,小城镇总人口占全疆总人口的20.8%。小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为150.46万人,占全疆从业人员总数的21.46%,其中城镇企业从业人员13.77万人,占小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9.15%。在小城镇从业人员中,第一、二、三产的从业人员比例为61﹕13﹕26。同期,全疆城镇实现的生产总值占全疆GDP的77.6%,其中城市实现的生产总值占全疆城镇GDP的68.7%,229个小城镇实现产值占全疆GDP的14.2%。在229个小城镇中,北疆小城镇经济总收入占全疆小城镇经济总收入的71.5%,人均经济收入9973元,是全疆平均水平的1.63倍;南疆小城镇经济总收入占全疆小城镇经济总收入的23.6%,人均经济收入2861元,是全疆平均水平的46.7%;东疆小城镇经济总收入占全疆小城镇经济总收入的4.91%,人均经济收入5366元,是全疆平均水平的87.59%。

由此可见,**拥有的城市数量较少,且没有大城市群,小城市数量偏少,城市化水平低,尤其是小城镇经济基础条件相对东部发达省区差距很大,小城镇经济贡献率低、人口规模不足,行政职能较强,经济建设滞后,尤其是二、三产业落后,经济结构急需调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急待加强。从总体来看,北疆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基础和条件较好,经济贡献率相对较高,城镇经济结构中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发展相对较快,其每镇经济总收入是全疆小城镇经济总收入平均水平的1.5倍,是南疆的2.7倍。区域间的差距较大,表明**多数小城镇仍以行政性职能为主,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差,急需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功能。

二、**小城镇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小城镇的经济、辐射功能薄弱,难以发挥人口和产业集聚功能

目前,**大部分小城镇的行政职能突出,而经济产业基础条件较差,尤其是二、三产业发展的设施、环境条件不足,企业集聚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成本高,产业集聚能力差,经济职能薄弱。**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表现出规模小,数量少,布局分散和发展滞后等问题,且乡镇企业的产业类型趋同性大,产品缺乏竞争力,规模效益差,导致企业自身发展困难,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弱,人口难以集聚,缺乏对小城镇发展的推动力。同时,乡镇企业中传统工业、建筑、交通、饮食服务行业比重较大,与自身资源优势关联度不高,特别是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对迟缓。全区乡镇企业系统以农副产品加工、运销为主的龙头带动型企业只有329个,占全疆乡镇企业总数的2.9%,平均每个建制镇仅有2个,十分不利于农村工业化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化。

2、小城镇产业结构单一,非农产业比重低

无论从人口结构和从业人员数量,还是从产值和贡献率来看,二、三产业在**小城镇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导致小城镇发展非农产业支撑不足,小城镇经济实力难以迅速提高,经济作用无法体现。据调查资料显示,**现有建制镇农业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63%,且工业产值占GDP比例低于20%的小城镇占到62%,而80%以上小城镇经济依赖农业生产。由此可见,**小城镇总体上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商贸、服务业等非农产业比重低的突出问题,难以发挥对农村经济工业化、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无法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极大制约了**小城镇经济快速发展。

3、小城镇规模小,经济吸纳和辐射功能差

小城镇规模过小的直接影响是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健全,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高且严重不足,创造就业的门路狭窄,对人口和企业吸引力不强,导致小城镇经济和辐射功能差。目前,我区人口规模在3万人以上的建制镇只有34个,占全疆建制镇总数的15%。镇区人口1万人以上的小城镇仅有34个,且大部分为城关镇。平均每个镇的人口规模仅为1.73万人,离3—5万人的适宜规模相差甚远,难以形成集聚效益,制约了小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和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也造成了各类基础设施投资的规模不经济,浪费了土地、资金。

4、小城镇经济建设的资金短缺

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据测算,规划一个1平方公里的小城镇需要前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亿元。目前,**农村小城镇的建设主要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财政实力较弱,且城镇经济水平和财政自给率较低,只有55%的小城镇财政收入大于支出,城镇现有资金只能满足自身行政管理的正常运转,而用于小城镇基本设施建设资金十分短缺,并成为当前制约**小城镇经济建设的关键因素。据测算,目前平均每个建制镇建设投资不足200万元,尚不能满足小城镇基本道路、供排水、照明等基础条件和设施建设的需要,更使得围绕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另外,由于小城镇财政金融体制不健全,一方面小城镇的税收不能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资金要素通过现行的金融体制大量流出,也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经济建设和发展。

5、小城镇经济管理和配套改革滞后

小城镇经济建设作为一项涉及各部门、行业的系统工程,经济建设管理和软环境建设要求较高。但是,目前**小城镇建设管理机构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尚不健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管理及建设规划人员缺乏,素质较低;同时,**小城镇经济建设的金融、税收、政策措施等配套环境建设相对滞后,并与当前小城镇经济建设的要求和需要不相适应,也成为制约小城镇经济建设的重要因素。

第三章**小城镇经济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一、必要性

鉴于**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性,其建设无论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升**小城镇经济实力,夯实农村经济基础,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还是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无论是从构建和完善**现代化城镇经济体系,加速城市化、农村工业化进程,增强农村市场需求能力方面,还是从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保持边疆社会政治稳定方面都显现出充分的必要性。并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的需要

**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是立足于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小城镇相关经济产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人口、资源、技术的集聚整合,充分发挥小城镇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实力,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逐步拉近与东部发达省区经济差距。因此,**小城镇经济建设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的需要。

2、是提高**城镇化水平,适应农村经济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需要

由于**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经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尤其是农村经济工业化进程缓慢,农牧民增收困难,严重制约着资源优势的发挥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面对这一现实情况,**只有迅速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加非农人口比重,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才能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经济差异,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同时,目前**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石油天然气、矿产开发基地形成规模后,对农村工业化的需求日趋强烈,而小城镇经济建设正是通过发展经济实力突出、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构筑小城镇的产业支撑,充分发挥其人口集聚功能,扩大小城镇人口规模,为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创造条件,进而培育区域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小城镇经济建设是提高城镇化水平,适应**农村经济工业化的需要。

3、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需要

当前**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较低,全面实现小康的任务十分艰巨。而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就是要在广大农村造就一批经济强镇,充分依托其经济产业和区域科技、文化中心的功能,发挥其桥梁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并有效提升**广大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为**农村全面实现小康提供坚实基础和条件。因此,小城镇经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需要。

4、是启动农村需求市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

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以及传统的消费观念和分散、封闭的消费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潜力的发挥,造成了广大农村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并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小城镇经济建设就是要通过其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使农民“非农化”和“市民化”,增加城镇人口,在小城镇和广大农村中实现消费需求与收入水平的同步提高,形成“经济强镇——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村需求市场扩增——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良性循环。因此,**小城镇经济建设是增加农村市场有效需求,推动区域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

5、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小城镇经济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互动,确保农牧民增收的需要

大规模地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通过小城镇经济发展条件建设,形成产业支撑和区域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并充分利用小城镇紧靠农村,与周边城市、县城联系紧密,市场机制作用明显,农民进入当地小城镇成本较低,风险较小的优势,一方面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业从业人口,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牧民增收,另一方面增加小城镇数量和增强经济其实力,并借助小城镇经济的繁荣和便捷的交通以及人口、资源聚集作用为龙头企业进驻和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创造条件。因此,**小城镇经济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小城镇经济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互动,确保农牧民增收的需要。

6、是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维护边疆社会政治稳定的需要

目前,**城乡经济发展极不协调,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特别是在广大农牧区,经济、教育、医疗、生产生活环境水平差距更大。同时,**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省区,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综合实力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而**小城镇经济建设正是通过经济强镇和现代化小城镇经济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和广泛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优势,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市场、产业结构、体制和政策的协调,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有力推动城乡两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增强城乡经济实力,形成对外经济、社会的比较优势。并利用**小城镇多民族人口聚集和城乡一体化的特点,进一步强化各民族间经济、社会联系,使其在生产经营中不断交流技术、借鉴经验,在生活中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防止产生民族壁垒与隔阂,创建各民族大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局面,确保边疆巩固。因此,**小城镇经济建设是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维护边疆社会政治稳定的需要。

二、建设条件

尽管**目前小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甚至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仍然具备诸多有利于促进小城镇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只要因地制宜地充分挖掘利用,并认真对待和解决目前小城镇经济建设中的问题,就完全能够确保小城镇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充分发挥小城镇的经济功能和辐射作用。

1、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小城镇经济建设提供了历史机遇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实施以来,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作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省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导向和项目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境内的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重大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和加强,特色农产品和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等基础产业建设力度逐年加大,从而为**小城镇经济的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基础条件。尤其是随着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引额济乌、引额济克、奎屯—赛里木湖高等级公路、油路到县、送电到乡、村村通广播电视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实施,不仅进一步改善了**区内各地之间的交通条件和其它基础设施,有力地支持了以乌鲁木齐为区域中心的城市化建设,增强了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对外联系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一些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了小城镇的功能,增强了它们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从总体上看,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投资引导和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提高了**整体经济实力,而且也是全区小城镇经济全面发展的重大机遇。

2、特色农业的兴起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深入,为发展**小城镇经济提供了产业支撑

**土地资源充足,光热水土资源组合条件优越,目前已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和以南疆地区为重点的特色林果园艺产品生产基地,以及以北疆地区为重点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这为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工、服务和贸易,加快小城镇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随着**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不同区域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加工业发展很快,并使得**乡镇企业的数量、规模和产值、利润等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一些市县还依托小城镇建设,建成了一批自治区级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另外,特色产业的兴起还从客观上促进了本地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崛起,也吸引了一些国内知名企业进疆投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在其原料生产地的县及乡镇投资,建立以棉花初加工、特色农产品如番茄、杏、石榴等系列产品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厂,它们不仅为当地带来了较为先进的技术,提高了从业人员素质和意识,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为小城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为进一步开展小城镇经济建设积累了资金和经验。

3、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多样资源类型,使**具备发展不同类型小城镇经济的客观条件

**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自然景观奇特,民族文化绚丽多姿,具备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和优势发展不同类型小城镇经济的独特条件。

首先,**矿藏充裕,种类齐全,是全国少数几个矿产资源配套程度较高的省区之一,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目前已发现4000多处矿产地,138种矿产,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黄金和盐类等矿产资源开发价值巨大。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和国家“西气东输”工程主要的气源地之一。石油、矿产开发和工业产业发展为**小城镇经济开辟了广泛的建设空间,矿产、油气资源富集区和石油、矿产开发基地周围小城镇,既可以围绕矿产下游产品的开发生产,发展第二产业,以提升小城镇产业结构,也可以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油气开发、工矿生产提供后勤服务等方式,促进小城镇自身经济的发展。其次,**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发展旅游业优势突出。**素来以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和令人向往的古“丝绸之路”而著称于世。境内不仅有浩瀚的戈壁大漠、辽阔的草原,更有驰名中外的喀纳斯湖、赛里木湖、天池、天鹅湖等高山湖泊,再加上13个主要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和古西域遗留的众多人文景观,从而为**小城镇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邻近旅游区的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

4、特殊的地缘区位优势为**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位于祖国西部边陲,是我国土地面积最大的省区,也是我国边境线最长、交界邻国最多的省区。境内边境线总长达5600多公里,与8个国家接壤,目前全疆已获准开放的陆路边境口岸有14个。**作为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是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区位条件非常独特。特别是随着中亚各国经济复苏,**各边境口岸的易货贸易,边民互市,大宗国贸及双边经济技术合作等活动更加活跃。据统计,目前**边境小额贸易总额15.4亿美元,为“九五”末的1.2倍,“八五”末的2.2倍,占全疆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7.4%,与周边国家贸易量占全疆对外贸易量的60%以上。可见,**具备依托边境口岸区位优势,带动周边乡镇二、三产业和边贸小城镇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

5、相对集中的小城镇布局和日益完善的交通设施为其经济建设、产业集聚和地域分工提供了良好条件

**小城镇在大的格局上比较分散,但在区域上则主要围绕城市、县城和沿交通干线相对集中分布,从而为**小城镇依据不同区域特色和条件开展经济建设、产业融合和地域分工提供了较好的平台。据统计,目前**近80%左右的建制镇分布在区域城市和县城周围以及交通干线两侧,如天山北坡经济带仅集中于交通干线两侧的小城镇就达70%以上。而随着交通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境内交通干线网络已形成7条国道和63条省道及县乡公路连接城市、县城、小城镇和乡村,公路通车里程达8.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1公里,一、二级公路6000多公里;全疆860个乡镇中公路通达率达到99.5%,9417个行政村中公路通达率达到90%,县乡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05万公里,同时,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北到阿拉山口,南到喀什的南北疆铁路线已发挥了促进邻近小城镇经贸、人员交流的重要作用。可见,**相对集中的小城镇布局和日益完善的交通小城镇经济建设具备了便利的条件,为带动小城镇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6、**发展小城镇经济具备内在的动力

鉴于小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在协调城乡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等方面的显著效果,使得小城镇经济建设显得尤为迫切。为此,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将小城镇经济建设作为**实施经济大开发、大发展核心内容之一予以高度重视,配套相关政策和措施,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同时,近年来随着特色产业建设力度加大和生产规模增加,**各地围绕产业建设和农民增收客观上对农村经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产生了巨大需求。当前**不同优势资源的产业支撑薄弱是制约当地经济大发展的关键因素,另外,农民收入来源途径单一也是制约农牧民增收的核心问题。据统计,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农业一直是其主导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农业生产性收入所占比重高于85%。为此,各级政府主动将发展小城镇经济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战略,积极编制小城镇经济规划,制定和配套各项优惠政策,引进人才、资金和技术。另外,**广大农牧民也希望通过参与小城镇经济建设或利用小城镇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自身收入和生活质量,具备了积极发展小城镇经济的强烈愿望。可见,**经济、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各级政府以及农牧民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为全面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提供了内在动力。

第四章**小城镇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贯彻落实“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努力领会和认识当前小城镇经济建设的紧迫性、现实性和重要性,遵照市场经济和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针对**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滞后和人口集聚功能不足、城乡经济不平衡与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差的现实问题,立足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农民增收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合理布局小城镇经济,构建**小城镇经济体系,并积极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小城镇经济建设,最终拉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二、原则

1、坚持小城镇经济建设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国民经济产业布局和行业、区域规划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面向市场,以小城镇经济平台建设和产业集聚能力建设为中心的原则;

3、坚持小城镇经济建设与**区情和城市化、特色农业产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小城镇经济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分类指导,梯次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

5、坚持小城镇经济建设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扶优扶强,循序渐进,以人为本,城乡协调的原则;

6、坚持注重小城镇经济建设以质量增长为主、数量增长为辅,注重其辐射带动作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原则;

7、坚持小城镇经济建设与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城镇人文环境条件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8、坚持小城镇经济建设投资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逐步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的原则。

三、建设思路

针对**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滞后和人口集聚功能不足、城乡经济不平衡与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差的现实问题,根据**不同区域小城镇经济的不同分工、作用和需要,着眼于**城镇体系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围绕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充分依托中心城市及县城的现有经济、科技、信息、人才和交通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小城镇经济平台和经济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沿路(铁路、国道、省道)、沿边(边境口岸)、沿经济带(工业、加工业)和特色资源带(特色农产品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的区域建制镇为建设重点,以构建经济实力雄厚、辐射带动能力强、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经济体系为目标,以小城镇质量和内涵建设为主,将小城镇经济建设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并注重其经济产业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完善配套**小城镇经济建设中相应土地、户籍、财政等优惠政策措施,突出小城镇经济的建设效果,力争通过建设最终形成相对集中的城镇经济集群,实现小城镇经济规模与资源和地域的合理分工,壮大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带动**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大发展。

各小城镇将紧密结合自身所处经济带的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特点,依托各自不同的资源优势和经济条件,围绕经济发展平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建设,发展优势产品加工型、矿产资源开发型、旅游型、口岸贸易型、交通枢纽型、市场型及综合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经济,并发挥城镇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广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乡镇建设将以当地产业发展为基础,积极融入区域内资源开发、产品生产、产业建设和旅游交通服务之中,并以建设乡镇产业基础设施为重点,以提高经济实力和人口集聚功能为目标,形成农村经济发展中心。

对于不同经济带的小城镇经济建设将充分依托其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和科技、人才优势,确立小城镇自身的经济发展类型和经济建设方向,实施城镇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选择,配套和完善城镇基本设施和功能,主动融入主导产业发展之中,实现小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设期内,按经济产业布局选择一批基础好、特色突出、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或市场开发潜力较大的建制镇,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重点提高其经济能力。通过经济产业扶持、二三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城镇基本设施建设和功能完善,重点发展不同类型的经济产业,提升小城镇经济能力,充分发挥人口集聚作用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形成**小城镇经济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农村经济的增长极群。

四、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积极动员全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小城镇经济建设,显著提高全疆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意识和主动性,通过**小城镇经济能力建设,构建起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平台,完善小城镇产业设施建设,配套小城镇基础设施,有效改善**小城镇经济薄弱、产业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较差的局面,逐步建成经济突出,各具特色,功能齐全,带动作用显著的**小城镇经济体系。并分步形成围绕特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县城,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资源特色和产业特色,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充满活力的小城镇网络体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跨越式发展。

2、具体目标

到2010年末,重点建设具有区域经济带动作用的小城镇25个,其中,建设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4个,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6个,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15个,形成**小城镇经济的基本框架。并使规划实施镇的经济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其经济、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得到加强,建设区域内城镇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明显增加,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初见成效,从而有效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到2010年全疆城镇人口达800万人以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80万人以上,城镇化率达到37%左右。

五、规划建设期

**小城镇经济建设规划的建设期为**—2010年。

六、规划实施地点

**25个建制镇镇区。

第五章**小城镇经济建设内容、规模与布局

一、建设内容和建设项目

根据**小城镇经济建设的原则、思路及规划分区,规划建设内容围绕小城镇经济平台和经济能力建设,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小城镇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宗旨,突出小城镇质量建设,提升小城镇产业载体功能、服务水平和经济辐射带动作用,重点选择基础条件相对较好,产业经济支柱作用较为明显的小城镇和资源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潜力大的乡镇作为项目建设的重点。

1、建设内容

根据目前国内通行的小城镇经济类型划分方法,将全疆十一五期间拟重点发展的小城镇划分为市场带动型、工业主导型、综合型3种基本类型,各类小城镇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如下:

(1)市场带动型小城镇

该类型小城镇(包括农贸、边贸等多种商贸形式)主要以城镇各类商贸市场、边境贸易基础设施,配套货运、仓储以及其它相关的基础设施等为主要建设内容,通过改善市场环境条件及配套服务设施条件,为商家创造优良的经营和发展环境,同时为消费者提供舒适、便利的购物环境条件,快捷的交通、特色的餐饮、休闲、娱乐等优质服务。规划中该类型小城镇经济建设归为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

(2)工业主导型小城镇

该类小城镇(包括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开发、特色民族工艺品加工等)主要以改善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须的电力设施、供排水设施、原料供应地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其它相关的配套设施条件为主要建设内容。通过基础条件改善,保障工矿企业的正常生产,同时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保证企业的职工住房、子女上学、就医,解除企业职工的后顾之忧,使企业集中精力发展工业产业。规划中该类型小城镇经济建设归为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

(3)综合型小城镇

该类小城镇(城镇经济主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业构成)以城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通过城镇管网建设、道路建设、能源设施建设、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其它城镇配套设施建设,使小城镇各项社会服务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各项保障措施有力,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以满足城镇工、商、贸发展的需要。规划中该类型小城镇经济建设归为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规模与总体布局

1、项目建设规模

根据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布局和各产业在不同小城镇经济建设区的发展水平、分布特点,以及各建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结合**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未来5年的总体任务和目标,确定**-2010年规划期内**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重点项目25个。其中: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4个,占建设项目的16%;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6个,占建设项目的24%;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15个,占建设项目的60%。

2、项目总体布局

根据经济学非均衡发展理论和各小城镇经济建设区的现状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做出的优先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战略,将天山北坡经济带、特色农产品产业带、沿边沿线经济带作为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布局的重点,同时围绕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建设、**特色旅游业发展,结合**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产业发展的具体要求,并兼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总体平衡进行总体布局。

根据各小城镇经济建设区经济发展的现实水平和对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的实际需要,十一五期间重点在天山北坡、伊博塔阿沿边、托吐哈沿线和天山南坡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重点项目25个,其中:

——天山北坡建设小城镇经济建设区规划项目7个,占全疆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的28%。其中,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2个,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5个;

——托吐哈沿线小城镇经济建设区规划项目2个,占全疆建设项目的8%;其中,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1个,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1个;

——伊博塔阿沿边建设区规划建设项目13个,占全疆建设项目的52%。其中,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3个,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2个,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8个;

——天山南坡小城镇经济建设区规划项目3个,占全疆建设项目的12%。其中,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1个,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2个。

3、年度实施计划

本规划建设期**—2010年共划建设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25个。分年度实施计划如下:

——**年,全疆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5个。其中: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3个,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2个;

——2007年,全疆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5个。其中: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1个,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4个;

——2008年,全疆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5个。其中: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1个,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1个,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3个;

——2009年,全疆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5个。其中: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3个,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2个;

——2010年,全疆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5个。其中: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1个,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4个。

三、投资估算

1、总投资估算

根据**各类小城镇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确定建设项目总投资3.75亿元,其中,申请国家引导资金0.75亿元,自治区及地州配套0.75亿元,社会筹资2.25亿元。在各类项目中,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共投资0.6亿元,占总投资的16%;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投资0.9亿元,占总投资的24%;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共投资2.25亿元,占总投资的60%(表8)。其中:

——天山北坡小城镇经济建设区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占全疆规划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总投资的28%。其中:

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投资3000万元,占该区域同期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投资的28.57%;

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投资7500万元,占该区域同期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投资的71.43%。

——托吐哈沿线小城镇经济建设区小城镇经济建项目总投资0.3亿元,占全疆规划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总投资的8%。其中:

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投资1500万元,占该区域同期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投资的50%;

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投资1500万元,占该区域同期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投资的50%。

——伊博塔阿沿边小城镇经济建设区小城镇经济建项目投资1.95亿元,占全疆规划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总投资的52%。其中:

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投资4500万元,占该区域同期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投资的23.08%;

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投资3000万元,占该区域同期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投资的15.38%;

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投资12000万元,占该区域同期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投资的61.54%。

——天山南坡小城镇经济建设区小城镇经济建项目总投资0.45亿元,占全疆规划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总投资的12%。其中:

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投资1500万元,占该区域同期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投资的33.33%;

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投资3000万元,占该区域同期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投资的66.67%。

2、年度投资计划

**—2010年全疆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投资3.75亿元。

——**年全疆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5个,共投资7500万元。其中: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3个,投资4500万元;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2个,投资3000万元;

——2007年全疆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5个,共投资7500万元。其中: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1个,投资1500万元;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4个,投资6000万元;

——2008年全疆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5个,共投资7500万元。其中: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1个,投资1500万元;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1个,投资1500万元;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3个,投资4500万元。

——2009年全疆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5个,共投资7500万元。其中: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3个,投资4500万元;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2个,投资3000万元。

——2010年全疆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5个,共投资7500万元。其中: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1个,投资1500万元;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4个,投资6000万元。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及政策保障措施

一、环境影响评价

本规划是一项以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基地建设为主的建设规划,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本规划中涉及到的镇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以供排水、输变电、道路、市场建设等为主。这些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对实施地点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但规划实施工程将严格按照相关工程设计标准及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并按照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尽可能减小、避免对项目区环境的负面影响。而在运营期,实施工程对当地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甚至部分工程还会对改善当地环境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如供排水及污水处理工程,可有效减轻镇区内企业、居民由于无序排放污水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镇区道路工程则可有效起到防止镇区水土流失、防尘、防水和美化环境等作用。

此外,本规划中涉及到的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则主要是围绕项目区的特色产品或优势资源进行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和特色产品加工基地的配套、完善建设。首先,规划中涉及到的特色种植业基地是在现有镇区范围内和原有耕地基础上建设,没有新开荒地和新增大的用水用地项目,因此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新的破坏。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及其它化学产品对项目区周围的水域、土壤和大气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应对这些化学产品的品种、剂量、时期、方法等实行严格的控制,以大大降低农药、化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要注重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以及有机肥的大量施用,以改善项目区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减少土壤、水体及大气中有害物质含量。其次,特色养殖业基地生产过程中,对畜禽的繁育和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及饲料残渣定时定点清除,并进行回收利用,使其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小程度,有效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最后,特色产品加工基地在运营过程中将产生一定的废弃物、废水和废气,多为可回收处理废弃物,没有需要特殊处理的污染物产生,在严格按照相关废弃物处理规定处理后,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新的破坏。

可见,本规划的实施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

二、小城镇经济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

小城镇经济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广大农民增收和缩小东西部差距的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规划涉及的范围广、城镇数量大、部门和行业多,且建设周期长。为此,必须配套相应的保障措施,以确保**小城镇经济建设的顺利实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小城镇经济建设组织领导机构

首先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性,了解和掌握小城镇经济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在小城镇经济建设中积极探索,加大改革力度,增强小城镇经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建立由自治区主管经济的副主席任组长,包括自治区发改委、建设厅、民政厅、交通厅、工商、税务、银行等相关部门在内的**小城镇经济建设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和协调全疆小城镇经济建设工作,办公室设在自治区发改委。同时,各地州、县市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本区域小城镇经济建设规划的制定、协调和实施;再者,要明确政府在小城镇经济建设中的定位和作用,强化各级政府的服务意识,提高行政办事效率,为小城镇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另外,对小城镇经济基础条件建设、产业产品结构升级和重大开发整治等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并在工商登记、地方税收、信贷、利润上缴和外汇使用上给予优惠,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小城镇经济建设的目标。

2、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搞活土地流转机制,为小城镇经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一是要在遵守国家土地法的基础上,积极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按照小城镇经济建设用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出让、分期征用”的原则,并允许按城镇经济建设规模调剂使用。二是要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实行土地使用权和农民宅基地有偿转让制度,允许准备进入小城镇的农民将原有承包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作为其进城定居或就业的启动资金,以利于土地的适度集中和实现规模经营。三是在土地使用上,严格审批,对非农产业用地出让采用招标、拍卖、协议、转让等方式,对商业、工业、住宅等不同类型用地采取不同地价的政策,对农民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的,则在地价上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有偿使用所得收益用于城镇建设,使城镇建设资金得以补偿,形成良性循环。四是要切实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利用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经济手段鼓励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连片发展,还可以尝试以地换地的办法,以降低农户和企业进入小城镇的成本,可以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进行联合开发,使农民能在土地资本中获得长期收益,进而为**小城镇经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3、努力深化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鼓励小城镇人口的有序流动和集聚,拓宽小城镇就业渠道

一是要充分放开了农民进入市县及小城镇落户的限制,实现城乡一体化,从而带动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方面的互动,促进人才和经济资源向小城镇集聚,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取消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差别,建立以身份证管理制度取代户籍管理制度,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三是对于到**支援小城镇经济建设的内地专家、科技人员及投资、开发、兴办企业者,可根据其意愿保留原籍户口,并发给有效的居住证,享受本地常住居民同等待遇,以此吸收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推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四是逐步建立有利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养老、医疗等保险项目,建立生活救济制度,对有条件的小城镇,逐步建立规范的养老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待条件成熟时,纳入当地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五是加强政策引导,对进入小城镇的农民在劳动就业、子女入学、福利补贴等社会保障方面给予倾斜,保障其合法权益,并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调动农民投资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重点培育中心小城镇经济产业,特别是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提高小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为实现小城镇经济建设目标提供基础保障。

4、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多方位的投融资机制,为小城镇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小城镇经济建设投资是确保其建设成效的关键。为此,**小城镇经济建设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农村小城镇投资体制中引入市场机制,放开准入条件,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小城镇建设,发挥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多种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解决资金短缺这一“瓶颈”的制约。一是依靠企业、个人、外资等多种形式的投资新体制,通过制定和完善土地转让、集中统建、招商引资,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发、谁主管”的原则,打破地域界限,鼓励以公有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吸引其投资建镇,充分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二是深化城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以镇养镇”的方针,建立镇一级实体财政,合理确定县镇分税制财政体制,强化镇级财政预决算管理,增强小城镇的财政功能,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县镇财政包干办法,调动小城镇生财、聚财、理财的积极性,增强小城镇的经济活力;三是各级政府逐年适当增加对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力度,对城镇建设给与必要的财力支持,在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财政投入,用于小城镇建设。四是充分利用国家用于小城镇经济建设的专项资金,多做项目、做大项目,鼓励房地产商带资开发,鼓励企业带项目开发,鼓励农民带资进城创业,鼓励城镇建筑及广告经营权的转让和拍卖,收入用于城镇经济建设;此外,金融系统依据相关条件要加大对小城镇经济建设的专项信贷,扩大信贷规模,从而为全面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5、充分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小城镇经济建设的科技含量,为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围绕**小城镇经济建设规划中的基础设施、经济产业等建设内容,结合各地区小城镇现状和现实需求,加大小城镇建设的科技支撑力度,充分利用科技资源和科技进步的成果,组织多学科、领域的科技力量,加强小城镇经济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并积极解决小城镇经济建设中技术问题,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同时,调动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其参与到小城镇经济建设中来,为小城镇经济建设开展科技服务。另外,加强对准备进入小城镇发展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形成农民彻底离乡离土进城定局的全新格局,形成依靠科技实施小城镇经济发展、依靠科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依靠科技增加小城镇居民收入的意识,为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6、加强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资金管理,严格规范项目资金使用程序,确保项目资金发挥作用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小城镇经济建设的申报程序,体现政府主导、责任意识、项目管理的原则,集中用于改善经济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各地要做好小城镇实施项目规划的设计、论证、评估工作,结合地域与区位优势,按照乡镇规划、县市汇总,地州审核、申报,自治区审定的程序,完善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对小城镇经济项目和资金的管理;三是维护小城镇经济建设资金使用的严肃性,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绝不允许以任何借口改变资金的性质、用途和使用范围,更不允许挪用、拖欠和挤兑。审计部门定期、不定期对小城镇经济建设资金进行全面、严格的审计,发现问题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并坚决追究有关领导者的责任,从而确保小城镇经济建设资金发挥作用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范文5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综述

1分别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

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大量成果,特别是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相当的多,在人大复印资料上可以收集到的仅1998年到2001年专门研究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文章就有50篇。

关于的“三农”思想,学者们进行专门研究的不是很多,目前进入笔者视野的著作有郑以灵的《农民观透视》、陈高同、赵素芬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丛书中的《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以论文出现的研究成果有郑有贵在《党的文献》1999年第3期上发表的《的“三农”现代化思想与当代农村改革》,其余研究成果均散见于思想研究或者其他研究性文章里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重点研究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和建国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理论。

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很广,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个相关方面都有论述,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征。学者们重点对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发掘和解读,同时不少学者还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以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探讨。关于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的内容,学者们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精辟论述,一致认为它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要科教兴农;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学者们认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具有求实性、创造性、超前性、人民性和辩证性的特点。同时,学者们还指出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们认为从理论上讲,邓小平“三农”思想在农业合作制、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从实践上看,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经济实践中起到了科学指导的作用,从而使党在“三农”工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对的“三农”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也不太多,还未见以著作的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的成果,但是可以在研究的经济思想的著作中找到其“三农”思想的内容,如顾龙生等所著《经济思想研究》。以论文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成果有王骏在《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上发表的《试论的“三农”思想》,他从基础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改革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论:“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中心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的“三农”思想的内容,同时指出了其鲜明特点。关于的“三农”思想研究其成果还可以从于法友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期上发表的《论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完善与发展》等文章中找到。

2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分若干阶段详尽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陈承红在《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人的“三农”探索》以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为线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孙仲彝在《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9月号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及历史经验》一文中,也是以历史为线索分两个大的阶段和若干个小阶段用详尽的资料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历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从奠基、形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三方面指出了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的发展历程。

此外,广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的最终主要成果、秦兴洪主编的《共和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选择》,这本书全面阐述新中国50年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发展历程。还有学者从某一特定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历程,如何丽芬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上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历史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刘国武2005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

3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巨大贡献

卢文在《中国财经报》2001年07月4日第003版上发表《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巨大贡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一文,他分别从“三农”的涵盖的三个方面将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贡献阐述为:在农业上的贡献:实行合理的土地制度、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在农村问题上的贡献:一贯重视农村、使农村经济转向商品、市场经济、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促进乡村城镇化、使农村进入小康;在农民问题上的贡献:注重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素质、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民实现历史性的大转变。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王玉珍在《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增刊——《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专辑》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三农”问题上的理论和政策的突出贡献包括: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理论上阐明了“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下解放出来的道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科学规律,并将“农业是基础”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在如何发展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上,我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制度创新和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创新;在探索中国农民如何增加收入,走上富裕的途径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探索完成了从集约经营——无工不富——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税费改革等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过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指出,、邓小平、作为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的“三农”思想为我党开辟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改革道路和中国的跨世纪发展道路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

李明、郭宇在《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包括: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从全局出发,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和发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必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光明日报》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一再强调: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有不少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包括:实事求是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民主制度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制度保障;以人民为本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前提条件。

5关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比较研究

学者们将中共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结合起来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李建宁在《攀登》2001年第4期发表《、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邹开明、周世慧在《党史文苑》2006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李晋玲在《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差异分析》,闵帅、陈洪勋在《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上发表《关于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路的比较》,黄世贤、黎红刚在《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上发表《邓小平对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郭翔宇在《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1期上发表《同志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者们一致认为与邓小平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的途径、农业发展的规划及经营体制的制定、发展农业采取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农业战略目标的政策构思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邓小平继承、发展了农业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思想。有的学者还从知识背景和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及其性格等方面分析了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他们认为在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上、农业和农村具体工作思路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思想。

这些专著和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取得了一定甚至是可观的成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我国“三农”实践的推进,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理论支持来说,这只还是一个初步研究,理论研究尚有薄弱和不足之处。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重复性研究比较多,综述研究太少,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专题研究都需要大力开拓新领域。特别是对中共第三代及其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内在关联性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现实指导意义及其前瞻性研究要更加深入,这就有待于后来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武力,郑有贵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

[2]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李建宁.、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J].攀登,2001,(4).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范文6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生产率;农民

中图分类号:K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238-01

资本主义在哪一类经济部门最先站住脚?在前述的西方两次有关“过渡”动因的论战中,除“贸易根源说外,其他几种观点虽强调重点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论者都从农业内部因素的发展寻找西方向近代过渡的动力。

一、中世纪晚期英国现代化经济基础―农业

关于封建制度崩溃的原动力和资本主义首先起源于农业还是其他行业?本书的两个主要论点:“农业是近代经济基础”;“基本动力来自农民个人力量的壮大”。全书立论的基础是英国农业生产力考察。农业经济特别是具有专业化、企业化和商品化生产特点的大规模农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英国封建生产关系解体和资本主义的产生,这是《现代化第一基石》论证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在哪一类经济部门最先站住脚?首先起源于农业还是工商业?这是个争议较多的问题。在前述的西方两次有关“过渡”动因的论战中,除“贸易根源说外,其他几种观点虽强调重点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论者都从农业内部因素的发展寻找西方向近代过渡的动力。近十余年来,国内学者探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原因时,“农业劳动者个人力量决定封建制度解体论”和“经济结构制约论”,也都突出强调农业与农村经济变化的至关重要性。

最早重视农业在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中作用问题的,是重农学派。马克思对此曾给予明确肯定:“重农学派正确地认为,一切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一切资本的发展,按自然基础来说,实际上都是建立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的。一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并且首先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英国13世纪以来农业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

以温切斯特主教地产为例,其所属的32所庄园中, 1208一1209年平均每一庄园小麦出售量占生产量的48.5%,到这个世纪结束时,同一主教地产所属42所庄园小麦出售量平均每一庄园占生产量的70%。

二、中世纪晚期英国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农民

农民构成封建社会劳动者的主体,其个体经济发展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封建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作者指出,“考察以劳动生产率和储蓄率为中心的农业生产力,是透视英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最基本的社会层面”(第36页),同时也是社会分工与商品生产的基础。这一时期英格兰庄园领主自营地上的农业收入的成倍增长,以及农奴份地的亩产量有时甚至超过经营条件较好的领主自营地,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农产绝对总量的增长还不足以完全说明经济增长的实质。要科学地论证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力,最可靠的途径还是考察农业劳动生产率”。根据中世纪农业生产特点,农业劳动生产率“就是指一个典型的农户在一年内生产出多少农产品”。综合各家的估算,作者认为,在庄园经济鼎盛时期的13一14世纪,半维尔格特(在三圃制下实际播种面积是10英亩)大约可视作英国一般农户的耕作面积,每英亩产量约为10.32蒲式耳(或237公斤)。这样,每户的劳动生产率则为103蒲式耳(或2369公斤),它是英国中世纪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台阶。而15、16世纪之交是英国以庄园农奴制为代表的封建制的重要转折时期,其间存在“一条历史的接缝”。主要表现为,13、14世纪传统佃户地产的均衡性不复存在,两极分化日益加剧。一方面.社会上出现了大量脱离农业的雇工;另一方面,靠牺牲普通农民起家的大农经济作为一股强劲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促使乡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三、结语

关于英国从中世纪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动因,作者认为:决定中世纪晚期社会向现代化过渡的根本因素,是农业劳动者的个人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前者既指其物质生产能力、交换能力,又指其个人财产拥有量,后者既指其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命运的认识,又指其参与社会政治领域和精神领域活动的范围与方式;农业经济特别是具有专业化、企业化和商品化生产特点的大规模农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英国封建生产关系解体和资本主义的产生。

在整个论文写作中,出现过很多的难题,但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写论文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我体会到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感谢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