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科普宣教小知识范例6篇

骨质疏松科普宣教小知识

骨质疏松科普宣教小知识范文1

【摘要】  目的 了解干休所卫生所综合卫生干预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 通过干休所卫生所对居住在本干休所的老干部们进行综合卫生干预(普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知识、开展健康教育、生活、饮食、运动、行为、情绪等干预,药物使用的干预等)。结果 老干部在接受综合卫生干预后,100%的知晓率,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防跌措施、心情愉悦等方面得到改善。结论 干休所卫生所综合卫生干预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控制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卫生干预

部队干休所老干部们目前普遍进入“双高期”,某干休所老干部年龄最小78岁,最大89岁,平均年龄83.6岁,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在老干部身上普遍存在。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将骨质疏松症定义为“是一种全身性骨量及骨组织的结构改变,伴有骨脆性增加及易导致骨折的疾病”[1]。军队干休所卫生所综合卫生干预,做好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预防工作可极大地提高老干部们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1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特点

(1)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性激素在骨生成和维持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可间接合成蛋白,促使骨内胶原形成。(2)随着年龄增长,钙调节激素及甲状旁腺素的分泌失调,导致骨代谢紊乱。(3)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胃纳差、进食少,以致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全和营养不良,特别是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有促进骨细胞的活性作用。(4)随着年龄增长,户外活动减少,也是老干部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2 综合卫生干预措施

2.1 普及卫生常识,开展健康教育

聘请老年病科专家授课、干休所卫生所医务人员经常性进行骨质疏松症预防普及教育,做到老干部们人人知晓,人人预防。

2.2 指导鼓励老干部们适度运动和晒太阳

适度运动有益于肌肉和骨骼的健康,促进肌肉的张力和弹性,增强骨骼的耐受力,增加骨骼的血流量,使骨骼营养良好,推迟骨骼的老化。老年人运动要掌握运动量,过多过少都不宜,且要注意安全,运动时间应选择在光线充足的时段,对运动场地要求平坦,塑胶场地最佳,鞋亦应柔软舒适。鼓励冬日多晒太阳。

2.3 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吸烟能增加血液酸性,使骨质溶解。饮酒过多、过频可导致溶骨的内分泌激素增加,使钙从尿中丢失。人人做到不吸烟、不饮白酒或每年偶尔极少量饮白酒。

2.4 建议倡导注意合理营养

钙是骨骼维持强度的必要要素,富钙食品有助于钙代谢,充足的蛋白质有助于骨基质形成[2]。如牛奶、鸡蛋、豆制品、鱼虾等合理搭配,保证富钙食品的摄入。

2.5 强调落实好防跌倒措施

老干部们的骨骼因为退行性疏松而变得脆弱,防止跌倒是预防骨质疏松症引起骨折的重要措施,家庭行无门槛、低门槛改造,干休所公共活动区一律无门槛、防滑地面,教育老干部养成“先观,后慢行”的习惯。

2.6 指导选择药物对因干预

维生素d和钙缺乏症,补充钙和适量的维生素d;肾小管酸中毒,应用碳酸氢钠纠酸;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切除病变甲状腺;抑制骨转化率升高的治疗,选用降钙素等[3]。

2.7 大力宣扬乐观畅达,促进家庭和谐

心境乐观畅达,家庭和谐,子女孝顺,能使老干部们动作、思维敏捷起来,有助于神经反应和平衡功能的加强,从而减少骨折发生。切实为老干部们家庭排忧解难也纳入了我们医疗工作的范畴。

3 结果

某干休所,自1996年建所,14年,通过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综合卫生干预常抓不懈,无一例因骨质疏松症导致骨折。

4 讨论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有“无声杀手”之称,2006年全国50岁以上人群约有6944万人患有此病[4]。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不仅影响着老干部们的生活质量,且严重威胁着老干部们的身心健康,亦减轻了部队和家庭的负担。

本文结果表明,综合卫生干预后,老干部们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100%,饮食情况得到改善,适度运动得到加强,防跌措施得到落实,促进家庭和谐,营造愉悦的生活氛围,改变单一医疗上单一药物干预的理念,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调动老干部们及家人的积极因素,能更有效地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提高老干部们的生活质量,降低或消除骨折发生率,有助于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确实贯彻落实了“预防为主”、“治未病”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成蓓,曾尔亢.老年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40-343.

2 戴自英.实用内科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9.

骨质疏松科普宣教小知识范文2

误区一:“钙针”是最好的补钙药。

在骨质疏松的门诊中经常会有患者主动要求医生处方“钙针”,认为“钙针”起效快、含量高,所以注射后就不用补钙了。其实老百姓常说的“钙针”医学上称为“降钙素”,其主要作用是阻断钙的流失,本身是不含钙的,通过阻断钙的流失来达到钙的正平衡而提高骨密度,进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所以在治疗骨质疏松用“钙针”时一定要补充足量的钙,这样双管齐下再配合其他治疗方法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误区二:骨质疏松是老年病,与年轻人无关。

确实,骨质疏松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老年人,主要症状是疼痛、腿抽筋、身高变矮、易骨折等,但是骨质疏松的发病是一个逐渐、缓慢的过程,一般在35~40岁以前骨量是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从小开始注意锻炼身体,合理饮食,补充足量的钙,达到一个好的“骨峰值”,这样就使我们的“骨库”里有了足够的储备以应对中老年以后的骨丢失,这样骨质疏松也会晚发生或不发生。所以说骨质疏松要从娃娃抓起,保护好我们的骨骼要贯穿终身。

误区三:骨质疏松就是缺钙,治疗骨质疏松补钙就可以了。

骨质疏松是全身性的骨代谢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很多的,钙的摄入不足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女性绝经以后雌激素的下降会使骨量快速丢失,男性雄激素的下降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其他如运动的不足、维生素D和维生素K不足、吸烟、酗酒、胃肠病吸收不良、某些疾病如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以及激素治疗等都会造成骨质疏松的发生。所以说治疗骨质疏松需要多管齐下才能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单纯补钙是远远不够的。

误区四:老年期治疗骨质疏松已起不到效果了,所以治疗的意义不大。

我们主张预防骨质疏松从娃娃抓起,主要指的是以好的生活方式来达到好的“骨峰值”,但治疗骨质疏松我们既要加强成骨的力量,又要减少破骨的力量,这样就会使我们的骨密度依然可以达到正平衡,从而不断提高骨密度,改善骨结构,达到治疗骨质疏松、改善症状、预防骨折的目的。所以说老年期治疗骨质疏松依然能达到理想的疗效。

误区五: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固定手术治疗后就完事了。

骨质疏松科普宣教小知识范文3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本院门诊做骨密度检查的21岁以上人群6233人,他们都在厦门生活10年以上,男性1839人,女性4394人。按每5岁分为一年龄组,他们多为门诊体检的病人,都排除了引起骨质疏松的药物及疾病,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苯妥英钠等药物,有甲状腺或甲状旁腺功能异常,胃肠手术后功能紊乱吸收不良等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

1.2检查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LUNARPRODIGY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BMD)测定。每人都同时检测腰椎1、2、3、4正位及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区,取他们的平均值。身高、体重按医院常用的磅称固定一台,每人脱鞋、脱帽、身高从足跟垂直站立两眼朝正前方量身高(cm)、磅体重(kg)计算。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TO)推荐[1],用T-score(T值)表示。骨密度(BMO)正常:T值为±1SD;骨量减少:T值为-1至-2.5SD;骨质疏松:T值低于-2.5SD;严重骨质疏松症:T值低于-2.5SD并有身体一处或多处骨折。

2结果

本研究每个人都同时测腰椎1、2、3、4及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结果见表1、表2。

2.1厦门地区骨密度增高而下降,男女在36~40岁这一年龄的骨密度相对稳定最高。36岁至50岁(女性)、36岁至65岁(男性)骨密度相对稳定。虽然g/cm2的骨矿物量有稍变动,但基本保持稳定。51岁以后(女性)可能与绝经期有关,进入快速骨量丢失期,骨密度明显下降;66岁以后(男性)也随着增龄骨密度明显下降。

2.2身高随年龄增高而下降。36~40岁这一年龄组平均男人身高174.2cm,女人身高162.8cm;80岁以后身高都变矮,男人平均为168.4cm,女人平均为155.7cm,女人身高变矮比男人明显。

2.3本研究体重在36~40岁,男的体重达70.7kg,女的体重达60.8kg,男的体重到80岁降为64.9kg,女的70岁体重有增加一些,平均为62.2kg,但到80岁后又下降一些约为58.8kg。

3讨论

3.1骨质疏松与健康行为、生活饮食习惯关系:

3.1.1钙摄入量厦门人90%以上都有吃牛乳习惯。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形式存在。牛乳中含钙丰富又易吸收,且牛乳中钙和磷比例合适,吸收率高,是健骨的理想食品。仅少部分人不敢吃牛乳,由于乳糖不耐受,稍吃牛乳即拉肚子,肚子胀,这些人大多自己改吃酸乳,但仍有极少部分人不敢吃牛乳。厦门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各社区都比较重视健康保健课讲授,有组织退休医师讲师团,几乎每月各社区都有保健讲座。群众普遍重视食物中多吃含钙高的食品,如乳制品、虾皮、蛋、鱼、豆腐、绿色蔬菜等,还有五谷杂粮。蛋白质是骨基质合成必不可少的原料。牛乳、蛋、鱼、肉是动物蛋白,豆类为优质植物蛋白,而且群众一般吃不咸,较清淡。厦门人饮食习惯多重视平衡饮食,每天搭配有乳、蛋、鱼、海鲜、豆、蔬菜、水果等。有些群众误认为大骨头汤对补钙好,他们不敢吃牛乳,就每天吃大骨头汤。其实1kg猪骨头熬汤2小时汤中的钙含量仅20mg左右,老人每天需要1200mg的钙,即要喝60碗的大骨头汤,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大骨头汤中都是“骨骼油”,不但不能补钙,还含血脂高。通过健康讲座后,这个误区大大减少。

3.1.2健康行为因素

3.1.2.1吸烟厦门以前吸烟人也不少,这几年大力科普宣传及严格管理、学校、医院及公共场所都不允许吸烟。老师、医生原有吸烟的现大多戒了,或到自己家中吸。上班时绝不允许吸烟,在家中吸烟引起二手烟、被动吸烟,同样也会引起骨质疏松。吸烟有害于健康,可导致人体肺、心、肾等脏器的损害,吸烟与骨质疏松关系很密切。吸烟者的不良健康行为,通常从青少年即染上这习惯,烟能降低骨密度高峰,可引起成年期骨量不足,90%以上的骨密度高峰是在15~18岁形成,吸烟可能对矿化速度产生阻碍,导致生物学上骨密度的重大缺乏。为了证实吸烟对骨密度的影响,Hopper与Seeman研究了平均49岁(27~73岁)的41对孪生女性(21对单合子),每年平均吸烟23条(5~64条),吸烟者的骨密度随年龄增加而减少。如果女性从青年期每天吸烟一包,则到绝经期时骨密度降低5%-8%。各部位骨密度值随吸烟量的增加及吸烟年限的延长而下降,日吸烟量超过15支者,全身骨密度均显著低于日吸烟量未超过15支者。吸烟能影响骨形成———骨吸收的偶联和内分泌激素的调节,增加了骨丢失。吸烟导致骨吸收的作用主要是抑制雌激素的合成,促进雌激素代谢,进而降低血中雌激素水平。尼古丁可抑制芳香化酶的酶体系中细胞色素P450,改变其在酶系中的活性中心位点,从而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雄甾烯二酮向雌激素的转化,减少雌激素的生产。此外,烟碱能促进雌激素的分解代谢,使雌二醇可逆性脱氢反应生产雌激素酮,使循环中的雌激素水平降低,从而造成骨吸收增加,最终形成骨质疏松症。烟碱也可直接或间接使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加,骨吸收增多,离子钙浓度增高,尿钙和尿嘧啶排出增多,导致骨丢失增加,还有人发现吸烟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显著升高,而肿瘤坏死因子可以使破骨细胞活性增强,明显促进骨吸收[2]。

3.1.2.2酗酒厦门人酗酒不多,但还有些人过量饮酒,办事要在酒桌上交谈,为表现“义气”,有时在酒桌上醉酒,真正平时在家酗酒的不多,因群众都知道大量酗酒对健康不利,家人都会阻止。生长中的骨对酒精特别敏感,酒精可降低骨密度峰值,导致骨质疏松。酒精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理变化是骨基质和骨矿物质含量减少,表现为骨皮质变薄。长期过量饮酒发生慢性酒精中毒,可抑制1α羟化酶,影响了维生素合成,可造成1,25(OH)2D3,减少。酒精能够抑制人骨生长因子,导致骨细胞代谢降低,成骨能力减弱,发生骨质疏松。长期酗酒者骨密度减少0.5-0.7个标准差。[3]

3.1.2.3浓茶、浓咖啡和碳酸饮料厦门会饮茶的人很多,有不少还喝浓茶的习惯。喝咖啡的不多,喝浓咖啡的人少。浓茶和浓咖啡都会加速尿钙的排出及内源性钙的吸收。以前厦门儿童爱雪碧、可乐等碳酸饲料,这几年通过科普宣教后,家长都知道含碳酸的饮料不好,也不让小孩多喝,多只在餐桌上喝。因碳酸饮料也会影响肠对钙的吸收。

3.1.2.4户外活动厦门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是一个条件优越的海峡性的天然良港,港阔水深,终年不冻,居民喜爱游泳、登山、钓鱼、打太极拳、打腰鼓、健美操、太极剑等户外运动。全年春夏秋冬都有太阳,气温适宜,中老年人每天在公园散步,早、傍晚各一次。厦门岛不大,有的人上下班步行。在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不停的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姑娘面部浓粉妆的几乎没见到。厦门人从儿童到老人都有户外活动的习惯。人体皮肤内的7-脱氢胆固醇经太阳紫外线照射而激活成维生素D3,它具有活性,是人体钙磷代谢最活跃的复合物。厦门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不存在哪月份阳光少出现维生素D3波动的现象。

3.2骨质疏松与地区因素有关:厦门是海滨城市,气候宜人,青山叠翠,碧海环绕,地理位置靠近北回归线,具有河口港湾海岛滨海湿地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海洋生物物种繁多、资源丰富。厦门岛地理坐标为北纬24°24′-24°25′,东经117°53′-118°25′,厦门年平均气温20.9度,居南亚热带季风型海洋性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日照时为1733.6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0%~45%,拥有天然良港,全岛海岸线总长24公里,环境海域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是海湾型城市,日照时间长,阴离子多。大门有山、海、岩、洞、寺、园、花、木;适合户外活动、爬山、散步等。厦门不但气候宜人,而且环境美、噪音污染少。噪音可促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加。甲状腺激素有促进骨吸收,使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成骨细胞及前体成骨细胞分化,减少成骨细胞活性及其有效寿命,减少骨胶质合成,并导致骨基质形成减少,降低肠钙的吸收,促进肾脏对钙磷的排泄,升高甲状腺激素(PTH),进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在噪音污染防治方面,厦门市在“八五”期间就禁止在岛内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并禁鸣喇叭,2000年全市环境噪音达标面积达51.33km2,环境噪音达标区覆盖率69.73%,不但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也提高居民的骨密度水平[4]。骨质疏松与地区关系密切,骨质疏松在气候寒冷地区明显高于气候温暖地区,高原地区高于平原地区[5]。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被称为“悄无声息的流行病”。1991年南京地区报告男性在61岁以后,女性在41岁以后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明显下降,女性下降超过男性[6]。厦门可能由于地区及生活行为、饮食习惯等关系,男性在66岁以后,女性在56岁以后,骨密度随年龄增长才明显下降,女性下降速度及年龄都超过男性。1995年北京市报告无论男性或女性骨量丢失速度为ward三角>股骨颈>转子间>腰椎2-4。女性腰椎骨密度在49岁以前较稳定,而在50岁以后可见两个快速丢失期,即50~59岁和80~89岁,年平均骨量丢失率均大于1%,前者可能与绝经因素有关,后者可能与增龄相关。终生骨量丢失约为30%-50%[7]。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无论男性或女性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各地研究结果都一致。本研究也是腰椎骨量丢失速度比股骨快,可能腰椎有周围血管钙化、韧带钙化、骨质增生,在测量骨密度时框除不完全也有些关系。1990年上海市报告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高达90.47%,20~39岁为骨量的最高峰期,随后骨密度开始逐渐下降,40岁以后女性每年下降0.38%,男性丢失35%[8]。围绝经期后,卵巢功能衰退,血内雌激素水平降低,使骨吸收加速,造成高转换型骨量丢失。高原地区低氧条件下对骨的生长发育影响。1994年对海拔2260m的西宁地区和海拔3750m的泽库地区骨密度检测,并与平原地区的成都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不同海拔之间男性和女性的骨矿含量均值均有显著差异(P<0.01)。海拔越高骨密度越低,即海拔高度与骨密谋呈负相关,高原缺氧是一个重要因素[9]。

骨质疏松科普宣教小知识范文4

为纪念和庆祝 "512"国际护士节,弘扬南丁格尔救死扶伤、勇于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展示护士良好的职业形象,提高市民的保健意识和紧急救助能力,护理部将组织50 位护理专家在医院门口的爱心广场进行 "纪念国际护士节,奉献天使爱心"为主题的大型义诊活动,对市民进行现场急救培训及保健知识宣教。

一、义诊时间:

5月11日(周)10:00-12:00

二、义诊地点:

**省人民医院正门的爱心广场

三、义诊专科:

产科--孕产妇保健咨询、婴儿抚触培训

心血管--高血压、冠心病的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免费测血压

皮肤科--常见皮肤病的预防

老年科--预防骨质疏松、防跌倒知识宣教

中医科--中医保健

呼吸科--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保健咨询、宣教

糖尿病--免费测血糖、糖尿病健康指导、饮食宣教

乳腺科--乳腺保健方法指导、乳腺癌防治知识咨询

心理科、骨科、伤口造口、现场急救等专科

四、义诊目的:

体现护理人员在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促进健康作用,弘扬南丁格尔救死扶伤、勇于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展示护士良好的职业形象。

五、活动方式:

1、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在活动场所张贴宣传专栏、发放健康知识宣教资料等,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和疾病防治知识,普及急救知识,提升市民的抢救技能。

2、义诊惠民服务

(1)活动当天免费测身高、体重、血压、血糖。

骨质疏松科普宣教小知识范文5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 临床表现 护理

中图分类号:R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b)-0207-0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主要特征,可引起骨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的全身代谢性疾病[1]。尤其好发于绝经后的女性,多为原发性OP,与女性雌激素分泌减少、骨强度受损有直接关联。据统计,30%的停经女性患有此病,而且对于年龄在70岁以上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2],80岁以上的女性发病率更是达到了100%。为此,本文在查阅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及干预综述如下。

1 症状分析

(1)腰背部疼痛早期时多数无症状,具有隐蔽性强、病理特征不明显等特点,医学上称其为“寂静的流行病”。只有当骨量丢失到一定程度时,才会表现为腰背部疼痛、乏力,甚至全身骨痛。疼痛时一般不能感知具体部位,在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劳累或运动后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3]。

(2)身高变矮由于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受压变形,可引起背曲加剧而形成驼背,身长平均缩短3~6 cm,老年妇女甚至可到10 cm。同时,腰椎压缩性骨折常导致胸廓畸形,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引起心血管功能障碍[3]。

(3)骨折当骨量丢失超过20%以上时即可出现骨折,是OP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脊柱、髋部和前臂骨折[3]。病人常因轻微活动和创伤诱发,如打喷嚏、负重、弯腰、挤压或跌倒等。

2 护理干预

(1)合理搭配,均衡膳食:①饮食中钙、磷的比值要合适,最好为2∶1。膳食中应给予充足的钙,正常成年人每日达800 mg,而绝经后妇女的日钙摄入量应为1000 mg。一般情况下,100 mg的牛奶含钙125 mg,两杯牛奶约400 mg,含钙600 mg左右,再从食物中摄取400 mg以上钙成分[4],就达到了每天的钙需求量从而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症。另外,含钙量丰富的食物有豆类及其制品、虾皮、海鱼、动物骨、核桃、芝麻酱、蔬菜(如萝卜、芥菜)等。②减少食盐摄入(每天摄入量小于5 g),少吃腌制食物,以保存体内钙质,同时注意补充镁和锰等微量元素的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食物,例如动物肝脏、蛋黄。③饮食烹调时,为防止蛋白质及矿物质成分被破坏,应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烹调方法上,尽量采用水煮、蒸、焖等方法;少使用煎、炸、烤的方法[5]。

(2)持之以恒,坚持锻炼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制定不同的活动计划。每周坚持锻炼3~5次,每次至少持续30 min以上的有氧运动。应首选户外运动,多晒晒太阳,能促进钙剂的吸收,有效控制骨质疏松症的发展。适合的运动有:散步、慢跑、做健身操及骑自行车等,运动时间以上午的10点左右及傍晚为宜,注意运动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老年人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运动期间若出现心痛、胸闷等情况时立即终止活动。如患者处于疼痛期间,应先止痛,然后再运动[6]。对于行动不便的,外出活动时应使用手杖,并在家人的陪护进行,避免跌伤。适当规律的肢体活动,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维持肌肉良好的张力,使患者骨骼的强度得到强化,延缓老化的速度,还可以维护地患者的肌力和平衡感,刺激骨细胞,延缓骨质疏松症的进展,使发生跌倒、骨折的概率进一步降低。

(3)遵照医嘱,正确用药对于绝经后妇女,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HRT)是目前最有效并且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目前我国应用最多的是国产尼尔雌醇,以口服片剂为主。用药时,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个体化用药,且在综合考虑治疗目的和危险的前提下,使用能达到治疗目的的最低有效剂量[7],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乳腺检查。同时,配合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空腹服用时效果最好。但需注意在服用钙剂时要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减少泌尿系结石形成的机会;在服用维生素D时应尽量多吃些肉类,可以有助于维生素D的吸收,切忌与绿色蔬菜一起服用。

(4)注重生活,防患未然平时应尽量避免负重、突然弯腰等行为,避免加重病情。休息时应卧在加厚垫的木板或硬棕床上,仰卧时头不可过高,在腰下垫一薄枕,增加舒适度。必要时可使用背架、紧身衣等限制脊柱的活动度。也可洗热水浴、按摩、擦背以促进肌肉放松。戒烟限酒,减少浓茶、碳酸饮料的饮用,少吃糖和食盐。应努力帮助患者改变日常的不良生活习惯,保证做到适度运动,劳逸结合,健康饮食。此外,对于绝经后妇女定期进行骨密度测定,能让其充分的了解骨骼的情况制定计划,从而有效地预防OP的发生。

(5)心理护理,自信乐观老年人患病后,常会由于身体状况,社会家庭等因素,个人情绪低靡、压抑,易出现悲观、焦虑情绪,因此心理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理解,鼓励其表达内心的想法,了解老人忧郁的根源,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细心指导,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情绪障碍以及心理矛盾,使其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使护患合作和相互信任,共同发挥防治作用。此外,有部分会由于疼痛以及害怕骨折等不敢参与运动。此时,护士就应该积极与老人沟通,解除其心理困扰,鼓励其参与运动,保持乐观积极心态。

综上所诉,我们可以通过饮食、活动、心理等方面的共同作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为取得更好地效果,我们还应定期组织有经验、知识丰富的医务人员下到社区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讲座。针对不同年龄层次、文化水平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好骨质疏松症的普及工作,同时发放相关的宣传手册,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荷)哥肯・佛克.走进女性健康生活[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3]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 杜彩云.浅谈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饮食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6):336.

[5] 徐红,杨丽秋.骨质疏松症的饮食营养指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4):135.

骨质疏松科普宣教小知识范文6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心理疏导 人际沟通

在“以人为本”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政工者开展心理疏导,除了充分利用单位资源,发挥各项基本途径的作用外,还应积极利用各种有效方法,锻炼职工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维护心理健康。在单位开展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常用的基本方法有:形势引导法、人际沟通法、心理素质训练法和典型树立法。

一、形势引导法

形势引导法就是为了让广大职工对国家和单位有关文件和政策有一个更好的理解,通过宣传、讲解或直接灌输的方式,把国内外宏观发展形势、国家有关政策文件等讲给职工,对职工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形势引导法是单位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

单位应高度重视对广大职工的形势教育,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对职工进行形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工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有些职工对国家形势不理解,对单位改革不支持;也有些职工在改革中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惑,对政策理解不透;还有些职工心理承受能力、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等不强,在改革面前有些不知所措,经受不住压力和打击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领导干部和政工者们及时、正确的对职工进行讲解、教育,有助于他们消除心理疑惑和顾虑,使他们在思想认识方面跟上时代的发展。政工者可采取多种方式对职工进行形势教育。如:向职工散发小册子或相关理论读本,以便于职工们的业余学习;可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培训会,向职工详细讲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单位的自身改革情况、相关行业发展情况等;在单位内部也可试设立“政策咨询室”,配备专门人员负责解释工作,也可由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兼任等。通过这些措施,积极引导广大职工认清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好个人的正确定位,树立全局意识,为单位更好更快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人际沟通法

政工干部们掌握和运用人际沟通法,对于其做好广大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沟通也是一种协调,通过与职工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知道职工们心里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样的困惑和不解,从而全面、透彻的了解职工,理解职工的内心感受,这对于政工者们如何更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下一步工作提供思路。其次,领导者们与职工之间及时的沟通,有利于政策的传达与执行,也有利于消除双方之间的隔阂与误会。另外,有效的沟通还能够拉近干部与职工的距离,使干部们在职工心目中更平易近人,更具有亲和力,有助于消除职工对干部的畏惧感。经验证明,忽视人际沟通,不仅会使党群、干群之间人际关系紧张,政策执行受阻,甚至会使管理混乱,影响整个单位的协调与发展。

单位开展心理疏导,有效运用人际沟通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准确、及时。准确是指与职工沟通时,干部们应清楚自己针对的是什么问题,应该运用什么样的语言,以什么样的语气,采取什么样的沟通方式与职工进行交流等;及时是指组织下发的政策、文件、指令及其他问题等,应给予职工及时的解疑,及时地交流,这样才能消除职工的心理困惑,才能得到广大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从而达到有效的管理。

二是要谦虚,有耐心。职工对干部本身就存在一种疏远感,甚至畏惧感。倘若干部们再摆一副官架子,盛气凌人,那么谈心的效果更适得其反,可想而知。所以,单位的政工者们应放下官架子,平等谦和的和职工说话。有了这种谦虚的态度,才能让职工在心理上放松,也才能听取职工们的不同意见和想法,了解到真实情况;另外,政工干部们要有耐心,与职工的沟通切不可操之过急。有些问题比较复杂,一次沟通之后,不见得有好效果,需要多次重复沟通方可“拨开云雾见青天。”不同的职工在素质、性格、情绪等各方面也不同,这也需要给予耐心地说服教育,方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三、心理素质训练法

心理素质训练法是通过对职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心理素质培训,促使职工增长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职工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其心理素质的一种方法。

积极开展职工心理培训。包括对单位领导干部的心理培训和对普通职工的心理培训。目前单位领导干部在心理疏导方面的素质还不高,影响和制约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所以,必须加快单位心理疏导骨干队伍建设,“坚持骨干队伍建设与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并重,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心理科学开展工作的能力。”可采取专业人员辅导、集中培训、短期轮训等方法,帮助干部学习并运用心理学知识与方法,能够发现、分析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对普通职工的心理培训,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定期开展“适应能力训练、抗挫折训练、毅力增强训练、能力拓展训练等,”通过这些团体训练活动,“有效地激发职工的心理潜能,提高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职工良好的意志品质。”实践证明,这些素质训练受到了职工的欢迎,而且有利于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典型树立法

培养典型,宣传典型,是我们党开展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也应该成为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心理疏导的一种重要方法。典型树立法,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树立先进典型,从而对广大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