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建设范例6篇

设施农业建设

设施农业建设范文1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08年5月以及7月对苏南地区农业旅游景点内的游客以及有关工作人员进行随机访问,发放调查问卷共200份,回收问卷198份,其中有效问卷195份,回收率为99.00%,有效率为98.48%。本次农业旅游景点旅游设施建设调查以苏南地区的七个农业旅游景点为调查对象,分别为:南京千盛农庄、苏州农林大世界、苏州旺山农庄、苏州艳阳农庄、苏州星期九农庄、无锡唯琼农庄和无锡龙寺生态园。问卷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设定相关变量,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相关变量值,采用EXCEL得出相关表格以及分析结论。

二、研究背景

在旅游业发展日益火爆的今天,农业旅游渐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问题。农业旅游设施建设是发展农业旅游的核心,是将农业资源地转化为农业旅游景区的关键。当前农业旅游开发实践中,存在着旅游设施建设过于不足或“城市化倾向”,导致农业生态环境以及“乡村性”破坏、吸引力下降等问题。本文以苏南地区开发较为成熟的农业旅游地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从不同职业游客角度对农业旅游设施建设进行差异性分析,旨在使设施建设更加符合不同职业游客的需求,进而有效推动农业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

三、调查结果分析

1.不同职业游客职业结构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不同职业在问卷中的分布比例,学生(40.5%)、企业管理人员(27.2%)所占比例远高于其他职业,其次分别是公务员(8.2%)、农民(6.7)和工人(4.6%)。以上五种职业占据了被调查者的90%左右,可以说是来访农业旅游景区的主要群体,职业来访率和回头率都很高,应该受到农业旅游景区的重视;被调查的教师、军人数量较少,其他职业不具代表性,笔者以下不予分析。

2.不同职业游客对不同设施满意度差异性分析

由表2可知,不同职业的游客对不同农业旅游设施满意度各不相同,尤其在农家餐厅和解说设施上表现最为明显。农民对农家餐厅不满意度最高(33.3%),公务员不满意度最低(5.6%),其他职业对该设施不满意度也较低,均在10%左右。

企业管理人员对解说设施不满意度最高(23.5%),工人和学生不满意度也在15%以上,企业管理人员、学生等对解说设施的知识性、指导性比较看重,过于简单、单调、乏味的解说设施内容往往不能满足这部分群体的要求。

不同职业游客对公共卫生设施不满意度都比较高,农民不满意度最低也在16.7%,最高的公务员甚至达到了44.4%,公共卫生设施可以说是农业旅游景点数量最多的设施之一,其风格、位置、整洁程度对各种职业游客影响力较大,但却往往受到农业旅游景区的忽视,不是缺乏创新、没有乡土气息就是长期没有更新、污损不堪。

四、对苏南农业旅游设施建设的几点建议

1.深入调研游客职业特点,有的放矢开展建设

游客的职业特征各不相同,对旅游设施的需求、关注点、审美能力和审美心理存在巨大差异,这给农业旅游设施建设怎样满足游客的差异性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商务型游客,如企业管理人员、公务员,对餐饮及交通等设施更为关注,且对园区内的生活配套设施要求高,在保持农家餐厅、交通绿化设施良好现状的前提下,应加大游憩、解说设施等的建设力度,尽量满足其需要,以争取回头客;而对于度假休闲或学习型游客,如学生,他们对园区内的游憩、解说设施更为关注,游憩设施的建设要突出趣味性与冒险性,解说设施的建设要能够提供更多的知识和方便。对于工农来说,则更关注旅游设施的实用性,当前各景区都比较注重旅游设施的建设,使得工农的农业旅游偏好相对较容易得到满足。

2.把握主要矛盾,主攻个别职业

农业旅游观光游客何止几种,但笔者所述五种职业可以认为占据游客大部分比例,具有代表性。尤其学生、企业管理人员、公务员就占据了四分之三左右。农业旅游示范区,尤其是中小型或刚刚起步的农业旅游景点可将主要精力头放在这几种职业的接待上,针对职业特点与需求完善各种设施的建设,但不可顾此失彼,过于青睐某一职业游客,否则会造成不同实施的普遍使用率不强。如果该农业旅游景点客源稳定、效益较好的话还可发掘潜在市场,如离退休游客等。

3.注重细节,不忽略任何一种设施的建设

相对于见效快、收益大的餐饮设施等,对于各种职业游客普遍关心的、关系到游览质量的解说和公共卫生、解说、游憩设施,则要加强农业旅游示范区的环境营造,从细节出发,增强景区的整体和谐性,从游客需求出发,做好设施地维护、保养和更新工作,同时加强设施创新工作,提高设施的可持续性,尽最大努力吸引、挽留游客,增加不同类型游客的数量。这些设施投资相对较小、易于改进、改进效果明显,应该是农业旅游景点再建设的起点和重点。

4.有针对的开展宣传工作,争取回头客

农业旅游景点在进行宣传促销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广撒网的宣传方式时不可取的。比如可以打造“学生游学专线”“带薪假期两日游”等等,针对不同的职业采取不同的宣传方法,甚至可以专门到某一职业集中区域进行宣传,不但可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宣传与实际情况相符的话还会争取到大量的回头客。

参考文献:[1]江宁,陈建明.从游客涉入角度对生态旅游景区解说系统满意度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0.

设施农业建设范文2

1合肥郊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农业基础设施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物质保障,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央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政治局去年底召开会议研究农业问题时提出了要突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议。2002年以来,合肥市各级政府都强化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组织和领导,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使得近四年来郊县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根据作者对郊县农村乡镇的实地调查和已掌握的统计数据看,郊县农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并没有根本性改变:从横向上看,在市郊农村与郊县乡镇,不同乡镇间的基础设施占有率之间差距在不断扩大;从纵向上看,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因此它成了合肥市农村、农业稳定发展和郊县农民增收的最大阻碍因素,也是当前农民最希望解决的紧迫问题。具体来说,农业基础设施滞后突出地表现在交通、电力、水利等几个方面。

1.1农村交通设施建设公路运输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的,是一些偏远地区唯一的交通运输方式。把通达大道修到农民的家门前,不仅方便农民出行,使农产品流通顺畅,对农副产品的运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群众收入和地方经济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2002年之前全市郊县农村各行政村基本上处于不通公路或路况不好、交通阻滞的状况,经过几年的建设,道路交通状况有了很大改善。2004年年底全市实现了所有行政村晴雨通车的目标,到2005年合肥郊县农村交通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的目标,但是到顺畅便捷的交通状况的目标并没有真正实现,因为直通村民组的水泥路仍然尚未修建完成。根据安徽省交通厅的统计,到2006年全市“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目前已完成1100km,仅占全部目标的50%,预计到2009年年底才能全部完成目标。[2]不仅如此,现有的村级公路多数技术等级较低,路面结构以泥石路居多,路基松软,路面狭窄,行车难,抗灾能力较弱,一到雨季便泥泞不堪,行车非常不便;已修建好的村级公路90%需要整治,需要投入的资金比较大;即使在已建成的通村公路中,有些公路虽然可以通车,但是,由于无后期的养护资金,道路质量和通达水平日益变差;“瓶颈路”、“断头路”较多,镇际间和村际间公路建设死角较多,缺乏科学合理的公路运输网。

1·2农村电力设施建设农村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电力支撑。据抽样调查,郊县所有村庄和农户都已通电,而且大部分都进行过农网改造,实现了“一户一表”。即使在边远农村,也做到了村村有电。例如肥东县最偏远的龙山乡,全乡拥有供电台区29座,杆线约99·75km,电网覆盖率达100%,年用电量约100万kw·h。但是大部分村社仍然使用七八十年代架设的老线路,而且线路设备严重老化,供电能力低,电力弱,线路电耗高,电价居高不下,大大增加了农村用电负担,限制农用机械的推广使用。另外,随着农业发展,农村用电需求量逐步增大,现有落后的电力配送已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镇、村和广大农户强烈要求加大投入,对村社的农网进行及时改造。2006年合肥市政府提出了新农村电气化的建设工程:通过农网工程建设,提高农村低压电网的供电质量和安全可靠性,加强农村电网的安全管理和用电服务,改变过去农村常发生的低电压现象,降低农业生产用电的损耗和费用。但是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的限制,要想实现村村电气化的目标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目前的规划是到2009年实现20%以上的乡镇、村达到新农村电气化标准要求。

1·3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基础设施。合肥地处江淮分水岭,丘陵岗地面积占92%,地势中间高、南北低,雨水留不住,蓄水能力很差,地理地质的客观条件造成了旱灾多发。如遇干旱,则水利费用较高,就会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因此农民对水利设施的需要较道路设施的需要更为迫切。据统计,合肥市现有各类小型水利工程140372处,其中小(二)水库551座,塘坝117608口,总蓄水12·40亿m3;电力排灌站1190座,装机2100台套,装机容量5万多kw;砖井5173眼,其它小工程15818处,涉及灌溉总面积6·67万hm2。[3]肥东和肥西两县以及合肥郊区农村地理条件相对优越,从调查的几个村庄来看,尤其是接近市区的乡镇,都拥有较完善的供排水系统,例如包河区大圩乡拥有田间道路,沟渠200多km,涵闸,桥梁,排灌站等水利设施300多处,已经形成了路成网、田成方、树成行、水相映的现代化水利灌溉系统。即使是肥东龙山乡这种交通比较落后的市、县边远乡镇,全乡现有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11座,拦水坝2座,大、中型塘坝740余口,蓄水总量约400万m3。龙山乡2005年新建当家塘4口,加固、维修古铜水库,姚塘水库,1997年以来新建黄塘等(特大标准塘)7口;挖大中塘坝64余口,增加蓄水量346万m3,扩大灌溉面积60多hm2;打各类压水井砖井240余口;建造日出水量120多t自来厂一座,基本解决了群众正常年份的生产、生活用水。[3]但是,从总体上看,三县水利设施还是相对落后,要想变被动防汛为旱涝保收,还必须进一步改善水利设施。

2合肥郊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战略部署的实施,合肥市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但在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2·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往往规模大,投入的资金多,少则上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并且工期长,收效慢,工程建设少则一年完成,多则几年完成。资金问题是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的问题。按计划,今年合肥市将建设各类农村公路500km,以25万元/km的工程建设标准测算,全年农村公路建设规模将达到1·25亿元。水利建设方面仅肥西县要求全县870多km的干支渠有效整治、计量设施基本配套完善、防洪保安工程得到全面加强、防洪灌溉有保障、计量用水能实施、农村饮水基本安全的目标,使该县的水利条件得到较为彻底的改善。经初步测算,大约还需投资8·6亿元,而要实现到2006年村村通柏油路(水泥路)目标,总投资约4·1亿元,其中按规定省里可补助1·2亿元,地方还需配套2·9亿元。目前,乡、村级债务负担沉重,基层组织正常运转都较为困难,仅肥西一县,乡镇、村两级负债分别都在1亿多元以上。[4]

2·2经营体制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无法调动农民积极性在工程建设中,广大农民主动参与度不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影响其积极性的发挥。近几年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地方政府各主管部门在工程立项、建设和管理中扮演主要角色,而对广大农民群众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力度不够,农民在整个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处于被动地位。该问题导致的后果,一是由政府部门组织实施项目,往往习惯于行政管理方式,项目逐级下达、层层分解,不论项目规模如何都实行招投标,建设和管理由部门自行负责,这样增大建设成本,造成浪费,甚至易滋生腐败。二是由于项目区域内的农民在整个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处于从属地位,农民参与不多,产生抵触情绪,其投入热情、工程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被发挥出来。在对肥东县的调查走访中,有一部分农民甚至认为,自己非但没有从工程建设中得到实惠,还由于投工投劳加重了负担。这些项目建成后,管理难度增加。

2·3农业基础设施运转缺乏保障以肥西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例,近年来虽然通过多方支持,陆续完成了巢湖大堤综合治理、丰乐河综合整治、江淮分水岭塘坝兴修、潜南等灌区续建配套、水库除险加固等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使水利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就目前的水平来看,也只能基本保证防洪安全。另外,分干支渠以下的水利设施配套不健全、计量用水条件不具备、渠道淤塞等问题非常严重,加之水费难收缴,水管单位连人员工资都得不到保证,已建水利设施无钱维护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保证水利设施正常运转已相当困难。

2.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往往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以及强有力的措施保证。设计时没有长远规划,没有与时俱进,致使农业基础设施建成后远远不能满足现有和今后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存量上与农业的发展不相适应,而且增量上也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要求。例如,许多建成的村级公路规划设计滞后,没有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缺乏建前、建中、建后各环节的科学管理和有效措施:路面狭窄,往往是单向车道,交通繁忙时容易造成拥堵。再比如建成的水利设施,只能满足现有农田的灌溉要求,但是一旦遭遇洪涝灾害,便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等等。

3加强郊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通过对合肥市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看到,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仍是合肥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如何加快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城乡统筹,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要解决投入问题。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合肥市财政支出长期以来主要集中投入市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真正投向三县农村的并不多,从表1我们不难看出,尽管支农支出绝对数额在逐年增加,但是占总支出的比例并没有提高,甚至还略有下降,这是造成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最重要原因。根据“两个趋势”的科学论断,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与此相适应,财政作为主要投资主体应当转变成涵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应当纳入公共财政的投入范围。从现在开始,要更多地关注和支持农村,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另外,根据《农业法》的有关规定,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因此,财政支农力度应逐年加大。

要通盘制定城乡发展规划,加大市级财政性建设资金对郊区和县域的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形成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财政对农村基拙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的投入。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公益事业提供公共产品,应当是财政投入的主要领域。要把政府投资的重点转向农村,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市发展的大局来考虑,纳入全市财政预算支出的总盘来安排,不断加大投入比例;要进一步改进投入方式,按照“谁主张,谁投入”的原则,尽量减少项目投入配套,减轻基层负担,真正做到以城带乡。

表11986-2005年合肥市各时期支农支出全额

3·2因地制宜,创新管理模式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时,应坚持和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合肥市抓住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发动群众进行集中治理,并从群众需求最迫切的建设项目入手,做到村村有重点、有特色,杜绝面面俱到。针对迫切需要,采取缺啥补啥的方法,科学合理地使用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减少资金的闲置使用。对国家和集体投资的基础设施,在确保安全、有效运行、发挥效能的前提下,可以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引入竞争机制,引导当地业主或农民承包经营,实行市场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缓解设施在运行中各种经费的不足。对村社一些小型基础设施可引导组建合作经济、股份经济、股份合作经济等形式,实行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譬如,肥西县依托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了贷款1·5亿元,筹集土地出让金4·7亿元,争取国债项目资金3600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基础设施的投入。[5]

3.3多元引资,拓宽资金渠道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要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会越来越多。过去,农业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主要由乡镇政府和村集体大包大揽,但是各级政府财力是有限的,大部分乡镇都是“吃饭”财政,只能勉强维持机构运转,加上村社集体经费又严重缺乏,农民承受力不强,农业效益不高,全部让农民进行自我修建也不现实。因此,在投资方式上,应切实改变做法,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个人、集体、各级政府等各类主体投资建设。

(1)通过上级在各乡镇的农业项目实施,实行基础设施建设捆绑进行。例如肥西县被国家财政部确定为中央财政整合支农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26个试点县之一,享有2006年、2007年连续2年每年1000万元的中央财政整合资金扶持政策。2006年项目落实情况良好,并通过评估验收,2007年扶持资金已经到位。

(2)通过“一事一议”,按照谁享受、谁负担和自愿的原则,引导农民自主投入。可将“一事一议”运用于联村联社建工程、联户建工程,实行共同管理,共同经营,共同受益;也可实行政府搭台、业主开发、农民参与、滚动发展,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

(3)通过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积极争取投入。1998年以来,合肥市在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产权制度改革方面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等方式,明确所有权、拍卖使用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盘活了存量资产,调动了工程所有者的积极性。

设施农业建设范文3

1.1国家投入政策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水利工程的投入主要以大江大流为主,加强对这些重点工程的堤防建设,而自2004年以后国家又把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放在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和灌区渠道和泵站的更新改造上,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则投入较少,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从而导致严重滞后的局面。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的规划由于投资力度不足而导致迟迟无法完成规划的任务,而对于一些中小型灌区不仅缺乏资金渠道,而且财政投入与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由于受到资金上的制约,从而导致一些新建及改造的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着单价较低、标准不高的情况。同时是由于资金的缺乏,而导致当前的大农田水利设施都存在着失修、无人管理的情况,这就导致大部分水利设施处于荒废状态,不仅无法发挥其抗涝防旱的能力,同时也导致灌溉能力降低,无法保证粮食的生产安全。

1.2农村水利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由于国家和政府缺乏较大扶持力度,而且农民自身的投入能力还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则很难得以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基层水利管理机构存在着人员短缺及管理混乱的情况,水利公益性的管理职能不到位,而且缺乏对水利设施维护和运行的技术指导,没有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及粮食的安全。

2.加快水利建设,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我国目前的水利改革过程中,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是改革中的重要内容,这对保证农业的稳定发展及国家粮食的安全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根本。搞好农田水利建设,要特别重视大中型灌区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发展节水灌溉。与此同时,要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要求突出加强农田水利薄弱环节建设。以灌区配套和节水改造、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为建设的重点,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着力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十二五”时期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为农田水利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搭建了更宽阔的平台。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来抓,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和根本性措施来抓,在未来农业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不断提高灌溉保证率和农业用水效率与效益,努力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

2.1加大国家对水利的资金投入

资金支持是水利加速发展的关键。水利资金投入包括中央财政拨款、地方配套资金、银团贷款和社会资金等方式,其中以中央财政预算专项资金为主。当前,我们一方面要加快完善以财政为主导的农田水利投入机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落实好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同时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又好又快推进农田水利新发展。还应改变“重大轻小”的建设思路,将中小型水库和中型骨干水源工程纳入中央投资计划,加大对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加对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更新改造的财政投入,特别是要解决末级渠系的建设和维修问题。

2.2加强水利立法,创新发展机制

要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加强农田水利立法工作,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引导和促进农田水利建设。要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分散供水工程,要积极推广项目公示、资金县级报账、主要设备集中采购、巡回监理、农民用水户全过程参与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积极推广“规划控制、定型设计、定额补助、以奖代补”建设管理新办法,探索建立适合小型农田水利特点的建设管理制度,鼓励和引导受益农民直接参与这些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要把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更好地结合起来,把保障发展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把构建现代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更好地结合起来,奋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

2.3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应对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应把节水灌溉作为根本性措施大力推进,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除了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新建灌区必须满足节水灌溉要求。通过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等项目,加大力度推广喷灌、微灌和低压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建设节水型农业体系。在生物多样性特别脆弱的西南地区,特别要改善耕作方式,逐步恢复植被,达到水源地生态涵养的功能。

2.4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加快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建设,实现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全面覆盖,有效的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健全水利服务体系。首先应加强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建设;其次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最后成立公益性的专业化服务队伍。应根据我国各乡镇的特点,因地制宜加强乡镇水利服务体系的建立,使乡镇水利站的建设得以进一步的规范,加强对水利人员的培训,从而有效的提高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

2.5加强人才的培养

农业的发展需要大兴水利建设,而水利建设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则是需要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当前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加快农业的发展进程,则需要具有领导能力和驾驭市场能力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即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又具有较强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3.结束语

设施农业建设范文4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农场特色

企业文化能激励与支持创新活动,能够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保证(减少内耗),争取创新产品或服务商业化的机会,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和未来。农场领导班子成员既要确立充分体现农场特点和规律的发展策略,又要瞄准农场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既要构建符合农场生产经营规律、科学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又要充分发掘和调动职工的潜能,坚持以人为本;随着市场的变化、政策的调整、管理者的变动,既要适时为农场企业文化注入新的内容作必要的补充和微调,又要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以保证农场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设现代化大农业

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员工视企业为家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因此,要办好企业,必须研究好企业文化。农场企业文化要紧扣农场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因为它是职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农场经营理念、经营管理模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农场企业文化是一种以农场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这就决定了农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文化蕴含的内容随之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且每个阶段的企业文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农场所处时代的特征。为此,嫩北农场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中,遵循企业文化传播规律,积极探索企业文化传播渠道,将落实企业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融入到生产经营活动和生活的每个细节,让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抓住职工的心,形成职工的行为习惯,实现文化力向生产力和竞争力的转变。而且在企业文化形成、传播、升华的各个时期,行业、时代都会赋予它不同的任务和责任,进而开辟出一条发展繁荣企业文化之路。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强化农场科学管理

农场文化是形成和建立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的思想,并且通过制度和机制得到集中体现。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灵活的运行机制,直接作用于职工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价值导向的作用,能有力地促进农场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如不把先进的文化理念融贯于创新的经营管理机制之中,不通过加强企业管理、转换机制来促进观念的更新,农场文化的创新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将企业的经验理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是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来实现的。制度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因此,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杜绝随意性,增强农场自身的约束机制,实现农场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要建立健全企业自身的教育培训管理体系,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围绕农场的发展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职工岗前、岗中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改善和优化职工的知识结构;健全和完善在用人、用工、薪酬、升迁、奖惩、安全生产等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加大力度,兑现承诺,激发职工敬业爱岗、争创一流、奋发向上的热情。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设优质职工队伍

设施农业建设范文5

近年来,临安市立足山多地少的地理条件和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以打造大都市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物质装备条件,设施农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受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设施农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明确思路、强化措施、加快推进。

1临安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是受制于耕地数量和地理条件,农业基地的规模偏小,影响了设施农业项目的申报和建设。临安俗称“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区丘陵田地分散,集中连片的耕地稀缺,农业基地建设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面积和规模达不到项目建设要求和补助条件,而失去提升档次和壮大实力的机会。

二是受制于资金和技术,农户专业化程度低,经济实力较弱,影响了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临安山区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总体素质不高,农田基本条件较差,投资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的设施农业比例很小,大棚设施中钢架大棚、连栋大棚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总体建设水平偏低。

三是受制于“小农”意识和分散经营,土地流转进程缓慢,影响了设施农业的规划布局。山区农民多数将承包土地作为“口粮田”,流转土地的意愿不强。而且田间种植的农作物品种繁多,特别是竹笋种植面积较大,不利于形成统一的规划布局和规模经营。

四是受制于“龙头”不强,没有真正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设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影响了设施农业建设水平的提升。临安农业龙头企业实力不够强,组织和带动能力不明显,有品牌、有竞争力、有技术含量的农业龙头企业不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本处于初级状态,管理上还没有完全规范化,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紧密结合的利益共同体。

2加快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是抓规划引导。按照“区域化布局、集聚化发展”的思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设施农业生产布局。在临安市的“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发展设施农业已被列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项目,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农业设施基地面积将达到3万亩以上,规模化设施养殖比重提高到85%以上。在“两区”建设规划中,农田基础设施、服务配套设施、生产技术装备等农业设施将作为主要建设指标,以全面推进“两区”综合设施化水平达到70%以上。

二是抓科技支撑。大力推广大棚设施、微蓄微灌、畜禽养殖设施,扩大设施化生产,鼓励利用非耕地和质量提升难度较大的农田发展设施农业。积极发展钢架大棚、多功能养殖温室、连栋大棚、环境监控和检测、喷滴灌设施、基质栽培、病虫害防治、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采后商品化包装分级、储藏保鲜、主要养殖环节设施等,促进设备设施的更新换代和产业的技术升级,提升设施装备水平。深入实施农机化促进工程,积极引导发展小型耕作机械、植保机械、割灌机、山核桃脱壳机等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的农业机械化水平。

三是抓政策激励。在市政府不断增加“三农”投入的基础上,通过资金整合、项目带动、配套保障等多项政策措施支持设施农业建设,提高生产经营主体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同时,积极争取和整合各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开发、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和标准农田地力提升等支农资金,统筹安排,优化配置,重点向设施农业建设倾斜。在农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和实施细则中,将进一步明确设施农业建设的具体要求,在政策上将进一步保障设施项目建设。

四是抓服务保障。切实做好设施农业发展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结合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和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积极组织生产经营主体进行设施农业技术培训,提高设施农业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安排农技人员与设施农业基地“捆绑式”结对,提供全程综合服务。积极做好设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土地置换和流转,促进设施农业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积极做好市场营销服务,培育和规范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努力降低农民投入设施农业的风险。

3几点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增强政策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强对发展设施农业的领导。同时,要在现有的政策扶持基础上,建议设立设施农业扶持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规模化设施农牧业基地建设。

设施农业建设范文6

为了解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部署,9月10日—11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水和,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尚天法分别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农业小组人大代表,分赴林州市、县、滑县、内黄县等县(市),听取了有关县(市)的工作情况汇报,认真察看了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与基层干部群众进行了广泛的交谈,对我市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有了较深的了解。

一、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通过视察,大家认为: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使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快,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成绩突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明显加强。近年来,我市以“红旗渠精神杯”竞赛为动力,持续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连续14年获省政府颁发的“红旗渠精神杯”。在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先后实施了南谷洞、琵琶寺水库除险加固,河市区东段治理、茶店坡沟治理,引黄补源、跃进渠灌区节水技术改造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方面,通过建水库、机电井、旱井、水窖、集中供水处,初步形成了沟相通、渠能联、旱能浇、涝能排的防洪除涝抗旱减灾体系和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节水灌溉面积已达370多万亩,年可节水3亿m3,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二)重点林业工程进展顺利,林业生态市建设开局良好。近年来,我市林业工作紧紧围绕林业生态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两大任务,积极组织实施了太行山绿化、防沙治沙、退耕还林、外资造林等重点林业工程,扎实开展“四荒”拍卖造林体制改革,大力搞好林业高效园区建设,切实加强林地、湿地、沙地林业资源管护工作,使全市各项林业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在今年林业生态市建设过程中,通过加强领导、加大奖补力度、严格考核奖惩、严把造林技术关、实行户户合同以及广泛宣传发动等措施和手段,使我市林业生态市建设开局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34.28万亩,是省下达28.83万亩的119%,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4.3万亩,是任务的100%。全市的林木覆盖率由21.6%提高到25.4%,生态环境状况初步得到改善。

(三)耕地保护政策及责任制得到了较好落实。近年来,我市把保护耕地作为确保粮食安全和保护农民利益的首要任务。通过强化领导、广泛宣传、动态巡查、开源节流等一系列措施,全面落实关于耕地保护的各项政策、规定,实现了全市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确保了全市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全市现有农用地面积522646.49公顷,其中:耕地408214.21公顷;园地1505.39公顷;林地68926.49公顷;牧草地4.71公顷;其他农用地33995.71公顷。1999年—,我市共实施占补平衡项目782个,新增耕地面积9826.66公顷。此外,我市还开展了工矿废弃地治理和砖瓦窑厂复垦等项目,自以来共开发整理和复垦土地4.3万亩,新增耕地21200亩。

(四)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较快,农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新机具推广、农机具购置补贴、组织联合机收、机械化秸杆还田、农机行政执法等工作,不仅提升了农机装备水平,而且提高了农机管理工作水平,有力的服务了全市的农业生产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已达514.64万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7870台、联合收割机6900台、秸杆还田机7522台、旋耕机7196台、机引播种机34130台(其中免耕播种机1230台)。随着我市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一方面提高了我市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增强了农业抗灾防灾能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解放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了我市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加大了科技兴农力度,农业技术推广成效显著。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认真实施种子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和绿证工程“四大工程”,积极推广各项优质配套技术。如滑县结合其工作实际,创建了三大科技推广体系,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目前,滑县小麦优质专用率已达到100%。使精量半精量播种、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得到推广,推广配方施肥250万亩,今年夏粮生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接近170万亩,基本实现全县覆盖。林州市近几年来每年都会引进农业新技术6—8项,农作物新品种30余个,筛选出适合该市的农业新技术3项,农作物新品种10余个,并认真加以推广。内黄县重点推广了优质小麦、玉米、花生、尖椒以及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治理等5项新技术,推广面积较大,使该县的农业效益得到了较大提高。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用于农业基础建设的财政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仍很薄弱。近年来我市对农业的总投入虽然大幅度增长,但大都用在了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高新技术项目等方面,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却明显不足。因此,我市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如全市已治理的中低产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不足30%,尚有近400万亩的中低产田有待开发改造。通往农田的道路、桥梁年久失修,有些已经损坏,雨天泥泞难行,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但由于农村集体经济力量薄弱,群众“一事一议”比较困难,极需要财政投入资金修复改造。此外,今年是创建林业生态市第一年,省下达我市植树造林任务已超额完成,但市财政奖补资金缺口较大,至今没有到位,占地补助资金具体落实时间也没明确,群众吃不上“定心丸”,将直接导至夏秋两季收种时新植树木的保存问题。

(二)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老化问题严重。我市的许多农田水利工程,如红旗渠、跃进渠、漳南渠、豆公渠等灌区工程大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年久失修,老化问题严重。代表在视察中看到,豆公灌区的拦河大闸仍在带病运行,急需修复。据汇报统计,全市110座小水库中,有60多座病险水库未得到治理,严重威胁下游安全。许多桥梁、涵闸等建筑物,由于当时的设计标准低,经过多年超标准运行,现在大部分已成病险工程,桥梁断裂、桥墩倾斜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急需要进行技术改造。据了解,县存在比较严重问题的桥涵闸就达643座,滑县2600座桥梁中的半数承载能力不够或损坏,200座水闸中90%存在漏水等毛病,有的已无法提起。而且,目前我市有很多水井没有通电,只能用柴油机进行灌溉,浇一亩地要比用电增加成本12元。全市现有的540万亩耕地中,还有90万亩的耕地缺少灌溉设施。另外,内黄县倾全县之力耗资4800万元历时四年的修建的引黄补源工程,由于上级没有统一调水机构,至今没有引来黄河水。

(三)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一是大多数乡镇农技站已名存实亡,即便是仅有的一两名农技人员,也往往服务于政府的中心工作。二是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待遇低,人心不稳。三是随着农业技术推广力度的加大,对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而目前农业技术干部再培训的渠道却没有相应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

(四)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均衡。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各级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但相对较少,特别是一些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资金缺乏,新的生产领域的机械化进展慢,滞后于新农村建设、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二是小麦耕种收的机械化水平比较高,但高效农业、经济作物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较低,发展缓慢。另外柴油价格逐年上升,农机作业成本越来越高。小麦跨区机收市场随着小麦联合收割机迅猛增长,造成作业价格下滑,机手不能获得应有效益,挫伤了农机经营者的积极性。

(五)有的地方对耕地保护认识不足,对耕地的质量建设重视不够。一是有的领导干部没有站在“从国家全局着想,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来认识保护耕地的重要性,而是从局部和短期利益出发,侧重考虑本辖区的经济增长,甚至以过多占用耕地为代价来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存在“重发展、轻保护”现象。二是在一些地方,只注重占补平衡数量的落实,而不考虑耕地质量的提高,在配套设施方面远达不到要求,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现象。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一是政府要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除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外,还要加大市县两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二是完善投入机制,拓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渠道。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逐步形成政府投入支持、民办公助和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新机制。特别是要加大对中低产田改造、田间道路和桥梁修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

(二)要尽快发挥引黄补源重点水利工程效益。鉴于内黄县耗巨资修建的引黄补源重点水利工程竣工五年未发挥效益,市政府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建议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成立引黄补源调水协调机构,督促省水利厅及黄委会建立和完善调水机制,使引黄入内补源工程尽早发挥效益。

(三)完善和强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一要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要有重点地扶持一批示范性社会化农业技术推广组织,鼓励开展经营,对一些发展较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科技服务实体,优先培育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承包领办高效农业科技园,推广应用新技术。加快建设各种专业协会,发挥协会带头推广作用。完善农业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尽快建立形成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大力推广普及农业增效技术,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三要搭建高效实用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以省、市、县三级信息网络平台为主体,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信息服务站为服务窗口的信息服务体系,加大力度搞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