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政策范例6篇

共享经济的政策

共享经济的政策范文1

关键词:公共信息资源;信息资源配置;博弈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047-02

1 区域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的内涵

公共信息资源的利用更多体现在区域的特性上,一般来说,相同地缘关系或地理因素在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的形成和组织中意义更大。区域间公共信息资源的共享可以丰富区域内的公共信息资源,提升区域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依托资源共享网络,可以优化组合区域公共信息资源,为发展区域经济提供完善的信息资源服务,直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以有利地方经济的发展。

区域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是以某个区域(省或市)为单位,通过协商建立区域范围内的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构建共享网络,以提高地区信息化程度,满足地区信息资源需求为目的信息化活动。公共信息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和外部性。非排他性指无法将某种物品据为己有,而排除别人对该物品的使用。公共信息资源的非排他性来源于信息资源本身具有的共享性,主要说明公共信息资源的效用在于公共消费,是为了促进公共利益,这是其他许多资源无法替代的经济功能。外部性和公共物品是市场失灵的重要来源,往往易导致市场无效或低效。因此,公共信息资源的配置可能会出现无效率的情况,也说明公共信息资源的配置策略不应是单一的,需要多种配置方式并存。

2 区域公共信息资源配置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2.1 实例背景介绍――以“广佛同城”为例

2009年3月,广东省广州市和佛山市在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环境保护等4个领域签署对接协议,这标志着广东“广佛同城”的正式启动。在“广佛同城”建设规划当中,广州和佛山两市将打破行政壁垒,进行区域一体化建设,届时两地的教育信息资源、产学研合作、体育竞赛资源,两市各级政府的政务信息(政府文件、政府公报等),政策法规信息(的地方政策、法律法规等),为社会各界服务的信息(经济信息、统计信息、科技与人才信息等)等公共信息资源将在两地得到更大范围、更大程度的共享。

如上所述,公共信息资源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在经济学中,公共物品的供给是一个囚徒困境问题,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在“广佛”这样一个区域内,如果两市都投资兴办公用事业,开发公共信息资源,则“广佛”区域内所有市民相关的福利都会增加。但问题是:如果广州市投资而佛山市不投资,广州市则会得不偿失;而如果佛山市投资而广州市不投资,广州市就可以占佛山市的便宜,所以,在最初的考量中,两市的最优选择均为“不投资”,这样的纳什均衡使得两市人民的福利都得不到提高。如果两市政府从长远考虑,两市居民的福利状况则又不同。下面具体以“广佛同城”为例,运用博弈模型来找出局中人的均衡,以期对区域间公共信息资源合理、有效地配置,以及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2 基本观点和假设

(1)本文用到三个观点:纳什均衡,重复博弈和合作博弈。纳什均衡:假设有n个局中人参与博弈,在给定其他人策略的条件下,每个局中人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个人最优策略可能依赖于也可能不依赖于他人的战略),从而使自己效用最大化。所有局中人策略构成一个策略组合(Strategy Profile)。纳什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战略组合,这种策略组合由所有参与人最优策略组成。在给定别人策略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单个参与人有积极性选择其他策略,从而没有任何人有积极性打破这种均衡。

重复博弈是指同样结构的博弈重复多次,其中的每次博弈称为“阶段博弈”。重复博弈通常有三个特征:①前一阶段的博弈不会改变后一阶段博弈的结构;②所有参与人都观测到博弈过去的历史;③参与人的总赢利是所有阶段博弈赢利的加权平均值。

合作博弈,又称正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合作博弈研究人们达成合作时如何分配合作得到的收益,即收益分配问题。

(2)前提假设。①“广佛同城”信息资源配置涉及的主体较广泛,包括两市的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甚至个人等等。根据对公共信息资源特征的分析,以及分析的方便,这里局中人假设为“广州市政府”和“佛山市政府”。②假设广州市政府和佛山市政府均为理性的经济人,即双方都是独立决策、互不影响,且都是精于判断和计算,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和获得本市居民的最大福利。③双方对信息资源建设的态度抽象为两种理想情况:共享或不共享。

2.3 博弈模型建立与扩展

2.3.1 静态博弈模型

进一步假设参与人(广州市政府和佛山市政府)间的博弈是静态博弈。参与人对信息资源建设和配置态度的选择是离散的,且双方同时行动,或者说做出决策之前都不知道对方的行动。

两个参与人在进行本市信息资源建设和配置时会面临以下三种情况:双方都共享、双方只有一方共享、双方都不共享。两市政府在经济活动中,选择“共享”表示能从信息资源配置和共享中得到4个单位的收益,但进行信息资源的建设需耗费2个单位收益。选择“不共享’表示各自愿意维持现状,维持获5个单位的既得收益(由于投资收益具有滞后性,故这里假设既得收益比共享后初次收益大),其博弈矩阵如表1所示。

当广州市政府选择“共享”时,对佛山市政府而言,选择“共享”,将获得2个单位的收益(共享带来4个单位的收益,减去进行信息资源建设的2个单位的成本);选择“不共享”,维持5个单位的即得收益,易知选择“不共享”更为有利;同理,当佛山市政府选择“共享”时,广州市政府最有利策略也是选择“不共享”。表1中的纳什均衡策略为(不共享,不共享),如此,两地政府只能得到既得的5个单位收益。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一次性博弈情况下,地方政府可能更注重眼前的利益(既得利益)(如表1所示),选择“不共享”行为,这是此次静态博弈的“理性选择”,现实中的状况可能比上述假设更为复杂。

2.3.2 模型扩展――重复博弈

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两地政府的合作往往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长远和多次的。与一次性博弈所不同的是,重复博弈的每个阶段都有收益,且每个阶段都存在时间差,所以重复博弈的总收益并非每次博弈收益的简单相加。

在2.2中假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假设选择“共享”,表示某市在“广佛”地区下一轮的信息资源建设中可以得到8个单位的长远收益;“不共享”则不能得到“共享”后8个单位的长远收益,此时的博弈矩阵如表2。

局中人考虑长远利益时,广州市政府选择“共享”,对佛山市政府而言,选择“共享”,将获得10个单位的收益(“共享”带来12个单位的收益(静态博弈中的4个单位,加上8个单位的长远收益),减去进行信息资源建设的2个单位的成本),选择“不共享”,维持5个单位的即得收益,易知选择“共享”更为有利;同理,当佛山市政府选择“共享”时,广州市政府最有利策略也是选择“共享”。表2中的纳什均衡策略为(共享,共享),双方得到比既得的5个单位收益更大的10个单位的收益。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广佛两市政府对区域内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的选择依据依然是收益的大小。在重复博弈的情况下,双方为了使各自能够持续稳定发展,广州市政府和佛山市政府在静态博弈模型和重复博弈模型中对信息资源建设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当初的“不共享”(对区域内信息资源建设不够热心和投入)转变为“共享”(积极、热心支持区域内信息资源的投入和建设)。利益的驱动,使得“广佛同城‘区域内各经济体对信息资源配置态度发生了由“不共享”到“共享”的转变。

上述“静态博弈纳什均衡模型”和“重复博弈模型”均属于非合作博弈情形,非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参与人理性、参与人最优决策。在“广佛区域”内,既然双方都知道从长期来看,对信息资源建设采取“共享”的态度带来的收益比“不共享”大,那么广佛两市政府也可以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约定大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建设和配置选择“共享”的态度,如果一方违背了协议将受到严重的处罚。双方接下来的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分配由“共享”带来的收益,这样的博弈属于合作博弈的类型,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性,更加注重效率、公平、公正。

3 区域公共信息资源优化共享的模式

目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政府信息化水平已有显著提高,但信息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的程度却仍比较低。根据上述静态非合作博弈,重复博弈,以及合作博弈三种情形下对区域内经济体信息资源配置态度转变深层次原因的分析,加上国外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发展经验,笔者提出基于“政府――单经济体――市场”三位一体的区域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

(1)政府层面:从长远角度看待公共信息资源的建设,改良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标准。

在静态非合作博弈情形下,经济体因短期利益(既得利益)的束缚,在区域内公共信息资源共享问题上,未能积极参与投入。在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的占有者往往是政府的一个或多个部门。因此政府在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建设、共享和配置要有战略眼光。在贫穷和偏远地区,为了发展经济,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仅投入那些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而忽视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共享等基础性、长远性的投资。

(2)经济体层面: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公开。

我国政府从国家到地方都非常重视信息共享制度建设,特别是近些年来,各级政府都在积极实践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活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要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的政府信息管理制度。在中央政府的推动下,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探讨信息共享与服务的相关制度建设,如北京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制度规范”、广州的“政府信息共享制度”等。今后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优势,增强网络服务的功能,改善网络环境下公共信息资源的采集、整理、传播等环节,建立跨部门的公共信息服务集成系统,以满足不同类型信息用户的需求。

同时各经济体之间可签订相应的合作协议。在合作博弈的情形下,区域内各经济体在选择自己的公共信息资源共享配置策略时,可通过协商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合作协议,建立彼此间长期合作机制,并对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做详尽说明。

(3)市场层面:发挥市场的灵活性,逐步改善信息服务的质量。

在各地信息化建设和信息资源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部分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可以引入市场机制。这样一则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弥补政府的不足;一则可减轻政府的负担,充分吸取民间的智慧来更好地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配置。

例如,在就业信息服务方面引入市场机制。以广佛两地的“春风行动”为例。“春风行动”中很重要的两点是:政府搜集企业的用工信息,以合适的媒介平台向社会大众相关信息。目前的做法是广州市政府将企业的用工需求信息收集来之后,依托南方人才市场等一系列的平台向求职者。佛山市则在佛山市劳保局的组织下,依托人才市场等渠道来信息。其实,这两个环节中包含的大量公共信息,可以更加全面更彻底地借助市场机制加以运作。两地政府均可以委托相应的人才市场收集企业的用工需求,然后依托人才市场的平台来向求职者这些信息,政府起把关作用即可。让人才市场等非政府部门更多的参与,有很多益处:人才市场有现成的渠道,可以降低成本;人才市场更专业,可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为人才市场等非政府部门提供了一个回馈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蒋永福.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概念、配置效率及政府规制[J].图书情报知识,2006,(3):12-15.

[2]夏义.公共信息资源属性、分类及管理结构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7,(5):59-62.

[3]樊博.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的成熟度评估与实证研究[J].情报学报,2008,(2):271-277.

[4]何振.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7,(3):40-43.

共享经济的政策范文2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社会政策调控;路径

[DOI]10.13939/ki.zgsc.2015.42.150

经济的发展、产业的集聚、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新型城镇化不可或缺。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有速度,也要有质量,还要兼顾社会的公平性,包容性发展无疑具有这种作用。包容性发展不仅仅是指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社会、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共同发展,强调社会发展的公平性,倡导可持续式增长、共享式增长、普惠式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包容性增长的根本目的是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及可持续发展,让全体社会成员均衡、公平、合理地共享发展的权利、机会,分享发展成果。

2007年,为解决亚洲国家发展中的贫困问题,逐渐消除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排斥现象,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了包容性增长这一理念,将其定义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指出弱势群体应当享有更多和更平等的社会、经济以及政治权利,强调包容性增长是有益于穷人的增长,体现在穷人能够参与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同时也能够公平的共享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成果。2006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 2006:公平与发展》中提出机会不平等是对人类天赋的浪费,它会加剧经济效益低下、政治冲突以及制度的脆弱性,要建立具有包容性的制度,提供广泛的机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包容性增长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包容性发展来源于包容性增长,相较于“增长”,“发展”更强调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态多维度的进步和发展。包容性发展的内容是丰富的,概括地说,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包容性发展是机会平等的发展;二是包容性发展是共享式的发展;三是包容式发展是益贫式的发展;四是包容性发展是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1城镇化进程中包容性增长的背景

过去30年间,中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内部人口迁移,对于这个国家经济的增长和贫困人口的减少起到了促进作用。很大程度上,正是在这股从乡村到城市移民潮的推动下,中国的城镇人口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10亿人。这些城市移民抓住了城镇化的机会,不再务农种田,而是在城市从事更具生产性、薪酬更高的工作。通过城市化进程,中国得以保持工资高水平增长,实现生产力的跃升,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减少贫困(World Bank and DRC,2013)。但是,两种密切相关的不平等现象对包容性的城镇化进程提出了挑战:一是城镇人口中的“新二元化”和城乡分化产生的“旧二元化”。首先,进城务工人员常常因为户籍而无法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或是比当地居民交费更高,困难更大;第二,区域间以及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里存在两种假设,一是人们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进城,而不是为了做更有生产性的工作,其结果则是城市的拥堵和失业。二是即使城市有更好的工作,由于城市的服务太过昂贵,其结果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和利用。要克服这种劳动力市场融合和劳动力市场制度方面的挑战,只有具有包容性且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才能让流动人口找到最适合自身才能的工作,并提供支持性的培训和学习,从而帮助城市移民不断保有与经济发展高效匹配的能力。

在中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其城市化虚高泡沫不断增加,农民工群体规模日益扩张,选择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包容性发展能够有效规避和剔除城市化的虚高泡沫,稳定城市化的内在机制,重要的是可以使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市贫困阶层享有平等的权利,实现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

2包容性城镇化导向下的社会政策调控

中国包容性城镇化基于两个主要原则。一是人员可以自由流动,寻求经济机会的最大化。允许人员和社会通过发掘中国人口潜能而实现利益最大化;二是跨地区均等享受基本社会服务和保障,允许所有公民完全融入城市生活。

中国要实现包容性城镇目标,社会政策的调控,主要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对市民和服务提供者提供适当的激励。居住政策不应鼓励不能提高家庭成员工作生产效率的流动。政策需要保持一贯性,一方面要鼓励个人工作和开发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同时减少对福利的依赖。社会服务提供者应当有内在的制衡机制,遵守职业道德。当前医疗体制及部分教育体制的激励结构,使公共部门的作风像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民营部门的作风,例如,中国1/3的住院是没有必要的,而择校费进一步拉开了“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差距,并且把许多学生拒之门外。地方政府需要有一套可行的激励机制,向人们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二是重新定义国家、民营部门、社区和家庭的角色,促进转型。在人口集中和财富增长推动下的城镇化进程为民营部门提供了机会,通过收取费用提供高端服务,并借此分担地方政府面对的财政压力。私人和公私合营的机构在教育和医疗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这需要重新调整政府的角色,在某些领域内的干预方式需要从行政手段转变为市场手段,而另一些领域内需要政府发挥更直接的作用。国家在制定政策、许可和监管方面的能力是很必要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筹资和服务提供方面的联系并使筹资者和服务提供者分离。三是提高服务的经济可承受性和效率。改革应当与财政预算保持一致,推动公共资源的高效利用。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逐渐放缓,人口逐步老龄化,保障人口增加、社会部门预算的压力会持续增加。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着重强调服务效率和公共开支的价值。这个会随之需要新的信息和测评效率的工具,并通过预算和其他渠道加以推动。高效的政策更需要支持社会服务供需双方的手段。改革还需要管理系统、服务提供部门改进问责制度,公民需要帮助确保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四是综合推进社会政策深化改革。尽管中国已经建立了基本社会服务体系,但在地区及城乡之间呈碎片化状态,部分是由于高度分权化的财政体制。这种碎片化不仅给获取城市公共服务及社会福利的流动造成障碍,还导致了资金统筹层次低以及财政资源管理的低效,这影响了社会服务的可持续性。由于中国会继续高速进行城镇化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进一步的改革要将重点放在社会政策和项目的整合及和谐发展上。

社会政策的调控和实施必须关注三个不同的层面。第一,高层政策要推动对外来务工人员和当地户籍人员的平等待遇。第二,特定的改革有助于实现高层政策,例如政府内部的财政改革。第三,管理体系和服务平台的具体改革可以有效促进政策改革。

3城镇化进程中包容性发展的路径

3.1实现利益共享、创造机会均等发展,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利益共享”的包容性发展目标就是使全体国民,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能够公平合理地分享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成果,增强人们的社会认同感,提高全体国民的幸福指数。以基于出生地的户籍制度转变为以现代的居住证制度来界定基本服务的享受资格,这是促进包容性城镇化的关键,为了与有效的城市发展目标真正保持一致,不仅应该为城镇居民提供均等的服务,还应该以在各省市、城乡间提供均等服务为目标。各省市、城乡间均等社会服务是建立在中央政府保障的最低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的,也是地方政府为所有居民继续提供服务的激励机制。在公共生活领域,包括教育领域、医疗卫生领域、养老保险领域、社会救助领域,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保证公共服务的可得性,为每一个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确保享有公平的权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2促进区域统筹、城乡统筹发展

所谓区域统筹,就是要突破区域分割式的城镇化规模,打破一切阻碍要素特别是阻碍劳动力要素流动的壁垒,促使经济活动迎合人口向更适于的城乡化地区集中,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包容性发展应是全面的积极参与,但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的城镇化是“伪城镇化”,在“伪城镇化”下,外来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平等分享城市各类公共服务,不符合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因此,实现人的城镇化和市民化,使劳动力要素充分流动、有条件的拆除户籍藩篱,改善城乡资源配置、扩大内需是推进区域统筹、实现包容性发展良好路径,所谓城乡统筹,就是要突破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规划的一体化、产业布局的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一体化、公共服务的一体化、管理体制的一体化和市场的一体化,使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中,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也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

3.3提升公共管理水平、完善公共政策、规范公共管理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包容性发展,完善的公共政策以及规范的公共管理必将成为发展成效共同分享的有力支撑。它们不仅与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基本要求密切相关,对于转变城市结构、提高城市生产力水平、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首先,应着力提升公共管理水平,创新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完善公共政策。其前提是要解决大规模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需的大量资金投入的来源和配置问题。在此基础上,推动城市化包容性发展,需要对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进行考量和选择,因为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直接关系到发展成效的利益分配的共享,在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完善各种公共资源和公共政策等服务体系,使各类公共服务及时传递给各类社会人群,保证公共服务的可达性和可得性,有助于调节社会差距,促进机会均等、利益共享,着力推进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包容性发展。

其次,规范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的水平和力度是一个城市形象的综合反映,在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包容性发展视角下,城市公共管理需要不断的规范和创新内容,如宏观政策调控中的执行不力的问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中的虚假成分问题、医疗保障不能落地的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成为规范公共管理的倒逼机制。因此,建立高效、规范的公共管理制度成为包容性发展成效共享的指向。

4结论

包容性的城市化发展可以为中国带来一系列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城镇化的全面发展可以帮助中国平衡其经济发展,实现人力资本最大化,从而保持经济竞争力,缩小福利差距,增强社会凝聚力。在这种背景下,包容性的城镇化发展不仅是一个实现公平和体现社会凝聚力的问题,也是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支撑。

注释:本文对“城镇化”与“城市化”以及“城镇”与“城市”概念不加区分,认为本质上相同。

参考文献:

[1]王振中.中国的城镇化道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盛来运.大国城镇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周金城.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包容性增长的路径现选择[J].商业时代,2012(19).

共享经济的政策范文3

一、共享经济的概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融合发展”。共享经济依托互联网平台等现代性技术买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而满足多元化需求的经济范式。买践证明共享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蓝海”,据《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数据显示,我国2015难共享经济规模已经达到19560亿元,参与人数达到500万人,占据劳动人口数量的5.50

共享经济主要包括!共享交通出行(无车共享租车.有车共同驾驭)、共享空间(同城拼房养老异地旅居养老)、共享美食(拼餐制模式化订餐)、共享健康医疗(共享家庭医生专业健康场所经营空闲老人共享)、共享金融(众筹养老包括企业众筹和老人们众筹)、共享公共资源(共享物联网,填补家庭养老体系日常安全监控空白)、共享知识教育(网站经营)、共享任务模块(老人用品代购拼旅游拼伴平时出行)、共享物品(特殊老人用品闲时出租或共买书籍、服装)等九个内容。

二、共享经济视角下“互联网+养老村”模式发展面临的困境

共享经济视尾下的“互联网+养老村”模式就是依托互联网平台,通过整合养老村的整体资源,买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此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以及低成本的养老服务,以此买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目的。基于共享经济视尾下的互联网+养老村模式对于我国养老事业而言具有积极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基于共享经济的“互联网+养老村”是创新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拓展养老服务途径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共享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而基于共享经济的养老村则是立足于我国整体的养老资源考虑,买现了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了养老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另一方面共享经济视尾“互联网+养老村”模式有效解决了我国日益严峻的养老形势。基于我国“四二一”家庭结构,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给家庭造成巨大的负担,通过构建互联网+养老村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资源的共享价值,形成互助的养老新模式。例如天津市河东区福东里社区居民自创社区养老互助平台,不仅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还构建了社区共享经济的新模式。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指数。

当然我们在看到共享经济视尾下“互联网+养老村”模式优势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具体表现在:

1.养老村的服务功能单一、薄弱

长期以来我国习惯于居家养老,养老村属于新型产物,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基于共享经济的“互联网+养老村”模式存在功能单一、薄弱的缺陷!一是养老村的基础设施较少,满足不了共享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养老村的硬件设施满足不了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例如现在相对成熟的共享出行,虽然共享出行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但是其在等待时间、出行路线以及出行费用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到其买施效果;二是养老村的服务模式仍然局限在单一的护理层面,缺乏对资源充分利用。据老龄委《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目前我国城市中48.5%的老年人有各种各样的现买养老服务需求。其中需要家政服务的占25.22,需要护理服务的占18.04,需要聊天解闷的占13.7;需要法律援助服务的占2.25,但从满足的程度来看,总的满足率只有15.9,其中家政服22.11、护理服务8.5},聊天解闷的占3.11。另外根据调查养老村的养老服务一般只是为老年人提供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服务,而提供服务的养老村存在信息沟通的障碍,进而造成养老资源的重复建设。

2.传统观念的影响

共享经济是基于经济新常态而提出的发展新战略,互联网+养老村模式的出现为老年热提供了新型的养老模式,但是基于传统的养老观念,根据对入住养老村的老年人调查,很多老年人入住养老村的目的就是希望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但是他们入住的时间一般为7-15天左右,因此可见构建基于共享的“互联网+养老村”模式还面临养老观念的影响!一是老年人习惯于“养儿防老”的传统理念,因此他们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的模式;二是老年人对于共享养老存在质疑。老年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认为买现共享会侵犯自己的利益,进而他们不愿意选择共享养老模式。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共享经济与养老产业融合的深度不够,社会对共享养老村的构建存在质疑,例如构建共享养老村的前提就是需要养老村具有完善的硬件设施,配置相应的体系,然而基于养老村的特殊地位,养老村在构建共享互联网平台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困境,因此部分老年人对共享“互联网+养老村”的发展前景不看好。

3公共财政对“互联网+养老村”模式的扶持力度不够

虽然买施共享经济模式的“互联网+养老村”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服务,并且降低老年人的养老成本、缓解财政养老压力,但是由于养老村养老属于新型产物,再加上构建互联网管理平台需要较大的资金,因此单独依靠养老村的资金投入是不能满足共享养老模式的,所以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但是目前财政资金对于养老村的投入较小!一是财政对于养老村的公共基础建设力度不够,尤其是缺乏高质量的医疗卫生单位。基于利益等驱动,我国高质量的医疗卫生单位一般都建在城市中心,而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相对比较差,这样必然会影响养老产业发展;二是财政对养老村的支持力度小,相应的会增加养老村的收费标准。高标准的收费一定会影响老年人的积极性,造成养老村入住率低、经营困难的现象出现。

三、共享经济视角下构建“互联网+养老村”模式的对策

养老模式与共享经济的融合是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贯彻落买党中央对社会养老工作新要求的具体体现。“互联网+养老村”模式依托互联网技术盘活了养老资源,打破了传统的“养儿防老”及“居家养老”的单一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买现养老资源的共享,优化了养老新格局,因此在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构建基于共享的“互联网+养老村”模式是发展共享经济、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内在要求。结合国内外经验,参照相关政策,构建“互联网+养老村”模式的对策如下!

1.搭建完善养老服务互联网信息平台

互联网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是“互联网+养老村”服务模式的核心支撑平台,其主要包括!一是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基础数据库系统应该是由政府统一规划,通过引入企业共同开发完成的系统软件。基础数据库在初始建立时可以社区为单位,发动志愿者、企业与街道居委会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走访、宣传教育等方式,由工作人员录入老人、家属有关信息,再由核查人员核查的方式完成基础数据录入工作,形成老年人基础数据库;二是共享经济的“互联网+养老村”关键在于买现医疗、交通、饮食以及家政等方面的共享,也就是当老年人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购置相应的服务,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应用系统。例如构建医疗类应用系统,此类应用系统与各类医院及社区卫生机构信息网站相对接,老年人及家属可通过此类应用系统预约挂号、进行医疗健康查询;三是构建养老服务方管理系统。提供共享养老服务,需要将不同的养老服务内容融为一体,这样可以在老年人购买需求的第一时间进行相同的服务,而养老服务方管理系统则是将家政、医疗保健、交通出行以及金融服务等融合在相应的平台系统中,养老村管理者负责对参与系统供应商的资质以及服务质量的监管,以此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转变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形成共享理念

由于习惯于我国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导致我国共享“互联网+养老村”发展遇到诸多困境,因此我国要基于共享经济发展的理念,转变老年人的养老理念!首先要加强对共享养老模式的宣传力度,让老年人认识到共享“互联网+养老村”养老的优势。一方面养老村要通过媒体等平台宣传共享养老模式的相关政策,通过接触“互联网+养老村”共享服务人群的亲身传授,让更多的人对其有正确的认识。例如天津市通过宣传河东区福东里社区居民自创社区养老互助平台,大大提高了当地发展共享社区养老互助服务模式的积极性,为养老工作开创了新篇章。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积极将最新的养老优惠政策等向基层宣传,形成浓厚的共享养老氛围;其次在社会中广泛宣传共享“互联网+养老村”模式,形成社会共享理念。例如可以通过子女的认识,鼓励父母参与到共享互联网养老平台中,这样既能解决子女的负担,也能满足老年热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3.加大财政投入,确保资金保障

针对构建共享经济的“互联网+养老村”服务模式,针对养老村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关键问题在于提高财政投入!首先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增加对共享养老模式的扶持力度。政府财政具有产业引导作用,政府通过对共享养老产业的财政投入,可以在社会中形成引导与宣传作用,进而在全社会中形成较为浓厚的支持共享养老模式的氛围。当然基于共享“互联网+养老村”模式需要政府注重个体差异,也就是对于弱势群体要重点关注,通过财政补贴或者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其次要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渠道。例如大力社会公益性资金。发展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建立养老慈善专项基金;加大“互联网+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鼓励市民的善款捐赠,培养市民的捐赠习惯,扩展公益性资金来源渠道。

4.实施全方位养老服务网络监管体系

共享经济的政策范文4

美国:策源地到翘楚

美国是分享经济发展的源头,世界上有关分享经济模式创意的种子大多都是先在美国萌芽开花。美国也是分享经济发展最为充分的国家,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分享经济的翘楚,企业数量超过400家,融资规模近200亿美元,不但是分享经济创业者的天堂,还在多个行业诞生了分享经济独角兽企业。

2015年,代表性企业的汽车分享服务Uber在美国纽约的司机人数从16万猛增到超过40万。相关分析数据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41%的美国商务人士出差时首选Uber,这对租车业异常发达的美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消费趋势转向。住宿分享服务Airbnb在美国不仅深受个人消费者青睐,很多小企业也倾向于员工出差时在Airbnb订房间以节省开支。以美国前十大城市的业务量来看,目前占到总业务量的40%,而传统酒店的这一数据仅为13%。

美国分享经济能在四五年里迅速发展壮大,对决策者和监管者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美国联邦政府的态度比较谨慎,而各地政府在新兴商业模式同传统行业以及传统监管方法的冲突上,因每个地方有不同的需求和文化、经济社会条件也有差异,导致“执法尺度”也各不相同。加州公用事业委员会(CPUC)最初把Uber视为出租车公司,认为它们无照经营,对其下停运令、开罚单。但2013年9月,经投票一致同意把该类公司归入一个新的类别――交通网络公司,并针对其制定了法规,加州由此成为第一个承认这种新兴业态的州。此后,美国约有20个州对交通网络公司进行了立法。Uber和Airbnb等分享经济在美国逐步经营合法,某种程度上得益于不同层面的决策者和监管机构能够与时俱进。美国的一些做法可资借鉴:比如,明确分享经济业态不同于传统业态的新定位,不以传统法规强加于分享经济实体;注重消费者权益和安全保护等公共政策目标方面的监管,引导分享经济实体向良好监管和自律的方向发展;设计一些专门针对分享经济实体服务特点的商业保险产品等等。

英国:中流砥柱

分享经济的滚滚热力正辐射至欧洲各国,英国的态度是最为积极,也是发展较早的,目前其发展程度超过法国、西班牙和德国三国的总和,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据普华永道2014年8月数据,英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5亿英镑,到2025年规模可达90亿英镑。英国分享经济最强的企业主要集中在P2P借贷和融资领域,Funding Circle是全球第一家允许融资资金超过1亿英镑的股权融资网络平台,Zopa则是同行业中最古老的P2P借贷平台。除此之外,在交通、二手物品交易、教育和知识领域分享经济都发展得不错。

英国分享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从政策等层面予以鼓励支持。2014年9月,英国商务部启动了一个独立调查项目,评估分享经济带来的益处及对传统商业构成的风险、政策法规以及消费者利益保护等内容。2015年3月,英国了政府对策,其中有经济扶持政策,如试点“分享城市”;建立数据收集和统计制度;开放政府身份核实系统和犯罪记录系统;将分享经济纳入政府采购,探索政府资产参与共享;消除数字鸿沟与鼓励保险;简化税制;还涵盖了一些具体建议。这让英国正式迈出了成为“分享经济全球中心”的第一步。同年,英国还成立了一个规范及监管分享经济的行业平台,是与政府紧密合作的独立机构,对新加入的公司实行人员培训、保障消费者交易安全及处理投诉建议等。不仅如此,英国政府督促保险商设计更多的保障服务、去除短期租赁的法律障碍、鼓励人们开放更多房屋短租等等。这些无疑对创业者和消费者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使得分享经济迅速普及开来。

日韩:后起之秀

日韩两国的分享经济发展相比于英美起步较晚,但作为后起之秀发展却毫不逊色。据普华永道数据显示,2014年日本分享经济的市场规模是150亿美元,到2025年可达3350亿美元,目前已覆盖民宿、拼车、医疗、家政、物流、停车等领域,逐渐向时尚、动漫领域渗透。在韩国,分享经济产生了多样化的模式,涵盖教育、图书、旅行、艺术、经验、才能和知识,以及空间和时间的分享等领域。据韩国产业商务资源部测算数据,2015年韩国分享经济规模为4.25~6.58亿美元,占全球分享经济规模的2.8%~4.4%。

日韩两国发展分享经济各有特色,韩国表现为自上而下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各地政府积极推出相关条例;而日本各地则采取了自下而上式的分享经济试验道路。韩国对于在发展共享事业、提升人民福利上有突出能力和潜力的企业更是给予资金支持和宣传帮助,自2014年开始,韩国各地政府相继推出相关条例。而在日本,地方政府虽无明确规定,但允许各地市民自发积极尝试分享经济,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尽管现有的法律制度会与分享经济的发展存在冲突,但日韩并非放任不管,两国分别通过修改现行规定并制定发展规划等,积极促进本国的分享经济发展,使分享经济的发展不存在门槛障碍。

共享经济的政策范文5

【关键词】财政 转移支付 制度政策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迈入快速发展"科学发展的轨道,同时也累积了一些矛盾和冲突,地区差距扩大、公共服务不均衡、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日益严重,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大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稳定增长机制,清理、整合和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这既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承继,也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因而,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政体制,重点就是要创新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理论解读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国家针对各级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与支出需求不一致的现状,以实现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为目标而实行的一种财政平衡政策,是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关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安排。

(1)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实质是区域补偿性政策,是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一种政策工具。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平衡各地区、各层级财政能力,促进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的有效援助手段,也是世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中最为普遍使用的一种政策工具。

(2)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础是宪法所规定的平等原则和基本人权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并平等履行义务。但现实中公民通常注重政治权利和私法性权利的平等,忽略享有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平等权利。而公民平等享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权利,是公民基本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

(3)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是公共服务均等化,但某些时期也肩负一些特殊使命。谋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目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国家为实现区域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协调发展而采取的财政政策杠杆,对于贯彻落实中央政府政策措施目标;强化中央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引导地方优化配置资源等方面,具有方向准;见效快;便于监控等特点。

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实评判

目前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在强化宏观调控能力;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压力、更好地贯彻中央的各项政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多年的实践也反映出了一些制度性缺陷。

一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过渡性色彩浓厚,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改革时中央和地方政府利益博弈的结果,带有较深的旧体制烙印,过渡性色彩浓厚。

二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现行权力边界不相对接,目前处于体质过渡转轨期,政治体制改革较为滞后,政府职能尚未完全转变,上下级政府职能边界模糊;职能幅度与权力半径交叉重叠。

三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层次位阶过低、缺乏法律性制度安排。

四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种类繁杂、操作性不强、自由裁量权过大。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种类很多,上级专项补助拨款范围太宽,几乎涵盖所有预算科目。有的项目设置依据不足,失去政策导向作用;有的分类不科学,交叉重复,改变了原意;有的用途不明,事权界限模糊等等。

三、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选择

(1)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明确界定各级政府财权;事权边界,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转移支付必须遵循事权财权对等原则,按公共产品属性规范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范围,即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由中央政府来提供,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由地方政府来提供,要科学全面地明确各级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将相互交叉;重叠的事权剥离,对政府间的共同事务,明确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合理确定负担比例,总的来说,对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社会协调发展,应属于中央政府的事权范围,贯彻落实中央政策措施;各项经济任务以及完善本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则属于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

(2)树立相机抉择的理念、科学确定财政转移支付目标,转移支付制度作为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核心内容,其目标与财政体制目标基本一致,即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均等化;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最终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在转移支付的目标选择上,要根据不同的支付对象和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政策目标,因此,转移支付制度要结合实际情况,提供有差异的政策,适度调节各地方交通;科技;教育;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实现我国区域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均等化,使公民享受均等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集成自创和移植优势,大力优化财政转移支付模式。要立足我国国情,大胆借鉴世界各国先进做法,集成自创和移植两种优势,着力优化财政转移支付模式。

(4)实行法律制度双管齐下,不断提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化水平、为了加快解决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的延滞性,我们应从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两方面入手,加快转移支付制度设计,构筑科学,完备,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确保转移支付制度价值功能的全面实现,要加快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建设、对转移支付的原则、目标、内容、来源、形式、程序、依据、用途和监督等作出统一规定,赋予转移支付法律地位。将转移支付纳入各级预算管理,实行转移支付和政府财政预算同步,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彻底改变转移支付多头管理的混乱状况,归并,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转移支付管理职能,建立一个专门的转移支付管理机构统一归口管理

参考文献:

[1]韩宗宝.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J].经济研究,2012,(6).

共享经济的政策范文6

关键词:河南;分享经济;发展;对策

基金项目:2016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立项编号:2016B12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河南省加快发展分享经济对策建议

收录日期:2017年2月9日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发展分享经济”思想。同时,注重将“发展分享经济”思想与“互联网+”行动计划相结合,不断拓展各个地区经济领域发展。例如,2016年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即提出共享经济、分享创造经济的指导思想。因而,河南省地区在经济领域发展背景下,必须要在“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行动计划等领域,全面实现分享经济。

一、分享经济发展研究

分享经济发展,是强调利用“互联网+”的各类要素。如,开放、共享、聚焦等,搭建开放性产业生态体系,提高产业发展配置效率。例如,高玉梅主持的“共享经济活动的创新监管研究”项目,即针对分享经济发展进行了探讨。同时,在分享经济理论原点和应用维度探究中发现,分享经济发展对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分享经济仍然处在发展初期,因而,理论研究尚有不足。即在分享经济新型商业模式研究中发现,当前准入门槛、劳工社保、税收监管、信息安全等制度标准,无法支撑分享经济发展。此外,由于当前产业发展尚未成熟,因而产品与服务的安全性、标准性、质量保障性,仍有不足,不能满足分享经济发展需求。但人们对分享经济发展的理解仅停留于现象观察阶段,未进入系统、科学的研究中,因而缺少分享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数据。为此,在“互联网+”领域发展背景下,应加快互联网与社会经济各领域融合、创新的研究,从而带领我国河南省等地区,逐步推动分享经济发展步伐,且最终更好地利用分享经济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作用,打造良好的国民经济发展空间。

二、河南省互联网经济发展现状

从河南省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成果角度来看,河南省各项指标位于前列。即到目前为止,河南省互联网用户已经上升至约6,627万户,网民人数为7,300多万人,普及率达到了78%。而从地理环境角度来看,河南省是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总量约为全国经济总量的1/3。因而,近年来河南省开始响应“互联网+”与经济领域融合的发展思想,引入酷派、富士康等移动终端。同时,开始建设苹果手机生产基地,继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同时,扩大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此外,在2015年,河南省为了加快分享经济的发展,实施了“全光网河南”的计划工程,且在工程实施期间,敷设了总长为120万km的光缆。同时,新增4.7万个4G网络基地,就此实现了对分享经济发展的支撑。

从宽带速率角度来看,河南省宽带用户下载速率达到了11.8Mbps左右,因而,在2016年,河南省网民中网络购物、团购、旅行预定、手机团购、网络理财、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等渗透率逐渐提高。而从河南省电商领域发展角度来看,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郑州地区装备制造业建立了B2B外贸平台。同时,设立了“多式联运监管中心”,最终在2016年的“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实现了3,860亿元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即电子商务交易增长速率达到了52%。

从以上分析即可看出,河南省互联网经济发展势头正好,因而应进一步加快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策略的推广,以期创造一个良好的分享经济发展空间。

三、河南省加快发展分享经济的对策

(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河南省分享经济领域不断发展背景下,注重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分享经济作用,应结合河南是全国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二类地区的特点,抓住部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辐射、示范、带头等作用,优化河南省互联网骨干网络架构。同时,在河南省区域构建“米”字形通信网络,并在2017年底,实现河南省通信网络与湖北、山西、上海、北京等24个省的链接,并将省际出口宽带增加到23800G,由此通过良好的通信网络支撑,促进互联网与各行业的相互融合,以期创造出新的经济发展生态;其次,在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实施“宽带中原”建设工程。即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时,增强郑州数据建设中心等的云计算、大数据等能力。同时,完善数据中心数据灾备、数据存储、信息交换等处理功能,最终经“宽带中原”工程计划的实现,在2018年底,将郑州服务器装机能力提升至130多万台,以此支撑新兴产业的发展;再次,在河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期间,也应将精力投入到互联网新兴产业,如电子商务、跨境E贸易、智能制造等。其中,农村电子商务领域的推广,需进一步完善综合电子商务平台,由此挖掘农村市场潜力,由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的结合,打造一个特色化“互联网+”产业,促进河南省分享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

(二)突出河南地区优势。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互联网+”与各领域经济产业的结合,应注重突出河南地区优势。首先,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中,应抓住河南省地理位置优势,支持河南省数据中心的建设。同时,在河南省北斗数据中心实际建设过程中,强化遥感卫星等的运用,继而通过智慧工作、智慧生活等的建立,进一步提高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水平;其次,由于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因而在河南地区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大力推广“互联网+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的建立,继而在智慧农业领域中,探索由互联网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经验,最终促进河南省农业实现信息化新路径的探索,且达到农村致富、农民增收发展目的;再次,由于河南省拥有信息工程大学等资源优势,因而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期间,应充分利用河南地区资源优势,建立部级移动智能终端安全服务基地,由此来保障分享经济发展中的信息安全,且带动河南地区分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由于河南省郑州市处于中国经济地理中心的特殊位置,因而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期间,也应在郑州建构“丝绸之路”电子商务发展基地。同时,依据河南省2015年12月实施的“一带一路”政策,逐步完善河南省交通枢纽,且由“一带一路”扩大河南省“丝绸之路”国际影响力,并形成大规模的双向贸易,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三)促进“互联网+”发展。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促进“互联网+”的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第一,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机构应加强与国家三大通信集团和F塔公司的合作。同时,在战略合作期间,鼓励通信集团加大对河南省“互联网+”发展的投入力度。即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等方式,协同设计现代农业、普惠金融等11项“互联网+”行动技术,为农业、金融等经济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第二,在“互联网+”发展期间,为了更好地打造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环境,应在“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计划中,进一步推广“互联网+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关注“互联网+小微企业”一系列行动发展计划,最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发展格局中,不断提升河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除此之外,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背景下,也应构建“互联网+城市”发展计划,即通过互联网与经济社会中城市、制造业、农业等的融合,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第三,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创造数字化产业集聚区,需以云计算大数据为支撑条件,建立中国移动数据中心、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等项目,服务于各种互联网业务,且积极争取互联网业务发展绩效。

(四)加快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中,对互联网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为了更好地满足河南省网络经济发展需求,应在互联网人才培养过程中,遵从因地制宜人才培养原则,但需在使用本地人才的基础上,立足人才需求方向,促进高校加快复合型人才、专业型人才等的培养,以期通过“缺什么人才,引进什么人才”的方式,突破河南省网络经济发展瓶颈,满足该地区分享经济发展需求。此外,在河南省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为了打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该地区有关部门应提供技术、物质保障、经费等方面的支撑。同时,在互联网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加强高校与平台企业的合作,继而为高校学生争取实习平台,组织学生深入到互联网企业,实习或者就业。同时,在产学研合作平台中,了解互联网信息安全等知识,并增强互联网信息安全“防火墙”防护能力等,以便更好地投入到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工作中,为该地区分享经济发展做贡献。即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做好互联网人才培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

(五)争取支持政策。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需争取一定的支持政策。首先,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期间,应加大力度支持分享经济的投资。即政府各级部门应整合各项专项资金,包括投资重点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规划等,大力发展分享经济。同时,在河南省分享经济投资支持中,应适宜的增加项目周期较长的工业示范工程资金投入,且鼓励金融机构对重点发展共享经济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并鼓励有经济实力的企业通过股票上市等方式,在国境内外募集用于分享经济发展的资金,由此带动河南省地区分享经济行动计划的进一步发展;其次,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期间,也应注重利用价格杠杆,即通过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间价格的调整,获取经济效益。同时,由政府机构指定石油、电力、天然气等能源领域的价格传动机制。然后,采取差异化收费政策,促进多元化分享经济的发展,且在分享经济发展中,带动经济效益的提升。除此之外,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期间,也应注重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即为了鼓励“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城市”等网络经济领域的发展,适当实施网络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期鼓励河南省各个行业在发展期间,实现高效性分享经济发展状态。同时,通过链接技术、产业链延长技术等的开发,达到万众创新格局,由此满足分享经济发展条件。

四、结语

综上可知,在新常态发展背景下,分享经济发展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关注。而由于河南省占据中国经济地理中心的特殊优势。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河南省优势,且利用分享经济集聚、开放、共享作用,挖掘分享经济潜力。应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从争取支持政策、加快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互联网+”发展等层面入手,打造良好的分享经济发展空间,以促进河南省网络经济的进一步转型。

主要参考文献:

[1]郭新华.河南省加快发展绿色矿业的对策建议[J].中国矿业,2016.11.1.

[2]朱婷婷,朴}圭.安徽省发展分享经济的建议研究[J].现代商业,2016.30.26.

[3]郑扬扬,吴迪.新常态下河南省经济发展动力探讨及对策建议[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