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重要性范例6篇

县域经济重要性

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措施

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其发展影响着我国区域经济的进步,所以积极的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是目前各个县区的重要任务。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经历了由乡村主导向城市主导的转变,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经济和非农经济的协调性变得更强。虽然说现在的县域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在发展中依然表现出了动力不足、特色不明显等显著问题,所以积极的探讨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策略意义十分重大。

一、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

从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来看,发展动力不足是其主要表现。就目前的现状分析,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不够深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深化结构调整,促进结构合理性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但是目前的这种调整科学性不足。第二是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没有充分的认识。增长即是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强化对增长极的认识,又可以进一步的分析县域经济的发展潜力,但是目前的这种分析明显不足。

(二)区域经济的特色性不明显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县区的资源优势各有不同,发展区域特色对于县区经济的发展十分的有利,但是目前的县区经济发展,重复化发展模式明显,导致了区域特色的明显性降低。所谓的重复化道路主要指的是大部分的县区发展都在走一些区县的发展道路,这种模式的照搬和应用导致了原有特色的减弱,从而形成了目前的现状,而这种现状对于县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力不足

创新是县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目前的县区经济,创新严重不足,主要有两种表现。第一是在发展模式上,大都照搬照抄其他县区发展的模式,完全不考虑自身特点,导致了县区经济发展的雷同化严重。第二是在自身特色资源的利用上,缺乏整体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发展理念,依靠的单单是产品或者资源的单一价值,这种无创新的开发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后续乏力,所以县域经济的持续性比较弱。

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结构合理性

为了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结构的合理性是重要的措施。优化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主要从两方面做起:第一是合理规划县域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并制定科学发展规划,使得产业结构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通过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会得到强化。第二是要充分的认清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从而从产业间的互补性出发,加强产业间的联动趋势,最终实现县域经济在合理的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

(二)强化创新,提高县域经济发展动力

创新是目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要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创新必不可少,所以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持续不断的进行创新培养与运用。就创新能力的强化而言,主要有两方面的措施:第一是理念创新。就经济发展而言,理念非常的重要,有了全新的理念,经济措施才会有相应的突破,所以理念认知必须要在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高。第二是措施创新。措施创新主要指的是在经济发展规划执行的时候使用的具体策略。通过措施创新,经济发展规划的作用效果会发挥到最大,而且其性价比也会提升。

(三)加强区域特色开发,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性

就县域经济的发展而言,特色经济是其巨大的竞争力,所以为了将这种竞争优势扩大,必须要强化区域经济特色的开发。区域经济特色的开发主要有两项措施:第一是深化区域特色的分析,加强对其内涵的理解,这样便可以将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等进行有效的融合,在文化特色的推动下,经济的特色性会更加的显著。第二是要加强区域特色资源的整合。资源整合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区域特色资源的整合,区域资源的利用效果更加明显,价值体现也会更加显著。

(四)促进产业化发展,实现县域经济的综合进步

促进产业化发展,实现县域经济的综合进步是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措施。从过去的县域经济发展来看,经济的整体性表现不强,而这种整体性不强的经济发展模式很难带动区域的整体提升,通过区域特色经济的开发,然后在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上下游的建设,这样,特色经济产业化便建立了起来。通过不断的强化和完善,使得特色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量,并在这种带动下完成县域调整和整合,从而实现整个区域的综合开发。这样,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性会越来越明显。

三、结束语

县域经济是我国整体经济的基础,所以要想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强化县域经济的开发。目前,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动力不足、创新不够的问题,所以积极的进行县域经济创新能力以及动力性提升等方面的探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赵子龙,曾艳华,韦慧,郭栋.桂西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因子分析―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5,10:1920-1925.

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2

摘 要:壮大县域经济,重在突出个性,形成特色。从地域自然资源特色与县域经济特征和发展方向的关系,整合狭义、广义资源特色,发挥综合优势等方面论述了地情文献的开发和利用是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基础。并围绕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就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料,提出了强化地情文献工作服务特色经济的意识,按照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要求加强地情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研究和加工的几点具体建议。

县域特色经济是指以县的行政区划为单位,以县域经济资源特色为基础而逐步发育壮大起来的,具有与别的县域经济不同特点的经济发展类型。县级是我国功能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自古以来就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层次。县域经济的农业资源特色十分突出,而作为反映与揭示各类地情内容文献资料集合的地情资料与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地情资料的开发利用是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重要途径。

一、 地情资料的开发利用是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基础性工作

地情资料属地方文献信息类型,它主要包括志书、年鉴等,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从纵的方面看,从古到今,上下几千年,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连续性特点;从横的方面看,既包括反映地域内的地理、气候、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自然状况的内容,又包括反映地域内的人口、民族、行政区划、政策体制、生产力水平、社会文化等社会状况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地情资料的内容及其特点不仅是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依据,而且是进一步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重要现实基础。

1、立足县域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我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县域范围,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不同的县域,它们的土壤、气候千差万别,即使在一个县内,各乡镇的自然条件还会有所差别,在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时,千万别搞"一刀切"、"一窝蜂",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县的自然资源条件,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菜则菜,发挥当地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揭示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怀化市就是根据各县区的自然资源特点确定了南林、北果、中药材的县域农业特色发展方向,现已初见成效。为了找准县域经济的特色,毫无疑问要先找到县域资源的比较优势。地情资料中的志书就详细地记载着诸如县域位置、气候、温差、降水量、日照、无霜期、地势、地貌、土壤等。实践证明,一县域的自然资源特色与该县的经济发展特征和方向具有相对一致性。县域内人们从事经济活动依据自然资源特点确定自身所处的经济区,并依据经济区划特点确定县域经济特色,这是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来不得半点含糊。过去我们曾违反经济区划原则,盲目搞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种地,结果得不偿失,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后来不得不退田还湖,退耕还林,还自然资源以本来面目。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充分利用地情资料,认清和落实经济区划,是我们科学安排经济生产,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基础。

2、整合县域综合资源,发挥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地情资料记载的文献信息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与经济发展有直接联系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同时还包括间接影响特色经济发展的社会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应以现实的自然资源为根本,整合社会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做大做强特色经济,赋予县域特色经济更丰富的内涵。地情资料中关于历史人物、民族习俗、科技文化发展水平对于特色经济的品牌创立、市场开发、民族特色的表现等都有着如虎添翼的作用。也就是说,影响特色经济发展的资源特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县域特色经济是地情资料中包含的狭义资源特色和广义资源特色相对一致的经济表现。各县在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时必须要认真考虑这个一致性,即依据自身的全部资源特色判断县域特色经济区是文化经济产业区、民族经济、科技经济产业区,还是文化旅游产业区、民风民俗旅游区、科技农业旅游区等。这个同样来不得半点疏忽。过去我们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曾存在着不顾广义特色资源优势,片面地依据狭义的经济资源特色发展特色经济的现象,使县域特色经济缺乏应有的文化、民族、科技等内涵,结果是特色经济不够"特",也"特"不起来。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充分利用地情资料,在认清县域经济现实经济资源特色的同时,还要认清县域经济历史的社会文化资源特色,把二者很好地整合起来,以丰富县域特色经济的内涵,让特色更"特"。

二、大力开发和利用地情资料,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服务

如上所述,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对于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是地方党校文献信息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地方党校文献信息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一方面为党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增强教学科研的现实针对性;另一方面为当地党委、政府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服务。但是,目前有些地方党校对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认识不足,这项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起来;有些地方党校虽然也在收集、整理地方文献信息资料,但仅仅是为收集而收集,整理而整理,忽视了对地方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鉴于此,在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工作中,必须注意研究和解决几个问题。

1、从服务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高度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 地方党校对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不能只注重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以及与党的方针政策有关的文献资料的采购、收集和管理,也要重视地情文献的采购、收集和管理。要充分认识地方文献信息资料在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用大资源、大产业、大开发、大服务的观念搞好资政服务。在充分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料的同时,不断发掘新的地方文献资料,研究和整理出地方文献信息中有关经济资源记载的特别内容,为发展特色经济服务,这是由地方党校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县域经济 特色产业 产业集聚

自十六大、十召开以来,县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进过程,经历了从关注县域经济到壮大县域经济然后到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再到县域科学发展的演进过程,并且即将进入统筹县域经济发展的阶段,为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黑龙江省一直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县域经济总量逐年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县域经济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潜在力量。但是,我省64个县(市)的土地面积占全省的80%,人口占全省的60%,地区生产总值只有全省的43.2%,公共财政收入只有全省的21.0%。说明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仍很突出,主要表现为区域发展、强弱县实力、工业对县域经济的拉动力等方面。

一、黑龙江省县域经济与全国百强县差异分析

近十几年来,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成就显著。2013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236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0%;县域财政总收入256.0亿元,超过10亿元县(市)有肇东市、安达市、海林市、穆棱市和宾县;县域工业增加值92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1%,超过30亿元的有肇东市、安达市、肇州县、尚志市、穆棱市等9个县(市);强县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从2000年开始,中国县域经济网即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每年组织一次全国百强县评选。2012年,全国百强县的数量不及全国县(市)总数的十八分之一,但是,全国百强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县域经济总量的26.6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国县域经济总量的33.17%。2011年,全国百强县的城镇化率是55.8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5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1232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343元[1]。可见,全国百强县已经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2012年,全国百强县(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规模为578.34亿元,黑龙江省县域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中排名18位。黑龙江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占全省比重突破40%,但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规模只有92.32亿元,占全国百强县平均规模的15.96%。黑龙江省第一县肇东的地区生产总值为445.6亿元,只有全国百强县平均规模的77.04%。2012年,全国百强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69390元。黑龙江省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816元,比上年增长16.0%,占全国百强县(市)平均水平的37.2%。

二、黑龙江省县域经济与相邻的吉林、辽宁两省的差异分析

尽管我省县域经济近年来总量不断提高,增速逐年加快,但和相邻的吉林、辽宁两个省份相比,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

从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看,2012年,黑龙江省为43.2%。吉林为59.4%,比我省高出16.2个百分点。辽宁为47.1%,比我省高出3.9个百分点。

从县域平均规模看,2012年,黑龙江省县域平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2.3亿元。而吉林省县域平均地区生产总值是177.4亿元,是我省平均水平的1.9倍。辽宁省县域平均地区生产总值是265.8亿元,是我省平均水平的2.9倍。

从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看,2012年,黑龙江省县域的三次产业比重是31.0:35.8:33.2,而吉林省是18.5:45.2:36.8,辽宁省是16.1:54.8:29.1。相比较而言,我省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较大,比吉林省高出12.5个百分点,比辽宁省高出14.9个百分点;我省县域第二产业比重相对较低,比吉林省低9.4个百分点,比辽宁省低19.0个百分点。

三、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内部差异分析

在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省内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也明显表现出来。

1、十强县与十弱县的差异分析

根据2010―2012年三年综合评价,黑龙江省统计局公布了2012年县域排名。

从经济总量看,十强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311.3亿元,占全省县域经济总量的比重达39.1%。十强县的平均规模为231.1亿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5倍。十弱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为390.7亿元,占全省县域经济总量的比重为6.6%,占十强县经济总量的比重为16.90%。

从财政收入看,十强县的财政总收入是154.5亿元,占全省县域总量的38.4%,是全省县域平均规模的2.5倍。十弱县的财政总收入25.7亿元,只有十强县的16.63%。

从产业结构看,十强县的产业结构为22.0:39.4:38.6,而十弱县为49.6:26.5:23.9,十弱县的第一产业比重相对十强县高出27.6个百分点,说明农业比重相对较大,制约弱县域的发展[2]。

2、最强县与最弱县的差异分析

全省最强县与最弱县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如表1所示。

四、缩小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战略选择

1、内生性发展道路克服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不仅表现在省际间,表现在省内强弱县之间,还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均衡,例如哈尔滨市、牡丹江市所辖县(市)位居十强县的较多,齐齐哈尔市所辖县(市)排在后面较多。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缩小差距,增加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内生性发展道路是要依托县域优势,弥补县域经济发展不足,增强县域竞争优势,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是差异性较大的经济,正因为差异性,县域经济才会被关注。因此应该更加客观地分析差异性产生的县情、主客观原因和影响因素,实现县域经济的内生性发展。

2、工业发展拉动县域经济

通过黑龙江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2012年,我省县域第二产业比重比吉林省低9.4个百分点,比辽宁省低19个百分点,表明工业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通过黑龙江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的对比分析,2012年,我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为2030个,占全省总量的51.9%。我省全省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为3911个,只有吉林省的74.0%,辽宁省的22.5%,说明我省整体工业水平相对较低,阻碍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集中体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必然是其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题中之意[3]。我国百强县的三次产业构成中,非农产业的比重超过90%。现代工业经济追求利润的本性要求资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一定地域的集聚,这必然推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4]。从县域经济发展实践看,凡是经济发达的县域,像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是全国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3、特色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县域经济起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寻求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多样化,随着发展阶段的演进,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则由多样化转向特色化。特色经济是指从本地区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出发,根据本地区在某一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即经济中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在某一产业或产品上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主导产业,提高县域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5]。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采掘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县域而言,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相对短缺,不能过分强调资源禀赋条件,否则就没有东部县域的快速发展。例如,浙江省义乌市就是通过大力发展小商品市场,成为中国重要的小商品集散地。由此可见,县域要参与国内国际的区域分工,必须注重发挥比较优势,依据县域的区位优势、文化优势、产业优势等,科学定位,重点开发,培育县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不仅比较容易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而且更能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潜力。如浙江永康小五金、嵊州领带、大唐袜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3]。

4、产业集聚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从全国百强县经济发展实践看,产业集聚是工业发展的共性模式。促进产业集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培育具有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是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6]。产业集聚通过生产要素的聚集,延长产业链条,增强企业配套,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加速县域经济规模化发展。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实现需要依靠产业支撑,产业集聚则能够吸纳农村劳动力,发动农民就地创办小企业,甚至小作坊与家庭手工业,促使农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员工[7]。总结百强县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到,许多县域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品”,在区域内实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凸显产业集聚效应,开拓了特色鲜明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6]。

五、结语

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协调、持续发展,是缩小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关键。全国百强县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只要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在内生性发展道路的指引下,通过工业强县,通过营造特色产业,通过产业集聚方式改变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定能带动县域经济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县域经济网. http://

[2]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统计年鉴201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9

[3]曹群.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模式选择. 商业研究.2012,(8):175-179

[4]陈泽浦.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山东沿海县市为例[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84-89.

[5]李新功.县域经济:民营、创新、特色三位一体[J].北京:经济管理,2005,(23):74-77.

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4

1.1区域性特征

县域经济因其所存续、依托的资源条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基础、经济区位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市区与城郊、内陆与沿海、北方与南方县的县域经济都会呈现显著差异,其也是不同的经济存量、发展速度、发展变量存在巨大差别的基础条件。所以,从空间定位来看,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1.2系统性特征

在县域经济中,包含着若干构成因子,在这些因子的有机结合下又形成了一个有序、完整的系统。以农业县域经济为例,其包括产前、产中及产后;生产、加工、营销;农科教、销等环节,在这些环节的结合下又自动形成一个运作系统,县域经济中的金融、财税、商贸、工业等行业亦是如此。站在全县的角度来看,其可视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各行各业可视作其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在这些子系统的结合下,使得这个庞大的系统得以高效、有序地运转。

1.3整体性特征

县域经济具有完整的经济结构,其包括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工商建运服、农林牧副渔一应俱全。同时,县域经济也包含了各种社会关系、社会要素和社会结构,如社会保障、政府企业、城市乡村、工业农业等,正是这些经济要素组成了完整的县域经济,使其在功能上、结构上具有整体性。

1.4综合性特征

在县域经济中,不仅包含了完整的经济行业与经济部门,同时也包含了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相关行业、部门,例如艺体卫、教科文、工青妇、党政军等,其几乎囊括了社会所有行业,所以其在行业及部门构成来看,具有综合性特征。

1.5复合性特征

县域经济,既包含农业经济也包含工业及第三产业经济,既包含城镇经济也包含农村经济,不仅有国有经济,也有集体经济、私有经济、个体经济。长期以来,我国都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这一体制也在县域经济中得到了典型、完整的体现,由此可看出,县域经济具有典型的复合性特征。

1.6层次性特征

首先,在国民经济中,县域经济是一个基础经济层次;其次,从县域经济构成来看,其包含了从县城到乡镇再到农村三个经济层次,所以其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特征。

1.7开放性特征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开放式的经济,在此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县域经济也势必具有开放性特征。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下,区域化经济社会分工也不断增强,县域经济也随之不断发展、完善,在此情况下,县域经济的开放性特征也将不断被强化。

2、县域经济的作用分析

2.1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经济基础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植根于广袤的县域范围内,其亦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经济发展阶段,农业的这一基础地位都不会有所动摇。农业发展状况会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其次,乡镇企业既是县域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方面军,它也是县域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区域基础的重要原因。最后,在县域范围内,广大的农村市场也是商品流通数量最多的卖者和买者,农村市场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兴衰。

2.2建设小康社会建的主要支撑力量

我国从21世纪开始,全面进入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壮大县域经济,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在小康社会建设工作,农村是其重点和难点。县域经济一方面以自身的工业、商业、服务业为农村合作经济、家庭经济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另一方面又以其集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直接为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服务,是整个国民经济网络中与农村、农业、农民最直接、最基层的结合点。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农民的小康、农业现代化便无从实现。

2.3推动城乡改革的关键突破口

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县域循环经济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差异性分析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跳跃式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性的提高。但是回望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并由此带来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负面效应。传统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经济发展,经济体制和发展方式必须做出转变和改革,为此我国在2005年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蓝图,广西也于2012年正式出台了《广西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都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做了细致的阐释和分析。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区域发展的基层地域单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桥梁作用,是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有效的机制保障。广西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都处于比较低等的状态,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广西各县经济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工业和采掘业为主,属于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具有低可持续性。而县域循环经济是以县为基本单元的循环经济系统,其发展目标是为实现县域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县域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广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循环经济理念和实践还存在较大差距,对于县域循环经济的讨论更是缺乏。为了可持续地监测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态势,有效提高广西区内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决策水平,本文在阐述循环经济的内涵及运行机制原理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有关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构建广西县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相关数据和指标,以北部湾经济生态区所辖的县域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法等多元统计方法,对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进行细致地剖析,全面探讨广西县域之间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差异,找出存在差异性的关键问题所在,为广西县域循环经济更加良好地运行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二、县域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

(一)县域循环经济内涵

我国在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首次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做了准确的定义:循环经济主要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为此围绕循环经济的概念学术界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代表性成果有:曲格平(2004)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发展模式;冯之俊(2003)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物资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将经济发展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最终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其倡导一种经济与环境相结合的和谐发展模式;王如松(2003)则认为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和系统工程方法运行的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过程,是一种讲究总体的完整性、结构的合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的复合生态经济。

综上有关国内专家对国内循环经济内涵的阐释,我们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可以定义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收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具有可持续性的经济运行模式,也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最终目标是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系统、协调的统一。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单元,因此结合循环经济的本质内涵,对县域循环经济的内涵我们可以总结为:县域循环经济主要是指在县域层面对物质、能量进行梯次和闭路循环利用,在环境方面表现为低排放或零排放。最终实现县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系统的统一。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运行机制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所以县域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可以概括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二)县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

县域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经济、社会、生态的高度和谐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是县域循环经济体系运行的基础和前提;社会的和谐要靠经济的发展来维持;而经济的发展又要靠良好的生态环境来维系,生态环境的保护又需要社会来保持良好的发展前景;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构成了循环经济体系运行的主要内容。

因此本文主要从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等三个方面进行广西县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在具体指标的选择上,以《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指导,重点选择《广西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广西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同时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根据县域循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层次性、合理性、可持续性等原则构建广西县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总体系;系统层: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生态子系统;指标层:选取分别代表经济、社会、生态子系统的19个具体指标。

表1 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

目标层 系统层 指标层 单位 代码

地区GDP 亿元 X1

经济子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X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X3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 % X4

广西县域 系统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 X5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亿元 X6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X7

社会子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X8

人口自然增长率 % X9

循环经济 每万人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人 X10

系统 每万人中高等学校在校人数 人 X11

城镇登记失业率 % X12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万元/吨 X13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 % X14

生态子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 % X15

发展评价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X16

系统 工业废气排放量 亿立方米 X17

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 吨/公顷 X18

森林覆盖率 % X19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生态区所辖县域循环经济差异性综合评价

(一)指标的筛选

鉴于本文所研究的指标体系中一些指标数据获取的可行性,从而无法选取体系中的所有指标,只能根据尚能获取的数据进行指标的筛选。根据科学性、可行性、可比性、系统性原则,共选取8个指标分别为:地区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每万人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每万人中高等学校在校人数、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并以北部湾经济生态区所辖的县域数据为例对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广西统计年鉴-2012》。

(二)方法的选择

系统聚类法,其基本思想是:开始将n个样品各自作为一类,并规定样品之间的距离和类与类之间的距离,然后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成一个新类,计算新类与其它类的距离;重复进行两个最近类的合并,每次减少一类,直至所有的样品合并为一类。本文采用的是系统聚类法中的组间联接法。主成分分析法也称主分量分析,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希望用较少的变量去解释原来资料中的大部分变量,将我们选取的8个指标转化为互相独立的因子。从而计算得到综合得分,对北部湾经济区的16个县域进行得分排名

(三)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SPSS18.0软件,采用系统聚类法的组间联接法聚类方法对北部湾经济生态区所辖县域进行聚类分析,其聚类分析冰柱图输出结果如图1:

图1 北部湾生态区所辖县域聚类分析冰柱图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北部湾经济生态区所辖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归为4类,其中良庆区、武鸣县、宾阳、横县、合浦县、钦北区、灵山县、浦北县为一类;邕宁区、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上思县为第二类;钦南区为第三类;防城港区、东兴市为第四类。第一类所辖的县域主要以南宁周边的县域为主,其经济发展的中心主要以工业带动,工业是经济增长的核心点,可以看出其经济的发展主要依托南宁为核心,充分展现了南宁经济的辐射力和带动作用较大,第二类所辖县域主要以山区为主,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其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差不多,主要以生态旅游来带动;防城港区和东兴市作为一类,其独特的边境地域优势,经济发展主要靠外贸和旅游来带动。

为了进一步探讨北部湾经济生态区所辖县域循环经济的差异性,进而更好地为广西县域循环经济的差异性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对北部湾所辖的16个县域进行主成分分析。其输出结果如表3:

表3 相关性检验

KMO and Bartlett's Test

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 .541

Bartlett's Approx. Chi-Square 93.642

Test of df 28

Sphericity Sig. .000

Bartlett球度检验统计量为93.642。检验的P值接近0。表明8个变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而KMO统计量为0.541,大于0.5.适合作因子分析。

表4 累积贡献率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Component Initial Eigenvalues 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Cumulative % Total % of Variance Cumulative %

1 33.371 2.670 33.371 33.371

2 59.607 2.099 26.236 59.607

3 79.972 1.629 20.364 79.972

4 92.420 .996 12.448 92.420

通常是使得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为宜,这样既能使损失信息不太多,又达到减少变量的目的,故此取4个公因子,如表4。

表5 Varimax法得到的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a

Component

1 2 3 4

地区GDP(亿元) .768 .393 .213 -.109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037 .944 .202 -.1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089 .930 -.196 .020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 -.072 .214 .934 .047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124 .503 -.777 .156

每万人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人) .960 -.041 -.078 -.032

每万人中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人) .989 -.049 -.046 .082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万元/吨) -.008 -.054 -.029 .995

载荷系数越大,表明这个因子越能良好的解释这个指标,例如:第1个因子与地区GDP、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这3个变量的载荷系数较大,主要解释了这3个变量。其他3个因子,以此类推。

X1=0.768F1+0.393F2+0.213F3-0.109F4

X2=0.037F1+0.944F2+0.202F3-0.112F4

……………………………………………

X8=-0.008F1-0.054F2-0.029F3+0.995F4

其中X1,X2,…X8分别表示标准化后的地区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等8个指标,详见表5。

根据数据计算得到综合得分以及排名如表6:

表6 北部湾所辖县域综合得分

县域 得分 排名

武鸣县 0.75 1

横 县 0.72 2

宾阳县 0.58 3

合浦县 0.40 4

灵山县 0.38 5

良庆区 0.23 6

防城区 0.17 7

东兴市 0.12 8

浦北县 0.03 9

钦北区 -0.27 10

钦南区 -0.39 11

马山县 -0.44 12

邕宁区 -0.50 13

隆安县 -0.55 14

上思县 -0.57 15

上林县 -0.66 16

从表6得分排名我们可以发现,武鸣县、横县、宾阳县等排名比较靠前,综合得分比较高,循环经济体系运行的较为良好,这几个县市的发展主要特点是工业较为发达,这也体现了工业是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结合以上县域的地域优势,依托当地资源大力发展新型产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相关产业,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文化资源的保护,因此县域循环经济体系取得了良好、稳健的发展。反观排名比较靠后的上思县和上林县,其综合得分为负值,与武鸣县得分差距很大,处于比较贫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因此要大力发展经济,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

四、发展广西县域循环经济的建议

通过以上北部湾经济生态区所辖县域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性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各县市差异性较大,经济结构、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针对广西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加大广西县域招商引资力度,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广西面临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多重大好机遇,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的大好时机,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以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增加就业为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高新技术和新兴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环保产业,并将充分融合到一、二产业中,提高非资源依赖型产业的比重,形成多元化的新型支柱产业。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宣传,充分结合各县市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2)加大科技投入,充分挖掘科技对县域循环经济的支撑作用。上至广西区政府,下至各县市,要充分重视科技的重要性,加大科技人才的培养,以此为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问题,尤其是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科技攻关,以便在技术上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推进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健全相关法律制度。认真贯彻和推行循环经济建设规划,促进生态工业等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着手循环经济发展促进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主要注重激励循环利用技术的采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马世忠.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与支撑体系研究[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史宝娟.城市循环经济系统构建及评价方法[C].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3]冯之浚,孙佑海.循环经济在实践―中国循环经济高端论坛(2005)[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王如松.循环经济建设的产业生态学方法[J].产业与环境,2003,(7).

[5]李清.康增禄.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4).

[6]严刚.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区域循环经济评价研究,再生资源研究,2007.

县域经济重要性范文6

县域特色经济是指以县的行政区划为单位,以县域经济资源特色为基础而逐步发育壮大起来的,具有与别的县域经济不同特点的经济发展类型。县级是我国功能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自古以来就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层次。县域经济的农业资源特色十分突出,而作为反映与揭示各类地情内容文献资料集合的地情资料与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地情资料的开发利用是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重要途径。

一、 地情资料的开发利用是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基础性工作

地情资料属地方文献信息类型,它主要包括志书、年鉴等,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从纵的方面看,从古到今,上下几千年,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连续性特点;从横的方面看,既包括反映地域内的地理、气候、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自然状况的内容,又包括反映地域内的人口、民族、行政区划、政策体制、生产力水平、社会文化等社会状况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地情资料的内容及其特点不仅是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依据,而且是进一步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重要现实基础。

1、立足县域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我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县域范围,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不同的县域,它们的土壤、气候千差万别,即使在一个县内,各乡镇的自然条件还会有所差别,在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时,千万别搞"一刀切"、"一窝蜂",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县的自然资源条件,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菜则菜,发挥当地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揭示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怀化市就是根据各县区的自然资源特点确定了南林、北果、中药材的县域农业特色发展方向,现已初见成效。为了找准县域经济的特色,毫无疑问要先找到县域资源的比较优势。地情资料中的志书就详细地记载着诸如县域位置、气候、温差、降水量、日照、无霜期、地势、地貌、土壤等。实践证明,一县域的自然资源特色与该县的经济发展特征和方向具有相对一致性。县域内人们从事经济活动依据自然资源特点确定自身所处的经济区,并依据经济区划特点确定县域经济特色,这是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来不得半点含糊。过去我们曾违反经济区划原则,盲目搞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种地,结果得不偿失,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后来不得不退田还湖,退耕还林,还自然资源以本来面目。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充分利用地情资料,认清和落实经济区划,是我们科学安排经济生产,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基础。

2、整合县域综合资源,发挥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地情资料记载的文献信息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与经济发展有直接联系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同时还包括间接影响特色经济发展的社会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应以现实的自然资源为根本,整合社会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做大做强特色经济,赋予县域特色经济更丰富的内涵。地情资料中关于历史人物、民族习俗、科技文化发展水平对于特色经济的品牌创立、市场开发、民族特色的表现等都有着如虎添翼的作用。也就是说,影响特色经济发展的资源特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县域特色经济是地情资料中包含的狭义资源特色和广义资源特色相对一致的经济表现。各县在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时必须要认真考虑这个一致性,即依据自身的全部资源特色判断县域特色经济区是文化经济产业区、民族经济、科技经济产业区,还是文化旅游产业区、民风民俗旅游区、科技农业旅游区等。这个同样来不得半点疏忽。过去我们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曾存在着不顾广义特色资源优势,片面地依据狭义的经济资源特色发展特色经济的现象,使县域特色经济缺乏应有的文化、民族、科技等内涵,结果是特色经济不够"特",也"特"不起来。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充分利用地情资料,在认清县域经济现实经济资源特色的同时,还要认清县域经济历史的社会文化资源特色,把二者很好地整合起来,以丰富县域特色经济的内涵,让特色更"特"。

二、大力开发和利用地情资料,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服务

如上所述,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对于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是地方党校文献信息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地方党校文献信息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一方面为党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增强教学科研的现实针对性;另一方面为当地党委、政府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服务。但是,目前有些地方党校对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认识不足,这项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起来;有些地方党校虽然也在收集、整理地方文献信息资料,但仅仅是为收集而收集,整理而整理,忽视了对地方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鉴于此,在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工作中,必须注意研究和解决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