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修复范例6篇

文物保护修复

文物保护修复范文1

关键词:铜质文物;修复;保护

铜质文物在各类文博机构保存,但是受到保存环境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灰尘、紫外线、有害气体、霉菌等对文物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铜质文物受损问题严重,必须加强对其的修复,做好对文物的保护措施。基于此,加强对铜质文物的修复和保护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铜质文物的修复

(一)对铜质文物表面的修复

第一,物理法。主要包括机械除锈法、超声波洁牙机除锈法、去离子水法以及激光除锈法。每一种方式各不相同,适用的情况也不一样,还需要根据铜质文物表面锈蚀的程度、具置等进行合理选择。其中机械除锈法依靠手工机械,操作十分简单,但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激光除锈法主要运用在小面积除锈领域;去离子水法能够在不破坏文物表面绿绣的基础上,将锈蚀原去除。

第二,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倍半碳酸钠法、氧化银封存法、苯丙三氮唑法等,原理是利用化学药剂,将铜质文物表面的锈蚀发生反应,然后将有害的锈蚀去除干净。

第三,电化还原法。以锌粉或铝粉为还原材料,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质,先将还原材料与电解质溶液混调成糊状,敷在青铜器锈蚀的部位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后,用蒸馏水反复擦洗干净即可。此法适用于青铜器表面局部有害绣的处理,特别是有复杂纹饰及精美铭文的部位,除锈彻底又不伤铜胎。

(二)矫形

铜质文物的矫形是修复工作中关键的环节,是后期做旧、焊接以及粘连工艺的基础。在铜质文物矫形过程中,需要选用合适的工具,采用最佳的矫形方法。现阶段,我国对铜质文物矫形的方法共有五种:第一,捶打法,对于同胎延展性较好,且具有高强度的韧性的铜质文物;第二,模压法,利用液压机、台钳等对其进行加压整形;第三,工具整形法,使用不同种类的工具,采用扭、扳、定压、撬等方式对文物进行整形;第四,加热整形法。采用烘干箱,将温度控制在200~250度范围内,对文物进行加热并整形;第五,锯解法,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弹性差、延展性弱,且发生严重变形的铜质文物。

(三)补配修复

在经过上述的过程后,还需要采用粘合、焊接等技术,将破损的碎块进行拼接,保证文物的完整性,同时通过做旧手段,保持文物原有的历史风貌。这是青铜文物修复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工作程序,大致上分为焊料及焊锡的选择、锉焊口、焊接、粘连、补配和做旧等几个步骤。可以说铜质文物修复的各个步骤与环节都十分关键,对保证文物的历史传承性、价值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铜质文物的保护建议

近百年来,中外文物保护专家,加强了对铜质文物保护问题的研究,同时也做了大量的试验性工作,逐渐摸索出一套关于铜质文物保护的方法体系。根据笔者多年相关工作的经验,现提出几点关于铜质文物保护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对铜质文物保存环境的控制

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低湿度控制对青铜器的保存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抑制锈蚀部位的发展。同时,通过对有害锈蚀部位的测定,在干燥恒温条件下,不同湿度环境中,腐蚀残片在湿度低于35%的环境下较为稳定,锈蚀部位发展性也不够大。因此,一般来说,在铜质文物保存环境控制中,需要保证其湿度低于35%,如果没有条件对大环境进行控制,可以采用小环境封闭保存。

(二)加强对铜质文物腐蚀原理的研究

随着我国铜质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对铜器腐蚀层进行有效的检测分析,对腐蚀机理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包括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制作工艺的铜器,其腐蚀机理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其差异具体体现在哪里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必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对铜器的腐蚀进行更加全面的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与方案。

(三)加强对铜质文物的抢救工作

现阶段,在发现的众多铜质文物中,存在大量已经损坏的铜质文物,加强对这些文物的技术处理和抢救十分必要。但是,在具体的抢救过程中,配方以及工艺的选择,必须事先进行有关的试验,确保文物的安全性后,再在具体的文物上实施。严禁采用对铜器具有损害的配方和方法。当今社会中,绿色环保、经济等都是常见的词汇,对于铜质文物的保护也应该体现绿色思想,为其提供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保护。尤其是采用化学方式进行保护中,应该保证化学原料的绿色化、配方的绿色化等。在绿色化保护原则下,研究出更多保护铜质文物的方式与技术。

(四)建立健全的铜质文物保护管理制度

为了避免铜质文物受到人为的损害,在文物出土后就需要进行严格的保护,在铜质文物进行修复工艺处理过程中,也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制定有效的铜质文物保护管理制度,落实相关部门的责任等,能够极大程度上提升对铜质文物的保护质量,及时的消除安全隐患等,避免铜质文物遭到更加严重的伤害。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用智慧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瑰宝,现已成为我国不可缺少的文物。铜质文物是我国文物系统中关键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其易腐蚀、容易破坏等特点,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修复和保护。关于铜质文物的修复工作,包括了除锈、矫形以及修补等过程,同时必须从发现文物以及文物出土的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保护,为我国铜质文物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罗叶奇.用电铸法进行铜质文物的补配和修复[J].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学术年.2012,14(2):74-75.

文物保护修复范文2

[关键词]文物保护;问题;对策

文物,大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长期受到自然力的各种影响,出现各种不同的病害,严重地影响着文物的安全与保存。因此,开展文物保护技术的科学研究和管理,防止历史文物继续遭受自然力和人为的破坏,是文物事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新兴的现代科学技术,使之更好地为文物保护工作服务,是我们每个文物工作者不可推卸、迫在眉睫的职责和新课题。

一、文保事业的现状与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文保事业有较大的发展。就技术而言,历经几辈人的艰苦努力,由解放初期传统而简单的文物修复,逐渐形成较为规范的、完整的科学技术保护体系:就机构而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早期仅有的文保所到遍布全国的文保中心,并有了数百人的从事各类文保技术的科技队伍,而且许多文保项目获得了部级、部省级的科技成果奖。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局部不均衡、人们受千百年来传统思想的桎梏以及经济的不发达,文保工作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文保科技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业务人员分散、交流机会和渠道不多,修复行业中那种“知识私有”和“师承制”的保守落后思想,“我行我素”而导致的操作技术、使用材料不规范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已作了保护的文物出现不该出现的问题,采用过时技术、使用过时材料等等。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关于思想认识不足、文保工作重视不够的问题

文保工作是整个文博事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独立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范围,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身,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于一体。它的成果能发现和再现历史的原貌,揭示和显现原物的本来面目,使失传的文物得以复苏,再现的文物得以长存。因此,无论在历史或经济的领域中,它都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我们的经济还比较落后,目前的修复技术尚处在国际水平的初级阶段,所出成果还不够显赫,致使在部分地区仍有不少同志对其认识不足,认为文物修复是文博工作中的一个附属行业。由于这种观念的偏差,导致实际工作的恶性循环,事业难以发展,更谈不上与国际接轨。

(二)关于技术无规范、检测无标准的问题

关于技术规范问题,由于思想意识落后而导致文保工作无章可循。有些同志在技术上闭关自守、各行其是、各师各法,使用的方法不一、材料不一、标准不一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致使“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文物保护修复原则因无准则而难以实行。因此,建立一个规范的操作技术、材料运用、成品检测的标准制度已势在必行。关于检测标准问题,由于没有标准和制度,文保界目前的状况是只要作了保护修复的项目或器物,一般都验收通过。有些文物利用某些化学试剂除锈,只求把锈除掉,却不管这些化学试剂是否会加速对文物的侵蚀:有的通过高温整形来修复文物,文物的器形虽校正了,却破坏了物质的机理等等。对于这些现象,有些文物部门置之不管,有些则将二次损坏的文物重新修复,造成人力财力的消耗,重复着对文物的“保护性破坏”。因此,建议对已作文保项目的文物进行追踪查访,建立文保档案,以利文保技术的总结提高,使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用料在文保界得到推广和利用。

(三)关于修复技术人才奇缺、培训形式和学术交流单调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文物泱泱大国,而文保修复技术人员只有寥寥数百人,与一个文物保护大国极不相称。如果仅靠这数百人(约500人)的队伍来做好我国数以千万件的文物的保护工作,大约要花上近千年的时间。现有的这支队伍,其业务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水平也不很高,有的同志还不能完全胜任工作,文物保护人才奇缺。尤其目前全国文保修复界老一辈的同志正逐步离退,年轻的修复技术人员又跟不上,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应重视人才的培养。年青一代的修复技术人员知识水平较前辈高,知识面广,思想活跃,接受能力也强,需要前辈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充实自己,更需要组织的关怀和培养。然而培养的方法主要是短期培训和老同志的传、帮、带,培训的形式单调,效果也不大理想。培训中出现的问题亦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建议以后举办培训班时应认真考虑和解决好上述问题,尽可能协调好,避免浪费国家的资金。

文物保护修复范文3

[关键词]甘肃省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

[中图分类号]G269.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2-0065-03

目前,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已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就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而言,一方面对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实施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提升博物馆珍贵文物的风险预控能力,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缓环境因素对文物材料的破坏作用,是预防性保护珍贵文物的关键;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文物科技保护和保护研究基础的改善、完善,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文物病害状况及腐蚀机理,并对文物病害的发作进行早期干预,为文物病害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甘肃省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作为国际知名的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研究是其主要的工作任务之一。自1960年正式设立文物保护修复机构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以来,甘肃博物馆在文物保护科技研究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甘肃全省以及全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由于目前甘肃省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水平和研究基础相对薄弱、落后,加之文物研究、修复工作场所使用面积不足,受场地狭小等因素的限制,无法添置必要的科研仪器设备,难以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求得事业的持续发展。

为改变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科技研究工作的现状,进一步提升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在甘肃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甘肃省博物馆于2015年3月开工启动“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科技修复大楼改扩建工程”,自筹资金600万元,将位于馆东侧原三层砖混结构办公大楼改建为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修复中心,改建、扩建总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全部用于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科研、文物修复等基础研究工作。

2013年,甘肃省博物馆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了《甘肃省博物馆可移动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监控方案》,该方案已获得国家文物局正式立项,目前项目正在实施当中。为进一步完善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科技保护技术、水平和研究基础,提升文物预防性保护科技能力,同时为配合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修复中心的改扩建建设,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编制了本专项方案,拟向国家文物局“十二五”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专项申请共计5869.41万元经费。在预防性保护研究基础方面,通过配置一批文物科技保护仪器和修复专用设备,加强甘肃省博物馆文物研究基础和科技实力,提升甘肃省博物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能力。

一、馆藏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现状

(一)文物收藏单位概况

甘肃省内严格意义上的文物收藏,始于建国以后。凭借甘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陇原大地留下的大量珍贵文化遗存,甘肃省博物馆拥有得天独厚的馆藏资源,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馆藏文物以古生物化石标本、彩陶、汉代简牍、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瑰宝、近现代革命史料等独具特色,在中华文物宝藏中亦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东汉铜奔马、魏晋墓“驿使图”画像砖,已分别被定为国家旅游标志和邮电事业的标志。

甘肃省博物馆下设专业文物保护和修复部门――文物保护中心,另外,还下设自然部、历史考古部、信息资料中心、陈列部、研究部、社教部、网络中心、保卫处、办公室等部门。现有工作人员148人,其中业务人员约占2/3,包括在职高级研究人员31名,中级研究人员51名,初级研究人员46名,具有雄厚的历史考古研究基础和文物保护力量。

(二)文物收藏与展示概况

1.文物收藏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珍贵历史文物75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6件(组),国家一级文物721件(组),二级文物2637件(组),三级文物48241件(组)。彩陶、简牍文书、佛教艺术品是该馆藏品的三大特色。闻名遐迩的原始彩陶、汉代木雕、文字简牍、佛教艺术品、丝绸之路文物等,精美绝伦,弥足珍贵,在中华文物宝藏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不可估量。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库房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各类库房28间,按类别、质地分为金银器、灰陶、彩陶、革命、瓷器、石器、书画、钱币、民俗、近现代、杂类、动物标本、植物标本及临时整理库房。库房内安装摄像监控系统及通风系统,缺少温湿度控制系统。

库房内文物藏品采用金属组合柜架、密集柜、木制柜按类型分柜存放,除少数珍贵文物定制了囊匣(均为老式木制夹衬囊匣)外,大部分均直接放置于柜内隔板表面或屉内,随着文物逐年增多,囊匣数量严重不足,总体还远未达到可移动文物保存微环境控制的要求。

2.文物展示

目前,向社会推出的展览有“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彩陶”、“甘肃古生物化石”、“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展”、“红色甘肃――走向一九四九”32个固定陈列,反映甘肃厚重的历史地理文化。

自建馆以来,甘肃省博物馆先后举办了各类展览近300个,吸引了大批国内外观众前来参观。馆藏文物多次在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克罗地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为宣传甘肃做出了贡献;同时,博物馆发挥自身人才和设施的优势,开展文物保护与研究,其中三项文物保护课题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在古生物与古人类、原始彩陶、长城文化与中西交通、简牍学、佛教石窟艺术、西夏文字与历史、古代书法艺术等科研学术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7年,甘肃省博物馆对外开放的“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彩陶”、“甘肃古生物化石”三大基本陈列荣获“第七届(2005~200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2011年,甘肃省博物馆“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展”荣获“第九届(2009-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2013年,甘肃省博物馆“红色甘肃――走向一九四九”荣获“第十届(2011-201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优秀奖。

3.文物保护与修复状况

甘肃省博物馆是全国最早开展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博物馆之一。在起步阶段,就明确提出了文物保护的理念,开始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传统工艺保护文物的探索,在吸收文科人才开展历史研究的同时,特别吸收理工科人才来不断充实文物保护科技工作队伍,这些科技人员后来逐渐成为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工作的骨干。近年来,随着新馆大楼改造工程完成,文物保护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得到了很大改观。随之,在实验室基础上组建成立了由文物保护实验室、文物修复室和古字画装裱室组成的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多年来,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一直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指导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基本原则,继承传统的修复工艺,发展现代科技保护技术,全力推动全馆文物科技保护事业的陕速发展。

目前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在文物修复、科技保护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文物修复数量,据不完全统计,自成立保护实验室至今,修复保护馆藏各类材质文物近万件;二是除负责本馆馆藏文物的修复保护外,还承担着甘肃全省地县馆藏文物技术保护以及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下达的相关项目;三是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科研技术水准,尤其以潮湿环境下壁画和糟朽漆木器保护研究最具代表,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其中:“PS―C加固材料的研究”课题获1989年度文化部文物科技进步二等奖;“潮湿环境下壁画加固保护与霉菌防治研究”成果获国家文物局1996年度文物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获1996年度甘肃省文物局文物科技进步一等奖;“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五号墓半地下式复原研究”获1996年度国家文物局文物科技进步三等奖;“潮湿环境下壁画地仗加固保护材料与技术研究”获2004年度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技创新二等奖。

4.文物腐蚀损失状况

2004年,甘肃省博物馆作为“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项目重点调查单位,重点对本馆馆藏文物腐蚀状况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各类材质文物合计8107件,其中一级文物508件,约占馆藏一级文物的82%;二级文物1556件,约占馆藏二级文物的81%;三级文物5989件,约占馆藏三级文物的38%;一般和未定级文物54件,约占馆藏一般和未定级文物的0.8%。

腐蚀调查结果表明,甘肃省博物馆大部分文物藏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其中漆木器类文物存在的主要病害有漆皮起翘、干裂,胎体糟朽、变形等,调查漆木器文物中,中度腐蚀以上文物高达77.51%;纸质类文物普遍存在折痕、折裂,糟朽也很严重,少数也存在虫蛀和霉变现象,中度腐蚀以上文物达27.96%;纺织品类文物存在的主要病害是糟朽、残损、血渍、水渍污染等,中度腐蚀以上文物达70%;陶器是甘肃省博物馆最具特色的藏品,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类齐全、品位高,这类藏品存在的主要病害是表面沉积物、盐析、破损、彩绘层酥粉、褪色或脱落等,中度腐蚀以上文物达71.42%;金属文物在甘肃省博物馆藏品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金属文物存在的主要病害有表面硬结物、无害锈、粉状锈、通体酥解等,调查金属文物中中度腐蚀以上文物达72.48%。

二、项目背景

当前,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保护文化遗产已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大趋势,现代科学技术对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支撑作用日益凸现,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建立现代化的文物保护实验室,借助现代先进科学仪器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并重、高新科技与传统工艺结合、学科交叉和技术集成为特色的文物科技研究工作,文化遗产保护的“全球化”概念正在形成。

国际文物保护科技领域的国际性机构“国际文物保护和修复研究中心(ICCROM)已成立了50多年,其在意大利罗马总部同时建立了规模庞大、设施完备、面向全球的培训与研究并重的科学实验室、修复实验室和图书资料馆等。西方各个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韩等国家的许多博物馆,都建有配备先进科学仪器设施的现代化的文物保护实验室和部级文物保护研究机构,为这些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反观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工作,其总体发展依然滞后于国内其他行业和国外同行业的发展水平,尤其是在科学研究基础条件建设方面比较迟缓,对繁重的文化遗产保护任务的支撑明显不足。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我国蕴藏了大量的遗物、遗址等各种文化遗产,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文物保护形势。根据2010年统计,全国现有国有文物博物馆3589家,文物博物馆系统拥有馆藏文物3018.54万件(套),而且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每年还有万余件文物出土,但这些文物的保存状况不容乐观。据“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些馆藏文物中,有半数以上文物遭受了各种病害的侵蚀,其中重度以上腐蚀的文物近243万件,占全国馆藏文物总数的16.5%,其中珍贵文物42.6万件,总经济价值估算高达2500亿元。因此,保护修复这些珍贵文物,尽可能延续其寿命,是我国馆藏文物保护十分迫切、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建设一流的文物保护修复科研机构,更好地发展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升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各地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国不少省市纷纷新建、扩建或筹建现代化的文物保护科技研究中心,在保护研究基础方面配备必要的文物保护修复仪器设备,如已建成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配置了4000多万元的科学分析仪器,故宫博物院古陶瓷检测研究中心配备2000万元的专用设备,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科技中心、首都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等也已经配置了数千万元的文物保护修复设备。据国家文物局统计,目前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省级以上(含)的科研机构84家,共建成499个实验室,共拥有2万元以上的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为99246.2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下小型科研仪器设备3296台,总价值59720.6万元,5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285台,总价值39525.6万元。

为了有效保护修复珍贵文物,国家文物局制定了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十二五”专项,要求通过文物健康评测、本体保护修复、预防性保护提升和增强文物预防性保护能力,使我国7+3个文物保护综合技术中心的设施设备跻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先进行列,加之31个省部共建区域性保护国家修复中心、93个技术推广站以及15个移动系修复实验室的建成和发展,合理布局,建立起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的全国三级网络和移动修复网络,使我国文物行业在科技资源整合、自主创新能力、应用技术研发等方面得到大幅度提升,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综合能力得以极大提高,从而推动我国文物保护事业进入科学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甘肃作为全国文物大省,文物藏量众多,科技力量雄厚,文物保护技术领先,在建的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科技修复大楼,是目前和今后甘肃地区唯一的馆藏文物保护科技专业机构。因此,在甘肃省博物馆率先建设―个现代化的馆藏文物保护科技研究中心、配置必要的文物保护修复仪器设备十分必要,这既是甘肃乃至全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更是提高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三、实施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科研仪器应用于文物保护行业的产品日益增多,有些仪器厂家还特意针对文物保护研究的特点,不断改进仪器参数、配置等,以适应文物分析样品珍贵性的实际隋况,为文物保护研究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同时,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吸引了大批高学历人才的加入,这些年轻人才的涌入给文博事业增添了新的血液,他们的思维理念先进、动手实验能力很强,来自于众多不同的专业背景,各方面知识的融合并应用于文物保护研究工作中,使得他们在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方面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提高,同时也促使他们敢于并有能力应用先进的、之前未应用于该行业的仪器去研究、去探索更新的、更有价值的信息。另外,国家文物局一系列文物保护行业标准的制定,特别是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检测技术规范、文物病害评估标准、文物检测标准等的具体实施,对于各种文物参数的测量、各种病害的鉴定、文物本体修复和预防性保护这些工作的实施,都需要或借助于先进的科学仪器作保障。因此,齐全的仪器设备是标准执行和高效实施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

文物保护修复范文4

关键词:遗产保护;真实性;玉树然格寺;修缮

正 文

我国的文物保护制度初步形成于20 世纪60 年代中期。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这是建国后关于文物保护的重要法规,同时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 处,建立了重点文物保护制度。这是一个以文物保护为中心的单一体系的历史时期,之后逐渐发展为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为重要内容的双层次体系之中。1982 年,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公布,这标志着我国名城制度的创立。其后我国文物保护事业不断发展,期间相继有《曲阜宣言》( 2005 年) 、《西安宣言》( 2005 年) 、《北京文件》( 2007 年) 、《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2009 年) 等国内及国际文件出台。相继于此,我国多个省市亦出台了省市级文物保护规章条例。进入21世纪以来,国外相对成熟的遗产保护理念不断输入,在总结过去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我国文物建筑保护的概念与理念不断扩展、延伸: 从早期的保护单体建筑发展到现在的保护历史城镇、历史街区; 由保护名胜古迹、纪念性建筑,发展到保护传统建筑、乡土建筑。保护的理念也在不断深化: 由保护建筑实体,延伸至保护其历史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环境、民俗传承。

我国已经公布的文物保护规章及倡导文件中,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及保护修复的相应理念已有所探讨。如《曲阜宣言》,该宣言着眼于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实际,提出学习借鉴国外在文物建筑保护方面的先进经验、先进理念是必要的,但这种学习不是不加分析的照搬,而是要经过消化吸收、紧密结合本国实际加以运用”。《曲阜宣言》还提出了“‘原状’应是文物建筑健康的状况,而不是被破坏、被歪曲和破旧衰败的状况。衰败破旧不是原状,是现状。现状不等于原状。不改变原状不等于不改变现状。对文物建筑原状的解读以及判定等诸多问题,“真实性原则”都有着切实可行的解决。真实性原则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在文物修复中的贯彻与应用要求所有修复方案、保护措施均应建立在对文物建筑现状真实、详实的勘研之上,它要求在建筑本体构件的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评定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保存、传承现状文物建筑所蕴含的文物价值与历史信息。

雷丽芬在《当下我国城市建筑遗产保护面临的危机与思考》中谈到“建筑遗产本应是建设顶级的、具有民族文化特征和差异化的世界城市过程中最有支撑力和不可替代的资源,然而,当我国面临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利益冲突之时,人们更多地向眼前的经济利益倾斜。当下,我国建筑遗产面临城市发展带来的建设性与保护性的双重破坏,加上国民与政府对建筑遗产的价值认识以及建筑遗产保护的意识浅薄,使得我国城市建筑遗产面临随时断层的危机。”

高宜生在《真实性原则在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修复中的应用》提到我国的建筑遗产也面临诸多生存危机,如盲目的开发建设对历史文脉的割裂,各地盛行的“拆毁真文物,制造假古董”等现象。

下面将以青海玉树高原寺庙文物保护为例,反应在高寒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宗教建筑文物保护的“真实性”原则的实现。

然格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小苏乡境内,所在地名为江西村然格卡,距州府所在地结古镇约 200 多公里,距江西村约 20 公里,海拔 3776 米。然格寺所在的环境非常优美,从寺院的选址来看,其东临珍那山,南望然帮山,西邻贡多当泽山,北依叶然拉泽山,周边群山环绕,如莲花盛开,而然格寺就坐落在这莲花盆地里,极为殊胜。

然格寺现有现有桑珠颇章大经堂、新大经堂、空载佛塔、转经筒殿、阎王护法殿等大小不等的殿堂 5 座,还有 37 处传统僧舍,以及各类佛塔、察察房十余座。另外,目前还有正在建设的接待房、大厨房以及僧舍 32 座等寺院建筑。这些建筑以大经堂为为中心,随山势高低自由布置,错落有致、主体突出,再加上周边山林的护拥衬托,具有藏传佛教寺院自然古朴、宛如天造,并与环境融为一体的特征。2010 年 4 月 14 日,玉树地区发生 7.1 级强烈地震,然格寺受到地震破坏影响,纳入灾后文物抢救保护项目。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玉树州文体广电局委托,对然格寺部分建筑进行了勘测研究,制定出针对性的原址抢救保护修缮方案。其中,总负责人始终秉承文物保护“真实性”原则,强调在修复过程中尽最大努力保留寺庙建筑的原始特征,所以,在整个过程当中,彻底的研究了玉树地区寺庙建筑的原始施工及构造以及所用材料的研究。

然格寺文物建筑的整体保存状况不一,有只需加固修缮的,也有整体较大面积坍塌恢复重建的。其中,桑周颇章大经堂受地震破坏及年久失修,存在屋顶漏雨和墙体开裂,壁画也有较严重的开裂。空载佛塔顶部塔刹歪闪,屋顶漏雨长草,残损较为严重。转经筒殿残损相对较为轻微,但屋面开裂、漏雨的问题依然存在。另外,阎王护法殿、普巴护法殿因地震前就残损严重,再加上地震破坏作用,整体或局部大面积坍塌,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僧舍大多整体保持较好,主要存在屋顶漏雨、椽木糟朽以及门窗构件缺失的现象。

从整体评估分析来看,大经堂后的山体存在滑坡以及水土流失的现象,院落土质地面雨季排水不畅,道路泥泞,给寺院建筑造成一定的威胁,给僧众带来不便。修缮的难点是阎王护法殿的恢复重建,因地震后清理了原有残损墙体和构件,也未有照片记录,只能靠现状剩下的残垣断壁以及当地僧众的解说来恢复。

在修缮的过程中要求尽可能保存原有构件材料,需补的构件要与原构材质规格相似,所有更换的构件必须标识修缮年代,具有可识别性;必须按传统工艺材料、工艺做法修补,加固补强部分要与原结构、原构件连接可靠;新材料、新技术必须考虑可逆性。所有大木、小木油饰都要进行除尘以及去垢的工作,并根据文物修复“最小干预”、以及“可识别性”原则,补饰油饰彩绘。

小结

我国古代建筑遗产的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项目,它涉及历史、文化、技术、工艺、时代特征等诸多内容的研究。其中,真实性原则是古代建筑成功修复的重要原则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贯彻文物建筑修复的真实性原则,重在建筑遗产修复前及修复中对现状真实、详尽、精准的勘察与研究; 重在对历史上各个时期所留存的诸如做法、工艺、艺术等信息的详尽记录与价值评定; 重在对文物建筑所包含的各时代价值丰厚的文化信息的发掘、研究与传承;重在维修档案的科学建立四大方面。玉树地震后,更大范围的引起了高原地区具有民族特色宗教建筑的维护与修缮工作,在整个修缮过程中始终坚持“真实性”原则,尽最大努力,通过对传统施工工艺、构造、材料的巧妙应用,恢复及保留了青海玉树地区寺庙的历史特征。

文物保护修复范文5

孔繁峙:北京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使全市的文物保护同时而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奥运会的筹建将极大地促进历史文物保护状况的改进,将使一批历史文物建筑得以开放与展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作用;另一方面在奥运筹建过程中的首都城市建设,特别是为奥运场馆的兴建,将使文物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自2000年以来,北京市文物局与市规委等部门先后研究制定了《北京历史名城保护规划》《北京皇城保护规划》《北京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和《北京有价值建筑保护标准》,与建委共同制定了《建设工程中地下文物保护的规定》等等,以保证在建设工程中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

《北京纪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口号,其中,“人文奥运”是此届奥运会文化环境建设突出的理念,作为北京文物局的带头人,您对此如何理解?

孔繁峙: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这个口号,表明北京市人民有决心承办一届有特色、最成功的奥运会。其中“人文奥运”的理念,包含着北京特有的古老与现代的城市文化。奥运会的发展趋势使我们看到,奥运会已不单纯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具有国家特色的民族文化的展示活动。北京是我国历史名城之首,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高度汇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人文奥运”理念及文化环境建设,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在奥运会举办期间,向世界充分展现北京乃至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特色。

《北京纪事》:北京于2003年启动了“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这个计划有什么样的意义?包括哪些项目?总投资多少?在2008年奥运会到来前,是否能按期完成?

孔繁峙:在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的高度关注下,北京市在2003年启动了“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重要意义是,对全市文物保护提出了新的思路,确定了“保用并举、恢复景观、成片整治、形成风貌”文物保护的指导方针,保护工作的重点将从文物建筑的总体修缮转移到整治和改善环境上来,从景点保护转移到成片保护,形成风貌上来,营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格局、风貌,从而更大限度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更加深入地发掘北京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形成既古老又现代的北京城市风貌,展示鲜明的古都文化特色,为奥运会增添浓重的北京文化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京市委、市政府为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每年投入资金1.2亿元(相当于1990年以前120年的投入),5年共投入6亿元。从2003年启动到2007年奥运会到来之前,重点的文物保护工程将按期完成,整体文物保护计划,预计完成全市140个文物单位的修复,启动的修缮工程超过290个,修缮文物建筑超过100万平方米,使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如莲花池遗址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明城墙遗址公园及钟鼓楼、历代帝王庙、故宫、十三陵、长城、颐和园、天坛、宛平城、永定门城楼南中轴线等区域,恢复了部分历史景观,为首都增添了新的文化活动场所。

“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的重要内容是:整治“两线”景观、恢复“五区”风貌、重现京郊“六景”,营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格局。

(一)“两线”即中轴线、朝阜路沿线

“两线”是构成古都城市规划的纲要和基准,是古代关于帝王之都建设在城市规划理念上的体现,恢复“两线”风貌是展示北京古都景观的核心。

1.整治中轴线景观

一是在复建永定门的同时,结合危改整治周边环境,亮出并修复中轴线南端标志性建筑燕墩;继修复先农坛南墙之后,争取亮出中轴线西侧先农坛及东侧天坛南坛墙和神乐署;整治景山周边环境,力争修复景山寿皇殿(少年宫占用)。二是修复雪池冰窖及御史衙门,亮出黄化门城墙,形成旧皇城中又一个新景观;腾退火神庙,修复后对外开放,同时完成对后门桥两侧的环境整治;钟鼓楼是中轴线北端标志,居高临下展望“比屋连甍、千庑万室”,要整治周边环境,与什刹海遥相呼应,形成“后市”。

2.整治朝阜路沿线景观

恢复白塔寺完整风貌并对社会开放,同时整治周边环境;恢复历代帝王庙完整历史格局并对社会开放;复建三座门南侧牌楼,争取腾退大高玄殿;腾退修复宣仁庙并对社会开放;完成孚王府腾退,修复后对外开放;腾退修复朝阜延长线的东岳庙东、西路及中路北部并对社会开放。

(二)恢复“五区”风貌

“五区”指什刹海风貌区、国子监古建筑群游览区、琉璃厂传统文化商业区、皇城景区、古城垣景区。这些景区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在海内外知名度高,保护工作基础条件好,开展特色旅游潜力大。

1.什刹海风貌区

力争重现当年“荷花极盛,沿堤植柳,自夏及秋,堤通设茶肆、间陈百戏”的风貌。什刹海是历代达官贵府的群集之地,醇亲王府、恭王府、涛贝勒府至今保留完整。要完成恭王府邸的腾退,修复后对社会开放;修复醇亲王府;第13中学迁出涛贝勒府北侧并对外开放;修复开放贤良祠。同时,对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整治,恢复“满地月明如白昼,一灯人语共清宵”的景色。

2、国子监古建游览区

此处有着京城除故宫以外最大的古建筑群,中外游人云集,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要继修复牌楼之后恢复历史上条石地面及传统街区风貌;修复国子监与孔庙,建设成展示我国古代教育的博物馆;力争腾退至今仍被文化部所属单位占用的柏林寺,修复后对外开放。搬迁地坛内居民,修复坛墙。

3.琉璃厂传统文化商业区

这一地区是京城土文化的代表,至今仍是我市最大的图书文玩市场。通过对琉璃厂文化商业环境整冶,恢复京城“博戏聚焉”的文化特色。

4.明、清皇城景区

皇城自古就有“向夜月明真似海,参差宫殿涌金银”的景色。要结合危改整治周边环境,集中保护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四合院街区。要完成南池子历史街区的整修,修复开放普渡寺,对街区风貌全面整治。

5.古城垣景区

元大部土城遗迹、明北京城城墙遗迹是北京城垣变迁的重要实物,搬迁保护范围内的居民、单位,整治周边环境,再现古城神韵。

(三)重现京郊“六景”

重现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逐渐形成的京郊风景名胜区。

1.西郊风景名胜区。以“三山五园”而著名的颐和园、圆明园、香山是自古以来著名的风景胜地。

(1)颐和园是我国现存最完善、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环境优雅、建筑精美。一是收回“耕织图”景区全面整治开放,二是对周边环境进行全面规划的整治。

(2)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完成遗址清理保护和建设,加大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同时修复园内唯一现存的古建筑正觉寺。

(3)对香山园内外进行环境整治。严格控制周边建设、拆除影响景观的杂建,修复东宫门内的勤政殿、南北配殿及部分古建筑群。

2.北京段长城风景保护区。长城是人类文明史的见证与骄傲。层峦叠嶂、草木葱翠,是京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全面整治八达岭长城景区;修复沿河城、鹿皮关、古北口及望京楼。全面启动其他交通要冲中的长城保护工程,整治周围环境。

3.帝王陵寝保护区。包括位于天寿山麓的十三陵及房山云风山(今九龙山)下的金陵遗址。十三陵除已开放的长陵、定陵、昭陵外,其他各陵均年久失修。在对建筑遗存进行保护整治的基础上,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对金陵遗址进行清理保护,填补“无可记达”的历史。

4.京东运河文化带。长城、运河同称人间奇迹。在修复燃灯佛塔、三教庙、皇木厂等人文景观的同时全面整治周边环境,挖掘运河文化开放、刨新的内涵,再现运河文化风采。

5.宛平史迹保护区。卢沟桥不仅是金中部昔日建筑辉煌的一个缩影,也记录着中国人民全民抗战的历史。继卢沟桥退役后修复宛平城,整治周边环境,使之形成近代史教育基地。

6.京西寺庙景区。京西古寺庙群包括处、戒台寺、潭柘寺、石景山“三大寺”(慈善寺、法海寺、承恩寺),独具特色,是京西自古以来的游览胜地。在完成石景山“三大寺”腾退、修复文物建筑的基础上,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完成对戒台寺、潭柘寺的抢修,同时整治周边环境,消除隐患。

《北京纪事》:为了全面落实“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北京文物局于2002年提出了“两线五区六景”的目标。4年过去了,这个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如何去解决?

孔繁峙:“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的实施,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在实施工程中,曾遇到诸多的困难。如2003年“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在古建修缮的“黄金”季节,就因“非典”的因素,影响了全市修缮工程和加大了工程费用。此外,大量的文物建筑因历史原因造成的单位及住户的占用问题,更加大了修缮、保护工作的难度。但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区县政府的支持下,很多历史占用问题不断得到解决,为文物的修缮创造了条件。如北京历史上唯一保存至今的崇文门地区的明城墙遗迹的保护.就是在市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搬走了占用遗址的79个单位和2600余户居民,使近千米的明城墙得到保护;对著名的历代帝王庙、普渡寺、长春寺等文物建筑的保护,都是在区政府投入巨资搬迂占用的学校、单位后,才得以修缮和开放的。

《北京纪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长宋大川介绍,在奥运主场馆所在地朝阳区大屯、洼里的周边地区,地下文物十分丰富。在奥运会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中,如何去保护这些文物?

孔繁峙:在奥运场馆建设中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是“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有效地实施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市文物局参与了奥运场馆建设的规划与选址,最大限度地避让了古城遗址和文物建筑以及地下文物埋藏区;在场馆建设开工前,先由文物考古人员开展文物探察、发掘工作,然后再进行场馆工程。从2004年开始,文物部门在场馆工程中,先后修复了奥运场馆区域内有500余年历史的北顶娘娘庙和龙王庙等两座文物保护单位。考古钻探面积超过120万平方米,十几个奥运场馆工地共清理发掘汉、隋、唐、辽、金、元、明、清、民国各时代墓葬700余座,出土文物1100余件,较好地配合了奥运场馆的建设工程,有效地保护了历史文物。

《北京记事》2006年7月27日,北京文物局主办的“北京地区博物馆行业奥运培训工作启动仪式”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举行,标志着北京市博物馆行业奥运培训工作进入了全面组织实施阶段。培训都包括哪些内容?博物馆从业人员需具备哪些素质?

孔繁峙:博物馆记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北京地区共有各类博物馆超过130座,其中包括行业博物馆、企业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全市博物馆固定展览达到200多项,每年接待观众超过3000万人次。博物馆已成为展示北京文化的窗口,在奥运期间将担负着接待各国嘉宾的重任。为全面提升博物馆行业的水平,市文物局与北京博物馆学会共同启动了博物馆行业的专题培训工作,就博物馆讲解、接待、服务、用语(手语)等各方面,进行规范化培训,要求各博物馆在奥运会前普遍达到一流的展陈、一流的接待服务、一流的讲解水平,以展示首都文化窗口的良好形象。

《北京纪事》四合院是北京古老、瑰丽文化的一张名片,而随着近年来北京全城翻天覆地的整容,这张名片濒临消失的危机。一部分对北京文化有深厚感情的人士为了留住这张名片,做了许多工作。对此,北京文物局有没有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在保护古迹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之间,如何才能避开矛盾找到一个平衡点?

孔繁峙:因为北京旧城内成片的传统街区、四合院没有纳入文物保护的范畴,因此,北京旧城内始终存在着传统保护与现代建设的矛盾。近年来,文物部门积极配合规划部门参与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如确定历史街区和保护有价值的四合院以及制定了《有价值建筑的保护标准》等。在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下.2005年国务院对新修订的《北京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才最终找到了古都保护与现代建设的平衡点,这就是北京建设发展的新格局――“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确立。按照新的总体规划,北京旧城内的现代城市功能将逐步外调,今后北京62.5平方公里的旧城将体现古都城市的保护;而旧城之外几千平方公里的广大区域,则体现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从而彻底解决了北京古都城市的传统保护与现代化建设的矛盾。

《北京纪事》:北京是文物的古都,北京文物拍卖市场的繁荣与杂乱,是必然的潮流。您如何评价当今这个市场的形势和发展?有人说,文物拍卖都是有钱人钱多了无处使用的一种消遣,和普通老百姓无关。您如何看待这样的声音?

孔繁峙:北京作为王朝故都,历代流传的文物存量十分丰富。市场经济的建立促进了民间文物的流通与交流,古玩艺术品与文物拍卖,在北京已形成巨大的市场。全市20余万各界人士参与了收藏与市场经营活动,其中尤以拍卖业务发展迅速。截至2006年底,全市的文物拍卖公司已达71家,拍卖金额超过81亿元。

文物收藏是一种文化活动,社会上有着不同种类和层次的收藏,其交换与流通方式往往是以价值与价格形式实现的。在收藏领域,经济条件是基础,但并不是唯一的条件。在全市的收藏与爱好者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平民。因为,只要是喜爱就可以参与其中,只是层次不同罢了。

《北京纪事》:北京市文物出口鉴定组组长、北京市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北京市文物商店党总支书记、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北京市文物局局长,这一串职位见证了您近20年来所从事的文物工作。您一路走来有什么心得和感受?

孔繁峙:我在文博岗位工作至今已近30年,这期间的工作岗位与职务都有些变化。我的体会是,个人的岗位变动与进步,完全是党的教育与组织培养的结果,在这一点上,我是永远不忘组织与领导的期望,要更加努力加倍地做好工作。几十年来,我感受最深的是,见证了文物事业的变化与发展。我的体会,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物事业的发展。在上个世纪80年代经济停滞的时期,北京全市用于文物保护的资金不足百万元。现在,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了,政府有了财力,才能加大文物保护上的投入。所以,自2000年以来,市政府每年投入到文物保护的资金都超过1亿元,使全市大批文物建筑得到了保护。二是,北京市委、市政府每年都专题研究文物保护的方针、政策,解决文物保护中的难题,逐年加大对文物保护事业的投入,使首都文博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北京纪事》:与其他许多官员相比,您是科班出身的专家型官员,这对您从事文物工作,是不是优势?北京的文物保护工作当前面临哪些问题?对于下一步的工作,您是如何规划的?

文物保护修复范文6

关键词:郑州文庙;整体抬升;四保存

维修保护古建筑的目的,既要以科学技术的方法防止其损毁,延年益寿,更必须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固有的历史、艺术、科学的价值。郑州文庙维修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使郑州文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得以保护,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得以传承。

维修保护古建筑必须以全面科学的古建筑勘查研究为前提。郑州文庙,位于郑州市老城区,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年—75年)。明清《郑州志》载,“庙学,汉明帝永平年间创建”,“庙在州治东”,后经历代修葺重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复遭大火,毁坏殆尽”,时“灾事上闻,部议重修,按亩捐款,土木大兴,岁两度始克告成”,但建筑规模已非昔比。此为历史上郑州文庙最后一次重建。2004年维修保护与恢复建设之时仅大成殿幸存。通过郑州文庙古建筑勘查研究,大成殿基址宋元明清至今相承沿袭,未曾位移;其大木、小木、彩画等具有典型的清代河南地方建筑特征;大成殿基址与照壁、棂星门、泮池、戟门、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等建筑基址构成了完整的郑州文庙布局形制。

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强调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文物保护法》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相对于异地迁建或重建,原址保护古建筑更有利于保护古建筑及其共生环境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原址保护古建筑,保存了一座建筑群的平面形制,延续了一个城市的礼仪建置与城池建置。

维修保护与恢复建设郑州文庙,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它的历史信息。郑州文庙是郑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的文物支撑,是作为第古都的重要内容。郑州文庙所位于的老城区,集中保存了古都郑州的城市形制。郑州文庙位于老城区东南,历史上,其周遭庙寺刹相属,多有亭塔。据明嘉靖、清康熙《郑州志》载,郑州文庙,左邻祖师庙与商代都城城垣相守,右接东里书院、子产祠、开元寺与开元寺塔相望,北依岳公庙、城隍庙、继嗣祠等;前临东大街,紧逼东门口;其中轴线建筑为照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等。

郑州文庙维修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核心的大成殿整体抬升工程,坚持“保存原来的形制、保存原来的结构、保存原来的材料、保存原来的工艺”的原则,通过整体原址抬升,创下了古建筑维修保护的多项“全国第一”。

首先,保存原来的建筑形制。古建筑的形制包括原来的平面布局、原来的造型、原来的艺术风格等等。每一个朝代文庙建筑布局都有其时代的特点,并随着历史的进程而不断发展。建筑形式、艺术风格也是如此。文庙建筑是传统儒家文化的物化载体,反映了其历史发展进程,具有时代性。维修时如果肆意改变其形制,其文物价值就会丧失。

大成殿不论其布局形制、平面柱网、建筑造型及其反映出来的艺术风格,无不体现出晚清河南地方建筑的建筑形制。通过整体抬升,遵循“修旧如旧,最小干预,保持现状”的原则,抬升复原基础、散水,恢复大成殿原生环境;大木构架稍加校正,恢复原状;装修根据对原卯口等的研究恢复原状,保存了原来的建筑形制;屋面飞椽、角梁、斗拱等同形制复制;瓦作亦是大部采用原构件,替补构件原工艺复制,恢复原状。整体抬升后的大成殿,科学保存了原来的建筑形制。

第二,保存原来的建筑结构。古建筑的结构主要是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各种建筑物的要求不断提高,不同时期各种建筑物的结构方式都有所不同,它们是建筑科学发展进程的标志。建筑结构也是决定各种建筑类型的内在因素,如同人的骨骼与体型。如果在修缮过程中改变了原来的结构,这一建筑的科学价值就会遭到破坏。

大成殿整体抬升系不拆大木构架,在计算好荷载,基础满足要求,科学进行木构架加固,科学安排工艺次序前提下,利用起臂设备整体原址和缓抬升梁架,达到抬升目的。整体抬升,原台基建地下展厅,阻断地表水,保存了原来的建筑台基;整体抬升,不拆卸原木构架,保存了原来的梁架结构;整体抬升,最小扰动,保存了原来的斗拱结构;整体抬升,最小扰动,保存了原来的屋顶结构;装修根据对原卯口等的研究恢复原状,保存了原来的装修结构;此外,整体抬升,还保存了原来大成殿细微结构(如柱侧脚、柱升起),等等。整体抬升后的大成殿,科学保存了原来的建筑结构。

第三,保存原来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是不可分割的。什么样的建筑物用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材料产生什么样的结构与艺术形式,合乎力学原理。建筑材料随着建筑的发展而不断产生、更替、组合。它反映了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艺术发展的进程,反映了各种建筑形式的特点。

保护维修大成殿时,原构件能用尽用,更换构件慎之又慎。能用尽用,柱子尽可能用原木料木材墩接、脊饰尽可能粘补后继续使用,原构件确实必须更换时也要用相同的材料来更换。完全糟朽木构件,如装修根据对原卯口等的研究恢复原状,替补构件原材料复制;屋面飞椽、角梁、斗拱等同材料复制;局部糟朽的,剔除加固后继续使用;屋面不卸瓦顶,保存屋面、脊饰、两山的琉璃博风悬鱼等大量原构件;木构架抬升后,原材料砌筑台基铺墁地坪;木构架抬升后,柱础、阶条石按原状归位,保存了原构件也保存了文物的历史信息。

第四,保存原来的工艺技术。要真正达到保存古建筑的原状,除了保存其形制、结构与材料之外,还需要保存原来的传统工艺技术。对古建筑维修的工艺技术,应该忠实地继承传统工艺技术。

大成殿作为清代建筑,其后来砌筑的部分墙体不符合清代工艺技术,重砌后墙体呈现收分,白灰勾缝。大成殿尚存彩画反映了当时的彩画形式和艺术风格,保持原状。更换的建筑构件,如屋面不卸瓦顶,保存屋面瓦作的历史信息;木构架抬升后,原工艺砌筑台基铺墁地坪;装修根据对原卯口等的研究恢复原状,替补构件原工艺复制;屋面飞椽、角梁、斗拱等原工艺复制,并保存原构件若干件;斗拱的制作工艺拱弯瓣数,脊饰的制作工艺如大吻、脊兽等均按原工艺制作。