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课教学设计范例6篇

法治教育课教学设计

法治教育课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能力;教学设计;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

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中学培养合格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这里所说的合格,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知识业务能力合格。对于师范生来说,良好的思维和认识能力、善于沟通的能力、普通话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等等都是必需具备的,但是最重要的能力还是教学能力,因为教学活动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基本任务,教学实践是教师最基本的实践,教学能力往往成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按照教学工作体系,教学能力可分解为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和管理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和活动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四大类。作为教学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设计是指教学活动组织与开展的整体策划和综合设计。所谓整体策划是指教师要对一个学年、一个学期、一个教学阶段或一个教学单元做出有目的和有计划的整体思考,使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既能体现长远目标的追求又能体现近期目标的递进要求;所谓综合设计是指教师要对每节课的教学进行具体思考,学生现有的教学起点是什么,如何确定教学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为达到此目标需要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作为资源和手段,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资源,以及如何组织和形成师生之间多向有效的互动,何以知道目标是否具体得以落实,等等。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就是指为了达到政治课堂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以及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所进行的一种系统性策划。

一般来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实施的前期准备,许多教师又把这个准备过程称之为备课,所以备课也就是教学设计全过程的体现。教师在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充分的准备之后,通常以教案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思考和教学准备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案不仅是表达教师教学设计状态与结果的主要载体,而且也是反映教师教学设计理念与价值追求的外显方式。如果说教师的同常教学实践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其教学理念与价值追求的间接反映,那么教学设计就是直接影响其教学实践行为的决定因素,为其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蓝图和前提保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设计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对教学活动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要让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中学政治课教学,成为合格的政治教师,就必须加强对其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设计的主要问题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教学设计(教案)中常常反映出许多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没有准确理解教材、对教学内容的概括不全面,思路不清晰,遗漏教学重点。如关于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发现自己的潜能”这一课题的教学设计,接连两届学生,即2 0 0 7级和2 008级学生基本上都忽略了“潜能重要性”这一重要教学内容。有的教学设计甚至先强调潜能多样的、巨大的特点,再介绍潜能涵义,完全忽视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逻辑结构。

2.2教学环节不清楚,尤其导入与新课不分,经常是将导入环节设计过长,用时过多。如关于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一框“诚信是金夕”,课题的教学设计,有学生设计用“九色鹿”故事的影像资料导入,以说明诚信的重要性。但是该资料的播放就需要九分钟,这明显是“喧宾夺主”了。

2.3 教学重难点不突出,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仅摆出观点、提出问题却没有进一步的分析说明,而且提出的问题缺乏针对性,未能联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显得教学设计短小简单;另一方面是收集补充的教学资料太多,不知道取舍,显得教学设计冗长繁杂。这两方面的问题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关于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一框“身边的诱惑”课题的教学设计中。教材有三目,分别是“金钱的诱惑”、“游戏机的诱惑”、“黄赌毒与的诱惑”。学生一般将“游戏机的诱惑”确定为教学重难点,但在教学设计中对三目内容却用力均衡,只是有的简单些,套用教材案例,照本宣科,丝毫看不出对实际教学对象初一学生身上现实事例的引导分析;有的复杂些,除了引用教材案例,还充实了很多寓言故事、生活实例,而且每个内容都展开分析。事实上,不管篇幅长短,这样的设计都不可能将教学重难点讲透。

2.4 教学过程缺乏弹性,常常是以师范生自己为中心,以师范生自己的活动为主线来进行教学设计,忽视了实际教学对象初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最明显的就是在教学设计中写出自己所假想的教学对象应该回答的结果,这个答案不仅正确无误,而且还是唯一确定的。不管教学对象的答案是什么,自己就是按照这个给定的唯一答案来讲解,横竖是“以不变应万变”。

2.5 未能充分体现当代中学思想政治课“思想性”这一根本特性。思想政治课程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对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法律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在不断修订,但我们不能忽略思想政治课的根本特性,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要解决如何引导培养学生“怎样做”的问题。遗憾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设计往往考虑不到这点,如前面提到的关于“发现自己的潜能”课题的教学设计就是只列举他人潜能激发的成功案例,却不懂得强调发现潜能,中学生要从实践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2.6 板书设计不规范。有的板书设计与教学内容脱节,确定为重难点的内容,板书未曾体现,而教学内容未提到的,板书却标出来了;有的板书设计过于复杂,几乎是教学内容的罗列,而不是教学内容的概括;有的板书设计缺乏条理,随意性较大;有的板书设计甚至照抄教参,根本不顾及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内容。

师范生的教学设计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他们缺少锻炼、缺乏经验,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比较简单,还比较缺乏用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对教学做出整体策划和综合设计的能力。

3.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措施 3.1 重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课程,为培养学生教学设计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rl主干必修课,其目的是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今后从事本专业教学的能力,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关系到我国2 1世纪教师人才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我们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的理论课时从4 5增加到5 4课时,除了由本系教学法教师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理念、原则、内容等原理知识,还聘请桂林市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学政治教师到校举办讲座,为学生介绍桂林市思想政治课改的实际情况与相关信息。使学生明确认识到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进行了深刻的改革。当代中学思想政治课在课程性质上凸现了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在课程理念上强调课程建构以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在课程目标上注重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课程教学实施方面强调联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注重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践行。因而师范生在教学设计中必须遵循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以促进中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教学根本目的,懂得运用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理学生、教师与教学内容这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整体综合性的教学设计具有包含性、综合性、有机性的特点,既强调教学中整体与局部的包含关系(如把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看做是这节课的一个局部,把每节课看做是整个教学单元或者教学阶段中的一个局部),又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教”和“学”是两个相互构成、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有机融合的一个整体。

3.2 加强教学设计指导,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能力训练模式。整个训练过程把常规的微格技能教学训练与学校师范生技能大赛的训练以及师范生教育实习前的试讲训练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整体综合性教学设计理念。训练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微格教学技能训练与指导;第二阶段是参加系、校师范生技能大赛训练与指导;第三阶段是教育实习前试讲训练与指导。三个阶段依次相联,循序渐进,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第一阶段微格教学技能训练实际上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课程的实践部分,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技能、导入技能、讲授技能、板书技能等诸多方面。不管进行哪方面的技能训练,我们都要求学生先撰写课时教案,再进行该项技能训练。并且针对实训情况进行集体评议,要求学生根据小结反思重新进行教学设计。这个阶段的训练受课时限制,基本上是以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上面所列举的种种教学设计问题集中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来,我们也主要以集体评价的方式给出指导意见。因而这个阶段的训练是面向集体的,是局限在表面的,比较粗糙的,是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开始阶段。我校从2008年起,每年都组织参加广西师范生技能大赛。我系积极响应,具体由教学法教师负责。我们就借助这个契机,将此作为培养学生教学设计能力的第二阶段,即发展阶段。我们先组织全系师范生技能大赛,赛程分初赛、复赛,项目分全能与单项。单项比赛含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说课、板书设计、片段教学等五项。我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全部参加系教学设计单项初赛,教师分别进行指导。对于从系复赛中胜出准备参加学校决赛的学生,教师则对其进行精心辅导。经过师范生技能赛的训练,学生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已逐步减少,少数优秀生已能撰写出相当精彩的教案。教育实习是师范专业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是检验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的主要途径。实习前的试讲训练非常关键,试讲不过关的学生是无法参加实习的。因此我们把这个过程作为培养学生教学设计能力的第三阶段,即巩固阶段。这个阶段的训练目的性、针对性、个别性很强。我们要求学生先根据实习内容写出教学设计初稿,经指导教师仔细批阅后进行修改。一次、两次、多次、不断地修改,直至合格才能试讲。然后还要求学生根据试讲情况对教学设计作进一步的调整充实。通过这一系列地训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教育实习前基本上能够克服原来教学设计中的问题与不足,按照整体综合性教学设计理念来进行教学设计。从整体上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规划教学行为、设计教学过程,注意把“备教材”与“备学生”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了实际教学对象初中学生的主体意识。

3.3 改革学生毕业考核方式,将毕业论文改为毕业设计,增强师范专业培养目标。从2 004级起,我系每个学生均须完成毕业实习,撰写毕业实习论文,考核合格后,方可取得毕业资格。毕业论文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开发创造能力为主,兼顾所学知识的巩固、应用和扩大专业知识为目的。毕业论文内容包括工作计划和组织、检索与阅读中外文献资料、调查研究、方案比较选择、设计、综合分析、数据处理、程序开发、总结、撰写报告等。根据课题要求不同,有所侧重。从2007级起,为了更好地体现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改革了学生毕业考核方式,将要求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改为撰写毕业设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设计采用教案(详案)加教学课件的形式。内容采用初中政治教材中任意一课。可以说,毕业设计既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设计能力的手段,也是我们培养学生教学设计能力的重要途径。经过毕业设计答辩,200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5 3名学生撰写的毕业设计全部合格,其中30%的学生毕业设计获得优秀。

参考文献

[1] 吴亚萍,王芳:《备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法治教育课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073-03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特别是05方案实施以来,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纳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重点工程,组织了全国社科界的权威专家和精兵强将编写了统一的全国通用教材,其教材汇集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如何让好的理论、好的教材让大学生“入心、入脑”,如何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真心喜欢,终生受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学的教师们普遍开展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摸索到一些全新的很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我们也同样看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探索实践中,一些教师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偏差,过于追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新奇,过于追求课堂形式的丰富多彩和课堂场面上的热闹互动,往往可能偏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目的,往往可能失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严谨、思辨、理性和真理的魅力。笔者认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实践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要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固有性质和特点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表明,不同的课程有着不同的性质,而课程的性质又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设计和实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它担负着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的重要使命。理论性、思想性、政治性、德育性、时代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固有属性和特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设计、选择、使用都必须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这些固有性质和特点出发。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之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其理论本质上属于马克思主义学说范畴,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规律性认识和科学总结。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向学生展示这个学说、这个规律性的认识,使学生理解、认同、接受这个理论和规律性认识,从而达到内化为自觉的行为。我们的教学方法设计和教学手段的选择都要着力服从于、服务于向大学生生动地展现这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脉络,着力向大学生诠释这个规律性的认识,无论是采用讲授法、案例法,还是其他方法,都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使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于共产主义事业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为之奋斗的自觉行为。所以,这个课程的教学要凸显其理论性、思想性、逻辑性。《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在其本质上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和熏陶,其教学方法的改革、设计和教学手段的选择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根本。否则一切花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果背离了这个课程固有的性质特点便无任何意义。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探索要服从、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之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服从于内容。“教学内容是指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等的总和,也叫课程。”而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之一。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制约着各个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发展趋势和总方向,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统贯全局的作用。我国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的体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一直是明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就是要旗帜鲜明地给大学生传授和灌输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大学生去分析复杂社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引导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成“四有”新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设计都要服务于、服从于这个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改革、设计、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时,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吃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内容,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每门课,每章、节的教育教学目标,做到自己真懂、真信,在此基础上还要切实联系学生实际、社会实际去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如果忽视教学内容,忽视教学目的,一味单纯地从方法上、手段上去变换花样,去迎合学生,去所谓的“创新”,而对严谨的理论内容却似是而非,“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勿能矣”!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探寻契合大学生思想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法治教育课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设计;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062-05

专题式教学实践探索,作为、教育部特别强调的教学方法,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得到推广应用,成为推动理论体系、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有效转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创新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抓住信息网络化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的发展机遇,掌握思想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我校近年来结合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题化设计与实践,形成了一定的成果,现就我校专题式教学设计及实践的做法和形成的一点体会进行介绍,以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综合改革提供借鉴与启发,敬请批评指正。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专题式教学的必要性

(一)增强教育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是指包括各种教学因素在内的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对受教育者所产生和达到的实际效果、状态与程度。在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承担着综合性的特殊使命和任务,它不是一般的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传授知识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相统一的过程,其目标在于教师在相关知识传授和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与思想道德修养,为树立社会所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根本要求,其效果最终体现为教育对象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主动践行程度上,具体看,其教学的实际效果一般是通过显性效果以及隐形效果这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的。显性效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课堂教学的直接效果。而隐性效果是对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的长远影响。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形式效果并不等同于教育教学的实质效果,要取得实质效果,关键还是要把社会的要求与个人成才成长的内在需求有机统一起来。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题教学,是指教师在系统研究理论体系、教材体系的基础上打破教材章节体系和前后顺序,结合学生思想实际,依据教学目的的基本要求和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的二次整合、凝练和概括,形成相对独立又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系列专题,集中深入地进行教学的一种课程教育教学方式。专题式教学需要教师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和具体课程的教材内容有比较全面而系统的把握和理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考虑学生的现实思想需求和未来成长发展需要,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与学生的疑点、热点问题进行梳理,实现有机统一,进而合理调整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由于以问题为导向,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尊重和回应了学生的思想疑惑,关照了学生成长过程中个体普遍存在的根本问题,将个人需求与社会目标统一起来,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相结合起来,可有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授理论知识、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能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二)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与内容矛盾的需要

经过十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综合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门数明显减少,总课时量相应下降,每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压缩精简,有效化解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过高、影响正常专业教学的问题。20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均使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开发、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M管平均每两年要大幅度调整修改教学内容,内容总量没有增加,但是高度概括、浓缩的教材内容涵盖领域广泛,信息量大,所涉知识跨度大。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该课程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领域,包括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2015年新修订的教材大量吸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虽然教材的规模比以往有所缩小,章节字数也有压缩,但其内容扩展幅度较大,在设定的72学时的时间内,系统教授教材的12章33万多字的系统内容,实无可能。其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课,以及新近开设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课均存在内容丰富与课时有限的突出矛盾。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设计是化解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通过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回避中学、大学其他同类课程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合理选择专题,既能立足教材重点,又可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有效整合教材内容,进行教材内容的转化。专题式教学设计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围绕教材又跳出教材,避免了教材内容、课程间内容的重复,克服了简单围绕知识点而开展的面面俱到的教学,优化了教学内容,整合了有效资源,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教学的专精结合,可有效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同时秉持了问题导向原则,侧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摆脱了学生过分偏注于理论知识本身的死记硬背倾向,既解放了学生,又能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

(三)教学体系建设的需要

教学体系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以教材为基本依据,在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各种教学要素所形成的整体。教学体系的建设要以一定的教材为基础,需要正确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或者实现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变。教材体系是教科书内部的章节结构框架以及相互联系的内容所构成的整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是课程教育教学内容完整、系统、严谨的阐述,教学体系则要通过教师的研究和运用,准确阐述其内容,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教材是教学的指导,决定着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教学不能脱离教材而自由活动。同时,虽然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参考,但并没有完全规定教学的所有内容,由于教材出版使用的相对滞后性和理论体系创新的及时性,以及实际存在的学习内容丰富与教学时间相对不足的矛盾,使得教学中无法、不可能也不应该对教材中所有内容都去一一讲述,而且教材本身在编写时需要考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也会造成不同课程教材部分内容的交叉重复。这些都需要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教材总体内容要有整体把握,需要结合课程的总体目标,寻找每门课程的热点难点,有所侧重地实施教学。这种教材的研究处理,既对教师的教材研究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又是对教材内容的系统转化,教师研究教材内容的心得体会,就成为专题式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这种专题设计内在地包含了专题名称、计划学时、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情景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等基本要素,同时也包含对现有教材适用情况的现实分析,包含着教师对现有教材内容表达方式转化的探索,包含着对教育对象和教材的综合研究,最终汇聚成凝结着教师探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教学体系建设成果。

(四)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需要

我常说,要形成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实际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这还是一种理想状态,而非现实。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集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于一体,对教师政治意识、理论功底、知识结构、科研水平、教学艺术、教学技术手段的掌握等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从目前的现实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承担着较重的教学任务,特别是规模不大的高职类高校,每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几乎要承担本校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规模较大的本科院校,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较少,但承担的教学班级数量较多,同时承担的理论政策形势宣讲任务,以及经常性的课程内容的调整变化,使得不少教师很多时间忙于备课教学,既难以形成深入研究的教学成果,也影响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为了完成年度科研考核任务,不得不采取应付的办法去搞科研、写论文、申请课题。科研成果相对单薄,研究方向零散,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尤其缺乏,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研的总体现状。专题式教学由于教学内容的专题化和讲授专题的相对固定化,可以使任课教师拥有相对更多的时间进行专题教学内容的深度研究,更容易发现适宜自身展开研究的选题,激发学术兴趣点,夯实教师学术功底,开阔学术视野,凝练学术研究方向,在研究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对象、教学活动的同时,提高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将单纯的教学过程转化为科学研究的过程,把教师从繁忙的全程备课中解脱出来,实现教学科研的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

二、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设计的实践情况

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专题式教学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进行过探索和实践,由于多种原因,有些探索未能及时进行系统总结和反思,有些探索未能形成团队而单打独斗,有些探索因为遇到困难而难以继续深化和推广。2014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学校的项目支持和院系部门的有力组织,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前后有14个教学改革项目得以立项,教学改革研究贯穿于教学实践中。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推进融入生命教育的专题化教学设计与实践。专题设计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基础,紧扣学生生命成长的实际需要和现实困惑,将教材内容适当重新组合,融入生命教育理念;同时语言表述尽可能中性化、事实化,直观呈现生命化的特征。以法律案例的剖析、道德典型的示范、生命故事的叙述等为基本教学手段,将生命教育的理念、内容纳入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生命意识,促进个人生命意识和生命素养的提升,并实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和谐成长。通过本教学改革的实践,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和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疏远与叛逆心理,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注重情感体验、生命感悟式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多重结合,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推进模块化专题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根据课程特点和高校人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制定和实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块化教学大纲”,以专题形式全面介绍近现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历史大事件,即所谓“纲”,同时又注重提取历史大事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精神,即所谓“要”,并通过教师的作用使这种智慧和精神实现“三进”。通过“纲”与“要”来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用26学时进行知识模块讲述,将10学时作为课堂实践模块活动。进一步统一模块化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制作模块化专题多媒体课件,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编写试题库,建立自主学习平台,探索建设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改革考核考试方法,深入开展教学研究,鼓励团队成员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通过参与各类教学交流活动,促进项目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推广、转化。

3.《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深入实施“专题教学综合改革”和概论课“三个自信”的教学探究的教学改革项目。在紧扣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加大对教育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研究力度,通过整体思考,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打破原有章节界限,设定大约26个左右的专题,实行专题式教学,辅之以多种教学形式,完善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形式,把《概论》课“三化”教育与“三观”教育、形成和强化“三个自信”的教育结合起来,在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共同讨论中,转化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增强《概论》课教学实效性,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推动《原理》专题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项目的全面展开。在参照《原理》课教材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及其组成部分按照内在逻辑组成一个专题体系,以12个专题教学为统领,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以社会现实、时政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并综合运用多媒体、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5.《民族团结与形势政策教育》课,采取固定的专题与灵活变化的专题相结合的形式展开。本课程紧密结合国内国际形势,特别是结合深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新成就,以及地方省情和民族问题、民族发展的特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民族团结与形势政策的教育教学,培养大学生分析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宗教观,坚定大学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信念。根据省情校情实际和教学要求,分为四个板块,即民族团结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省情教育、临时性的宣讲与维稳教育,采取固定的专题与灵活变化的专题相结合,实行“5×6”的教学模式,即共开设5个学期,每个学期6课时(具体设置为每周3课时,共2周完成教学),在已有出版的校本教材基础上,经过3年专题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努力形成较为系统的教学研究成果。

6.《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课,初步采取专题式教学实践。本课程注重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的学习,通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培养大学生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和团结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增强大学生对“四个自信”的认同理解,培养大学生分析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的能力。根据课程设置安排和地方实际及课时计划,设计了9个专题的内容,其中包括青海民族团结进步与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当代世界民族热点问题对我国民族问题的启示,努力做到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专题讲座相结合。教学既重视理论阐述,也重视知识的全面准确。积极拓展有效途径,加强交流体验,文化熏陶,启发讨论,将影视欣赏、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等引入教育教学活动,增强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对专题式教学设计实践探索的几点反思

(一)专题式教学设计的实践特色

1.立足学校理论课平台,以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和立德树人工作为根本任务。一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平台的主渠道作用。针对民族地区意识形态的尖锐斗争和复杂形势,一方面把牢固树立“两个巩固”作为理论教育的根本任务,主动承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社会思潮、凝聚人心、团结奋斗的重要使命;同时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理论教育当做铸魂工程,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建设好中央重要会议精神和理论方针政策的宣讲平台。在课堂讲授之外,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宣讲中央的重要会议精神和理论创新成果。由于地处民族地区,多次承担了校内外反对分裂、促进民族团结的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了国家认同专题教育,开展了党的宗教理论和政策等方面的专题教育教学,有力促进了我校大学生的“五个认同”。三是积极参与大学生业余党课平台。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入党积极分子设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紧跟时代的业余党课。通过对党史、党纪党规、党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成就、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专题化讲授,有力提高了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以教学改革项目带动教学科研小团队建设,推动教学改革专题化深入进行。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三年来先后获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融入生命教育的教学改革探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块化教学改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体系建构研究”“《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教学综合改革”、概论课“三个自信”的教学探究、《形势与政策》课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改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式专题教学探索与实践”“《西方哲学史》专题教学体系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等14项教学改革项目,形成了6个核心教研团队,初步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出版了3部教学改革研究成果著作,运用于教学实践,凸显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学术性、实践性和内容上的地方性,显著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教学效果。

3.立足地方和学校实际,将民族团结教育、生命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鉴于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0.5%的现实,我们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教育、省情教育,组织编写并公开出版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校本教材,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既受到师生欢迎,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和肯定;借鉴国内兄弟院校的成熟做法,认真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核心功能与任务,关注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困惑和生命困顿,挖掘整理课程中蕴含的生命教育的题材,重新设计教学专题,课程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着力培养他们为自己生命负责、为他人生命负责、为社会和国家负责的精神,着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及德行能力,教师经过精心备课、认真讲授,学生积极参与,经过4年的教学探索,目前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得到学校德育学分制的有力支持,通过德育学分实践巩固了教学成果。2015年9月学校实施了“青海师范大学学生德育实践学分暂行办法”,将德育实践考评成绩化、学分化,把理论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努力引导大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延伸了课堂教育,巩固了教育教学效果。

(二)专题式教学设计本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专题式教学设计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确实能解决过去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能有效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含量,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理性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专题式教学设计本身所具有的探究性、专题主题的跳跃性、专题内容的学术性、专题设计必须要考虑的意识形态性,专题式教学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影响和制约教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1.专题设计不合理。由于缺乏足够的系统研究,专题式教学设计缺乏通盘考],不同课程的专题有相互重复交叉的现象;有的专题没有突出教材体系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或是一带而过,或是内容有错误;有的专题缺乏足够的信息量,是教材内容的翻版,有形而无实,走向形式主义;有的专题过于理论化,忽视教育对象的接受能力,走到了专业方向;有的专题设计内容过于陈旧,达不到教育效果;有的专题为了联系学生实际,过于迎合学生,出现娱乐化倾向;有的专题过于专注现实各种问题的罗列,一味求新求异,忽视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理论思维的训练。

2.专题式设计对理论体系的碎片化。在专题式教学设计和实践中,每一个专题都有相对独立的内容体系和操作体系,由于设计和实践中,忽视或者放弃专题之间应有的内在理论逻辑关联,专题设计随意化倾向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虽然学习了专题内容,但是无法从教学中把握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造成对理论体系理解的碎片化。

3.教的畏难情绪。由于专题式教学设计和实践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改革尝试,需要教师从教学目标、专题名称、专题内容、计划学时、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情景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考核考评等各环节进行综合改革尝试,必然要费时费力,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专题式教学设计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就会面临无效和失败的可能,教师从事这项工作有怕失败的心理。专题式教学需要很多准备工作,对任课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工作责任心等各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对其具体运用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式,一旦某一环节出现纰漏,教学督导组教学评价、同行听课评价、学生评教活动中就会影响到对教师教学评价的结果和评价等级,教师尝试改革的风险加大,缺乏专题式教学尝试的动力,影响到教学效果。由于专题式教学设计和实践还处于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考核评价办法尚未整体做出调整,传统考试办法会影响到专题式学习的学生学业成绩,也会影响到教师的专题式教学热情。

(三)专题式教学设计与实践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笔者认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设计与实践向前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其关键问题,才能达到教学效果。

就重点问题来看,一是要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不同课程内容交叉重复多,教学内容更新快而教学准备工作量大,教学内容“广而全”等问题,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环节、教学管理和考核等环节中存在的不足,构建以理论知识的掌握为基础,以案例式、专题式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流程和相关策略。二是解除任课教师的思想顾虑,形成和完善教师从事专题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并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继续深造、进修及参加专业培训。三是要结合社会现实、学生关注焦点问题,系统整合基础理论知识,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教学专题。四是要通过专题设计与实践,切实提高学生应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难点问题而言,一是如何在科学把握教材内容体系的整体结构与核心要旨的基础上,有效实现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社会关注的热点,学生思想的疑点和困惑点,现实生活中的重大实践课题内容之间的有效对接。二是如何在遵循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基本内容体系的基础上,跳出教材而不远离教材,建构合理科学富有吸引力的专题教学体系,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三是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有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社会政治目标与个体具体生活目标的有机统一。

四、今后的设想

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就专题式教学设计与实践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获批2016年教育部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重点选题),这是对我们努力的肯定和激励,更是鞭策和新的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我们今后将努力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实施案例式专题教学,融入案例分析、探究式学习、情境创设等多种要素并优化组合,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二是更好地化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更紧密地将课程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应用结合起来,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通过项目建设,将凝聚团队,提升成员素质与水平,建构科学的专题教学内容,形成多样的教学方式,建设精品课程,有效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四是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兄弟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Reflection on the Design and Practice of Thematic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FANG Li-jiang

(College of Marxism,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Xi'ning,Qinghai 810008,China)

法治教育课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素材

1“课程思政”的含义

“课程思政”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立意深远的课程改革创新。所谓“课程思政”,简而言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和研究全过程,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高校设置的各学科、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从战略高度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以及全课程育人格局,使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并始终贯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高校所有课程应具有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准备、有意识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2《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教学现状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有效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内蒙古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涵盖了整个数据库系统体系的重要理论与技术,在教学中存在着理论性强、概念众多、内容抽象、理论与实际联系较难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自2016年3月开始,《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开展了混合式教学改革,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辅相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7]。

3《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本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以课堂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梳理,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围绕专业教学内容,选取了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课程思政”教育素材,旨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教材是由萨师煊、王珊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据库系统概论》[8]。在教学内容中的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性、第五章数据库完整性以及第七章数据库设计等教学内容中融入了“课程思政”教育素材,并给出了专业教学目标、“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法治教育课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课程思政;法学教育;“互联网+”法学专业

作为本科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覆盖面广、理论与实践性强的特点,“课程思政”将极大地有助于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格局的形成。目前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均处在起步和摸索阶段,存在很大的改革空间。站在新时代立德树人、课程育人的政治高度,以“互联网+”教育改革为背景,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学专业教学内容和过程中,推动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互联网+”时代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应有之意

“课程思政”为“互联网+”时代法学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自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模式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各高校各专业开启了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序幕。毫无例外,法学专业的“课程思政”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改革,从线下到“互联网+”的教学转变,明确当下改革新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法律知识习得、职业能力形成与价值重塑的三位一体,改革新方向是要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把“课程思政”作为落实好、贯彻好、实现好新时代法学教育工作目标的必由之路和必要之选。“课程思政”为“互联网+”时代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现实依据。法学教育本身就是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塑造和完善,其背后承载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创新以及专业素养的培育,还应包括对国家人文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号召。教育部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意见提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培养立德树人、德法兼修,践行明法笃行、知行合一的法治人才。”法学专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中的重要一员,要实现应用型法律人才到“互联网+”时代“复合型、创新型”与“德法兼修”的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就必须把立“德”放在人才培养首位,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法治精神和主流价值渗透进法学人才培养中,在学生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养成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课程思政”契合“互联网+”法学教育的时代要求。“互联网+”不仅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当下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还使其社会交往和行为模式互联网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催生各种在线教学平台的普及应用,学生不仅可以在线学习,还可以在线获取各种国内外资讯和案件报道,其中不乏各种西方文化利用网络技术对我国教育领域进行各种意识形态的渗透。学生对外界信息的鉴别和分辨能力不强,思想意识和价值判断就容易受到迷惑。“课程思政”能有效阻断“互联网+”法学教学中不良因素的侵入,教师在线教学中主动解答学生知识疑问的同时,也是对学生思想迷茫和行为无助的积极关照,更有利于有效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无论是线下教学还是线上教学,都是学生认知观念重构的课堂。“互联网+”法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更能彰显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

二、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现状

法学教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是法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理念局限,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及设计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存在诸多障碍,尚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法学人才培养目标。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学教学的理念局限。我国法律渊源一直深受西方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的影响,相当数量的部门法是在参考借鉴国外相关法律框架和内容上修建起来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严重冲击我国法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体系。部分教师对于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精髓和内容理解不深、重视不够,没有从国家、民族、社会、人文等多角度去深刻领会法律与政治、法律与文化等诸多要素之间的紧密互动,更没有从国家战略、政治意义高度去把握“法学学科体系建设对于法治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要义。沿用传统教育观念对待法学教学,认为只要讲好法律、讲好判例就是好的法学教师,把“德”从“法”中剥离出来,教学过程不去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变化,而把“立德”任务推给辅导员、班主任或者思政课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导致法学专业教师“授业”与“传道”相分离。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学教学的内容局限。法学与思想政治在学科分类上分属两个不同的专业,在教学内容上各有侧重。法学教育侧重教会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和技能,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侧重塑造学生的意识形态。如何准确定位法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链接点,是法学“课程思政”的前提。就目前研究和实践成果来看,虽然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法学教材作为“课程思政”教材,但数量上没有覆盖到全部法学专业课程中,内容上也没有涵盖到全部法学知识体系里,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化的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即使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也仅限于传授经典思想,知识点交陈旧,在“教书”过程中生搬硬套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而忽略了当前所处的“互联网+”时代特征,不关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现实状况与学生群体的心理思想变化,“育人”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学教学的路径局限。法学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法学理论基本功与法律职业技能的综合性学科,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中学习,还要在各类司法机构里见习或实习,不仅在线下学习,还要在线上平台学习。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依托本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如在讲授法律的概念、原理、原则等章节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具体案例分析、法律条文理解等法律适用方面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教学环节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在线下教学环节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线上教学环节弱化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尚未制定出较为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中实施的路径不畅通、范围较狭小,决定了法学“德育”质量和效果不佳。

三、“互联网+”时代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德法兼修”,“课程思政”是大势所趋。站在新时代立德树人、课程育人的政治高度,借助互“联网+”优势,把传统法学教学进行“课程思政”的升级换代,突破思想政治元素难以融入法学领域的思想壁垒,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学教学中的交融点,优化法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坚定法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教学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着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观念等内容,其核心是塑造人的价值观。法学领域的知识内容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相关,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特征。从政治属性看,法学与思想政治教育都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二者的政治立场、政治导向、政治意图等具有一致性;从育人目标来看,二者都以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目标,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法学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传授专业知识,即为“授业”,同时引导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社会主义法律信仰,即为“传道”,二者相辅相成。强调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保持目标和方向的一致,强调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和育人导向相结合、相统一,正是当前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一个核心主旨。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第一步,就是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学专业教学的政治信念。创新法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同行”的教学内容。随着“马工程”教材的推行,法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射点。

由于法学知识具有时效性强、现代感强的特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德育”也应与时俱进。因此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去找寻法学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连接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等具体内容,都是与法学息息相关的,法学教师运用线上教育资源,主动把现阶段的依法治国理念等国家意志和精神这种法学专业特有的意识形态因素作为切入点,把法律职业人应当具有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使命感与当前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有机融合,与当下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思想状态有效结合,真正激活法学课程中的“德育”功能,形成法学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协同、融合发展。拓展法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互联网+”时代的开放性、包容性特质嵌入“课程思政”,必然会引发法学教学模式的大变动。法学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需要坚持“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就需走出教室,既要融入实践教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把实践技能教育与劳动精神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成为有大德大爱的人;又要上网上线,借助多媒体在情感体验上的独特优势,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悟为人处世之道,真正实现由在线学习到网络育人的转变。法学专业立足于时代特色、学校特色、专业特色、学生特色,在课程目标、课程大纲、课程设计等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中,在教学团队、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和过程中拓宽“德育”渠道,形成从“个人”到“全员”、从“单程”到“全程”、从“单向”到“全方位”的法学“课程思政”生态圈。“互联网+”时代的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是一个具有时代价值、政治意义的教学改革,“课程思政”让法学教师回归教书育人本位,让法学课程回归立德树人本位,让学生具备“德法兼修”,实现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

[2]党的四中全会《决定》[EB/OL].2020-8-10.

[3]沃耘.高校法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路径与对策[N].天津日报,2019-3-4.

[4]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2018-12-31.

[5]赵鸣歧.高校专业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原则、任务与标准[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5).

[6]朱应平.强化高校法学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N].安徽日报,2019-12-31.

法治教育课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课外;全学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长沙师范学校(以下简称“我校”)自升格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2009年以来,为整合德育资源,形成长效机制,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开展了全学程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基本设想

全学程课外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在校三年的课外教育活动作出全面规划和安排,规范不同学习阶段的活动内容,规定不同活动的组织主体,以此整合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参与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全员德育,并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循序渐进提升。

实施全学程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有两个方面的实际意义:一是符合专科层次学生培养特点。对于大专院校而言,由于学生学程短,且学生基础和能力低于本科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任务重,难度大,时间紧”的矛盾。将课外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做教育,在课余时间尽量多地开展德育活动,增强学生德育体验,提高学生道德认识,这既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也是解决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二是有利于整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六个学期中,学校针对学生成长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系统考虑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统一确定教育的专题,明确教育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和组织主体,明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德育侧重点,这能克服以往课外教育活动的随意性、盲目性,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系统性、计划性和实效性。

二、基本内容与特点

(一)基本内容

1.内容体系

从学生成长规律出发,系统考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计划地安排全学程的课外教育活动,共有三个层面的构建:一是确定了全学程课外教育的内容。选定了5大类教育专题,即“三观”教育、道德教育、生活指导与健康教育、专业与就业指导、人文科学素质教育。在每一个大类专题下分别设立了教育主题,共有19个,具体为:第1大类里设立了校史校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4个主题,第2大类设立了基本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与安全教育等3个主题,这两类专题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志存高远,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爱校情感,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道德素质;第3大类里设立了生命教育、生活指导、婚恋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4个主题,主要以帮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追求生活稳定、身心健康、人际和谐、人生幸福等;第4大类里设立了专业指导教育、学业指导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等4个主题,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尽量缩短入校适应期,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专业兴趣和职业精神;第5大类里设立了中华传统文化、湖湘文化、校园文化和前沿科学等4个主题,以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养。二是确定了不同学习阶段的教育内容。按照学生成长规律将19个教育主题分配到学程中三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同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每个教育专题和主题在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具体内容,形成多层次序列化上升的螺旋体系。三是确定了活动的形式。活动形式上注重强调参与性和可接受性,以大学生喜闻乐见为原则,尽量加入时尚元素和互动环节,使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具体而言,既有讲座与竞赛,也有参观与演练,还有交流与实践;既有校内活动,也有校外活动;既有校系活动,也有班团活动。

2.组织体系

在组织体系上,注重将校内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规定学校各职能处室、相关教学部门、各系、班级、学生团队都是活动的组织主体。我校承担了学生全学程课外教育活动组织任务的部门包括学工处、团委、招生就业处、党委办公室、宣传部、各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保卫处、心理咨询中心、医务所、图书馆、基础课部等,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这些部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如此,全校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

3.考评体系

针对活动组织主体及活动对象制定相应的考评办法。一是研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组织实施工作考核办法》,从活动的计划性、及时性、参与性、实效性等方面评价活动组织主体的工作绩效,考核结果纳入教职工学期考核和年度考核中;二是研拟《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考核办法》,参照成绩管理办法实行思想政治素质绩点制,以学生在各类活动中的出勤、出力、出面等指标为依据计算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绩点,设定学生需要达到的基本绩点,绩点高低作为学生评优、评奖的主要依据。

(二)基本特点

全学程课外教育活动具有“四全”的特点,即“全程规划,全面覆盖,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全程规划”是指对大专三年的课外活动分学期、分年级进行了规划;“全面覆盖”是指教育内容涵盖中共中央16号文件提出的所有内容;“全员参与”是指整合学校的德育力量和德育资源,实行全员德育;“面向全体”是指教育关照到全体学生。

三、全学程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

1.制定并实施《大专学生全学程课外教育活动计划》

2009年3月,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学校研拟了《大专学生全学程课外教育活动计划》,并在全校试行。

2.加强配套项目建设

(1)积极开展立项工作。在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2010年3月,学校出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提升工程实施意见》(长师通〔2010〕8号),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2010年4月,本项目被确定为学校提升工程立项项目,在经费和队伍上有了基础保障。2010年7月,本项目被确定为湖南省大学生思想道德提升工程特色项目。

(2)做好“三联系”工作。全学程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全员德育,为了动员和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学校党委作了大量的工作,加强了对“三联系”(即校领导联系系部,中层干部联系班级,教室联系学生寝室)工作的督导,不仅制定了相关的文件,在校内大力宣传,还将这项工作与学期考核和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加强学工队伍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全体大学生,而其主导力量就是一线的学工人员。我校根据全学程课外主题教育活动的整体要求加强了学工队伍建设:

(1)2010年6月,校党委组织学工干部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到广东省的相关高校进行考察,学习他们开展全员德育的先进经验。

(2)调整辅导员上班模式。学校全面实行辅导员上晚班制度,辅导员上班以晚上时间为主,白天则根据夜间工作量进行适当的调整休息,将辅导员的工作时间与学生课外时间最大限度地对应起来,使辅导员对学生的德育指导更加有针对性,也更加有实效性。

(3)实施辅导员“两证”培训计划。要求所有辅导员在2~3年内获得国家三级以上心理咨询师证和国家助理职业指导师或以上资格,提高辅导员课外开展心理辅导和生涯指导的专业水平。目前,我校已开始组织实施针对辅导员及学工人员的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培训和考证考级工作。

四、实施全学程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在学校党委的关心和指导下,全学程教育计划得到了较好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有效地推动了校风学风建设

近三年来,我校学生出课率逐年攀高,2010年上学期平均出课率已达97℅以上,学生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

2.出现了严肃活泼的工作局面

全学程教育的特点就是对大专学生三年的课外活动进行提纲挈领式的统筹规划,其重要特点就是计划性。我校制定的《大专学生全学程课外教育活动计划》不仅在时间上实现了对大专生三年学习和生活的全程覆盖,而且对于大专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也基本上做到了全面覆盖。这一计划的存在使我校的德育工作在大方向和重要内容上实现了“有法可依”。因此,按部就班地完成好该计划中规定的项目,就成了我校德育工作中一项比较严肃的任务,计划规定的项目一定要按质按量地完成,就算出现“被其他工作挤压和冲淡”的情况,也要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3.初步实现了德育资源的整合

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而言,教学系列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行政系列的辅导员是主体资源,其他相关部门如图书馆、医务室、教育技术中心等则属于辅助资源。全学程教育要实现自己的计划性,除了时间上的纵向整合之外,还必须要横向地整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力量和资源。学校在近年的实践中较好地实现了这种整合,不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资源内部的校学工处与系学工办之间,学工系统与思想政治课教师之间实现很好的整合,而且主体资源与辅助资源之间也形成了很好的整合。

4.初步形成了德育长效机制

全学程教育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整合资源,统筹规划,提高实效”,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建立一种德育的长效机制,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为实现这一目的,学校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认真地落实该计划的相关内容之外,还从战略高度对其进行统筹。也就是说,除了要把该计划作为一项制度落实好之外,还有意识地在此基础上培育传统,积淀文化。全学程教育计划表面上看是在建立一种制度,实际上是在建立一种文化。因此,在落实全学程课外思想政治教育计划的过程中,学校注意把一些好的做法、好的事迹传承下来,并力争在传统的延续中形成相应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