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精神的内涵范例6篇

儒家精神的内涵

儒家精神的内涵范文1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所代表的思想,它对人的经验的价值和中心地位——用今天流行的拉丁文原文来说,即人的尊严——的坚持,力量是太大了,它们一旦被恢复和重新提出,就无法加以永远的压制。”因此,一般而言,对人文主义的理解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个人价值的终极关怀,尊重人的尊严和个性,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尊重每个人的基本权利。

而中国在近代之前所存在的儒学人文主义精神,是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仁”的思想的典型体现,孔子认为“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他不仅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且将“人”视作其学说的立足点,以人为核心。所以,我国着名哲学家梁漱溟先生曾说:“儒家从不离开人说话,其立脚点是人的立脚点,说来说去还归结到人身上,不在其外。”

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儒学人文主义精神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后经过孟子、荀子、董仲舒、程颢、程颐、朱熹、李贽等一大批儒家代表人物的阐释和发展,其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延伸。在经过近代新儒学代表人物的阐释发扬后,儒学中包涵的人文主义思想逐步显露和体系化,并在与西学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具备了现代世界视角。不过,儒学人文主义的内涵远较西方人文主义内涵涵盖内容广阔和丰富,不可同日而语。于此,当代着名儒学学者杜维明曾说:“儒家的精神可以说是一种涵盖性和整合性的人文主义,它的人文精神非常宽广,和西方现代经过启蒙所发展起来的凡俗的人文主义有很大的不同。”

那么,儒学人文主义的现代世界视角是如何发展并确立起来的呢?

近代以来,对中国社会而言是一个空前的转型时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僵化的儒学思想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大潮下的发展要求,不能挽救民族危亡,唯有求变方能图强救国。学者杜维明曾说,“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儒家的历史就是一个悲剧性的历史;…在这个悲剧性的历史演变中还出现了最重要的事情,即中国知识分子中最勇敢的头脑刻意选择了拒斥儒家人文主义,以为它与中国的现代化背道而驰。”因此,高举“打倒孔家店”旗帜的“”风云而起,儒学思想被全盘否定,中国人面临着巨大的精神信仰落差,开始完全求助于西方的“民主”、“科学”价值思想体系。然而,正当近代西化思想风起云涌之时,一战的爆发裸地展示了近代西方国家内在的深刻矛盾和危机,昭示人们西方文化也并非济世救民的灵丹妙药。

这种形势下,一批中国知识分子转向国内,认真研究中国传统儒学及其变革和发展,现代新儒学应时而生。以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贺麟为代表的一批现代新儒大家重新将儒学与西学糅合再现,使其焕发了崭新的生命力,并且充分将“以人为中心”的儒学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弘扬光大。例如,梁漱溟儒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是所谓“生活”,他说:“照我们的意思,尽宇宙是一生活,只有生活,初无宇宙。……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在者也。”并且梁漱溟指出整个宇宙大生命有一个“核心”,它叫做“人”,此处的“人”就是生活的主体——“我”。

同样,新儒大家冯友兰也将“人”置于其所创的人生境界学说的核心位置。在其提出的“四境界”学说中,都是围绕着人来展开讨论的,人始终位于主体地位,趋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生终极追求,也就是实现人生的终极价值,这本身已是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浓厚色彩,而且更富西方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和理论特色。

1949年以后,儒学最先在香港和台湾等地得以复兴,而后迅速蔓延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北美、欧洲等地的华人聚居区。在此形势下,人们普遍地承认,中国人在自我反思中重新发现的儒家人文主义内涵具有重要的价值。

1958年元旦,在港台的第二代新儒家代表牟宗三、张君劢、徐复观、唐君毅联名发表了一份 宣言,名为《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向世人昭示了港台新儒家的主要精神和学术观点。他们坚信,儒学思想并非历史古董,已经过时,而是存在着鲜活的生命。儒学注重人生道德践履,同时也致力于超越的终极关怀,追求天人合德的道德境界,既由上彻下以内于人,又由下升上而通于天。 唐君毅认为,儒家思想的

根本特质就是人文主义。他说:“儒家骨髓,实唯是上所谓‘融宗教于人文,合天人之道而知其同为仁道,乃以人承天而使人知人德可同于天德,人性即天命,而皆至善,于人之仁心与善性,见天心神性之所存,人至诚而皆可成圣如神如帝’之人文教也。”从宗教这个角度上理解,儒家思想是透彻人文精神的。

另一位新儒家代表牟宗三则从儒学的形上学的角度弘扬儒学的基本精神。他认为,儒家的“仁”不是科学概念,不是知识概念,而是道德概念,是人文概念。他说:“可见仁不是个知识的概念,不是科学上的观念……照孔子的方法,就要培养如何使我们的心不麻木,不要没有感觉。这和现代人不同,现在的学问多是使人对自己的生命没有感觉。”

徐复观则比较注重人文主义概念中的人性意涵,他曾专门着述《中国人性论史》,认为“人性论不仅是作为一种思想,而居于中国哲学思想史中的主干地位,并且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原理、动力”。此外,徐复观主张,“中国为了争取生存,为了充实人之所以为人的向上向前发展的愿望,而应大量移植西方文化,这可以说是一种自然的趋向。”

由此可见,徐复观在充分肯定儒学人文主义内涵的同时,更看到了与西方文化接轨的重要性,只有将儒学人文主义置于全球的视角下,才能符合中华民族的发展愿望,而且也是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的。

总之,新儒学已不再是封建传统视角下的旧式儒学,而是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大背景下,融入了西方思想体系的新式儒学,是新时代的东西合成品。此时的儒学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已拥有了西方文化因素和世界视角,将眼光投射到了全球,开始关注整个人类的交流和命运,基本与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开始全面的交融与契合,并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或者可言,现代世界视角下的儒学人文主义是“一个向内,一个向外。”“向内”是指微观层面上,儒学人文主义内涵从封建社会时期的侧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返归到人本身,即现今开始关注人自身的基本需求,注重发展单个人的能力和探索、实现个人的存在价值;“向外”则是指宏观层面上,儒学人文主义所关注的中心不再是传统中的“个人”,而是将视野扩展到全世界、整个人类群体,更加重视人类共同的生存价值和意义。这样,现代世界视角下的儒学人文主义内涵便具备了一种普世性的价值,而可以被全世界各个地方的人群所接受,儒学人文主义精神,即“天人合一的人文主义”精神气质也可以覆盖、影响到全世界各个地方。

参考文献:

[1]杜维明.当代世界的儒学与儒教[J].北京大学 研究生学志,2008(4).

[2]杜维明.面对全球化的儒家人文主义[J].浙江社会科学,2003(4).

[3]张立文,李苏平.中外儒学比较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4]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儒家精神的内涵范文2

【关键词】儒家文化;思想内涵;高校德育;精神资源价值

一、儒家文化的德育思想内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代表和主流是儒家文化,只有深入了解儒家文化的德育思想内涵及其特质,才能充分认识儒家文化在德育思想史上的重要作用。儒家文化是经孔子创立的儒学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积累条件下,不断继承、创新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文化思想体系。“所谓德育,即教育社会中的人学会在社会中如何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和行为准则,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稳定的道德心理。”儒家文化的德育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仁者爱人

“人文”一次出自《周易》:“观乎人乎,以化成天下。”从这一思想渊源来看,“人文”不仅是对人的主体价值的弘扬,也是一种治理天下的基本原则和手段。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核心是仁者爱人,“仁爱思想既是儒家文化的哲学思想和精髓所在,也是孔子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孔子认为“仁”就是要“爱人”,“仁”的最基本的含义是“爱人”,“克己复礼为仁”。还包括“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以及“刚、毅、木、讷”,“恭、宽、信、敏、惠”等。孟子说“亲亲,仁也”,亲爱自己应当亲近的人,这就是“仁”,又说“仁者爱人”,“仁,人心也”,孟子突出阐发了孔子的“仁爱”思想,强调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 而且还要爱百姓、爱万物。国家施仁政,孔子主张道德教化,“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施德治,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居家施仁,讲“孝弟”,父慈子孝,家庭美满;与民施仁,讲“忠恕”,人际和谐,相互尊重。作为道德规范的“仁”,用于人际关系时,孔子做了进一步的阐发:“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由血缘亲情衍生、演绎而来,孝悌即为仁之本,其泛爱思想是血缘亲情的扩张与舒展。由此凝结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形成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儒家提出的路径是“为仁由己”,“其方法上讲求‘慎独’,认真反省自己,使自己的行为不断合乎道德伦理规范,成为完整意义的人”,造就完善的道德人格。

(二)儒家文化的道德理性――见利思义

儒家文化强调道德理性,道德至上的价值体系主要包括义利、公私、理欲、群己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义和利之间的关系。儒家文化的义利观在价值取向中强调“以义为上”、“见利思义”。“孔孟在义利问题上有三个基本观点:其一,义与利是对立的,认为道德行为排斥个人利益,脱离功利。其二,主张重义轻利,把‘为善’还是‘为利’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其三,义为善,利为恶,利是产生不道德的根源。”儒家文化认为重义轻利具有道德至上的价值,同时认为“义”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君子和“义”有辩证的关系。

(三)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圣贤君子

历代的儒家学者都关注人伦、人格、人品等问题,提出了种种人生标准、理想目标,这就是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追求――圣贤君子、志士仁人。儒家文化讲求伦理纲常,概括出五项基本的人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样在全社会就形成了一个尊卑有序、亲疏有别、爱有等差的社会秩序和精神传统,这种社会规范和精神追求不断内化为社会成员的基本人格,为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实现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内圣是指内有圣人之德,能达到对善的领悟,对仁德深刻把握;外王是指内在的道德修养推广到社会,以此实现社会理想和政治抱负。圣人是儒家文化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孟子曾将理想人格目标设置为“善――信――美――大――圣――神”:“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儒家文化关于理想人格的不同表述,“实质是从多个层次为教化对象确立了一个层层递进的德育目标,前者为后者之基,后者是前者的提升和推进。”儒家文化不仅提出了一整套理想人格理论,而且在实现理想人格的方法上也作了颇具意义的探讨: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关键是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克己修身、见贤思齐,强调个人的内在自觉性。如“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

(四)儒家文化的中庸思想――天人合一

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追求“和”,从思想观念的提升到理想目标的追求,再到实践方法的运用,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和而不同”的主线:普遍和谐、注重整体、群体至上、中庸之道。“在儒家看来, 天本身是和谐的, 人与宇宙也是和谐的。人与人的和谐, 是儒家思想的重点。”儒家文化的和谐是普遍意义上的和谐,汤一介先生认为普遍和谐包括四层含义:“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内外的和谐。”笔者认为,从儒家文化的传承和价值关怀上看,和谐思想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孔子强调“和为贵”,提倡“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主张不偏不倚、中庸。他还说“: 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 强调社会整体的和谐。儒家文化的中庸思想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境界。儒家文化孜孜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天、地、人看作统一的整体,视“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二、儒家文化对高校德育的精神资源价值

新时期高校德育面临着新的挑战,这是实现儒家文化德育思想与高校德育价值转化的前提和背景。首先是大学生自身的新变化: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社会认识存在片面性,价值评价上存在感性化。其次高校德育面临社会环境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深入进行,西方文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击等,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重视儒家文化的传统精神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新时期,实现儒家文化的德育思想与高校德育的价值转化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儒家文化的德育精神资源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重利轻义、仁爱思想、和而不同思想、诚信思想、勤俭节约思想等都是当代高校德育重要内容;此外儒家文化的德育思想还提供了重要的德育方法资源:如克己修身、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环境陶冶、社会教化等都值得高校借鉴和吸收。

笔者在总结了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基础上,认为儒家文化对高校的精神资源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儒家文化倡导的爱国往往和忠君联系在一起,忠君是爱国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爱国的实质是爱人民,爱民族。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突破了狭隘的忠君观念,爱国主义的深层内涵是对民族、同胞的热爱。儒家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天人合一、恋土归根、天下大同”的精神,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提供了客观可能性。儒家文化重视整体主义思想,从价值追求上看,个体的价值只有在整体中才能实现,个体只有在整体中、作为整体一分子才有意义。这种精神突出地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小我换大我,以牺牲个人利益、局部利益,维护全局利益的独特品质,形成了以国家利益为上的思想品质,孕育了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形成了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儒家注重情操和气节,提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孔子说:“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孟子更从人生价值的选择上概括说:“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俗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 他还说:“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人生的最高价值, 它可以成为我们高校德育中进行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

儒家文化特别推从伦理本位,伦理道德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崇尚道德、讲求人品作为人生准则。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君子,把人们的理想追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明确提出“学为圣贤”的理想目标。在孔子眼中,“圣贤”人格,完美无缺,至真至善,是一种极高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意境。在高校德育的内容中增加理想教育,教育学生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正是儒家文化的精神资源价值所在。同时,儒家文化强调重义轻利的道德修养,崇尚气节,重视情操,强调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唯义所在”、“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等都是儒家在道德修养上论述。高校开展道德教育,也应提倡理想信念教育,崇尚理想人格,注重个体与社会、集体相联系,把自己的理想融入到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坚定自己的远大理想。

(三)自教自律的修身方法

“修身是儒家强调的自我修养、自己自律的方法。儒家十分强调修身,总是把修身同治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儒家推崇的人生理想是“内圣外王”,“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它点明了从内圣到外王的实现过程,体现了修身在人的生活中及其在国家与社会的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德育中如何实现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塑造人的高尚道德,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关键是加强人的自教自律的道德修养。所谓自律即靠自己内心的约束,自己内心的意志力量来完成道德行为。儒家文化主张,道德贵在自律,人的道德行为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提出了许多道德自律修养的方法。“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不见贤而内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自省包括三种情形:当自己有问题时要自省,自己没有问题也要经常自省;他人出现过失时要自省,检查自己是否也存在类似过失;当自己未能达到预期目的时要自省,从自身主观方面找原因。此外,特别强调道德的修养和完善应注意“慎独”,《礼记・中庸》提出“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不在暗地里做不道德的事,不要再细小事情上违背道德,君子在个人独处的情况下也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中蕴含的修身方法赋予了高校德育以方法论的资源。

(四)以和为贵的人际交往方法

儒家文化的中庸思想蕴含了重伦理、重人际关系的和谐思想,作为一种传统的普遍的民族心理,对于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人际关系协调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孔子强调“和为贵”,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儒家文化的和为贵思想对于高校德育的精神资源价值就体现在和谐人际关系上,高校德育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不仅提倡人与人之间应该互敬互爱,以和为贵,而且强调社会整体的和谐。“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明确地把“和”视为全部社会制度的价值。儒家文化“和”的思想极富辩证之味,它积极地看待自然和社会中的差异、分歧与矛盾,提倡发挥不同个体各自的积极作用,使得每个个体都得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整体的和谐与发展。这种对于人们的感望、所作所为,保持和而不同,符合礼法的道德要求,显然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对于当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社会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在今天,进一步倡导和弘扬这种精神,对于协调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形成全社会合力,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兰英.论儒家道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求索,2004 (06).

儒家精神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工商文化 儒家思想 传承 借鉴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商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工商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借鉴、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历代儒家传统思想的理论菁华,全面丰富工商文化内涵,构建具有先进性、时代性、传承性的工商文化体系。

一、工商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工商文化是工商部门在长期市场监管实践中积累形成的价值观、职业道德、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和各种物质形式的总和,包含有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态文化等方面内容 。工商文化的形成历经几代工商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断探索和不断完善,集中体现了工商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是数百万工商人共有的宝贵财富,是推动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发展的原动力。

推进工商文化建设,是开展工商行政管理的重要举措,是一项人的工程、心灵的工程、素质的工程。近年来,各地工商部门积极探索工商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与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廉政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丰硕成果,也为工商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化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但是,就系统地推进这项工作来看,工商文化建设仍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还存在诸多欠缺:对工商文化建设的内涵、价值与要求认识不统一,建设层次不高,影响力不够,参与度较低,系统性不强,规范性不足,缺乏长期规划,处于抓一阵松一阵的自发状态。体现在干部自身,也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责任意识不牢,自身动力不足,工作作风不实,履职能力不强,教育管理不严,节俭风气不浓等。这些问题影响了社会对工商的正确认识,制约了工商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儒家思想与工商文化的必然联系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思想,是以“儒”为共同认可符号,各种与此相关、或声称与此相关的思想道德准则,是中华文明最高礼法以及最广泛的道德遵从 。其内涵包括:以“王道、仁政”化导天下的治国理念,“要在中央,事在四方”的政治制度,“大同”与“小康”的政治理想,“长幼有序,惟道是从”的人际伦理,“慎独、重教、修己安人”的修养观念,见利思义、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关注现实、积极入世的生活态度等;涉及了从国家到个体、从自然到社会、从精神到物质、从理想到实践、从目标到方法;涵盖了政治、法律、哲学、伦理、道德、教育等方方面面,形成了一整套的严谨周密的理论体系。

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作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思想正统,儒家思想从古至今长盛不衰,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渗透在人民的点滴生活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决定性的作用。当代中国以儒家思想的“仁政”、“民本”“人与自然和谐”等观点为基础,结合时展需要,提出了“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理论;在逐步实现伟大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进程中,儒家思想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儒家思想不仅对我国影响深远,还传播渗透到新加坡、韩国、日本等亚洲各国。尽管各国民族有异、语言不同,但通过利用儒家思想,他们同样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这表明:在当代,儒家思想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

工商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不可能脱离传统思想和观念而凭空存在。可以说,如果没有对儒家思想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就没有当今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更不会产生几代工商人为之不懈努力、不断完善的工商文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摒弃儒家思想等优秀文化积淀,工商文化建设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必须把儒家传统思想视为工商文化建设的重要历史经验和宝贵思想资源,充分传承利用,科学借鉴汲取。

三、儒家传统思想对于工商文化建设的借鉴

儒家思想基本分为“内圣”与“外王”,即个人修养与政治主张两类。儒家注重自身修养,其中心思想乃“仁”,意谓人与人之间应注重和谐的关系。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礼制”,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统”。摒弃儒家思想遗留的封建残余,其“以人为本”、“为政以德”、“齐家治国”、“格物致知”等思想理念,在今天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对工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态文化等工商文化的四个层次内涵有着具体的现实的指导作用。

四、结语

修德行做人,练本事干事。儒家的人本、法治、道德、改革及和谐等思想精髓,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在这些思想精华的指引下,工商机关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切实借鉴吸收,才能焕发活力、产生动力,进而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成为工商机关行之有效的精神引导,细致严密的制度规范,创新载体的文化凝聚、坚强有力的行为监督,才能真正发挥出工商文化的力量,从而进一步提升增强服务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促进工商行政管理模式转变,进一步树立工商服务的统一性和权威性,进一步推动工商事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忠继.儒家文化对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影响.

[2]王德新.论儒家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借鉴价值.

儒家精神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儒魂 商才 儒魂商才

魂者,活的灵魂,深的本质,贯穿力和渗透力于其特征,主体人的改变与驱动关键还在于其价值灵魂观念的改变与动摇或打造。魂者,在于攻心性,现代商战中也融入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儒家伦理思想。活的灵魂能贯穿一种理论或思想的始终,也能随着该种思想的流传而不腐,也就是说其活的灵魂不仅能超越各种领域空间,而且能超越历史、现实甚至未来的时间。“儒魂”就是儒家思想和儒学理论中的活的的灵魂,那些穿透历史的尘埃仍然闪闪发光儒家思想精神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关键是带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儒魂”等的继承和发扬。魂者,能激荡人心、激励潜能的却又看似无形的东西,正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人的一切行为与表现都是受控于自己的意识,意识中一切事实判断和求索皆由其根本价值来驱动和决定。人为一种价值认可而奋斗,为一个理念、一种精神实现而拼搏而努力。“儒魂”中包含的“士为知己者死”及“君子当自强不息”就是此种效应,真正优秀的商人也必然具有该“儒魂”精神。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特别是其中《论语》基本上讲做人做事的原则原理,对所有人、一切事业都适用。做一个商人,需要做事也要做人,要做优秀的商人就要研究儒家的灵魂思想,结合商业经验形成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即“儒魂商才”。同时具有儒家的灵魂和商业的才干的人,一般称谓“儒商”,“儒魂商才”则更突出了儒家的灵魂和商业的才干两方面的紧密结合和水融。

“儒魂商才”集中体现了商道的精髓,商道者,对于商人而言,其根本追求则是不仅在于赚钱更是在于赚取人心。“儒魂商才”把商业道德中的社会功能充分展现,财经人才的德才兼备和智勇双全的品质在其中都得到了综合。这种综合完全可以理解为,财经领域中境界与事业的结合,善与真的结合,也可以说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文化与战略的结合。

“儒魂”从广义而言,“不单是指儒家的思想和精神,而且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普世的道德观和良好的人文精神,同时吸收西方商业文明中诸如守法、诚信、公平等合理因子。”“儒魂”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品格,其伦理维度和道德价值观可以通过现代化的转型,而成为现代财经文化建设的重要传统资源。传统文化中如儒家思想虽然其中一些方面已不适应现代化需要,例如等级秩序观念、对个人权利的轻视等儒家伦理理念应当作为历史的重负受到扬弃。但是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儒家思想的精髓灵魂具有不朽的价值,“儒魂商财”就是为使儒家伦理精华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展示出新的生命力的典范。

提高“文化软实力”是为当前适应现代化要求而提出一项文化战略。当代社会倡导“文化软实力”的文化战略也应当通过现代化过程对儒家道德哲学进行历史洗礼,以期提炼出新时代“儒魂”理念渗透到现代文化中,这也是儒家伦理思想重新获得现实价值合理性的历史契机。同时,这一文化战略又为“儒魂”的新时代社会贯通也即儒家伦理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提供了新的契机。“儒魂商才”就是这一文化战略在财经领域的演绎,因为这项文化战略的实施首先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其的中儒家伦理文化资源。儒家伦理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它所建构的注重人伦秩序的伦理精神和强调个体道德自觉的道德理念,对现代财经的德性养成具有重要的价值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基本命题:内圣外王。内圣指人内在的涵养和操守,对人伦关系和准则的领悟与把握;外王,是把主体修养所得推广到社会,将学问引向事业之途,达到社会风同道一。” 然而不仅如此,“内圣”可比拟一个民族之精神、灵魂气质或整个国民之思想道德修养境界、文化精神素质;“外王”可谓表现于外之社会风气、社会国民士气及其开拓之国富民强、综合国力之景象。内圣化对于现代组织而言可谓一种深厚的组织内凝力、高度的自觉融合境界;组织的内质对应的外观将是一个有至高信誉、良好形象、创造惊人效益的强大实体。“内圣外王”的思想应用到财经商业领域便产生了“儒魂商才”,也即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象征。“儒魂商才”就是要修身铸儒魂以形成“内圣”,治天下锻商才而成就“外王”。“儒魂”的精神价值对“商才”的实现有不可忽视之巨大控制力、影响力。当然,反过来“商才”之程度、广度及实现程度,对现代“儒魂”之促进亦是不可忽视的。企业界“儒魂”内在的认可与其“商才”外在的认可统一互化即“内圣”与“外王”互通。新时代组织不管行政还是企业组织都存在一个文化战略价值理念不断内化的过程即内圣化进程。“儒魂”的内化对于企业组织而言,可谓一种深厚的组织内凝力,高度的自觉融合境界。人的积极性取决于其意识到自我对某种价值的认可的强烈程度,若其把组织人际系统中的伦理价值融会其个人自我管理系统中的存在价值时,他会得到无穷动力,奉献的热情高涨,事业的热爱度激增。因此“儒魂”内化程度越高,其组织中人员就越自觉意识到自己对组织神圣的义务或贡献的使命,他们就越会把组织的目标与个人的实现结为一体,为组织获取商业竞争胜利而积极主动地效力,另一方面企业商业组织的总体道德境界提升对于宏观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文明素质的提升有一种“经世”效能。

“儒魂商才”具体来说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凸显:

首先,“儒魂商才”倡导任人为本,“天地万物,唯人为贵”,即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国之上下交相言利,国之危也”(中国古谚),根源在于创造和谋取财富的力量(动力和智慧)比财富本身更为重要。也就是说创造和谋取财富关键在于“商才”,而“商才”的基业长青的根本在于“儒魂”,所以“儒魂商才”就是要培养具有深厚传统儒家文化修养的高德性的经济管理人才。如贵州财经学院开辟“人文论坛”、“经济论坛”、“科技论坛”,而且“三大论坛”以“融儒魂于商才,强心智以致远”为核心理念,对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人文和科学素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贵州财经学院所要培养的,是具有‘儒魂’之‘商才’,也就是具有中国的人文精神、秉承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即爱国家,爱人民,具有忧患意识和社会(历史)责任感,勇于担当并注重行动,坚守诚信之德性的‘商才’。”“儒魂”通过儒家伦理文化的一些基本范畴得到展现,如其中的仁义礼智信,忠恕谦敬,廉耻勤俭,中庸和同,经权明达,等等都是商才必备的“儒魂”品质。“儒魂商才”突出了商业人才的德性修养对于其事业的重要,要培养要高道德素质和好道德情操的商业精英。据了解,贵州省儒商研究所的宗旨之一就是:“铸就儒魂商才”,即为以儒思想为本、以人为本、以更为开放的胸怀和视野为国学事业的研究者、传播者、合作者、学习者等机构及个人提供更为广阔的成长及成功舞台和空间。辅育出比较出类拔萃的商业人才,为贵州省经济的发展构建理论体系,为提升贵州省软实力服务做辅路石,从而达到研究为建设服务的目的。

其次,“儒魂商才”要求以信取仁,儒家强调做人要诚信,这就是说现代商业人才在经营管理中要注意诚信,也唯有诚信,企业员工和客户才能真正信任你,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树立企业形象,唯有这样才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儒魂”倡导的道德与信用是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枢纽,具体到商业是维系商人与公众,商业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枢纽。信用是道德的外延,道德是信用的内涵,两者互为因果,虽不在市场规范之中,但在市场交易之中,可见“儒魂”的精神在现代经商行为中作为“神”的影响无处不在,现代市场竞争中要求杜绝不正当竞争,更需要讲诚信,没有诚信就没有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少不了内在的凝聚力和外在的信誉和形象,即现代商业中“儒魂商才”的意蕴。例如贵州省儒学研究会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挂牌成立。参会企业家就表示,儒学研究会的成立对于构建诚信和谐社会,反对和摒弃商业欺诈,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竞争力是任何组织的生命之所在,也是一个民族之振兴的关键所在。中国加入WTO表明其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而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竞争并非是一个纯客观的过程,国民的精神状态尤其道德觉悟将直接制约入世后的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的效益。特别对于中观层面的企业,在新的全球化经济时代,品牌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司企业的价值观,而且日益成为利润的最重要来源。因此,各公司都特别注意自己的内质外观,即用“儒魂商才”时代精神塑造未来的品牌,不仅代表了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还体现了企业整体面貌。因此“儒魂商才”之道对现代组织而言,又可以说内育信誉、诚信,外铸品牌、实力。在商界不仅商业领袖通过涵养净化个人心性,提升道德觉悟,推行公司精神价值风貌风尚建设,同时员工亦心系企业,不管是通过“格物教化”途径,还是“反省内求”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觉悟和对事业忠诚度与为组织奉献的热情、激情和开发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主动为企业振兴繁荣而献身奋斗。商业领袖甚至到一般商人的“儒魂”诚意识的自觉,自然产生良好的企业文化进而促成品牌产品的形成。进而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和利润带动企业本身的深化改革的发展,进而的外辐射促进社会经济活动力的生成、成长,促成全民精神文明的内养和成熟,带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发展,促使人民富足、国家兴盛、民族振兴。

再次,“儒魂商才”要求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即将利润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经济社会中的道德风险因素就很大,往往还是是最为根本的深层原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是“儒魂”精神的重要方面,君子并非不爱财,但有一个前提,即“取之有道” ,正所谓“见得思义”。也就是说要根据道德原则取得财富,不能取不义之财。“富贵而不义,于我如浮云乎”,微观层面如企业家的“儒商”精神,如李嘉诚等有代表性的中华商业巨子,其身上就充分体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商”风范。商业或企业组织在“儒魂商才”的眼里,仅仅是实现个人远大理想抱负的载体或工具。他们境界较高的精神动力源泉,常常基于“实业报国、民族振兴”的“儒魂”哺育精神,他信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魂”格言,充满了“天降大任于斯人”式的“儒魂”感。中观层面当企业组织融“儒魂”其中时,也会倡导“君子”形象,就会超越单纯的商业经济成就,就会在无形中赋予企业组织崇高的使命宗旨。企业组织在更大程度上就会自觉地当起了社会责任的角色意识。宏观层面如东南亚四小龙国家的儒家资本主义精神。在亚洲四小龙中几乎也都普遍注重对东方传统文化“新儒家”式的改造,使之转成为现代经济商业振兴服务。“儒魂商才”就是把儒家伦理作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把传统儒家的忠孝节义等献身精神在振兴经济中转化为一种企业精神及经济建设中的民族凝聚力;在战后日本经济振兴的秘诀,日本人曾归结为一个公式,即有形的资金资本占企业成功率的10%,制度、法规、科学管理占40%,而最为抽象的企业精神价值士气凝聚力、创造力积极性及想象力等与企业文化、伦理道德息息相关的方面占了成功率的50%,这种虚拟的精神文化及其内涵的伦理价值不管是从宏观层面的民族区域还是从中观层面的政府、企业中介或者从微观层面的企业内部及个体经济层面来说都可以成为一种无形的经济资源。

笔者相信,在经济与文化双高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儒魂”精神必将越来越多渗透到现代经济社会中,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双重良性互动效应,也必将产生一代代杰出的儒魂商才!

注释:

1《论语・泰伯》

2《战国策・赵策一》

3 《易经》

4 周杰:《立足贵州,锻铸真正的“儒魂商才” 》,《当代贵州》2009年第6期

5 周杰:《立足贵州,锻铸真正的“儒魂商才” 》

6 周杰:《立足贵州,锻铸真正的“儒魂商才” 》

7《论语・为政》

8省略 2010年09月27日10:08 中国广播网

9 这是陆王心学倡导的儒学修养之道

10 这是程朱理学倡导的儒学修养之道

11 张怀承、姚站军:《“内圣外王”思想及其时代价值》,《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第6期

12《论语・季氏篇》

13《论语・述而》

14参见姚站军、徐登科:《资本虚拟走向的新视角――“知识资本”和 “伦理资本”》,《企业家天地》2008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姚站军.《古代内圣外王思想发展历程评述》.《博学、善思、创新》,新华出版社,2004年3月

儒家精神的内涵范文5

摘 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当代体育精神和儒家文化中与之对应的思想体系进行归纳与对比,由此对我国作为一个从体育发展中国家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道路上儒家文化对中华体育精神构建方面有何影响,两者有何内在联系,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时如何发挥儒家文化这一历史文化瑰宝的积极作用等方面发表下自己的一孔之见。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当代体育精神 构建 影响

孔子,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其继承、发扬和传播了古代文化,是儒家学派的创造人。从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到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两汉政治制度化和宗教化的儒学,继而到以程、朱、陆、王等为代表的宋、明、清时期的性理之学的儒学,再到与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通的近现代新儒学,儒家文化无不以其巨大的文化价值、思想价值对中国各阶层、各领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儒家文化作为传统小农自然经济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其核心的儒家文化和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一样,它存在无法适应复杂的现代经济结构的要求,不适应甚至阻碍当今人类的社会发展的方向,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并不是说儒家思想现在已丧失其存在的价值,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作为民族智慧的表现、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它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而我国作为一个从体育发展中国家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道路上儒家文化对中华体育精神构建方面有何影响?两者有何内在联系?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时如何发挥儒家文化这一历史文化瑰宝的积极作用?自儒家文化诞生,各时期、各领域的学者、文人都在对其试图进行着解构与诠释,但又不断的遭到重建与批判。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但每一次矛盾的解决都推动事物的一次变化,当变化的数量积聚到足够多的时候,事物就会发生质的飞跃,这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更是引起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主要因素。我带着这个观点对儒家文化对当代体育精神构建的影响发表下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中华体育精神

中华体育精神——是指中国人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以爱国奉献、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拼搏自强、健康快乐为主要价值标准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其内涵主要包括人本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队协作精神。

二、儒家文化与中华体育精神的联系

(一)儒家文化与“人本主义精神”

体育中人本精神主要包括:1.重视人的自身价值;2.重视人的权利、自由和尊严;3.乐观自信;4.运动家风范;5.尊重、理解、友爱。人本精神是中华体育精神中最近本的要素,也是构建中华体育精神的前提条件,只有在体育运动中重视参与者的主体地位、重视其自身价值,能够使其在体育中获得应有的权利、尊严、尊重、友爱与欢乐才是开展体育运动的基础理念。

同样,在儒家文化中也肯定了人在宇宙万物的主体性地位。《孝经》谓:“天地之间,人为贵”,《荀子·王制》亦谓:“人最为天下贵”并进而解释,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草木、贵于天地之间,在于人有“仁”和“义”。“仁”是儒家人本精神的实质,仁者“爱人”,就是推己及人,把对自己、对亲人之爱推广到对一切人的爱。《论语·雍也》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颜回》亦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也不强加于人,这是一种博爱的精神,它提倡尊重人、理解人。“义”是指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懂得遵守社会道德,并肯定事在人为,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改变自然和现实社会,所以儒学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强调人在社会的主体能动性。

由此可见,儒家文化亦充满人本主义精神,我国当代体育精神在人本思想方面仍传承与延续着儒家文化对“人”的价值观的基本思路,强调人自身的重要性。

(二)儒家文化与“英雄主义精神”

体育中英雄主义精神主要表现为:不怕挫折、不畏牺牲、勇于拼搏、敢于胜利。在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英雄也都需要自己的英雄,人们一直都崇拜英雄,都渴望成为英雄。战争年代,人们通过赫赫战功、开城掠地来实现自己的英雄梦。而在和平年代,体育已成为塑造英雄的舞台,人们在规则的允许下,充分调动自身潜能,不畏艰险、勇于拼搏,通过力量与智慧的激烈较量,夺取冠军。尽管此中充满艰辛与挫折,但也正因为他们不畏牺牲、勇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促使其利用体育这个世界性舞台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去追求自己的英雄梦。

儒家思想强调“和谐”、“中庸”的思想,并推崇以“义”为立身之本,“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通过“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目标,同时,和谐思想也被广泛的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儒家的和谐思想是以“中庸”的观点为理论基础,提出“执两用中”“过犹不及”,以“礼”为标准,以对矛盾统一体的长久保持、对竞争观念和行为的抑制为特征的思想体系。逐步形成了“君子之争,以和为贵”、“重文轻武”、“废力尚德”的伦理型竞技。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我国体育基本与“利”相脱离,而更多地是一种娱乐性、观赏性的活动或者游戏,长此以往,竞技项目不断缺失,竞技精神不断消亡,再没有了竞争意识及拼搏精神,最终导致“英雄主义精神”在体育赛场上缺失。

(三)儒家文化与公平竞争精神

规范有序的公平竞争精神包括:公平竞争、规则意识、求实创新。

公平竞争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准则,“公平”是为了更好地展开竞争,是比赛能够有序、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规则” 是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规则具有普遍性。参赛者无论身份的高低贵贱,在竞赛中人人平等,在相同的规则下进行。然而,“体育”是一项发展着的运动,运动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地对运动技术以及身体运动能力进行着总结、创新、提高,为赢得竞争的胜利做好准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先修身;欲修其心者,先正其心……”可见儒学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在体育竞赛中,有些运动员受到利益驱使,违反公平竞争精神,如“服用兴奋剂”“假球”“黑哨”“场外交易”等现象的发生严重违反了体育道德,可见运动员的个人修养问题直接关系到竞赛是否能够公平开展关键因素。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可以很好地帮助运动者在个人修养方面的提高。然而问题又出现了,儒家思想倡导礼仪,使中国成为文明之国,礼仪之邦,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依据儒家伦理观,君臣、尊卑、长幼、男女等差别自然的形成了人们地位的高低,这样在体育竞赛中必然会出现“礼让”现象,这样必然损害体育的公平公正精神,这又与体育竞赛的公平性相矛盾,此观点束缚了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与创造性,降低了体育活动的竞技性,最终体育竞赛轮为体育游戏,成为用来“扬礼”的一般性活动,如礼射、御、投壶、蹴鞠等项目的规则皆包容一定的礼节,而许多礼节是缺乏公正性的。另外,儒家礼教还规定女子不能外出参加体育活动,严重剥夺了女子参与体育的权利,扼杀了女子的运动需求,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至今犹存。

(四)儒家文化与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协作精神包括协同意识、尊重独特性与发展差异性、追求共同发展。

一个运动队的建设中,运动员协同意识是决定这个运动队运动成绩优劣的关键因素。在优秀运动队中,成员之间在思想情感上能够做到相互理解、信任,行动上相互协调、支持,能更好执行全队的战术思想,达到默契配合。各个集体项目中,由于运动员的位置、任务和应承担的职责不同,管理者应区别对待每个成员,根据每个成员的个性与特长对其进行培训,激发其内在潜能,尊重运动员的独特性与发展的差异性,并根据每个运动员的特点,扬长避短,追求团队协同发展。

孔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义然后取”,在他家看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所谓“义”即道义,它是指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或原则;所谓“利”即功利,它是指人们的各种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义然后取”就是指个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必须首先看是否符合普通道德标准和私人利益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上,儒家价值观主张社会高于个人、整体高与个体、责任重于权利,这是儒家思想在价值取向上的一个重要特点。由此,通过提高各成员的个人道德标准,使成员认识到整体的重要性,对团队建设无疑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语.邓语》中记载了西周后期的史伯提出的“和则生万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同,尽乃弃矣”,意思是说性质不同的金、木、水、火、土配合在一起才能生出百物,如果只有一种东西就不能继续下去。它朴素的提出了事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辩证关系,而在《论语.子路》里“和而不同”所体现的是多元共存与多元统一理念也符合当代我国中华体育精神中“团队协作精神”的理念,为建一只各尽所能、各尽其才的一支团结、协作的队伍提供思想上的支持。

三、结束语

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说“不能自圆其说的哲学绝不会完全正确,但是自圆其说的哲学满可以全盘错误。最富有结果的各派哲学向来包含着显眼的自相矛盾,但是为了这个缘故才部分正确。”儒家文化尚“义”,在“人本主义精神”方面起着积极地作用,但却在“英雄主义精神”方面起着制约作用;其强调的“中庸”之道亦然,同样的思想体系在对当代我国中华体育精神构建方面起着截然不同的作用,这可能就是孔子之伟大、儒家文化之深厚、研究儒家文化的学者之多、争论时间之长的原因所在,也是儒家文化之魅力吧!

参考文献:

[1] 李立峰.儒家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核心价值文化[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2).

[2] 黄莉 中华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思想来源[J].中国体育科技 2007(5).

[3] 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构建[J].体育科学.2007(6).

[4] 论语·里仁.

儒家精神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古为今用;底蕴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基于国情现实对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准则,具有丰厚的儒家文化底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P164)。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鉴西方学说固然重要,但传承民族文化更为根本。儒家文化中关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想精华,已超越历史空间的界限,成为滋养现代文明的丰沃土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忘却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一、儒家文化内含“爱国”的质朴民族情愫

爱国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其中,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是爱国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的爱国主义传统之一,即源自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儒家思想集中表现为仁义道德、礼乐制度,经历代学者倡推、承袭补缀,上下几千年传承不断,以至于今日。其所倡导的“忠孝”观,衍伸到政治领域就是“忠君爱国”,是中华民族爱国思想的源本。孔子宣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足见他维护周王一统天下、反对诸侯王君的态度。孔子在讲到“礼”与“仁”的关系时,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其所讲的“礼”即“周礼”。孔子对周礼的维护寄予了他期望周国天下统一安定的愿望。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礼”思想,在回答梁惠王“天下恶乎定”的疑问时,答曰“定于一”,即统一成一个国家。孟子对春秋以来诸侯争战的状况极为忧虑,企盼有王者出现而一统天下。针对“孰能一之”的疑问,孟子答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不嗜杀”就是反对暴力、暴君,主张通过施行“仁政”和“王道”来统一。汉代的董仲舒继承孔孟所倡导的大一统思想,认为国家政治上应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应高度集中。其中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也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衡量人是否爱国的标尺之一。时至今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仍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思想源自于儒家文化,但又不受儒家文化的局限,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纵观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历程,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封建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再到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对民族独立自由和文明进步的追求一刻也没有停止。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孔孟所倡导的“忠君爱国”思想中的“君”“王”早已被人民所取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吸取儒家文化思想的精华,去除其糟粕,把爱国主义的传统不断发扬光大。正如同志所说的:“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2](P533)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爱国主义的养分,强调要引导人民树立并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儒家文化所内含的“爱国”质朴民族情愫,具有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就是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骨气”和“底气”。

二、儒家伦理充盈“敬业”的忠勤理性道义

敬业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学习负责的态度。“敬业”思想在儒家文化中也能追溯到久远的脉络。《论语》记载“子张问政”之事,孔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关于“忠”的解释,《忠经》中讲到“忠者,中也,至公无私”,其基本的含义即办事公正,没有私心。孔子主张对事业的追求要有终身努力、持之以恒的态度,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论述,告诫人们对事业的追求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只要勤勉进取、勤劳不息,就会不断取得成功。孟子言“君子创业垂统”,强调想要创业需先敬业,要有对功业崇高而执着的追求。《荀子•劝学》是我们都学过的名篇,其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论断,虽然是论喻学习的,但同样可理解为对事业不懈追求的励志警句。朱熹是儒家“敬业”思想传承的代表人物,其把“敬业”解释为“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告诫人们要安心从事本职工作,其讲到要“竭尽自己之心”,在现代的语境下就是要对自己的服务对象真心实意、尽心竭力,忠实地履行职业责任。儒家敬业思想包含着对“仁”的至上追求,表现为对“忠”和“勤”的高度肯定。“忠勤”构成了其敬业观的核心内容。[3]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即对事恭敬,“恕”即对人宽厚,今天我们可以理解为职业生活中既要尽力做好本分的事情,又要能与别人和谐相处,革除私欲,做事尽忠职守,才能发挥最大才干。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家黄炎培先生认为,所谓“敬业”,是指“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具责任心”。“嗜好心”所要求的就是对职业忠诚无私、崇敬热爱;“责任心”所要求的就是在职业生活中勤勉奋发、尽职尽责,这与儒家所倡导的“忠勤”完全吻合。儒家所提倡的敬业思想,虽然受时代的局限,具有对君主效忠、替君主效力的消极的方面,但其精华部分积淀着我们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为我们今天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儒家思想满含“诚信”的至上处世准则

“诚”与“信”是儒家学说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两个词,分而言之多,合而言之少,无论分与合,都在讲天道与人性的统一、做人的至上标准。关于“诚”,儒家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朱熹将之解释为“真实无妄”。人是大自然的产物,自有天道,“真实无妄”被认为是人性的本体和根源。荀子认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意即一个人要想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做到“诚”是基本的要求,也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关于“信”,儒家认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也即说话算数、言行一致才称得上信。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又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意即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言而有信,即使在生疏的异地他乡也能畅通无阻,如果言而无信,即使置身于本乡本土也寸步难行。可见“信”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有学者认为,儒家的“诚”和“信”是一对意境相近、内涵各专的互生词,这一表述不无道理,从《说文解字》中也能得到印证。《说文解字》解释: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诚,信也,从言成声。所谓意境相近,是说都有真实不欺之意,所谓内涵各专,是说“诚”重内心之纯洁,“信”重行为之表现。无诚难以立信,无信难以修诚,诚信合一,言行一致,方可知行至善。由此可见,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诚信观,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源远流长的价值观念,这一观念历久而弥新,已经深深积淀在中国人的血脉里。虽然儒家的诚信思想主要基于地缘和血缘基础上的人际交往,具有历史局限性,但仍然是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诚信”观念的根基。挖掘儒家诚信价值观的合理内涵和潜在价值,梳理和萃取其思想精华,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对社会成员价值观的要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四、儒家学说饱藏“友善”的惠助价值观念今天我们能够追溯到的儒家的友善观,有两个方面的基本意思:一是“善兄弟为友”。《论语》中有“孝乎惟孝,友于兄弟”的论述,这是儒家早期的友善观,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中兄长对小弟应有的友爱与和善。二是“同志为友”,“友其德也”。孔孟之后,儒家的“友善”观念逐渐拓展与演化,友善的主体由血缘的兄弟拓展为非血缘的朋友,强调的是一般人际关系中“以善交友”的友善。“同志为友”是说志同道合者方可成为朋友,强调“友之以善”或“因善而友”,是否友善成为对人的道德品质的一个判断。儒家友善观的思想基础是“仁爱”,孔子以“仁者爱人”奠定了儒家的“仁道”思想,“爱”即“友善”。孟子提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并以此为基础论证人的“性善论”,提示“仁爱”与“善”的一致性。儒家认为,“友善”表示一种人际关系,从外部特征看,是一个人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一种友好姿态;从内在品质看,是一个人内在善良质地的自然流露,是“善”的愿望和“友”的动机的辩证统一,即“内善而外友”。因此,儒家所提倡的友善观,在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过程中代代相传,成为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准则。在儒家思想中,友善是双向的、相互的。荀子说:“友者,所以相有也。”单方面的拥有不能构成友善,它体现的是一种双向对等关系,是“互惠精神的模范表现”。这种思想不仅为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提供了价值依据,也为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互助提供了道义上的保障和激励。友善既是对别人提出的一种道义上的指向,也是对自己明示的一种心灵上的坐标,自我存善心、怀善愿,而后通过自己的行为将善心善愿传递给他人,为他人带来庆幸和美好,则是友善的过程,也是友善的互动。互动的过程也是惠助的过程,无论这种惠助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彼此给予的惠助,增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诚然,儒家的友善观仍局限于个人亲朋或某个小集团之中,存在着固有的缺陷,但撇开儒家友善观的时代局限性,其仍然具有“古今通理”、“古为今用”的重要理论价值。毫无疑问,儒家文化中的友善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友善”理论的萃取源地。虽然目前的研究还限于对儒家典籍中贤言警语的引述与借喻,但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儒家友善价值观的思想资源会不断得到深刻发掘和系统整理,能够“继续为当代中国社会提供有力的价值支持,促成社会和谐进步”[4]。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张萃萍.儒家敬业观与社会主义敬业精神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