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病发原因范例6篇

急性阑尾炎病发原因范文1

关键词:阑尾炎;误诊;回顾性分析;预防措施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如得不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发生阑尾穿孔、腹膜炎、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故认为急性阑尾炎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则一经诊断宜尽早术 。本院自2009年8月~2013年8月共施行阑尾手术348例,其中误诊17例;现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急性阑尾炎误诊的原因,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误诊的17例中其中男性6例,女性11例,年龄10~68岁;胃十二指肠穿孔2例,美克尔憩室1例,结肠癌1例,肠系膜淋巴结炎3例,宫外孕4例,盆腔炎3例,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2例,肠套叠1例。

1.2方法 术中发现阑尾炎症病变与术前诊断不符,即刻探查发现误诊为相应疾病后给予相应手术处理16例。其中胃十二指肠穿修补术2例,美克尔憩室切除修补术1例,肠套叠松解术1例,妇科手术9例,附加阑尾切除16例。

1.3结果 除升结肠癌术中未立即手术,留待二次手术外,其余均治愈出院,无近期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

2讨论

临床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约占20%,被认为是急性阑尾炎而手术切除的阑尾中约有18~30%左右是正常阑尾,需要避免[1]。在阑尾炎误诊病例中虽然有些疾病在术前与阑尾炎鉴别困难,但大部分误诊患者是有教训可取。总结本组17例误诊情况,误诊率4.88%,高于其他文献报道[2],探讨误诊原因如下。

2.1对急性阑尾炎的病理临床特征及变异认识不足 急性阑尾炎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腔内梗阻致器官感染的过程,因此急性阑尾炎的急腹痛是特征性的疼痛转移,而不是疼痛的扩散,此过程有一个时限,一般在6~36h[3],所以在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内即从中腹部转移至右下腹部的急腹痛,由急性阑尾炎引起的可能性极小。本组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腹痛转移时间均在6h内。由于盲肠和阑尾可能有多种异常位置,可有肝下、盆腔、左下腹等变异[4],因此,急性阑尾炎的腹痛并不一定都转移至右下腹。在诊断急性阑尾炎时应时刻考虑到这一变化,对减少误诊十分有益。

2.2病史采集不全面 分析本组误诊病例,病史采集不全面的问题比较突出。患者病史中只简单描述腹痛,均未能常规记录腹痛程度、性质、发展过程、伴随症状、既往发作情况及手术史、月经史等。例如3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术后追问病史才明确术前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病史中均未反映出;4例宫外孕误诊为阑尾炎手术的患者术前未能详细了解月经史;3例盆腔炎患者术后仔细追问病史均有先发热后腹痛的特点;2例溃疡病穿孔患者未记录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追问情况;1例结肠癌患者术后追问病史有大便型状改变和黑便病史。

2.3体格检查不全面、不细致 片面的注重某一体征,当然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及结肠充气试验,对阑尾炎的诊断是重要的。但片面的注重这些体征也是造成误诊的原因之一。本组成人肠套叠该试验阳性,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只注重右下腹痛,未祥细检查上腹部,未进行肝浊音界检查,未给予腹部x线检查。2例右卵巢囊肿患者未行下腹部祥细触诊发现包块,未行阴道触诊,术前未做B超检查。 因此对阑尾炎的诊断应体检全面的分析,决不能单凭某一体征做出诊断。

2.4临床基础知识和经验不足导致误诊 年青医师从医临床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因而询问病史不详细,体检马虎。导致重要病史与体征遗漏。由此导致误诊和误行手术。

综上,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细致的体检、合理的手术指征是减少误诊的基础。阑尾炎虽然是常见病、多发病,但即使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仍然依靠病史、体征、血尿便三大常规检验以及腹部彩超、X线平片等检查作为诊断依据。对于诊断尚有疑虑的患者,手术时以剖腹探查术为确当,切忌取右侧麦氏点斜切口行阑尾切除,以免术中修正诊断时改变手术方案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对于临床症状与急性阑尾炎相似,经短时观察及必要的辅助检查仍难以做出鉴别诊断时,只要有手术特征,应尽早剖腹检查。

参考文献:

[1]曾学志.急性阑尾炎诊治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10):1545.

[2]周志远,卫星.其他疾病误诊为阑尾炎13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外科学杂志[j],2010.7(3):185.

急性阑尾炎病发原因范文2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急性阑尾炎

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临床表现变化多样,典型病例不难诊断。本文通过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确诊的91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总结漏误诊原因,探讨超声诊断阑尾炎的临床价值及局限性。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5年~2009年于我院诊治的91例阑尾炎患者,其中,男40例,女51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8.5岁,80例患者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9例为单纯的右下腹痛,2例表现为全腹痛,血液分析白细胞计数均增高,术后均有相应的病理结果。

1.2 方法:使用仪器SSD-1100和SSD-58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及7.5MHz联合应用。患者取仰卧位,首先使用3.5MHz常规检查腹、盆腔脏器情况,排除子宫、附件及泌尿系统病变,检查腹腔有无积液等,然后改用高频探头7.5MHz重点在右下腹或腹部压痛明显处做扫查,必要时局部稍加压,将周围组织推开,缩短探头与腹膜后的间隙,较易发现发炎的阑尾,观察阑尾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管壁及周围回声情况,并测值、照相、初步分型与随访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统计分析。

1.3 结果:本组91例患者中,81例诊断结果与术后结果相符,诊断阳性率为89%(81/91),漏诊8例,误诊2例。其中,单纯性阑尾炎36例,漏诊3例,误诊为肠梗阻1例。化脓性阑尾炎38例,漏诊4例。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12例,漏诊1例,误诊为黄体破裂1例。阑尾周围脓肿5例,未漏误诊。 

2 讨论

2.1 阑尾位于右髂窝部,长约5~7cm,直径约0.5cm,管腔0.2~0.3cm,是一个圆形管状器官,由于阑尾细小,位置个体差异大,与周围肠管、大网膜等在超声下无明显的影像差异,故正常情况下超声难以显示[1],但阑尾发炎时,阑尾充血、水肿、渗出等病理改变使得超声检查阑尾的显示率明显提高。检查时需注意与含液肠管鉴别,病变阑尾为一端为盲端的结构,管壁缺乏蠕动,而肠管管径较大,连续观察可见蠕动。

2.2 总结各型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如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表现为阑尾长轴呈“蚯蚓”状或“腊肠”样,短轴呈“靶环”征,管壁为强回声,壁分层清晰,内膜线可见,管腔内示条状液性暗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表现为阑尾肿胀明显,壁增厚,分层不清,内膜线消失,阑尾腔内显示为液性暗区,部分内有散在片絮状光点,内有粪石时可见强回声光斑或光团,后伴声影。急性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表现为阑尾显著肿大,形态不整,壁显示欠清或消失,周围可见不规则低回声区,穿孔部位多在根部和尖端,穿孔处管壁回声中断,周围有不规则液性暗区与腔内暗区相连。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失去规则的条状形态,在阑尾周围可见轮廓模糊,回声不均的弱回声、无回声或混合回声区。本组91例阑尾炎中,B超诊断81例,准确率89%,漏诊8例,漏诊原因包括:

2.2.1 对异位阑尾(如左下腹阑尾)及腹膜后位认识不足。

2.2.2 肠腔明显积气,而阑尾增粗不明显,病程较短。

2.2.3 患者肥胖影响显示,仪器的穿透力有限等。 误诊2例,1例为一老年男性,疼痛弥漫且部分肠管扩张,误为肠梗阻,另1例因阑尾穿孔脓液流至盆腔症状酷似妇科疾病,而与黄体破裂混淆。总结误诊原因,思路狭窄,满足于观察到的部分影像,询问病史不够,综合分析能力不足。

2.3 检查中需与急性阑尾炎鉴别的急腹症包括消化道溃疡、肠梗阻、输尿管结石、宫外孕等。因此诊断中特别要注意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其他临床检查资料,综合分析判断。比如老年患者痛觉定位差,阑尾炎疼痛弥漫且部分肠管扩张易误诊为肠梗阻,幼儿患者体质特殊,表达 能力及配合差,需与肠套叠、肠结核等仔细鉴别,阑尾穿孔脓液流至盆腔症状酷似妇科疾病易与宫外孕或黄体破裂混淆,上消化道疾病穿孔致内容物经肠间隙流至右下腹引起腹壁压痛、反跳痛也需要与阑尾炎鉴别,盲肠后位、间位阑尾和大网膜降入盆腔包裹阑尾超声不易显示也易导致误诊[2]。 

由于阑尾炎在急腹症中较为常见,而超声检查方法便捷、无创、经济实惠,患者易于接受,且超声定位性好,可准确显示阑尾位置, 能实时、准确提示阑尾及周围渗出、粘连及脓肿形成等重要情况,有利于选择合理治疗方法,因此,超声辅助诊断阑尾炎对临床具有重要价值。

参 考 文 献

急性阑尾炎病发原因范文3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手术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2月~2009年1月共诊治32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对56例手术确诊的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汇总数据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6例术前诊断为腹痛原因待查,考虑为急性阑尾炎;20例术前考虑为其他急腹症;所有病例术后证实为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结论: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指征较复杂,要充分认识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对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此病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又难以确诊者,需适当放宽手术指征,应尽早剖腹探查。

【关键词】非典型 阑尾炎 诊断 治疗

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发病者居多,占外科住院病人的10%~15%[1]。多数患者根据其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症状,固定的右下腹压痛、反跳痛体征获得诊断与治疗。但对于非典型的急性阑尾炎,由于其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都不典型,常常造成临床的误诊或漏诊,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我院1998年2月~2009年1月共诊治32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现回顾分析其中56例(17.2%)术后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非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患者,男性32例,女24例;年龄6~65岁,平均25.4岁;发病时间30 min~8d,平均29 h。

1.2腹痛情况及伴随症状:本组56例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腹部疼痛症状,但无一例有明显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其中出现上腹部痛10例,右上腹痛4例,右中腹痛4例,右腰背部痛4例,右下腹痛12例,脐周痛14例,下腹部痛7例,左上腹痛10例。其中间隙性轻度疼痛23例,持续痛或不适9例。少数病例有低热,部分病人分别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反酸、腹胀、便秘或排便次数增多等胃肠道功能障碍症状,另外个别病人有小便次数增多。

1.3腹部体征及辅助检查全腹压痛及反跳痛25例,只有右侧腹部压痛12例。以下腹部压痛明显的有11例;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的有51例。

1.4诊治经过:本组病例术前无肯定的急性阑尾炎诊断,36例术前诊断为腹痛原因待查,考虑为急性阑尾炎,20例术前考虑为其他急腹症,其中急性上消化道穿孔6例、右侧输尿管结石4例、卵巢囊肿蒂扭转4例、急性胆囊炎4例、宫外孕1例、急性肠梗阻1例。入院后即予抗炎、降温等治疗,密切观察病情,观察无明显好转或症状加重即行剖腹探查术。所有病例开腹后常规检查上下腹腔,术中证实为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对于其中的8例阑尾周边渗出明显的病例,加硅胶管腹腔引流;术后病理示:化脓性阑尾炎34例、坏疽性急性阑尾炎12例、单纯性阑尾炎10例。术后常规抗炎,对症、支持治疗,腹腔引流管在术后2~3 d引流量

2结果

8例术后出现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是手术切口感染6例,出现阑尾残端瘘l例,继发腹腔脓肿1例,再次行手术引流,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3~29 d,平均住院时间7.5 d。

3讨论

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机理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梗阻为其发病的最常见的原因,但也有未梗阻而发病者,其主要原因为阑尾腔内细菌直接感染所致。另外,其他因素如胃肠道功能障碍,个人饮食习惯,遗传等也可能与其发病有关[2]。对于非典型的阑尾炎,绝大多数病例无转移性右下腹痛,无麦氏点压痛,而分别被误诊为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或输尿管结石、盆腔炎、附件炎、卵巢囊肿蒂扭转、肠系膜淋巴结炎等。婴幼儿不会用言语表达疾病特点,查体不配合,哭闹其实是腹痛表现。且大网膜短而薄,局限炎症能力差,一旦穿孔,扩散成弥漫性腹膜炎的可能性大,加以腹膜吸收能力强,故常可出现严重中毒症状,病死率相当高[3]。老年人由于脏器不断退化,阑尾动脉硬化易发生缺血坏死穿孔,加之对疼痛感觉迟钝,往往主诉不强烈,体征不典型,常为临床表现轻而病理表现重[4]。孕妇由于子宫增大,阑尾位置上移,腹壁抬高,炎症阑尾刺激不到壁层腹膜故体征不典型,加之大网膜难以包裹,故炎症容易扩散而延误诊治[5]。不同解剖位置的阑尾炎所表现的症状也不同,阑尾的位置也是造成症状不典型的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特别是高分辨实时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被广泛应用,其具有经济、简便的特点,且无放射性损伤。阑尾炎在超声下的特点为:阑尾区压痛,阑尾增粗水肿,直径常>7 mm;阑尾壁增厚,管腔扩张,腔内积液,粘膜层光带呈锯齿状;阑尾囊实性包块伴周围积液;阑尾腔闭塞或粪石影。研究认为痛点部位加压、多切面扫描检查能较好做出诊断,可作为阑尾炎的影像学首选诊断方法[6]。在临床上,因症状和体征不典型或没有特定的辅助检查而难于确诊时,应积极主动对病例进行临床评估,有利于可疑阑尾炎的早期诊断。要做好临床评估必须认真详细了解病情,特别是育龄妇女要仔细询问月经史,体检全面细致,不要遗漏任何阳性的体征,全面分析辅助检查结果,如血和尿常规、尿妊娠试验及B型超检查,X线腹平片及腹部CT检查等各项辅助检查。治疗方面,在未明确诊断之前,慎用大包围式的治疗,特别是镇痛药的应用,会掩盖患者的体征和症状而拖延诊治时间。如果过分地强调诊断明确后才能行手术治疗的话,很容易导致穿孔。因此,在密切观察患者症状无好转或加重时,又难以确诊不能除外的急腹症,应尽早剖腹探查。

参考文献

[1]刘书新.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1例原因分析.临床 误诊误治,2006,19(12):46.

[2]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1999:1151.

[3] 王明太,白素芳,刘景超,等.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治体 会.医药论坛杂志,2005,26(4):49-50.

[4] 邓跃志.老年人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30例报 告.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4,11(1):91.

[5] 李兴睿,陈雯,易继林,等.妊娠中晚期急性阑尾炎的 诊断和治疗.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743-1744

急性阑尾炎病发原因范文4

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右半结肠癌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16例,均以急性阑尾炎首诊或首治。根据本组临床资料,结合有关文献,就右半结肠癌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机理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早期诊断,手术治疗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中,男11例,女5例,年龄45--70岁,平均52岁。16例均有不同程度右下腹疼痛表现,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病史8例,有发热9例,有右下腹固定压痛伴肌紧张、反跳痛者11例,血象高于正常13例,消瘦乏力6例,不明原因贫血5例,大便习惯改变4例。4例患者术前诊断急性阑尾炎,而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右半结肠肿瘤;6例患者术前仅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仅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症状不缓解行结肠镜证实为右半结肠肿瘤;6例患者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高度怀疑右半结肠肿瘤,经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后,行CT检查证实为右半结肠癌。16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右半结肠癌。所见患者术中所见及病理报告均有程度不等的阑尾炎症,其中以单纯性和化脓性多见,有11例。坏疽穿孔、脓肿形成占5例。右半结肠癌病理类型为:结肠腺癌12例,黏液癌3例,未分化癌1例。

1.2治疗 16例患者中,一期行右半结肠切除术9例,二期行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结肠癌姑息性切除术5例。

1.3 结果及随访 本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一期手术切除者共9例,恢复好,随访8例,1例失访,随访时间5年,健在6例,5年存活率为66%。二期手术切除者2例,随访2例,随访3年,健在1例。姑息切除5例,随访2年内死亡。

2 讨论

2.1 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的原因 右半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临场实践中见两者同时存在,但确切原因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2.1.1 直肠癌直接侵犯阑尾根部,导致阑尾梗阻,阑尾腔内压力增强,影响阑尾正常排空,导致炎症的发生。

2.1.2 盲肠癌局部压迫阑尾,使其血液和淋巴循环受阻。

2.1.3 盲肠癌肿继发坏死感染,周围区域的炎症扩散波及阑尾。

2.1.4 升结肠及肝曲癌肿生长导致结肠肠腔狭窄,出现不完全性梗阻,使回盲部压力增高,影响阑尾正常排空,使阑尾内容物淤积,加之梗阻使肠道菌群发生改变而导致阑尾炎症。

2.1.5 右半结肠肿瘤的存在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使阑尾肌肉和血管反射性痉挛,阑尾组织发生缺血性改变。

2.1.6 右半结肠肿瘤干扰了机体免疫功能,易使细菌在阑尾腔内生长繁殖。

2.1.7 阑尾壁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吞噬细胞,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可以吞噬和截留癌细胞,导致阑尾腔狭窄引起阑尾炎。

2.2 右半结肠癌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 急性阑尾炎在20--30岁最为普遍,而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有下降趋势。右半结肠肿瘤的发病率却在岁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结肠癌发展到中晚期,特别是右半结肠癌,易引起急性阑尾炎的并发。因为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典型而且病急,需要急诊手术,常掩盖了结肠肿瘤的症状。所以,右半结肠癌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误诊率较高,绝大多数都是只诊断为阑尾炎,而漏诊右半结肠癌。本组16例均已阑尾炎首诊或首治,其中4例结肠癌于手术中发现,6例术后才发现,还有6例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后检查确诊。分期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2.2.1 右半结肠癌因解剖及病理特点易漏诊。结肠肿瘤起始于肠管壁,生长缓慢,且右半结肠肠腔内径较大,肠壁薄,扩张性大,肠内容为糊状;而癌肿以隆起型多见,向腔内生长,患者早期常无排便习惯与大便性状的改变。

2.2.2 临床医师缺乏经验,对二者并存认识不足。肥胖患者和有腹肌紧张的患者查体难以发现右下腹肿块,有的即使发现右下腹肿块亦未给予重视,之考虑可能是阑尾脓肿。

2.2.3 阑尾炎病情紧急时,医生对右半结肠癌早期症状缺乏警惕性。仅满足于阑尾炎或阑尾脓肿的诊断。

2.2.4 缺少必要的辅助检查。本组10例急诊手术,术前并未行大便隐血、CT、结肠镜检查。

2.2.5 临床医师对阑尾炎的诊断过分自信,术中未进行仔细探查,加之采用麦氏小切口进腹腔,术中见到阑尾炎表现就感到满足,将结肠壁的脆、硬、灰白现象误认为炎性浸润。

2.2.6 对于阑尾切除术后的持续腹痛、腹胀、腹块等表现常以肠粘连、肠梗阻解释,未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上述几点常使临床医生倾向于阑尾炎的诊断而忽略了结肠癌的存在。

2.3 防治结肠癌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措施

2.3.1 要重视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情况,误诊为阑尾炎的患者要注意有无贫血、消瘦、黏液血便、腹泻、腹胀、腹部肿块等。

2.3.2 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者,经非手术治疗不见好转,肿块不消退,应选择B超,结肠镜或CT等检查。

2.3.3 阑尾炎急诊手术的手术切口选择要恰当。不能完全确诊的阑尾炎患者,手术切口宜选择右中下腹经腹直肌探查切口。术中发现阑尾病变与临床表现不相符的病例应探查回盲部及右半结肠,发现右半结肠肿瘤应做相应处理。

2.3.4 对于阑尾切除术后的反复腹痛、腹胀、大便习惯和性状的改变,不能简单以肠粘连、肠梗阻、阑尾残株炎解释,应进一步行结肠镜或CT检查。

急性阑尾炎病发原因范文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0)-05-0015-02

【摘 要】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蕲春县株林镇卫生院于2007~2008年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病理组织类型以化脓型为主,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6例,化脓性阑尾炎23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7例,急性病毒性阑尾炎4例。本组所有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手术,部分加腹腔引流,全部恢复正常,主要并发症是手术切口感染4例,阑尾残端瘘1例,因继发性腹腔脓肿需再次手术引流者1例,早期炎性肠梗阻2例,切口裂开1例, 均治愈出院。结论 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满意。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手术;病理

急性阑尾炎是需要外科干预的常见急腹症之一,以发病急、发病率高、发病年龄范围广为其特点。对于具有典型症状与体征的急性阑尾炎很容易确诊,然而大约50%的患者缺乏典型的症状与体征[1]。临床上容易造成误诊与漏诊。虽然,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诊断手段的充分应用于临床,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腹部探查,但基层医院因条件有限,急性阑尾炎的诊治对于基层普通外科医师来说仍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努力提高急性阑尾炎的确诊率,减少阑尾误切率是需要外科医师研究探讨的课题。现对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治结果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2008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6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78岁。小儿10例,青壮年35例,老年人15例。发病年龄以7~14岁与30~50岁多见。发病季节多以4、7、8、9月份为主。发病时间2 小时至4 天不等,平均12 小时。全部病例均有腹痛,其中出现全腹痛10例,转移性右下腹痛24例,右下腹麦氏点固定压痛18例,8例无转移性右下腹痛,体温升高45例,伴恶心、呕吐39例,伴腹泻3例。所有来诊患者取仰卧屈膝作体格检查,右下腹痛伴肌紧张42例,全腹痛10例,只有上腹部压痛3例,左下腹部压痛明显5例。闭孔试验阳性10例,腰大肌试验阳性19例,结肠充气试验3例。血常规检查有白细胞计数轻中度升高者56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偏低4例。排除右侧结肠憩室炎、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 、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原发性大网膜扭转、淋菌性盆腔炎、回盲部肿瘤、结肠肿瘤、胃穿孔等疾病引起的右下腹痛。

1.2 诊断与手术治疗 本组病例术前均行B超检查,50例有肯定的急性阑尾炎诊断,10例诊断为腹痛原因待查,考虑急性阑尾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及全麻下,以麦氏点为切口的有50例,以压痛点为中心的左下腹切口6例,经腹直肌切口探查手术4例。手术时间:45~180min,平均90min。

2 结 果

2.1 病理结果 术后病理学大体检查:阑尾长5~14cm,直径0.8~2.5cm,表面充血、水肿,管腔狭窄35例,腔内有粪石或异物25例。镜下检查:见阑尾组具有急、慢性炎症的典型改变外,还发现伴有黏膜内淋巴组织增生、淋巴滤泡增多,发生中心扩大致使管腔狭窄54例。黏膜淋巴组织显著增生,黏膜内出血、水肿,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阑尾各层不见中性粒细胞,腔内有积血和大量淋巴细胞者4例。病理组织类型以化脓型为主。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6例(包括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10例),化脓性阑尾炎23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7例,急性病毒性阑尾炎4例。

2.2 疗效与术后并发症 本组所有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手术,部分加腹腔引流,全部恢复正常,主要并发症是手术切口感染4例,阑尾残端瘘1例,因继发性腹腔脓肿需再次手术引流者1例,早期炎性肠梗阻2例,切口裂开1例, 均治愈出院。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上尽管有超声、核素扫描、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应用腹腔镜探查等多种检查手段可以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2]。但在基层医院,超声检查是最为广泛的检查手段,确诊率有待进一步提高;CT检查的确诊率比较高,但费用相对昂贵,在基层尚不能作为常规检查应用;基层尚无条件应用腹腔镜设备。如何辅助检查,一定要建立在仔细的病史收集及体格检查的基础上,而不能完全依赖其结果。基于疾病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病理生理过程,积极主动地临床评估和再评估,更有利于阑尾炎的诊断,对可疑阑尾炎进行动态观察是提高确诊率的有效方法,应引起基层外科医师的高度重视。

本组60例中异位阑尾8例。在初次B超检查时,未能明确诊断。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肠旋转异常,盲肠可能处于异常的部位,阑尾的位置异常随之而异,有时可高达肝下,低至盆腔内,甚至位于左下腹[3]。当阑尾发生急性炎症的时候,异位阑尾的临床表现与一般阑尾炎有所不同,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容易误诊。本组病例手术所见:阑尾位于腹膜后位3例,盆腔1例,肝下1例,尖端指向左下腹3例。

对腹痛的患者,出现转移性腹痛或局限性腹痛,肌紧张,局部压痛,反跳痛,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或中性粒细胞分类升高,在排除胆管疾病、消化道穿孔、胰腺疾病、泌尿系疾病及妇科疾病、肿瘤等后,要考虑阑尾炎的可能[4]。

患者中小儿10例,青壮年35例,老年人15例。临床上,对于儿童和老年阑尾炎患者,必需特别注意。儿童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较成人困难,发生阑尾穿孔时也容易造成弥漫性全腹膜炎,且年龄越小越不典型[5]。因儿童查体较困难,在腹痛时候更不配合,故争取家长支持并取得患儿信任更为重要,对很不合作的患儿,可在严格观察下,给予小量镇静剂,使患儿处于安静情况下进行检查。年龄越小,手术指征越应放宽,对高度疑诊的患儿,在家长配合的情况下,应积极剖腹探查,以明确诊断、及时处理。老年人由于各脏器发生退行性变,功能减退,主要脏器代偿能力及免疫力低下,阑尾开口细小、管腔狭窄、肌层纤维化和脂肪浸润及蠕动缓慢等原因,使阑尾排空能力下降,易出现粪石、药物、蛔虫或异物梗阻,导致阑尾炎。一旦发病,因阑尾淋巴滤泡萎缩、防御能力下降,局部炎症容易扩散;又因阑尾动脉硬化、局部血运差,容易发生阑尾坏疽及穿孔。老年阑尾炎较青年人更易造成不良后果,由于老年人疼痛反应迟钝、腹肌萎缩等,所以往往症状隐匿,可表现为以下特点: 腹痛不典型,腹膜刺激征轻,肠道症状突出,全身反应不明显,穿孔率高,弥漫性腹膜炎多见。故对于老年阑尾炎患者,尤其应做好心肺等重要脏器的检测,麻醉选择必须重视。

参考文献

[1] Weltman DL,Yu JX,Jr JK,etal.Diagnosis of acute appendicitis:comparison of 5-and 10mm CT section in the same patients[J].Radiology,2000,216(1):172-177.

[2] 姜战武.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进展[J].中国综合临床,2004,8(20):767-768.

[3] 王春,梁万峰.几种特殊类型阑尾炎诊断初探[J].中外医疗,2008(6):145-147.

急性阑尾炎病发原因范文6

这些病例均根据手术后的诊断及病理切片来证明,因错误诊断或因其他原因而施行阑尾手术之病例均未包括在内。

发病率

333例中男252例(75.6%),女81例(24.4%)。男∶女=3∶1。在一般文献中统计,男性与女性之发病率大致相等。年龄16~30岁者占80.7%,10岁以下者3例,50岁以上者9例。

症 状

腹痛:疼痛是必备的症状,在275例急性组中,无1例无腹痛而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者。腹痛大半开始在脐周围或腹上部,以后转移至腹右下部;转移之时间可自数小时至数日不等。但疼痛之剧烈程度不能完全代表炎症的轻重,许多病例虽疼痛轻微,但手术时发现阑尾已经坏疽,甚至穿孔。

胃肠道症状:通常认为在急性阑尾炎常有恶心、呕吐及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在本组232例单纯组中有呕吐1次或数次者仅占33.8%。但在腹膜炎组中有呕吐者达74.0%,有恶心者占87.3%。因此呕吐及恶心虽非急性阑尾炎所必备的症状,但往往指示病理的发展较严重。

同样,在急性阑尾炎的病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单纯组的病例均无大便习惯的改变;而在腹膜炎组中则多半伴有腹泻或便秘。单纯组232例中,便秘占15.7%,腹泻占11.3%,正常占73%;腹膜炎组43例中,便秘占29.0%,腹泻占28.5%,正常占42.5%。

局部压痛:局部压痛为急性阑尾炎所必备的症状。在腹膜炎组的病例中常同时伴有腹部肌肉的僵直。但压痛及肌肉僵直的区域视阑尾的解剖位置而异;通常位在右髂凹部,绝不限于一般教科书所特定的某点:如麦氏点或兰氏点等。

体温:在单纯组中体温常是正常的,或仅有微热(38℃以下)。在232例中体温在38℃以下者占85%,而在39℃以上者仅占1.75%。体温较高时应多考虑其已有腹膜炎发生。81例腹膜炎组中患者体温在38℃以上者45%,体温在39℃以上者24%。

化验检查:23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单纯组232例,1万以下占40%,1万~2万占54%,2万以上占6%;腹膜炎组43例,1万以下占8%,1万~2万占74%,2万以上占18%。

由上可见,腹痛及右髂凹部的压痛为急性阑尾炎的必备症状。恶心、呕吐及大便习惯的改变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并非经常发生;发生时往往指示病情的发展较严重。一般教科书上所谓之各种特殊压痛点及体征仅仅可作为参考及表示阑尾大约的部位。在单纯性急性阑尾炎患者中体温常在38℃以下,白细胞通常在1万左右。

在慢性阑尾炎组的病例中,并无典型的体征。常有的症状为消化不良、恶心、便秘、腹胀等胃肠道症状。大部分患者有腹右下部的轻度压痛。

病理检查

在275例急性阑尾炎中,有170例曾行阑尾标本之病理检查。今将本院病理科既往关于阑尾炎的诊断标准在170例曾做病理切片的病例中,有47例虽临床上手术前后的诊断均为急性阑尾炎,但病理切片之报告为慢性阑尾炎或正常阑尾。这一种临床症状一病理检查结果不符的现象,在国内、外文献中也有报道。但关于其原因则尚多争执。

治 疗

所有333例除患者坚决拒绝手术,或症状不明显诊断未能肯定者外,常规施行早期一次手术。即使在阑尾脓肿或合并有局限性腹膜炎的病例,亦尽量急取行一期阑尾摘除术。

关于在手术时未能找到阑尾在其他报告中亦偶有述及。通常认为可能由于:①阑尾套叠入盲肠内;②由于病情复发的阑尾脱腐消失;③先天畸形,阑尾未发育;④技术错误。

麻醉:298次手术中,施行全身麻醉者13次,脊髓麻醉251例,局部麻醉34次。全身麻醉仅在孩童或诊断不明确时用之。

切口:用麦氏切口228次,其他切口70次。在诊断未能肯定及女性患者多数作腹直肌外线切口。

阑尾位置:以盲肠后位最多,占58.5%,其次为盲肠之内后方;完全在胆膜后者仅1例。

残端处理:常规施行阑尾切除后残端结扎埋入法。在盲肠亦有明显炎症浸润时行单纯结扎法。

结 果

并发症:在298例手术患者中,手术后发生腹腔内残余脓肿者4例(1.44%);大部均属腹膜炎组病例。手术创口感染者20例(7%);其中发生于单纯组者病例占6.8%,腹膜炎组者13.6%,慢性阑尾炎组之伤口感染率为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