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健康管理范例6篇

高血压病健康管理

高血压病健康管理范文1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健康管理;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148-01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63人,其中男性42人,女性21人。

1.2方法 健康管理时间3个月,量化饮食和适量运动等非药物手段为主,结合合理用药。

2 管理内容

2.1 对所有参加健康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均经过社区医生“一对一”管理,根据不同的患者状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发放盐勺,能量监测仪,饮食日记本,每两周举行一次健康讲座。

2.2 合理饮食 高血压患者以低盐、低脂的清淡饮食为主,忌盐淹食品,每日盐摄入量应<6g,膳食粗细搭配,多吃水果蔬菜,适当摄入牛奶及豆制品,尽量使食物多样化,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还应限制甜食的摄入,饮食合理化更为重要。

2.3 适量运动 根据每个人不同年龄、性别、体重、血压状况制定不同的运动计划,开出运动处方,配以能量监测仪记录每天的运动消耗量,依据运动消耗情况及摄入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运动量的制定根据每位患者承受能力而定,以快步走为主,循序渐进,使其积极、规律、适当、安全、长期保持,量由小到大为原则,微微出汗为度。

2.4 合理用药 由于患者对降压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因此,选择药物不能一概而论,对于病程短的I级高血压患者,通过合理饮食及适量运动,大部分患者能较好的控制血压,若血压控制不理想,则配以小剂量降压药物均能控制在理想水平。对于II~III级高血压患者,选用价廉、长效、不良反应少的降压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若一种药物控制不理想则采用联合用药,血压稳定后继续观察一段时间,持续稳定后再逐渐减量,切忌避免血压骤降,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而发生危险。

2.5 心理指导 保持性格开朗,情绪稳定,避免大喜、大悲、大怒。在健康管理过程中,医务人员耐心细致的与患者沟通,对消除患者不良情绪非常重要,任何不良心理刺激均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儿茶酚胺等血管正性物质增加,引起血压升高,甚至引起脑出血。

3 结果

3.1血压控制情况 经过健康管理3个月,血压均控制在正常水平,平均下降7.5/4.2mmHg。

3.2 医药费支出情况 3个月管理期间,13.7%的患者用药量减少,已减量的患者平均医药费下降223.54元。

3.3生活方式改善情况 通过健康管理,绝大多数患者意识到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坚持药物与非药物结合的综合防治模式,改变了原有的不良生活方式。

4 讨论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排到所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之首,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在我国高血压病存在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愈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大多因不良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致病,据报道[1]健康生活方式可使高血压发病率降低55%, 对其所采取的治疗方案应是综合性的。此次采取健康管理方式进行综合指导,就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状况制定不同治疗方案,因人制宜,一对一治疗,对每位患者进行量化干预指导,通过限制钠的摄入,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控制体重,合理用药等多种治疗方案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大大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控制医疗费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健康管理,患者用药量较前减少,不但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而且大大降低了医药费支出。健康管理综合疗法治疗高血压是一种减轻家庭、社会经济负担行之有效的方法[2]。

健康管理期间定期进行健康讲座,邀请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大大提高了高血压病知晓率、控制率,3个月个体化、持续化的服务证明高血压的治疗采取药物与非药物结合的综合治疗比单一的药物治疗效果更好,调动家属参与、配合是治疗高血压病十分重要的环节,在社区采用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病进行防治是行之有效的模式,符合WHO所倡导的慢性病防治的基本原理与要求。

参与文献

高血压病健康管理范文2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健康管理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8-0007-03

高血压是导致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国外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导致死亡的第1位危险因素,疾病负担的第3位因素[2]。在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近2亿,且发病率逐年攀升[3]。高血压已成为主要死因的第1位[4]。相关研究显示,高血压的发病危险因素主要是血压偏高、超重、肥胖、过量饮酒和高盐低钾膳食[5]。如何进行系统、规范、科学的管理与监测,是控制高血压的核心与关键[6]。本研究通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实施行为生活方式干预、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等方式进行健康管理,了解健康管理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本院老干部门诊定期就诊的老干部,入选标准:年龄≥65岁,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8]。管理时间为2年,2010年9月~2012年9月。共90例符合标准,男85例,女5例,平均年龄(78.99±9.37)岁,大学及以上87例,高中2例,初中1例。职业:均是离退休人员。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血压、药物治疗情况等基线资料无差异。

1.2 方法

为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高血压病患者建立健康管理档案,收集个人详尽的健康信息档案,进行健康及疾病风险性评估,对其进行2年的危险因素干预管理。健康管理方式:①每月上门巡诊,监测血压、心率、体重;每年进行2次全面的健康体检。②健康宣教:许多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病知识一知半解,采用专题讲座、咨询、个别指导、发放知识手册等方式,使患者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③行为生活方式干预:建议患者控制热量摄入,控制高脂肪、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食盐摄入量≤5 g/d,禁食腌制品、蛤贝类、皮蛋等含钠量高的食物,戒烟酒。④运动干预:建议高血压患者根据年龄、自身体力情况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运动锻炼以有氧运动或耐力性运动为主[7],比如太极拳和老年健身操活动。⑤提高服药的依从性:在心血管专科医师指导下及时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保健护士制作每种药通俗易懂的作用、副作用、用法的卡片,指导规律用药的重要性,引导患者主动形成良好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服药的依从性。⑥疾病处理:因老年人病情变化快,常在休息或夜间发病,提醒患者常用药及备用药放在随手可取处,发生头疼、头晕等不适,立即停止活动,坐下或躺下,及时服用降压药,若不缓解及时就医。⑦体重干预:对体重超标者制定减肥计划,根据体重计算每日所需热量,三餐热量分为2/5、2/5、1/5。肥胖者适当增加运动量。⑧情绪干预:避免患者受到精神刺激和创伤,防止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⑨心理支持和疏导:根据老年人易产生恐惧感、孤独感、犹豫感等特点,给患者心理上疏导,指导患者调整好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①物理检查指标:体重指数、血压水平;②实验室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③行为生活方式:吸烟、饮酒、饮食、运动、心理;④健康宣教效果的指标:服药的依从性、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疾病的应对能力。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重复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管理前后观察指标的对比

健康管理后,患者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通过积极的干预,体重指数总体有统计学差异(F=3.535,P=0.03),管理2年后与建档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收缩压总体有显著性差异(F=53.915,P < 0.01),管理1年、2年与建档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管理2年与1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舒张压总体有显著性差异(F=23.646,P < 0.01),管理1年、2年与建档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总体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但是胆固醇管理1年、2年和建档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健康管理前后行为生活方式比较

患者的行为生活方式在1年、2年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干预时间越久越有效果;与建档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健康管理前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率、疾病应对能力的比较

通过健康管理,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病规律服药的重要性,1年后服药依从性差者24.5%,2年后减少了36.7%;几乎不了解疾病知识者分别减少了11.2%、65.6%;应对疾病的能力差者分别减少了8.9%、53.3%。时间越久效果越明显;各项观察指标与建档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 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大量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试验都已识别了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并证实了通过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美国的JNC7[8]、欧洲2003年高血压防治指南[9]、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0]等,还强调了对于正常高值血压的人群早期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并强调其他危险因素和疾病的干预治疗的重要性。健康管理能满足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医疗需求,在疾病知识掌握、自我保健意识、血压达标、心理状态、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大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1]。

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2年有计划的健康管理,发现体重指数、血压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胆固醇管理1年、2年和建档时比有统计学差异(P

通过有效的健康管理1年、2年后,吸烟者分别减少了7.8%、18.9%;饮酒者分别减少了8.9%、20%;饮食结构差者分别减少了30%、45.6%,饮食合理者分别增加了2.2%、18.9%;基本不运动者分别减少了28.9%、43.4%,运动适量者分别增加了6.7%、35.6%。据1993年全国抽样调查统计,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静态生活时间的增加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13]。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不断深化健康教育内涵,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高血压一级预防的最基本的措施,将干预血压、血脂、血糖并重,采取全方位的防治策略。郑庆梅等[14]研究发现对健康相关行为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在预防高血压、肥胖等慢性病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无论是JNC7指南,还是ESH/ESC2003指南和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都强调了将改善生活方式作为高血压防治的首选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

健康管理1、2年后,服药依从性差者分别减少了24.5%、36.7%,良好者增加了6%、32.3%;对疾病几乎不了解者分别减少了11.2%、65.6%,掌握良好者从无变化到增加了2.2%;疾病应对能力差者分别减少了8.9%、43.3%,应对能力良好者从无改变到增加了1.1%。说明通过各种方式的长期、反复、不断的健康教育,患者能自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卫生保健,学会自我管理。我国1991年第三次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揭示了我国高血压的特点: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三不(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爱吃药)[15]。大部分无症状高血压病患者不重视、不治疗;一部分患者对高血压病过于重视,对各种环境因素对血压的影响不能正确理解,造成对控制血压的信念动摇,使服药依从性下降,致使血压控制不达标。

健康管理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连续不断、周而复始、螺旋上升的全人全程全方位的医学服务[16]。陆勇等发现目前我国社区对慢性病干预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对患者和干预人群的跟踪随访,慢性病管理效果难以分析评估。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克服困难、不断总结、长期坚持健康管理。

总之,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多、慢病率的上升、医疗费用剧增以及健康保障模式的改变,催生了健康管理在中国的迫切需求。高血压病的防治是一种多途径、全方位的战略防御战。我们要转变观念,建立以提高知识水平为前提、充分调动患者内在动力为手段的新理念,通过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高血压病的控制率,减少并发症,改善和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钟玉薇,黄冠颖. 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近期效果评价[J]. 吉林医学,2010,31(22):3625-3627.

[2] Ezzati M,Lopez AD,Rodgers A,et al. Selected major risk factors and global and regional burden of disease[J]. Lancet,2002,360(9343):1347-1360.

[3] 尤川梅,熊先军,吴月华,等. 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8):513-516.

[4] 李立明. 流行病学[M].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37.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多重心血管病危险综合防治建议[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12):1061-1071.

[6] 李华英,胡宝珍.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管理的做法与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06,9(3):227-228.

[7] 刘秀梅,吴俊杰,段荣梅. 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的行为干预[J]. 护理研究,2007,21(7):1915-1917.

[8] Chobanian AV,Bakris GL,Black HR,et al. 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the JNC7 report[J]. JAMA,2003, 289(19):2560-2572.

[9]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Guidelines Committee. 2003 Eeropean Society of Hypertsion-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J]. J Hypettens,2003,21:1011-1053.

[1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0-1064.

[11] 张艳,呼延小媛,孙俊芳. 社区健康管理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8,10(5):359-361.

[12] 曾金生,刘东平,杨艳红. 冠心病患者危险因子的社区干预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9):844-847.

[13] Lsommaa BA. 主要健康危害:新陈代谢的综合症状[J]. 生活sci,2003,73:2395-2411.

[14] 郑庆梅,罗建中. 健康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干预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5):839-840.

[15] 李立明. 中国原发性高血压社区防治的进展[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4):298-299.

高血压病健康管理范文3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护理;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之一,该疾病的高发群体以老年人最为常见,且该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1]。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控制效果,文章选取了我社区120例高血压患者并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及慢性病管理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社区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抽取120例(男64例,女5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年龄62~84岁,平均(74.3±2.3)岁。高血压分期:一期高血压48例,二期高血压46例,三期高血压36例。合并症情况:合并糖尿病22例,合并冠心病14例,无合并症84例。文化水平:未接受过教育0例,小学文化程度34例,初中文化程度48例,高中文化程度22例,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10例。选取标准:①所选对象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且均符合临床上对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差异不具有特异性,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

1.2.1.1 书面宣教 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发放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手册,宣传手册的内容应包括高血压的形成机制、诱发因素、预防保健知识、控制措施等[2]。

1.2.1.2 口头宣教 定期对患者开展口头健康宣教,宣教时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当患者及其家属有疑问时应耐心解答直至其完全理解和掌握。口头宣教的形式可选择定期开展社区学术讲座、面谈式交流、电话随访等。

1.2.1.3 示范宣教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家用血压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通过亲身示范来加强患者的印象,使其充分掌握血压的测量方法和时间。

1.2.2 慢性病管理护理

1.2.2.1 血压的监测 根据患者的血压分期情况及其血压波动情况对患者进行定时血压测量,对血压波动轻微的患者可每周测量一次,对血压波动较明显的患者应测量1~2次/d[3]。对部分有经济条件的患者可告知其家庭电子血压测量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其自行测量和记录。

1.2.2.2 用药护理 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用药治疗和护理,嘱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在患者药物治疗期间严密观察其用药反应,发现患者出现药物副反应时及时停药并应急处理。

1.2.2.3 饮食管理 告知患者饮食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指导患者进行合理饮食,对于高热量、高脂肪以及高胆固醇的饮食如鱼卵、甜食、肉类、动物内脏等要尽量避免使用,同时,要告知患者戒烟酒、辛辣等刺激性饮食,并严格控制其每天摄入的盐量在2g以下[4]。

1.2.2.4 锻炼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运动计划并严格执行,运动的内容应以规律性、舒缓的运动方式为主,告知患者在锻炼过程中若发现身体不适等情况应及时停止运动并就医。

1.2.2.5 心理护理 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充分掌握患者的心理情绪和状态,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血压分期及心理情绪特点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尽可能满足其心理需要,为患者树立起治愈疾病的信心和正确对待高血压的观念。

2 结果

通过对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后,患者及其家属对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与宣教前相比明显提升,患者能基本掌握高血压的发生机制、诱发因素、控制因素、血压正常值等。同时,通过对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慢性病管理护理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均比护理前更稳定,且患者均能坚持科学合理用药和治疗。

3 讨论

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的范畴,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及管理护理干预的内容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与临床表现、饮食与运动要求、高血压诱发因素、生活习惯的指导、药物服用的依从性、高血压的预防和监测等[5]。开展的方式通常可采取示范训练、图文宣传以及集体或个人宣教等方式,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和社区慢性病管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较干预前更为稳定,且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及掌握情况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对社区老年高血压开展健康教育及慢性病管理护理是有效的、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陈燕,刘盼盼,薛泽刚.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管理中的作用[J].社区医学杂志, 2011,12(10):283-285.

[2]邓秋兰,李小明,庞玲玲.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09(25):336-338.

[3]李惠芝.论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护理干预的作用[J].哈尔滨医药, 2011,08(25):295-297.

高血压病健康管理范文4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管理;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1-0274-02

高血压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增长速度较快,预计目前中国的高血压患者接近1.6亿。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社区防治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规范高血压管理。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高血压预防控制工作,我们对上海市康健社区高血压管理重点一组对象在2007~2008年度在管理过程中的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了解社区高血压管理中药物指导工作的现状,完善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方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对2007~2008年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内282名高血压管理重点一组对象进行调查。

1.2 方法:应用中智防保管理软件(中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防保管理软件,高血压分组管理,版本号:2.4.0.0),采用对相关高血压管理数据回顾分析,对2007~2008年上海市康健街道内高血压重点管理对象(一组)的用药种类、用药变化与控制情况的年度评估(优良、尚可、不良)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全部资料经核对无误后,由专业人员采用Excel 2000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l1.5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高血压管理重点一组对象(282)例,其中规律服药治疗者例(274)例,按其国产复方制剂单药治疗、ARB或ACEI类药物、CCB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中药制剂、利尿剂、联合用药分七类,各类药物服药人数及分布比例见下表1。

2.2 一个管理年度(2007~2008年)内高血压用药有无变化与管理对象年度评估(优良、尚可、不良)的之间的关系见表2。

表2分析:χ2=4.566,P=0.102(>0.05)。

高血压重点一组管理对象用药变化与控制情况的年度评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高血压重点一组管理对象用药变化与控制情况的年度评估之间无关联影响。

3 讨论

高血压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美国成年人在1988~1991年患病率约为25%,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25%、55%和29%[1]。我国第3次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发现,高血压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了25%,控制率为4.1%;并进一步揭示了我国高血压的三高(高患病、高致残、高死亡)、三低(低知晓、低治疗、低控制)、三不(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吃药和不爱吃药)的特点[2]。目前上海已进入老龄化城市的行列,社区≥35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高,预防与控制高血压病是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重要任务。高血压人群综合防治对减少人群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水平,增加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控制率、减少心血管病急性事件的发生和死亡均有效果[3]。对高血压患者而言,能否坚持持续规律的治疗是影响高血压预防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

康健社区地处徐汇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我社区目前高血压规范管理率(高血压分组管理)达到50%以上。我们在本次调查中调查发现,我社区高血压重点一组管理对象282名,其中274人通过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即有97.16%的患者能坚持规律服药治疗,说明通过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危害和坚持规律治疗重要性有了一定认识。对这274位服药患者所服药物统计发现,复方类,ACEI或ARB类,钙通道阻滞剂是使用前三位的抗高血压药物,分别为35.77%,30.66%,19.71%.其中ACEI或ARB类与钙通道阻滞剂的高使用率与目前高血压防治指南相符。

同时分析了一个管理年度(2007~2008年)内高血压用药有无变化对管理对象年度评估的影响,结果显示管理年一年内用药有(无)变化者的控制情况:优良、尚可、不良分别占31.22%(45.90%)、28.96%(22.95%)、39.82%(31.15%)。经统计学检验,高血压重点一组管理

高血压病健康管理范文5

一、工作目标

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系统,利用现有网络对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的新发的首诊病例进行网路直报工作,制定慢病网络直报工作制度,由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疾控中心每季度对慢病报告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并写出简报。

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加强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__区疾控中心管理、评价,综合性医院协助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随访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机制。

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6、建立规范化的高血压、糖尿病计算机档案档案管理系统。

二、建档工作目标

1、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社区服务人口基线调查率大于40%;

2、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健康教育记录。

三、高血压工作目标

1、发现并至少登记高血压患者100名;

2、对至少20名以上的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其血压控制率≥60%;

3、发现并至少登记高危人群20名;

4、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测1次血压得比例达50%;

5、对高危人群的干预有记录及效果评价;

6、35岁以上居民3年至少测1次血压得比例达60%;

7、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达60%。

四、糖尿病工作目标

1、发现并至少登记糖尿病患者30名;

2、至少对其中15名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血糖控制率到60%;

3、发现并登记高危人群10名,每年至少测1次血糖的比例达40%;

4、高危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达60%;

5、对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有记录和效果评价。

五、实施计划

建立慢病网络直报系统和工作制度;对社区一般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在社区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

(一)、利用现有的网络直报系统,对今年新发的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病例进行网络直报。建立慢性病报告工作制度,责任落实到人。

(二)、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

1、高血压、糖尿病的检出

利用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社区免费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登记

将检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以及成都市慢病报告网络所报告的属于本社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并将所有信息录入相关的数据库,进行微机化管理。

3、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

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收集详细的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的要求进行临床评估,实行分级管理和随访,并填写《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卡》。对高血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方案和非药物治疗方案。当患者出现《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中规定的情形时及时转诊到上级综合性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继续治疗、随访。帮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技术支持。

4、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

对检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综合治疗方案,判断患者需要的管理类别进行随访和管理,并填写《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对糖尿病患者实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当患者出现符合转诊情况的病情时,及时转诊到上级综合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继续治疗和随访。帮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支持。

(三)、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导和干预

1、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检出。

按照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标准,通过日常诊疗、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主动筛查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

2、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导和干预

对高危人群采取群体和个体健康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对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了解,给与健康方式的指导,定期测量血压,血糖。

(四)、社区一般人群的健康促进

根据社区人群的健康需求,在社区广泛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社区人群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

1、在社区建立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橱窗,每2月更换1次内容,制作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单,通过居委会、医疗站点等发放给社区人群。

2、在社区每月举办一次高血压、糖尿病知识讲座和健康生活方式讲座、义诊等活动。

3、利用社区居民活动室等居民较集中的地方作为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宣传阵地,摆放各种宣传资料。

4、在社区开展免费测血压、血糖活动。

六、培训

按照《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生进行培训,以提高对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质量。

七、评估

1、过程评估

高血压、糖尿病建档动态管理情况,高血压、糖尿病随访管理开展情况,双向转诊执行情况,35岁患者首诊测血压开展情况,就诊者的满意度等。

2、效果评估

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血压、糖尿病相关危险行为的改变率,高血压、糖尿病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和药物规范治疗情况。

八、督导和考核

(一)、由区卫生局组织督导和考核,考核意见及时反馈到被检单位,以便及时改进工作。

(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制定内部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等规章制度,加强自我检查。

(三)、考核指标

1、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建档率和建档合格率;

2、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随访人数和规范管理率;

3、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及培训合格率;

4、社区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5、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改变率;

6、高血压、糖尿病控制率;

高血压病健康管理范文6

本文介绍了高血压的定义、病因及危害,阐述了高血压的健康管理模式,提出了健康生活方式属于健康管理内容之一,也是高血压健康管理的重要方式。

高血压的病因

根据病因是否清楚,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不明的高血压,其发生与遗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有关。继发性高血压有非常明确的病因,即高血压是某种疾病引起的,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如肾脏疾病、肾上腺疾患、肾血管疾患、大血管疾患、某些全身性疾患。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患者早期常无感觉,往往悄然起病并造成突发事件,被公认为“无声杀手”。在我国高血压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2004年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会上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现患患者数1.6亿,比1991年增加7000多万,而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30.2%、24.7%和6.1%。这些数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09年《中国城市人口死亡分析》最新显示,全国半数以上中老年人死于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肾并发症,近2亿高血压患者都随时面临中风偏瘫、突然猝死的威胁。

高血压的健康管理模式

当前公认的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方面:①高钠盐饮食:流行病学和临床观察均显示食盐摄入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有关,高钠摄入可使血压升高,而低钠饮食可降低血压。②超重与肥胖: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体重指数偏高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肥胖者和中度过重的人,减肥可降低他们的血压。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不仅超重的人容易患高血压病,而且身体脂肪的分布特点也与高血压有关。身体的脂肪过多地集中于腹部,形成向心性肥胖(通常以腰围/臀围比例来衡量)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远远高于一般人群。③遗传因素: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多种遗传性疾病,这种病的发生几率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与环境因素有关[2]。④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后会使周围血管收缩,致使血压升高。根据临床观察,吸烟者发生恶性高血压病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4倍;高血压患者大量吸烟,则导致心脏病及因心脏病致死的危险性大为增加;而且如果高血压病患者再吸烟,也会大大增加对降压药的耐药几率。⑤饮酒:饮酒和心血管病的关系,近年来已经受到相当重视。长期饮白酒50ml/日以上,是高血压病发病的危险因素。⑥精神因素:紧张是指由内外紧张因子引起,紧张可引起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头部和肌肉血液供应增加,内脏血液供应减少,若过于强烈持久或反复发作,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理损害。以上6个因素是高血压确定的危险因素。此外,缺乏体力活动、A型性格等在部分的研究中显示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针对主要的危险因素,开展生活方式指导:①减少食盐摄入量:每天摄入食盐量应少于5g。②合理膳食:饮食应限制脂肪摄入,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糕点、甜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鱼、蘑菇、低脂奶制品等。③合理减肥控制体重:适度节制饮食,减少每天摄入的总热量;增加体力活动,包括快步、慢跑、游泳等。④戒烟限酒:烟草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并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大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⑤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每次活动一般以30~60分钟为宜,强度因人而异,量力而行。⑥情绪稳定: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健康生活方式属于健康管理内容之一,也是高血压健康管理的重要方式。美国全民健康教育的内容就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疾病,若认识到位,措施得当,不但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水平,而且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从而有效保护个人健康,降低疾病负担。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烟;坚持适量体力活动;合理膳食,适当限制钠盐及脂肪摄入,增加蔬菜与水果摄入;节制饮酒;保持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心理平衡。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重预防、重保健、治未病,使人们逐步形成维护促进健康,不得病或少得病的意识和观念,才能使人们摆脱疾病的困扰,掌握健康长寿的主动权。

讨 论

本文主要是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高血压对个人、家庭的危害,教育目标人群自我识别高血压,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给个人、家庭造成的影响,指导目标人群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重点干预35岁以上的正常值高血压、超重肥胖人群,以利推迟或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同时指导高血压患者规范用药,按各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防治措施,从而使高血压的健康管理达到规范管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