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区别范例6篇

小农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区别

小农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428(2008)04-0085-05

一、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金融需求不断增加,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力度有所弱化

本文用县域办理贷款卡的企业户数占比和办理农户贷款证的农户数占比的变化近似反映县域的金融需求变化情况。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县域经济中的企业和农户的金融需求是不断增加的。2006年,办理贷款卡的企业户数占比为14.86%,比上年提高0.48个百分点,办理农户贷款证的农户数占比为22.29%,比上年提高1.41个百分点。金融需求在中西部地区县域表现得更为明显,2006年,中部、西北和西南地区县域的办理贷款卡的企业户数占比分别为15.52%、10.36%和9.47%,比上年提高0.93、0.41和0.45个百分点,办理农户贷款证的农户数占比分别为25.05%、29.10%和32.56%,比上年提高1.75、1.38和1.39个百分点。

与不断增加的农村金融需求相反,近年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网点在县域的撤并,从业人员的精简以及一些涉农金融机构将信贷业务转向城市等原因,县域金融供给并未随金融需求的增加而相应增长,金融支持县域经济乏力。2006年,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为12.4万个,分别比2004年、2005年减少10099个和4781个,金融从业人员为152.4万人,分别比2004年、2005年减少6.3万人和3.5万人。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的减少主要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网点和从业人员的减少,2006年,县域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网点数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减少6309个和3582个,占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减少数的62.5%和74.9%,金融从业人员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减少3.9万人和2.3万人,占全国县域金融从业人员减少数的61.9%和65.7%。 在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县域经济的同时,一些县域涉农金融机构的网点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尤其是东部地区城市的投资机会较多,一些涉农金融机构的业务转向了城区。2004――2006年,全国县域涉农金融机构网点数年均下降3.7%,其中,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县域年均下降9.29%。2006年,全国县域涉农金融机构网点数占比为56.3%,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下降4.6和2.5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县域涉农金融机构网点数占比为52.2%,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下降3.7和2.4个百分点。

随着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的减少,县域经济获得的信贷支持相应减少。我们用县域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占GDP的比例来反映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该比例越高表明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越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三年来,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所减弱。2006年,全国县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占GDP的比例为43.6%,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下降3.2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其中,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下降幅度较大,两地区县域各项贷款占GDP的比例分别比2004年下降15.3和12.9个百分点。

(二)县域经济对中国储蓄的贡献与获取的金融服务不相称

2006年,全国县域全部存款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24.0%,居民储蓄存款占全国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的35.1%,但从金融机构获得的各项贷款仅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20.2%,并且在各区域内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其县域提供的存款资源占比较高,2006年,中部地区、西南地区县域各项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重分别为36.4%和34.2%,分别高出东部地区8.5和6.3个百分点,西北地区县域储蓄存款占全部储蓄存款的比重为28.1%,高出东部地区3.7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县域经济为国内经济建设积累信贷资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获得的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相对较少。如果从县域经济的存贷比来分析,这种趋势更为明显。2006年,全国县域的余额存贷比为56.4%,新增存贷比55%,分别低于全国余额存贷比和新增存贷比12.54和13.23个百分点,并且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县域存贷比与全部存贷比的差异尤为明显。

近三年来,县域金融服务的覆盖水平虽有所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2006年,全国县域的企业金融覆盖率为51%,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提高了3.1和2个百分点,农户的金融覆盖率为67.2%,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提高了6.1和2.9个百分点,获取金融服务的企业数同比增长10.6%,比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获取金融服务的农户数同比增长5.1%,比上年下降了0.9个百分点。

县域的政策性贷款主要包括粮食生产收购贷款、粮棉油储备贷款和粮食收储企业的简易建仓贷款和扶贫贴息贷款等,政策性贷款主要由农业发展银行发放。2004年,随着农业发展银行的改制,政策性业务逐渐萎缩。2006年,全国县域政策性贷款余额为4495亿元,占农业贷款的24%,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下降3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同比增长3.8%,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

近三年来,中央银行的支农再贷款由于农信社存款不断增长,存差不断扩大也开始逐步淡出。2006年,全国县域的支农再贷款余额为411亿元,比2004年的805亿元减少了近一半,占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的比重也由2004年的8.0%下降到2006年的3.2%,占农业贷款的比重三年下降了3.1个百分点。

随着政策性金融业务在县域经济中的逐步淡出,农业发展银行在县域的信贷份额有所下降,由于其商业性信贷业务的扩张,其信贷规模出现小幅增长。2006年,农业发展银行在县域信贷市场中的份额为12.3%,比2004年和2005年分别提高0.6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业银行作为县域主要商业性金融机构,其信贷份额和信贷增长出现了较快增长的势头。2006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县域信贷市场中的份额为33.5%,比2004年和2005年分别提高2.3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8.4%,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农业银行在县域信贷市场中的份额为20.1%,由于近几年其在县域的机构撤并,信贷份额略有下降,分别比2004年和2005

年下降1.5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但其信贷规模出现了较快增长,各项贷款同比增速由2005年的4.2%提高到2006年的11.5%。

(三)小额贷款稳步增长,小额信用贷款在欠发达县域的市场份额较高

目前,小额贷款的主要构成为小企业贷款,其次为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近三年来,小额贷款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2006年,全国县域小额贷款总量为6101亿元,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增加1298亿元和767亿元,同比增长14.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小企业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扶贫贴息贷款占小额贷款总量的比重分别为53.1%、24.8%、15.5%和2.9%。

我国县域小额贷款在近三年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小额贷款占农业贷款的比重逐年提高,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2006年,全国县域小额贷款占农业贷款的比重为32.6%,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提高1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的县域由于小企业较多,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小额贷款占农业贷款的比重为五个区域中最高的地区,近三年一直稳定在40%左右。

二是小额信用贷款在中西部地区的县域发展较快,在东部地区的县域呈现萎缩趋势。2006年,全国县域小额信用贷款余额为1516亿元,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增加304亿元和1198亿元,同比增长9.1%。近三年来,中西部地区的小额信用贷款发展很快,逐渐成为小额贷款的主要形式。2006年,中部、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小额信用贷款占小额贷款的比重分别为47.12%、58.12%和32.45%,分别比2004年提高2.61、3.05和2.79个百分点,同比增速分别为10.39%、13.53%和16.77%,东部地区的小额信用贷款占小额贷款的比重为7.44%,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下降了2.41和1.8个百分点,同比增长-5.93%,比上年下降了8.45个百分点。小额信用贷款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县域此消彼涨的增长态势,表明小额信用贷款在欠发达地区县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其增长潜力较大,是欠发达地区县域一种有效的贷款方式,对于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县域,由于其企业和农户的生产经营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小额信用贷款的贷款规模已经不能满足其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需要,数额较少的资金缺口通过亲戚朋友借款即可解决,无需借助小额信用贷款。

三是扶贫贴息贷款淡出县域金融市场。扶贫贴息贷款是国家在特定时期内,为重点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而设立,由国家财政给予一定利息补贴,由农业银行承办的,政策性较强的商业性贷款。农业银行在发放扶贫贴息贷款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农业银行的经营地域从农村、县域向地市级城市转移,机构和人员相应减少,农业银行开展扶贫贴息贷款的难度增加,费用也相应增加;其二,扶贫贴息贷款主要面向贫困县,而贫困县的农业银行多为贷差行,资金来源不足;其三,扶贫贷款发放过程中,政府不合理干预大,在一些不适合发放到户小额扶贫贷款的地区发放了大量的到户小额扶贫贷款。以上问题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农业银行基层行发放扶贫贴息贷款的积极性。2006年,全国县域扶贫贴息贷款占小额贷款的比重为2.9%,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下降了1.4和0.6个百分点,其中,西北地区县域扶贫贴息贷款占比为8.5%,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下降了4.5和1.8个百分点,西南地区扶贫贴息贷款占比为6_3%,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下降了2.6和1.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扶贫贴息贷款占比下降幅度最大。

(四)农业贷款的短期化趋势更趋明显,减弱了金融支农的效果

目前,县域农业贷款出现了短期化加强的趋势,这种趋势将对先进农业技术的采用和实施农业生产规模经营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并最终减弱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作用。

2006年,全国县域农业贷款余额为18743亿元,比2004年和2005年分别增加了3530亿元和2014亿元,同比增长12.04%,比上年提高了2.07个百分点。其中,短期农业贷款为15752亿元,占农业贷款的比重为84.04%,比2004年和2005年分别提高了1.4个和0.9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3.28%,比上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中长期农业贷款为2865亿元,占农业贷款的比重为15.29%,比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下降了1.05个和0.5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8.4%,比上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县域的短期农业贷款占比下降幅度相对较大,2006年的短期农业贷款占比较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下降了2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

(五)农业贷款以农户贷款为主,个体工商户贷款增速加快

2006年,全国县域农户贷款为7235亿元,比2004年和2005年分别增加1886亿元和1028亿元,占农业贷款的比重为38.8%,比2004年和2005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6.6%,民营企业贷款为4008亿元,其占农业贷款的比重稳定在21%左右,但贷款增速出现了下降趋势,2006年贷款同比增长9.8%,比上年下降了5.9个百分点,个体工商户贷款为1776亿元,占农业贷款的比重为9.5%,贷款增长较快,2006年贷款同比增长15.7%,比上年提高了8.5个百分点。

(六)农业贷款主要投向农业生产经营,个人消费贷款增长加快

近三年来,农业贷款主要投向了农业生产经营,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占比逐年提高,增长提速,个人消费贷款占比随着农村经济状况的好转稳步提高,增长加快。2006年,全国县域生产经营性贷款为12643亿元,比2004年和2005年分别增加2703亿元和1714亿元,占农业贷款的比重为67.45%,比2004年和2005年均提高了2.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5.7%,比上年提高了5.7个百分点,其中,个人生产性经营贷款占农业贷款的比重为32.29%,比2004年和2005年分别提高了2.8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7.51%,比上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

全国县域个人消费贷款为3167亿元,比2004年和2005年分别增加692亿元和376亿元,占农业贷款的比重为16.9%,比2004年和2005年均提高了0.63个百分点和0.2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3.5%,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个人消费贷款占比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激活农村的消费市场,并最终推动国内经济由投资、出口拉动的外生型经济增长模式向消费拉动的内生型经济增长模式转

型。但目前农村消费信贷需求和供给方面都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农民收入低、消费观念落后、消费层次低、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村消费信贷供给不足以及适合农民的消费信贷品种缺乏等因素的制约。

(七)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出现了新局面

近三年来中央出台了不少农村金融改革方面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改革政策和措施的贯彻和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与发展。2006年,全国县域证券公司网点数711家,比2004年和2005年分别增加47家和31家,期货公司机构网点数23家,比2004年增加8家,保险公司机构网点数1.4万家,比2004年和2005年分别增加3005家和1587家,担保公司机构网点数713家,比2004年和2005年分别增加214家和111家,以上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网点的增加为农村金融体系增添了新的活力。

近三年来,我国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已设立了4家农业保险公司,这4家农业保险公司专门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保险产品。2005年底,央行主导的“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工作开始启动,在山西、陕西、四川、贵州、内蒙古等5个地区开始局部试点,尽管试点涉及的区域非常小,但产生了一定道德示范效应和影响力,对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品种的推广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2006年12月31日,邮政储蓄银行挂牌,不承担政策性业务,主要定位于服务农村金融,2007年3月,邮政储蓄银行开始在部分省市试行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的零售业务。2006年12月20日,中国银监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低门槛、严监管”为特点,开放农村金融市场。该项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准入的政策,是银监会成立以来在市场准入方面最为重大的一次政策调整,它将为农村金融市场提供更多新的信贷产品,有效促进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到目前为止,银监会对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已经受理21家申请,批准的也已经有15家。

至此,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业务多层次、产权结构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政策性金融业务由农业发展银行承担,商业性的高端业务由农业银行承担,基层业务由县级和乡镇级的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机构、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承担,多元化、竞争性的新型乡村银行体系已初见端倪。

二、政策建议

(一)积极营造农村金融机构商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环境

(1)进一步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速度;

(2)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大幅度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减少农业人口,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3)加大中央财政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4)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分散和化解农业产业固有的高风险;

(5)放松金融管制,允许发达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跨地区经营,通过组建乡镇银行、参股经济落后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方式走出去为其他农村地区服务,增加经济落后农村地区的资金流入;

(6)改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加快农村金融机构的支付结算体系网络建设,尽快将其纳入全国的支付结算网络体系,拓宽农村金融机构的盈利渠道;

(7)制定扶持农村金融的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在解决农村投入机制障碍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快构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二)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开发农村地区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

(1)实现农村金融系统对违约客户信息的共享,降低农村地区贷款客户的道德风险;

(2)对农村金融机构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建立专业的业绩考核和奖惩机制,对农户的小额贷款与大中型企业贷款要进行单独的考核和核算,要使信贷人员收入水平、职级晋升等个人利益与业绩紧密联系,防止激励不足或道德风险;

(3)根据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业绩,适当下放基层金融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

(4)深化农信社的体制改革,尽快改变农信社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股本金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弱,经营管理成本较高的现状;

(5)明确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形成多元化、竞争性的乡村金融体系;

(6)根据经济发展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开发适销对路的农村金融产品。

建议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可以考虑试点小企业联保贷款,可以将近郊的农村土地使用权进行抵押贷款。另外,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担保公司的融资模式也值得推广,有利于降低和分摊银行风险,商业汽车贷款可以让汽车经销商参与进来,让他们交保证金,实现生产经营厂家和银行实现风险共担。

(三)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进一步放开农信社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建议要进一步放开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将利率上浮的幅度提高到基准利率的3倍,如果提高利率浮动幅度以后,能有效地增加农村地区的信贷供给,我们可以考虑逐步放开其利率浮动区间,直至完全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

(四)加强财税政策与金融政策的配合,明确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

可以考虑通过风险投资、财政贴息、担保基金启动银行信贷投放,建立由国家财政、地方财政、龙头企业共同出资的农业基金,为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小农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小康社会;农村居民;区域特征;实现进程

湖南省是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0%的农业大省,如何使湖南省农村小康生活水平达到并超过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是湖南省实现全面小康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就湖南省农村小康进程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是非常必要的。

一、湖南省农村小康进程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按照1996年3月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共同制定的《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的6个方面16项指标(见表1)来看。2002年,湖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小康整体实现程度为 94.19%,接近小康水平,增长幅度达到2.74%,(2001年底农村居民的小康实现程度为91.45%)。从6个方面看,精神生活、生活环境和社会保障三个方面的小康实现程度已经达到100%。收入分配、物质生活和人口素质3个方面的指标分别达到93.11%、86.2%和95.56%。这一情况表明,湖南省农村居民目前的小康水平还是不全面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尤其收入分配和物质生活明显滞后。

(1)收入分配。根据项目调查组对全省40个抽样调查县的3000户农户抽样调查。2002年,湖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194元,比2001年增加94元,增长3.6%。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加39元,增长2.6%。湖南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基尼系数为0.28,表明湖南省农民的收入分配相对平均。

(2)物质生活。湖南省农民物质生活进一步提高。一是农民饮食结构的改善。农民由过去的吃饱向现在吃好的食品结构逐步转变。整个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达到了76.5克,实现摄入量75克的小康标准值100%。但从恩格尔系数来看,湖南省农民的生活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恩格尔系数为52.5%,仅实现小康标准值50%的42.3%。二是农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住房类型有所改观,住房质量明显提高,以前的渣泥墙、茅草屋已极少见,钢木结构住房比重达到93.86%,已经超过小康标准值。三是衣着消费不稳定。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45.2元,只是小康值的45.2%,但到2003年为97.85元,在小康标准值70元之上,实现程度为100%。

(3)精神生活。湖南省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从数值上来看,已远远超过了小康值,但就其质量来看并不乐观。就电视机普及率而言,还有很大部分农村电视信号还只能通过室外天线接收,信号差,接收到的频道也极为有限。2002年,农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186.16元,增长4.7%,占总比重的20.2%。文化服务支出主要用于支付子女读书的费用,而用于农民自身文化素质提高的并不多。

(4)人口素质。随着农村居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湖南省农村居民用于医疗保健的开支逐渐上升,2002年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为8.21年,比2001年上升了0.65个百分点,实现小康标准值8年的100%。但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69.8岁,实现小康标准值70岁的90%。

(5)生活环境。湖南省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基本上达到小康,其中,用电户比重达到99.6%,电话开通行政村比重达到88.7%,两项指标的小康实现程度均为1OO%,安全卫生水普及率达到95%,已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达到83.14%,均已经超过小康水平值。但在质量方面还存在差距,比如从公路的数量上看,基本实现小康,但从公路的质量上看,大部分乡村的公路仅仅是泥土路面,离真正的公路还有很大距离。

(6)社会保障与社会安全。五保人口按70%分散管理、30%集中管理的办法,基本保证了五保人口生活的最低标准,2002年达到94.6%;万人刑事案立案件数湖南省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下,2001年为6.16件,两项指标的小康实现程度均为100%。

二、全省各地农村小康实现程度差异及区域概况分析

1、湖南省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差异

(1)各市州农村小康实现程度。到2001年已经全面实现小康的市州(所有县小康实现程度均在90%以上)为:长沙、湘潭和衡阳3市。有部分县实现小康的市州:分别是岳阳(8个)、株洲(7个)、郴州(7个)、邵阳(4个)、常德(3个)、益阳(3个)、永州(4个)和娄底(3个)市。没有一个县达到小康的市州有张家界、怀化和湘西自治州。

(2)各县(市、区)农村小康实现程度。2001年,全省122个县(市、区)小康实现程度差异很大。全省小康实现程度在90%以上的县(市、区)有65个,占全省县市总数的53.3%。这部分县市经济发 展较快,物质和精神生活比较丰富,人口素质高,生活环境良好,社会治安善较好,大都是城市郊区和经济基础好的地区,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

小康实现程度达80%―90%的县(市、区)有18个,占14.7%。这类县市各方面条件都在改善,只是个别指标稍差一些,预计1―3年就能实现小康。

小康实现程度达60%―80%的县(市、区)有20个,占16.4%。这类县市经济发展较平稳,人口素质较高,生活环境尚可,只是物质和精神生活、农民纯收入以及社会治安状况稍差些。这部分县市要达到小康标准,应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从多方面、多渠道宋改善农村基本条件,预计还需要3―5年时间才能达到小康。

小康实现程度在60%以下的县市有19个,占15.6%,此类县市大都是老少边穷等经济基础很薄弱、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要实现小康,预计需要5年或更长的时间。

2.湖南省的区域概况分析

根据行政区划和自然地形特征,湖南省可分为长株潭核心经济区、湘北湖泊区、湘中丘陵地区、湘西山区和湘南山区等五大经济区:

(1) 长株潭核心经济区。长株潭核心经济区包括长沙、株洲和湘潭三个市,是湖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湖南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沙是湖南省省会,由于其历史沿革深远,自古以来就是湖南省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经济实力雄厚,长沙的高新技术、食品等产业基础较好。株洲是中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工业重镇,以交通设备、有色冶炼和化工等重工业为主。湘潭钢铁、机电和建材居优,资源丰富、生产条件优越,是湖南重要的农产品基地。三市的工农业总产值几乎达到全省的一半以上。该地区主要是为满足大城市居民消费需求而发展起来的都市农业,其农产品中蔬菜、花卉、水果以及其它的特色作物比较多,产量也比较大。该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在湖南省处于领先地位,小康实现程度高。但农林牧鱼企业特别是农林牧鱼服务企业数量偏少,与农副产品商品化直接相关的食品制造、加工和纺织等企业的数量也不多。

(2)湘北湖区。湘北湖区包括常德、益阳和岳阳三个地区,比邻洞庭湖,是湖南省的北大门,经济基础雄厚,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为全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是乡村人口分布最多和农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该区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在2001~2003年间常德、益阳和岳阳分别增长为2.4%、5.4%和5.2% 。该地区交通运输业较发达,商业网点多,行业分布与该区生活消费及农村生产的特征基本相符。但农林牧渔业企业数量和效率偏低,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3)湘中丘陵地区。湘中丘陵地区包括邵阳和衡阳怀化三个地区,属于丘陵地带,该区有31个县(市、区),区域内农产品、矿产、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及旅游资源丰富,有着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钢铁、制造业和纺织是其主导产业。

(4)湘南山区。湘南地区包括永州和郴州两个地区24个县(市、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南部,紧靠五岭山脉,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盛产各种有色金属,水力资源也很丰富。由于南靠经济发达的粤港澳地区,有“粤港澳后花园”之称,这几年随着经济梯度效应,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农产品以亚热带农作物为主,属典型资源型经济。但该地区农林牧鱼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未能充分利用优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5)湘西山区。湘西山区位于湖南省西部,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包含著名旅游城市张家界和湘西州首府吉首,这里地理位置偏远,大多数农村交通不发达、自然条件恶劣,特产较多、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但开发利用不够,该区经济目前以农副业为主,经济水平严重落后,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最低。但由于交通、市场不发达,农业生产条件差,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匮乏,导致整体经济比较落后,湖南省大部分贫困人口聚居于此。

三、湖南省建设全面小康农村的几点建议

1.加强政府参与和指导农村小康建设。从湖南省农村小康指标进程的分析看,农民增收问题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奔小康的主要问题。从湖南省农村现状来看,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不少地区仍停留在较为落后的简单再生产阶段,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尤其是湘中丘陵地区、湘南山区和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居多识字率低。这就需要政府成立一些专门组织,有针对性地培训农民,使其改变观念、提高职业技能,引导农民致富,以增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从简单再生产逐步进入扩大再生产,形成自愿以科技投入为重点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良好局面。

2.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湖南省农村“三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农村交通通讯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由此使农民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但除了长株潭地区以外,其他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质量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湘南山区和湘西山区的交通问题较为严重。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仍然是湖南省农村小康建设的一项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适当调整对农村和农业的投资结构,增加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的投入[1]。增加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六小工程”的投入,因地制宜的开展雨水集蓄、河渠整治、牧区水利、小流域治理、改水改厕和秸杆气化等各类小型设施建设。

3.统筹规划,实施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必须转移农民,富裕农民必须改造农民。从我省宏观经济环境看,我省启动内需最大的问题在农村,而农村消费不旺,消费市场难以启动的根本原因是农民收入水平太低,而且增收空间有限[2]。以往的实践证明,资源配置向大中城市倾斜,通过发展汽车、房地产等来刺激高消费,在短期内仍可维持经济的较快增长[2]。但占全省70%人口的农村排斥在现代化之外的增长模式是缺乏深厚的底蕴,难以长期维持下去。湖南省的区域经济格局比较特殊,没有特大城市。从区域经济特征分析得知,不少地区因缺乏工业企业而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从湖南省农村整体看,二、三产业滞后。因此,应结合加强城镇和中小城市建设,建立与农民相关的农林牧鱼企业以及农副产品制造业、加工业,加快农村工业化步伐,利用企业合理转移农民、改造农民进而减少农民数量,并有重点的形成地区支柱产业,带动和辐射周边经济发展,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当务之急。

4.有区别、分步骤推进全省小康社会的实现。根据区域特征,合理建设区域经济,分层推进小康社会。从表1看,湖南省农民的收入分配相对平均,湖南省农村整体的小康实现程度还比较低,农村经济发展偏慢。因此,在长株潭核心经济区和湘北地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发展规模化经营,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政策、资金、土地等多方面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努力提高农业附加值。指导其尽快与国际农业接轨,优先从小康进入富裕,同时带动与扶持其他地区,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由温饱向小康过渡,逐步实现全面小康。在相对落后的湘西和湘南山区,可以充分发挥其水力、森林和旅游以及有色金属等资源优势,以此为突破口,合理开发各种资源,带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尤其是湘西可以利用西部大开发的契机,着力引进外资开发丰富的旅游资源,以第三产业带动该地区的整体发展。

5.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小康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表1来看,差距最大就是在物质生活方面,恩格尔系数偏高,衣着消费支出偏低,说明我省农村农民主要收入用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这一方面是消费观念相对落后,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农产品不够丰富,让农民满意和满足的农产品还不多。近几年,农村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开拓农村市场,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推动农村小康建设步伐[3]。重视构建农村市场网络,结合农业产业化和资源加工优势,加快区域性大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带动农副产品品牌的提升和加工规模的扩大;同时,结合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规划,建立适应农村消费的产品生产结构,建立健全农村商品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的职能,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002年中国农村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137~145.

[2]顾益康.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J].农业经济问题,2003(4).

[3]林毅夫.有关当前农村政策的几点意见[J].农业经济问题,2003(6).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 03C569).

小农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区别范文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农村移民安置的基础,从我县库区147个安置村的现状看,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移民安置都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生活条件较差,突出反映在水利设施脆弱,难以抗御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威胁,一遇大旱灾,势必造成农业减产,农民减收,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农村道路通讯设施极差,多数村交通不畅,信息不灵,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电网薄弱,供电质量可靠性低,网损大、电价高,农村用电水平低,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的和移民安置。从147个安置村的调查情况看,基本上属传统农业阶段。突出表现为:农业经济还没有摆脱“猪粮型”的经济结构,“趋同型”的生产布局,小规模“粗放型”的经济方式,“短链型”的生产模式,其显著特点是“两低一弱”。即农产品优质率低,商品率低,市场竞争能力弱,农民普遍反映“家中存粮上万斤,就是手头无现金”;三是农业生态脆弱,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的压力。据调查,这些安置村森林覆盖率还不到20%。坡耕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地力下降,坡地改造任务十分繁重。耕地资源不足,土地后备资源有限,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各种开发,建设用地,特别是三峡工程水库淹没耕地和和城镇,企业搬迁占地,库区人地矛盾将更加尖锐;四是地方财力薄弱,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十分有限。据有关部门的统计,1996~1999年四年中,国家给我县的各类投入到位资金为5902.8万元,而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只占5%,坡改梯计划1137.5万元,一分钱也未到位,国家若不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我县库区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年复一年的缓慢爬行。

为加快库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移民安置质量,实现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战略目标,笔者认为,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将给我县库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机遇。为了不坐失良机,从现在起必须脚踏实地的迈开新步伐,走出新路子。

(一)坚持“一高举”,做到“三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坚持“强农富民”,加快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第一推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产和生活质量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为重点,狠抓扶贫攻坚和开发移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快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下大力气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库区农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把我县库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为加快西部大开发做出艰苦的努力和积极支持。

(二)加快我县库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根据我县库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状以及库区移民安置任务,在今后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内,要实施以下“六大战略”:

一是生产者兴农战略。库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本出路在科技、教育。生产者兴农是21世纪我国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由产品农业向市场农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重大战略。我县库区农业科技含量低,科技贡献率小,农业高新技术差距大,农业教育水平低。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必须把生产者兴农作为我县库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大战略选择,为库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其主要措施是:加大移民智力培训力度,集中进行实用技术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力争在三、五年内,为14300多移民户,每户培训一个“明白人”,继续实行在库区招生优惠政策,为库区培养更多的各类人才。

二是结构调整战略。结构调整是21世纪初国民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措施。我县库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二、三产业滞后,农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和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不适应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世界范围的结构调整,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这一客观形势的需要,农业区域性结构雷同,区域比较优势未能发挥出来,影响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民(移民)收入的提高。实施结构调整战略,我县12个移民乡镇和其他非移民乡镇,已从1999年起,开始实施“施格兰”项目计划。到2004年,规模经营良种柑桔园6.5万亩,年产柑桔18.5万吨,年产值2416.5万元,这个项目可以带动9.3万果农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可以有效安置农村移民7000人,约占库区规模生产安置人口的17%左右,与之同时,还建立了两万亩良杏基地,在石宝新政、新阳、长江三个村建立起了畜牧、蔬菜高效生态农业移民示范区。这些高科技农业项目,虽然刚刚起步,但它对我县库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是产业经营战略。农业产业经营是我国亿万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个伟大创举,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一项重大变革,是引导广大农民有序进入大市场的重要选择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是推进库区农业和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的大战略。随着自给自足经济向商品农业经济的迈进和农村市场的发育,库区农业和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必须大力实施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两个根本转变。

四是农村工化业和农村城镇化战略。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大举措,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库区淹没场镇的搬迁建设,为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开始变农村城镇化滞后的局面。从现在起,淹没和新发展的乡镇企业,要相对集中在库区乡镇,使之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安置农村移民进镇经商办企业,以此推动农村社会进步,扩大内需,推动库区国民经济更快增长,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五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是人类文明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这一发展战略要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相互协调发展。从目前我县库区的情况看,生态环境形势严竣。土地的过度垦殖,加剧了水土流失;由于库区人均耕地有限,25度以上坡耕还林、还牧、还草还有一定的阻力,不少塘库泥沙淤积较为严重,森林覆盖率低,气候日益恶化。为此,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特别是在库区移民搬迁安置的同时,要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到库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和良性循环。

小农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黔东民族地区;县域农业经济;特色产业;农业现代化

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其基本单位是县域。县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因此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事实证明,县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创建现代市场经济,实现国民经济全面现代化的最佳切入点和重要载体。

松桃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湘、渝、黔三省交界,它也是黔东地区至今唯一保持苗族传统文化突出而显著的一个自治县。全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贵州省商品粮生产大县。全县行政区域总面积340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7250公顷,林地面积148553公顷,森林覆盖率48.8%。松桃县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贫困自治县,现有人口6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万人,非农业人口4.6万人,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33.4万人,占48%。松桃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人口多、农村面积大、扶贫开发任务重,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县。由于历史和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松桃农业经济的发展对黔东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一、松桃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在松桃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2009年,松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2万元,比上年增加2.71%。在县域范围内,农业总产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35%(见表1~表2)。

表1 2009年松桃县国内生产总值

单位:万元(资料来源:《铜仁年鉴2010》)

表2 2009年松桃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单位:万元(资料来源:《铜仁年鉴2010》)

松桃县的种植业是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为辅的模式,主要农作物有稻谷、大豆、小麦、薯类和玉米,经济作物主要为烤烟、茶叶和水果等。近几年来,在大力发展种植业的基础上,该县整合资金,重点发展茶叶、油茶、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和楠竹、食用菌、葡萄、蔬菜等特色产业,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见表3~表4)。

表3 2009年松桃县粮食生产总产值

单位:吨(资料来源:《铜仁年鉴2010》)

表4 2009年松桃县经济作物总产值

单位:吨(资料来源:《铜仁年鉴2010》)

除种植业外,松桃县的畜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草地生态畜牧业。该县正着力引进新西兰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全力打造“黔东草海”,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到2009年末,全县大牲畜、生猪、羊的存栏数分别为72456头、333076头、79925只,畜产品肉类产量32137吨。虽然目前畜牧业发展还没有形成较大规模,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优势。

二、松桃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农业生产。松桃县地跨东经108°36′~109°24′、北纬27°50′~28°30′,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春暖夏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热同步,无霜期长达280天左右,光照散射多于直射,特别适于农作物和各种优质牧草等绿色植物生长。松桃境内年平均气温15.7℃,昼夜温差处于猪、牛、羊等畜禽最佳生长温度范围,适宜畜牧业发展。因此,该县立体农业气候比较突出,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2)交通便捷,有利于打开外部市场。松桃县地处黔、湘、渝三省交界,素有“黔东北门户”和“一脚踏三省”的美誉。它东邻张家界风景名胜区,西靠重庆大都市,北临三峡旅游区,南依省城贵阳,其直通半径都在250公里之内。境内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一纵一横一环八连线”的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铜(仁)秀(山)高等级公路,鲇秀、松吉、凤大三级油路贯通全境,通乡油路率达64%,通村公路率达63%;铜仁机场就在其大兴镇境内,现已开辟多条旅游航班;渝怀铁路入黔第一站松桃站已建成通车;杭瑞高速即将过境,运输能力逐步增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和沿海辐射西移,长江经济开发逐步向西推进及重庆大经济圈的建立形成,处于湘、黔、渝二省一市结合部的松桃,将以其独具的优越区位打开周边市场。(3)农业资源丰富,可开发潜力较大。松桃县种植业较之黔东各县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其粮食作物水稻、玉米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高于其他各兄弟县。加之海拔落差大,立体型气候特征明显,生物多样性突出,农特产丰富,中药、茶叶、魔芋、珍珠花生、牛肝菌、薇茶等绿色产品在全国享有一定的声誉。林业资源富足,有林地14.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8.8%,活立木蓄积465万立方米,水能资源丰富,极具开发利用价值。(4)依赖特色农业发展,比较优势农业可望形成。松桃县依托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油茶、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和楠竹、食用菌、葡萄、蔬菜等特色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加之政府积极引导,稳定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力推广优质品种,比较优势农业可望在近几年内形成。

三、松桃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劣势

1.生产要素集中化的程度较低,农业结构呈小农结构特征。在黔东山地农业的条件下,由于农户居住分散、地块较小、工具简单,农业生产经营主要以农户的家庭经营为主。目前大多数农村仍滞留在“家庭单一经营、自我服务”为主的小农生产状态之中,生产要素集中化程度比较低,导致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农民只能获得产中极其有限的利润,而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产前和产后多种利润,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由生产型向市场型的转变。

2.农业耕作方式落后,科技力量薄弱,农产品附加值低。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黔东山区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一是基础设施较差,跟不上农业发展的要求,二是农业技术装备落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手工方式进行耕作,机械化程度低。由于没有专业的农产品市场,致使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户难以有效适应市场的动态变化,观念里只有“种”和“卖”二字,没有现念,不注重农产品深加工和特色经营,生产表现出较强的盲目性和趋同性,致使农产品无比较优势,卖不了高价。

3.特色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发展支撑不足。松桃县主要是依靠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缺乏对市场的认识和资金的投入,发展支撑不足,大部分优势资源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转化、运销明显滞后,龙头企业极少且规模小,经济发展水平低。加之全县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低,农业投入十分有限,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慢,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4.县域工业经济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没有反哺农业的能力。县域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县域工业的支持,工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松桃县域工业经济落后,无法对农业的发展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农业投资严重不足,原有的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抗灾能力弱,农业发展缺乏后劲。除此之外,农村市场发育缓慢,特别是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业经营规模过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耕地资源日益短缺等也是松桃县域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四、对松桃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1.大力开发特色产业,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虽然松桃县目前正在着力发展特色农业,但许多项目还没有实现规模化生产、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没有形成自主品牌。因此,应加大投资和开发力度,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优良品种和重大技术引进的水平,不断增强农业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发展高效循环农业,延长产业链,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符合松桃县域特色的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在经营模式上,应依据市场选择好区域内的主导产品,扶持建立生产该产品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形成以市场带产品、产品带龙头、龙头带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区域优势和产品优势。

2.建立原产地保护制度,开发松桃特色农产品。松桃拥有丰富的原产地农产品资源,如茶叶、花生、中药材等,但长期以来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为此,政府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制定各项政策措施开发利用及保护优质农产品资源,逐步建立起原产地农产品保护制度,发展松桃特色农业经济,实现农户增收、经济增长。

3.着眼于发展现代化农业,打造优势品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结合松桃县的实际情况,用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发展农业,实行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还需很长一段路要走。在未来的发展中,应立足于松桃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力争打造出适应市场竞争的优势品牌,推动农业的整体发展。

4.培养现代农民,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武装农民。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农民。没有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就得不到转化,农民抵御市场风险、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就难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农业现代化就根本不可能实现。松桃县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整体素质偏低,大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通过基础教育和农民专项技能培训,着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工作,将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5.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强化农业科技信息支撑和服务。农业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农业信息化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没有农业信息化,就不可能有农业的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农业信息化是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快农业信息化,抓住信息网络所能够提供的低成本、多样化、广覆盖的信息传播、知识扩散机遇,向广大农民传授各种先进适用的专业技术知识,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咨询服务,这样才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多领域开阔农民视野、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业发展。

综上所述,松桃县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其一定的优势,也有不可避免的劣势,作为黔东民族地区农业大县,该县农业经济的发展虽然不能完全代表该地区农业发展的状况,但对研究黔东民族地区的农业经济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松桃县应立足本地区实际,结合本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走市场化农业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志强.浅论发展县域经济[J].商场现代化.2007(23)

[2]《铜仁年鉴2010》[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3]严再正,王志凌.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浅论――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为个案[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

小农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农村贫困;农村人口素质;农村扶贫资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1)04-0073-07

一、引言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第一个列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的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的60%。但是,长期以来鄱阳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综合经济实力不强,是江西省农村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之一。其中鄱阳和余干两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都昌、余干、鄱阳、乐平、德安、新干、万年等七个县(市)享受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区内共有江西省省定扶贫重点乡镇126个,占全省的22.4%,扶贫重点村973个,占全省的22.8%。《规划》的出台,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深入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必将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现有文献都是对全国或某个具体省份的农村贫困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农户贫困问题进行研究,对某个区域农村贫困问题进行研究的很少。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该区域农村贫困人口的现状、致贫的原因,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扶贫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现状分析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人口整体变化情况

表1显示,2000年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人口的变化情况明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0至2007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人口持续下降,由314750人下降到190823人,累计减少123927人,下降幅度达39.4%。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人口占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的比率由35.2%下降到28.9%,下降了6.3个百分点。第二阶段是2008年和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人口明显增加,2008年开始,国家将农村贫困标准从2007年的785元提高到了1196元,提高幅度高达52.4%,再加上2008年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人口迅速上升到377071人,比2007年增加了176248人,上升幅度高达97.6%,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人口占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的比率继续下降了0.4个百分点。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人口快速回落到247558人,占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的比率为28.6%,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加了0.1个百分点。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部级贫困县农村贫困人口变化情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鄱阳县和余干县是两个部级贫困县。表2显示,2000年以来,这两个部级贫困县农村贫困人口的变化情况明显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0至2007年,两个部级贫困县农村贫困人口持续下降,由111529人下降到74828人,累计减少36701人,下降幅度达32,9%。第二阶段是2008年和2009年,两个部级贫困县农村贫困人口明显增加,其中2008年农村贫困人口迅速上升到151465人,比2007年增加了76637人,上升幅度高达102.4%。2009年,农村贫困人口快速回落到99352人,下降了52113人,下降幅度达34.4%。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县农村贫困人口变化情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都昌、余干、鄱阳、乐平、德安、新干、万年等七个县(市)享受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的县(市)。表3显示,2000年以来,七个享受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的县(市)农村贫困人口的变化情况明显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0至2007年,农村贫困人口持续下降,由169032人下降到107245人,累计减少61787人,下降幅度达36.6%。第二阶段是2008年和2009年,农村贫困人口明显增加,其中2008年农村贫困人口迅速上升到204920人,比2007年增加了97675人,上升幅度高达91.1%。2009年,农村贫困人口快速回落到136051人,下降了68869人,下降幅度达33.6%。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的原因及其特点

根据资料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有:

1、生态破坏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导致贫困。贫困的形成与诸多的自然、社会、历史因素有关。由于上个世纪人口政策的失误导致鄱阳湖区人口激增,随着人口持续、无序的增长,迫于生存压力,许多贫困人口开始从事与维护生态平衡背道而驰的短期行为。如围湖造田、滥砍乱伐、竭泽而渔等。由于围湖造田,河道越来越窄,面积越来越小,导致鄱阳湖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由于滥砍乱伐,沿湖区的森林资源遭到毁灭性打击,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由于涸泽而渔,导致鄱阳湖鱼类资源越来越缺乏,许多渔民无鱼可捕。整个鄱阳湖区的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制约了鄱阳湖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从而导致农村贫困的产生。

2、资源匮乏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导致贫困。资源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煤炭、石油等资源匮乏;可利用的矿产资源很少,且规模普遍偏小。风力资源虽然丰富,但风能的利用才刚刚起步;水资源虽然丰富,但季节变化极端明显,夏季多,冬季少,利用起来不稳定;渔业资源应该是鄱阳湖区最大的资源,但近年来,由于采砂、环境污染和各种破坏湿地的行为,导致鄱阳湖渔业资源急剧减少,鄱阳湖数万名专业渔民由此陷入生产、生活的困境。资源相对匮乏,导致经济发展的动力明显不足,制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导致农村贫困的产生。

3、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导致贫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传统的农区,因此,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些年来,由于在农村农田

水利设施上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严重老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多数还是上个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经过几十年的运转,这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防洪灌溉能力大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导致农业生产条件日渐恶化。第二,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导致交通不畅,生产资料难以买进,农副产品难以卖出,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的乡村,由于地势险要,路途遥远,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困难。另外,根据《江西统计年鉴》(2010年)的统计数据,截止2009年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来水受益村仅28.36%,通有线电视的村仅69.30%。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导致农村贫困的发生。

4、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导致贫困。文化素质低下是产生贫困的重要因素。由于文化素质偏低,导致人们创造经济和社会财富的能力下降。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农村人口受教育相对偏低,根据笔者的一项调查,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从事种植业的农民92.8%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含)。第二,农村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在交通、信息、市场、文化、观念等方面交流相对较少,整体而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人口在素质和能力方面比其他地区要弱一些,导致家庭收入增长难度加大。三是婚育思想陈旧。长期以来,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民的婚育观念中,占主导地位的不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而是早婚早育、多子多福,导致越生越贫困。

5、其他原因导致贫困。其他原因主要有疾病、残疾、自然灾害、小孩上学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许多残疾人由于部分或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导致生活贫困。也有许多农户本身并不贫困,但是由于疾病的原因导致家庭陷入贫困境地。同时,鄱阳湖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自然灾害较多的区域,主要有水、旱、蝗、雪、雹、冻、疫七种,这些自然灾害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贫困的发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贫困原因,即小孩上学致贫。在目前教育体制下,小孩上学(特别是大学)各种显性和隐性的开支已经让农村一般的家庭无法承受,因此,只有依靠借债供小孩上学,导致越读越穷。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状况与全国农村贫困状况相比,既有共同性,也有其特殊性。共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处于下降的趋势;(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全国农村贫困的原因基本一致,即由于农村贫困人口普遍文化程度低,缺少人力资本,或处于较差的自然和地理条件下,或农村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和收入结构单一,或疾病等;(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的重点区域基本一致,虽然各个县(市、区)都会有农村贫困人口,但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扶贫工作重点县、重点乡镇和重点村。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状况又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鄱阳湖地区历史上就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特别是洪涝灾害比较频繁,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的长期存在;(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意识不强。由于鄱阳湖区域历来都是江西省传统的农区,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农产品比较丰富,老百姓挨饿受冻的情况比较少见,而脱贫致富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相比之下,老百姓习惯于过悠闲、安稳的日子,脱贫意愿并不是十分强烈;(3)“整村推进”的扶贫方式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扶贫工作注入了活力。

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扶贫的政策思路

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全国农村贫困状况的共性和特殊性,并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内容,本文从政策、制度、个人等方面提出减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人口数量,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的政策思路。

(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立良好的农村反贫困外部环境

1、努力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是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基础,只有经济较快发展才能为农村反贫困提供较充足的经济支持,才能有利于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增加贫困人群的收入。要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反贫困的能力,就要提高经济区内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建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政府紧紧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契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着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创业就业和经济发展的软硬件环境;采取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促进重点产业基地的建设,提高区域内的工业化水平;大力推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各项政策措施,推动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统筹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平衡发展,减少地区之间、人口之间的贫富差距。

2、建设并完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由于经济和自然方面的原因,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要远远差于非贫困地区。农民脱贫根本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只有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的收入提高,才能为经济区内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奠定基础。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政府大力抓好农村地区的交通道路建设,改善农村特别是山区的交通条件,促进农村地区与外界的信息、商品的交流;完善农村水利设施,改善排灌条件和防洪抗洪能力,大力抓好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农田的综合治理和低产田的改造。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抗自然风险能力,为农村反贫困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

(二)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构建有利于农村反贫困的制度机制

1、建立稳定的扶贫财政投入机制。农村贫困地区作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最薄弱的区域,农村贫困人口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最弱势的群体,支持农村贫困地区和农村贫困人口的发展是公共财政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政府将农村扶贫资金纳入每年市县财政预算,并建立农村扶贫资金随市县财政收入增长而稳定增长的机制。财政扶贫资金重点用于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贫困地区基本农田、人畜饮水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少数生存和发展条件特别困难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开发式移民,支持农村贫困人口、反贫困干部科技培训,增加农村贫困工作经费等。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特殊类型地区给予更多的扶贫政策和资金。

2、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已经成为制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贫困农户开展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脱贫的瓶颈之一。建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政府出台措施,鼓励金融机构以小额信贷为重点,加大农村扶贫的金融扶持力度。按照“小额流动、有效使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全面建立健全扶贫小额信贷制度,为贫困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来料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和下山搬迁等提供小额信贷,并给予贴息支持。同时,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来料加工经纪人的

信贷支持力度,促使他们带动更多的贫困农户发展生产。

3、尽快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以及其他政策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建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政府进一步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取消农村人口、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口在接受社会保障服务上的受歧视地位。在农村贫困地区,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采用对农村贫困人口补贴的措施,使其能参加到按市场机制运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中。同时,加强对社会保障体系的管理,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运行的效率,使其能真正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平等、及时的服务,在保障对象上,坚持“应保尽保”的原则。

(三)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其反贫困的能力

1、加大农村贫困人口的文化教育与技能培训。文化水平低是导致农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低文化水平不仅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决定了农民的思想素质低下,无法摆脱传统落后的观念。另一方面,低文化水平导致农民无法通过观念更新、技术创新脱贫致富。因此,建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政府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普及义务教育,保证贫困农户子女就学,从源头上堵住新的文盲产生,逐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培育其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建立和健全贫困地区科技培训网络,定期对贫困地区的乡村干部、贫困农户进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科技素质和务农技能,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服务,以便更好地提高贫困农民的脱贫致富能力。

2、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在反贫困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推进,扶贫项目、扶贫资金会越来越多,建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政府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在反贫困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首先在扶贫措施的制定、扶贫项目的投向和管理运行等环节上让贫困人口充分参与,增加农村贫困人群的发言权和决策权。这样,不仅可以使贫困农户脱贫态度和行为变得更为主动,还可以使扶贫帮困工作更具针对性,并且通过贫困者的参与和监督,能够提高扶贫项目的执行质量,提高反贫困效能。其次动员贫困人口积极参与村内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及参与村民自治的政治活动,增加其社会活动能力、主体感觉和赢得丰富的社会人际关系资源。

(四)以整村推进为突破口,确立有效的农村反贫困途径

所谓“整村推进”就是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贫困村为单元,以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为依据,利用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支持,集中进行综合治理、整体推进,通过2年一3年的努力,使全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整村推进规划的设计目标基本实现,为重点贫困村的新农村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和打下坚实基础。实施“整村推进”式的扶贫开发,努力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既是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重点,也是新时期农村扶贫方式的新要求,得到了农村贫困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为了进一步推动“整村推进”战略的顺利实施,建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政府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搞好规划。按照“五通三站一产业”的重点建设内容,做好一村一规划,一户一摸底工作,根据农村贫困户的意愿,从最迫切的问题人手,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村为单位,一村一策,明确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和进度,制定发展规划;(2)突出重点。以“整村推进”为主要手段,扶一个村变化一个村,扶一个村富一个村。突出重点,不搞一刀切,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整村推进”与农牧业产业化相结合、与各类支农项目相结合;(3)选准主导产业。根据贫困村的资源条件和生产力水平,围绕主导产业,努力实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五)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探索扶贫开发工作新模式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设立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扶贫开发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扶贫开发力度,制定和完善扶贫政策及措施,积极探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扶贫开发新模式,必将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建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政府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全面实施扶贫政策。继续实施整村推进、以工代赈和移民扶贫搬迁工程。对贫困人口集中、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对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地区,实行易地扶贫;对缺乏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人口,加大救济和救助力度,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扶贫,鼓励自主创业和劳务输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实施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五、结语

小农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农地权益;积极性;地区差异

一、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积极性的地区差异的表现

当前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受经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地区差异特点。经济发展好的城市及城郊农民维权意识高,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高;远离市中心地区及偏远农村的农民农地权益维护意识较弱,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低。这两类情况在我国非常之多,以下是相关案例。

2005年6月河北省定州市绳油村的数十名农民因反对低价征地,在荒地窝棚里“死守”土地。11日凌晨,这些农民遭到了二三百名男子突袭,造成6名农民死亡,51人受伤送院等(据《新京报》)。绳油村隶属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小油村乡,位于107国道定州段西侧,距定州15公里,距石家庄不足3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土地经济价值高,农民维护土地权益的积极性高。

2009年11月4日上海迪士尼项目申请报告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对于迪士尼项目首期动迁成本的60亿元,被征地的人只关心自己能从中拿到多少补偿。于是为了增加补偿额,当地村民大兴土木,趁机搭建大棚。甚至连有些六灶镇(离征地范围几公里之外)的人也搭起了假山(假山的补偿金比大棚高)。虽然村民的做法违规,但由于上海是个国际大都市,人多地少,地价高,土地价值大,特别是迪士尼落户后,川沙新市镇及周围地区瞬间成了“天价地”。所以当地农民土地被征收后,断了个财源,他们为维护农地权益不惜违规。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洋溪乡的岩兜村是个交通不便,地势崎岖,人烟稀少,房屋分散的小山村,村中大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土地大多荒置,土地的耕种面积占土地总面积额百分比很小,因为农业回报率低,农民耕种的收入少,所以土地价值很低。当调研人员问村民农地权益受损时是否会去维护权益,60%的人回答不会,30%的人回答不知道,10%的人回答会。数据显示大多数人采取消极接受事实的态度,不会主动维权。

地理位置优越地区因为土地地价昂贵,价值高,所以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就大,而小山村的地理位置经济价值低,对于村中稀少人口而言,土地供过于求,价值很低,所以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很低。不同的社会经济概况决定了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积极性的地区差异的存在。

二、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积极性的地区差异原因分析

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呈现地区性差异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的。土地价格高低受当地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而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主要是由土地利润决定的。土地带来的收益和成本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

(一)受级差地租大小的影响

经济发展好的城市及郊区地理位置优越,但土地资源有限,土地需求量大,土地供不应求,价值高。而远离市中心地区及偏远农村的土地地理位置不好,土地需求少,而且农村可耕种土地面积与人口总数的比例较大,土地价值低,所以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呈现地区性差异。土地有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所以等量资本投入生产条件相同、面积相同的土地,劳动生产率和产量收益不相同,土地带来的利润不相同。级差地租的产生,是由于个别资本利用了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力的自然条件,而比其他一般资本具有相对较高的生产率。经济发达地区的改善土地肥力措施设备比较完善,所以多数土地肥力程度更高。而且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地地理位置优越,为开发利用土地节省了运输费用,成本低,收益高,投资商投入同量资本相应会产生较高的利润率,因此取得超额利润。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投资商纷纷购买土地,而土地资源有限,当供给小于需求时,地价就会上涨,土地增值速度随供不应求的加剧而加快。土地的价值很高时,土地带来的收益高,当自身合法农地权益受损时,农民维权的积极性就高。相比之下,远离市中心地区及偏远农村地区地理位置差,交通不便,没有区位优势,投资当地土地的收益少,投入产出比低。而且农村限于经济落后,没有资金改善土地肥力,土地自然生产力逐年下降,传统农业产出低。所以土地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少,土地价值低,当农地权益受侵犯时,农民维权的积极性不高。

(二)受人口密度的影响

远离市中心地区及偏远农村人口密度较经济发达地区低,地广人稀,再加上经济不发达,交通不方便,人口流动性差,人民生活水平低,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少,对住房的需求量也小。农民产品大多是自给自足,生产过剩造成了资源浪费,也不能给农民带来增收,土地经济价值无法实现。再者是由于农民收入少,改善生活条件的能力低,生活简单,生活质量低,房地产业发展程度低甚至无法发展。所以土地除了耕种功能外基本无其他功能,功能的局限性导致了土地经济附加值低。土地在当地人眼中的地位不高,价值不大。所以农民对于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不高。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度高,人口流动性高,农产品需求量大,农产品销售利润大,耕种土地的经济效益好。而且城市住房需求量大,房地产业利润高,促使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开发商对土地的需求大,土地价值高,所以一旦农地权益受损,农民的维权意识高积极性也高。

(三)受产业结构的影响

据核算,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上升0.8个百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由数据可知第二产业对一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高于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农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低于工业。经济较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较完善,主要以工业、服务业为主,辅以农业。厂房、员工宿舍建设需要土地量大。特别是工业发展水平越高的地方,对产房的面积要求越高,而土地总面积有限,所以当发展产业对土地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地价飙升,土地价格昂贵。当自身合法农地权益受损时,农民的维权积极性就会更高。而偏远地区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种植结构过于单一,且限于技术水平农村无法发展“两高一优”即高产、高效、优质农业,耕地产出低,纯农业户收入渠道狭窄,不易增收,农民收入随农产品价格上下波动而波动,稳定性低。而且偏远农村由于村落的分散性,再加上土地地势高低起伏不一,农业的发展无法形成规模,更不可能建农场发展混合农业。土地带来的收入少。由于农村的第二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且后劲不足,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而且由于资金不足无法发展特色产业。土地经济效益低,无法满足农民追求稳定收入的生活需求,给农民带来的物质、精神享受都不高,土地价值低。所以农村如果不能优化传统产业结构,增加土地的利用价值,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就不会高。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土地给农民带来的收益高低不一,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也不一样。

(四)受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交易费用差异的影响

城乡二元结构是指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主体不同,城市主要发展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农村则发展传统小农经济,城市的基础设施发达于农村,人均消费水平也远远高于农村,城郊农民收入也比农村农民收入高。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城乡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的费用占农民收入的比例的大小不同。交易费用是指在一笔交易中,交易双方在买卖中产生的各种费用。二元结构的存在,阻碍了城乡农民平等的维护权益,也决定了维权的困难程度不同。当维权费用高于维权所带来的收入时,农民就会亏损,所以对于经济条件差的农民来说维护农地权益的交易成本很高。从个人利润最大化角度来看,农民不会去维权。而且农民法律意识不高,维权途径狭窄,成功维护农地权益的不多,所以农民的维权积极性低。相比之下,经济发展好的城市及城郊农民经济状况比较好,比较能承担起费用,再加上文化程度比较高,法律意识比较强,维权胜算大,维护权益的交易费用相对比较少,所以维权的积极性更高。

(五)受土地利用模式及经济效益差异的影响

远离市中心地区及偏远农村的土地利用模式单一,以种植业为主,回报率低,农民利润低,同时农民自己生产的农产品销售也受到实验室高科技农产品的替代效应的影响。出于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理及购物者的从众心理,大众逐渐由购买农民自己生产的农产品转向购买高科技农产品,产生了羊群效应。农民自己生产的农产品的价格就会下降,由于农产品是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大于0,需求缺乏弹性,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但是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所以降价最终会使销售收入减少,农民的收入就会减少,从事农业的收入低,土地带来的效益不高。

再加上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的增强对农产品销售造成了间接影响。由于某些农民的农产品农药残余超标问题,市场上的消费者对农民摆摊销售的农产品质量信心下降,大多数消费者转向生鲜超市购买新鲜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使得农民摆摊销售的市场销售额下降,利润降低。迫不得已把农产品转卖给超市,超市从买卖交易活动中赚取价差利润,由于农民在交易中的被动地位,超市压低进价,导致农民收入不多,甚至收入小于支出。土地给农民带来的利益少,农民对于继续种植农作物的发展未来缺乏信心,所以土地的价值就不高,农民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就不高。

而城市及城市郊区土地利用模式多样化,可以发展高科技农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开发途径多,经济效益高。并且城市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农民对土地未来价格的心理预期高,所以不会轻易放弃维护农地权益。两地区土地的利用模式单一与多样之间的差异造成土地的需求量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高低不一样,农民对土地的珍惜程度就不一样,维护农地权益的积极性就不同。

参考文献:

1、陈征,李建平,郭铁民等.政治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09.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上册微观部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4、迪士尼地块首期动迁至少要花60亿[N].每日经济新闻,2009-11-13.

5、上海村民抢建农用大棚 欲借迪士尼拆迁致富[DB/OL].东方网,2009-11-12.

6、伍海平.加速农村市场化进程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J].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9(1).

7、周天勇.维护农民农地权益的几个问题[J].理论视野,2006(4).

8、刘顺伯.基于纯农业户角度谈农民增收[J].经济学家,2008-11-20.

9、王小映.全面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一)[J].中国农村经济,2003(10).

10、陈立新.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状况及对策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