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学论文范例6篇

能源化学论文

能源化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2-0072-03

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独有的文化积淀下形成的一种亚文化,是地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是依靠地方财政供养、主要面向所属地域招生的高校,生源地方化是其重要特征。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形成了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地域文化资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的宝藏和财富,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宝库、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置身于其中、身临其境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氛围’和近距离的‘亲和力’以及教育上的方便,成为一种富有潜力和特色的优势教育资源”。因此,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域文化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其转化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资源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促进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

作为教育的核心或心脏,课程是实现诸多教育理念的基本途径。“无论是哪一层次的课程建设,都应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按照‘五个一流’的要求,即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六个方面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一门需要借助教材之外资源才能完美实施的课程,又是一门需要教师创造性地组织实施教学的课程,更是一门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的课程。地域文化资源蕴涵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地方高校通过挖掘其中蕴涵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针对性和感染力,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

(一)能够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由和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其内容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体现了大学生成长的规律和时代精神,与教学需求基本趋于一致。但由于是全国统编教材,存在着如下不足:一是教材内容主要着眼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共性发展,地方性特征发展不足;二是教材内容中理论性内容偏多,感性素材不足;三是教材内容存在着与社会生活脱节现象,生活性和现实感不强。地域文化资源具有地方性特征突出、感性素材丰富、生活性和现实性强烈等特点,正好可以弥补统编教材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作用,地域文化都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而客观存在的,它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创造性使用统编教材时,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当地社会实际,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提炼和梳理,形成教学读本和案例,使地域文化资源中的精华上升到理论教学的高度,使地域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相衔接,实现教学内容和素材的进一步充实、丰富和优化。地域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性、开放性和分散性特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样化途径,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具有的理论性、封闭性和集中性,又为区域文化提供了历史的、辩证的理性思维和系统融会的现实机制。所以说,思想政治理论与区域文化虽同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但二者功能释放的方式与特征存在着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互动又客观地形成了二者之间的功能互补。

(二)能够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方法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表现为理论性的、抽象化的和宏大叙事式的,又是远景性的概念描述和逻辑阐释,普遍存在“一本讲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简单单一教学方式,而大学生更需要的是具体和感性的知识,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是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满的―个重要原因。地域文化资源是特定区域内存在的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它们具有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的特征。因此,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把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改变长期以来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增加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和感染力,使理论知识和学生实际、社会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此,既要立足主渠道又要实施多渠道,既要立足校内课堂又要走向社会课堂。主渠道就是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主渠道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采取诸如讲授式、展示式、研讨式、音像式、参与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还可借助电影、电视、多媒体、课件等现代科技手段,把地域文化资源展示出来,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冲击。多渠道就是课堂教学之外的其他渠道,是主渠道的深化和延伸,可选择走出校门,组织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参观工厂农村、采访先进人物等方式开展教学。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空间,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更好满足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

(三)能够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由于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师必须将抽象的理论与鲜活的社会现实和学生有限的社会体验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解决现实中的困惑和思想上的疑虑,而这一过程必须以增强学生实践体验为基本途径,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也就是说,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全国统编教材提供的只是理论骨架,其血肉需要用丰富的实践资源去构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实现实践教学的创新。首先,地域文化资源的丰富内容和思想价值,是地方高校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的先决条件。地域文化资源可开发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程资源,为实践教学提供广阔的体验阵地,为深化、细化和拓展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提供依托。其次,地方高校利用这些实践资源具有地域优势。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具有人、财、物等方面的便利,可本着“就近取材”的原则进行教育化的开发,缩短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最后,地域文化资源能够促进知识向行动的转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构建,更要把理论知识上升为学生的价值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要实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是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知识,进行验证理论和形成新的理论观点。

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学校和地方的合作,创建与课程教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将丰富的实物史料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坚实广阔的平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由课堂内向课堂外的拓展,由小课堂向大课堂的转变。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熏陶,感受地域文化的氛围和底蕴,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沉思,从中得到做人成才的启迪,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既可吸引学生的眼球,又可叫醒他们的耳朵,还可震撼他们的心灵,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入耳入脑,改变长期以来“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扔笔记”的现状,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特殊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典型性、直观性和生动性等优势,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发掘利用这些地域文化资源,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三观”和国家意识的形成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可以引导学生把握其审美意义和道德价值,促使学生了解和喜爱地域文化的优秀成分,培养他们热爱乡土和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操,激发他们为建设家乡和建设祖国做贡献的志向,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家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国家的态度、情感、认知,也是人们的信念、习俗、价值认同的复合存在形式。国家文化包含着不同地域的文化,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有助于他们对国家的态度、情感和认知的形成。国家意识的形成和地域文化传承是一致的,这与中国传统“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理念相符合。“家国同构”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古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的层层递进,就反映了“家”、“宗族”与“国”之间的这种同质联系。因此,对于中国国民而言,爱家乡,进而爱国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有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是多方面的,而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教育功能,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天然教材,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担当着不可低估的角色,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人文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引入地域文化的优秀内容,不仅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生动性、实践性,还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换言之,优秀的地域文化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平台,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和切入点,发挥其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使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得到文化的熏陶,增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三)有助于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教学方式和方法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主体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仅仅局限于教师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方法、重组教学环节等方面是远远不够的。研究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实施研究性教学,还包含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向研究性学习转变。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将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平台,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知识和能力有机融合。地域文化资源或来源于学生身边的事情,或来自于自己的家乡,或来自于自己学习的周边环境,大多具体、直观、形象生动,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具有亲近感,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探究兴趣与欲望。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搜集地域文化资源,将学习过程处于可依托性和具体感知性中,促进学生探究问题并形成学习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实现由接受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转变。

三、有利于推动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汇共进

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办学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地域文化孕育和滋养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对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指导和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之一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便是其地方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搭建了桥梁,对推进地域文化校园文化的融汇共进发挥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属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地方高校与区域社会有着天然的联系,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相关度较高,由于长期处于特定的地方文化氛围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在地域历史沿革、文化渊源、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而然地带有所在地域文化的种种特性。作为地方高校,其生源主要来源于本地域,长期积累的地域文化以生物遗传和社会遗传的形式世代延续,深深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内化为文化心理和性格,并进而约束着他们的思维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他们的地域文化印记更为明显。地方高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可以有效地推动富有地域文化特色且乐于为学生接受的校园文化精神的培育,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的发挥。

能源化学论文范文2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新领域,目前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专门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已有研究成果中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0相关的概念寥寥无几,没有比较统一和成熟的看法。/资源0本身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客观存在的,能够为人类所开发利用并可以满足人类需要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中经由人类劳动而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各种要素的总和。根据这一概念,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情况,可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做出如下理解:所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的的各种要素的总和。这一概念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必须是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的的各种要素。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它/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0[1](p21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必须具有上述信息并服务于这一教育教学内容和目的,否则,便不能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积极作用的发挥是经过教育者的合理开发利用而实现的。资源存在的价值意义在于可以为人类创造财富,这一价值目标的实现必须经由人的开发利用方可完成。同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本身并不会自发地对教育教学过程发挥现实的作用,它对于教育教学的价值意义,只有通过教育者的合理开发并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才能真正得到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积极作用的发挥程度,不仅取决于资源本身,更取决于教育者对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是否明确、选择是否合理、运用是否得当。从某种程度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就是教育者对一定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挖掘、选择、开发和运用的过程。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必须具有与现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共存的特征。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存在总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必然受到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人们认识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对资源开发的价值认识,而社会发展程度制约着资源开发的条件。因此,每一时代的人们所利用的资源只能是在现实中存在着的且具备开发条件的资源形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也是如此,它必须是某一时期在现实中已经拥有的,并且被教育者所认知和能够开发利用的。如果教育者的认识水平不到位,或者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某些资源虽然已经存在,但无法得到应有的开发和有效的利用,冠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0亦恐难符其实。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类型划分

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科学分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理论研究和实际有效运用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遵循的标准和研究的视角、方法不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可按照多种模式进行划分,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形态,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是指以自然形态存在的、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利用的具有社会有效性和相对稀缺性的自然物质或自然环境的总称,如祖国的山川湖泊、辽阔的国土面积、秀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矿产资源、多样的动植物资源等。社会资源相对于自然资源而言,它是指由人的活动介入的、可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利用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包括主体资源、政策资源、理论资源、文化资源等。主体资源是指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主体、发挥积极育人作用的组织和个人,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和教师、相关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等。政策资源是指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及其目标实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如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6(中发〔2004〕16号)、5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6(教社政〔2005〕5号)、5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6(教社科〔2008〕5号)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主题,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个代表0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大理论资源。文化资源是指可以开发利用并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文化活动形式及其成果,譬如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科学和教育发展水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其中,以社会价值观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最重要的文化资源。

(二)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属性,可分为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物质资源是指以实物形式表现的资源,包括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媒介资源等,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的场地、经费、设备、图书、报刊、网络,以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利用的革命遗址、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等。精神资源作为一种非物质性的存在,是指一切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开发利用的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识、科学理论、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精神品质、优良传统和社会风尚等。例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0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0为主要内容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它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极其宝贵的精神资源。

(三)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发生作用的方式,可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显性资源是指具有明确目的和意图、专门对教育对象公开实施、可直接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的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显性资源的类型很多,如党的历史和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重要节庆日和历史纪念日,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相关课程,党团组织举办的党课、团课,等等。专门性、公开性、组织性是显性资源的基本特征。隐性资源是指间接的、隐含性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施加影响的资源。比如,社会的环境氛围、传统的文化习俗、校风校训及校园文化活动、师者风范与师生关系,以及其他专业课程和实习课程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隐性资源。隐性资源的鲜明特征是内隐性、渗透性、广泛性、持久性等。

(四)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时间维度,可分为历史资源和现实资源。历史资源是指历史积淀和遗留下来的、可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开发利用的资源,主要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悠久的道德传统。比如,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0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究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恪守诚实守信;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以及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中国古代优良的道德传统,这些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丰富的历史资源。现实资源是指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并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资源。比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先后形成和培育出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0、/两弹一星0精神、/抗洪0精神、抗击/非典0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道德模范和感动中国人物;等等。这些都可称之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现实资源,也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此外,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能否再生,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前者如法规、政策、理论等;后者如历史文物资源、革命文物资源等。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空间分布,还可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等。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功能分析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中,诸多资源被开发利用并服务于教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这些资源所具有的效能和发挥的作用,既取决于资源本身,也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需要。具体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承载了如下功能和作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原材料0。原材料在工业中是/原料0与/材料0的统称,没有原材料,即使再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手段也不可能生产出产品来。同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不能凭空产生或实现,它必须以相应的教育教学资源构成运行的基本条件和依托的平台。没有教育教学资源作为/原材料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0。只有通过一定的理念、方法、手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资源加以合理开发、加工并有效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才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的/原材料0,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最终实现。没有丰富而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作为基础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就无从谈起。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驱动力0。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0[1](p214)。而促使和驱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完成以上改革要求的,正是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各种因素。比如,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及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等,这些社会资源因素不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充实,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思考:/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把握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0[1](p213)又如,教育教学对象特点的变化、信息传播手段的扩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总之,教育教学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动力0和/能源0,使之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贴近教育对象,从而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能源化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陈源 文化焦虑 政治立场 言论空间

陈源,笔名陈西滢,1924年与徐志摩、王世杰等共创《现代评论》杂志,是现代评论派的“主将”,主要著作有《西滢闲话》和《西滢后话》,以闲话的形式谈文学、谈文化,在当时颇有影响力,但人们往往是因为陈源与鲁迅的论战才认识陈源其人。

20世纪20年代,鲁迅与陈源的论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次轰动而影响深远的论战,主要围绕“女师大风潮”、“五卅惨案”、“剽窃案”、“三・一八惨案”等事件展开论战。在这场口诛笔伐中,论战双方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鲁迅被卷入“剽窃”之嫌长达十余年才被,陈源被鲁迅冠之以“叭儿狗”、“正人君子”的骂名,也被人们认为是反动文人。论战中孰是孰非?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为陈源声讨,但这样的声音太过于微弱,以致陈源仍背负上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上的“反派”角色。

有研究表明,陈鲁论战,既有“公理”又有“私仇”。[1]陈源为何失败?有人认为,陈源在论战过程中缺乏像鲁迅那样一种对学术的严谨态度。由于当时陈源正在追求凌淑华,而凌淑华当时又卷入鲁迅挑拨起的“剽窃”之嫌当中,陈源为其辩护,污蔑鲁迅也有“剽窃”之嫌。因而,又有人认为,陈源在这场风波中理亏是因为爱情,甚至怀疑其人品。而笔者认为,导致陈源在这场论战中观点偏颇、立场不能令人信服的原因是复杂的,并非完全出于爱情。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陈源在这场论战中所持观点和立场,以及其失败的原因。

一、陈源的文化焦虑

作为20世纪上半叶颇有名气的知识分子,陈源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气质。一方面,他出身于中国传统的富裕家庭,从小就接受良好的中国教育,深受传统文化和礼教的熏陶,因而他具有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儒雅与潇洒,热爱并推崇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另一方面,他16岁赴英留学,在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专攻政治经济学与文学,1922年26岁的陈源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旋即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外文系。在留英的十年间,深受西方启蒙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影响,因而在对待文化上讲究改革和创新,追求西方的启蒙主义和自由主义所推崇的自由、平等、博爱、正义。这种启蒙主义和自由主义对陈源的影响深入骨髓,连他自己都说自己中了“英国自由主义的毒”。[2]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文化和礼教所固有的保守和一本正经与西方自由主义中所提倡的保护人的个性自由形成矛盾冲突。面对中西两种文化同时在陈源的血液里流淌的时候,陈源自己也产生了一种晕眩,在这两种文化中摇摆。钱穆先生也曾把中西文化之间的差距比喻成一条鸿沟,他指出,陈源“既不在鸿沟的这一边,也不乐在鸿沟的那一边”,所以他在这两种文化之中是徘徊不定的。[3]

这种中西文化的冲突和两面性,充分体现在陈源面对文艺、文化时显示出一种既革新又保守的矛盾和焦虑。西方的启蒙主义和自由主义赋予陈源大刀阔斧进行文艺改革的勇气。他非常赞赏罗曼・罗兰的精神和信仰,并且要用为了信仰而牺牲一切的精神去作他有价值的艺术品。[2]这种牺牲一切的决心正是陈源革新精神的体现。但陈源的革新不是激进的革新,而是理性的革新,主张在看戏听音乐的“娱乐”中去启发、训练、节制情感,开启国人的民智。这是一种在文艺中用理智来节制情感的方式,体现着他对理性的宣扬。[2]尽管如此,陈源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礼教对他的影响,这可以从他的文艺主张中看到。例如,在新文化运动中有“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口号,有的人态度比较极端,一味推崇白话文的好处,而全盘否定文言文。陈源的表舅吴稚晖当时就主张把古代文言文的线装书扔进“茅厕”里,而陈源则主张不要对文言文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指出文言文对丰富白话文的积极作用,主张读一定量的线装书。[3]又如,在对待中医的态度上,在当时深受民主和科学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都认为中医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是巫术,他们对待中国传统大都比较激进,尤其是鲁迅,当时就觉得中医不科学所以才赴日本留学学习现代医学的。但陈源就认为中医是在实践中经过无数次反复实验和实践后才得到的结果,“他们的方法也是实验,不仅是经验,也是理性的判断,不仅是本能的触发”,他说:“与其攻击,还不如‘充分地研究’一番,也许经了一番科学的探察之后,中国在世界医学上也会有些微的贡献。”[4]再如,在政治思想上,当时知识分子普遍的看法是“中国是君主专制,西方是民主自由”的,而陈源在《中山先生大殡给我的感想》一文中却借用威尔思和萧伯纳的话指出“民主并不是万能的圣药”,而中国固有的科举制度和弹劾制度却很符合“民主精神”。可见,陈源对待中国传统所持的观点比较保守,并且显示出对中国传统的推崇甚至偏爱。于是在中西文化的混合冲击下,陈源既想“牺牲一切”去革新,但又不敢突破传统,所以在他的文化意识中产生了一种文化紧张与焦虑。

这种紧张与焦虑使他产生了一种文化危机感,在这种危机的压力之下,他努力加强自己文化认同的策略便是积极去发掘自己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合理因素。

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陈源在与鲁迅的论战中,在“女师大风潮”中反对学生运动;在凌淑华遭到误会卷入“剽窃”之嫌的情况下,极力为了其辩护,甚至听信谣言说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抄袭;在“五卅运动”中站在资产阶级立场,批评国内群众运动。而鲁迅对这些事件的看法是战斗性的,与鲁迅战士般的激进精神相比,与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激进相比,陈源的保守难免格格不入,所以陈源在论战中背负了骂名。

二、《现代评论》与政治立场

黄乃江在《从的两度“变风”看“现代评论”派》一文中,把“现代评论”派分为“攻讦期”、“论战期”、“分化期”。而陈源与鲁迅的论战正是处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期”。由于《现代评论》创刊初期近于“攻讦”的批评态度,不为段祺瑞政府的反动统治所容忍。为此,段祺瑞展开一系列行动对《现代评论》进行封杀。例如,下令京师警察厅“暗向邮局间接没收”,把1925年3月21日出版的第15期《现代评论》周刊“尽数搜去”,第16、 17期也“因警厅干涉,不能如期邮寄”。在这以后,《现代评论》受到重挫,失去了战斗精神。

后来,孙伏园在《京报副刊》上全面分析评价当时“中国定期出版”的报刊时说:“《现代评论》周刊,北大一院现代社。初办时倒还有劲,对于段政府的设施,毫不妥协地加以指摘。而学术政治方面文字,均有一顾之必要。可是第15期被扣后,尝到了段政府威严,于是退缩因循,日甚一日。因杨荫榆而诬证女师大,因章士钊而反捧‘段执政’,事迹昭然若揭。”[5]

陈源作为《现代评论》周刊的主要撰稿人,在段祺瑞的政治压迫下开设了一种较为远离政治的“闲话”栏目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闲话”是陈源开展论战的主要武器,他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态度主要就是通过它传达出来的。在这样的政治形势下,也影响了陈源的政治立场,他也因循退缩了。因而在“女师大风潮”中袒护章士钊、杨荫榆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势力。在“三・一八”事件中他颠倒是非黑白,认为请愿的群众是盲目的,群众领袖应负“道义上的责任”,杨德群女士“原本不愿去”,是受人“怂恿”才不幸罹难的。迫于政治形势,陈源发表不当言论而背上了骂名。

三、20世纪20年代言论空间的局限

自由的言论空间允许人们各抒己见,而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言论空间有很大的局限性,导致陈源的言论不被接受甚至全盘否定。范玉吉在《被窒息的空间――以陈西滢为个案分析20年代中国言论空间开创的尝试》一文中指出了2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开创中国言论空间的过程中遇到的局限性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其一,“精英文化”的优越感使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们画地为牢,脱离了更为广大的知识群体,从而失去了他们在整个中国知识界的号召力和更为广阔的批评空间。

其二,各派知识分子力量悬殊,建立批评空间的呼声被别的嘈杂之音淹没了。

其三,在“救亡压倒启蒙”的时代大潮中,愤怒的阴云遮蔽着理性的光芒,破坏的冲动代替了建设的可能,建立批评规则的设想像一张刚刚规划好的蓝图,被一场突然而至的救亡暴雨淋得面目全非。

其四,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政治生活的不民主,限制、压制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建立批评空间的积极性,从而也挫伤了批评规则“公正”的可能性。[3]

由以上四点可以看出,自由主义思想与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潮格格不入。陈源作为一名深受自由主义影响的知识分子,很想通过言论来变革社会,但是由于以上种种言论空间的局限,有自由主义思想的陈源在这场论战中的立场和观点不被接受。

综上所述,陈源在论战中败给鲁迅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陈源在中西文化的徘徊中产生的文化焦虑感、当时的政治势力的阻碍以及当时言论空间的局限等。也许,陈源在这些论战中的很多言论在当时看来不合时宜,但不能因为这次论战而否定陈源有价值的言论,今时今日的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论争,辩证地看待陈源。

参考文献

[1] 徐广海,李淑敏.“呸!”来“呸!”去的学者文人――鲁迅与陈西澄的几个回合争斗[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

[2] 冯芳.论陈源的《西滢闲话》[J].文学教育,2006.

[3] 范玉吉.陈西滢文化心态初探[J].江南大学学报,2003.

能源化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共享平台;思维方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16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2-0-01

0 引 言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的出现,更多的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其主动思维能力、创新思维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论文规范化程度得到了提高,选题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大学生主动思维、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时代潮流。

1 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和大学生主动思维能力概述

1.1 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

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是以互网为依托,以各类数据资源库为载体的数字图书馆,为广大网友提供了资源共享与传播的平台。其是指网上各种高等教育教学资源,以在线资源网站、大中型数据库、云盘等为代表的可进行检索、采集、获取所需资源的平台。

1.2 大学生主动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和判断力等能力。在不经意间,人们发现网络改变了自己的主动思维能力和做事方法。主动思维能力是指人进行有目的的信息收集、采集、储存和信息交换的活动,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创新性、思维性、科学性及研究性。

2 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对主动思维能力的影响分析

笔者从论文撰写的6个阶段进行问卷设计,并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在各个阶段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影响程度及对主动思维能力的影响体现。

(1)选择研究课题阶段:选题时获取资讯的途径、研究课题的偏向性,涉及学习能力中的知识更新、发现问题与标新立异等能力。

(2)论文研究设计阶段:如何进行论文设计、研究方法和内容等,涉及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交叉知识与逻辑思维等能力。

(3)论文资料收集阶段:收集资料的途径、对待收集材料的态度等,涉及信息检索的能力。

(4)论文资料研究阶段:遇见困难的做法、他人论点是否正确、是否会比较论证的不同观点,涉及直觉思维与批判思维的能力。

(5)论点明确、材料选定阶段:明确论点使用的方法、支撑材料的选择,涉及创新知识水平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6)论文执笔撰写阶段:撰写的文字来源、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对主动思维能力的影响程度。

3 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对主动思维能力的影响

通过一系列的问卷调查,在结合统计软件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归纳出了其对主动思维能力的正面积极影响与负面消极影响。

3.1 积极影响

对比了研究学术资料,激发了研究思路,有助于形成系统的思维框架;对海量信息数据进行了深入挖掘,有助于增强分析概括能力的发展;对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进行了处理,有助于批判性、辩证性思维的形成;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和互换性,使思维趋向综合化、整体化、开放化。

3.2 消极影响

只借鉴,不思考,对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产生依赖性、盲从性;提取他人观点,不做自我创新,束缚思维,不利于发展;期刊论文良莠不齐,信息输入碎片化、信息输出片面化。

4 在提高大学生主动思维能力方面的建议

4.1 对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建议

注重对学科前沿资料的阅读和积累,保持完整性、系统性,避免片面化;论文框架设计时“先己后人”,自己设计在前,参考他人补充在后;理论联系实际,辩证性地看待所获得的资料,注重论点、论据的新颖性、创新性、原创性;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是一种工具,内容可以参考,但不能盲从,可借鉴,但不能全盘照搬。

4.2 对学校及导师的建议

适度调整课程的结构,保证基本的研究条件,鼓励学生参与研究,并逐渐养成研究的素质;充分发挥导师制的教学,指导学生树立学术研究意识、逻辑思维,提高能力;重视实践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志奎.互联网免费学习资源的收集与共享平台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0(11).

[2]张淑田.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的影响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4(6).

能源化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翻译;课程;资源;多媒体

一、翻译与文化类课程多媒体网络资源共建、共享的理论基础

首先,翻译与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已经被广为论述。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翻译研究发生文化转向,开始依据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等从文化层面研究翻译本质、翻译策略以及翻译与文化之间互动关系等理论问题。翻译就其广义的属性而言,是文化的交流、沟通与融合。二十世纪70年代,西方文化翻译研究学派兴起以来,文化与翻译关系的探讨成了翻译理论界的热门话题。苏姗·巴斯奈特和安德列·拉菲弗尔提出:翻译研究己经从传统的形式主义方法转向文化研究的大语境、历史和传统——翻译研究的目的被重新定义。它所研究的对象是文本及其所包含的原语和译入语文化,因而翻译研究得以沿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并且能够超越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奈达在探讨功能对等时较深入地探究了文化与翻译的关系问题。他认为,要真正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译者如果不细心体察文化背景,就难以准确领会词语的意义。

其次,营建多媒体网络共享资源平台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关于学生的学习理论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发展到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瑞士儿童心理学家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Vygotsky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和Bruner的发现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观是: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情境性和学习的社会性。利用多媒体网络手段正是建构主义学习观实现的途径,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可以自主学习,通过丰富的资源增强学习的情境性,通过与教师及同学的交互式学习实现学习的协作与社会性。

二、高等学校翻译文化类课程的教学现状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听说读写译这五种技能是最基本的。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对翻译教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目前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翻译文化类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

1.课程开设具有多样性,但是存在重复讲述和缺乏资源共享的情况。多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在文化翻译类方向开设的课程包括笔译、口译、翻译与文化、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西方文明、希腊罗马神话、中国传统文化、英美概况等,这些课程有很多内容是重复的,如西方文明中一般都会介绍希腊罗马神话,翻译与文化、语言与文化中有许多内容都是重复的等。这种课程设置浪费了大量人力资源,每个课型都需要一名教师任教,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这种设置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了学习效率。目前,各个高校都在减少教学时数,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中获取最多的信息是关键。此外,这些课程缺乏交流,造成部分知识不必要的重复等,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2.学生的学习资源有限,信息更新较慢。传统教学方式一般每门课程采用一本教材,其信息量无法满足教学要求,而且教材的出版需要一个编写的周期,所以避免不了信息不能及时更新的弊端,而翻译及文化类课程的一大特点是需要学生占有大量的信息,具有一定的知识保有量,并且了解最新的术语及文化名词。通过创建翻译文化类课程共享的网络资源,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而弥补课堂时间有限、学习资源稀少的不足,又避免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热情。

3.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反馈。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作业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评改,而且有问题不能及时向老师求助。通过多媒体共享资源的营建,学生的作业、自主学习成果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展示。老师对这些学习成果进行评改后可以让所有学生受益。学生经常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但不能得到老师的及时解决,网络平台中的讨论交流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不仅可以向老师请教,还可以和同学交流经验。

三、翻译文化类课程多媒体共享资源的营建

1.多媒体共享资源营建内容。共享资源营建所涉及的课型应该包括翻译类课程,如笔译、口译、翻译与文化、翻译理论等。文化课程包括跨文化交际、语言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英美概况、希腊罗马神话、圣经、西方文明等。多媒体共享资源包括上述所有课型相关的多媒体资料。第一,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不仅是教师上课使用的课件,还应该包括教师开发的利于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及研究的多媒体课件。第二,课外阅读材料及学术资源。利用多媒体网络手段,教师可收集大量课外阅读材料,并在网络平台上定期更新。另外,应增加学术资源的建设,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及学术能力。第三,通过网络链接为学生提供更自由、自主的学习途径。例如,学生在研究翻译理论时,可以通过教师建立好的网络链接去了解某种学派或翻译理论。

2.多媒体共享资源的使用。多媒体共享资源的营建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因此在使用上应侧重便利性。网络共享资源应建立一个交互性的平台,这样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互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电子黑板。学生可凭密码进入,在电子黑板区可以看到老师张贴的多媒体课件、课外阅读材料和作业点评等。第二,讨论区。讨论区类似聊天室,学生可以利用该空间探讨学习方法、解决问题、进行辩论等。教师应监控学生的参与数量及质量,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三,个人主页区。翻译及文化类各科任课教师可创建个人主页,利于学生按科目进行信息查询及寻求帮助。第四,内部E-mail。学生可通过内部E-mail与教师及同学进行更便利的沟通。为了便于学生的使用,网络共享资源在设计上应遵循便于查询的原则。因此,共享资源应按照科目分别设立链接,在每个科目下面再详细地、分层次地设置各个章节的知识要点。例如,某学生探讨习语的翻译方法,可以选择翻译科目,然后找寻习语翻译这一章节,同时,他发现很多习语都有文化背景,因此,他可以同时选择“跨文化交际”和“希腊罗马神话”两门科目,并搜索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这一信息。通过共享资源的使用,学生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翻译能力。

四、营建多媒体共享资源的创新意义

1.改变传统教学学科之间的封闭性,充分利用学科之间的互补作用,节约教师资源,充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通过翻译文化类课程共享资源营建,将翻译课程与文化类课程(如跨文化交际、希腊罗马神话、西方文明)等有机整合,创建网络共享资源,以此达到学科之间的相互补充。通过资源共享,可以避免一些重复的内容在不同学科中出现和某一学科的知识得不到相关学科的补充两个弊端,而且在大学课时计划修改的同时,能保证学生课时减少,但所学知识不减少。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传统的教学方法局限于课堂,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营建网络平台,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创新学习,提高学习的能动性。另外,通过课程的有机结合,不同学科的教师可以交换授课,例如在讲述英语诗歌翻译时,可以请主讲希腊罗马神话的教师讲述英语诗歌中有关神话的文化背景,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接受到更专业的知识。而且,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

参考文献:

[1]Bassnett,Susan. and Lefever,André. 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M].New York: Pinter Publisher,1990.

[2]Nida,Eugene A. 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2001: 109-110.

[3]侯万春.建构主义教学观和大学英语教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 (1):34-36.

[4]黄永红.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改善英语写作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 173-174.

能源化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网络生态;网络社会;生态网络社会;海量微课程;网民生命样态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04-0010-05

一、网络生态的优化是时代呼唤

站在全球的时代战略格局,值得关注这样的重要事实,即:网民数量全球第一,并不意味着中国的互联网业及其网络生态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一。虽然我国互联网发展速度非常快,但目前主要应用仍然以娱乐为主,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深入分析国外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其关注重点已经转移到网络文化的社会、网络文化下价值观传播的模式、网络文化的享用内容及方式、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力及方式等上面。大纽尔・卡斯特研究网络社会的崛起,揭示网络文化的特质。路易斯(Louis)把网络空间比作一种新经济,一种新的反主流文化,超越了政治樊篱。戴维(David)开展网络文化的综合研究,探索线上发生的社会、文化与经济互动,揭示和考察关于这种互动的话语,探及网络的文化结构。

有关中国网民数据变动研究、中美两国流量排名比较、中美网民上网目的性差异比较等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人把网络作为了解信息、休闲娱乐的主要渠道。据CNNIC第21次互联网发展报告,在前七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排序中,网络音乐收听率居中国网络应用之首,比例达到86.6%,即时通信以81.4%位列第二,网络影视以76.9%排列第三。在网民对互联网的评价调查中,94.2%认为互联网丰富了娱乐生活。但这种娱乐性应用,属于网络文化的浅表层次。如果不注重引导这个庞大群体的文化品位、道德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难以成为社会共识;如果不注重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就不能完全达到;如果不能发挥和引导好他们的主体创造性,就会失去一支非常宝贵的网络文化和道德建设力量。

BDA比较美国前十名网站发现,其以社区为主,其中包括潮热的myspace和facebook。从中可看出,美国网络用户呈现出参与性、自主性强的文化特征,他们喜欢自己上传东西,比如wiki和youtube等,其主流模式接近于后web2.0时代。调查中美俄日韩等六个国家和地区,只有中国大陆流量排名第一的网站是搜索网站,这表明中国网民比较盲目,上网缺乏目的性,被动浏览、娱乐的比例偏高。

加强中国网络文化创造与享用的目的性引导,构建生态网络,已经是目前中国网络社会及其文化研究和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十”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

为此,积极关注网络文化背景下德育生态构建的研究,从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格健康发展等多重视角看,都是一个时代性重要课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而且若要使网络社会臻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并且持续保持下来,就必须共建共享优质网络社会并建设优质网络文化,并藉由优化网民的生命样态。

二、生态网络具有优化生命样态的功能

分析发现,当代人的交流与表达主要有四种模式:没有交互性的自言自语即自传播,一对一的口碑交流与传播,多人讨论的具有多向交互性的群体传播和一人对多人的大众传播。分析互联网的各种互动应用会发现,长盛不衰、影响力强大的互动产品一般都集纳了多种交流模式。如即时通信产品,其最根本的特性是一对一的口碑式交流,但它研发了QQ群,衍生了群聊功能,形成多人讨论,又通过迷你网页、弹出新闻窗口的方式达到大众传播的效果,还有QQ的签名档,本质上是一种自言自语的自传播。网络论坛也是集多种传播形式于一身的互动产品。多人的共同讨论是论坛的基本状态,实现了论坛的群体传播,但网络论坛也研发了站内短信,提供论坛好友站内一对一交流的通道。此外,论坛版主对热帖的推荐、置顶和排行,可看作是一种间接的大众传播模式。成功的互动产品不仅在于交流模式的聚合,还在于对web1.0与web2.0核心价值的叠加。Web1.0的核心是信息、新闻等内容产品,用门户网站的模式解决了人们“一站式”消费的需求;web2.0的核心是用户,诸多互动工具提供了便利的通道,形成了“去中心化的人与人互动”。即时通信与论坛以及微博的巨大效应正在于叠加了内容与用户,既有内容的聚合,更有用户的聚合。即时通信偏重于用户的聚合,以用户为核心嫁接内容产品;论坛偏重于内容的聚合,以内容吸引用户、影响用户、黏住用户;微博则不偏不倚,既有以内容为核心的聚合,也有以用户为关注点的聚合。

在内容上,从新闻的集散地、观点的集散地到民声的集散地。从信息结构看,论坛呈现树状结构,以公共事件为中心,参与者以各种方式参与到话题讨论中。如果说早期的论坛以提供、各类新闻、信息,关注天下大事、发表宏观高论为主而形成新闻的集散地、观点集散地,那么近些年论坛的议题越来越趋向民生,越来越贴近网民身边的小事、琐事,而成为民声的集散地。诸多在论坛热议并引发舆论监督的事件如“杭州飙车案”“‘被落榜’高考女生”等都是发生在网民身边的“小事”。换言之,网络论坛已成为网民陈述、申诉、表达社会不公的主渠道。根据新闻传播价值规律,新闻的地域性、接近性越强,新闻价值越凸显。当网络论坛成为社会公共领域的“第二法庭”时,其背负的社会责任和产生的影响力自然会扩大。

在用户上,论坛参与者从草根到精英到党政高层领导。这一变化明显反映在人民网强国论坛每年推出的“十大嘉宾”名单上。2003年的“十大嘉宾”中尚有民间保钓人士,但到了2007年,“十大嘉宾”中有七人是社会精英人物,再到2008年,“十大嘉宾”中的七人都是党政领导,包括多位中央领导……此外,强国论坛还组织了各种系列访谈,有“党委新闻发言人系列访谈”“大检察官系列访谈”“全国公安厅局长系列访谈”等。党政高官频频亮相网络论坛,既彰显出高层对网络论坛、网络民意的重视,也无形中增强了网络论坛的魅力,放大了网络论坛的社会价值。

在交互程度上,从早期单向度的话语通道、表达渠道到多向度的话题讨论、舆情收集和问政平台。每一个舆情、每一次网络问政都是对论坛话语的一次总结和再报告,随着论坛品牌的张扬和累积,论坛的影响力最终抵达社会公众层面。社会民意反馈制度化,达到了以“意见”影响社会进程的效果。

创立生态化社区论坛协力社区治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已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物理场所。城市居民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居民也越来越依赖社区,主动地参与社区生活。但是由于空间环境的制约,线下的社区活动常常因难以组织而流于形式。互联网尤其是网络论坛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美国社会学者威尔曼把现代人的组织方式称作“网络化的个人主义”,即脱离传统家庭、单位或社区的“小盒子”束缚,建立起以个人为中心的多元社会网络。北京两个最大的社区天通苑和回龙观,都建有社区网站和社区论坛。居民在论坛上提问、讨论、协商,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强化了邻里关系。尽管社区论坛上的话题在外人看来都是鸡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社区居民看来却是日常生活的“头等大事”。网络论坛的自我沟通能力、协调水平和自发建立的自主协商机制,能够简单而高效地处理可能引发激变的社区问题。对于社区管理者而言,网络论坛的特殊价值正好契合了社区治理的需要。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社区传播渠道不仅覆盖范围过于局限,而且功能也明显不足,逐步嵌入居民日常生活的网络论坛则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将线上线下生活融为一体,弥补了传统渠道之不足,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社区生活。

繁荣论坛,构建生态网络文化。不可否认,网络论坛在为用户创造内容、分享网民智慧上发挥独特作用之余,也为各种不健康思潮、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信息的进入打开了方便之门。网络论坛中也裹挟着一些低俗、庸俗和媚俗的内容以及重复表达、没有价值的垃圾信息,高水平的原创能力不足,优秀文化产品相对匮乏;有些网络论坛格调不高、品味低下,损毁着整个互联网的网络文化。网络论坛是用户使用较普遍的互动工具之一,论坛的开放性、分享性和多重传播的效果可以在网络文化建设方面大有作为。可以调动论坛用户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挖掘丰富的中华文化资源并在论坛平台上向全球展示;可以打造个性化、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产品并通过论坛向全球用户传播,可以让国际人士直接到论坛与网民对话来传播国家形象,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以用户为中心,进行“文化碎片”的“多节点扩散”。每一个论坛用户都是网络文化的建设者、管理者和传播者,通过网络论坛形成文化建设共识、通过口碑传播扩大覆盖范围,是网络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生态网络优化生命样态的可能空间

生态网络社会资源极其丰富,蕴含着丰富的体验性,为生态网络优化生命样态提供了巨大可能。

当前,我国正着力建立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亟需生态化网络社会资源的建设与优质资源的富集,其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发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目前,国务院和教育部已经批准建立了国家开放大学,并在该战略平台中植入国家数字化学习技术集成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推进“六网融通模式”,重构传统学科课程,建设海量微课程,重点打造大数据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把大学办在社会中。由此逐步建立开放性、标准化、信息化和社会化的巨型学习平台,共享开放的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实现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但是社会共享机制的建立,其起点就是要首先建立起各级各类教育体系间、院校间和社会各行业间的共建共享机制。

从上述意义上讲,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问题已成为我国网络教育发展,乃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个重大而紧要的课题。客观上中国加入WTO后,也曾经允诺我国的教育实现向全世界的“有限”开放。其中,实现对国际远程教育的开放,必然带来国际远程教育资源的涌入。及早建立起优质网络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积累一定的国内资源共享经验,可以为共享国外的优质资源提供很好的借鉴。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质量管理链中,网络教育资源的质量和应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网络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即使是国内重中之重的大学,光靠一家之力,也不能保证每个专业、每个学科课程都是优质的,何况一流大学与一流网络教育资源之间并不能划等号。无疑,普通高校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有利于普遍提高质量和效益。对于现代远程教育试点而言,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更为实现规范办学铺垫了必要的基础。此外,资源建设和使用必须考虑成本效益的问题。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往往投资较大,如果一所学校独立建设、独家使用,相对成本较高、效益较低。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办大教育”的穷国来说,资源建设和使用的重复与浪费是不能容忍的。因此,必须自觉发挥国家开放大学及其系统的作用,稳步推进国家教育云平台的建设,同时使大学支持联盟、城市支持联盟、行业支持联盟和社会支持联盟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进而为网络社会优化生命样态提供无限多样的可能性时空。

四、生态网络优化生命样态的实践探索

我国在网络社会优质资源建设的实践探索上,前期对高校网络远程教育已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年报年检的统计数据表明,67所网络学院开发的教育资源计有:电子图书273981册、录像带420001盘、光盘724032张、网上视频点播课件近490万学时。其中许多教育资源在学校和社会上都获得了好评,并且得到了至少是本校网络学院教学的应用,维持了网络教育的正常开展。

在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背后隐藏的一些问题。我国资源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现象仍很严重。各单位的资源开发立项少有查新,既没有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应资源建设和使用的情况,也没有经过必要的论证、教学设计和人员培训便匆匆上马,加上制作时不遵循也不了解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更加剧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优质资源(包括国家投入巨资立项建设的优质资源)得不到推广应用的现象。如果立项时能经过必要的调研、查新、论证,制作时能进行教学设计、人员培训并遵循相应的国家和部颁标准,加上能建立起资源共享的机制,这些现象完全可以避免。

随着我国远程开放教育迅速发展,政府和各院校越来越重视网络资源共建共享的工作。目前,我国远程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大概有四种形式:

一是国家支持建设的大型教育数据资源库和网络资源建设工程项目。其中有些资源库类似于美国的ERIC和OhioLINK项目,如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和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前者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在内的多个源数据库及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中国期刊“世纪光盘”工程项目等多个知识仓库。后者于1998年由国家立项,联合全国35家加盟图书馆开展多种类型资源数字化的工作,旨在建设大型优质中文信息资源库群,并通过高速网络提供服务。此外还有国家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的“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包括300多门基础性、示范性网络课程、案例库、试题库和课程平台。

二是国家建设的远程教育系统――国家开放大学及其系统。作为教育部直属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强调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整合和共享,通过云教室、学分银行和学位转换立交桥,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是克服应试教育积弊的战略载体,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一所人人、时时、处处可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大学梦的国家高等教育大平台。

三是同类型或同地区院校在项目或政府的推动下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西安交大、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在共同参加教育部“远程教育关键技术与支撑服务系统和天地网结合项目”的推动下,联合研究、开发远程教育的若干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地网结合的远程教育支持系统,提出基于天地网的远程教育优化解决方案及技术规范;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共建、共享优质数字化课程,实现学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及信息的共建、共享和共管。在广东省教育厅的推动下,华南师范大学已与同处广州石牌地区的另外5所高校开展资源共享的探索多年,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四是院校主动提供资源并主动争取与其它院校实现资源共享。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对教育部推介和经考察具有一定先进性的网络教育资源,通过必要的技术和教学改建后,正努力进行有偿使用其他院校优秀网络资源的探索。

另一支网络文化的力量不可低估。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学幼儿园和大学的校园网,基本上属于门户网站,都可以直接面对社会,向全世界开放。这些校园网对于学校内部来说,往往成为一种参与并促进规范管理、精细管理的“创新催化剂”。校园网的管理信息和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进而支持学校管理的精细化和人性化。校园网还可以成为一种有效整合、自主协作的“探究助推器”。教师、学生和家长登录校园网,不仅沟通育人信息,还在网上学习;不仅让教师、学生更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需要的相关资源,更可以轻松实现集体备课,解决各种育人难题。校园网逐渐成为一种推动并提升幸福成长、弘扬个性的“成长加速器”,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主成长的“加速平台”和学生快乐成长、张扬个性的“提速跑道”。校园网发挥出越来越大的时代文化建设价值,起到社会文化净化的积极作用。

最后,再作一点理论反思。传播学创始人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深刻揭示:“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的说来,如果不加适当的控制,它为恶的可能性则更大。”这可以视为社会责任论在西方产生的背景,该理论针对新闻界一度低俗、黄色新闻肆虐的局面,强调大众传媒在享受新闻自由的同时,必须承当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取得商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社会责任理念是对滥用新闻自由的反驳,同时也提出了一种新的新闻价值理念,一种基于社会责任的新闻价值观,从而为新闻界重新树立了标准:低俗不是新闻。当年《纽约时报》为对抗黄色新闻泛滥成灾,提出“刊登一切适合刊登的新闻”,“不污染早餐桌布”,形成一种新的新闻价值观,成为美国社会主流新闻价值的标准。社会责任论及其实践不但适用于大众传媒,对新兴的网络媒体同样适用,因为互联网也存在着新闻传播自由与社会责任的问题。

深入网络社会及其空间之中,可以发现信息已经呈现出无限泛滥的存在形态。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社会信息潮,当代人学会知道何时可以忽略信息,忽略哪些信息,似乎比获得信息更加重要。这就需要构建生态网络,共建共享美丽网络文化。国务院新闻办有专家曾指出,互联网本身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如果网络媒体传播的内容与社会进步不相容,就违背了互联网本质,就抹杀了互联网的先进性。哲学研究已经发现,在因特网上输入的信息超过人的正常负荷后,信息便不再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反而开始制造压力和混乱,它扰乱了我们平静的生活,妨碍了我们深层次的思考,形成了对人类的身心在广度、深度以及强度方面空前的干扰。这符合《周易》中否极泰来的辩证思想。

为此,我们应当引导全社会,逐渐从“读”网页,臻于“写”网页的境界;从静态网络社会,跃迁至动态网络社会;从单方面提供网络信息,臻于共建共享网络文化,群集陶养生命样态。

可以探索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将中华传统美德和互联网这一新型传播平台紧密结合在一起。礼失求诸野。汶川地震中展现出来的网络民意力量,“上下同心同德,共赴时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扶危济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等,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价值观在新时代的体现。在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需要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包括西方文化价值观中优秀的、有益的成分。网络“新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对人类一切文化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对西方以经济势力和科技实力等主导的网络文化应采取鲁迅所说的“拿来主义”态度,吸收其精华,同时对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等文化现象及其背后的价值观进行批判。目前的互联网还是由西方价值观为基础的网络文化主导,中文网站边缘化,中文新闻网站有失去网络话语权之虞。因此,新闻网站应当承担起在网络上复兴中华文明的责任和使命,对内形成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提高文化自信心,对外打破西方的网络文化霸权,在国内外重大事件、突发事件中发出中国人自己的声音,从而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和国际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