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育论文范例6篇

情境教育论文

情境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情境教学 情感教育

情境教学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有效方法的运用为学生创设与学生发展实际相符和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感悟作者的情感,并与自己的相关生活情感经历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丰富学生情感,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一、创设情境,激感

在高中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与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目标相符合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醒学生丰富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人文性。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大体有以下两种:一是教师在教学伊始,通过优美的语言创设教学情境。二是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是集声音、图像、视频于一体的现代化教学用具,教师在课堂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将为学生创设良好情境,更容易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教学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体会到作者在“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蕴含的文人的淡淡的情愫。因此,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播放纯音乐,利用优美、淡雅的旋律,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淡淡的情感,让学生在音乐感染下,走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感受到月色映衬下的荷塘的美丽。再如,教学《雨巷》这首诗时,教师在课前播放朗读视频,利用视觉和听觉刺激,让学生感受那种朦胧的美感,可以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理解。

二、进入情境,情感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的又一条途径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析文本,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感悟作者细腻丰富的情感,真正走进语文课堂,走进情境,产生情感共鸣,用优秀的思想影响和感染学生,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如,在教学《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教师要抓住这篇文章的文眼即“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导学生走进荷塘,和作者一起共游荷塘,感悟作者那份淡淡的情愫,感受优美的荷塘给人带来的淡雅和宁静。让不宁静的心渐渐平静下来,跟着作者一起从现实世界到和悦的采莲世界再到作者的理想世界,感受作者的理性。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作者并没有大发脾气,而是理性面对和解决,并最终获得内心的宁静。通过与作者一起畅游荷塘月色,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就要静下心来冷静思考,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这样的引导激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三、体悟情境,升华情感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很多事情都有独特的理解和体会,在对文本进行解读的时候,也会有多种理解和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体悟课文情境,通过探讨交流,升华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健全的、积极的语文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文与当时的实际情况及与自身情况相联系,挖掘文本的深刻内涵,在优秀的作品中汲取成长的智慧,获得前进的动力。如,在教学鲁迅的小说《祝福》时,教师提问学生:“是谁杀了祥林嫂?”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方式,真正体悟当时的情境。学生体悟的立足点不同就会有不同理解和体悟,有的学生会说:“是封建礼教”;有的学生会说:“是祥林嫂自己”;有的学生会说:“是鲁四老爷”。总之,学生从不同的立场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获得不一样的情感升华,对祥林嫂的认识已经不是单纯的同情,而是更多地思考祥林嫂背后的社会及祥林嫂自身,进而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还有学生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更多的是将“祥林嫂”看做是一个普通的女性看待,看待在她身上发生的一切,进而获得对这篇文章更深层次的理解,升华自己的情感。

四、思考情境,提高素养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情境,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更高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在重点和难点的情境中给学生提出关键性问题,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深入思考情境,真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提升素养。如,在教学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提问学生:“这篇文章在第一次翻译时翻译为‘套中人’,你觉得哪一个标题更好一些?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学生思考整篇文章的情境,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懂得一个“装”字,揭示出这一行为是被动的,是一种社会文化氛围和习俗,更加显示出这篇小说的讽刺性特点。让学生了解到思想被禁锢是多么可怕,了解到一个社会的整体环境,进而与现在生活的社会相对比,分析异同点,汲取生活和成长的智慧,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境、进入情境、体悟和思考情境,将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情境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通过情境教学实施情感教育,进而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聂勋伟.高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情境创设策略探讨[J].才智,2011,14:121.

情境教育论文范文2

1.1通过生活实践开展教学知行合一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追求的最高目标,知识来源于实践又作为理论指导实践。教师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实例创建场景,对学生进行教学。比如对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知识时,可以设置一次模拟的选举。首先把选举的相关程序教授给学生,然后根据规程组织学生进行选举活动,最终得到选举结果。通过模拟选举这个过程,使学生参与到知识体系的构建中,通过不断的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要适时的进行引导,以更好地完成教学。

1.2通过表演艺术形式开展教学小品、话剧等表演形式是情景教学开展的一个重要方式,由于其趣味性而深受学生的认同。学生通过亲身扮演角色,可以更好地对课本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使其真正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在课堂上表演小品或话剧,学生不仅能够很好地把知识贯穿其中灵活运用,也锻炼了其综合能力。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加愿意接受原本在课本上枯燥无味的知识,并且有深刻的体会并运用自如。

1.3通过语言描述开展教学语言描述是知识传授的最基本方式,教师通过使用生动的语言、真切的表达来向学生传达信息。使用语言,提高了学生的感知效应,使其主观情绪的调调动,并且使他们身临其境,进入教师想要设计的情景中。

1.4通过音像图画开展教学音像和图画所蕴含的信息丰富,可接受程度高,给人以美感,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提高兴趣。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吸引学生很快进入到课堂当中,使其在观看过程中直观的接受多媒体资源所传递的信息,有利于情景的创建和学生的切入。

1.5通过典型事例开展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近期众所周知的事例,对学生进行举例教学,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将知识穿插其中。在对事例的列举和讨论分析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教授的知识,对现实中发生的事例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们提出不同的意见,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做适当的点评。

2.情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1理论联系实际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一定要做到教学情境的来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符合、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有较好的融合。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必须重视德育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并激发其学习的与知识的积极性,让知识成为工具,提高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2.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传统德育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教授者,却只能向学生灌输僵硬的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危害很大。情景式教学要求教师充当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由被动消极的接受者,成为主动的知识的构建者。

2.3开放教学资源,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新的教育教学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资源的开放,这推动了情景教学法的发展,为学生的互动交流搭建了桥梁。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要保持高度的开放性,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充分考虑,给学生创建良好的交流环境,使其在开放的环境下积极探索。在问题设计上,保持问题的开放性,尽量避免给出是非评判,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自由发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

2.4发挥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创建情景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为了实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还给学生,教师不能完全包办教学情景的设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才遇到情景的创建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愉快地交流,使情景的创建更加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并且情景中也体现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结语

情境教育论文范文3

学生天生就喜欢玩耍,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天性发挥出来,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发挥他们自身的个性优势,进而促进体育教学顺利进行。把游戏融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符合学生的这一天性。利用游戏创设与体育教学内容相符的情境,能使小学生在快乐的玩耍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体育知识。在学习障碍跑时,小学生大多都会产生恐惧心理,不能很好地完成练习,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可以把这项教学内容创设成抗日游戏,让练习场变成游戏战场,把设置的障碍变成敌人的防线,为了获取胜利,每个学生都必须跨过障碍。通过这样的设置,小学生的情绪高涨,分散了对障碍的恐惧心理,愿意积极参与到游戏当中,既使小学生得到了快乐,也使他们掌握了体育教学内容,进而实现了教学目的。

(二)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发现问题,并且积极地去解决问题,进而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体育教师在问题的选择方面要恰当,所设计问题要与教学内容相符。

(三)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多技术动作学生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但练习是个枯燥的过程,为了让学生身体上的疲惫和心理上的烦躁得到缓解,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例如,在体育课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我的太阳》《欢乐颂》等欢快、节奏强烈的歌曲,让学生有激情澎湃的感觉,以此来振奋学生的精神,调动他们上课的积极性;在学生锻炼得很疲惫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绿野仙踪》《天空之城》等轻松的、舒缓的歌曲,用优美舒缓的旋律将学生带到无限遐想之中,缓解他们疲惫的心理。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集声、像、图、文于一体,具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小学生由于受智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在理解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且注意力不能够很集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把多媒体加入到体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便于学生理解体育教学内容,还能让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地投入到体育学习当中,进而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应用多媒体去创设体育教学情境时,教师要熟悉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习惯,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同时要让体育内容和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如在学习跨栏内容时,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世界级跨栏比赛,并细致地把运动员跨栏的每个动作用慢镜头播放,从而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直观地掌握跨栏技巧。

(五)结语

情境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情境认知;有效教学;教育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6-0015-02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学科中的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主要讨论的是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基本关系,在教育与社会的分支中衍生出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经济、教育与文化、教育与社会等关系;在教育与人的分支中衍生出教育心理、教师、学生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围绕这些问题而产生的学校教育系统的问题。随着教育硕士招生队伍的扩大和学习者的增多,教育学原理课程的有效教学问题逐渐被显现出来。

一、情境认知理论――有效教学的依据

(一)富有“教育情境”: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有效教学的切入点

黑龙江大学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方向考生的报考条件中的特别要求是“大学本科毕业后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1]。因此,富有“教育情境”是教育硕士(教育管理)同学历硕士相比的最大的特点和最明显的区别。

(二)情境认知理论: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情境认知理论是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是基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阶段;第二是认知学习理论阶段;第三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阶段。“情境可以是真实的工作场景、高度的真实或真实工作环境的‘虚拟’的代用品”[2]。由此可见,情境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场景,也可以是虚拟的场景。在情境认知理论看来,知识不是心理内部的表征,而是个人与情境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物。其特征有:第一,仿真的任务情境;第二,学习共同体;第三,参与者从边缘走向中心。

二、教育硕士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目标指向

依据教育硕士(教育管理)的特点,其教学目标除要秉持一般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外,还需要体现其自身特点,即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有效教学的目标如下。

第一,以“问题解决”为旨归的知识学习。研究生的教学与本科生的教学以及基础教育的教学区别在于更侧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即研究生的有效教学不应简单地固化在知识传授上,而是要关注“问题的解决”。

第二,以教育价值观改变为旨归的理念学习。一个学校的教育价值观决定了学校文化、学校管理制度与学生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和身心发展;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价值观则阻碍学生的学业发展和身心发展,甚至将学生推向了与教育本真旨归――育人背道而驰的发展路径上。

第三,以平等师生关系建立为旨归的学习。师生平等是一个古老而经典的教育学命题。但在教育实践中师生平等却是难以实现的教育实践问题。因此,在教育实践界很少能看到师生平等。

(二)实施过程

针对教育硕士的工作经验和富有“教育情境”的具体情况,我们的讨论集中在三类教育情境之中。

第一,教育硕士能成功解决问题的教育情境。“题海战术”是目前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的制胜法宝。但从学理上而言,题海战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关于“题海战术”的教育情境讨论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题海战术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

律。2.题海战术是否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3.题海战术是否能有效提升成绩。4.针对有教育硕士提出“题海战术是教师的无奈选择”的命题提出教育是迎合社会教育价值观还是引领社会教育价值观。通过对于“题海战术”这一教育情境的讨论,教育硕士明晰了即使是在教育实践中“效果”突出、百试不爽的教育情境也未必符合教育规律,也需要予以修正。

第二,“三思而不得其解”的教育情境。对于新任教师而言,一堂好课的标准是难以把握的。因而,新任教师不知道自己如何能上好课。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我们向教育硕士推荐了叶澜教授的观点――扎实、丰实、充实、平实、真实[3]。但这些标准如何能在教师的教学中扎根,又是巨大的挑战。我们的讨论集中在新任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丰实、充实。通过讨论,教育硕士明晰了不必苛求课的好坏,关键在于首先能做到上课的扎实性,即知识点的清楚交代;其次做到平实、真实,即上课不矫揉造作。最后再考虑课的丰实、充实,这些是和教师的教学反思精神息息相关的。由此,教师硕士明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两个重要条件:“其一是会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反思;其二是不追赶时髦,即对时髦有自己的独立判断”[4]。

第三,时而成功时而失败的教育情境。在处理纪律问题时,教师感觉自己的处理方法时而成功、时而失败,完全在和学生们斗智斗勇。从学理上而言,学校的要求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且强制的方法也有待商榷。讨论后发现,规训与惩罚换来的是学生更大规模和更强力度的反抗和抵制,甚至有的学生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与学校、与教师的斗争上。通过讨论,更多的教育硕士认同了“把管理权交给学生”的班级管理理念。

(三)注意事项

在实现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有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情境认知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第一,案例选择的适恰性。情境认知理论的核心在于将学习者带入仿真或者真实的情境中。但对于高度熟悉教育教学一线的教育硕士而言,要提升其理论层次以及修正其原有的成熟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是需要技巧的。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经历进行素材的搜集、分析、论证、辩鸣、问题设计等工作,才能甄别出具有适恰性的案例,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加以运用、反思,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二,实用性。在情境认知的过程中,从问题的设计、到问题的解决以及最后的总结,都要在学生熟悉的日常经验中进行。唯其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育硕士的经验库存,并将其以往的经验加以理论提升。

第三,自主性。教育硕士是具有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学习群体。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开发、善于等待、善于运用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他们成功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经验,抑或是不成功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情境共享出来。在大家的讨论、辩鸣中达至教育价值观的改变。

第四,开放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保持与学生的互动。在教育案例的思考、辩鸣的过程中没有唯一的,或标准的答案,只有适合不同的学生群体,适合不同情境的更为恰当的做法。教师在解决教育情境中的问题的时候也只能在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情境随机应变,顺势而为。 因此,开放性对于师生双方都是一种考验。

三、教育硕士有效教学的效果与改进设想

(一)教学效果

在经过两轮的教学实践后,研究者通过访谈以及对教育硕士进行的情境测验发现,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研究生基础课教学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如下。

第一,提升了教育硕士对教育情境分析的理论思维水平。在学生原有的思维看来,教育学就是教师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必考科目,教育学中的知识对一大部分中小学教师而言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性知识,并不能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相反,在学习了以情境认知为背景的教育学原理的课程后,我们发现,学生在分析教育问题、解决教育问题时的理论性得以增强。换言之,学生分析教育问题、解决教育问题不再只是经验之谈,而是具有了一定的理论深度。

第二,增强了研究生的学习共同体意识。这一点尤其表现在教育硕士研究生对于师生关系的认识上。以往,这些来自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一线的教师虽然有共同体意识,但往往将自己的教师身份与中小学生的学生身份置于对立的关系上,在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往往有 “屈尊”之感。通过课程的学习、讨论和辩鸣,教育硕士发现建设“学习共同体”最困难的是在共同体中、在作为教师的自己和作为学生的心中的“教师”形象。唯其如此,才能做一个更受学生欢迎和尊重的教师。

第三,增强了教育硕士的参与意识。教育硕士在入学之前也参加过各种教师培训,几乎在所有的培训中,教育硕士的身份都是在场的缺席者。一方面是培训者不要求教育硕士参与;另一方面,教育硕士本身也不愿意参与。培训主体和培训客体的共同目的是完成一个过程,完成一次经历。因此,教育硕士并不习惯参与情境讨论。经过一次次的情境分析讨论的练习,这些善于组织学生讨论的教师的参与意识不断提升,参与度不断加强。

(二)改进设想

教师的教育过程随社会的变革而变为“教师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互相影响、激励、讨论、了解、鼓舞等创造性活动”[5]。课程实施的改进的旨归在于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因此,在进行情景认知视域下的教育硕士教育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程建设的关键点和着力改进之处是仿真情境的设计和案例库的建设。加强仿真情境的设计和案例库的建设是更好地提升教育硕士学习共同体建设以及增强教育硕士课堂参与度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黑龙江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Z/OL].http://210.46.97.212/content_view.asp?id=8163,2013-8-22.

[2]李洁.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6).

[3][4]叶澜.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11).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8.

收稿日期:2013-09-02

作者简介:胡娇(1978―),女(满族),吉林松原人,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

情境教育论文范文5

体育教学环境 学生 体育情绪

1 问题的提出

体育文化反映民族精神与力量。校园体育文化,是学生在以校园为主的空间里进行各种体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环境和氛围,其核心是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意识。本文对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和要素进行阐述,就体育教学的环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产生的体育情绪和体育行为的影响以及在此影响下,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进行分析,以终身体育为目标,以体育存在的问题和妨碍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诸因素进行探讨,通过体育体系的建设和改变体育环境以及适宜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能力、习惯。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在理论上论述了体育教学环境的内容、作用以及调控问题,使终身体育教育得以实施和保障。

2 环境、情绪和行为

环境和氛围是一种无形的、在一个群体中人们互相影响导致同化的力量。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处于该环境中的每个人产生潜在的教育作用,并逐渐将他们同化为群体中的一分子。情绪是推动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心理动因,也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而体育行为则是一种健康向上的行为方式,其行为效应无论对个人或对社会都是有益的,体育行为并非简单的肢体运动,它的发生、发展过程蕴含着行为者丰富的思想情感,也与自身生理条件和环境因素不无关系。随着我国学校教育改革的深人,情绪、情感价值在体育教学中的应运功效也日益受到重视,并随着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情绪、情感已从心理背景向结构基础的深层研究深化。

3 影响学生体育情绪和行为的因素分析

3.1情绪产生的生理、心理学机制

心理学研究证明,情绪的发生常常处于心理活动的前沿。情绪理论家汤姆金斯认为,情绪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系统,情绪对动机和生理驱动起着很大作用。要使体育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须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情绪和行为联系起来。快乐体育活动中所产生的主观情绪体验直接反映了学习的社会要求及其实现过程对学生具有的主观意义,进而决定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和投入的意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由情绪决定的意愿是构成学习活动的直接诱因。

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情绪是体育学习行为主体因素中一个极为活跃、极为重要的变量,情绪体验不仅决定着学生体育学习态度和心智努力趋向,而且直接制约着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价值取向与动力水平。因此,加强对体育教学中的情绪、情感的研究,提倡“快乐”体育教学对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促进体育教学科学化的进程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3.2影响学生体育情绪和行为的外部环境

3.2.1场地器材

现在随改革开放,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学校领导的重视,一些高校的体育教学设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观,篮、排球场地经历着从三合土,改为水泥地,发展成现代先进的塑胶地板。400米标准田径场也从煤渣跑道改为现代先进的塑胶跑道。学生到了运动场就有跃跃欲试的求知锻炼要求,注意力集中,运动的兴奋中枢较容易调动起来。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改进或变换一下器材的重量、高度、大小等因素,那么教学效果就会绝然不同。在体育教学中,器材因素对教学效果、学生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和限制。

3.2.2先进的技术设备

新世纪的到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得到广泛传播,录像技术、计算机教育技术、现代通迅技术和人工智能化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紧跟时代的潮流,体育学科要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3.3影响学生体育情绪和行为的内在环境

3.3.1教材内容

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学生的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发展的主要源泉,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要材料。体育教材应与培养学生能力和未来实际需要挂钩,使一些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内容进入体育教学,使教学中的体育与生活中的体育更加接近,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学生既学习了体育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并使教材在今后的实践中具有参考和实用价值。

3.3.2教师的自身素质

包括言行举止、行为规范、待人接物、知识结构等。在教学中,教师同时要利用自身美(语言、动态、身体和服装等)来直接刺激学生的灵感意识,诱发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体育活动。而其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生动精练的讲解、和蔼可亲的教态,以及富有情趣的诙谐,都是培养和调动学生体育兴趣很重要的直接导因。

3.3.3对体育比赛、体育表演的欣赏能力

同学们在欣赏体育美的过程中,不断感悟着体育美的内涵,体会着人的本质力量,人们通过对各种体育运动的观赏,可以直接汲取和拓展体育运动知识,并可以使人通过感知、表象和想象这一心理过程,间接地学习或改进动作技术。因此,体育理论中也要增加对各种比赛规则的讲解,使学生能看懂比赛,产生兴趣。

4 结论与建议

4.1 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最基本的方式,教师实现激励艺术的首要条件是努力改善课堂氛围,使课堂达到活而不散,学生心情愉快地接受教育,要着力创设体育氛围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4.2建构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加大体育教学在设计、方法、手段、形式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在教材安排上要体现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与需要,在组织教学上,要新颖、生动,既简明又实效;在教学手段上,要灵活多样,在采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同时,注重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传承和改进。

4.3凸现环境调控中学生的作用

学生和教师一样,也是体育教学环境的主人,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环境建设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只有这样,业已形成的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才能得到持久的维护,业已创造的良好体育教学环境在学生自觉不懈地努力中才会变得更加和谐、优美。

4.4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体育环境

优良的教学环境可以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乐趣、兴趣,在今后建设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体育场馆设施,必须纳入到学校整体校园规划之中。规划合理、有序、整洁的场地器材及可供学生不同需求的体育设施,不仅为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活动提供环境条件,而且形成校园的独特景观。

参考文献:

[1]李桂玲.论体育欣赏与素质教育[J].体育科研,2002,(12).

[2]孙怀玉.论学校体育与体育环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情境教育论文范文6

1.教学管理体制变迁: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嬗变三十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经历了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轨迹嬗变,实现由混合虚拟教育管理机构向专业教学科研实体机构转变。这就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管理机构及组织执行机构,权责明晰,明确了二级机构的职责、功能、地位、权责等问题,成立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如有的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教育学院、社会科学教育学院等)。这种教学与科研整合的一体化实体管理体制与机制,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教学课程设置改革“:85方案”—“98方案”—“05方案”的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不断得到完善,经过“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改革完善,其课程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得到了丰富与发展。这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随着时展主题而不断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变迁为线索,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的现代化科学化改革实践,深化了我们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3.教学理念创新:对政治—人本—发展—逻辑的关注转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的灵魂。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处的社会地位变化而实现从‘政治自觉’到‘经济自觉’到‘人本自觉’的嬗变,发生了从‘物本’向‘人本’的现代化转换”[1]。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对生命、发展和心灵的关注[2],符合学生生命成长和教育教学规律。

4.教学内容整合发展:对政治性、社会性、公共性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在高校思想领域以教育形式展开的政治实践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行考察,对政治性内容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内容和本质规定,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发展变迁的不变主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不断推进,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了众多影响党执政合法性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社会民生问题,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适应这种新的社会形势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公共环境、设施的教育价值利用与再造,公共文化空间与公共传播途径的利用与再造,公共性活动的开展及其价值引导来进行。”[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性”关注与“公共化”转型成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趋势,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教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5.教学主体互动:“主体性教学”向“主体间性”教学转型随着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交往、交往实践哲学等理论逐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视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征逐渐显现,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维定式,从平等的视角、和谐的视角、人性的视角观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突破了主客二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质的跨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逐渐引起重视。

6.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由单一教学方式向多元教学方式转型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方式发展来看,出现多元多样教学方式并用的态势:“研究型”教学[4]、对话教学[5]、体验式教学[6]、启发式教学[7]、混合型教学[8],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现代转向

从系统要素视域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涉及教学主体、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等要素。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于“90后”大学生期待“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访谈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遭遇“实效弱化”、“情绪极化”、“信息乌托邦”、外源“负能量”等现代性困境。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从整体体系层面加强多方面的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管理体制机制、重视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完善相应的经费支持等条件保障外,还要逐步补强“短板”:一是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二是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三是教学主体的主体间性化;四是教学环境的“文化化”;五是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1.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政治化、理论化、知识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在教学课堂中施加给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意识形态政治内容。

(1)促进教学内容的时代化契合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在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遵循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双重规律的前提下,注意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认知性。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构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在突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中增加生命教育、核心价值教育、廉洁教育、交往教育和幸福观教育的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着重建构主动学习和契合学生认知水平。

(2)守住教育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其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是以政治思想为主导的理论和价值观的灌输、宣传、教育、内化等,其教学组织管理体制由政治制度规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也需要政治权力支撑。在实际教学内容中,如“纲要”课教学内容重历史史实,往往不经意间在突出“历史”的同时“淡化”了政治,出现了使“纲要”课由政治课演化为历史课的倾向。因此,要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

(3)提升教育内容的知识化增量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和知识性,正确处理意识形态性与科学化、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灌输与内化的关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理论范畴、思想观点、创新思维等;另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放置于西方现代史的时空场域中,运用中西方比较视域进行分析,分析理论发生发展的国际背景、时代背景,把握教学内容的时空逻辑。此外,还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本地史结合起来,特别是教学区域所在地的地方历史与时代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和载体,如乡土地理、民风习俗、革命文化、历史人物、社会变迁等等,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融入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2.教学方式以生活化为中介:与社会实践和个人经历相结合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意识形态的目的,仅仅用意识形态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方式方面需要将道德、法律、意识形态等作生活化处理,以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和主体生活结合起来。

(1)坚持“灌输与对话”的统一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秀传统。当前部分“90后”大学生中存在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果不旗帜鲜明地坚持灌输理论,就不可能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因而,要在继续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灌输的同时,需要克服将理论灌输原则与具体的教育方法等同起来的“生搬硬套”,注重借鉴运用苏格拉底的“问答式”、孔子的“启发式”方式,紧密结合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采用讨论式、提问式、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方式启发大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

(2)注重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90后”大学生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两方面的特征:同质性表现在寝室成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素质、专业或年级方面基本相同或相近,由于长期在一起生活,还会培养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异质性主要表现在每个成员的文化背景、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由于出身、经历、成长环境等差异而导致个性品格也不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从受教育者的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注重运用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真正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满足学生理论探索的需要、解除困惑的需要、主体参与的需要、情感交流的需要,培养他们做人做事的能力。

(3)注重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国家课程,理应是公共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理应是社会公共事件的专业阐释者,是公共价值观的践行者”[9]。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在目标、内容还是方法、路径、载体、手段,乃至资源、环境等方面,都会日益突出地体现出公共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公共关怀,具有问题意识和公共意识,以主体的积极性参与培育具有公共的人格和公共事务能力的大学生主体。在教学方式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育方式,采取一些形式把大学生推向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如积极开展以假期社会调查为主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实际,思考社会问题;结合“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学生利用暑期参与社会实践或周末进行社会调查;组织开展现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增加教学方式的公共关注和教学主体的公共性参与。通过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关注和公共化转型,将封闭的课堂教学与公共的社会交往连通,改变理论的系统灌输向价值观念引导、公共生活能力的训练转变,让大学生主体拥有真实丰富的价值观心理体验与公共参与。

3.教学主体以主体间性化为核心: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转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体性力量,实现由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的主体间性转型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内在诉求。

(1)教师要有言传身教、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主体自觉综合看来,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科研人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承担着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之时,还要承担着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责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的“师生比”高,承担的教学任务重,同时还要承担学术科研、职称评聘等压力,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三种“劳动”,即脑力劳动(理论武装、教学改革、教学科研相长)、体力劳动(多校区办学、跨城办学、跨区办学的奔波)、情绪劳动(职业倦怠、学科意识、学科认同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专业热情和学科自觉是重要的问题。在新近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从“组织领导、思想引导、解决实际问题、师德师风建设”等外部条件保障方面做出了制度性规范与条件保障。同时,有了外部保障和条件支撑外,还需要教师主体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学科意识和学术精神的培养,注意内在素质的提升,关爱学生,用自身正确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达到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境界”,做到真正的“立德树人”。

(2)教师“主动教”与学生“主动学”的转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具备的教学艺术、学术能力及知识深度和广度相比其他课程可能要更高,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从教学艺术、学术能力、知识增量提升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潜力,这是赢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和“点头率”的重要前提,也是真正实现从“要我教”到“我要教”的转变的内在自觉。从课堂教学而言,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师“独白”教学模式,转向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通过讲授与讨论、情景互动教学结合,形成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探讨式教学模式,让教师“独奏”转变为师生“合奏”,让学生“动”起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

(3)教学主体力量的整合与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群体;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包括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导师等教师队伍群体;三是作为自我教育主体而存在的个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主要是专职教师及部分学生兼职辅导员等,因而要将分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与学生工作者、党建工作者等主体相互互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党建、学生事务工作者角色互动。一方面,通过整合学校党建工作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主体力量,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补充力量,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职教师也可通过参与党团组织的大学生课外活动,如大学生社会实践、“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达到主体力量的互动与整合,共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另一方面,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与大学生社团活动载体平台互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把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延伸到课外活动和课外时间中,通过“师爱传情,以情感式教学感动学生;对话引情,以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激情,以自助式教学激励学生;课间寓情,以快乐式教学愉悦学生;课下延情,以延伸式教学打动学生”[10],改变部分学生对政治课的抵触心理,实现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

4.教学课程环境以文化化为重点:建构思想政治理

论课程教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产生发展过程中影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主体等要素的社会空间存在方式。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环境,即除了受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环境的影响,受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中观环境的影响,还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微观环境的影响。

(1)通过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加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创造物,包括两方面:一是高校发展过程中以外在物化形式表现出来的校园基础设施、校园环境布局和校园建筑等校园教学环境直观的表现形式;二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课程、课时表、教科书与教材等集中体现了社会对于大学生必须习得的文化内容、文化价值的要求等在内的课堂教学物质文化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建设,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挖掘环境育人资源,美化育人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环境育人环境建设,广泛开展以体育、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实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材建设、教师队伍、教学媒介、实践教学、课堂文化设施等课程物质文化建设,开展如学术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专题讨论、情境扮演等活动,利用影视频资料的形象生动性,契合文化媒介的特质加以传播与强化认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治学风格、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

(2)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强化规约为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必须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制度化规范;二是渗透于教学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因此,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化建构,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专业化、知识化、科学化、时代化的知识制度化体系,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课程管理、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学科制度化体系和管理制度化体系;另一方面,也要不断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推动渗透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入耳入脑入心,见言见行见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的“规训”功能。

(3)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精神文化环境加以熏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精神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一种由师生长期创造的特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环境,包括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和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环境两个方面,即优良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的营造等。通过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建设学习型校园、廉洁校园;通过建设体现为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课程班级教学文化,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学习、成长展开的交往文化,营造良好的班风;通过明确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的价值,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文化传统和价值准则,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使教师既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传递者,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建议者,建设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风;通过学生的自觉学习,提高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把蕴含在学科课程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加以挖掘和提升,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发挥精神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作用。

5.教学体系以系统化为归宿: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行动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建设中,要有价值理念引领,以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和行动体系建构为中介,发挥专家、教师与学生三个主体作用,强化学术与知识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生长与成才统一,建构让“学生受益和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化教学体系。

(1)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是教学体系的基础和依据,教材体系规定了特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教学体系是教材体系的拓展和延伸。这要求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知识修养,又需要增加自身知识的交叉性和丰富性。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吃透教材,融会贯通,把握教学体系的整体框架、发展脉络与思想精髓基础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促进课堂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辅助活动相结合,在吃透教材、确定所针对的问题、设计个性化教案、精选教学案例、合理使用多媒体、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度高的教学辅助环节、倡导师生心灵互动等基础上构建内容精致、层次分明的教学体系。

(2)教学体系向认知体系转化从教学体系到学生认知体系的转换过程中,教师主体既要自觉渗透对大学生主体的本体关注,也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切实需要和利益联系起来,依靠思想的力量和真理的力量建构富有思想与逻辑的教学能力,适应学生认知水平与成长需要的能力。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理性和法治理性;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帮助学生学习并获得哲学素养和哲学理性;通过“中国近代史纲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理性,以史为鉴,通晓古今;通过“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获得理论素养和实践理性;通过“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和中国灵魂,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