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农经济转型升级路径探析

新时代小农经济转型升级路径探析

摘要:中国特色小农经济有着独特的结构与功能,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各级政府应助力小农经济转型升级,为小农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与社会服务,夯实小农经济基础,要善于利用产业集群与电商平台,为小农经济发展拓宽路径,更要优化土地流转与家庭农场制度,落实普惠金融与政银联姻,为小农经济转型升级化解融资坚冰。

关键词:小农经济;转型升级;政府

在历史长河中,小农经济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虽然具有分散、封闭、落后、保守等特点,但在特定历史时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产生巨大变化,小农经济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环境,如何助力小农经济转型升级,成为各级政府、社会、人民群众面前的难题。在新时期,政府要坚决扛起转型重任,为小农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扎实的组织保障和社会服务,帮助小农经济主体合理利用产业集群与电商平台,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同时,政府应制定和优化土地流转与家庭农场政策,注重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更要落实普惠金融与政银联姻,解决小农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资金难题。在多措并举的前提下,小农经济将完成转型升级,在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小农经济的发展困境

由于我国存在人多地少的现实矛盾,以及传统的男耕女织的经济方式的影响,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以种粮为主的小农经济已渐渐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表现形式。小农经济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一直保持较好的连续性,有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部分地区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加速现代化发展进程。至此,小农经营模式已不再是农民家庭的唯一收入来源,小农经济的积极作用由于农民家庭非农业收入的增加而日益弱化,受到了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首先,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农民仅依靠小农经营模式带来的收入难以保障基本生活质量,而且随着社会城镇化发展,选择进城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数量大幅增加,农业种植的主要群体老龄化趋势日益凸显,而且这部分群体由于年纪较大、缺乏专业的科学种植理论知识,比如过度使用化肥、抗生素等化工产品,农业生产欠缺科学性,致使农业发展陷入困境;其次,小农经济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土地分散,农户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经营技术,而且投资农业先进生产设备的资金能力较为有限,难以发挥出农业种植的规模效益,此种情况下,小农经济带来的收入较低,因此农户会由于务农收入不高而降低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极大地阻碍了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最后,由于小农经济中的经营单位主要是家庭自主经营,呈现出小规模、分散化的特点,因此农户家庭经营风险较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也相对限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尽管我国实施了各项惠农政策补贴,但是对于农业生产的激励作用仍有待提升。

二、新时代小农经济转型升级策略

1.以提供组织保障与社会服务,为小农经济转型升级奠定扎实基础。当前,农村地区人口外流现象十分严重,诸多农村青年更乐于选择城市生活,小农经济主体以中老年群体为主,他们能力薄弱、资金实力有限,甚至无法在市场中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基层政府组织应承担起相应责任,为小农经济主体提供组织保障和社会服务,在农业生产上发挥组织作用,满足小农经济主体需求,帮助小农经济主体克服困难。一方面,满足小农经济主体实际需求,基层政府既要承担起自上而下的资源分配责任,将国家助力小农经济发展的政策、资金、基础设施分配到位,打通惠农的“最后一公里”,将国家福利落到实处,比如修建农业水利工程、发放扶贫补贴,确保小农经济主体能够享受国家福利待遇,感受到国家对于小农经济主体的重视与关怀。另一方面,构建符合小农经济社会化服务,小农经济最大的特点是分散,基层政府应探寻与成千上万小农经济主体对接方式,为小农经济提供社会化服务。目前,小农经济最大障碍在于农业生产,依靠农户自身无法选购良种、农药以及农业机械设备,基层政府应与农产品企业、农机企业签订团购合同,帮助农户以更为低廉的价格选购到优质农种与农药,节省农户农业生产成本,防止农户在种子选择、农药选择遭遇欺诈。

2.以构建产业集群与电商平台,为小农经济转型升级扩宽发展路径。在新时期,社会经济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受市场因素影响强烈,小农经济由于自身规模局限,一旦生产要素价格产生波动,就会给经营者造成重创,甚至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持续性产生一定影响。基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着手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小农经济朝着产业集群方向发展,提升农产品产业链竞争力,并利用电商平台,打通农产品市场营销快速通道。一方面,构建农产品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基层政府应结合本区域农业优势,鼓励农户种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品,在广大农村设立农产品加工站,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助力农产品生产“订单式”发展,以产业集群的方式克服小农经济薄弱之处。另一方面,打造农业电商发展平台,近年来,以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为主的电商平台极为关注农业产业,推出农产品销售专区,注重农产品、农副产品、农产品包装市场营销工作,为农产品市场开发奠定基础。基层政府及农业部门应寻求与电商平台合作,打造本区域农产品优质品牌,引入龙头企业,指导农民依照要求进行农业生产,并负责农产品收购工作,改变传统农民“靠天吃饭”现状,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3.以优化土地流转与家庭农场,为小农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型主体。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开始出现“空心化”现象,能够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锐减,劳动力明显不足。在实际走访和调查的过程中,诸多地区的土地开始荒废,呈现“有地无人种”现象,既影响农民的土地收益,也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对此,我国开始实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希望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农业,借助转包、入股、租赁等多种方式,鼓励农民让渡土地经营权,将土地交由承保主规模化经营,既增量农民的土地收益,也防止出现土地荒废的现象。同时,部分地区也着手开始实施家庭农场,并辅以财政、税收、保险等多种优惠政策,减少家庭农场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一方面,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稳步进行,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现代化的一种有效尝试,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稳步进行。当前,我国诸多地方政府已经建立土地流转市场,设定土地流转规则,确保土地流转合理合法,平衡双方权利与义务,不断促进土地流转市场更加完善。同时,政府也要构建土地流转担保机制,化解土地租赁大户转嫁经营风险,确保农户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此外,为减少土地流转产生农民失地现象,政府需要完善一系列保障服务,比如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防止农民失去土地之后产生忧虑和担心,借助这些保障政策,激发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支持和鼓励建立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是小农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式,在部分地区,农民的收入极为有限,难以依靠自身完成规模化经营,家庭农场投入偏低,能够实现初级商品化经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农业收益。同时,现行立法应确定家庭农场的法人地位,明确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合理设定家庭农场审查标准,适度放宽家庭农场准入门槛,提高小农经济向家庭农场的转化率。同时,基层政府应加大对家庭农场扶持力度,尤其是在税收优惠、农业保险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降低家庭农场发展成本。此外,基层政府应加大科技扶持力度,鼓励家庭农场与农业科研院校达成合作,鼓励专家深入家庭农场,应用最新科研成果,提高家庭农场科技含量。

4.以落实普惠金融与政银联姻,为小农经济转型升级化解融资坚冰。普惠金融是我国重要的惠农政策,旨在帮助弱势群体获取相应的金融服务,为小农经济经营主体注入资金,打破经营者“贷款难、贷款贵”的尴尬境地。为全面做好乡村振兴支持工作,党中央要求各级政府做好普惠金融政策,为小农经济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为农户享受金融服务创造最大便利。同时,基层政府也应积极联手商业银行,逐步解决小农经济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现象,唤醒“沉睡”资产,为农业金融信贷服务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一方面,全面建立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国有商业银行应利用资金实力,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比如打包贷款、联合贷款,将更多资金用于涉农领域,各级农业银行、邮政银行也要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布局广泛、信贷服务便捷等优势,设立符合农民需求的信贷产品,满足“高频率、低额度”的金融信贷需求。同时,地方政府应出台普惠金融政策,要求涉农贷款精简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做到“办理快、服务快、放款快”,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切实让经营主体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此外,基层政府与商业银行也应开展农业信贷宣传工作,转变小农经济主体对信贷服务的偏见,提高小农经济主体信贷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鼓励政府与商业银行联姻,随着党中央“共建共治共享”政策提出,应积极构建“政府+银行+企业+基地+农户”的信贷新模式,由政府提供普惠金融优惠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小农经济主体信贷比例,并适度为信贷银行提供贴息和税收优惠,激发商业银行发放涉农贷款的积极性,推出更多符合农村市场的金融产品,比如“精扶贷”产品,就是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小农经济主体提供免抵押担保、财政贴息信贷服务,解决贫困小农经济主体贷款后顾之忧。同时,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应推出“创业贷”产品,鼓励青年返乡创业,为小农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史明萍.小农经济的优势及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112-119.

[2]郑淋议,张丽婧,洪名勇.小农经济研究述评:几个重大问题辨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104-111.

[3]周涛.社会性小农:小农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J].农业经济,2019(04):64-65.

作者:罗丽琼 单位:武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