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范例6篇

锻炼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锻炼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范文1

关键词:逻辑的力量 小学数学 逻辑培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17-02

数学是反映客观世界的一门学科,逻辑性很强、很严密。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育就是让其正确、合理的思考事物,然后对事物进行综合的理解以及表达自我理解能力的一个过程。培育和发展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就好比让其多掌握了一把打开只是宝库的钥匙,也让其掌握了主动学习的能力,不仅可以相应减轻他们的学习能力,也能全面提高整个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积极的将学生初步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育起来,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数学的逻辑培育进行分析。

1 抛砖引“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通常,“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固定的流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发展与引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所用到的方法就是逻辑思维方法。

小学教师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到解决问题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都是以此来展开的,这样的课堂教学能够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促进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教学中教师恰当地引导学生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很大程度地使学生的思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在教学中教师也不能盲目的提出问题,其问题的选择除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外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其一,教师在选择的问题时应该同时考虑到所选择的问题的目的性、意义以及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这两个方面。其二,应该考虑所选择的问题受否具有一定的深度,是否能够让学生自主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利用引出的问题使学生在享受答题乐趣的同时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巧妙灵活的接受新知识也能复习并且巩固旧知识,也能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反响。

例如,前几天某小学某班在上了一节关于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的数学课,“三角形的面积”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中“多边形的面积”内容的一部分,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识平面多边形的基础上开展的,学生首先必须掌握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尤其是必须掌握好怎样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了多种多边平面图形的图片,其中就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回想以前学过的知识,并说出求前三种图形的方法,再思考会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最后引导同学们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来了解三角形面积的解法。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仅考虑到本班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也考虑到要让他们自己在实际教学中学会自主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学会运用旧知识,也能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此做法不仅符合了此堂课的教学内容,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动”用课堂,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

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保持课堂教学能够生动、形象和有趣。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运用科学的恰当的数学教学方法对每一堂课都精心的加以设计,要求数学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过去所学到的知识来对新知识进行探索,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发现以及探究问题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兴趣。

例如,在小学教学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方面的数学知识课堂中,教师通过拍摄学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花坛的图片,让同学们猜测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同学们得出通过算他们的面积来比较大小的结论;教师向同学们展示许多关于平行四边形的图片,让同学们在有趣的课堂中了解关于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最后自主的运用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割补法以及矩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进行探究,进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计算平行四边形的公式归纳总结出来。

3 因“才”施教,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因为每个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联想能力都存在不同的差异,所以,教师要利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对每个学生针对性地进行培育。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正确引导学生对知识点展开想象和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应当及时地对教学的严密性以及逻辑性加以解释,以便教师在讲解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模式时,学生能够快速并且准确的接收消化知识点。

四川正在进行数学课堂课改的某小学,遵行新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以人为本”,真正践行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的措施。在数学教师上课时前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备案,在课堂教学时也会根据问题的难易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接收和消化知识点,让学生不仅乐于学习也乐于思考。在课堂教学分数小数乘除法时,教师引入了小组讨论学习的方法,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基础以及接受理解知识的能力进行分组,让同W们互帮互助。先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在讨论中牢固掌握分数小数乘除法的基本应用,然后再深入学习这一章节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不同程度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让每个学生保持对学习的乐趣和信心并且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教学中,笔者也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展示数学的逻辑魅力,让他们逐步养成利用数学定义去思考问题的习惯。例如,在一道应用题:一匹马一天吃12千克草,那么25匹马一个星期吃多少千克草?在讲解这道题目时,笔者利用设置问题的方式一步步诱发他们去思考问题,问题设置:一匹马一天吃12千克草?那么一匹马一个星期吃多少千克?25匹马一个星期一共吃多少千克呢?把问题进行简单的分解,让他们一步步的推出结果,掌握思考的方法,并形成自己的思维定式。

4 “活”用练习,巩固学生的逻辑思维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就是指只明白道理却没有实际操作一切都是空的。所以,我们不光要讲解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也要让学生实际动手去操作才能巩固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教材的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上午9时用9时表示,晚上9时用21时表示。那么下午5时用24小时计时法表示是几时?”本题主要考察学生24小时计时法,让学生明白上午的时刻改成24小时制,时刻数是不变的,下午或晚上的时刻变成24小时计时,是要在原来的时间上加上12小时的。在做这道题之时可以让学生先体会普通计时法和24小时计时法的不同之处,老师做普通计时法、24小时计时法图各一张,让同学们注意观察。其中就有学生回答到:普通计时法都会在时刻前面加上时间词语,比如凌晨、上午、下午、晚上,但24小时计时法前面就不会。然后老师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普通计时法与24小时计时法图,让学生从其中明白普通计时法改成24小时计时法时,只需要在下午和晚上的时刻加上12时即可,24小时计时法改成普通计时法,则需要加上时间词语即可的道理。从练习中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内在联系,并感悟到逻辑联系,让同学们能在练习中更轻松的巩固逻辑思维。

综上所述,逻辑思维能力是培育众多能力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培育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本文不仅讲解了小学数学对培育逻辑思维的至关作用,也提出了利用多种方法来培育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程中,教师应该做到从根本上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数学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数学知识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全部参与到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展,从而全面地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范如平.如何利用数学教学培育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技术物理教学,2012,20(3):62-64.

锻炼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范文2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生 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逐渐普及、应用以及网络的迅猛发展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都发生很大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在充分理解信息技术教育概念的同时,认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研究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他们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一是素质教育要求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能力的提高。素质教育的深化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及其能力;二是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应用与扩展,教育也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认清信息化为社会文化、科技带来的改变以及对人们学习、生活方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不断研究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可行性,达到将信息技术课程作用最大程度发挥的目的;三是社会的发展不断适应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因为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科技革命,社会各个行业也意识到了创新给社会发展带来的生命力,高校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以及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所以高校必须重视满足社会对信息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教学要以引导为主,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发散思维的锻炼至关重要。发散思维作为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教学手段从单方面的传授与接受知识向以引导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学模式转变。在学生发散思维的锻炼中,主要通过对问题深入分析,从各个不同方面思考问题得到独创性结论。学生得到的结论具有独创性正是创新能力提高的表现,这是传统“填鸭式”教学中不可能获得的,因为传统教学缺乏对学生的引导,缺少重视学生自我个性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信息教学课程内容设置问题,并通过适当提示使学生得到结论,也可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进行探讨并各抒己见,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也能体会到对知识进行探索的乐趣以及获得正确结论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热情。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势,锻炼学生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对创新能力的获得具有重要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联想思维的锻炼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信息技术素质,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对需要展开联想的事物或问题正确把握。通过联想思维的锻炼,学生能够将知识与面对的问题快速建立关系并找到正确结论。多媒体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信息技术教学本身具备的优势之一。多媒体具有视听结合的特点,具有视频、图片、声音等多种表现形式,在锻炼学生联想思维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多媒体网络的使用。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需要留给学生想象与联想的空间。如在FLASH和视频的制作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未完成作品,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自我发挥的完善。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寻找一个制作视频的元素或主题,让学生通过自身能力独立完成或者在课堂中阐述对所选主题的认识与看法,达到锻炼联想思维的目的。

(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有其局限性。首先,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知识构成及思考快速发现问题,同时对联想与设想结果进行筛选与排除,也能在得到结论后对结论进行正确评价与纠正。但是逻辑思维也可能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如一些思维定式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缺少创新意识,导致错误结论的出现。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锻炼,通过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同时要认识到思维定式对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阻碍,通过了解学生思考的过程来指导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避免逻辑思维的局限。

(四)提高创新意识以及教学硬件与教师素质的完善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应当努力营造重视创新的校风与氛围,鼓励学生创新,举办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活动以及宣传,使学生感受到创新对自我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对自身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增强创新意识。其次,教学硬件是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高校要以扩展学生知识量、深化学生知识层次为目的不断对信息技术硬件与网络进行完善,为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创新精神建立设施保障。再次,应注重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主导和表率作用,所以不仅高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对自己进行反省与评测。

参考文献:

[1]夏德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8

锻炼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范文3

摘 要: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小学应用题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审题意识,通过规范审题步骤提升学生对题意的解读能力,其次,应用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因此,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工作十分重要,本文针对小学数学高级应用题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级应用题;教学方式;建议

一、前言

小学数学题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的年级对应用题教学的侧重不同。小学数学初级阶段的应用题目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而高级应用题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但此类应用题的题目比较抽象,解题思路较为复杂,如果教师不能给学生正确解题方式,或者给学生正确讲解该类题目,就会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混乱,并对应用题产生厌恶,不利于后期应用题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小学高级应用题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高级应用题常见的教学有几种:第一,老师上课教授做题方式,学生下课做题练习巩固。这种模式有利有弊,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正确的解题思路传授给学生,但这种教学的方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会逐渐固化学生的思维模式是使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第二,大量训练同一种解题方式的类型题。这种方式要求老师将同一类题目筛选出来,通过的大量做题,使学生形成固化解题思维。但这类思维只是记忆式的解题,只针对学生做题能力的提升有效,学生仅仅学会做题的模板只会机械化的进行题目的解析,并不理解题目的真是含义,这不利于学生数学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学生逻辑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各有不同,因此脚趾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如果老师在教学中仅用一种方式来教授知识,将不利于学生对题目的正确理解,不能帮助学生理解做题思路。为了更好地开展应用题教学工作,应当针对目前应用题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开展应用题教学工作,并且在新的教学方式中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并通^教师与学生的课下交流提升学生对数学的文书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到教学相长。

三、小学高级应用题正确的教学方式

(一)多样化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题目

教师在教授逻辑性较强或者较抽象的题目时,应该学会运用适当的工具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例如在教授鸡兔同笼问题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并且产生适当的发散性联想记忆。除了利用多媒体,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分组做实验,通过同学间相互玩乐的方式理解题目。多样化教学就是需要老师给出具体生动的图像演示,这样才会学生完全理解题目,启发学生发散性的解题思路。

(二)分清题干锻炼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就是学生在做题时利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来分析做题的方式。学生想要建立数学模型就必须对题目有着准确具体的把握,可以分清题干中信息的作用,摒弃对解题没帮助的信息,在建立相关模型后,根据未知的数据或问题反推到信息,由此推断出解题的思路,确定用到的解题方式。

(三)利用有多种解题方法的应用题拓宽学生思维

大部分的应用题目解题方式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开拓思维,培养自己的解题方式,因此老师在教学之初,学生解题方式还未固定时,给学生做一些有多种解题方式的应用题,鼓励学生发散性思考,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解题方式。教师在进行这种方式的训练时,必须学会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解题思路,即使学生不能正确解决题目,也应该鼓励他们,这样才会在教学中形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解决应用题问题。这类题目的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解题方式。

(四)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高有低,思考问题的逻辑性也有好有坏,老师在教学中不应该只会教授单一的语言教学,应该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应用题教学。例如老师可以现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用不同的语言或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教授知识,最后,让每一小组选出代表讲解本组的做题方式,其中教师对学生讲解的优缺点进行汇总,并对学生不足的地方或不正确的讲解做出正确的解释。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还方便老师了解学生的薄弱部分,以后方便加强训练,更可以让学生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来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动脑思考问题。

四、对教学方式的建议

应用题教学需要改变的应该不仅仅是老师的教学方式,还应该改变老师的教学思维。教学方式的改进只能在短期内帮助学生学习,如果老师在教学中不改变自己“唯分数”论的思想,在教学中做不到“因材施教”,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可以长久提高。抛弃“唯分数”论的思想,要求老师不要把分数高的学生当作万能的,认为他们可以永久做对应用题,从而忽略对他们应用题的教育,或者批评他们不正确的做题方式;同时要求老师不可以放弃分数低的学生的教育,或许他们仅仅是因为逻辑思维没有锻炼好,如果给予他们较多的帮助和指导,他们也会创造“奇迹”。在教学中改变固话训练的方式,不要让学生通过“刷题”的方式来记住解题思路,要给学生不同类型的题目,灵活训练学生做应用题的思维,从而养成清晰地逻辑思维,形成多种多样的解题方式。在应用题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五、结语

小学数学高级应用题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因此老师更应该注重这方面的教学工作开展和教学方式研究,本文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总体来讲教学体制的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进行设计及教学题目;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只有在应用题教学中严格遵守这两点要求,才能促进教学工作的进步,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锻炼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积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心理发展特征,从实际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笔者主要针对此,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方法论的研究,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首先,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数学学习中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不仅需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其他数学学习阶段,也需要老师积极锻炼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其次,作为现代教学的基本任务,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将学生学到的杂乱无章的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系统,促进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归纳与总结;最后,在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还有利于学生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形成。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活跃,而且在学生思维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也使得抽象思维能力渐渐形成。作为一次质变的过程,需要借助学生的创新精神、分析能力,促进自己感性认识的形成,再借助大脑思维,从而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其他能力也得到了积极的锻炼与发展。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注重问题的提出方式

作为一门思维活动较强的学科,小学数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而思维活动是在问题提出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问题的提出方式,科学、有效地引出数学问题,同时还需要老师发挥自身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对问题出现的前因后果有一定的理解,然后老师可以借助归纳演绎法、比较对照法以及综合分析等方式,从而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比如,在关于梯形面积公式的计算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回想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向学生提问:“谁能用以往学过的知识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过程?”问题提出以后,会让学生的求知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剪裁、画图以及拼接等,使学生能够轻松地学习知识,在无形之中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

(二)设置适当难度的数学练习题

练习题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运用。但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老师在练习题的设置上应该积极考虑学生的能力与学习情况,尽量选择一些难易适中的练习题,应该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够动脑思考获得问题的答案,从而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合理的激发,增加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积极确立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合理确立下来,同时也要为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使老师与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获得教学与学习上的进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关于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中,数学老师应该在课前备好课,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重视乘法口诀的学习,认识到乘法口诀对自身未来学习的重要意义。老师可以适当为学生讲解乘法口诀的由来,使学生方便记忆与理解,以此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所以,老师积极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比较活跃的阶段,而老师也应该针对学生的能力水平与学习情况,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切记不要追求对学生答案的讲解,而需要为学生讲解问题的解答过程与思路,使学生通过不同的解答方式,理清自己的逻辑思路,做出正确的答案。比如,在讲解小学质数、合数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合理的演示操作,可以借助游戏的作用,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要想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提升,需要老师掌握科学的教学手段,积极转变教学思想与观念,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针对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与现状实施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使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发挥自身的逻辑思维,并主动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从而为以后的数学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彩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逻辑思维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2011(11):87-88.

锻炼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范文5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创新人才;实验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0-0095-02

Abstract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s a new development of cross subject, putting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innovative talent, it needs to reform the teaching methods, curriculum system and prac-tice, to strengthen the logical thinking and logic thinking training of students,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and educatio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improve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teaching, pay attention to theinnovation practice ability training and exercise, improve innovative abi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nnovative talents; experiment platform

1 前言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培养能够迎接未来挑战的高素质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至关重要[1]。因此,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以培养方向为引领,改革教学方式、课程结构、实践方法,培育顺应社会发展的、具备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者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2 打破传统知识桎梏,注重学生创新思维方式的锻炼与培养

创造力是人类知识结构的最高表现形式,除智力这个重要组成因素,还包括独立的个性、广泛的兴趣、好奇心、自信心、坚韧的意志力、灵活的思维等。因此,只有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同时加强锻炼非逻辑思维,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精神。学生只有具备很强的非逻辑思维,才能突破思维定式,积极探索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关联。这样就有希望打破常规,发现那些别人无法想到的新事物和新规律,进而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新想法和新发现。

智力水平、学习动机是决定学生是否能做出创新成果的重要诱因,但并不是决定性的。非逻辑思维通常决定一个人能否做出创新成果,一些人智商高并且有较高创新欲望,但一直也没有创新成果,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非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还比较欠缺。爱因斯坦在创造活动中更加相信直觉与灵感,他觉得一个人的超强想象力比具备丰富的知识更为关键。所以,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也因此发生本质变化,既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要锻炼学生遇到问题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特别是有效地锻炼他们的非逻辑思维。

3 优化课程教学模式,加强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育

课程是院校依据教育大纲所制定的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结构的优与劣,直接决定了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效果[2]。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既要有明确定位并与其他学科有所区别,又要加大与其他学科彼此的渗透与融合,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自身的特点为核心,拟定合理的培训目标,构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色专业体系,促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与专长,为成为应用型、创新型专业人才做好充分准备。

为此,首要的是要压缩课堂教学的学时,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将学生置于创新活动的主导地位,鼓励他们按照兴趣与爱好学习,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引导启发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索学习。在校内放宽转换专业的限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允许学生跨学科、跨院(系)甚至跨校选课、辅修,攻读双学位。在建设生物医学工程课程体系时,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既要有一定的专业深度,也要有一定的专业广度,避免专业知识的职业化倾向。对学生适当加强人文学科知识的熏陶,增加一定量的文科类选修课,大力强化他们的文化素质,以改变过去存在的过弱的人文陶冶问题,充分锻炼学生的直觉思维和想象力。

对于生物医学工程的实验课,应尽量减少验证性的简单实验,增加一些较新的有创造性的实验,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优化教学内容应注意拓宽专业基础课,淡化专业方向,减少重复内容,追求课程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4 转变教学方法手段,强化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当前,教育活动依然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水平的好坏,主要由课堂教学效果来衡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启发学生掌握创新性学习和高效率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是核心内容。但是,部分教学工作者认为课堂教学只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而忽略了营造以学生为核心的学习气氛。教师应该探索互动交流式的教学模式,将创新思维融入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将知识继承,而且要在创新思维下将它们发扬光大。

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研究式的教学方式,将培养能力素质与传授知识方法相互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压缩理论授课时间,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发挥、自由探索的时间,这样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在课堂教学中,多采取引导式、互动式授课模式,让学生能够自由探索理论前沿,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选择前沿的领域为学生设定研究的课题,发动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使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得到锻炼。在课堂授课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通过互动、交流来激发创新的火花。

5 加强社会实践教育,注重实践环节的创新能力培养和锻炼

创新实践与解决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解决问题为创新实践提供基础,但不是所有的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有创新的因素,而创新实践的过程一定能够解决一些问题。所以,既要加强实践知识的传授,又要加强实践环节的锻炼,尤其是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要靠大量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去培养,从课堂获取的创造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侧重点放在实践教学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一方面通过实验将学习与研究、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锤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实践锻炼、毕业设计和各类竞赛,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实验平台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主要环境条件,是进行实践和探索的主要场所[3]。在实验课的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并启发学生用心仔细地观察周围事物。细心的观察决定了开展创造的可能性,科学上的创新大都源于仔细地观察与发现。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同时要倡导学生有目的地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实验要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理论的指引下有所尝试、有所触动、有所发现。

通过实践锻炼、各类竞赛使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锻炼相融合渗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在企业实习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在生产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讨论,使学生克服单一的、片面的思维方式,扩展和增强他们的优化思维和创新思维,从而使他们具备勇于创新思考、善于突破常规的能力。毕业设计和各类竞赛的选题多数来自工程实际,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以“生物医学工程师”的身份去完成从课题的调研、设计、制作到调试以及修改处理的全过程,充分体验“生物医学工程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使他们对“工程能力”的认识产生升华,以最终达到从训练到提高的目的。尽管有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但组织学生到真实的工程环境进行校外实习仍是非常必要的,在工程环境中学生可以感受工程运作过程,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同时参与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是校内实习无法代替的。

6 结语

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对创新人才培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创新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需要结合高校自身特点,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构建具有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桂荣,王敏,李剑红.研究生创新人格培育路径探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3(4):46-48.

锻炼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范文6

一、逻辑思维的概念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对抽象事物进行思考时所运用的思维技巧,也是人类成为高智能生物的突出表现。逻辑思维能力会伴随着人类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增长而增长,在青壮年时期表现的最为突出,但在幼年和老年时期较差。逻辑思维能力一般情况下往往会与智力和学习能力挂钩,但是其与这两者没有较大的关系,仅仅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性,因此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因学生逻辑思维不成熟而认为其智力有问题。另外,逻辑思维也影响着人类的创造力,其与先天优势有关,但也可以进行后天的培养。

二、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中对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灌输式教育,限制逻辑思维培养。我国的传统教育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大多数小学教育均采取的是“填鸭式”教育方法,以灌输知识为主,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成长需要。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的教学主体是教师,学生只作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仅仅停留在提问和回答上,使得学生无法进行自由、自主的思考,对逻辑思维的成长没有任何好处。

(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公式化。小学的数学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其基础知识较多,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仅利用最常用的方法教导学生。即使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改进,造成教学内容过于公式化,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也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这种教育模式会限制小学生逻辑思维的正常发展,虽然根据实际教学效果,大部分小学生都能够打下较好的数学基础,但是在长远的发展过程中,其劣势也逐渐明显。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培养效果的有效措施

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培养,首先就必须要了解小学生逻辑思维的成长规律,并以此作为参考,利用合理的方法帮助小学生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

(一)梳理数学知识的实质,锻炼学生资助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其在学习过程中依据知识的深入会越来越感觉到枯燥。小学数学作为最基础的学科,其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枯燥感比较低,因此这也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方面。想要让学生们对数学进行充分的理解,首先就必须要为学生梳理数学的本质。数学是一门计算的科学,其主要就是计算和分析,而小学数学更是以计算为主,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以此作为重点,通过锻炼学生计算的方法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举例来说,再讲解“1+2+3”这个连续加法时,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习惯性的从左向右进行运算,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当将此问题转换为“3+1+2”时有些学生可能就会迟疑一下,因此教师必须要教导学生,在进行数学运算的过程中,只要是相同的几个数字进行运算,不论位置如何变化,其结果均是相同的。教师还可以举例子,让三个学生站在台上,这三个学生相加就是他们的总和,而如果调换了其中某个同学的位置,其总和是不变的,这样就让学生们了解了数学运算中的本质内容之一。另外,教师在选择问题时一定要进行注意,不要照本宣科,应该根据课本的内容进行灵活改变,这样就可以防止学生因预习或看到答案的缘故而影响自主思考的机会。同时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还可以让学生们根据问题的答案提出一个相同的问题,例如运算“10-7+2”,其答案为5,那就让学生运用先减后加的运算方式再列出一个等于5的算式,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养成思维习惯。想要提高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就需要让学生养成思维的习惯,教师也可以利用其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进行教学。数学老师可以采用与语文老师教导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布置生活作业,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寻找数学进行计算。例如可以在回家的时候可以观察走过的街道,有几条横街、几条纵街,二者总数是多少,相差多少;再例如观察自家浇灌的植物,有多少片叶子、多少朵花,相加一共多少,相差又是多少;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让其计算早上到达学校的时间和晚上回家的时间,分析相差多少,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并且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来锻炼学生们的数学思维。

(三)创造思考氛围,启发深层思考。启发学生深层次的逻辑思维是提升学生相关能力的最主要方法,数学教学在课堂上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课件的展示烘托课堂气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动画来让学生了解数学题目的意义,例如水池注水的问题,老师就可以直观的用动画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其了解这个问题在现实中的情况和其所具有的意义。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们最深层次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模型的方法进行展示,模型要与学生们共同制作,在动手中了解更多的知识。但这种方法由于经费限制,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够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