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布置的意义范例6篇

教室布置的意义

教室布置的意义范文1

一、注重内容的教育性和思想性

教室的布置对学生起着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在进行教室环境布置时要注意其中的教育性和思想性。选择的内容要有积极向上的主题,体现正确的奋斗方向,对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起到正面的引导。可以考虑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宣传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宣传英模人物的思想、事迹;宣传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宣传班上的好人好事等。为了更好地让同学们接受,可尽量减少传统口号性、教条性的标语,以生动活泼、浅显易懂的语句或漫画代替,和谐教室整体气氛,在轻松的氛围中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坚持在整体和谐中追求美观

“美”是衡量教室环境布置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有人认为将教室布置得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热闹缤纷就是美。其实这样不但不美,更会使学生眼花缭乱,分散上课时的注意力。因此,我们在布置教室时,要在整体、和谐中追求美观。要有总体的设计方案,不能零敲碎打,只管局部不管整体。布置时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适当加以美化。美化时可以选用学生的优秀绘画、手工、摄影、书法等作品作为装饰,展示学生的艺术才能。用学生自己的或身边同学的作品,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艺术的熏陶,提高审美的情趣。

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教室的布置不该由班主任包办,应听取学生的意见,由师生共同设计和完成。学生是主要执行者,老师从旁辅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师生共同决定布置的主题后,可以发动学生提出设计方案,进行讨论、评比,选定最佳的内容和形式,予以实施。各项具体布置任务,也尽量发动有兴趣、有特长的同学去承担。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也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升班级的向心力。

四、根据学生特点体现班级特色

在学校里,每个班级因成员的不同,各有各的特色,在教室布置时,也应改掉过去单调乏味、内容固定的形式,创作出有着自己班级特色的教室来。各班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强项,设计并制作班徽、口号,设置学习园地等,彰显班级个性。如有些班级擅长书画,就可以打造有书画特色的教室布置,可以在黑板报上根据不同主题创作相应内容的书画作品;可以创设班级艺术角,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还可以在学习园地中,介绍班上的艺术之星,这样不但能美化教室环境,突出班级特色,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班级荣誉感和自豪感。

五、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

提到教室环境布置,人们往往有一个思维定势,认为这是低龄儿童教育的特色与专利,只有幼儿园和低年级的教室才需要精心美化和布置,高年级的教室环境就不重要了。高年级的教室也因此一般就只有简单的“黑板+白墙”,内容固定,形式单一,缺乏文化性和教育性。其实,任何年龄阶段的学习者都存在着对教育环境设计的需求,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布置相应的教室环境。如低年级可以大量地使用鲜亮的色彩,卡通的图案,打造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高年级就可以布置更有文化气息的书法、绘画作品,让教室环境更富有文化内涵,以此来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对学习环境的需要,达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六、保持材料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教室布置由于要经常更换,需要许多材料和资源,因此,在布置教室环境时也要考虑经济性和环保性。尽可能以废物利用或手工自制为主,由师生共同设计,减少成品购置,以达到经济与环保的效果。在进行班级布置前,可以号召学生分组搜集,想想身边有什么材料可以使用,甚至有些还可以废物利用,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搜集不到的可以由师生共同制作,这样学生在做中学,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合作意识,而且学生对自己所做的东西会更加爱惜,逐渐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注意装饰的安全性和有序性

在教室环境布置过程中,安全、有序也是必须考虑的。如果所布置的物品材质容易破损,或具有危险性,一定要特别注明,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各种张贴物或悬挂物,不仅要求端正美观,也要注意高矮适中,确保牢固结实,稳妥安全。除了安全,装饰的位置也有讲究,要做到放之有序,避免杂乱,如“学习园地”“竞赛图表”“艺术角”等都应布置在教室的后方。教室前面的墙壁,黑板四周,应尽量避免布置一些太显眼的东西,以免分散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

八、依照不同主题需要定期更换

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教室环境布置如果长期不变,他们就会失去兴趣,对其熟视无睹,这样的教室环境也就失去了育人的功能。因此,教室的布置应适时进行内容和形式的更新,不断引起学生注意。让学生时时刻刻都有新鲜感,从而使教室环境不间断地起到育人的作用。如可以根据重大节日进行更换:新年时贴春联;六一时挂彩带;端午时画龙舟;中秋时画月亮……这样的环境布置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可以配合教学需要,适时布置与教材有关的内容,既符合时效性,又达到实用性。如课上讲到某位名人,就可以将这位名人的图片、生平或者相关的小故事,张贴在教室的后面墙上,让学生课后观看,起到一个课堂知识的延伸和拓展的作用。

教室布置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 路基路面;实训平台;平面布局;实验教学

目前交通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探索培养具有工程背景,符合社会需求,具有我国教育特点的适用人才是目前工科大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依托省部共建示范实验室和部级土木工程示范实验室平台,建立全国性的路基路面实验检测技术实训基地, 充分利用科研及对外服务的自筹部分经费,根据教学改革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添置、更新设备,保障实验教学和改革的顺利进行。在建设路基路面实训平台前,对平台的平面布局进行科学的布置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路基路面实训平台的平面布局必须注重实验场地和环境的改善,实验室进行部分实验时有粉尘大、噪声大、污染大等特点,因此,学校在新校区建设中,专门划分了独立区域供实验室使用,并进行防尘、防噪及防污染等设计,实验室工作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试验室选址和建筑形式要考虑安全、环保及施工要求等因素。工地试验室根据相关要求,宜选建在拌和场或项目部内,选建在拌和场内时,应选在迎风位不得选在下风位,且宜离拌和机距离150m以上。

各功能室配有相应的试验室管理制度,每一台试验仪器均配有相应的试验仪器操作规程及管理负责人,仪器使用台帐随仪器挂放。仪器设备均应建立维修台账,统一装入相应仪器档案内,并存放于资料室内。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统一用框图上墙。仪器设备状态标识分“合格”、“准用”和“停用”三种状态,以“绿”、“黄”和“红”三种颜色表示。试验室的用电量应根据设备用电量计算,采用集中配电控制。电路必须安全接地,标养室的电路开关及灯具必须有防潮装置,大型设备、精密设备和大功率设备尽量设专用线路。

给、排水布置原则如下:需用水的试验室,合理布置供水管道、下水管道,给、排水管道采用PVC管,大小根据用水量确定。集料、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室的下水道都必须设置沉淀池,防止堵塞。

仪器设备的安装原则如下:一般设备放置在案台或地面上,调整放置水平即可使用;凡是带地脚螺孔的设备,都应砌筑基座用地脚螺栓固定。安装设备时,设备的放置高度、正面朝向以便于操作、维修为前提,彼此之间有干扰的设备尽量远离。除沥青混合料试验室外,其余功能试验室与办公室均需配置冷暖空调。

各功能室应该按照“布局合理、使用方便、整洁美观”的原则进行科学布置。根据每个试验室的特点,制作相应的试验室管理制度和相应试验设备的操作规程,并装裱上墙。在试验室合理设置试验工作台,工作台高75cm,宽度60cm,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工作台面贴瓷砖后垫5mm厚黑色橡胶垫;试验工作台柜必须安装柜门,可根据需要设置隔层,边框和柜门颜色应和试验室的整体装修风格一致,全线统一。在试验工作台设置水池,水池宜设置在试验台的角落,水池上沿宜同操作台等高。试验室内部电路应科学合理布置,每个设备插座应该接地并单独设置空气开关,以确保仪器设备和操作者的安全。

图1 路基路面实训平台平面布局图

路基路面实训基地的具体建设目标是以工科为主改革现有的实验实训教学模式,根据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凝练并构建实训平台,组成教学团队,进而组建产、学、研训练基地。平台将考虑进一步扩大行业在岗人员培训规模,开展不同类型、不同期限、不同层次的专业培训;在原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开辟新的技能培训与鉴定基地,建立职业技能考核试题库、考核标准,开发培训教材、开展考评员培训等工作,构建行业共享型职业技能鉴定的教学资源平台。

参考文献:

[1]王培良,蒋林华. 实验实训平台的构建与实践教学改革 [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8,(12): 68-69.

[2]陈梅,马丹. 全仿真污水处理实训平台的建设[J].自动化仪表, 2010,(8):58-60.

[3]恽超,王磊. 通过科研实践训练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江苏科技信息,2010, (8) : 51-52.

教室布置的意义范文3

一、幼儿园环境的概念

“幼儿园环境从广义的角度上理解,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

从使用功能上分类,园内环境大致可以分为活动室、卧室、厕所、走廊等等。幼儿园的活动室是幼儿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日常的活动也都在活动室进行。一般幼儿园里,活动室也兼做餐厅使用。卧室是幼儿午休的场所。3-6岁的幼儿需要的午休睡眠时间在2个小时左右。良好的午休质量可以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保证下午的活动质量。幼儿园里的厕所是幼儿必备的生活场所之一,其墙面环境的引导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走廊在园内环境中所占面积最多,但是往往被忽视。幼儿从一个活动区域到另一个活动区域,走廊起着连接和过渡的作用。

二、当前幼儿园墙面环境布置现状

本次调查运用实地观察的方式,调查两所幼儿园――实验幼儿园和龙凤祥幼儿园。

前者是浙江省一级幼儿园,是衢州市幼儿教育先进单位,后者只是一个普通民办幼儿园。这两个园所在墙面环境创设上有着较大的不同。

(一)墙面环境的物质基础

从理念上比较:实验幼儿园非常重视园内墙面环境的布置,园内有具体的环境布置规则和评分标准,并且每个月都会组织教师对环境进行整体的清洁和布置。龙凤祥幼儿园里对环境的布置并没有形成重视,墙面的布置已经有大半学期没有进行更换,部分装饰物快要脱落,并且已染上灰尘。

从色彩运用上比较:实验幼儿园色彩缤纷亮丽,大部分班级主题色彩鲜明,但少部分班级墙面颜色过于艳丽,显得空间拥挤狭小。龙凤祥幼儿园则相反,除了张贴个别幼儿喜爱的小动物以外,其余墙面留有大片的空白。

(二)墙面环境的教育引导

从创作形式上比较:实验幼儿园采用师幼共创的原则运用于部分区域(活动室、走廊)。在这些区域内张贴幼儿的绘画作品或剪纸作品等。龙凤祥幼儿园里的墙面创设以教师的作品为主,幼儿有一面墙作为作品展示区,悬挂幼儿的美术作品和工艺品。

从墙面主题上比较:实验幼儿园采用与主题教学相对应的墙面布置主题,比如“春天来了”,“过年了”,“秋天的农作物”等等。园内墙面布置评价要求中指出活动室的墙面布置应与本月教学主题相一致。龙凤祥幼儿园没有对墙面的主题提出要求和规定,幼儿园内各班活动室环境的布置也是以“童趣”为主要基调,用幼儿喜爱的各种卡通人物或小动物作为装饰。

三、幼儿园墙面环境与幼儿身心发展

通过实验幼儿园与龙凤祥幼儿园的对比观察发现,幼儿园的墙面环境创设对幼儿各方面发展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它是一种隐性课程的存在,如果教师能对它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意图的创设,使之转化为显性课程,那么墙面环境就能成为幼儿的“第三位教师”。

(一)墙面的创设形式

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创设形式有教师创设、师幼共同创设、幼儿独立创设等不同形式。不同的创设形式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教师单独创设墙面环境,虽然装饰美化的效果会更好,但是与幼儿参与程度就会减少,“墙面环境创设”就简单地被理解为“墙面布置”,教师也成了“装修工”,墙面成了教师们的作品展。所以这种教师单方面创设墙面环境的形式并不科学。

“师幼共创”是目前被认为是最具教育和效仿价值的创设形式。幼儿参与到墙面主题创设中来,设计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表达他们心中的想法,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从而使墙面环境更具教育意义。在墙面环境创设时,幼儿需要明确主题、收集材料、准备制作材料,和同伴、老师一同分享交流合作。创设的过程,幼儿学习解决问题和主动创作,它使幼儿适应团队合作,激发荣誉感和自信心,发展幼儿搜集信息和动手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墙面色彩的布置

色彩在墙面环境布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对色彩极为敏感,不同的主色调会影响幼儿身心的状态,这也是色彩的独特魅力。研究发现,色彩会对幼儿的生理、心理等方面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色彩搭配的优劣,首先会对幼儿视觉审美产生影响,紧接着影响幼儿的生活学习效率。

在红、橙、黄、绿、蓝、紫、棕、黑、白、灰等10种颜色中,幼儿更多地偏爱红、黄、绿色,对黑、灰、棕色较少偏爱。表明幼儿普遍偏爱暖色调。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年龄为2―3岁的幼儿喜爱鲜艳明亮的颜色,尤其是对比明显的颜色,有部分幼儿对新鲜颜色的偏爱程度会持续整个幼儿阶段。因此,为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做设计时,应更多地使用明度高与纯度高的暖色彩。实验证明,让幼儿在不同颜色的环境中玩耍、游戏和学习。在淡蓝色、黄色、黄绿色和橙色的房间里,幼儿的智商比平时高,玩耍、做游戏时也更为机敏灵活;而在白色、黑色、褐色的房间里,幼儿的智商要比平时低一些,反应迟钝。科院心理所于2005年2月主持了一向持续了近10年的大规模儿童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在幼儿时期接受色彩教育的儿童与没有接受训练的幼儿相比,在主动认知事物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经过色彩教育的幼儿普遍具有认知事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这项研究对幼儿园墙面环境色彩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三)墙面布置后的教育引导

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具有教育功能,不但体现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而且体现于布置结束后对幼儿的教育引导。所以,墙面环境创设结束后,并不是教育功能的结束,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引入与幼儿经验相关的墙面布置。

当然,“环境不只是用来实施课程的,它本身就是课程”。 环境创设不但是课程实施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可以作为课程实施的准备。是儿童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所以除了使儿童参与环境创设外,还必须使环境与课程融为一体。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布置内容和创设过程进行介绍和解读,加深幼儿对墙面的理解,充分发挥墙面的教育功能。

在实验幼儿园,小三班的墙面环境主题是“春天来了”。教师在创设这一主题时,先让幼儿动起手来撕纸做“柳条”,用红手印树上的“花”。幼儿在创设过程中积极主动,动手动脑。但是,在完成后,询问幼儿为什么在树上印花,幼儿却不知道如何回答。在创设结束后,教师在语言活动课《春天来了》中,向幼儿介绍了墙面布置的内容与春天的联系。幼儿回想动手的过程,在看到漂亮的墙面对春天这一季节的理解更加形象,对墙面环境更加关注。幼儿间相互讨论“这是我做的花!”“这是我印的蝴蝶!”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环境创设结束后,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四、总结

教室布置的意义范文4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容很广泛,我认为,包括生态环境布置(绿化、生物角等)、装饰环境布置(教室、 周围环境、墙面布置等)、文字环境布置(墙报、标语等)、语言音乐环境布置(广播系统布置)。通过环境 创设,让幼儿在一种美好的、易于接受的氛围之中,陶冶情趣,养成良好习惯,长大后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幼儿环保教育相互渗透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大部分是通过环境的潜移墨化作用和影响获得的。试想想,如果一个幼儿园果皮乱扔, 到处是脏水、垃圾,家长、老师熟视无睹,孩子耳闻目睹,长大后又怎么会成为一个爱护自然、爱护环境的人 呢?所以,要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必须充分发挥环境教育的作用,两者相互渗透,即在进行各项环境创设时 要处处考虑安排环保教育的内容,而进行环保教育时,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发挥其特殊作用。

1.1生态环境创设方面。

人的生命太需要绿色了,孩子们更是如此。给孩子们一块绿地,一个水池,一 个花园,室外尽量开辟草坪、花园、菜地,利用自然角、动物角,让幼儿亲身体验植树、栽花、养草、种菜的 乐趣,努力创设净化、美化的育人环境,如我园因地制宜地设置了“天台花园”、“绿上云霄”、“云台叠翠 ”等绿化环境,这些都成为孩子们认识大自然的直观教具,使他们萌发了爱护环境的感情。

1.2装饰环境布置方面。

可以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加以利用,设计有关环保的宣传画等,从而使幼儿在 欣赏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在室外、梯间的墙壁、走廊、墙裙等地方设计环保题材的壁画等,如设计壁画《小鸭 子找家》,画出被污染的河流和没有被污染的河流,让幼儿思考小鸭子该走哪条水路才能回家,通过观察让幼 儿知道为什么水被污染,以及判断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让幼儿学会思考、学会保护环境从我做 起。又如在周围多制作一些美丽的花、草、树木,让幼儿陶醉在美丽的大自然氛围之中,产生热爱之情。在室 内,可以考虑在音乐室、美工室布置中突出环保内容。让动物、植物和人生存在同一空间,在课室内可以根据 《我和动、植物》、《我和大自然》等题材进行环境创设。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怎样培养幼儿的良 好行为和习惯,让幼儿知道节约用水呢?可以在幼儿洗手的地方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图案、标志,告诉幼儿节 约用水的方法,懂得珍惜每一滴水。

1.3文字环境布置。

利用橱窗及张贴标语,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宣传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爱鸟周、 地球日、臭氧日等环保节日的意义和内容。

1.4语言、音乐环境布置方面。

利用广播系统的合理布局和设置也可起到较好的环保宣传教育效果。通 过室内外的广播,播放小鸟的声音、动物的叫声、环保歌曲、环保小故事等,与周围的环境构成一个立体空间 环保教育网。

我们既然创设了环保教育环境,教师在课堂或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就要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 作用,把环保教育融入幼儿园创设的环保教育环境之中,把环境布置作为环保教育的教具。如认知活动《自来 水从哪里来?》,除了课堂教育外,还可带幼儿参观墙壁画,讲述江河的水如何进入大水池,进入自来水厂, 进入水塔和千家万户的迁移过程,直接观看,使幼儿印象更加深刻。又如带幼儿在餐后、课间休息等时间,参 观生态环境方面的布置让幼儿更多接触自然界的各种生物,让他们了解自然界各种生物的互存关系。

二、环境布置必须适合幼儿的特点

幼儿的特点是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好奇多问,活泼好动。而我们进行环境布置时往往容易以成人的观点 代替幼儿的观点,以成人的眼光代替幼儿的眼光,特别是在环保教育时,如果只讲大道理,孩子们难以理解, 收不到教育效果。

环境创设如何适应幼儿环保教育的特点呢?

2.1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

环境布置要让幼儿易于理解,所以,设计时要图文并茂,以画为主 ,并且运用各种材料,特别是废旧材料。如设计墙报《创建绿色乐园》,就用了挂历纸、旧竹签、棉花等多种 材料,使用浅显易懂的图案,力求做到色彩丰富、图文并茂来吸引幼儿。设计环保教育内容应该以幼儿熟悉的 小草、小花和喜闻乐见的动物为主,这样容易使幼儿产生亲切感,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2.2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

设计画面应该带有童趣、童真,拉近与幼儿的距离。如设计幼儿在花丛 中荡秋千,这样既有童趣又具环保特色,幼儿活泼好动,老师可带领幼儿到设置的生态环境中亲自栽种植物、 喂养小动物。又如在课室环境布置中,可让幼儿一起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参与制作,这样,幼儿在操作中学习, 产生兴趣,自然而然地增强了环保的意识。

2.3要以幼儿的情感为出发点。

环保教育要在幼儿面前显现最美好的画卷,让幼儿置身于最美丽的情境 之中,从而培养和激发幼儿热爱世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特别是创设环境时,应以各种手段提高其艺术 性,让幼儿生活在充满自然、和谐色彩的世界里面,将来长大才懂得去爱、去保护这个美好的世界。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加强环保教育

教室布置的意义范文5

现代教育认为,凡是一切能让幼儿主动活动的机会和条件,都可以成为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环境,在新《纲要》的学习及实施过程中,笔者越来越深刻领悟到环境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当瑞吉欧的教育思想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笔者开始接受和尝试“让环境说话”,它是一种全新教育思想及教育方法的具体展现,是对我们以往环境创设的挑战。

在以往的实践中,教室环境的创设往往只作为教师的任务,由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往往从设计、布置,幼儿都处于被动地接受和影响的地位。生态学家巴克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人总是通过调节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环境,环境为人的行为方式提供了线索”,但我们还应该提出,人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可以改变环境;不断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让良好的环境给人以积极的影响,如此形成人和环境之间不断提升的作用。

所以,教室环境的建设不应仅仅让它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条件,更应该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幼儿的积极参与而产生互动效应。

1 提供参与环境设计的机会,支持幼儿收集资料

首先要认识到,幼儿是我们幼儿园环境的主人,应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创设教室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才更具有教育意义。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为他们提供一个我们想让他们发展的方向,让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去创设适合他们接受这个方向的环境。伟大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教师在布置幼儿园的环境时应注意遵循这样一个基本原则:“环境的布置要通过儿童的大脑和双手”。陈鹤琴先生在分析“布置时应该注意的弊端”时指出,在布置环境时,不要教师自己做,让学生自己来设计,自己来布置,才格外有意思,才更具有教育意义。比如中班的孩子在“小南充大变化”主题方向下,在我们的启发引导下,准备创设这个主题的教室环境。在与幼儿们的热烈讨论后,决定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渠道去收集各种关于南充的图片资料,收集的内容也是由孩子们自己自由选择的。说起美丽的家乡南充,孩子们的 兴趣十分高涨,在主题活动中,笔者发现中班的孩子每天都能通过放学回家的这段时间用他们的目光去审视南充的变化,当他们在思考的时候,视点是宽阔的。我们在讨论南充的变化时,有的幼儿说我们南充的小轿车越来越多;有的幼儿说我们南充有许多人行天桥;还有的幼儿说到南充的高楼越来越多了,超市也越来越多了;甚至还有个别幼儿谈到我们南充古老的川北大木偶艺术。每当孩子们说到这些,他们的心中洋溢着对家乡南充的喜爱和自豪。在整个“小南充大变化”主题创设的过程中,孩子们每天都能找来各种丰富的资料带到幼儿园,有南充的风情卡片、宽敞的滨江大道照片、各种小轿车照片等等。笔者根据幼儿各自的兴趣和爱好,引导他们将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分类,剪贴在我们制作好的主题块上,孩子们不但被这些图片上所展现的艺术美所深深吸引,而且对家乡南充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体验到了观察和制作的快乐,让他们对这个世界的 观察能力和对资料的检索能力得到了培养,从而提高了孩子们积极热情的生活态度。他们每天生活在自己和同伴动手创造出来的环境中,看到得更多,学习和认识得也更快更深刻。可见,只要给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参与环境设计的能力是无法估量的,所创设环境比我们老师为他们制作的环境更真实、更有价值。因此在环境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要支持幼儿去主动地收集资料,让他们人人参与到环境创设的具体实践中来。

2 提供材料与作品,让幼儿参与布置

让幼儿提供材料与作品,也是让他们参与教室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我的实践与观察,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具有良好效果的教育过程。

在我们教室教室手工区内布置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收集了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各种瓶子、盒子、旧挂历、旧包装纸、方便面碗、蛋糕纸盘等废旧材料。幼儿在我们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孩子们利旧利废做出了一串串精美的吊饰,如旧挂历做的飞奔的马、鸵鸟;纸盘做的小鱼、小兔;还用方面碗做了蜗牛、灯笼等。孩子们一到闲暇的时间就会自豪地来到走廊上欣赏自己杰出的劳动成果,那种成功的喜悦是无与伦比的。幼儿在这个积极投入、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的过程中,其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都得到比传统的手工课多得多的提高。

通过这些活动,笔者充分地认识到,在幼儿参与环境的布置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如为了迎接国庆节的到来,我们创设了“我爱国旗”主题实践活动,幼儿在大型的画纸上,把自己迎接国庆到来的喜悦心情用笔在纸上表现出来。这些都是老师通过组织幼儿讨论,按照幼儿的想法、看法、再同他们一起把大家的作品巧妙地组合在一个整体中的。这种把幼儿的作品组织起来进行环境布置的 形式,也使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在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教育活动过程中,获取了新的知识经验,也得到了能力上的培养。而幼儿对自己的布置的环境也有一种特殊的钟爱和亲切感,这样会激发幼儿更充分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利用环境进行充分的主动活动。

3 鼓励幼儿利用环境进行主动活动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他们自身的感知和活动来形成的,所以教室环境的创设应为幼儿通过主动活动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经验以及提高能力创造条件,同时,幼儿的活动表现,又为教室环境的再创设提供了依据。

教室布置的意义范文6

例如,很多中小学对课室布置、环境布局进行了形式多样的评比,旨在促进班级环境建设,为学生的学习构建一个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和谐的氛围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个性化的环境布置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课室评比过犹不及,存在诸多缺陷,应辩证的加以分析与践行。笔者认为,从课室评比走向课室环境建设是发展的方向。

一、课室评比“三是”

我校在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进行了全校性的温馨课室评比,建构资源性课室、绿色性课室和生成性课室是这次温馨课室评比的亮点。

1.资源性课室

好的课室应该赋予文化内涵,含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这些资源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或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文化共建。学生沐浴其中,思想受到启迪,知识得到拓展,技能得到提升,情感得以陶冶。这种资源性表现为学习性、生成性,情境性的统一。在温馨课室评比过程中,很多班级利用古诗书画、各学科园地、名人格言、学生作品等等装饰其间,学生沉浸其中,必将受到感染,为学习提供良好的氛围、资源、人文环境。

2.绿色性课室

绿色性也即生态性,集中表现为设计美观,布局合理,整洁舒适,环保生态,颜色适切,手工操作。课室的建设一方面包括硬件的建设,另外是软件的构建。软件也即广义上的环境,或曰文化。绿色代表的是一种功能性文化中的生理文化、符号文化、心理文化。优美静雅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浓郁。绿色性还表现为整洁干净、充满生机、整齐划一、主题鲜明、安全舒适。评比中部分课室在有棱角的地方加上了涂有美丽图案、文字的泡沫,使学生能快活的玩耍、学习。

3.生成性课室

生成性课室集中表现为动态性、可持续性,生成性、开放性和多元性课室布置。首先课室的布置必须凸显动态性和可持续发展。固定不变的内容、尘封不动的布局与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个性化成长和创新性激发背道而驰。只有通过不断更新,而且设计好更新机制(包括资料来源、布局更替体制等)才能有规有矩,彰显方圆。这种生成性还诉求于师生的共建性,家校的合作性,家长学生的互动性。通过温馨课室的前期准备、设计、布置、维护工作促进主体交流,有利于增进师生情感,发展集体荣誉,激发班级认同感,发展学生幸福感。这些都是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长的外部环境,甚至也是内部活力。

另外,生成性还表现为个性化和多元性。传统的课室太强调整齐划一,太强调完美无瑕,其实具有文化内涵、教育意义的环境应该是个性化的,有学生参与的,师生共建的。这种个性化不应该有太苛刻、量性的评价标准,而非要说有标准的话,那就是为了学生发展奠基,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利于学生创新活力激发,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所以,或许在评比的奖项中不是直接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而是评出个性化的奖项。如绿色课室、生态课室、博雅课室、趣味课室、知海课室等等。

二、课室评比“三非”

课室评比如果变成了家长全权包办、广告商之间的“军备竞赛”,可能其潜在的一些教育价值、文化发展意蕴就消失了。毕竟课室的环境布置不是居家设计,也不是“艺术博物馆”。太完美的课室、太整齐的课室实际上不利于提升学习效率,特别是当这种美丽包含着炫丽和花哨时,往往适得其反。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稍微杂乱的环境还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有些课室表现在老师操作太多、内容陈旧、资源废旧。有部分班级把往年学生的作品也派上用场,但忘记了上面的签名是二年级,而学生现在是三年级。我们的教育和教学不能给学生留下这样一个坏的印象――知识是假的、虚的。这为以后学生的随性、投机取巧埋下了伏笔。文化、教育、体制为投机取巧、暗度陈仓提供了便利与甜头。总体来说,课室评比暴露出以下一些弊端与缺陷,值得反思与改进。

1. 越俎代庖

课室环境最好让置身其中的主体自身去建设,这里面蕴含了主体的智慧与劳动力,实现交流、分享,还能促进课室环境的更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学生和老师协作,根据自己的设想共同布局板块、展开内容,必定渗透了师生的情感、文化因素,这才能彰显出环境的生命力。也只有生命力得以活化,才能实现学生主体与环境的融通、联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美的欣赏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等等。教育中的一切活动不能因为暂时的“美”与“对”而被其他成人或其他团体占有制动权,老师、家长、社会只能是学生成长的伴侣,不能剥夺他们对文化建设、生命优化的主体地位。课室评比中,本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的活动因为家长的部分包办而失去了良好的教育契机和资源,实在可惜。其实教育中最忌讳的就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没有深挖其间的“教育宝藏”。这种越俎代庖最直观的表现是贴上一些类似广告牌的“壁纸”,虽美观精致,但却显得过于完美而没有发掘教育本应的美。

2. 固步自封

环境必须凸显动态性的文化生成意蕴,才能激发出环境自身的生命活力,变死的布置、素材、资源为活灵活现、富有生气的学习因素,为学生的成长带去源源不断的素材,变功利性的竞赛拿奖为常态性的环境优化,才能变环境的被动布置为主动建构,才能激发出建设主体的智慧、激情和情感。

这种固步自封突出的表现为僵化性,“一次性文化”和“快餐性文化”太明显,循环性较差。有些好的环境素材,可以留给下次再用,但有的素材却不能用上次的,如作品展示,很难想象学生风采板块的内容在六年级还用着一年级写的书法会是什么样子。有些老师变得“聪明”,简化了操作,一次收集学生的作品可以用两三年。这与课室评比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评比是形式,建设才是关键,而如何激发师生共建意识,并转化为行为,且主动出击呢?事实上,那就是变集中的评比为常态的检查、不定期的抽查。当然,如果师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尝到甜头,就会从被抽查变成主动优化,由临时行为变成常态的习惯。这样才是课室建设的旨趣。

3. 缺乏新意

新意集中表现为个性化与创新性。毕竟因为太多越俎代庖,或许都到同一个广告商处打印,显得十分美观,但新意缺乏。在课室评比的过程中,较少看到立体画、生态环境这样富有创新的课室环境建设。有的还显得主题凌乱,东拼西凑,缺乏主动性。新意的缺乏一方面表现为形式、外显的布局、素材呈现。另一方面突出表现为内容的陈旧、超前、无趣、重复等。引用学生两三年前的作文是对学生创新性的抹杀,也是为师生的懒惰找到借口。温馨课室的好与差应该让学生自己来评价,因为他们是最直接的使用者和建设人。

三、从课室评比走向课室环境建设

1. 还原环境建设的主体地位

把环境的建设还原给环境享用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改变他们的认识,于此,才能真正融他们的智慧、汗水、幸福于环境建设过程中和环境成效展现、环境更替更新中。这种主体不仅指学生,还包括家长和教师,甚至也可以借用某些公益团体、科技团体组织的力量,但这种合力与合作不是越俎代庖,而是通力协作。其中师生是核心组成部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建设和课室环境的育人功能、美化功能、安全功能、信息功能、媒介功能、平台功能等。

2. 深掘环境建设的教育资源

环境建设的主题诚然包括绿化功能、美感熏陶、安全舒适,但更为重要的是其教育功能。好的环境往往透析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出生动活泼的发展劲头,渗透着主体的创新品质。我校环境建设中,充分考虑师生的成长之需、发展要求、心灵感受、幸福夙愿、资源使用等方面,挖掘与建设和谐、博雅、文明、安全、数字化、创新、绿色的校园。这种学校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引渡到课室环境的建设中来,表现多元教育主题,以图最大限度的发挥环境的价值。

3. 展现环境建设的开放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